时间:2022-04-27 01:02:4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艺术概论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精批示范。教师的批语要精当,具有启发性和导向性,三言两语,切中要点,指点迷津,使学生有所知,更有所悟。批改作文时,一定要惜墨如金,不要用教师的语言取代学生稚嫩的语言,硬去拔高。如此每篇改动不多,万绿丛中一点红,吸引学生对教者所绘几朵“红花”情不自禁地赏析,从而受到启迪,获得教益。
2、突出重点。批改要突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如果面面俱到,就可能将学生习作批改得“体无完肤”,使学生望而生畏。如何确定批改重点呢?一般来说,每次作文的主要要求,应是该次作文训练的重点。具体而言,可以是结构安排,可以是记叙顺序,也可以是人物描写,还可以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
3、有的放矢。批改应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有的放矢。或“改重于批”,或“批重于改”。对言之无物的,批改时要着重引导学生选择能说明中心的材料,使之逐步写得具体;对材料杂乱的,批改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对词不达意、颠三倒四的,批改时要着重帮助学生修改病句,把文章写通顺,而不宜提更高要求;对优秀习作则宜用热情洋溢的语言指出优点,因势利导,扬其所长。
4、提示方法。作文批改,不应只是单纯的评判正误和优劣,更应该巧借精当的批改,传授有关的写作知识,提供正确的批改方法,给学生提供模仿借鉴的依据,使学生自改和互改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学生学到批改之术。作文不能言过其实,说空话假话,应该抒发真情实感。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老师的修改中学到方法,而且还学到写作文不能言过其实、要抒发真情实感的写作知识。
二.学生自改
作为一名学生,更要重视修改这一环节,修改文章,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作文的修改一般有“读、删、增、改”四种。
1、读。每次作文练习,初稿完成后,可先让学生朗读自己的初稿,边读边修改。如果是平日习作,最好不要马上改。因为他们刚刚写完作文,思想里还保持着一种“思维惯性”,挑起毛病来,漏掉的会很多。过了几个小时或者几天,你做完其他事情回过头来读,效果会更好一些。通过朗读,你会感觉到自己作文语言“上口不上口”。朗读之后还要默读,体会自己的作文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各方面的“滋味”,有没有不对味的地方,尽量按照自己的语文水平挑作文的毛病。
2、删。需要删的一般有四种情况。(1)与主题无关,或似与主题有关实则损害主题的内容,应当删除。(2)空洞的议论或抒情也应当删去。(3)内容重复的,哪怕再好,也应删除。(4)开头离题太远或结尾画蛇添足的内容应当删除。
3、增。需要增的有3种情况:(1)能突出或深化主题的要增。(2)内容单薄的,可以增加内容,适当扩展。(3)记叙文不具体的地方,可增加描写,使之生动。
4、改。需要改的有3种情况:(1)改动不大,就能对明确主题或突出中心有好处的,应当改。(2)上下文脱节或缺乏照应的必须改。要使文章首尾呼应,能使人一读便明了。(3)记叙文中一个人的过长说话应当改。方法是:可把此人的长篇讲话有条理地分为几层,每层中插一些别人的问话、反应;或加一些他自己的动作、神态,文章就活泼了。
三.交换互改法
二、调整教学结构,顺应市场需求
1.将现代教育理论作为指导
很多中职学校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所以其教学方式与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所以教师应将现代教育理论作为教学指导,教学方法的突破口是改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并积极探索并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建一个能够自主获取知识的学习平台。例如,在3Dsmax实践教学中,教师最好不要单纯的进行理论讲授,应指导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并在了解和掌握理论内容的基础上,自行进行设计和实践,并结合3Dsmax的设计实例,重复操作,加深视觉美的体现,并结合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就设计实例的具体情况展开自主合作的深入探讨。学生能够在实际应用与深入的探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气氛热烈。这时教师应发挥组织者的作用,积极做好现场调控,并进行全面而客观的总结和点评,这种方式能有效推动学生学习方法的快速改变,向着有利于就业竞争力提高的方向发展,其发展性学习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二、农林高校学生对艺术教育的态度调查及其分析
调查的七所大学是: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笔者(第一作者)的专业背景是声乐及音乐教育,考虑到艺术教育的领域十分宽广,各艺术门类间差异很大,为了比较准确清晰地了解学生的认识与体会,必须结合具体课程与实际教学过程。所以,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所提出的问题主要是笔者所熟悉的音乐和音乐教育方面的问题。
1.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
艺术教育是实现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重要目标的完整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的实施过程是施教者和受教育者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向着彼此期望的方向和目标共同努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接受和相互成长的过程。评价艺术教育的效果既要看施教者(国家、学校、教师)的目标实现程度,也要看受教育者的态度、反映和目标实现程度。我们的问卷重点是了解学生对艺术教育的看法、需求;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感受;判断学生的学习倾向和学习效果。
2.问卷的主要内容
问卷的主要内容由四大模块组成:(1)学生个人情况:主要了解受访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受访者性别、年级、家庭月收入、每个月的生活费等。(2)学生对艺术的偏好:了解学生对艺术的喜好程度以及个人偏好,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艺术的喜爱程度、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喜爱程度、是否能识读五线谱、是否能识读简谱、欣赏音乐的主要途径、是否购买过音乐相关书籍、是否购买过乐器、是否经常从网络上下载音乐等。(3)学生对学校开展的艺术教育课程的评价:了解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需求和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开设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必要性、音乐学习是否对个人素养的提高有帮助、对艺术课程的满意度以及学校艺术教学设施配备情况等。(4)艺术知识问题: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基本艺术素养情况。
3.问卷调查实施与数据分析
