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16:38: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信息技术基础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088-04
在课程论上,教材是课程的核心和载体,是课程标准的物化形式,是传递和承载课程理念、选择和表达课程内容的工具。在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中介和工具,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的教材观、教师对教材分析和评估的能力不仅对“教学有效性”有直接的影响,而且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1 Sussex教材分析法
Sussex教材分析法是英国萨赛允斯(Sussex)大学的埃劳特(Faurt)教授、列文(Lewin)博士提出的对课程教材的分析与评估方法。笔者尝试用此方法对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进行分析与评估。
Sussex教材的分析与评估模式具有五大要素(五大指标):目的—目标—内容—教学法—测试。这五个要素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因而相互之间存在严格的逻辑顺序关系(图1),如果任何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缺陷,都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教材的质量。
2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与评估
2003年3月底,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科目的课程标准。2004年,教育部又审定通过5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验教科书。从此,高校新课程在各实验区进行试点,各版本教科书也随之开始使用。沙溪高级中学使用的实验教材是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下面就以此为例,运用Sussex教材分析与评估模式,就其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作定性、定量的分析。
2.1 教学目标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紧紧围绕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展开,教材的编写很好地反映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1)显性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②过程与方法: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2)隐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②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2.2 教材内容
1)定性分析。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有很多亮点。
①内容编排角度新颖。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在内容编排上打破传统的以技能模块为教学单元的教材编写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的逻辑线索呈现教学内容,让人耳目一新。
②注重信息文化的渗透。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非常注重信息文化的渗透,人文性很强,无论是教科书正文的阐述,还是各种练习的设计,都很重视信息文化的培养,尤其是重视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的引用与介绍。
③内容广、知识新。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覆盖的知识点范围广,内容新,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习尽可能多、尽可能前沿的信息技术知识。
④给教学活动实施留有较大的空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秉承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对教学内容不过于限制,特别是在信息加工模块更多的是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很少涉及具体软件的操作步骤。而且也不指定具体的应用软件,大大提升教师教学的弹性。
2)定量分析。
①章节与全书关系分析见表1、图2,章节与知识点数见表2、图3。注: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二章,信息获取;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第五章,多媒体信息加工;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第七章,信息资源管理。
2)各章图表分布分析见表3。
2.3 教学方法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倡导“以学生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一起为了学生,一定相信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每章的开头都有简短的前言,概括地表述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关系,有助于学生掌握本章的主旨;更值得一提的是,每节则以有趣的小故事的形式展开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思考和探索;此外,在每章的正文中穿插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点的实践活动,在每章的最后还附有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以上因素相互作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有了大幅提升。
2.4 教材的外部展示形式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在印制方面,正文中用宋体和楷体两种不同的字体排版,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涵义。此外,在页边上还有一些图片和文字,作为相关内容的拓展,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3 总结
3.1 特色
总的说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相适应,很好地体现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和编排合理、科学,重点、难点分布恰当。特别是教材的人文性、学法指导和学习评价是本教材的特色。与其他版本的实验教材相比,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使教师的教学更有弹性。详见图4。
1)内容体系创新。以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评价”为线索,打破工具软件的束缚,贴近生活,提取不同工具的共同属性,创造性地建构教材体系;以技术知识、方法与应用为线索,强调技术过程与日常生活的一体化,增润文化教育内涵,使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实现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构建
2)适应差异: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和工具选用上。
3)价值渗透。反对简单说教与硬性灌输,避免“价值教育”与“技术学习”两张皮现象,通过精心设计的应用、思考、讨论、评价等活动,让学生在信息问题解决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注重实践。每章以情景创设开始,进行主题点拨,教材内容在展开的过程中设置多样化并前后呼应的实践项目,章末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和教学内容形成连续整体,从而把活动总结、归纳、提升有机结合起来。
5)多元评价。教材将多元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避免了将评价与教学过程割裂开来的现象。
3.2 不足
当然,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操作性欠缺。技术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骨骼、信息素养是血肉,两者不能分离。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很难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本书在处理以上问题的时候显得非常巧妙,尽量避免用具体软件的操作步骤来实现技术的学习,而是采用技术层面的方法指导。但实际使用中,因为缺少了操作步骤,所以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就显得可有可无了,相当多的学生上课基本不带教材到计算机教室,相关操作就只能靠教师自己制作“学案”来解决。最终的结果是教材的使用率比较低。
问题二:弹性过大,教学难以把握。教材对于课程标准的细化不够彻底,即课程标准中对于某个模块内容的原则性说明并没有通过教材细化成足够具体的、明确的知识点,预留的空间弹性太大,教师在教学时很难把握。
问题三:某些单元内容多而泛,略显空洞。某些单元包含的内容过多,在有限的课时里不能正常完成教学。由于教材关注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教材内容涉及的技术知识面广,泛泛而谈的较多,可以动手的少,实际教学中有空的感觉,照教材上课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
3.3 对策
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一本综合性的“书”,具体包括下面一些组成部分。
