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1 19:32:2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水电勘测设计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工具的进步引起了社会的变革,技术的革新推动了效率的飞跃。在信息社会,我们要积极有效地运用各种信息化工具,服务我们的工作。结合水利勘测工作,各种勘测手段的应用,促进了勘测工作由定性分析向定量计算方向发展。定性与定量的紧密结合,对于促进我国水电水利工程发展有重大意义。
1.CAD技术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中的应用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产生于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它伴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普及。二十世纪80年代CAD技术开始引入我国。90年代,CAD技术和系统在我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有了飞速的发展,CAD的应用迅速普及。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始逐步加大对大江大河的整治力度。对水库和堤防除险加固工程投资巨大。与之相应的勘测设计工作量也急剧增大。传统的手工绘图、计算不能满足其任务要求,利用CAD技术,则极大地改善了勘测设计条件。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实现了计算绘图与测量的一体化,从数据录入到输出都是在自动化软件的管理下进行,在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设备之间以数据流的形式交流,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自动化计算,不但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还避免了人为的错误。可能以前手工计算要三个工日的工作量,不到一分钟就计算完成了。
CAD技术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面对日益复杂与苛刻的勘测设计工程,CAD技术发挥的作用也将会也来越大。它的发展已经和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这两项是相互促进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未来是要求朝着标准化、协同化、精细化方向发展。那么以计算机智能管理操作为基础的CAD将为实现这一方向起到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的CAD技术应用今后应重点放在三维设计、协同设计、智能化设计方面,使CAD工具不仅仅当绘图工具,还要当计算工具、储存工具和测量工具。
2.GPS定位技术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
GPS是指全球定位系统。是世界上第一种大规模商业及民用应用的卫星导航,测绘测距系统。作者需要指出的是,单纯的GPS系统不会在我国有更加深入的应用了,因为我国已经有了类似于GPS的北斗系统。同时,欧洲有了自己的伽利略系统,俄罗斯也有了格洛纳斯系统。本文所指的GPS,代表以上所说的所有系统,并不是仅指美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近年来,GPS高精度的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突出优点有以下几点:
GPS设备操作简便,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它重量轻,体积小,所带来的后勤压力也小,减少了测绘人员的劳动强度。
观测站选址灵活,不需要通视,减少了观测站的数量,也就减少了测量工作的经费和时间。
几乎不需要人工计算,定位精度高,减少了计算失误率。在小于50km的基线上,其相对精度可以达到1ppm~2ppm,随着基线的加长,其定位相对精度就越高,这是人工观测不能比拟的。
观测效果丰富。GPS观测成果同时提供了三维坐标。在测量经纬度的同时,也测量了所处地的高度。这就为研究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和地面点的高程开辟了新途径。
对于手工校正要求低,观测时间短。目前,利用经典的静态定位方法,完成一条基线的相对定位所需要的观测时间,一般为1h~3h。为了进一步缩短观测时间,提高作业速度,近年来发展的短基线(不超过20km)快速相对定位法,其观测时间仅需数分钟。
GPS观测设备能全天候作业,一般不受天气条件限制。突破了光学观测的局限。
3.遥感技术在水利水电勘测中的应用
根据遥感的平台分类,可以将遥感技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共三大类。遥感技术由于视域广阔、信息丰富、具立体感、卫星影像成周期性重现以及获取资料快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工程中有关地质问题及相关的环境等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A.遥感技术在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
遥感图像能提供大量宏观的线性构造信息,较为全面的反映区域地质特征、水系分布特征和地貌形态,所以遥感图像成为研究区域构造格架,确定断裂体系及活动性以及评价工程及其周缘地区的构造稳定性所必不可缺的参考资料。
B.遥感技术对于危险地带的监视
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岸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某些松散堆积体等易出现问题的地带进行监测与调查中,有一些工程应用遥感技术利用航卫片或彩红外片进行地质解译,结合野外的现场观察,可以方便快捷的判定该地区的地质活动强度与稳定性。
C.遥感技术对于非地表资料的判读
利用遥感影像,特别是彩红外影像进行岩溶及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有其特殊的优势,像片解译不仅能很好地判读各种岩溶地貌现象,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和其它介质红外光谱的差异,判断地下水的分布和泉水分布等。。
D.代替人工进行中小比例尺地质测绘填图
在保持必须的野外考察和成图现场校核工作的前提下,中小比例尺地质图可以用遥感成图取代常规地质测绘。建筑物及其它重要地区大比例尺工程地质图优先考虑遥感成图。这样可以节约测绘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4.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利水电勘测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即GIS技术,它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与计算机系统,传感器系统,数据库系统紧密相连。这些技术又是在不断发展的,每项技术的进步都给GIS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所以GIS在水利勘测设计行业的应用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GIS技术自身的发展,更取决于整个行业的数字化的进程。
GIS技术可以有效的管理具有空间属性的各种资源环境信息。它自身集成了信息采集(需要传感器支持)、存储、判别、计算与处理、多样化专业性输出等功能。是计算机技术在资源管理行业利用的代表。GIS技术的发展有以下2种趋势:
网络GIS。是指GIS技术与互联网密切结合并深度拓展的一种产物。网络是实现资源共享和远程遥控的基础技术,从互联网的任意一个节点,网络用户可以浏览GIS站点中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以及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千里之外的数据犹如在眼前一样,可以直接操作。它可用于除了一般数据外的特殊数据类型,尤其是矢量数据的处理。以网络浏览器为应用工作平台,在客户端可以实现对矢量数据的操作,全国各个测绘点和数据库连为一个整体,并可通过网络远程调用和各类数据、图形、图像。
“3S”组合集成技术。“3S”是一种更加深入化的组合系统技术,它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的深度组合,也就是说,通过计算机硬件的基础加上软件的分析能力,统一的接受由其他接口传来的各种信息,并作出判断。在这个大系统中,每一部分进行分工,犹如大脑控制躯干,GPS主要被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或准实时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语义或语义信息,发现地球表面的各种变化;GIS则对多源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时时编译、动态存取,系统组合的功效可以更全面的反应多种情况,表达更多的信息。
5.结语
面对快速发展的水利水电建设事业,我们要积极地学习利用新的技术和工具来为我们服务。本文介绍的以CAD电脑辅助绘图技术,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技术,GIS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水利水电行业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负担,并且能提升准确率。我们在发扬艰苦奋斗工作精神的同时,也要主动学习掌握这些新的工具,新的技术,这样才能满足新时期水利水电勘测事业的工作需要。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计算程序集》是全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部门中较为完整和系统化的程序集,可以完成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绝大部分常规计算,已经在本行业的40多个甲级设计院和众多的市、地、县一级勘测设计部门得到应用。另外,还有一些没有收集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计算程序集》的程序也在一些设计院使用着。若干中型、大型工程的分析计算软件还没有汇集成册。
在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方面,土石坝CAD、拱坝CAD、重力坝CAD、闸门CAD、厂房CAD、枢纽布置CAD、水能CAD、隧洞CAD、渠系CAD、河道整治CAD等等,已经在有些设计院得到很好的应用,对于优化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加快设计进度,减轻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发挥了积极的效果。
时至今日,很难设想,没有水利工程方面的软件,怎么进行设计工作,这就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表现。这些软件,为水利水电工程采用先进技术,为优化设计、节约投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贡献虽大,却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7、80年代,有一些设计部门的领导,羞羞答答的拟投资计算机,花几万、几十万元,买一些计算机设备,还勉强通得过,说要花几百、几千元买软件,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这种思想状态,现在仍然残留在社会上。设备是看得见的,价格不容怀疑,不能无偿拿回。软件是看不到的,它是否有价值,他们怀疑,更有甚者,我也可以盗版来。有些设计单位的领导花几百几千元请客吃饭,眼都不眨一下,要他拿出几百元几千元买软件,根本不于考虑。无偿或低价使用软件,仍然是大家的习惯。水利部规划设计总院在80年代曾投入上千万元,支持各甲级院开发软件,但各院用于开发的人力价值,远远超过了规划设计总院的投入,开发成果属于谁,总院无权,各院也不愿无偿提供,但也卖不出好价钱,以收回成本,最后只有本院独享,好在它着实提高了我们国家的水利设计水平。没有软件的设计院怎么办,只有重复开发。当年软件的开发者,多数是出于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是不计报酬的,干着高水平的工作,拿着单位的平均工资,无怨无悔的工作,这样,遂产生了当前这么多水利应用软件。这一批人老了,退休了,年轻人上来了,也有不少好的软件问世,更丰富了水利软件的阵容。年轻人最讲究自我价值,这种扭曲贡献与报酬的关系,能够吸引高水平的技术人员长期投入吗?
