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12 23:31:2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篇1

3、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4、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5、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篇2

小钱得救了,在医生的精心照料下,他很快就康复出院了。但他有一个心愿,就是想见见这位救他生命的台湾青年。

在媒体的帮助下, 他们终于见面了。小钱看到他日思夜想的救命恩人。 眼里闪着泪花,激动地握着台湾青年的手,说:“谢谢你,真是太谢谢你了!是你在那样危险的环境下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 无私的把骨髓捐给了我,让我再次获得生命, 能够站在这里与你说话。谢谢……”“不用谢,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不是吗?你看,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我们的血管里流的是同一种血。我怎么能见死不救呢?”

台湾青年的一席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感动。小钱更是感动地说:“我为有你这样的同胞而感到无比自豪!你不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更让我懂得了可贵的同胞情!”台湾青年接着说:“那就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大家一起行动起来,让迷路的孩子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说完,他们高兴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篇3

在人山人海的杭州飞机场,小钱左手捧着一束五颜六色的鲜花,右手举着“接人启示牌”,焦急地等待着从台湾来的飞机。他是多么想见挽救过自己的恩人呀几经周折,他才知道这位恩人要乘飞机来杭州。他清楚地记得1999年9月22日那天,是他冒着生命危险在余震中为自己捐献骨髓,那份恩情,他怎么能忘了呢?

飞机慢慢地坠落了,小钱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了。不久,只见一位身材魁梧的青年朝“接人启示牌”走来。“是他,一定是他/’小钱急忙迎上去,激动地说:“我是小钱,你是台湾来的吧?”青年笑着点点头。小钱把花递到恩人的手里,并仅仅地握住了他的手,含着泪说:“谢谢你,是你在我生命垂危的侍候,不顾自己和家人的安危为我捐献骨髓,让我有了重生的机会,有了回报社会的机会!我的身体里流淌着您的骨髓,您就是我的亲哥哥,是我的楷模,您的大恩大德,我永生难忘!”青年听了也感动地说:“好兄弟,想不到我们还有见面的一天,其实,我只不过做了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毕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就是一家人!”说完俩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喜悦的泪花再次夺眶而出……

时间过得飞快,恩人就得回台湾了,在分手的那一刻,他们再次紧紧地抱在了一起,久久地不能分开。小草为他们折服,花儿为他们掉泪,周围的一切仿佛都被他们感动了!不过,这次他们有了一个约定:他们要一同为两岸的亲人奉献自己的力量。是呀,宝岛台湾与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演愈烈,经久不息,世代相传。

篇4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掌握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读题目,初步谈谈对题目的理解。(了解学生是否理解海峡,海峡两岸和生命桥,解决对于海峡的理解。)

二、提出学习目标

1、说说你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教师相机引导)

2、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3、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认为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先自己默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三、展示学习成果(基础知识展示)

1、学生读文,小组合作解决生字新词。(小组内展示)

2、自主选择文中最受感动的内容仔细阅读,并写写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个性展示)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的新字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读写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一、复习导入,提出目标

1、复习:生字词语、回顾课文大意、说说课文的写作顺序和重点。

2、提出学习目标:

(1)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

(2)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展示学习成果(创造性展示)

1、学文悟情展示(一)

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①自由谈谈感受;

②补充地震的资料,理解袭击,余震的意思。(余震也有一定的破坏力。)

③从中你感受了一颗怎样的心?根据感受朗读句子。

⑵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①地震中的青年安然无恙,但是他的家人是否平安呢?

②海峡的这头正有个年轻的小伙子正满怀希望,这是一个怎样的希望呢?

③现在你又看到了一颗怎样的心呢?用你的感受来读读这个句子!

⑶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①你能体会到这无法预计的余震给青年带来的是什么吗?

②面对这样的一位青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③带着你的理解来读好这两个句子。

2、学文悟情展示(二)

⑴体会小钱感激李博士的原因:

过渡句:小钱是不幸的,刚满18岁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小钱又是幸运的,终于在治疗期限内找到了适合移植的骨髓,小钱感激为他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的心情,我们能够体会,也已经体会到了,那么我们能不能更细心的体会小钱心中的那份感激,他还会感激谁呢?(李博士)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抓住了哪些词句?

