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1 01:09: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考察探究活动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自新课标改革以来,降低了对具体地理知识内容的要求,基于案例为载体的地理课程编排,突出对地理科学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提出的设计思路:要求学生既要学会整理、分析地理事实,又要学会运用地理基本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等。以人教版为代表的地理教材,在每章节之后都有相应的地理实践或实验活动。实践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主,使其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教学活动。[1]所以结合自然或人文问题,进行探究性实践活动,可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目的。实践性是地理学科最显著的特征,但现实的情况是各校真正落实开展的地理活动次数不足,更谈不上说保证活动课的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高中地理还是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地理课程还是以应试知识和能力为主导,课程计划中的地理活动受到课时、教师能力水平、活动地、安全等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学校真正开展的地理活动寥寥可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发或设计安全性高、耗时少、实效强的地理调查和考察活动,成为大势所趋。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落实“生活的地理”“有用的地理”“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的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2]所以自2011年以来,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发挥乡镇学校优势,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保证每学期活动和实验不少于3次。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低效率的地理知识的传承,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现就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开展做些阐述。
一、地理调查与考察的基本步骤
(一)根据区域特点,指导教师预先踏勘
地理调查与考察要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一环,指导教师必须对调查与考察的区域进行预查、分析,选择适宜的调查线路和观测点,一个好的观测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观测点蕴藏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原理,通过这个观测点,既能够验证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又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做出探究评价。
(二)根据课程标准,选定调查与考察课题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活动建议,考虑学生兴趣和学情,并结合地理调查考察的要素特征,必须事先精心选定调查课题。没有主题,便没有探索的目标和方向,也就无从进行考察。因此,学生的地理考察活动,是以学生确定主题为重要前提的。[3]选定调查课题应与地理教科书上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结合学生的健康状况、知识水平、社会热点。由于受到调查时间和操作的可行性限制,建议调查的课题应该小而具体,这样有利于操作,有利于考察目的的实现。
(三)预先了解区域概况,确定调查与考察方案
由于地理调查与考察的场所主要在室外,因此在开展地理调查与考察活动前要事先制定调查与考察的计划方案、安全预案,利用GoogleEarth,向学生介绍调查与考察地区的地形地貌、地理环境、主要观测点,主要的实习内容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调查考察并随时作好记录(可以利用观察、描述、草图、摄影摄像等记录地理对象的形态、分布、性质、变化过程等)。活动方案可以参考学生意见(如活动时间、小组分工、项目设置)来制订,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四)发掘乡土资源,切合调查和考察要求
乡土地理资源就是学生生活的地域,调查考察便利,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对相关的问题有一些思考体会。另一个方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到野外去观察、去研究,在野外考察过程中,学生可以找到自然地理概念的原型,使抽象的地理概念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学生通过对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大气、水体、地表形态及人文地理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有将课堂理论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提高了地理实践能力,培养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五)资料整理与图件清绘,撰写调查与考察报告
在学生调查与考察活动结束后,要对记录和搜集到的文字资料加以整理,对观察、调查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把在实习中取得的各项资料系统化和条理化,为撰写调查与考察的报告提供佐证。调查与考察报告是地理实践活动的具体成果之一,撰写地理报告一方面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野外实习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在地理调查与考察工作结束后,以小论文、讨论会、成果PPT展示会等形式汇报。撰写的调查与考察报告需论点前后一致,论证充分。调查报告也不应该只是文字描述说明,如果能附加各种图表、照片,可以使论述及结论更简明、清楚和富有感染力与说服力。
二、地理调查与考察活动组织指导的基本要求
(一)保证安全性
教师要熟悉调查和考察地点,详细勘探区域地形地貌,尤其对有潜在危险的地段要做到心中有数,在一些危险的地段要做好提醒,安放警示标志,同时要了解附近的医疗急救机构,每个学生购买当天的旅游保险。考察前进行安全教育,要让学生牢记安全规则,这是确保调查和考察活动安全重要一环。
(二)强调全程性
实地考察是学生认识周围环境、认识社会的一个比较直观的方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到现场开展观察、体验、调查等活动,使学生获取直接知识和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学生深入地开展研究。在社会现实中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以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只能在教室里、在学校中开展。长此以往,学生的眼界无法拓宽,学生的活动策划能力,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背离综合实践课程设立的初衷。在安全教育、周密组织工作的保障下,综合实践课要大胆地走出去,不能忽视实地考察这种研究方法对研究问题、验证信息的重要作用,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指导让学生知晓什么是实地考察,如何开展实地考察,尽可能多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考察规范和要求。
一、制定考察计划
制定实地考察计划乃是实地考察的第一步。有了周密的计划,学生才能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考察活动,得到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教师指导学生制定考察计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由考察主题生发考察内容
考察主题即学生小组的研究小课题,在研究小课题的范畴内让学生充分提出通过考察有可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整理,将问题转换为清晰的考察目标,再针对考察目标设计具体的考察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善于把学生引入一种与实地考察相关的情境中去,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新奇性、挑战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持久的探究欲望。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更能吸引学生去探究、去实践。比如:教师播放考察地点淹城野生动物园的一小段宣传视频,学生自然对动物园的面积、交通、环境、宣传促销、行程安排、动物种类、动物饲养等方面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大大丰富了具体的考察内容。
