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0 02:24:0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一)学生由于受日常经验的影响,对物体的下落运动普遍存在重快轻慢的错误认识。本节课拟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使学生明确认识到:日常见到的现象是因为受空气阻力影响的缘故,从而有效地消除学生从生活中得来的错误观念,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二)学生已学过“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运动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通过演示实验总结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得出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概念,然后结合匀速直线运动规律“水到渠成”地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能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进行分析。
3.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4.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下运动的信息,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在探究运动规律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和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难点: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硬币,小纸片,刻度尺,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两个重锤,电磁打点计时器1只(附铁架台、重锤、纸带、学生电源),牛顿管1个(附抽气机1台)。
六、教学过程
[引入]很高兴来到美丽的靖远二中和大家一起交流,先和大家做一个小游戏,我这里有一张钞票,我提住它的顶端,你用两个手指头放在钞票的中间,做好夹得准备,但是注意在我放手之前你的手的任何部位都不能碰到钞票,当看到我松手时就立刻去夹,如果夹得住归你,否则归我,哪位试试?为啥夹不住呢?这个钱太短了,如果长点就好了。为什么反应灵敏和物体长短有关系呢?通过本节课的学家就知道其中的奥妙了,本节课我们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板书课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实现以下学习目标(多媒体出示):
(1)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经历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探究过程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3)知道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同。
(4)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物体下落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落的物体有的轻有的重,那么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情况如何呢?
【多媒体探究一】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情况?
请同学们利用硬币(有吗?)没有就换成橡皮擦或课本与纸张一起来观察。
[演示实验]①让一张纸与小硬币同时同高度自由下落,可看到什么现象?哪个重?
②同学们可以将自己的废纸做这样一个实验撕一小片,将小的这片揉成团,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观察落地的情况。哪个重?
③把刚才的纸袋揉成团,和小钢球由静止同时下落(几乎同时落地)。
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矛盾呢?这是什么原因?(这是因为空气的阻力的影响。把纸片揉成团,所受空气的阻力要比纸片所受空气的阻力小得多,所以与小钢球几乎同时落地。)那么如果要验证他的想法需要怎样的环境呢?(学生:真空中,没有空气阻力的环境。)
[演示实验]老师这里有这么一个实验仪器——“牛顿管”(上课前老师已经将其抽成了真空,先将牛顿管弄成真空演示,再将空气进入演示,观察羽毛和铁片的运动),充分说明了空气阻力导致它们不能同时下落。往往直观感觉是不够准确的,连聪明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受到了现象的蒙骗。
分析总结:大量事实证明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因素是空气的阻力,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我们把满足这种条件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提问学生:总结一下什么叫自由落体运动?
一、自由落体运动(板书)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条件:(1)只受重力;(2)从静止开始。
说明:这种运动只能在真空中进行。而实际生活中这种真空常见不常见呢?(不常见,因为我们生活在空气中。)有些物体的下落,像羽毛、纸片等把它们由静止释放所受空气阻力较大,但是硬币下落和苹果的下落所受空气阻力比较小,可以忽略,它们的下落可以近似地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提问过渡]大家猜想一下自由落体运动是匀速运动吗?显然不是,它从静止开始运动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运动越来越快了,它可能是什么运动呢?(视学生回答的情况)是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呢?
【多媒体出示】探究二:自由落体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提问学生:同学们回想一下,如果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有一些什么特点呢?(大家可以先回忆一下,引导学生回答它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加速度是一定的。)
【多媒体出示】匀加速直线运动特点:
相同时间间隔内的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在v-t图上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要验证这个特点就要设计一个实验:请同学们回想前面我们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方法,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可以结合课本44页实验来互相讨论。
提示:选择相隔相同时间的若干个计数点进行测量它们的瞬时速度,观察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是否相同。
介绍仪器:打点计时器、重物(密度大体积小)。如何操作这个实验呢?叙述实验过程。
[演示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下落的位移关系,分析纸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那位同学叙述一下实验过程呢?
【强调】我们分两种情况实验,拉纸带的重锤质量不同。
(1)将计时器的限位孔与铅垂线平行固定在铁架台上;
(2)将纸带穿过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计时器的下方;
(3)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重复几次从其中选出点迹比较清晰的一条纸带。进行数据的测量,第一个点为计数0点,每隔1个点为一个计数点。依次标号。注意读数时有效值;
(4)设计表格记录数据,计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的数值关系,并作图。
下面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做实验打几条纸带?【安排学生具体任务,装纸带、开电源、测量、计算、绘图。】教师巡回指导。打出纸带后交代直尺测量。选几个点计算瞬时速度。注意单位和有效数字的统一。
图像作出来了大家观察点的分布,看描的点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说明了什么?(学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大家通过图像可以看到在v-t图上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分析:大量的实验表明: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板书]3.运动性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通过刚才的实验,知道了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既然轻重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是相同的,那么也就是说自由落体运动在同一地点有一个相同的加速度。那大家能不能根据刚才图像计算一下一条纸带如果用另一条纸带是否一样呢?反复多次试验得到相同的结论。
现在我们知道了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写出自由落体运动速度、位移关系及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公式为:
【点击多媒体】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板书]
[学生活动]请参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写出自由落体运动相应的公式。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首先大家要注意自由落体运动实际上是物体从静止开始的只受重力作用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g。大家要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理解它。在做题时,首先要物体所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才能使用相应的规律解题。
自由落体运动实际上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落体运动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有普遍的意义。
七、教学反思
本案例设计从课程标准出发,定位于力求做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恰当分析学情,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考虑在内,使教学起点尽量定位准确,并从三维目标要求,确定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从实验引入课题,层层设问,引发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产生思维矛盾冲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反复多次通过实验分析、讨论认识规律。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应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条件:只有重力 从静止下落
3.性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本次大赛中,一些选手没有很好弄清楚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往往只考虑自己怎么教,没有考虑怎样让学生学,缺乏师生间互动过程的设计、缺乏学法指导的内容,所以没能走出编写教案的框架。
教学设计是把学生作为主体,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也可以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片段教学的设计内容应控制在解决几个问题的范围之内。
教案是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也是教师自己用的教学内容文本,还可以作为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依据之一。所以,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层次是不完全对等的。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有明显区别:教案是是教材意图和教师意图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的依据,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学设计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程度为依据,教师既要设计教,更要设计学,如何让学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二、对片段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准
片段教学设计只是针对教材中某个章节内容的一部分来进行设计的,其对应的重点和难点与完整的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有所区别的,所以不能绝对照搬教学大纲或教参中所列的某章节的重难点。例如物理必修1中《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的教学重点是: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1.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照相机曝光时间的估算。
但是如果片段教学所指的范围仅限于概念和规律的探究,则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能列为重点。又如,倘若不用照相机做为教具,教学难点就不是照相机曝光的时间问题了,所以片段教学设计既要考虑系统性和连续性,又要根据具体指定的片段和所采用的媒体来设计并分析其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缺乏用图表法和流程图表达设计方案的习惯
从本次参评的教学设计来看,采用图表法和流程图的比较少。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从表面上是老师怕麻烦,想省时间,实际上是一些教师对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被研究对象等缺乏系统的研究,所以无法上升到用图表法和流程图来归纳展示。
其实,合理使用逻辑性设计的表格和流程图,教学过程条理性好,有利于引导学生用表格的方式归纳知识、学习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复杂思维的过程中进行综合归纳的能力。
教学流程图便于展现教师的教学思路以及设计意图,同时也便于更改补充。如能充分利用流程图,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以流程图为载体,进行合理化的教学设计,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加强过程与方法教学。
此外,板书、板画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电脑和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很多老师越来越重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而对板书和板画却日益疏远起来,有的青年教师更是漠视了板书、板画,认为板书、板画已经落后于社会,应该退出课堂,电子课件可以完全替代板书板画了!
