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户外活动研究

户外活动研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10 16:34: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户外活动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户外活动研究

篇1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55-02

一、幼儿园幼儿户外活动的现实状况

幼儿园户外活动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户外活动是幼儿每日一小时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幼儿户外活动主要现状有。

1、部分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得较少。

(1)家长的认知态度和幼儿园的“顺从”。在幼儿园里,笔者看到活动安排表上明明安排的是户外体育游戏《火车钻山洞》,有的孩子在是室内聊天,坐在桌子上翻来覆去,有的孩子在桌子上写字算数学。经过沟通了解才知道是家长观点,大部分家长认为户外体育活动就是玩玩而已,还不如写写字、看看书有用。而幼儿园也应尽量迎合家长的要求,把户外活动作为幼儿写字学习时间。

(2)场地太小或无户外活动场地。笔者曾到过一私人幼儿园,孩子约六十人左右,都集中在八十平米的套间内,所谓的户外活动场地就是活动室内走廊、室内过道,平时做操都是站在卧室过道,基本上幼儿园的户外场地是没有的。

2、活动器械较少,内容形式不够丰富,孩子缺乏主动性。

如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到花果山做客”的活动中,猴子要钻过山洞、走过独木桥、翻过小坡,完成钻、走平衡木及头着地翻的动作。可场上垫子只有一块,独木桥只有一座。这样,许多孩子在一起完成这些基本动作显得有点挤,同时孩子的主动性减少了,锻炼的次数也少了。

3、幼儿动作及技能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1)自身身体发展的水平有差异。记得在一次中班的体育活动中,教师让孩当“跛脚狼”,练习单脚跳的技能。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跳跃姿势比较优美、规范。三分之二的孩子单脚、双脚夹杂着跳,动作迟钝,让人看了很费劲。

(2)一部分的孩子缺少锻炼的机会。这是引起动作技能表现差距较大的另一个原因。有些孩子内向,不愿意锻炼或参与游戏活动,教师也不注意引导。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体质弱,累坏了要生病。甚至有个别家长向老师要求自己的孩子少参加体育活动,有些爬、翻、滚的动作危险,还会把一身干净的衣服弄脏。家长的对体育活动意识的淡薄,使一部分孩子缺少锻炼的机会,从而也是导致幼儿动作和技能的发展水平有差距。

二、幼儿园幼儿户外活动问题的形成原因

1、活动经费使用情况问题

建立户外活动必须要有较大经费投资,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政府参与。很多幼儿园在经费的投资还是不宽裕,导致在户外玩具、器械的投资下也有所限制。

2、户外活动场地问题

(1)跟幼儿园的入园率有关。近几年来,幼儿园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园积极争创“入园率”。一些规模较大的幼儿园由于人数较多,孩子为了参加户外体育活动还需要先调整班级,以免引起混乱拥挤的场面。

(2)有的幼儿园建造年代已久,没有及时扩建户外场地来解决场地紧缺的实际情况。

3、教师和家长的态度问题

(1)如今的家庭只有一个宝贝,因此比较娇惯。有个别家长别说户外体育活动,平时连走路都不太会舍得生怕累坏孩子。如果在活动中摔一跤。那更是心痛的不得了,所以大多数家长认为户外活动少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就学本领的地方,多学习汉字、拼音、数学,这样才能学的本领,孩子才能有出息。

(2)作为教师也把孩子的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户外活动难免有风险,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幼儿,几乎很少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宁愿在室内进行活动,也不要在外面呆的时间长。

三、幼儿园幼儿户外活动问题的解决策略

1、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场地和时间。

(1)场地有限的幼儿园,可在充分开发可利用场地的基础上,协调好各年纪、各班的活动时间,尽可能地利用场地,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2)有足够场地的幼儿园,可制定相应的户外体育活动制度,一方面,确保了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检查各班户外体育活动完成的情况。其次,还要确保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被其他活动占去。此外,还应安排好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段,尽量不要让幼儿空腹参加大活动量的户外体育活动。如在早餐前跑步,且活动量大。也尽量不要让幼儿在饭后进行大活动的户外体育活动,这样不利于幼儿身体健康。

2、加强户外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活动量过小,达不到身体锻炼的要求。活动量过大又易引起幼儿的疲劳或产生排斥心理。这就要求教师科学、灵活地调整幼儿的活动量。此外,还可以采用观察法测量幼儿的运动密度,这种方法不需要非常精确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只需通过观察幼儿的出汗、呼吸等外显行为来确定幼儿的活动量。在活动中还应该注意,幼儿户外体育的活动量应由小变大,然后由较大变小,符合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并注意在活动中急与缓,动与静的交替,这样不容易引起幼儿疲劳现象。

3、从教师方面着手,正确指导幼儿户外活动。

(1)积极为幼儿准备丰富有趣的户外游戏活动。

户外活动有集体活动和个别分散活动之分,对于集体活动,教师应加强其计划性,对活动器材、场地、活动内容以及活动组织形式提前做好准备,以减少幼儿的等待时间,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为幼儿提供活动量适当的游戏。在个别分散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及时对需要帮助的幼儿进行游戏指导,由于户外活动限制较少,较轻松,自发性更强,在室内比较安静的幼儿在户外也能更活跃,更自由自在地和其他幼儿一起玩。

篇2

G613.7

幼儿或外活动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有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愉悦的心情。并且在参加课外活动的同时,协调他们的动作、增强他们的体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他们学习其他和良好发展的基础。所以在幼儿时期,我们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开展户外活动,从而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幼儿在进行户外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在现代的城市生活中,大多数的家长都忙于工作,对孩子的成长关心不够或者就是过分的溺爱孩子,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关于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活动开展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

(一)心里准备工作

在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做到全面而有效的提醒,从而帮助幼儿做好活动的心理准备,并且让他们在活动中注意安全。有关户外活动的安全教育,比如告诉幼儿在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大家若是不遵守秩序的话会有怎样的后果。在游戏中不要横冲直撞,要遵守游戏规则,注意保护自己。在上下楼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拥挤。从各方面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思,让他们做好运动前的心理准备。