2.确定考察地点、时间
选择实地考察的地点与考察主题、考察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引导学生确定考察地点时,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地点有助于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开展关于常州免费公园现状的研究,选择哪些公园去考察时,在学生开展讨论之后,教师进行追问:同学们准备选择一个还是多个公园呢,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找一找对一个公园与对多个公园考察的区别,学生在对比后发现,考察多个公园,一个公园内的多个景点,可以使考察得出的结果更客观、更全面、更符合实际。在进一步具体选择哪些公园时,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经过思考,师生共同讨论,选择了大型、小型,中心城区、城区边缘等免费公园,因为它们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选择考察时间要根据具体内容来确定,选择的时间要适当。比如:考察常州免费公园周边交通情况,就要选择一天之中不同的时间段,平时与周末分别进行考察,但也要兼顾客观情况,比如:小组自行考察只能利用星期六、星期天、放学后的课余时间进行。
3.考察中注意事项的设计
实地考察是一项外出活动,对于好奇心重但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往往在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实施细节的考虑,从而可能使活动产生安全隐患或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制定考察计划时,引导小组充分讨论,从出行路线、方式、自我管理、活动安全、活动分工、准备工作、信息记录等方面设计本次活动的注意事项,并在全班进行论证,同学们相互补充,从而真正把活动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可以操作的细节上,让小组里的每一个成员按照注意事项开展实地考察,保障考察活动安全、有序、有成效。
二、考察中获取资料的整理
经过前期的考察,学生搜集到很多的资料,其中,有文字资料,有形象的记录,如:照片、录像、还有数据资料等。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这些资料有顺序、系统地呈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得到的结果更具可信性。在此基础上,不能只满足于对这些文字、图片、实物的堆积上,或不能只从这些资料的表面上得出结论,因为其结果是肤浅的,不仅不利于自己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也不能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有价值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通过耐心地、一步步地引导,培养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习惯,收集信息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及探究精神。
比如:在“寻访南京地方美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有小组实地考察南京的地方美食店——“小李汤包店”,欲将其与肯德基进行对比。在呈现考察中获取资料时,教师引导:怎样呈现资料才能让别人一下子看到它们的区别呢?学生思考后,小组进行实物展示:一边是小李汤包,一边是肯德基,同类放在一起,如:桌子、椅子、厨房文字、数据等,一目了然。接着学生就比较的情况畅谈自己的发现,认为传统美食与肯德基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继续引导:我们在考察时不仅要找出差距,更应该找到各自的优势,为传统小吃进行诊断,提出改进的建议。谁都不想若干年后,我们的大地上遍布着洋快餐,而难觅中国传统美食的踪影。教师的点拨无疑使学生在考察中将问题引向深入,从庞杂中理清思路,从无序中寻找根源,步步深入,有效地落实了活动目标。
三、考察报告的撰写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2-0074-03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小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要素之一,在科学课上,科学阅读和考察活动与科学探究活动互补,有助于拓宽视野,激发学科学的兴趣,获取和积累更多的科技方面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一、基本模型
科学阅读和考察活动就是通过阅读科学文本(包括纸质文本、绘本,网络和电子类音像读物等)或者进行实地考察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多途径获取科技信息。下图所示是我们建构的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阅读考察课”的基本模型:
模型说明:本模型把阅读和考察活动放在同一个课型中,是根据科学阅读和考察活动的特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和科学学习的目标而设计的。本课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和考察是为了搜寻与假设有关的证据,而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答案。在阅读的同时有必要适当渗透科学本质观和科学史的教育,如让学生体验科学前辈追求科学真理献身科学的经历,意识到科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二、操作说明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科学阅读考察课的学习形式是文本阅读和现场考察,虽然活动环境和活动方式不同,但学习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活动获取科技信息。阅读和考察需要围绕固定的主题进行,这样所开展的探究活动目标才能一致,获取的信息才有较强的相关性,便于交流。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的情境,让每个人都能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确定探究的主题。需要说明的是,阅读考察课中的探究问题往往是学生难以通过设计实验验证或进行模拟实验所能解决的,只有通过阅读或现场考察来获取验证假设的信息。
2. 交流互动,作出假设。探究问题得出后,要鼓励学生对探究的问题进行尝试性解释即假设。探究性学习中的假设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的,不能凭空想象、随意猜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进行充分的交流,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尝试性解释,对于解释的结果,教师不能给予定论,只要解释合理即可给以鼓励。至于是对是错,将在后续的活动中寻求证据加以到验证。
3. 考察阅读,搜求证据。此环节是搜求证据、验证假设的过程。在阅读考察课中,证据的搜求过程可以是阅读或是现场考察,也可以是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阅读内容必须与自己的假设有关,做好充分详细的记录。室外考察活动前,教师有必要提前踩点布局,帮助学生制定考察计划,考察时对学生的观察进行细致指导,注意观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同时教育学生在考察的过程中要注意样本的搜集,注意安全,不破坏生态环境。要使学生形成一种意识,考察和阅读不仅仅是寻找答案,而是寻求验证假设的证据,只有充足的证据才能帮助学生通过思维加工,完善或否定自己的假设,形成科学的认识。
4. 交流展示,完善认识。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体验的差异,作出的假设可能呈现不同的观念。通过阅读或考察、搜求证据后,学生会发现自己原有的认知和搜集的证据存在着诸多矛盾或差异。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展示自己阅读和考察获取的信息和收获,通过互补和质疑,用收集到的证据来修正和完善原有的认知,最后形成统一的认识。
三、教学案例
案例:《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考察阅读课学习片段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大家观看。
(教师播放一段记者采访因饮用污染水源居民生病的视频)
师:同学们,从这段视频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居民饮用被污染的水源生病了。
生:污染的河流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影响。
……
师:看了这段视频,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生:我想知道我们镇自然水域里的水有没有受到污染?
生:我们必须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自然水域中的水受到污染?
