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3 06:36: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设计原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河流治理已成为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模式。在过去多年的社会发展中,由于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河道问题较为严重,成为了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身体健康的核心环节。因此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做好河流治理工作已成为人类关注的重点,也是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必然结果。在河流治理工作中,采用生态堤防设计方法不但能够使得人们更好的利用河流产生的各种经济、社会效益,而且也能够促使河流回归自然化,产生一定的生态效益。
一、生态堤防概述
在过去的堤防工程建设中,由于人们对于环境认识不科学、不全面,多采用加固岸堤、疏通河道的方式进行治理,使得河流在满足人们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种种自然影响和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自然灾害,如洪涝、决堤等事故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人们在堤防设计工作中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不够,造成了堤防工程建设中得到经济效益的同时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生态问题而引发的。因此在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日益加深,对于各种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落实,在河道治理工作中也逐步趋于综合化治理要求,即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以河流利用、生态效益、环境保护为一体化的工作模式。这也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实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必然结果。
二、生态堤防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目前的生态堤防设计中,我们主要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原则:
1、安全原则
安全原则主要指的是在设计工作中要以河流治理为基础,兼顾生态堤防的安全性要求,确保在雨天的时候不出现洪涝、决堤等现象。特别是人类开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这类问题的认识不够而造成的堤防事故较为严重。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建设力度和水平要求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2、自然原则
在堤防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能够发挥传统堤防工程防洪功能的同时,还要做好河流生态效益要求,甚至是降低河流的流速,从而维持河流的生态健康以及河道周围的环境保护要求,进而发挥其应有的自然景观优势。这种原则的存在与利用就需要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尊重自
然、保护自然,不得在工作中随意的破坏和更改自然规律,更不得胡乱的对自然进行优化和处治。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边界及其天然蜿蜒曲折的特点,对不得不破坏的自然景观应加以补偿或修复。
3、生态原则
生态堤防与传统堤防最大的区别在于生态堤岸考虑到了堤防的边缘效应,由水生生态系统到陆地生态系统过度的连续性。传统堤防的设计破坏了这种水陆生态系统的连续性,使沿河湿地大量消失、混凝土河道切断了水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其单调的水流状况不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繁衍。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适当补充自然成分,协调景观结构,注意保持物种多样化,积极为水生生物和两栖生物创造生存、繁衍的环境。
4、亲水原则
结合当地居民文化习俗和活动需求,设置人性化的活动和休憩场所,提供更多方位能直接欣赏水景、接近水面,让人们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全方位地感受水文化给人们生活上带来美的感受。
5、整体性原则
河岸景观设计以整体美为基本原则,突出特色美,体现意境美,延伸河流水生态系统的空间。
三、生态堤防设计实例
生态堤防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生态学及美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水利工程,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又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现结合“东莞市运河综合整治东引运河堤路结合达标工程”生态堤防设计实例,对城市生态堤防进行探讨分析。
1、“东莞市运河综合整治神山桥至坑美段堤防工程”概述
“东莞市运河综合整治东引运河堤路结合达标工程”是指神山桥至坑美段两岸生态堤防工程,该工程需建设堤防总长约5.2公里,其中现状堤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伴随着东莞经济的迅猛发展,运河水质遭受到严重污染,黑臭污水穿越东莞市区及多个镇区,严重影响两岸居民的生活及城市形象;②河道宽窄不一、变化较大,局部河道断面狭小,影响行洪。运河河底坡降较缓,而沿岸填河建房与河争地现象屡禁不止,使河道断面缩小,形成水流“瓶颈”;③ 现有堤围堤顶高程相对较高,一般达6.5~8m,但堤身单薄,未能达标,部分河段无堤防保护。堤防建设受当时社会经济环境限制,堤坡陡,堤身普遍存在稳定、渗漏等影响堤防安全的问题,堤围虽经多年整治培固,但标准低,堤基渗漏仍严重,堤脚冲刷也非常严重,局部堤段甚至坍塌,险工险段多。故整治该段堤防十分必要。
该项目的实施,以保护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在满足河道功能河堤的稳定要求,考虑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刚性结构,把河堤由过去的混凝土、浆砌石、人工建筑改造成水体和植物或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生态护岸。河水通过生态挡墙系统与两岸互通循环,河水可向两岸补给,而两岸的土体也可向河流补给,形成一个双向循环。生态挡墙充分利用植物可以吸收磷、氮以及重金属等物质,并且生长速度快的特点来清除水体和土体的有害化合物,改善水质。各种鱼类,也是修复海河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鱼类可以消耗掉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水质的富营养化,从而达到保护水质的目的。在河道中构筑起鱼巢,形成一个植物、鱼和各种生物共存的空间,可以有效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进而防止河湖大面积爆发水花,调整生态循环系统,重新建立河道以及河堤的生态系统,“以鱼养水”。同时,还可建立海河水生生物多样性,重建水域生态平衡。长期的水力作用带起的泥沙等物遇到墙体减速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沉积在两个内孔内,这些冲积物沉积下来后将是水生植物生长的乐土,这里面含有丰富的Fe、Na、K等矿物元素,很适合栽植的水生植物生长,解决了植物营养来源问题。由于生态挡墙不要水泥砂浆,整个墙体具有透水性,发挥了生态护岸的作用;挡土块间隙构成了一个天然的过滤器,起到一定的净化水质的作用。项目建成后生态护岸发挥了明显生态修复的作用,增强了河流水域自然净化能力。
2、“东莞市运河综合整治”生态堤防设计理念
(1)治理原则。“神山桥至坑美段堤防工程”河道治理以满足防洪安全为目的,尊重自然,立足水系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在工程措施的总体思路上,尽最大可能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的多样性,为河流生物的多样性奠定基础,因地制宜进行生态护岸。
(2)岸线布置设计原则。“神山桥至坑美段堤防工程”岸线布置结合自然地形进行设计,少动土方,保留河道的蜿蜒平面形态、断面的多样性、两岸的天然植被等。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也证实了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造就多样性流场,形成深潭浅滩地貌特征,有利于消减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性。