现在,人们慢慢懂得了软件的威力,但相当多的人仍然不懂它的价值。我们可以花几十万、上百万买国外的软件,却不愿意用1/10的价格买国内的软件,特别是水利软件,有些人还骂有偿转让的人是铜臭。当真水利软件的作者就如此低价吗。现在不是软件漫天飞,你可以不买这个买那个,现在经常会遇到好的软件不愿意拿出来。
除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计算程序集》向用户推广使用以外,还有一些设计院也在把自己的一些软件推向社会,但更进一步的交流仍然存在着一些障碍。特别是各种CAD软件,很难找到卖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CAD软件及其所出的设计成果,代表了一个设计院的水平,在设计投标中,谁也不愿意竞争对手由于工具的先进而打败自己。
二、水利水电行业的软件销售价格,严重的与其实际价值不相称。软件编制者从事的是双专业的高水平技术工作,就因为你不能为本单位挣回更多的收入,无论待遇和地位都不能与你对社会的贡献相一致。作为设计单位的领导者,也不愿意将高水平的双专业人员,压在不挣钱的软件开发岗位,于是。设计单位纷纷撤消7、80年代建立的计算机室、处,或者改变它的性质:只管管电脑设备。作为软件编制者,宁愿多揽几个工程设计任务,而不愿意过多的编制软件和卖软件。因为设计费远远地高于软件的价格。
三、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多样性,应用条件的千变万化,程序编制者很难一次预见到所有的工程条件,经常要对程序做某种修改,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程序使用者非常熟悉软件的性能,因而程序的售后服务工作量相当大,有些得不偿失,还不如不卖。
虽然存在着这些障碍,但是,仍然有一些热心人士和单位,执着的从事着软件开发工作,愿意将软件贡献给社会。在推广应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计算程序集》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市、地、县级设计单位很需要更多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应用软件,特别是CAD方面的应用软件。水利工程网站开辟了应用软件的交流园地,加强应用软件的程序交流和信息交流。欢迎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参与。
您可以采用下面的任意一种交流方式:
一、有愿意将自己编制的应用程序作为自由软件,提供给大家无偿使用,接受大家的检验的,我们衷心的欢迎你们,并向你们表示谢意。
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专业以实际应用和职业需求为导向,将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先进方法和能力培养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基于水利工程领域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现状,建立针对性强、知识结构完整、课时配置合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时充分考虑与水利工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相联系,提高所培养研究生在本行业相关职业资格认证中的优势;同时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与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年会有机结合,不仅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和论文研究进展情况,同时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同时,根据学校与行业联系紧密的特点,发挥校友纽带作用,依托校友关系在青海、新疆、甘肃、宁夏、陕西、黑龙江等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建立实践基地有19个,其中西北水电勘测设计院、中国水电第三工程局、中国水电第十五工程局、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西北大型企业更是与水利水电学院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并设立了研究生实践基地。同时学校投入大笔资金建设实验室及完善实践基地,各大型企业均有配套资金用于实践基地建设与完善。
为了更好地推行本培养模式,水利水电学院不仅在硬件上进行改革,在软件配套上同样极为重视。学院秉承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原则,为培养研究生建立了一支校企联合,以名师、专家为主体的实力雄厚的培养团队。同时学院还投入大笔资金用于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专家讲座、学术论坛,进而为研究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鼓励学生多与企业联系,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并向参加企业实践的学生每个月发放一定额度生活补助。
同时为确保校外导师培养质量,水利水电学院还制订了严格的校外导师遴选制度,要求校外导师需由经单位推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人认可的人员担任,同时要求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极为了解本工程领域前沿发展状况且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年龄不超过55岁;掌握本专业学位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或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解决所属专业学位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立指导硕士生进行实践活动和论文写作的能力。校外导师负责制定论文研究计划,检查论文进展情况,作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工作,督促论文工作进度计划的按期完成,保证3次进度报告的考核与检查。双导师应加强联系与沟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负责。
在整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技术实践与工程管理实践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能力的培养与指导,以及论文选题与学位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等。校外导师应经常交流指导情况,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不断提高。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每名校外导师须与我校一名导师合作共同指导,不可独立指导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成果
1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在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几年时间内,已毕业研究生在各自单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批大中型企业的董事长、经理、企业的总工等,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我校毕业的工程硕士夏忠,是全国首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端木礼明作为河南黄河河务局总工,主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多个专题和项目。
2产生学校其他学科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的联动效应
继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专业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学校其他专业亦纷纷推出适宜自己专业的校企联合模式,电气工程、工商管理硕士还被选作为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科,电气工程学科与西安宝德自动化有限公司签署了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协议,并设立了研究生实践基地,同时设立每年10万元研究生创新基金,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新型模式的推出,在学校内产生了较好影响。
3推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改革
由于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就业方向不同,因此,在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同时,必须改革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提升学术型研究生理论与方法创新能力。由于本专业用于创新,结合严格、缜密的培养方案,我校水利工程(本、硕、博)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一步促进提升了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4促进同行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
2011年11月,召开了由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承办的全国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会议就“全面推进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切实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进行了探讨,我校做了大会主题发言“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探讨”,与兄弟院校交流综合改革经验,反响较好。
三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主要体会
1以实际应用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了培养方案
根据行业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优化培养方案,制定面向企业的课程体系;根据工程技术难题,确定论文选题;采取校企联合指导小组模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工作;论文采取企业和高校双盲审制度,保证培养质量。
2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构建了校企联合的订单式培养模式
以人才需求和科技合作为基础,以订单式培养为着力点,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现校企双赢。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企业人才引进提供了便利。
3以能力素质提高为核心,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订单式培养为主线,在招生中,实行双向选择,校企联合考核能力,订单式招生;在理论实践与教学过程中,实行模块式培养,半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半年在企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论文研究阶段,一年时间在企业完成论文工作;毕业后订单企业审核并就业。
西安理工大学在水利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严谨的治学作风,严肃的教学态度,严格的培养管理”的优良传统;我们将不断加强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依托学校学科和企业优势,构筑高水平的办学平台,实施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模式,注重基础,强化实践,致力于培养扎根西北、敢为人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四关于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我校水利水电学院的这次创新性研究培养模式改革,根据行业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并进而优化培养方案,制定面向企业的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难题,确定论文选题,采取校企联合指导小组模式,指导学生开展论文研究工作,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现了校企双赢。
研究生经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培训具有了就业竞争能力,但由于国家近年来本科生、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逐年增大,因此就业时本校学生之间竞争也非常激烈。为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可以考虑订单式培养模式。在招生中,实行双向选择,校企联合考核能力,订单式招生;在理论实践与教学过程中,实行模块式培养,半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半年在企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论文研究阶段,一年时间在企业完成论文工作;毕业后订单企业审核并就业。一方面解决了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问题,另一方面缓解了学生就业压力,再次有效实现企业双赢。
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全日制联合培养学位研究生实践单位的政策或资金支持力度,并尽快出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及考核方法,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钰,康妮,刘惠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7.
[2]虞翔,汪信,张建宇,夏欢.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和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24):4-77.
[3]崔杰.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6(88):15-20.