……
(二)交流互动、作出假设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自然水域中的水受到污染?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生:许多居住在河边的居民把厨房的剩饭剩菜和打扫的垃圾倒进河里,河里漂着许多塑料袋和杂物。
生:剩饭剩菜还好,死了的牲畜丢到河里更可怕,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是常有的。
生:我爸爸常说许多工厂为了降低成本将不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到河里,污染了河流。
生:有许多养殖户不负责任,给鱼喂鸡粪,粪便会造成河流的污染。
生:粪便都被鱼当食物吃掉了,不会造成污染吧。
师:现在我们只是根据看到的、听说的进行假设,只有通过实地的考察才能找到验证这些假设的证据。
(板书: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三)实地考察、搜求证据
师:考察前我们需要制订考察计划,根据计划进行考察,活动才有序、高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填写考察计划表,并讨论相关的问题,如果有困难请阅读课本。
(学生讨论制定考察计划、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的计划与大家交流下,交流的过程中请说清楚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生:我们组的计划包括五项内容。
师:你能说说你们为什么准备这些器材吗?
生:望远镜可以用来观察水域周围的环境,发现向河里排污的排污口;照相机是把水域周围的环境和水域受污染的情况拍下来,这是证据;水瓶用作装水的工具,把水带回来进一步观察;显微镜用作对带回来的水样进行进一步观察。
师:非常好,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我们组补充,在考察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分工。我们组是这样的,两个同学负责观察,一个同学负责记录,一个同学负责使用和保管器材。
生:我们补充下如何进一步观察取回来的水样。首先将水样静置一段时间,看有没有杂质沉淀,弄清楚杂质是什么。然后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有没有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
生:我觉得取回的水样除了进一步观察,还应做个标本,标上时间、地点、考察人等信息。
生:我们组想提醒大家要遵守纪律、注意安全、按照计划有序进行考察。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就分组出发进行现场考察,出发前老师再一次强调大家在行进和考察过程中一定要像第4组说的遵守纪律、注意安全、按照计划有序进行,在考察的过程中及时填写考察报告。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和水样采集,教师及时监控活动的全过程,确保安全。)
【第二课时】
(四)交流展示、完善认识
师:上一节课中同学们对我镇的自然水域进行了实地考察,撰写了详细的考察报告,今天请同学们根据考察报告,做好交流的准备。
(学生展示自己的考察报告,全班交流)
生:我们组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在河流边上有几家工厂,其中有两个排污口,排出的污水呈淡绿色,排污口周围杂草丛生,有的已经枯黄了,水中还飘浮着鱼的尸体,说明了污水是有毒的。在水面上漂着塑料袋、还有烂鞋子。水域的水呈深黄色,比较浑浊,闻起来有腐烂的味道。
生:我们在考察的时候有一艘船经过,掀起的水花颜色发黄,再结合取回的水样,发现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另外船经过后水面出现了彩色的油花,那是船的燃油落到水里,浮在水面形成的。
生:我们组在水域的一角发现了一群小鱼,我们想靠近观察,小鱼受到惊吓,游走了。
生:水面上除了有塑料袋、坏鞋子外,我们还看见岸边上有许多杂物,看了一下有烂塑料盆、木棍、快餐盒等,这些原本在水中,是被浪冲到岸边上去的。
……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们从带回的水样中有什么发现呢?
生:带回的水样经过静置后,下面有许多的泥沙,那是因为经常有船经过,水底的泥沙泛起了。我们还发现静置后水面有一层黄色的物质,气味比较难闻。中间的水层颜色是黄色的,而且不透明。
生:静置后的水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有许多微小的生物。
师:我们饮用的自来水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阅读老师提供的资料。
生:自来水无色、清澈透明,水中的微生物等含量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今天考察的水域中的水呈黄色,水面漂浮着杂物,水中有大量微生物,而且有工厂污水污染,人和牲畜不能饮用。
师:不错,同学们收集的证据都证明如泰河水域中的水受到了一定的污染,你们觉得污染的情况严重吗?
生:虽然我们在水里还看见了小鱼,水质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么糟糕。但排污口周围的植物长得矮小,叶子发黄,污染已经对环境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如果时间长了,植物、动物都死亡,我们的生存也岌岌可危。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家乡水域已经受到了污染,不能因为不太严重而置之不理,我们要行动起来,为净化水域做点事情,同学们打算怎么做呢?请大家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
师:谁来说说,你们打算怎么办?
