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2 14:42: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血细胞分析仪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imary function of 3 kinds of hematology analyzers( SYSMEXKX-21N,ABBOTT CD-3200 and BEKMAN-COULTER AC.T 5diff) by examining anticoagulation blood samples from randomized patients. Methods: 3 kinds of hematology analyzers were employed to measure total vari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precision of WBC,RBC,HBG and PLT with quality appraisal specimens from Clinical laboratory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anticoagulation blood samples from randomized inpatients . Results: There was no remarkable difference in total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WBC, RBC and HBG from three kinds of Hematology Analyzers. But total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PLT(4.85 %) from CD-3200 is higher than those from others. Conclusion: SYSMEXKX-21N,ABBOTT CD-3200 and BEKMAN-COULTER AC.T 5diff, three kinds of hematology analyzers, can be applied to clinical laboratory determination, with much attention paid to the platelet count of Abbott CD-3200 Hematology Analyzer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Hematology analyzer; Evaluation; Total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血常规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手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越来越受到医疗工作者的重视。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分析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手段,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精确度高的优势。其检测值直接指导着临床工作,是病人进行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1];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血细胞分析仪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血细胞数值的准确,为此对我科采用的三种血细胞分析仪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今后的血细胞分析、检测、血细胞分析仪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采用120例我院随机住院病人抗凝全血的标本和卫生部提供的临检室血细胞质量评比液,批号:2008221、2008222、2008223、2008224、2008225。每日对评比液测定1次,连续1月,然后对各台仪器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仪器类型 SYSMEXKX-21N(日本SYSMEX公司生产)、雅培CD-3200(美国ABBOTT公司生产)、BEKMAN-COULTER AC.T 5diff(美国BEKMAN-COULTER公司生产)。
1.3 试剂 均为厂家生产的配套试剂。
1.4 操作方法 严格按照按说明书操作程序进行,测定前用质控校正仪器。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随机资料方差分析法,P
2 结果
2.1 总变异系数测定 采用卫生部提供的临检室血细胞质量评比液,批号同上。按下列公式求出其总变异系数(TCV)[2)。设标本数为u,各标本测定次数为n,标本间的离均差平方和为SSQ,则:TCV=SSQ/u(n-1)X×100 %。
血细胞分析仪SYSMEXKX-21N、雅培CD-3200、BEKMAN-COULTER AC.T 5diff的总变异系数结果表明:白细胞(WBC)总变异系数在三种仪器分别为1.34 %、1.16 %、1.33 %;红细胞(RBC)总变异系数分别为0.57 %、0.57 %、0.77 %;血红蛋白(HBG)总变异系数分别为0.59 %、0.46 %、0.60 %;血小板(PLT)的总变异系数分别为1.29 %、4.85 %、1.65 %。
2.2 标本测定 120例我院随机住院病人抗凝全血标本,分别于三种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标本检测,并运用SPSS13.0版随机资料方差分析(ANOVA),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实验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三种分析仪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 WBC、PLT、RBC、HBG三种仪器检测结果(26.54.31±1.17131.2±29.1CD-32001206.33±3.76207.8±122.64.07±1.08133.3±30.3AC.T 5diff1206.65±4.02202.1±131.14.33±1.18128.7±29.6F值0.06120.02170.04090.0320
注:各组均P>0.05
3 讨论
SYSMEXKX-21N血细胞分析仪是三分群电阻式血细胞原理,根据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进行分析和计算。ABBOTT CD-3200是细胞五项分类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法(MAPSS)原理,根据标本在水动力聚焦系统的作用下进入检测部,在激光束的照射下,细胞在多个角度都产生散射光,根据计算将结果分类得到。AC.T 5diff血细胞分析仪运用细胞化学光吸收和体积分布技术(Absorbance cytochemistry and Volume,AcV)进行细胞五项分类[2]。
随着医疗市场的变革,临床和患者对检验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多的诊断指标,更快的检测速度,更低的检测费用,最重要的是更准确的数据,在临床工作中运用更快速、更准确、重复性好且成本合理的血细胞分析仪是大势所趋,满足临床不同标本检测要求,而每台仪器的质量高低,所检测标本的准确性对临床工作影响甚大。为此我们对SYSMEXKX-21N、ABBOTT CD-3200、BEKMAN-COULTER AC.T 5diff三种血细胞分析仪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权威性,我们采用卫生部提供的临检室血细胞质量评比液,计算WBC、RBC、HBG、PLT的总变异系数(TCV),结果WBC、RBC、HGB总变异系数相差不大;PLT的总变异系数分别为1.29 %、4.85 %、1.65 %。显示雅培CD-3200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小板(PLT)的测试中,其总变异系数(4.85 %)较大,与已报道文献(4.92 %)[3]相近,在我们临床工作和血细胞分析仪的选择中值得注意。因SYSMEXKX-21N、雅培CD-3200、BEKMAN-COULTER AC.T 5diff相关性、线性、交叉污染率、重复性等已有报道[4-6],故在此不进行分析。
120例我院随机住院病人抗凝全血标本,其检测结果值有高有低,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反映基本的临床情况;WBC、RBC、HBG、PLT随机资料方差分析,三种分析仪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SYSMEXKX-21N、ABBOTT CD-3200、BEKMAN-COULTER AC.T 5diff血细胞分析仪均可运用于临床检测中,可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 熊立凡.临床检验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0-81.