实习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一、实习目的
通过到中学实习,深入学习如何当好一名科任老师以及如何胜任班主任工作,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胜任现代教师岗位上的工作,为将来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二、实习单位
___
三、实习时间
____年__月__日――____年__月__日
四、实习目标
1、上好实习课︰作为一名老师,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业务水平了,而教育实习就是一个锻炼和提升自己这方面能力的绝佳机会。
首当其冲的是讲课的水平如何,因此,在实习的时间里要认真上好每一节实习课,做到认真备课、讲课以及总结。不论是新课还是重复课都要认真对待,而且要虚心向原科任老师学习,每次备课都应该给原科任老师过目,听取其提的意见。每次上完课之后也应该主动咨询老师以及队友的意见,虚心接受他们的批评指正,以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2、做好班主任工作︰实习期间,我们每个人都要充当班主任的角色,而这又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虽然在平时的课堂上也学习了不少关于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理论,但是真正的班级情况是复杂多变的。
因此,不能有教条主义,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平常应该多到班里了解情况,多向原班主任学习管理心得,多总结经验。
3、适应实习生活︰教育实习为期两个月,而且是到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与陌生的队友一起度过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两个月时间,能否适应实习队的生活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实习质量,因此,融入实习队的大家庭,适应实习生活尤显重要。
一是要与队友相处融洽,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二是要尽自己的能力为集体服务。
五、实习内容
教育实习主要分成三大板块: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以及教育调查。具体内容如何:
1、教学实习
1)听课︰通过听原班主任的课,大体了解教学的情况,进而使自己对这些课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另外,听队中相同专业同学的课,学习他们处理教材的手法;听队中其它专业同学的课,学习他们的讲课技巧。
2)备好每一节课︰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只要我们认真把每一节要上的课都提前准备好,搜集相关的资料,理好教学思路、写好教案、做好PPT,并让原班主任查阅,这样我们才能上好每一节课。
3)教学技能方面︰技能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左右着整个课堂的进程。只有我们在教学技能方面下工夫,课堂才会变得活跃生动,学生才不会昏昏欲睡,教学质量自然会上去。
4)教学后勤工作方面︰这也是整个教学实习的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紧张而活跃的教学后,要严密监管学生的课后作业情况,让学生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
5)做好实习日记︰记录实习期间的主要活动(如听讲座、授课、组织开展的具体活动和各种实习心得、总结等),并写明活动时间、地点、对象,活动评价(成效)、指导老师意见等,并请指导老师签署意见。
2、班主任实习
1)做好熟悉新生的工作,查看学生手册等资料,争取多到班里走动,了解班级情况以及熟落学生。
2)抓好班级的常规规范,杜绝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抓好自修课纪律,提高学习效率。
3)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向学生介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
4)开展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教会学生劳逸,学习、娱乐两不误,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5)努力创建班级文化,通过提高板报、墙报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组
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
6)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力争在各项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7)定期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决学生的问题。
3、教育调查
1)认真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定好调研题目,搜集相关资料,与队友共同商量,编写一份有质量的调查问卷。
2)注意了解实习学校的情况,做好调查问卷的印制、派发、统计等工作。队员之间注意工作分配的合理性,尽量做到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3)定期开会汇报调查的进度,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疑问,商量接下来的工作如何执行等问题。
4)认真撰写调查报告,不抄袭他人作品。初稿完成后可以拿给老师和队友过目,听取他们的修改意见,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调查报告。
5)如果所调研的题目与实习学校相关,调查结束后应该及时向实习学校反馈调查所得的情况,并感谢实习学校的大力配合以及支持。
六、实习措施
1、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编写教案,制作课件,认真备课,做好上实习课的准备,并且虚心听取原科任老师的指导。
2、认真做好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的工作,对于作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要进行集体辅导,个别错误要个别指正,对于学生提出学习、生活、感情上的疑难问题要耐心解答,不能置之不理。
3、争取多上实习课,特别是多上新课,每次课后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
另外,要争取多听课,原科任老师的课、其它相同专业老师的课、队友的课等,并且做好听课记录,从中取长补短,汲取别人的可取之处,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4、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并通过与原班主任以及其它任课老师交谈,看学生手册,学籍登记表,学生姓名表,座位表,与学生聊天等方式了解和熟悉学生,掌握班级学生情况,建立学生档案,同时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
5、开展班主任日常工作,监督升旗、课间操、眼保健操,指导出黑板报、开展文体活动、团队活动,检查批改周记、检查作业等工作。进行早读、晚修、轮班的值班工作,以及按时参加教工例会。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6、主持一到两次主题班会,最起码独立主持一次班活动(包括班会课、团课、班干部会议、班团活动),可邀请其它实习队员出席,其它实习队员应积极参与准备工作,发扬团结互助精神。
7、服从学校和学校的指导老师及队长的领导,并严格遵守实习的各项制度,实行坐班制。
8、自觉服从领导,虚心请教实习学校领导、有关任课老师、班主任,服从实习学校工作安排,严格遵守请示汇报制度。
对实习学校的教师职工要有礼貌,不许在中学生面前批评议论实习学校的领导、教师和职工,如对实习学校的工作有什么意见或生活上有什么建议,应由队长集中向学校领导反映解决。
9、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思想、仪表、言行均为学生的表率。
节约用水、用电、粮食、文具和实验用品。衣着整洁、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留怪发型。
10、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表决时少数服从多数。
七﹑后期总结:
在实习的后期阶段,要争取时间写工作总结、个人鉴定和撰写调研报告,写好教育调查报告或教育科研论文,回校后三天内将调查报告和个人总结或专题总结、《教育实习学生工作本》、班主任工作计划、班或团课讲稿交给教学法教师。
实习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2一、听课情况
1、在内容上,一堂课必须是饱满充实的,能真正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
老师课下进行充分全面的准备很重要。首先把思路理清,抓住重点,抓住整体线索;再把知识流程理顺,想想如何跟学生讲解重点难点,怎样讲有助他们理解;最后进行试讲,有问题则进行修改。老师日常积累的经验也很重要,在课堂上灵活运用生活中的例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学生理解。
2、在形式上,老师们的课行云流水,逻辑性强,这样子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如肖老师在创设物理情景时注重创新,让人眼前一亮;鲍老师在讲解时有易到难,循序渐进;韦老师注重知识的联系,深化运用。
3、在情感方面,老师的激情对学生学习激情影响大,而学生的配合也对老师有影响。
所以在课上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最本质的原因是教师对职业的热爱。
二、备课情况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
必修一是高中物理的第一个共同必修模块。在必修一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物理学在技术上的应用和物理学对社会的影响。必修一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要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学生将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想,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等受到熏陶。学生学习运动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两年物理,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本学科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面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处于发展期间,对于物理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如不好好引导,将会导致学生降低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安排】
国庆回来后开始新的一章: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我由该章开始讲课,以下是我的备课情况。
内容
课时
重、难点
教学流程
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
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难点: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所受重力无关
【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知识
【导入新课】纸币下落
【实验】探究物体下落快慢与物重关系
【伽利略】讲述伽利略的科学推理过程
【牛顿管】空气阻力影响物体下落快慢
【自由落体运动】讲解概念
【练习】练习并安排下节课内容
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
重点:1、自由落体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难点:规律的运用。
【实验】记录自由落体轨迹。
【猜想】自由落体是什么运动?