生:我们组认为,首先要加大宣传,让每个人都形成环保意识。其次,加大检查力度,对向河流排污的企业进行处罚和技术改造,做到达标排污。
生:我们还觉得可以组成保护母亲河环保小组,定期清理河面上的杂物。
师:同学们,你们的建议非常好,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小组内交流一下,做好汇报的准备。
(全班交流学习的收获)
师:还有一个问题,有些养殖户用鸡粪养鱼,鸡粪会对河流造成污染吗?请同学们课后进行一次有计划的考察。
四、简要点评
【摘要】课堂教学受到教学大纲和课本的限制,其教育内容往往滞后于人类的科学技术活动。现代科技教育总是要把最新的科技信息传播给青少年,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最简单的途径就是通过课外的科技活动。让青少年参加科技教育活动,它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通过参观与考察,科普竞赛,科技兴趣小组等活动的组织,可以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
【关键词】科学教育;课外科技活动;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03-01
科学和技术作为人类的活动,离不开传播,也离不开教育。科学教育,是提高人们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科学教育不仅使人类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在新世纪的教育整体改革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开展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而安排和组织课外科技活动,正是教学必要的补充和提高的手段,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
1参观与考察,让学生领略科技的先进
进行参观与考察活动是深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科学教育活动。学生通过一些科技参观和野外考察,能获得大量的感性的,直接的科技知识和信息,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对学科学的兴趣,而这些科技知识通过我们平时的课堂显然是得不到的。通过参观,还能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感受到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力量,从而立下掌握科学技术的志向。
结合我们钦北区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钦州港码头的建设。钦州港是一个新兴起的码头,可供小学生参观考察的项目很多。不同的年龄的学生,我们安排参观考察不同的内容,参观的时间都安排在综合活动课时间。
我们在进行组织参观与考察活动的全过程中,还注意了以下事项:
1.1活动的准备。包括对学生目的性、纪律性教育、考察方法指导、考察人员分工、记录表格设计以及有关器材的准备。
1.2实地参观考察及观察记录。参观考察活动中,要求同学做好记录,养成他们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习惯,要求记录尽可能详细、真实,数据要绝对可靠。
1.3整理报告。考察活动结束后,指导学生根据考察记录整理成考察报告。
1.4汇报交流。可通过考察报告会、成果展览会、主题班会、演讲会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考察成果,达到互相交流学习的目的。
通过参观与考察钦州港码头建设的活动,让学生看到了先进的科技生产力给生活带来的好处,同时熟悉了科学这一门学科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科学课上很明显的能够发现学生在研究问题时思路非常明确,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2科普竞赛,让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
科普竞赛作为科普活动的一种手段,通过学生认真阅读、学习科普读物,使学生们认识自然科学的无穷奥秘,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从小树立向往科学、热爱科学的远大志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水平,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我们学校一如既往的积极参加钦北区组织的小学生作文竞赛和知识竞赛。我们的做法是首先积极的宣传和发动,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知识竞赛的活动中。同时不能排斥"差生",我们往往会觉得数学语文不好的学生,科学素养也不好,我们不可否认有些"差生"的科学知识是比较丰富,能力比较突出,我们不能因为我们错误的观念而因此扼杀了一个对科学充满热情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他一个平台,让他有机会发挥在科学方面的特长。宣传完后就组织全校的学生进行初赛,在严格的评比中选出优秀学生,通过进行集中培训,为决赛做准备。在培训期间,我们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科学大众》,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我们还让学生观看了一些科技音像资料,如《十万个为什么》《探索》等,还从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通过讲解说明,让学生及时的补充科技不断发展带来的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
在科普竞赛活动中,同学们都得到了很多的收获,在遨游知识的海洋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丰富多彩,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还学会了如何撰写科学小论文,语文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3科技兴趣小组,让学生动起脑和手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中,最常用的就是传授法, 或者就是问答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只是教会了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但是现在的社会需要有创新能力,有思维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让学生像科学家探究真理那样去获取知识,并在探索过程中培养能力和兴趣,但真正的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究在短短的40分钟内的课堂上很难得以体现。但是在课外,利用成立科技兴趣小组,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进行科学研究的尝试,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内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一节课、两节课……没有时间的制约,他们可以尽情的亲历、体验一次次完整的探究活动,积累探究的经验,逐步养成探究的能力,提高探究的素养。这样可以满足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对科技知识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我们学校组织并成立了科技兴趣小组,从对科技活动感兴趣的学生中经过筛选,选定思维活跃,阅读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加,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就会积极的投入到探究中去。我们学校建立了一个科技活动教室,室内配备常规实验器材、科技知识书籍等,利用每天下午活动时间,进行科学探究。兴趣活动的安排执行专人专项负责,由科技辅导老师进行创造发明、模型制作的指导。一个阶段后,我们建立了一个科学作品展示区,向全校师生展示科技活动的成果。
就拿模型制作来说,我们首先利用网络、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有关模型制作的知识,然后讲解制作的方法,最后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自由的去探模型制作中所蕴涵的科学技术知识。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都会相互的交流讨论,会来和老师交流,上网查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我们却看不到多少这样的热情。学生在模型制作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了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品质,让他们更加喜欢科学,让他们懂得相互合作交流对他们带来的帮助,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力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也会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
课外科技活动为学生开辟了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渠道,课外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显露才华的舞台,通过参加不受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限制的课外科技活,他们可以在各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富有感染力的活动中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和科普知识、技术与自己的关系、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学会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的相处。通过生动的探究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充分显露出学生的聪明才智,让素养和能力在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得到提升,为其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青少年心理学[D]2005.08
