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1 09:44: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结合主题活动定期展示有特色的艺术作品。例如本月我们班的主题活动是“伞花朵朵开”,其中有个环节就是《彩绘伞面》,让幼儿在伞面上面进行绘画和创作,用广告颜料让幼儿在伞上进行绘画,出示多把已经绘画完成的伞,请幼儿来欣赏这些伞,让幼儿观察这些伞面构图的特点,启发幼儿商量讨论:我们要如何共同制作彩绘伞?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人多伞少的问题?几个人一起合作,怎样才能让伞的画面一致漂亮呢?每组幼儿商量出一个“工作计划”:伞面什么地方要画什么?谁负责画那个部分?画什么内容?如:语言组的幼儿商量着画海底世界,6个伞面,正好一人画一个面,他们商量着要画一个大大的鲨鱼,有尖尖的牙齿这样需要画两个伞面,就需要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其他四个小朋友就画小鱼和水母,还有珊瑚和水草。综合区的幼儿拿到了一把蓝色底的雨伞,他们就商量画白云、小鸟,还有很多彩色的气球。
(2)随处展示孩子的作品。班上每周有两节美术课和两次区域活动,在我班的走廊、美工区到处悬挂张贴孩子的作品,孩子们欣赏着同伴的作品,感受稚拙的画法、夸张的形象、浓烈的色彩和大胆的想象,不断地产生共鸣,激发新的创作激情。如:在我们班主题活动《最棒的我》中有节美工活动《表情变变变》,通过这节课我延伸到了区域活动《人物头像粘贴》,利用废旧的纸盒和各种彩色纸来进行人物头像的粘贴。我们班的郭承泽小朋友就把眉毛剪得又粗又直,眼睛一边是方形,一边是同心圆圈。鼻子是用纸盒的边角剪成的一个三角形,很有立体感。嘴吧贴成一个正方形,还有很多牙齿。我看到后马上问泽泽你做的这个表情是什么啊?泽泽说我做的是一个会修理汽车的机器人。当其他幼儿看到后,也马上说教师我做的也是个机器人,他可以帮妈妈干活的!其他活动区域的幼儿看到后,马上跑过来问,这是什么啊?郭承泽很骄傲地说这是我做的会修机器的机器人,其他小朋友马上也获得了类似的灵感!还有面墙展示了幼儿的绘画作品,每次幼儿完成作品后,我们都会让幼儿把作品展示到自己的画袋里面,幼儿就会一起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记得有节课是画出四季常青的树,旭升小朋友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画的树是一棵圣诞树,上面挂了很多的彩灯,树下放了很多的礼物,天空还下了雪。国贤小朋友看到后说我也画了很多的雪花,我画的是冬天的树。这时忆宣小朋友说我也要加上雪花,我过年回爷爷家就可以看到雪了。
(3)经常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陶冶孩子的情操,丰富艺术想象。孩子天生是个音乐爱好者。无论是几个月还是几岁的孩子,只要听到优美欢快的音乐,就会情不自禁地面露喜色,或摇头晃脑,或载歌载舞。音乐和美术是分不开的,一个是听觉艺术,一个是视觉艺术,它们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经常听音乐也能丰富孩子的艺术想象。如:中班《线的训练》美术活动中要求幼儿用流动的线来作画。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拓宽儿童的思路。通过音乐可以从另一侧面进一步消除幼儿对绘画的紧张感。活动重点:线条的变化。活动难点:线条的粗细、疏密的变化和组织。活动过程:玩彩带,让幼儿观察彩带舞动的变化,让幼儿对线有初步的认识。欣赏红绸舞、体操、棒操、圆环操等与线条相关的舞蹈。边放音乐边用语言描述,启发儿童回忆生活中常见的线条,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线条画。如浪花(弧线)、流水(波浪线)、雨水(竖线、斜线)、折线(山峰、峡谷)、花朵(同心螺旋线)、毛毛虫(螺旋线)等。边描述过程,边在黑板上记录这些线条。
2.选择有情趣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课题的选择符合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只要是来自孩子的生活、经验的东西,都是孩子喜欢的,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可以说是有情趣的。有种材料叫毛根,它在幼儿的手中能变化成不同的造型,这让我也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就创设了一节美术课《千奇百态的人》。在上这节手工课之前,我先带幼儿参观了幼儿园的运动标志墙,让幼儿观察这些运动造型是什么运动的动作,并让幼儿来描述和示范这个动作。在幼儿描述动作的过程中,我随手拿几条毛根扭起来,不一会儿幼儿的动作就展示出来了,教室里一下子就沸腾了,幼儿开始在自己的座位上做出了许多千奇百态的动作,人人都说“老师做我,做我”,于是,我抓住这个时机教孩子们扭毛根:请每个小朋友拿两根颜色相同的毛根,两根毛根对齐,从毛根的中间位置开始,相互缠绕,做手和脚,这样小人的身体就做好了。再用一根毛根在我们手指上缠绕几圈做小人的头,预留一定的长度用来和身体部位相固定。这样一个小人就做好了。把小人做好后,就可让它们来做操、跳舞、运动了!孩子们可根据自己喜欢的造型随意扭动它们的手和脚,这样一个生动的小人就做好了!当幼儿开始动手操作的时候,有些幼儿显得有点困难,这个时候我就请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这些有幼儿,让他们互相交流。很快所有幼儿都能自己完成一个生动活泼的小人了。
3.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创意和情趣。在对幼儿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应该以鼓励和正面评价为主,多角度挖掘作品中的亮点,减少对图画与实物的比对,力求神似,以相对宽松的标准客观地进行评价,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自身的创作天赋,并且在美术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展现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幼儿团体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喜欢受到他人的表扬,并且会在赞扬与鼓励中再接再厉,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师应该在看到孩子的优点和正确做法时,及时予以表扬,并且提出对幼儿的期望。即使孩子犯错时,教师也应循循善诱,恳切地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做小游戏的方式活跃课堂的氛围,降低教学难度,使孩子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事物内部规律。例如“,蝴蝶找朋友”、“和小企鹅抢答”、“编花篮”等,这些游戏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跃幼儿的思维,使师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探索科学知识的奥秘。教师应创新评价形式,总结有趣的、新鲜的评价方式,减少幼儿的听觉疲劳。例如,在幼儿园小班的手工活动中,利用小猴买元宵的小故事代替纯粹的泥工美术活动。小猴说:我喜欢买圆圆的、一样大的元宵,我用五角星来买元宵。在小猴五角星奖励的诱导下,孩子认真地搓“元宵”,最终都获得了小猴的五角星。这种近距离的接触,不仅增进了教师与幼儿的亲密程度,而且有利于幼儿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二、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天生爱探索,对许多事物感兴趣,教师要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帮助孩子探究的感兴趣的问题。例如“认识沉浮现象”,,物体的沉浮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什么东西会沉在水里?什么东西会浮在水面?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不同的材料,有塑料、木块、铁块、石头等材料,让幼儿自己去摆弄,利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幼儿观察到铁块等东西在水里会沉下去,木块等东西在水里会浮起来,有的幼儿还想办法把铁块、橡皮泥、木块等沉下去的东西也浮起来,幼儿在对比中发现有的东西沉在水里,有的东西浮在水面的现象,并由此感受到水的浮力。通过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幼儿对“沉浮”的知识有了较系统的全面了解。在探索过程中理解、解释科学现象和概念,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所以作为教师,让幼儿以感兴趣的方式使用玩教具和学科学,能维持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快乐的游戏和学习。
三、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提高玩教具的有效性,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在玩中学,玩中乐。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中班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认识指纹》,这个内容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很新颖的,指纹细密、不易观察,但是如果教师教师讲解的过于精确和仔细,反而使孩子觉得难以理解,反而失去兴趣,教学效果也不好。于是笔者就从一个用一个广告中指纹的爱心图案展示给学生,然后带着学生用手指按上印泥来画画,让孩子们从手指画画的过程中去辨别指纹的不同。同时通过指纹认识的过程,孩子很有兴趣的用指纹拼出了许多的图案,这个过程不仅是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发挥想象力的创造力的过程。