(3)护岸结构设计原则。“神山桥至坑美段堤防工程”护岸结构设计体现防洪功能和生态景观的结合,在满足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实现工程造价的降低;充分考虑人们活动的亲水需求;尽量避免刚性硬质化,合理选择当地植物措施;尽可能采用天然建材护岸,营造生物缝隙,为其提供繁殖和生长环境。
(4)河道断面型式设计原则。堤型的设计要结合场地及周围环境因素,通过多方案比较,择优选用。断面型式的选择原则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外,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筑堤材料宜优先选用当地材料,在有条件的地方,一般多采用比较生态的土堤堤型,以便于堤坡的植草绿化,使堤内外生态环境协调,避免过多地采用直立的钢筋砼和浆砌石堤型,这些堤型与周围环境欠协调,同时在一定程度也影响堤内外的空气交换。
3、生态堤防功能体现
空间布置要合理 酒吧空间设计的时候就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客人多少来加以决定。空间设计的太小给人拘束的感觉,空间过大给人一种空荡荡的感觉,又要使客人不感到拥挤和杂乱无章,同时还要满足客人对环境的要求。在布局设计的时候注意酒吧走道的设计我们走道不易过窄,应当便于行走。
吧台位置的选择 在酒吧布局设计的时候还应当注意吧台位置的选择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一般当客人迈向酒吧之时,便要能看到吧台的位置,感觉到吧台的存在。针对这一点吧台应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吧台所处位置应当对酒吧中不同角度坐着的客人来说都要能提供快捷的服务,同时也要便于服务员的服务。
明确的设计风格 在我们酒吧装修设计中布局设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的便是我们的布局设计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设计风格。只有定位准了,这样才便于我们的装修设计。
空间装饰 一个酒吧的空间处理尺度适中会给人一种亲切感,为了达到这一设计要求我们的装修设计主要是从空间的那些装饰物来下手。很多酒吧在装修设计的时候其空间装饰所存在的问题是装修华而不实,非常浪费金钱而有装修设计的不清洁。美观与实用并重,重视外表的美观而忽视其实用性便是很多酒吧空间装饰中所存在的现象。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图分类号:J5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220-01
住宅室内设计的艺术美感是视觉的美感,是居室的色彩、陈设造型、风格的统一。住宅室内设汁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辩证的,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好的住宅室内设计不仅使用起来方便、舒适、实用而且具有艺术性,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科学性和艺术性缺少哪一一方都不是好的室内设计。
一、住宅室内的设计要布局合理、功能实用
住宅室内的设计是根据使用功能来确定空间的合理布局。在室内面积有限的条件下合理分隔空间显的尤为重要。根据住宅不同的持点利日常人们在室内活动特点,通常从居室构成、布局方面可分为三大区域:一是休息区域,二是生活区域,三是活动区域。休息区域宅要供睡眠、休息、梳妆、巫衣之用。如卧室,卧室一般面积不必太大,相对较小。具有较高的私密性,这个区域需要安静,尽量避免外界干扰。生活区域主要是供备餐、就餐、盟洗、人厕等之用。
家庭相应的生活必需用具要在住宅空间构成之后配置完备。休息区域应放置床、衣柜、梳妆台,照明可选用台灯、床头灯、壁灯等。除应避免外界的干扰外,还要保证夺气流通,保持―个身心健康的生活环境。生活区域的厨房应放置炉、灶,与厨房在一起的餐厅应配备储藏柜、电冰箱等设施;卫生间具体设施包括浴缸、洗脸池、淋浴器、洗衣机、抽水马桶等。墙面要安装镜子,安放一个放洗浴卫生用品的框架,毛巾、香皂等物可摆放在框架中、活动区域的起居室、客厅设施包括沙发、茶几、电视机、音响等,如果是书房就应配备书架、书柜、写字台、坐椅等家具。在无起居室的家庭、书房也可起列储藏家庭用品的功能,可采取用组合柜贮存物品的方式。
二、住宅室内设计要有艺术性
艺术性是美感的一部分、它通过人的触觉、视觉、嗅觉、听觉等反映到人的大脑,使大脑产生刺激,产生对客观事物愉悦或反感的判断。人们看到盛开的鲜花,欣赏动人的歌舞会感到英、看到商蛤蜡、脏乱的环境又会感到业,这是大多数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感觉。住宅室内设计的艺术性,就是要把握住人们长期以来村美的追求,把握美的规律、使住宅室内设计只有平衡莫、空间英、色彩美和形式美。
居室的平衡美是视觉和知觉现象中最基本的美学要求平衡就是指居室内所有物品的分布达到一种最佳的状态。如将用室内分为三大区域就是一种知觉L的平衡。出为它方位了人们的生活。室内陈设的摆放,其造型都应达到一种平衡。家具的布置技各个房间或区域选用成套的家具,从造型到色彩都应达到一致,从而达到平衡。
作宅室内的美感就是按不同功能需要财空间予以合理的布局。把住宅室内空间分为休息区、生活区、活动区三大区域是对空间的一种合理划分,本身就是―种形式美。休息区位置宜在空气畅通、安静的室内空间位置。活动区可在门厅或连接走道的位置,房间要求活动自如、整治美观。生活区要求通风安全、卫生、耐火、防潮等。
室内陈设的布局分对称式利自由式两大类。对称式陈设是传统的市局形式,具有庄重、严谨、稳定的感觉,如卧室双人床左方两边放置大小形状一致的球形台灯就是一种对称的布置形式。自由式是一种不对称的布局形式,容易使室内产生轻松、活泼的感觉。自由式的布局方式不是随意的摆放东西,那样会使室内杂乱无章,而是通过自由变化的方式达到新的视觉平衡。它和物体的大小、形状、质地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客厅的长沙发旁有一石头盆景,由于质地是坚硬粗糙的,显得厚重,与沙发质感形成鲜明的对比,其形状和长沙发相比要小得多,这样也可以保持一种视觉、心理上的平衡。住宅室内的暖现形式要和风格紧密结合起来,一般来说古典风格的房间可采用对称式的室内陈设,现代风格的房间可采用自由式的布局形式。
总之,住宅室内的艺本美感要和功能结合起来,使人们在室内享受愉快、舒畅的生活。
(一)对照的概念和意义
对照指的是在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的过程中,确立可供相互比较的组别。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这是唯物辨证法认识事物的基本法则。疾病的发生
、转归、预后往往不是单因素作用的后果,而是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气候、饮
食、社会状况、个体禀赋、心理活动等,不同疾病也有其不同的自然进程和预后。
不少疾病如感冒、溃疡病、早期高血压、红班狼疮等有自愈或自行缓解的倾向。如
果不通过对照,对非处理因素加以控制,则难以识别研究过程中有关因素对于疾病
的发生或结局的影响作用,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评价
药物疗效的临床试验中,不设立对照组所带来的缺陷尤其显而易见。例如黄疸的消
退、支气管哮喘的缓解,红班狼疮的缓解究竟是其它的因素影响的结果,或者疾病
自身的表现,抑或药物的治疗效应,没有对照,无从得出结论。
对照的主要作用正是鉴别处理因素、非处理因素的差异,从而确认处理因素的
真实效应。合理的均衡的对照可使组间的非研究性措施处于相等状态,使组间的基
线特征具有均衡性或可比性,从而提高了结论的真实性。
必须强调,均衡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对照,难以比较、鉴别;而有了对照,但
不是均衡,就失去对照的意义。我们以后将要谈到的对于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也是以对照的均衡为前提的。
(二)对照的方法
1、空白对照
指在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的“空白”条件下进行观察、研究。如动物中的诱癌
试验,需设立与实验组动物种属、窝别、性别、体重均相同的空白对照组,以排除
动物本身可能自然患癌的影响。在观察某种新免疫制剂对某种传染病的预防效果时
,采取免疫组与空白组的对比观察,比较两组的血清学和流行病学的效果,这样才
能真正说明这种免疫制剂的作用。
2、实验对照
指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所进行的观察、对比。例如观察中药雾化吸入剂对于支气
管哮喘的作用,为了排除单纯雾化作用的效应,应该设立包括不加中药的雾化吸入
组(如水液雾化吸入)。临床试验中的复合对照属于实验对照的范围。
3、标准对照
以正常值或标准值作为对照,以及在所谓标准条件下进行观察的对照。研究药
物的疗效时,可以公认的常规有效疗法作为对照。
“标准”的建立,或疗效的“公认”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应用标准对照的
研究,在进行结论推导时要特别慎重。
4、自身对照
如用药前后的自身对比观察;或是对照与实验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例如身体