1)自编学习指南。与教材配套使用,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一系列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主题任务来开展学习,每一个任务又分解成多个活动,使学习者每一次活动都有收获。或者前一次活动是后一次活动的素材,环环相扣。学习结束就意味着丰收时机的到来。这就使教材把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完成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采用任务驱动法,以主题任务的形式组织学习,可以打破单元间彼此相对独立的情况,将逻辑上相联系的单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习效果上实现1+1>2。另外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省课时,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学习指南要具有易读性和启发性,便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改革
一、引言
当前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并逐渐深入各领域当中,在这一大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得以充分显现。而在新课改的推动之下,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改革也被提上了日程,改革后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旨在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并且能够拥有较强的信息素养,以实现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简要谈谈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改革。
二、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待改进之处
第一,根据笔者的观察发现,虽然绝大多数小学生对计算机拥有较高的兴趣,但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热情却比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学生只是对玩电脑游戏感兴趣,而小学信息技术课当中涉及了大量如Windows操作系统、拨号上网等理论性极强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很难对其提起学习兴趣,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1]第二,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夯实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师往往会选择花费较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教学,希望能够通过此举帮助学生为后期的上机操作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教师逐渐陷入了重视理论知识讲解、轻视学生上机实践的教学“怪圈”当中,进而使得教学的枯燥感进一步加剧。另外,由于农村学校条件有限,计算机设备比较少且多为老机器,安排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时间也不多,进一步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第三,在眼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当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学生掌握基本计算机技能方面用时颇多,花费的心思也更多;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鲜少能够通过启发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对计算机学习进行创新,而此种讲授有余启发不足的教学模式也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2]第四,农村学校由于受到自身条件限制,能够用于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投资相对较少,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习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紧紧围绕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因此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比较有限,其时效性也明显不足,而有限的学习资源也难以帮助教师有效提升教学成效。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改革的策略分析
第一,改革后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需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安排和调整教学内容,使其能够更加贴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而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其可以更加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比如说笔者放弃了对《认识WindowsXP系统》这一章知识内容的单独讲解,而是选择将其在与Word、Power-point等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在学生实际上机操作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渗透教学,进而避免了纯理论知识教学而产生的枯燥感,而学生通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也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对学习信息技术更有兴趣。[3]第二,小学信息技术课本身具有实践与理论并存的特性,并且更倾向于实践操作。因此教师需要尽快调整当前的教学安排,坚持以实践操作为主,以理论讲解为辅。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将教学时间进行重新调整,保障在每一堂教学课上学生都能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进行上机操作,避免出现“纸上谈兵”式教学。譬如说在Word2003里写字的教学当中,笔者通过要求学生在Word2003中输入自己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感受,以及对如何改善信息技术课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第三,在新课改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锻炼其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譬如说在《图文混排》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几幅明星海报或影视剧剧照,进而要求学生通过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尝试为自己喜爱的明星或电视剧设计一幅宣传海报。从搜集资料到图文设计、排版再到最后完成海报制作均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教师并不做过多干预,这也为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和创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也使得学生可以有效将所学知识内容落实到实践当中。[4]第四,除了现有的教材等教辅材料之外,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强大的互联网,通过在网络当中下载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件、材料,或是为学生播放微视频、微课程等方式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其能够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而不断开阔自身眼界,进一步激发其深入探索和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积极性与动力,将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成效进行深化和升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尤其是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引导之下,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当中还需要结合具体学情,尽可能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并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培养和激发出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借助强大的互联网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优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在该课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作者:苏林林 单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务欢池学校
参考文献:
[1]徐燕红.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04):129-13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53
在时间紧迫、“压力山大”的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并没有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因而,在教学与接受教学方面,双方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默契。故而,导致了该掌握的知识未掌握,该教学的内容未传递。教学本是一件严肃而认真的事,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理应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将信息技术的基础性知识进行传递。保证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操作能力,巩固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关于高中信息技术的基础性。
