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孩子心理健康

孩子心理健康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2-11 11:39: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孩子心理健康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孩子心理健康

篇1

所谓心理健康,乃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主动、积极反应的孩子,其心理便是健康的;反之,便谓之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行为问题。但家长在按照这个定义去评价自己的孩子心理是否健康时,一定要注意避开两个误区:

1、心理健康是相对的,绝对不能用类似于“体温超过38摄氏度就是发烧”的标准来评判。千万不能因为有一点缺陷和问题就乱给孩子扣上心理不健康的“帽子”,或者认为心理健康的孩子就绝对没有烦恼、没有不良情绪和消极行为。与其说是正常与异常性质上的差异,不如说是程度上的差异。

2、心理是否健康不能只看有没有心理疾病,它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具体来讲,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初步评估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首先,心理健康的孩子是能够学习的,在学习中获得智慧和能力,并将习得的智慧和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

其次,心理健康的孩子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保持个人独立性的同时能乐于与人交往,并建立信任、稳定、和谐和具建设性的亲子关系、伙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第三,心理健康的孩子能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能调控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并形成和维护健全的人格;

最后,心理健康的孩子能面对生活的问题,正视现实,适应环境,对生活和社会具有良好的适应。

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既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

比如,随着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变得日益强烈,小小年纪的孩子也可能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通常表现为自卑、孤僻、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这时家长应帮助孩子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认知和态度,引导他们客观分析自己的现状,学会接纳自己,允许自己有缺点,有失败,有可能丢面子,告诉他们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不要过分苛求自己。

篇2

主持:馨 月 东方电台《亲亲宝贝》节目主持人(以下简称:馨)

馨: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健康、活泼、可爱,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全面发展的保障。您在重视孩子体能、智能发育的同时,是否关心过孩子的心理健康呢?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父母宠爱,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望子成龙心切。所以,家长往往特别关注孩子的智力、学习方面的问题,而忽略了孩的心理发展,情感需要或者他的性格、品德的培养。

周:根据我们对两所幼儿园的调查显示,家长认为孩子发展得最好的是各种能力,75%家长认为孩子的各种语言、动手能力等很强,但只有3.95%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情感方面发展良好,所以,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情感方面发展不满意,其中有40%的家长担心孩子能力的发展,30%的家长认为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馨:很多父母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教育好孩子,但是因为年轻,没有经验,对孩子的教育感到茫然,有时费了很多心血,结果却并不理想,甚至还出现很多问题。

周:家长对待孩子心理健康有两种态度倾向:一是注意不够:一对夫妇都是银行职员,从小较重视孩子独立性及各种生活能力的培养,孩子2岁时的独立能力就很强,上学后读书也很好,父母平时很忙,觉得孩子各方面都没什么问题,但是母亲发现钱包好几次被窃,后来才发现是孩子偷的。这说明 家长只重视孩子表现出来的能力,而容易忽视孩子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二是注意过度:比如一些保健品广告例举了15条有关多动症的行为特点,而这些行为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于是有的家长对号入座认为孩子得了多动症,就让很小的孩子服用多动症的药物,致使孩子长期形成对药物的依赖性,以至于以后不服药,就不能正常生活。其实多动症要到8岁以后才能确诊,孩子多动是天性,不能因为孩子爱动,就认为孩子有多动症。所以,注意不够或注意过度两种态度对孩子健康成长都有一定危害。

馨:父母们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而健康应该是身心健康。身体的健康大家都很容易理解,那什么是心理健康?我们看到很多独生子女表现出一些行为方面的问题:比如不合群、生活能力差,常常吵闹、乱发脾气、任性等,很多父母为教育孩子伤透了脑筋。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呢?

周:健康和不健康之间还有一个亚健康状态。根据现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有10条,与孩子有关的健康表现是:精力充沛、处世乐观、态度积极、遇事不挑剔、应变能力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等,简单描述就是不会出现问题行为,如:3岁以上的孩子咬手指、尿床、夜惊、特别退缩的性格、攻击性暴力行为等不健康的表现,反之,乐观、向上、坚强、合作等性格特征是健康的表现。

馨: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小时候是萌芽期,父母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忽视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反应,没有通过积极正面的态度加以处理,长大了就会产生各种心理疾患。哪些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呢?