对称部位的比较观察或同一对?在观察的不同时期接受不同的疗法,然后比较它们
的差异,这种方法也称为自身交叉对照。自身对照或自身交叉对照的应用受一定条
件的限制,结论的推导也应慎重。
5、相互对照
各实验相互为对照。如中医各种不同证候的对照;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结
合组治疗急性心梗的对照等。
两组或多组在同一时间的比较、观察也称平行对照。
6、配对对照
根据研究目的,把对实验结果(或效应指标)有影响的有关条件(如年龄、性
别、病情、病程等)相近似的研究对象配成对子,再把每一对子中的研究对象随机
地分配到各比较组中去。在临床试验中,如果实施随机双盲对照,配对对照的使用
常受到限制。病例-对照研究,常要求病例组与对照组的个体按一定条件(可能的
混杂因素)进行配比,也称配对对照。
7、历史对照
又称文献对照或回顾对照。是以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作
比较。历史对照要特别注意比较资料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通常由于既往的资料中
的研究对象、条件、环境等都很难与本次试验保持一致,可比性差,历史对照一般
是不宜采用的。但是如果某种疾病(如癌肿)治疗过程中的非处理因素(如生活条
件、心理、一般药物治疗)不易影响它的疗效,且误诊率低,评价疗效指标(如生
存率、病死率)相当稳定,历史对照的结论还是可取的。既往在评价链霉素对于粟
粒型肺结核时,就是以历史对照为依据的。
8、安慰对照
是空白对照的特殊类型。目的在于克服对照组病人由于心理因素所造成的偏倚
。常用无明显药理作用的制剂,如乳糖、淀粉、注射用水等安慰剂要求在外观、颜
色、形状与试验药物完全一致。假操作如假手术也被视为安慰对照。临床试验中,
使用安慰剂对照要特别谨慎,注意其在医疗道德上的可行性。
中药的安慰对照在不少方面仍有困难,有待探索解决。
二、随机的原则
(一)随机化(Randomization)的概念和意义
在抽样研究中,抽取或分配样本时,每一个研究对象或观察单位都有完全均等
的机会被抽取或分配到某一组,而不受研究者或研究对象主观意愿所左右。
随机化的概念是根据“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的特性而规定的。
随机化的意义在于使被抽取的观察对象能最好地代表其所来源的总体人群,并
使各比较组间具有最大程度的可比性。在临床研究或实验研究过程中,对照组与实
验组除研究因素(如服用某种药物)有所不同外,其它非研究因素(如年龄、性别
、病情轻重、疾病分期等)应该是尽量一致的,均衡的。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
之一就是随机化。
(二)常用随机分配的方法
随机化的方法很多,现将临床研究中常用的随机分配方法简述如下:
1、简单随机化(SimpleRandomization)
简单随机化可通过抛掷硬币、抽签、摸球、查随机数字表或应用操作计算器的
随机数字健来完成。
抛硬币、抽签或摸球通常用于从理论上说明随机分配方法的实施和意义。当试
验涉及的例数较少时,也不无视为简单可行的方法,但因临床试验的例数往往较多
,使用这几种方法对研究对象分组,便显得很不方便。
随机数字表常用于抽样研究及对样本的分组随机化。表中各数字相互独立,并
可按需要视相邻的数字为任意位数的组合,无论从横行、纵列或斜向等各种顺序均
呈随机状态。使用时可任意从任何一个数字开始,按任意顺序取用,但起始数字代
表的位数(如个位、十位、百位)和录用顺序应预先有所规定,不能在同一次录用
中随意变更。
数字的随机排列也可通过操作计算器(通常为供统计用的计算器,如Casio
fx-180上的INV,RAN键来完成。
下面是应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20名合格受试者随机分配至甲、乙两组的例子,
其步骤如下:
(1)依次编好1、2、3……20的顺序,(此顺序即为以后进入研究的合格
受试者的序号)
(2)通过随机数字表或操作计算器上的INVRAN键完成随机数字的排
列,将所得之随机数字,按1、2、3……20的顺序排列,(每按一次INVR
AN键即得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字,可仅取末两位数)。
现将所得之随机数字依次排列如下表:
──────────────────────────────────
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随机2132664435784319774859677234335688916127
数字:
──────────────────────────────────
(3)令末位数为单数的随机数字相应的序号的研究对象分配至甲组(也可为
乙组),双数和零者进入乙组(也可为甲组)。
按此规定则有:
甲组:序号为1,5,7,8,9,11,12,15,18,19,20的
受试者。
乙组:序号为2,3,4,6,10,13,14,16,17的受试者。
(4)平衡两组例数:上述甲乙两组例数不等,甲组为11例,乙组为9例,
若要使两组例数相等,可用下述方法:
续查随机数字,再按INVRAN键,得一随机数字36,将其除以甲组例
数,得余数,如本例为36÷11得余数3,则原属甲组中第三位(即序号为7)
的受试者需调至乙组。
若两组例数仍不等,依上法继续操作,直至两组例数相等。
(5)随机分配卡的编制:随机分配卡的内容包括:
序号:组别:
随机数字:治疗方法:
按(1)-(4)步骤所得分组结果,分别填写好1-20的随机分配卡,则序
号为1的随机分配卡为:
序号:1组别:甲
随机数字:21治疗方法:(可根据具体研究计划填上,如止咳Ⅰ号冲剂)
(6)随机分配卡片用信封密封,信封上编上号码,信封编号应与内含之卡片
序号相同。
(7)将内含随机卡之信封按编号依次排好。
(8)随机分配卡由专人保管,当合格受试者进入研究时,按其进入之顺序拆
开序号相同的信封,根据其中卡片的规定分组和医嘱给予治疗,不得作任何更改。
简单随机化的方法简便,可行。随着受试病例数的增加,两组间例数不等的机
会减少,如受试病例达到100名时,两组的病例数比为6∶4的概率稍大于0.05。
在超过200例时,两组例数更为接近,其组间的可比性也较好。新药的临床研究
,常为多中心协作,同一单位的观察例数常有限,因而常需平衡组间例数。
若确需进行组间例数不等比例的随机分组,如甲组:乙组=3∶1,则可规定
遇随机数字末位数为:
1,2,3,5,6,7者分至甲组
4,8者分至乙组
0,9弃去
(这种不等的随机对照,有它的缺陷,这将在后面加以讨论。)
2、区组随机化
根据受试者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内含相等例数的若干区组,而后,
区组内的受试者被随机分配至不同组别。举例如下:将24名病人作区组随机分配
至甲、乙两组。其步骤为:
(1)令每一区组内含4名受试者,则有下列六种排列方式:
①--甲甲乙乙
②--甲乙甲乙
③--甲乙乙甲
④--乙乙甲甲
⑤--乙甲乙甲
⑥--乙甲甲乙
(2)查随机数字表,得1-6这六个数字的随机顺序,若为5,3,2,1
,6,4,则最早进入研究的4名病者按上述第5种方式被分配至甲、乙组,即依
次为乙、甲、乙、甲。其余类推。
区组随机化具有下述的优点:
(1)有利于保持组间例数的均等,即使末一区组的分配未全部完成,两组相
差的例数最多不超过区组所包含的例数的一半;
(2)有利于保持组间的可比性。若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的时间性或季节性
,则轻重病例进入研究的时间可能相对集中。如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组,在研究的
最早阶段,两组例数相等的机会甚少,这样有可能使重症(或轻症)病人较多地被
分配至某一组别,造成组间轻、重病人的构成不一样。按区组随机化分配病例时,
有可能克服这一缺陷。这是由于同一区组的病例总是在相对集中的时间被纳入研究
,他们同属于重症或轻症,而任一区组的分配结束时,两组例数又总是相等,因此
,即使在研究过程的任一时点中止,组间轻、重病人的构成总是十分接近。
区组随机化的主要缺点在于如果不是双盲试验,同时研究者又知道区组的含量
大小,则很容易事先知道每一区组最后一名病人的分组去向,而导致选择性偏倚或
期望性偏倚的产生。
1、分层随机化
根据对疾病的转归,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有关因素或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
、病情、病程等),将进入研究的受试者分为若干层次,然后在层内再将受试者随
机分配至不同组别。例如,已知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重要预后因素包括起病
后至接受治疗的时间、梗塞部位,是否有合并症等。据此,可作如下分层:
━━━━━━━━━━━━━━━━━━━━
发病到治疗时间梗塞部位合并症
────────────────────
≤24小时前壁否
>24小时非前壁有
━━━━━━━━━━━━━━━━━━━━
上述各层次进行组合,可得2×2×2=8层次,则其分层随机分组将如下如所示
:
表5-1急性心肌梗塞病者分层随机分组示意图
━━━━━━━━━━━━━━━━━━━━━━━━━━━━━━━━━━━
合格受试者发病至治疗时间梗塞部位合并症分组
────────────────────────────────────
试验组───
─有─R││
│对照组.....│
─前壁│.│
││试验组─.─┤
│─无─R│.│
│对照组....│
│.│
─≤24h│试验组──┤
││─有─R│.│
│││对照组...│
│││.│
│─非前壁│试验组───试
验
│─无─R│.│组
│对照组...│
AMI│.│
│试验组──┤
│─有─R│.│
││对照组.....对
照
│─前壁│.│组
│││试验组──┤
││─无─R│.│
││对照组...│
││.│
─>24h│试验组──┤
│─有─R│.│
││对照组...│
─非前壁│.│
│试验组─
─无─R│.