一、知识技能基础
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是他们主要进攻的对象。因而,只要是关于高考考试的科目,学生与教师们都会表现得特别上心。但是,这样的观点往往就会隐藏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教师们与学生们的偏科会导致学生们知识面不完善,技能掌握不成熟的现象。高中信息技术就会在这众多科目中牺牲的一门学科。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能相对客观地看待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能理性地分析学习的重要性。就个人角度出发,高考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在整个高中阶段都让学生们绷紧神经面对学习,并且大多数时候都是面对主科学习,我相信这样的教学局面与压力会让很多学生感觉到压抑与失望。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作为高中学习阶段的副科教学是有着剂作用的。它可以稍微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们接受新领域的知识。并且信息技术的教学多了计算机的实际展示与参与,又相应地改变了课堂形式,让学生们领略到新的课堂形式。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我们教学中应该展开进攻的是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基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成为主宰者,任由学生们自由发挥,而教师们在课堂上并不过多地解释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固然能够让学生们接受,但是却会纵容学生们的散漫,从而没能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当然,作为21世纪的新生代,高中生们虽然掌握了部分基础知识,但是,但是却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这就是教师们教学工作的努力方向。我们并不是无事可做,我们要利用课堂与计算机操作,让学生们从基础知识与技能上接受信息技术。但应该提醒教师的是,注意教学课堂的氛围与学生们的主动性、参与性。
二、辅助工具
信息技术的教学其实又是为其他学科的教学与学习奠定基础。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为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技能,并将这种方式运用到其他的学科中。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能让学生们开拓眼界,能让他们通过计算机看到别人的想法与成果,能为他们解决在学习中、在生活中的难题。由此可见,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又是其他学科的辅助工具。但是,教师们在教学中应该提醒学生们的是恰当利用网络资源与技术辅助自我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万不可造成滥用的现象。针对信息技术课程作为辅助工具的教学,教师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工作。
首先当然是教会学生们检索的方法,即学会运用常用的浏览器、检索工具等。这对于21世纪的高中生来说是十分简单的。其次,就是关于检索过程中常遇见的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已经趋于独立,但是在面临问题时,他们往往会比较慌乱。让学生们了解常见问题只是为了协助学生们更好地利用学习工具,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最后,就是希望教师们能融会贯通。指导学生们利用计算机学习只是一种教学途径,教师们需要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穿插在其中,让学生们易于接受理论知识,也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相应地避免了理论知识的枯燥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单调。
三、学习深造及专业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也将影响学生们今后的学习深造及专业选择。在结束了紧张刺激的高中生涯后,学生们就将会步入大学的殿堂。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或者个人的爱好,我相信部分学生必然会选择关于计算机方面的专业学习。例如电子工程、应用物理、机械工程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习与信息技术课程是密不可分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只是在为学生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因而,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得让学生们意识到这个问题,让学生们以更加长远的、爱好的眼光看待信息技术课程。当然,这样的解释并不代表学习其他专业的学生就应直接放弃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就21世纪的社会现状来看,信息技术已然成为人们探讨的话题及交流的工具。高中生不能只是生活在学校这个温室中,将来他们必然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为了保证学生们不与时代脱轨,不与生活脱轨,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阶里教授必要的知识,让学生们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当然,这是需要教师们进行教学内容选择与规划的。
四、社会基本能力
信息教育课程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向前发展对相关人才需要的必然,是使学校培养的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众多课程中,基础工具性课程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基础工具性课程的学习,对学习者的生存和发展影响颇大。仓颉发明了文字,使得前人能够把日常生活的许多事情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后代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必须学习语文,因而语文课就显得格外重要,理所当然成了大家都必须学,而且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工具课。同理,计算机的发明,延伸了人的大脑,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掌握信息技术是我们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开设信息技术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教育部在2000年1月9日修改颁布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教育部以文件的形式指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重要性,我们应该以此为指南,在教学中认真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
1.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的关键
每们学科都有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数学的九九口诀表是基本知识,笔算、心算是基本技能,语文的字、词、句、篇是基本知识,查字典、遣词、造句、谋篇是基本技能,信息技术课程也如此,也有自己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那么究竟哪些知识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呢?一是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原理;二是操作系统的有关知识;三是计算机编程语言。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易变化,是进一步学习其它有关知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哪些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技能呢?一是计算机外设的连接,正确的开、关机程序,外设的调节与使用,如:显示器的调节、打印机、光驱、音箱等的使用。二是常用应用软件如: WPS、Word、画笔、书写器等的熟练使用和常用工具软件如kill、winzip等的安装和使用。三是熟悉键盘,掌握正确的指法,掌握一种常用的汉字输入方法。这些是正确操作计算机处理信息所必需的基本方法和动手能力。
每们学科都有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数学的九九口诀表是基本知识,笔算、心算是基本技能,语文的字、词、句、篇是基本知识,查字典、遣词、造句、谋篇是基本技能,信息技术课程也如此,也有自己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那么究竟哪些知识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呢?一是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原理;二是操作系统的有关知识;三是计算机编程语言。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易变化,是进一步学习其它有关知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哪些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技能呢?一是计算机外设的连接,正确的开、关机程序,外设的调节与使用,如:显示器的调节、打印机、光驱、音箱等的使用。二是常用应用软件如:WPS、Word、画笔、书写器等的熟练使用和常用工具软件如kill、winzip等的安装和使用。三是熟悉键盘,掌握正确的指法,掌握一种常用的汉字输入方法。这些是正确操作计算机处理信息所必需的基本方法和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掌握实用的技能,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我们的教学才会卓有成效。