周: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是综合的。包括生物因素(遗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方面。其中对孩子影响最直接、最关键的是社会因素中的家庭环境――父母的养育方式和态度对孩子的心理起着决定作用。

馨:孩子是在父母身上学习的,就算长大成人,也有大部分行为是由家庭中学来的,从父母身上继承的。现代父母总抱怨自己的孩子容易发脾气,霸道,不讲道理等,其实,孩子的脾气、性格、情绪直接受父母、家庭的养育态度的影响。

周:孩子的成长既有生物因素(遗传)的影响,也有父母养育方式、态度的问题,都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引导作用。我们对许多家庭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的孩子他们的家长既民主,尊重孩子,又对孩子严格要求。我们将不适当的教养态度和方式的家长分为3种类型:(一)权威型,家长认为父母就是一切,孩子应该绝对服从,一边意识到与孩子是平等的,一边又发号施令总希望孩子应该服从。(二)溺爱型,现在出现了慈父严母现象,溺爱发生祖父母一代还是比较多的。(三)忽略型,一种是主观忽略,家长认为自己特别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流,一种是客观忽略,确实没有时间与孩子交流。世界上对异常儿童的研究中把这个问题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因为它是一种潜在的母爱剥夺,即使妈妈在身边,也不能给孩子母爱,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危害也特别大。

篇3

城市里行色匆匆的打工者们,没时间仔细照顾家庭孩子的生活,使更多儿童接受着隔代教养。并且隔代教养已成为农村目前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为数众多的儿童成长、发育乃至更长时间内的人生成长轨迹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有人提出,经济变革与社会发展却不能以牺牲儿童的教育质量为代价。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去年夏天,作为典型农村留守儿童的蓉蓉高高兴兴跟着妈妈回到了自己家,可还不到半年时间,爸爸不得不又把她送回外婆家,从小在外婆家长大的蓉蓉成了父母眼中的陌生孩子。

父母都远在外地打工,从半岁起,蓉蓉就被爸爸、妈妈“丢”给外公、外婆抚养。在老人的眼中,蓉蓉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蓉蓉5岁时,父母总算辛辛苦苦积攒了点钱,建立了稳定的家,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接回身边,给她在城市最好的幼儿园报了名。可是父母的努力并没有换回蓉蓉的快乐,没多久,她就闹着不去幼儿园,每天早上,蓉蓉总是又哭又闹,就是不肯出门,妈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请假,在家陪着她。

外婆、外公总说蓉蓉懂事,可她的异常表现却愁坏了年轻的父母,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蓉蓉对妈妈说:“我一点也不喜欢新的小朋友,更不喜欢新的老师。”

在家里和幼儿园的蓉蓉判若两人,家里开朗、活泼的她在新环境中却经常表现出孤僻、倔强,嫉妒心也强。幼儿园的老师认为,这与蓉蓉成长环境中大人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因为外公、外婆最疼她,总是表扬、称赞和鼓励,从来没有责备和惩罚,这使蓉蓉无法接受与别人的合作和竞争,任何环境下只关注自己的唯一性,这样的性格对她的长有很多不利影响。而像蓉蓉一样的孩子在隔代教养的家庭中并不少见,他们表现出的状态应该引起年轻家长的更多关注。

二、隔代教养是利,是弊

据了解,农村约有一半多的儿童正在接受隔代教养,对于大多数万分重视孩子成长,又十分缺少育儿精力的现代年轻父母们来说,隔代教养究竟孰利孰弊需仔细衡量。众多儿童心理和教育专家对隔代教养的利与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贵阳市儿童医院儿童心理主任医师关福琴说,大多数人认为,我国传统的隔代教养方式对儿童成长有一些负面影响,需要祖辈和父母在儿童教养中注意和纠正、克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过分的溺爱和放纵,容易使幼儿过于“自我中心”,养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

祖辈们格外疼爱孙子,往往陷入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之中。同时又由于隔辈人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老人怕照顾不好,儿女们责怪,于是更加事事依着孩子,孩子不合理的欲望也常会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以致从小不会自我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情绪波动或攻击行为,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不融入集体。

2.过分的保护,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发展,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

不少祖辈往往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怕孩子吃亏,就不愿意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游戏,怕孩子摔倒,就为孩子扫清一切障碍。这种心理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相反这样做只会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在心理上造成不良的响。

3.仅凭借祖辈的爱,满足不了孩子的情感需要。

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0~5岁这一时期的儿童最需要的是父母的亲情关怀,满足他们对父母正常的情感依恋,对幼儿今后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情感的需要是祖辈们不能满足他们的。祖辈的爱更多是在满足幼儿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而对于更高一层次的需要――情感归属的需要只有父母才能满足,否则孩子不会产生被激励、被尊重的体验,情感没有得到稳定的归属。

4.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容易使孩子错失形成与他人合作、关心他人、热心帮助他人等品质的良机。

父母在幼儿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总是引导孩子如何与小朋友友好游戏,与同伴发生纠纷时,比较冷静,注意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而祖辈容易从自己孩子的“利益”出发,保证孩子“不吃亏”的教育,很容易使孩子形成骄横、霸道的不良习性。