四、激发幼儿探求科学的求知欲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原因分析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既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社会因素的原因;既有幼儿园、教师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1979年,在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的《工作纪要》中就明确提出“要防止和克服婴幼儿教育小学化和成人化”。可见“小学化”倾向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国的幼儿教育中了。应试教育形成了以知识评价为主的考试制度和升学制度,并不断趋于低龄化,致使幼儿园和家长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幼儿的发展。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幼儿入小学要参加小学入学考试。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幼儿园教育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办园目标转移成灌输统一的知识内容,训练特定技能技巧,为小学入学考试做准备的机构。现在整个教育系统演变成一种层级式的包围现状:入幼儿园是为了入好的小学做准备,入小学是为了能入好的中学……随之而来的是幼儿园学习小学的内容,为小学入学考试做准备;小学围绕着小升初考试转……高中围绕高考做准备,为了考取一所好的大学,更长远的是为了拿一个好的文凭找一份好的工作。
(二)家长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为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众多家长在错误的教育观念指导下,开始对自己的子女进行超前教育。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语言、数学的发展可以进行外显的展示,加上家长的攀比心理,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提供了环境。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在对幼儿教育重视的同时,将全部关注都集中在了仅有的一两个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顾幼儿身心发展实际,强制地学习多种知识和技能,企图培养出“神童“”数学家“”音乐家”。家长并没有注意到,社会舆论对于“神童”的宣传,也只停留在数数和识字量的维度上。由于没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评价观指导,一位家长说道:“这家幼儿园挺好的,老师天天教孩子认字、算术,不像别的地方只领孩子玩。”山西省的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到幼儿园“多学些知识”。为迎合家长的这种观念,很多幼儿园不得不开设多种知识技能性的特色教学课程。可见,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功利心态严重束缚了幼儿教育健康良好的发展,遏制了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我国幼儿教师待遇差、流动性强,幼儿教师短缺的问题一直存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但很多转岗教师培训并没有达到专业的合格标准,或是其原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已根深蒂固,已非培训所能改变。这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仍旧采用原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据研究者调查显示,职前幼儿教师的学历主要是以幼师中专为主,193人中有63.2%是幼师中专学历。绝大多数教师是通过职后教育实现学历层次的提升。调查中发现有81.14%教师通过在职学习提升到了专科或本科的学历。受我国幼儿教师职前学历的影响,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普遍不高,职后培训的机会和效果微弱,教师专业发展缓慢停滞,整体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低也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改进策略
针对“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在剖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探寻去“小学化”倾向的有效策略,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背景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一)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前教育的政策监管自2010年以来,针对学前教育在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国家先后于2010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2012年颁布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学前教育进行政策宏观调控和指导。在此基础上,针对去“小学化”倾向,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严把幼儿园准入关口,制定严格的幼儿园准入标准,从入口上保证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另外,各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加强幼儿园年检制度,对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安全保障、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保教制度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不足之处、不规范之处给予及时纠正和整改。教育部门还应该将目光投向小学入学考试,坚决取消小学入学考试,减少应试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影响。
(二)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学习科学保教的方法,避免盲目追随社会商业性舆论的潮流,过早、过多地灌输幼儿知识内容。家长应与幼儿园密切配合,主动积极参与到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促进亲子感情,学习科学育儿方法。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如傍晚幼儿离园前开展简短的家长沟通会、组织家长代表形成家长委员会定期与幼儿园讨论教育教学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每学期教师家访活动、家长QQ群、家长开放日、多种形式的讲座及亲子游戏等来促进家长和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
1.2强化幼儿对社会的认知认知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较陌生、抽象性强、理解非常难的一种教育。单纯的依附于教师的讲解和说教会让幼儿感觉到迷茫。但是,将民间游戏和幼儿教育活动教学结合在一切,却能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强化幼儿的整体感知意识。这主要是因为民间游戏包含了社会的各个方面,让幼儿潜移默化地从游戏当中帮助幼儿汲取难懂的一些知识和内容,从而更好地教育幼儿强化幼儿对社会的认知。
1.3强化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求知欲望很多民间游戏在玩的过程中,都将绕口令、歌谣等结合在一起。比如说,丢手绢等,这些游戏能强化幼儿对语言辨识能力,强化幼儿的口齿清晰的表达能力,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从而让幼儿变得更加大方、得体。并且还能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并且达到产生共鸣的目的,从而让儿童在这些游戏基础上对新鲜事物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完善。
1.4强健幼儿的体魄,增强幼儿的体能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幼儿出现肥胖等状况。通过民间游戏和幼儿教育活动相结合,能全方位地提高幼儿的体质和体能。例如,打沙包、荡秋千、跳格等相关的游戏模式,能帮助不愿意运动的幼儿成功减脂,并且对提高幼儿的健康程度具有积极影响。让幼儿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不仅让幼儿,在游戏当中获得了乐趣,还能让幼儿得到很大的满足感。