问卷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间通过邮寄纸质版问卷、网络版问卷等方式发放。截至2014年4月1日,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621份,有效问卷588份。详细内容如下:(1)调查对象的年级:根据对调查对象所属年级统计,大学一、二、三、四年级分别对应的调查人数占总人数的41.67%、22.62%、19.05%、16.67%。可见一年级学生居多,且一年级和二年级人数相加超过50%,这与农林高校艺术选修课通常都是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开放的情况相符。(2)调查对象对音乐的喜好程度:超过90%的学生都是喜爱音乐的。(如表2)这种状况和我们对部分农林高校学生进行抽样专访的结果是一致的,今天的在校大学生不论是学习什么专业的,对音乐的喜好是共同的,这恰好解释了为什么电视节目中音乐类节目异常火爆的原因。(3)对艺术类课程的偏好度:有2.38%的学生不喜欢艺术类课程,有41.67%的学生对艺术类课程持一般态度(见表3)。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值得艺术教育工作者深思:现行的艺术类课程是否缺乏对学生艺术教育需求的准确把握,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安排与教学方式是否需要认真研究和改进!(4)调查对象的识谱能力:能读五线谱的学生达到53.57%,这个比例相比较西方国家而言是比较低的(见表4);而识读简谱的比例会高一些,达到78.57%,但还有15.48%的人不会读简谱(见表5)。这些调查的结果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的大学生整体艺术素质近几年来有了明显的提高;相比20年或者10年前,会识谱的比例大大提高,10年前这一比例不足三分之一;二是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学生的基本艺术素养仍然偏低,这主要是基础教育和中学阶段差距较大,而大学期间的艺术教育缺乏规范要求和尚未列入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中。(5)调查对象欣赏音乐的主要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欣赏音乐的主要途径选项中57.14%的人选择了网络,其次是音乐欣赏课堂,占16.67%,第三是磁带、唱片,占11.9%。详见表6。网络教育资源越来越受到学生青睐的现象值得艺术教育工作者给予关注。(6)在艺术方面的消费情况:有59.62%的人购买过艺术相关书籍,而且有8.33%的人经常购买(见表7)。相对艺术书籍来说,购买乐器的人数不如购买艺术书籍人数多,但也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购买过乐器(见表8)。(7)使用网络下载音乐的情况:“您经常从网上下载音乐吗?”数据统计结果非常具有倾向性,超过70%的人选择经常从网络上下载音乐,可见网络在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艺术传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见表9)。发展基于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艺术教育的前景是巨大且令人振奋的。(8)对学校开设艺术类课程的态度:有90%多的人认为学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是有必要的(见表10)。这一结果非常鼓舞人心,它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好的艺术教育有巨大需求和期待,也说明大学生具有较好的接受艺术教育基础。因此,学校和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责任是如何提供令学生受益和满意的艺术教育,如何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满意度。(9)艺术类课程学习对个人的影响:96%的人认为学习艺术类课程对个人综合素质提升有帮助(见表11),而表12也显示,97%的被调查者认为艺术学习对思维、想象力发展有帮助,可见,学生对艺术教育不仅不排斥,而且有多方面的期望。(10)接受艺术教育的目的:48.81%的人认为在大学学习艺术是纯粹的精神享受,35.71%的人认为在学校学习艺术类课程可以掌握一些人文知识和常识,只有15.48%的人是为了获取一种表演能力,加强个人竞争力(见表13)。由此可见,艺术的技术、技巧类课程并不是大部分学生所需要的,更多的人是希望能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下学习和掌握通识类的艺术知识。(11)对高校艺术课程类型的期望:学生在只有一次艺术课程机会时,更愿意选择音乐鉴赏课程,达到45.24%,其次是人文基础知识,占29.76%(见表14);而当学生有再次选择艺术课程的机会时,选择艺术表演与技巧的人数从19.05%上升至26.19%(见表15)。可见,音乐鉴赏和人文基础知识等通识性、概论性的课程是学生最希望学习的,而艺术表演与技巧课程等更适合一部分有意拓展个人素质的学生选择。(12)对学校艺术教育的满意度: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学生所占比例并不高,相加也只有9.52%,但是选择满意的学生也没有超过50%(见表16),这说明了目前大多数学校艺术教育存在缺陷和不足:一方面是国家的育人目标要求加强对学生的美育和艺术教育,另一方面是学生中蕴含的对艺术教育的巨大需求。(13)对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场地及设备的评价:51.19%的学生认为一般,认为很完善的只有16.7%,甚至还有9.52%的人表示对此无了解,可见艺术教育设施还不够完善,并且学生的使用率和普及度仍然不够(见表17)。(14)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存在问题:从表18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只有2.38%的人选择没有问题,有64.29%和50.71%的人认为校园艺术气氛不浓厚以及艺术类课程数量与种类偏少(见表18)。可见在校园艺术氛围和艺术课程体系建设上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三、对农林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思考与讨论
问卷调查的结果是颇具启发性的。它说明即使是在农林高校,绝大多数学生也具备明显的喜爱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倾向;90%以上的学生对农林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是支持和欢迎的,并认为艺术教育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大多数同学对农林高校艺术教育条件设施和艺术教育课程又是不甚满意的;值得关注的是,网络已成为同学们音乐学习的重要途径,并且利用率极高,等等。调查结果揭示的问题和现象,值得我们对农林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多层面的思考:(1)相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言,农林高校尚未建立起系统、完整和科学的美育体系。与德智体三个方面相比,大多数学校针对美育的资源配置,无论从课程体系、师资配备、教学条件,还是从思想认识、目标定位以及考核标准等诸方面,在“教”与“学”,“理”与“实”等层面都是严重欠缺的。资源配置与育人目标的不匹配,必然导致艺术教育发展乏力和效率低下。(2)目前,农林高校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仍然缺少必要的研究和规划,艺术类课程处在杂乱无序、结构散乱的阶段。好的艺术教育,必然是建立在对学生需求的充分了解和对国家育人目标的深刻理解之上的。