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06 17:52: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

篇1

【关键词】

贵州安顺;黔中;民族文化;多元共存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错落杂居的省份,众多的民族造就了贵州千姿百态、古朴浓郁、绚丽多彩的多元化文化生态环境。地处黔中的安顺也是多民族聚居和杂居的地区,其文化生态环境亦同全省一样的多元并存。

一、黔中民族文化结构

1、黔中布依文化

布依族是从先秦时期的“越”、“骆越”、汉晋时期的“僚”和唐宋时期的“蛮”衍变分化而来。其族自称“布依”或“不越”,“布”是“人”或“民族”的意思,“依”、“越”是古越人对自己的称谓。安顺境内布依族多分布在镇宁、紫云、关岭三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以及安顺市的许多乡镇,主要居住于河谷和坝区,大多是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的产粮区。其村寨依山而建,聚族而居,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旧州、双堡一带多为四合院。其族主食与汉族同,嗜糯食,婚丧、节日以及访亲拜友都需要糍粑和糯饭[1];喜酸食,俗语说:“三天不吃酸,行路打蹿蹿”[2];好酒,喜以酒待客。布依人的服饰随着民族交往日益加强,民国时期已有很大变化,特别是男装,基本与汉族相似,但在边远地区的妇女服饰仍然保持本民族的特点。镇宁、关岭、普定三县有些上了年纪的妇女穿裙,保存古老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裙式为多种多样的蜡染长裙,上着蜡染或刺绣的短衫,头戴假壳。具有代表性的是镇宁下慕役、江龙和扁担山一带的妇女穿着,式样不但古老,而且端庄秀丽。布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布傣语支,没有方言之分,只有土语之别。布依族有“二月二”、“三月三”、 “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传统节日

2、黔中苗文化

黔中苗族多自称“蒙”,1951年国务院根据《共同纲领》的精神和“苗”的历史渊源及苗族人民的意愿,将之统称为苗族。安顺境内苗族分布于安顺市的7区47乡镇以及镇宁、紫云、关岭三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区,苗族主要居住在森林茂密的高山深处,山高水低,饮水困难,有所谓的“山苗水布依”之说,少部分居住在坝子地带。其住房大多依山而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是“吊脚楼”,“人居其上,畜养其下”的建筑。坝区苗族以大米为主食,山区苗族以玉米为主食。糯食是苗族的高贵食品,逢年过节要打糍粑吃并用以祭祀祖先,亲友拜访,婚姻往来都要用到糍粑。苗族喜欢喝酒,很早就掌握了酿酒的技术,许多农户都能自制酒曲,自酿泡酒和烤酒。苗族服饰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男子一般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毛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妇女的服饰比较复杂化,大都穿着大领短衣,长的或短的各种百褶裙,裙罩有裙片,有的长裙长及脚背,有的短裙仅到膝盖。妇女盛装时一般都佩戴着多种银饰。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川黔滇方言第二土语区,各支系语音略有差异。苗族有跳花节[3]、四月八等民族传统节日,具有别具一格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3、黔中白族文化

白族是古代“龙国人”与部分明代迁黔的南京(应天)人的人们共同体,又称“南龙”,是“南京”与“龙家”的合称。安顺境内的白族分布在安顺市的蔡官、华严、二铺、旧州、双堡等地区以及其他各县的部分地区。其村寨依山傍水,古代白族的部分寨子修筑有石墙,墙外有护“城”河,今安顺市的讨兑寨留存有遗迹。白族古代住房为木质结构,以双间为一幢,从坐房对向的左右两边起,第二排柱头上有不放穿方的双托,托的两端雕刻有龙头图案,名曰“龙头独架双托”,目前在安顺市的木头、讨兑二寨存有十多幢。现代建筑与汉族基本相同。白族服饰,男子多包头缠白色或蓝色包头,身穿白色对襟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臀环扭丝银镯,指戴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的包头,现今白族的服饰基本与当地汉族无异。其语言无方言差别,只有土语区分,但今天仅有极少数老人能说出少量单词。白族有七月初六和十月初一等民族传统节日。

4、黔中伊斯兰文化

回族在元代时随元朝势力的拓展进入贵州,安顺境内的回族多从威宁迁入,其分布有两大特点:一是大分散小聚居,二是山上多山下少。安顺市境内回族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顺着轿子山山脉和马鞍山山脉聚族而居,或居山颠,或住山坳,很少临河川居住。亦有少部分居住于城市,经营皮革等小手工业。其村寨多依山而建,寨内有供节日活动的公共场所“清真寺”,寺不论大小,常为四合楼建筑,内设“密窝”和经堂,是回族人民在节日请“阿訇”念经和礼拜的场所。住房同于汉族,不同的是堂屋不设“神龛”,有的只在正堂屋内放一香炉或挂伊斯兰经文或经文对联。其服饰城镇同于汉族,但在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时候,主要宗教人士穿着洁白的长袍,头戴白帽,而参加活动的人衣着也肃穆整洁。其农作物有玉米、荞、麦、水稻等等。主食同于汉族,禁止吃猪肉或自死动物(如自死的牛、羊、鸡、鸭)。其语言与当地汉族同。回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5、黔中仡佬文化

仡佬族源于古代濮人中的“鸠僚濮”,自称“仡”或“仡佬”。安顺境内仡佬族分布在二铺、华严、蔡官、旧州和紫云、关岭、镇宁等县的许多地方。住房多是靠山而建,构造大多为石木结构,现今多被钢筋混泥土的平房所代替。仡佬族服饰造型讲究,式样美观,布料精湛,是本民族自制自织而成,历史上叫“兰干细布”,也叫“铁迪布”。“改土归流”以后,废除了土司世袭制,在仡佬族地区实行了和汉族相同的政治制度,汉族大量迁入,使仡佬族古老传统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今古式已经失传。饮食习惯以大米为主,玉米、小米、高粱等杂粮为辅。嗜糯食,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要吃糯食,并以其作供品祭祀祖宗。好酒,有祖传的酿酒技术,招待亲友少不了酒。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僚语族仡佬语支安顺、普定方言,无文字。仡佬族有祭山节、尝新节、牛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6、黔中彝文化

彝族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族迁入安顺境内后与仡佬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建立了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彝族村寨大多坐落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山坡上或山间小盆地中。住房有石板房、瓦房,也有土木结构的双斜面茅草顶平房。彝族以大米、玉米、荞麦为主食,好饮酒喝茶,男子和老年妇女喜欢抽叶子烟。安顺境内彝族男女通常包青、蓝色棉布头帕,头帕较长,环绕多层,形成“大包头”。男、女皆在短衣、长裤外加穿青、蓝色长袍,系腰带。解放前部分地区的彝族还穿长裙,解放后彝族服饰逐渐与当地的汉族或布依族服饰相同,但许多彝族女青年仍备有在节日或喜庆时穿戴的民族服装和首饰。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东部方言。彝族有火把节、丰收节、祭山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二、黔中民族文化特征―多元民族文化交错并存

黔中安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多种民族传统文化并行发展、各种小传统文化交错并存的历史相当悠久。安顺在春秋战国时期为、夜郎的属地,主要有濮、越等土著居民。战国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27年),庄西征,控制夜郎,部分楚人入住夜郎地。秦朝开道而置且兰、夜郎二县,始有华夏人零散迁入。汉武帝时置郡,汉人开始入境。蜀汉及南北朝以后,夜郎故地的土著不再称为“濮”或“越”,而通称为“僚”,他们与乌蛮和少量汉人杂居。唐、宋、元时为宋家、龙家、仡佬、苗人、仲家、罗罗等民族大杂居时期。明清两代,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特别是明朝初年,大量汉人随军涌入,就地建立卫所。据明代王士性的《广志绎・西南诸省》载:“其开设初只有卫所,后虽渐渐改流,置立郡邑,皆建于卫所之中。卫所为主,郡邑为客,缙绅拜表祝圣皆在卫所。卫所治军,郡邑治民。军即尺籍来役戍者也,故卫所所治皆中国人(指当时迁入的中原汉族)。民即苗也,土无他民,止苗夷,然非一种,亦各异俗。曰宋家,曰蔡家,曰仲家,曰龙家,曰曾行龙家,曰罗罗,曰打牙仡佬,曰红仡佬,曰花仡佬,曰东苗,曰西苗,曰紫苗。总之瓠子孙,椎髻短衣,不冠不履,刀耕火种,樵猎为生,杀斗为业。郡邑中但征赋税,不讼斗争,所治之民即此而已矣。”[4]可见当时民族关系之复杂和汉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之激烈。随着汉文化的渐进和商业往来的频繁,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大量的汉族官员、商贾、难民、移民进入贵州,汉族人口逐渐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清代贵州各少数民族都视为“苗”,当时屯堡人也被目为“蛮夷”而以“苗”相称。在现代社会,安顺地区也交错分布着许多民族,除汉族外,现在安顺地区主要居住着布依、苗、白、回、仡佬、彝等少数民族,其中布依族和苗族是安顺地区少数民族之主体。