[2] 徐孝伦,秦育滨,刘雁翔.CD1200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6,25(3):140-142.
[3] Ehrmeyer SS,Laessig RH.Has compliance with CLIA requirements really improved quality in US clinical laboratories[J].Clin Chim Acta,2004,34(6):37-43.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采用的仪器是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KX-21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1.2 试剂 ① 仪器用的稀释液、清洗液、溶血剂均由日本Sysmex公司提供。② 显微镜计数用的血小板稀释液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配制,冰箱保存。 ③EDTA-K2抗凝剂
1.3 标本来源 选自2008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血小板结果异常的血标本共207例,另挑选血小板结果正常的血100作对照。
1.4 用EDTA-K2抗凝全血2ml,充分混匀后,2小时内KX-21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取血小板检测结果异常的血标本,同时用显微镜手工计数,另取血小板检测结果正常的血标本100例同时用显微镜手工计数,比较两法结果。
2 结果
血小板少于100×109/L的血标本121例,为A组;血小板大于300×109/L的血标本86例,为B组;lind板在100~300×109/L的血标本100例,为C组,其两法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3.1 在Sysmex X-21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由于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计数是在同一通道中进行,且它们之间仅以体积大小来区别,因此,血小板的计数易受小红细胞数量或红细胞碎片的影响,由于血液中小红细胞的数量远大于血小板数量,即使有少量的小红细胞混入血小板计数范围内,也会对血小板计数造成很大的影响。在血小板直方图右侧下降后继而抬高呈驼峰样改变,血片油镜检查显示红细胞较小或红细胞碎片较多,两种方法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 由于血小板的特点易于粘附、聚集。李永红等认为采血是否顺利是造成血小板偏低的的一个重要原因。采血过程中因操作缓慢,穿刺不顺且组织受损后,组织凝血因子易混入血标本,混匀不及时等均可促成血小板聚集,从而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块,这是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结果偏低的常见原因之一。这时血片镜检可见血小板聚集成堆。遇到这种情况应重新采血测定。
3.3 某些血液病可造成血小板数真正减少,如骨髓巨核细胞生成不良(如障);血小板破坏增加(如DIC、IPT);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大)等。
3.4 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试剂质量、地线、电源和药物等因素均能对血小板的计数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检测过程中应尽可能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以使血小板计数可靠,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参考意义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赵红燕.血液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分析.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8.1.3(2):27
[2] 陈梦珍。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影响因素的探讨。江西医学学报,2005,23(3):243-244
[3] 詹灵凌,秦雪、林发全等。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纠正,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5):763-764。
1.1 每日保养
日常工作完毕,应进行一次“清洗设备”。如果标本量大时,可设置100次自动清洗一次仪器;可在主界面点击“设置”“自动清洗设备”,当仪器测试到设定的次数,仪器会自动执行清洗设备。
1.2 每周保养
每周进行一次“清洗液浸泡”白细胞池、红细胞池、DIFF池。
1.3 每月保养 为了避免采样部件受到污染而干扰计数结果,用蘸有酒精的棉签擦拭吸样针及拭子上的污渍。血液的采集为真空采血,样本在测试时采样针穿透管盖时碎的皮塞会出现管道堵塞,要清洗反冲配合灼烧防止堵孔故障。
2 实验室室内环境与卫生的保持
由于BF-6800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激光流式细胞技术称鞘流系统:细胞经鞘流稀释液作用,单个排列在流式通道中央,激光进行细胞的光散及光吸收的测定,分析细胞的内部结构,迪瑞DIFF通道实现了对大量细胞进行依次、准确、快速的测定,其独特的设计能够保证每个细胞依次通过鞘流微孔,检测细胞体积的测定,在200μs内细胞内容物的分析,此检测装置能够有效防止气泡及静电的干扰,保证获得高精度的白细胞的分类结果。BF-6800血细胞分析仪的这种分析原理和特点决定了其对实验室环境和卫生条件要求较高,否则将对实验结果造成不良影响。为此,BF-6800血细胞分析仪所在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地面无尘,无杂物,所有的桌椅工作台面应用消毒液擦拭,并且室温保持在15℃~30℃之间。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96
SYSMEX KX -21是日本东亚公司生产的三分类血液分析仪,比起以往的手工法血细胞分析,这种血液细胞分析仪性能优越,每小时可以检测60个标本,WBC线性范围:0~99×109/L。每个标本可提供18个分析参数以及细胞直方图[1],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给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了足够的指标。但由于分类计数原理等因素,对于血液病的诊断只能起到过筛作用。现将比对结果报告如下。
