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0 10:44: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物科学专业导论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 创新教师教育理念,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即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生物学师范生培养时,根据学科特点,注重以下几点:师范生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构建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体系,关注师范生在学习过程理论联系实际中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建构,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师范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情感培养,并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如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与转基因食品相联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设情景教学,使教学活动实现“快乐教学,享受课堂”。
2 改革教师教育模式,培养优秀师范生
在生物师范生培养中,创新教师教育模式, 采用“从做中学,从做中教”的教育教学模式。
(1)加强专业课教学中教学技能的训练。以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诱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或技术),在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启发”营造出浓厚的专业氛围,让学生体验到“从做中学”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做到“从做中教”。
(2)“全方位指导”生物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课程与教学论是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三教师”同时上课的模式,即课程的“老教师、年轻教师、校外指导教师”同时授课的模式,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可以发挥不同教师的优势,结合中、小学的教学实际情况,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加强前沿知识补充。
(3)注重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经阶段和基本形式,对师范生了解中等职业教育,巩固专业素质及提高教学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实习期,采用“双导师”的实习模式,即高校教师与实习基地教师共同指导,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4)培养毕业生撰写教育研究类论文的能力。撰写教学研究类论文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培养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指导学生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本位,培养师范生教学科研能力。
3 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面向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以项目形式建设精品课程。引进国家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完善省级和学校精品课程资源库。自主开发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增强培养能力。建设中学生物学教师培养网络平台,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促进高校与中学教师的课堂互动。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提倡在专业课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并将传统的讲授法与之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卓越教师培养理念的氛围。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师资队伍共同体
建立健全学校与中、小学的协同培养机制,整合优化人才资源,加快建立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聘请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整体规划,积极探索“协同教学”“双向互聘”及“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促进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持续发展。如在生物科学专业导论中讲述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现状,中学生心理辅导课中处理教学中的问题等多方面加强专业课与中学的对接,实现“教学+实践”一体化。对于教学设计、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这类经验性较强的课程,邀请重点中学里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班级管理经验、风格迥异的教学设计等的教师来专门负责师范生的教学实践工作,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开展双导师工作,建设由高校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共同组成的“双导师制”教师队伍。中学教师的主要工作有协助大学教师指导学生技能训练、指导学生的教学实习及解决教学实践问题。
5 完善课程建设,提高教师服务意识
根据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提出的“具备生命科学基本理论和比较系统的生物科学基本技能”的基本要求,建设高素质的中学生物学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注重课程建设,设置“平台制”的课程体系,注重师范生素质的全面培养,提高教学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
(1)通识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实现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的结合,引导学生在选修课中兼顾专业知识。改变以往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加选修课程,使课程选择有了一定的自由度,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文理交叉、理理交叉、文文交叉”的主导思想,一方面能够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可以使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有了解本专业以外的知识的机会,既开阔视野,又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
(2)学科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设置学科公共课和学科基础课。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也做了相应的改变,增加实验教学学时,如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都由原来的24学时提高至32学时,加强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实验教学,以适应中学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要求,达到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年)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即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方针。目前,多数高师院校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师范生培养模式问题、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等,使得这些师范生无法胜任教师岗位。另外,新课标也促使高师教师教育必须实施改革与创新,特别是注重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培养出具有高适应性、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对于生物学教师教育来说,主要是重基础、强能力,广实践等,创新主要是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创新、课程设置创新等。
一创新教育理念
转变教师教育的理念是实施创新教育解决的首要问题,它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力,是生物学素养的整体提升。在实施教学时,教师注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首先激发学生兴趣—即积极性的调动;其次,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体培养生物学师范生需注重几点内容(充分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构建完整的知识、技能、创新力教育体系,特别是关注师范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综合知识与技能的建构;注重师范生广泛的情感培养,如环境保护、热爱自然等;帮助师范生养成关注学科知识联系社会热点的好习惯,如基因控制与转基因食品问题,使其树立正确三观;教师实施教学时,注重实践,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教学情景,实现“教学活动享受化”。
二创新教育模式
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是培养生物师范生的重点改革内容之一,以实现“从做中学,从做中教”为终极目标。