目前,大多数农林高校还没有把艺术教育的施教过程与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与需求联系起来,也没有对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主动的规划设计,这样状态下的艺术课程学生满意度低也在情理之中。(3)艺术教育设施、环境、条件既存在量的不足,也存在质的不够。表17显示,有83%的学生认为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场地、设施设备不完善。在对农林高校艺术教育管理者和任课教师的访谈中,一种普遍的认识是:艺术教育的教学设施条件和环境的问题比师资短缺和经费不足的状况还严重,这导致了艺术教育的整体教学效果和文化育人的功效难以提高。这种状况不改变,艺术教育的质量无法保证。(4)农林高校学生对艺术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与艺术教师配备不足、开设课程单一化矛盾凸显。艺术教学,首先要考虑到受教育的对象是大部分没有艺术基础的普通大学生,他们需要了解基本的艺术知识,进而学会欣赏艺术作品。这就需要艺术教师把大量的艺术知识作为一种文化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提高这类课程的欣赏性和启发性。同时必须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入学时已经具备了比较系统的艺术基本知识,这部分学生对艺术的需求已不再单纯停留在基础知识学习的层面上,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究竟什么样的艺术教育才是农林高校所需要的艺术教育,我们尚无成功范式可以套用。在课时资源、师资配备、资金投入短时间内无法改善的情况下,如何使艺术教育既能发挥点石成金、启蒙开塞的功能,又能挖掘、整理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适应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广谱型艺术教育资源,成为每一位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且极富挑战的课题。值得欣喜的是,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通过互联网来学习艺术和欣赏音乐(57.14%的学生通过网络欣赏音乐,70%的学生经常在网上下载音乐),这种倾向给艺术教育改革带来新的启示。MOOC教育模式的兴起与发展给传统教育理念带来新的变革。MOOC是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缩写,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其“开放”“免费”“实时”“名师”等特色非常适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特点。首先,网络教学可以为艺术教育提供大量的、丰富的教学资源。[5]网络教学借助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将专家、教育家、专业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音频和视频文件汇集成一个知识库,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艺术教育资源。这些海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以数据的形式向全世界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共享。所以说,网络教学有效打破了艺术教育资源匮乏的瓶颈。其次,网络教学可以解决艺术教育学时短缺和师资不足的问题。它将颠覆传统的“课堂”理念,MOOC模式下的艺术教育不受场地、时间和空间限制,成千上万的学生会在互联网上同一时间学习同一门课程,也可以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和不同的学习地点来学习同一门课程,这将有效解决艺术教育学时配置不足的问题。网络教学上的课程基本由名校名师牵头讲授,学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自己的老师,聆听经典的课程。师资不足是农林高校艺术教育的短板,且短时间难以解决,而网络教学恰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第三,网络教学可以解决学生多样化艺术教育需求的问题。MOOC上的课程资源及其丰富,深浅不一:有针对初学者的入门级课程,也有针对具有相当艺术功底的专业级课程;有偏重于文化普及的通识类课程,也有就某一特殊领域的精深课程。总之,网络教学能满足不同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要求,为“教”与“学”提供广阔的空间。网络教学作为对传统教育颠覆性的变革力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了全天候和全方位的“教”与“学”,它必将为农林高校艺术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回顾
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现代经济理论的分支始于亚当·斯密。1776年斯密提出了绝对成本说。绝对成本说并不难理解,但是,它在国际贸易学说史上,乃至人类认识史上,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
1941年后,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说,克服了斯密绝对成本说的明显局限性。李嘉图比较成本说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保罗·A·萨缪尔森称它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地基础”。
继而。里昂惕夫之谜引起了对上述理论的挑战。围绕里昂惕夫之谜所作出的种种理论分析,补充丰富了要素禀赋理论,增强了这一理论对国际贸易实践的解释力度。在雷布津斯基以及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的完善补充后,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流行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逻辑严密,形势完美。但是这也正是其缺点所在,毕竟现实世界并不如其想象的完美。
二、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内涵、产生、发展及特点
(一)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内涵
新贸易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它涵盖了Paul·Krugman等人创立的新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制度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的变量关系、环境问题与公共物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狭义上看,仅指以Paul·Krugman为代表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克鲁格曼曾形象地概括说,如果要举一个什么是新贸易理论的具体事例的话,就可能是传统贸易理论将世界贸易看成是完全发生在像小麦这样的商品上,而新贸易理论则将世界贸易看成完全发生在像飞机这样的商品上。
(二)新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工业发达国际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2.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
