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创新实验论文

创新实验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04 04:55:1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创新实验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创新实验论文

篇1

2构建研究性创新物理实验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2.1与大学人才培养要求相一致

现如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呈现了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在这一新形势的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问题也被不断提出,这就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也将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作为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合理的物理实验课程安排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于现代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加大对研究性创新物理实验的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改变以往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大力推广基础实验教学的应用。

2.2与学生实际认知能力相契合

创新实验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项目是学生较熟悉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如数据测量问题、操作难点问题、实验方法问题、调节规律探索问题、仪器结构改进问题、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管理、实验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等等。

2.3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与拓展相促进

在创新物理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在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在逐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其中,课题项目的研究不单单再是传统课本中的教材内容,而是让物理实验课教师也会课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这样一来,教师就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解决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共同寻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并且,教师还会适当的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对其进行实质性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很好的可行性思维。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导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加强自我建设,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层面,并学习到了更多新技术和新知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构件创新物力实验平台对于教学知识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

2.4能有效地推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众所周知,课题研究本来就是一项周期长、持续发展的研究工作,其中涉及的实验教学环节非常多,而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推动物理实验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及时发现在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采取相应的改善对策进行改进。其次,大部分的课题研究成果都可以应用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到新的物理知识。并且,伴随着研究性创新物理实验室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不久的将来,势必会发挥着不可预估的重要作用。

3研究性创新实验的建设

以某高校为例,其专门开设了一门研究性创新实验选修课(当时称为综合物理实验课),课程设在大三,即修完普通物理实验之后,初设课时学校不给学分,但学生反应强烈,报名学生近2/3,经过几年实践现已单独列入教学计划,是国家级精品课《普通物理实验》的一部分。课题大部来自教师的科学研究或教学研究中正在探索的问题,也有学生自拟的课题,这些课题没有预定的结论,因而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学生则通过查阅文献、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后,独立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交论文,期末每个学生做15min的报告,由中心教师组成的考核委员会评定成绩。

该校12年来共开过:用闪光法测定不良导体热导率(教学研究)、用非平衡桥测铂电阻温度系数(教学研究)、虚拟仪器在电学实验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超导薄膜和块材制备及特性(科学研究)、扫描显微镜的数字化控制(科学研究)、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及其应用(科学研究)、声致发光(自选)、磁悬浮力的测量(自选)等200多个课题,而且从来没有重复过。学生修完近代物理实验(1)之后,在大四上学期为成绩是优的学生开设开放性的研究性实验课,学生可以在校内任选导师,确定题目就可申请,但内容必须包括样品制备和3种以上的物性表征手段(学生必须亲自参与),期末提交书面和口头报告,其成绩可作为近代物理实验(2)的成绩,这些学生等于提前进入毕业论文阶段,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本科生研究性学习方式为优秀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了不同于课堂学习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及书面、口头表述能力。

篇2

二、用创新之心丰富实验教学方法

“常教常新”是对教师的要求,实验教学手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尤为重要。一些教师的实验教学方法数年来一成不变,给学生学习造成很大影响。在指导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的情况和差异,有些教学方法在某个班有用,放到另外班级就失效了,因此实验指导方法必须要创新,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整。例如:“让学生做小教师”的手法,许多教师都在使用,笔者也非常乐于运用,但不能经常使用,否则失去新鲜感。所以我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例如不光“让优秀学生做小教师”,还“让后进生做小教师,优秀学生做督学或校长”等,方式改变或角色转变只有一点点,但凸显的“椰壳效应”就很明显,学生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改变。虽然只是一点的创新,却使得教学方法绽放青春,发挥功效。

篇3

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当中的事例、小实验很多,如:“筷子弯折”,“钢笔错位”,“渔夫叉鱼”,“水中浅、岸上高”等,但我觉得能真正达到情境新颖,引起学生最大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冲突,新旧知识间发生联系,效果最好的是“螺帽重现”.该实验是让学生从某个角度观看一个摆在桌面上的不透明碗,由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碗底的螺帽刚好被碗壁挡住,因而看不到,随后向碗里加水,从螺帽出发的光经水和空气的界面折射后改变方向进入人的眼睛,学生就可以看到碗底的“螺帽”了.

1.2解决实验的可视性问题

课室内坐着的学生与讲台高度相近,平视观察不了实验,即使学生站起来观看,课室的空间较大,坐后面的同学也难以观察,还有部分同学未加水就看到碗里有螺帽,不能激起他们最大的认知冲突.考虑到这个实验观看角度不变,笔者想到了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代替学生的眼睛,从某一高度斜向下拍摄放在桌子上的碗,调整直至刚好在屏幕上看不到螺帽,用一本书盖在碗上不让学生看到,并固定好碗和投影仪的位置不动.