1.专业课教学中,加强教学技能训练。沿用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诱导学生学习,并发展自身能力,专业课堂教学需要通过教师“启发”营造出浓厚的专业课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喜欢“从做中学”的这种学习体验方式,与此同时,实现教师的“从做中教”。
2.必修课程—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实现“全方位指导”。在师范院校,课程与教学论属于一门必修专业课,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也需研究,实际教学采用“三教师”上课模式,即“年轻教师、老教师、校外导师”的综合授课模式,有效增强了课堂教学趣味性,发挥不同教师优势,并结合了中、小学实际教学情况,夯实基础理论教学,补充前沿知识汲取。
3.注重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师范生必经的职前教育阶段,促进师范生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际教学能力。实习期的实习模式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合作指导,促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4.培养师范毕业生撰写教育类论文的能力。师范生培养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学生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解决问题能力是重中之重。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指导解决问题,提倡能力本位,有效提升师范生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三优化课程改革教学
通过项目的引进建设大量精品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推动国家教育精品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校级与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库。完成校级精品课程的自主研发,提升培养能力。利用现代科技构建中学生物学教师的网络培养平台,实现优质教师教育资源的共享,帮助中学教师与高校教师实现课堂互动。为了发扬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实施专业课教学时,尽可能采取“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
四建设师资队伍共同体
与中、小学校共同构建中、小学教师的协同培养机制,建立优秀人才库,完成资源整合,完成师资队伍共同体的建设。高薪聘请优秀中、小学高级教师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教育工作者到校兼职,并将其纳入到学校整体师资队伍规划中,探索教师发展新机制,如协同教学、岗位互换等,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比如,在生物科学专业导论授课中,重点内容放在当前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现状讲述上;又或者在讲授中学生心理辅导课时,重点放在如何处理中学教学出现的问题上等。总之,从多方面完善与加强师范生专业课教学,与中学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师范生教学会有许多实践性、经验性较强的课程,比如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等,将这部分内容的授课任务交给教学经验丰富且具有班级管理经验的一线教师,负责相关教学工作,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逐步落实双导师制,完善教师队伍体系结构,使得教师队伍中既有理论研究能力强的教师,又有实际技术能力强的教师。中学教师工作内容主要放在师范生技能训练、教学实习、解决问题等实践内容教学上。
五提高教师服务意识
新课标下,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做出重要调整,从原有重视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向理论技能综合性教育全面培养进行转变,培养出既具有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又具有系统生物科学技能的高素质中、小学教师人才及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以课程体系平台为依托,注重培养师范生综合素质,最终提升其教学能力与动手能力。
1.充分利用通识教育平台。该平台上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与一些公共选修课,教师应建议学生尽量选择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打破必修课“霸屏”的局面,多增加一些选修课程,提高学生课程选择自由度,注重学生能力和兴趣,从而差异化培养学生,应坚持“文文交叉、理理交叉、文理交叉原则,既要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又要为学生创造了解专业外知识的机会,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其各方面综合实力。
2.充分利用学科教育平台。该平台上主要包括学科公共课与学科基础课。在新课标指引下,为了实现教育课程的改革,必须调整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多增设实验教学的课时。比如,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发酵工程大实验、生物技术大实验等实验课程课时由原有的27课时调整为现如今的32课时或36课时。这也体现了对实验设计课程与统计分析课程的重视,这也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原则相一致,从而能够胜任中学的生物学教学工作。
3.充分利用专业教育平台。该平台主要开设的是专业基础课、其他专业领域课及有关教师教育的课程。特别强调专业前沿课程的设置,既突出专业性又体现前沿性。比如在大学第一年开设的生物学导论这门基础专业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的自身特点、最新发展状况及未来前景情况等。另外,专业领域课主要开设微生物工程、生物制品学、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技术安全评价等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更注重教育教学实践,实现师范生“四年不间断训练”的培养模式,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促使毕业师范生快速适应岗位工作。课程考核更灵活,依据师范生认知规律开设训练内容,分学期将教师口语、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进行安排教学,选择对应科目教师授课,分设不同考核标准。还可以举办一些本专业教学技能竞赛,主要考察学生前几个学期的学习情况。
4.充分利用拓展教育平台。该平台主要设置一些拓展课程,进行一些交叉学科及拓展训练,这也是重点创新内容,学科交叉课是一些以就业为导向的训练课程,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学生日后的就业,大大拓宽就业渠道,但也都是与生物学相关的课程。比如,开设市场营销课程、生物制药技术、企业管理等。拓展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环境适应等能力,这些课程也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且以团队形式开展,比如,教学机智训练、应急能力训练等。
六结语
总之,新课标使得河南高师生物学教师教育必须实施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与转变教育理念,构建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得将来培养出来的师范生更能够适应岗位工作,为未来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新课标也是对高师院校的一次重要考验,因此,高师院校必须实施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培养出全方面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
[2]姜兴元.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问题揭示[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26(7):13.
[3]韩国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4):9-11.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47-02
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本质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组成生命现象的生物大分子,也可以是生物个体本身,甚至可以是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建设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目前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人口膨胀、食物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疾病危害,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因此生命科学被誉为21世纪最活跃的学科之一,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2]。生命科学素养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3]。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为全校的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生物类的课程,包括世界一流的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就将生物导论等生物学基础课程开放给全校[2]。通过在大学课程中普及生命科学知识,增强生命科学素养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的手段之一。《生命科学导论》是高等院校面向全校各类专业,尤其是非生物科学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由于生命科学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而且发展十分迅速,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同时学生的专业差异均进一步加大了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难度。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热点[4]。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PowerPoint、动画、视频等多种多媒体形式和生命科学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结合。将原先大量复杂的知识更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具有图文并茂,便于讲解和记忆的优点,可以更大程度地的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课程教学发展。