【验证】运用公式发,分为知道起点位置和不知起点位置两方面。计算及作图。
【规律】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应用】
【习题课】
第三节从自由落体运动到匀变速直线运动
重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的推导;2、会适当选用公式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
难点:对公式的运用。
【复习】自由落体运动
【推广】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时间公式】运用
【位移时间公式】运用
【位移速度公式】运用
【综合运用】
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
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速度位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导入】复习
【例一】
【例二】
章末复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运用
【复习】
【教学方法积累】
1、生活例子的灵活运用,化抽象为具体。
2、提问方式经常变换,增加与学生互动。
3、自主探究,以学生为主体。
三、具体计划
周数
日期
实习具体计划
预期效果
9-17~9-18
1、17日下午与学校领导老师见面,与学生见面。
2、18日开始听课。
进入侨中,进入班级,开始了实习老师的生活。
9-19~9-25
1、听课十节以上,认真做记录,听完课与老师交流。
2、多与学生聊天,了解他们学习物理状况。
3、做完名师面对面第一章。
4、夜修时为学生讲解疑惑。
对物理教学有个全面的认识,并针对自己不足,为自己充电。与老师探讨教学教法。
9-26~10-2
1、全力备课,并常常请教老师。
2、每天坚持听课2到3节,认真做记录,听完课与老师交流。
3、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
4、坚持做练习及下班解疑。
10-3~10-9
国庆放假
网上阅读相关教学教法资料进行学习。
写好详细的教案,并进行试讲,进行反思及改正。
把第二章课备完并进行试讲2次。
7~10
10-10~11-6
1、尽量找时间听课。
2、备课。
3、开始上课,充分与老师沟通。
4、坚持做练习及下班解疑。
5、每天进步一点点。
能让讲课思路清晰,易于学生理解。
能主动反思自我,不断改进。
能较好的掌控课堂。
10~11
11-7~11-14
继续日常工作
整理思路,反思总结
反思总结自己的不足与优点,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师素养。
实习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3在新的一年里,我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计划如下:
一、学习外贸知识、产品知识
对一名刚从英语系毕业一年半的外贸新手来说,我的外贸知识还有待于加强,需要在往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积累。此外,刚刚接触__这个行业,对产品的认知我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学习是我新年计划中的首要环节和重要任务。我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虚心向领导及各位同事请教。在我的个人观念里,态度决定成败,希望自己的努力会得到大家的肯定。
二、学习缮制单据
在熟悉整套外贸流程理论知识之余,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因为此前一年多的工作经验都只是局限于业务方面,重点在与客户的沟通上。单据的制作以及出口流程中跟银行、商检、海关、贸促会等相关部门的接触,都是我面临的新的工作。由此,我也体会到自己以前掌握的工作环节并不全面、完整。现在能从最基本的出口单证做起,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三、接触客户
如有机会接触公司业务,我希望能尽快熟悉自己跟的每一个客户,总结并分析他们的新特点,以一颗热忱的心为客户服务,为公司创利!
四、积极开拓新业务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公司寻找目标客户。及时更新我司在阿里巴巴等相关网站上的供求信息,并持之以恒地跟踪,相信长久的付出总会有一定的成效。
五、做好展会准备工作
协助领导及同事做好两届__展会及其它国外展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展会结束后,协助参展人员做好后续的客户跟踪服务,以此巩固展会成果。
另有几条小小的建议:
1、因经理在业务洽谈方面会经常与客户进行电话沟通。
为此提议是否可在电脑上安装Skype软件,申请一个Skype帐号,并向客户积极推荐这一网上及时沟通工具。其通话质量与手机差不多,还可节省双方的国际长途电话费用。
2、部门内部多开展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3、对新人多开设外贸知识及业务知识的内部培训课程。
最后,再次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相信在这个优秀的团队中,我将受益不少。同时,我也期待自身的不断完善能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实习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4一、班级基本情况
初二(19)班是曲江初级中学初二年级的普通班,全班共有学生52人,其中男、女生分别26人,外宿生3人。班上男生较为活跃,大部分女生较为安静,有个别学生比较调皮,但个性善良,都是纯真纯朴的孩子。
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学生勤奋好学,并且愿意互相学习,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有偏科现象,英语、数学较差。课堂气氛据部分科任老师反映比较沉闷,个别学生都比较聪明,但是玩心太重,班风良好。班干部工作积极主动,大部分班干部能以身作则,很好地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
二班主任计划细则
鉴于我对上述情况的了解,所以我的班主任工作主要分三主要方面来进行,第一是德育工作,第二是学法指导,第三是班级整体建设。
德育工作:
用爱的教育,鼓励的教育来对待我的学生,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思想状况进行德育干预,实现改良学生品性的目的。具体的做法有下面的几点:1做好自己,充分体现教师表率的作用。
(1)每天准时到达课室,监督早读晚读情况以及迟到情况。
(2)对工作应该保持积极热情,充满爱心。
(3)对学生的提问,解答做到有细心,耐心,恒心。
2关注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价值。
(1)善于发现问题,对于普遍现象,在班上指出改正,对于个别现象,需要及时进行个性的思想辅导。
(2)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心理特点与状况,与其谈心,用爱去鼓励他们,让他们发现学习的意义,自我的价值。
(3)分析学生的阶段性成绩变化或者情绪变化,尽量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学法指导:
用严谨的治学态度来指导学生学习,认真教授学生学法,指导学生学习。
(1)认真做好早读,晚修的巡视坐堂任务,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学习态度与行为。
(2)抽查学生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做好学习激励工作,提高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认真观察学生学习过程,提供合理的学习建议。
班级整体建设:
以建立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纪律严明的班风为目标,去引导学生意识到纪律的重要性以及同学间的和谐相处。
(1)加强日常班级纪律检查,做好违纪学生的思想工作。
(2)利用班会课,引导他们发现爱,懂得爱,学会爱。
(3)以鼓励为主,激发他们的热情和信心。
(4)与班干部做好沟通,给予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5)与其他科任老师做好沟通,发挥科任老师的积极性。
三、日常工作
6:40内宿生晨练出操
7:40-7:55巡视早读(周一升旗仪式)
9:40督促学生到操场进行课间操
10:55-11:05督促学生做眼保健操
12:20午休,控制纪律,缺席情况
16:20-16:30督促学生做眼保健操
16:30-17:15周一班会,总结上周班级情况以及布置本周任务