相对于中华民族大传统文化而言,各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都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的小传统文化。贵州是一个拥有17个世居民族的多民族错落杂居的省份,众多的民族造就了贵州千姿百态、古朴浓郁、绚丽多彩的多元化文化生态环境。地处黔中的安顺也是多民族聚居和杂居的地区,其文化生态环境亦同全省一样多元并存,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使得多种民族文化并存、各种小传统文化分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成为当代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之基本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总是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因而文化的民族特征也会随之演变。但是,文化的民族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凝聚民族群体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而形成的民族文化精神,作为民族群体文化的根本特征,作为民族文化的基本传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5]同样,从一个民族的分布情况、居住、饮食习惯、服饰、语言、传统节日等方面依然可以追寻到各民族传统的特色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这也表明了文化与民族是不可分离的。文化与民族都是历史的产物,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民族。一个人们共同体在自身的生产活动与社会生活中,创造出了共同的文化并形成了民族;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也要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世代影响着该民族群体及其每个成员,而一个民族群体又靠这种传统文化紧紧凝聚在一起。因此,该传统文化一方面表现为本民族全体成员所共有,一方面又与其他民族相区别。[6]黔中安顺世代居住着众多古老的民族,这些民族在文化上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正因为各民族有着各自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或相对独立,才使得黔中民族文化如此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注释】

[1]民谣云:“摇摇摆摆进城来,黄泥裹脚大花鞋;一进门来拜三拜,稗子粑粑滚出来。”(见《续修安顺府志・风土志》)黔中各族人民都喜欢以粑粑作为礼物走亲访友,这首民谣生动地描述了乡间妇女携带粑粑进城看望亲友的情形.

[2]“蹿蹿”,读阴平,与“川”同音,为走路不稳之意。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三天不吃酸食就会走路不稳,摇摇晃晃.

[3]《续修安顺府志・土民志》(贵州省安顺市志编纂委员会1983年点校翻印本)云:“跳花之俗最古,相传始于杨六郎。时间大都在阴历正月”.

[4](明)王士性.广志绎[M].清康熙十五年刻本,中国基本古籍库(电子版),84-85.

[5]杨镜江.论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载[J].北京师大学报,1992(4)73-78.

[6]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400.

【参考文献】

[1]黄义仁.布依族简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2]何积全.苗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3]杨志仁,王永贤.安顺地区民族志资料汇编(第一集)[M].安顺:安顺地区行署民委编印,1989.

[4]陈天俊,赵崇南等.仡佬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5]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篇2

1、 贵州少数民族的节日有10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斗雀、摔跤、赛龙舟、玩龙灯、演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歌节;彝族火把节;水族端节;瑶族盘古王节等。这些民族节日是展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族节艺术的百花园。跳花节是安顺苗族的传统节日,传说是苗族英雄人物杨鲁兴起的,至今安顺北门外跳花山仍以其名命名。节日那天,高高 的“花树”披红带彩立于旷野场地中央,花树下设方桌置放香烟、香茶、美酒、芦笙等物品,并以花树为中心展开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参加跳花的,不仅是当地的苗族群众,方圆几十里乃至百里外的以苗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群众也有不少人盛装前来跳花、观光。

2、贵州的文化与工艺。贵州的民族文化艺术和工艺丰富多彩,主要的有饮誉海内外的苗族、布依族的蜡染、刺绣以及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首饰等,它们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3、贵州择偶风俗。贵州的少数民族男女青年择偶、婚嫁都有不同的习俗。苗族的“游方”和“跳场”、瑶族的“凿壁谈婚”和“埋蛋择婿”、布依族的“丢花包”等,都各有特点,饶有风趣。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1.着装布依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

在羊场乡,布依族村寨除妇女们着布依族服装外,男子都基本已改装,不少外出务工回村后的青年人还穿上了西装。

2.布依族民间歌舞及乐器正在逐渐失传状况已显现出来。

例如羊场乡自古就有“布依盘歌”之称。婉转的“情歌”,以悠扬清脆的月琴和木叶曲,构成布依族民歌的主旋律,那庄重肃穆的“转场舞”,婀娜多姿的“绣荷包舞”。昔日那里的布依族男女老少人人能歌善舞,而现在能唱布依族歌、会吹木叶、弹月琴的人越来越少,甚至不少的布依族村寨除了欢庆活动、迎接来宾外,平时根本听不到唱布依族民歌和木叶声了。

3.布依族姑娘能刺绣的已不多见。

七八岁的就开始投师学艺,向奶奶、外婆、妈妈或姐姐学绣花、挑花,女孩心灵手巧,长大后个个是绣花能手。可现在布依族村寨的少女能绣花的已不多见。

4.布依族民间体育也潜藏消亡的危机。

布依族民间体育是我县体育事业的一部分,这些独具风土人情的多姿多彩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丰富着布依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布依族生活在特殊的自然环境里,造就了多彩的传统体育,这些民间体育活动多与生产和生存相关,民间体育有一定的群众性、娱乐性、竞技性,具有因地制宜、不拘形式和就地取材的特点。布依族民间体育摔跤、踩高翘、扳手劲、打秋千、踢毽子、坐翘板、打格罗、爬绳、跳棒、跑步、玩弹弓、翻跟斗等。如今除只有少数布依族村寨开展这些项目活动较为广泛外,多数面临失传。

5.打工潮的兴起,制约了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活动的开展。

每年全乡约有三四千名农民外出务工,他们虽然增加了经济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但对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许多布依族村寨传统节日也逐渐冷清,有的本应由青壮年承担的活动项目不得已而只能靠五六十岁以上的人担当。有的地方虽然有传统文化活动,但青壮年已外出,他们失去了学习机会,有的地方甚至由于无人参与而无法举办各种民间民俗活动。

为保护和传承布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家关于做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精神。为使布依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切实提高对保护和传承布依族传统文化及其进校园的重要性的认识。

布依族传统文化遗产在历史、艺术、社会、经济、人类学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布依族文化,是对人类文明的历史性贡献;要充分认识到布依族文化目前所处的困境,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历史责任感,提高保护、传承、开展布依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尊重民族感情、维护民族团结基本国策提出的政治要求,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青少年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对他们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使民族文化后继有人,是我国各民族和睦友好,共同繁荣的根本要求。在中小学校开展布依族传统文化教育是做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2.要把布依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小学教育内容。

将这些喜闻乐见的布依族民间音乐、舞蹈、体育、传统手工艺等引进教学课堂活动中来,使中小学生的学生能够从小受到布依族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热爱他们自己的民族。开展布依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时,要注重民族法律、法规教育,把布依族文化教育与民族法律法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民族平等观念,加强民族团结意识,把学生培养成为品质优良、胸襟宽阔、多才多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要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布依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在开设布依族文化课程时,要坚持传统文化教育形式灵活多样,使之生动有序。要结合课外活动,开展各种兴趣小组、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实践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布依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施教,把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青少年学习和掌握本民族文化的本领,增强他们弘扬和传承布依族传统文化的自尊心。实践证明,开展布依族文化教育,创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非常重要。

篇4

一、导言

笔者认为社会化是人由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断地掌握生活技能、学习社会规范、学会扮演和创造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人,并且承担起传递文化的责任。而语言社会化是指社会中占很少比重的群体(少数民族),在社会、经济、文化、城市化等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具有特色的语言逐渐被汉语同化的过程。

我们每天与人打交道、沟通、交流,主要通过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没有人类也就没有全世界。可见,语言对个体、每个国家和民族、人类乃至全世界的重要意义。然而语言又是十分普通的,正常人运用语言就好像吃饭、睡觉一样简单。海德格尔说:“语言是最切近于人的本质的。”i语言不仅是存在之家,而且是建立文化共同体的直接基础。

笔者的家乡云贵高原上的一个小盆地里面――贵州省惠水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有布依族、苗族、土家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近几年,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少数民族语言社会化的进程也大大加快了。正是各种因素的发展导致了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少数民族的子女只会说一点本民族的语言,甚至有人根本就不会说或是听不懂。

少数民族语言,都是经历了历史上语言功能竞争的考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些语言发展至今成为本族母语,是客观实际需要决定的,有其客观必然性。各民族都热爱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把语言文字看成民族特征的重要方面,当作民族的宝贵财富,并对民族语言文字有着统一的愿望和意识。

据调查得知,布依族聚居地以本民族的语言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交际工具。但是,当他们走出村寨,必须运用汉语交流,否则难以沟通(例如,在村寨离开商铺的族民,进货时需要运用汉语;孩子上学时,接受的是普通话教学;族民在购物时也要用到汉语等等),特别是外出务工的布依族同胞。

