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心理咨询师培训

心理咨询师培训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23 07:17: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心理咨询师培训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心理咨询师培训

篇1

心理咨询师培训心得体会

2013年7月15日至11月16日,在市教委的组织下,我参加了为期半年的心理咨询师培训,这次培训真是令人获益匪浅。培训期间,老师们在讲解教材的同时,还结合了自身的经验,让人对苦涩难懂的心理学理论有了形象的理解。

培训老师从基础心理学开始介绍,然后慢慢过渡到心理技能。经过此次培训,我才分清,心理的正常与不正常。一般所说的心理问题是指正常心理中的不健康心理,而不正常心理则是指有心理疾病,这就需要去医院进行诊断治疗了。记得培训的时候有个老师在讲心理诊断的时候,就说了,心理咨询师对于来访者,即使对方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你再怎么不喜欢都好,都不能抱有厌恶的态度,也不能说来访者有言语刺激到咨询师某根神经了,就与来访者进行争执。咨询师面对来访者是没有对与错之分的,如果是实在是无法接受来访者的咨询,那么就只能是转介了,不然这样只会加重。

在工作中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因为家里的贫困,所以他们交不起学费,穿不起漂亮的衣服,害怕班上同学嘲笑,所以常常不合群,独来独往。培训时,老师们也有说过,他们并不想成为独行侠的,给人感觉好像很独立,很潇洒,其实他们内心的孤独感是那些家庭优越的学生们无法体会的。并不是说家庭贫困的学生才有心理问题,家庭富裕的学生也会有。有些家庭富裕的学生家长并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只是将钱给孩子花,自己忙自己的事业,这样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扭曲。记得有个老师就讲过这种情况,说是一个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那个孩子的妈妈很会做生意,也做得很好,可是她总是不在家。到后来孩子上了大学了,再一次心理普查中,查出这个孩子有心理问题,于是心理辅导老师就找了那个孩子谈话,结果却发现,那个孩子很痛恨自己的母亲,甚至是想杀了她。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那个母亲除了赚钱,根本就不关心自己,使得自己像是被抛弃了一般。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

通过这一次培训,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给孩子们传授知识还要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

篇2

1、 “丰富理论,提升经验,选择行动” ,作为本次活动的宗旨。武汉市教育局主持会议,基教科强科长最后做出要 求,要求大家珍惜本次学习机会,多听,多问,多交流,把好的经验 带回去,起到传送带的作用。从这些不难看出,市局非常重视本次会 议,也挖空心思,想学校之所想,科学治校,学生健康学习,培养好 种子教师, 点燃教育心理机制, 带动广大教职工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空前绝后,意义重大。

2、学习内容理论层次高,深入浅出,贴近实际。 要先了解学生的心理疾病,教师首先学习高层次的理论,化理 论为经验,实施心理帮助,为求助者提供合理的心理协助,制定一套 适合求助者的解决路径,使求助者真正内心解扣,行为有节,生活愉 快。

3、 “讨论沙龙”是本次研讨会的一大亮点。 13 日晚和 14 日下午我们交流小组进行了组内学习交流,各抒己 见,案例分析,反复推敲案例中每一个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发 展趋势,解决途径。最后,有专家面对面的解决老师们的疑惑,使我们大开眼界,升华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为今后参与这一新型课程 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家一致表示,不枉此行,感受终生。

4、每时每刻,学习是永不变的真理。 任何职业的成功,都有为人不知的艰难。通过专家介绍国内外的 成功人士的案例,心感自己的渺小,认识浮浅。所以,我将把研讨会 的精神深入领会,反思自己,帮助身边的同事、学生解决各方面的心 理问题,真正把大会精神落实到实处。

怀着几分生活的倦怠,敞开微微干涩的心灵,吸吮着盼望已久的甘甜,让他,美美的滋润着我的心田。

篇3

2、东莞市智通职业培训学校。地址是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莞太大道南城段9号;

3、广东南大职业培训学院东莞分校。地址是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莞太路78号名门酒店附楼2楼;

篇4

一、培训提升了我的咨询技能,激发了我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

这次的上岗证培训班,时间不长,课程不多,但却质量高,内涵深。三位老师授课的主题虽各有不同,却都是提纲挈领。讲述的内容涵盖心理咨询的方方面面,在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又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咨询的技能。这些年来,我先后经历了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证的资格考试,也阅读不少的书籍,虽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知识,积累一定的案例经验。但我总觉得自己还缺乏一种底气,少了一种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究其原因我想是对理论和技能的领悟还不透切,对咨询思路的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次三位老师体验式的教学,就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卢祖琴老师给我们讲团体心理辅导时,反复地给我们阐述,做团体心理辅导不是做团体游戏,你所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充分地考虑到它的咨询目的,都要体现出它的心理学原理。她给我们列举了很多的团体辅导技术,在运用这些技术时,她一一给我们指出它的理论出处。三天下来,她虽然是讲团体辅导,其实却是从精神分析到人本主义,从咨询关系的建立到测量量表的选择,给我们做了一次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体会到该如何把理论和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她让大家分组去设计的监狱九类常见人群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又激起了大家高涨的情绪,在激烈的讨论中,大家的咨询技能再一次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听王求是老师讲课之前,我以为沙盘游戏只是一种投射技术,听了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沙盘游戏更是一种心理自愈技术,而且它的治疗力量是非常神奇的。方老师给我们做个案督导,她强调心理咨询是“法无定法”的。嗯,这也其实是我长期来坚持的咨询观点,导师的认同,让我备受鼓舞。……,如此点点滴滴无不让人耳目一新。