一、多媒体在《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涉及了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及现代、生物技术等众多的学科和内容,涵盖的信息容量大、知识更新速度快、综合性强[3]。作为一门全校通识类的选修课程,《生命科学导论》所面向的是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专业学生对生物学的知识具有不同的实际需求,教学过程中需要兼顾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基础差异性,因此在授课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深度的教学内容。目前的多媒体教学的最主要方式体现在PPT教学,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PPT具有图文并茂,便于讲解和记忆的优点,对于生物专业知识接触较少的工科和文科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非专业知识时也可以节省很多精力[5]。采用PPT进行授课,可以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听课而非记笔记上,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同时也方便学生在后期随时进行查阅和回忆之前的课程内容。对于有一定生物基础知识的农科和理科学生,具有一定生命科学相关基础的学生,应当适当地增加一些知识的深度,需要对基础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的基础上引入一些新的技术和研究,激发学生对于生命科学领域进一步进行探索和了解的欲望。然而,PPT的平面图像对于一些较为抽象和复杂的技术原理无法很好的进行展现,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丧失学习兴趣。教学动画在国外生物方面的课程中已有不错的发展,许多优秀的教材中附带有大量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同时一些研究者也渐渐开始在论文中利用动画或者影像来更为直观地表述自己的结论,或是将制作的动画或影像连接到自身的主页上,帮助其他研究者进行了解[4]。在常规的平面图像中,筛选、引用和制作生命科学导论相关的教学动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吸纳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此外,目前国内外媒体制作了许多精美的纪录片,比如中央电视台制作发行的《森林之歌》系列、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生命》系列、美国公共电视网(PBS)制作的《自然》系列等,这些纪录片或介绍了自然生态的伟大,或展现了生命的神奇,或介绍了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均可以与专题内容相结合。通过观看纪录片,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去了解新的研究进展,提升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多媒体的应用在《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课堂脱离了原先的板书模式,授课模式逐渐由文字化走向图像化,而图像化也开始脱离原先静态的模式,走向动态。例如,在进行动物免疫系统的介绍时,仅用文字配合图片的讲解的时候,对于有一定生物学基础的学生来说或许较易于接受,但是对于一些文科类的学生,较多专业信息的涌入和单一的过程示意图很容易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如果将各类免疫细胞,如T细胞、白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用卡通的形象描述出来,表述成为人体内的士兵,将免疫细胞对病原体进行防御的过程用动画表述出来。短短的几分钟的动画就可以将原先枯燥乏味的原理化虚为实,帮助学生对于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鲁迅先生曾说:“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在《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中,纪录片的应用也是如此,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介绍中,由于课堂的局限性,许多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接触仅仅限制在了书本上的介绍,在对“生命多样性”一章进行讲解之时,文字和数据大段地标示出了目前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严重威胁,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很难感受到这些数据的冲击性。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许多国家都制作了精美的纪录片向公众展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适当地引入这些纪录片比单纯的罗列数字更能够让他们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例如《最孤独的动物》这部纪录片,表述了包括孤独乔治在内的若干种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的生物的困境,这些生物的日常生活、生存环境以及那些为保护他们而努力的生物学家的工作都通过摄像机直观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此外,生命科学作为21世纪的领军学科之一,其发展日新月异,通过书本进行知识传播的更新频率有限,学生无法通过书本的学习了解到新兴研究的发展。多媒体则不同,新的信息影响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视平台进行传播,将其适当地引入到课堂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也扩展了教学内容。
三、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的弊端
虽然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明显,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幻灯片、动画等影像的使用,其原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将精力集中在听课而非记笔记上面,但是也会导致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在课堂上不去记录笔记和听课,下课后直接拷贝课件,这反而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过多地引入动画和视频有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相较于文字,影像固然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而学生会存在抓不住重点,难以对影片中的专业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状况。导致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教学质量反而下降的情况[4]。同时,引入影像进行教学有可能会使学生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6]。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去理解和吸纳新的知识信息,多媒体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应该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但是并不应该取代教师的作用。若是教师过于依赖于多媒体的帮助,反而会丧失了其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导致无法正常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致使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中,适当地引入多媒体形式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生命科学知识以及熟悉生命科学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板书模式,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需接受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然而,凡事有利则有弊,过多地引入多媒体动画、影像等资源则容易使学生失掉重点,在学习理解上存在偏差。而教师如果过度地依赖于多媒体,则会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丧失其在课堂上原有的主导地位,多媒体的应用反而会带来负面的效果。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应该遵循适度原则,教师应当及时地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娜,毛永强.“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教学改革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120-1.
[2]李遂焰,吴坚,李萍.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4,(29):94-5.
[3]陈阿琴,陶贤继,刘其根,等.关于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06):42-3.
[4]厉建中,胡振林,邱磊,等.多媒体在专业课《基因工程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0):333.