那么,科学课和综合课如何进行整合呢?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我把小学三―六年级所有的《科学》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找来,列出教学内容对比一览表(共8个,表格具体内容略)。从以上教学内容对比表可以看出,对应年级的每一册《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都有可以进行整合的内容。
除了同年级的教学内容可以整合外,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同样可以整合。比如《科学》(六年级下册)的“环境与我们”和《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塑料的功过”,
甚至上、下学期的内容都可以进行整合,比如《科学》(四年级上册)的“溶解”和《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奇妙的食盐”,相关验证实验两门学科都要求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还要求“自主设计验证实验――鉴别食盐溶液和洁净水”,写出《实验报告》。
二、师资力量的整合
目前把科学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分别排入课表,安排不同的教师授课,两门学科各自行动,“井水不犯河水”,这在无形中造成教师工作的重复,师资力量的浪费。其实我们可以将两门学科的相似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同样一个内容,在科学课上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就不必再上,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了,在科学课上就不必上。在师资力量整合时,可以安排一位教师主讲,另一位教师辅助教学,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安全,尤其是学生在做科学实验时,有时候,一位教师真看不过来,在目前“安全”紧箍咒很紧的形势下,必须确保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时百分之百安全,万无一失。多一位老师密切关注学生安全,十分有利于科学课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进行。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整合
科学课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探究性学习。《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说得很清楚: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学生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同样说得很清楚: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他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那么,根据活动主题内容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
我以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决定了其外延比科学课还要宽泛。科学课的探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体验与实践,完全可以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比如《科学》(六年级下册)的“环境与我们”这个单元,共有8课,其中第7课为《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而《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水”,第三个活动主题为“水资源及环境”。我在教学中,根据学校地处南温泉风景区,有一条花溪河蜿蜒流过的实际情况,和科学老师一道,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的探究活动。我们分别在花溪河上游、中游、下游采取水样,目测水体,并用手去拨弄河水,闻一闻河水的气味,设计了《花溪河水环境考察探究记录表》让学生填写完成,最后汇总,写出了《花溪河水环境考察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保护建议,将该报告提交区环保局宣教处,获得好评。这样把科学课的“探究”和综合课的“实践”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如果把学生能力比喻成一枚硬币的话,“探究”和“实践”就是这枚硬币的两面,结合得越好,学生的素质就越能得到提高。
四、学生评价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方式,其运用的先决条件是观察。科学课上对学生的评价的先决条件何尝不是观察?!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
目前,我在实际操作中,主要运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法。把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作业、活动过程中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装入成长记录袋中。如果学生有作业的电子件,则装入电脑里专门建立的一个文件夹――学生电子成长记录袋。科学课同样也可以采取“科学成长记录袋”的方法,长期跟踪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情况,累积学生的探究成果,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激励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重庆市渝北实验小学从2001年开始“小学生科普教育问题探究模式研究”。我们以科学知识和技能的问题探究为索引,把学校内部的学科教学活动与社会(社区)及家庭结合起来,探究结合点和学习的最佳途径与方法,促进学生有效的开展各项问题探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问题探究作为增知、长智、强能、冶情和励志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追寻问题探索研究。
1 让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
任何科学研究都要学会提出问题,我们在实践中着重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提出问题。
1.1 从生活中提问。如,提出“人为什么天天要吃饭?为什么天天要刷牙?为什么不能乱扔废弃物?”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如果让学生真正弄清楚,这对于学生自觉形成科学文明的习惯是会有好处的。
1.2 从阅读中提问。如,“提出为什么要建三峡电站?重庆的雾为什么这么多?渝北区为什么我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等与自己生活相关的环境问提,不仅能使学生主动阅读报刊杂志,看新闻报道及上网查寻等,还能不断丰富学生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1.3 从学习中提问。如,提出“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牛顿发现地球引力有什么用?为什么圆周率是3.14”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只要老师善于引导,便会让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入。
1.4 从活动中提问。如,当我们带领学生参观“城南污水处理厂”和“人和空气监测站”时,许多学生提出“什么是生活污水?国家生活水排放标准是什么?空气污染物有哪些?空气污染指数是什么?”等问题这些是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但又是我们生活无法回避的,引导学生去主动了解这些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拓展知识面。
2 激励学生主动实践探索,获得结论
任何问题提出之后都需要鼓励学生经过实践探究,去主动获得结论。
2.1 猜测或提出假设。在提出某一问题之后我们往往不知道其结论是什么,这就需引导学生进行猜测或提出假设。如有的孩子看见自己的爸爸经常吸烟,但从未见到有什么异常,身体健康,便提出“吸烟真的有害吗?”的疑问,这时可以假设吸烟无害有益。
2.2 设想探究路径或制定计划。在对某一问题提出假设之后,就应设想一下该如何开展探究活动或制定探究计划。若要说明“吸烟是否有害”,可引导学生从有关资料中获得相关信息,还可以通过调查和实验来获取信息,并设想或制定探究的过程。
2.3 实验研究。当设想和制定出探究计划后,就可以通过查寻、访问、调查、实验来展开研究活动。如有学生通过阅读有关书籍了解道“静电可以除尘”,更提出利用静电吸尘技术来解决重庆工业废气的污染,在老师引导下,经过探究实验终于设计制作出了“静电除尘烟囱”,此项设计在重庆市首届中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竞赛中荣获集体项目一等奖,该项实验效果明显,还在重庆卫视“成长”栏目中演播。
2.4 收集各种相关信息。无论采用那一种方法,都应广泛收集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应该包括考察报告、统计数据、实验报告等一系列的信息资料,为后面的分析、解读提供丰富翔实的材料。
2.5 分析和解读信息。当我们从各方面收集到许多信息之后,就应开始分析和解读信息。请看这是学生对自己压岁钱的统计分析:
分析:我今年的压岁钱是570元,按照我们学校一学期的学费235元,就可以帮助两个失学儿童上学。如果全国小朋友的压岁钱都捐给失学儿童,大概中国的失学儿童就没有了。但是这些钱不是给失学儿童,大人们给我们这些钱,只能让我们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作者注:孩子们的语言略显幼稚,但是真实的)。
问题:我国有多少失学儿童?
