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25 08:59: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姜黄的功效与作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姜黄的功效与作用

篇1

均为辛苦温之品,归脾、肝经;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主治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经闭、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等。正因如此,临床上常把二者混为一谈,大都以为片姜黄是姜黄切制成片的炮制品,其实不然。笔者现就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述姜黄与片姜黄的不同之处,仅供同行们参考。

1 来源不同

姜黄来源于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 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

片姜黄来源于姜科植物温郁金 Curcuma wenyujin Y.H.Chenet C.Ling 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洗净,去须根,趁鲜纵切成厚片后晒干。

2 性状有别

姜黄呈不规则的卵园形、圆柱形或纺锤形,常弯曲,有的具短叉状分枝,长2~5 cm,直径1~3 cm。表面深黄色,粗糙有皱纹和明显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气香特异,味苦、辛。

片姜黄呈长圆形或不规则的片状,大小不一,长3~6 cm,宽1~3 cm,厚0.1~0.4 cm。外皮灰黄色,粗糙皱缩,有时可见环节及须根痕。切面黄白色至棕黄色,有一圈环纹及多数筋脉小点。质脆而坚实。断面灰白色至棕黄色,略粉质。气香特异,味微苦而辛凉。

3 古代文献记载不同

古代文献对姜黄与片姜黄都有很详细的记载。《本草正义》曰:“姜黄始见于《唐本草》,……姜黄,确有两种,名片姜黄者,是本已切为厚片,而后晒干,形似干姜,色不黄,质亦不坚……又一种则坚实光亮,色深黄,……是为染色之用,不入药剂者。”片姜黄出自《临床指南》,《本草纲目》列为片子姜黄。《本草纲目》:“姜黄,近时以扁如干姜形成为片子姜黄,圆如蝉腹形者为蝉肚郁金。并可浸水染色……。”可见,古人把姜黄与片姜黄从形状和颜色早已区分开来。在功效和应用上也有很详细的记载。《唐本草》:“姜黄主心腹结积,下气破血,除风热,消痈肿。”戴原礼《要诀》云:”片子姜黄,能入手臂治痛,其兼理血中之气。”姜黄与片姜黄功效很相似,而片姜黄在治疗手臂痛方面要强于姜黄。

4 现代研究证明有别

篇2

1.防止消化不良:长期患有脾胃方面病症的人,经常喝小米粥可调理各种不同原因所导致的肠胃病症。

2.减少细菌滋生:多吃小米能够减少口中细菌滋生,去除口臭。

3.祛斑美容:小米有减轻皱纹、祛除色斑、减少色素沉着的功效。

4.养心安神:小米中富含色氨酸,这种物质有调节睡眠的功效。经常失眠的中老年人可以在睡前适量喝一些小米粥,有助眠作用。

5.补肾:五谷都具有养精气、补肾气的作用,而在五谷中,小米的补肾功效最强。

篇3

当我们被一堆化学香料、防腐剂甚至色素伤害了味营再伤及身体时,不如追溯原始的智慧。

如果你知道,这些令食物更加美味的香料,同时具有美颜效果,一定会开心不已。越吃越美丽,谁不想?

姜黄

*咖喱饭:燃脂,消炎。

姜黄是印度的一种常用香料,它是由郁金香的根干燥磨粉而成,所以也叫郁金。加入咖喱和辣泡菜中,可以增加香味,也可以用于着色。我们看到那些颜色漂亮的咖喱饭就是因为加入了姜黄。

姜黄具有降低肝毒、抑制凝血的作用,它可以促进脂肪代谢,所以也用于减肥。把郁金与梅檀叶磨成泥状,涂在身上,或者把它干燥后,做成爽身粉,可以预防春天发疱疮。郁金香的根部提炼出精油,用于香水,可以防治炎热地带的皮肤病。

柠檬香茅

*冬阴功汤,柠檬香茅精油:提神,消除粉刺,收缩毛孔。

柠檬香茅是著名的冬阴功汤中的重要角色。在东南亚,它被用来炖汤,加入咖喱中,做成香茅果冻或用来泡茶。近年来,欧洲人也对这种热带香草产生兴趣,把它加进法国菜、意大利莱、西班牙菜,有香茅加入的美食总会令人胃口大开,可以助消化,同时有杀菌功效。

番红花

*西班牙海鲜饭,马赛鱼汤:调节内分泌,祛斑。

西班牙人称番红花是“厨房的瑰宝”,著名的西班牙海鲜饭、马赛鱼汤都是番红花的经典菜,除了独特的香气。又有着金黄的光泽,番红花还有退烧、安神、去瘀的功效,当地人用它酿制利口酒。

番红花被认为是全球最贵的香草,原因是整株番红花,可用的部分只是它的三根雌蕊,大概200朵花只产出1克重的雌蕊。在番红花采收季节,一般只有两天的时间。这两天清晨,花农们耍赶在露珠未干的时候把花蕊采下来,若是太阳升高了,花蕊的质量会受到影响。

杜松子

*杜松子酒:清除体内毒素,排毒瘦脸。

让杜松子广泛流传的,应该是杜松子酒,香港人把它音译成金酒。它最早是作为药剂使用并逐渐成为当时英国最时髦的酒精饮料,工薪阶层甘愿为了喝杜松子酒而一贫如洗,以至于后来杜松子酒在英国遭禁。那时,威士忌还默默无闻呢。

篇4

新版指南还明确指出,糖尿病的预防措施应更强调有效性。2型糖尿病的预防除了生活方式干预外,必要时可采用药物干预;强调早期达标的重要性:对血糖控制目标更为严格,

新版指南推荐医师、糖尿病教育师、营养师、患者等多方参与,形成治疗单位的团队性管理。

新版指南明确我国继续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异常的切点仍采用6.1毫摩尔/升。

姜黄素有明显抗癌作用

第三军区大学西南医院的最新研究显示,由中药姜黄提炼出的姜黄素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姜黄是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性辛、苦、温、归脾、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中医常用于胸胁刺痛、闭经、风湿肩臂疼痛、跌仆肿痛等。近年来研究,它具有抗肿瘤作用。西南医院呼吸科科研人员从姜黄中分离出3种姜黄素单体,即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不但可以抑制肺癌细胞生长,而且可明显抑制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从而影响肺癌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其中双脱甲氧基姜黄素(简称姜黄素Ⅲ)的抗肿瘤活性最高,动物实验显示,使用姜黄素治疗肺癌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据西南医院呼吸科杨和平教授介绍,姜黄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它本身的生化生理特性很奇妙。化学药物要杀灭癌细胞时,癌细胞会筑起一道防卫的“墙”,让药物发挥不了作用。但姜黄素可以破坏这堵“墙”。同时,姜黄素还可阻挡癌细胞的“逃生”。有关专家认为,姜黄素的开发成功,将是癌症治疗上的一大突破。

类风湿性关节炎宜中西医结合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骨膜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理想疗效的药物,患者致残率高,痛苦大,是目前世界性的疑难疾病之一。安徽省中医院刘健教授对类风湿性关节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早期综合治疗,辅以关节功能训练,能较好地阻断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刘健教授认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早期综合治疗,用西药控制急性期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用中药补益气血,调整机体免疫,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在应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滋阴清热的中药,如生地、枸杞子、知母、黄柏、丹皮等,控制病人失眠、盗汗、五心烦热等阴虚不旺症状;应用健脾和胃中药,如山药、扁豆、茯苓、薏苡仁、白术、陈皮等,以保护胃黏膜,预防和治疗由激素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应用黄芪、党参、当归、白术、阿胶等补益气血的药物,可预防或治疗由激素减量而引起的疲乏无力等症状。

除了正规、连续的中西药物治疗以外,适宜的、持之以恒的关节功能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

生物电刺激巧除癌痛

篇5

姜黄素(Curcumin)是一种植物多酚,来源于姜黄、郁金、莪术、石菖蒲等的根茎,化学结构为C21H20O6 ,分子量368.37。姜黄素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系的生长,预防化学性和放射性诱导的啮齿类动物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大肠癌、胰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癌瘤的形成,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已将其列为第三代癌化学预防药[1],研究表明,姜黄素可明显抑制MCF-7人乳腺癌细胞[2] 、Ehrlich腹水瘤细胞ISCC一25[3]、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4]、人结肠癌细胞Colo320[5]、UMUC人膀胱癌细胞[6]等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

1985年,KUTTAN等[7]首次报道了姜黄素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本文对近年来姜黄素抗肿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1抑制肿瘤血管形成

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为肿瘤细胞进入循环转移、扩散提供便利。浙江中医药大学分子医

学研究所[8]研究发现,姜黄素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可明显抑制牛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说明姜黄素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剂。Shao等[9]的研究也表明,姜黄素可抑制MDA-MB-231人类乳腺癌细胞的两种主要的血管形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转录。另有研究[10]表明,不同器官发生的肿瘤遗传学

变化涉及不同的基因,而姜黄素对多种肿瘤均有抑制作用,推测抑制血管形成可能是其抗癌机制之一。

2上调caspases蛋白酶

胱冬蛋白酶属于ICE/CED3蛋白酶家族成员,目前发现至少有14种之多,分别命名为casepases1-casepases14。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它是通过级联反应,最终激活核酸内切酶来实现的。姜黄素可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抑制Raji细胞增殖,可显著促进Raji细胞凋亡;Western检测表明,在25umol(IC50)作用24小时,Raji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胱冬蛋白酶8和9的表达明显增高,提示胱冬蛋白酶8和9在Raji细胞增殖和凋亡中起重要的作用。说明姜黄素诱导Raji细胞死亡受体Fas的表达增强,激活了caspase-8,从而启动caspase级联发应,使线粒体下游caspase-9效应酶激活,最终诱导细胞凋亡[11]。