1 仪器与方法
1.1 仪器 (1)日本原装SYSMEX KX-21自动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原装试剂。(2)对照仪器:SYSMEX XS-1000i全血细胞分析仪以及配套原装试剂。(3)OLYMPUS显微镜:白细胞分类计数。(4)标本:EDTA-K2抗凝血。(5)质控品:原装配套质控品。
1.2 方法 按正常开机方式开机,预热稳定后,依据ICSH推荐方法[2]将原装质控品和新制备的新鲜抗凝血标本在3 h内进行两台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上机测试[3]。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评价指标与结果分析
2.1 精密度 依据ICSH推荐的血液分析仪评价方案进行精密度分析,取EDTA-K2抗凝新鲜全血样本1份用SYSMEX KX-21和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做全血模式分别测量11次,取2~10次(第1次弃去)测定值,获得5项血细胞参数,分别计算精密度(CV值)。见表1。
【摘要】 目的 目前在县以下地区使用三分类全血细胞分析仪的医院很多,现就校对后的SYSMEX KX-21全血细胞分析仪其中WBC总数进行主要的性能评价。方法 对SYSMEX KX-21分别进行精密度、总重复性、线性范围、仪器与人工白细胞分类比较,并与SYSMEX XS-1000i全血细胞分析仪作可比性测定。结果 精密度:RBC、HGB、WBC、PLT、HCT的CV均
【关键词】 全血细胞分析仪精密度; 总重复性; 线性范围; 分类计数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96
SYSMEX KX -21是日本东亚公司生产的三分类血液分析仪,比起以往的手工法血细胞分析,这种血液细胞分析仪性能优越,每小时可以检测60个标本,WBC线性范围:0~99×109/L。每个标本可提供18个分析参数以及细胞直方图[1],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给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了足够的指标。但由于分类计数原理等因素,对于血液病的诊断只能起到过筛作用。现将比对结果报告如下。
1 仪器与方法
1.1 仪器 (1)日本原装SYSMEX KX-21自动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原装试剂。(2)对照仪器:SYSMEX XS-1000i全血细胞分析仪以及配套原装试剂。(3)OLYMPUS显微镜:白细胞分类计数。(4)标本:EDTA-K2抗凝血。(5)质控品:原装配套质控品。
1.2 方法 按正常开机方式开机,预热稳定后,依据ICSH推荐方法[2]将原装质控品和新制备的新鲜抗凝血标本在3 h内进行两台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上机测试[3]。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评价指标与结果分析
2.1 精密度 依据ICSH推荐的血液分析仪评价方案进行精密度分析,取EDTA-K2抗凝新鲜全血样本1份用SYSMEX KX-21和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做全血模式分别测量11次,取2~10次(第1次弃去)测定值,获得5项血细胞参数,分别计算精密度(CV值)。
2.2 总重复性 取EDTA-K2抗凝新鲜全血样本1份标本(与精密度测定为同一标本),按正常操作在SYSMEX KX-21分析仪上机连续测定10次,然后在室温下放置1 h、3 h,分别再连续同样的测试。将均值列表计算结果。见表2。
2.3 线性范围 取WBC在线性范围内标本1份,WBC超线性范围1份分别上机检测,线性范围内标本再用稀释液将其80%、60%、40%、20%分别测定2次,SYSMEX KX-21血液分析仪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WBC 0.993,RBC 0.990,HGB 0.999,HCT 0.989,PLT 0.991。WBC在线性范围外的分别1∶100、1∶200、1∶300倍稀释分别测定3次,其WBC相关系数为0.844。
2.4 仪器白细胞分类和人工分类比较 选50份标本,其中WBC总数>100×109/L3例,其中WBC总数
3 讨论
SYSMEX KX-21是日本东亚公司生产的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其基本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计数精密度高,RBC、HGB、WBC、PLT、HCT的CV均
SYSMEX KX-21仪器在线性范围内的计数结果准确、可靠,但此种仪器的白细胞分类,只能起到过筛作用。该仪器是一种基层较理想的全血细胞分析仪。
参 考 文 献
[1] 戴泽宁,金红,谢鑫友.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中镜检标本筛选条件的探讨[J].检验医学,2004,19(4):366-367.
[2] 李影林.中华医学检验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76-293.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
深圳迈瑞公司生产的BC-5500血液分析仪。
1.2试剂
BC-5500专用配套试剂(溶血剂、稀释液、清洗液)。
1.3其他
校准物与质控液,全血校准液(由深圳迈瑞公司提供),全血质控物(由青海省临检中心提供)。
1.4方法
1.4.1按仪器维护保养要求,对仪器进行全面的维护,经常保持微孔的清洁,以保证BC-500在正常条件下批内重复测定变异数(RCV)在规定范围内,每次实验前血液分析仪用全血校准物校准仪器后,严格按仪器操作步骤进行测试。
1.4.2用含EDTA-K抗凝管,采集120例健康人静脉血2ml,轻轻混匀后,立即在血液分析仪BC-500上测定3次,然后分别于5、10、20、30、60min各测3次,并用全血质控物质同步监测仪器,分别计算其均值,按时间分组,分别利用多样本均数间显著性检验与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标本自身因素的影响
由于采血过程不顺利,过分挤压或未充分与抗凝剂混匀等因素人为造成血小板的凝集,是造成血小板计数不准确的首要原因。
2.2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
WBC在采血后0―30min内随时间延长其数量不规则递减,组与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2.3血小板聚集分可逆聚集和不可逆聚集