1.3完善实验操作细节

螺帽较轻,倒水时容易受水流推动改变位置,对实验产生影响,故将螺帽用香口胶把它粘在碗底;为了充分说明光在一种介质中传播和光在两种介质中传播的不同,增加了一个对比性操作,用大注射器将水从碗里抽出,让学生再次观看碗里的情况,使学生感受到光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可能改变。

1.4增加实验的趣味性,以小魔术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开始碗倒扣在讲台上,我将碗底朝下拿起并拍打几下,指出碗里没有东西;把碗翻过来(注意不要露馅),放在预定位置,打开投影,向学生说明投影就相当于你们的眼睛;然后向学生说出要在碗中变一个东西出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向碗里倒水(不要太快),螺帽逐渐呈现出来,学生的表情是多么惊奇;接着告诉学生我还能将它变走,并拿出大注射器将水从碗里抽走,看到逐渐消失的螺帽,学生显得非常兴奋;最后,我将碗举起来正对学生,学生终于看清碗里原来就有螺帽,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互相讨论着刚才看到的现象背后的原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1.5注意实验过程的设问

在创设了情境和激发了思维冲突后,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有效提问,我设置了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把螺帽粘在碗底(预设两个答案)大多数学生能回答将碗倒过来时螺帽不会掉出来,产生碗里没有东西的错觉,来进行魔术.如果学生答不出另一个原因,老师做出启发,如果老师很快将水倒进去会发生什么情况.通过提示,会有部分学生回答因为螺帽太轻,倒水时容易受水流推动改变位置,对实验产生影响.

(2)碗里没有水时,为什么看不见螺帽?(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根据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从硬币出发的光线被碗壁挡住了,看不到.

(3)碗里有水时,为什么能看见螺帽?(引入到新课所学的内容)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水起到关键性作用,老师做出提示,加水后,从螺帽出发的光线经过哪些介质才被眼睛接收,经过提示,不少学生可以答出经过了水和空气两种介质,老师及时向学生明确这节课的课题和学习目标.

2优化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型教学科学探究能力

2.1根据学生特点,合理组建实验探究小组

小组长一般由有一定管理、协调能力、责任心强同学担任,小组长确定后,根据组内男女学生搭配,学习基础好、中、差学生搭配,能力不同者搭配,不同特长者搭配的原则,尽量使组内成员间优势互补,组间均衡.小组设定后,明确组内成员的职责,一次合作中角色要固定,多次合作中角色可轮换,使学生在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

2.2分组实验器材的改进

不足一:用手拿着激光笔,纸板上的光线会出现抖动;改进如下:利用两块相同的铁板取代纸板,且右边铁板可沿竖轴向后转动,激光笔的集束器可磁吸在铁板上,铁板上的光线完全不动.不足二:每次都要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比较麻烦;

2.3根据学情分析,精心设计实验探究学案

实验探究学案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动手操作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由于光的反射实验是光学中第一个学生探究实验,为了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故将探究过程细化,并做出一定提示,使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完成探究过程,学会探究方法.

2.4分组实验教学过程

(1)学生刚学完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概念,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光的反射规律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三条线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两个角度之间的关系.

(2)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到初步结论,老师要进行巡视指导,并做相应记录,为“评”提供依据.在巡视中发现不少学生存在以下问题.①没有设计垂直入射情况;②角度没有按照大小关系排列;③设计的角度都大于45°;

(3)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让有代表性的小组出来展示实验成果,老师及时进行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同时将存在问题让全班同学讨论,不失时机强调实验细节,实验规范.

3改进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创新型教学思维能力

完成了分组实验后,笔者会补充实验方案改进课,通过对原有实验方案进行分析,发现其中不足,利用其它的实验器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不断改进,优中选优,既可以复习多个知识点,又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改进为例进行分析.,将调节好高度的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排开,固定凸透镜的位置,按设定的物距把蜡烛移到相应位置,调节光屏到透镜距离,使光屏成清晰像时记下像距.

目的1:帮助学生复习以蜡烛为光源的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明确实验细节、实验规范.

目的2:引导学生发现方案一的不足,容易将蜡烛或光屏所在位置的刻度读作物距或像距.

目的3:启发学生要想直接读出物距、像距,应怎样改变刻度尺,寻找解决办法.方案二如图5所示,为了直接读出物距、像距,将刻度尺的0刻度改在光具座中间,凸透镜固定在0刻度的位置,蜡烛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就是物距大小,光屏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就是像距大小.

目的1:提高收集数据的准确性,缩短了实验时间.

目的2:引导学生发现方案二的不足,以蜡烛为光源很容易受到气流干扰,所成的像会晃动,另外立体的烛焰成平面的像,会影响对像特点的判断.

目的3:启发学生从众多可选光源的图片中寻找最优方案解决问题.利用多个LED灯排列成F字样的面光源代替烛焰的立体光源,解决了像的稳定性,对成像特点更容易判断.