周二、三、四自习,维持纪律,辅导学生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3-0039-0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物理这门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联系尤其紧密,如何利用多媒体更好地进行物理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中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1.1 网络上有海量的备课资源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备课的质量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传统的物理备课是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资料,然后明确各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精选一些材料来充实教学内容。这些多来源于自己平时的积累,如订阅报纸杂志,摘录下来有用的东西等,但是这种方式积累的资料不是很多。有了网络,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无论想要什么方面的资料,只要进行网络搜索,就会有许多。当然也同样可以在网上寻找到别人的优秀教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备出一节高质量的课来。物理学是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物理教学离不开丰富的网络资源。
1.2 可以使抽象的物理问题形象化
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师只能做口头分析,说服力不强,学生会感到知识深奥,难以理解,因此长期以来普遍认为物理难学,对物理产生畏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抽象的物理模型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在讲“弹簧振子”时,强调在振子来回振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回复力在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一般的演示实验只能让学生观察到振子的来回振动现象,不能观察到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回复力的变化特点。用多媒体计算机就可以形象地、动态地展示出各量的变化过程,使学生看到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回复力是如何周期性地变化的,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理解透彻,记忆牢固。
1.3 再现物理情境和过程
物理学习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物理情境中的具体过程。在有些具体习题处理中,学生往往较难把握这一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师通过一些简单的按钮控制可以实现过程再现,在进行习题讲解时可以发挥它的优势。有些习题涉及的物理过程比较复杂,要分阶段去分析,教师在黑板上作图又很繁琐,在计算机上展示一下过程就可以很快使复杂的问题明朗化。有的物理过程虽然简单,但要讨论的问题的处理方法不易掌握。
比如在讲小船渡河问题时,要用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如果只是告诉学生可以把运动分解为沿水流方向的运动和沿船头方向的运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理解并不透彻。这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和船的实际运动即合运动都模拟出来,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一处理方法。又如飞机上扔炸弹的过程,同样可用计算机再现炸弹的运动过程。这样的做法既吸引了学生,同时可使教师本来费时费力讲不清楚的问题只通过一个动画设计就轻松完成。
1.4 充分体现物理课堂的学生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到学生做的练习,都由教师事先安排好,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在一定的范围内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利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不必一切听从教师的摆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种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的作用。
2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应用中的误区
2.1 有了多媒体技术,教学设计的思路总往多媒体上靠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动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物理实验就等于没有中学物理教学。教师必须要把物理实验作为基本的教学媒体,使它成为建立概念和规律的主要途径。比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在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的情况下,怎样验证这一猜想?可选择的方法应该是很多的,如果一味往多媒体上想,就得用计算机和传感器,虽然体现了探究手段的时代性,却不一定每个学校都有这个条件。但假如思路放开些,自然可以想到打点计时器,这一器材比较普及,学生熟悉,操作时间短,便于进行课堂上的探究性实验。
教师还能用光电门和电子计时器做这个实验,如果把遮光板尺寸设计得不大,可以把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成是遮光板到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因而可以直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跟时间的关系。当然,在数码照相机普及的今天,还可以利用数码照相机连续摄影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学生也必定会大大增强运用家庭用具探究物理规律的意识。还可以用“落棍”实验来探究自由落体规律,相信学生也是会充满探究热情的。
只有那些在课堂上无法做成功的,或者在中学阶段没有条件做的实验才能用信息技术去模拟,毕竟有时候用计算机软件做出来的实验现象给学生一种“蒙”的感觉。要时刻记住,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并不是淡化演示实验教学,而是需要教师更重视演示实验教学。
2.2 分散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冲淡物理教学本身
现在有的多媒体课给人的感觉是在展示个人制作课件的水平,整堂课,屏幕绚丽多彩,切换频繁,一会儿音响效果,一会儿又是电视画面,一会儿上网搜索……好像在一堂课上要把自己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全部展现出来,而根本不是为了物理教学。其实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取代教师的讲解、实验的演示、教材的阅读、题目的分析等。在物理课堂上要根据实际需要恰当地选用某一片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这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独到的优势。但无论是什么手段和方法的选用,都必须考虑实际效果,不能一味追求技术先进或形式多样化,不能为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而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时刻记住,现代信息技术是用来辅助物理教学的,目的是教学,一堂课也无需全部用多媒体计算机来完成,该用的时候用,没有必要的时候还是用传统教学方式。
2.3 忽略了传统的板书
课堂教学离不开板书的密切配合,板书是学生在教师讲解引导下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时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外部支撑点。可有些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对黑板视而不见。如果整堂课从头到尾都在使用PPT,只要鼠标点点,嘴巴讲讲,教师是轻松了,但肯定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将本节课上重要的东西呈现在黑板上还是非常必要的。
2.4 物理实验在实验室遭遇的尴尬
【关键词】物理实验兴趣有效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
在新课程标准的物理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加强科学探究.《课程标准》第三部分专门
列入一项--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列表说明探究要素和基本要求,所以大大加强了实验在物理
教学中的地位,同时也明确体现: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
、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在这种新形式下,我们应该做好哪一
些才能保证实验的有效教学的进行呢?