对照组..
━━━━━━━━━━━━━━━━━━━━━━━━━━━━━━━━━━━
━R:随机分配
由上表可见:分组的最后结果是两组中病者有关接受治疗时间、梗塞部位、合
并症的有无等重要预后因素或临床特征得到了均衡。
在样本含量较大(例如200以上)时,简单随机化常可保证组间的可比性,显
然不需要进行分层随机分配;样本太小,分层过多,则难以实施。研究对象在100
-200之间,有2至3个重要影响因素,每个因素又有2-3个水平时,应用分层
随机较恰当。
(三)与随机化有关的某些问题的讨论
1、半随机化分配
除上述随机化方法外,尚有半随机化分配者,即根据受试者的生日(单、双数
)、住院号(单、双数)安排组别。当进行大样本研究时,如社区人群的试验,半
随机化分配受试者具有简便,同时也能较好地达到组间均衡。临床试验常因研究对
象数量尚少,半随机化难以达到组间均衡,因而其使用受到限制。
2、非随机化分配
临床研究中,有的研究者按病人就诊顺序的单、双数分配至甲、乙组,并称之为“
半随机化”分配方法。这实际上是对半随机化含义的误解,因为按这种方法,在确
定第一名病人的组别后,其余所有研究对象将会分配到哪一组,就完全可以预先知
道,这与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及随机分配的“同等可能性原则”相去甚远。这
种方法属于非随机化的分配。
2、不等的随机化对照
临床试验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例数比例以1∶1为佳。这是因为这种1∶1的比例
符合随机化的“同等可能性原则”,在1∶1的情况下,进行组间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时,统计效能最高(当α=0.05时,其统计效能─把握度,达95%)。因为临床试
验中的药物属于试验性药物,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待证实,因而有可能更多地关注
试验药物,让其在较多的受试者身上进行重复,可以适当地增加试验组与对照组的
例数比例,然而这种比例的扩大也应受到限制。有研究表明,在其它条件(例如,
总例数、显著性水平α)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试验组例数的增加,统计效能在
逐步降低,如试验组与对照组例数之比为2∶1时,则统计效能降低至0.925;若为
4∶1,则降低至0.82。由此可见,若将其比例控制在2∶1或3∶2的范围内,尚属
可行,若超过3∶1的比例,则将使结论真实性受到较大影响。新药临床试验有关法
规关于组间例数比的要求(3∶1)是一个“合格”线的要求,但不是最佳的比例。
笔者希望,研究者在进行新药临床试验设计时,充分理解有关规定,同时也高度重
视统计学的有关原则。
4、关于非随机化对照
若以一病区的病例为试验组,另一病区为对照组;或一医院的病例为试验组,
另一医院为对照组,这是非随机化的对照,其结果必然导致组间的不均衡性,影响
研究结论的真实性。
遵循随机化原则分配研究对象的目的在于达到“组间的均衡”。因而,随机化
引言
生态建筑是实现经济建设可持续性目标的重要基础设施,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明确其设计应用原则与策略的情况下,找出优化控制的方式方法。即需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以及节能性原则,来实现生态建筑的设计使用目标。而相关的设计对策,则应从智能化、自身节能效果、建筑与环境关系以及新技术新理念,来满足人们对生态建筑的建设使用需求。
1研究生态建筑设计原则与对策的现实意义
生态建筑是根据建筑物所处地域环境特色,将建筑学、生态学以及节能减排技术等综合利用的起来建筑工程项目类型。研究表明,生态建筑是由三个主题构成,即以人为本、节约能源以及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这里的以人为本就是将人的需求作为主要基础,满足处理建筑物的基本功能外,强化其他功能目标的实现;节约能源,主要是将节能减排措施应用于建筑工程的保温系统以及蓄热系统中,从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此过程,就是将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能等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满足工程建设的节能功能效果需求。而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就是通过控制废气、废水以及噪声的排放,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目标,从而使建筑用户生活在更为低碳的环境中,以强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效果。由此可以看出,生态建筑是实现当前现代化经济建设可持续性目标的关键,研究人员应在明确设计原则与设计对策的前提下,作用于实践[1]。
2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分析
2.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生态建筑进行设计建设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将“人”这一社会主体作为服务对象,即在保护生态建筑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时,为建筑用户提供舒适、方面以及健康环保的生活工作环境。为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物质精神需求,相关建设人员应不断健全生态建筑的设计标准,从而提高工程建设使用的设计水平,以为生态建筑在建筑行业中占据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
2.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设计原则,就是生态建筑的设计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强度工程建设使用的整体功能。具体来说,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工程所处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以及经济条件,来提升生态建筑的生态与施工功能,从而与建筑物周边的环境进行更为完美的融合。
2.3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就是根据工程项目所处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以提出具有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效益的设计方案。具体来说,就是结合工程所处的气候变化情况、地域条件,即将自然光照与风能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降低生态建筑的能源消耗量。例如,在进行生态建筑的景观绿化设计时,要尽量采用当地的植被物种,以提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避免外来物种对本地乡土物种可能带来入侵问题[2]。
2.4节能性原则
能源消耗这一世界性问题,随着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不得不面临的问题。生态建筑就是在这一市场背景下被研发出来的,因此,设计人员须将节能性作为设计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具体来说,设计人员应尽可能采用可降解的清洁建筑材料,已实现对建筑材料的无害化处理目标。此外,还可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起来,以减少建筑工程对电能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从而实现生态建筑建设使用的低能耗目标。
3生态建筑相关设计对策
3.1生态建筑设计对策———智能化
智能化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完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还能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例如,在生态建筑的照明系统设计中,光电材料的智能体现,使得照明系统能够根据太阳光照的强度调节照明的摄入量。与此同时,还能利用光照进行发电,这就提高建筑工程建设使用的采光效果。由此,便实现了生态建筑对能源消耗的控制,从而为建筑用户提供了更为舒适与节能的生活工作环境[3]。
3.2生态建筑设计对策———自身节能效果
据权威资料证实,建筑物对能源消耗最大的系统内容包括:建筑物内部的通风、采光、取暖以及降温设施等。这些均为建筑物进行建设运行使用能源的大户,要想对其进行节能控制,需从系统自身的节能效果出发,从而为生态建筑设计提供一些有利的条件,以实现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目标。具体来说,可通过提高自然采光在建筑物中所占比重,即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设置围护结构,以提高系统运行的耐久性。这里围护结构指的是:节能门窗材料、保温设施材料、双层通风玻璃幕墙以及遮阳挡板等。这些设施材料,均能为生态建筑物的自然降温与保暖设计提供助力。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根据生态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与资金条件,来选择具有准确性的围护结构材料。如表1所示,为节能门窗材料的性能指标。此外,对于风能的利用,就是根据风力与风向的特点,降低施工建设对机械设备的依靠,以减少施工材料与尾气排放。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植物生态功能的设计利用,其应根据自身的节能效果,实现在夏季通过树荫来降低环境温度、增加湿度以及优化生态建筑环境绿化的目标[4]。
3.3生态建筑设计对策———建筑与环境关系
生态建筑的建设势必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并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因而,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当尽可能的缩减无谓的土地占用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使用可以循环利用的可再生材料进行建设,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的处理,最大限度地保证周围的环境不受影响,达到生态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5]。
3.4生态建筑设计对策———新技术新理念
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当积极发挥设计人员的创新精神,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采用最新的设计理念,将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应用到生态建筑的建设当中,不断完善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完善生态建筑的生态功能,提高生态建筑的科技含量,使生态建筑的设计更加科学、节能、环保,同时进一步降低生态建筑的建设成本,减少生态建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全面的提高生态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设计要以人、整体化以及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作为主要原则,来进行智能化、自身节能效果效果、建筑与环境关系控制以及积极运用新技术新理念的生态建筑建设。事实证明,从上述设计角度入手,不仅能够多元化生态建筑的设计使用功能,还能提高生产建设的效率。为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应用于地区进行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中来,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目标。
参考文献
[1]季凯.关于绿色生态建筑暖通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四川水泥,2015(10):105.
