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文旅局消费扶贫工作

文旅局消费扶贫工作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13 02:32: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旅局消费扶贫工作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文旅局消费扶贫工作

篇1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整改成效

1、年初,与人社局、财政(金融)局、扶贫办、林业局等部门沟通协调,制定了《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行动的通知》,涉及旅游扶贫有5条具体的帮扶措施:一是实施乡村旅游“四级联建”工程;二是推进A级旅游村创建活动;三是发展旅游新业态;四是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五是组织参加旅游扶贫培训工作。目前各项工作均在稳步推进。

2、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区农村贫困人口3人脱贫,6人增收:鲍冲湖社区未脱贫户1户3人、龙华村贫困户6人已就业,本月已提前完成市局下达的旅游扶贫带动3人脱贫的任务。区级12人通过乡村旅游带动增收任务已完成一半,其余6人正在完善相关资料,预计7月份完成全部12人增收任务。

3、结合25个节庆活动,推广农特产品亮相节庆活动,助力消费扶贫:结合五横郁金香节举办了“欢乐扶贫购”消费扶贫体验活动,梨花节,镇漫步节以及中国旅游日活动现场都设立了消费扶贫农产品专区,借节庆之契机,以贫困户农特产品为媒,旅游消费搭梁,打造“旅游+购物”扶贫产业链,增加贫困村和贫困户销售收入额近14万元。

4、继续完善2个省级以上旅游扶贫重点村“八个一工程”建设工作;目前镇鹿山村省级重点贫困村正在积极申报2A级旅游村,材料正在完善中。

5、常态化结对帮扶。深入学习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定期组织包保干部走访贫困户。为提高贫困群众对疫情防控政策的知晓率,我单位积极与帮扶村(社区)主动对接,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及时了解贫困群众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和合理诉求。了解掌握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持续开展“帮就业、解民忧”集中走访帮扶活动。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四级联建”工程。一个特色村(社区)已通过市级初评,正在上报请省专家测评;两个休闲旅游示范点已通过市测评。

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区政府下发的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农文旅产业融合优势,依托我区乡村旅游资源和万亩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丰富农村地区旅游业态,促进旅游商品发展,带动农民收入增长。

二、组织领导

局党组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调整后局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XX党组副书记、文旅中心主任

副组长:XX总规划师

XX副局长

XX党组成员、副局长

XX党组成员、文旅中心副主任

XX党组成员

XX班子成员

成 员:XX局办公室副主任

XX局办公室副主任

XX文旅中心综合服务股股长

XX文旅中心投资促进股副股长

XX区文管所所长

XX区博物馆馆长

XX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

XX区文化馆馆长

XX区图书馆副馆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文旅中心投资促进股,由XX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三、主要工作

(一)依托全域旅游规划,促进农文旅产业发展。

以全域旅游规划编制为契机,结合XX本地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等资源以及农事体验等农业生产活动,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以三条精品路线为核心,抓好乡村旅游业态布局、路网建设、景观打造等工作,构建农文旅“三产联动、多业融合”的“旅游+”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打造我区休闲度假旅游新天地,推动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特”。

聚焦美丽乡村旅游发展,依托现有的人文历史和景区资源,倡导因地制宜、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依托XX景区“天然氧吧”、XX产业园、XX村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春花秋月彩色小镇等文旅资源,主动顺应现代人的出行需求,以生态养生、康养食疗、乡村休闲、研学旅行为重点,广泛吸引民宿、康养产业及文创集团,到我区建设特色民宿、农家乐、文创基地、房车营地等,丰富我区旅游业态,变“过境游”为“过夜游”,提高游客消费热情,促进我区城镇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快推进文旅项目,实施景区风貌改造。

加快推进XX文化旅游提升项目、XX镇传统村落保护项目、XX谷旅游基础配套设施项目、XX片区风貌改造及景观提升、水晶艺术小镇项目、后乐园4A景区建设项目、XX庄园建设等文旅项目,通过文旅项目提升当地人气,吸引游客,通过拉动农民就业、游客消费等带动农民增收。

(四)做好帮扶村扶贫工作。

一是抓好结对帮扶,对生活存在困难、收入不达标的困难户实施对口帮扶,解决贫困户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二是抓好以购代扶工作,通过对口采购、联系供货渠道、帮助宣传推广等方式,解决困难户农产品销售问题,提高帮扶户收入;三是抓好行业扶贫工作,提供最基本的文化、广播电视需求,激发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动力。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

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认真落实责任,切实推进农民增收工作。

(二)强化经验总结。

篇3

一、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

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对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建设文化馆分馆、图书馆分馆。

在提升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设施服务效能上做文章,推动乡镇(街道)文化站免费开放,指导村(社区)文化设施进行免费开放。

督促基层文化设施提升改造,督促各乡镇街道对文化广场缺少、过小,器材短缺等问题进行建设、补充,继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强化文化配套设施,为部分农家书屋配备图书,为乡镇街道配备部分文化活动器材。

二、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作

做好文化惠民工作,通过向上争取、政府采购、送戏下乡、自编自演等方式,四措并举,实现行政村文艺演出全覆盖,着重在提升覆盖质量、提升群众参与度、提升农村文艺队伍方面下功夫。

做好送电影送戏进村工作,全年送电影下乡8800场,剧团送戏下乡225场;开办舞蹈、剪纸、中堂画等各类培训班及活动20期,培训文艺骨干1000人。

三、积极推进工作创新,实现文艺文物工作新发展

篇4

(一)承担上级考核目标完成情况

因受疫情影响,游客人数和过夜人数较往年有所下降。

(二)承担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上级指标26%,因疫情总人次-0.6745,旅游收入-0.6536。

(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全域旅游成效显著。聘请专家团队高标准编制了《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全市全域旅游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旅游公共服务全面加强,旅游道路景观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今年8月份,我市在顺利通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验收后,立即启动了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11月18日,我市作为第二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进行公示。

2.重点景区上档升级。今年以来,以培育我市龙头景区为目标,指导东太行景区全方位提升硬件设施、服务质量,9月份,东太行景区顺利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京娘湖、七步沟、古武当山、田鑫小镇等重点景区不断开辟新景点、引进新项目,在改善景区及周边环境氛围的基础上,推出了晨曦酒店水幕电影、七步沟奇幻夜漂流、田鑫小镇极光之夜、京娘湖美食节等夜游项目,打造了“高品质”“多样化”的旅游业态,也助推了我市旅游夜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10月底,我市共接待游客775.85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人数409.5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4.24亿元。

3.旅发项目创新运营。为进一步挖掘旅发项目的市场价值,我们坚持市场思维,盘活旅游资源,起到较好效果。对伯延古镇制定了“价值评估、公开招商、市场化运营”的工作思路,近期计划启动招商程序;白王庄颐养小镇成立了专门的康养旅游开发公司,对白王庄村做整体规划、整体运营;楼上戏曲小镇与文化馆、平调落子剧团积极合作、不断创新,举办了首届戏曲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旅游热度不断增加,带动当地居民精神物质生活双提升。

4.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先后到山西、河南、浙江、安徽等地学习旅游工作先进经验,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旅游产业规划;邀请魏小安、张晓军等著名旅游专家到我市传经送宝,为我市旅游产业规划出谋划策,成功举办了“首届太行民宿产业发展()会议”和“当前旅游形势变化与文旅融合发展专题讲座”,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思想和新动能。

5.宣传营销持续升级。按照我市旅游产业“大宣传、大发展”工作思路,我们创新宣传方式,丰富营销内容,多次与中央、省市级媒体及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平台合作,取得较好效果,其中端午节期间,我市东太行景区一天四次登上央视新闻。另外,我局与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醉美》专题节目,持续推介我市秀美山水和旖旎风光;9月份,邀请了数十位抖音达人来采风,利用网络媒体推介山水资源,网友好评不断。

6.旅游热点层出不穷。今年4月份,我们组织全市景区开展了“人免费游家乡”活动,以免除门票、升级服务、增强旅游体验的方式回馈市民,展现了旅游行业的良好形象。在各节假日期间,我市景区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受到广大游客热捧,也为我市旅游增加了新的亮点。

7.文化服务创新体验。2020年初,我市被评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为了巩固和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创建成果,我们组织文艺工作者在疫情期间持续开展了《“同舟共济·抗击疫情”主题文艺作品网络展》等线上活动,推出了网上赏文艺、网上观展览、网上听慕课、网上逛场馆等多个线上服务品牌,以文化的力量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进一步丰富群众“宅家”期间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实现了“闭馆不闭网,服务不打烊”。

8.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文旅行业大多属于人员聚集性场所,疫情防控任务重、压力大。为实现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我们严密把控防疫重点、适时转移工作重心,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零失误、零事故。前半年,针对疫情防控,我们牢固树立“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理念,突出“六个狠抓”、落实“六个严防”,深入推进全市文化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后半年,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严格做好复业审核、有序开放、预约旅游等工作。节假日期间,我们坚持“防疫为先、防火为要、安全为重、保畅为基”工作总基调,创立了假日旅游“两防两保”工作机制,在全市层面组建了假日旅游保障工作队伍,常态化开展假日旅游“两防两保”工作,实现了“安全、平稳、有序”的工作目标。