1 前言
自2003年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发起建立“全国工程地质专家库”以来,得到全国各界工程地质(含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相关专业)行业高科技人员的积极响应,已经收到420余份反馈回来的专家登记表,均已录入数据库。“全国工程地质专家库”已初具规模,从针对服务的行业来说,包括水利电力、铁路交通、矿山和工业民用建筑等;从专业领域来说,包括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施工、地质灾害研究等;从遍及的单位来说,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部委直属勘测设计院和公司等一百多家;从职称分布来说,包括工程院院士、勘察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等;从工作职务来说,包括院长、副院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经理、校长、系主任等。
入库的单位及其人数情况: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14人;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11人;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12人;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43人;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15人;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39人;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11人;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11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7人;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39人(这里只列出了10人以上的单位)。
2 软件功能
2.1 基本功能
① 显示工程地质(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及相关专业)专家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技术职称、工作职务、工作单位、单位性质、联系方式。 ② 显示专家专业特长,工作领域。 ③ 打印专家表。 ④ 按照入库序号、姓名和工作单位排序,方便检索。 ⑤ 可随时登记入库。
2.2 查询
按照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单位性质、技术职称、专业特长、工作领域等单个字段查询,查询的结果可显示专家基本信息、专业特长和工作领域,打印专家表。
2.3 高级查询
多个字段的组合条件查询,查询结果可制作报表。
2.4 数据库维护
数据库管理员能够轻松完成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工作,如添加、删除、查询等。
专家库可用于人事档案管理、查找工程咨询专家、聘请工程项目评审专家、查找稿件评阅人、聘任学位论文审阅人等。
3 系统界面及功能模块
3.1 主界面
全国工程地质专家库系统主界面如图1所示。界面包括菜单区、查询区、信息管理区和信息显示区。菜单包括记录、查询、管理员和帮助等项。查询区包括单个字段的简单查询和高级查询按钮。信息管理区由基本资料、专业特长、工作领域、备注、全表浏览、打印、退出按钮组成,点选不同的按钮,信息显示区将显示不同的信息。
3.2 高级查询界面
点击主界面窗口中查询区的高级查询按钮会弹出高级查询窗口,如图2所示。通过该窗口可生成查询条件、选择结果中要显示的字段、选择排序字段、选择组合查询条件,并执行查询。查询结果由查询结果窗口(图3)显示出来。
3.3 查询结果窗口
点击高级查询窗口中的开始查询按钮就可弹出查询结果窗口。查询结果窗口左上部分显示符合查询条件的记录,右上部分是打印全部结果按钮和打印选中结果按钮。下部是选中专家的详细信息,当点选左上部的不同专家,其详细信息会改变。
3.4 查询结果报表打印窗口
点击查询结果窗口中的打印全部结果按钮将弹出查询结果报表打印窗口,如图4所示。上部是打印按钮、导出按钮和缩放比例下拉列表框,中间是报表显示区,下部是页码显示和翻页按钮。
3.5 选中结果报表打印窗口
点击主界面信息管理区打印按钮和查询结果窗口中的打印选中结果按钮将弹出选中专家资料报表打印窗口,如图5所示。
3.6 数据库管理员界面
点击主界面管理员菜单下的管理员登陆菜单项后,弹出管理员登陆对话框(图6),输入帐号和密码后,点击确定按钮进入数据库管理员界面(图7)。
数据库管理员界面由菜单、工具按钮、专家信息编辑区和全表数据浏览和编辑区组成。工具按钮包括移动记录、添加、删除等按钮组成,专家信息编辑区用来编辑专家信息,全表数据浏览、编辑区浏览和编辑数据库记录。
4 工程地质专家库系统开发
4.1 数据库
(1)信息来源
通过学术会议、信件和网上下载(见enggeo.org/xwdt-040106.htm)等途径分发“全国工程地质专家库专家登记表”,收集反馈回来的原始登记表,录入数据库中。
(2)创建数据库
在Microsoft Office Access软件中建立专家数据库。数据库中包括的字段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技术职称、工作职务、专家特长、工作领域、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和电子邮箱等,基本涵盖了专家的基本信息、特长、工作领域和联系方式。
(3)数据录入
数据录入方式有两种方式: ① 在Access中录入; ② 数据维护方式,即在数据库管理员界面中输入数据。
所有专家的信息存储在一个数据表中,每位专家的信息在数据表中表现为一条记录。
4.2 系统功能的代码实现
采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作为开发工具,运用其集成开发环境和快速应用程序开发技术,根据软件的功能模块分别创建程序界面和窗口(图1-图7)。开发过程中使用了ADO Data控件、DataGrid控件、DataEnviornment设计器、Data Report设计器等。
下面着重叙述高级查询的实现。在高级查询窗口中,用户填写的查询条件包括查询结果中显示的字段、where子句查询条件、字段排序子句,用字符串连接生成SQL查询语句。然后在专家数据表中查找符合查询条件的专家记录并在查询结果窗口中显示给用户。完成高级查询功能的程序片段如下:
Private Sub cmdQuery_Click()
Dim strKey As String
Dim strSQL As String, strsqlAll As String
Dim strOrderSQL As String
Dim strOrder As String
Dim intLenKey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查询结果至少要显示一个字段
If lstKey.SelCount = 0 Then
MsgBox "查询结果中至少要显示一个字段!", vbMsgBoxSetForeground, "缺少字段"
Exit Sub
End If
If txtCondition.Text = vbNullString Then
MsgBox "请加入查询条件!",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
Exit Sub
End If
'查询结果中显示的字段
strKey = vbNullString
strkeys = vbNullString
For i = 0 To lstKey.ListCount - 1
If lstKey.Selected(i) = True Then
strKey = strKey & lstKey.List(i) & ","
End If
strkeys = strkeys & lstKey.List(i) & ","
Next
strKey = Mid(strKey, 1, Len(strKey) - 1)
strkeys = Mid(strkeys, 1, Len(strkeys) - 1)
'where子句查询条件
strWhere = vbNullString
If Len(Trim(strQuerySQL)) > 0 Then
strWhere = " where " & Trim(strQuerySQL)
Else
strWhere = vbNullString
End If
'字段排序字句
If lstOrderKey.ListCount > 0 Then
mstrOrderSQLs = ""
intLenKey = 0
For j = 0 To lstOrderKey.ListCount - 1
strOrderSQL = lstOrderKey.List(j)
If optOrder(0).Value = True Then
intLenKey = InStr(1, strOrderSQL, "(升序)", vbTextCompare)
strOrder = " ASC"
Else
intLenKey = InStr(1, strOrderSQL, "(降序)", vbTextCompare)
strOrder = " DESC"
End If
If intLenKey > 0 Then
strOrderSQL = Mid(strOrderSQL, 1, intLenKey - 1)
If mstrOrderSQLs "" Then
mstrOrderSQLs = mstrOrderSQLs & ","
End If
mstrOrderSQLs = mstrOrderSQLs & strOrderSQL & strOrder
End If
Next j
mstrOrderSQLs = " order by " & mstrOrderSQLs
Else
mstrOrderSQLs = ""
End If
'字符串连接生成SQL查询语句
strSQL = "select " & strKey & " from " & " 专家库 " & strWhere & mstrOrderSQLs
strsqlAll = "select " & strkeys & " from " & " 专家库 " & strWhere & mstrOrderSQLs
adoconnection.Execute strSQL
adoconnection.Execute strsqlAll
If Err Then
MsgBox Err.Number & vbCrLf & Err.Description & Err.Source, vbCritical, "SQL语句错误"
Err.Clear
Exit Sub
End If
Set recResult = New ADODB.Recordset
Set recKeyword = New ADODB.Recordset
frmQueryResult.strSQL = strSQL
frmQueryResult.strSQL = strsqlAll
recKeyword.Open strSQL, adoconnection, adOpenStatic, adLockOptimistic
recResult.Open strsqlAll, adoconnection, adOpenDynamic, adLockOptimistic
If recKeyword.RecordCount
MsgBox "没有您要查找的记录!", vbInformation + vbOKOnly, "找不到记录"
Exit Sub
End If
'查询结果显示
frmQueryResult.Show vbModal
我国现有水利科技期刊共94种,分属5大类涵盖13个水利学科,主办单位所在地分布在25个省、区、市。我国西部12省共有公开出版的水利科技期刊17种,占全国水利科技期刊总量的18%左右。其中,内蒙古1种,陕西8种,甘肃1种,四川3种,云南1种,贵州1种,广西2种。尚有重庆、新疆、宁夏、、青海没有公开出版的水利科技期刊。从创刊时间来看《,陕西水利》创刊时间最长,其余期刊大多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从出版周期看,季刊4种,双月刊12种,月刊1种。
2.西部地区水利科技期刊涵盖学科和主办单位分布
西部地区水利科技期刊涵盖学科有水土保持、水力发电、水利建设与管理、水利技术、节水灌溉、防汛抗旱、水文、水利经济、农田水利等方面,主办单位主要分为全国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学会、行政主管部门等几种类型。
3.西部地区水利科技期刊学术水平
分布在陕西省的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通报》、《水土保持研究》三本刊物特色鲜明,学术影响力大,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遴选期刊,在全国水土保持领域处于领先水平。而其他省市级学会主办的期刊或高等院校主办的期刊影响因子相对较低,目前均未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行列。
二、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陕西省水利科技期刊发展状况
处于西部地区领先水平。陕西省所属辖区的水利科技期刊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占西部地区总量的近50%,学术影响力也相对较高。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办的《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通报》、《水土保持研究》三大水土保持类期刊,成为西部地区典型的较高学术水平期刊代表。其中,《水土保持研究》还开创了大陆和台湾合办期刊的先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得益于雄厚的科技人力资源优势,影响因子高于西部地区水利科技期刊平均值。
2.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主办的期刊学术影响力高于地方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期刊
众多国家级或地方级水利工程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促进了陕西省水利科技期刊的全面发展。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办的三大水土保持类期刊外,陕西省水工程勘察研究院主办的《地下水》,是我国地下水专业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期刊。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主办的《西北水电》,代表着西北地区水电行业科技进步水平。位于四川的由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主办的《水电站设计》,主要刊登我国大中型水电工程的设计、科研、监理等方面的论文和实践经验,涉及水电站设计的各个专业。位于广西的由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主办的《红水河》,利用西南边陲红水河10个梯级水电站开发的地缘优势,突出岩溶地区水电开发特色。由此可以看出,这些代表性期刊都有着明确的期刊定位、特色鲜明。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部分期刊存在着栏目雷同、特色欠缺等不足。
3.水利期刊总体数量偏少,地域分布不均
从统计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公开出版的水利科技期刊总量偏少,地域分布不均,整体学术影响力不高,稿源不足,与地域特色贴得不够紧密。西部地区水利科技期刊大多创刊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20多年来,一直没有新创刊的期刊。1978年创刊的《重庆水利》、1989年创刊的《新疆水利》虽然有着悠久的办刊历史,但仍然是内刊出版状态。
三、推进西部水利科技期刊发展
如何开阔思路,推进西部地区水利科技期刊全面发展?