高校生命科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一)课程、教材内容的更新和现代化
1.课程、教材内容的更新和现代化
课程改革的实质是课程的现代化。我们要根据现代生命科学发展趋势、前沿、热点,实现生命科学课程、教材内容与结构的更新和现代化,不断容纳生命科学的前沿与新兴领域,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基础,尤其是学科发展的前沿以及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领域。新的前沿领域或新的学科生长点,要坚持反映现代、融入前沿的原则,课程内容更新、更现代化主要是通过教材更新来实现的,所以我们要把编制新教材(或外文原版)放在核心位置,创新现代化的课程、教材新内容和新体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完成编写了高水平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等教材,其中《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当时被列入国家教委生物学科重点教材,另编写有国家级生物学教材3种,规划编写45本教材。清华大学将培养学生影响最大、最重要的课程纳入精品课建设计划,2005年就已立项建设精品课共105项。
2.课程内容国际化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生命科学的前沿、新兴领域、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学与国际组织开展农业科学合作研究[1]。清华大学为使教学内容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教学内容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早在2000年以前,生物化学课程选定A.L.Leeehnig的Principle-ofBiochemistry作为基本教材,这门课程的教材与课堂板书全部采用英文。其他的几门必修骨干课和部分选修课也采用了国际上最新的教材作为参考书并随时更新。清华大学大四开设高水平的选修课10门:生物工程导论、基因分子生物学、膜生物学、分子酶学、神经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发育生物学等。以下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三、大四现在开设的课程,体现了课程的专业性和现代化。
大三:生物化学(下),生物化学实验,基础分子生物学,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普通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遗传学实验,免疫学,文献强化阅读与学术报告。大四:生物技术制药基础,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生物学综合实验。还开设选修课为:生理学实验,免疫学,文献强化阅读与学术报告,生物技术制药基础,现代生物技术导论。
(二)基础科学知识居重要地位
基础科学的知识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国“863”计划的八个领域,大都是从基础科学实验室里发展起来的,上世纪50年代初的遗传密码研究出来了,分子生物学研究出来了,遗传工程研究出来了,这些都是在原子、分子的结构研究得比较清楚的基础上,掌握了规律。我们必须加强基础、素质教育。使学生掌握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北京大学始终把加强基础课程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把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重要专业必修课定为主干基础课。课程改革要加强增大基础课的比例和教育。各高校主要采取大一、大二加强基础科学知识的教育:开设公共必修基础课、理科必修基础课、专业必修基础课。
(1)早在九五期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设了8门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分子生物学。并确立了15门核心课程,要求学生用两年时间完成这些课程的学习。(2)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则是在低段开设专业基础必修骨干课程7门: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生物物理学。开设基地班重点建设课程: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3)经十多年的发展、改革与创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课程在大一、大二更加强化了课程的基础性。大一开设:高等数学(一、二),普通化学,普通化学实验,植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实验,物理学(一),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学野外实习。大二开设:物理学(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计算概论及上机,算法与数据结构及上机,普通物理实验,生物化学(上),生理学,生理学实验,生物统计学。
(三)课程、教材综合交叉
科学发展一方面不断分化和更加专门化,分支学科层出不穷,又高度交叉综合,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许多高科技的研究开发,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知识才能突破而出成果。
1.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和渗透
前沿科技领域呈现群体突破的态势,导致新学科诞生。生命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新的交叉、边缘学科的兴起和发展。这些科学往往代表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2.多种方法、思维研究
自然科学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的现象与规律是多维的、复杂的,仅靠现有的生命科学的知识与方法来开展研究,很难系统地、全面地、准确地揭示真正的生命本质。因此,未来生命科学要将手段、技术和方法的创新纳入重要的领域,予以优先发展,大力提倡学科交叉,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思考生命活动的规律,鼓励发展原创性方法和技术。主要涉及的学科如认知科学、心理学、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学等。要注意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的碰撞与融合。
3.课程和教材交叉融合和渗透
我们必须根据生命科学综合交叉化趋势,创新交叉综合的科学知识、课程和教材,不仅在学科内、还要在学科间构建相互交叉融合、相互联系渗透、综合的课程。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来设置的植物学,由植物分类、形态、生理、生态的知识联系起来,综合重新编制改为植物生物学;同样动物学也改动物生物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基地班”将生物化学中信息及调控部分放入分子生物学,将内容扩展后开设了基础分子生物学。
(四)课程、教材、教学计划多元化
各高校生命科学院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科学的、灵活的设置课程。1.必修计划大一、大二开设公共必修基础课、理科必修基础课、专业必修基础课。例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现在本科四年开设的课程:(1)基础课大一、大二开设公共必修基础课,理科必修基础课和专业必修基础课。
大一:高等数学(一、二),普通化学,普通化学实验,植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实验,物理学(一),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学野外实习。
大二:物理学(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计算概论及上机,算法与数据结构及上机,普通物理实验,生物化学(上),生理学,生理学实验,生物统计学。(2)专业课大三、大四开设必修专业课。
大三:生物化学(下),生物化学实验,基础分子生物学,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普通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遗传学实验,免疫学,文献强化阅读与学术报告。大四:生物技术制药基础,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生物学综合实验。2.选修计划低段开设通识选修课。
北京大学对必修课作了一定的压缩。增大选修课的比例。许多高校突破专业选修课的范围,开设跨学科、跨年级、跨系别的选修课程。大三普遍增大专业任选修课的比例。大四还开设选修课:生理学实验,免疫学,文献强化阅读与学术报告,生物技术制药基础,现代生物技术导论。3.特色优势计划教材多样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模式多样化等。
(五)课程、教材知识应用性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中,尤其是选修课中我们要渗入高科技的教育和研究。
(六)课程、教材个性化
北京大学实行灵活的自由选课制度和转系、转专业制度。谋求学力水准、速度的个别化,尤其电脑、网络的运用,学分制及教学计划的多样化,加大选修课比重,增大了课程的灵活化、弹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个性。还有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趋势,课程设置在价值体系上的整体融合趋势。
确立课程、教学内容和结构编制原则、教学培养模式
理科本科学制四年,要着力加强素质教育。许多大学本科教育修订了新的教学计划,要坚持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的专业口径要进一步拓宽,专业目录中的专业种数要进一步精简。