[2]赵天林.现代生态建筑设计原则与方法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08):292.
[3]吴峰.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及方法浅析[J].科技与企业,2013(05):205.
多媒体虚拟展示设计的构成因素是复杂的、综合的。诸如:技术、艺术、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并非单纯的视听、图文处理那么简单。但是,无论多媒体虚拟展示设计的构成再复杂、影响因素再多,它作为信息展示的一种方式,它也不能从脱离人与展示信息的传递的科学依据。根据展示信息的传播规律并结合多媒体虚拟展示设计的特性,可以总结出多媒体虚拟展示设计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1 准确传达信息原则
传统的平面展示方法或单一媒体在传递信息时会觉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多媒体虚拟展示设计而言,这样的限制由于数字多媒体虚拟技术的特性而弱化。这是一种设计人员对数字多媒体信息进行制作与创作的过程,它是一个综合的图像思维和形式操作的过程。设计人员的根本任务就是遵循展示信息的准确传达原则,在他的设计中选择、优化相关信息,从而组织出一个“理想”的形式和系统,进行信息传达展示。
并且多媒体虚拟展示设计是综合多项技术的设计手段,它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其信息的传递方式更加自由和自然,它通过参观者的多种感官进行信息传递,运用的传递渠道也比较丰富(比如文字图像、影音动画、虚拟互动等),它具有声音、图形、文字等多媒体多种传输功能,又具有高度自由交互的特性。但是多种展示能力的简单堆砌并不意味着信息能够准确地传达,而应该注意展示元素各方面的处理,坚持准确传达信息的基本原则,使之真正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所以,设计人员必须对展示的目的要非常明确,并且对展示的内容、观看展示的对象、展示所要达到的效果、展示的媒介特征等都要非常熟悉。进而确定清晰的展示目的、合理的运用展示手段,理性分析展示设计的主、次要矛盾,抓住重点,保证展示信息的准确、合理、高效地传达。
2 人性化设计原则
人性化设计原则是现代设计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那么什么是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中心和尺度的,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营造舒适、高雅的居住空间,使人们享受空间的使用趣味和。人性得以充分的释放与满足。人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善,达到人物和谐。”美国设计师普罗斯也曾经说过“人类总认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 [1]
影响人性化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环境因素、人的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设施本身的因素。[2]对于多媒体虚拟展示设计来说,笔者认为,应该主要是指信息展示的美观性、舒适性、识别性、和谐性、交互性和便利性等。多媒体虚拟展示设计归根到底是为人的设计,人是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为设计的核心是人,所以应该是围绕着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应该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通过多媒体虚拟技术手段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合理的信息感受,坚持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另一方面,多媒体虚拟展示设计使信息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它使设计师在艺术创作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使设计更加贴近于对人的关怀。
3 适合传播原则
多媒体虚拟展示设计作品的传播依靠的是数字媒介,所以往往会受到所选择的传播媒介自身属性的限制,并且由于多媒体虚拟技术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技术形式,所以它对传播媒介的软硬件条件要求相对较高,在设计制作初始就要明确所选择的传播途径,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的因素在内。比如,要选择网络传播就必须适合网络传播的条件,诸如文件的大小、网络虚拟技术的支持、网络硬件的搭配等,如上海世博会在互联网上建立的“网上中国2010年世博会”,较好的满足了网络传播的软硬件需要;一个效果良好的多媒体虚拟展示作品如果不考虑其传播途径的特性,一味的追求某一方面的突出性能,那么它就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生存条件,如果展示信息不能良好的传播,那么多么先进的展示手段和效果也都是失去意义的。所以必须遵循适合传播的设计原则,适时、合理地根据不同的应用背景、应用条件来选用虚拟技术进行信息展示设计,并对其进行优化。使它的传播应用适合一定条件下的要求,确保能够良好的传播与应用,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4 艺术化原则
卢那察尔斯基曾说:“如果人没有创造的自由,没有艺术的享受,他的生活就会失去乐趣人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这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生活日用品不仅要实用,合人民的口味,而且要使人感到愉悦。服装应当使人愉悦,家具应当使人愉悦,餐具应当使人愉悦,住宅应当使人愉悦,宏伟的艺术工业的任务将在于:探索简单的,健康的,令人信服的愉悦原则,并将此原则应用到比目前更加宏伟的机器工业中,应用到生活的建设中。”所以,多媒体虚拟展示设计追求一种自由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预测的审美取向,它的设计创作也越来越需要一种艺术化的整体审美把握与保障。
多媒体虚拟展示设计作为一种尚在发展中的展示设计手段,它的目的是通过相对较低的成本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设计创造出一种互动的、丰富的、逼真的环境景象或物体,但是并不是非要完全依靠真实环境,根据需要它可以创造出不存在或者人类不可能到达的环境或真实不存在的视觉效果,来满足展示的需要。这样的创造就像用画笔去对真实世界进行描绘一样,更多的是设计者主观意愿的表现。所以正如凡・高所说:“绘画并非把我们肉眼所见的予以正确的再现,而是如何把自己意象中的造型的颜色按自己的需要予以再生。” 而多媒体虚拟展示设计就是真实环境或物体的数字虚拟化再现的设计艺术,因此,艺术性也是其设计所要追求的目标和原则之一,从多媒体虚拟的三维几何造型设计,到虚拟物体视觉效果的设计,还有整体氛围的渲染、音效环境以及友好的人机交互设计,都应该遵循艺术化的设计原则,这样才能使虚拟的世界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中图分类号:S759.92
研究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原则,首先要了解生态的含义。目前为止,学术界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精确的概念,即便有定义的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定义的范围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生态一词本身涵盖的范围之广,内容又错综复杂,生态学本就是一个跨领域及其广泛的综合学科,尤其再将生态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时,对它的定义难度可想而知。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整理总结并研究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原则。我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环境保护
景观设计生态原则中最基础的即是人类生存环境的舒适度,这种舒适度除设计原理应注意的原则外,是美好的身心感受。这是人们判断景观舒适度最直接的反应。我们所营造的景观需要给人类提供平衡的生活环境。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良好的环境使人心态平衡。如此说来,景观设计的生态原则首先便是环境的保护。
环境保护,顾名思义,是人类对社会环境的保护,其中包括现在已经遇到的环境问题和潜在的环境问题。这里把环境保护分为三个部分,即对自然环境、地球生物、人类生活环境的保护。
二、资源节约
资源节约在环境保护的同时与景观设计的直接实施有密切的关系。
1、原有材料再利用