目的1:普及光源知识,提高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目的2:引导学生发现方案三的不足,当物距从大于2f过渡到小于2f时,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尤其很难比较等大的情况.

目的3:启发学生回忆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简易测距离的方法,寻求解决办法.方案四如图7所示,将相同的方格纸分别贴在LED灯板和光屏上,利用数方格数就可以知道所成像的大小,甚至能以此准确测量未知透镜的焦距.

目的1:学生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

目的2:引导学生发现方案四的不足,物和像实质是关于中心的相似对称图形,上下对称容易看出,但左右和斜方向的对称不容易看出.

目的3:启发学生如果LED灯的面板可以在竖直平面转动来解决问题.

4指导学生研发实验教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具研发主要是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具研发过程中,不应只是老师独行,应与学生同行,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尤其是物理兴趣小组.老师应为学生创造条件,挖掘潜力,使其思维活跃,善于动脑筋,能亲自动手搞小发明、小创作,把学生被点燃的创新的意识转化为创新的动力.下面以观察光在不均匀介质中沿曲线传播的演示教具的研发加以说明.海市蜃楼是光折射的一种现象,我会通过图9所示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学生提出质疑,看到学生疑惑的表情,只能将我的物理老师提过的一种方法搬出来,并让学生回家动手实验,其方法如图10所示,在暗室桌面放一个长方体鱼缸,装入大半缸水,在向鱼缸里均匀撒盐,不搅拌静置2个小时,使盐水成为不均匀介质,用激光笔沿内侧缸壁斜向下射出激光,将会看到水面下方的光路是弯曲的.据一些做过该实验的学生反映效果很不明显,于是动员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原思路的基础上研究解决方案.经同学们的讨论,归纳出以下几点:

(1)海市蜃楼是地球表面大气的一种光折射现象,底面应做成弧面.

(2)根据光线在不均匀空气中传播,保留用盐水代替空气,光线应只在盐水中传播.

(3)光线呈现的距离应尽量远,其弯曲程度才可以用眼睛明显看到.

(4)盐水分层要均匀.

(5)用功率大的绿色激光笔比红色激光效果好.

(6)演示时室内关闭其它光源,周围环境越暗越好.下面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的分组合作制作过程:

(1)进行水箱的设计;

(2)完成辅助材料的购买;

(3)对水箱材料进行加工;

篇4

二、在实验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获取知识。因此,教学活动设计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和认识化学现象,并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对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其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快乐,积极参与探究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氧气的性质与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等。让学生分组自主实验,探究,根据实验目的进行设计和操作,在自主实验中体会知识把握技能。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然后师生共同作出评估。

三、注重意外实验和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

在化学实验中,应一丝不苟,必须刨根问底,做实验的有心人。在实验结束后,认真分析总结,提出一些新的实验思路,这样不但对相关概念和现象及原理熟记于心,而且还会激活思维,培养灵感,激发创新欲望。例如:Cu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在做CuO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uCl2溶液有时却是绿色溶液,学生可就这一意外现象进行探究,也可以做一些实验的改进。

四、把握好实验探究中“扶”与“放”,让学生学有目标,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当学生在探究学习中遇到困难或偏出主题时,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少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效果。例如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学生可能猜想与氧气有关,还有可能猜想与水有关,与二氧化碳有关……不容易猜想到关键点上,如果所有猜想都设计实验验证,课堂时间不够,教师可以给以提示,是不是单一因素呢?如果教师不把握好猜想过程中的“放”与“扶”,猜想就成了学生随便说说,胡乱猜想,造成课堂混乱和失控。

篇5

实践性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这是理论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但是在实验的前期,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这样才有能力进行自主设计实验并最终完成实验。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的训练,才能使知识扎根于学生思维,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建设创新性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共享是开设创新性实验的基础。工业设计实验室根据功能分为实验教学实验室、模型制作室、创新工程训练室、快速成型室和产品后期处理室。此外,工业设计实验室与其他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可以实现共享,为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设提供可靠的保证。创新性实验与传统的实验模式有所不同,其教学组织具有自己的特点,实验室应该是全方位开放的,包括实验室工作时间的开放;实验内容的开放;实验室服务对象的开放,全院学生及教师均可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参加创新性实验的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提出实验方案,经相关教师审阅通过后方可进行实验。