3抑制NF-κB

姜黄素可能是通过特定的信号途径来抑制特定刺激物诱导细胞基质分泌的。santibane等[12]报道姜黄素通过Ras/MAPK信号途径,抑制由TGF-β刺激的鼠角化细胞MMP-9的分泌。由NF-κB调节的基因可抑制凋亡,诱导增生并介导炎症、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Shishodia等[13]发现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事先用姜黄素处理,可抑制由烟草诱导的NF-κB的激活,同时抑制NF-κB调控的周期蛋白D、环氧合酶-2和MMP-9的表达.Aggarwal等[14]发现姜黄素可以通过抑制IKK介导的NF-κB激活和NF-κB调节的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基因,如Bcl-2、周期蛋白D1、IL-6、环氧合酶-2

和MMP-9的表达而诱导头颈部鳞癌细胞的凋亡。另姜黄素和顺铂联合应用时可协同减少卵巢癌细胞中自体同源的细

胞因子IL-6的产生[15]。

4诱导细胞周期停滞

细胞周期与细胞癌变不是相互独立的事件,细胞周期的失控在肿瘤发病中处于极其重要的环节。在姜黄素处理的不同肿瘤细胞中可观察到不一致的细胞周期阻滞作用。Holy等[16]报道姜黄素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24~48h,细胞出现M期停滞,48h之后离开M期,细胞形成多个微核而不是正常的子核,作者认为姜黄素引起G2/M停滞和这种细胞核的异常装配有关。Squires等[17]报道姜黄素通过对S/G2/M细胞周期的影响而抑制HBL100和MDA-MB-468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车艺[18]等报道姜黄素可抑制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的生长,其抑瘤率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姜黄素还能干扰细胞周期进程,诱导HL-60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凋亡因子调控G1/S和G2/M期检测点功能有关。还有研究[19]表明,姜黄素还可明显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3AO的生长,并将肿瘤细胞聚集在S期和G2/M期,还可诱导细胞凋亡,γ-干扰素与姜黄素联用后,上述作用明显增强。上述研究表明,姜黄素对不同组织的癌细胞周期的调控可能基于不同的作用机制,这些机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5调节Bcl-2家族相关基因蛋白表达

Bc1-2家族蛋白是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一类蛋白质。线粒体上,Bcl-2家族蛋白通过与其他凋亡蛋白的协同作用,调控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发挥着细胞凋亡“主开关”的作用。Bcl-2家族包括两类蛋白质:一类是抗凋亡蛋白,另一类是促凋亡蛋白。姜黄素作用于初治AML患者原代细胞时,可使抗凋亡蛋白Mc1-1下调,促凋亡蛋白Bax、Bak上调,证明了姜黄素可诱导初治AML患者原代细胞的凋亡,并发现姜黄素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是调节Bcl-2家族成员Mc1-1、Bax、Bak的表达,进一步证实各成员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20]。

6姜黄素抗肿瘤作用的展望

姜黄素作为姜黄的有效成分,对机体各系统作用广泛。随着姜黄素多种功效的开发,其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渐进成熟,并已深入至细胞和分子水平。多靶点、多途径及双向调节作用是中药治疗疾病的亮点,姜黄素作为中药的提取成分,其药理作用机制复杂,姜黄素对同一作用途径在不同的靶器官上所起的效果是否一样,是否还存在与某些中药类似的对机体的双重调节作用,目前尚未十分明确,本文介绍了姜黄的抗癌作用及可能的机制,这些研究方法与思路是很有价值的,值得借鉴,根据国外文献资料及实验室的研究进展,在癌化学预防用药的领域可能更有广大前景。有理由相信,随着人们对姜黄素诱导肿瘤凋亡作用机制的不断深入探索和认识,姜黄素有望应用于人类的癌症治疗及化学预防,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 韩锐主编.抗癌药物研究与实验技术[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3

[2] ShaoZhi-Ming,ShenZhen-Zhou,liuCan-Hui.Curcumins exerts multiple suppressive effects on human breast carcinoma cells[J].Int J Cancer,2002.98(2):234.

[3] Pal S,Choudluri T,Chattopadhyay S,et a1.Mechanisms of curcumin induced apoptosis of Ehrlich's ascites carcinoma cell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1,288(3):658.

[4] Elattar T M,Virji A S.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urcumin,genistein, quercetin and cisplatin on the growth of oral cancer cells in vitro[J]. Anticancer Res,2000,20(3A):1733.

[5]Mori H,Niwa K,Zheng Q,et a1.Cell proliferation in cancer prevention: effects of preventive agents on estrogen related endometrial carcinogenesis model and on an in vitro model in human colorectal cells[J].Mutat Res,2001,480~481:201.

[6]Sindhwani P,Hampton J A,Baig M M,et a1.Curcumin prevents intravesical tumor implantation of the MBT-2-tumor cell line in C3H Mice[J]. H Urol,2001,166(4):1498.

[7] KUTTAN R,BHANUMATHY P,NIRMALAK et a1.Potential anti-cancer activity of tumeric(curcma1onga)[J].Cancer Lett,1985,29:197-202.

[8] 沃兴德、丁志山、袁巍等.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抑制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2):53~61.

[9]Shao ZM,Shen ZZ,Liu CH,et a1.Cureumin exerts multiple suppressive

effects on human breast carcinoma cells.Int J Cancer,2002;98(2):234~240

[10]GURURAJ AE,BELAKAVADIM 。VENKATESH DA,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ntiangiogenie effect of curcumin,Biochem Biophys ResCom, 2002; 2979(4): 934~942

[11]WU QING,CHEN YAN,LI XINGANG.Effect of Curcumin on Caspase8-and Caspase9-induced Apoptosis of Lymphoma Raji Cell[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2005,13(4):624~627(in Chinese)

[12]Santibanez JF,Gerrero J,QuinTanilla M,et al.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 modulates matnx metalloproteinase-9 production through the Ras/MAPK signaling pathway in transformed keratinocytes.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2,296(2):267~273

[13]Shishodia S,Potdar P,Gairola CG,et al. Curcumin (diferuloymethane) down-regulates cigarette smoke-induced NF-KappaB activation through inhibition of IkappBalpha kmase in human lung epithelial cells: corr- elation with suppression of COX-2, MMP-9 and cyclin Dl.Careinogenesis ,2003,24(7):1269~1279

[14]Aggarwal S,Takada Y, Singh S,et al.Inhibition of growth and survival of human head and nedk squamous cells by curcumin via modulation of nuclear factor-kappab signaling. Int J Cancer 2004,Ⅲ(5):679~692

[15]Chan MM,Fong D,Soprano KJ,et al.Inhibition of growth and sensitization to cispatin-mediated killing of ovarian cancer cells by polyphenolic chemopreventive agents.J Cell Physiol,2003,194(1):63~70

[16]Holy JM.Curcumin disrupts mitotic spindle structure and induces micronucleation in MCF-7 breast cancer cells Murat Res,2002;518(1):71~84

[17]Squires M S Hudson E A,Howells L,et a1.Relevance of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and phosphotidylinositol-3-kinas pro- tein kinase B(PB KPKB) pathways to induction of apoptosis by curcumin in breast cells.Biochem Pharmaeol,2003;65(3):361~376

[18]车艺、汤为学,等.姜黄索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机理的初步探讨.华西医大学报,2002;33(4):570~572

[19]Van ERK M.l。TEULING E,STAAL YC,et al Time-and dose-dependent effects of curcumin on gene expression in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J carcinog,2004;3(1):8

[20]HE J1NG,CHENYAN ,WU YUDAN ,eta1.Th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Curcumin on Apoptosis-Regulating Protein Mcl-1,Bax and Bak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HL一60 Cell Line[J] .Acta Medicine Universitatis Science of Technological Huazhong,2001,30(4):327~329(in Chinese)

篇6

中图分类号:J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有关研究机构在开发化妆品用药物成份的原料中,发现许多防晒和抗紫外线功能的天然植物。由于其天然性,它们对皮肤的刺激及其光化学稳定性,较之传统的有机合成紫外光吸收剂和防晒剂安全、可靠,因而植物防晒成份,逐渐进入或部份替代防晒制品中的防晒成份。

1 、紫外线对皮肤的作用

臭氧层位于大气上部的平流层,可以阻挡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虽然紫外线中仅有5%的太阳能射达地面,但它对皮肤的作用却极为强烈。因为其深度透人皮肤后,会促使皮肤发生各种生物和化学反应。太阳光紫外线按其生理效应和波长从短到长可以分为3 个区域:

(1) 紫外线A(UVA) 。280~320 nm 区的紫外线为晒黑段,透射力可达真皮,使皮肤晒黑、松弛、衰老,由于透入皮肤较深,可以引起难以控制的损伤,并使UVB 段的损伤加重。它可透过玻璃窗和窗帘,因此,称之为生活紫外线。