二、注重应用和与其它学科联系,是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的重点
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在争论中,即只侧重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的教育,以使他们了解计算机系统,为将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打好基础,还是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方面的教育,把计算机看作一个辅助工具,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呢?现在争论有了结果,大家趋向于后者。因为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从事计算机专业工作。学习计算机只是为了熟练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以便能对将来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有一个较快的适应。
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体现在计算机是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的一种工具。学会运用计算机能为学好当前的课程及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手段,奠定必要的基础,正如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为了当作家,但如果不学习语文就无法完成其它各科课程的学习一样,计算机教育也同样不是为了培养计算机专家,只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交流和处理信息的手段,以提高各科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因此在教学中要落实信息技术的基础工具性地位,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尽量选择相关学科的内容作为教学的实例,使计算机成为学好其他学科的工具。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感受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乐趣和事半功倍的效率。这些联系不仅仅只发生在计算机与语、数、外之间,我们还应与其他更多的学科联系,有多种途径的联系,如:利用计算机谱曲,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片等,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学习软件,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把计算机知识融汇到各科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确实与语文数学课一样,是一们重要的基础工具性学科,不掌握信息技术就要被动、就要落后,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的着力点
传统的语文、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按照培养数学家和作家的要求教授学生,可结果是事与愿违,不仅没有造就几个大家,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写作水平很低,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差,信息技术作为一们新兴课程,在教学方面应反省这些,不能重踏传统学科教学的覆撤,培养出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上下功夫。
(1)在任务中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的源泉,选用能激发学生强烈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作为任务。任务与现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或是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如:绘制奥运五环旗、设计环境监测表等。
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笔者所在的廊坊卫生职业学院《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作为各专业的文化基础类课程,采用的是2008 年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信息化教育项目办公室、全国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培训与认证管理中心组织编写的《医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刘艳梅主编),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微软办公组件、网络基础知识与应用等,整个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总计64学时,其中理论内容22学时,实践内容42学时。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理论内容在多媒体教室通过讲授学习,实践内容在多媒体机房,由教师结合演示讲授新知,学生在教师辅导下上机操作练习。
问卷调查与总结 在2012至2013学年第一学期对药学、检验、口腔和影像专业的4个教学班级进行信息素养和关键能力的问卷调查,搜集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初始能力、兴趣和态度、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相关数据。通过调查研究与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操作技能,但是缺乏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知识经验得不到迁移,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内容进行操作技能的学习,一方面养成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无法开展自主学习。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接受基础学习,已经形成一定的学习模式;当前在职业院校的学习,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从知识为本位转向能力为本位,将各种能力的提升作为学习活动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关键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职业院校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一技之长,还要具备应对多变的社会和职业需求的各种能力,例如问题解决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等,我们把这些重要的能力称为关键能力。关键能力的获得应当与专业技能的掌握是在学习期间同时发生的,并不是替代,而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关键能力的渗透策略
浙江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吴雪萍曾将各国培养关键能力的策略概括为整体、基础和渗透等三种策略,其中渗透策略是指将关键能力的内容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开展不同方式的学习活动来获得关键能力的培养。通过在不同专业《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进行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活动设计、合理评价等3个方面细化与总结渗透策略,以深化关键能力的培养理念。
以过程为依托,深化能力理念 以杜普斯为代表的学者,将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问题情景的设置与分析;陈述性知识的阐释与运用;问题的具体处理;一般化和建立普遍联系。关键能力需要在行动导向中获得,也就是通过学生真实的参与、真实的做而得到的。由此看出,关键能力的培养需要渗透行为导向式的教学中,需要为学生创设激发学习动机的各种情境,在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通过“做”获得关键能力。比如,项目学习是一种以教促学、以学定教的教与学的方法,以项目贯穿始终;问题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方法;情境教学属于目标教学的一种活动方式,它强调的是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情境中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例如模拟式、真实式、试题式等。这3种学习方式既有共同点又各有侧重。均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定的情境,分别以项目、问题、情境为核心,变换教师不同的角色,促进学生体验团队合作、信息处理、语言表达、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等能力的提升。
以活动为中心,设计有效教学 在各种促进能力提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开展的学习活动是整个学习的重点,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从一种技术的角度设计教学将会帮助教师更深入的全新理解教学,从而能更有效地开展师生的互动学习。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分析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者等基本特点,并利用知识建模形成知识网络图作为活动任务设计的依据;然后设计意义建构活动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能力生成活动。
以间接为手段,实施综合评价 关键能力是通过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得到渗透的,能力的获得是一个长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结果,在校期间关键能力的评价以间接手段实施、结合课程进行综合评价,更有助于学生增强关键能力的意识,合理评价能力的渗透。例如在项目学习中,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学生的中间作品、最终作品的展示等环节能够帮助教师观察学生的相应能力是否得到训练,学科内容是否掌握,结合学生的资源目录、模拟式问题解决、态度的问卷以及自我评价等,这些间接方式能够有效的综合评定学生的关键能力。