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设计

在创新性实验项目教学中,教师只提供参考范围和题目,如UNIMATI优耐美模型制作及创新设计制作实验,以车床、磨床、钻床、铣床、锯床、木车床等机器作为基础进行组装,模型制作及创新设计制作实验。有时是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如让学生参与“儿童玩具设计”、“机械结构创新“等项目的玩具创新和基本机构的动力学设计,此类实验不是单一的只运用某门课的知识就能解决问题并完成任务的。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先提出课题和基本思路,教师则与其共同探讨完善方案。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要求学生独自提出解决方法,教师帮助分析这些方法的科学性,通过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实验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例如,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项目的方向性,查找相关文献,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玩具的类型、玩具的造型形态和玩具中所应该应用的功能等实验方案,独立写出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进度和预期结果等具有一般研究价值的可参考性报告,经过相关教师的审阅合格后,学生独立按步操作,最终完成实验。在学生独立开展实验期间,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机制,教师从旁指导、检查、协调,预先安排好各小组进行各个步骤的时间,使创新工程训练室得到合理高效运转。实验小组由学生自愿组合,以3~4人为一个实验小组,实验时间由学生按照事先所确定的进度进行安排。

成绩考核方法

在实验全部完成后,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整理、精确计算,并形成实验研究报告。指导教师对实验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并予以评价,其原则侧重于观察学生是否通过这一实验过程使智力得到开拓,使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有所提高,记录的实验数据是否客观准确,分析讨论是否科学合理、逻辑推理是否准确,结论是否恰当等方面。成绩考核设置为基本技能综合考核和创新性实验考核两个阶段。验证性实验可根据学生平时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和实验结果的完成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创新性实验根据学生选题的创新性、知识运用的综合性、实验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验的努力程度等进行考核。考核时,创新性实验按照实验质量给出成绩(分为不合格、合格和优秀),不记入总成绩中,但只有创新性实验的成绩为合格及以上的学生才可以获得实验考核的总成绩,否则实验课成绩为零分。

教学实践效果

篇6

二、过程分解法

对于物理现象比较复杂的实验,可以人为控制其条件让它的现象一个一个地表露出来。或者虽不能分开,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观察。对于一闪即逝的物理现象可用闪光照片进行时间放大,用投影仪进行空间放大,以便深入观察和分析。在做完各种运动实验之后。及时地让学生观看对应的闪光照片、能使学生明白变化的细节。比如,演示阿基米德定律实验时,新教师往往把物体排开的水一次倒入阿基米德小桶内,但是这种过程不够明显。如果采用先倒入一半水,然后停下来让学生观察弹簧指针指在何处,为什么未指到原处。分析清楚后,再倒入一些水。但还留下一点水未倒出,让学生观察指针还差一点未指到原来的位置,强调水还未倒完呢。第三次才倒完排开的水。这就使实验突出了重点现象的观察,使学生感到教学的新奇。从而改进了教学方法。当然还有很多实验可以采用此法进行创新演示讲解。如电磁感应实验,楞次定律实验等,而且教学效果很好。

三、自身体验法

演示实验优于学生实验之处主要在教师的示范与启发引导方面,但从学生吸收的感性材料看,从实验技能及创造能力培养看,均以学生实验为优。从长远来看,学生实验比重将提高。而演示实验比重将下降。从心理学来看,学生对演示实验是以视觉、听觉、触觉以及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进行综合感知的,因而对学生的锻炼更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放到视官跟前,一切听得见东西都应该放到听官跟前”这番话对物理实验教学是很有启发的。自身体验可以有‘学生实验’,‘课堂即席实验’及‘课外小实验’等形式,这里只对第二种叙述如下。‘课堂即席实验’,不做过多的课前准备,例如讲振动图线时,先不做沙摆实验,每个课桌两名学生为一组,一个人手持铅笔在桌面一张纸上,模拟简谐振动,另一人匀速地沿着振动方向拉白纸以模拟时间,可绘出等幅振动,阻尼振动图线。当用此法也可以模拟打点计时器做运动学实验。讲惯性时,让学生把用墨水瓶压着的纸条迅速拉出。再慢慢拉出,比较两者的不同。讲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时,用两块相同的橡皮相互挤压,观察形变情况。讲压强时以铅笔两端分别刺激手掌,体验压力效果的不同。讲声波振动时,让学生触摸自己的嗓子体会声带的振动,讲热和功时以两手摩擦体验热与功的关系;讲静电学时以钢笔塑料管与头发摩擦起电,如此等等,只要教师认真摸索,可以让学生用身边的条件观察一些现象,能收到演示实验所达不到的效果。

篇7

二、教研室管理的对策

1.明确教研室制度。将教研室的活动等日常规范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更为强度的执行。将日常活动的参与与个人的发展相连。制度管理上一方面不能对学校的整体规范进行冲击,但是也要注重教研室的具有科学合理的制度化。制度管理要有原则性,按照具体规范条例进行,明确管理人员责任,针对各工作环节进行活动的制度建立,从而让管理得到有规矩可循。同时要加强教研室活动评估,建立等级评定规范,同时进行相关奖惩制度来提升制度执行的动力。