(二)物质准备工作

适当的着装对于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来说非常中要。所以在进行活动之前,教师要提醒幼儿检查自己的着装,看自己的衣服是否太过紧、厚等不适合运动。再检查一下自己的鞋带是否系好。从而保证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老师要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活动前,可以对一些幼儿进行个别的检查,从而帮助他们做好准备工作。

(三)身体准备工作

在进行户外活动前,老师一定要带领幼儿进行热身运动,这样可以让他们的身体更适应接下来的户外活动。而且根据幼儿酷爱模仿的特点,在热身活动中可以加一些动物或者动画人物里的动作,使嵘碓硕更具趣味性在运动中,还可以配上有趣的、节奏轻快的儿歌。从而可以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来做热身运动。

二、有效的幼儿户外活动要有丰富有趣的内容

(一)让幼儿掌握户外活动的主动权

在户外活动中,为了激起幼儿的兴趣,玩他们爱玩的游戏,一定要让幼儿掌握主动权,在确保游戏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让他们来决定游戏的内容,自己来布置游戏场景等。比如小孩子很喜欢《小老鼠上灯台》这首诙谐的儿歌,老师可以就此把它设计成一个有趣的活动项目。比如让一些小孩子扮演小老鼠,一些孩子扮演猫咪。在设计场景的时候,他们可以根据周围的轮胎或者竹竿啊等自己来设计灯台。从而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而在小孩子从灯台上滚下来的时候,有的可能翻跟头、有的可能是匍匐着,这更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性。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不但开心,而且也锻炼自己的身体能力。老师在旁边只是协助,从而充分体现幼儿户外活动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二)为幼儿找到好的玩伴

在户外活动中,一个好的玩伴对于其开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老师要指定幼儿的活动场所并为提供足够多的玩具。其次就是要鼓励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玩耍。比如当一个年龄较小的孩子在看到大哥哥姐姐玩的游戏的时候,也想玩。像小推车的游戏之类,当较小的孩子需要帮助时,大哥哥姐姐可以在旁边帮忙。这样可以起到以大代小的作用,既让小孩子有了安全感,而且也让年龄大点的孩子有了成就感和责任感。

三、角色的互换在幼儿户外活动中非常重要

老师在参与户外活动的时候,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应该时时刻刻保持一颗童心,积极的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比如在玩“老鹰抓小鸡”游戏的时候,老师一般会扮演老鹰这个角色。但是当有的孩子提出想换换角色的时候,老师这是就可以扮演小鸡这个角色,而当老师被小孩子抓到的时候会说:“哎呀!被你抓到了,你真厉害!”之类的,通过夸张的表情和孩童式的语言,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从而做到真正成为幼儿玩伴,和他们一起成长,体验其中的童趣与快乐。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有效的幼儿户外活动可以让他们学会和人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比如在活动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心情,以及回家后急不可耐的告诉父母自己今天玩了什么、和谁玩的、在玩耍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这样大大的提高他们的各方面的积极情绪。所以在幼儿的户外活动教育中,只要有爱,就必能和他们产生共鸣,只要用心,也必将会有收获。幼儿处在人生最初的时期,同时也是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我们有效的开展户外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身心健康,更是为了给他们一个美好的童年。

篇3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晨间锻炼的开展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开端,所以,如何有效地将感统训练与晨间活动融合,使幼儿得到良好的训练、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我们意识到晨间活动中感统训练的价值所在,在大班幼儿晨间活动中以孩子的兴趣为起点,以感统训练器械的投放为主线,以老师的组织形式和指导为支架,层层深入。其中我们尤其注重活动器械的投放。现代幼儿园的设施是越来越丰富,特别有些大型活动器械为幼儿感统训练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不仅给孩子带来了玩的快乐,同时也发展了幼儿各方面的运动能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也会慢慢降低对这些传统器械的热情。于是,我们把自制的活动器械作为主要活动器械,丰富晨间户外活动器械。例如,把幼儿旧鞋子加上牢固的辅助物品做成各种小动物脚的大鞋,孩子们穿上这些又重又大的鞋跨越各种障碍物,训练幼儿的身体控制能力;在小布袋上缝上许多软硬不同的布球,大班孩子将身体钻进布袋内,戴上眼罩躺在地板上听音滚动,幼儿身体朝声音方向的滚动能大大促进幼儿本体感觉的提升,又能有效地提高幼儿身体的触摸觉等等。感统训练与大班幼儿晨间活动的整合,不仅使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进一步丰富了晨间活动的内容,增加了晨间活动的趣味性。

二、感统训练与散步活动的有效融合

午饭后的散步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一个小环节,也是幼儿每天要进行的一项活动。那么如何将感统训练与大班幼儿的散步活动进行有效的融合呢?从散步活动内容来看,我们可以结合幼儿园现有的场地和器械,选择一些活动量较小、适合饭后进行的一些感统训练活动。如游戏“倒退走”,通过练习变换双臂动作倒退走,练习无视觉补偿时不同的平衡感及身体协调性;游戏“走长梯”,练习有序地走过高30一40厘米的长梯,增强空间知觉和走的平衡能力;游戏“有趣的楼梯”,听口令变换手臂动作上下楼梯,增强空间平衡感和四肢协调能力;游戏“冰人和公鸡”,练习听口令迅速单脚站立不动,增强身体控制能力;游戏“脚后跟走”,用脚跟口令走不同的方向,练习脚部灵活性维持倾斜的平衡感;游戏“爬梯子”,通过双膝双脚在梯子上向前爬,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及空间协调感等等。

篇4

当代西方和前苏联的研究都认为,学生在教学认识活动中的主动活动是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体能力和态度、倾向形成的基本途径。在户外,幼儿会把自己从成人的期望中与自己的不确定中解放出来,较少的约束能让学生自由活动,让其以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课程标准教材和教育计划选择规定了儿童间接学习的内容与进程,而教师则根据幼儿特点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实施,体现出儿童知识经验和能力发展组织者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幼儿身心发展的各项教学活动中具有组织、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一、本地区幼儿教师指导户外活动现状