三、隔代教养要关注心理健康

与父母关系不和、自闭孤独或是任性顽皮,不少把孩子交给祖辈带养的父母们发现,孩子的“坏脾气”让人束手无策。儿童心理专家提出,年轻父母们暂时牺牲了教养子女的时间,却绝不能牺牲孩子的心理健康,隔代教养儿童要关注其心理健康。

儿童心理保健医师关福琴曾说:“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表现出高智商、低情商的倾向,不够全面健康的心理素质使他们难以适应社会快速变革的需要。”更多人认识到,心理健康必须从小抓起。在农村,不少年轻父母将大部门时间和精力投入赚钱挣钱工作中,没有时间照顾年幼的孩子,认为孩子小,只要身体健康、吃饱吃好,交给养育经验丰富的长辈教养也很好。这就使得隔代教养的方式成为家庭教育中的一种较为自然、普遍的现象。

然而,隔代教养这种教育方式,将会对儿童的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较为常见的主要在行为、情绪、社会适应及习惯等方面的障碍。具体来说,以行为冲动、动作过多、过度忧虑、嫉妒、攻击性、厌食、挑食、偏食、任性等为多。而这些问题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与儿童接受的教养方式、父母和祖辈的教育方法和态度有关。

未来的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生存竞争的加剧,要求人才除具有良好的智力、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增强其对心理疾病的“免疫力”。关福琴说,祖辈对孩子多表现为过度疼爱,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要,能宽容孩子的天性,孩子精神环境极大宽松,没有压力,极度自由,为他们提供了模仿、探索的机会。但从心理发展方面,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依恋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使隔代教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所以,应加强对父母教育责任的教育和对祖辈家庭教育的分类指导。

儿童的父母要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角度来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使孩子快乐、幸福成长。

篇4

从专业上讲,人的心理健康只有相对标志,没有绝对界线,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区别。儿童处在迅速发展时期,心理健康的标志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智力符合常态。心理健康的儿童智力是正常的,多数孩子的智商(IQ)在85-115分之间。他们能够适应一定的学习生活,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天才儿童的记忆力极强,对事物观察细致,想象力丰富,才智超群,有独立的、独创的、机敏的、充满活力的人格特征,识字多,学会说话早;智力低下的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差,常常不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与学习,心理压力大,需要特殊的教育和护理。只要防护与训练工作做得及时,那些轻度智力低下的儿童可逐步适应社会生活与学习,达到心理健康状态。儿童正处在智力的迅速发展时期,为他们做智力测验,要考虑智力的年龄标准和发展效应,防治滥贴“标签”现象。

二是情绪稳定而愉快。心理健康的儿童以积极的情绪表现为主,充满了喜悦与欢乐,这样的情绪有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多会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与称赞,而积极的情绪又得以强化,使孩子进入良性循环。儿童也有喜、怒、哀、乐,健康的孩子还会出现短时的消极情绪,如在受到教师的批评或家长的惩罚时会表现出哭闹、委屈等,这些情绪表现有助于他们不满情绪的发泄,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水平。但消极的情绪如果表现得太过分,太频繁,如焦虑、恐惧、强迫、抑郁等情绪反复出现,就难以称得上是心理健康了。

儿童的情绪处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由冲动性和易变性发展为自我调节不断加强,情绪稳定性日益提高。因此,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情绪保健,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情绪外部条件,让他们的各种情绪都有适当的表现机会,并注意引导他们逐步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

三是意志健全与行为协调。心理健康的儿童3岁前就有意志的萌芽表现,能初步借助言语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出现独立行动的愿望。3岁后,意志品质中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得以发展,但总的说来,发展有限。意志不健全的孩子挫折容忍力差、怕困难,做事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控力;在行为表现上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行为反应变化无常,为一点小事可以大发脾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因此,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自制能力,并训练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学会对生活环境中各类刺激正确应对与反应。

篇5

    第二,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是了解孩子。家长必须了解孩子的个性、理想、情感、兴趣和能力等个体素质。一般儿童好活动、好模仿、好奇、好问,还具有喜欢成功、喜欢称赞、渴望得到同情和理解的心理等。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快速发展时期,他们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其内心深处常常充满各种矛盾。他们与外界也常常发生各种冲突,处于不稳定状态,往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这是家庭教育中要特别引起重视的问题。问题儿童都是心理不健全的结果。显然,他们的问题不是突如其来的,常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也总会有一些表现。如过分自卑或孤僻、经常与父母及同伴发生争执,敌对,不合作等。如果在初期予以注意,防微杜渐,就可以使这些儿童获得重新适应生活环境、发展良好品德和性格的新的有利因素。

篇6

一、关注孩子的不良情绪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希望孩子们能健康成长。孩子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是全社会的期望,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什么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问题少年”“网瘾学生”和“厌学儿童”却越来越多呢?为什么有那么多课外班上也上不完,孩子们却越来越不开心了呢?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我们做师长的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帮到孩子们,怎么让孩子们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度过一个开心的童年呢?

