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党性教育工作举措

党性教育工作举措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8-13 20:42: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党性教育工作举措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篇1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83-02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我们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举措,培养广大党员干部必具的"定力"。如何更好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当前要把中央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坚持把党纪条规学习作为解放思想的基石,不断夯实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

1.两学一做,基础在学

《论语》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从根本上去领会、挖掘、激发其深层含义,主动培育广大党员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从自我素养提升方面,抓落实强基础,切实提高理论水平与自学能力,从知学、好学、乐学这三个方面出发,加强党性锻炼,激发学习潜质,升华学习内容,从而夯实学习教育"学"这一关键基础。

1.1 知学。自觉学习党规,加强自我提升和自我约束意识,提高党员自我要求的"天花板"。主动学习党规是每个党员干部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要途径。知学的目的,就在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自我发展方面去认真思考、努力探索、切实践行,将执政能力与学习要求系统结合起来,在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主动参与到增强理论素养锤炼党性品行的熔炉中去,切实做到知党纪、明党责、践党行三步方针。同时,通过自我知学的方式,严以律己、严以修身、严以用权,真正做到外修一身功,内练一口气的外在约束与内在要求。

1.2 好学。将对党规的学习升华作为自我丰盈的需要,形成广泛的求学热情与兴趣,调整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层次、补齐知识短板。学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是学习教育的根本。"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从自身出发,将学习活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发现乐趣主动参与,形成广泛的求学热情。"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否能在党员干部中形成广泛共识,要看学习教育否能提起学员们广泛的求学热情,在好学、想学的基础上,才能真真切切的把党规、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入脑入心深入骨髓,才能把做一名合格党员当成自我成长的重要路径,它是丰富知识结构与强化理论基础的有益推手。

1.3 乐学。深入思考党规的内在理论诉求与哲学基础,是保证思想前瞻性与科学性的重要前提,乐于学习是激发学习教育的催化剂。强化递进式学习方法,逐步完善内容,乐于学习思考,丰富思维模式。"两学一做"教育学习,是中国化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具体情况实践的有益产生。践行"两学一做",必须要从自身本源出发,找到学习教育的哲学基础,从中发现理论教育的内在精神与外在诉求。乐学,是助推学习教育工作的有益抓手,我们要从思想观念上有所改变与体现,更需要从意识形态上去乐于思考,善于学习,从丰富的哲理体系与政治精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有益选择,通过乐学这一主体,完善思想体系,强化思维模式,切实认识到"学"是教育基础这个重要关键。

2.两学一做,关键在做

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的改变世界。实践是学习认识世界的进一步体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是基础,"做"是关键。只有牢固树立这个意识观念,才能将"学"与"做"有机天然的融合起来,通过内在升华与外在行动的方式,突出层次、强化主体、提升系统、推进常态,切实达到"学做一体"的目的。

2.1 层次化。根据不同目标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层次化学习,强化学习目的性与实效性。学习教育的关键表现在实践行动方面,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中,应时刻把握学习主体的层次问题,分析学员具体情况,从源头上做到因材施教有容乃大,分层次分步骤的进行"一人一方法"的学习模式,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在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的文化水平与理论功底各有偏差,根据不同目标群体的喜乐爱好,开展不同层次的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学育效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思想在主体,行动在个体,进行深刻的层次化教学是有效锤炼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夯实理论基础的有益方法。

2.2 系统化。加强学习系统化和整体化,避免学习"偏科"。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目标群体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的学习知识内容,从主观意识方面思考,容易造成学习行动上的"偏科"现象。加强理论系统化学习,必须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学习模式体系深入研究分析,扩充知识结构,连接知识碎片,理顺知识脉络,把阶段性、接续性、冲突性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处理,全面梳理系统学习。保证学习教育知识化、科学化持续进行,力图避免因为"偏科"现象而引起的文化断层或者理论失衡。因此,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要把握好系统化教育这个关键因素。

2.3 常态化。增强学习教育外延性,使"学做一体"经常化,营造"常学、常思"良好氛围。抓住"关键少数",加强理论锻炼,让学习教育经常化、常态化。学习教育是连续的过程,既要抓好"学"的持续性,也要抓好"做"的常态性。将学习教育中的行动,时刻发挥在工作生活中,从社会实践里去体会知识内涵,去发掘思想魅力,是学习"两学一做"的关键。"做"是学习教育的真实反馈与有益促进,做的好否,体现出"学"的是否扎实,"两学一做"只有形成常态化的"学做模式"才能使学习教育变得轻松、变得透彻、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执行,通过"常学、常思"来促动实践经常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牛振宇. 不忘初心 执业为民――山西党员律师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J]. 中国律师. 2016(07)

[2] 李方祥,陈和水.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精神解读[J]. 福建理论学习. 2016(05)

篇2

2、坚持读者至上,进一步办好我社的五种期刊

我社的五种期刊,要继续坚持贴近师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以读者满意为目标,扬长避短,彰显特色,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