3.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4.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迅速取得国际竞争优势。
当国际贸易实践中出现如上所列等新现象后,人们首先往往希望能够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加以解释和说明。当贸易理论家们将这些新情况与传统的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加以对照时,发现这些理论不能或者不完全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因此,也必然会引起贸易理论家们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局限性进行重新思考并进行现实修正。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保罗·克鲁格曼、迪克西特、诺曼、兰开斯特、赫尔普曼、埃西尔、布兰德(Brander)、斯潘塞、伊顿和格罗斯曼等等。
1777年,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发表了《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多样化》一文。该文建立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者之间的两难冲突模型(D—S模型)。D—S模型的假设前提是,生产中存在无止境的规模经济,而消费者则具有多样化的消费偏好。这二者实际上存在着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两难冲突。而从这一角度考察的结论就是,即便不存在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对规模经济和差别产品的需求也可以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D—S模型为国际贸易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70年代末期,Paul·Krugaan首先将D—S模型应用于国际贸易的分析中并大有所获。克鲁格曼借用了D—S模型的分析方法并做了少许修改。首先较为系统地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嫁接人国际贸易中针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等假设条件,运用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差别产品等范畴来构筑新的贸易理论模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克鲁格曼在“以进口保护促进口”一文中证明,在寡头垄断和规模经济条件下,一国政府可以采取较高的进口关税这种战略性政策来保护本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幼稚产业,当本国市场容量足够大,将会使其获得静态规模经济效益,降低边际生产成本,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出口竞争能力,从而促进出口。这就是影响广泛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
几乎与此同时,另外一大批经济学家也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著,这些论著都大大丰富了新贸易理论,使其实用性进一步增强,在贸易理论界引起了广泛深远的关注和影响。
(三)新贸易理论的若干创新特征
1.理论假设前提:逼近现实。首先,市场结构的假设由完全竞争转为不完全竞争,同时放弃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承认规模报酬递增的存在。按克鲁格曼的话说,“这种不完全是经济学家认识的不完全,而不是真实世界的不完全。”其次,将分工模式由高度抽象的2x2X2模式,回归到现实中,大胆地探索了J×N×M模式下的贸易结构和贸易利益格局。
2.全新的结论。国际贸易纯理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三个方面,即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构成和国际贸易的结果。在以上理论假设前提下,我们来看新贸易理论给出的结论:
首先,贸易原因。新理论从供给和需求的互动关系角度进行了解释。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的产生和结构的影响是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也填补了贸易动因研究视角上的空白。林德尔的“重叠需求理论”运用“人均收入水平”这一概念,论述了需求偏好相似对于国际贸易的地理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影响。
其次,贸易构成和贸易量。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相比较,由于市场的规模变得更为庞大,产品变体种类增加,消费者可选择空间更大,为达社会福利最大(至少更大),两国必然互相进行对方的变体商品,于是,产业内贸易产生。而传统贸易理论则只考察了产业间贸易,忽视了产业内贸易,与现实相距甚远。就贸易量而言,根据林德的“相似偏好”或“重叠需求”假设,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是最大的。
最后,关于贸易结果,也就是贸易利益的产生与分配。传统贸易理论不考察动态利益,是一种静态贸易利益,这种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生产的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新贸易理论强调贸易的潜在动态利益:(1)基于规模经济的生产效率效益。贸易使报酬递增产业由于市场的扩大而扩大,规模经济增加提高了效率;(2)生产集中。贸易使报酬递增的产业,集中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或地区生产;(3)生产的合理化。加剧不完全竞争行业的竞争,优化资源配置;(4)产品多样化。整个世界市场比之某一国内市场而言,其规模优势明显,全球各企业竞争的结果是相异产品种类增加,增进了世界福利。
三、新贸易理论的创新之处
1教学内容繁多而教学时数有限:西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等12门课程,教学内容多,跨度大,医学专业性相对较强。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注意教学内容相互衔接,避免重复内容的出现,同时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对西医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使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用得上,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重视程度不够:由于高校扩招,非医学专业的学生生源具有多样性,如文理兼收,有的学生没有化学和生物学知识背景,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就行,对医学专业课程带有排斥情绪。面对课时少、其他功课压力大以及将来就业等问题,有些学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复杂而精细的医学知识。部分学生经常不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或者上课时学习其他专业的教材,仅在考试前突击复习,应付考试。
3师资队伍薄弱:基础医学概论设置时间短,基础薄弱,未能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受财力有限和学术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新兴非医学专业的发展出现后劲乏力和生存空间萎缩现象。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措施