收获是喜人的。培训班结束后,大家都按捺不住兴奋之情,急欲一展身手。回到单位后,就有不少同仁开始在QQ群里探讨自己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了;还有人在悄悄打听“买套沙盘要多少钱?在哪里买好?”。我亦如此,结束后,心中产生了很多的想法,渴望自己能在监狱心理咨询上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我在想,以往的几个疑难案例,换种思维去做是否会有更好的效果呢?;也在思索,“学有专长”,我该以何种咨询风格作为我终生的追求目标,来体现我更大的人生价值呢?

二、培训检视了我的内心状态,唤起了我崇德明志的人生追求

这次的培训不仅是一顿咨询理论和技能知识的大餐,更是一场心灵修行的盛宴。培训过后,我想大家都有深切的体会,那就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需要的不只是技术,更需要的是咨询师个人高尚的情操。王求是老师讲沙盘心理治疗技术时,着一身布衣,拈着几根短须,大多数时间里给我们讲的是“接纳”和“无为”,讲完以后就要你去体验这种感受,而根本不跟我们说沙盘是什么,游戏怎么做,玩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可两天的时间里,大家完全被他那种淡定和从容的气场所感染,在无形中已是深深地领会到了沙盘游戏的魅力所在。听完他的课后有同学笑谈:“王老师的课,再听下去,我可能就会出家了”,话虽有夸张,但确也说明王老师所阐述的修行理念已是深深地震撼了同学们的心灵。内心里我就在反复问自己,“我是否完全接纳别人、接纳了自己呢?”、“有多少东西是我放不下的?”、“我是否又能时时与他人能做到同在呢?”。思来思去,觉得自己心中的所挂念的还是太多,又叹人生要做到真正的“无为”又是何等的不易啊!。卢雅琴老师告诉我们,心理咨询其实就是一个人陪伴着一个人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一句话醍醐灌顶,好似一下子让我顿悟过来了,可也让我心中不由微微一颤,在监狱里面做心理咨询师,那就是意味着我们的职责是要陪伴罪犯去成为一 个人。这是多么神圣的事业!可是这又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我在反省自己,在这条路上我是否准备好了?我能坚持无条件地去接纳和陪伴一名罪犯吗?毫不忌讳地说,我内心是有彷徨的,是有冲突的,我需要沉下心来,需要不断的放空自己,这将是一个艰难的修行过程。如果说,在几位老师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心理咨询大师的淡定和从容的话,那么在同学们身上,我又体味到

了监狱人民警察的敬业和执着。不论在团体辅导方案策划过程中,还是在方老师的个案督导课上,气氛都是异常活跃,大家都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也毫不顾忌的道出自己的疑难与困惑。所思所想极为深刻,无时不刻不在洋溢着大家对监狱心理咨询事业的热爱之情。以前我总认为,我省监狱系统的心理咨询的“高手”不多,现在看来我错了,没有想到罗昌盛同学能把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如此完美无缺,也没有想到赵政委同学的个体咨询能做得这么细致认真。“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培训,我被同学们传递的正能量所激励,时不待我,当奋发而为;我为自己的肤浅无知而羞愧,学无止境,当静心修行。

感悟是深刻的。我想绝大部分同学在培训后,都和我一样会在不断地在反省自己。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决定着我们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个人修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宽广的胸怀,又要有执着的精神;这是一种“崇德明志”的人生境界,一直来为我所向往,可我却又时常为私欲所累,茫然而不知所措。这次的培训是再次唤起了我对这种人生境界的思索和向往。“道法自然”,我该放弃该放弃的,坚持该坚持的。

篇5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214-02

一、问题提出

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行业也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在我国,虽然心理咨询师从职业化的角度看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来,随着相关文件的陆续出台,政府推动和有关媒体的高度关注,心理咨询师培训已逐步迈进一个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道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对人一生的幸福和成就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比较多,其中以应对方式及情绪方面的问题较为常见,相关学术研究也很多,但针对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根据所能查到的文献资料,发现几乎未曾涉及。就心理咨询师培训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应对方式及情绪方面的突出问题是否具有影响,特展开此次调查与分析,希望本次研究会对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在大学生中的扩展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参考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被试主要来自陕西教育学院和西安文理学院教育系及心理系专业在校生,按是否参加过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分为两组:参加过培训被试的182人,未参加过培训的被试191人。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30份,回收407份,有效问卷373份,回收率87%。其中参加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192份,没参加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181份。

(二)统计方法

将收集来的量表按是否参加过心理咨询师培训区分开来为两组,先将每份量表中的因子分计算出来再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17.0进行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