2.6 归纳、论证得出结论。在分析和解读信息之后,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论证、推导分析、获得结论。如在“吸烟是否有害”的探究中,学生从收集到的信息中,多数是有害的信息,但也有有益的信息,如有提神醒脑、杀菌消炎的作用。这使许多学生产生了疑惑,甚至提出:我爸爸吸了十多年的烟,可是他身体却是好好的,从来没有生过什么病,真的吸烟有害吗?最后由学生自己设计了“让蝗虫吸烟”、“用烟赶走蛀虫”、“用烟水养鱼”等实验,最终得出了 “吸烟有害”的结论。2004年6月,该学生参加由中国少儿科学院组织的全国少年儿童“科技之星”科普知识竞赛,其科学论文“吸烟真的有害吗?”荣获全国一等奖。
3 引导学生乐于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通过探究获得结论之后,应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探究成果告诉大家,与他人共享自己的成果,并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整理好信息资料,写出自己的研究报告,展现在大家面前,让大家评头论足。在研究报告中,引导学生不仅仅是把自己的结论告诉大家,应有探究过程的完整展现,从中让同学体会你探索的轨迹,同时也表明自己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完善的进取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物理概念的阶段性,发展性.注意联系实际,从身边熟悉的真实现象入手,感知概念,通过对物理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概念。纠正以往死记硬背的简单做法。
在复习时,更要注意挖掘课本知识的巨大潜力,进行课本知识的再创造,即要重视对课本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又要重视课本中例题,难题。以免误入题海的歧途。
还要加强物理基本计算题的训练,体会从量的角度研究事物的意义,学会基本方法,掌握计算的基本格式,例如2009年河南省中招试题第24题,是教材课后习题的改编题,是一道基本力学计算题,但平均得分并不高,这与平时过分进行繁。难计算题的拔高训练,忽视解题格式的规范要求有关,因此我们在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训练的同时,要注意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形成迁移。探究。创新能力。
2.夯实基础,做好实验复习
近几年来,中考加强了对实验的考察,实验题已成为中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实验题占全卷分值的比例已略有增加,而且实验题的要求也逐年升高,由单纯考察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知识的简单运用(如读数,实验步骤的选择等)逐渐转向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特别是实验设计能力),纵观最近两三年中考物理卷中没有完全与教材相同的实验题,都是经过一定的改造,题意是新颖的。
从近几年中考试卷反馈的信息来看,实验题失分相当严重。所以我们在复习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强化实验教学,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应根据学校的设备条件和教学实际,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适当地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增加学生选做实验,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制作。小实验。不能老是停在“黑板上做实验”这种纸上谈兵的“初级阶段”,同学们要注意养成预习,设计,动手。观察,记录,思考,写实验报告等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还应亲自体验并初步掌握科学态度,同时,还应亲自体验并初步掌握科学探究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提倡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小实验,感知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对实验进行系统的复习。
3.注重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
2009年的中招试题多数是将教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重组和活用得到的,例如河南省中招试题第8题,在实验探究的情景中非常巧妙的将光学·声学·力学的知识融为一体,进行全面考察,但由于有些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阻碍了知识的迁移,造成了知识的迁移,造成了此题的得分率并不高,因此,注意变革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探究过程,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学会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并通过物理实验·调查·信息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与技能,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情感体验,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动力。
关键词: 课外实验;探究性教学
Key words: extracurricular experiment;inquiry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279-02
1探究性实验活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的重要意义
探究性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问题或项目,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1]。探究性教学有别于传统的以知识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更加强调通过是学生亲历科学探索的过程,激活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主体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将探究性教学引入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当中,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加快推进物理教学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在2001年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应该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2]。实验是物理学习中获取信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主要渠道。实验既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又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思维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过程。因此实验是物理探究性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
2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多年的初中教学实践,以及对兄弟院校数十位初中物理同行进行针对性的访谈,深感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中存在一些相似性的问题。
2.1 学校方面首先,学校对于课外活动指导工作量化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其次,目前学校实验室仅仅满足课堂实验活动的需要,服务于课堂之外的意识比较欠缺。
2.2 家庭方面某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时间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或受文化水平所限缺乏指导能力。有的家长只是给孩子钱,让孩子自己看着办。缺少对学校教育的配合,使所学知识和方法无法得到应有的强化和延伸。
2.3 社会方面给予的关注度和便捷度不够。有些课外实验或社会调查需要和有关部门协调,而学生协调能力有限,这就要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形成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机构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
2.4 学科方面教学内容固定、课时紧,加之班额太大,演示实验无法充分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即使安排分组实验,每个学生的动手实验的机会也各不相同,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具体指导也不现实。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无法随时发现纠正导致实验失败,从而导致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受挫。
2.5 教师方面首先,陈旧的实验教学理念导致教师、学生的物理实验意识比较淡薄,致使实验教学不能自觉开展。广大一线中学教师常规教学任务重,从而无暇顾及对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指导。其次,由于是课外活动,老师的指导更多的是体现在活动之前,对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老师不能及时提供帮助,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外活动的效果。
2.6 学生自身方面有的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物理课外活动。另外缺乏自制力和主动性也是导致物理课外活动开展不顺利的重要原因。
3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设计与实践的基本原则
3.1 兴趣性原则教师应从从日常教学和生活实际中结合学生和教材实际探索出更具价值和可行性的题材的活动,提供多形式和多层次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满足各类学生的要求。
3.2 自主性原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从选题、确定方案、查阅资料、收集证据、实验、撰写报告、汇报等方面逐步增大开放的程度。
3.3 实际性原则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热点课题。如噪声污染、粉尘污染的调查和模拟研究实验等。
3.4 合作性原则关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学习。在学生之间营造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多采用小组探究的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小组工作,发挥各自所长,在汇报中鼓励学生运用口头、书面、绘画、图表、演示、模型等各种方式进行交流,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3.5 技术性原则关注学生信息技术意识和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可以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包括计算机网络)收集与课题有关的信息资料,鼓励帮助学生在汇报中运用多媒体技术。[5]