阅读、写作和计算被公认为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这三种能力。信息技术已经引起了传统教育三大基石(阅读、写作、计算)的裂变;未来“信息技术将“教师为中心”变为“学生为中心”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形成自主性、创新性、竞争性的新人格特征,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更新了学生的价值观念,实现了人格素质现代化
1、 高效检索和超文本阅读成为主要阅读方式。基于多媒体、网络的知识联结是网状,非线性的,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这种近乎“全息”的跨时空阅读方式,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效率。基于网络的高效率检索无疑是超文本阅读的又一亮点。信息技术同时改变了知识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人类知识的传播突破了时空和容量限制,还突破了语言文字种类的限制,知识的传播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 网上写作,博客存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写作习惯。键盘输入逐渐取代纸上书写,博客可以承载思想的点点滴滴,便于存储与管理。网上写作可以实现多媒体化,除了使用文字还能配以图片、声音、动画等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
3、计算早已不是仅与数学及数学教育教学有关的数字运算,正在迎来的是一个所谓“数字化”时代,云计算必将成为一种最新的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的计算服务方式。传统计算仅与数学和数学教育有关,仅限于数字运算。当计算机的应用深入和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后,文字、图片、动画等都可以转化为计算机的二进制运算,这就大大拓展了计算的概念,并使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数字化”,如数字图书馆等。云计算是信息社会出现的新名词,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它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无需人为参与。
二、信息技术对教育观念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知识来源多元化,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对于事物的看法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师限定的思维,在这个时代,新知识、新思维、新观念的传播更便利,直接导致学生的个性化更强,这种背景下我们发现我们的旧的教育观念所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大,持有旧观念有的教师的课堂不得不面对学生无言的反抗甚至和学生的冲突,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从教育观念上思考我们的教育,我们不得不面对这种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我们不能主导他们的学习,只能起引导和辅助作用,我们应该还课堂于学生,还学习于学生,只有改变这种陈旧的观念才能使教师适应网络进代的教育发展,同样,学生的学习观念也应与时俱进,自主学习、广泛汲取,学会从更广的渠道汲取新的知识才能适应这个时代。
三、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的影响
随着科学的发展,教学资源从传统的教育的单一的印刷教材及参考资料发展到现代信息教育使用的多种教学资源,它包括多媒体电子教案、VCD教材、和多媒体课件。教材的数字化是必然的趋势,现在就有一些Flash书,点读机,都是教材的不同表现方式,能够增加教材的表现力。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由教师作为单一的知识来源的局面被打破,同时突破了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教师可以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网络上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字化内容,教师开发或者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创作的数字化作品,网络上各种学习化社区等等,都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就彻底打破了知识来源仅仅是固定不变的书本或是参照书本的某个知识内容表述所制作的单个课件的束缚,学生所获得信息量更为丰富,不同学生的学习自由度也得到了延伸,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偏好跳转到相应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等。
四、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1、学生学习信息的方式多样化和快速化。未来网络引入课堂后,因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手段和目标等多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众多的不同,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看,具有十分鲜明的学生与计算机和网络的“交互式”特点。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把从教师和教材上的得到的指导性语言,变成自己对计算机的一种操作,计算机立即给予验证和响应,反馈迅速及时。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更加高效。
一、规定会计软件标准数据接口的必要性
1.的需要。随着机应用的迅速发展,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水平日益提高。目前很多企业都已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然而,由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都用要开发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会计管理系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要提高管理层次,就要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并且这种结合是密切而不是松散的,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应充分共享和交换。因而,拥有一个规范的数据接口标准,正是企业目前所急需解决的。
2、软件公司发展的需要。财务软件应该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可以按照公认的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进行数据的转换,而目前市场上各种版本的财务软件却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得不同的财务软件之间不能相互交换数据。为了更好地使软件公司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共同发展,拥有一套标准数据接口也是他们所急需的。有了统一的、公认的标准数据接口,使企业在选用或开发管理型财务软件时,不必更换已有的财务软件,就可以顺利地实现系统集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即使系统不断地更新,这些数据资料也能长期保存下来并有效利用。
3、政府组织、企业集团等审计与统计的需要。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入到集团公司、企业主管机关的审计工作之中;同时,国家财政、税务、审计、统计部门也要求加快发展审计电算化。要想成功地发展审计电算化,统一各行各业的会计核算系统的数据标准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审计业务大部分必须到客户那里去完成,并且是对在客户的计算机上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和测试,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还会不断有数据更新和交换。设想一下,如果各行业运用不同的财务软件,数据格式五花八门,对审计电算化工作来讲就要为每一个会计核算系统匹配一个相适应的审计软件,才能正常地进行工作,那将造成多大的麻烦和浪费。因此,无论是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还是政府审计,都需要一套数据接口标准,将不同格式的数据转换成同一格式,从不同版本的会计软件中直接取得数据。
集团公司、企业的主管机关、税务和统计部门在进行数据、报表汇总时也由于下属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数据格式不统一而难以进行。由此可见,标准数据接口无论是对集团企业、政府组织的审计或统计工作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4、中外软件的交流。随着对外经济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三资企业。由于会计制度的不同,公司通常同时采用两种财务软件对同一数据进行操作管理。一方面,利用外方的会计软件产生报表,进行会计信息汇总,提供给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分析、决策;另一方面,公司利用本国的会计软件,对公司日常的财务经营状况进行处理等。然而,这两者之间由于缺乏标准数据接口而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
财务软件应有广泛的适应性,既要有处理国内事务的能力,还应考虑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国外的管理软件进入国内市场,带来了国外企业的许多新的管理思想,如果实现了标准数据接口对数据的转换,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会计软件的水平,同时也促进了中外软件的交流。因此,为了提高我国会计软件的性能,使我国的会计软件能早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必要参照国际惯例,制定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数据接口标准。