(1)北京大学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专业基础和通识教育并重。要按科学性原则、高校生命科学课程发展趋势及生命科学、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改革,科学创新高校现代生命科学课程。即要按专业基础和通识教育并重;课程、教材要融入、体现先进的内容和结构,现代教学方法、教材的可读性,即反应现代,融入前沿的课程现代化原则;“综合交叉”的知识结构即综合化原则;课程多样化原则;应用化原则;增加选修课比例,增大课程的灵活性、弹性化原则;“因材施教,分流培养”
即个性化原则;还要求课程设置在价值体系上的整体融合;科学与人文的结合;重视思想性;实践性,加强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的能力培养原则。我们本科阶段的课程、教材、教师要注意在系统和重点的基础上划分授课范围,减少重叠内容,特别就课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和衔接问题。
(2)教学模式多样化。本科教育,要确立“课堂教学、学术活动、科学实验”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融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为一体,把义务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
教学模式多样化:有条件的学校,学生进校就定向,确定直读硕士、直读博士人选;实行联合培养,跨学校、中国科学院、外国大学交流培养等办学制度
二、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的教学内容
中国民航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集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行业院校,在校学生均为非生物专业。学校利用航空医学研究所的师资力量从2006年开始给全校本科生开设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生命科学概论》,深受学生欢迎,每学年选课人数达到800人。向非生物学专业学生开设《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定位于“基础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学科交叉性”,从介绍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物质基础入门,衍射到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从细胞到细胞工程;从生物物质代谢深入到生物遗传的本质———基因,从基因到基因工程,直至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生物的奥秘;同时还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的生物类群上描述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科学性、趣味性、学科交叉性和贴近生活性的内容介绍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与我们人类自身生存和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的生命科学素质得到提高。讲授内容在注重系统性的基础上包含了最新的科技前沿、最广泛运用的生物学技术手段、最热点的人类疾病、最新的交叉学科等等。我们密切关注科技最新动态,把其中反映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最新进展的内容及时移植到我们的教学中去。例如:在“遗传”部分介绍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现代慢性疾病在遗传方面的研究近况;在“病毒”部分介绍SARS、H7N9等疾病的致病机理、防治途径和治疗方法;在“免疫系统”介绍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及预防;在“环境”部分介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等。这些“时尚”新内容很受学生欢迎,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激发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三、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的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生命科学概论》教学内容庞杂、信息量大、知识难点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直观的东西更易于接受、理解和记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组合方式讲授课程,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不仅增加了课堂的教学信息量,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方法的运用。另外,可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生物学相关影像资料,给学生更为直接的视觉感受。例如播放科教片《人类消失之后》,让学生充分理解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开展课堂主题演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了解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我们组织开展了课堂专题演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初步确定当前生命科学重要前沿问题的题目,如生物芯片、基因工程、干细胞、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转基因食品等,把学生按5~6人一组分组,每组确定一个主题,学生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小组讨论写成小论文,并做成幻灯片在班上交流演讲。这样增强了同学之间以及同学与老师的沟通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检索利用、团队协作、论文写作和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辩论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生物高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适快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惑甚至危机。人们在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时,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生物技术的误用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些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综合性,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的探讨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科学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他们捕捉信息、分析事物的能力。首先,教师初步确定当前生命科学具有争议性的热点社会问题,如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克隆人的利与弊、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垃圾焚烧的利与弊、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等。学生通过分组每10个人一组,每2组自由选择一个辩论主题作为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每个班级推举一名主持人来主持辩论赛。通过辩论赛,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展现自我的平台,并让学生对科学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学生的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其计算方式为:最终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占70%),其中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由课堂出勤(占10%)、课后作业(占10%)以及课堂小论文(占10%)三部分内容构成,期末考试成绩采用撰写课程论文和期末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这种多元化考核方式不但评价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完成作业的质量,又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多元化的考试方式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的思想压力,且避免了少数学生平时不学习,通过考前突击准备获得较高分数,导致课程成绩不合理的情况发生。