二、语言社会化的内涵

根据一般的理解,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通常是指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是人由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断地掌握生活技能、学习社会规范、学会扮演和创造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并且承担起传递社会文化的责任。社会化的过程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而语言的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前提。

语言社会化概念体现了语言学研究向社会学转向的趋势。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社会语言学领域发生了一种变化,即社会语言学家利用社会学理论来研究语言问题。语言社会化研究借鉴了社会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认为语言学习和文化适应属于同一个过程,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不仅与语言学习活动本身有关,而且也是人类参与社会交际的结果。因此,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会制约人类所接触的语言形式,对人们如何使用语言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中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解放以后,国家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为了使民族工作和专业研究更加科学化,并给民族识别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多次组织科研机构、民族教育机构,进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语言文字等调查。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了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从50年代开始,我国语言工作者陆续进行了多次语言调查,据统计,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数目可能在80种以上,布依族语言就是其中的一种。

三、布依族语言社会化

(一)具体调查情况

近几年来,布依族语言面临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布依族人不会说布依族语言、不懂布依族文化。针对布依族语言社会化,笔者在贵州省布依族自治县惠水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调查对象:惠水县布依族族民一共有133238人,占全县人口的35.8%,调查了500人,主要居住在抵麻乡、甲戎乡、雅水乡、王佑镇、芦山镇等。

调查内容:布依族语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化问题。

具体情况如下:

在布依族聚居地,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上表所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惠水县,在日常生活中用汉语交流的人数在调查的500人中有100人,而用布依族语言交流的有190人用,汉语、布依族语言交叉运用的有210人,占得比例相当大。而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用汉语交流的人数发展潜力很大,因此汉语交流的人数较多,布依族语言社会化不断加快。

(二)出现的问题

布依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布依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头之时,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内心一片恐慌。

近几年,由于社会的断发展、经济的快速飞跃、国家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了,从而也加强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与汉族语言、文化的交流沟通。然而,正是各方面的发展导致了一种现象:很多布依族的子女只会说一点布依族语言,甚至有的人根本不会说且听不懂。这是中国特色民族语言的流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

1、布依族语言面临着衰弱趋势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仅是布依族语言被人们逐渐忽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民族服饰也逐渐消失;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下,就连生活习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特别是在城市郊区的少数民族。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调查的500人中,有120人生活在现代布依族生活状态;布依族、汉族混合生活方式有200人,占了五分之三;而有110布依族人民已经是纯正的汉族生化方式了;但是,也有没有收到现代城市化发展影响的,有70人还生活在传统的布依族生活方式下。在服饰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穿布依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第二,穿布依族服饰的频率正在降低。由此可见,布依族日常生活习惯收到了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他们的语言习惯也是如此。

2、中国传统文化的面临巨大挑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如果中国传统文化被人们忽略、遗弃、摒弃,那么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将会丢失。所以应该立即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风景名胜、文化艺术、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古朴典雅的居民建筑、回味无穷的民族美食、独具个性的日常服饰等具有特色的布依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布依族文化面临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然而,语言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语言社会化的过程中,文化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布依族语言正在不断的社会化进程中,许多布依族的文化特色将会被遗忘、丢弃,例如:服饰、特有的节日、布依族舞蹈、歌曲等等。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有一些布依族村子已不再是古朴的木质结构的房屋,而是被钢筋混泥土所取代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布依族村庄在中国的大地上将会消失,名族文化受到了影响。

(三)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少数民族子女接受了学校教育,逐渐忘记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有的还会说几句简单的日常用语,有的只会说一点点,有的甚至不会说了但能听懂,甚至有的既不会说也听不懂了,这就是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导致的语言流失乃至文化流失。那么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

(1)布依族的主动社会化。主动社会化是指主动社会化是由于民族自身的原因而导致的。在现代生化方式影响下,主动学习汉人,一方面是为了生存需要,另一方面是跟上时展的步伐,远离封闭、落后。例如外出务工、上学、迁居到城市地区和城镇化区域等等。

第一、外出务工。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城市比如浙江、广州、上海、江苏等地的各种设施比较健全、完善,福利待遇比较优越,子女可以接受较好的教育,工资待遇比较好等等,各种有利条件把很多布依族人口吸引过去了。而相对西部地区来说,各种条件就比较落后,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布依族纷纷到东部沿海地区务工,慢慢地适应城市生活环境、城市生活习惯、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交流语言等等。因此,他们很多民族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不在布依族语言的环境下生活,语言也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孩子,接受了汉语的教育,而且从小不会说布依族语言,也没有说布依族语言的环境,长大就更不会说,对布依族知之甚少。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第二、生活环境的影响。布依族聚居地惠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即使政府强调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在笔者的调查中,75%的布依族被汉化了,特别是未成年、学生占得比重较大。被父母带到城市生活的小孩子,从小生活在城市,接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每天面对的都是城市里的人,价值观、世界观、思想、交流方式、风俗习惯等等受到城市的影响。从小就没有生活在布依族的生活环境里,怎么可能会知道布依族的风景名胜、文化艺术、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古朴典雅的居民建筑、回味无穷的民族美食、独具个性的日常服饰呢?又怎么会说布依族语言呢?

年轻一代是传承语言、传播文化的主力军,如果本民族的子女不了解本民族的相关历史文化、故事传说、风俗习惯、民族乐器、美食建筑,不会用民族语言交流,民族文化怎么能传承下去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个迫切的民族文化问题。

(2)布依族的被动社会化。被动社会化是由于外部原因影响而导致的,比如大众传媒的传播、区域化不断发展与深化等。由于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即使在落后的布依族村落里,几乎每家都有电视机。通过媒体传播,他们逐渐粗略地了解汉人的生活习惯、传统节日、饮食习惯、服饰等,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很多布依族的年轻人从各个方面学习汉人,生活习惯、服装都汉化了。

国家的民族政策,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使惠水县布依族聚居的地方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笔者生活的周围,有很多布依族,但是他们的民歌:唱山歌传情、童谣、酒歌,舞蹈:织布舞、狮子舞、伴嫁舞、龙舞、铜鼓刷把舞、花包舞,乐器:铜鼓、姊妹箫、笔管、勒尤、四玄琴、口琴,工艺美术:蜡染、刺绣、织棉、竹编、织染、陶瓷、雕刻,民族特色传统节日: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跳花会等基本上看不到了,几乎与汉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年长的老人才会布依族的风俗习惯。各种流行音乐到处可以听到;布依族的青年男女们还过圣诞节之类的节日;在日常交流中,父母大部分时间使用汉语交流的。这就是布依族文化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损失。

(3)主流文化的冲击。“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却不曾倾听少数民族成员的心声。

(4)汉族与布依族通婚联姻频繁。由于民族之间的融合,通过联姻等方式,惠水县的很多地方都是汉族、布依族混居。

(四)解决措施

布依族语言、文化对中国传统文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中国文化,只有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更好地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呢?针对布依族语言社会化中出现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布依族的族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中国特有的、布依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下面是谈谈笔者的看法和建议。

第一、政府加大投入保护布依族民族文化。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因此,从现在开始政府加大投入进行布依族文化建设,重视布依族语言文化的发展,加大投入保护特色民族文化。

第二、加大布依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发展,必然就会外出务工,不知不觉中与汉族逐渐融合融。如果在布依族地区引进一些企业、民族工业,不仅为布依族地区提供就业机会,还会减少布依族外出,在一定程度上缓减社会民族问题。

第三、民族地区开设民族课程,例如:用民族语言交流、学习民族舞蹈、音乐等等。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第四、民族地区的人们应提高本民族的文化保护意识。通过各种宣传、各种民族活动的参与,加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自觉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

四、结语

虽然布依族语言社会化是社会的进步,但是布依族语言是少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对布依族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弘扬中国文化传统,让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重视民族文化工作,推动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实现旅游增收致富;有利于繁荣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利于推动布依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把渊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布依族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胡晓研,刘伶.语言学概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何俊芳.人类学教程[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4]钟建军,陈中永.多面体的一面:第二语言学习的社会化过程[J].心理科学, 2007(5).