(三)研究工具

说明:本次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情绪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其中:1.应对方式问卷共62题。2.情绪自评问卷分为两部分:(1)焦虑自评量表;(2)抑郁自评量表。

1.应对方式问卷。应付方式问卷由肖计划编制,用于测查个体对应激事件的策略。问卷由6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是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应对方式问卷是作为不同群体的应对方式行为研究的标准化工具之一,由于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从而起到心理平衡、保护精神健康的作用,也有助于为心理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依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与康复指导,提高和改善人的应对水平。

2.焦虑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它是一个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用于评出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SAS能较准确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患者的主观感受。而焦虑则是心理咨询门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近年来,SAS已作为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一种自评工具。

3.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系William W.K.Zung于1965年编制的,为自评量表,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自评抑郁量(SDS)由20个陈述句和相应问题条目组成。每一条目相当于一个有关症状,按1~4级评分。抑郁严重度指数=各条目累计分/80(最高总分)。指数范围为0.25~1.0,指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高。

三、研究结果

(一)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

(二)数据分析

1.是否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在应对方式、焦虑、抑郁水平上的t检验结果分析。

表1的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在被试应对方式各分量表因子得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焦虑水平上,参加培训的比未参加培训的焦虑水平低(t=2.15,p

2.是否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在应对方式、焦虑、抑郁水平上的相关分析。

表2的分析结果显示: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的六个分量表因子均具有显著相关;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负相关,焦虑、抑郁水平越高对解决问题、求助因子水平越不利。

四、讨论

(一)是否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对被试的应对方式水平的影响

前人关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比较多,主要涉及到的是人口学统计资料方面的研究及与其他量表的相关研究,但对于是否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暂无涉及。此研究结果说明,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对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解决问题和求助的两个正性因子上,参加过培训的得分比未参加过培训的得分高。这个结果可能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培训机制与课程内容有关系,尤其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应尽一步提升和完善。另外,应对方式水平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有关性格方面的问题,仅经过心理咨询师职业短期培训,影响是不会太明显的,或者在短期内没有明显效果。

(二)是否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对被试的情绪状况的影响

1.是否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对被试在焦虑、抑郁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即参加过培训的被试比未参加过培训的被试焦虑和抑郁水平明显都低,他们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会采用积极的方式方法去化解,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利于缓解不良情绪,维护身心健康。

2.应对方式的六个因子和焦虑、抑郁水平呈显著相关;自责和幻想、退避、合理化与焦虑、抑郁水平呈正相关;被试的焦虑、抑郁水平越高,越容易使用不良的应对方式处理问题。而解决问题、求助与焦虑、抑郁水平呈负相关,即被试的焦虑、抑郁水平低时,更多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的积极成熟的做法来应付困境,反之,被试的焦虑、抑郁水平越高越不易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的成熟做法。焦虑和抑郁水平显著相关,且呈正相关,焦虑的被试抑郁水平自然就高。

(三)研究展望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众多,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压力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调节变量或中介变量,它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情绪影响因素很多,远不止焦虑和抑郁两个方面,仍有许多变量对情绪的影响有关,有很多涉及到的问题尚待展开。希望以后可以展开更详细的有关心理咨询师培训对其他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五、存在问题

由于时间原因,本调查是在不同的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等的大学生中进行,这些因素本身都具有差异性,加之所采用的问卷也不能很全面地调查出最初设想的问题,比如问卷中有的题目组成和数量分布不均衡,部分条目的因子归属和因子条目的构成欠稳定,个别题目的语义有重叠或表达模糊,所能测量的形式和类别还比较局限等,以上所提到的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的结果。

六、结论

依据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可做出以下结论:

(1)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对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2)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对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3)被试的应对方式水平与焦虑、抑郁状况具有相关性。焦虑与应对方式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之间有显著正相关,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之间有显著负相关。

抑郁与应对方式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之间有显著正相关,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之间有显著负相关。

总之,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对大学生的情绪状况具有积极的影响和良好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凤芝,程海礁.浅析心理咨询师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河北廊坊炮兵指挥学工院职教论坛,2009.

[2]张红静,江虹,姚云云.心理咨询师学员与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MMPI人格测验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8(14):742-744.

[3]汪建新.当前心理咨询师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0):709-711.

[4]陈启山,温忠麟.高职大学毕业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2):92-97.

[5]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6]Ebata A T,Moos R H.Coping and adjustment in distressed and healthy adolescents[J].Journal Appl.Develop.Psychol,1991,17:33-54.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109-235.