(四)承担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一是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有了新进展。在全市A级景区开辟文化空间,免费配发图书、书架和阅览桌椅等设施;在楼上等村级综合文化中心增加旅游宣传和游客服务等功能,楼上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荣获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国家级试点机构称号。二是村级文化中心功能更加完善。为50个村配发了音箱、图书等文化器材;为18个村文化广场配发了健身路径。三是数字化服务再出新成果。图书馆利用“今日图书”管理系统和互联网技术完成分馆图书自动编目、手机管理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实现“一部手机”统借统还。四是“七进”演出超额完成市考核任务。组织文化馆、剧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文艺演出达248场,超额完成市及我市年初制定的全年考核任务。

(五)分管、分包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完成情况

(六)亮点工作、典型措施、经验做法和省级以上荣誉

1.旅游道路环境整治工作。从6月份开始,启动了旅游道路环境和景区环境氛围整治提升工作,我市5条旅游大道、沿线48个村庄和13个景区的整体环境得到了全面提高,也大大提升了游客对旅游环境的满意度和美誉度。

2.东太行康养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为了推进西部旅游资源整合,建立“大景区”发展模式,按照市主要领导意见,我们提出了创建东太行康养度假区的工作思路,目前,规划设计单位已经进行了实地勘察,正在酝酿度假区规划编制思路。

3.文旅小镇项目建设。文旅小镇项目是钢铁企业退城转型的示范项目,10月18日,该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我局作为该项目专班的成员单位之一,持续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征地和规划设计。

4.旅游宣传口号征集。7月份我们启动了旅游口号征集活动,共收集到全域旅游、六大文化、景区景点、旅游大道、乡村旅游、康养度假六大类口号近2000条。近期我局联合神钲书院对征集到的宣传口号进行了筛选,准备进行公布。

5.文艺精品创作。今年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编排了抗疫、扶贫、庆祝建党等各类题材文艺作品400多件,近百件作品被省、市媒体转载,多件作品登上“学习强国”。

6.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方面,城隍庙周边环境治理工程正在有序进行,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禅果寺遗址、法华洞遗址的安防工程已竣工验收;安子岭菩萨庙、耿飙故居抢修工程已完成;“长城文化公园”项目涉及的长城段位实现了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和有保管机构的“四有”目标。文物勘探完成了锦湖花园、友泰加油站、供电公司输变电工程等5个项目的文物调查勘探,勘探面积3.3万平方米。非遗方面,完成了30项非遗项目的资料整理,准备近期进行公布。11月上旬,傩戏被邀请参加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取得圆满成功。

2020年2月份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2020年7月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2021年工作谋划

(一)本单位工作思路、方向和目的

以“一年突破、三年倍增、五年飞跃”的总体思路为引领,坚持目标导向,围绕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承办第六届省旅发大会,推进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

(二)谋划实施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

1.全力抓好省旅发大会项目建设。围绕山地运动公园、东太行山水康养旅游区、北洺河谷旅游经济走廊、文旅小镇等旅发观摩项目,高标准规划,精细化实施,全面展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新业态、新面貌。

2.启动“大景区”整合。研究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旅游资源整合模式,谋划“大景区”运营方案,采取“国企控股,民企联营”的模式,组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统筹管理机构。通过资产控股、整体营销、一体化管理等方式,不断健全管理机制,持续优化经营模式,加快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实现西部景区资源整合、统一管理,为打造国家级康养度假区打下坚实基础。

3.持续抓好旅游景区上档升级。实施“递升、精品、倍增”工程,建立健全我市旅游业服务规范、管理、培训机制,加快推进景区智慧化建设,尽早启动东太行二期工程建设,谋划开展东太行、七步沟景区5A级景区创建,确保将古武当山景区创建成为国家4A级景区,着力打造东太行旅游区品牌景区集群。

4.持续抓好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进一步丰富“旅游+”发展模式,重点围绕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文体等方面,培育新型旅游消费热点。

5.持续抓好乡村民宿发展。举办第二届太行民宿产业发展大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满足高、中、低不同消费阶层消费需求的精品民宿群。

6.启动沙洺旅游服务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沙洺大型旅游服务综合体建设,实行统一受理票务服务、咨询服务、换乘服务、导游服务等,逐步实现市域西部东太行大旅游区封闭式管理。

篇5

“今年,六盘水将通过‘六个不断’举措,实现接待游客 2718 万人次,增速达45%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180亿元,增速达50%以上的年度目标,塑造‘春踩水城春绿,夏来花海漫步,秋看杏黄果熟,冬在雪上飞舞’的山地旅游新城。”六盘水市生态旅游委主任周应寿说。

不断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开发。全面优化旅游发展布局,从旅游主体功能区、景区、线路、景点四个层级布局整合产品链、产业链,着力推进差异化、绿色化、特色化、全域化发展,重点抓好夏季避暑、冬季滑雪、温泉疗养、户外运动等新业态精品景区和线路建设,积极构建以旅游业为纽带的现代都市―特色城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联动发展的山地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不断加大旅游投入力度,着力增强旅游发展水平。加快旅游景区提质改造,推进乌蒙大草原、野玉海、韭菜坪、h龙溪等10个全省“100个旅游景区”的深度改造,把景区提质改造抓细抓实;开发新建一批旅游景区,重点推出格所河大峡谷、城关古城等一批特色精品景区,重点打造落别龙井温泉、娘娘山温泉等温泉产品。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吃、住、行、娱、购、游”传统旅游六要素和“商、养、学、闲、情、奇”新兴旅游六要素,完善停车场、住宿、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推进盘县高铁车站、旅游集散中心和哒啦仙谷、娘娘山、韭菜坪等重点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着力完善服务设施。

加快旅游商品开发,把推进旅游“三品四进”作为“凉都+”的重要载体和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促进旅游商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努力把旅游商品培育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推动旅游业持续“井喷式”增长蓄势聚力。

加快A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力争新增2家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争取六枝、钟山辖区内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野玉海、娘娘山、龙溪、韭菜坪等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试点单位成功获批。

不断拓展旅游发展思路,全力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强化招商引资力度,用好旅游优惠政策措施,引进1至2家西部一流、国内知名的大型旅游企业;指导和支持好市旅文司、月照机场公司成立大型旅行社集团,扩大地接旅游业务;积极对接省内外知名旅行社,力争更多省内外知名旅行社在六盘水设立分社(办事处),通过知名旅行社拉动全市旅游业发展;加大全市旅游车队统筹力度,配合发改部门合理规范全市旅游客运包车市场价格,进一步提高旅游车队接待服务能力。

加快精品酒店培育,力争2017年改造、提档升级精品酒店20家以上,引进1家以上国际或国内知名酒店管理品牌,培育2家以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本土精品品牌酒店,基本满足游客需求,全面提升六盘水市酒店业服务水平和整体竞争力。

加快乡村农家乐(民宿)标准化培育,制定全市乡村农家乐(民宿)规范设计和服务标准,从每个县(区)选取2家乡村农家乐(客栈)进行标准化建设,示范带动全市范围内乡村农家乐(客栈)提等改造;继续开展精品农家乐(乡村客栈)质量等级评定工作,拟在全市第四届旅发大会上评定出8家精品农家乐(乡村客栈)。

不断创新旅游营销方式,努力提升旅游整体形象。进一步加强与权威媒体的联系合作,拓展“中国凉都”旅游品牌知名度;开发推出旅游护照,支持全市范围内所有景区免票或打折。

举办好全市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凉都消夏文化节等活动,继续开展好国际马拉松等赛事活动,借助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论坛在六盘水成功举办的契机,积极与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对接,力争六盘水2017年旅游对外推介系列活动纳入中国―东盟旅游年,推进六盘水旅游走向东南亚。

积极组团参加各类旅游推介会,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深入贵广高铁、沪昆高铁沿线的广州、杭州、长沙、昆明等重点城市以及航空航线目的地重庆、上海等城市进行旅游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

依托黄果树、织金洞、万峰林等周边知名景区,加大全市精品旅游线路宣传,谋划跨省旅游线路整合营销,实现资源共享、广告互换、客源互推。

不断加快旅游扶贫开发,奋力助推同步小康建设。全力推进省挂帮极贫乡镇脱贫,争取将营盘乡等北盘江大峡谷周边乡镇纳入全省旅游扶贫规划盘子,实现整体推进、整体开发;以北盘江大峡谷流域旅游开发为契机,推动营盘及周边乡镇脱贫进程。