当新鲜静脉血加入EDTA―K2:抗凝瓶混匀后血小板即发生聚集反应,此时立即进行全血细胞测定,可逆聚集的血小板还没有解聚,会造成全血细胞分析结果误差。白细胞不同程度假性升高,直方图的小细胞群会出现一个很高的截距,血小板不同程度的假性降低,直方图就会出现锯齿波或尾部抬高。但抗凝血静置30min后,再进行测定,即可消除上述假性结果。100例静脉血放置不同时间各参数的均值比较可看出60min与30min测定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30min与20min测定值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BC-5500型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原理是直接计数2―20fl范围内的血小板,根据正态分布理论,用电子拟合线拟合0―70fl范围内的血小板数量作最终报告结果,具有双曲线的血小板直方图是它的标准结果,只具有单曲线的血小板直方图,只要成正态对数分布,曲线在20fl范围内有明显的主峰,其仪器计数法与显微镜计数法较一致,与临床基本吻合[1]。血小板膜分内膜和外膜,外膜围绕胞质形成浆膜,并延伸到胞质内部并折叠形成开放微小管系统,它是血小板摄取和释放的通道。质膜内侧附着许多微丝,其主要成分为肌动蛋白的肌凝蛋白,与微管环周束共同支持伪足的形成。当新鲜静脉血离体加入EDTA―K抗凝瓶内,管壁周围的全血外环境及温度发生改变,使血小板形态发生变化[2]。由于血小板发生聚集,在阻抗法做血小板计数时,聚集体所产生的脉冲大于仪器预设的单一血小板脉冲值,因而就不会计数血小板结果内,从而使血小板数量减少。
故血小板聚集的原因可能有:
(1)抗凝剂EDTA―K2:能使血小板形态发生改变。由盘状变成球状,从而使可逆聚集血小板的伪足回缩到血小板胞质内,血小板相互缠绕的伪足就可解除。
(2)可逆聚集的血小板由于形态有所改变及伪足的形成,增大了血小板表面积,其表面负电荷相应增大,同性电荷的排斥力也就相应增强。
(3)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温度对可逆聚集血小板解聚的影响尤其在用预稀释方法作全血细胞测定中更为明显。
(4)溶血剂的加入量、溶血时间和仪器检测的清洁度有关,因此必须保持微孔的清洁,才能保证仪器测定的可靠性。原因:经EDTA―K2抗凝的全血标本,在采血30min后进行全血细胞分析,可提高结果的准确性。但需排除化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及造血系统异常等疾病。血小板形态不规则且细小,任何灰尘和斑点都会影响计数。反复使用的测定管极易引起杂质吸附,造成残余溶血素污染,从而引起PLT计数偏高。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准确性取决于很多因素,环境、温度、抗凝剂混合情况以及所有影响电脉冲大小及数目的因素都会影响正确计数。因此,只有正确操作,排除各种干扰,才能使血小板的计数结果准确靠。
1.1方法
1.1.1仪器精密度测定取正常EDTA-K2抗凝新鲜全血一份,分别在每一台仪器上连续重复测定20次,计算RBC、WBC、HGB、HCT、PLT的均值、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
1.1.2比对试验以CD-3700血细胞分析仪为参考比对仪器(X)。每日检测8份血清标本,将新鲜抗凝全血标本按18,81的顺序分别在三台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连续测定,2h内完成。连续测定5d,记录检测结果。
1.2统计学处理采用MicrosoftExcel2003和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和相关性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给出线性回归方程Y=bX+a。精密度评价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方案(CLIA'88)允许误差的1/4作为允许误差,各比对项目的CV值必须满足:RBC≤1.5%、WBC≤3.5%、HGB≤1.75%、HCT≤1.5%、PLT≤6.25%。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方案(CLIA''''88)能力比对检验质量要求范围的1/2作为各项目检测结果的允许误差:RBC≤3.0%、WBC≤7.0%、HGB≤3.5%、HCT≤3.0%、PLT≤12.5%[3]。
2结果
2.1精密度评价RBC、WBC、HGB、HCT、PLT五个检测项目在三台血细胞分析仪上精密度均符合要求。见表1。
2.2相关性和回归分析试验仪器(Y)与比对仪器(X)测定结果相关性见表2。
2.3偏倚评估将各检测项目的靶值代入相应的回归方程,计算比较方法与试验方法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倚和相对偏倚,以CLIA''''88能力比对检验质量要求范围的1/2为临床可接受性能的判断标准,结果见表3。
3讨论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室引进不同检测仪器,构建多种检测系统,以提高患者标本的检测速度。临床实验室内同时拥有2种或2种以上相同或不同的检测系统已经十分普遍。为确保不同仪器检测同一检测项目的结果具有一致性,CAP认证标准中要求,试验室每年需要进行至少2次仪器比对[4]。另外,考虑到实验成本的因素,每个实验室每年参加室间质量评价的仪器往往选择其中一台常用仪器,其他仪器做好室内质量控制,通过与参加室间质评的仪器做比对,以保证同一标本在不同系统检测时得到具有可比性的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2007年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门诊、病房约6万例进行查血液常规检查,发现有异常的做显微镜复查,发现血液系统疾病136 例。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3 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 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 例,多发性骨髓瘤4 例,巨幼细胞性贫血35 例,缺铁型贫血32 例,骨髓增殖性疾病25 例,再生障碍性贫血5 例,他们均为初诊患者,并经骨髓形态学或经上级医院检查证实。其中男63 例,女73 例,年龄15~81岁。
1.2 检验方法
1.2.1 仪器 COULTER——HmX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全血质控液COULTER公司提供。
1.2.2 方法 常规消毒法采集静脉血2 mL(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每天随机质控)。对白细胞数量及直方图异常者涂片做瑞-吉染色,计数分类200个白细胞,并作形态观察。
2 结
果
结果见表1。表1 136例血液病的种类和构成比血液病名称ANLLALLCMLMMMgAIDAMDSAA病例数
3 讨
论