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由于专业特点和师资情况不同,各医学院校所用的基础医学概论的教材存在明显差异:一种是分系统编写,即把西医学基础课程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按器官系统进行编写;另一种是分学科进行编写。
我校组织教师编写的《西医学概论》是采用把几门主要西医学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分学科进行编写,这有利于非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医学专业基本同步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述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力求内容少而精,概念准确清楚,突出重点,语言简练易懂,便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的西医学基本知识。
2优化备课:西医学基础课程存在着知识上的相依、相承和某些内容上的相似性。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加强教学过程的沟通,对教学内容有大致和全面的了解。任课教师不但要精通自身专业和所授部分内容,还要熟悉和掌握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要有更全面、更丰富、更系统的知识。备课时所有授课教师同时参加,大家从总体和细节上深入沟通,如授课内容的先后、内容取舍,相互之间如何协调,减少授课内容重复或脱节等问题。例如生理学的体温调节,微循环,组织液等教学内容与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发热,休克,水肿等章节关系比较密切,为避免重复,可以安排病理生理学的老师统一讲解。争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把教学内容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讲清楚,讲明白。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任课教师积极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BL)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如讲解病理学部分“血栓形成”的内容时,我会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术后患者(或产后妇女)不宜长时间卧床休息,以临床和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带着问题听课,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加深对“血栓形成的条件”这一医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把抽象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案例、生活现象等相联系,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学的东西容易接受,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这不但激发非医学专业学生对医学的浓厚兴趣,甚至部分学生产生希望做医学专业学生的想法。
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和图书馆等多种途径,从课本外获得更多的相关医学知识。学生积极性很高,收集了大量资料和图片,有几位学生还做了精美的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将收集的内容展示给老师和同学。这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开阔思路,加深印象。
比如现在医生考评制度要求既重视临床,又重视科研和学术文章。在各大医院,一些医生在临床实践方面得到患者和同行认可,但是由于缺乏科研成果和足够的学术论文数量就很难晋升。
“所以,现在在医院出现了不会做手术的外科博士,不会看病的内科专家。”范利说,他们靠大量的科研论文获得各种职务头衔,但是一进病房面对病人和具体的临床问题他们却不会看。
在范利看来,现在医疗机构对医生的晋升职称考核体系是一种以医疗和科研并重的考核体系,但实际上逐渐演变成了“唯科研、唯论文”论。很多医院把论文、科研成果作为医师晋升的必备条件,而缺乏临床能力的量化指标。
范利认为,医师的职称应该反映的是临床工作能力,主要看其处理疾病的娴熟程度,诊断救治的技术水平,对待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个胜任工作、深受病人欢迎、具有敬业精神的医师,其能力不能单用外语、论文、科研成果来证实。
如果医生的职称评审脱离临床实际,将严重挫伤医生临床工作的积极性。其结果是逼迫临床医生忙于从事科研写论文而导致医疗质量滑坡、科研急功近利、论文造假泛滥、医生队伍不稳等严重危害。
与此同时,由于一部分医务工作者过于倾向科研而忽略临床,导致近年来我国医疗安全形势不乐观,医患矛盾非常突出,“从某种程度上与医生没有足够的心思和精力对患者进行精心诊疗和人文关怀及沟通有关。”范利说。
范利建议,临床医师职称晋升考评,总体思路应该是大大增加临床能力考核的权重,以临床能力为主,科研学历为辅,侧重实际工作的能力,即处理疾病的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胜任相应的职称要求,完善对医生实际临床水平的考察标准,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另外,临床医生并不是不重视科研,好的临床医生必须懂基础、善思考,在临床工作中搞科研,在科研中指导临床工作。
范利建议采取单位聘任和职称晋升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岗位的医务工作者,套用不同的职称晋升制度,更实用,更易操作。职称作为医生临床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其标准首先是看得好病。
传统教育是"永远正确"的教育,是消灭错误、鄙视错误的教育,这种教育让学生在错误面前得到的是紧张、羞愧,而不是理性的分析与反思。科学的历程正是在无数的失败与对成功的批判中发展的。教育背景中学生的失败是让他们掌握得到真理方法的重要途径,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失败是有教导性的。真正懂得思考的人,从失败和成功中学得一样多。"所以,教师要善待学生在探究中的错误,要指导学生去发现错误,并以此引导他们掌握验证的方法与对错误的坦诚态度。
疑虑二:关于学生探究前的知识基础
探究学习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为基础,而且要求学习者具备应用知识的能力。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缺乏知识基础,就放弃探究学习本身,实际上,科学家在进行某项科学探究活动前,也不一定就完全具备了进行探究的知识基础,他必须在探究中不断学习,才能弥补知识上的缺陷。所以,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前,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特别需要了解:
(1)即将进行的探究学习需要的知识基础是什么?
(2)目前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够达到什么水平?还缺少哪些?
(3)学生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掌握那些知识?
(4)不同基础的学生可能存在的差异是什么?