认真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抓好水城县营盘乡、盘县保基乡两个省级极贫乡镇,水城h北部5个连片贫困乡镇以及盘县英武、普田,六枝牛场、关寨,水城县野钟、陡箐6个贫困乡镇旅游脱贫攻坚,统筹带动173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寨的旅游开发,整合各类资金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六小工程”(停车场、旅游厕所、垃圾集中收集站、医疗急救站、农副土特产品商店和旅游标识标牌)和“三改一整”(改厨、改厕、改房、整理院落)建设,积极打造一批以山地运动、避暑度假、经果采摘、养老养生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点)。

大力推进旅游“三变”模式,依托旅游景区建设,辐射带动景区周边乡村旅游资源的投资开发,利用好农家乐(精品客栈)贷款贴息政策,扶持一批精品民宿、乡村客栈、休闲山庄等乡村旅游项目,通过项目开发和旅游发展带动贫困户人口脱贫。

篇6

一是全力完成收入任务,力争实现收支平衡。截至11月底,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547万元,同比增长23.8%;预计全年能完成人代会批准的目标任务49230万元。到11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支出180350万元,同比增长1.9%;预计全年完成支出189000万元,较上年增加15260万元。通过盘活存量、调整结构,努力实现全年收支平衡。

全县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8329万元,同比增加9522万元,增长108.1%。

二是优化结构,推动平稳运转。坚持“过紧日子、过好日子”,预计全年压减一般性支出10%以上,民生支出占比超过一般公共预算的70%;我县“六保”“六稳”工作有序推进,财政运行良好。

三是全力保障,确保扶贫成效。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规划和目标任务,聚集“两不愁、三保障”,科学规划安排扶贫项目资金。截至11月底,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投入6891万元,比2019年增加3884万元,增长130.9%,其中,县级配套资金3181万元,比2019年增加1166万元,增长57.62%,形成财政扶贫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扶贫投入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相适应,有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需求。

四是主动作为,抓好重点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全力保障重点工作投入,投入肺炎疫情防控资金3344.1万元;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资金3989.96万元;乡村振兴12532.44万元;脱贫攻坚县级配套资金3281万元;助力企业发展3463.17万元;入股四川银行5005万元;解决金糖司等企业安置资金1954.5万元;四好公路建设和乡村公路建设资金4199万元;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875万元;乡村文化旅游节(冬季)活动经费和西瑶镇布衣三寨国家AAA级风景区建设资金487.1万元;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设施项目资金5271.71万元;安排体育广场、法治广场、公租房一期历史遗留问题资金4764.43万元;机关幼儿园等三个幼儿园建设资金4415万元,卫计妇幼中心建设1102万元,扎实推进全县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开展。

五是优化程序,严格投资评审。坚决做到从政府项目预算资料的审查接收、评审人员的安排、评审过程、结论复核,全部通过评审管理程序规范运行,确保整个评审环节的合法合规。截至11月底,共评审项目200个,送审140121.4万元,审定133434.8万元,审减6686.6万元,审减率4.8%。

六是形成合力,常态化资金监管。对我县直达资金分配下达及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全面掌握我县直达资金分配下达及使用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截至11月底,我县财政直达资金及特别抗疫国债共分配资金26628.25万元,实际支付24049.5万元,支出进度为90.32%。

七是大力清理,盘活闲置资产。对全县139户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及闲置资产进行清查,共计清查出经营性及闲置资产203处,总价值1.49亿元。并将其中产权明晰、价值1414.58万元的22宗资产,移交农文旅司和国资公司进行经营管理。

(二)各项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大力推进脱贫攻坚补短补差工作。共规划实施脱贫攻坚补短补差项目137个,其中安全住房及住房功能改造项目12个,解决建卡户242户615人居住条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安全饮水等项目55个,受益人口1374户6052人(其中贫困户636户2801人);实施基础设施项目50个,计划完成通组路、产业路、入户路164.9公里,解决3580户17900余人(其中贫困户1124户5704人)产业发展、交通运输行路难问题;开展公共服务设施、雨露计划、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巾帼行动计划”、“扶贫保”、贫困户公益岗位等项目20个,受益贫困户3544户15748人,扶贫成效显著。

二是持续有序开展乡村振兴。积极配合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争取上级投入,有序开展乡村振兴、现代农(林)业园区建设,安排资金2569万元支持产业发展。

三是切实加强民生保障。截至目前,代缴1.61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金额404万元;代缴1.7326万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额173.26万元;安排困难群众价格临时补贴1696.06万元。

四是建章立制,加大盘活力度。在存量资金季报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存量资金管理,实行动态清理和盘活机制。截至11月底,收回存量资金11156.47万元,按原用途保留3034.49万元,统筹使用8121.98万元。

五是扎实有效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提升评价广度、深度和质量,充分挖掘资金使用的最佳效益、最大潜能。2020年选取支出绩效评价项目77个,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资金总额5.258亿元。

六是全力推动PPP项目。继续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第一期)项目。同时,推动黑水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及乡村振兴(PPP)项目(第一期)规划,争取今年进入财政部PPP项目库,全力争取明年动工实施。

七是及时兑付惠民惠农补贴。2020年1-11月通过“一卡通”发放监管系统,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共41项,发放金额12915.90万元,占到位资金的92.45%。

八是圆满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按照省州关于开展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要求,由财政局牵头,协调组织部、档案馆和城南城北社区等部门,于10月底圆满完成15户国有企业560名退休人员(其中:82名退休党员)的总体移交和接收任务。

九是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组织对县属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分类制定我县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总体规划,提出理顺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深化国有企业专项发展具体方案;整合重组农文旅司、南丝路集团和银鸿丝业,改革工作有序推进;投资设立金沙建设投资公司,公司运行良好,已实现利润总额721万元;投资设立宁兴人力资源公司和众诚保安公司,深挖行业发展潜力。

十是严格执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截至2020年11月,我县公务卡刷卡消费达到1955万元,同比增加526万元,增长36.81%。增长额及增长率均属全州前列。

(三)存在的问题及短板

一是财政支出规模小,财政保障水平低。我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规模2016-2018年均为15亿元左右,2019年提高到17亿元;但仍是全州倒数第一,且是全州唯一一个低于20亿元的县。由于支出规模小,县级可用财力非常有限,2020年预计全县可用财力11.94亿元,其中“三保”支出占据了10.51亿元,可用于发展的资金非常少。

二是财政增收乏力。我县的蚕桑、烤烟发展等支柱产业已到达极限,新的稳定的财源未建立,亟需补充。

三是国有企业规模小,融资还本付息压力大,资产分布零散,经营业务单一,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差。1-9月增亏企业6户,盈转亏企业2户;减少盈利企业6户;银鸿丝业全年累计借款35615万元,支付利息1544万元难度大。

四是国库对外借款20630万元,全部借给国资公司用于发展县域经济或基础设施建设,短期内无法消化。

五是自2019年四季度以来,400万以下工程纳入政府采购致使我县政府采购工作量剧增,同时采购机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更是加大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的难度。

六是上级部门安排工作和下达资金时要求地方财政安排或配套资金,导致地方财政压力过大。

二、2021年工作计划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各项政策,紧紧围绕收入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税收征管,努力挖掘增收潜力,严格依法征收;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及时收缴入库,努力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预计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2020年增长6%。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加快支出进度,在确保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切实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和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和资金支出量;严格实行直接支付制度,推动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保证财政支出稳步推进,确保全年财政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具体举措

一是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同时,指导、督促各预算单位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对前期规划不实、资金对接不精准、实施有困难的扶贫项目,县财政将调剂闲置项目资金用于其他建设进度快、资金需求急的项目。

二是继续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抢抓贫困县2020年全面脱贫摘帽契机,协助扶贫、民宗等扶贫主管部门,积极争取上级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机制,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三是认真分析研判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以盘活农村集体土地为基础,围绕现代农(林)业园区建设,支持创建省级、国家级园区,积极争取上级投入,助推乡村振兴。

四是加大政府性资产清查评估力度,做大做强国资公司,力争新增资产20亿以上,增强国资担保能力,为社会发展奠定投融资基础。

五是加大投融资力度,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促进中学分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城市建设和康养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六是加快推进黑水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及乡村振兴(PPP)项目(第一期)实施,力争年内进入财政部PPP项目库,2021年3月前挂网招标。

七是精研政策争取项目。重视政策分析研究,细化完善项目储备,加强中央、省、州政策的收集研究,找准新出台的政策对号入座,抓住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引导等领域包装一批有规模、上档次、后劲足的上报项目,力争更多项目列入上级扶持范围。

八是积极对接争取资金。最大力度争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事业、“三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处理体系建设、城市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专项资金支持,保障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九是积极支持烤烟、蚕桑主要支柱产业发展,稳步转变财政支持发展方式,大力提效积极的财政政策,认真落实国家、省州更大规模减税、更明显降费政策,抓好财政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等各项政策落实落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十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过好日子”思想,严格遵照“六保”“六稳”的保障序列安排预算支出,足额预算各项民生和政策性支出,增加对脱贫攻坚、民生、“三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投入,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增长。