①抓住:步履匆匆、沉着,体会不顾安危,一心救人。

②抓住:奔波、连夜,体会不顾劳累,急人所急。手术艰难,更显真情。

⑵简单介绍李博士。

⑶让我们把对李博士的感激和尊敬融入在深情的朗读中吧!(读课文第5,6自然段。)

⑷是啊,李博士用他高尚的医德,用他的爱心为小钱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3、学文悟情展示(三):两岸的医护人员和众多的好心人

过渡句:师:我们已经两次走进小钱的心里,感受到了他心中感激,我们现在还能不能在一次走进他的心里,小钱还会感激谁?

⑴在小钱被确疹为白血病,急需骨髓做移植手术时。

⑵当李博士取到骨髓到为小钱做移植手术之间。

(医护人员、朋友、亲人、一些素不相识的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5、我会自主完成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三、激发知识冲突:

1、理解“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理解“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含义。

3、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演一演,写一写。

四、知识拓展延伸

你从文中的李博士和台湾不知名的青年中学到了什么?你怎么做一个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大陆台湾

篇5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里》的李博士是送骨髓的李政道。

李政道博士,美籍华裔科学家,被医学界誉为“血清之父”,是著名的骨髓移植配型专家,创建了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曾任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美国红十字总会研究所HLA实验室主任、世界红十字会第一届世界组织相容性会议主席,慈济骨髓捐献资料中心主任。

他多年从事HLA基础实验研究,对骨髓移植、组织配型有杰出贡献,是国际著名的免疫血液学家,是中国HLA专业的奠基人,致力于全世界华人骨髓移植工作。近年来,李政道博士为浙江、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厦门等地的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并多次送骨髓到祖国大陆,对促进海峡两岸的医学技术交流和加深同胞间骨肉之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A

师:读得非常正确,你让我知道了杭州很美。谁再来读读这段?(生读第一段)

师:你让我感受这是个美丽的早晨。听老师来读读。(师示范读第一段)

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这是一个美丽的早晨,那么这预示着故事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

生:美好。

师:让人满意的结局。孩子们,在写人叙事类的文章中,作者写景不是随随便便写景的,他写景是为了后边的故事发展做铺垫的。谁来读第2自然段?(生读)

【评析】你是否已经豁然明了?这篇文章在第1、2两段的写作上有一个显著的特色,那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运用。在检查学生朗读时,有意识地将第一段朗读了三遍。前两遍指名学生读,后一遍老师自己示范读。同一段读了三遍,而后面六个自然段却都只读了一遍,第一段并不是故事的主体部分,那丁老师为什么如此狠下笔墨呢?三遍读完之后,老师抛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用心良苦的问题:“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这是一个美丽的早晨,那么这预示着故事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生齐答:美好。我们不妨来看看这篇课文的第一段:“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三个实景:阳光,桂树,晨风。阳光――温暖、明亮;桂树――未见其形以觉其香;晨风――轻、柔,如母亲的手饱含深情。三个实景无不蕴含着美好、宁静、祥和的寓意。显然丁老师已经明晰作者这样写景的深意,然而他并没有强迫式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实景背后所蕴含的情语或是意象,因为他知道与其抽象地分离讲解,还不如就通过最原始的方式――读来感受,一遍又一遍地读,整体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求得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真正体现阅读的价值。从学生的读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已经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宁静、祥和的早晨,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无需多说,我们已然明了老师三读的意旨。

B

【片段2】

师:小钱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幸运的不仅是他找到了适合他的骨髓,更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群人,在拯救小钱的过程中……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骨髓移植时间表”)这是二十四小时的大营救,(课件出示中国地图)这是跨越海峡的大营救。二十四小时,紧张地大营救活动,小钱,得救了。

师:(课件出示:第二天,1999年9月23日的清晨,小钱苏醒了,一缕阳光透过病房宽大的玻璃窗洒在病床上,洒在小钱仍显苍白的脸上。他向窗外望去,......)他向窗外望去,他看到了什么?他又看到怎样一个美丽的世界呢?怎样一座美丽的城市呢?请你接着写两句话。拿出本子来写。(生开始思考下笔)

师:他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他看到的云是什么样的?他看到的鸟是什么样的?他闻到的花香是什么样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劫后重生的小钱他的眼中的这座城市是什么样子的呢?(生继续写)

生:他看见了湛蓝的天空,美丽的花儿,听见了欢快地鸟叫声,望着天空,他的眼前似乎浮现出台湾青年那写满祝福的笑脸。

师:掌声送给她。(掌声响起)

生:他看到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美丽的小花和小草,还有快乐的小朋友正在做游戏。