2.确定教研室的管理目标。明确教研室的管理任务,一方面要以教学为中心,同时要以师资队伍的建设为首要和专业、课程的具体建设放在管理中心位置。将教学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发挥教学科研工作的优势与资源效果。对与师资对于要进行不断的培养、引进与优化,让师资结构得到不断的完善。在师资队伍的引进上,多开辟新的优质渠道,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科研教学业务水平,同时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以此标准来进行有效的挑选。同时也可以进行在读博硕人员担任导师助理或者作为本科生的导师工作,根据情况进行以老带新的模式开展。同时进行规范的师资队伍完善计划,从而进行有步奏的推进,让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经验、学历等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在课程与专业的研究设置上,要以提升其当下水平为目标,凸显学科特性和优势,保证其建设工作产生效果和切实的落实。同时加强资源共享,让建设水平不断攀升,而不仅仅局限在已有状况的自我摸寻。要充分结合自有的人力、物力、专业特色进行有效的综合整理。

3.提供教研室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持。教研室一方面可以获得来自学校的资金、人力支持,也可以自身发挥能力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学校要为教研室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在相关工作上可以给予更多辅助的人力支持,避免管理者承受过重的工作负担和压力,影响管理工作的品质。在资金上要给予更多的补助来帮助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避免因为资源不足而导致教研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学校也可以协助教研室进行相关社会资源的引入,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现存资源不足的问题,还可以不增加学校的相关压力。

篇8

高校实验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将有助于深化化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一)是对金融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有益补充

现阶段,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都设置了金融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可见它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进入金融领域工作会接受岗前培训,但是培训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学生要真正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大学四年对理论知识的积累与足够多有效的实验、实训课程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金融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够接纳学生实习的机会不多,因此实验课程更多采用实验室教学的方式。

(二)是适应金融领域高度竞争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日益增多。对现有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已经不仅仅需要扎实的金融学专业理论知识,学科交叉已经在所难免。因此加快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设计,将会使现有的实验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学生交叉运用金融、市场营销等学科的知识。

(三)是高校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要

复合型金融人才是指在具备金融学基本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具备其它学科较高相关技能的人才。例如,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IT技术技术经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业务之中,复合型金融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显得十分紧缺。因此高校金融学及相关领域基础课程的实验必不可少。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将不断吸收国外金融企业的先进经验,从国外引入高端人才,这会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程度,没有相应技能的学生将很难脱颖而出。

二、当前实验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一)实验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当前许多高校对于实验课程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像一般高职院校实验课程体系那样完备。教师在教学思想上对实验课程不如理论课程重视,对于教学方式、手段等的革新认识不足,固有模式的教学往往使实验课不能吸引学生。另外就是学生不够重视实验课程,从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在经过专业方向选择后,学生往往只对感兴趣的实验课程认真完成职。例如选择银行方向的学生消极对待证券实验课程,选择证券方向的学生又会消极对待银行课程等。

(二)实验课程安排与实际有脱节

从课题组发放问卷的统计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学生认为实验课程体系设计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参加金融机构岗前培训时,感到学校实验课程设置不足,有的课程未开设实验课,有的课程实验课时太少,对于提高学生技能的作用不明显。二是当前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主要采取实验室教学的模式,校外实训、校企合作的方式非常少,实验课程的设置容易受到市场上金融教学软件开发的限制。三是许多高校实验软件都是从软件开发公司购置的,软件开发公司与金融企业的实际业务脱节,影响了软件的实践可操作性。

(三)未能结合社会需求设计实验课程

现在高校实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理论课程体系来设置。按照教育部的整体规划思路,首先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再设置非核心课程。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及设计不是根据金融企业的需求来进行设计,而更多的是根据课程的安排来设计。例如,很多高校取消了银行信贷管理课程,它的重要性被大大降低,相关实验课程也被边缘化了。而对于商业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来说,信贷仍旧是最主要的、对商业银行利润贡献占绝对优势的业务。

(四)实验教学方式单一

我国高校对实验教学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进实验室做实验;或者单独设置某些实验课程,加大课时量,变成单独的实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实验课程指导教材,因此需要教师先熟悉软件操作再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也难调动起来。此外因为文科类实验课程固有的缺陷,学生的实验结果很难用一个好的方式来评价,教学方式的创新也就无法实现。

三、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实验课程设置要体现社会需求

高等院校应转变思路,加强与金融企业的合作,围绕金融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目标,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实验课程体系。为了解决知识更新速度快的难题,高院可以根据需求变化灵活组合实验课程,综合考虑学生的就业实际,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自由选择。实验授课教师要积极寻找企业需求信息,力争在实验教学方式上突破现有模式,把学生吸引到实验中去。而学生则可以在完成基础性实验课层次后,选择增加综合性实验层次的课程。