篇7

1.全域旅游内涵

全域旅游是在以旅游为优势产业的行政区域,将该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管理、运营,通过旅游业整合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整合多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形成政府与市场、居民与游客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模式。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上,来了262个县的县委书记,意味着旅游在中国真正成了大风口。国家搞全域旅游的原因,在于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旅游的井喷效应,为政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抓手。旅游给了大家通过投资带动区域发展的理由,使得政府有可能运用旅游产业这个引擎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全域旅游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特别提出了七大理念的转变,七大转变中最核心的是从景点旅游转化为休闲式、体验式全面融合发展的旅游结构。在运营上最关键是由旅游局、产业推动的要素转化成了以党政协调推进、中国特色下政府带动的产业发展方式。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全域旅游要打破“全”的概念,应该着眼于市场要素的配置,有的放矢,破“全”,立“逻辑”,找“抓手”,达“目标”。

2.全域旅游观

全域旅游有旅游吸引物、旅游区、旅游交通、乡村、城镇五大基础支撑。任何地方搞旅游必须有核心吸引物,否则单凭观光不会形成目的地。通过吸引力、吸引核的打造,把人聚集起来,促进旅游区、休闲区的形成,引导旅游的消费升级。交通作为基础设施,起着最重要的带动作用。旅游交通从传统的高速路、铁路、城际路等转变,形成了旅游流向过程中的运动系统,包括自行车道、马拉松跑道等,也包括文化体验和以文化为主体的结构都在道路系统中变成了一种混合型的产品。交通条件下的全域旅游提升,与原来的交通理念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乡村和城镇都在这个旅游发展的结构中。

全域旅游发展基本遵循全域景区化、全域度假升级、旅游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与精准扶贫,旅游交通五大架构。这五种架构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也可单独支撑,形成全域旅游的良性发展。

笔者认为,全域旅游有两大核心理念,一个是“旅游+”,一个是“互联网+”。“旅游+”的核心在于有效整合多产业,通过旅游把人有效地聚集到了目的地,从而发生让农业、工业、文化、教育、养生、养老等产业转化为消费项目。如果人不去贵州,贵州所有的文化、体育,都是本地人的消费,不能带来区域经济的任何变化。因此旅游是通道,是核心的渠道结构。

第二是“互联网+”,互联网带来了大量的实体店关门的同时带来了旅游体验方式的转变。我们不会因为互联网而不去旅游,我们只会因互联网而更好地旅游,这就是旅游与商业之间最大的差别。旅游是一种移动生活方式,互联网助推旅游成为智慧化的全新移动生活,成为一切产业融合的主渠道与通路结构。互联网、物联网的盛行,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移动APP的出现与发展,都将促进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体验智慧化、旅游方式转变、旅游消费升级。

移动生活方式给旅游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即旅游大数据搜集及挖掘、为游客提供在线旅游服务、提升旅游产品的体验化、为运营者或管理者提供智慧营销方案、为游客提供LBS、为游客提供智慧服务、为运营者提供智慧管理。

二、房地产再认识

1.房地产是一个“服务整合平台”产业

房地产已经由“制造房子”的工厂模式,发展成为以人为本、以家庭为基础、以服务为核心的产业整合模式。以“家庭、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结构,包括“三个家”的结构,由三个家庭服务构成三类房地产综合开发构架,是今天房地产发展的必然。

第一个家,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居住之家,以社区服务为基础的家庭服务结构。第二个家,是指郊区休闲、乡村度假、养生养老等以旅游、休闲、娱乐、养疗、避暑、避寒、度假等为主要功能和服务的第二居所、第三居所,由此构成了第二个家的服务产业整合与服务结构。第三个家是指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部分度假接待综合体等相关地产和场所,以公共空间的方式,为家庭提供休闲、娱乐、购物、养生等多元化的公共服务,由此构成第三个家的服务产业整合与服务结构。

2.房地产必然走向“房产融一体化”结构

房地产作为一种平台,必须与服务产业、金融三者相结合,才是未来发展的一个综合结构。房地产是不动产,如果没有这种不动产,仅仅以现金流做资本,就轻资产做轻资产,缺少了不动产的要素,是非常难经营的。轻资产公司与房地产企业,都不是资本市场追求最好的东西。有效地整合房地产不动产结构、服务产业的现金流结构,以及与投融资的金融关系,是下一个阶段地产发展的核心。房产融一体化,是今天房地产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任何房地产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走向。因此,房产融一体化和服务整合平台是未来房地产发展的核心结构。

3. “旅商文体康养”已成为地产开发的主流

在这个核心结构下最重要的趋势是产业融合。旅游地产已经不再是围绕着土地开发和旅游而言了。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生养老这五大幸福产业加商业,构成了一种多产业融合下的综合地产发展趋势。无论是国外的迪拜亚特兰蒂斯、新加坡滨海湾花园,还是国内的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万达城、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都说明“旅商文体康养”的地产综合开发,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地产开发的主流。“五大幸福产业+商业+金融”的房产融一体化模式,也将成为新时期的房地产发展新架构――以家庭服务为目标,以旅游为龙头,整合旅文体康养商五大幸福产业。地产是骨架,五大幸福产业是五脏六腑,商业是皮肉,金融是血脉。

三、人的聚集:一切商业活动及开发的基础

人口聚集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是人口聚集的变迁。从中国整个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已经历经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二期、过度工业化三个阶段。仅仅靠工业化带动的聚集已经很难在中国推动城市发展,也因此很难推动地产的升级和价值。未来的城市化是以消费为主导的城市化,这样的城市化与过去工业引导下的城市化是一个分水岭。这个阶段,是将消费产业引导下的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住宅产业导入到产业聚集新模式,中国整个经济发展逐渐进入这个新的阶段。

在这中间,人流人气聚集形成商业发展聚集,商业聚集形成消费聚集。商业要发展到消费聚集期,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是单一购物商业发展阶段的商业稀缺期,第二是批发市场及批零结合阶段的商业市场化期,第三是业态多样化的综合体发展时期,第四便是未来的城市消费聚集化期。现在正是第四阶段发展期,这个阶段中,将旅游作为主体。原来商业以社区为中心研究商业的聚集,而今天尤其是郊区的商业聚集,要通过交通的穿越,依靠旅游休闲项目,带动人的聚集。这种聚集超出了社群,甚至超出城市、目的地,旅游休闲的带动在这里发挥了重要作用。景区+旅游消费区,古街、旅游商街,古城古镇,旅游城市是旅游带动的人流人气聚集四种模式。

人流人气聚集的首要条件是吸引力。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来自于玩法,即游憩方式设计,它是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技术。如何把玩变成身体的体验、心理的过程,不断起伏的体验过程,这是需要设计的,这样的设计涉及到主题及主题理念策划、观赏方式设计、游憩功能结构设计、独特性卖点策划、游线与交通工具设计、游乐与娱乐项目设计、情境与体验方式设计、特色纪念品设计等。通过这样精心的设计,构建出来的情景化、游乐化、主题化、本土化的旅游吸引核,是旅游聚集人气的关键。

四、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模式

以文化为魂,旅游为搬运渠道,休闲体验消费为核心,实现多产业融合下的综合效益,可以有效的整合起来。

篇8

作为以休闲著称的省份,蜀地“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安逸闲适是孕育出中国第一家农家乐的沃土。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农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农村建设的推进手段,已经成为四川全省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化统筹城乡改革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已成长为四川享誉全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四川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中国之最

四川是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最早最快的地区,也是发展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强省。在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中,四川结合农业大省的优势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起步时间最早

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的农科村是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花卉苗木是当地传统的优势产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便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优势吸引市民前来吃农家饭、赏农家景、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购农家物,成为最早的“农家乐”雏形。每当周末或节假日,各地游客便络绎不绝来到乡村,体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农家生活,在乡土之间收获那份独特的自在与悠然。以此为发端,四川多元化乡村旅游形态风起云涌般发展,迅速成为在乡村旅游上引领全国的发展典范。

发展规模最大

优越的发展基础以及城市居民的消费升级是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有力助推。2016年,四川乡村旅游总收入已达到2015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6%,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规模效益稳居全国第一。三十多年的发展,四川已有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经营单位3.1万家,带动全省1034万名农民就业增收;建成设施完善、服务水平高、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能力强的休闲农庄1987个,建成乡村旅游景区(点)4531个,农业主题公园200个;打造出4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1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4个示范点,6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748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村,3653家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28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1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数据来源:《四川旅游年鉴(2016卷)》,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2017年),31个省级乡村旅游强县、16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60个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寨(数据来源:《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四川省人民政府,2017年);构建起多点多极、体系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参与农户最广泛

区别于主要依托外来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四川省乡村旅游最为突出的特点则是坚持以农民为实施主体和利益主体,使当地农户最广泛地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共享产业发展红利。自发源之初,四川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服务便始终以本地农民为主要供给者。村民根据家庭资源禀赋优势,可选择经营规模不等的“农家乐”、“农庄”、乡村客栈等综合性接待机构,也可选择开餐馆、旅游产品商店,跑运输等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当地农户通过自主经营、加入合作社、进入农业企业务工等方式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就业与生计问题,发展的积极性显著提升。近年来,返乡农民通过务工、自主创业等形式参与经营乡村旅游的人数也呈显著上升趋势。