篇6

很高兴,今天我们XX市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班正式开班,首先,我代表教育局对此表示祝贺,对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授课的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这种崇高,不单单体现为一种知识上的无私付出,更体现为一种对年幼心灵的呵护和导引。为此,我们教育局和市妇联联合举办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班。两个部门的领导都非常重视这次培训,下发了专门的文件,各学校也给予积极配合,派出了素质好、责任心强的骨干心理辅导老师参加培训,确保了培训班顺利举办。

担任此次培训任务的老师是XX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资质的心理学专家、教授,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并长期从事心理学的教学研究工作。相信通过他们的授课,对提高我们教师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技能水平、更好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社会大有好处。

本次培训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充电、交流、提升的机会。希望大家好好珍惜。为了圆满完成这次培训任务,我讲几点意见。

一、明确培训目的。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使其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性的不断增强,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关心和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举办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班,可以进一步加强我市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中小学义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和主体作用,促进全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切实提高广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质量,促进他们幸福健康成长。举办培训班,不只是各位心理辅导老师的福音,更是莘莘学子的福音,同时也是每一位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福音。

二、要认识到位。关注留守儿童是一直当今社会热点话题。教育部门及广大教职员工在培养、教育、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承担重要责任。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比如我们创建的文化宫,社会反响很好。但是,我们的工作仍然有许多亟待加强和改进的地方。今年4月,我市被列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这又给我们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切实加强我市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我市教育行业掌握心理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更好地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及广大中小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顺应时代要求和我们大家职责所在,也是提升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我们每一位参训教师在思想上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要以严肃的姿态看待这次培训。在整个培训期间,希望大家做到尊重老师,虚心求教;严格遵守培训纪律要求,严格遵守上下课时间,认真听讲,积极做好笔记;要认真听从组织人员的安排,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

篇7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基本上已经成立了面向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了专职教师。如何对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专职教师进行培养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一、高校心理机构咨询专职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心理咨询专职教师的心理学专业培养措施单一

教育部门对于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专业学习仅有次数的要求,至于心理咨询教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高校心理咨询教师面对的大学生是一个相对单一的群体,针对他们的心理咨询既具有普遍的规律,又具有其独特的一面。但是,大学生心理咨询独特规律的研究比较少,相应的培训也少。当前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参加的心理学专业学习与社会上其他心理咨询师的学习内容一样,缺乏针对性。

正如张祖冲(2010)在其文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研究》中指出的那样,高校心理咨询教师不少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所以他们在工作中缺乏经验,工作实效性不强。事实上,刚毕业的学生所学习到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心理咨询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他们一方面需要尽快学习心理咨询技能,另外一方面还需要有实践联系。当前关于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实践培训很少,基本上都是靠本校老教师指导或者自己摸索,成长效率较低。

2.高校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对学生工作不够熟悉

教育部明确指出,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应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进行管理和指导。实际工作中,高校心理咨询更是离不开学生工作队伍,属于学生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对于一些由心理学专业毕业直接进入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教师而言,对学生工作了解较少,较难融入学生工作队伍,工作开展存在困难。目前还没有高校或其他教育部门针对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和教育。

3.高校心理咨询专职教师缺乏专业督导

心理咨询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无论心理咨询师拥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都会在工作中遇到自己难以应对的问题。因此,高校心理教师与一般心理咨询师一样,都需要专业的督导老师。当前,高校心理教师的专业督导方面还存在明显欠缺。

4.高校心理咨询专职教师自身的心理问题有待重视

教育部门更多的关注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心理咨询教师自身的心理问题。这种忽视,其一表现在入口把持不严,目前尚没有制定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入行的心理健康标准,也没有对即将进入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行列人员的心理测查措施;其二则表现在对已经进入高校心理咨询教师队伍的人员缺少后续心理支持和心理评估。似乎不少高校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心理咨询教师不仅不能给学生带来心理帮助,还有可能对学生甚至教师本身造成心理伤害。

二、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专职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高校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人格素养

正如马丽亚等人(2008)所指出的那样,心理咨询师的人格是心理咨询工作的支柱,是咨询关系中最关键的因素。如果心理咨询师自身就存在人格缺陷或者心理问题,他就很难跟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也很难对来访者的心理行为问题有效干预。不仅如此,存在人格缺陷的心理咨询师还很容易受到来访者所陈述的问题的影响或暗示,结果造成心理咨询师自身的伤害。所以说,心理咨询师人格不健全的话,结果有可能其本人和来访者都会受到伤害。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同样如此,如果他们没有良好的人格素养,既是对大学生的不负责,也是对其本人的不负责。

2.高校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应具有扎实的心理学专业基础

心理咨询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心理学专业基础,应该熟练掌握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心理学理论。当然,具有心理学专业基础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做好心理咨询,这些理论和心理咨询技能之间有着较大区别。不过,如果没有这些心理学的基础,就很难对心理咨询技能有透彻的理解,也很难灵活运用各种心理咨询技能。 转贴于

3.高校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应熟悉学生工作事务

高校中的心理咨询机构一般都隶属或挂靠在学生工作处,从工作关系上,它属于学生工作的一部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工作如心理普查、心理危机排查等都离不开学生工作队伍,尤其是辅导员,而且这些工作事实上就是学生工作。因此,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教师应该熟悉学生工作,了解学生工作的一般规律,这样才能够把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很好地融入到学生工作中去,才能很好地理顺各种工作关系。

4.高校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心理咨询技能

对于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而言,心理咨询技能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咨询技能相对于心理学理论而言,它实践性更强,应用性更强。刚刚走上心理咨询岗位的心理学毕业生应积极寻找心理咨询实践机会,多参加心理咨询技能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专职教师的培养途径