3.6 协调性原则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协调支持学生的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全方位加大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为学生创设完整系统的探究环境,对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最佳条件。
4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具体内容
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包括: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开放实验室的探究性实验,研究性实验课题等类型。
4.1 课外小实验和课外小制作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是课堂物理实验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形式,对一些需要用时间较长的观察实验,或不能在课堂完成的实验非常有用。在某种意义上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课外小实验目录应提前公布,学生对其中感兴趣的实验可以申请在课堂上进行独立或合作演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收集实验器材,并进行反复操作,从而保证了课堂演示的成功率。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在探究经历中均得到很大增强。对其余同学也能起到极好的激励作用。
课外小制作适宜以自制学具为主。自制学具存在一定的难度,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仿制阶段,即在现有的实验器材的基础上进行改装。改造阶段,在认真分析现有仪器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对现有仪器作出的一些改进。自己设计制作阶段。迫使学生深入思考:什么样的实验,什么样的实验仪器才能正确完成有效的教学。
自制仪器应符合科学、有效、简明、廉价、有趣的原则。“有效”是指使学生意识到自制学具不同于自制玩具,重在实际效果而非观赏性。“科学” 是指强调实验原理的正确性。“简明”就是努力使学具做到构造简单,易于制作、易于操作、易于观察。“廉价”要求一般所需原材料尽可能使用废旧物,只有少数原材料由学校出资购买。“有趣”是指要突出学具的新颖性,能够更好的吸引观摩者的注意力。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体验小制作成功完成的喜悦,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和实验创新能力。
4.2 开放实验室的探究性实验定期、不定期地开放物理实验室,并一改以往教师为学生提供好器材的做法,而是让学生自己选择所需的仪器。学生感到这种做法很新奇,有趣。他们必须解决遇到的问题如:取弹簧秤选大量程的好还是小量程的合适都得动动脑筋。
培养学生使用仪器和操作能力。实验中学生都采用教师准备好的配套仪器,缺乏对仪器的结构原理、性能和参数的了解,不会正确使用仪器,特别是一些是贵重仪器更是望而生畏,产生消极心理。学生自己挑选器材后,自己组装,自己操作。教师为他们提供工具,不准装错、漏装、不准损坏仪器,组装好后必须认真地检查才许使用。这些工作也难倒不少学生。
培养学生处理故障的能力。为确保实验的成功进行,教师必须熟悉仪器的原理、构造、性能等。教师应增加实验仪器知识的传授,不仅让学生会使用仪器,而且还会巧用仪器。当在实验中一旦仪器出现故障才能迅速排除,在学生实验中故意设置一定的障碍让他们排除,有利于学生养成在使用仪器前认真研究仪器的习惯。
4.3 研究性试验课题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可设计社会调查、查阅资料、参观访问或实地测量等研究性试验课题。
组织学生或让家长带领学生参观科技展览馆。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传播科学精神、思想和知识,满足了学生亲身体验和主动学习科学技术的需要,增强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每学年计划安排2-4次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需将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每次活动在课内要安排一定课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调查过程和探究过程报告给大家。活动内容既可以是物理知识的应用,也可以是与物理相关的问题,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参考课题中自选,也可以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发现有趣事物另选课题。活动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延伸物理知识。
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如在学生学习了水循环后,分小组考察学校或社区附近水域的污染情况,完成报告,报告项目包括考察目标,地点,时间,水域情况,周边情况,总体印象,给相关部门的建议等。实践中,我们提供给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项目有:①考察校园受噪声污染的情况②考察家庭所在社区附近水域的污染情况③家庭所在社区的光污染的调查④废干电池的污染调查⑤调查电磁波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⑤调查你家或学校的电路中有无违反安全用电之处。⑥调查并对比自家和亲朋家10年前和现在,用电器的数量。
5结语
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将教学重点放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上。能够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物理学的学科特点。一方面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特别是通过用脑思考,动手操作,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的广阔题材,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诸如独立思考、文字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
学生通过进行形式多样的课外物理实验探究,体验科学家探究的经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有很大提高,学生实验意识增强,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创造才能都有很大帮助。教师和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郝志军.论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5,(9):37-40.
[2]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
[3]靳玉乐,艾兴.对探究性学习的再认识[J].教育科学研究,2003,(1):27-29.
引言
地理是一门兼具人文与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中学地理教学要体现地理学科特性,就必须通过生动、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促进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提高。开展课外活动,既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又是落实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的重要举措。
一、课外实践活动的价值
传统的课堂、课本和教师三者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造成我国中学生“地理调查实践、操作与分析能力”与国外学生有较大差距。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属于中学开放式地理课程的范畴,充分利用了校内外教学资源,将学校、社区、社会等教育力量形成一股教育合力;能充分拓展地理学习空间,拓宽中学生学习视野。
1.地理课外活动促进课堂教学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都属于课堂教学空间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中学生可以迅速获得系统的、整体性的地理知识;但学生习得的知识毕竟主要来源于间接经验,还缺乏在实践中的检验或提高。课外活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自然和人文环境,给学生一种直观与具体的体验。对于抽象思维还不发达的中学生而言,参观、调查等各种课外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能够在真实的情景中树立初步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学生参加灵活、自由的课外活动,能挣脱课堂教学的束缚,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2.地理课外活动落实课程目标的要求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地理教学需要改变传统教学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弊端,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个学生都生活在具体的地理空间中,从自然环境、生态园到博物馆、天文观察,甚至游览旅行、建筑园林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可利用的资源。生活化的资源,形象生动,呈现形式多样,十分符合未成年人求美、求真的需要。灵活机动设置的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课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校园进行的课外活动
地理教学走出课堂,首先是利用学生所在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尤其是校园的建筑环境与地理园地。
1.地理墙报、显示屏、手抄报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学校校园的设施有很大改善。学校的各种建筑或者活动场地都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可以成为课外活动的平台。教室的黑板,显示屏、学校的墙壁甚至柱子都可以成为某个环保或者绿色教育的宣传载体。此类活动,应以围绕某一主题开展为宜。比如2013年APEC会议在印尼召开,主题可以确定为“东南亚地理专刊”。在地理主题设计过程中,学生的地理知识、搜集信息能力、合作能力等都能得到发展。
2.地理主题班会或校会
班会和校会因为参与人数较多,属于群体性的教学组织活动。地理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如绿色教育、乡土地理或者人文风俗等,学生普遍参与性积极比较高。文艺化的地理课外活动,目的明确、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往往能带动整个班级或者学校学习气氛的形成。如灯谜、地名对话、地理拼图等,形象生动,寓教于乐。
3.地理园地