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最强

四川乡村旅游的发展充分依托各地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根据各地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结合农业自然景观、乡村生活方式、乡土民俗文化等因地制宜打造。这种发展方式避免了简单复制移植城市旅游模式,并且通过拓展r业的多种功能,发挥出“农旅结合”的联动作用,有力推动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有效实现乡村旅游的产业带动作用。成都市龙泉区万亩观光果园、雅安市名山区万亩观光茶园、成都市郫都区农科村均是依托农业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典型代表。乡村旅游可带动各类农产品的本地消费,促进特色经济作物在产地的销售;同时,农业产业基地的“景区化”也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政府规划引领作用最突出

四川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促进消费、带动投资、扩大就业及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中,政府的规划引领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战略布局方面,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始终将其纳入全省发展战略总体部署,并结合多项农村重大改革统筹规划。结合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四川现已形成了成都天府农家、川羌风情、川东北苏区新貌、川南古村古镇和攀西阳光生态五大乡村旅游发展板块。在发展规划方面,制定《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四川省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2014-2017年)》指导产业发展;在旅游扶贫中,成立了全省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编制了《四川省“十三五”旅游扶贫专项规划》和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和高原藏区四大片区旅游扶贫专项规划。在综合协调方面,省级政府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统筹协调产业推进;并制定行业标准、行业发展指导意见等文件规范引导产业发展。

四川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

四川乡村旅游的发展经过多年积淀,近年来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已经成为全省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在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上,乡村旅游成效极其显著。

有效带动就业,农民收入增加富起来

旅游业具有产业链长、服务涉及面广等特点,是第三产业中拉动就业的重要力量。四川全省现有10万户乡村旅游经营者提供旅游服务。全省5万余个行政村中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致富的村超过5000个,占全省乡村总数的10%,带动1000余万名农民直接和间接受益。从收入总量来看,2016年农民从旅游发展中得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85.3元,占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4%,同比增长12.6%,比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的增速高3.3个百分点。从事乡村旅游业的农户人均纯收入15322.9元,同比增长13.5%,比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高36.8%(数据来源:根据《2016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与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布数据计算)。显著的增收效果使乡村旅游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农村发展条件好起来

四川省的乡村旅游通过带动城市居民在农村本地的消费,一方面,有效激活了农村地区土地、房屋、人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外来的乡村旅游经营者、从业者、以及游客的流动也显著促进城市地区人力、资金、技术、文化要素向农村地区的输入,有效改善其发展的要素环境。同时,为支撑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四川各级政府向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投入大量交通、电力、供水、通讯、医疗、卫生等项目,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公共服务配套,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发展条件。

改善生活环境,农村人居环境美起来

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方式。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整洁的村容村貌是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必要条件。乡村旅游的繁荣之下,四川众多村镇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个地区将乡村旅游与农房改造相结合,房屋外观体现本地民俗文化,如藏家新寨、彝家新村、巴山新居等各有特色;房屋内部功能也按照旅游接待的需求而设计。持续多年的垃圾治理、“五改三建”等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已经使农村“脏乱差”的情况发生明显改变,打造出见得到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也体验得到洁净的生活环境,过得上现代文明生活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打造优质文化产品,传统乡村文化传下来

四川作为古蜀之地,拥有众多历史悠久、保存良好的古镇、古村以及绵竹年画、彝族漆器、瓷胎竹编、蜀绣蜀锦等多项享誉国内外的民间工艺品。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传统文化技艺和乡土文化深度挖掘并广泛传播最为有效的途径。以绵竹年画为例,它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入选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将年画产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融合打造“年画村”,一方面,带动当地农户经营旅游接待,并结合农房改造,用年画装点农房墙壁、户墙等各种景观;另一方面,开发多个主题的年画系列产品,并建立年画展示销售中心、开办年画传习所和培训教室。目前,绵竹年画村专业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乡村旅游在带动当地发展的同时,也使珍贵的年画技艺得以传承和弘扬。

实施旅游扶贫,贫困人群日子富起来

旅游扶贫是四川省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四大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高原藏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有大量贫困村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十二五”以来,四川省已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1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通过旅游脱贫人数达60万以上。2016年共有448个贫困村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摘帽,占退出贫困村总数的19.2%;199个贫困村创建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9个贫困县创建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有效带动区域内贫困群众的生计发展,并提升区域的综合发展能力。到2020年,四川省将扶持约6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力争每个重点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惠及全省20%的贫困人口。

四川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

四川乡村旅游经历了自发发展、规模发展、规范发展、跨越发展等不同发展阶段,不仅已经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目标,而且探索出了如下极具借鉴和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

乡村旅游必须与农村重大改革相互联动

乡村旅游作为四川省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日益成为众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交汇点。四川省将乡村旅游与统筹城乡、新农村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农村多项重大改革紧密结合,通过“农旅”融合、产业互动,将乡村旅游的发展嵌入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进程。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进一步助推各项改革的实施。在乡村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政府高度重视发挥乡村旅游在农村各项发展中的统筹作用,将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以乡村旅游为发展核心进行新村建设规划、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村集体资产改革等多项工作。

乡村旅游发展应当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作用

四川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始终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各地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充分尊重农民发展意愿和主体地位,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农户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产业链各个环节。同时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中还十分注重强化农民主体组织化建设。农民的组织化能有效解决单个经营户规模小、实力弱、发展水平低的问题,促进乡村旅游向规模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201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的指导意见》,通过将分散的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引导有参与意愿但经营能力、自有资源不足的农户通过闲置房屋、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出资入股合作社,获取财产性收入,分享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红利,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

政府部门应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从四川实践看,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应重点着眼于顶层设计。条件成熟地区可在各级政府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通过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同时,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地对产业发展谋篇布局。并且,政府还应重视行业标准化建设,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规范化程度。2009年起,四川省首次制定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h、乡、村的评定标准,并编制《四川省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1-2015)》。2015年,政府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推出新的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包括《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市、区)、特色(乡、镇)和精品村寨的检查验收标准(试行)》《四川省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修订)》和《四川省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评定标准(试行)》),有效促进全省乡村旅游规范化、品牌化发展。此外,政府也应积极组织节庆活动造势。节庆尤其适合集中呈现乡土生活,传播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宣传推广的良机。近年来,四川省持续举办“四川乡村文化旅游节(四季版)”、“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四川美丽田园欢乐游”等多项大型乡村旅游活动,各地也在多个传统节日举办灯会、庙会、文化表演等节庆活动,做到每季、每月活动不断,为吸引客源、聚集人气、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

乡村旅游应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带动作用

四川省政府坚持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灾后重建、藏(彝)区富民安康工程等工作深度结合,成功扶持了一批贫困村、受灾村走上“旅游脱贫”、“旅游重建”的道路。例如,阿坝州汶川县在“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将旅游作为全县产业发展首位,几年内将多个受灾的工业小镇培育成知名的乡村旅游小城,有效带动当地村民的生计发展。在精准扶贫方面,四川省政府近年持续加大贫困地区旅游投入,每年安排70%省级旅游发展资金投入“四大连片特困地区”等扶贫重点区域的旅游项目,并将旅游扶贫作为全省17个扶贫专项之一,为贫困村旅游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四川乡村旅游需要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乡村”承载着人们的乡愁,寄托着人们渴望远离市井,置身田园的向往。四川乡村旅游的繁盛发展,无疑为全国打造色彩斑斓、诗意栖居的“桃花源”提供了重要借鉴,但随着乡村旅游逐步从单一休闲向深度体验,从简单粗放向精细品质,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从单一产业向多产业联动转变,四川乡村旅游也面临同质化严重,特色化不足;文创化程度较低;产业链条较短等制约,亟需提质增效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出发,四川未来乡村旅游的跨越发展应主要实现三个方面的重点突破:

一是加快乡村旅游业态创新。不同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谋划应注重独特性、文化性和人性化,以市场为导向培育新型产品业态。抓住乡村旅游从“观光式旅游”过渡为“度假式深度体验游”的契机,大力发展民宿旅游。结合“双创”改革,积极扶持返乡农民、返乡大学生及青年创业者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二是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各环节融入“互联网+”思维。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深入推进乡村旅游营销推广、旅游服务、客户管理、行业监管等信息化建设。借势农村电商,加快特色旅游周边产品的研发,完善乡村旅游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建设,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

三是进一步强化旅游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主力军的重要地位。整合资源,重点突破,用“绣花功夫”精准实施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示范点建设、产品开发等重大工程,为乡村旅游更有效地发挥脱贫增收功能提供基础性支撑。

篇9

“色变”带来“乘数效应”