疑虑三:关于探究能力
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一点大多数教师都有亲身体会,不论是培养学生解数学题的能力,还是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或者是语文教师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探究能力也是如此,应当尽可能早地进行这种能力的培养,最好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可惜的是,过去幼儿园与小学还不够重视,因此进入初中的学生非常缺乏探究的经验与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们花费一定的时间补上这一课。
疑虑四:关于教学进度
要花时间,必然影响教学进度。问题是:大多数学校在安排每学年教学进度时,并没有考虑这一点。还是按照大纲中的知识要求与课本知识章节排出一学年的教学进度。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进度安排,本身就违背了新课程以能力发展为核心的要求。因此,要面对本地本校的实际,实事求是地构建切实可行的课改方案。我认为:每学期开头的几周要将进度放慢一点,特别是起始年级,要调查研究这个年级学生探究能力的基本水平,选择本学习期望达到的能力目标,在开学的三周内,进行必要的探究技能,包括:自学、讨论、图书资料查询、网络运用、解释、实验等)培训。后面的教学再进一步强化学科探究的技能,一旦学生能力形成,学习的效率必然会得到提高,教学进度的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疑虑五:关于探究学习的尺度
在探究学习的视野中,课本就是探究的资源之一,但是,仅仅坐在课堂里,是得不到探究学习所需要的丰富资源的。探究学习需要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图书馆、走进实验室、走进网络世界。不过,不论学生走到哪里,学校与教师依然要重视资源的开发问题。教师可以筛选确定适合学生水平的资源库。当然,学生亲身经历对自然或社会的探究,收集第一手的资料,与在图书馆、网络或资源库的第二手资料结合起来,因为,这两种资料及其收集能力,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疑虑六:关于探究学习的资源开发
在探究学习的视野中,课本就是探究的资源之一,但是,仅仅坐在课堂里,是得不到探究学习所需要的丰富资源的。探究学习需要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图书馆、走进实验室、走进网络世界。这就要求学校与教师依然要重视资源的开发问题,精心选择最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教学平台,教师还可以筛选确定适合学生水平的资源库。当然,学生亲身经历对自然或社会的探究,收集第一手的资料,要与在图书馆、网络或资源库的第二手资料结合起来,因为,这两种资料及其收集能力,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疑虑七:关于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
考试与评价改革似乎是教师们反对探究学习最有力的理由,但是,高考已经发展到能力为评价核心的阶段,注重能力的培养将逐步成为教学的中心任务,考试与评价制度本身将进行改革,学分制等更注重学习过程的发展性评价,将取代过去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新的评价机制主要突出两点:一是强调综合评价;二是强调过程性评价。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强调综合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必要的甄别和选拔考试,只是不要把它看成唯一的标准。目前,我国还没有取消甄别和选拔考试,选拔考试仍然是我国选拔人才有效的办法之一。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存在问题
问题一:流于形式。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教学只求“表面热闹”。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等问题,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其实,“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问题二: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但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
问题三: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张口讲话。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数学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不少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因为他们知道,讲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从学习方式看,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一种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改革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课堂上是不是讲,真正的问题在于讲什么、怎样讲。一般来说,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运用接受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该引导的要引导,该问的要问,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问题四:教学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为此,讲课教师不惜花费一周甚至数周的时间精心制作课件。可结果并不理想,有的课件不过是课本搬家,只是起到了替代小黑板的作用;有的教师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忘记了听老师讲课,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计算机辅助教学要用在点子上,要注重实效。使用新技术并不一定代表新的教学思想。屏幕不能代替必要的板书,学具操作不能代替必要的教具演示,教师只有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有机结合起来使用,优势互补,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问题五:部分教师不能驾驭课堂。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学生一放开,教师在课堂上感到特别紧张,甚至感到无所适从。结果造成教学任务完不成,课堂纪律无法控制,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
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革。《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我们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当通过音乐课堂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重视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了解多元文化。既然音乐教育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肩上也担上了沉沉的重担,我们能胜任吗?答案现在未知。尤应引起重视的是,在现阶段我国新一轮课改的前提下,教师素质能否得到提高将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及顺利进行,艺术教师自身应具有高素质的专业知识和不断开拓创新的能力。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所在的是一所县城中学,条件在当地还算不错,学生能每周上一节音乐课,但没有音乐教室,就在教学楼里上课,一个班上音乐课,相当于整个教学楼都上音乐课。学校的音乐教师都是师范学校音乐班毕业的学生,还通点音乐,在全县有音乐教师的中小学校中,只要有音乐教师,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师范学校音乐班毕业的学生,现在这所师范学校已经改制,近十年没有音乐班了,这些年又受到毕业分配的影响,有艺术专业毕业的学生想教音乐课却没有就业机会干脆就转行了。在偏远的山区,有很多所学校都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多是由别的学科的老师代课,面对这些境况,我们何谈音乐课程教育改革,长期以来,这种薄弱和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形成了音乐教学的消极机制,使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致使音乐课学生不爱上,与教师形成对立面,这种局面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面对这样艰巨的任务,加强农村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谈谈个人看法:
一、加强现有艺术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修养
前边曾提到我们现有的艺术教师大部分是中师毕业,学识有限,我们深知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自己都没有多少水,怎么给别人?所以加强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修养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怎么加强呢?