户外活动包括各种户外游戏、户外体育活动、自由活动、娱乐、实验操作安排、劳动和散步等。在幼儿园开展的户外活动主要是体育活动(正规性体育活动、非正规性体育活动)、沙水活动、观察活动。据此,笔者选择三所幼儿园,随机选择正在开展正规性活动(课堂教学)、非正规性活动(晨间活动、下午自由活动)的20名幼儿教师进行访谈和观察,访谈的题目主要从户外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设计考虑因素、指导活动策略、自我教学评价依据四个方面考虑设计;主要观察教师的指导策略,从指导活动的方法、干预活动的时机、干预活动的方式三个方面入手。

1.活动内容选择以教材为中心

大部分教师对户外活动内容的选择以教学计划为依托,以教材为依据。在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的开展、活动延伸四个方面的设计和制定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此活动的选择依教材开展,是有道理的。同时在笔者追问教师“如果幼儿对活动不产生兴趣或者在活动中出现其他更令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你会停止该活动吗?”绝大多数教师回答“会”。由此也可看出教师知道幼儿本身的兴趣也很重要。同时教师自我教学评价时,很多教师会关注到幼儿的兴趣。

2.教学注重幼儿安全因素

在与教师的谈话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由于担心在户外活动时会出现幼儿安全问题,在户外活动和室内活动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情况下会选择室内活动。在笔者问“活动的设计时,你首先会考虑到哪方面因素?”教师回答都会提及有关幼儿安全的问题。同时,在教师干预活动时机上,以教师发现危险因素干预最多。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十分注重幼儿安全。

3.缺少指导户外活动的专业理论知识,以自我教学经验为依据

在访谈中,很多教师对自己所开展的活动不知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但是笔者观察发现,在教师实际教学中基本能采用适应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二、策略及建议

1.课程内容选择

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各种潜在的活动课题;善于与幼儿交流,及时了解幼儿近期的兴趣和需求,以此为内容设计活动,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的发展。

2.注重幼儿安全

笔者认为可用三种教育方式:一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可对幼儿集中教育,使幼儿树立安全意识。比如,直接告知幼儿危险性,或运用事例或小故事让幼儿了解哪些行为会导致危险的产生等途径。二是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展时及时提醒幼儿,随机进行安全教育。三是教师可以在活动结束后,对幼儿进行及时表扬和纠正。

3.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幼儿教师需要学习有关幼儿发展、制订教育计划以及同幼儿和他们的父母交往和交流方面的知识。他们也需要管理者的经历,这样教师才能发展教学技能和获得知识。而据笔者的发现,很多幼儿教师缺少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此项建议。幼儿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增强专业知识量,接受培训、实践和促进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机会。教师要懂得在活动开展时采取何种干预方式(外在干预和内在干预),干预时采取哪种干预方法(平行游戏、共同游戏和现实比照),此外还要讲求干预的时机,把握干预游戏的正确时机,关系到游戏指导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83

现行的《幼儿园工作章程》指出:“幼儿每日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应不少于一小时。”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要求幼儿园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体质,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国家对幼儿户外活动的重视程度。但纵观当前幼儿户外活动现状却不容乐观,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不够重视,缺乏管理,户外活动场地、时间、器材有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进一步观察、调查和研究,我总结了几点解决策略。

一、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现状

(一)幼儿教师对户外体育活动指导少,组织形式单调

开展户外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给幼儿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活动空间,但在实际的开展中,大多数教师对户外活动缺乏应有的重视,他们总是完全放任或者让幼儿单调地玩大型玩具,而主要精力则放在幼儿的生命安全上,认为玩不玩不重要,只要幼儿不受伤即可。这种思想的存在,让教师一直致力于扮演“观察者”的角色,即使有的幼儿不知如何玩时,教师也没有引起重视,更没有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导致户外活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

(二)时间安排有限,活动量不足

农村孩子多、幼儿园场地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让本来就不受重视的户外活动的开展更加举步维艰,一些幼儿园干脆以缩短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来应对这一难题,不是让各个班级轮流进行户外活动,就是让其他活动占用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结果每次户外活动的开展都会因为时间少导致幼儿运动量不足,无法充分活动。

(三)幼儿动作及技能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由于先天条件、生活环境、性格差异等现实因素,很多幼儿的自身素质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一点在农村幼儿身上更为明显。比如在一次幼中班的户外活动中,我组织了一次“跛脚狼”活动,让幼儿练习单脚跳技能。结果只有三分之一的幼儿跳跃姿势比较规范,三分之二的幼儿单脚、双脚夹杂着跳,无法达到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一部分幼儿缺少锻炼机会,自身的素质水平与经常锻炼的幼儿差距较大,另有一部分幼儿性格内向,他们不愿也不敢参与活动,更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体质弱,参加户外活动容易生病,不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形成了不小的阻碍。

二、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加强幼儿教师的理论学习,丰富活动形式

幼儿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将户外活动真正落实到位,帮助幼儿解除大脑疲劳,使其在必要的户外活动中提高自身素质。具体到农村幼儿园,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丰富幼儿户外活动的形式。诚然,农村幼儿园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活动器械无法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但农村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乡土资源,幼儿教师完全可以就地取材,自制体育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如春天开展“亲亲小草”“植树造林”等活动;夏天开展“可爱的青蛙”“追赶树荫”等活动;秋天开展“摘果子”“树叶分类”等活动;冬天开展跳绳、踢毽子等运动量较大的活动。这些简单的活动,反而比那些琳琅满目的成品器械活动对幼儿有更大的吸引力,充分利用这些游戏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参加户外活动的积极性。