1.高度重视,调整布局
西部水利事业大发展急需水利科技期刊配合。目前,西部地区水利科技期刊中内刊还占一定比例,如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至今无水利科技期刊,西部地区有一些典型的水利行业高职院校,如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主办的具有水利行业特色的期刊也为内刊。笔者建议期刊主办单位提高刊物学术质量并加快申办公开期刊,稿源丰富的公开出版期刊应缩短刊期,加快信息和知识传播速度。
2.立足地方水利特色,明确定位,办出精品
不同的流域和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点,水利工程的多少、江河湖海所占的比例、地域的水资源状况等相互差异较大,这也决定了地方性水利期刊内容的差异性。西部地区水土资源极不均衡,西北地区水少土多,西南地区水多土少,水利科技期刊必须根据地区水利建设特点和需求做好选题策划,把握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和水利建设特点,立足地方,创办特色栏目,独辟蹊径,拓展视野,全力服务当地水利建设。《四川水利》的“巴蜀河川”栏目,就是立足地方设置的特色栏目。加强水文化建设是推动水利又快又好发展的有力支撑,2012年水利部印发了《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要求全面推进水文化建设与研究,水利科技期刊应该适应水利发展需要,科学调整栏目设置。从西北地区来看,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的渭水,陕西的汉水,四川的都江堰,重庆的嘉陵江、长江两江流域,都有着鲜明的流域文化特色,地方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水利科技期刊,可以设置相关水文化研究专栏,向水利行业知名专家、学者约稿,丰富期刊内容,推动水利科技发展。
1 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天津干线天津市2段工程(以下简称天津2段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工程的尾端部分,工程位于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中北工业园园区内。。工程任务是作为天津干线输水工程的组成部分,负责将南水北调中线水输送到天津干线末端的曹庄泵站,通过天津市内配套工程输水至滨海新区的塘沽、大港区和在建的津滨水厂及静海县,为城市用水提供引江水源保障。
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定,天津2段工程总投资19436.60万元,其中工程静态总投资18421.60万元,建设期还贷利息1015.00万元。
根据国家对南水北调工程投资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有关政策,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天津2段工程投资,受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管理局委托,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此项目管理预算。
2 编制原则
项目管理预算是工程建设实施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管理预算在国家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基础上,以利于投资人和项目法人对投资进行有效的管理为目的,主要根据工程分标方案和招标文件进行编制。项目管理预算总投资必须控制在国家批准的设计概算投资总额度之内,项目管理预算的静态总投资是项目法人管理静态总投资的最高限额,是制定年度投资计划、编制年度完成投资统计报表、考核工程造价盈亏、验核工程经济合理性、保证承发包工程合同实施,以及投资人对项目法人进行奖惩的主要依据。
天津市2段项目管理预算的基础价格(包括人工预算单价和风、水、电等基础单价)以及工程单价的费用标准,与批准的设计概算相同。本项目管理预算按批准的设计概算编制年价格水平,编制时,主体工程招标已经完成,项目管理预算招标项目的标段划分及工程量,均与招标设计相同,项目管理预算在批准的设计概算总投资额度之内,结合工程实际和标段划分,对施工条件、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和工程单价进行了合理调整。在此基础上,采用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编制工程单价。在项目设置和费用额度上,本项目管理预算与批复设计概算略有不同,以利于项目法人结合工程实际加强对投资的控制和管理。独立费用的项目管理预算,原则上以初步设计概算所批准的额度为依据。
项目管理预算的总投资控制在国家批准的设计概算总投资额度之内。
3 编制依据
1)国调办投计[2008]154号文印发的《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管理预算编制颁发(暂行)》。
2)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3)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
4)水利部水建管[1999]523号文颁发的《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5)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6)国家发改委发改投资[2008]1228号文核定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天津1、2段工程初步设计概算;
7)工程招标设计文件、图纸、工程量;
8)工程施工合同文件;
9)其他有关文件、协议、合同等。
4 编制方法
4.1项目划分
项目管理预算的项目划分包括建筑安装工程采购、设备采购、专项采购、项目管理费、技术服务采购、生产准备费、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其他费用、可调剂预留费用和基本预备费十个部分。每个部分之下的项目,原则上根据招标项目和建设管理体制,以及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工程投资管理的要求设置。
4.2建筑安装工程采购
1)基础单价
采用初步设计概算相应价格。
2)工程单价
综合考虑招标设计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单位的投标文件对施工方法进行优化,采用预算定额计算工程单价,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企业利润、税金均采用初步设计概算费率。
3)工程量
采用合同工程量进行编制。
4.3设备采购
采用初步设计概算的设备价格和招标采购的设备数量进行编制。
4.4专项采购
采用初步设计概算值。
4.5项目管理费
1)项目法人项目管理费以项目管理预算一至三部分投资之和为计算基数,乘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的分摊费率0.7%进行计算;
2)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费
建设单位开办费按初步设计概算建设单位开办费计列。
3)建设单位人员经常费
根据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天津市2段建设单位定员5人,人员经常费计算期为4.5年。
4)工程管理经常费
按建设单位开办费和建设单位人员经常费之和的40%计算。
5)联合试运转费
按1万元/km计算。
4.6技术服务采购
1)工程勘测设计费
采用初步设计概算值
2)工程建设监理费
按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计算。
3)招标业务费
招标费按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价格[2002]1982号文计算,在招标服务费标准的基础上增列30%作为招标业务费。
4)工程科学研究试验费
采用初步设计概算值
5)技术经济咨询费
按一至三部分投资之和的1%计列。
4.7生产准备费
1) 生产及管理单位提前进厂费
按初步设计概算建安工作量的0.2%计算。
2)生产职工培训费
按初步设计概算建安工作量的0.3%计算。
3) 管理用具购置费
按初步设计概算建安工作量的0.02%计算。
4) 备品备件购置费
按初步设计概算设备费的0.4%计算。
5)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
按初步设计概算设备费的0.14%计算。。
采用初步设计概算值。
4.8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
采用初步设计概算值。
4.9其他费用
1)工程保险费
按初步设计概算建安工作量与设备费之和的0.45%计算。
2)工程质量监督费
按初步设计概算建安工作量的0.07%计算,本工程初步设计概算批复后,国家相关文件取消工程质量监督费和定额编制管理费,故本项费用以及以下的定额编制管理费只是暂时列入。
3)定额编制管理费
按初步设计概算建安工作量的0.08%计算。
4.10可调剂预留费用
项目管理预算与初步设计概算投资的差值。
4.11基本预备费
按初步设计概算工程部分基本预备费计列。
4.12价格因子权数测算
这是项目管理预算最为繁琐的一部分测算,在此将注意事项加以说明,供各位同行参考。
项目法人所辖项目的同性质建筑或安装工程的各价格因子权数名称应统一,各建筑或安装分类工程项目权数之和均为100%。
建筑或安装分类工程中的人工、机械一类费用、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为必选项目。
建筑分类工程中的电力、钢筋、水泥、粉煤灰、柴油、炸药、砂石料作为主要材料的必选项目,但不受此限制;主要材料项目选择应满足主要材料费之和大于全部材料费的85%~90%;其余归并为其他材料,其他材料费应小于全部材料费的10%~15%。
砂石料在建筑分类工程项目中一般为独立的价格因子,若砂石料为现场生产,在计算其价格指数时,应按人工、加工消耗的材料、费用等选择价格因子权数项目。
安装分类工程中的电力、钢材、电焊条、汽油、氧气作为主要材料的必选项目,但不受此限制;主要材料项目选择应满足主要材料费之和大于全部材料费的85%~90%;其余归并为其他材料,其他材料费应小于全部材料费的10%~15%。
根据各价格因子权数项目,首先测算项目管理预算基础单价(电、风、水、混凝土材料等)中的价格因子权数。
对于现场生产的砂石料,则应测算砂石料单价中的价格因子权数。
根据上述测算成果再分别测算分部分项工程(如石方明挖工程中的基础石方明挖、进水口石方明挖等,闸门设备安装工程中的进水口平板工作闸门安装、进水口平板检修闸门安装等)所对应的单价分析表中的各价格因子权数,然后以建筑或安装分类工程(建筑工程如土方开挖工程、石方明挖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安装工程如水泵设备安装工程、主阀设备安装工程、闸门设备安装工程等)中各分布分项工程投资额为权重,计算各分类工程价格因子权数。
5 其他
1)由于本项目批复概算未考虑价差预备费,因此本项目管理预算只能满足“静态控制”的要求,在“动态管理”方面还需要后期编制年度价差计算报告等相关工作。。
2)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等原因需要使用合同外投资和预备费时,项目法人和建设管理单位应执行合同管理有关规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
6 结论
控制工程造价,需要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天津干线天津市2段已经开工,编制并执行项目管理预算是本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之一。天津2段项目管理预算根据设计和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法对工程单价进行了合理优化,静态投资小于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投资,大于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项目划分合理,满足编制要求,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可操作性强,可以为工程更好的实施提供相应保证。
(一)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从历次修订和执行的本科教学计划看,农业水利专业以往和当前开设的课程,足以满足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工作和基本科研所需,关键问题是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的知专业识并能灵活地对其进行综合运用,能否在大学专业教育的基础上主动加强知识储备和拓展专业实践技能。毕业设计内容一般不局限于一门课程或一本教材,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即使在学习成绩好,或者已经被确认录取为研究生的学生当中,具备这种能力的学生并不多见,“学习好”基本等同于“课程考试成绩较高”,而不能代表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强。