2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2.1为幼儿创造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玩游戏的欲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创建环境非常重要。比如说,飞盘游戏,教师可以在走廊引导学生进行飞盘游戏。让儿童将飞盘当作帽子顶在头上走路,保持平衡,不让飞盘掉下来。教师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到这个游戏当中,让幼儿和家长一切头顶飞盘进行比赛,从而提高幼儿的参与意识和整体感知意识,强化幼儿的游戏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幼儿和家长的亲密感,并且对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2.2针对民间游戏进行创新民间游戏本身来源于民间,其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在进行幼儿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保障幼儿的安全性、健康性,才能实施民间游戏。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民间游戏教学过程中,应将其不安全因素剔除掉,在完成改变和创新之后实施游戏教学,从根本上保障幼儿的安全性、健康性。例如,在进行沙包游戏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将原来的沙包换成软质沙包,从而降低对幼儿的身体伤害,使其愉快地进行游戏教学。让每个幼儿把沙包拿在手中,使劲往上抛哪个幼儿抛得最高,哪个幼儿就获得胜利。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玩踢沙包的游戏,将沙包放在脚面上,向前或者是向上方用力踢沙包使劲向上抛,看哪个幼儿抛得最高哪个幼儿就是胜利者。让幼儿参与这样的民间游戏能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强化幼儿的整体意识,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2.3引导启发性思维,推动幼儿积极参与为了使幼儿游戏变得更加寓教于乐,应将传统民间游戏融入其中,让幼儿教师参与其中。在幼儿需要指导和帮助的基础上,通过幼儿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将自己的行为和意图传达给幼儿,能起到积极创新的作用,给予幼儿新活力和新方法,不断对民间游戏进行改变和创新。通过新的玩法和活力能吸引幼儿更好地参与其中。例如,拔河比赛,这是民间游戏中最常见和团队合作精神最浓厚的一种游戏,孩子在进行这项游戏的过程中更容易掌握,并且能提高孩子和同伴勇敢较量的精神。教师可以让每一面绳子站两个或者是三个幼儿,然后教师在中间担当裁判的角色,通过教师的一声令下绳子两端的幼儿开始进行拔河比赛,自己和队友和合作完成游戏,使孩子能拥有团队精神,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充满信心地克服所遇到的困难。这充分表明,民间游戏对幼儿的帮助是百利无一害的,具有非常强的应用价值和实用性。每当孩子们克服某种困难或者是学习到某种动作的时候,能感受到整体团队合作精神,并且体会到自身的进步,强化了学生的自信心。
第一,从教育目标出发,保证幼儿教育的全面性、启蒙性。幼儿园教育中,要将幼儿的教育以及幼儿身心健康作为其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和权利,将游戏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实现保教并重,使幼儿的天性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其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幼儿教育与教学教育的衔接中,也要将其全面性教育以及所应具有的启蒙性教育作为其重要内容,注重幼儿求知欲以及好奇心的保护,并且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使幼儿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第二,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要与生活密切结合。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将孩子的实际需求作为其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从而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利用。对于课程的设置上,融入更多的生活化的内容,使得课程设置更为科学合理的同时也使得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通过体验性教学来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在幼儿园的教学中,通过游戏教学以及教学活动的应用,使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增加其体验,并且在观察和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和操作,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并且在观察的过程中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实现幼儿知识掌握和应用的能力。
第四,在幼儿园教学中要注重孩子的自主性。幼儿园的行为规范中应该包含更多的幼儿自我规范和管理的内容,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和启发幼儿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完善,以游戏等开展和应用使得幼儿能够有更好的情感体验,使其自觉的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幼儿的品德教育,通过灵活教学方式的应用来强化教育的效果,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积极的鼓励以及引导等使幼儿更好的认识行为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调整,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五,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进行有机的衔接。为了更好的保证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课程以及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将幼儿习惯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发展等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并且要注重衔接的有序性以及合理性,使得幼儿园教育不失去其应有的特点。在幼儿教育中,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引导幼儿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使得幼儿教育能够为小学教育奠定基础的同时又与小学教育有一定的区别,为幼儿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六,充分重视家校合作的作用。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家长的交流,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更好的了解幼儿的成长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情况,为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和讲座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儿童教育的方式,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也为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技工院校的学校生源相对于高等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稍差,且由于目前招生政策的放宽,高校扩招形势的趋势,技工院校的生源一部分质量较好,另一部分的选择不得已退而求其次,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基础起点高低不同。对于学习声乐的学生而言,声乐基础更是不尽相同,有的学生会唱歌但不识谱,有的学生喜欢唱歌但是音质、音准或音色较差,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没见过钢琴之类的乐器。这种学生起点不同、个体差异性较大的特点,势必给声乐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教学模式趋于老套陈旧,缺乏因材施教
声乐教学“一对一”教学模式是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然而,在技工院校中,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教学资源不够充分等客观条件的制约,长期以来,技工院校的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都是在集体大教室中进行,同学们一起练习同一首歌,共同发声,教师既要弹奏钢琴伴奏,又要集中精力倾听学生的发声,故而,很难做到完全掌握一个学生声乐学习的动态过程,教师对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声乐理解能力以及学习声乐积极性知之甚少,也就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三)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材匮乏