(二)确保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和活动量

鉴于农村孩子多、场地有限这一现实,幼儿园可在开发可利用场地的基础上,将各年级、各班的活动时间协调好,充分利用晨间、午餐后、下午户外活动时间,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游戏材料,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减少因为场地少对幼儿户外活动的限制,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另外,有足够场地的幼儿园,也要制定一系列的户外活动制度,确保幼儿在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的基础上,达到必要的活动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户外活动的价值效用,真正让幼儿增强自身素质,更好地成长。

(三)关注幼儿个性特点,给予不同的帮助支持,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在户外活动的开展方面,幼儿个体差异的现实存在必须得到重视,尽量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才能让幼儿对户外活动产生兴趣,从而实现户外活动的意义。要想做到这一点,广大幼儿教师可在实际的户外活动开展过程中打破班级的界限,面对全年级的幼儿,并根据幼儿不同的性格特点,给予不同的鼓励和支持。比如当胆小的幼儿面对一个新的很想去玩的区域犹豫不决时,教师要从情感上让幼儿体验到接纳与安全,告诉他玩法,同时给予指导,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好动又乐于参与活动的幼儿,教师要每隔一段时间指导他坐一坐,或玩一些安静、运动量小的游戏,以保证这类幼儿的活动量合理、适中。结果表明,通过这样合理组织、因材施教,能够逐渐让幼儿建立自信心,在户外活动中获得有效锻炼。

总之,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组织与开展户外活动,能使幼儿学到室内学不到的东西,达到室内所不能达到的良好教育效果。作为农村幼儿教师,我们要将自身的劣势变为优势,积极总结现实中的不足之处,探索解决方法,让户外活动更加自由、愉快,让幼儿从中获得发展与提高。

篇6

1.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发展大班幼儿的能力

在选择和设计活动内容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既适合大班幼儿动作发展水平、又是大班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既具趣味性又能体现锻炼的实效性,使大班幼儿在有情节有趣味多样化的活动中得到身体上的锻炼。户外活动一般以体育游戏为主,但不忽略其他游戏的穿行,如智力游戏、娱乐游戏、民间游戏、音乐游戏等。我班玩过的民间游戏有,"跳图形""跳数字""踢毽子"等,可发展幼儿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能力。一物多玩也是大班幼儿很感兴趣的活动,比如把绳子围成各种图形可以跳图形;摆成两条平行线可当作独木桥在中间走,当作小沟来跨跳;拿在手里可以跳绳、跳高、拔河,多种玩法交替进行,大班幼儿们百玩不厌,既提高了玩具的使用,又培养了大班幼儿的创造能力。

2.提供各种式样的活动器材,增强大班幼儿活动的兴趣

新颖、独特的活动器材是促使大班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的重要因素。我们除了提供幼儿园购置的一些体育器械外,还和家长创造性地投放了一些可供大班幼儿进行各种动作练习的材料,主要有一物多用的材料、能与其他材料组合改变玩法的材料、能与同伴合作游戏材料、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材料。如:装米的大袋子,可用来学袋鼠跳、学学毛毛虫爬,还可以拉着米袋口象放风筝一样在操场上跑,这样一种材料的多种玩法,不仅吸引了大班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锻炼了大班幼儿的运动能力。经常变换这些材料,可以保证大班幼儿参与的兴趣,选择游戏材料时,要给大班幼儿自由选择的权利,对于多数幼儿都喜欢的材料,教师在投放的数量上要适当的多一些,增强大班幼儿活动的兴趣。

3.关注大班幼儿个性特点,给予不同的帮助支持,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纲要》提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在大班幼儿户外区域活动中我们打破了班级的界限,教师面对的是全年级的孩子,而不再是本班的孩子,不同孩子个性是不同的,面对不同的孩子老师给予不同的支持,胆小的孩子面对一个新的、又想去玩的区域犹豫不决时,指导该区域的教师要从情感上让孩子体验到接纳与安全,首先要主动向他问好,并询问他想玩这个区域的什么游戏,告诉他玩法,同时指导他玩一玩,如果玩起来有一定难度,要降低活动难度,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让孩子得到第一次活动就成功的乐趣。对于一些大胆,动作发展良好的孩子,教师指导其探索游戏活动、运动器材的多种玩法,使幼儿的活动创意及身体动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于好动的、不停选择大运动量活动的孩子,每隔一段时间教师要指导他坐一坐,或玩一些安静或运动量小的游戏,以保证这类孩子的活动和合理适中安全性。

4.关注大班幼儿的游戏进程,提供相应的支持,使游戏深入发展

当游戏玩到一定程度时,幼儿们兴趣开始降低,教师要加大活动难度,使活动既有连续性,又富有挑战性,如在攀爬区玩夺红旗的游戏中,幼儿们已学会匍匐爬,侧钻,攀岩等动作,负责该活动区的老师发现,玩这个游戏的幼儿渐渐少了,于是提供了垫子,增加了侧滚动作;提供了攀绳增加了爬的难度,结果材料投放后,玩的幼儿又多了起来,游戏内容的丰富和动作的挑战又使幼儿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篇7

Research of Shenyang Old People Outdoors Activ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ing

Chen Minghui

2009 Graduate Student of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Major in Shenyang Construction University, 110168

Abstract: From the view of the plan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influence factors for the shenyang old people outdoor activities and makes the field survey of the typical residential area, urban park green space and other public space, finds problems and makes the related analysis research.