五分类自动血液分析仪具有方便、高精度。它是在一个流式通道内,对单个白细胞进行直接、同时、三重测量,然后再进行三维分析。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形态是细胞的内部结构,包括细胞质的颜色、细胞质内有无颗粒及颗粒的性质、核的形状、有无核仁等。异常白细胞直方图粗略地显示各类白细胞细胞比例或有无明显异常细胞出现,手工显微镜复查时注意这些变化的真正病理意义,而不能仅从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来进行临床诊断。坚决反对单位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后,就一律不再作镜下复查和分类的错误倾向[1]。血液分析仪只对典型的血液病作出提示诊断,以便作进一步的检查。如果对仪器的计数原理,异常报警掌握不够,特别是用不配套的稀释液、溶血素,造成直方图不典型,往往忽视血涂片检查,造成误诊和漏诊,而血细胞的质和量异常恰恰是血液病的重要表现。所以,对一些直方图有异常的患者,一定要镜检。本文报道的136 例血液系统疾病,是从约6 万例标本中筛查出来的,并结合手工复检,经骨髓细胞形态学证实。其中血液恶性疾病占阳性比例28.5%,各种类型的贫血占49.3%。骨髓增殖性疾病占18.4%,再障占3.8%,各种贫血接近占一半,可能与人们的饮食习惯、疾病的本身有关。恶性白血病的比例也很大,可能与饮食、居住环境、工作环境、自身免疫有很大关系。但如若大意,定会漏诊和误诊。血液病特别是白血病的诊断主要依靠MICM(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2]。但在基层工作中,血细胞分析仪加上形态学复检和重要的临床症状(出血发热、贫血),可以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做出初步的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043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上得到了普遍应用。其速度快、易操作、功能强为临床提供了不同层次有效的血细胞参数,为血细胞计数的筛查方法。但由于其检测原理的局限性,使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血小板结果偏高是常见的问题。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应用库尔特原理,采用电阻抗法进行细胞计数。当体积大小不等的血细胞通过仪器计数小孔时,引起小孔内、外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应的脉冲变化,从而间接地区分出血细胞。血小板与红细胞计数区域常有交叉,体积偏小的红细胞其脉冲信号可能被视为血小板信号,造成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1]。为了解电阻抗法小红细胞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笔者按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大小分类,比较电阻抗法与显微镜法血小板计数的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11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180例患者。按MCV大小进行分组,第一组MCV 70~81.9 fl,第二组MCV 60~69.9 fl,第三组MCV
1.2 仪器与试剂 血细胞分析仪:采用日本SYSMEX XT1800i全自动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与质控物。手工法:双目显微镜,改良牛鲍计数板,试剂为1%草酸铵稀释液,按全国临床检验技术操作规程第3版配置[2]。
1.3 检测方法 在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加入含EDTA-K2抗凝剂的真空试管中,轻轻摇匀,在2 h内检测完毕。检测标本前,每日用仪器原装质控物做质控,保证仪器在控的前提下检测患者标本。仪器检测标本的同时进行显微镜计数,用毛细吸管抽取20 μl静脉血加入0.38 ml草酸铵稀释液中,摇匀后滴入计数板,室温静置后,经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计数两次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MCV 70~81.9 fl时,仪器法与手工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V 60~69.9 fl时,仪器法与手工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血小板检测是研究凝血与止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手术前必要检查的项目。临床上很多疾病都能引起血小板的增高,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些疾病还可引起血小板反应性增高,如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急性溶血、肿瘤等。因此,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采用电阻抗原理,根据颗粒的大小来区别细胞,与颗粒的性质无关。红细胞和血小板同在一个检测通道,仪器把2~30 fl范围的细胞判定为血小板,而将25~250 fl范围的细胞判定为红细胞,因而红细胞与血小板之间存在计数的交叉区域。当红细胞体积正常时,与血小板体积悬殊很大,不会干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体积偏小时,仪器会将小红细胞误认为血小板,使血小板假性升高。而且MCV越小,对血小板计数影响越大,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就越多[3]。临床上最常见的小细胞性贫血有缺铁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红细胞体积异质性参数,反应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致的程度。MCV 70~81.9 fl,RDW异常时,小红细胞比例增加,血小板假性升高。当患者标本中的小红细胞增多时,血小板相应参数PDW、P-LCR、PCT不出结果,仪器报警提示血小板分布异常,直方图右侧抬高,不与横坐标重合甚至平行,呈拖尾状,这是因为小红细胞的脉冲被误认为血小板,而体积又比血小板大的原因[4]。
综上所述,电阻抗法检测血小板时,容易受小红细胞干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检验人员应掌握仪器的原理,观察图形及报警,出现MCV小于70 fl或MCV在70~81.9 fl之间而RDW大于14.5%时,应及时显微镜复检,减少血小板计数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胡前平.小红细胞对血小板测定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3(9):480.