1.继续加强对高校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心理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

如前文所述,高校心理教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因此,高校和有关机构应该更加重视对高校心理教师的培训和教育。在培训内容上,不仅要有一般心理咨询技能,还要有心理学专业知识,更应该有一些关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独特规律的内容。

对于对新上岗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教育部门应进行全面、系统的心理咨询技能培训,其内容既要有一般心理咨询技能如倾听、建立咨询关系、各种心理咨询流派等,也要有具体的心理咨询技能如沙盘游戏疗法之类。对于已经从事过一段时间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教育部门应帮助一部分非专业出身的教师补一补心理学理论知识。对于大部分心理咨询教师则重点是进行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咨询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2.积极探索培养高校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学生事务工作能力的途径

如前所述,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学生工作能力。客观上则是,多数高校心理咨询教师都是从心理学专业毕业后直接到心理咨询机构工作,缺乏学生工作经验。也有些刚毕业的心理学研究生认为学生工作是事务性工作,而自己是有专业技能的,因而不屑于了解和学习学生工作事务。如此一来,有些心理咨询教师因为不熟悉学生工作和学生工作队伍,致使难以理顺工作关系,给工作带来不良影响,也影响了自身的工作情绪。

高校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工作虽然有其专业性,但是它属于学生工作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高校心理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学生工作能力也是不容置疑的。笔者认为,让新上岗的心理咨询教师担任1-2年专兼职辅导员可能会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基层队伍,与学生接触最密切,最了解学生。如果能够担任1-2年的辅导员,一方面可以锻炼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学生工作能力,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他们与学生工作干部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具备了这样的条件,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再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就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篇8

读心理方面的书可以缓解或消除生理、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增进自信、改善个人行为和人际关系,是自我心理调适的良药。心理咨询室配备图书的主要作用:其一,前来咨询的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丰富有关知识,增进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获得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指导;其二、咨询老师可以随时翻阅,了解其他咨询案例,学习其他咨询老师的有益经验,以便更好地开展本校咨询工作;其三,学校的其他教师通过这些资料可以扩展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更好地了解自己、尤其是了解教育对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便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使之更加适应中学生的特点。

二、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配备的选择

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的配备应根据阅读对象的不同而要有所选择。

1.对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建议配备以下方面的图书,这些书籍为咨询理论书籍,专业性比较强:

(1)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发展至今,内容已经极为丰富。为了对心理学有全面的了解,最好从一本心理学导论或普通心理学入手。

《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是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这本书写得深入浅出,贴近生活,同时其内容又都包含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信息。

《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这本由孟昭兰主编的教材自1994年第一版问世后,迄今已多次印刷,是深受欢迎的国内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

(2)心理学流派

西方现代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流派和学说,迄今为止,多途径研究仍是现代心理学的现状。这其中以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①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主要著作有《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出版社,1995),《释梦》(商务出版社,2001)。

荣格与荣格学派:

《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是荣格几篇文章的合集。《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三联书店,1991),《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出版时间都较早。前者是荣格的演讲集,是了解荣格前期思想的不错的入门书。

阿德勒•弗洛姆•霍妮:

《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1987)是阿德勒最有影响的著作,在国内曾被多家出版社出版。较近的阿德勒译著有贵州人民出版社的《理解人性》(2004)。

弗洛姆的重要著作有《逃避自由》(中国工人出版社,1987)《爱的艺术》(华夏出版社,1987)《为自己的人》(三联书店,1988)《健全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等。

近几年,霍妮的著作推出不少。贵州人民出版社“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中收入了她的《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2004)。上海文艺出版社也出过几本有关霍妮的重要著作,如《我们的内心冲突》(1998年)《精神分析新法》(1999年)《神经症与人的成长》(1996),后者是霍妮晚年代表作,是其思想集大成之作。《与命运的交易》(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一书则是使用霍妮的理论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人物作的崭新阐释,很有启发性。《一位精神分析家的自我探索》(1997),是对霍妮的人生经历、内心冲突、思想演变的全面审视,实为了解霍妮及其思想的不可多得之作。

②行为主义

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进程。在其后,行为主义得到不断发展,以斯金纳最有影响。《行为主义》(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是华生对其行为主义观点的最好概括。《超越自由与尊严》(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是斯金纳很有影响的一本普及性读物。《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一书既有对行为主义原理的系统阐述,更佐之以生动实例说明原理的应用,理论与应用结合很好,是了解行为主义的很好选择。

③人本主义

有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著作,有一本非常好的选集《人的潜能与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是国内全面系统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专著。《三种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一书介绍了弗洛伊德、斯金纳、与罗杰斯的学说,书不厚,介绍简捷明了,可作了解这三方面的不错的入门书。

除上述三大势力外,认知心理学于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流。在这方面,有最新引入的《认知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国内王、汪安圣等编的《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是比较流行的一种。

情绪心理学方面有辽宁人民出版社引进的《情绪心理学》(1987)与国内著名心理学者孟昭兰著的《人类情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可做推荐。