近几年,技工院校发展迅速,幼儿教育专业也备受社会关注,不少专业书目也相继出版发行,但是能够突出技工院校特色的声乐教学课程却少之又少。许多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过程中,都是借鉴本、专科高等院校的声乐教材。由于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教材中曲目专业性强、难度较大,与幼儿教育声乐教学有一定的距离,故而会打击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开拓创新,加强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科学对策
幼儿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跟其他的声乐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进行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幼儿园教学的特点,不断创新,进一步加强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
(一)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强化因材施教
1.集体教学与个体教学有机结合。
任何一种教育,因材施教都是最佳的教育方式,技工院校的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更需要因材施教。依据现有客观条件,我们应该不断地创新声乐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集体教学与个体教学,充分发挥声乐教学的魅力。在集体授课时,注重讲解声乐理论知识和技巧方面的内容,主要解决共性问题,在节约教师资源的同时,让学生们接受系统的声乐理论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对声乐体系知识的理解能力。在个体教学中,充分体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比如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声乐学习能力及歌唱能力等特征,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与训练,不断提升学生声乐方面的专业技能技巧,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并不断开发学生声乐方面的潜质。
2.多元融合,改进声乐课堂教学方法。
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面对的群体有其特殊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我们必须多元融合各种声乐授课方法,不断改进声乐课堂的教学方法。首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声乐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性的科学,多媒体技术的声、图再现功能都可以为声乐教学提供即时性、有效性的帮助,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声乐教学,更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可以采取小组学习、分组练习等教学方法,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由于受到师资和教学设备硬件条件的限制,长期处于大课堂教学的状态,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学习和分组练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完声乐基本理论知识之后,针对某一课程,让学生分组学习、分组练习,并且互相评价。比如唱一首歌,声乐教师首先教会学生把握住歌曲的朗诵节奏,然后讲解相关的乐理知识,最后再填词或者设计舞蹈动作,等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过程均可以采取分组学习、分组练习的方式,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力性,又能提升学生自我学习声乐知识和技巧的能力。再者,声乐教学不是固守成规的,是比较灵动的,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环节,不断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不断拓宽教学思路,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让学生在更加和谐、更加生动的环境中学习声乐课程。
(二)结合幼儿园教学实际要求,科学选择声乐教学内容
幼儿教育专业归根结底是为幼儿园培养高素质的幼教教师,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幼儿园教学实际要求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的幼教人才。
1.转变声乐教学过分专业性的观念,与幼儿教学实际有机结合。
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主要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幼教人才,因此,针对幼儿园教学实际,我们在进行声乐课堂教学时就应该转变过去声乐教学过分专业性的观念,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声乐技巧方面的要求,避免过于追求声音的位置、声音的高度等等,从声乐、钢琴、试唱、欣赏等各类课程中,不断训练学生的发声方法与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学生的声乐技能训练、声乐作品欣赏、歌唱等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宜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2.重点突出,以幼儿歌曲学习为主线。
幼儿歌曲对幼儿的成长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儿园中,幼儿歌曲的学习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更应该围绕幼儿歌曲展开,通过学习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幼儿歌曲,一方面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为学生积累更多的幼儿歌曲素材。然后,在幼儿歌曲的学习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歌曲弹唱能力,为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走入社会,进行音乐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全面科学,教好声乐教学中的唱歌。
唱歌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内容,深受幼儿喜爱。一首好的歌曲不仅能够舒缓幼儿焦躁情绪、启迪心灵智慧,更能在深层次上影响幼儿的道德情操。因此,技工院校幼儿教育声乐教学一定要全面科学地教好唱歌。唱歌对于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仅是会唱歌,更为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幼儿嗓音的科学保健方法及唱歌的基本方法,选择合适的歌曲,为歌曲适度定调等能力,让声乐教学更好地发挥它的积极性,为学生以后更好地发展做好铺垫。
(三)多措并举,开展声乐教学实践活动
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知识的应用最终要经过实践,只有多方实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住声乐课堂的精髓,不断提高声乐技巧,增强作品鉴赏、评价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等。因此,声乐实践教学也是培养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步骤。
1.通过组建合唱团、艺术团等形式,定期开展“送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我是小小幼教员”等一系列活动
充分利用学生的声乐特长,让学生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
2.充分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家乡幼教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通过声乐实践教学活动,感受一下当地幼教发展现状,并进行总结,撰写调研报告等,增强学生对幼儿教育事业总体上的理解和认识。
3.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
依托中国传统佳节,比如“元旦”“五四”“十一”等传统节日,围绕某一特定的主体,开展歌唱比赛,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声乐课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声乐技能技巧不断提高的同时,接收到更好的社会教育。
4.适度开展学生学业成果展示活动。
技工院校的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可以适度采取学生学业成果展示活动,或由任课教师直接布置,或由学校统一安排,成果展示内容涉及声乐、儿歌、指挥、作品品鉴等多方内容,并让不同年级的学生互相观摩学习,提出各种不同意见。这种成果展示一方面能够积极地提升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倾听更多的指导意见,不断提升声乐水平。