有一个小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些启示。这个故事讲的是“开心橘子”,主人公是一只小熊和它的妈妈。小熊被树枝打到了头,它很生气,于是就狠狠地摔树枝,可是树枝一点都不疼。小熊火了,就用力撞向长满树叶的大树,想把树上的叶子全撞下来,结果树叶没有落下来,小熊自己头上却被撞得起了个大包。小熊哭着回到了家,熊妈妈一看就明白了。她不急着问小熊,也不急着讲道理,而是对小熊说:“来,吃一瓣神奇的开心橘子。”小熊吃了一瓣开心橘子,觉得很好吃,忘记了不开心的事情,又高兴地拿着橘子出去玩了。

熊妈妈把一个普通的橘子变成了“开心橘子”,小熊因为吃了一瓣橘子,心情也变得好起来。其实,小学生也只不过是普通的小孩子,他们也会和小熊一样,因为一点点的小事儿就会情绪不安,这是他们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做教师的要和家长一起关注我们的孩子们,不要强化孩子们的不良情绪,而应该像熊妈妈一样,巧妙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然后再进行疏导,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看看下面这两个孩子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

第一个故事很常见:“妈妈你给我讲故事吧。”听到两岁半儿子乐乐的要求,妈妈很不耐烦地说:“你不要烦妈妈,先自己看吧,妈妈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呢。”孩子撅着小嘴,刚刚萌发的阅读兴趣就这样被妈妈给无情地打击了。乐乐心里不高兴,从那以后只要一看到故事书就联想到妈妈的态度,有了很不愉快的回忆,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也因此而减弱了。因为妈妈不耐烦的态度和没有耐心,孩子很可能就从此失去了阅读的热情和兴趣。

第二个故事更让人警醒:小明吃饭时,不小心把粥撒到了饭桌上。一向对孩子要求严格的妈妈发了火:“告诉你拿好,你怎么又撒了?”不由分说举起巴掌就“啪啪”地打向了孩子。小明委屈了,含着泪辩解:“我又不是故意的,你为什么要打我?”妈妈更火了:“告诉你多少次了,你就是记不住,下次再犯看我不打死你!”站在小明的位置,设身处地地想想:以后吃饭的时候,是不是会提心吊胆?长此以往,受影响的不仅是孩子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可能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乐乐只不过是个两岁半的孩子,他的要求简单,只不过是想要妈妈多陪陪自己,给他讲个故事,可是这位妈妈一点都不重视孩子,还是去忙自己的事情了。记得有本书叫《发现母亲》,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母亲。其实孩子的好奇心在出生几个月后就有了,做家长的应当在看到孩子一点点兴趣和好奇心时,就应该尽量配合、鼓励,让孩子的兴趣得以健康发展。家长们应该检讨自己的粗暴态度,以免把孩子的兴趣扼杀在萌芽状态,阻碍孩子心智的发展。

而在第二个例子中,小明的妈妈实在是太严厉了。对孩子应该少责备、多宽容,应该学会倾听,至少应该耐心听孩子说完一句话。如果家长在与孩子打交道时感到痛苦,那是因为没有与孩子多交流的缘故。

我们做师长的,如果能和孩子多交心,像待朋友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他们回报我们的,往往是太多的感动和惊喜。孩子们的发现和创造力是很惊人的,要想发掘孩子的兴趣,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和发展,倾听和交流是师长必不可少的功课。只有把耐心听孩子的倾诉作为日常生活的行动,才能融入孩子的世界,也才能渐渐地看清楚孩子心里的真正需求,并从中发现乐趣。作为师长,我们不应该成为扼杀孩子天性的始作俑者。

三、关注孩子的精神交流

我们学校有一个学生,他特别容易受刺激,一受刺激就会情绪波动特别大。不能受一点打击和挫折,只要有一点点的不称心,他就会特别激动地“发疯”,有时是自己大喊大叫,有时则会疯狂地打同学来出气。

通过和他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我了解到,这孩子两岁多的时候生病了,为了给他一个更好的医疗环境,家长就把他带到了北京协和医院。当时的医院是由专职护士陪护孩子,不让家长进去的。孩子的病治好了,却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不和父母说话了。当时他两岁多,已经会说不少话了,变成这个样子,完全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想想看,那么小的孩子,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心理上要承受多少的不安和恐惧。

家长的怀抱是孩子最温暖的避风港,有父母温暖的怀抱,孩子才会健康成长。而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的重要。试问多少所谓的“问题少年”不是在幼年的时候形成的心理疾病呢?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想我的责任就是和家长们一起,让祖国的花朵们健康成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做好守护孩子心灵的天使吧,这比让孩子多学一点知识还要重要得多。

参考文献:

1.陈蔚主编,《幼儿智力世界》,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邵夏珍编著,《井深大早期教育法》,中国发展出版社

篇7

“不是因为我个人的意志力有问题才对它感兴趣,而是我的同桌在这方面有问题我才对它感兴趣。”孩子回答说。

“那你的同桌在意志力上有什么问题?”