(2) 紫外线B(UVB) 。320~400 nm 区的紫外线为晒红段,又称为红斑区域。UVB 是引起日晒和诱发皮肤癌的主要光谱。UVA 对皮肤具较深的穿透力,引起真皮组织的病理改变,它透人皮肤的程度虽不深,但会迅速引起光红斑,并伴随一系列生物反应,最终形成晒黑色素。晒黑色素能保护皮肤不受太阳光灼伤,但在紫外线B 的经常作用下,会促进皮肤过早衰老,还可能产生光变态反应,或患光敏性皮炎和皮肤病。

(3) 紫外线C(UVC) 。280~100 nm 区的紫外线为杀菌段,透射力只到达角质层,且大部分被臭氧阻留,一般认为不会对皮肤带来损伤。

2 、防晒剂及植物有效成分防晒原理

化妆品中使用的防晒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紫外线吸收剂,另一类是紫外线屏蔽剂或遮蔽剂 。目前所说的防晒剂是指对紫外线具有吸收作用的紫外吸收剂 。它们的分子从紫外线中吸收光能与引起分子“光化学激发”所需的能量相等,这样就能把光能转化为热能或无害的可见光放射出来,从而有效的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晒黑和晒伤。因而理想的防晒剂是对UVB 和UVA 都有防护作用的广谱型防晒剂。植物体中具有防晒的化学物质主要有有机酸类(如鞣酸、异阿魏酸、黄木樨酸苷等) 、黄酮类、醌类、矿物质、粘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小分子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 和β- 胡萝卜素等) 。鞣酸、矿物质、和粘蛋白具有提高皮肤吸收和保水能力,具有保湿和收敛作用;黄酮类和醌类化合物其结构具有共轭双键,对紫外线有较强的吸收;粘蛋白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膜,能够反射紫外线的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小分子抗氧化剂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或有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作用、清除紫外线辐射产生的自由基的作用。

3、植物成分及其功效

3.1沙棘

应用于化妆品的主要成份是沙棘汁和沙棘油。其含丰富的生育酚,能消除和阻止皮肤自由基的氧化,保护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在紫外光下不被氧化,尽而阻止发生氧化变态反应。其具有保护皮肤免受日光紫外线或X射线的伤害,是高档化妆品理想的防晒成份。

3.2海藻

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碘化物、微量元素、糖类、氨基酸、有机酸及维生素,还含有生理活性物质,如糖醛衍生物、岩藻糖聚合物和聚半乳糖苷。这些成份可与头发和皮肤的蛋白质作用,形成复合膜,具有保湿和皮肤细胞的赋活作用。而海藻甾醇可补充皮肤营养,并吸收日光紫外线,防止皮肤头发的光老化和晒伤作用。应指出,原本海藻难入化妆品组份,要求产生功能性,须经生化作用或某种萃取方式,方能达到某种功效。

3.3当归

清代名医有当归药剂外敷方剂,可延缓皮肤衰老。而其提取液含有、,多种有机酸及β-谷甾醇等成份。可抵御日光紫外线,并对皮肤晒伤及肌肤色斑具有显著疗效。当归提取液用于护发品,同样具有理想的防晒护发功能。

3.4 黄芩

唇形科植物在我国, 将黄芩用于医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其所著《本草纲目》中记载: 其根性寒、味苦, 有清热燥湿的功用。黄芩根中含有多种黄酮类成分, 包括: 黄芩甙、汉黄芩素、汉黄芩甙和黄芩素等, 还含有氨基酸、β- 谷甾醇和豆甾醇等。从黄芩中提取的黄芩甙对光和空气中的氧较为敏感, 因此具有护肤和防治皮肤疾病的作用。用黄芩甙作紫外吸收剂, 制成防晒液, 可以防止皮肤粗糙, 并具有杀菌、抗炎、防日晒和抗衰老等功效。

3.5 雪莲

藏族常用的一种民间草药, 一般均匀分布于海拔3500 m 以上的高山流石滩上。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等, 具有抗辐射、抗炎症、清除自由基和抗疲劳作用。

3.6 姜黄

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状茎含姜黄素及挥发油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姜黄素是姜黄的主要成分, 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3.7蚕丝

蚕丝作为化妆品有效添加剂,其提纯配方技术较为成熟。是以不同形态或提取物,即丝肽、丝蛋白和丝素的形态加入化妆品的,尤其是天然丝蛋白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可阻止皮肤黑色素的生成。给皮肤以洁白美容之功效。此外丝蛋白有珠光色泽,可散射紫外光线。可见这种防晒剂,既有物理作用,又有化学功能,是优异天然防晒剂。

3.8 丹参

其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疗治多种皮肤病。具有关分析测定证实,丹参提液对280-400mum 紫外线有很强的吸收性能,可作防晒剂。丹参、枸杞子、马齿苋作主药配制成的抗皱防晒膏,使用月余,眼角皱纹消除,皮肤滋润增白,防晒功效明显。

3.9薏苡仁

属禾本科植物薏苡的仁。有消毒、止痛、抗癌作用。主要含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其提取液含糖和氨基酸的混合物,对头发和皮肤有着明显的保湿和柔软作用。它对紫外光的吸收作用甚强,并对酪氨酸酶也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可防止皮肤黑色素生成。所以它亦是护肤护发类制剂理想的紫外光吸收剂,其低浓度提取液配入化妆品也具一定的防晒作用。

3.10魔芋

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成份为魔芋甘露聚糖和淀粉。此外还含少量的蛋白质、脂肪和色氨酸。魔芋甘露聚糖具优异的成膜特性,其提取液对头发、皮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能阻挡日光紫外线对皮肤、头发的伤害,是防晒化妆品廉价高效的添加剂。

其他具有防晒作用的植物还有:牛蒡、核桃、鱼腥草、葡萄、大枣、水仙莲、冬瓜、芫菁、花椒、马铃薯、繁缕、芝麻、欧芹、莲香报春花、荷包牡丹、甘菊、洋甘菊、宿根报春花、升麻、天旋花、黄芪、苍耳、益母草、蒲公英和茵陈蒿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紫外线的作用和治疗阳光灼伤。

结束语

我国具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几千年来在防疾病方面发挥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用在化妆品的中草药却只占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在化妆品用天然植物成分做活性成分的趋势下,中草药天然防晒产品以其安全、无毒、无副作用、防晒和营养皮肢的特点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有着广泛前途和市场需求的新型开发产品。

参考文献

[1] Frank S. Botanicals- a phytocosmetics desk reference [M].NewYork: CRC Press LLC, 1999: 203- 204.

[2] 赵同刚. 化妆品卫生规范[M].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7: 288- 291.

篇7

1.处方药名与辨认药物

配方首先应会识药名与辨认药。处方的药名,有同名异药、同药异名、名称相近或读音相仿等多种情况。牛膝有川牛膝、怀牛膝之分,川牛膝有活血通经、利关节之功,治疗血瘀经闭、风湿痹痛;怀牛膝善于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治腰膝酸痛,筋骨瘘软。由于历史上的一些原因,造成了许多品名的混乱,如破故纸原系补骨脂的别名,有些地区误认为是木蝴蝶;泽兰、佩兰功效不同,而许多地方倒过来使用。五加皮与香加皮:五加皮来源五加科细柱五加的根皮,习称南五加皮并且无毒;香加皮,萝磨科杠柳的根皮,习称北五加皮并且有毒,许多药房认为是同一种药,因而混用。片姜黄与姜黄:片姜黄是姜科植物温郁金的干燥根茎,功效:破血行气,通经止痛,性味是辛、苦、温。而姜黄是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功效与归经与片姜黄基本相同,但片姜黄以治肩臂疼痛为优,许多药房也混用,解决办法是医生开处方应以药典或其他国家标准规定的名称书写药名,中药调配人员应该具备丰富的中药学知识,根据医生处方的立意,正确的调配药物,防治错发。

2.处方剂量与药物称量

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的深浅,依照理、法、方、药的原则确保处方剂量。众所周知,同样是厚补、枳实、大黄三位药组方,因其各用量不同,有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厚朴四物汤之别,其功效也有一些差别:犹如红花养血,多用破血;有医生用炙甘草汤治疗心动悸患者,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大药的用量,获得良好的效果。再拿临床常用的细辛讲,古语说:细辛不过钱,过钱要人命。有很多中药的剂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功效是相反的,在调配时必须得注意,以免带来严重的后果。说明药量与疗效有很大关系。

目前有些调配人员认为配方上药量稍有增减无关紧要。故处方中每一味药总称一次,然后按所需贴数估分:有的质轻的如全草类、花类、叶类甚至以手代称(一把抓),对此曾进行过反复称量对比,发现他们之间重量差异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单叶重量差异则高达20%以上;直接用手抓药估分各付药之间重量差异则在30%,单味重量差异也很高,处方中剂量的增减,影响了处方中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和疗效结果。有一次在调剂过程中,就是因为出现了以上情况,患者要求把调剂好了的几付药中每付药的总量各称量一次,患者也根据处方上的剂量计算了一副药的总量,结果发现每付药的总量最高相差十几克,而与处方的总计量最高也相差十克左右,患者就说吃了药效果不好甚至感觉身体不适原来在这出了问题,接下来后果可想而知,这不但对中药产生了置疑,还影响了药房的声誉,经济上也损失了很多。