首先,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根据高中生刚开始学物理、学生分组实验做得少、学生实验素养低的特点,我们就采取全方位指导的策
略,即从头到尾的全过程指导。实践说明,这样有效。
一.教师在实验前做好充分备课是实验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师应把实验教案从物理课时教案中分离出来,在实验教案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等备写出来。教师还应该在实验案中备写出"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其中分为
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探究数据统计表设计、实验讨论或论证、实验结
论等六大环节"。并且,不是写在纸面上,而且都要亲自预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先行实现"探究"。
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实验时如何抓住实验探究的六环节是实验有效教学的关键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指导学生:(1)在这个实验中可能要测量哪些物理量?(2)用什么仪器来测量这
些物理量?(3)用什么方法来测量这些物理量?(4)如何进行该实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5)对所做的实验进行评价,还有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等?(6)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三.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环节中,应指导学生实验时做好"观察、操作、记录、分析讨论、整理"等环
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这是实验有效教学的要求。
所谓"观察",即通过眼、耳、鼻、皮肤等感官感知的过程。如选择测量工具时,我们一定要看清它的量
程、最小刻度值、仪器是否完好无损等。实验中,数据的读取角度、现象的记录、线路的连接等,几乎
每一实验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观察。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观察,防止马马虎虎、差不
多就行。
操作是学生实际动手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在实验中,规范操
作,正确地读数和记录数据,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取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
实结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再次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还应该指导学生自己制作实验数据表格,使学生很容易从数据中总结规律等
。
最后环节是实验后器材的归类和整理,很多的学生不重视,认为与考试无关,其实这是一个不可缺少和
不可忽视的环节,能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和有始有终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
其次,在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学生怕学物理,教师难教物理,因此搞好物理教学,教师面临了一种挑战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面。
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决是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学生就会想学、爱学、才能
学好物理。接下来谈几点利用实验培养兴趣的体会。
1.改进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有效教学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
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于是也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学习
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演示实验。在"平抛运动"这一节,讲到如何分解平抛运动时,课本上的实验
装置实验室没有配备,为了增加教学的形象性和真实性,找来了两个乒乓球,用两只手各拿一球在同一
高度同时做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听到两个球同时落地的声音。说明两个球落地时间相同,即
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是相同的,就避免了书上得来终觉浅的灌输式教学,演示实
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开始活跃了,教学效果自然就好。
2.加强学生动手做小实验的能力,加深学生印象,促进有效教学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会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更大的兴趣。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不再单
纯把学生当成被动的不变的教育对象,而把他们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主体。提高课堂效率
就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课堂上要
适当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操作,通过自己的头脑,围绕所学知识多思考,多提问题,大胆质疑、思
考和探究。在讲《离心现象》这一节时,让学生自己做人造墨水旋风,通过改变旋转速度,发现墨水的
状态不同。学生对此充满兴趣,在实验过程中提出墨水相对不动和墨水旋风现象的原因,在教师的指导
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都动手做实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在体验中学习学生
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回答和思考问题也变得积极了,整个教学过程比较轻松,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
效果。
在新课程体系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将越来越突出,物理实验教学的面目也将随之出现新的面貌
。作为新形势下的物理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发展,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处处以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
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目的不是要把少数学生培养成为科学精英,而是要使所有学生都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在物理教学中,不但要学到知识,更要得到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宰物理教学过程,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培养科学精神,提高自主探究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这是我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因此,物理教师不应仅是传统的授业、解惑,而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汲取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主渠道,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要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确保课程教材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改变广大教师习以为常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要学会把课堂交给学生主宰,让学生走上讲台,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更新教师教学观念,走出自主探究的误区
提到自主探究,有些人总认为高不可攀,总认为科学探究是少数科学家的创造活动,而这种活动又是非常复杂的,在中学里不具备科学探究的条件,教学时间不允许,对少数学生可以,而对绝大多数学生是不可实现的。而又有人认为,探究式学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启发式教学,教师只要从问题开始,讲清方法和思路,理解知识结论并会做习题,不管学生处于何种地位,都是探究式教学;还有些人认为探究式教学就是联系实际的教学,只要从实际引入课题,不管学生经历何种学习过程,都是探究教学;一部分人认为只要是学生活动,不管经历何种活动,也都是探究式教学。其实,这些观念都是片面的。
自主探究式学习所关注的是研究过程中有没有感受、体验与领悟,有没有理解知识,有没有提高能力,即在情感、知识、能力方面有没有变化,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但不是万能的,不能滥用,要针对教学实际进行变通或再创造,要杜绝“无病”,否则学生会感觉到乏味。我们要把物理教学工作大胆地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物理教学的主体,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放手让学生完成物理教学程序,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的主体地位
在以前的物理教学中,笔者也曾试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学生的积极性都不高,效果也不理想,大多都是半途而废。后来分析其原因,可能还是受到老的教学模式影响较大,不管什么方法,都摆脱不了“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坐在讲台下”这种教学形式。今年,笔者接到一个班,其中有几个学生上课特别爱插嘴,当时心里突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尝试让他们走上讲台呢?让学生真正地去主宰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于是,笔者向学生提出了这个想法,并提出讲课的课题和该课题的要求。果然不出所料,学生很好奇,要做“小老师”了,一个个积极性都很高,当场就讨论起来。学生开始还不太自信:我们可以吗?笔者鼓励他们:“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可行的。”当时,笔者给的课题就是必修1第二章的“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一课题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组织学生深入研究教材,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要搞好教学工作,中心环节是备好课。要完成教学大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认真备课。这本应是教师的任务,现在要让学生来完成,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备一节好课,就必须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熟悉教材,熟悉备课的基本环节。在分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学生特征的基础上确定学习需要,从而制定学习目标,根据学习内容的类型选择相应教学策略、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从未做过这项工作,积极性还挺高,在笔者的指导下,几个学生一起看课本,查阅本节课的有关资料,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法等。经过几天的努力,几个学生基本把握了“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及教案的框架。
2.引导学生精心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态度