“她有许多坏习惯,老是改不了,让我很心烦!”

“同桌有坏习惯你怎么会心烦?。”

“因为她的坏习惯直接干扰了我。”

“怎么会呢?”

“比如,早上的升国旗仪式,她不但不参加,反而还要叫我给她买早餐。”

“你给她买了吗?”

“我怎么可能给她买呢?本来她不参加升国旗就不对,如果我去给她买的话,要绕很大一个圈儿,上课很容易迟到,这样不是我们俩个都犯错误了吗?并且,她不参加升国旗也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她就是想在教室呆着,既然她在教室呆着又没什么事,怎么不自己去买呢?老爸,你说她给我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我能不心烦吗?”

为了帮助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不为这些琐事儿心烦,我对她进行了疏解和引导,我给她讲:

“首先,要意识到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你必须明确一个道理:一个人需要得到帮助,那是因为他遇到了困难,并且这个困难单靠他自己又不能解决。但就买早餐这个事情来说,你的同桌并非自己不能做,在这种情况下,不帮助她并不是不讲情谊。如果她生病了叫你给她买早餐,你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帮助她,因为这时买早餐对她本人来讲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情。另外,在这个事情的处理上,你不但要回绝她,还要让你同学明白你不是不帮助她,而是因为买早餐这件事情她自己能做到,如果你替她做了,实际上是在帮她成为“懒汉”、成为只会支配别人的人。这次你没帮她,即便她一时间不理解,相信终有一天她都会理解的。

因为你这样做并不是自私自利,是在为她着想。当初,你之所以心烦,很可能是陷入到了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方面觉得她的‘要求’无理,另一方面又担心不帮她买早餐会影响同学关系。你之所以这样,我认为还是立场不坚定的表现。只要自己把该做的事都做了,就没有必要拿他人的‘不是’来惩罚自己。”

篇8

时隔几年,我也成了一名班主任。家庭贫困的孩子自然也成了我关爱的对象。班上有个男孩,父母亲都是残疾人,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我很同情这个孩子的处境并处处关心他。有一次上面来了一批扶贫物资到学校,我为这个男孩精心挑选了一件好的男式西服,当我迫不及待地在教室里把这件衣服披在孩子身上时,孩子却低声地说:“老师,我不要。”

学生拒绝我的善意与我当年的难受都源于贫困,家里虽然贫困,但不需别人同情的想法植根心底。当年的我没有拒绝这份资助,但三年来,我在自卑中度过,不爱跟人说话,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孤独、寂寞成了我生活的写照。而今我的学生很干脆地拒绝了这份资助,我没追问他拒绝我的原因,因为答案已在我心中:孩子不只是生活上的贫困,更多的是心理“贫困”,就如当年的我一样。这个男孩只是班上贫困生中的一个,像这样的孩子还不少。作为班主任,我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为孩子选件好衣服,摸查享受生活补贴的贫困学生名单,等上面的贫困津贴,然后发放到人,而更重要的是怎样引导贫困孩子摆脱贫困的阴影,健康成长。

接下来的日子,我跟班上的贫困孩子进行了一次促膝谈心,聊起了贫困的话题,谈到了我曾经有过的贫困经历以及因自己对贫困认识上的偏差而带来的消极心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贫困,告诉他们贫困是暂时的、相对的,是可以改变的,它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孩子们仿佛轻松了许多,眉宇间舒展开来。紧接着我在班上开展了一次团体活动,话千古风流人物,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找古今名人的资料,然后再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次活动让贫困孩子认识到从古至今多少名人志士也是经历了苦难才成就了一番伟业。我还在班上营造了一种互相关爱、团结和谐的氛围,成立“一帮一”互助小组,让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高、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学生与贫困生接对子,目的是让贫困的孩子体验到同学的关爱、集体的温暖,不再孤独。同时在班上倡议成立“雷锋小组”,利用假日照顾孤寡老人,调查孤儿的生活状况并送上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让贫困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贫困算不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感恩,回报社会,激励他们为改变贫穷而努力学习。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我发现班上的贫困孩子变开朗了,尤其是那个男孩,脸上有了笑容,开始主动跟同学交流,并加入了“雷锋小组”,后来这个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