[2]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36-137.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76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15-02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一直以来采用牛鲍氏计数板手工法进行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该方法要求操作者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易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操作繁琐耗时,无法满足临床大批量标本的要求,而且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低,影响临床医师对患者真实病情的分析。本实验利用XT-4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一般血液分析模式的基础上增加的体液分析模式对154份脑脊液标本进行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检测,并与手工法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XT-4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脑脊液标本检测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本研究,脑脊液标本154份均来自住院病人,标本采集完毕后及时送检,以防细菌滋生和细胞自溶等现象,也为避免标本凝固,细胞学检测项目统一使用EDTA-K2抗凝真空采血管采集标本,同时采集血常规标本,跟脑脊液标本逐一对应,也共计154份。
1.2 仪器与试剂 Sysmex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Sysmex质控品,OLYMPUSCX22显微镜,标准牛鲍氏计数板。
1.3 方法
1.3.1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每天先使用Sysmex质控品高、中、低样品检测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质控是否在控,仪器在控的情况下先对血常规标本进行检测,然后进入体液检测模式,待空白检测合格后取已使用EDTA-K2抗凝混匀的脑脊液标本按照XT-4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说明检测脑脊液标本,分别得出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白细胞计数须扣除采集脑脊液因穿插出血增加的白细胞数=外周血白细胞数×脑脊液红细胞数/外周血红细胞数。
1.3.2 手工法检测 按照第三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脑脊液的检查方法,使用标准牛鲍氏计数板计数脑脊液标本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和白细胞分类,并扣除采集脑脊液因穿插出血增加的白细胞数=外周血白细胞数×脑脊液红细胞数/外周血红细胞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分别计算两种检测方法得出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的相关系数r。
2 结果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两种方法检测154份脑脊液标本进行比较,其结果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的相关性r分别为0.969、0.972、0.941,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3 讨论
Clinical Comparative Study on Abnormal Analysis Results of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Blood Smear/YU Wen-hui,LIU Feng-ling,XIA Ju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8):058-061
【Abstract】 Objective:The specimen smears were stained by the blood cell analyzer,and the number,form and classification of blood cell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results of blood cell analyzer to verify if the results of the blood cell analyzer are reliable and accurate.Method:Two thousand specimens of patients showing abnormal blood cell analysis results via the blood cell analyzer admitted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5 were subjected to research and analysis,and such results were subject to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o results determined via blood smear microscope.Result:The number of platelets of patient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specimen smears,being the same to results of the blood cell analyzer,but the number of partial platelets didn’t coincided with normally lower part,pseudo thrombocytopenia resulted from the aggregation of platelets must be subjected to blood smear detection.The results of RBC volume tested via blood smear microscope were the same to those via blood cell analyzer.Abnormal WBC specimens classified or unclassified were required to subject to blood smear microscopy.Conclusion:Testing results by using of blood cell analyzer are abnormal and not completely reliable,only the comparison of smear staining microscope test results can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blood cell analyzer failing to correctly identify abnormal cell compositions,accurate and scientific results are obtained finally,decreasing the misdiagnosis probability of patients.
【Key words】 Blood cell analyzer; Blood smear; Clinical comparison
First-author’s address:Liuji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Liujiang 545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8.017
随着医院血细胞分析的标本逐渐增多,与传统手工检测方法比较,血细胞分析仪由于其操作方便、高效、提供参数较多及准确,并能够对某些血液性疾病诊断与临床疗效提供依据,因此被临床广泛应用。最后出现检验人员对血细胞分析仪太过依赖,从而对血涂片镜检测的忽视,发生误诊、漏诊的现象,对患者诊断治疗造成了延误[1-4]。笔者为探究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结果异常和血涂片进行对比血涂片镜检测的重要性,选取本院2000例涂片标本作为研究资料,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接收的通过血细胞分析仪实施血细胞分析结果出现异常的患者标本2000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男性标本1100例,女性标本900例,年龄6~67岁,平均(42.62±1.64)岁。贫血标本1200例,即女性血红蛋白不超过110 g/L,男性不超过120g/L,白细胞总数异常、散点图异常、仪器不分类、分类显著异常标本350例,血小板的数量有异标本450例。
1.2 检测仪器 仪器:希森美康XN-1000,试剂:XN-1000配套原装试剂,质控品:烟台卓越,显微镜:OLYMPUS(型号:BX51)。