怎样将很常见的现象让学生从理论上去接受,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将所学知识联系到实际中去,它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设计课堂实验,既直观又易于讲授知识。面对这一情况,几个学生真动了不少脑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很浓,积极展开讨论,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互联网等,主要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经过几次尝试,终于形成了一个课堂实验方案。他们准备了一枚硬币和两张完全相同的纸片,准备分成三组实验:(1)一枚硬币和一张纸片;(2)两张纸片;(3)将其中一张纸片揉成团和另一张纸片。在实验时,将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要求学生一起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这一过程,改变了教师做、学生看的局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态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以其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强大的教学交互功能、可无限扩展的知识信息链接和方便自由的自主性学习特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物理这门课程,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学生学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必须在思想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要发生深刻的变革,尤其应在多媒体计算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面为其它学科带个好头。
一、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提倡主体性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国际上教育改革的趋势。主体性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从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这种方式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主,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多媒体课件可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也可以选择不同教学模式(如个别教学模式或协商讨论模式)来学习,这种交互方式对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处理工具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应用多媒体课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较好地实现了上述要求。所以我在教学时经常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内容。例如:在讲物体的平抛运动时,洪恩网上有这样一个课件:从同一位置同时出发三个小球,一个小球在竖直方向上作自由落体运动,另一个小球以水平初速度ν0做平抛运动 ,还有一个小球以 速度ν0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就理解了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两个分运动;并轻而易举得出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的结论。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靠内容的“有趣”,更重要的是“有用”,学生都清楚,计算机和以其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由于处理信息的快捷和存储信息的巨量而着称于世,所以学生都希望各科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手段,以便达到既学习了本学科知识又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知识的目的。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多方位地提高学习效果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着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这就是说,如果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通过这样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强得多。另一个是关于知识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1)。这就是说,如果让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课堂信息量加大,学生易于接受,在愉快的气氛、交互讨论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相当明显。
三、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起到放大作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课程理念。如何实现课堂教育素质化,如何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促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变得十分重要,《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在实际教学中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地、有效地学习,本文从高中物理教学方面,谈几点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体会。
一、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主观努力去获取新知识和增强自己学习能力的一种过程。物理科的“自主学习”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物理学科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所以教师应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变教学为导学,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只注重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做法,确立一种全新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我在讲解《自由落体》这一节时,一改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把学生全部带到实验室里去,然后把全班分成12个小组,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验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而我在旁边只作引导,经检验此种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效果。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自主学习是最持久的,也是最深入的,要想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必须首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众所周知,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都是由于他们本人对于这一事业的钟爱而成为“家”的。其实“钟爱”就是需要,有需要就能发动学生学习的动机,有了动机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应首先考虑调动学生的需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我们可以使用“创设情景,设置疑问”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这堂课的开始,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投影仪上播放月亮绕地球慢慢旋转的动画时,提出“月亮为什么总在天上,不飞走呢?”“因为有一只看不见的叫万有引力的手把它拉着。”“那为什么不掉下来呢?”在我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学习动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激发。
转贴于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
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单面灌输,学生被动学习,这样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和思想容易出现雷同,缺少个性,因而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所以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特别是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探究精神,他们便有了学习的钥匙,思维就长了翅膀,自主学习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在教学过程,有时候我会故意将某一个知识点讲错,然后假装不知道,过了一段时间如果有学生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借这个机会对他提出口头表扬,鼓励大家在科学上要有怀疑和批判精神。
四、善于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与学生平等相处,善于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促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比如上习题课时,我会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讲解,这些到台上来的学生每人必须有一份亲自备好的教案,学生在备课和讲课过程中,力争寻求多种解题方法及最佳讲解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1―0130―04
引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1]。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使学习者的认知需求与环境对学习者的要求一致[2];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习者发现问题,并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投入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围绕一项重大任务或一些问题,来开展学习者所有的学习活动;支持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交流和反思,通过相互交换想法,从而形成共享的、比较全面而深刻的理解[3][4]。基于目标的情节设计(Goal-Based Scenarios,GBS)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情境学习”模式,而真实有趣的故事情节或情景则是教学设计的重点。
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虚拟环境,给用户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本文构建的虚拟教室系统就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一个情景化的虚拟环境,提供学习者亲身体验和参与的机会,其目的在于对GBS涉及到的而现实生活中不易或不可能出现的情节或场景进行模拟,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
一 GBS概念和特点
基于目标的情节设计(Goal-Based Scenarios,GBS)是由R.Schank[5]提出的。他主张通过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来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训练学习者掌握相关的目标技能。
GBS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目标技能、任务、主题故事、焦点任务和操作,关系如下:[6]
GBS框架下的教学过程,一般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7]
1 确定目标
学习目标是为特定的所要教授的技能和知识所设计的(例如,评价、综合和比较能力)。它不是概念层面上的知识教学(例如,阐述能力)。
2 制定任务
这一任务就是最终实现的目标。这个任务是针对学习者而言,应尽可能的明确,并且需要掌握目标技能才能完成的任务。
3 选择焦点任务
分析学习者所遇到的主要问题,设定能控制学习进程的焦点任务。这比上面提到的任务显得更详细和具体。焦点任务及其指导信息的设定要能够引导学生完成所需掌握技能的探究。
4 设计主题故事