(二)主动学习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在四年大学生活中,掌握最基本的文献检索方法并利用便利的校园网查阅文献的学生并不多,甚至一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查过文献,需要专业文献时仅在网上搜索一些网页文件,复制粘贴一下便草草了事。指导教师详细布置好的设计任务,学生不知道如何入手,需要老师事无巨细地指导;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试验方案的制定,数据的观测、收集及分析处理等能力均为空白。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查阅分析文献资料的能力,让学生独立开展研究、独立完成课题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密切配合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指导教师布置的设计任务,有时需要小组集体完成,然而小组成员往往存在观望、等待和依赖他人的心理,相互推托,不愿主动承担任务和责任。
(三)计算机应用能力
农业水利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较多,一般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如MicrosoftOffice系列)、编程语言(如MicrosoftVisualBasic)、绘图软件(如AUTOCAD)等。从专业实践应用的角度看,无论对于学习或工作,开设的这些课程和课时量已足够,并且这些软件完全可以在短期内自学并逐步提高熟练程度。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配备个人电脑的学生为数不少,但学生在基本的Word编辑排版、Excel绘图及公式计算、简单的程序编制、CAD制图出图等方面的熟练程度远不及网络聊天和电脑游戏。
(四)文字及口头表述能力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提交的毕业论文和相关的文字材料层次不清,语句不通,详略不得当,标点符号乱用,错字别字常见。在与教师的沟通以及最后的毕业答辩过程中,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明显不足,不善于应用专业词汇表达专业研究内容。
二、农业水利专业毕业设计发展模式
(一)知识脉络的传承
从农业水利专业阶段教学的角度看,学生的专业学习主要体现在对不同课程的学习方面:在大一学年主要学习公共课,对专业的认识比较模糊;从大二学年开始进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阶段;至大四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生基本修完教学计划开设的所有课程。在此期间虽然学生对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更多的情况是在每学期的课程学习后,很快转入到新学期的课程学习中,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梳理。毕业设计往往针对较完整的项目,可能涉及“农田水利学”“、水工建筑物”“、水力学”“、钢筋混凝土”“、水利工程概预算”“、水泵”等多门课程知识,然而,在这些课程的独立授课过程中,不可能完全传达涉及的其它课程的所有知识。课程设计虽然可以部分地解决这个问题,但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一门课程知识的运用。因此,从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角度看,需要专业任课教师间的密切配合,尤其要突出强调本门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应用范畴以及与其他课程的前后衔接关系,重点解决好专业知识脉络的传承问题。
(二)与专业对口单位的协作
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解决学生毕业与工作衔接的一系列问题,除依靠全院教师的言传身教外,还可以加强与农业水利专业对口单位(如: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等)的协作,通过邀请工程师、专家、学者等到学院作报告或现场指导,将大四学生直接派往设计部门或其他生产实践部门参加实际项目等方式,开展多方面的沟通和配合,使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结合生产实际[1]。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学科和专业的认识,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还可以及时了解对口单位的人员需求信息,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同时对教师工作也是一种交流和促进。
(三)本科的导师制
1质量控制概述
1.1质量控制的基本模式
动态控制模式。此模式主要用于建设周期长、建设环境影响因素复杂的工程项目。通过动态的控制及时纠偏、调整措施,达到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
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模式。主动控制是一种事先预控,被动控制是一种事后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目标偏离的情况,对此采取被动控制及时制定预防措施,而此措施将成为主动控制的指导计划。
项目综合管理模式。项目综合控制的目的是:一方面控制各项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另一方面又要协调各项建设目标之间的各种关系,并通过目标协调来保证建设目标的组中实现。在展开项目综合依据时首先要开展单目标控制和阶段目标控制,才能为开展项目综合控制提供依据。
1.2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项目内容与大型工程相比基本一样,施工的要求与标准并不会因此而降低。本着对国家、人民、社会负责的态度,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工程的建设要将隐患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因此必须加强事前控制,严格过程监控。事先预控要贯穿工程的始终,从项目的审批、立项、设计、招投标、承包人的选择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对项目的每个环节加强全过程监控。
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要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保工程质量。
2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中小型水利工程具有小而全、专业多、单项工程量小、单价低、投资少、工期短等特点,其质量控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项目管理水平差。项目部人员素质不高,缺少高水平的管理人才,项目管理科学化决策少,相关的技术支持比较少,随意性较大。中小型水利工程主要由地方筹资,采用地方单价都较低,加上资金到位情况比较差,是工程往往不能够按照计划进行,而一些地方矛盾也由于领导的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
工程前期勘测设计不规范。个别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规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由于前期工作经费不足,规划只停留在已有资料的分析上,缺乏对环境、经济、社会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缺乏较系统全面地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址勘测资料,致使方案比选不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严重滞后,整个前期工作做的不够扎实,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的评估﹑立项﹑进度和质量等。
监理单位之间无序竞争比较严重。我国监理单位的人员来自不同部门,监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监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水准与职业道德,影响了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由于监理人员素质低下,管理水平有限,也导致监理单位工作质量下降,市场上无法形成有力的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295-02
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总结和体现,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前一次重要的专业排练和预演。毕业设计质量不仅反映了一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方面能力,也是一所高校教学成果和办学水平的直接展现,理应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给予充分的重视。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水利专业前身是1958年东北农学院在土地规划系创办的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发展至今已经为社会培养了千名以上的农业水利人才[1]。目前,我校农业水利专业的毕业设计安排在四年级第二学期,每年3月初左右开始,至6月上、中旬组织答辩并完成论文提交等工作,期间历时约13周。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突显。结合所从事的专业教学实践,笔者对目前农业水利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毕业设计的一些发展模式。
一、农业水利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一)影响毕业设计的主要因素
1.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不足
当代大学生正经历与以往时代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在当前强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从入学就开始关注就业、外语计算机过级、考研、考公务员等一系列问题。在时间方面,毕业设计往往与考研(准备及等待录取结果)、毕业求职等交织在一起,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并没有把毕业设计放在应有的地位,他们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在学习、跑招聘会和人才市场上。存在观望、等待、抄袭、“都能通过”等侥幸心理的学生大有人在,尤其是就业(或硕士研究)方向与专业不对口的学生,存在“毕业设计无用”的心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2.指导教师工作压力较大
由于各层次的专业教师一般均担负着一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大多数中青年教师还面临着晋职称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在课堂教学、发表学术论文、申请或实施科研项目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因素导致了教师无暇顾及所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窘况,也是导致毕业设计质量出现下滑的客观原因之一。
3.毕业设计不易选题
在毕业设计选题方面存在难易(内容)、宽窄(范围)、长短(周期)等多方面的矛盾和困难。内容较难、范围较宽、周期较长的题目,学生不易按时完成;反之,又达不到毕业设计的预期效果。教师承担的项目一般不易分离出较独立完整、适合毕业设计的短期研究内容,学生也很难在数月内熟悉项目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研究中,因而一般只能做些简单的辅助工作。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毕业设计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然而教师能接触到的实际水利工程设计项目并不多,毕业设计题目一般要求不重复,要有所发展和创新,这无疑给题目的拟定增加了难度。
4.毕业设计经费投入较少
农业水利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开支主要有:实习期间的交通费用、购买各种资料(图书、数据等)和试验原料的费用、打(复)印、出图及印刷费用等。目前,我校本科毕业设计经费为50元,很难满足各项开支需要,直接影响了学生按计划完成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学生综合能力不足的典型表现