Key Words: Old People, Residential Area, Outdoors

前言:我国的老龄化社会的进程正逐步加快。老龄化问题给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建设提出了挑战。经过相关资料搜集与实地的调研观察发现,沈阳市生活在居住小区中的老年人仍有约95%选择在城市公园绿地或开放式公共空间活动,而在小区户外空间进行活动的却非常少,造成居住小区户外空间的闲置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过度使用。

一、影响沈阳市老年人参与户外活动的相关要素分析

1.1地形地貌

沈阳市区以平原为主,地势较平坦,平均海拔50米左右;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部和东南部,属辽东丘陵地形的延伸部分;西部是由辽河、浑河冲击而成的平原,地势东高西低。以平原为主的地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平坦的地势也有利于交通和城市的建设,对居住环境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1.2寒地气候特征

沈阳市属于北温带受季风影响的湿润和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沈阳市处于我国寒地建筑气候区,但由于其地理位置关系,其冬季温度介于位置更北的哈尔滨与华北地区之间。全年气温、降水分布由南向东北和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一年四季分明,冬季漫长,春季回暖快,日照充足;夏季热而多雨,空气湿润;秋季短促,凉爽宜人;冬季寒冷漫长。近年来由于世界性气候的变化,沈阳平均气温亦有上升。沈阳市空气湿度相对偏低,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21.7毫米。各县区全年日照时数在2322.2767小时,新民市最多,沈阳城区最少。全年无霜期183天。

1.3东北地域特色文化的代表

作为东北第一大城市,沈阳是东北地域特色的文化先锋和代表。东北文化是淳朴、热情、大气的。在这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积淀的城市中,凝聚了更多的东北文化精神。东北小品、东北风格室内剧、二人转、东北大秧歌等极具东北特色的文艺表演,也是沈阳人民喜闻乐见的日常活动形式,在人群之中广为开展。

沈阳虽不及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厚重,但沈阳市仍可以满足冬季开展冰雪活动的气候条件。且沈阳市民的冬季活动需求较高,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4老工业基地的精神传承

沈阳有“东方鲁尔”之称,是东北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沈阳城市的发展浓缩了我国近代工业文明的进步。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形态、人文气息等等也处处渗透着工业精神的大器、磅礴、严谨、务实以及厚重的时代感。

二、调研目标的选取

为了掌握沈阳市老年人目前户外活动的实态特征,笔者选取了沈阳市的64个居住小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同时,选择了4处老年人聚集性活动较高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了调研。这些城市公共空间有众多的老年人在其中进行运动,锻炼等,老年人对其接受度较高,对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次调研所选取的小区,主要依据以下原则选取:

1、分布于沈阳市各主要城区,基本涵盖沈阳市的居住热点区域;

2、建设年代分布均衡,既有目前新建刚投入使用的小区,也有80、90年代的居住小区;

3、基础设施基本齐备的居住小区;

4、在社会及老年人群中有一定口碑,网络、报纸等媒体有相关报道及评论的居住下去。

这些小区基本可以反映出沈阳市老年人目前在居住小区中的活动实态特征。

城市公园绿地及公共空间:

选取了分布在沈阳市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城市公共空间作为调研对象,如下:

这四处城市公共空间,有相当数量的老年人进行活动,他们周围均有本次调研的小区,老年人为何不选择在自己的小区而到这里来进行户外活动,对于研究沈阳市居住小区内的空间,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调研及分析方法方法

3.1调研方法

a、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问卷详见附录。

b、观察记录法

观察并记录居住小区中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的特征及状态。

c、访谈法

与老年人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其对小区户外空间的使用感受。主要以定性的方法,了解老年人对户外空间的真实使用需求。

3.2分析方法

a、分时段分析法

分早、中、晚不同的时段,对老年人户外活动的内容,形式,频率,时长等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b、分区域分析法

将同处一个片区的相关调研结果汇总,统一分析。从而得到某个区域内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的规律,进行相关分析总结。

c、统计分析法

通过数理分析等相关理论,将得到的结果,按一定的规律特征总结整理,进行相关分析总结。

沈阳市居住小区老年人户外现状问题分析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实地调研分析,结合老年人户外活动的相关特性,可以发现目前在沈阳市居住小区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4.1规划设计手法方面

a、小区内院落围合感差,缺少向阳的活动空间,没有较大的户外活动空间,活动场地缺少这样设施和休息座椅,雨雪天气过后一些场地的非常湿滑,存在安全隐患;

b、小区内现有空间功能单一,空间或过于空旷,或过于零散,没有形成有利于户外活动的空间序列;

c、小区内部道路或过于曲折,或过于通透,不利于日常散步锻炼,人流车流的交织,会对老年人户外活动造成影响;

d、小区内植物种植设计过于单一,追求一时的景观效果,忽略了四季景观的长效型。

4.2规划设计思想与落实实施

a、通过调研可以发现,控规中对一些居住分区中,没有关于老年人的控制和约束就,导致详规阶段规划设计方案对老年人需求有所忽略;

b、偏重于老年人需求的设施会使加大房地产的开发成本。所以,受到市场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一些开发商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本,进行相关设计施工;或只是拿为老年人设计开发为噱头,吸引市场关注,提升商业价值,而并没有将真正的设计理念和使用设施落实。

4.3相关规范对规划方案的影响

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颁布于2002年,为营造适宜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的居住小区,可以适当提高现行规范的一些条文要求。

五、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现行规划设计方法,规划方案操作实施模式,规范及评估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沈阳市部分居住小区户外空间的利用率较低。解决相关问题不但可以吸引老年人在居住小区户外空间活动这一重要的实践意义,可以缓解沈阳市城市公共空间的拥挤使用,可以提高居住小区的使用品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真正体现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同时对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6-0062-03

1 引言

随着学前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幼儿园空间环境的创设及使用日益受到重视。如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每日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这类要求的产生使得户外空间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在既有幼儿园户外空间中,因资金、用地、办学体制等问题所带来的制约,办园方需对已有空间基础进行积极的利用,而针对这一实际状态下的使用方式的调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使用对空间设计的具体要求。

因此,本文通过选取某所幼儿园户外空间特征以及使用方式的调查,并将活动空间根据使用特点进行分类分析,尝试针对具体空间类型提出户外空间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2 户外空间概况

本文选取案例为桂林市金豆豆幼儿园,建筑始建于1978年,因建造年代较早,使用方式与户外空间已经过了长时间的磨合,办园方已对空间利用有了一定经验。幼儿园占地面积约3500m2,供幼儿使用的户外面积1870m2,为占地面积的53%,户外活动空间的空间形态及绿化环境形态较为多样化,教师也能够较充分地对户外活动场地进行有效利用,对幼儿活动的调动性强,且办园方已在改造计划中,但资金有限,目前仅通过对户外空间使用方式的调整缓解面临的问题。