主题故事用以设定学习环境,抓住学习者兴趣,强调主题的重要性。让学习者在设定的主题故事的环境中,利用已有技能和目标技能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5 设计操作
为学习者设定具体的行为操作。尽可能详细安排,并尊重学生已有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且易于量化评估。
6 构建学习环境
构建支持目标技能的学习环境(例如,医院、机房、电视台或外国领事馆等生活中具体的场景)以及提供学习资源。
二 虚拟教室系统在GBS中的作用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是一种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并行实时技术、人工智能、仿真技术等多学科技术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领域的最新技术[8]。它以模拟方式为使用者创造一个实时反映实体对象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图像世界,在视、听、触、嗅等感知行为的逼真体验中,使参与者可以直接参与和探索虚拟对象在所处环境中的作用和变化,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世界中,产生沉浸感。视景仿真技术中的虚拟现实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更高境界,它为使用者提供逼真的体验,为人们探索不便于直接观察的事物的运动规律提供了极大便利。
GBS的特点是采用故事、游戏或实验等方式,借助活动参与和对话,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主题故事(cover story)是创设的学习情境。它为学习活动提供了一条主线,提供了学习活动产生的情境以及使GBS更具有学习吸引力的具体场景。要想使GBS接近学生的经验,就必须使主题故事显得真实。如果学生参与的是一个不真实的主题故事,那么他们将无法运用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
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语言或文字向学生描述设计好的故事情节,然后由学生自己想象。从常规的课堂教学转换到GBS所需的真实性的情境或故事场景有很大难度。然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所构建的虚拟教室就可以实现从日常的教室环境到故事情节所需情境的转换。
基于虚拟现实的虚拟教室系统对于教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设真实情景
能够为学习者创设一个情景化的学习环境。多维度呈现信息,调动学习者视觉、听觉、动觉等多感官参与,给人很好的临场感和逼真感。对于在现实世界中不易或者不可能出现的场景也可以进行模拟再现,如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设计的场景既具有能反映知识被实际应用,又能支持学习者从不同视角进行观察。
2 提供支持学习的材料
对于GBS主题故事所需的某些学习材料,可以在虚拟教室中呈现。虚拟现实技术一方面可以再现实际生活中无法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事物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另一方面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理论直观化、形象化,方便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演示晶体的内部对称、最紧密堆积、硅氧骨干等晶体结构。
3 提供操作体验的机会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各种虚拟实验室,如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等。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学习者可以放心地进行各种练习而不必担心由于误操作所带来的各种危险。如虚拟的外科手术等。
三 虚拟教室系统设计及开发
1 开发工具
利用VR技术开发虚拟教室,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软件主要分为三维建模软件、实时视景仿真软件等。目前主流三维建模软件有Maya、3DS MAX和MultiGen Creator等,视景仿真软件有Vega Prime、VR-Platform、Virtools等。本文中开发的虚拟教室系统使用的软件主要是3DS MAX 、Creator和Vega Prime。Creator是一种用于对可视化系统数据库进行创建和编辑的交互工具,具有完整的交互式实时三维建模系统。[9]首先由3DS MAX完成大部分建模工作,然后在Creator软件中,对精细化模型作优化处理,减少三维模型的数据量,使其满足实时渲染和交互的要求。Vega Prime是一种用于实时仿真及虚拟现实应用的高性能软件环境和工具。结合VC++调用其API函数,能够快速实现复杂场景的构建,并通过程序设计实现复杂的人机交互功能。Vega Prime(VP)和Creator都是由MultiGen-Paradigm公司开发的,能够为彼此提供足够的支持[10]。
2 系统框架设计
虚拟教室系统支持图像真实感和交互实时性,促进和谐的人人交互、人机交互环境的建构,支持进行各种活动的模拟。虚拟教室的教学功能需求可概括为:
(1)显示教学及相关内容
主要包括教学的教案,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文档、信息。提供支持学习的各种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2)展现教室场景
主要包括表现教室各个角度的场景,如教师讲课时的场景、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场景等。
(3)展示教室外其他场景
配合教学设计需求,构建练习技能、探索问题的仿真场景。
(4)接收、传输以及发送师生音频信号
在教师讲课、师生交流时,能够实时收听音频信号,增强教学效果,需要耳机、话筒等外设及底层通信协议的支持。
本文中的虚拟教室系统设计如图1所示。整个虚拟教室系统包含多类场景模块,每一类场景可以理解为实现某类知识技能的一个具体的情节模块。当使用者选择某个情节模块后,虚拟教室才自动调用相应的实验模块,激活该模块并启用它,反之,就冻结该场景模块使之不可用。
3 系统构成
虚拟教室环境系统建设包含三部分:视景仿真、碰撞检测与处理以及人机动态交互。
视景仿真主要由三维建模软件3DS MAX和Creator建立场景模型,然后由Vega Prime(VP)实时渲染。模型既要考虑视觉呈现的效果,又要兼顾实时渲染对数据量的要求。本系统中的模型用3DS MAX制作并以3DS格式导出,然后导入Creator软件中,做简化处理。除了删除或合并多余面片,Creator还提供细节层次(LOD)技术和布告板(Billboard)技术来兼顾图像真实感和系统性能[11]。细节层次技术是为同一物体建立多个不同精细度的模型,在实时系统运行时,根据视点距离模型的远近调用不同模型。距离较近时,显示多边形数量较多的精细模型,反之则显示简单模型。布告板技术是通过将物体的透明纹理映射到一个平面上,然后在运行时控制布告板绕XZ或YZ平面旋转,使之始终面向视点。最后将模型保存为flt格式,以便在VP的可视化图形界面编辑器(LP)中使用。
碰撞检测主要是确定两个或多个物体间是否发生接触或穿透。VP主要提供了7种碰撞检测算法,这些算法由抽象类vpIsector来定义。根据本系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Tripod和Bump两种算法。Tripod算法用于在水平地面上,由3条收集数据的直立线段(line segment)组成,用于计算运动物体与地形的交叉点。Bump算法使用6段线段(line segment),沿x轴、y轴和z轴正负方向收集碰撞信息。[12]碰撞检测还引入了消息机制,Vega Prime在vpIsector中定义了Event枚举变量来描述碰撞事件。vpIsector::EVENT_HIT表示碰撞发生时的事件通知,vpIsector::EVENT_CLEAR_HIT为碰撞消失时的事件通知。根据此消息可进行相应的处理[13]。
开发者可利用VP提供的函数和接口进行二次开发,通过鼠标的响应和键盘的输入,可以实现虚拟教室中的人机交互操作。用户通过鼠标和键盘实现自由行走、对场景内物体控制等,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
本文所设计的虚拟教室系统中的常规教室,效果如图2所示。它包含了真实教室环境所拥有的3D场景以及代表教室功能的3D实体:黑板实体用来显示教案。学生有其对应的课桌。教师和学生在客户端登录虚拟教室,选择化身,指定座位后,化身自动走到指定位置。
在此系统中,采用单窗口(window)、多通道(channel)、多观测者(observer)显示。主通道大小和窗口大小一致,用来显示使用者视角。当使用者对某个物体进行操作时,由于视角范围的限制,在一个通道不能全部显示由此操作引起的其他变化。因此在窗口的右上角添加一个小的通道并用另外一个观测者的视角来显示场景中的其他相关变化。用户的运动方式采用步行模式。
四 虚拟教室情境转换应用设计
虚拟教室系统的情境转换应用可通过教学设计案例加以说明。下为高中物理平抛物体运动规律的教学案例设计。
学生在已掌握直线匀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物体的平抛运动规律。知识目标确定为使学生了解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的匀速运动,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并利用匀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由运动的合成知识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和运动轨迹。能力目标确定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转化、推理、综合和归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为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学会沟通、知识共享等。
所完成的任务为操控飞机轰炸敌军。主题故事为一架飞机在平原上空巡逻,发现远处有敌军坦克出现,需要立即对它进行轰炸。学生需要最终实现的目标是控制飞机能准确轰炸到目标物体。教师可以利用虚拟教室系统进行此教学活动。首先在虚拟常规教室中进行基本知识点的引导,然后将场景切换到虚拟场景模块,为学生创造一个飞机在原野上空飞行并可投弹轰炸目标的情境,如图3所示。在此系统中,学生可以灵活调节各种参数,尝试在不同水平速度和不同高度环境下,经过正确计算得出运动轨迹。飞机轰炸模式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以及完成任务之后,都可以随时切换至虚拟教室场景,教师对知识点加以引导和总结,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学习支持,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清晰和深刻。
五 结束语
在GBS教学框架中,学生学习的是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学习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而所要掌握的目标技能就隐藏在任务中。任务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任务不能吸引学生积极投入,GBS就不能实现其优势。而虚拟教室系统能提供逼真的学习场景,既具有反映知识实际应用的物理情境的作用,又具有大量资源支持学习者从不同视角进行观察。同时还能提供与真实世界相关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尝试和探索。虚拟教室的实现,为GBS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6.
[2] Peggy A.Ertmer, Timothy J.Newby著,盛群力译.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04,(4):27-31.
[3] 章伟民.建构主义及其教学设计原则[J].外语电化教学,2000,(3):23-26.
[4] 谭敬德,徐福荫.乔纳森建构主义的认识论特征分析及其对教学设计发展的影响[J].现代教育技术,2006,(1):13-15.
[5] Schank,R. Goal-based scenarios. Beliefs, reasoning, and decision making: Psycho-logic in honor of Bob Abelson[M]. Hillsdale, NJ England: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1994:1-32.
[6] Schank, R., Fano, A., Bell, B., & Jona, M. The Design of Goal-Based Scenarios [J].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993, (4):305-345.
[7] Schank, R . Goal-Based Scenarios :A Radical Look at Education[J].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993, (4):429-430.
[8] 李云花.虚拟现实技术综述[J].重型机械科技,2004,(4):
49-50.
[9] 许冰,岳晓果.基于MultiGen Creator 和Vega的虚拟训练场设计研究[J].软件导刊,2009,(1):107-108.
[10] REN Aizhu, CHEN Chi, LUO Yuan.Simulation of Emergency Evacuation in Virtual Reality.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674-679.