(一)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从历次修订和执行的本科教学计划看,农业水利专业以往和当前开设的课程,足以满足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工作和基本科研所需,关键问题是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的知专业识并能灵活地对其进行综合运用,能否在大学专业教育的基础上主动加强知识储备和拓展专业实践技能。毕业设计内容一般不局限于一门课程或一本教材,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即使在学习成绩好,或者已经被确认录取为研究生的学生当中,具备这种能力的学生并不多见,“学习好”基本等同于“课程考试成绩较高”,而不能代表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强。
(二)主动学习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在四年大学生活中,掌握最基本的文献检索方法并利用便利的校园网查阅文献的学生并不多,甚至一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查过文献,需要专业文献时仅在网上搜索一些网页文件,复制粘贴一下便草草了事。指导教师详细布置好的设计任务,学生不知道如何入手,需要老师事无巨细地指导;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试验方案的制定,数据的观测、收集及分析处理等能力均为空白。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查阅分析文献资料的能力,让学生独立开展研究、独立完成课题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密切配合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指导教师布置的设计任务,有时需要小组集体完成,然而小组成员往往存在观望、等待和依赖他人的心理,相互推托,不愿主动承担任务和责任。
(三)计算机应用能力
农业水利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较多,一般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如Microsoft Office系列)、编程语言(如Microsoft Visual Basic)、绘图软件(如AUTO CAD)等。从专业实践应用的角度看,无论对于学习或工作,开设的这些课程和课时量已足够,并且这些软件完全可以在短期内自学并逐步提高熟练程度。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配备个人电脑的学生为数不少,但学生在基本的Word编辑排版、Excel绘图及公式计算、简单的程序编制、CAD制图出图等方面的熟练程度远不及网络聊天和电脑游戏。
(四)文字及口头表述能力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提交的毕业论文和相关的文字材料层次不清,语句不通,详略不得当,标点符号乱用,错字别字常见。在与教师的沟通以及最后的毕业答辩过程中,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明显不足,不善于应用专业词汇表达专业研究内容。
二、农业水利专业毕业设计发展模式
(一)知识脉络的传承
从农业水利专业阶段教学的角度看,学生的专业学习主要体现在对不同课程的学习方面:在大一学年主要学习公共课,对专业的认识比较模糊;从大二学年开始进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阶段;至大四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生基本修完教学计划开设的所有课程。在此期间虽然学生对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更多的情况是在每学期的课程学习后,很快转入到新学期的课程学习中,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梳理。
毕业设计往往针对较完整的项目,可能涉及“农田水利学”、“水工建筑物”、“水力学”、“钢筋混凝土”、“水利工程概预算”、“水泵”等多门课程知识,然而,在这些课程的独立授课过程中,不可能完全传达涉及的其它课程的所有知识。课程设计虽然可以部分地解决这个问题,但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一门课程知识的运用。因此,从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角度看,需要专业任课教师间的密切配合,尤其要突出强调本门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应用范畴以及与其他课程的前后衔接关系,重点解决好专业知识脉络的传承问题。
(二)与专业对口单位的协作
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解决学生毕业与工作衔接的一系列问题,除依靠全院教师的言传身教外,还可以加强与农业水利专业对口单位(如: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等)的协作,通过邀请工程师、专家、学者等到学院作报告或现场指导,将大四学生直接派往设计部门或其他生产实践部门参加实际项目等方式,开展多方面的沟通和配合,使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结合生产实际[1]。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学科和专业的认识,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还可以及时了解对口单位的人员需求信息,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同时对教师工作也是一种交流和促进。
(三)本科的导师制
实行本科导师制,可以使学生有更长的时间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而指导教师也有了比较稳定的助手。对于有课题和项目而无助手的中青年教师而言,导师制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2]。结合我校农业水利专业阶段教学的实际,可以考虑学生从大三学年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来,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通过协助教师和学长查阅资料、开展试验、撰写材料等逐渐提炼毕业设计题目和研究内容,从容地完成毕业设计。这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科研创新等多方面能力,也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结语
由于学生在本科阶段提高的专业技能程度有限、专业学习和专业应用脱节的现象较严重,导致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教师不得不在短期内对指导学生的专业知识、电脑、应用文写作等技能进行“拔苗助长”式的短期培训。通过知识脉络的良好传承、加强与对口单位的协作以及本科导师制等方式,有望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大幅提升。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计算机应用技能和应用文写作等方面的比赛活动、加大学校经费投入等方面促进毕业设计的良性发展。
我们知道,工程勘察设计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各类图件,所以又有图纸是工程师的语言的尊称。工程图纸的绘制早已计算机化,这不用多说了。唯一要多罗嗦的是我们一般地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就直接当成计算机制图来理解,并且直呼CAD制图,这稍微狭隘了一些,但既然已经成为了习惯约定,我们这里所提及的CAD制图就暂且理解为狭义CAD。
在传统的工程勘察内业整理工作中,地质制图花去了地质师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CAD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成为工程勘察信息化的重中之重,这是毋庸置疑的。国内工程地质计算机制图也已经走过了二十余年的探索和应用历程,现在谁要是还不能应用计算机绘制地质图件,那是找不到饭碗的,可见计算机地质制图的普及和应用程度也已经达到或者说早已达到了生产应用的水平。本次会议的代表和厂商,关于CAD技术的发言占了较大比例。
关于工程地质计算机制图,我们甚至可以说,凡是思考过此类问题的地质师,最后都会不约而同地走到三维制图这样的思路上来。为什么会如此的殊途同归,我想主要有两点,一是主观为自己,二是客观为他人。为自己简化繁锁的制图过程,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其他切制剖面图平截图的事情就可以随心所欲了!为他人主要是指地质图件在提供给其他专业使用的过程中,在表达上难以让非地质专业的技术人员理解,特别是一些地质结构面的空间组合关系,有时我们自己都不一定能分析透彻,虽然可以用类似于赤平投影这样的工具来表达,但仍然并不直观,一些影响到工程建筑物的布置和稳定的地质缺陷体,很难在二维图上真实地反映出来。显然,计算机三维地质建模是地质、设计、施工等专业都迫切需要的,也是工程科研所需要的,在进行工程三维稳定分析计算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2三维软件的发展与应用简述
2.1CAD技术的四次革命
被称为四次CAD技术革命的驱动器实际上就是三维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案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三维CAD系统的雏形;20世纪70年代,法国人提出了贝赛尔算法,使得在用计算机处理曲线及曲面问题时变得可以操作;法国达索(Dassault)公司推出了著名的三维曲面造型系统CATIA,导致了第一次CAD技术革命。CATIA被称为贵族化的曲面造型系统,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时在国内租用一套CATIA的年租金需15~20万美元。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国SDRC公司在当时星球大战计划的背景下,由美国国家航空及宇航局(NASA)支持,在CAD技术方面进行了许多开拓性研究,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基于实体造型技术的大型CAD/CAE软件──I-DEAS。由于实体造型技术能够精确表达机械零件的全部属性,在理论上有助于统一CAD、CAE、CAM的模型表达,给设计带来了惊人的方便性,因而被称之为CAD发展史上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CAD发展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是1986年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TC(ParametricTechnologyCorp.)推出的Pro/Engineer参数化软件,又称为参数化造形设计,第一次实现了尺寸驱动零件设计修改。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参数化技术更为成熟,几乎成为CAD业界的标准。PTC先行挤占低端的AutoCAD市场,继而进入高端CAD市场,与CATIA、I-DEAS、CV、UG等群雄逐鹿,并在CAD市场份额排名上已名列前茅。
由于参数化技术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全尺寸约束的设计思路干扰和制约了设计者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发挥,为此,美国SDRC公司于1993年推出了全新体系结构的I-DEASMasterSeries软件,提出了更为先进的实体造型技术---变量化技术,又称变量化造型设计,从而驱动了CAD技术发展的第四次革命。
2.2国产CAD系统的雄起
国内著名自主产权的CAXA系统,当前的宣传口号为“创新设计”,同样声称代表了CAD技术发展的第四次革命。该系统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发,经过十多年持续不断的投入和市场实践,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点支助,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2002年科技部在863计划重中之重的“三维CAD系统”项目上采用了全新的研发和产业化机制,由CAXA牵头,组织清华英泰、江苏数字化设计制造中心、浙江大学、武汉开目、武汉天喻、陕西省CAD中心(西工大)和上海宏正等国内8家CAD厂商联合承担,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家合作、广泛参与的“中国制造业信息化CAD产业技术联盟”。CAXA突出了以创新设计取代参数化设计,让设计者从三维空间直接进行产品构思和创意。CAXA已成功销售正版软件超过10万套(其中3D软件超过1万5千套,CAM软件超过1万2千套),正在航空、航天、核工业、船舶、石油、化工、汽车、铁路、电力、电子、家电、通信等众多制造行业中被广泛应用(请读者注意:这里已经声明了“制造行业”,其他工程行业好象还是AuotCAD一统天下),在国内CAD/CAX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被指定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三维CAD认证培训的应用平台之一。