[5]金凯诚.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布依族[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6]岑运强.语言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笔者在布依族聚居地区农村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十年,经历了本地“两基”验收和国家督导检查,对当前影响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学质量提高原因有个人的一些认识,现综述如下:

一、民族地区文化习俗因素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

(一)民族风俗习惯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本地布依族的思想观念是相当落后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本地区的人才素质的提高。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视野较为狭窄,很多家庭根本就不重视女孩子的教育,很多女孩子在教育上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支撑,这使得素质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起来遇到很多困难。

其次,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较多,旧的习俗影响下,人们对节日过于倚重。例如笔者所在地区,布依族非常看重“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这些传统节日,这些又不是国家法定节日,学校不可能放假,有的家长就会让孩子请假回家过节,既耽误孩子的学习,又会培养学生不好的习惯。再说说本地区的婚俗,布依族每每出嫁一个女孩,都要请上兄弟姐妹,表兄表妹等等去“送亲”①,而且还要“坐三遭”②,而这些亲属当中,就有大部分是在校学生。这样一来,对正在上学的学生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民族地区自身的语言对教育质量提高的影响

笔者所在的学校布依族学生占绝大多数,当地人主要用布依语进行交流,学生也不例外,部分儿童在入学前没有用汉语和别人交流过,更不要说学习英语了。刚入学的儿童实际上是在重新学习一门口语,这对学生学习语文和英语产生严重的影响。再且,布依族儿童在说汉语时,容易受自身民族语言的影响。

(三)家长思想观念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

由于民族地区学生家长知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子女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每个月也能挣个两、三千元,务工回来则故意炫耀,一些孩子容易受负面的影响,甚至会产生读与不读书一个样的错误认识。

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

我县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大多数学生家庭没有稳定的收入,靠传统的农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家庭的开支,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选择外出务工,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不断扩大。

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对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的影响

相比较而言,民族地区由于师资不足,专业教师极为紧缺,导致学校课程开设不全。笔者所在的学校,全校500多名学生,仅有1名音乐专业教师,1名体育专业教师,一名英语专业教师,美术专业教师没有。

四、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解决策略

据前面所述,笔者认为,要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学校注重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家长重教意识

民族地区有许多传统陋习,影响到学生在学校的正常学习,这需要学校统筹决策,用科学方式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帮助学生家长纠正认识,全力保证孩子在学校正常学习。

(二) 政府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改善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办学条件

现在很多学校办学条件还跟不上要求,学校的设备不齐全。例如,笔者所在的小学,由于教师的缺编,导致“大班额”现象,有的班级人数多达70人,少的也有50人,全校近600名学生只有10个班。大班额的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老师们无法因材施教,很好顾及每一位学生,造成了学生素质发展的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本地区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 不断完善民族地区的教育督导检查机制

民族地区很多边远学校,课程表形同虚设,音体美学科被挤占,学生片面发展。究其原因,除了专业教师紧缺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教育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一些学校排课还有随意性现象,甚至还出现“两张课表”现象,应付检查的是一张课表,而真正执行的又是另一张课表;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功利主义思想作祟,教育教学中只抓语文、数学,不管其它学科的现象。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明确提出管理的奋斗目标,学校要真正把教学管理放在学校管理的中心地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安排和协调各项工作。重点提高学校各级领导的管理能力。比如针对学生学习受语言环境影响着一因素,学校应提出“进入校园内,请说普通话”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环境。并要求学生平时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还有在对班主任的要求管理中,应强调重视学生学习环境的养成教育。

(四) 不断打造高素质的小学教师专业队伍

落后民族地区的教师应具备不断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成为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精深专业知识、较强业务能力的新时期从教者,才适应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需求。要实现这些目标,应该搞好民族地区的教师学习培训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教师培训上向民族地区教师倾斜。激发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小学教师整体水平,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质量,让少数民族地区涌现出更多的懂知识,懂文化,会做人,会做事的优秀人才。克服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障碍,使民族地区拥有一个崭新的明天。

【注释】

①把出嫁的女孩子送到男方家。

②在男方家吃、住三天三夜才回家。

【参考文献】:

[1] 庄万禄,来仪. 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云南、 贵州、 四川三省为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5)

[2]唐远志.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四月八[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2)

[3] 刘志春,王小红.优化班级管理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8)

篇6

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可贪多、贪深,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兴趣需要,我们可以将自己身边的传统美德、文学经典、民族工艺(布依族的织布、蜡染等)、传统体育、古典音乐(布依族的木叶、八音坐唱等)、民风民俗(布依族每年三月三、六月六等)等领域的内容,作为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一是打造环境文化。对学校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充分利用每一间教室,每一面墙壁,开辟传统文化经典长廊,讲述传统美德故事,展示传统文化经典代表,使学生身处校园,能时时处处感受到伟大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二是建设班级文化。把圣贤智慧、经典名著、璀璨艺术和传统节日文化等与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有机融合,营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开辟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剪纸、书法、绘画作品,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三是铸造精神文化。致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风、校训,班风,使其成为师生思想的引领,诠释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新内涵。

三、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一是参观名胜古迹。结合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下五屯刘氏庄园、泥凼何应钦故居等),使学生了解祖国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现场视听真切地感受中华民族艺术的博大精深,进而激发他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二是开展民俗文化采风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当地社区开展民俗文化采风活动(布依族的编、织、染布等),直接参与到当地民风、风俗中去,真切领略民俗风土人情,亲身感受这些久传不衰的民间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三是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古往今来,经典文化长久不衰,灿若星辰。经典诵读气势磅礴,可以震撼学生心灵,给学生带来各种感官的刺激,使其直观、有兴趣地参与其中,用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一幅厚重而宏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画卷,令人震撼而又倍感亲切,也勾起了世界人民包括广大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这为我们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在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被科学技术带来的利益所迷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却少之又少,从而形成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年青一代最为明显。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应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教育,向学生讲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讲清学生自己肩上所负的责任,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品格。如果离开了传统,割断传统文化的血脉和根,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

四、利用节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继承和发展的文化价值。诸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涵盖了民族习俗、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诸多知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充分利用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但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文本的解读也会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寒假结束,学生带着对春节的留恋走进了课堂,对贴春联、包饺子、看花灯等地方习俗还是记忆犹新、回味无穷。教师可专门拿出一节课以口语交际的形式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例如,由学生任意组合,分成春联小组、饺子小组、花灯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搜集贴春联、猜灯谜、包饺子等关于春节习俗的材料;在交流环节,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对于感兴趣的知识也可以摘抄积累。如果学生的交流背道而驰,或抓不住重点,教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读给他们听,以达到收放自如的效果。又如,清明节时可以在少先队大队部的组织下,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祭奠英灵、凭吊先烈,现场给学生讲一讲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然后让学生写一写作文,洗涤心灵、提升素养。再如,端午节自然要引出屈原,教师鼓励学生搜集屈原的爱国故事,品读屈原的《离骚》等,观看赛龙舟的视频,从视觉和感觉上领悟伟人的爱国情怀,欣赏地方习俗的热闹和喜庆。又再如,中秋节期间可以开展中秋诗词比赛,鼓励学生踊跃搜集,并利用阅读课展示表演;还可以组织开展中秋节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调查研究、访问、查找资料等多种形式,了解各地和家乡过中秋的习俗;然后,每人制作一份手抄报,在交流会上,同学们以解说形式汇报。这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了节日的意义,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精神,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五、利用校园宣传阵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渗透的主渠道之一,是无声的传统文化教科书。我校虽属农村学校,但是文化氛围浓厚。教学楼的墙壁上则戎有名的人物像、中国有名人物的事迹,操场上的《五心童谣》等都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此外,学生在课间活动的时候进出教学楼,必然可以欣赏到文化长廊上那些图文并茂的经典诗文,通过走一走、背一背,积累古典文化,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也可以利用三分钟口语训练引导学生加深记忆,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达到了积累目的。

篇7

1、基本概况

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布依妇女“腹下系五彩挑花方幅,如绶”。[1]现在,望谟县布依族女儿准备出嫁,由父母或者女孩准备的婚礼服饰上一般都绣上了精美的龙凤图案。在调研过程中,笔者采访了布依族刺绣传承人韦树章,她说:“布依族姑娘结婚的衣服图案都会有龙凤,龙凤代表着‘吉祥’的美好寓意,世世代代的传承。”此外,刺绣还用在背带、床单、服饰、糠包、鞋子,鞋垫、围腰、门帘等各种生活用品上。

“刺绣在望谟县也称‘刺花’”, [2]方法多种多样,有平绣、缠绣、挑绣、剪贴绣、素绣等。也有人将其分为属针绣、堆针绣、双针绣、双面绣、剪贴绣(也称剪布绣或剪纸绣)、素绣、扎绣等不同种类。

剪贴绣主要体现在背带上。先用魔芋浆粘两层布,形成布壳,再贴上彩色面料,后把纸画好后剪出图案或者是把布剪成图案,用剪好的纸或布用线固定在布块上。背带是由背心和背系组成。背心是背带中心部分,中间是一个正方形图案,四周是四块不同或者相同的图案围绕,形成正方形。背带的两边是背系,紧接着中心部分。把剪纸或剪布固定后就开始绣。背带的延边要镶边,用金色或黄色的纸剪成条形,沿着花边一针一线地接着缝。

“素绣法也称挑绣,是布依族最古老的刺绣工艺”,[3]主要用于床单。先在白色土布上绘图,用蓝靛染的黑线来绣,根据图案的特点,有的采用“党花”,有的采用“提沙”等技巧。线的粗细分布不均匀,时细时粗,根据图的布局而定。