二、实施方案和过程
1、立项。上海市财政局为此确定了关于建立标准数据接口的项目。考虑到各种不同层次对此项目的需求以及紧迫性,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会计软件专业委员会就此问题的具体实施方案立项。1998年4月,上海市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接受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委托,为上海市财政局会计处制定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数据输出接口标准,成立了该课题的项目组。
2、调查。上海市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针对制定标准接口这一课题进行了许多次讨论;对上海市各财务软件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集团财务审计部门等,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查阅了国外有关数据接口的资料。在完成这些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会计软件数据接口问卷;走访了用友、万能、博科、金蝶、大沪、科发、恒远、奇胜、安易、海天、达易、卓越、铂金、佛氏、明鸿、智光、SAP、SSA等软件公司,以及纺织、化工、石化、机电、外经、建材、冶金、商委等行业财务审计部门,并进行了问卷调查。
该问卷共分为八个部分,分别对各公司使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总体系统要求进行调查、对帐务处理系统进行调查、对报表生成系统进行调查、对工资核算系统进行调查、对固定资产处置系统进行调查。对销售系统进行调查、对材料核算系统进行调查以及对存货核算系统进行调查。
在调查各单位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总体情况中,主要针对各种软件所包括的功能模块、平台、开发该软件所用的工具,以及软件所输出数据的格式和接口标准等各方面的具体实施细节进行提问。
项目组在大量调查研究和问卷提问的基础上,再通过召开研讨会和进行个别咨询等,进行了极为广泛的意见征求后,制定了《上海市会计软件数据标准接口规范》。
3、调试。标准数据接口课题组用标准接口文件测试了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建材集团总公司、上海东方航空公司、上海高桥石化公司、上海金山石化公司、上钢三厂、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数据,并与上海大学的机技术人员进行探讨,进一步修定原方案,提出了2.0和2.1两个版本。大家一致认为此文件是现行条件下比较合适的,有利于统一各软件间数据转换,有利于各软件公司的公平竞争,有利于国家财税部门的数据统计,有利于统一的电算化审计,有利于和国际财务软件方向接轨。这反映了上海市会计电算化科研方面的水准,为在更大范围内全面开展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可能。
4、完成情况。如今随着标准数据接口的出现,使得市场上各种版本的财务软件因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不同软件公司的软件产品之间不能相互交换数据的,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在中日合资企业摄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一些单位,利用上海市标准数据接口项目组制定的数据接口标准,已成功地使立成软件的数据得到转换,并为其所用,从而圆满解决了共享数据的问题。在此项实验中已充分证明了不同软件公司之间的数据可以通过应用标准数据接口来实现数据转换。法国索迪斯餐饮服务有限公司通过万能财务软件公司应用由上海市标准数据接口项目组制定的标准数据接口,成功地将国外软件数据转换成功。由德国SAP软件公司与海天软件公司共同合作,也已经将上海麦得龙大型超市日常数据转换成功。这已充分证明了中外软件数据的交流,也可以通过标准数据接口来实现,同时也提高了我国会计软件的性能。
在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的关于标准数据接口实验中也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们通过运用标准数据接口文件,将计算机中心小型机上的RPT文件转换成DBF文件,再运用标准数据接口将其转换成TXT的格式,使数据能够运行在通用办公自动化软件Excel的XLS文件上,实现将小型机上的数据转出,使这些数据同样可以运行在微机上,从而实现了定点开发的软件数据与商品化通用软件数据之间的转换。这也证明了企业间的各种应用软件数据也可用标准接口来进行转换。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a)-0114-02
该文所提出的对话教学并不是把教学还原为一种类似交谈或问答的对话,而是强调师生要以对话精神看待教学,以对话的精神对待教学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以对话的立场和原则实现师生之间的精神和知识的沟通与交流。
1 “对话”提问的定义与内涵
传统教学所采用的填鸭方式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当今教学,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 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即对话教学。所谓对话,不仅仅是一种调动学生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激活课堂的教学技巧,更是一种走进心灵的教育境界。对话从不把教学现场的人分成教师和学生,在对话式教学中,所有人都应该认为自己在接受新知识,可能所有人都在某个时刻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
提问是体现对话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或者说,提问是教员与学员之间的语言活动。“对话式”提问是这一活动的较好体现,它是建立在师生之间平等、尊重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和倾听而进行的相互沟通与学习的重要途径。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对话不仅仅指教员与学员之间的谈话与讨论,更是指建立在学员独立思考、创造及其独立个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师生之间的智慧交汇与思维沟通。
“对话”不仅需要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更需要教员为对话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员与之进行积极对话,同时在对话中不断挖掘学员的自身潜能,使其能与教员之间、学员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最终推进学员的素质、能力、知识的建构性发展。
鉴于此,“对话”的主题设定、教员与学员之间如何进行角色转化以及对话中出现的各种状况、问题等等,均应作为授课教员在备课过程中应重点考虑、谋划的部分。
2 巧妙设置“对话”问题
面对课堂提问,研究的角度不同划分出的种类也不尽相同,比如依照问题思考水平高低来划分,可以把问题分成三种:记忆性的问题,思考性的问题,探索性的问题;而按照课堂提问的形式可以分成设问型,追问型,疑问型,互问型等。
在对话过程中,教员所采用的问题类型可以不拘泥于某一种,而是可将多种类型综合运用,下面就以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的一些实例展开阐述。
2.1 设置“真问题”,引发有效对话
针对对话设置的问题,应该能够使学员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且敞开自己的真问题,因为正是某种确切的无知才导致某种确切的问题,从而使提问者在不知道答案的前提下,迫切地希望从解答者亦即教员那里获得正确的解答。因此教员应该采取多种措施,让师生在彼此质疑与解释过程中形成课堂对话学习的共同体。
为了实现这一过程,教员需要做好两方面准备工作。其一,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心态,抛开教员与教材的权威地位,蹲下来和学员交流,即在心灵深处平视学员。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创设自由安全的课堂对话环境,教员可以以“还有什么问题吗?有不同意见吗?谁来说一说,错了也不要紧”等课堂话语方式为学员营造宽松自由的心灵环境和平等对话的氛围。其二,也是关键的一点,即合理设置“真问题”,所谓真问题是指那些需要寻求理解的问题,这种问题实质上是在邀请学员帮助教员一起寻求答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员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教员通常可以设置“陷阱”与“冲突”,通过“陷阱”可让学员在浅层次上解决问题,而通过冲突可让学员在深层次上理解问题。下面就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模式识别这一讲为例,将学员与教员的对话过程展示如图1所示。
2.2 “产婆术”教学,形成兴趣对话
苏格拉底在自己研究哲学和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了著名的苏格拉底问答法,他自己把它称为产婆术。这种方法包括以下4个步聚:(1)讥讽:针对对方的发言不断追问,使对方认识到自己的无知;(2)助产术:帮助对方得出问题的答案;(3)归纳:将各种具体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具体事物中的一般共性和本质的东西;(4)定义:把具体事物重新归入一般概念,得出关于事物一般定义。
在以上4个步骤中,笔者进行了客观的选择,即将第一个步骤讥讽舍弃,因为这可能对于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取而代之的是“设疑”环节,即让学生在疑问中产生兴趣与积极性。对于后3个步骤,笔者提取其精华,将其运用到了实际教学过程中。
在课堂中,教员的角色类似于战场中的指挥员,不仅肩负指挥战斗的职责,更应该采取多种手段鼓舞士气,提高战士即学员的作战勇气。如果教员提出的问题十分无趣,毫无悬念,学员就会失去兴趣,不再关注教员的课堂,甚至沉闷无语。因此,教员在课堂提问中,应该努力将学员的兴趣点聚合,让更多的学员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整个对话过程中。基于此,教员的提问要能够开拓学员的思维,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员的思考和求知欲,引导学员的探究活动,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其创造力。正如苏格拉底所提出的“产婆术”教学方法,通过对对话者的观点进行一步步深入的追问,让对方发现自己思考问题的不足,从而自己去寻找答案,即将知识的生成权交给他的各式各样的学生,这种对话方法与对话精神在今天的教学中仍具有实际意义。下面笔者就以课程中“信息安全”这一讲为例,阐述兴趣对话的产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融入教员-学员对话,更加融入了学员-学员对话。(见图2)