(二)加强实验软件系统建设

高校需要改变过去实验软件针对性不强的选购方式,要多进行比较,反复对各个实验软件进行运行测试,选择与教学结合紧密的、能够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软件。另外,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信息技术力量的优势,督促教师关注金融形势的发展,关注金融创新力量的发展,自主开发研制部分实验软件。采取的方式主要是结合现有软件设计出新的程序,以便使实验软件更加适应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在软件设计中可以积极调动学生,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到软件设计中去,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三)改进实验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金融企业参观或是组织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加感性的认识,这是加强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步骤。具体的设计可以是这样的:实验室实验+企业实训+假期实习的方式。高校要积极与金融企业联系,设计出校外实训课程的内容,并布置学生做好实训报告。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金融企业的暑期工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跟随指导教师写出实习心得,并要求提交实习报告。:

(四)加强实验教师素质的培养

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将决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是否成功。可以单独选送实验教师到企业再学习,以便积累实践经验,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也可以由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到企业进行学习,在实践中既可以提高自身素养,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另外还要求实验教师必须拥有金融专业的技能证书,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实验课程变化。

篇9

二是保证数字档案质量,随时进行档案信息库的抽查,查看其是否保持了档案的原貌、字迹是否清楚不失真、亮度是否适当、有无错扫和漏扫、图像质量有问题的要确定是否重新扫描等,及时删除失效数据,增补新的数据,做到定期的数据维护。

三是档案数据制作必须符合标准化要求,即明确规定著录上的必要项目和选择项目、格式上的著录项目及排列次序、检索上语言的主题词和分类表及对著录标引结果审校的统一,做到著录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稳定性、可靠性和适应性,使之不但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科学价值、载体的物质形态,而且还揭示了档案的保管状态和档案信息检索的线索,指明档案来源、出处和存放位置,既能帮助保管人员了解馆藏情况和保管档案,又能方便用户从不同的角度查找利用档案。

四是保障数字化档案的安全,管理上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自觉遵守各项档案数字化安全制度;技术上要以先进、有效、安全的技术作保障,如对加密的档案通过对用户分类、数据分类、审计功能和数据加密等方法来进行有效的保护,运用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数字水印等技术来加强数字化档案著作权、隐私权的保护,并做好档案数据的备份工作,做到一式两份,以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五是定期对档案软硬件平台进行升级,使用仿真、复制、再生性保存、迁移等技术方法,持续地保存数字档案。

档案信息网络化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档案管理和服务方式与档案的收藏量增加、载体形式多样化、需求面扩大、利用系统性和时效性之间存在着矛盾。例如,我校在档案数字化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与以前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和手工操作方法相比已进步不少,能够自动生成案卷目录、卷内目录,但至今使用的是单机版软件,查找不方便,信息资源还不能共享。现在,社会各行各业对档案信息资源高效利用和档案部门提供全面档案信息服务的要求,都要求档案信息的网络化。通过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体系,档案信息的采集、核对、归档、立卷、保管和利用都可以通过网络操作实现,满足信息化社会对档案信息“广、快、精、准”的要求,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我国在2002年提出《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将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作为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出战略规划。2006年《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其指导思想便是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档案信息化建设也被列为“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中的重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同样将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将以阐述。

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主要包含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安全设备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网站等档案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用户服务管理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系统建设。建立档案网站,档案信息,提供档案信息利用,是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重点与核心。首先是需要建立档案网站,使人们能够在网上“看”到这个档案部门,进而利用所提供的各种档案信息。要认真考虑哪些档案信息能够上网,哪些不能上网;哪些信息是无偿利用,哪些信息必须进行权限和费用等方面的控制使用,并提前进行相应的数字化处理。将准备好的档案信息分类,系统有机地组织起来,确定以静态页面还是以数据库形式,归入相应的栏目。二是对网络系统运行维护。随着电子文件管理的逐步发展,对系统还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改、升级、扩充。定期检查已著录标引的数据质量,不断补充新的数据。三是要建立健全网络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的管理体系,制定管理法规,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有效监督,从制度上保障网络档案信息的安全性。要完善安全保障的技术措施,提高在网络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可将内部网和外部网在物理上加以分隔,内部网还可以隔离成不同网段,以保证网络档案信息范围,减少各部系统之间被正面攻击的机会。利用防火墙过滤通过的数据包,拒绝那些试图违反安全约束的包,保证网络边际安全。可以通过身份证明、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等技术阻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入。在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迎接各种挑战,不断地研究和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提供共享的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服务便利化。