2.3在中国CAD领域的AutoCAD和MicroStation
美国Autodesk公司1982年推出AutoCAD,很快进入中国市埸,又很快在国内CAD领域占据了具有类似于Windows操作系统一样的统治地位。早期的AutoCAD没有三维功能,直到1990年推出AutoCADR11版之后,提供了AME模块来实现积木式立体绘图,才使得三维制图成为可能。AutoCADR13以后的版本,不再以AME模块形式而是直接在AutoCAD中提供三维功能。到了AutoCAD2000,新提供了三维动态旋转功能,在用户指定的自由方式下连续旋转三维实体,增强了三维可视化效果。AutoCAD的三维功能经过十多年来的不断版本升级,最新的AutoCAD2005(2005年5月起,网上已经有了AutoCAD2006的下载版)在三维制图功能方面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准,可以实现复杂实体三维建模的要求。
美国Bentley公司的MicroStation是市场上仅次于AutoCAD的大型CAD系统。MicroStation的三维功能较AutoCAD的三维功能更为强大,并且还在AutoCAD三维功能之初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可以代表当时三维建模的先进水平。而MicroStation在市场上的命运,很有点类似于IBM优秀操作系统OS/2,当年OS/2比Windows先进稳定,但却在市场运作上很快就被微软打败;MicroStation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远远低于AutoCAD,以至于在国内CAD应用领域熟悉的人不多,使用的人更少。
国内为了打破AutoCAD一统天下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于2003年12月5日由中国勘测设计协会向全国各行各业的勘测设计协会发了一个推荐函:中设协字(2003)第53号“关于在勘测设计行业推荐使用MicroStationPowerCAD软件的通知”,团购价300/套。此举措在国内工程勘测设计行业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两年MicroStation的用户也就逐渐多了起来。
2.4其他三维软件
1996年在北京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科学展览会上,美国、法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的一些优秀的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纷纷亮相(我们已经在一些文章中向读者作过介绍)。此类软件当时和后来在国内石油勘探系统用得较多,效果很好。此类软件由于系统庞大,要求计算机性能很高,对用户的使用水平要求也很高,在除了石油勘探系统之外的其他勘测行业很少引进。另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恐怕还是此类软件价格昂贵,一般性土建工程勘察没有必要,就是较为复杂的水库大坝工程地质勘察也不一定消受得起。而石油勘探则完全不一样,打一口石油钻井的费用数千万元,用高档计算机辅以高水平的三维分析软件以确定钻井井位,则是很有必要的。
国内外还有一些GIS系统,也提供不同需求层次的三维功能。国内工程地质界早有人自编三维建模软件,也有能解决一般性实体建模问题的,但都尚未能形成气候,真正用于工程实际三维实体建模的实例尚不多见。一些宣称三维应用的实例多为地形模型,实际上是一张地形表皮而不是地质实体,也就是动画一下使平面地形图站立起来看上去易于理解而已。
2.5三维软件行业应用的倾向性
总观以上所列三维软件系统,可以明显地看出行业应用的倾向性。CATIA、I-DEAS、CV、UG和国产CAXA等系统,主要支持者和用户群在宇航、飞机、汽车、机械等制造业;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多用于石油勘探业。这些行业的经济实力最雄厚,支持力度最大,研发力量最强,应用水平很高。AutoCAD和MicroStation均属于成功市场化的通用CAD系统,其用户主要在工民建、水利水电、能源交通、港航等工程勘测设计行业,其支持力度也主要是这些行业的庞大用户群。
以上我们对三维软件进行行业应用划分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制造业用AutoCAD,土建用CAXA也是常见的,就像客车也可以装货货车也在载人一样。
2.6CAD软件的二次开发
一般较为成熟的有一定市场的CAD平台,都要为用户提供二次开发工具(编程语言、与其他语言的接口等)。AutoCAD提供了LISP、ObjectARX、VBA;MicroStation提供了MicroStationBasic和VBA;CAXA用C++开发,很自然地提供了与C++和VC++的接口。另外,各CAD厂商之间对图形文件格式、数据交换标准等技术问题,有些不成文的默契或转换工具,谁的市场份额最大谁就具有最大的发言权,谁就有可能成为事实标准。例如AutoCAD的DWG文件格式,MicroStation、CAXA等CAD系统都能与此兼容。
由于行业应用各具特色,许多用户都要在选定的CAD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国内许多行业CAD应用软件提供商也多为二次开发的应用系统。例如国内名气较大的理正软件研究院所提供的工程勘察CAD系统、水利水电行业的许多勘测设计CAD系统,都是基于AutoCAD的二次开发。当然,高手用户也有根本不用二次开发软件的,直接就在AutoCAD、MicroStation等CAD平台上完成自己的设计和制图任务。
3三维地质建模的新思路
三维地质建模有难度,也存在一些误区。走出误区需要新思路。
3.1三维地质建模的误区
工程地质界对于三维地质建模的追求已经许多年了,早在非窗口化非图形化的DOS时代,国内就有许多人探索过。由于当年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功能的局限性,这样的探索是有意义的但却注定了没有多少实际效果,因此也就一直达不到工程实用的水准。我们在追求三维地质建模的过程中也曾经存在过一些误区,例如早先我们有些贪大求全,总希望将一个枢纽工程区(例如坝址区)的三维地质体全部搬到计算机上,这样的误区实际上导致了三维地质建模走进了死胡同!对于构造不发育地质条件简单地区,问题不大且早就有人这样做了(例如建于土质地基上的火电站、近于水平地层的一些工程)。而对于存在较为复杂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侵入体等地质条件区,就显得相当困难。原因在于建模的范围太大,所需要的地质信息量太大,计算机的性能有限,软件处理功能不够,当然还有若干其他技术和非技术的原因,一直困绕着三维地质建模的工程应用。
3.2走出三维地质建模的误区
探索多年却走不出误区,这不但是探索者的困惑,也是行业发展和专业应用的尴尬。由于地质三维问题意义重大难度也大,一些难以用数学模型来准确表述的空间非规则的面、多个非规则面在空间的组合与切割关系以及它们所组成的空间实体的计算机描述,深深地吸引着众多探索者的兴趣和志向,时不时地,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消息面上了解到声称解决了地质三维建模问题的夸张性广告词式的报导或自我介绍,甚至还有高校或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上门宣传自己对三维建模问题的解决方案。这里,笔者暂时放弃对众多三维爱好者和探索者们研究成就的深入报导,而转向对以应用为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的解决方案的评述,看看是不是可以走出地质三维建模的误区。
在本次勘察信息化坛上,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徐春才高工向会议展示了近年来他们在AutoCAD平台上实现三维地质建模的最新成果,立即吸引了代表们的眼球,被笔者称为本次论坛上的CAD技术亮点之一。
徐春才的探索是务实的。首先他对工程界最为流行的AutoCAD的三维功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界定了充分利用AutoCAD本身提供的三维功能去实现三维地质建模的基本思路;其次是选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开发出一些AutoCAD并不具备的三维地质建模辅助工具,以实现建模意图。
徐工更为可取的务实思路是根据工程需要去考虑做“局部”模型还是建“整体”模型。例如地下洞室区的地质体,是最为令地质师和设计师都很头疼的地下空间,做出这一工程区域的三维地质实体模型,最需要表达的是岩性(地质勘察的首要任务)、各主要地质结构面的空间组合(通过地表测绘、探硐和钻孔等勘探手段可以勘察到一定精度)、建筑物与地质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等。实现了这样的实体模型,可以说基本上就已经大功告成了(图1)。其他诸如组合块体分析、稳定计算、地应力方位、建筑物空间位置根据地质条件的调整、地质缺陷的加固处理、实体的任意旋转与任意剖视等等,都将在此模型基础上获得有效解决。又如对于某一块需要深入研究的边坡、坝基等,都可以做出“局部”三维地质模型以满足工程需要。而需要做整体的地方,例如水库库区做出一个三维的库盆,将大坝实体(确定性问题做起来很容易)放上去之后,根据水位的升降来计算库容量,或计算开挖体积等等。这种“整体”只需具有三维的地表特征属性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把坝址区主要构造等条件放上去,就可以基本满足全工程区的一般性切图的需要(图2)。更进一步地,如果地质资料足够,工程需要,按照以上思路在AutoCAD平台上构建出坝址区整体三维地质模型,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3.2三维地质建模新思路是可行的
(1)软件平台的可行性
徐工在AutoCAD平台上成功地实现了三维地质建模,说明现有流行CAD平台均是可行的。如果还有人在MicroStation、CAXA等CAD平台上进一步探索,笔者相信同样可以成功。此类CAD平台虽然没有直接提供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工具,但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构建各类曲面和实体的功能,巧妙地应用这些功能的有效组合,辅以其他编程语言开发出特殊问题的解决工具,成功就在眼前。
(2)工程需求的可行性
三维地质建模一定要根据工程需求来构建。一般来说,那些短平快的中小工程,几张二维地质图足以满足需要,当然没有必要去建三维地质模型。还有一些简单工程,例如一段堤防、渠道、中小规模的闸涵等,也没有建模必要。真正需要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是一些大型枢纽工程的大坝区、高边坡区和洞室区等,可以按照工程需求分局部和整体、急用先建、先粗后细的原则来考虑。工程需求并非贪大求全,只须满足要求即可。
(3)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在成熟的软件平台上做自己想做的事,其技术路线不存在根本性问题。三维软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业已相当成熟。我们需要提倡的是像徐工那样的务实精神,消化现有软件功能,扩展应用领域,走务实技术路线。
(4)技术力量的可行性
生产第一线的地质师不会用计算机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过要求地质师们都达到徐工那样的水平又是不现实的。客观地说,通过不断学习和应用实践,将涌现出高水平的地质计算机应用人才,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工程勘测设计的技术力量。
4国内自主产权的勘察CAD
在本次勘察信息化论坛上,深圳市勘察研究院介绍了他们开发的自主产权的“勘察e”数字化勘察信息处理软件(以下简称:“勘察e”),同样吸引了众多专家代表们的强烈关注,被笔者称之为又一个CAD技术亮点。
“勘察e”具有CAD功能(其他信息管理等功能本文不议),不基于任何其他CAD平台,因此我们又称其为自主产权勘察CAD。熟悉CAD的朋友们都知道二次开发,本文前已赘述。我们也都知道,各行各业都在用的AutoCAD,一套正版本要价一万元以上(还是在其他CAD挤压降价后),虽然正版化已经叫了多年,但用非正版AutoCAD的还是大有人在。近年来媒体报导勘测设计单位被Autodesk公司聘请的侦探查盗版害得好苦,动不动罚款上百万元。国内AutoCAD的商也公开或非公开地四处安置举报人员,搞得某些用户们真不敢掉以轻心。如果有自主产权价廉物美的勘察CAD软件,勘察单位是愿意接受的。想想看,我们使用中的许多基于AutoCAD上进行二次开发的软件系统,一旦离开了AutoCAD平台就等于废物!因此早有专家担忧,我们的信息化一是被挂在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战车上,二是被AutoCAD牵着鼻子,如果有一天微软战车抛锚Autodesk公司翻脸,我们的信息化就将全线崩溃化!不知道这是不是危言耸听!