师:心情好了,他眼前的景色也是美的。

生:他看到的天是湛蓝的,他看到的水是那么清,他看到的树是那么绿,他听到的鸟叫是那么动听,他闻到的花是那么清香。

篇7

1.重视朗读,在多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中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以读写训练为纬,实现读写与情感的相携共生。

[HTH]二、课时教学目标[HT]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李博士与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2.凭借文中的关键词句,品味表达效果,读写结合,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HTH]三、教学重、难点[HT]

凭借文中的关键词句,品味表达效果,读写结合,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HTH]四、教学流程[HT]

(一)关注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全班齐读课题。

2.复习文中的关键词语:白血病余震捐献骨髓得救。

3.运用上面关键词语组成一两句话,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写事的文章一般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篇课文,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哪几段写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呢?

5.小结。

(二)关注事情起因,学习文章开头的写法,品味语言的生动性(学习1―2段)

1.品读文章开头的写法(学习第1段)。

(1)作者是怎样写文章开头的?

(出示第1段)

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

(2)指名读。

(3)文章开头就一句话,交代了什么?(时间)如果把“早晨7时30分”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小钱生命垂危,时间紧迫)

(4)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开头还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

(5)小结。

2.品味语言的生动性(学习第2段)

(1)这篇课文语言非常生动,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第2段,边读边找边划你认为写得特别生动的句子。(学生自学)

(2)谁来谈谈,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特别生动?指名说。

(3)重点品读: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如果我把这句改成这样: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即将结束,唯有骨髓移植,才能让他活下来。行不行?为什么?

这是比喻句,这句话中形象地把小钱的生命比作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对于一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来讲,凋零就意味着失去一切,而唯一能使他走向生的就是骨髓移植,更加突出地展现了骨髓对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语言生动,形象!

(4)指导对比朗读。

(5)小结

(三)关注事情经过,品味语言的准确性,学习文章构段的方法(学习3―6段)

1.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1)这篇文章语言不但生动而且用词还很准确,自由朗读3―6自然段,哪些词语特别能体现李博士和台湾青年无私奉献的精神,把它们画出来。(学生自学)

(2)合作学习:同桌交流自己画出来的词语。

(3)指名汇报交流结果。

(4)小结汇总学生找出的词语:“同一时刻”“此刻”“静静地”“此时此刻”“仍然”“沉着”“一次又一次”“终于”“连夜”“奔波”

(5)引导学生品读第六段中逗号的妙用,体会时间的紧迫,感受李博士的无私奉献。

(6)出示李政道的图片,介绍李博士,再次体会生命桥的含义。

(7)小结。

2.学习文章构段的方法

(1)作者运用准确的词语对事情作了描述,让我们能感受到了李博士与台湾青年的无私奉献。还有一个办法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无私奉献,看作者是怎样构段的。

(2)出示第4段、第5段。

第4段: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第5段: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认真观察,这两段有什么相同之处?

两段中都把“但是”及前面的文字去掉,去掉前与去掉后的句子对比,哪句话让你更感动?

当时台湾青年应该去干什么?应该这样去做但没这样做,所以作者用了“但是”,有了这个“但是”转折,更加凸显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了挽救同胞可以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可以把自己的家人抛在脑后,感受到了平静背后的不平静和那份沉甸甸的爱。感受海峡两岸人们的血脉亲情。

小结:写让人感动的事情时,先写困难,再写做法,这样写出来的事情会让别人觉得更感动。

(四)关注事情结果,体会文章写法

1.在无私的关爱、期待与付出中,最后事情的结果怎样?

2.读最后一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写事情的结尾的。

篇8

1、让学生充分读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字词品味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深深的情感,体会救命骨髓所饱含着的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教学过程:

一、全班同学读课题,并质疑课题。

为什么称它为“救命骨髓”?这是谁的骨髓?他用自己的骨髓救了谁的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1、理解词语

声泪俱下:边诉说边哭泣,形容十分悲切。

动容:脸上出现受感动的表情。

睛天霹雳:晴朗的天空响起了炸雷。比喻情况出人意料,令人震惊。

谈何容易:原本指向君王进言不容易,课文里指骨髓移植困难很大,并不像嘴上说的那么容易。

马不停蹄:马不停地急促向前走。课文里用来形容运送骨髓在路途上没有停歇,时间抓得很紧。

2、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1)、“两岸”指什么?

(2)、骨髓是什么?为什么称它为“救命骨髓”?