1.凭我教课的感觉,我们许多艺术教师都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知识是基础,是力量。教师应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搏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教育知识,音乐教师必须有实践,上级要经常组织业务培训,激励教师进取。应由国家专业人员针对现实情况撰写艺术教师培训教材,教材要力求实用,分专业课和理论课,从教师的实际水平出发,对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做到弄通教材,掌握教法,熟悉专业,培养教师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这里的培训,是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是严格意义上的培训,不是我们平常的培训,说白了,应同全日制学校上课一样规矩,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走过场。
2.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因为我们地处小县城,不像大城市工作节奏快,压力比较大,所以很多教师认为音乐教师队伍比较稳定,没有下岗压力,暂时涉及不到竞争上岗、全员聘任,认为音乐教师这么缺,还怕没饭吃?素质教育、课堂改革都不过是摆摆花架子做给别人看,工作中检查表演是一套,平时教学另一套。老的思想、老的方法仍在占着绝对优势。受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思想产生偏离,做不到不计名利、乐于献身,做不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做不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不到好学不倦,积极进取。
二、加强艺术教师资源的培养,改变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
想一想,为什么社会上的各种艺术辅导班比比皆是,而校园中的音乐课却冷落萧条?辅导班上的教师从哪里来?为什么学生去上课外高额辅导班那么积极,却宁可放弃免费学习的机会?这些问题难道不值得深思吗?我们难道不能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降人才,把社会上一批有高素质的的专业人才吸收到教师队伍中,让他们来弥补资源不足的现象吗?事实证明这些人中确实藏龙卧虎,我们给他们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更好地服务社会,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三、要加大艺术教育投资力度
前边也提到我所在的中学的音乐课都是在教学楼里上,为什么?答案是没有音乐教室,没有能力添置教学设备,教学设备增加才能吸引教师的提高业务水平的欲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没有设备教师只能是上传统唱歌课,结果可想而知。一名音乐教师的教学口才再有表现力,也不能模仿出多媒体、器乐所形成的声音。所以国家应对偏远地区加大投资力度,真正做到与城市同步,我们的课改才能真正进行下去,从而起到真正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努力,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建设已经指日可待,3G也已经从专家口中的一个术语,变为社会大众口中的一个常用词。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如AMPS和TACS等}是采用FDMA制式的模拟蜂窝系统,其主要缺点是频谱利用率低、系统容量小、业务种类有限,不能满足移动通信飞速发展的需要。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如采用TDMA制式的欧洲GSM/DCS1800,北美IS-54和采用CDMA制式的美国IS-95等)则是数字蜂窝系统。虽然其容量和功能与第一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业务主要限于话音和低速率数据(9.6kb/s),远不能满足新业务和高传输速率的需要。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3G系统,它最早是国际电联(ITU-R)于1985年提出的,当时命名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由于当时预期该系统在2000年使用,并工作在2000MHZ频段,故于1996年正式改名为IMT-2000。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大致目标是全球化、综合化和个人化。全球化就是提供全球海陆空三维的无缝隙覆盖,支持全球漫游业务;综合化就是提供多种话音和非话音业务,特别是多媒体业务;个人化就是有足够的系统容量、强大的多种用户管理能力、高保密性能和服务质量。
一、IMT-2000的技术要求和提供的业务
1、IMT-2000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标,对其无线传输技术提出了以下要求。
(1)高速传输以支持多媒体业务
①室内环境至少2Mbit/s;
②室外步行环境至少384kbit/s;
③室外车辆运动中至少144kbit/s。
(2)传输速率能够按需分配
(3)上下行连路能适应不对称需求
移动通信从第二代过渡到第三代的主要特征是网络必须有足够的频率,不仅能提供话音、低速率数据等业务,而且具有提供宽带数据业务的能力。
2、IMT-2000提供的业务
根据ITU的建议,IMT-2000提供的业务类型分为6种类型
(1)话音业务:上下行链路的信息速率都是16kbit/s,属电路交换,对称型业务。
(2)简单消息:是对应于短信息SMS的业务,它的数据速率为14kbit/s,属于分组交换。
(3)交换数据:属于电路交换业务,上下行数据速率都是64kbit/s。
(4)非对称的多媒体业务:包括中速多媒体业务,其下行数据速率为384kbit/s、上行为64kbit/s。
(5)高速多媒体业务:其下行数据速率为2000kbit/s,上行为128kbit/s。
(6)交互式多媒体业务:该业务为电路交换,是一种对称的多媒体业务,应用于高保真音响,可视会议,双向图像传输等。
3G的目标是支持尽可能广泛的业务,理论上,3G可为移动的终端提供384kbit/s或更高的速率,为静止的终端提供2.048Mbit/s的速率。这种宽带容量能够提供现在2G网络不能实现的新型业务。未来也许会出现一些现在无法想像的业务。
二、IMT-2000系统的组成
IMT-2000系统构成如图所示,它主要由四个功能子系统构成,即核心网(CN)、无线接入网(RAN)、移动台(MT)和用户识别模块(UIM)组成。分别对应于GSM系统的交换子系统(NSS)、基站子系统(BSS)移动台(MS)和SIM卡。
从图中可以看出,ITU定义了4个标准接口,如下所述。
(1)网络与网络接口(NNI):由于ITU在网络部分采用了“家族概念”,因而此接口是指不同家族成员之间的标准接口,是保证互通和漫游的关键接口。
(2)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RANCN),对应于GSM系统的A接口。
(3)无线接口(UNI)
(4)用户识别模块和移动台之间的接口(UIMMT)。
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相似,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分层方法也可用三层结构描述,但第三代系统需要同时支持电路型业务和分组型业务,并允许支持不同质量、不同速率业务,因而其具体协议组成较第二代系统要复杂。
三、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制式
在标准征集的过程中,世界各国的电信制造商都积极准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开发和研究,我国也积极探索提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提案。经过一段时间的筛选,一些国家提出的标准先后出局,剩下了几个影响比较大的标准草案,包括由欧洲和日本支持的WCDMA标准,美国支持的cdma2000标准,以及由我国大唐集团提出的TD-SCDMA标准等。在技术上,由于各个标准草案都是理论上的系统,没有哪个系统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在政治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竞争互不相让,各公司之间的竞争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我国提出的标准———TD-SCDMA在这一过程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一方面,我国的TD-SCDMA在技术上有着巨大的优势:第一,TD-SCDMA有最高的频谱利用率。因为我国标准是一种时分双工(TDD)的移动通信系统,只用一段频率就可完成通信的收信和发信,而WCDMA和cdma2000采用的都是频分双工(FDD)的移动通信系统,需要两段不同的频率才能完成通信的收信和发信。第二,TDSCDMA采用了世界领先的智能天线技术。基站天线可以自动追踪用户手机的方向,使通信效率更高,干扰更少,设备成本更低。第三,我国政府和运营商给予我国提出的3G标准以巨大的支持,同时,大唐集团也采取了广泛的联合策略,使这一起步较晚的标准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经过艰苦的努力,2000年5月5日,TD-SCDMA被ITU正式批准为国际标准,与欧洲和日本提出的WCDMA以及由美国提出的cdma2000标准同列三大标准的行列。之后,TD-SCDMA又被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组织正式接纳,成为全球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选择方案之一。
在全球,经国际电联(ITU)确认的三大3G主流标准分别为:由GSM延伸而至的WCDMA;由CDMA演变发展的CDMA2000;中国大陆大唐电信和德国西门子合作开发的全新标准TD-SCDMA。