3.辨证用药与依法炮制

炮制是根据中药药性理论,辨证用药及调剂和制剂的要求发展起来的传统技术。中药经过净制、软化切制、湿热炮制、干热炮制、制霜、发芽、发酵等不同方法和不同辅料炮制以后,可从不同途径,以不同方式,趋利避害,提高疗效;同一药材的不同炮制方法,功效会有差异。中药炮制不当,就会影响剂量准确和临床疗效。如生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一般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则是滋阴降火,多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又如生姜能够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而炮姜可以温经止血。鸡内金具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的作用,生品长于攻积通淋化石多用于泌尿系统之结石和胆道结石,炒鸡内金可增强健脾消积作用,多用于消化不良,食积不化,小儿疳积和肝郁泄泻等症。桑螵蛸,生品令人泄泻,且春季天暖时虫卵易孚化幼虫,不易保存,蒸后可消除致泻的副作用,又可杀死虫卵,利于保存药效,而盐制后可引药下行入肾,增强益肾固精,缩尿止遗作用。党参,其生品擅长益气生津,用于肾气亏虚,津气两伤或气血两亏,米炒党参,可增强健脾止泻作用,多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药房在进货是只进一个规格药用,炮制不当也会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如制川乌、制南星炮制不当,麻辣味太重,引起对身体的损坏,甚至造成休克等医疗事故;厚朴必须炮制,服用生品有刺喉感,使声音嘶哑。远志,生品戟人咽喉,多外用,常用于痈疽肿毒,肿痛外用涂敷,甘草水制后能缓期燥性又能消除麻味以安神益智为主,用于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蜜炙远志,能增加化痰止咳作用,多用于寒痰咳喘,咳嗽痰多,咳吐不出等证,临床禁用生远志,炮制品调剂中未见。为了确保临床疗效,药房采购人员必须在采购中药时严格按照处方的需求来采购中药,不能把炮制品和非炮制品混用或代用。

4.注意中药的用法

龙齿、磁石等矿石类药物应打碎,并且另包先煎,否则发挥不了应有的疗效;乳香、没药、车前子等煎后有黏性的药应包煎;阿胶要软化入药;大黄用于泻下时要后下。如不注意某些中药的特殊服用法,就会影响疗效入药方法:根据部分中药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的煎煮时间方法也不同,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调剂师必须告清患者入药方法。先煎药,为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毒性强的药物,应先煎煮30min到1h,确保药效的煎出和用药安全,除了普通了解的几种特殊煎法的药,还有一些药调剂中可能被忽视的煎法。例如夏枯草、竹茹需先煎,蚕砂、五灵脂需布包煎,丁香、砂仁、白豆蔻、肉桂、沉香、降香应当后下,琥珀不入煎剂,研末冲服。这些药物一般与群药同煎在各中医诊所较普及。以机器代煎的中药在中药房煎药,用的煎药机,使用比较方便,患者饮用方便,但仍有弊端,中药必须装在煎药袋内放入机器煎熬,使药物不能均匀煎熬,一些药物有效成分不能煎出或不完全煎出,达不到临床效果,煎药师不能偷工减料,先煎的先煎,后下的不后煎,与群药一起煎,这样不能达到临床疗效还影响到的品德。服药时间:适时服药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方面。古代医家对此甚为重视,具体服药时间应根据胃肠的状况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来确定,而现在中药服法,大夫不告患者,调剂师又对患者的病情不了解,所有患者基本都同一服法,影响疗效。

空腹服:多用于实证疾病,特别是积滞、瘀血、水湿等。补益方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用、驱虫剂也宜空腹服用。饭后服:对肠胃有刺激作用的药宜饭后服。睡前服:安神药和治遗尿症药物。顿服:通常病情较急者。如哮喘病患者,晚上服药会喘的厉害,影响睡眠,因为哮喘属阴,需早上和中午阳气正盛时服,经观察临床效果很好。

5.调剂人员要加强专业培养提高调剂质量

目前,各医院正在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在中医治疗中开展药学服务同样重要,中药调剂人员应熟悉中药的配伍禁忌,如发现不合理用药,应及时回医生反映,应熟悉中药剂量,当处方中有毒中药超量时,应当向医生询问和核实,以防中毒事件的发生;调剂人员还要利用掌握的中医药知识,发现中医临床处方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及时提出,与医生探讨一些不足处方的原因,共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处方,不断提高中药治疗水平,发展中药应有的疗效。

6.结论

总之,在中药调剂过程中,调剂员必须严格按照处方的治疗原则进行调配,有不明白的或有疑问的地方必须向处方大夫问明白,不能擅自加减药物,或用其他炮制品代替,中药采购员在采购中药时不能为了廉价的中药而用生品代替炮制品,所以应重视中药房工作,加强中药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以及中药房工作的管理,搞好医药结合,能确保中药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事业更好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2000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篇8

关键词:

天然植物染色;植物染料;合成燃料;环保;生态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195-01

我国是最早使用天然染料染色的国家,传统的天然植物染色造就了中国纺织行业的辉煌,“四大名锦”、香云纱、蓝印花布、蜡染、扎染、夹缬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借助天然植物染色完成的。

1 天然植物染色的发展历史

天然植物染色是指提取天然生长的植物中的色素对织物进行染色。人类从自然界获得天然的色彩,染色的染料包括矿物染料、动物染料与植物染料三种。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利用赤铁矿粉把麻布染成红色。后来人们发现,很多植物的根、茎、叶、皮可以提取色素并且染色后的色彩和牢度更好,于是植物染色逐渐代替了矿物染色成为主流。

20世纪初,合成染料传入我国,由于其在色光和色牢度等方面的优越性,天然植物染色逐渐被取代。染坊开始使用进口的化学染料染色,仅在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还有土靛染色存在,传统的天然植物染色几近消亡。近年来,在全球性绿色革命浪潮下,合成染料带来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天然植物染色重新为人们所重视。

2 天然植物染色的染料来源和色相

天然植物染色的染料是从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中提取得到的,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中来源都很广泛。我国地大物博,可供染色的植物染料资源丰富,迄今已知的有四、五千种,很多植物染料都有药用价值。古人根据植物的不同的特性创造了丰富的植物染色工艺技术,如媒染、防染等,使得传统植物染色的色谱十分丰富,一种色调就能分出几十种近似色。

红色可从茜草、红花、苏木等中提取。周代已经开始使用茜草,其色素的主要成分是茜素和茜紫素,以明矾为媒染剂可染出红色,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纺织品中,“深红娟”就是用茜草染色的。但茜草萃取出的红色是暗土红色,后世逐渐发明了红花染色技术,得到色相艳丽、纯正的“真红”。苏木含有苏木红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红色系染料,称为“苏枋色”。

黄色可从姜黄、黄柏、槐花、栀子等植物中获得。栀子是应用广泛的黄色植物染料来源,果实中含有栀子黄素,染成的黄色略微泛红。姜黄的主要染色成分是根茎中的姜黄素,可获得亮黄色。黄柏是我国传统的染材,含有小檗碱,在宋锦染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隋朝开始黄色开始用作帝王常服,用“南檀北柘”之称名贵树种的柘木或者黄栌提取,后来逐渐成为帝王的专属用色。

黑色染料来源有五倍子和苏木(单宁铁媒染)等。五倍子又名百虫仓,是漆树科植物被蚜虫寄生突起的虫瘿。严格说五倍子是动物染料,含有丰富的鞣酸与铁离子结合时,可将纤维染成蓝黑色。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五倍子染出的色相为“皂色”,即黑色。

紫色可以从紫草或紫苏、紫檀等中提取,中国传统紫色染料基本只有紫草,染色的部位是根部,因此叫做紫草根或紫根。紫色制取复杂,其色素难溶于水,逐渐发展为高贵的服用色彩。唐代在制定服制时,就把紫定在红色系之上,有“满朝文武皆朱紫”的诗句。

3 天然植物染色的特点和优势

合成染料又称人造染料,主要从煤焦油提取的芳香胺中合成的,具有色谱齐全、色泽鲜艳、耐洗耐晒、批量生产的优点,逐渐替代了植物染料成为纺织品染色的主要着色剂。然而,科学家通过长期的研究证实芳香胺类染料具有明显的致癌性,消费者特别是那些喜欢咬嚼衣物的婴幼儿将有害染料染到皮肤上或摄入体内。这些进入人体肠道内芳香胺类偶氨染料,极易还原或分解转化为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合物。1974年,欧洲染料制造工业生态学与毒理学协会通过实验证明50种芳香胺类染料中有20种具有很强的致癌性。除了使用染料外,纺织品染色还需要使用染整助剂。如使用苯酚甲醛固色剂加强色牢度,使用甲醛防止缩水、起皱,添加荧光增白剂增白,这些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德国在1994年就提出在纺织和日用消费品上禁止使用某些可分解释放出某些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其他欧美国家也相继制定了生态纺织品标准。2008年,欧盟取消了对中国的纺织配额限制,取而代之的是以质量生态标准和安全认证为特征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纺织产品因染料的原因无法出口的现象时有发生。