(四)根据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特点,开发校本声乐教材
开发出适合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校本教材,对于此阶段的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开发校本教材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科学的总结、不断的实践,通过对目前幼儿园教学实际的现状总结,调整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模式和内容,然后再付诸于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的歌曲演唱、表演技巧、对幼儿表演的指导技能,等等,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声乐教学的科研实践活动,争取在三年内完成校本教材的开发工作。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校本教材的研发,必然会将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脱离高等院校或者专业学校模式的限制,从幼儿教育的实际出发,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已经被广大幼儿园所重视,我们的一线幼儿园教师大都能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由于一线幼儿教师的技术水平不高,大多数教师都是使用网络上下载的课程和教学软件,目前大多数幼儿教师还主要以PPt课件作为授课工具,而对于一些优秀的课件软件如:authorware、flash等等了解的不是很多。虽然多媒体技术的水平不能等同于教学水平,但是这也会无形中限制教师的创造力的发挥。
(2)资源配置不均衡,缺少配套的多媒体软件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多媒体教学在资源配置上很不均衡,软硬件不配套。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园都设立有多媒体教学活动室,有的虽然设立的有多媒体活动室,但出于资金问题和对设备的保护,也往往沦为摆设。并且很多幼儿园多媒体教学软件配置较少,基本是通过购买现成的软件或者教师从网上下载而来,这类的教学资源是不能直接用到课堂上去的,而是需要转化成符合本园幼儿特色的课程,恰巧这方面又缺少有电教背景的幼儿教师,所以很难设计有能力去对"拿来的东西"进行再加工,资源的匮乏和不均衡导致了教师创造力的缺失。
2幼儿园教育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好处
(1)有效的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可以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的发挥出幼儿学生的主体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学习者只有对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逐步积极主动的去接触知识、学习知识,尤其是对于处于幼儿阶段好奇心理较强的学生来讲,更具意义。通过对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将有趣的声音、动画等视频音频有效的融合,为幼儿学生提供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趣味,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调动幼儿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将枯燥无味的知识趣味化,将抽象的语言生动化、形象化,将幼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主动的学习知识。
(2)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能增进幼儿理解能力、突破重、难点幼儿的认知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对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理解,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演示,能把以往教学中无法表现出来的抽象事物和现象变得形象、生动、具体、直观,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一剖析,还能有力地支持和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幼儿在闻其声、见其形、人其境中运用多种感官发现规律、理解关系,使其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幼儿易懂易记,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理解。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把肉眼看不清的细微处和难以观察清楚的物体及物体的渐变过程展示的清清楚楚,如: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它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啄木鸟是如何把树洞深出的小虫钩出来的?它的嘴有什么特征?大象的鼻子有哪些作用?大海深处有什么等等,电教手段能把平时孩子难以直接见到的东西展现在孩子面前,极大地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幼儿的思维,它所体现的优越性是其它传统的幼儿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
二、建构课程内容体系依据
该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尝试构建“基础理论模块+基本技能模块+拓展技能模块”的课程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模块”,即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健康领域目标和内容的要求,再综合多种相关教材内容,将该门课的理论知识按照主题板块划分进行讲解,健康领域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身体保健、体育和心理健康三大部分。通过引入案例、图片展示、讨论互动等形式,让学生按照主题内容开展学习。“基本技能模块”,即促使学生达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要求的现代型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写、说、授、评”四会综合教育教学能力。写,即学会设计健康领域的教育活动方案(教案)和撰写说课稿;说,即学会说课技能,掌握说课的基本环节;授,即学会组织和实施教学方案,通过试教的形式掌握授课的基本方法;评,即学会评价教育教学活动,把握评课的重点。为此,在课程的实施中,每讲授完一个主题内容后,通过分组组织学生模拟课堂的形式进行活动展示,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拓展技能模块”,即让学生利用见习和实习的时间,以及学期末下幼儿园的时间,展示课堂上的示范课,真正接触幼儿,将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用于实践教学活动,同时,与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和幼儿园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促进学生和幼儿园教师的相互学习和提升。这一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促使我们从“上课”到“活动”,从“备课”到“设计”,从“单一”到“综合”,从“照本”到“建构”等一系列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观、教育价值观和课程整体观的转变。
三、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一)以“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根据主题板块内容进行精讲,通过展示案例、图片,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案例的来源,一是教材和网络,精选一些名师名园的优秀教学案例进行点评分析和学习,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技能方法的掌握。二是观摩幼儿园的优质课。任课教师需要加强与一线幼儿园的联系,当幼儿园举行教学技能大赛或教学能手示范教学等活动时,为学生争取观摩的机会,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观摩学习;或者利用实习、见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幼儿园进行案例教学活动。通过观看有经验教师的讲课过程,不仅积累了教学经验,同时掌握如何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更直观地理解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技能。