上世纪60年代,10万建设大军南下西进云集六盘水,吹响了六盘水“大三线”建设的集结号,正是这一时期诞生的六枝矿务局、盘江矿务局、水城矿务局和水城钢铁厂构筑了六盘水工业的基础框架。在近半个世纪里,这4大国有企业经过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洗礼,成为今天生产多元化的大型企业集团。直到现在,他们仍然是推动贵州经济发展,乃至服务全国经济建设的生力军。

“没有煤炭资源就没有六盘水市”,六盘水因煤而生,因煤而立。和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同样面临着“吃干榨净”后的“空城”难题。

不同的是,六盘水市除了具有矿产资源、交通和大企业集中优势外,还具有独特的气候优势,这里年平均气温在13~15℃。特别是在全年最热的7、8、9月,月平均温度仅为19.8℃。因此在2005年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先后入选中国十大避暑城市和2006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有人笑言“六盘水没有气候学中的‘夏天’”,同时被国内外专家和旅游爱好者称为“天然大空调”,是低纬度地区罕见的避暑胜地。依靠独特的气候优势,六盘水依托煤、跳出煤、超越煤,递出一张独到的“凉都”名片,并在首届消夏文化节中展出煤雕艺术作品,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破题提供了一个范本。

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城市品位,从2004年至今,六盘水连续举办了9届“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活动。至今,六盘水人仍无法抹去首届消夏文化节冒雨观看汽车拉力赛发车仪式时人潮拥挤的记忆。

有明星大腕的联袂演出、有激情飞扬的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有扣人心弦的滑翔伞表演、有大开眼界的全国围甲联赛,有煤雕艺术作品展、彝族民间艺术节、投资贸易洽谈会、夜郎文化论坛、沙滩排球、帐篷大会、美食大赛、山地摩托车越野挑战赛、全国攀岩邀请赛……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一道道撩人心扉的旅游大餐,六盘水用盛夏凉爽的气候引发消夏旅游不断升温。

一年一次的消夏文化节,已经成为六盘水市集中展示城市形象、民族文化、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的窗口。凉爽的气候资源是“凉都”品牌的“背景主色”,但仅是凉爽宜人的气候还不能诠释“凉都”品牌的全部内涵。炎夏中的“清凉世界”还包含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风情:神奇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底蕴深厚的凉都文化……

“不是要‘凉都’替代‘煤都’,而是要利用打造‘凉都’品牌来找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将优势发挥到最佳状态,将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和气候资源“两结合”,综合开发“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多姿多彩”、“自然景观雄伟、奇特、磅礴大气、风光旖旎”、“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休闲旅游避暑度假资源丰富”等旅游资源。找准亮点,创立品牌,“凉都”城市名片的精彩“出炉”,引发“凯恩斯乘数效应”。

“六盘水首届凉都消夏文化节开幕,签约引资近35亿元”、“2011年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搞到事’,签下项目资金49.7亿元,一节引来数亿资!”媒体纷纷对六盘水消夏文化节作出报道。

据“中国凉都六盘水”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六盘水全市生产总值为73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3.27亿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51.57亿元,增长15.9%,其中工业增加值412.52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43.82亿元,增长17.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3.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2.5%。

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刺激着六盘水城市综合发展的活力神经,“凉都”名片“色变”效应不仅有力地拉动了旅游消费市场,促进了引资数额的不断增长,同时还强力推进六盘水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提高了市民素质。围绕“凉都”核心城市品牌,六盘水在发展循环经济、保护自然生态、打造人文生态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从“烫金”到“纯金”

“凉都”名片一经递出即成为受到外界广泛关注的“烫金”名片,伴随着多年的品牌积累和沉淀,六盘水欲乘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东风,将这张“烫金”名片打造成“纯金”名片。

六盘水旅游资源丰富。有喀斯特自然风貌、古文化遗址、30多个民族灿烂的民俗民风和民间文化,有盘县会议会址、麒麟洞公园、牂牁江风景名胜区、六枝生态民俗长角苗博物馆,丹霞山、妥乐银杏、盘县大洞、老厂竹海、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天生桥、韭菜坪国家地质公园等胜境犹如颗颗明珠镶嵌在乌蒙大地上。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气候环境,为六盘水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天时、地利。

近年来,六盘水决策层经过认真研判,提出了结合自身旅游资源,打造“贵州西部生态、运动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思路,通过牂牁江景区、野玉海景区、妥乐—乌蒙大草原景区“三大景区”的推进建设,特意在“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与“第十届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期间安排系列体育户外运动和会展活动,有顶尖的国际体育赛事、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及国际滑翔伞公开赛事,也有全国摩托车锦标赛、全国露营大会、山地自行车公路赛、房车展示等,对外展现六盘水运动休闲的城市特质。同时,凝聚着六盘水群众智慧的中国凉都夏季系列展会活动,无论是休闲产业博览会、珠宝玉石展、车展,还是奥特莱斯时尚购物节,都将成为这个城市新的产业形态。

遵照省领导关于“第八届全省旅发大会要有改进、有创新、有提升,六盘水市要实现由观光型旅游向休闲体验型旅游转变”的指示,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及时对承办工作作出了“人民满意、产业提升、惠及民生、展示形象”的安排部署,并迅速启动筹备工作,提出了将“第八届旅发大会”与“第十届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联动举办的思路,采取“召开会议+旅游成就展示+亚高原运动赛事+文化经贸活动”的形式,大胆创新,借旅发抓城建、借旅发抓旅游、借旅发抓转型。全力加快交通、景区、酒店、城市配套建设及环境整治等99个重大项目建设,各项筹备工作正扎实有效推进,以确保“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于8月份顺利召开。通过承办旅发大会,探索出一条旅游业后来居上、后发赶超的发展道路,不断向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迈进。

为与“凉都”城市名片相匹配,六盘水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水盘高速、六六高速、六镇高速、杭瑞高速、机场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建设进度,全面推进六盘水月照机场建设,六盘水火车站改造工程也在紧密锣鼓地进行。构建交通网络,交通得以优化提速;建设内环快线,打造畅通的内部交通网络。作为水城河治理的一期工程和源头工程,六盘水建成明湖湿地公园,既达到调节水量,净化水体,改善生态的目的,又是中心城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最佳场所。此外,六盘水动物园、儿童游乐园、凉都森林公园等一批城市配套建设项目也相继完成,凉都旅游发展图上景点不断。与此同时,高档酒店也纷纷进驻六盘水,盘江雅阁大酒店、凉都锦江国际大酒店两个五星级大酒店将在不久后开门迎客。

正在建设的凉都大剧院、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展览馆、档案馆、地方志馆以及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健身中心和职工活动中心“一院七馆四中心”,以及物流产业园、文化产业园、综合大型超市、高档购物中心等一批代表城市人文气质的大手笔建设项目,将六盘水提升到现代特色都市之列,“凉都”这张“烫金”名片正逐渐变为名符其实的“纯金”名片。

向绿色生态转型发展

新的定位,要求六盘水要向“绿色、生态”转型,走一条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痛定思痛”,曾经3个月的“区域限批”烙印成为六盘水坚决发展循环经济的“酵母”。将时间倒回至2007年1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首次使用“区域限批”这一严厉措施,六盘水“榜上有名”。多年来依托丰富的煤、铁、铝等资源快速发展的六盘水面临历史性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六盘水阵痛后唯一的、也是科学的选择。这一年,被六盘水定为“环境保护年”。

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对待“区域限批”,切实做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要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毫不犹豫地去改”。一系列“狠招”出台,六盘水以壮士断臂的勇气开始了背水一战:认真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批;没有环保措施的项目坚决不上;正在建设的没有环保措施的项目坚决补;已建成但无法循环利用、资源浪费大的项目坚决改;规模小、消耗高、污染重的项目坚决退;效益好又环保、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扶。同时,坚决取缔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生产能力,对境内的小焦化、小钢铁、小洗煤等落后生产能力全部取缔……

仅仅用了3个月时间,六盘水就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取缔反弹的土法炼焦炉432节,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2592吨;取缔联体炉731节,涉及焦化业主150家,已全面完成毁炉平场工作,淘汰改良型焦炉设计总产能494.5万吨,可削减烟尘排放3097.3吨,消减二氧化硫排放4792.2吨。

同年4月9日,六盘水市环境违法项目经过近3个月的整改,已达到有关要求,环保总局决定从即日起解除限批。

“解禁”让六盘水暂时松了口气。可怎样摆脱现有的“高投入、高消耗、高能耗、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发展模式,走出“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怪圈,成为六盘水审视未来的最新命题。

通过原料替代、工艺改造、产品设计、加强管理,优先进行企业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逐步实现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和排放的减量化。六盘水在“阵痛”后得到了磨合。不仅如此,还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节能监控及污染治理,所有洗煤废水均实现了闭路循环,所有火电厂均安装了脱硫设施,所有水泥企业均完成了从湿法生产方式向新型干法生产方式的更新换代。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走循环经济道路刻不容缓,大有好处:黔桂发电有限公司的中泥煤和焦炉气由盘县天能焦化有限公司转供,而盘县天能焦化有限公司的水、蒸汽又由黔桂发电有限公司转供。这些副产品每年产生的效益达2亿元,几乎相当于主产品焦炭的一半;六盘水恒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推行生产、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每年可减少因采页岩遭毁坏的良田好土66亩,每年可消纳粉煤灰约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10万吨、年节约用水6万吨、每年节约用电735万千瓦时……

与此同时,六盘水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在继建成环城林带后,今年又打响了雨季造林攻坚战,以确保全年完成45万亩营造林任务。

今年,六盘水市共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安置点6个,安置1428户6000人,工程总投资29579.82万元。其中,有六枝特区新窑乡那玉村安置点,盘县刘官镇刘官村安置点,水城县红岩乡苏家寨村、果布戛乡兴隆村、营盘乡高峰村安置点,钟山区月照乡金色花园安置点。

篇10

夏尔博士,是德国古生物化石专家。他何以对松滋情有独钟?