3 “对话”教学为课堂带来勃勃生气
在完整的授课过程中,笔者从始至终注重将“对话”引入课堂,精心准备对话主题,但是由于学员长期一直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在授课之初,面对对话提问较为被动,即使有个别学员愿意与教员之间进行对话,也较为拘谨,不敢勇于发表个人的观点。面对这种现象,笔者一方面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授课环境,大胆鼓励学员,即使对话没有获得预期效果,也给予学员一定的口头表扬,如“谢谢你,你又一次强化了我的认识,你们看,他运用了一种智慧―想象”等,同时记录勇敢参与对话的学员,将对话的数量与质量列入到平时成绩的考核中。
通过不断的鼓励与公平的奖惩机制的实施,在课程中期,70%以上的学员都能够积极与教员进行平等对话,在课堂中,教员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与学员转变角色,把自己变为需要帮助的对象,同时对于学员的对话发自内心进行肯定。
随着对话模式的不断推进,在课程后期,课堂中不再仅仅局限于师生对话,甚至出现了生生对话,即学员与学员之间的自然对话。正如明代学者陈献章所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员之间的质疑与解答更能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学员之间的话语描述有时比教员更为直接与易于理解。
“对话”为课堂带来了生机,是一种培养师生生成性思维,体现教学创造性品质的教学形态,不仅解放了传统课堂对学生在思想和精神上的束缚,更让学员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
参考文献
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下,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高速化、集成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加速了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既有冲突又有合作,既有同化又有异化的新一轮人类融合过程。就审计领域而言,桌面审计系统从绕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 around the computer)发展到穿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 through the computer)再到利用计算机审计(auditing with the computer)方式,几乎已经将所有的审计技术、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包容到了网络审计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审计人员无时无刻不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审计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审计理论的根基,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审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有必要先澄清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审计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的关系。就本质而言,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理论都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成果,只不过审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审计理论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审计理论基础应该是审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局部来考虑,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但是,审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它不具备审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换句话说,审计理论基础是其他学科和审计理论体系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部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先有审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审计理论学科体系;(2)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3)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审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审计活动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审计应用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审计基础理论同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审计基础理论具体包括审计目的、审计概念、审计原理、审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审计基础理论是对审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审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就本质而言,审计基础理论仍然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范畴。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凭借其特有的高度渗透性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审计理论基础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同时,随着审计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手段不断改进,审计人员观念、素质以及工作方式、技术手段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审计学科相关的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等其他学科理论引入审计理论基础的范围,并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审计环境的互动性。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审计领域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审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审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审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因而能否与审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充分实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和交融。如上述,审计理论基础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通过感染、借用、移植等方式的渗透,使审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审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审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审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功能。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变化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巩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多种学科理论会广泛地渗透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如企业再造工程、虚拟企业、学习型组织等也都将广泛地融入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发展性
纵观审计的发展,可以看到,审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审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审计信息需求者对审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审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审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
(三)交互渗透性