文档信息一体化

在传统档案学中,以“归档”为界限,将同一事物按两个时期分为“文件阶段”和“档案阶段”,文件与档案同源一体。长期以来,由于文件与档案工作实现分块管理,文件到档案的转化和衔接过程不顺利,相互之间缺乏统筹规划、顺畅衔接和有效利用,数据要辗转多次输入,使得工作人员要进行大量的重复劳动,效率较低。文件和档案工作之间不能及时地实现交流与反馈,部分割裂了文件与档案之间本应该存在的联系,档案信息与原有的文件信息存在某些失真,典型表现如收集不齐全,标引深度不好掌握,目录编制不科学,难以反映使用者的需求。信息化时代,由于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文件从起草到归档管理的全过程可以在同一工具系统上完成,模糊了传统文档管理将“归档”作为文件与档案的分界线,因此,档案界提出了文件工作与档案管理一体化即“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

文档一体化就是从文件处理和档案管理全局出发,满足连续性和整体性规律,通过信息技术将其有机联系起来,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组成综合的管理系统,对文件和档案信息进行存储、控制、加工、传输,实现从文件生成制发到档案管理的全过程控制。采取文档一体化模式,特别是使用文档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可方便做到一次输入、多次输出,并在从文件产生到运转的每一个环节上体现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实现文档实体生成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利用一体化,规范一体化,使档案收集更加完整、系统、便捷、准确、安全,源头上提高档案信息的质量,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信息化时代,利用多媒体、数据库、网络等信息技术可有效实行和实现文档一体化,满足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网络化和档案信息服务的需要。

实现文档一体化有两种模式。一为部门内部文档管理一体化,实现文件处理、登记、分类立卷、著录标引同步完成。二为部门间结构和职能一体化,设置统一的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利用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的实体性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统一组织管理各机关文书、档案工作。在实行文档一体化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理顺管理体制,保证文档各管理部门能从横向与纵向之间相互联系,打下扎实的组织基础,保证实现文档工作的整体优化。二是要加强标准化与质量建设,应统一、强化和有效执行标准,确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明确各自负责,制定和实施文档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三是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要与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管理系统融合,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步建设,协调发展。四是要切实增加办公设备的投入,不断改善、配置和优化基本的办公设施。总之,各个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文档一体化模式和步骤,实现文档部门管理工作的平滑结合。

档案人员现代化

在信息化时代,档案资源作为社会的基础性原生信息源需要得到深入广泛地开发和利用,档案管理作为社会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应该在管理模式和方式上进行变革。需要把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应用到档案工作中,用现代化管理理念驾驭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提升现代管理,努力实现档案现代化。档案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档案管理内涵和手段的深刻变革,其内涵不仅是实物对象,其手段不是简单的手工操作计算机化,其目标也不是单纯的档案知识馆藏化,而是要用科学先进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方法,更加全面、方便、简洁地服务社会。

篇10

二、开放式创新实验室开展的主要活动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仅能够得到技术的培训与锻炼,也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即培养了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并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工作报酬。开放式创新实验室取得的成果总结:创新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模式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实验室开放管理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舞台。近年来,在创新实验室的影响下,我院学生在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专业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主要的成果有:

(1)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提升。主要体现为学生在创新实验室通过提前预习实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准备时间减少、实验设备损坏率降低、实验正确率提高。

(2)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成果显著。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等项目上都有不俗的表现,其中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一项;创新实验室成员2013年申请新型实用专利2项。

篇11

1.1试剂采购的管理方式粗放

一是各实验室各自购买所需试剂,相互之间缺乏沟通,没有进行必要的信息共享,没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统一申购,尤其科研上用到的有些试剂实验室已有,仍重复购买,而且采购渠道复杂,导致实验室同类药品质量良莠不齐,给试剂管理和实验室安全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潜在的隐患。二是没有对单位教学周期内教学、科研所需的试剂量进行详细而合理的预算,一般只是根据眼前的需要信手捏来一些看似“差不多”的数据直接购买药品。而实际上,统计、测算学生常规实验中单位学生数所消耗的试剂量,能够快速地预算合理的试剂采购量。试剂采购管理方式的粗放,采购数量的“自由”,采购渠道的纷繁复杂,使得实验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1.2试剂使用全程监控制度不健全

化学试剂从库房被领出开始,直至化学试剂被使用、处置或销毁各个阶段,缺乏有效的监控和制度规范。化学试剂一经出库,便无人理会,化学试剂何时出库,出库量是多少,实用量是多少,余缺量是多少,剩余试剂去向何方,如何进行的处置等等,缺乏有效的监控,而每一个环节都应在制度的监控之下严密实施,否则,会对高校乃至社会产生极大的安全威胁。

1.3化学试剂遗留现象严重

目前各高校为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积极推行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人员流动的增加也加剧了化学试剂管理的难度。其中,化学试剂遗留现象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有: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时造成的药品遗留;实验室管理人员更换过程中因交接程序不细致造成的药品遗留;任课教师和实验室管理员沟通不及时造成的药品遗留;科研实验结束后,部分化学试剂暂不能用于其他实验项目而产生的遗留;实验教学中产生的暂时性药品遗留等等。上述诸多因素造成的化学试剂遗留日积月累,逐渐增多,而实验人员对遗留化学品的种类、性质、时间有效性等掌握不清而不能及时利用,往往选择新购药品,导致实验室药品管理问题越来越突显。