随着地理教学理念的发展,国外学校地理园的教学经验被引入国内。地理园借助园内地形、实物或者展厅,让那些平时学生难以亲身感知的东西呈现在校园里,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丰富的地理表象。国内地理园通常由地形地貌、天文观测、气象观测三个部分组成。比如天文观测部分,可以包括测定子午线、地理纬度、太阳高度角等活动。每个学校所处地域及教学设施存在很大差异,因地制宜地利用好学校的地理空间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三、乡土地理研究活动
乡土地理是中学生生活中接触与体会最多的环境。乡土地理事实上也浓缩了所有地理教材各个方面的核心知识,因为其贴近学生生活,在课外活动中值得师生了解与分析的内容十分丰富。
1.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离不开地理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与协助。教师需要规定明确的考察目标和要求,以免于实地考察流于形式。考察的内容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比如,在学习完地形地貌的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在附近区域的制高点,考察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的特征。在实地考察之中,教师要及时提出问题,诱导学生思考与分析。考察之后,则要就考察内容展开讨论与分析。
2.走访调查
一个区域的人口情况、文化宗教或者经济活动,学生难以直接观察,只有走访调查才能掌握直接材料。尤其是针对人文地理范畴的内容开展的实践活动,走访调查简单有效。比如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热点,经过走访调查,学生能体会到环境保护的价值和意义。经济需要发展,但经济的发展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对附近区域工厂排污、河流污染等,通过学生亲自调查的数据及分析结论,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相关知识的理解。
3.专家报告或讲座
实地考察与走访调查都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但也可能对地理问题缺乏整体与深度的理性分析。聘请地理研究者或者政府官员做报告,可以减少或避免其他课外活动的不足。要发挥专家报告或讲座的价值,需要教师安排好活动结束后的后续活动。比如,学生与专家的互动交流,或者是撰写有关主题的小论文。
结语
中学地理教师是地理课外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要提高课外活动实效,教师应依据学情、教情制订可行的活动方案。另外,学生相互交流活动心得或者撰写课外活动报告也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目标
了解内能的实际利用,知道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学习,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情感目标
联系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关系,感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建立发展的观念
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
本节的教学要注重科技和社会的联系,避免孤立的学习,要注意联系实际和社会实践.
在内能的利用的发展上,可以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一些资料学习.
环境保护的学习,可以教师提出课题,学生查阅资料,从信息中学习,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课题】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重难点分析】利用内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保护环境的措施及其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和内能利用及环保有关的材料,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阅读时思考,可以有: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大气污染的危害是什么;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我国利用内能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各种内能的利用方式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是什么.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和信息学习的方法.实例如下
实验探究:调查附近的工厂在利用内能进行生产上是如何进行的,对于环境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写出调查报告,分析的结论等.
实验探究(另一例):调查社区中是如何利用内能的,调查本地区近三十年中利用内能来取暖的发展情况,咨询和分析现在的取暖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样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分析并得出调查报告和结论.
信息学习:网上查阅有关内能的利用,环境保护,及内能利用对环保的影响等方面的资料,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是为了形成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板书设计】
第六节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1.内能的利用
2.环境保护的问题
探究活动
利用信息学习: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
【课题】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流程】制订子课题;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注意在收集足够材料的基础上分析。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个综合探究活动,这些综合探究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因而我们可以称其为主题探究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除了根据教材安排的综合探究外,还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开展了一些主题探究活动。在开展主题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有效性问题,如何提升其有效性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究的问题。我认为要提高主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关注过程与方法,强调自主感悟与体验。
一、注重自主选择,促进主动构建
在历史与社会主题探究活动中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建构。从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到活动方式都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这是实现学生主动建构的前提和基础。如“开展探寻身边的历史”活动,我们让学生进行分小组探究,每一个小组任选一个角度切入。如从农村传统的日常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中寻找历史的痕迹;从交通工具的变化看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教师提出三种活动方式,即实地考察、调查访问和网络搜索,供学生选择。活动一开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给本小组起名称,给学生一个小小的热身活动,以激发他们的活动热情,活跃活动气氛。提出三个活动方式是因为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活动方式,选择的差异性又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使最后汇报活动成果时学生不感到枯燥。这样的主题探究活动从关注过程设计着眼,充分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利,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设计、开发、行动、体验,使其享受到活动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因此,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主动获得的基础和前提。
二、实现三性统一,促进动态生成
开放性、生成性和实践性是历史与社会活动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这三个特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活动过程的开放性,是由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所决定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全体学生都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就生成性而言,主题探究活动比一般的课堂教学具有更多的变动因素,因而也更具有动态生成性。主题探究活动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活动过程的推进在多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是在新的状态下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的发展的过程。因此,在主题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领学生一起主动探究,不拘泥于预设,共同开发有利资源,在动态中生成新资源,并作为主题探究活动主题,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如教学《来自家乡的报告》,鉴于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我设计了一个主题探究主题――“我为家乡发展绿色农业献一计”,有意识地让学生开发乡土教学资源,这就使教学活动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束缚,使学生走上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活动中有的学生在网上查阅了发展绿色农业的先进典型便于借鉴,有的回家乡实地考察,看看根据家乡的地理条件适合发展什么农业经济比较合适,有的向村书记访问,请他们谈谈对发展本村的绿色农业有什么打算。这样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生成性。在活动的实际过程中,学生时刻会遇到新问题,产生新想法,并找到新的解决方式。通过活动,学生不断进行体验和反思,在过程中不断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断建构自我的精神世界,发展实践能力。因此,开发和利用有效资源,为学生的主动获得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三、周密组织安排,确保活动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