(3)、这是谁的骨髓?他用自己的骨髓救了谁的生命呢?

(4)、为什么称之为“骨肉同胞”?

(5)“生命桥”指的是什么?

(6)、结合课题,围绕“为什么说两岩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结合课文中具体内容进行思考:为什么说两岩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7)、找出句子话,体会其中的感情。

师:孩子们,当父母得知孩子的病情时,他们怎样?

课件出示:“白血病”!医生的话如同晴天霹雳,震得他俩几乎晕倒。大夫,求你一定要救救他,我们就这一个孩子啊!他们俩苦苦哀求着。

(1)那些词语让你觉得揪心?

(2) 什么是“晴天霹雳”?是什么事让父母觉得犹如晴天霹雳?

(3) 是啊!父母知道白血病的严重,他们年仅16岁的唯一的儿子危在旦夕,此时父母的心情如何?(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读父母的话)

(4) 此时父母已是痛切心扉,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生回答),于是他们苦苦哀求着大夫,读“大夫,求你……!”

(5) 假如我们都是少年的朋友,亲人,你将如何哀求大夫?(指名读)

(6) 孩子们,从你们的读书声中,老师看到了一对已濒临崩溃的父母,也让我看到了父母对儿子那真切的爱。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治病救人时的迫切心情,同而体会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激发爱国情感。

三、共同探究,理清文章的脉络

1、引导体会,指导朗读

(1)时间的紧迫性。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2)医疗费用高。

(3)可以匹配的骨髓难找。

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

2、 情境交隔,理解感悟

孩子们,让我们来看看慈济医院的专家们是如何奔波的?这是怎样的十几个小时?

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

少年得救了,你想把这个消息告诉谁?最想知道这个消息的人是谁?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骨髓移植对少年的重要性,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体会海峡两岸人民浓浓的血脉亲情。

三、拓展延伸,传承血脉亲情

1、在你心中,这还是一座普通的桥吗?

2、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句话的。

3、同学们课后再认真品味课文精美的词句,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对语言文字等的感知、理解、品味、揣摩、朗读、体会“跨越海峡生命桥”的含义,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板书设计:

20、救命骨

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少年发病 检查确诊 别无疗法 求救台湾

找到骨髓 一位小伙子 专家护送 少年得救

台湾——————————大陆

篇9

探究作业的安排,应有效地做好课前与课中的衔接,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做铺垫。例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课前探究学习作业提出:“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就做到了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教材锻炼学生的能力。又如“为什么台湾青年要舍弃亲人,救助陌生人”“为什么李博士前面步履匆匆,后面却沉着应对”这些问题,都是围绕文章的核心――生命桥指的是什么而衍生出的小问题。学生首先从自身体悟提出质疑,课上会更投入地学习,进而依据提问进一步寻求文章主旨,在求解的过程中完整地经历探究历程。

此外,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对于中年级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探究作业在给出一个模式的基础上,让学生不仅顺利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由此总结出其他叙述形式的主要内容,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合作探究:梳理思维的绝佳途径

在解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核心问题“生命桥指什么”及其衍生的一系列小问题时,我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班内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呈现,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提升。鉴于合作学习容易因分工、责任分散而让学生产生依赖他人的想法和行为,所以,在小组合作中,我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其次,让小组成员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目标中的角色定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种责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好自己在组内分工的任务;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协助他人。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个人的成功,只有小组共同目标的达成。

篇10

我想: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的更美好.为什么着样说呢?因为:世界就没有阳光,温暖了。为什么说没有阳光,和温暖呢?因为:没有了爱心就没有了关爱,没有了着些,活在着个世界上似乎没有意思了。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的更美好.你们听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么?事情就是这一句话,

我希望:不管是那个国家,那个同学,那个老师,都献出一点爱,看的人们,帮我,告诉你们的同学和家人还有朋友,好么?这是我的愿望。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的更美好.我在这先谢谢你们了。

篇11

我想: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的更美好.为什么着样说呢?因为:世界就没有阳光,温暖了。为什么说没有阳光,和温暖呢?因为:没有了爱心就没有了关爱,没有了着些,活在着个世界上似乎没有意思了。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的更美好.你们听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么?事情就是这一句话,

我希望:不管是那个国家,那个同学,那个老师,都献出一点爱,看的人们,帮我,告诉你们的同学和家人还有朋友,好么?这是我的愿望。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的更美好.我在这先谢谢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