(二)以“任务驱动”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讲每一章节前,都要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比如,在讲“体育”那一章节时,给学生提出问题:“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都有哪些?哪些游戏是可以推广到我们幼儿园的?”随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搜集相关课程内容的参考资料,课堂上予以讨论和分享,这种做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当讲完一章节内容后,要求学生根据本章主题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即撰写教案和说课稿。要规范教案和说课稿的格式,要求教学环节设计具体且有连贯性。最后,从每班挑选出优秀教案进行活动展示。
(三)以“模拟教学”锻炼学生组织活动能力
在教学中,结合活动设计课程,创设相对真实的幼儿园教学情境,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完善并丰富教案内容,准备教具、道具。各组推选一名学生扮演幼儿老师,其他学生扮演幼儿,通过预先设计的活动方案模拟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过程全程摄像记录下来。通过让学生模拟教学,锻炼了学生对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活动过程的组织管理能力,对师幼之间的沟通互动以及教师的教态、语言、提问、教育机智等方面的训练都有着非常好的效果。此外,教学活动结束后,挑选出班里优秀教学活动方案,在幼儿园进行活动展示。通过让学生模拟进行幼儿教学,让他们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进一步还可在幼儿园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给学生和幼儿园教师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从而促进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以“评议反思”促进学生反思能力发展
每个小组在班级展示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各小组组长作为评委进行打分,教师、评委和其他学生在观看完活动后都可以给予点评,指出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讲课老师也可以参与讨论,思想上的碰撞更能激发出火花,从而也能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评课内容主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度,活动环节的设计和组织实施过程是否完成了知、情、行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是否把握得当;二是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否符合该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三是活动环节的设计是否紧扣活动主题,是否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四是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否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理念;五是教师的提问是否是有效提问,是否层层深入;六是活动准备是否到位,教师的教态、语言等是否妥当;七是师幼间的互动交流如何,课堂气氛是否良好等等。从这些方面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发现存在的问题,教会学生如何点评课,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四、完善课程评价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的测量和评价,科学客观的课程评价是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转变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让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用多元形式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健康”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了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部分组成的考核方式。
(一)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重
在考察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它涵盖了平时学习的认真程度、课堂表现的积极程度、各方面能力的展现等,通过这种考核形式,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该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由学习内容考核和学习方式考核两部分构成。
1.学习内容考核,占70%,主要考察学生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和课程实践环节的表现。平时作业,即学期中让学生以特定的主题设计的
3个相关活动教案。课程实践环节的表现,即通过开展模拟教学活动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师的基本教态,师幼间的互动情况及课堂氛围等方面进行成绩评定。
2.学习方式考核,占30%,主要考察学生课堂出勤率、参加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情况、小组学习及参与活动的情况等。
(二)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以开卷考试居多,在重视对有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基础知识与方法的考核外,更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其中包括学生的根据主题内容设计的健康领域活动方案,规范撰写的活动教案等。课程考核的命题则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学进度中不同章节课时分配量的差别进行命题,将封闭式题目和开放式题目相结合,重在考查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60%。
只有在启蒙阶段开始不断传承中华文化,才能够让孩子从小树立民族认同感,避免文化断层危机的出现。而学前教育课程的本质则要求学习者在区域环境中,在幼师的教育和引导下获得应取得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而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通过教师对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不断营造多元素的教育环境,能够让孩子在合适的启蒙教育环境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二)有利于启蒙教育多种授课形式的建立
“人的大脑对于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的属性反应则为感觉。”而知觉则是感觉器官产生事物在大脑中的反应,其中,视觉、听觉、触摸等感觉和知觉都是人们对日常事物所应有的反应。因此,通过幼师对于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让授课形式根据实际教育环境和教育目标总体情况相结合,采取有效多元的授课方式,则会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吸收教育理论知识和各项专业技巧,使幼儿园的环境更有生机,使幼儿的启蒙教育生活也更有活力,让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进程
有关研究表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发展社会化的起步阶段,需要通过一定的环境和引导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状态,要在区域环境中与相仿年龄的孩子共同成长、共同学习,激发自身的学习挖掘潜能,以学习理解、关心、认识他人和自我的目的,摆脱自我中心和自我局域,在集体中获得自我价值和地位,为自身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打下基础。
(四)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
为幼儿园输送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兼备的优秀幼儿教师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主体培养目标,随着社会对幼儿启蒙教育的深入认识和幼儿启蒙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已经成为幼儿园资质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因此,加强学生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不仅是时代的需求,更是促进幼儿师范行业整体教育水平提升的推动力。
二、培养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能力的主要创设内容
(一)创设幼儿园区域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创设也就是教学的硬件设施,包括教学建筑环境、室内外环境场所、孩子休息室、食堂以及各项教育教学设施等。环境是幼儿进行自主活动的主要场所,应在创设时注重以孩子喜爱和有利的装饰体验方式。