我和我的学生都经历了贫困,但却有着不一样的贫困体验。当年,我的老师从物质上帮我度过了生活的难关,可是却忽略了我内心的困惑。我的学生,因为我的同理、共情和关注,他们慢慢从贫困的心理阴影中走了出来,不再如当年的我因为贫穷而自卑、敏感多疑、孤僻、自我封闭。我和我的学生只是贫困生中的个案,如我们一样贫困的孩子现在还很多。不过贫困生的现状在逐步得到改善。近几年来,国家对农村寄宿学校的贫困孩子给予了一定的生活费补贴,一个学期是300多元,学校为了做到公平、公正、透明,每个学期都要将享受贫困津贴的学生名单公示在学校显眼的地方。走进校园,随时可以看见公示的贫困学生名单。班主任更是认真仔细,摸查、造表,每步工作到位,不让一个贫困生因自己马虎而漏掉。然而,大多数学校、班主任在完成扶贫工作时却忽视了更重要的工作,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篇9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66-01

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代的科技发展如此之快,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降低了不少。在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强度和克服困难的力度方面努力得还远远不够。希望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这是所有家庭的愿望。

一、孩子需要家庭的温馨

父母是孩子很好的榜样,俗话说“一百位教师,也赶不上一位好母亲”,可想而知家庭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今天听到这么一件事情,让我感到很震惊,老师问一个中班的孩子,你和爸爸睡还是和妈妈睡呀,孩子说和妈妈睡,老师问为什么啊,孩子说爸爸老打妈妈,妈妈经常哭,所以自己经常和妈妈睡,老师又问那你觉得爸爸打妈妈是爸爸对还是妈妈对呢,孩子没有犹豫的说,爸爸打妈妈对!不知各位听到这的时候有什么感触。家长带给孩子的影响太大了,平时看孩子的父亲也很温和,不像是有暴力的人,家庭给孩子灌输的思想远远大于幼儿园给孩子的影响,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这种影响对以后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小的伤害,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孩子有可能会觉得我打别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根本不会考虑自己的过错,从小就形成这种心理阴影,如果现在不矫正的话,以后的发展也会更加的苛刻。

二、孩子需要丰富知识

不知你的孩子了解多少当地的文化知识,又知道多少的历史文化。可以适当的带孩子出去走走,长长见识,丰富一下童年的乐趣,等到孩子上了小学以,不知还有多少时间给“玩”。减负之后的孩子天天让厚厚的书本压的喘不过气来,现在不看、不听、不学,不知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家庭共同出游不仅促进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还能大大增加孩子的阅历,让孩子了解地理知识、 文化史迹、产业、节日、与人生学习有关的设施、地区的发展、自然美景、交通要道等。家长可以亲自让孩子来体验其中的乐趣。

三、培养孩子倾听别人说话

在家庭里在家庭里,这不仅仅是听的问题,和讲话者讲话的内容与技巧都有关系。要使孩子提高听的注意力,家长就更应该考虑在如何使孩子爱听的方法上下功夫,使讲话的内容吸引孩子。母亲要常常叮嘱孩子,“宝贝,今天老师说什么?讲一些给妈妈听”等等。即使孩子讲话的声音很小,家长也要表现出一种热情,注意倾听。孩子的好动、胆小,常常会让家长不知如何是好,倾听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可以尝试和孩子交流,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倾听也是一种尊敬别人的方式,尝试一次不行,那就继续,让孩子能够感觉到倾听别人是一件骄傲的事情时,她会静下心来认真听。

四、培养孩子勤于思考

孩子本来好奇心就很强,什么都想试试,遇见陌生的东西,马上就会停下脚步仔细看看:“呀,是什么呀!”想摸摸,想试试。这样的时候,父母往往会一边阻拦着一边解说,或认为孩子在淘气,训斥道:“不要乱动!”其实这不利于培养孩子思考的能力。

要培养孩子勤于思考,家长应留出一些时间上的“空隙”,让孩子去感悟。如果孩子发现了什么,就应该饶有兴趣地一起观察。而且,孩子一旦问出什么问题,就要作出适合孩子发育阶段理解水平的回答,并认真解释,可以将孩子的思维扩散,在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尝试去做。