城市景观实施过程中的材料再利用,是尽可能将场地上零散的材料运用到小布景的建设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的使用功能,最大程度地节约材料的使用和减少资源的浪费。整个过程中,不仅节省资源、使材料的使用价值发挥到极限,也大大减少了材料再生产,这实际也在不知不觉中保护了环境,以免再动用人力物力维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例如,德国的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其整个建设就是充分利用了砖瓦厂原有的砾石材料作为道路的基层和挡土墙的材料,这一再利用不仅节约了资源,还充当了土壤中的添加剂。而从视觉上,它更延续了原来砖瓦厂的风貌,保留了百年厂区的记忆。
2、高效率用水
高效率的用水,减少水之源消耗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水资源的珍贵毋庸置疑,而在景观设计中免不了有水体的设计,如何能高效率的利用水资源,是景观设计生态原则的重要部分。节约和再利用水资源固然重要,可这只停留在使用上,如何能“产生”水便产生了一个新突破,雨水的收集满足了这个要求。高效率用水可保持景观中水体的美观,也可使之循环流动供以绿地的灌溉甚至是部分保洁功能。
三、灵魂敬畏
如果说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景观设计生态原则的物质原则,那么更深刻的生态原则是来自精神上自觉的顺从,在此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协调统一,更应该是每个人发自内心对自然的敬畏,我们要上升的高度是,每个人不是为了遵守而遵守那些生态原则,而是把它作为一种习惯和精神追求来充分利用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资源,感谢自然创造的我们已经能够直接使用或能够间接利用的一切资源。
1、中国早期出现的生态原则
中国园林的艺术精华是施法自然,其范本就是自然。中国人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原则是“天人合一”,在这个前提下,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了着眼点在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关系的风水理论。风水表达了中国人对环境的认知和感受,也表达了往昔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和分析,虽然它无法定量定性地分析物质环境中对人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但某些方面与我们现在所说的生态原则、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等却并不矛盾。
按中国文化中的“五行学说”,不同的山水陪衬不同的植物,不同的区域、建筑形态、方位和色彩都是不一样的,这些理论都是因地制宜地运用了生态原则。例如,此处适合生长银杏,就无需大费周折地将其砍掉栽种其它植物,而只需在原有景观基础上构建适合此地的建筑及色彩。充分地借景以制景,浪费少,价值高,效果好。
中国的太极拳以柔克刚,借力用力也正体现了景观设计的生态原则,如果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能在原基础上进行轻微细小改动而不破坏其原来面貌,设计的景观也正好适应了当地的文化和环境,这正是中国太极中的借力以用力。当然,这种设计比在白纸上新建难得多,但却也将耗费程度降至到了最低。
2、现代系统观中的生态原则
现代系统观认为,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而辩证法认为,凡事都有两面性,也就是所谓的能够提供正能量和负能量的物质,遇到问题时,我们应找到其中其中蕴含的普遍联系,将负能量转化成正能量,以便更好地为人认识和改造。
第一,存在就有意义。关于生命的生与死,既然存在就有其意义,也许,死亡也是一种存在方式,死亡也有它的意义。自然界四季更替之时,均会消失一些生命但也产生一些新的生命,例如树叶的降落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但其分解后提供给土壤的强大养分促使了来年新生命的诞生。如果我们尊重生态原则,懂得敬畏,运用事物的普遍联系和辩证的观点,当这些落叶消逝时便不必为之伤感,相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分解带来的养料使植物更加枝繁叶茂。在景观设计的绿地维护中,就能更好地保持地表水、补充地下水。
第二,自然的自我组织和能动性。中国有句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是为形容野草的生存能力极为强大,其另一层意思便是野草的自我组织能力。我们经常发现无人打理的场地上长满野草,如不及时清理,野草会抢走原有植物的养料,疯狂生长,足见其能动性。何况自然系统的复杂和多样是远远超出人们设计的能力。自然界的生物是有自身的生长习惯的,要想遵循生态原则,不应一味地砍杀,更应顺其势地治理。又如大禹治水,不是一味堵截而是开渠放流。同样生态原则也不是要求一定要节约与维护,更应了解发展特点,顺应生长需求,这无疑是一种敬畏与尊重。
重复会为产品带来一种专业性和权威性,会使用户感觉有人在负责,因为重复显然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决策。案例:微信每个页面上,左对齐的重复、字体的样式的重复、线条的样式的重复、空白条的样式的重复……注意,重复并不代表完全相同,而是存在明确关联的紧密相关的对象。微信首页列表中,朋友聊天列表和服务号的字体相同,但颜色不同(多样性的统一)。微信的发现页面,各个视觉要素的重复,如左图所示。对比(Con-trast)页面上的不同元素之间要有对比效果,达到吸引读者的对比效果。要避免页面上的元素太过相似。如果元素(字体、颜色、大小、线宽、形状和空间等)不相同,那就干脆让它们截然不同。要让页面引人注目,对比通常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正是它能使读者首先看这个页面。对比的根本目的是增强页面的效果(更有可读性),有助于信息的组织(防止混淆)。对比不仅可以用来吸引眼球,还可以用来组织信息、清晰层级、在页面上指引用户,并且制造焦点。
目前小区的居住环境需贯彻“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现状为基础,充分考虑地域因素,科学地分析规划地区位和自然条件,点、线、面互为串联,全方位营造彰显生态观、人性观的高品质住宅小区。房前屋后需要充分的“绿”和足够的活动空间,动、静结合,同时满足各个人群段的活动需求,合理规划营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并设置休闲活动区、老年健身区、儿童活动区、林荫小道、停车场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以下从功能分区和植物配置两方面阐述小区绿化设计的原则。
1 功能分区
小区环境的设计有特定的功能性,按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要求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1 休闲活动区
“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绿化为居民提供一个自然的休闲空间,供人们活动憩栖。作为小区的主景,应结合建筑风格,以自然流动的休闲步道贯穿全区,并结合硬质铺装、组团花园,完成整体视觉景观,另以架、廊、亭、景石、水系、景墙,突出小区的景观特色,多种材料的地面铺装也是体现景观特色的主要手法之一。
1.2 儿童活动区
儿童活泼、好动,自身保护能力差,对新鲜事物好奇,对色彩搭配敏感,故儿童活动区要充分考虑到安全性、趣味性,并做到寓教于乐,除了专门的活动器具外,可添加安全的游戏设施,如秋千、沙坑,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并将儿童活动区设置在相对开阔,视线可及的范围内。
1.3 老年活动区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都对居住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由于子女都在工作,退休后的老人从心理感觉寂寞、空虚,而身体机能随年龄慢慢退化,他们大部分时间在住宅周边活动,这就要求我们设计时,结合这一现状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在小区主景广场之外,考虑小面积的铺装广场,作为老年人聚散、交流、锻炼的空间,从植物景观上也要考虑到不同的需求,以常绿为主要有遮荫树种,视线开阔,铺装要考虑防滑,并安放简单、安全的健身器材。另外,休闲坐凳、桌椅,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4 停车场的设置
尽管目前大部分小区设置了地下停车场,一方面缓解了人车争道的矛盾,另一方面扩大了绿地面积。但对于一些需临时进入小区的车辆或是地下车位不能满足使用的居住区,还是要考虑地上停车位,停车场要避离广场活动区域,并不影响消防通道,确保小区居民和住宅的安全。
2 植物配置原则
绿化可起到降低气温、调节湿度、遮阳防晒、屏蔽噪音、净化空气的作用,从而改善和提高小区生态环境质量。对植物的设计配置遵循以下原则:
2.1 人性化原则
房前屋后需要充分的“绿”和适当的活动空间,同时注重休闲活动空间的开放性和半私密性的不同特点,充分考虑人的亲水性。
2.2 生态化原则
人心向“绿”已经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设计师可以通过绿化种植和空间分割等手法隔离城市的喧嚣,亲近自然,使人视觉和心理感觉是处在生态环境之中。