扎染法体现床单和服饰上。先是在布或者服饰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用线把所画图案的路线捆住,后把捆好的物品放进蓝靛染缸里或木桶里浸泡,浸泡好之后晒干再拆线,未浸染到的白色部分就是图案。与其他绣法相比更为简单、图案美观大方。

彩绣法是多种颜色的搭配,也是针绣、双面绣、堆针绣、双针绣等的总称,主要用在糠包、衣襟、袖口、围腰、裤脚、裙子脚、门帘等生活用品上,用布依族土布或绸缎制作。

布依族女性在少年时代就开始学习纺纱、蜡染、织布、刺绣、制作衣物等,主要是由母亲教授,从小就开始学习,等到二十二岁左右不仅熟练,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布依族地区,女红是女性的代表,女红所展现的物品是对一位青年女性的评价,受到他人的议论并影响自己的婚姻大事。

布依族父母会为出嫁的女儿准备衣服、鞋子、床单、被套,女儿结婚后要为未来的外孙准备穿戴物品。有背带、帽子、鞋子等,背带有软硬之分,娘家都会准备软背带与硬背带;帽子样式较多,帽子边上会挂着银饰,银饰的图案多种多样;鞋子形状是虎,或者是孩子的属相,形象生动、逼真。主要祈求孩子健康成长、一帆风顺。

2、布依族刺绣文化的艺术特征探析

布依族刺绣是布依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将生活的锦绣凝聚指间,一针一线,绣出精美绣品。体现出了布依族人民一种质朴而纯粹的审美特征,形成了本民族的特有的特色。在选材、内容、绣法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图案讲究精巧、工整、对称、立体感和寓意。每一件绣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图案主要是鸟、燕子、鸳鸯、龙凤、鱼、桃花、梨花、草、藤蔓等动植物。此类花草树木、飞鸟走兽,栩栩如生,宛如生灵附体一般,体现了布依族与大自然和谐共体。

(1)象征美好的寓意。布依族刺绣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以谐音,有的则以象征等表现手法所展现出来,体现出了当地醇厚朴素的布依文化。不论是服饰、背带还是床单、鞋垫图案花纹都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鱼是刺绣中常有的图案,寓意年年有余,有的绣品绣着鱼的图案也绣出“年年有余”四个字样。鸳鸯是美好爱情的象征;鸟则是自由的象征,希翼如鸟一般自由翱翔。对于布依族人来说有燕子在自家屋檐下筑巢,象征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也常常成为刺绣的题材。在素绣法中的床单里都会有鸟、鱼、枝叶、鲜花、鸳鸯等图案,这样的床单主要是新婚夫妇所用,寓意着他们在婚后多子多福、幸福美满。而在花与花之间,运用蔓藤来相连接,表现出 “生生不息”“连续不断”“家族兴旺发达”的寓意;在鞋垫和背带中的“万”字格,形状四通八达,寓意着“好事连连”,同时也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这些图案承载着布依族人民对美好的憧憬,在生活中获得心灵上的慰籍。

(2)宗教信仰的展现。布依族的刺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表现,通过绣品的展现出来的是“布依女性文化的物化表现”。 [4]在服饰中,什么样的年龄段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主要是从服饰的颜色、款式、刺绣图案进行区别。而刺绣纹样与图案的内容的区别,反映出布依族原始崇拜,同时也反映出布依族的历史传说及神话故事,展现了布依族先民的社会风貌及文化特征。

布依族人民认为大自然中的山、树、洞、水井具有神性与灵性,并在节日里都会去祭祀,希望在它们的庇佑下,布依族人民平平安安、一帆风顺、无灾无难。 如小男孩的鞋子上的图案是虎,一方面保佑孩子吉祥平安,另一方面是希望孩子像虎一样活泼、威武。在远古时代,人们无法解释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奇异现象,认为这种奇异现象是上天赋予他们,并且保护他们的表现,便把它作为一种崇拜,把奇异现象的图案绘到服饰上、陶器等物体上,借助它们的神力保佑人们生活平平安安,风调雨顺。而这些刺绣图案与宗教信仰有一定的关联,这些绣品的纹样是民族宗教信仰的转化,以绣品作为载体反映出本民族的精神、宗教信仰。

二、布依族刺绣传承现状分析

1、传承方式单一,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刺绣

刺绣工艺传承方式是世世代代的手口相传,并没有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教学。近几年来,掌握刺绣工艺的绣娘逐渐老龄化,而大多数年轻人又不愿意学习刺绣。多数人认为从事刺绣行业很难生存,刺绣既不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又费时劳工。大多绣品都是自给自足或者是自产自销,生产量较小,不能形成一定规模。所以,布依族刺绣逐渐淡出民众的视野。

在望谟县布依族人的心目中,桑郎镇以背带闻名于世。其造型精美、纹饰华丽、针法繁序,一床背带可以卖至两千左右,可谓售价不菲。制作过程颇为费时费力,大概一个人一到两个月才能够完成,以现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而言,如果成为一个“专业绣娘”,基本生活是无法维持的。在调研中,采访了一位20岁的布依族姑娘,她说:“我不会刺绣,也不想学习刺绣,刺绣过程繁杂也太枯燥,没有什么意思,而且刺绣也挣不了多少钱,还不如做点其他的。”笔者作为一个望谟人,从小受到母亲、堂姐的影响,小时候经常会学着她们绣花、绣鞋垫。而现在,基本上是不绣的,需要鞋垫时,都是去市场上买,3到5元就可以买一双鞋垫,价格便宜。要绣一双鞋垫制作成本高,时间长,材料图案复杂。现在的人们对传统刺绣工艺缺乏兴趣,接班人越来越少,传统的刺绣工艺的传承面临着消亡的状况。

2、民族性刺绣物品被现代化物品所代替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出现各式各样的款式且物美价廉的服饰、鞋子、背带。现代的背带简便,方便携带,夏天的时候背着凉爽,且价格低。而传统的刺绣背带做工时间长,价格高。在新娘的嫁妆和小孩的满月酒(在望谟县布依族地区娘家给小孩送背带、衣服、帽子、鞋子等),被现代的电脑、电视、电冰箱、洗衣机、背带、衣服、帽子、鞋子等所取代。同时,市场上出现大批量的机器刺绣,机器降低了刺绣的成本。而随着机器刺绣的大批量生产,各式各样的机器绣品代替了手工产品,传统刺绣工艺传承和发展成为现在和将来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

三、布依族刺绣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措施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特色,望谟刺绣工艺经过几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布依族所特有的特色。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何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布依族刺绣工艺,应当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还改变目前布依族刺绣所面临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以下意见与建议:

1、政府进行扶持

望谟县政府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促进布依族刺绣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在桑郎镇成立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形成以生产、销售、展示、传承的文化机构。其次,2017年9月10派布依族刺绣传承人韦树章到英国伦敦参加“庆祝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5周年庆”的刺绣大赛。再次,在传统节日中开展了“布依情”中华布依糠包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锦绣布依”服饰设计大赛、“原汁原味”特色商品展销会等,布依族刺绣以展览、互动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布依族绣品在当代社会中所体现出的使用价值与观赏价值,不仅提升布依族刺绣的文化魅力,也能促进布依族刺绣融入当今社会生活。最后是加大对布依族刺绣的投入,引进机器刺绣,使小作坊形成大规模布依族刺绣工厂,打造布依族刺绣工艺品牌,从而使大多外出务工人员回到自己家乡发展本民族产业,带动望谟县的经济发展。以此,提升望谟县布依族刺绣的影响力,拓展了刺绣工艺的发展空间,推动了布依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使布依族绣品进入人们的视野。

2、制作影像资料进行记录和传播

影像资料是最直观、最容易理解的载体之一,对布依族刺绣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整理,对布依族刺绣过程进行影像记录。从材料的选择开始到绣品的完成;从单一绣品的拍摄到不同种类绣品的展现;从布依族刺绣文化意蕴到刺绣传承人的世俗生活的记录。形成微电影、纪录片、小视频,让人们更容易了解布依族刺绣。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布依族刺绣文化,丰富了布依族刺绣的内涵,提高了人们对布依族刺绣文化的认识,激发人们对布依族刺绣文化的兴趣,从而广而告之地践行发展布依族刺绣文化。

3、布依族刺绣工艺进校园

学校是民间文化与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之地。将布依族刺绣的传承纳入到学校课堂中,使学生了解布依族刺绣及布依族刺绣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布依族人应当肩负传承布依族刺绣工艺的历史使命。首先,学校聘请布依族刺绣传承人或者优秀的布依族绣娘到学校进行授课,授课课程主要涉及画图剪纸剪布刺绣成品等内容;其次,学校亦可根据刺绣工艺开发“校本”,组织相关人员编写绘本、通识读本及教材;再次,打造文化长廊,组织板报、手抄报、汇报、演讲等活动,营造刺绣文化的氛围。让学校真正成为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之地。