在父母亲如此的鼓励之中,孩子自然就会朝着“勤于思考”的方向发展了,一定让孩子懂得生命的可贵,知道什么是危险的。婴儿出生后从一岁时就开始断乳,离开母亲的,摄取普通的食物。与此同理,为了自立,孩子还需要开始心灵上的“断乳期”。这时的孩子,以自己贫乏的体验和知识,开始对发生在自己周围包括父母和学校里的事进行思考,观察社会。他们不是以父母或成人教导的那种概念去思索的,而是想建立起自己的观念。喜欢滔滔不绝的孩子突然变得话语很少,有时也会批评父母,不像以前那样坦率了,那时家长也许会感觉到一种失落感。这时,家长不能以养育孩子的父母自居,而是以前辈的身份和孩子交往。家长要尽力表现出对孩子的理解和共鸣。劝导,是理解这―时期孩子的要点。孩子不能潜心学习时孩子在生活中要学会许多东西。如果学校里的学习并不特别落后,就用不着如此担心。但是,看见孩子不能潜心学习,家长总免不了会担心。那种时候,焦虑不安、唠唠叨叨地埋怨,或是严厉训斥、都只会适得其反。在担心孩子不用功学习之前,家长应向孩子表现出自己勤奋学习的姿态。社会是个大学堂,无论读书还是学烹调或是学音乐,如果喜欢,即使不走出门外,学习的机会也到处都有。家长不要焦虑,也绝对不能对孩子训斥,应该主动和孩子一起努力养成爱学习的习惯。孩子为自己不同于别人而感到苦恼时,当孩子有了独立思考的愿望之后,他们的自我意识就会变得很强烈。这时,有很多孩子都会暗暗地感到苦恼,感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帮助孩子建立开放型的人际关系,客观地观察自己,学会体谅对方。现代社会是强调个性化的时代,重要的是应该培育这样的孩子:承认人有各种不同的个性,理解别人的个性,而且对自己充满着自信。

篇10

不幸的是,据统计,多数孩子在家遇到的消极事件的比例是8比1。消极事件:诸如被人叫了难听的外号或因自己的行为而受到痛斥等。积极事件:诸如被表扬等。有时父母太忙,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孩子做错了什么事而给予批评指导;也很难发现孩子做了什么好事而给予表扬鼓励。孩子也是人,他们也喜欢并且需要听到和蔼的言语和赞美的声音。作为看护或管教孩子的专职人员,您与孩子每天相处达数小时之久,不仅能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和自尊,而且能帮助他们的父母学习新的鼓励孩子的办法。

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在一天的管教孩子的工作中,鼓励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有很多方法。孩子会对他们一天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情,产生反应,他们周围的成年人的行为可以决定性地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您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们注视着您对其他孩子、同事以及父母们的行为和反应。孩子们可能学会对一个出了错的人皱眉头和大喊叫;他们也可能学会尊重别人、鼓励别人。为孩子做积极的榜样,可以帮助孩子学会积极的行为,对他们的精神健康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请就下列问题问问您自己,看看您在日常的看护或管教孩子的工作中是否包含了培养孩子自信的内容;

您是否对孩子的积极行为表示过感谢和赞美?

您是否在帮助孩子对他自己以及他自己的行为产生良好的自我感受。

您是否查尊重孩子和成人方面,给孩子做出了榜样?

当您和孩子们在一起时,要努力让每个孩子感觉到他是这个群体的一部分,与别人、别的地方和别的东西有着重要的关系。要鼓励孩子在群体中玩耍,接受并且尊重群体中的所有成员。当孩子们之中有来自其他种族或者有特殊情况(身体、精神或行为方面有残疾和障碍)时,这一点就尤其重要。在教育孩子接受和关心所有的同伴方面,榜样的作用是极端重要的。这意味着待人要一视同仁。

责任和表扬

小孩子可以让他们负点与他们年龄相适应的责任,并且让孩子们明白他们的贡献在他们日常生活中是重要的。帮助孩子们整理他们周围的环境使得他们能够完成他们的任务。这种成就感可以帮助他们在心中建立一种主人翁和对他们所拥有或所创造的东西的自豪感。

每天都要安排和每一个在一对一地接触的时间,用目光、微笑、和蔼的话语、拥抱等向孩子表达谢意。让他们知道他们对于您,以及对于其他人来说是重要的,并且让每一个孩子确信他或她又是与众不同的。教育全体孩子们要尊重他们自己。孩子们在家时不总是听到表扬他们的话,所以他们有时对自己并不感到满意。您可以帮助他们培养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要培养孩子们学习的愿望。鼓励他们参加多种活动,以培养或启发多种兴趣。这可以帮助孩子们以及您发现他们能做什么。以安全的和富于想象力的方式给孩子们大量的表现创造力的机会。帮助他们找到并发挥那些有时候隐藏起来的天赋。把开发他们的特别兴趣纳入您的教学课程当中,不断地给孩子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决定与教养