3 户外活动空间的类型与使用

根据笔者的观察了解,该幼儿园对户外空间的利用已有较好的经验,并且为满足教学要求而做出的适应性使用方式也行之有效。户外活动可主要分为三个时段,即:晨间活动时段(8:30-9:00)、课间操时段(9:40~10:30)、下午户外自由活动时段(16:20~17:00)。为便于研究不同户外活动时段内的活动内容与空间利用方式的特征,将活动分布主要类型记录如图2、4、8,并针对具体户外空间特征下的教学使用方式进行研究分析。

3.1 线性活动空间

如图1所见,该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域已基本通过道路进行了划分,与外廊及室外连廊结合后,在交通方面产生了路网明确的效果。此外,由于B区域种植几株已生长多年的落叶乔木,使得该区形成长年隐蔽的绿化空间。

办园方对这一空间特征的利用十分明显,主要被用于晨间活动:每日早餐之后稍作休息,随后以各班级活动单元为起点,在教师的带领下,以队列的形式沿着底层外廊与户外小道,进行线性散步活动(图2),活动结束时回到班级活动单元。此时幼儿脱离队伍的情况较少,基本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活动,如伴随一些游戏活动,或在行走的过程中根据所经之处的环境特征,专门设置认识自然环境一类的教学内容,因此该时段内活动分布一般呈线性。

这类教学方式主要依靠的空间为户外小道、连廊与首层外廊空间,基本不将活动固定在某一固定区域内,形成线性的教学空间,有助于配合办园方为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多样性手段。如天气晴好时,教师结合走廊与户外活动场地进行“散步——游戏——自然环境认知”,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带领幼儿加强户外锻炼,而且使幼儿在亲自体验中认知自然规律。因此,这类空间拓宽了幼儿活动范围,促进幼儿与不同环境之间的接触,将教学与游戏活动变为连续过程,因而非教学空间被赋予了教学功能。

3.2 边界驻留式活动空间

操场区作为举办多种大型集体活动的户外场地,为满足各班级使用的便利而设置于幼儿园用地趋于中央的位置(图1中1区)。呈“L”型的建筑对该区域进行了半围合,而剩余两侧边界由户外道路进行了限定,就此形成近似平面近似方形的区域。在此基础上,区域边界的空间要素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其中建筑边界表现为花坛与台阶,而另外两侧近于边界位置栽种了两株尺度适宜的小树。

在每日的课间操活动时段中,因为操场无法同时容纳所有班级做课间操,所以只以三个班级为一组轮换进行,其余班级在一旁等待(图5),以便于节省轮换过程中所需的时间。此时虽然教师为幼儿指定了需停留等待的户外活动区域,但实际幼儿却会被边界中某些空间要素吸引形成扩散,并且这种扩散的情况也通常止于空间区域的边界,致使自发行为在区域中呈“边缘化”。如图6中,幼儿观察周边灌木植物,围绕小树追赶,坐在台阶上休息,偷偷跑到沙池玩耍等现象,图7则显示幼儿靠坐在花坛边上观看活动的行为。

这种能在边界区域形成驻留的空间有利于在组织大型集体活动时,在吸引幼儿驻留于边界的前提下,进一步产生观看的行为,最终形成“观看”与“被观看”的户外空间。并且其多样性的空间要素仅置于边界,对教学空间本身的完整性不具破坏,对空间内部活动影响破坏小,同时也使得幼儿在观看等待的过程中仍然有机会发生游戏行为,避免观看活动过于单调。

3.3 限域式活动空间

结合图1与图8可以看到,通过建筑平面布局与户外道路的划分,该幼儿园户外活动区域限定相对明确,各功能区域都有着较为独立的块状场地。如A区有建筑、围墙、户外道路限定了区域;B区在地面材质与G区有所不同的基础上,因树木的集中种植形成长年荫蔽而进一步加强了空间的领域感;I区则仅由建筑与户外道路划分等等。虽然在平面上并不一定十分规整,但借助地面材质的差异以及树木阴影所形成灰空间效果等方面的辅助作用,都在空间领域感上形成了良好的区分。

在户外游戏活动时段中,各班级根据教学安排的不同对活动区域做出具体的选取,并且通常每个班级选择一个独立的区域避免活动的相互影响。如图8明显所示,各班级的活动范围较为固定与集中,由教师将幼儿带入某一活动区域进行游戏活动,为满足管理上与幼儿安全问题上的要求,教师通常为幼儿指定了活动区域。期间幼儿有一定的活动自由度,可呈发散状在指定区域内对游戏活动自行选择,但脱离指定区域活动的幼儿只在少数。

这类活动空间限域性,有利于集中幼儿组织教学与游戏活动,避免因其他班级的活动分散幼儿注意力而影响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各班级不同活动之间的干扰。并且在各班级没有专属的班级活动场地时,这种相对独立的区域也便于教师直接组织活动,减少与其他班级的协调过程。

3.4 代偿式活动空间

因建筑平面布局与场地关系的变化难免形成边角空间,如H区建筑为围墙的夹角空间,D区则是当下沉式戏水池对场地进行切割后,周边剩余的不规则边角空间,并且如图10所见,外廊底部因场地的特殊处理形成架空空间,净高约1200mm。

对于此类建筑与场地的边角空间,办园方较为积极的加以了利用。其中H区地面上印有跑道后被作为专门的跑道区使用;D区利用松软的土壤种植蔬菜形成种植区;E区为下沉式戏水池,因考虑到幼儿健康问题,戏水池每年可供使用的实际时间较短,尤其当下沉式戏水池年代久远,排水管道堵塞,已失去原有使用功能时,教师已将此处作为小班活动场地之一,因与周围场地的高差及其分隔设施,其较强的围合性为幼儿活动提供了防止外界干扰的户外活动场地,因此也属于领域明确的教学空间的一种代偿;此外,办园方在走廊架空空间中放置了少量养殖箱作为幼儿对小动物的观察空间,也正符合了幼儿心理上对小尺度的需求。