1.4危险废物管理不到位

调研过程中发现,目前各高校虽然制定了相关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办法,但其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数没有对危险废物的存放和总量进行规范化管理,具体的管理和处置权被分散到各专业实验室,而且对化学试剂总量的掌握程度不够细致,再者,各高校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经费不到位甚至没有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经费,或由学校分摊给各院系和科研项目,从而导致随意倾倒化学废液的现象时有出现,给后期的废液排放管理及处置带来很大隐患。

2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模块的改进

2.1完善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做好化学试剂的管理工作,必须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根据各专业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建立实验室化学试剂采购、验收入库、分类摆放、实验准备、使用和处置系统化的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实现“用最少的人去做最多的事”,以最优的成本实现最高的价值。比如建立《化学试剂领用制度》《化学试剂安全管理办法》《化学试剂分类管理条例》《化学试剂安全事故处置预案》等。

2.2化学试剂信息化管理

随着实验室建设的规范化、复杂化,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变得越加繁重和复杂,这就迫切需要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管理,以提高实验室管理工作效率。目前,各高校已建成覆盖整个校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实验室管理成为了必然。因此,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建立一套化学试剂信息系统,实现化学试剂的全方位监管。提供各类试剂的详细资料,通过网络共享,相关人员即可简便快速地找到试剂的存放位置、数量、规格等信息,从而减轻实验室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而且保证教学科研所需试剂的供给量和质量,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

2.3强化管理人员责任,加强储藏条件建设

化学试剂的管理责任重大,不容忽视。熟知所有化学试剂的理化性质及分类规律是做好化学试剂管理的前提条件,合适的储藏条件是化学试剂管理的基础。首先,储藏室应具备通风、防潮、防火、防晒等基本条件,位置应设置在易于处理意外事故的地方,室内装有温度计、湿度计和灭火装置,危险药品按照国家公安部门的规定来存放和管理。另外,在墙上张贴实验室安全守则、药品使用规定以及意外事故处理办法,同时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实验室管理员素质水平的高低,关乎师生的人身安全和教学科研的成败。管理者不仅要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经常给大脑“充电”,而且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细心。平时要做好定期检查工作,如检查包装是否完好,试剂有无变质,标签有无脱落,有无过期药品,教学试剂的处置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而且做好不同课程的教学实验所用试剂的整理工作,对剩余试剂种类和数量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后期尽快再利用,防止药品的重复配制。

2.4全过程监控

2.4.1控制采购量,降低库存

药品的采购是教学科研的首要环节,为了避免粗放申购试剂数量过多、规格过高的浪费,或者数量不够、规格过低对实验的影响,通过表2计算的方法,可有效地控制试剂的数量和质量。在每学期末,各教研室下达实验教学任务,结合开展相应实验项目的学生人数,按照项目分析方法,统计计算所需试剂种类和实际用量,对每组学生消耗量进行精确计算(以ml、mg、g、滴为单位),再加上试剂的转移、润洗等少量消耗,进行合理估算并汇总。另外,汇总实验室目前剩余试剂,在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础上,能重复使用的重复使用,将所需量减去目前暂存量,最终核算出本学期所需药品的数量和规格。

2.4.2分类管理,降低风险

一方面是将验收合格的药品分类存放,例如按照其各自的化学性质,分为有机物类、无机物类和危险化学品等。每个区域再根据各自特点及性质进行排放,方便查找取用。如无机物可按周期表、试剂的字头排列、阴离子排列来排放,有机物按官能团分类排放,指示剂可按功能、颜色排放等。另一方面,将配制好的溶液按实验项目分类存放,并将试剂名称标记于柜门,以便学生之间的穿插使用,防止试剂的残存量过大。

2.4.3规范使用,降低成本

在保证实验成功的前提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基础上,遵循安全、节约、保护环境的原则。贯彻环保理念,通过改进实验项目推进绿色化实验室建设,降低化学试剂的使用量和废液的排放量。比如,通过实验项目的改型不断改进,尽量用无毒试剂代替有毒试剂,尽量将实验试剂微量化,将实验项目串联,即将上一实验的“产品”作为下一个实验的“原料”。此外,能重复使用的试剂尽量重复使用,比如实验室有3mol/L的硫酸,当另外一实验恰好需要1mol/L的硫酸时即可将其稀释,而非放着3mol/L的另取浓硫酸再稀释。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多少取多少,避免直接从试剂瓶取用,防止交叉污染导致整瓶试剂失效,使用时注意保护瓶签,避免试剂无签而无法使用,瓶塞用后立即盖上,以免灰尘及赃物落入试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