基础医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石,基础医学的专业人才立足于医学,以科研为手段,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医学问题,推动医学进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该专业将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和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并且富有创新思维,是具有基础医学教学潜质和科学研究实践能力,具备开展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独立工作能力的高级医学人才。由此可见,科研素养是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科研素养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科研能力为架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内涵,科研道德为保障。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是专业的需求,也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学生个体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才能适应基础医学领域不断的变革与突破,甚至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栋梁之材。
2科研素养是基础医学专业学生的主观诉求
2015年1月,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在2014级基础医学专业新生中开展关于本科生科研基础的问卷调查,并选取与该专业相同学制,一年级合并授课的法医学专业进行比照。调查提示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对科研素养的培养有更强烈的主观诉求。
2.1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对于学位有更高的要求,而科研能力正是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核心
根据入学后第一学期末在2014级大一新生中的调查,关于个人的学位规划,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中仅有3%选择学士,有16%的学生选择硕士,高达53%的学生选择博士,另有28%的学生尚未能做出决定,但就此问题尚未考虑的学生数为零。而在法医学专业中,选择学位规划为学士、硕士或博士的同为17%,38%的学生未能做出决定,另有11%的学生尚未考虑此问题。相比可见,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自入学之初就在学位上有很高要求,明确希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近70%。
2.2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对科研的热情是培养科研
素养最有效的动力与保障在调查中,基础医学专业有53%的学生已经参与过各类科研讲座,而同期法医学专业学生仅有39%的参与率。同时,不论哪个专业的学生听讲座后都表示有所收获,选择没有收获或其他选项者为零。SCI论文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在调查中,53%的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表示对此有所了解,在法医学专业中,该比率为33%。此外,两个专业的学生对于各类本科生科创项目的知晓率都为94%。
2.3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良好的科研理解能力是提升科研素养的前提
本次调查的对象都是大一新生,并且第一学期的课程设置除通识教育外,其余课程集中在高数、物理和化学,并无专业的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但在尝试过阅读SCI科研论文的学生中有55%的学生表示能部分理解文章内容。对于阅读中文科研论文,75%的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表示有过经历,其中高达88%的学生表示能部分甚至基本理解文献内容。
3科研素养培养方案因对象因阶段而异
科研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学生入学后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根据年级不同,学生特点和能力不同,培养方案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目标和内容。
3.1自入学伊始,敞开科研大门,感受学术熏陶
依托复旦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每学年都有来自各领域的专家、教授来校开展多种学术活动,而调查也证实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基础医学专业有半数学生参加了各种讲座。尤其各国院士和学术大师,其讲座除涵盖专业领域知识外,更注重科研思维的培养和构建。这些成功者的经验分享对于初学者而言虽未必能体味其中的深刻,但在开拓视野,接触世界顶尖学术成果同时潜移默化的熏陶却必然影响着这些选择基础医学为专业,以成为医学教学与科学研究双重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生,有助于学生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科研思维方式。
3.2从低年级开始,设置相关课程,展开系统培养
第一学年开设现代生物科学导论,使学生直面科学最前沿,在科研与学生个体间建起桥梁;第二学年开设医学生综合素养、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等课程,系统教授科研实践所需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技能;第三、四学年开设医学科研思维训练与科研实践系列课程,使学生在已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并理解做好科研既需要有扎实的知识、活跃的思维、乐观的态度,也离不开辛苦的实践,枯燥的重复和严谨的探索。此外,复旦大学在一年级新生中全面推进的通识教育和本科生培养中的书院模式都更利于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些也都是科研素养的重要内涵。通过课程的系统培养与课堂内外的各种熏陶,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早期即可树立起科研意识,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为日后获得较高的科研成就打下扎实的基础。
3.3二年级起,配备科研导师,体验课题实施过程
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入校以后,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即根据学生不同阶段,配备各类导师。自二年级起,学院按每三名学生为一小组,配备一位科研导师,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学术活动,包括有主题的文献检索、阅读和汇报;通过组会活动,介绍学术进展,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讨论;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导师所在的课题组活动,与研究生一起,学习实验设计,尝试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体验课题实施过程。科研导师本身都是具有博士学位,负责各级科研项目的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或高年资讲师,而所在的课题组往往是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组成部分。学院还制定了《导师组活动记录手册》,使导师组活动规范化,也利于反馈和评估。通过严格的导师组活动,帮助学生熟悉并学会科研论文的查阅,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方式,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科研项目运行模式,自然而然地参与科研项目的多个环节。同时,学生间自发的交流又便于其了解不同领域、不同课题组的运行,一方面避免了日后选择科研方向时的茫然或冲动,另一方面,学科交叉也是当今科学前沿发展的方向。
3.4水到渠成,设立科创项目,实践所学所想
大学生的科创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国内各高校、学院对此都格外重视。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学生为例,其可申报的科创项目就有复旦大学设立的君正、望道和曦源项目以及基础医学院设立的正谊学者等本科生科创活动。这些项目鼓励学生独立申报课题,申请参加同一项目的学生可来自不同院系。为保证教师有足够时间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学校或学院都明确一位教师一次只能担任一个项目的指导。项目由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报课题,通过竞标获得立项资格和获取科研经费。经费直接拨入学生账号,由学生全权支配使用。此外,学院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组织中期考核,课题结束时进行汇报,并由专家进行评估,这些也是项目能提高学生科研相关能力的关键环节。通过项目设立和实施全过程中有的放矢的指导,帮助学生在课题实施中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不断培养科研能力,提升科研素养。以学生为主导的科创项目的创立和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而项目实施过程更提供了学生从提出假设、争取课题到实施、汇报、小结的各方面实践机会,使学生的科研素养在实践中大幅度加强和提升。