天然植物染色的染料来源于自然界,染色的过程主要是色素的提取过程,染色产生的残渣经过处理后还用作肥料。天然植物染色无毒、无害、无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使用天然染料染色可充分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大大减少染色废水的毒性,有利于减少污水排放,保护环境。此外,很多用来提取染料的植物本身就是中草药。这些植物染料大多具有消炎杀菌的功效,来源也很广泛,可以利用这些药用植物染料作为纺织品的天然抗菌整理剂。中草药独特的药效、香气在染色过程中,与色素一起被染物所吸收,消费者穿着使用后有特殊的医疗保健功能。比如:姜黄、黄柏都具有抑菌防虫的功能,适合妇女儿童内衣及家纺产品的染色;大黄染色的织物可以防紫外线;艾蒿有消炎、解热、功能,染色织物可以医治皮炎;红花和茜草染色织物具有抑菌防虫、预防皮肤过敏等功效;蓝草染色后的织物具有杀菌解毒、止血消肿的功效。因此,天然植物染色以其色泽天然、自然芳香和生态保健的功能具有合成染料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

篇9

【关键词】 藤黄;化学成分;药理学

藤黄系藤黄科植物所分泌的干燥树脂,呈圆柱状或不规则块状物,色黄,质脆。祖国医学认为,藤黄味苦涩、有毒,具有攻毒、蚀疮、破血散节等功效,主治痈疽、肿毒、顽癣、恶疮、跌打损伤等。近年来用藤黄和其他药合用治疗癌症、痈肿初起、疮毒、带状疱疹、毛囊炎等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藤黄的化学成分和药理学的研究状况简述如下。

1 藤黄的来源

我国进口的藤黄多数产于印度,计有藤黄(Garcinia hunburyi Hook F.,G.morella Desv.),少量是斯里兰卡所产的印度藤黄(G.indica),锡兰藤黄(G.zeylanica Roxb.,G.cambogia)。其树干所分泌的树脂经初步加工作为药用藤黄。印度迈索尔所产者为正品。对国产藤黄属植物学的研究仍在进行中,以期寻找可替代进口藤黄的植物。

2 藤黄的化学成分

藤黄的植物来源不一,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异,以正品藤黄(G.hunburyi Hook F.)为例,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对氯仿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物理性质和波谱学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主要有含有xanthone类化合物,均为笼状多异戊烯基xanthonbe类(cagedpolyprenylatedxanthone)[15],其成分有藤黄酸(gambagic acid)(GA)、新藤黄酸(neogambogic acid)、北美圣草素(narngetol)、双黄酮、莫里林(morellin)、异莫里林(isomollin)、莫里林酸(morellic acid)、异莫里林酸、莫林醇、去氧异莫里林(deoxyisomollin)、二氢异聚里林(dihydroisomorellin)、2%糖醛酸(uronic acid)、半乳糖、鼠李糖等。正品藤黄(G.morella Desv.)其成分有αⅠ藤黄素(αⅠguttiferin)、β藤黄素、莫里林、新莫里林、异莫里林、异新莫里林(isoneomorellin)、莫里林醇(morellinnol)、二氢莫里洛黄酮(dihydromorelloflavone)、莫里洛黄酮7葡萄糖甙、莫里林酸、莫里林、乙氧二氢异莫里林(ethoxydihydroisomorellin)。活性成分的研究多集中在藤黄酸类、藤黄素类及莫里林类成分。

3 藤黄的药理作用

3.1 抗炎作用 孔令东等用藤黄生品和炮制品(山羊血制、清水制、荷叶制、豆腐制、高压蒸制)治疗巴豆油耳炎症,将小鼠随机分7组灌胃,1h后用2%巴豆油涂在小鼠左耳面致炎(0.05mL/只),4h后断颈处测耳肿程度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3.2 抗微生物作用 藤黄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并能抗原虫和真菌。α1,α2,β,γ藤黄素能抑制革兰氏阳性真菌,其中β,γ藤黄素在体外对非致病性原虫的抑制效力较强,但抗菌作用与抗原虫作用并不平行。α1及γ藤黄素在各方面(如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之能力、对小鼠人工感染葡萄球菌的保护作用、在血清或金属离子存在时的反应、对热及酸碱度的稳定性等)皆与α及β藤黄素相似。莫里林也有抗金黄色葡萄糖球菌作用,莫里林经甲基化和氢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人体结核杆菌H37RV、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其异构体异莫里林、异新莫里林的抗原虫作用较其母体有效。

3.3 抗肿瘤作用 1982年雷秋模等实验表明,藤黄对小鼠腹水型肝癌ECA、ARS、S180、S37、MA787、U14、ARA4、W256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5.6%~80.0%。对体外培养的人癌细胞BEL7402与HeLa细胞株也有程度不等的杀伤作用;刘若庸等证实藤黄合用能提高小鼠肿瘤MA737放射治疗的效果。程廷楷通过电镜观察藤黄可致S180的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甚至消失;粗面内质网明显减少,线粒体胀大,皱褶,甚至破裂,可使小鼠网织细胞肉瘤ARA4腹水细胞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指数显著降低。抗肿瘤的有效成分主要有GA和EGA。冯锋[6]等用半合成方法制备了GA甲酯、乙酯和氯代物,用MS、UV、IR、ID和2DNMR光谱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GA甲酯、6甲氧基GA甲酯、GA乙酯、33氯化转位GA和33,27二氯转位GA,其中GA乙酯、33氯化转位GA和33,27二氯转位GA为新化合物。Song等[7]研究出一种新的HPLC快速测定藤黄树脂中聚丙烯环的方法,它能快速测定藤黄中8种复合物含量,证实GA、EGA为藤黄主要成分。Han等[8]首次用再循环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GA及C2异构体EGA,HPLC测定两者的纯度均在97%以上。

3.4 腹泻 口服片剂的部分病人可出现腹泻。用药3次/d,3片/次以上时出现更多。每次2片基本上无此反应。如果出现腹泻,可先减量,往往腹泻可止,减量无效,则暂停服用,腹泻可自行停止。针剂无此反应。

3.5 毒性 随机抽样成年健康小白鼠20只,体重18~22g,后腿肌肉内注射藤黄注射液,按Lilch field wilco xon法计算LD50为33mg/kg,出现不安、躁动、扭体,继之活动减少,反应迟钝、厌食,随之部分相继死亡。注射藤黄后未死部分小白鼠,在24、48、72h,分别处死,发现对心、肺、肝、肾等脏腑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

2009年10月贺百花等:中药藤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第5期2009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第5期

4 临床应用

4.1 治疗癌症 顾红燕等[9]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藤黄酸对人肝细胞性肝癌SMMC7221细胞株和QGY7701细胞株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而对正常人肝细胞L02细胞株作用相对较弱。雷秋模等用藤黄针剂每支含100mg,每次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点滴。每周2次;片剂每片含30mg,口服每次60~90mg。3次/d;软膏含5%浓度。外敷乳癌肿块。每周换2~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1~2个疗程后进行手术治疗。按统一标准判定疗效,其中显效15例,有效4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6.6%,显著19.5%。郭青龙等[10]采用MTT比色法分析藤黄酸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1.6μmol/L的藤黄酸可导致SGC7901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刘静冰等[11]采用MTT[12]形态学观察法和流式细胞术(FCM)分析藤黄中藤黄酸对胰腺癌细胞株PC3有抑制作用。时间越长藤黄酸对胰腺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越高,而浓度与抑制率关系不明显。江苏省藤黄抗癌研究协作组[13]用藤黄注射液,藤黄软膏和藤,治疗皮肤癌41例,临床治愈6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

4.2 治疗生殖疱疹 张宁等[14]把107例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病毒唑肌注+藤黄酊外擦、病毒唑肌注+阿昔洛韦软膏外擦、病毒唑肌注+酞丁胺擦剂和病毒唑肌注+1%美兰外擦4组。治疗7d,追踪半年,4组中,藤黄组和阿昔洛韦组治疗显著,用药后起效时间较快,复发率较低。李泽春等[15]采用静脉滴注阿昔洛韦、三磷酸胞苷二钠,肌注维生素B12治疗164例患者,在皮损处涂探30%藤黄酊(藤黄粉3.5g加95%酒精100mL配制),配合红光灯局部照射,以患者自觉舒适温热为宜,进行治疗,有效率为100.0%,显效率为97.7%,治疗率达到86.0%。

4.3 治疗皮肤病 张宁等[16]用10%藤黄溶液抑菌试验证实藤黄对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MLC)分别为0.005mg/mL和0.05mg/mL。应用30%藤黄酊(少数因病人用30%藤黄霜外用),对照组外用5%硫磺霜或复方硫磺洗剂,治疗痤疮70例,显效50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达100%。鸡脚大黄、硫磺、雄黄、姜黄、藤黄各等分为细末,用菜油调敷患处,1~2次/d,7d内勿洗浴。结果顽癣14例中痊愈10例,好转4例;治疗疥疮30例痊愈。用藤黄15g,苦参10g。共研细末,浸泡于75%酒精200mL中,一般浸泡6~7d即得。外涂患处,1~2次/d。头部毛囊炎30例,25例痊愈,4例好转,1例无效;面部毛囊炎13例全部痊愈;胸部毛囊炎12例全部痊愈[17]。

4.4 治疗阳热肿痛和热痹 用藤黄膏(药物组成:藤黄2份,生大黄1份,血竭1份,冰片0.5份)外敷患处,结果175例患者痊愈[18]。藤黄汤(药物主要有大黄、青风藤、海风藤、鸡血藤、秦艽、地龙、黄柏、栀子、双花)与针刺(穴位以足三里、三阴交、丰隆穴为主穴,以大都、太白、太冲穴或外关、阿是穴为配穴,手法取泻法)并用治疗热痹有效率达100%[19]。