2.3 规划景观原则
选择乡土植物和耐阴植物为基础种植,另适当选择适应本地生长的外来观赏树种合理配置,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各季开花与季相变化相结合的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植物景观,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另外配以活动广场来满足居民视觉及休息活动的需求。
2.4 简洁即美原则
运用现代设计的手法及理念通过简洁的元素达到突出主景风格,体现时代特征。
2.5 空间尺度原则
按人的尺度和需求布局休息绿地,组织上区景观视线,根据住宅楼间距,充分考虑人的视线所及范围的舒适感,布置和选择植物大小,让人感到尺度适宜。
3 植物配置细则
3.1 乔、灌、地被、草相结合的复式绿地结构
乔木在小区绿化中常作为园景树、庭荫树、行道树的基调,形成植物景观的骨干树种,乔木树冠较大,枝叶茂密,能够制造更多的氧气,吸收更多的废气和有害气体,利于人们身体健康。落叶乔木越古朴,枝干、树形越迷人,最具备树木的色彩美、形态美、季相美、风韵美,因此最能体现园林的季相变化,使小区一年四季各不同;而常绿乔木可以给人四季如春的意境。
灌木的平均高度接近人的视觉高度,在高达乔木的树冠落差下,配置花灌木既缓解了视觉落差又易形成景观焦点。增强景观观赏性,又丰富了植物的品种。常用到的灌木有紫荆、榆叶梅、樱花、黄馨、金钟、迎春、棣棠、紫薇、金丝梅、栀子花、桂花、红枫、鸡爪槭、蜡梅、红瑞木等。
地被植物的应用一方面丰富地面景观,另一方面又解决了黄土的问题,地被布置时要求色彩简洁明快,可作出各种图形图案,采用色块的模纹形状可以达到最快的成形效果,满足快速绿化美化的要求。养护相对简单,只需要一次成形后经常间断性进行修剪,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地被色块的设计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草坪虽然绿期长、美观,但对修剪、浇水、除草、杀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尤其是种植后人工养护的费用以及浇水水量,都高于乔灌地被,而它所带来的抗菌、防尘效益远不如灌木地被。故在小区规划时应适当减少其面积。
3.2 乡土树种的选择应用
生态标识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是其基本目标,而生态标识设计必须符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特点,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其与生态本底情况(即当地的气候、植被、岩性、地形地貌、土壤等)相适应,同时也要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统一,具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系统结构合理,功能最优,在时间、空间上与当地生态系统和谐统一。
2生态标识设计的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标识设计的基本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同样要具有持续发展性,通过植物的合理配置,起到改善环境的生态效应,调节小气候,维护生态平衡,并在延续当地自然与历史方面做出贡献。
3生态标识设计的观赏性原则
创造园林的观赏性及怡人的景观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商业步行街的生态设计同样要十分重视其观赏性。因此,通过利用乡土植物,开花的树、秋叶树和草花等来创造与周围环境相融的景观空间,使道路更具有亲切感和情趣,同时还要从商业的角度考虑,降低绿化成本、减少可能存在的潜在责任风险,实现一年四季景观的丰富性。
4生态标识设计的文化性原则
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是人工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期与自然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并相互适应的结果。在生态标识设计中也要重视文化性原则,突显当地文化的特色,提升文化品味,展现出历史人文的特点。
3长安商业步行街植物配置基本情况
长安区商业步行街位于长安文化广场东侧,长740m、宽30m,紧邻太阳新城住宅小区,是一个融商业、教育和娱乐为一体的区域,建于2006年。我们采用植物调查研究的方法,于2012年1~2月对长安区商业步行街的植物种类、数量及搭配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表1)。
长安区商业步行街植物配置分析
1生态规律性分析
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标识设计的根本,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绿化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尽量增加自然生态要素,追求整体生产力健全的景观生态结构。长安商业步行街植物多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本土种类,如:香椿、国槐、龙爪槐、圆柏、白皮松、石榴等,同时也有少量北亚热带的植物种类如:棕榈、广玉兰、石楠、芭蕉等。所用到的植物种类均经过长期的适应,没有生态习性不清的外来物种,因此,整体生态功能较好。绿量是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过乔、灌、草和地被复合群落结构,提高叶面积指数,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绿化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联结感,而在长安步行街中叶面积较大的树种较少,仅有法国梧桐、广玉兰等。同时也还缺少一些净化空气、抑菌及具有释放保健物质,叶片吸收量较大的植物种类,如:海棠、加拿大杨、水曲柳、刺槐、白蜡、水杉、合欢和荚竹桃等树种。
2物种多样性分析
物种多样性是生态标识设计的基础,是促进园林景观自然化的关键,也是提高绿地生态功能的前提,所以,植物配置的生态设计强调恢复和重建物种的多样性,而强调物种多样性一是要提高品种意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建有区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化景观;二是应将增加绿地的适应性种类和扩大多样性物种种群相结合,如在绿地中限制和调剂好各物种所占比例;三是借鉴地带性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建立接近自然和符合演替规律的植被。在长安商业步行街的植物造景中,共用到52种植物,根据其生态特性又可细分为落叶阔叶乔木、常绿阔叶乔木、常绿针叶乔木、落叶灌木、常绿灌木、1年生草本、多年生落叶草本、多年生常绿草本和落叶藤本等9种植物类型,乔、灌、草、花等的整体搭配较好,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
3生态适应性分析
因地制宜是生态标识设计的保证,因此应根据土壤、环境、位置和功能等综合因素,利用园林特殊小气候,地下环境,促进栽植植物及建成群落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长安商业步行街重视植物与建筑物的协调,遮挡,修饰和弥补功能,将建筑物空间和绿地景观融为有机整体。在植物造景中除了基调树种(女贞、广玉兰、樱花和银杏)外,还选用观赏花木(海桐、石楠、迎春、腊梅等)、花卉(万寿菊、鸡冠花、一串红等)和草坪(早熟禾、白三叶等),并加入人工景观灯柱,创造了丰富的景观空间。
4种间关系的分析
种间关系是生态标识设计的关键,绿地植物的种间关系对群落演变具有决定性影响,植物种的竞争和适应能力与扎根类型、扎根深度、植株大小、生长率、耐荫性等特征有关。长安步行街在植物搭配上注意了乔、灌、草、地被的层次性,但出现了重乔木、少灌木、缺草本的问题,特别是草坪植物种类少,多为栽培种;另外,没有充分考虑植物的扎根类型与深度、植株大小、生长率、耐荫性等生态特征,建议可用当地的杂草构建草地;充分借鉴地带性演替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师法自然;考虑植物的相生相克性,选择适宜的耐荫小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并通过密度或频度制约等方式调整群落种间关系;以提高园林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5群落稳定性分析
植物群落的稳定是生态标识设计的核心,绿地植物群落结构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设计的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如果合理,可能达到具有稳定性的目的。长安商业步行街的设计中虽然也注重选用了一些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能在当地降雨条件下生存和生长,但还没有达到完全少灌和免灌的植物配置形式,特别是在植物的维护中应充分利用绿地凋落物和绿肥等土壤适宜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以形成植物结构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能源的使用,降低绿地建设和维护费用。另外,还应考虑绿化植物—病虫害—天敌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制约,形成病虫害生态调控机制。