现代生命科学是近半个世纪才发展起来的。因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以及它与人类的生存、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高度相关性及社会需求的广泛性,不仅成为众多科学领域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而且已成为自然科学向前飞速发展的带头学科。目前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解决阻碍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能源短缺、疑难杂症等问题必须依赖于生命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因此,在中学阶段就已经掌握部分生物基础知识的高校各专业学生通过对生命科学通识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不仅可以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并构建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能在学会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认知社会和自然的同时提高思辨创新能力。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普及的条件下,有效开展生命科学通识教育能从年轻一代开始快速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二、生命科学通识教育现状
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和实践课在美国开展较早,并有了成熟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可观的开课规模。目前,在诸多知名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生命科学类课程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如此,香港及台湾地区也是如此,其在较长时间都处在文化较为开放的环境,积累了较多经验,且生命科学就是通识教育选修课划定的重要范畴之一。我国教育界是近年来才接受和认同通将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的。目前,全国已有几十所高校开设了非生物类本科生“生命科学导论”等生物学课程,为满足非生物类专业读者的需求,不同类型的教材、教学大纲、网络课程及科普读物等被编写和出版。但在生命科学通识教育特别是在非生物专业学生生命科学通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仍然有相当部分普通高校存在许多不足。比如:部分高校将自己的优势学科、优势教学团队的教学方向等作为通识课的教学内容,认为这就是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还有些高校为片面追求学生就业率,干脆直接把学生比较感兴趣或者社会急需的学科作为通识课的教学内容,他们完全把通识教育当成了提高就业率和吸引生源的方式。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从国家发展与稳定角度出发,将通识教育理念与公民科学素质的快速提高结合起来构建生命科学通识教学目标及其内容,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和探索的问题。
三、“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理念下开展生命科学通识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根据学生学科知识结构特点,调整教学目标
由于通识教育强调的是学生接受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学生对基础和普适性课程基本原理及方法的学习是通识教育常采用的策略。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也可以通过把与公民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基本常识等内容列入通识教育课程中来实现,但不应把过多的生命科学领域的高新发现、发明及国家层面上的重点研究内容和方向以吸引眼球的方式“变形”地灌输给学生。建议将高校生命科学通识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针对与生命科学关联性较远的文科以及部分理科专业的学生,其课程目标可以设置为通过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其如何和谐相处,在增强科学世界观基础上树立现代健康意识,通过改善知识结构和拓展知识面全面提高综合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针对与生命科学关系较为密切的一些理工科专业学生,在其已经掌握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原理基础上,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并从各自的领域出发培养其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尤其是使他们认识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并有意识地综合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辩证地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利于其成长并使之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层次跨学科人才。
(二)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而定
对于生物学基础层次不同和知识结构差异较大的文理科学生,在上述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以及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优先考虑与生活、工作过程具有紧密联系的生命科学知识,在培养学生浓厚兴趣的同时提高科学素质。并且还要使相关生命科学知识系统化、层次化,以利于学生吸收、掌握,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身面对的自然与社会问题的能力。对生命科学的重大学科方向、重大理论和应用问题可以适当讲解,但仍应以增强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交叉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主。实践中,部分高校已有不少生命科学通识教育的经验和成果,其中可供选择开设的课程很多,比如:生物学与人类文明、应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疾病与保健、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性科学与性教育、遗传与优生、生理心理学、生物学前沿、遗传与健康、生物科学技术及实验等等。就我个人而言,更推崇前三个教学内容,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知识系统化后有针对性地传输给学生。总体来说,通过丰富生活常识和专业知识,有选择地多模式地开展生命科学通识课程,能在满足大学生对不同专业领域知识渴求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其科学素质。
(三)激发学习兴趣与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并重
教师不应仅限于教授书本框定的知识,更应帮学生树立多学科知识交叉撞击所形成的现代科学观。在此基础上,提升他们的视野、科学素养和洞察能力,从而完善他们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生命科学的学科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老师的教学方法同等重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诠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生命科学相关问题时被触发,教学方法本身又可以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革新。比如:依据教学目标开展相关内容的科普系列讲座;通过交流研讨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增加播放揭示生命奥秘和展现生命丰富多彩的可视化影像材料。辅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把枯燥、乏味、陌生的生命科学理念、技术原理、操作过程以及生命进化过程等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
(四)评价考核方法多样化
以提高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生命科学通识教育应该强调多层面、多方式和多标准,重视对综合素质与综合知识运用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出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程度。因此,开展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对推动教育发展有积极作用。可参考的方式除了期中与平时成绩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以外,还可以笔试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另外,生命科学相关的社会焦点问题和自然常识也可作为讨论的题目,以课堂交流、随堂提问、社会焦点问题小论文以及对本课程提出建设性建议和可行性操作方式等作为平时成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Normal College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LIU Jie