一切源于化石。2013年,在松滋市王家桥镇龙王井村,发现了距今约5500万年、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灵长类化石――阿喀琉斯基猴,又称松滋古猴。

“这是否可以说,世界上第一只猴跳跃的地方,就在中国松滋?”覃章艳压抑着兴奋,小心地向夏尔博士求证。覃章艳是松滋市旅游局局长。

“实际上,在欧洲也发现过同时期的灵长类化石,但也很不完整。松滋的化石是最完整的。但我们很难说,究竟哪里才是第一只猴出现的地方。”

尽管严谨的德国专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覃章艳并不特别失望。因为在松滋化石产地,还同时发现了爬行类、两栖类、昆虫类和植物类等20多个门类的化石。

“要知道,夏尔博士的工作地――德国麦塞尔化石遗址,就因古生物化石的开发和保护而闻名于世,旅游业因此兴盛。”覃章艳相信,随着对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松滋旅游也会因“猴”而兴。

转型:“金松滋”的第一大课题

覃章艳对“猴化石”的兴奋,以及对发展旅游的渴望,可看作是松滋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全域旅游战略的一个缩影。

松滋,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处于平原和丘陵结合地区。因地跨鄂西南纬向构造带及江汉平原沉积带,地层齐全,矿产资源丰富,原有石油、煤、岩盐、重晶石、钾卤等30余种矿产资源,是江汉平原唯一产煤县市,素有“金松滋”的雅称。

但随着长时间大规模采掘,松滋煤炭资源枯竭问题逐渐暴露,经济发展不可持续。2011年11月,松滋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转型,是摆在松滋面前的第一大课题。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核心在于培育发展替代产业,摆脱经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通过产业转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最为关键的是,替代产业要立足当地的要素禀赋,不能异想天开。

特有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松滋丰富的自然资源。松滋正好处于北纬30°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山、水、岛、溶洞、温泉等各有特色,境内还有少数民族风情。

“旅游业,无疑是松滋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松滋市委书记李恒认为,旅游是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的综合性产业。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既能带动消费,也能拉动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旅游是绿色产业,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松滋旅游业发端于1996年。那一年,松滋正好撤县建市。当时,松滋提出了“旅游兴市、建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的新兴旅游大市”战略目标,着重打造以水风景区为核心的龙头产品。

水,也由此拉开了松滋旅游开发的序幕。

突围:探索“旅游+”路线

水,系洞庭湖四口水系松西河的支流,流经五峰、石门、澧县、松滋、公安五县市。为防水患,1958年冬,水水库动工建设,历经22年,于1980年完工。

建成后的水水库,属亚洲著名的人工淡水湖,水大坝全长8968米,是亚洲第一大人工型土坝。最有特色的,是湖中的500多座岛,将水面多处分割,形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奇特景象,被誉为“楚南仙境千岛湖”。

正因于此,对于水风景区的开发,松滋一直持保护性开发态度。因为“水是松滋最靓丽的一张名片”,破坏容易,整治难。目前,水水库水质符合人类直接饮用水标准,是湖北省优质水源地。

“对于水,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如果没有好项目,宁可不开发。”李恒说,发展是硬道理,但生态保护则是发展的前提。

当地招商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曾有房地产公司老板提钱上门说,一亿元买下水中的一个岛,行不行?“对这种简单粗暴、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我们坚决拒绝。”

直到2011年底,松滋关于水的开发才开始步入正轨。当年,松滋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鄂旅投”),组建湖北水旅游发展公司,全面实施水旅游规划、建设和营运。

“水资源禀赋好,后发优势明显。我们要把水的旅游资源保护好、开发好。”鄂旅投相关负责人表示,水风景区的开发,将在继续践行“山水共欢、人水和谐”的理念下,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水文化旅游品牌建设,逐步提升景区形象和品质。

既要保护生态,又要发展旅游,两者如何兼顾?

鄂旅投给出的答案是,发展“旅游+户外运动休闲”模式。

为什么要走户外运动休闲的旅游线路呢?湖北水旅游发展公司负责人石萍告诉《支点》记者,水的核心资源是山、水及溶洞,但这些自然资源在其他景区可能也会有。要让水在全国众多景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走差异化路线,同时还得尊重自然,不能大挖大建。“综合考虑后,我们认为,发展户外运动休闲,既可尽最大限度保护水的生态环境,又能与其他景区错位发展,形成独有的水特色。”

具体的规划,则分为两个发展方向:一是“体育+旅游”,即结合水森林、湿地并存的多样化自然地貌条件,设置高低空探险、丛林探险、真人CS、攀岩等项目;二是“露营+休闲”,即围绕水资源,策划生态垂钓、潜水、摩托艇等项目,增强游客的体验乐趣。

经过几年努力,水的户外运动休闲特色名声渐起。今年5月,水风景区举办萤火花海音乐节,4天时间便吸引来自武汉、荆州、湖南常德近2万名游客,活动综合收入达1089.3万元。

今年10月21日-26日,水风景区将承办第三届中国汽车(房车)露营大会,首次将触角伸向全国。9月中旬,记者在水风景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搭建木结构的露营屋――这是房车营地的一部分。

“我们想把水打造成全国5A露营基地,并通过举办系列活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力争把松滋打造成国家级的露营旅游产业装备产销基地。”松滋市市长伍昌军信心满满,届时,水不仅是松滋的一张名片,更是中国的露营旅游集散地。

崛起:相信消费升级的力量

不难看出,水风景区的所有“玩法”,就是为了让水成为旅游目的地。也就是说,只要想办法让游客自愿在景区停留,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大半。

“发展旅游,要看到旅游业的趋势。”松滋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玲分管旅游。她认为,当前,中国居民消费步入快速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但旅游产品供给却跟不上消费升级的需求。此时,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水风景区,可看作是松滋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一种探索。”

对这种探索,覃章艳喜欢用更时尚的表达 :“旅游+”。具体来说,水风景区打造的是“旅游+休闲度假”。

巧合的是,位于松滋西南边陲的卸甲坪土家族乡(以下简称“卸甲坪乡”),正进行着另外一种“旅游+休闲度假”的尝试。

尽管地处偏远山区,发展滞后,但卸甲坪乡的资源禀赋却很独特,尤其是拥有天然的优质温泉。值得一提的是,温泉出水点水温约53℃――如此高温的天然温泉,在松滋市周边200公里范围内(湖北荆州、宜昌及湖南常德)少有,当地很早就有挖坑泡温泉的习俗。

从2011年开始,松滋市委、市政府在卸甲坪乡大力实施贫困山区扶贫综合开发,帮扶援建民族地区共同发展。几年来,扶贫效果明显:卸甲坪乡与外界连接的路修通了,电网改造好了,土家特色村寨建设渐成规模,旅游平台特色逐步彰显。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4年,卸甲坪乡引进宜昌民生地产公司,投资4亿元在卸甲坪开发温泉和土家风情资源休闲旅游度假村。今年9月中旬,记者在现场看到,温泉主题酒店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饰,预计今年底前对外营业。按规划,酒店内设有造型各异的温泉池、土家民俗表演、电影院等休闲娱乐项目。

“其实,这个项目是我主动找过来的。”宜昌民生地产公司董事长张鹏飞对《支点》记者说,他虽然以房地产开发起家,但很早就开始思考公司转型的问题。他留意到,中国已进入消费升级的时代,可是,当越来越多的人有车、有房、小孩上学稳定了之后,他们的增量收入会用来干什么呢?