参考文献

1 Sukpondma Y,Rukachaisirikul V,Phongpaichit S.Antibacterial caged tetraprenylated xanthones from the fruits of Garcinia hanburyi[J].Chem Pharm Bull,2005,53:850

2 Han QB,Wang YL,Yang L,et al.Cytotoxic polyprenylated xanthones from the resin of Garcinia hanburyi[J].Chem Pharm Bull,2006,54:265

3 Reutrakul V,Anantachoke N,Pohmakotr M,et al.Cytotoxic and antiHIV1 caged xanthones from the resin and fruits of Garcinia hanburyi[J].Planta Med,2007,73:33

4 Asano T,Chiba K,Tada M,et al.Cytotoxic xanthones from Garcinia hanburyi[J].Phytochemistry,1996,41:815

5 Han QB,Yang L,Wang YL,et al.A pair of novel cytotoxic polyprenylated xanthone epimers from Gamboges[J].Chem Biopers,2006,3:101

6 冯锋,柳文媛.藤黄酸衍生物的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5,36(4):302305

7 Song JZ,Yip YK,Han QB,et al.Rapid determination of polyprenylated xanthones in gamboge resin of Garcinia hanburyi by HPLC[J].Sep Sci,2007,30(3):304309

8 Han QB,Song JZ,Qiao CF,et al.Preparative separation of gambogic acid and its C2 epimer using recycling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J].Chromatogr A,2006,1127(1/2):298301

9 顾红燕,郭青龙,尤启东,等.藤黄酸促进bax 和p53表达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J].中国天然药物,2005,3(3):172

10郭青龙,赵丽,尤启东,等.藤黄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凋亡作用[J].中国天然药物,2004,2(2):106108

11刘静冰,秦叔逵,李进.藤黄酸抗胰腺癌作用的实验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10(3):472

12Guo QL,Zhao L,You QD,et al Gambogic acid Inducing apoptosis in human gastric adenocarcinom SGC7901 cells[J].Chin J Nat Med,2004,2(2):106

13江苏省藤黄抗癌研究协作组.中药藤黄制剂治疗41例皮肤癌[J].中华皮肤科杂志,1988,19(1):3133

14张宁,陆洪光,邓艳,等.藤黄外用治疗生殖器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实验室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3):167168

15李泽春,邓炜,涂春,等.藤黄酊配合红光治疗带状疱疹164例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07,31(7):640

16张宁,陈波,冉鄂山.中药藤黄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J].贵阳医学院学报,1993,18(2):138140

篇10

仡佬族与水族都是历史悠久的贵州世居少数民族。仡佬族集中居住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北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区;水族集中居住的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南部云贵高原的东南斜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纵观人类历史,经验医学的理论和实践都与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两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经验医学。民族医药的独特性,除了其体系的显著特征外,还体现在对外来药物的引进和组方配伍上。本文将从使用外来药物的角度对仡佬族医药与水族医药作比较研究。仡佬族医药材料取自于《仡佬族医药》(赵俊华、潘炉台、张景梅主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水族医药材料取自于《水族医药》(王厚安主编,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仡佬族医药》收集仡佬族常用药物200多种,单验方329个,涉及本地区外来药物19种。其中,来自国外的有乳香、没药。来自北方的药物有麻黄、人参、甘草、黄芪、羌活、白头翁、知母。来自海里的药物有昆布、海螵蛸。来自南方的药物有桂枝、马钱子、槟榔、巴戟、胡椒、象皮、三七、红豆藤。这些药物都是汉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常用的药材。除去重出药方,外来药物涉及36方。《水族医药》收集水族常用药物182种,单验方395个,涉及本地区外来药物10种。10种外来药物是:麻黄、甘草、黄芪、羌活、白头翁、知母、紫苑、槟榔、三七、黄三七。除去重出药方,外来药物涉及15方。从数量上看,《仡佬族医药》和《水族医药》所收集的常用药物及单验方总数不相上下。然《仡佬族医药》使用外来药物19种,是《水族医药》10种的近两倍;《仡佬族医药》中外来药物涉及36方,是《水族医药》15方的2.4倍。统计数字表明仡佬族医药的开放程度要远远大于水族医药。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历史上,仡佬族受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影响较多;水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较少,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对外交流的程度在民族医药对外来药物的引进和运用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下面,我们从两个民族对外来药物的运用上作比较分析。

1将同种外来药物应用于不同的病种

1.1麻黄

《水族医药》仅收录1首运用麻黄的方剂。该书第395页:麻黄、细辛,水煎服,治头痛。该方很可能由《伤寒论》麻黄细辛附子汤化裁而来,因附子辛甘、大热,而水族地区处于北半球亚热带南部,年平均气温较高,因而附子不宜在水族地区内服,故水族医药在引进麻黄细辛附子汤时,将附子去掉。附子在《水族医药》中仅作外用药,用于治疗骨折。《仡佬族医药》收录3首运用麻黄的方剂。其中,1首由相关中医方剂化裁而来,另2首则根据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将麻黄与枇杷花、折耳根、兔耳风、银杏叶、鸽子屎等配伍,组成了新的方剂。所涉及的病种有:小儿发烧、哮喘、老年咳嗽。

1.2甘草

《水族医药》收录3首运用甘草的方剂,用于治疗早晚期百日咳、支气管炎和痢疾,除地蜂子外,其余与甘草配伍的药物在传统中医文献中亦能与甘草配伍。《仡佬族医药》收录5首运用甘草的方剂,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小孩腹泻、尿结石、痈和牛皮癣,其中甘草与白英、兔耳风和果上叶的配伍具有创造性。

1.3槟榔

《水族医药》收录1首运用槟榔的方剂。该书第72页:(南瓜)种子50克,炒黄口嚼,花槟榔100克,煎水送服,可驱滴虫。《仡佬族医药》收录1首运用槟榔的方剂。第224页:水菖蒲、水杨梅、水皂角、荆芥、薄荷、厚朴、槟榔、斛皮各30克,煎水服治水疾(冷水激后造成皮肤黄、眼肿、月经不调)。槟榔具有杀虫,破积,降气行滞,行水化湿的功效,水族医药将其用于杀虫,仡佬族医药将其用于行滞化湿,二者的组方配伍均有创意。

2将同种外来药物应用于相同的病种,但组方配伍及运用方法均不同

2.1黄芪用于催乳

《水族医药》收录2首运用黄芪的方剂,一首与当归、红花和川芎配伍治骨折,一首与金钱豹、玉竹和怀山配伍炖肉服催乳。这首催乳方中,黄芪与怀山配伍炖肉的组方在传统中医文献中常见,但与金钱豹和玉竹的配伍则罕见。《仡佬族医药》收录4首运用黄芪的方剂,其中2首用于通乳和乳汁不足,另2首用于治疗胃下垂和胃痛。现将催乳方剂抄录如下:第58页,桔梗、麦冬、夜寒苏各20克、人参5克、党参20克。黄芪、当归各15克,炖猪脚1只,食肉喝汤。通乳。该方在第232、469页重出。第469页,治产后血亏、乳汁不足,奶浆藤根50克、夜寒苏50克、当归20克、黄芪30克。用法:煎水服,日服三次。这两首催乳方中,黄芪与当归的配伍在传统中医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黄芪与夜寒苏和奶浆藤的配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2.2羌活用于治疗骨折

《水族医药》收录1首运用羌活的方剂,用于接骨。《仡佬族医药》亦收录1首运用羌活的方剂,用于治疗骨折。两个民族对羌活的运用都既有引进又有创新,现将两方抄录如下。《水族医药》第422页:(接骨)处方:1)见血飞、月月红根、牛膝;2)羌活、藁本。用法:方l的药共研成粉用酒送服,若伤在头部则加入方2的药。《仡佬族医药》第449页:治骨折,土鳖12克,胆南星15克,血蝎15克,没药25克,马前子9片,龙骨、当归、红花、羌活、螃蟹骨各9克,净乳香(去油)30克,防风15克,金丝毛24克,三七9克,芷15克,重楼15克,石菖蒲9克,川芎12克,冰片3克,升麻15克。用法:共研末,用时加酒调敷患处。

2.3三七用于治疗骨折

水族医药和仡佬族医药都将三七列为重要药物。《水族医药》收录了4首运用三七的方剂,其中2首用于治疗骨折,1首用于治疗瘫痪,1首用于治疗蛇咬伤。《仡佬族医药》也收录了4首运用三七的方剂,其中2首用于治疗骨折,1首用于治疗腰痛,1首用于治疗腹痛。从三七适用的病种来看,两个民族都认识并充分利用了三七活血化瘀,消肿镇痛的功效,但在方剂的配伍上有很大的不同。就运用于骨折的方剂来看,水族医药将三七与本地药材小青竹标、红叶韭菜和姜黄搭配;仡佬族医药除了将三七与本地药物配伍外,还引进了传统中医用于治疗骨折的药物,如乳香、没药、自然铜、附子、川芎、当归等。