1.3 方法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出现结果异常的标本均与将其血涂片镜检测结果选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5]。其中血细胞涂片制定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相关操作规程实行。
2 结果
2.1 贫血患者标本 其中大细胞性贫血150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600例,正细胞性贫血450例。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的总数与正常值相比明显较低,其体积大部分在105~130 fL;其中男女比例无差异,部分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比正常值较低,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较低,在分类之中,其中性分叶核分叶较多。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体积为55~75 fL与正常值82~95 fL比较明显较低,其红细胞数量正常。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的人群多为幼儿与中青年,其中幼儿330例,中青年男性150例,女性120例。白细胞分类与总数不定,血小板的数量未减少,大部分有增高。大细胞性贫血150例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红细胞体积与其血涂片镜下检查的红细胞体积均无明显差异,可不进行涂片镜下检测。正细胞性贫血:450例正细胞性贫血患者标本中,其红细胞的数量均较少,体积正常,白细胞分类与总数正常,但血小板的数量未定,涂片染色镜检测发现,红细胞3例缗钱状排列,通过临床医师实施骨髓穿刺检测明确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因此对未明原因的贫血标本需通过血涂片镜下检测,对其红细胞形态镜下观察。
2.2 白细胞分类、总数异常 在2000例标本中,其中350例白细胞分类、总数异常。白细胞总计数
6岁患儿1例: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肺炎支原体检测呈阳性,红细胞体积较小、数量正常,Hb 100 g/L,血小板100×109/L,淋巴比例约占89%左右,白细胞总数处于正常值,通过血涂片检测大部分是幼稚细胞,经骨髓穿刺诊断为急性淋巴白血病;1例为中年女性:其血小板数量较低,有轻度贫血,白细胞的总数分类正常,单核细胞有42%,骨髓穿刺明确诊断为急性骨髓白血病;其中6例血细胞分析仪未分类,白细胞总数降低,有轻度的贫血出现,其血小板的数量明显减少,经骨髓穿刺检测,明确诊断为白血病。
2.3 血小板异常 450例血小板数量异常标本中,血细胞仪器分析显示,血小板的总数均低于80×109/L,其中直方图有所异常为300例,血涂片镜检测的结果显示有50例血小板聚集,散点图表现为聚集者43例,散点图7例表现正常,患者均采集末梢血,利用血小板稀释液进行稀释,与显微镜给予计数,显示血小板数量正常。因此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结果即使散点图正常、血小板数量与正常值对比较低,血涂片镜下检测也显示有聚集标本,无论散点图正常与否,只要血小板数量偏低,则需要给予涂片镜检。剩余的标本涂片镜检显示结果均为血小板减少,与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的结果一致。血细胞分析显示血小板总数>500×109/L有150例,与涂片镜检显示结果符合,可不实施血涂片镜检分析。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血液检测中血细胞分析仪已经成为常规且必不可少的检测方法,但由于很多疾病在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会造成白细胞数量与形态的改善,因此自动化分析技术在白细胞数据计算中,其准确性相对较差,并且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细胞的形态无法进行判断,如核左移、核右移、中毒颗粒等,且对异常细胞、周期细胞也无法进行判断,如幼稚白细胞等[6-12]。在血小板的检测中,血细胞分析仪还会被血小板自身功能状况所影响,对血小板凝聚出现时,血细胞分析仪还会将血小板判断成其他的细胞种类,影响正确的检验结果[12-14]。所以,临床检验工作中,血细胞分析仪并不能将血涂片镜检测全部代替,少数血液标本通过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后,再次给予血涂片分析十分必要[15-17]。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显示,在贫血标本中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通过血涂片镜检后其结果与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的结果相同,其中大细胞性贫血150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600例(主要的人群多为幼儿与中青年,其中幼儿330例,中青年男性150例,女性120例),正细胞性贫血450例。未有不相符的情况发生,贫血标本中均属于良性贫血,可将血涂片镜下检测省略[17]。其正细胞性贫血,涂片镜检显示可见红细胞3例缗钱状排列,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通过骨髓穿刺明确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因此正细胞性贫血需进行血涂片镜检测,对红细胞的排列与形态进行观察。关于血小板数量减少,450例血小板数量异常标本中,血细胞仪器分析显示,血小板的总数均低于80×109/L,其中直方图有所异常为300例,血涂片镜检测的结果显示有50例血小板聚集,散点图表现为聚集者43例,散点图7例表现正常。少数血小板减少是假性减少,应用血涂片镜检可发现血小板聚集的现象,将末梢血重新采集实施血小板计数,最后结果显示正常,散点图显示正常血小板数量比正常值较低,但血涂片镜检测也能够发现存在聚集的情况,因此不论散点图正常与否只要血小板数量低,均必须给予血涂片镜检测。导致假性血小板的减少原因较多,其中包括抗凝剂量与质,混匀充分与否、采血通畅与否、采血的量等,造成聚集情况占一定的比例,因此在血小板比正常值低的情况下必须给予血涂片镜检测。对于白细胞总数不高、或低于正常值或明显高于正常值的标本,本次研究中,2000例标本中,其中350例白细胞分类、总数异常。白细胞计数
综上所述,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对标本进行分析,虽然能够准确而又快速地对细胞进行计数,但其检测结果在异常情况下并不完全可靠,需要给予血涂片复检,与其比较分析,结合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再参照复检血涂片的结果进行准确分析。通过血涂片镜检可对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的结果是否可靠、准确进行验证,可避免不必要的误诊、漏诊等情况,确保为医师提供更准确、安全的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邓明凤,王昌富,黄俊,等.LH755血细胞分析仪形态学报警信息指导血涂片复检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2):1594-1596.
[2]林芳辉,刘玲丽,梁锋,等.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按复审标准进行血涂片复审的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1,22(23):54-56.
[3]李小平,伍启康,邱志琦,等.血涂片复审准则在血细胞分析仪中的适用性评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5):432-433.
[4]乐家新,丛玉隆,王海,等.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复检规则的应用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0,25(1):30-36.
[5]欧歌,张伟,陈水平,等.血细胞分析仪异常散点图对血液病的辅助诊断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21(4):442-444.
[6]李瑞珍.SysmexXE-5000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复查标准的制定及应用评价[J].四川医学,2013,34(10):1575-1576.
[7]艾红梅.应用国际血涂片镜检复审规则评估CELL-DYN3700血细胞分析仪[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90-91.
[8]赵华,李代渝,林江,等.60例假性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12):1207-1208.
[9]肖淑兰,丁莉,王彩云,等.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提示报警信息可信度的探讨与分析[J].中国医学新,2012,9(16):94-95.
[10]王馥香.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间型细胞镜检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9):160-161.