(二)创设幼儿园区域的精神环境教育过程中不能将文化教育局限在具体物质媒介,不能仅以物质环境为主,而是要眼神到精神环境层面,有效利用物质环境的同时,活化其物质形态,营造师生之间积极互动的教育教学环境和良好学习氛围。
(三)创设幼儿园区域的游戏环境
寓教于乐是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方式方法,对于幼儿园启蒙阶段来说,游戏环境占有一定的重要比例,游戏对于幼儿的智力、体能等因素都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要求:“重视区域环境和游戏对于幼儿发展具有独特作用”。就要求我们在创设教育环境过程中要注重教育意义的重要性,明确游戏不仅是幼儿与环境、同伴进行互相影响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幼儿游戏行为得以拓展的重要因素,要将游戏作为幼儿启蒙教育开展的重要方法之一,积极创设室内外游戏环境。
三、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环境设计理念学习,提高学生的创设主动性
任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强调学生自身的潜能发挥,针对不同孩子的兴趣和个性进行教导和交流,让孩子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不能让传统的、固定的幼儿园环境束缚孩子的发展,也不能让注重表面缺乏实际的幼儿园环境掩盖了幼儿启蒙教育的宗旨。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各科课程的学习中,了解掌握区域环境对于幼儿启蒙教育中身心发展的推进作用和重要影响,深入了解掌握幼儿园环境设计理念的意义,提高自身对于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的意识,增强自身对于环境创设目标内容和目标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创新性。
(二)加强幼儿教育理论传授,提高学生的创设专业性
高校要在对学前教育学生传授幼儿教育理论同时,深入向学生讲解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的意义和作用,并且对于创设的要求和方式方法等进行规范系统的传授,包括对于幼儿园区域生活区、教育语言区、教育角色区、教育科学区、教育构建区等方面。其中,重点要学习区域中的墙面设计制作以及游戏区创设两方面,通过对这两方面相应的教学课程,让学生进行技能实训训练,在能够独立提出创设构想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区域创设,以此增强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具有独立操作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力。
(三)构建学校多元化平台,提高学生的创设参与性
1、以学校为主体。
开展各项评比、展览、大赛等活动平台,讲理论与操作相结合,将学生的区域环境创设作品进行评比,通过评比将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创新性等优秀的作品进行作品展示以及嘉奖,让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及时对自己的创设进行完善和更新,增强学生自身荣誉感的同时提高其参与性。
2、以班级为主体。
班主任或辅导员要及时建立自己班级QQ群或者班级微信群组,通过群组及时与幼儿园区域创设方面相关的信息,让学生们能够在集体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和互助,确保第一时间进行资源共享。
3、以网络为主体。
学院的网络管理部门和宣传部门要将此项任务目标放在重要的日程之上,以提高学生对创设能力的认识,将课程教学中的先优典型事例、学生的优秀创设思路、学生的创新创设作品在学校专网进行网络宣传展示。不仅让学生更让社会各界都能在学校网站上看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设成果,提高学生学习以及步入社会后工作的积极性。
二、我单位幼儿保育员基本情况调查现状分析
调查数据表明:
1.保育员的在岗年龄趋于中老年,年龄结构不合理。
2.保育员的整体学历层次偏低,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居多,下岗安置人员占有一定的比例。
3.保育员的非正式编制占有比例较大,给发作带来不稳定因素。
4.保育员的培训、再培训机会很少,无论是幼教理论素养,还是业务能力都难以提高。保育工作往往凭借经验或展板他人操作方式,随意性大。这些调查现状可以看出,保育员队伍的素质与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已不相适应,文化层次的偏低、队伍的不稳定、加之没有系统的专业培训和操作要求,保育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幼儿园保教质量难以提高,制约了当前幼儿教育高速度、高标准、高层次的发展。
三、对我单位幼儿园保育工作质量的误区认识
(一)重智商轻保育
就目前我单位保育工作认知而言,大多数保育员把幼儿的智育发展当做第一位的首要的。这其实是他们认知上的误区,而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受社会上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毫无疑问,作为针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理应把“智育”作为首要的教育任务,但作为针对幼儿的学前教育则应把“保育”当成首要任务,一这种教育的过度超前意识,不仅影响众多家长,而且影响着本单位幼儿工作往往是重教轻保,重师资队伍建设,轻保育队伍建设,重教学工作研究,轻保育工作研究。二是缺乏对幼儿身心发展基本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的正确认识而形成。幼儿时期,身体发育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心理发展是次要的,处于附属地位。正常的身体发育即使心理上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人生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对我单位幼儿教育来说,首要任务是通过保育工作实施对其身体进行保育,其次才是在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教育,何况整个幼儿时期心理属于启蒙阶段,尚难承载艰难的“智育”重压,幼儿的心理需要是伴随着重生理需求而产生而变动,具有表现性和短暂性。三是保育员把青少年的心理需求等同于幼儿的心理需求,把青少年的智育等同与幼儿的智育。都是未能正确地认识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而导致的错误作法。
(二)重心理轻习惯
承上所言,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无疑是正确的,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但这种重视,与习惯养成相比不应凌架驾其上。纵观幼儿教育和人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良好的习惯(包括自身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人的幼儿时期。英国有句俗语说:“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行为习惯的养成多么重要,它不仅决定了一个人在学校阶段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决定着一生的命运和幸福。从学校教育来看,良好的行为习惯即是其顺利接受学校教育的保证,又是其进行成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前提、许多所谓“聪明”的幼儿,到了学校学习并不好的原因,就在于其有不良的行为习惯,不良的行为习惯一但形成,日后是很难纠正和改变的甚至影响到其走入社会后做事的成功和生活的平安幸福。
(三)喜顺从恶好动
许多保育员对待幼儿,喜欢他们顺从而厌恶他们好动。这是保育工作的误区,顺从迎合了成年人的喜好却压抑了幼儿的天性,好动虽然给保育工作制造了麻烦,却张扬了个性,促进了其心理与思维的发展。同时,好动说明幼儿身体发育良好,四肢运动技能也能得到较好发展。对此,如果引导得当,必然会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自身素质基础。
四、以“关注细节,打造形象”提升保育员工作质量
幼儿的保育工作贯穿于幼儿在园的生活和活动中,很多常规细节教师都能做得很好,比如:洗手时为幼儿卷好袖子,指导幼儿正确喝水,室外活动出汗时为幼儿减衣服等等。可是有些细节却常常是教师没有考虑到的,这就需要我们保育员以“关注细节,打造形象”提升保育员工作质量。
(一)循序渐进,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例如,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环节之一。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起床习惯,保育员应提前几分种叫醒幼儿,让他们先清醒一下,有的孩子睡眠比较沉,不容易醒,这时,保育员应轻轻拍拍该幼儿,柔声说:“××小朋友,该起床了。”待幼儿醒后,先让他们稍躺一会儿,然后再让其穿好自己的衣服、鞋子。待大部分幼儿全部穿好后,让幼儿学保育员整理的样子,把被子翻过来,使被里朝上。中班、大班的幼儿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叠被子,整理床铺。整理完毕之后,保育员应马上打开门窗通风,使室内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病菌的传播,减少传染病的发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培养,幼儿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起床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又如:良好的排便习惯是指有规律的,不随意便溺的习惯。排便的时间一般在清晨最好。在培养孩子的排便习惯时,应固定位置,这样时间长了,就能逐步地建立起孩子的条件反射。有时幼儿因活动时间过长而疲劳,或做某件事情聚精会神时,会忘记大、小便而弄脏衣服,这是正常现象。保育员教师不应加以训斥,而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安排活动时,应事先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时提醒幼儿大、小便。教育幼儿定时排便是一日生活环节中韵重要内容。建立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创设愉快的生活环境,对于幼儿定时排便也是十分有利的条件。保教人员还应该多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细心观察每一位孩子的饮食、排便情况,做好保教记录,因人施教,因人训练,做到耐心、细致。