由此可见,边角空间以及使用率较低的一些户外空间,在通过合理的利用后,有可能由消极的空间变为可积极使用的空间。虽然这类空间通常面积对于一个班级而言略显紧张,但在幼儿园每班要求有两位教师与一位保育人员的前提下,教师可将幼儿分成两组带入不同的活动区域,如养殖区与种植区的空间对成年人而言较为局促,但却适合小组活动,此举也证明了如今教学方式对空间的使用已经越来越灵活。

4 结语

该幼儿园虽然建造年代较早,但基于户外空间的良好基础,以及后期办园方对场地的积极利用,可以总结以下几点建议:

4.1 对于线性活动空间。因其可在有限空间内能够便捷及有效地扩大幼儿行走范围,避免在活动总是局限于班级活动单元及邻近之处,同时提高户外空间的利用率,是当今幼儿园迫于实际现状而较长运用到的对既有空间的利用方式,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因此用在场地前期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户外空间的使用流线,若条件允许,可利用户外道路的合理设计未加强使用流线的导向性,并充分考虑组织幼儿行走过程中所得到的体验,如小树林、室外连廊、户外道路等之间的转换;而对于既有环境而言,可以通过空间本来特有的环境基础,以及后期对空间的调整与重新布置来获得。

篇9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085-01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而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是以游戏为主的。孩子爱玩游戏,尤其喜爱户外游戏。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一、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对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的家庭多数是独生子女,为了孩子的安全,成人对孩子的管制较多,不让跑、不让跳、不让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生怕自家孩子受伤、吃亏;而老师又怕孩子摔着,怕扣奖金、更怕家长闹事,对孩子的限制较多,在安全第一的驱使下减少了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与幼儿是平等的关系,幼儿与教师是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关系,这与家长的教育不同,家庭中的母爱偏重于生活上的照顾,孩子过多依赖家长,这不利于幼儿独立生活里的培养。由于园外广阔的活动环境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的机会,没有成人的过多干预,使幼儿能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充分表现。

我国农村幼教事业发展非常缓慢,是基础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这种落后不仅表现在教师的观念、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还表现为农村幼教机构物质环境的恶劣,房舍条件差,活动空间不足,缺乏玩具等,致使农村幼儿园无法开展户外游戏活动。

二、农村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开展的现状

1.农村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淡薄,“以教材为中心”,只采用一些固定的传统教学方法指导幼儿开展户外活动,对户外活动认识不足。认为户外活动是老师的“放松活动”,“放羊”现象特别严重。

2.组织形式单调。在组织户外活动时,不是放任,就是单调的玩大型玩具,自由活动也因老师诸多限制而得不到自由,至于户外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玩沙、水等更不被教师重视。

3.农村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器械少,就像本园,除了一些桌面玩具和几架大型玩具外,大多以球、圈为主,不能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玩具人手一件,造成幼儿赤手空拳、乱跑追逐现象严重,基本上都是以集体锻炼为主,孩子提不起兴趣。

4.农村幼儿园场地不足,一个班六七十位孩子挤在一个只有几平方米的教室,大多只有玩玩少量的桌面玩具,更谈不上户外活动了。

三、结合本园实际开展的户外游戏活动

为了拓宽孩子们的运动与交往的空间,我们尝试开展户外区域活动,让孩子们在一个空间广阔、材料丰富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

1.充分利用乡土物产资源,就地取材,自制丰富的游戏器具

游戏器具是幼儿户外游戏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农村幼儿园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器具往往不能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农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乡土资源,自制了丰富的游戏活动器具。教师引导幼儿用麦草编成蜻蜓,或做成草球、草圈等;用玉米梗做飞标等,大大地激发了幼儿游戏的兴趣,使幼儿置身于丰富的活动环境中,激发了幼儿开展户外活动的积极性。

2.变废为宝,与家长一起制作玩具,也可以师幼合作。用饮料盖穿起来做“拉力器”,废易拉罐、绳子做成“踩高跷”,薯片筒做成“航天飞机”用各种多于的布料制作投掷的沙包、利用报纸来制作奔跑的风筝、利用破损的光碟来制作投掷的飞碟等……

四、如何保证和提高农村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质量

1.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观念的认识,使之深刻的认识到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可使幼儿充分吸收大自然中新鲜空气和接受阳光的照射,以加速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生长。

2.明确户外游戏活动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性

每天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可使幼儿的机体接受自然条件下的锻炼,解除大脑疲劳,提高幼儿适应自然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的户外活动,认真领会《纲要》和《规程》精神,学习幼儿教育学,分析幼儿心理、生理特点,将幼儿教师对户外活动的认识,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篇10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2-0096-01

幼涸盎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具有活动内容丰富、活动时间长、灵活性大等特点,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够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幼儿的体质,还能培养幼儿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和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使幼儿拥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本文就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策略进行论述。