4、布依族传统刺绣与现代化元素相结合

布依族刺绣的发展与创新,必须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布依族刺绣重新充满活力。以布依族刺绣元素为基础与现代化技术、工具、材料相结合,[5]将布依族图案、纹饰运用到现代化物品上,如服饰、鞋子、背带、双背包、单肩包、钱包、抱枕、电脑包等,形成布依族特色的绣品。在原有的刺绣图案基础上大胆创新与现代化相结合,使布依族刺绣工艺变得更加时尚、活泼,增强布依族绣品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同时邀请具有实力的设计师或设计工作室,以布依族刺绣元素为主题,设计一系列布依族刺绣产品,以提升布依族传统刺绣在绣品上的时尚与知名度。同时,打造布依族刺绣品牌,以品牌带动产品的销售。

篇8

“三月三”是壮族、侗族、布依族、苗族等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专门举办规模很大“三月三”歌节。其中以壮族为典型。

1、节日期间,有传统龙狮表演、芦笙踩堂、侗族大歌、六甲山歌、彩调、桂剧、侗乡电影、侗戏、传统扮故事、篝火多耶晚会等表演活动。此外,还有千人品茶、斗鸡、斗鸟等表演活动和奇石展、民族服饰展示、商品交易会、侗族香油茶等美食展。

2、三月三与越南一河之隔的边陲广西防城区瑶寨高林村瑶族同胞每年“三月三”都举办隆重活动。热情的瑶胞们吹起喃嘟嗬,打起陀螺唱起歌,用香浓的米酒,特色的瑶家菜喜迎八方来客。因此,三月三也是广西各民族欢庆的歌节。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2、整合州内旅游资源,横向发展三个旅游产业带。在全州所辖一市、一开发区、七县打破区域界线,不分行政区域,跨市、跨跨乡、跨镇、跨村寨,只以旅游集群为单位全方位发展黔西南州的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重点把生态旅游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旅游产业,以自然生态旅游景区景点为依托,以民俗优势资源为基础,以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精品为支撑,围绕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以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带。经过整合州内资源,横向发展三个旅游产业带:一是以万峰林、马岭河峡谷、双乳峰三个国家4A级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二是积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形成以中心村寨纳灰村、绿荫村、鲤鱼坝苗族风情村、打凼村、纳孔村、三宝彝寨乡、龙吟镇、岩架镇洛凡村、卡法村为轴心,南龙古寨,泥凼石林,冷冻村,间歇泉,楼纳,三家寨,放马坪,坝盘,香车河堡,三岔河,三道沟,弯田,朗寨,卡塘,板其,夯达,乐旺,桑达等为辐射区域等的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区;三是努力挖掘望谟卡法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晴隆二十四道拐等为代表的抗战之旅和南明皇宫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历史文化体验型旅游区。

3、纵横交错,开放求智,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纵向以主体村寨为中心,辐射周边主要村寨,深度发展乡村旅游;横向整合州内旅游资源,不分行政区域,跨市、跨乡、跨镇、跨村寨,以旅游区为单位全方位发展黔西南的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使得整个黔西南州内的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纵横交错,形成规模大、档次高、文化深、观赏强、参与广的民俗生态旅游品牌,逐步构建起以绿色喀斯特生态、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大投入促进大跨越。黔西南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是:项目带动,整体推动,跨越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只有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龙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下大力气提升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水平,千方百计多抓大项目、快上大项目,特别是要引进和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旅游企业集团,推进旅游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着力构建全州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新格局,真正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引一企而百企至,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培育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黔西南州近五年(2008年—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数比较(见表2)与2011年、2012年生产构成(见图2)就充分说明了大力发展三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必要性。

二、塑造民俗节日核心,构建阶梯旅游开发模式

1、塑造民俗节日核心的必要性(1)民俗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潮流,民俗生态旅游在国内及省内的同质性竞争具有非常好的优势,民俗生态旅游需要塑造民俗节日这个民俗文化的核心。民俗生态旅游推荐的旅游产品让游客买的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开发过程中就需要物质与精神并重,二者缺一不可。节日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通常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表现。黔西南民俗发生态旅游只有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特色——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文化,塑造自身的形象,开发具有独特性和鲜明个性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开拓视野、娱乐身心,提高修养的要求。众所周知,旅游就是玩山玩水玩文化。以兴义市为例,以上、中、下纳灰布依古寨为中心,依托着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的地方”万峰林景区和“天沟地缝”马岭河景区,还有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这些大型景区的资源与市场优势。虽然带动了周边村寨如南龙古寨、冷洞村等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但是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却没有让兴义的旅游市场“火”起来。而近邻云南傣族的泼水节每年要吸引数十万人前去西双版纳、墨江哈尼太阳节、马关苗族花山节、中国佤族司岗里狂欢节等节日更是把云南的旅游业推到了顶峰。不可否认,节日文化助推是重要的原因。(2)黔西南各民族的民俗节日众多。节日文化底蕴丰富、民族风情多彩。因此在当地有这样一个说法:“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虽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了,但是一年十二个月,从正月到腊月,365天,不敢说天天有节庆日,但几乎月月有节庆日,甚至有一天几个地方有节庆,几个不同名称、不同习俗的节庆(或因民族、或因地域所致)的热闹场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把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一个产业融入旅游业加以策划、开发,以举办隆重的、多彩的节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加强横向联合,加速把民族节日风情连成一线,把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民族节日串联起来、发挥民族节日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不同特色,定能克服距离和传播的困难,借助外力增加消费的拉动力,必能推动黔西南旅游业的大发展。见表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俗节庆一览表》。(3)开发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随着城市化推进,许多民族节日渐渐淡化,甚至被城市化生活所淹没。如果将民族节日作为一个产业融入旅游业来开发和培育,既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又能继承传统节日;既能繁荣民族文化,又能拉动经济发展。①彰显个性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品牌的灵魂。黔西南只有通过加强品牌传统节日及其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培育本土文化,才能增加文化底蕴,彰显个性特色。②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任何传统文化,只有具有存在的价值,才会得到传承,才会得到发展。民族节日文化也是如此,只有加大开发力度,促进其不断发展,不断繁荣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吸引大众参与,形成节日经济,彰显其存在的价值,才能促进民族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塑造民俗节日核心的具体措施一是以政府主导为龙头,让独具特色的周期性的一年一度的地域性的民俗节日旅游与长期性的民俗生态观光旅游相辅相成,从而带动商业、餐饮、金融、文化、娱乐以及相关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升我州的旅游品味,突出地方优势,带动地方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目前,已有多个县市成功举办了多届民俗节庆活动,兴仁举办了十三届“八月八”苗族风情节,贞丰举办了六届“二月二”苗族走亲节、十一届“六月六”布依族歌会、望谟举办了三届“三月三”布依族风情节等。二是以民族节庆为名,意在节外。通过节庆活动,让游客从视觉上、听觉上、触觉上、味觉上真实、自然、直观地感受异地风情——“赏自然景”、“观民俗情”、“享田园乐”、“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民俗节庆的无雷同性,必将增加人气,发挥品牌效应,为新兴产业创造更大的商机。三是以节庆内容为依托,以节日为载体,发展活动型乡村民俗旅游专项产品。如,把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三月三布依族、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火把节(彝族)、开斋节(回族)、荷花节(时令)、桃花节(时令)、春茶节(时令)、漂流节(体育)等民族、时令、赛事节日作为重点,发展以民族节日、庆典、仪式、民俗体育运动等构成的活动型乡村民俗旅游专项产品。四是重点将布依“八音坐唱”、“傩祭祀”、“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查白歌节”、“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等建设成为优秀民俗节庆文化旅游路线,使黔西南州真正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优秀的布依族文化体验中心、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优秀旅游示范区,黔滇桂三省(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东南亚游客进入贵州的中转站,把民俗生态旅游培育成为黔西南州的支柱产业。