(二)结合生活内窖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随机教育是生活卫生习惯养成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形式。在单位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经常会遇到一些令我们意想不到但很有教育价值的机会,我们决不可以机械地执行教案,而应随时抓住这些有益的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例如:在一次活动时,一个不爱吃青菜和水果的小朋友突然鼻子出血了,保育员马上带这位小朋友到卫生间冲洗。其他幼儿都在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其中有个小朋友说:“我知道××的鼻子为什么会出血,她就像老师给咱们讲的故事《奇奇和鹏鹏》中的奇奇一样,不爱吃蔬菜和水果,吃饭挑食,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所以她的鼻子才会出血。”这时保育员马上意识到这是培养幼儿饮食习惯的良好机会,便及时进行引导。大声说:“××小朋友说得对,小朋友在吃饭时不光要吃青菜,还要不挑食,多喝水,这样,鼻子就不会流血了,小朋友们就会长得更健康。”孩子们都信服地点点头。这事情是孩子们亲身经历的,十分真实可信,因此这时的随机教育易于被孩子们接受。
(三)培养幼儿自我动手的能力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保育工作应适合幼儿的发展需要,顺应幼儿的天性,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小班的小朋友自己用勺子吃饭的,总会把饭菜撒得满桌、满身都是,有的吃得很慢。这时,如果喂他吃,可能会吃得快一点,不会撒饭菜,不会弄脏衣服,但却剥夺了孩子动手锻炼的机会。长此下去,不利于幼儿的发展,特别是手部技能的发展。俗话说:“心灵手巧”,要使幼儿更聪明,就应使他们多动手。为此,保育员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创造让幼儿动手的机会,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不包办、不代替,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动作的精确性,训练动作的协调性。
(四)创造一个尊重、关心幼儿,宽松和谐的氛圈,满足幼儿心理的安全需要
在单位幼儿园里,幼儿心理上的安全感主要是与教师对待幼儿态度,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有关,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尤为重要。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重要前提。例如,有些幼儿需要入厕时,只要老师不加以提醒,他们宁愿憋着或尿在裤子里,这往往是幼儿心理畏惧、性格内向的表现。又如,有的幼儿不愿意上幼儿园,追问其原因,竟是““××小朋友老跟我打架,不跟我玩”等。这种现象过多,就会使幼儿产生一种厌恶的心理,感觉在幼儿园里不安全,不自在,不如呆在自己家里好。如果幼儿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心理健康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形成孤僻的性格。所以,保教人员一定要时刻关注幼儿心理安全的需要,让幼儿在一个宽松愉快没有外在心理压力的环境中健康茁壮地成长。
五、在一日细节活动中做好保育工作
单位幼儿园是单位员工孩子集散地,可以使员工对孩子放心,因此,一日活动是保育员做好单位幼儿保育工作的重任,是关注细节保育的最好时机,抓住一日活动,就抓住了细节保育。
(一)入园活动
热情迎接幼儿,师生互相问早、问好,幼儿与家长再见。了解幼儿在家的健康和表现情况。观察、了解幼儿的情绪及身体状况,特别要关注患病儿、体弱儿。对身体有异常的幼儿,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对个别幼儿要重点观察或送保健室观察。热情接待单位家长职员,与之进行简单、必要的交流。指导幼儿整理好鞋、帽、衣、裤等物。指导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根据季节及幼儿穿戴情况,随机进行指导教育,养成幼儿自我保护的习惯。检查幼儿是否带有不安全的刀、棍、钉等异物,一经发现立即没收,并进行进行安全教育,以免发生事故。
(二)户外游戏活动
由于单位幼儿区活动空间不大,在活动之前,保育员应检查、选择适宜、卫生、安全的器械,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排除不安全隐患。同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不同的要求、内容、方法及其到达度。在游戏活动中,准备充足的游戏材料,符合安全、卫生和教育要求,提供游戏活动需要的宽敞的场地,幼儿所需的充足材料,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尊重幼儿意愿,适时介入、适当指导,并保证集体游戏和自由游戏活动的时间,即:保证幼儿有机会参加集体游戏活动和愉快有益的自由活动,避免游戏中不利于幼儿健康的行为。
(三)生活活动
提醒幼儿饭前便后洗手,培养幼儿正确洗手的习惯,注意节约用水。提醒幼儿按需入厕。照顾个别需要帮助的幼儿。进行必要的餐前教育,创造安静愉快的进餐气氛。介绍、分发饭菜,激发幼儿食欲。精心照顾幼儿。观察幼儿食欲和进食量,纠正偏食、挑食习惯。提醒幼儿饭后漱口、擦嘴;组织幼儿进行餐后散步活动。保证每天的饮水量,提醒幼儿按需要随时喝水。创设温馨、舒适的睡眠环境,指导并帮助幼儿有顺序地穿脱衣服。细心照顾好幼儿,盖好被子,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午睡值班时保持安静,坚守岗位,勤巡视、勤护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起床时观察幼儿情绪,指导并整理幼儿仪表。提高幼儿生活能力,并做好个别幼儿记录。进行家庭教育宣传并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
(四)学习活动
一、教师应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对幼儿因势利导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为每个幼儿提供了能量显示自己能力和水平的最佳办法。在教育活动中,我改变了过去单纯由教师讲解、演示、示范来灌输知识的状况,通过游戏化方式,让幼儿充分动脑、动手和动口,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在“认识小工具”活动中,开始我把它设计成到“汽车王国探索秘密”的游戏形式,为幼儿提供感性材料,让幼儿在各自操作中,了解这些工具的性质、形状、差异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幼儿在操作中不仅可以观察的更细致,而且可以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幼儿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认识和理解教师所提供的认识对象。因此说,教师的“教”是寓教于幼儿愉快的游戏之中,遵循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进行各项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展现才华、实现自我机会的“学”。
二、教师应利用幼儿的个性特征,诱导其“创作”思维的发展
鲁迅曾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这说明幼儿本身就有自己的世界和特点,具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大胆去探索,去发现,再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最后到达教学的目的。
例如:中班语言活动《家》,教师事先不念诗歌的内容,而是给每个幼儿一张背景图(画有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清清的河水,密密的树林,红红的花儿……)和各种图片,让幼儿自己动手将图片粘贴到何时的地方,教师巡回指导并启发幼儿:天空是谁的家?树林是谁的家?河水是谁的家?草地是谁的家?让幼儿自发地去思考,去寻找结论,教师及时发现并赞赏幼儿的操作,活动数分钟后,教师请幼儿说出图片内容,就编成了一组完整的诗歌,而且全班每个孩子的诗歌都不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不是把结果教给幼儿,而是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的“学”,从而发挥幼儿的能动作用,提高了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教师应利用电教手段,提高幼儿的观察记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