(School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Abstract Elective cours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public college system, is an effective channel for independent learning; in reflecting the school's characteristics,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public electiv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is paper, normal college undergraduates for the study, combined with interviews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public elective, analyze problems and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normal college cours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normal college; normal college; characteristics; course study
公共选修课(即公选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平台,展现教学特色的主要阵地。其在课程体系中的特殊价值,历来为专家学者所关注。本文以师范高校在校学生为例,在对公选课的现状进行分析为基础上,对师范学校公选课的课程建设进行探索。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为了解公选课的基本现状,此次采用自编公共选修课基本情况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在教学楼发放问卷,当场回收问卷并收集建议。与此同时对5名学生(大二和大三学生各2名,大四学生1名)进行访谈调查,以进一步了解情况,对问卷进行补充。本次问卷的对象涉及文科、理科及管理专业学生。以学生的维度对选修课进行分析研究。
2 大学生公选课的基本情况与问题分析
2.1 影响学生公选课选择的因素
2.1.1 学生选课动因分析
图1 学生选课动因
在分析大学生公选课的基本情况时,首先从学生的选课动机问题入手。据以往的相关调查认为,大学生选课存在极大盲目性。认为选课中“重技能与实用,轻知识与学术”的现象普遍存在。然而此次调查,显示了不尽相同的调查结果,并由此分析学生课程选择的影响因素。
据调查结果统计显示(图1),以增加知识广度,提高自我修养为目的而选择课程的学生占50%,以培养发展兴趣为目的而选择课程的学生占20%,以培养实际技能为目的而选择课程的学生占15%,以拓展专业知识为目的而选择课程的学生占10%,而以获取实际就业指导为目的而选择课程的学生占5%。
综上所述,以增加知识、提高素质、培养兴趣为目标,而进行积极的自我完善在学生选课动机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访谈中,一位大三年级的学生谈及这个问题,这样描述道“我希望通过了解更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来丰富视野和提升自我修养,选修课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而具体的实用类知识可以慢慢积累,而且获取途径也很多。”
2.1.2 学生选课影响因素
图2 影响公共选修课选择的首要因素
图2显示了影响学生具体课程选择的因素,依据兴趣爱好选择的学生达50%,根据课程名称选择的学生达20%,其余根据学长推荐、根据课程名称、为增加专业知识而选择课程的学生各占10%。
笔者通过访问学校选课系统,发现大部分的公选课只有课程名称、上课时间、开设课程的院系名称的简单信息,仅有少数几个课程有较具体的课程描述、任课教师简介。一位学生这样解释当时选课的情况“我是个文科生,很喜欢古代文化,本来我向师姐了解到民俗学这门课很有意义,打算选这门课的,没想到大家都要选它,名额有限我没抢到,就根据课程名称选了一个文科性质的课程。”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信息缺乏,学生了解课程的途径十分有限,在不清楚课程的目的意义的情况下,根据学长的导向和同学的推荐获得有关信息。在此情况下,同学盲目从众而选择课程,影响学生真正学习到所需知识,形成热门课程“一座难求”,冷门课程“门可罗雀”的尴尬处境。
2.1.3 学生选课的其他影响因素
在调查结果的反馈和整理中,性别差异与专业差异也对学生的课程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数据分析显示,70%的女生倾向于选择文学、历史、教育、营养保健和艺术类的课程,如西方文化史、营养与保健等;相比之下男生更乐于尝试不同课程,他们的兴趣分布更加广泛。这反映了男女生的个性差异对选课取向的影响,专业差异对公选课的影响,在理工科学生中体现更明显。与文科学生相比,理工科学生的公选课选择与本科课程有更高的相关度。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特定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需要一定知识基础为背景。如“生物科学导论”这门课程比较专业化,更适合生物专业学生或爱好生物科学的同学学习。另一方面,由于文理科学生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的差异,文科学生在学习理科知识时,往往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因此造成文科生的畏难情绪,而在文史类科目中选择公选课,其限制并不明显,因而相关程度并不显著。
2.2 学生公选课的学习与课程评价
在选课结束后,学生与教师相会于课堂,是选课预期与课程实际相对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现实存在着一定矛盾有待解决。
2.2.1 学生的学习态度
由图3可知,50%的学生偶尔逃课,30%的学生经常逃课,另有20%的学生能做到全勤出席。究其原因,首先,热门课程听课学生众多,一座难求打击了一些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学生盲目选课而对课程缺乏兴趣,因而被动听课进而逃课;再次,因为选修课大都在周末开课,学生在周末有其他安排,逃课成为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就像一位同学所说“虽然我很喜欢这门课,但是有时周末会有其它安排,偶尔难免一两次的逃课”。
图3 选修课出勤情况 图4 公选课有待改进因素
2.2.2 学生对公选课的课程评价
为进一步分析公选课现存问题,促进课程优化,图4是学生对公选课改进的观点。60%的同学希望在课程设置方面得到提高,30%的同学希望在课程管理方面有所改进,另有10%的同学希望教师教学方面有所变革。一位同学表示“希望学校提供更丰富的课程资源给我们进行选择,让我们领略大学和大师的魅力”,受访学生普遍表现了对优质课程的期望。
3 对公选课现存问题的改进对策与普通师范大学的公选课课程优化建议
3.1 针对公选课现状及现存问题的改进对策
3.1.1 课程设置与管理
首先,为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切实规范公选课的课程信息。完善有关课程的课程简介和教师简介,并对教学方式、考核要求、开课目的意义等具体信息进一步丰富。还可以在选课页面,增加学生评价交流的链接。一方面,客观的课程评价对选课学生的课程选择有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任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其次,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科建设。选修课应呈现出更多彩的课程内容,更新颖的教学方式等。比如可以邀请校外学者专家和科研人员为本科生开课;作为师范高校,可以就近邀请教学名师为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发展指点迷津。以学生发展为重,兼顾社会需求,切实打造优质公选课。
3.1.2 学生管理与考核
对学生的管理与考核,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大多数公选课采取在学期末上交论文或作品的方式评定学生学习效果,一方面不利于学生保证日常出勤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不利于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综上所述,公选课的管理和考核应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并适度增加量化评价比重。改变传统分数扎堆的现象,使学生间期末成绩形成一定差异,以更好反映学生学习的差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2 高等师范大学公选课课程设置优化建议
课程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方式,历来是教育科学研究关注的一个重点。课程的设置能体现和突出办学特色。高等师范大学的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等教育愿景都需要通过具体的课程来实现。
为凸显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目标,高等师范大学的公共选修课应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自我修养和培养教师综合素质方面投入更多力量。
具体而言,为弥补专业课偏重学术性知识的知识体系的缺陷,公选课应提高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一方面,开设培养师范技能的实验课,比如舞蹈课、钢琴课、绘画课等。并强化对师范生的“三笔一话(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的培训,形成基本能力,为学生成长为合格的教师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应开设对学生教学实践方面的公选课,聘请教学名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广泛开展课程实习,将公选课发展为专业课理论的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缩短毕业后的教师职业适应期。
通过建设适应学校办学特色的优质公共选修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实现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宗旨。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