香港李中莹先生的《情绪疏导学》与《NLP――帮助人生变得更成功快乐的学问》是比较实用并且在个别辅导中见效较快的介绍心理疏导技巧方面的书。

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时蓉华著的《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是比较流行的教材之一。

教育心理学方面已有了一本相当出色的引进书:《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2004),人民邮电出版社引入的是原著第7版。

(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国内出版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类书籍已比较可观。这方面的案例类图书以《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为首荐,此书收入了西方心理学大师的一些经典心理咨询案例,值得认真研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及案例》(上、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书内容也都很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出版了一套“心理保健与治疗丛书”,作者系德国著名心理医疗医师佩塞施基安,包括《天堂与地狱》等四本,介绍了他的积极心理治疗法。心理咨询类科普读物则以《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为首选,该书记述了作者在哈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实习期间经手的10个心理咨询个案,以生动的文笔对咨询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郑维康翻译的《高明的心理助人者》是一本介绍心理咨询基本方法的书籍,本书既适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师等正式的助人者阅读,也可供教师、医师、护士、社区工作者及监管人员等非正式的助人者阅读。

2.对一般教师,从以下方面去考虑配备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职场竞争激烈,由此导致的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不适问题日益凸显,这就造成了社会上对心理自助读物的巨大需求。这方面的书籍也非常之多,我这里仅列出部分书目仅供参考:

《减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你被压力压扁了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放慢生活的速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精神健康系列”(三联书店,2003,包括《不要恐惧抑郁症》等4本),等等。总的来说,这方面图书数量实在是太大了,其内容、主旨、特点也各有不同。

还有大量的成功学、励志类的图书也包含不少心理学的内容。

爱作为一个有魅力的字眼,与它有关的心理学书籍颇受市场青睐。这方面的重要著作是弗洛姆所著的《爱的艺术》。另一本这方面的重要著作是罗洛•梅的名著《爱和意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更为大众化的读物有:《爱是一种选择》(团结出版社,2000)、《是真爱还是迷恋》(海南出版社,2000)、《爱情方程式》(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你真得懂得爱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罗曼蒂克心理学》(文汇出版社,2003)等。

释梦类书籍也是受欢迎的一类。这方面的入门书推荐《梦:内心的声音》(京华出版社,1996),此书虽薄,但对了解如何通过精神分析释梦却有清晰的介绍。王溢嘉所著的《夜间风景梦》(远方出版社,1998)一书有对各种释梦理论的总结,很值一看。

著名作家毕淑敏的《心灵7游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作者在书中发挥了她从医、写作、读心理学博士班、创办心理咨询所等多重知识经验,用散文的笔法给读者开出一道心灵保健处方。读者可以通过完成书中的游戏进行自我心理分析及心理自助。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完全手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全面讨论了学习心理辅导、行为能力辅导、青春期心理辅导的方法和原则,并详细介绍了各级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常用技术,也是比较实用的系列丛书。

婚姻方面可以去看黄维仁的《窗外依然有蓝天:婚姻伤害医治》、也可以去看杜布森博士的著作, 杜布森博士是儿童和青少年问题的专家。

更多的亲子关系书籍归类在发展教育栏目下。可以参考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丛书中的书目,目前比较热的是《父母效能培训手册》和《豆豆妈妈的成长》。

对学生,从下列方面去考虑配备:

首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2004,分为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共6册)是介绍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方面的图书。

其次,写给青少年看的心理自助方面的书有很多如《红处方》《青春期心理检阅》《同学,咱们聊一聊心理障碍》《学生心理健康》《人成长中必须知道的20个故事》《 青少年心理疾病案例分析》《青少年生活策略》《青涩时光―青少年性心理咨询》《走出孤独的世界》 • 心雨:中学生心理辅导

最后,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出版的《中学生心理》(月刊)是学生比较爱看的杂志,它能贴近学生生活,有许多案例可供学生参考。

三、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配备的使用

有条件的话,建议设立心理健康专题阅览室,营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优雅安静的环境有利于消除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心理健康专题阅览室应注意营造温馨、宁静、舒适、色彩淡雅的环境,使青少年一走进阅览室就能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得到愉悦。心理阅览室的功能在于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从而得到帮助和启示。心理阅览室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有关的各种心理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思想、各种心理辅导技术方面的资料。需要配备书柜、阅览架、阅览桌椅、有关的心理图书和报刊、杂志等。

心理阅览室是心理图书资料的专用阅览室,其面积大小可根据学校条件构建,一般至少应可容纳20人以上。心理阅览室可以集中配备有关心理方面的报刊、杂志,同时集中放置有关帮助和提高学生心理品质方面的书籍。

配备一个具备心理保健知识的管理员。学校要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有选择地招聘心理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或引进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士为青少年开展阅读指导和心理疏导。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如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创办心理健康宣传专栏、举办心理健康专题展览等。

四、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配备后的管理

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配备后要加强管理,下面引用“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咨询室”的《心理咨询室图书借阅制度》,仅供参考:

借阅时讲究文明礼貌,提倡用文明礼貌语言,尊重管理人员。

在咨询室阅读图书时,要维护室内环境卫生,保持整洁,不随地乱丢杂物,严禁在室内吸烟、吃零食。

查阅图书后请归还原位。学生凭学生证借阅图书,借阅者在选好自己喜欢读的书后,需在借阅登记本上登记相关信息并签名,不签名者一律不得借书。

每人每次只能借一本,借期一周,如未阅读完可以续借一周,逾期不还者,下次停借。教师借阅的资料和书籍,一次不能超过两本,借期为一学期,放假前还清。

希望全体同学严格自律,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共同爱护好图书,不得在书上圈画、批注、撕面、折角。

所借图书如若丢失或损坏者,按图书定价两倍赔偿。如不按此规定执行者,一律取消借阅资格。

篇9

近年来,大学生承受的来自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困惑和不适越来越多。而面对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单靠高校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的力量无法缓解学生心理咨询需求量大的压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当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的时候,首先选择的是向朋友倾诉(79.8%),其次是向母亲(45.5%)、同学(8.6%)、恋人(30.9%)、父亲(22.5%)、同龄亲属(15.8 %)倾诉,选择向心理咨询老师倾诉的仅占到 3.2%[1]。由此可见,大学生更愿意向朋友、同学倾诉心理困惑。根据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的心理特点,大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往往喜欢向同龄人打开心扉,相互交谈、倾诉烦恼。鉴于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逐年上升,高校专业心理咨询老师不足,而绝大多数大学生更愿意向朋友、同学寻求心理援助,朋辈心理咨询在我国高校逐渐受到重视。

一、朋辈心理咨询的含义和特点

(一)朋辈心理咨询的含义

朋辈心理咨询(Peer Counseling)又被称为“准心理咨询”或“非专业心理咨询”(Paraprofessional Counseling),是指非专业心理工作人员经过选拔、培训和督导在周围年龄、地位相当的来访者中开展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服务,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心理问题探讨、心理情感沟通、心理矛盾化解、心理危机干预等活动,推动周围群体的互助、关怀、支持,实现“自助式”成长模式。简单而言,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人员经过选拔、培训和督导向年龄、地位相当的来访者提供具有心理教育、调节和咨询功能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咨询形式。

这里“朋辈”(Peer)含有“朋友”和“同辈”的双重意思。“朋友”是指有过交往并且值得信赖的人,而“同辈”是指同年龄者或年龄相当者,通常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经验,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具有年龄相近、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那些被选,接受特定的培训和督导,对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提供心理援助,产生积极行为影响的人被称为朋辈心理咨询员(Peer Counselor)。

(二)朋辈心理咨询的特点

1.对专业心理咨询的有益补充

在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存在明显不足,仅仅靠几位专业心理咨询老师是远远不够的,难以满足广大学生多元化的心理需求,供求之间明显失去平衡。将朋辈心理咨询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更多的学生成为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主体和原动力,是对高校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和工作的重要支持、补充,能够缓解专业咨询人员不足的困境,有助于提高学校心理咨询的整体效果。

2.易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朋辈心理咨询反映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同学与来访者之间的友谊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咨询的沟通和深入。朋辈心理咨询员与受助者之间在年龄、经历、知识水平等方面相似,容易互相理解、沟通交流。因此,朋辈间的心理安慰、鼓励和支持被来访者接纳的程度更高,更具有说服力与影响力,这是其他的心理咨询模式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朋辈之间接触机会多、自然性的鸿沟小、防御性低、共通性大、互动性高等优势,使朋辈心理咨询员可以与来访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信赖与友谊的关系,减少时间与精力的耗费。可见,具有自发性、义务性、亲情性、友谊性等特点的朋辈心理咨询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3.有助于促成助人自助的双向目标

朋辈心理咨询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与来访者的互动最终实现学生的自助成长。朋辈心理咨询员经过培训和督导,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原理、心理调节方法和技能,不仅能够为来访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服务,同时作为榜样的朋辈心理咨询员本身也会对其他同学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积极导向作用。随着知识的不断深入,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朋辈心理咨询员自身也在不断地自我升华。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在遇到困难、挫折后能够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整,从而逐渐提高和改善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力,提高人际沟通、情感交流的能力,实现“助人自助,成人达己”的双向目标,以更积极主动的心态适应现实的生活工作。

4.涉及范围广、发现问题及时

朋辈心理咨询是在同学朋友之间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一般高校的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所能接触的学生基本上是自己主动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的学生。心理咨询老师一般只能被动地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等待来访者,无法主动接触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苦恼和不安。而朋辈心理咨询员却不一样,每个朋辈心理咨询员都有自己生活的寝室、班级,朋辈心理咨询员分布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每天都与同学接触。因此,当发现身边的同学有什么苦恼或者异常时,往往能及时有效的给予帮助并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为及早发现和预防学生心理问题提供帮助,防患于未然。

二、朋辈心理咨询的培训模式

篇10

美术教师培训属于职后教育范畴,在教师职后教育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学员对教育理论的学习热情不高,训前不了解课程设置,对施训单位的培训方式不认可,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近年来国内心理学界备受关注和重视的心理咨询理论,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共情”改进培训体验