在本次会议期间,笔者与“勘察e”的开发者蒋鹏博士初步交流,深受这些有识青年创新勇气的感染。“勘察e”的CAD功能在其技术含量和辅助设计方面还不能与AutoCAD等流行CAD平台相提并论,但他们关于勘察方面的专用功能却是可以基本满足专业应用要求的,其中一些关于专业用户可以灵活定制的功能,流行的权威CAD并不具备。另外,该系统也作了一些简单三维的研究,例如输出地层透视图,进行地层层面及钻孔柱状图的迭加、动态显示等。“勘察e”系统的图形文件与AutoCAD兼容。系统用C++开发,自然提供C++、VC++技术接口,你也可以在此基础进行自己喜欢的二次开发。
“勘察e”是个新生儿,技术上尚不如人,但却有特色,有发展前景,因此笔者看好这样的未来亮点。其实,工程勘察在使用AutoCAD、Microstation等通用CAD软件时,有许多的功能我们或许永远也不会用上,就像我们在使用最常用的Word、Excell等软件时,不同的用户侧重于自己使用的那一部分,谁也不会去折腾与自己应用无关的功能。既然如此,工程勘察CAD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根据自己专业的需求,开发出满足专业应用的CAD系统。只要按照软件开发的兼容性要求,在文件格式、数据格式、软件接口等等方面做好与其他CAD平台的信息可交换性,也应该是大有前途的。
5结语
CAD技术经过数十年来的发展,目前在国内市场上流行的具有强大用户群的AutoCAD、CAXA和Microstation等系统,几乎历经千锤百练,功能强大,技术成熟,开发实力雄厚,是CAD软件的龙头老大。在这些平台基础上进行专业特色需求的二次开发,是许多CAD软件厂商的无奈选择,也是许多用户的无奈选择。既然如此,认真消化和用好这些流行系统,完全可以解决工程界最为复杂的三维地质建模问题。
“勘察e”一类的自主产权专用系统是有前途的。如果国内CAD软件都只在别人基础上作二次开发,一棵树上吊死是十分危险的!但大家都来做“勘察e”则又大有重复开发的嫌疑。可取的是大家互相支持团结起来共同开发“勘察e”,也许就能走出重复开发的误区。这里最大的支持应该是用户,而用户也需要行业引导。当然如果有类似于CAXA这样的高校和国家的支持,“勘察e”也可以成为勘察行业的龙头老大。
参考文献:
[1]陈文贤,吴志铭编著.AutoCADAME立体绘图高手.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年.
[2]尚凤武主编.CAXA创新三维CAD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3]于鹏,等.CAXA实体设计XP—建筑三维CAD标准案例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4]杨滔,路遥,范云等编著.中文版AutoCAD2004.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
[5]CAD技术发展历程概览.
[6]陈伯雄.对CAD技术的看法.
[]孙家广.广义CAD技术发展历程.
[7]韦港.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展出的计算机三维地质模型软件.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1997年第2期.
[8]韦港,任鸣春.CAD应用软件的新动向.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1997年第3期总第6期.
[9]韦港.三维实体地质模型在计算机上的实现.水力发电,1996年第4期.
[10]韦港.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六大课题.计算机世界报,2000年1月24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98-02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我国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同时,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中,职业转换能力和软技能培养更加受到社会的重视,社会需要实践能力过硬的学生来满足生产要求。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就需要完善现有的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一、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截至2013年6月,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已经毕业两届。毕业研究生也走进社会的各行各业,社会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具体要求也日趋多样化。因此,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色和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可度偏低,缺乏了解。目前,无论是社会、企业,还是学生本身对专业学位的定位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教育部在2009年[1]号文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职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但现今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能力薄弱,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与他人沟通和合作能力不强等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培养模式上找答案。
2.双导师制度在实行时脱节,学生实践经验不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我国自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时,绝大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都制定了双导师制度,即作为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同时有两位导师: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这样可以将学校导师强大的理论基础和企业导师丰富的实践经验互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但是在实际实行过程中,由于企业生产任务重、技术保密等多种原因,学生进入企业后与企业导师沟通较少,加之动手能力低,多数是在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这样的实践并不能给予学生很好的锻炼机会。
3.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缺乏经验,适合的实践基地较少。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我国实行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时间只是短短几年,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经验,课程体系虽然做了一定修改以体现专业学位的特色和优势,但教学过程中仍以书本讲授为主,学生缺乏现场分析能力。因此,需要研究生培养单位从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实践环节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改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路和举措
几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一些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可以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导师遴选、实践环节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改善,并结合西安理工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提出解决的思路与举措。
1.在对社会宣传度及加大认可度的层面上,我校近年来积极配合媒体,宣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当前面对的市场经济体制、买方市场格局下研究生进行自主择业求职的局面,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同时,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我们的各项工作措施也紧紧围绕就业竞争力展开,树立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理念,突出学校的特色优势,确立社会实践的主导模式,培养将来能够成就自我,满足社会需要的毕业生。根据这一定位,我校在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要掌握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担负工程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同时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研究方向设置上,我校规定要科学、规范、宽窄适度,相对稳定,数量一般不超过6个。所设方向需密切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并能体现我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上,确立为导师负责制,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进行,三者相辅相成,相互贯通,旨在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
2.在导师的遴选方面,我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仍采用的是校企联合的双导师负责制,但对于导师的要求更严格。校内导师为主导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工作经验且在硕士学位授权学科领域内有明确且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承担着重要的科研任务;已取得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或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具有完成研究生培养工作所需的研究经费。校外导师为副导师,应从与我校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工程实践单位选聘,具有高级职称并与我校相关专业学位硕士授权领域有科研合作经历。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有在研的科研项目和充足的科研经费,能提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的科研费用和学校规定的生活补助。研究生在进行毕业论文期间,能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工作、食宿条件和一定的科研补助。在校内有明确且较固定的合作导师。我校聘请的校外导师都是在企事业单位中有着丰富工程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他们同时也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授课教师和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我校定期邀请他们来校为学生授课,同时负责学生在企业实践锻炼和完成论文研究期间的合作指导工作;并大力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专业人才从事专业学位教育,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从而最终形成本校授课教师、企业授课专家、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多方位、高水平师资团队。另一方面,我校积极加强本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保证和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2009年,我校出台《西安理工大学青年教师赴大型企业锻炼实施办法》,该办法的实施旨在增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提高教师的应用技术水平,是我校进行青年教师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办法中涉及的企业多达24家,包括了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制造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迄今为止,已先后有96名综合素质高、学习和实践能力强、培养潜力大的中青年教师参加了该计划。教师们通过在企业的实践,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提高了动手能力,更新了知识结构,认识到企业对大学人才能力培养的取向;同时青年教师赴大型企业锻炼给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进行工程实践锻炼的平台,建立了进一步和企业进行合作的纽带,通过锻炼,开阔了专业工程视野,为以后的科研开发和教学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3.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经验匮乏的问题,我校从课程设置阶段开始就重视对学生实践性的培养,在课程总学分要求不变的基础上,压缩了理论课的学分,增加了实践环节的学分,规定实践环节不少于5学分,并且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校内,学校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教学实践实验室建设,每个领域学校每年投入1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目前设有23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技术推广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7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2]。这些实验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从事科研创新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在校外,学校也主动适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学院和导师三管齐下,建立了多层次的实践渠道。学校通过校友办公室与全国各地的校友密切联系,通过校友的大力协助,与东方气等知名企业、苏州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经济体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等多个方面开展长期协作。学校还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各学院联合企业共同开展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针对每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基地,学校将以不少于每年3万元的支持力度,用于基地管理与运行等方面的建设与完善。我校的水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先后与西北水电勘测设计院、中国水电第三工程局、中国水电第十五工程局、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西北大型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并设立了研究生实践基地。除了固定的实践基地外,学校还倡导导师充分利用面向应用的科研项目自主开发实践资源,与企业开展多方面的合作。这些实践基地均能很好地满足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接下来,学校计划和其他研究生培养单位联合,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实践基地等教育资源,取长补短,以期使学校研究生教学能增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学校的实践基地能更适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从而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协调能力。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类型,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握专业学位教育这种特殊类型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这样才能破解“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的难题。文章分析了现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同时给予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措施,但在认识程度上还存在缺陷,理论和现实分析上仍存在一些不足,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
[2]马静,赵桂荣;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新模式[J].中外教育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