2.4白头翁用于治疗痢疾

《水族医药》收录1首运用白头翁的方剂,用于治疗痢疾。《仡佬族医药》收录2首运用白头翁的方剂,用于治疗痢疾。两个民族对白头翁的运用都既有引进又有创新,现将两方抄录如下。《水族医药》第409页:(治痢疾)朱砂莲、白头翁、地马蜂。用法:煎水内服。《仡佬族医药》第430页:治痢疾处方一,白头翁、蒺藜根、车前草、萹蓄各适量。用法:煎水服。治痢疾处方二,白头翁适量,赤痢加仙鹤草,白痢加葫豆莲(山豆根)。用法:煎水服。

3外来药物对相关病症治疗的侧重点不同

3.1知母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和肠燥便秘

知母具有滋阴降火和润燥滑肠的功效,在传统中医文献中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大便燥结,烦热消渴,骨蒸劳热等病症。水族和仡佬族都侧重于运用知母的某一个方面的功能。《水族医药》收录1首运用知母的方剂,用于治疗咳嗽。该书第340页,鸡胆、射干、百部、知母煎水服,每日服3次,治咳嗽、百日咳。在传统中医药文献中,知母常与射干、百部配伍用于治疗肺热燥咳,但很少与鸡胆配伍。鸡胆出《名医别录》,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明目等功效,用于此方,适得其所。《仡佬族医药》收录1首运用知母的方剂,用于治疗便秘。第442页,治便秘,知母10克。用法:切细,淘米水吞服。在传统中医药文献中,知母常用于治疗肠燥便秘,但罕见与淘米水配合使用,然淘米水亦有调理肠胃的功能。

4在空间上,一些外来药物可出现跨越式的分布

4.1水族引进,而仡佬族没有使用的外来药物

这些药物有:紫苑、黄三七。紫苑主要分布于我国中原以北的地区,水族用紫苑需从北方输入,其运输路径有可能经过位于正北方的仡佬族聚居区。然而《仡佬族医药》中没有出现紫苑,《水族医药》中则有运用。在我国,黄三七主要分布于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青海东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水族用黄三七需要从以上地区输入,其运输路径穿越仡佬族聚居区是比较经济的。为什么《仡佬族医药》没有收录紫苑和黄三七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水族医药》中,紫苑出现一次,且与甘草同处一方,该方的组方配伍与传统中医治疗咳嗽的组方思路基本一致,现抄录如下。第92页,黄精15克、百部20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射干15克、百合10克、紫苑10克、枳实10克、甘草10克煎水服,日服3次,可治早、晚期百日咳。《水族医药》中,黄三七出现一次,用于治疗骨折。该书第416页,(1)蚂蚁窝、水冬瓜根、三角枫、盐;(2)散血飞、避瘟茶、地五加、黄三七。用法:方1煎水洗,每日三次。方2泡酒内服,一天三次。该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看似奇特,实则合理。黄三七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藏医用于治疗虫病、溃疡、疮疖痈肿、鼻窦炎、头痛、风湿痛等,陕甘云川等地用于治疗咽炎、结膜炎、口腔炎、骨蒸潮热、心慌心悸、烦躁不安、菌痢、肠炎、痈疮肿毒等。水族医药引进黄三七,并改变其应用范围,颇有创新。

篇11

[收稿日期] 2013-05-15

[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308);2012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207004)

[通信作者] *陆兔林,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控制及炮制研究,Tel:13951636763,E-mail: 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药材经炮制后得到的饮片,既可直接用于临床配方,又可用于中药制剂的生产,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疗效的好坏。因此,系统深入的研究制定饮片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国药典》和各省、市、自治区地方炮制规范共同形成了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体系。中药标准物质(包括中药化学对照品、对照药材与对照提取物)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药成分复杂,且炮制过程又是药物的理化性质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因此饮片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更加复杂。采用当前的质量评价方法与质量控制标准,尚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饮片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中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因此,只有研究建立更加科学、完善、合理、可控的质量评价标准,保障中药饮片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质量可控性,才能使中药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对中药标准物质的概况及其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现状作简要综述,对当前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1 中药标准物质的定义、分类与选择原则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国家药品标准物质是指供国家药品标准中物理和化学测试及生物方法试验用,具有确定特性量值,用于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者给供试品赋值的材料或物质。”其中,中药标准物质是国家颁布的一种计量标准,是定性、定量检测中药所使用的实物对照,必须具有高度均匀性、量值准确性和良好的稳定性。目前中药标准物质可分为中药化学对照品(包括内标物)、对照药材和对照提取物。

依据《国家药品标准物质技术规范》,中药对照物质的选择原则可归纳为:①新建标准物质必须考虑其制备、标定、保存和分发使用的可能性;②专属性强、稳定性强、可大量制备;③质量控制标准中所采用的中药化学对照品物质要有可靠性。此外,该指导原则对中药化学对照品、对照药材和对照提取物的标定都制定了较为具体的技术细则。

2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概况

中药饮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疗效的好坏,规范、稳定、可控的炮制工艺技术是中药饮片质量的根本保证。深入研究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建立中药饮片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控制饮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药典》和省、市、自治区地方炮制规范共同形成了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体系。《中国药典》作为我国药品检验的最高标准,收载的饮片数目不断增加,2005年版收载中药饮片13种,2010年版收载中药饮片439种,总品种数822种,即将修订的2015年版《中国药典》计划新增43%的品种。中药饮片的质量评价由形态、性状、气味及简单的理化鉴别方法,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质量标准体系,具体包含以下15项内容:名称、来源、制法、性状、鉴别、检查、辅料测定、浸出物测定、量测定、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效期、包装贮藏。这对于提高饮片质量、指导工业生产、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3 中药标准物质在饮片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现状[1]

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822种饮片规格,其中72%需采用蒸、煮、火单、制、炒、煅等技术炮制。所收载的饮片质量标准中应用到的中药对照物质共计640种,其中对照药材有239种,中药化学对照品有400种,对照提取物有1种。

3.1 饮片检查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除了对饮片的杂质、水分、灰分、浸出物等项目进行检查外,另有9种饮片采用了9种中药化学对照品对毒性成分、特征性成分等进行检查,见表1。

表1 2010年版《中国药典》饮片检查项应用的中药化学对照品

Table 1 The chemical reference standards using in the ipspect items of herbal pieces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2010 edition)

3.2 饮片鉴别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饮片鉴别项应用了239种对照药材,300种中药化学对照品,1种对照提取物,即薏苡仁油对照提取物。其中,仅采用对照药材鉴别的饮片有94种,如三棱、大血藤、大蓟、山药、千里光、川木香、麦冬、麦芽、花椒、苍耳子、重楼、桔梗、狼毒等;仅采用中药化学对照品鉴别的饮片有152种,如秦艽、秦皮、莪术、桃仁、党参、远志、吴茱萸、阿胶、陈皮等;同时采用对照药材和中药化学对照品鉴别的饮片有78种,如芫花、苍术、苏木、两面针、沙苑子、独活、姜黄、穿心莲、莱菔子、桂枝、柴胡等;采用对照提取物和中药化学对照品鉴别的有1种,即薏苡仁。

3.3 饮片含量测定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饮片含量测定项应用了320种中药化学对照品。其中,饮片含量测定的成分与药材不同的有7种,分别为(制)草乌、(熟)地黄、(制)远志、附子、禹州漏芦、(制)羊藿,具体见表2。饮片含量测定标准低于药材的有55种,分别为姜炭、山豆根、山茱萸、炒山楂、焦山楂、炒川楝子、马钱子粉、制远志、赤芍、炒芥子、何首乌、炒苑子、陈皮、忍冬藤、姜黄、络石藤、王不留行、木青、乌梅、薏苡仁、青皮、苦杏仁、苦参、知母、佩兰、金荞麦、泽泻、荆芥、茜草、草果仁、栀子、厚朴、甘松、甘草、石菖蒲、龙胆、仙茅、槲寄生、秦皮、莪术、荷叶、桃仁、积雪草、益母草、焦槟榔、地榆炭、朱砂根、延胡索、防己、黄芩、黄精、猪苓、羊藿、续断、肉豆蔻。饮片含量测定限度高于药材的有3种,分别为商陆、板蓝根、(清)半夏,具体见表3。

4 中药饮片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4.1 以对照药材、对照品控制饮片质量,不能全面体现炮制作用 中药炮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解毒、增效、改性3个方面。现代研究表明,通过炮制技术影响毒性成分是炮制解毒的有效途径。炮制增效主要与提高有效成分溶出率、改变药物成分的含量或化学组分的比例以及生成新的有效成分有关。现行的饮片质量标准中,以对照药材、中药化学对照品控制饮片质量,忽略了炮制过程中饮片发生的变化,不能全面体现炮制的作用,这样的标准是不合理、不完善的。如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骨蒸劳热等;经酒炖法或蒸制法炮制成为熟地黄后,性味、归经、功效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性味偏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肿,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等。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生地黄项下以梓醇和毛蕊花糖苷作为鉴别项和含量测定项的检测指标,熟地黄项下以毛蕊花糖苷作为鉴别项和含量测定项的检测指标。药材与饮片之间、不同炮制品之间的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是有区别的,采用相同的评价指标和检测方法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深入研究能体现炮制作用与饮片特点的质量控制方法。

表2 2010年版《中国药典》饮片与药材含量测定成分的比较

Table 2 The comparison of components in content determination betwwen herbal pieces and crude drugs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2010 edition)