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会帮助他们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最初应该只限于两个之中选择一个的决定,例如:可以问他“想玩粘土还是智力玩具?”“你想坐在这里还是那里?”随着他们的成长,可以让他们在较复杂的情况下做出决定。例如:可以问他“有4个学习中心,你想先学哪一个?”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给他们很多的实践的机会,这样他们就会明白他们的决定会影响后果。用这样的办法,孩子就会意识到不同的决定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

篇11

父亲的言行主要会影响孩子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一、影响孩子的自我形象及自信心

4岁以后,孩子心里就有一个我了,我的概念形成了,但是这个我的概念是空的,内心对自我的认识是空的,因此,爸爸妈妈在这个时期是很重要的。我们发现爸爸在这个时期的功能是特别重要的。

妈妈去看小孩子,小孩子的表情是平静的、淡定的。爸爸和小孩子玩则不一样,和爸爸玩,小孩子会特别兴奋,这能培养孩子的社交性。爸爸如果肯定、赞美,认同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很可爱,很有价值:我很好,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不受他人的影响。即使在物质上什么都没有,或者不富有,他依然十分自信,十分快乐;即使总是遭遇挫折和失败,他也能从挫折和失败中走出来,这就是自信;有些人十分富有或者多才多艺,非常出色,却自信不起来!

自信是一个人的底气!是孩子遇到人生中困境时的心理底线,面对强大压力,他可能会一直往下掉,但掉到这个“底线”时,就开始全面反弹,再也不会往下走了。一个人底气足的人,永远不会崩溃,这缘于父亲塑造了孩子一颗强大的心。

二、影响孩子的性别认同

孩子对父亲的赞美总是记得很牢,对于一个男孩子如果父亲总是肯定他、认同他、欣赏他,他就会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男孩子很好,就会把自己男孩子所具有的阳刚特质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果是女孩子,她就会把女孩子温柔、可爱的特质展现的很完美。他们会都很喜欢各自的性别角色,否则,为了获得父亲的爱,父亲的关注和认可,他们就会过多地呈现出异性的性别特质,如女孩子男性化,喜欢男性打扮,过于喜欢保护弱者;男孩子女性化,喜欢女性打扮,不能承担过多的责任。

我曾经接触过两个个案,足以说明上面的观点。

其中一个是女孩子,高中生,总是把头发剪的短短的,走路也像个男孩子,总是和女孩子在一起玩,并保护对方。经了解,在其幼年期,父亲和母亲离婚,后来,母亲离世,她就和父亲生活。和父亲生活时是高中时期,在此期间,父亲既没有时间照顾她,又总是训斥其不好好学习,着装不像样。越是这样,她把头发剪的越短。就这样,父女关系极其不好。

这个女孩子呈现男孩化趋势,一是因为父母离异,母亲有病,父亲没有承担一定的责任,她对父亲有一定的怨恨,并对自己有一种期待,要像男孩一样强大,可以照顾母亲;还有就是父亲对她的不认同,激发了其逆反心理,你不喜欢我,我偏要像男孩子一样妆扮,久而久之影响了其性别趋向。

还有一个是男孩子,上初中。从小妈妈把其当女孩子养,穿女孩子的衣服,用女孩子喜欢的文具,说话也是女孩腔调。爸爸虽然不认同,但因为家中妈妈比较强势,爸爸也不便表示不满。

上小学后,父母离异,其和父亲生活,同时又遭到男同学的排斥,他就不愿意学习,不愿意上学,因此经常遭到父亲的责骂和埋怨。于是,他更不愿意去上学,而且更加不愿意说话。上中学后,他经常以生病为由不去上学,父亲没有办法,就放弃,任其发展,此时,他的女性化行为更多,如总是照镜子,喜欢高中男同学等。

所有这些父亲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小时候植下的潜意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成长为一棵棵大树。此外,父亲还是孩子的心理模型。爸爸如果太溺爱孩子,或者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得过于怯懦,就会让男孩子失去勇敢的一面,变得中性化和女性化;让女孩子对异性缺乏信任。

三、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为人处世的方式以及对待困难的态度

我们的价值观系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因此,我们对孩子价值观的教育不是用语言说教出来的,更多的是身教胜于言教,因为到了6岁这个期间,孩子进入模仿模范阶段,父亲的模范力量更为直接。

这时孩子将迅速学习到父亲面对生活难题和困境时体现出来的态度和方法:爸爸坚强,孩子就容易坚强;爸爸面对问题喜欢逃避,孩子也耳濡目染;爸爸狂躁粗鲁,孩子也会失之细腻,对于平衡心态缺乏感知力。

孩子将学到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面对问题,父亲是对外抱怨还是向内反省,是逃避还是承担,是冷漠旁观还是积极参与……,孩子会不加分辨地照单全收。而这些东西如果引导得当,孩子一辈子就会过得幸福而成功。

四、影响孩子对生命的看法,即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