3、以民俗节日为核心,构建阶梯旅游模式在一个中心村寨,数个主体村寨,民俗节日为核心的框架下,有重点、有主次、全方位地开发、发掘黔西南民俗文化的特色,开展以布依族文化为主,苗族文化为辅、其他民族文化兼顾的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体验、田园风光及喀斯特风景观光体验、民俗体育康体运动、休闲度假等生态型复合乡村旅游产品,逐步在黔西南构建“观光型——体验型——康体型——度假型”呈阶梯状的特色旅游模式。见图3《阶梯状的特色旅游模式》。(1)民俗观光型旅游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基本层次为民俗观光型旅游。这是基于观光旅游在旅游层次上属于旅游的原始形态。让旅游者通过欣赏黔西南的旖旎的自然风光、奇妙的田园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等萌生旅游动机,得到美的享受,收获愉快的心情和休闲时光。虽然观光的内容、形式和设施相对简单,但参与人员具有大众性、广泛性,游客停留时间短易于接待。所以观光旅游是人类旅游活动“永不落的太阳”。(2)民俗体验型旅游观光游能满足大部分游客“最少时间内到最多地方”的要求,但少部分游客崇尚深度旅游,不愿来去匆匆,走马观花,追求个性化、体验化、休闲化、美化的旅游经历。因此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第二层次为民俗体验型旅游。其原则是体验内容、方式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不断为游客带来新鲜的感受,满足其追求个性的需求。一是民俗节日体验,二是田园生活体验、三是主题体验。①民俗节日体验,前文已详述,这里不再赘述。②田园生活体验。结合黔西南州情,田园生活体验的雏形就是“农家乐”。让城里人到农村去住农家院,到田野里摘菜、果园里采果,吃农家菜、过农家节从而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真正的乡村游不是到操着一口乡音的农家吃一顿简单的地道的农家饭菜,打几圈麻将,喝几口酒,吹几句牛,而应该是一种“绿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以黔西南州为例,自2003年9月兴义市纳灰村第一家农家乐开业,截至2011年12月全州共有3个知名“农家乐”特色村,农家乐休闲旅游点64个,“农家乐”经营户962家。仅2012年上半年全州农家乐接待游客158万人次,营业收入3657万元。农家乐的快速发展,折射出人们对体验式旅游的喜爱。③主题体验。鲜明的主题能在真实的体验环境中,调动旅游者的感官享受引起旅游者的共鸣,使之留下强烈感受和深刻印象。如浙江杭州有“印象西湖”,广西桂林阳朔有“印象刘三姐”,让游客在专题的精彩表演中对当地文化受到更真切的感染,得到更真实的体验。而黔西南现状:兴义万峰林的“布依八音坐唱”,兴仁鲤鱼坝苗寨的“板凳舞”、婚俗表演,贞丰双乳峰景区的“民族风情表演及篝火狂欢”等虽带有主题体验的成分,但还流于简单化,应再做深度挖掘。这样,对游客的吸引力会更大。(3)民俗康体型旅游康体型旅游是休闲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泛旅游的概念。它是在欣赏美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之余,游客以健康养生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第三层次就是民俗康体型旅游。一是徒步旅游,二是骑行旅游;三是漂流旅游。这三种康体型旅游或是自发的、或是组织的,不论在州内州外都有一定影响。政府也予与了支持,如兴义的万峰林、丰都大道、西南环线等都专门设置了骑行线、徒步大道等,马岭河峡谷则有专门的漂流项目,并成功举办多届“马岭河峡谷漂流暨万峰林旅游节”。(4)民俗度假型旅游度假型旅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形式,集观光、体验、康体为一体,强调优美的环境、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增进身心健康的休憩设施和高品质的服务。黔西南的康体型旅游主要是指由旅游部门或旅游企业提供的与康乐、健身、休闲疗养、度假活动有关的一切产品和服务(食、住、行、玩)。以兴义赵庄戴斯度度假村、贞丰双乳峰景区为代表。

三、引入IMC,确立城市品牌

1、引入IMCIMC即整合营销传播,是20世纪90年代的新兴市场传播营销方式,其核心是由过去的“消费者请注意”转变为现在的“请注意消费者”。基于IMC理论,为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需求,吸引游客、留住游客黔西南州要大力挖掘民俗生态旅游资源,采取有力措施,深层次、全方位、高品位地拓展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空间,确立自己的城市品牌。

2、确立自己的城市品牌。(1)积极鼓励创作高质量、民族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艺术精品。马岭河峡谷、万峰林等景区景点,常年都有布依族、苗族民族民间歌舞演出。双乳峰景区集中展示古法造纸、制陶技艺,让游客亲身体验古老的民族文化。要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创作高质量、民族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艺术精品。如州民族歌舞剧团根据布依八音创作演出的《贺喜堂》在意大利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上大放异彩,万峰林景点“万峰第一观”八音表演队在南京《中国名胜区旅游产品展示交易会》上夺得“景区民风民俗及形象展示奖”第一名,大型布依族民族原生态舞剧《利悠热谐谐》荣获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大型苗族史诗歌舞剧《盛世苗家》,给游客带来较高的审美体验。(2)依托全州文化产业重点工程建设,整合黔西南州已经或即将制作好的影视作品资源,开展影视营销。如《雄关漫道》、《绝地逢生》、《云下的日子》、《幸存日》、《二十四道拐》、《受降何应钦》《泡桐花》等,有计划地在知名电视台公映,开展影视营销,提高全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向省内外、国内外力推本土民间音乐舞蹈,使之成为一张张“名片”,达到宣传黔西南民俗风情。民族原生态歌舞独具的观瞻性、娱乐性,易引起观众的求异、求知、求同的心理,从而实现推介民俗生态旅游的目的。如晴隆“阿妹戚托”,这个已有500年以上历史的民族民间原生态歌舞,这种完全没有音乐和乐器伴奏,全靠彝家姑娘心灵感应跳出的整齐舞步。它用12种全部来源于生产生活、代表不同意思的基本舞步告诉新娘到了婆家要敬老爱幼、勤劳节俭,家道才能兴旺,日子才会红红火火。传达了浓浓的姐妹情谊,向即将出嫁的姐妹表达祝愿。

4、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其中不乏跟节庆有关的民间文学),并出版成册、成书,使之成为宣传黔西南民俗文化的又一名片。黔西南属古夜郎、牂牁之地,历史文化悠久。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富饶丰腴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于自然界进行各种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民间文学,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生活故事等。这些民间文学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的积淀,反映了民俗节日的文化底蕴,展现了民俗节日活动的文脉。

四、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旅游安全保障工作,全面提升服务水平。黔西南地理环境复杂,交通线路密度低、等级低,通信落后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民俗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改变民俗生态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及资金扶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吃、住、行、游、购、娱乐”六大要素整体推进民俗生态旅游的发展,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利用、开发和建设。

1.“吃”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要保证游客来到黔西南,吃到具有地方的特色的“布依碗”、“九缸钵”、“兴义老杠子面”、羊肉粉等,吃饱、吃好、吃干净。

2.“住”。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乡村客栈到星级酒店,让游客住得舒适、安心。

3.“行”要方便。陆运、空运、水运还是景区交通要便利,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

4.“游”是核心。让游客切实感到旅游的中心就是邂逅一处风景、一种生活方式,给自己一种全新的体验。

5.“购”是乐趣。异地他乡购物是一种乐趣,要让游客买到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可自用,也可送他人。

6.“娱乐”是人之常情。要让游客有一些当地喜闻乐见的、自己又没玩过的项目可供娱乐。

五、全力开发民俗文化产业

黔西南民俗文化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应本着在开发中传承,传承中开发的理念,突出重点,并将其作为一个产业加以全力开发,收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收益双赢的效果。

1.开发一批相关产业。发展民俗文化中节日经济,使之产业化,形成以“行、游、住、食、购、娱”的产业体系。一是要大力开发民族特色小吃、特色饮食、地方特产等饮食业和食品加工业,让外来游客参加节庆活动的同时,品尝地方美食,感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二是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服装、首饰、鞋、包、刺绣、领带等精美服饰和旅游工艺品,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三是开发一批原生态的民族歌舞、小品、戏剧,为游客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四是出版一批反映民族节日的影视作品、画册、光碟、诗歌集、散文集、民间文学集,让游客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民族风情,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

篇10

竹筒香饭通常是黎家人出远门,上山打猎或招待客人才做的。

首先将山兰米洗后,浸泡半小时,捞出,加精盐,味精拌匀。将猪瘦肉切成片,用老抽、生抽、五香粉腌制。热锅划油,翻炒肉片至熟,出锅待凉后,切成肉粒待用。取新鲜青竹(节距较长为好),每节锯开一端,洗净晾干,用精猪油抹拭竹筒内壁,将调好味的山兰米同瘦肉粒控匀,分两等份加进两节竹筒里,入适量水,再用干净布条捆扎封堵竹筒口,放进电烤炉中,烤约半小时至熟,关电源继续在炉中干。取出成熟的竹筒饭,解除布条,锯成若干小段,摆放盘中上席。于是竹节青翠,米饭酱黄,香气飘逸,柔韧透口,吃时饮一口山兰酒,咬一口竹筒饭,慢品细嚼,趣味盎然。

维吾尔族抓饭

抓饭是新疆维族一绝,既是快餐又属于保健食品,据说抓饭是一位新疆医生发明的。在1 000多年前,有一位叫阿不都艾尼的医生晚年身体虚弱,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在医药无效情况下,他就开始研究一种既能强身,又能治病的饮食,他搞了许多配方,尝试了许多饮食,最后终于研制成了这手抓饭。自从他早晚吃了手抓饭,身体康复了,邻居们都惊喜他的变化,问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他就把手抓饭介绍给大家,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羊肉抓饭就传遍全新疆了。