表3 2010年版《中国药典》饮片与药材含量测定限度的比较

Table 3 The comparison of limitations in content determination between herbal pieces and crude drugs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2010 edition)

中药化学对照品存在分离难度大、单体不稳定、供应价格高、资源浪费、供应数目有限且所测成分单一等缺点。中药饮片成分多样且复杂,以单体化学对照品控制饮片质量,所提供的信息远远不足,达不到整体质量控制的目的,与中医药整体观的学术思想不相符。2010年版《中国药典》饮片质量控制中应用的化学对照品约400种,占对照物质总数的62.5%。因此,建立更加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强,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中药饮片内在质量与整体质量的评价方法势在必行。

4.2 饮片质量标准与临床功效相脱离 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药材经炮制后形成饮片,最终服务于临床,因此评价饮片质量优劣的最终指标是临床疗效的好坏。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紧密结合中医临床用药。如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生大黄的含量测定指标为“按干燥品计算,含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总量不得少于1.5%”,大黄炭质量标准无具体要求。临床中,生大黄以攻里通下为主,主要成分为结合型蒽醌类,大黄炭以止血为主,主要成分为大黄酚和大黄素-6-甲醚。显然,饮片的质量标准与临床功效相脱离。倘若研究建立与临床功效相结合的、以相关活性成分为代表的质量标准,以此控制饮片质量则显得更加科学、合理。

4.3 炮制后产生的新组分如何在质量标准中体现 中药饮片的炮制加工过程是药物的理化性质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同种药材,其炮制工艺不同,饮片的理化性质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相应的药性功效也不相同。因此,照搬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是不合理的。陆兔林等[2]采用GC-MS分析炮制对莪术挥发油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莪术经醋制后组分变化很大,并产生2个新组分4-异丙基苯甲酸和2-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酮。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仅以挥发油总量控制莪术与醋莪术的质量,未能体现炮制过程中组分变化的情况。中药经过炮制后发生的变化极其复杂,有些会形成新的物质,而真正起药效作用的不一定是原来存在于药材中的物质,有可能是炮制后经过多途径变化的新组分。因此,在饮片质量标准制定过程中,应深入研究炮制后产生的新组分,尤其应注重具有生物活性作用的新组分的研究,这对于体现炮制过程和饮片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4.4 动物药质量标准水平较低 动物药是中医药宝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临床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应用的动物药多为炮制后的饮片,成分复杂,虽然近年来在其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成果,但进展相对缓慢,质量标准水平仍较低。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动物药中有14味无质量标准,分别为血余炭、虫白蜡、鸡内金、金钱白花蛇、海龙、蛇蜕、鹿角、鹿角霜、紫河车、蜈蚣、蜂房、蜂蜡、蝉蜕、鳖甲。有质量标准的动物药中,仅12味有含量测定项,占总动物药的26.7%,分别为牛黄、五倍子、冬虫夏草、牡蛎、龟甲胶、阿胶、猪胆粉、鹿角胶、斑蝥、蜂胶、蜂蜜、麝香。但动物药成分复杂,仅以某一种或某几种化合物的含量作为其质量评价的指标是不完善、不充分的。

5 中药饮片质量展望

5.1 研究制定中药对照饮片 现行的饮片质量标准中,以对照药材、中药化学对照品控制饮片质量,忽略了炮制过程中饮片发生的变化,不能体现炮制的作用,因此建议研究制定中药对照饮片,即按标准炮制工艺生产,经鉴定、标化合格后,用于鉴别中药饮片及其制剂的对照物质。对照饮片标定项目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①应是符合对照药材要求,并按标准炮制工艺生产的样品;②应是符合GAP及GMP规范生产的优质中药饮片;③饮片应经性状、组织及粉末显微鉴定,须符合标准规定;④应对饮片进行杂质、水分、灰分、浸出物测定,毒性中药应检查毒性成分的含量;⑤薄层测定项应依据炮制后饮片的成分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和展开条件;⑦含量测定项应选择炮制后饮片的特征性成分等进行测定。对照饮片专属性高、稳定性强并可大量制备,在饮片质量控制过程中积极引入对照饮片,可真实可靠的反映饮片质量的优劣。

5.2 研究制定饮片对照提取物 对照提取物相对于中药化学对照品和对照药材有专属性较强、配制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和优势。对照提取物可以应用于薄层色谱法,弥补对照药材不能体现饮片炮制前后不同的缺点,还能应用于其他如液相、气相色谱鉴别。同时,在含量测定中对照提取物可以标示多个单体成分含量,达到“一标多测”的目的。因此,推行以饮片对照提取物为对照的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完善饮片质量标准,解决部分饮片标准缺失和炮制加工后成分改变标准未相应改变等问题。目前,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16种对照提取物对中药及其制剂进行质量控制,饮片质量标准中仅薏苡仁油1种对照提取物。

5.3 研究制定不同炮制品的有效成分、指标性成分 中药饮片是一个天然化合物组合库,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常常是一类化合物,而非单体化合物,应采用专属性强与疗效有直接关系的有效成分进行质量评价。炮制加工对成分都有一定破坏,而破坏程度只能用指标成分的含量来衡量[3]。因此对于制定饮片质量标准,研究制定不同炮制品的有效成分和(或)指标性成分就显得很有必要。为此,要加强炮制机制研究,尤其是要加强对毒性饮片的药理、药效研究;明确炮制过程中成分含量的变化;针对饮片炮制工艺水平、有效成分和药效的认知程度、量化指标等研究情况,分别制定不同级别的质量标准。例如对于有效成分和药效基本清楚、量化指标和检测方法科学的饮片制定专业级标准。这样的标准更容易做到成分检验有理有据、清楚明白,结果令人信服。

5.4 研究建立饮片特征图谱标准 中药指纹图谱是采用指纹图谱的模式,将中药的内在化学物质特性转化为常规的色谱数据信息,通过对中药样品特征性的识别,全面、整体、特异性地表征中药的化学品质[4]。目前,在中药质量控制体系中,化学指纹图谱在中药的真实性鉴定方面已比较成熟;谱效学、生物指纹图谱和代谢指纹图谱由于与药效活性相关,在中药的有效性评价中已体现出优势;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的安全性评价方面的应用也愈来愈受到重视[5]。中药的物质群在炮制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物质数、物质量以及物质的组成比例等,采用单一成分的线性质量控制模式是不合理的,研究清楚每一种物质的变化情况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利用特征图谱的整体性与模糊性,将其引入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体系中,既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观的理论内涵,又可以全面、整体、特异地表征饮片的质量优劣。

采用标准炮制工艺得到标准饮片,建立标准饮片的指纹图谱库,通过对比药材与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可得到炮制前后发生变化的成分,通过对比不同批次炮制品的特征图谱,可对饮片的质量优劣及稳定性进行分析。这对于炮制机制的研究和炮制工艺的评判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药饮片色谱指纹图谱质量控制已取得较多成果,但也存在不少困难,饮片特征图谱标准的建立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5.5 研究建立“一测多评”及“替代对照品”模式控制饮片质量 中药化学对照品的单一性难以体现中药饮片多成分、多功效的复杂性,相应提出的多成分质量控制和多指标的质量评价体系也由于中药化学对照品生产成本及技术要求高、单体不稳定、供应数量有限和供应价格高等因素,实施时有诸多限制。近年来,王智民等[6]提出“一测多评”法及谢元超等[7]首次提出“替代对照品”法,即以中药中某一典型组分(有对照品供应者)为内标,建立该组分与其他组分(对照品难以得到或难供应)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通过校正因子计算其他组分的含量。这种测定一个成分,实现对多个成分定量的方法,称为“一测多评”或“替代对照品”。目前,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已经收载该方法测定黄连中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表小檗碱、药根碱等5个成分的含量。同时“一测多评”的研究文献逐渐增多,是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的发展趋势之一。该方法在部分多指标成分的测定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还需要对其技术适用性和应用可行性进一步完善和探索。

6 小结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保障事业的发展,药品标准物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控制药品质量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医药领域的战略性资源。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饮片处于中医药的核心地位,其质量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水平不断提高的进程中,我们应充分合理的利用中药资源,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来研究中药饮片特征性标准物质,在饮片质量控制体系中引入更多、更合理的标准物质。研究建立科学、先进、实用的质量标准体系,保障中药饮片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对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饮片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 一部[S]. 2010.

[2] 陆兔林,杨光明,宋,等. 气质联用法分析炮制对莪术挥发油成分的影响[J]. 中成药,2003,25(10):810.

[3] 易炳学,龚千锋,蔡瑞利. 完善《中国药典》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一点建议[C]. 普宁: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中药炮制学术会议,2005.

[4] 罗国安,胡坪,姜志宏. 中药材和饮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鉴别[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5):11.

[5] 周建良,齐炼文,李萍. 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 色谱,2008,26(2):153.

[6] 王智民,高慧敏,付雪涛,等. “一测多评”法中药质量评价模式方法学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3):1925.

[7] 谢元超,张启明,金少鸿. 替代对照品法用于石杉碱甲片含量测定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3):217.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ference standards in

quality control of Chinese herbal pieces

LU Tu-lin1*, LI Jin-ci1, YU Jiang-yong2, CAI Bao-chang1, MAO Chun-qin1, YIN Fang-zhou1

(1.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46, China;

2.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 Beijing 10006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