一、前言
思维是人类独有的功能,是解决问题寻求答案的钥匙。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诸方面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其重心所在。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或物理定律的发现,还是基础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科学思维能力。
二、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出发,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方向性,应该让学生知道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思维的形式和方法,以调动其自觉性、主动性。只有自觉地遵循思维规律来进行思维,才能使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理、论证得法,具有抽象逻辑性,培养出深刻性的思维品质。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物理是在研究力、热、电、光、原子和原子核等物理现象,而物理概念是这些现象中某一类的共同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规律是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到的。因此重视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关键是抓住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引入”和“推导”。“引入”的方法有:实验引入法、类比引入法、现象引入法、问题引入法、逻辑推理引入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点都是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概括,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例如:讲初中物理第二章《机械运动》时,首先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平常我们能不能抓住向你飞过来的子弹?那么要随手象抓一个昆虫一样,抓住子弹你有没有方法?书上引言中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通过设疑,让学生激起兴趣,引发思维,让学生扮演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
2.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要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潜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教法,创造性地组织教材、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性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启发学生探求物理的力法和思维,使学生成为探索学习过程的“主人”。例如:设计自由落体运动的教案时,可以一反物理概念──原理──规律的教学常规,采用先引导学生实验(1)石块和纸片同高同时释放下落。(2)小纸片和大纸片同高同时释放下落。(3)小纸团和石块同高同时释放下落。(4)提出问题思考,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对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使学生带着疑问观察教师做的牛顿管自由落体实验,并利用快速摄录方法记录下落过程,然后,利用慢镜头重放使学生看清:铁块和羽毛同时下落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物理概念,规律,教师则指导学习重点、关键和学习方法。通过实验求索导学,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推理、判断、总结,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在物理教学中要大胆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观点,给出自己的答案和解题方法。例如,在“大气压的测定”这节课的教学中,如果教者按教材的编写依葫芦画瓢,直接运用托里拆利实验获得结论,虽然能测得大气压值,并能理解测量过程及原理,但这种生硬的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只能知其然,达不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更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加强物理学史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物理学发展史是一部充满批判的历史。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谁不迷信权威,敢于与传统观念决裂,敢于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见解,谁就能做出创造性的发现。例如,正是由于伽利略敢于批判亚里士多德“力是产生运动的原因”的观点,才建立起正确的力和运动的观点,为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哥白尼正是敢于对“地心说”宗教理论进行批判,才提出了“日心说”理论。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方面的典型事例是很多的,只要有意识地将这些事例结合在平时教学中,就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敢于批判的意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过:“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教材及相应的各类参考资料,都是由专家、学者反复提炼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教材和参考书在学生眼里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向它们挑战,需要胆识过人。其实,就算是教科书,有时也难免出现失误。教学中首先教师不能迷信教材,用批判的观点去研究教材,然后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就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结语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然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会出现或这或那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时刻总结、分析,坚持与时俱进,更新思维,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 问题提出
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说,面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手持着并不“完美”的教材,教师就必须合理地对物理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课堂操作过程中,教师要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得教材内容更具体、更形象。学生学习起来更主动,各方面能力也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提高,也有利于积极情感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能更好地满足物理新课程理念。那么,教师该如何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教材有一次开发,也有二次开发。学生上课时所用的教材是编写者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编制的教材,把这个编制的过程可以称为一次开发。而所谓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指在首次开发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教材,可以对教材结构进行调整,也可以对某一章节内容进行调整,还能对教科书后的习题进行取舍修改,甚至还能补充一些相关内容。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授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评估他们所能达到的更高水平,根据学生的当前状态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期望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材二次开发的策略
教材二次开发的策略,可以理解为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它是教材二次开发时经常遵循的指南。好的策略有利于教师设计出高质量的教案。笔者以设计原则为根本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的体验,认为教材二次开发的策略有以下几条。
2.1 利用演示实验进行教材二次开发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去了解未知。伟大的科学发现都是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
物理课很多时间都用在习题的解答上,如果将新课教学也变成习题教学的话,学生心理会产生厌烦情绪。如在“超重和失重”这一内容上,教材是直接给出一个例题,旨在解答例题的过程中发现压力比重力大(小),然后总结提出超(失)重现象。如图1所示,假如设计一个趣味实验:一个水瓶从一定高度释放,会发现在下降过程当中并没有水漏出来,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着实验现象的同时,心里带着疑虑:明明瓶子是漏的啊,怎么水没有滴出来?此时,在学生们渴求知道原因的状态下,教师稍一点拨,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会觉得越来越有趣。
在课堂上,除了教材中编入的一些演示实验,教师还能增加一些趣味性更浓、效果更好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人说,做实验麻烦,我们完全可以用讲述或者播放视频的方法替代。如果这样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新课程改革明确告诉我们:知识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传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探究过程。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或者学生们的演示配合操作,才能真正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
2.2 用生活实例进行教材二次开发
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脱离了生活,会变得索然无味。而物理就是源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物理就像无源之水,最终是会枯竭的。所以,在二次开发物理教材时,要多挖掘生活实例。手边的事物、周围熟悉的场景都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终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期望。
例如:教材中有关静摩擦力的定义中“具有相对运动趋势”这句话,如何去理解呢?运动趋势是看不见的,如何让学生用眼睛观察这抽象的“相对运动趋势”呢?
我们可以利用身边常用的物品:塑料瓶,筷子,一把米(如图2)。把筷子插入大米,轻轻地就可以用筷子把装满大米的瓶子拎起来。瓶子相对筷子有下滑的趋势,所以就能够根据状态分析出静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教学中还可以用橡皮和刻度尺来做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用绳子和钢珠来演示圆周运动;用水和玻璃观察光的色散……。通过多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生活中的常见实例,让学生切身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两者密切相关。而且选用教材上没有出现的器材来实验,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3 利用探究欲望进行教材二次开发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记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因此,二次开发教材应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可以通过发现问题―设计方法―探索问题这一流程来完成学习。在此学习的过程中,课堂的主体为学生,教师起到辅助的作用。
例如:在高中物理必修1中《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的教学。“自由落体运动”现象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种运动。学生有这样的一种生活经验――重的物体应该下落得更快。要消除这一误区,笔者根据这部分教学内容对原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进行改进,设计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感知规律:小实验――取大小相同的纸片和硬币,在相同的高度同时释放,请学生观察现象。
生1:硬币下落得快。
生2:硬币做直线运动,纸片做曲线运动。
师:观察得非常仔细,那为什么硬币下落得快呢?
生:(几乎异口同声、充满自信地回答)因为硬币比纸片重。
师:真的是这样吗?有不同意见的吗?
探究:初始条件――实验对象均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如表1所示。
实验结论:下落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似乎跟形状有关。同学们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吗?
最后,通过真空管进行演示实验,抽成真空的玻璃管内放着重量、体积、形状毫无规律的羽毛、硬币、小铁块等,实验发现这些物体都是同时落地的。
通过上述这些探究性小实验,帮助同学们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为学生以后在处理问题上提供帮助。这样对教材的处理,突破了常规的上课模式,把教材的演示实验修改设计成了探究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通过感知―探究―发现矛盾―探究―解决,能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可看出本教材开发设计的有效性
2.4 利用题目变式进行教材二次开发
变式就是指不改变事物的本质属性,通过分析事物所处的环境或者分析事物对其他可能产生的影响力,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去改变事物的其他属性,以便能更深入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过程。物理这门学科要求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很高,且基本上每一节物理课都避免不了解题。
要达到高效率的教学,就要对这些习题进行挑选、补充和整合。下面通过“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为例,从教材“问题与练习”中一个比较简单的物理情境出发,通过改变一些条件进行设问,来锻炼学生的全面性思维和多角度思维。
如图3所示,水平地面上质量M=3 kg的物块,在大小F=16 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37°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取g=10 m/s2 ,sin37°=0.6,cos37°=0.799。求:拉力F作用2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将这道题巧妙地变化相关条件来设计问题,可以将几乎所有的动力学知识融贯起来:
变式1:如果拉力F作用2 s后撤去,物体还能滑行多远?
变式2:如果拉力作用2 s后撤去,?^续滑行0.6 m后滑上一个倾角为37°的斜面,并继续上滑0.2 m,求木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变式3:上面的变式中可以求物体滑动到最高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