“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增量收入会用于改善生活,特别是精神消费领域。”张鹏飞认为,为什么电影院、商业综合体会如此火爆,就是因为人们要享受生活。

在分析全球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发展后,张鹏飞总结出一套基本规律――这些城市大多离不开“四菜一汤”,即主题酒店、高尔夫球场、酒庄、游艇及温泉。

“这五项,都与消费升级有关。前四项,很多人都有涉及。但唯独温泉,是最稀缺的自然资源。”在获悉与宜昌相邻的松滋有天然温泉,且当地政府也准备大力开发温泉产业后,张鹏飞非常兴奋,主动找到卸甲坪乡协商投资事宜。很快,他的温泉度假项目便破土动工。

尽管投资不小,但张鹏飞对未来充满信心:“从大方向来看,休闲度假肯定是未来旅游的一种趋势。”

蝶变:强力推进全域旅游

与水风景区一样,张鹏飞也希望将温泉项目打造成旅游目的地,让游客留下来,走“旅游+”的路子。

这种模式,正是松滋全域旅游战略所推崇的路径。覃章艳认为,“旅游+”具有像“互联网+”一样强大的开放性和渗透力,能渗透各行业并与各行业融合发展,进而在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催生各种新业态、提升各行各业。

篇11

1、县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一是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持续推进,目前已建成文化分馆15个,图书分馆12个;免费开放政策全面落实,年均服务群众15000人次。二是建成了八旗广场、御路广场、箭亭广场等综合性文体活动广场,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三是“一场两馆”联动效应逐渐显现,运动场利用频率不断提高,大型演出、汇演、比赛等活动接连不断;2019年6月,建筑面积18000多平米的民族体育馆投入使用,基本可满足县内所有文化体育活动需要;2019年10月,珍珠球馆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工,达到国内先进标准,为文体活动特别是满族传统珍珠球运动提供了场地支持。

2、乡镇、街道文化纽带作用日益凸显。全县15个乡镇均建有综合文化站,站舍内配备电脑、音响、室内健身器材等设备,配发图书近18000册,并配有专职文化干部负责日常工作。每年为文化站补充各类文体设备,2019年为各文化站累计发放服装3000套,室内大型音响15套,便携音响30台,乒乓球台一套,象棋桌一个。各乡镇文化站作为联系县城和农村的“中间人”,其纽带作用日益凸显,在建设基层文化阵地、扶持文艺团体发展、培训基层文化人才、组织农村文化活动、搭建基层文化交流平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19年6月全省第二次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中,我县有景台镇、三道镇等6个文化站被评为三级站。全县10个社区均建有文化服务中心,为每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配发了音响、秧歌服、广场舞服、扇子等文化用品。

3、农村文化阵地不断夯实。截至目前,我县共建成农村文化小广场228个,计划年底前,实现高标准农村文化小广场全覆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按照“两室一场一栏(图书室、文体活动室、文化小广场、文化宣传栏)”的标准,目前已建成107个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计划年底前,实现187个行政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载体多元、活动多样、惠民深入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

1、服务载体多元化。经过不断努力,目前已打造成几个在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活动载体。一是文旅局文艺轻骑兵文化文艺小分队,每年元旦春节期间,组建小分队,把丰盛的文化套餐送到基层,包括演出、培训、春联年画、服装音响等。近年来小分队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形成了品牌效应,受到农村群众的广泛欢迎,成为农民朋友两节期间的一道文化大菜。二是送戏下乡,满族艺术团有限公司每年利用近一个月时间,把精彩的文艺演出送到全县各村屯,每年为农民朋友演出近50余场。三是农民、市民文化节,每年夏秋,文化节如约而至,期间由文旅局、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组织的各种演出、展览、汇演等文化活动共计30多场,极大丰富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文体活动多样化。按照“月月有活动,节节有演出,处处有亮点”的文化工作目标,广泛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年均组织、承办、联办、指导各类文艺演出、文艺比赛、汇演、展览、阅读、体育比赛等群文活动50余场次,形成了传统重大文体活动年年办,乡镇特色文化活动月月有,广场文化活动周周乐的良好文化氛围,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特色文化活动亮点纷呈,二道镇石场村农民春晚已连续举办五届,成为当地一项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小孤山镇农民文化艺术节已成功举办四届,营城子镇民间艺术节已举办五届,在当地都有极大反响。

3、惠民工程深入化。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一是文化用品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年均为基层文艺团体发放服装近万套、扇子5000多把、便携音响150多台;二是文化下乡范围更加广泛,除了文化物资发放,每年利用文化小分队、送戏下乡等活动平台,为基层送演出70余场,发送各类书籍共计15000余册,送春联、福字、年画计约12000幅,书法名家现场书写春联、福字近600幅,拍摄全家福150多张,惠及基层群众6万多人。三是各类文体培训不断加强,采取县内集中培训和下乡现场辅导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每年组织舞蹈、书法、乐器、体育等各类培训近30场,年均培训近5000人次。四是“阳光工程”农村文化志愿者行动计划深入落实,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从2016年开始,招募了卢晶、张慧敏、张秋菊等几名农村文化志愿者,通过志愿者的努力工作,基层文化活力得到很大激发,文化活动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

(三)文化扶贫持续发力,坚持扶贫先扶志和扶智的理念,各项政策向贫困村倾斜。

1、动员贫困村群众开展、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以2019年为例,8月初,通过各乡镇文化站举办全县基层秧歌、广场舞展演活动,动员全县14个乡镇20个贫困村21支秧歌队的872名秧歌爱好者,和14支广场舞队的423名广场舞爱好者参加汇演。指导西苇镇孤山河村举办秧歌比赛,指导二道镇宏明村举办文艺汇演,此外,支持二道镇石场村举办农民春晚,已连续举办五届。

2、针对贫困村文化惠民力度不断加大。一是送演出以贫困村为重点,每年文化小分队及送戏下乡等活动,都以贫困村为重点,年均为贫困村演出20多场。二是发放文化用品适当倾斜,仅2019年针对贫困村发放的服装就达到6500套(件),扇子3000多对,便携音箱近50台。三是针对贫困村的培训力度逐渐加大,2019年6月末,组织文化馆舞蹈老师下乡培训,对我县靠山镇、小孤山镇、莫里青乡等乡镇的贫困村300多名舞蹈爱好者进行了广场舞培训;8月中旬,组织全县27个贫困村60余名文艺骨干到民族体育馆进行集中培训,由专业舞蹈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并进行现场辅导。

3、贫困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一是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目前,我县27个贫困村实现文化小广场全覆盖。二是贫困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在2018年年底前,就为全县27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齐了每个村价值3万元的设备,贫困村高标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建成。

(四)保障政策逐步完善

2018年,根据上级文件指示要求,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和《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同时,向县政府报备。

二、文艺精品创作、展演百花齐放

大地历史悠长、人杰地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发展,2017年,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文化工作者和文艺创作者提供了政策保障。文艺创作者们用笔书写满乡故事,诞生了一大批精彩的文艺作品和精品剧目。

(一)精品文艺作品不断涌现。2016年以来,诗词《临江仙·七夕》获全国最美原创诗词大赛一等奖;歌词《萨满婆婆晚情浓》获得市原创歌曲大赛歌词一等奖;大戏《虎将军和云燕儿》获第四届“杯”全国优秀剧本征集一等奖;剧本《李连贵传奇》入选2018——2021省重点文艺项目;拉场戏《五万块》在首届“金百花”全国小型戏剧戏曲作品展演赛中获最佳剧目奖;歌曲《请到满乡来》入选中国城市音乐名片。

(二)满族艺术团佳作频出。满族艺术团有限公司是省内唯一的满族文艺团体,坚持发掘传承弘扬满族优秀文化,展示满乡文化魅力,多年来创作编演了一大批精品剧目,获得荣誉无数。2016年荣获由、文化部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颁发的“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7年,满族神话歌舞二人转《额鹰》获得省第八届二人转小品艺术节剧目综合一等奖;2017年10月,参加中曲协主办的首届东北三省地区优秀剧目展演,荣获优秀展演奖;2018年2月参加中曲协主办的第十三届河南省马街书会优秀曲艺节目展演,荣获优秀展演奖;2018年7月参加和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荣获优秀展演奖;2019年7月参加和文旅部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荣获优秀展演奖。

三、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是省唯一的,满族文化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蕴含丰富。以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抓手,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一是加强组织保障,目前,我县共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6处,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十三五期间,县政府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设施方案》,成立了文物安全保护领导小组,牵头成立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机构,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提供了政策和机构保障。二是加大保护力度,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立标牌18套,界桩272根;落实防火、防盗、防毁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三是加紧修缮抢救,三道乡城子村清真寺始建于1644年,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是我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修缮前已残破不堪,2018年,在的申请和协调下,聘请国内专业的古建筑修复单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了修缮。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经过非遗中心发掘整理,目前,我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5项,其中省级非遗2项,分别是萨满文化遗存和满族珍珠球,市级非遗23项,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戏曲、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生活礼仪、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医药等多个方面。有省级非遗传承人1名,县级传承人33名。2018年5月,在的申请下,我县荣获省文化厅颁发的“珍珠球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并被省文化厅确立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9年9月,满族珍珠球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文化交流活动广泛开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化交流互动对提升地区文化,开拓眼界,提高文化工作者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传播展示形象和满乡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一)积极参与国家级比赛。2016年以来,组建舞蹈队,五次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及文化部举办的全国舞蹈大赛,获得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把满乡舞蹈特色和文化魅力充分展示给全国观众,提升了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