6生态标识的分析
历史及文化是生态标识设计所承载品位的体现,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应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使园林绿地系统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地方,周、秦、汉、唐历代盛世均以长安为中心,历代文人在这里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有许多植物都传达着长安的文化信息,如:石榴(没有张骞通丝路,安得佳果西域来)、桃树(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国槐(西安市的市树)、梅、兰、竹、菊等,虽然长安步行街也有这些植物种类,但在布局时没有形成相应的文化主题,没有与各种标识、雕塑、建筑等形成整体。建议在布局时以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中心,搭配相应的具有丰富寓意和象征性的植物,汲取和借鉴传统园林的文化传统,融合自然规律和人文传统,综合园林的生态、审美和精神功能,创造意境,烘托环境氛围,增加绿地品味和情调,实现功能,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满足市民的游憩和身心再生需求,丰富和提升植物景观的内涵和功能。
1.目的性原则
展览策划起始于展览目标的选择,落实于展览目标的实现,体现在每一个设计的细节。遵循目的性原则,设计人员应处理好以下关系:
处理好参展企业和设计者的关系。展览设计要求设计人员不是按自己的思路创造出一件艺术品,而要求设计人员使用技术和创造性反映、表现参展企业的意图、风格和形象,达到参展企业所希望的目的和效果。
处理好艺术和展览的关系。不论使用何种设计技术、技巧,不论采用何种背景(包括展架、道具、装饰),主角是展台和展品,不能喧宾夺主。展览内容不能受制于表现手法,不能突出设计忽略展台、展品。设计好坏不在于花钱多少,不在于是否符合艺术标准,而在于展台能否体现参展企业的形象和意图,能否吸引参观者的注意,能否反映出展品的特征和优势。
处理好展览和贸易的关系。展台反映参展企业形象、能吸引观众并留下印象,展品能体现出特征、优势,并能方便参观者观看是成功的设计。如果是宣传展览会,这样的设计便达到了目的。但是如果是贸易展览会,设计还未达到最终目的。在贸易展览会上,展览是开展贸易的手段。展台是参展企业开展贸易工作的环境,展台本身并不是目的;同理,展品是参展企业开展贸易的工具,展览产品本身也不是目的。
理好展览设计与展览其他工作的关系。设计人员必须明白通过设计为参展企业提供其达到展出目的的环境和条件,而且可能还需要协调与宣传人员、广告人员的工作。展览设计的成功在于帮助、支持展出获得整体而不是部分的成功。
2.艺术性原则
展览设计应当有艺术性。展览设计的艺术性表现在几个方面。
展台有吸引力。展台富有吸引力,令人赏心悦目,给人以良好的感觉,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展台设计有很多因素,需要用艺术手法去组合这些因素,使其能产生最佳的视觉效果和良好的心理效应是展览设计的基本要求。
展台反映参展企业的形象、传达参展企业的意图。如果参展企业是一个大公司,就不能将其设计成摊贩形象;如果参展企业想显示在航空领域的霸主地位,就不能将其设计成航模玩具厂的感觉。设计人员需要有用具体的手段表现出抽象的展览思想。
展台能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引起他们的参观兴趣。有研究表明在充满竞争的、五光十色的环境中,观众对展台的第一眼最关键。这一眼决定展台是吸引了这个观众还是失去了这个潜在客户。因此展台应当引人注目,应当使人产生兴趣。展台的第一作用是吸引参观者注意,并产生兴趣;第二作用是吸引参观者走进展台,仔细观看展品。做设计工作要讲究艺术性,但是应注意避免华而不实。
3.功能性原则
展览设计还应当是功能性的,设计人员在考虑设计外部形式、形象时,也需要考虑内在功能,也就是要为展台的人员和展台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因为展出目的的实现最终要靠展台人员,展台人员的工作效率最终决定展出效果。在舒适、功能齐全的环境里,展台人员可以更有效地工作。展览设计需要考虑的功能有几方面:
对外功能。展台不仅要展览产品,要吸引客户,还要有利于展台人员推销、宣传、调研,与观众交流、与客户洽谈。所有这些工作都要有相应的空间、位置、设备,都需要设计人员根据需要和条件进行合理地安排。相应的功能区域包括问讯区域、展览区城、接待区域、洽谈区域等要作相应的考虑。
内部工作功能。如果展出规模大,要考虑安排办公、开会等场地。内部工作区域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工具房 (维修间)等。
辅助功能。辅助区域包括休息室、储藏室等。好的展览设计不仅要 “好看”,还要 “好用”,要有助于展台人员开展工作,有助于展出达到目的。
4.科学性原则
展览策划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但它绝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具有严谨的科学性。这首先表现在展览策划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在采取展览宣传行动之前,必须对市场形势、消费者态度、社会环境、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然后,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点,确定展览目标,拟定展览计划及其具体实施方案;最后还要对展览效果进行评估,直到实现企业的展览目标和营销目标。
展览策划的科学性还表现在展览策划是一个众多科学知识交叉融合的过程,在充分运用展览学原理、心理学、传播学、营销学、系统论、控制论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等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为参展企业提供进行展览决策的依据和最优的行动方案,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灵活性原则
由于竞争日趋激烈,需求水平和结构不断更新,市场环境变化很快。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一个最适当的展览策划,也会因市场环境、约束条件和影响因素的变化而不得不调整。现代展览策划在一方面体现出其科学性的同时,还具有相当的灵活性。这主要归结于现代展览策划流程不是一个单向的决策流程,而是一个双向的环流状的决策流程。从最开始的展览调研到最后的展览效果评估,针对市场和消费反应的变化,能及时调整和修正其方案,使得整个展览策划活动能保持充分的灵活性。
设计要求
1.要和谐,不要杂乱无章
展台是由很多因素,包括布局、照明、色彩、图表、展品、展架、展具等组成。好的设计是将这些因素组合成一体,帮助参展企业达到展出目的。
2.要简洁不要复杂
一般人在瞬间只能接受有限的信息。观众行走匆忙,若不能在瞬间获得明确的信息,就不会产生兴趣。另外,展台复杂也容易降低展台人员的工作效率。展品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摆设,必须有选择,必有所舍弃。简洁、明快是吸引观众的最好办法。照片、图表、文字说明应当明确、简洁。与展出目标和展出内容无关的设计装饰应减少到最低程度。
3.要突出有焦点
展示应有中心、有焦点。展台的焦点能够吸引注意。焦点选择应服务于展出目的,一般会是特别的产品、新产品、最重要的产品或者被看重的产品。通过位置、布置、灯光等手段突出重点展品
4.要明确表达主题,明确传达信息
主题是参展企业希望传达给参观者的基本信息和印象,通常是参展企业本身或产品。明确的主题从一方面看就是焦点,从另一方面看就是使用合适的色彩、图表和布置,用协调一致的方式以造成统一的印象。
5.要有醒目标志
与众不同能吸引更多的参观者,便于参观更容易识别寻找,使走进展台的参观者也会留下印象,并在会后被触及回忆。设计要独特,但是不要脱离展出目标和商业形象。
6.要从目标观众的角度做设计
传统的设计,特别是庙宇、宫殿、银行等,强调永恒、权威和壮观。但是在竞争的展览会上,展出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靠观众的兴趣和反应。因此,展览设计要考虑人,主要是目标观众的目的、情绪、兴趣、观点、反应等因素。从目标观众的角度进行设计,容易引起目标观众的注意、共鸣,并为目标观众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7.要考虑空间
设计人员还要考虑展台工作人员数量和参观者数量。拥挤的展台效率不好,还会使一些目标观众失去兴趣。反过来空荡的展台也会有相同的效果。对此,展台面积是主要因素。
8.要考虑人流安排
参展企业也许希望在展台内有大量的能自由走动的观众;也许希望吸引大量的观众,但是只让经筛选的观众走进展台;也许希望记录每一观众的数据;也许希望只记录经筛选的少数观众;或者甚至不考虑此工作。展台安排对人流控制管理是关键因素。因此,设计人员在开始就要了解参展企业希望何种人流。
9.展台要易建易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