一、合理安排户外体育活动形式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活动环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户外体育活动。首先,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为每个年龄段的幼儿设计合适自己的活动形式。例如,大班玩袋鼠跳,中班玩跳格子、跳绳,小班玩小羊跳等,这些游戏都比较简单、好玩,幼儿园可经常开展。其次,要确定锻炼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合适的器材。教师应在幼儿园现有的器材中选择适当的活动器材进行活动,并发挥教师的制作能力,自制适用的体育器材,如纸球、沙包、毽子、拉力器、高跷等器械,让不同年龄的幼儿有合适的运动器材,增加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着重提高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1)游戏应该是幼儿喜欢的、有兴趣的活动。体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游戏的情节、内容应该是幼儿喜欢的,乐意玩的;游戏中出现的矛盾、纠纷要以幼儿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的规则是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确定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这样幼儿才喜欢玩。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是科学的,才能使幼儿产生兴趣。因此,教师要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导,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而不是按教师的指示来游戏。科学的体育活动,能提高幼儿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和幼儿进行“比脚力”的游戏。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引导幼儿做好准备活动,给幼儿准备好各种各样的头饰,让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来比赛,这样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还应根据幼儿的特点,科学制定活动。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让幼儿玩得开心,还要让幼儿在活动中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在活动中让幼儿作为游戏的主导,给幼儿更多的活动自由。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只要构建好游戏的基本框架,准备好游戏需要的东西,剩下的就让幼儿自由玩耍,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潜能。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集体意识和交往能力,增强幼儿之间的情感。不同性格的幼儿所想出来的游戏是不同的,如安静的幼儿可能会让大家一起坐着玩,这样能培养大家的耐性;活泼好动的幼儿可能会让大家一起学开火车,这样能培养大家的协作能力。教师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活动,让幼儿感受到户外体育活动的快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三、在户外体育活动中重视鼓励的促进作用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要重视鼓励的作用,使每一个幼儿获得快乐和自信。适度的期望和信任会激发幼儿的自信心,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会让幼儿有更大的勇气去克服游戏中所遇见的困难。这样,幼儿往往会克服他以为克服不了的困难,收获成功以后的喜悦和自信。在户外体育活动中,面对不同幼儿的不同表现,教师要给予不同的支持与鼓励。对能快速完成的幼儿,教师要肯定地说:“宝贝,很不错,你还能完成得更好。”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新的要求下尝试新的方法。对要认真做了才能完成的幼儿,教师要对他说:“宝贝,做得好,你是好样的。”对完成非常好的幼儿,则应当把他们当作榜样,给其他幼儿做示范,使全体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科学的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同时能培养幼儿乐观、积极的性格和坚强不息、团结合作的精神。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激发幼儿的体育兴趣,为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焦旭妮,杜艳枝.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实现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4).

篇11

幼儿园积极开展混龄户外体育运动,有益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有助于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如何开展幼儿园混龄户外体育活动,怎样提高活动的质量,与活动的方式、合适的活动材料和器具的提供密切相关。一直以来,幼儿园开设的户外体育运动大多数都是同年龄、同一班参加,运动的过程中伙伴单一,形式单调,活动环境拥挤,从而在运动中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互动不够,最终达不到运动的目的。如何进行有效的户外活动改革呢?经过探究与实践,认为开展混龄户外体育活动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制定各种小器械的阶段目标

 

科学的教育目标是教师开展混龄户外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制订计划的依据,教师只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地制定目标,才能引导幼儿参与各种活动。可以根据小器械一物多玩的特点,制定如下三个阶段的目标。一是初级阶段(小班为主):注重培养兴趣,让幼儿在摆弄小器械的过程中,发展跑、跳、钻、爬等基本动作。二是发展阶段(中班为主):在各种基本动作和技能技巧的基础上,促进幼儿间合作能力的提高。三是飞跃发展阶段(大班为主):注重各种综合能力的发展,如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和表达力。以呼啦圈为例,小班幼儿可以把呼啦圈当作方向盘玩开汽车游戏、把呼啦圈竖起来排成山洞玩钻山洞的游戏,还可以从把呼啦圈放在地上做小兔跳的游戏逐步过渡到转动呼啦圈;中班幼儿学会在不同部位转动呼啦圈后,尝试两人合作玩小鸟飞游戏(两人前后同向站立,双手各握呼啦圈,边跑边有节奏地扇动),多人合作拼出花、火车等不同的造型;大班幼儿则可以编排各种呼啦圈操,通过队形变化使呼啦圈的旋转、蹦跳、摆动等动作得以综合体现。

 

二、创设多种混龄户外体育运动环境

 

(1)开展多样混龄户外体育的区域活动。根据各个年龄段幼儿不同动作发展的水平,可以因地制宜地设置蹦跳区、平衡区、走跑区、投掷区、球类区和综合区。这么多的区域,要让各个年龄段的幼儿自主选择,互相交流,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在间断性分时段活动中,让相应的教师管理某一区域,混龄幼儿依据自己的心愿及兴趣选择伙伴与区域进行运动。为了使区域活动内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在运动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交换的形式,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其他区域的运动,以促进幼儿基本动作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运动过程中,幼儿既可在平衡区玩“在体操凳上行走”,也可以在蹦跳区玩“跨过体操凳”,还可以在综合区利用体操凳进行比赛性游戏。

 

(2)设置丰富多样的户外体育活动器材和玩具材料。为了使混龄户外体育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幼儿园可以增加较为新颖或具有比赛性的玩具材料,比如两人合作骑车、一人骑车、跳木马、羊角球。根据混龄幼儿运动的需要,结合混龄幼儿户外体育运动内容多样化的特点,本着节俭、实用、自制、新颖的原则,教师可利用幼儿身边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掘潜力,自制许多户外体育活动器具。比如轮胎、酸奶瓶、沙包、易拉罐,这些物质是每个幼儿天天都能看见、时时都能接触到的,对幼儿来说并不稀奇。可是,经过老师的精心制作,一件件新颖、有趣的玩具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爱不释手,如获至宝。这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欲,吸引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三、发挥自制小器械一物多玩的功能

 

运动材料既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器材,又是开展混龄户外体育运动的物质前提。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意愿、兴趣,鼓励幼儿一个人或结伴去想、去玩、去发现、去创造,大胆地把不同的玩法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在一物多玩中,教师要注重以下几点。第一,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特点提供不同的活动器具。比如,用易拉罐可以做成不同的活动器具——拖拉玩具、保龄球、梅花桩等。活动时,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小班幼儿对拖拉玩具情有独钟,中班幼儿玩易拉罐做的保龄球不亦乐乎,大班幼儿对高难度的梅花桩流连忘返。不同的活动器具满足了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成了混龄户外体育活动中一道独特风景。第二,解放幼儿的双手,让孩子在活动中寻找乐趣。一物多玩中,幼儿不再是成人包办,他们通过自己的手拿到玩具,并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动脑、动手,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想玩、要玩,并玩出花样。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