[11]唐仕华,何星.血涂片铁染色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172.
[12] Xiong W,Ong S H,Lim J H,et al.Automatic Area Classification in Peripheral Blood Smears[J].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0,57(8):1982-1990.
[13] Ghosh M,Chakraborty C,Konar A,et al.Development of hedge operator based fuzzy divergence measur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egmentation of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ocytes from microscopic image of peripheral blood smear[J].Micron,2014,57(2):41-55.
[14] Prasad K,Winter J,Bhat U M,et al.Image analysis approach for development of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detection of malaria parasites in thin blood smear images[J].Journal of Digital Imaging,2012,25(4):542-549.
[15] Etienne C L,Granat F,Trumel C,et al.A mycobacterial coinfection in a dog suspected on blood smear[J].Veterinary Clinical Pathology,2013,42(4):516-521.
[16] Ikegaya S,Tai K,Shigemi H,et al.Fulminant candidemia diagnosed by prompt detection of pseudohyphae in a peripheral blood smear[J].Am J Med Sci,2012,343(5):419-420.
[17] Lee J,Lee S Y,Yoo S S,et al.Clinical value of whole-blood interferon-gamma assay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AFB smear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gative bronchial aspirates[J].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12,73(3):252-256.
[18]戴怀玉.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6):62.
[19]莫和国,隋洪,陈光辉,等.ISO15189认可实验室血涂片复审筛选标准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3):85-87.
[20]邢俊,颜俊青,宋星宇,等.血细胞自动化分析后血涂片复审的现状、对策与设想[J].海南医学,2010,21(22):23-24.
[21]刘喜龙,谢琳瑛.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血涂片复检规则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5):107-108.
[22]范亚敏,李凤侠,王晓成,等.应用手工法与血细胞分析仪法对单核细胞分类结果的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7):50.
[23]张悦英,蔡洁新.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Q-Flag报警信息与血涂片复检的实验室应用及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0):76-78.
1 环境温度的干扰
实验室环境温度决定了仪器、试剂以及标本的温度,计数时稀释液的温度应为( 22±4) ℃ 。当稀释液的温度低时,红细胞溶解后的膜碎片聚集, 粒度分布曲线的平坦段变短,当试剂温度低于18 ℃时需加热使用。有些溶血剂在低温时可出现结晶, 并不容易被察觉,很难引起操作者的注意,但在显微镜下, 可见到其中悬浮着许多细小的结晶,这样的溶血剂滴入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必然增高。我们基层医院地处北方,这种情况在实际操作中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冬季。血细胞分析仪分析不出稀释液在低温时产生的聚合结晶,常使分析结果出现异常。在临床中可以将溶血剂或稀释液进行加热,以升高温度, 消除结晶。还可加入适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从而减轻溶血剂结晶的发生。低温也易激活血小板,引起血小板凝集, 造成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
2 抗凝剂的影响
ABX60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EDTA-K2 含量不同的静脉血,临床结果表明EDTA-K2 有效抗凝剂量在1.5~ 6. 0mg/ mL时,不影响分析结果。自制抗凝瓶EDTA-K2 用量1.5~ 2.2mg/ mL为宜。低于1. 5mg/mL时抗凝效果欠佳, 出现肉眼不易发现的凝集,可表现为血小板降低。在采血时,一般2mL的采血量,其误差在± 0. 5mL范围内的话比较适宜。血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血量过多抗凝不充分,会出现凝块;血量过少, 会导致抗凝剂过浓。笔者分析认为,由于血细胞遇抗凝剂先有一个短暂的(1~ 2min) 收缩过程, 这是因为钾离子进入血浆以后,改变了渗透压,导致水从细胞内流出所致。随后细胞将钾离子泵进膜内,细胞又恢复原态。绝大部分患者的标本这一时间只需要几分钟, 但也有人需要20~ 30 min。抗凝剂过浓会延长这个平衡时间。
3 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
笔者通过观察总结,发现标本存放3~ 6 h对多数血液分析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主要影响WBC和PLT 结果。但有部分标本在放置的8h内大部分参数没有显著改变, 而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和血小板压积在2h内却有明显增高。笔者认为,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胞分层, 分层的细胞会产生不同的代谢物,形成微环境,此时, 细胞的体积与其周围的微环境相适应, 重新混匀后需重新建立平衡, 最初的1~ 2min收缩,达到平衡约需30min。这一现象对血脂较高的标本影响更为显著。
测定时间对血小板的影响更为显著,在一定的时间段内, 随着时间的延长, 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溶融, 松散聚集的血小板逐步解聚,血小板数值逐步升高。实际操作中, 由于急需报告结果(尤其是急诊标本) 而使待测时间缩短, 往往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
4 生理和病理因素的干扰
在临床实践中,笔者有时会发现应用血细胞仪对新生儿血液进行分析时,使用正常量溶血剂计数白细胞, 各项结果与实际有差异。笔者认为, 由于新生儿处于特殊的生理缺氧状态,其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都高( Hb> 200g/ L)。常规溶血剂用量不能将红细胞完全破坏, 加大溶血剂用量, 可以使白细胞正确分类, 计数准确。因此, 在新生儿血液分析中掌握好溶血剂用量是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
病理因素也可影响血液分析的结果, 在某些疾病的影响下,当平均红细胞体积小于70fL时,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 这时需用显微镜人工计数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