“共情”是心理咨询中最基础的原则条件,“共情”就是“感同身受”,与咨询者有“同感”,即心理咨询中要求咨询师把来访者与自己位置互换,全面地体认来访者这个私人世界中的一切,就好像在感受自己一样。

在美术教师培训中,培训的主体是受训的教师,培训的目标出发点应该从“共情”出发,即受训教师需要怎样的知识?是专业知识的短板还是教育理念的短板?这些都是施训者要训前深刻调研的。通过“共情”培训目标设置,就是要调研清楚受训学员的实际需求,从学员所处的职业生涯时期出发,了解学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与学员一起订制培训课程,为培训建立良好开端;在施训过程中,课程培训教师也应当从关注自身感受转变成关注受训学员感受,通过观察学员的表情和学习反应,提升课程体验度;在培训管理中,培训实施方应恰如其分地了解受训学员的需求、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及时合理地给予学员受训情感支持,感受学员的学习困难,帮助学员解决学员生活困难,促进培训顺利开展。

二、“无条件积极关注”改进培训方式

“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心理咨询中要求咨询师对来访者表示看重、认可,欣赏其价值,喜欢他、爱他,这不是强迫出来的,而是自然、无条件的。

在美术教师职后培训中,“无条件积极关注”就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注重受训学员的个体差异,正确区分个体学员的优势和弱势,把全部学员都视为可造之才,发掘并欣赏学员的长处,训前对学员进行有效测评,获得学员基础背景信息;在课程设置中,应适当安排可选修式菜单课程供学员选修,建议来自山区的学员多关注国际国内美术教育新动态,建议来自二线城市的学员多关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等等,甚至在一定情况中,可将学员的内疚感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提高受训效率;在培训管理中,施训管理方应积极关注每个学员的研修效果,洞察并及时鼓励其个性中的闪光点,如师德高尚、教学能力强、教育技术专和教育科研能力高等,把受训学员热爱教育的态度和信念泛化到教师终生教育中。

三、“对质和澄清”改进培训效果

“对质”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情景中,咨询师有意识地使有疑问的现象清晰明了,使其在来访者的意识层面予以明确。“澄清”是咨询师运用自己的潜意识、同感和直觉以及理论知识,对来访者的精神现象进行说明和解释。两者是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解决自身问题道路上的两个环节。

在美术教师培训中,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培训效果的提升就必须直达培训目的,譬如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学员受训过程偏离培训目的的,要及时纠正。“对质”就是让培训目标简单明了,该是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课程,就不要让学员走弯路,该是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的课程,就应当在课程反思点评中直截了当。

“澄清”即施训教师要根据受训教师的特点,在施训过程中动态了解受训教师的变化需求,尊重受训教师的背景知识,达到培训“不是改造,是支持”的目标理念。

总之,心理咨询视野下的“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对质和澄清”理论在教师培训实施中应同时进行,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从教师培训出发,实施心理咨询理论改进培训效果将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全新视角,也是回归教师学习本体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2]沃尔夫,吉伊根.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M].滑明达,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篇11

随着烟草行业的重组发展,“四新技术”在烟草行业的不断应用,技能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已不能满足行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已成为烟草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这给培训机构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教师作为培训教学环节的主导者,师资队伍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环节的成败,具有一支实力强大的师资队伍已是教育培训机构实力强弱的标志。怎样发展壮大师资队伍,怎样合理使用师资力量,这是一个系统而科学的问题。

一、 目前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能力偏低、能力结构单一。随着人们对教育培训认识的不断提高,各培训机构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从人力、财力及政策上都有了具体的实施办法,也培养了一部分“双师型”教师。但因为条件和时间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少有甚至没有事先亲自动手参加技术课程实践,实践能力偏低、能力结构单一、缺乏生产实践经验。

(2)接受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不强。目前,烟草行业的教育培训大部分是在职职工培训,教师除了教授学员理论知识之外,关键是培养学员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多个领域知识,并有表达讲解、操作示范的能力,还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更新知识,提高技能。

(3)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立不完善。一是兼职教师数量不足。特别是一些专业课兼职教师,能够选择的数量有限;二是兼职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聘用的兼职教师虽然拥有一线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对教学方法、手段以及教学管理等知识比较缺乏,造成兼职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三是兼职教师管理机制有待规范。大多数培训机构没有与企业形成高度融合的兼职教师互聘机制。

(4)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尚未形成。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关键在于拥有优秀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各个培训机构虽然采取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但师资队伍的层次结构尚未形成,学校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以致在本专业内很难造就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5)培训机构师资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类型不合理。大部分培训机构理论教师偏多,实习指导教师不足,而且很多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也比较弱,个体水平也参差不齐;二是师资职称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中的高级职称偏少。

二、 加强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自身修养。行业培训机构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和内容。它不同于高等普通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成人高等教育也有所不同。只有正确的理论和观念的指导,才有正确的行动。首先,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规、政治理论,引导教师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其次,要把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来抓,把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融入到全部的教育教学之中。教师有了责任感,就会有工作的主动性,就会有爱心,就会不断产生自我超越的需求。第三,加强师德监督机制,促进良好师德风尚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