四、我国3G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于2004年实现了在TD-SCDMA终端核心芯片领域的群体突破。从2004年4月至今,陆续有展讯、凯明、T3G、大唐/ADI、重邮信科相继推出了终端基带芯片,目前已开发的芯片经过各项测试,设计达到预期目标。截至2006年底,我国已经有基于上述几款芯片的数十款终端、数据卡研发成功。伴随着TD-SCDMA终端芯片领域的群体突破,我国TD-SCDMA终端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也步入了快车道。经过TDSCDMA产业化专项测试的检验,这些终端的通话功能已经基本稳定,目前正在进行复杂环境及切换、数据业务的测试。
二、优化专业基础课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我们纠正过去基础课与专业课脱节现象,使基础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为纠正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注意培养视觉反映力,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能力;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即创新能力;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锻炼对事物的把握能力,努力使基础课教学适应专业课的需要。在制定改革方案时,按照改革目标结合专业教育特点,总结过去的教学上的不足,调整好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强调基础课程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职业技能课程教学的补充与结合。基础课程的设置应根据艺术设计市场需求大,更新快,实践性强的特点,应体现在培育学生扎实的学科基础,正确的学习意识,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创意思维的培养。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侧重有目标地加强其在某一方面的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专长,让学生意识到“不做全才,要成专家”,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宽范围厚基础的台阶上实现“一专多能”。
三、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培养自学能力是培养创造性和发展性的重要途径。根据艺术设计专业,专业方向多,更新快的特点,为适应社会需求,自学能力就显得更加的重要。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教授专业知识,还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将知识与能力授于学生,学生则以学到的知识与能力为基础,通过自学,继续扩大知识面,自学的本质特点,是“举一反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结构和自学能力后,也就具有了进行专业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基于现代教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已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获得更多、更高的知识量和能力度。学生运用“举一反三”所得来的知识和技能,往往比教师现成的知识更具有适应性。培养大学生产生自学习惯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各种手法让他们热爱自己的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要少而精,同时还要有趣味。让他们看到本专业中精彩的未知世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并对产生强烈的兴趣时,他的自学的心理机制也就形成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艺术把学生带入入自学的美妙世界,可惜的是许多教师没有把握好这一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是进行着现成的结论性的知识传递。
我国艺术类专业的办学大都历史较为久远,改革开放之后得到迅猛发展。但随着时间推移,当代市场经济发展更为迅速,某些高校的教育实际却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从而跟世界的距离越拉越远。各艺术类高校在长久的教学实际中均有对专业的侧重以及教学方法、投资方面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新的教育模式探索时应当首先分析各个艺术类专业的差别,结合各专业的特殊性以及当今市场经济的需求,独立地去进行教育模式发展方向探索。例如,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因此各高校应当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将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进行整合,重点要加强两专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交流,寻找共同点和差异点,探究其本质的联系,将两个专业优势互补,消除各自发展的盲目状态,从而促进教学方法的提升。
2.以人为本,改革旧有教育理念
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品德的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通病,这个现象在艺术类专业教学中更加明显。因此艺术类高校在教育改革方面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中,要实事求是,不能够背离艺术精神的本质,更应当强调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尤其是注重呵护学生在追求艺术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身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够仅仅因为学生富有个性而对他们存在抵触心理,我们更应当看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艺术的殿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个性优势。教师在日常管理中不可采用打压政策,而应当鼓励学生探索自身所从事的专业本质,鼓励其加强艺术实践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充分运用奖励政策来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总之,艺术没有界限,艺术的本质是热爱生活,新的教学理念也应当以人为本,充分结合艺术的本质来培养学生,使得学生在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强烈的自信心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3.提高学生文化知识水平
旧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往往侧重于对艺术类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如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其实如果想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对艺术类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必不可少。在教学实际中,应当充分重视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从而引导和帮助学生透过来感悟生活、看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应当抓好人文素质教育,即相对于专业技术而言的一种人文科学教育活动,例如语文、英语、历史等等相关知识。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全面的认识世界、感悟世界,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影响学生,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结合相关人文知识形成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处世哲学、以及思维方式等等,最终达到受教者不仅仅为了生存学习艺术,而是为了生活而学习艺术的目的。
4.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
艺术重在感性的认知,认知水平与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息息相关,从艺术的本质来说,思想德行是塑造艺术家灵魂的基石,因此良好的品德行操是艺术展业学生的必需品,所以学校更应当更要注重加强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铸建德、行艺术的双丰碑。新的教育模式要求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应当重视艺术生参与公益活动和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与义务劳动、进行爱心捐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强其对生活的热爱,提高自身对社会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