做法是:用料为新鲜羊肉、胡萝卜、皮芽孜(洋葱头)、清油和大米。将羊肉切小块用清油炒熟,再加入胡萝卜丝,洋葱头,盐和水,把淘好的米放锅内,先用大火后用小火焖,待米熟之后和肉、菜拌匀,这就是抓饭了。有人喜欢吃牛肉,还可以把羊肉改为牛肉,还可加上土豆,还可根据各人口味,加入葡萄干,杏仁,枸杞及果脯等各种干果料。

朝鲜族药饭

药饭是朝鲜族常来招待客人的饭食,在盛大的节日或婚礼时,药饭是必备的饭食,尤其正月十五,朝鲜族更要吃药饭,据说这天吃了药饭有辟邪消灾的作用。其做法是:糯米800 g,大红枣100 g,栗子200 g,蜂蜜400 g,白糖100 g,芝麻油40 g,松仁粉、桂皮粉各10 g。糯米淘净,清水浸泡2小时,红枣洗净去核切两半,将枣加少量水煮沸,倒入小碗,栗子炒熟,剥去壳及皮,切两半,糯米捞出沥干,蒸成米饭,趁热撒上白糖拌匀;将枣、栗放入饭里,拌匀,再洒些水;另将麻油,蜂蜜拌匀,浇在饭上,把饭盛入饭坛内,坛口垫上布,紧紧盖严坛盖;大锅里加水,将饭坛放入锅内,隔水煮,并随时往锅里加水,以免干锅,食用时,饭碗内再撒些松仁粉和桂皮粉。

哈尼族鸡肉熬稀饭

鸡肉熬稀饭是哈尼族人餐桌中的一道美味,也常用来招待客人。

用鸡肉熬稀饭,首先是准备佐料,把青辣椒、大葱、蒜、姜、哈尼麻椒、丁香叶、薄荷叶、酸笋条等佐料配齐后洗净,或切细或捣碎备用,舀上根据需要多少不等的新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备用;把杀好洗净的鸡和一碗酸笋条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汤煮,煮到鸡肉能用手撕即能骨肉分离时捞出;再把泡好的新米放入鸡锅内熬,边熬边搅,等到将米熬烂熬熟为止;这时,再把捞出的鸡肉用手撕成条状,把它放入锅中与稀饭拌匀后再熬上一阵,在鸡汤未干之前,加入已备好的佐料,拌匀后再煮上5分钟即可食用。鸡肉熬稀饭的特点是鸡肉鲜嫩香甜,稀饭入口酥化,味道清香可口,且有滋补作用。

布依族五色花饭

布依族素爱洁净,又得罗平青山秀水之灵气,是一个充满了风情魅力的民族。在饮食方面,布依人十分讲究清洁和美味,他们做的五花饭就独具特色。

篇11

道德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云南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省,其少数民族道德教育一直体现着提升道德情感,培养道德选择能力,促进道德修养的目的。云南少数民族的道德教育目标,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助于实现民族的自立、富强、繁荣。

一、提升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教育是人们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以情感的方式进行善恶评价,形成较稳定的道德情绪、情感和情操的过程,是直接与一定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相联系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道德情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对道德价值的感受和体验,构建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塑造完满的主体人格。

1.教育族人学会尊敬

教育族人懂得尊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可能尊敬别人。布依族成婚后,夫妻双方都把对方父母视为自己的生身父母,做到敬重、孝顺、关心、体贴。有好吃的好穿的都先孝敬父母,悉心侍奉,每逢老人生白,要上长寿面,敬寿桃祝老人健康长寿,把“尊老”放在首位,堪称民族之美德。

尊老爱幼也是傈僳人的美德。年轻人遇到了长辈长者,要有礼貌,说话要客气,不管认识与否,在路上碰到都要侧身让路,等对方走过后,自己再走。在家里时,年轻人不允许到长者的上方或长者的座位上就坐。年轻人外出时,要向家中的老人说明原因,只有老人同意,才能出行。归来时,要先进屋向老人行礼请安。

2.教育族人学会礼仪文明

清初思想家颜元有句名言:“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文明是公共生活中符合公德的行为,礼貌是文明行为的主要内容。学会文明礼貌实际上是培养族人高尚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的起点。

在日常生活中,布依族人民也很注重礼节,布依族是一个知书达理的民族,热情好客、礼貌待人,为人仗义豪爽,这是布依族人们共有的道德传统。在布依族中有这样一个规矩,凡是来到本民族寨子的人,不论是远方的宾朋,还是邻寨的友人,只要到了寨上均是座上客,全寨男女老少都热情招呼,争邀客人到家里作客。若客人留宿,主人家会给客人端洗脚水,并把新棉被、雄染垫布从箱柜里拿出来给客人住宿用,俗称“客人被”,布依族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一两套专为待客的“客人被”。

二、培养道德选择能力

生活中,人会经常面对价值冲突,不得不对相互冲突的价值取向做出即时的选择。当原有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对新问题、新关系、新价值、难以或无法予以合理性的解释时,也需要重新加以判断与选择。社会生存要求少数民族具有选择、判断的能力。有了选择能力,进入社会也就不易在种种道德冲突面前迷茫无主,就可以通过选择坚持自己原有的或确定新的更加合理的价值取向。

团结互助是白族人民在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群体的行为准则。尤其是互助原则,可以说是白族社会生活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白族人民历来把帮助别人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也把接受别人的帮助看成是一种权利,从而把个人和大家融为一个整体,借以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故白族谚语说:“一根麦杆编不成一顶草帽”;“有花才有蜜,有国才有家”;“不怕巨浪再高,只怕划桨不齐’、“一根藤容易断,十根藤比铁坚”。白族传统中团结互助的原则,不仅局限于家庭、村落集团内部的互助关系,同时也包含着家庭、村落之间以及整个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广泛的互助关系。也就是真诚帮助别人,并为他人排优解难,使他人得到幸福。

道德选择能力为主体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供具体的道德生活的目的和选择标准,从而使一个人的道德生活成为可能。人的本性、人的道德发展的机制及人生存的需要说明学生需要道德的自由选择,选择的过程乃是一种主体参与、主体适应、主体创造的过程。

三、促进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只有在实践中能明事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知不足;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对自我进行改造的磨炼;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行是否得到提高;只有实践才能使自己的德行在动中散发出光辉;只有终身的道德实践,才能形成固的道德品质。

“二八”节是纳西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二八”节要花费两天时间,即农历的二月初七和二月初八。2月8日整天,地点在白水台,参加者为所有来过“二八”节的人,以纳西人为主,也有周边的汉、藏、彝、回、傈僳、普米等族的人。主要内容为祭祀、野炊、对歌、跳舞、赛马、射箭比赛、篝火晚会等。上午10点以,人们陆续来到白水台,以家族为单位找到各自固定的火塘地。男人到圣泉边杀鸡献祭。孩子们或相约游玩,认识从外地赶来过节的新朋友;或留在父母身边帮忙干活。中午12点,吴树湾的人开始奏乐,跳“阿卡巴拉”舞。所有人聚集到圣泉边,东巴开始祭祀。祭祀完毕,人们到圣泉边烧香,默念自己这一年中犯的错误,乞求宽恕,并表达对来年的愿望。祭祀完毕,人们回到各自的火塘开始吃饭。献祭的鸡已被熬成鸡汤,没有自家火塘地的人被邀请到各家去用餐。饭后,所有人,不论男女老幼开始对歌和跳舞。年轻小伙趁此机会向姑娘表达心意;平时有矛盾的人通过对歌向对方道歉。下午晚些时候开始赛马和射箭比赛。在这些比赛中表现优异的男子,会成为女孩亲睐的对象。晚上点燃篝火,人们继续唱歌跳舞和开展各种娱乐活动。

社会成员在节日中学到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方法。人是群居动物,但每个个体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欲能全部得到满足,这无疑是矛盾的。如何使人社会化,适群居生活,特别是处理个人与他人间的矛盾关系,这是教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这方面,节日把所有人集中起来,进集中的教育。节日通过风俗习惯和各种活动,把这些方和原则表现出来。表面看,节日中的风俗很琐碎,活动也单,但抽象的原则却蕴含其中。以“二八”节为例。这天风俗规定,平常闹了矛盾的人要请对方到自己家的火塘饭;或送去一碗自己做的饵块等。表面上只是一种琐碎行为,实际却在告诉纳西人“应主动与他人化解矛盾”的象道理。类似风俗还有,在中国和西方,过节时富人习惯穷人送去钱、粮。这不仅教给后人处理贫富阶层关系的法,也传达了一种原则。这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是祖们通过节日探索出来,再以节日风俗的形式教给后人。是,人们通过遵循这些节日风俗,不仅学到了处理人际关的具体方法,还学会了其中蕴含的道理。

道德修养实质上是一个实践性的活动,只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个体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磨炼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能真正把握和适应社会的需要、道德的需要,才能使个体真正完成社会化、道德化的过程;才能使个体达到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根.拉祜族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9

[2]蒙睿、吕星.傈僳族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