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下,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高速化、集成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加速了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既有冲突又有合作,既有同化又有异化的新一轮人类融合过程。就审计领域而言,桌面审计系统从绕过机审计(auditing around the computer)到穿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 through the computer)再到利用计算机审计(auditing with the computer)方式,几乎已经将所有的审计技术、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包容到了审计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审计人员无时无刻不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审计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审计理论的根基,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审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有必要先澄清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审计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的关系。就本质而言,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理论都是审计实践经验的和成果,只不过审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审计理论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审计理论基础应该是审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局部来考虑,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但是,审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它不具备审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换句话说,审计理论基础是其他学科和审计理论体系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部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先有审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审计理论学科体系;(2)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3)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审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审计活动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审计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审计基础理论同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审计基础理论具体包括审计目的、审计概念、审计原理、审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审计基础理论是对审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审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就本质而言,审计基础理论仍然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范畴。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凭借其特有的高度渗透性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审计理论基础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同时,随着审计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手段不断改进,审计人员观念、素质以及工作方式、技术手段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审计学科相关的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等其他学科理论引入审计理论基础的范围,并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审计环境的互动性。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审计领域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审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审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审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因而能否与审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充分实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和交融。如上述,审计理论基础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通过感染、借用、移植等方式的渗透,使审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审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审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审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功能。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变化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巩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多种学科理论会广泛地渗透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如再造工程、虚拟企业、型组织等也都将广泛地融入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发展性
纵观审计的发展,可以看到,审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审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审计信息需求者对审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审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审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
(三)交互渗透性
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审计理论基础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直接引入)、借用(间接引入)、感染(相互影响)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共同服务于审计理论,大大地促进了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互渗透性。
(四)质量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质量性具体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和品质性三个方面。就稳定性而言,尽管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的长河中呈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而言,审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审计理论根本就无从发展。就安全性与品质性而言,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保证审计理论基础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缺乏安全性、品质性的审计理论基础根本就不具备支撑审计理论的能力。
(五)虚拟性
审计理论基础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资源迅速结合而成的客观存在,它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审计领域内支撑审计理论的纯审计理论基础的虚拟化,二是审计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交互渗透关系的虚拟化,即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动态联盟式的虚拟组织系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新
(一)信息技术学
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领域,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兼有计算机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 slaw)、基尔德法则(Gilder 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 slaw)。这些理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审计领域之中,与传统的审计理论进行不断地分化与组合,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不断的扩张。
(二)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审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审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审计”(Forensic Auditing)这一特殊的审计发展分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审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地审计判断、合理性,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诉讼审计通常涉及到对审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对审计要情、审计情况加以陈述、以审计结论甚至审计报告的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三)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