《江西教育》要进一步加强指导性、服务性、可读性。要加大专题策划、典型报道策划、热点报道策划、栏目策划、活动策划、期刊发展策划的力度。教学版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实用性,趣味性,提高质量,拓展内涵,面向全国,争创特色品牌。

《教师博览》要认真分析读者需求,抓住教师关心的热点问题,进一步提高文摘稿件对教育问题、教育现象、教师生活反映的深度和广度。

《高中生之友》《初中生之友》、《小学生之友》三个学生刊物要进一步明确刊物的定位,充实内容,搞活形式,改进版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3、坚持和完善各项编审制度,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

继续坚持和完善“三审”制、“四校”制、印后审读制、刊物互评制、编前会商制和“129制度”。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完善编辑业务导师制,继续组织专业论文写作活动,出资为优秀编辑出版论文集、为杰出编辑出版个人专著,鼓励中青年编辑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加强作者队伍建设,形成由签约作者、重点作者、一般作者组成的合理的作者队伍。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

二、用市场检验为标准,进一步搞好经营工作1、创新的思路,做好发行工作

进一步研究市场动态,及时提出应对措施,以市场指导经营工作,积极抢占先机,抢占市场。完善公司化的运作模式,加强编辑与发行工作的互动,建立必要的奖罚制度,充分调动发行人员的积极性,疏通渠道,拓宽市场,稳定发行规模,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继续完善订单订阅办法,宣传工作做到学校、校长和教师,订单送到家庭及家长手中,坚持自愿订阅。

2、坚持刊业为主,多种经营,挖掘内部潜力,进一步壮大公司经营实力

充分利用兄弟省市教育报刊社和其他媒体的互补优势,探索跨区域、跨业态的合作。进一步做好广告工作,增加广告的收入。搞好品牌延伸拓展,充分利用刊物品牌做好文化产品营销工作。

3、努力实现全年经营工作目标。

全社共同努力,确保全年产值不低于3000万元。

三、建立激励机制进,推出新举措,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1、以“效益优先”为原则,搞好经费收支管理

开展各刊的成本核算,进行效益比较研究。严格实行经费支出“先提计划、审批后再执行”的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坚持“有保有压”的支出原则,保障采访、组稿经费,压减会议经费,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以“提高抗风险能力”为目标,优化资产结构

篇3

关键词 廉政教育 反腐倡廉 宣教形式

近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能勤政廉政,反腐倡廉形势总体向好,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任务依然艰巨,加强廉政宣传教育也显得极为迫切。克拉玛依廉政教育基地是“中石油集团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和“新疆自治区廉政教育基地”。基地以廉政警示教育为主要形式,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拓宽教育领域、扩大教育覆盖面,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廉政教育的宣教方面,廉政教育基地为市油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营造了良好廉政教育氛围。

一、突出廉政教育基地宣传教育创新化建设

(一)创新宣教形式。为了增强廉政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一方面利用图文并茂、新颖独特的各类展板以及色彩丰富的廉政作品,通过互动感应式电子书、电子作品展播屏等现代化感十足的声、光、电手段多方位立体式效果来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另一方面,更加注重与参观者的互动交流,比如:感应“电闪雷鸣”警示区、“警钟长鸣”、感受人生不归路、体验地面互动设备等,这些特殊的声、光、电表现形式让廉政警钟声声入耳,反腐教育深入人心。

(二)拓宽宣教渠道。教育基地有效利用了新媒体。通过触摸电子书、弧幕投影等传播标准高、质量高,内容丰富,设计精美、互动灵活的电子设备,向参观者介绍反腐倡廉工作。通过有效运用互联网、QQ群、微信这些方便、快捷、受众面广的新媒体手段,进一步发挥了新媒体的作用,扩大了阵地的影响力和辐射面,提升了廉政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丰富宣教内容。在做好宣教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任务、不同对象确定宣教内容,是党风廉政教育与时俱进的主要表现。把教育活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努力创新思路、方法和形式,使整个参观活动寓教于理、寓教于乐,更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突出廉政教育基地宣教讲解立体化建设

(一)注重实效,加强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因此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以及廉政教育的重要性。针对领导干部的廉政宣教,我们将法纪条规、案例警廉的教育纳入宣教重点,通过真实、相似的案例触及他们思想动荡的边缘,达到警示的教育。

(二)狠抓预防,加强关键岗位的廉政教育。推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除了做好领导干部的宣教外,还要注重关键岗位人员的宣教工作,教育内容主要以开展岗位廉政教育为重点。对此,我们根据不同岗位的职务风险点,针对不同的岗位职务特点,寻找不同的教育内容,进行针对性教育,重点突出行业特色和岗位特点,解决不同的教育问题,打牢思想基础,确保警示教育工作扎实有效。

(三)突出警示,加强企业员工的廉政教育。加强国有企业的员工的廉政教育工作是企业立足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是国有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前来参观的很多员工都认为我不是领导,没有钱、没有权,我有什么可贪的?殊不知,很多员工就是因为思想松懈,法律意识淡薄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再加上企业监管不到位,低职岗位的职务犯罪对企业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同样不容小觑。因此,我们以案例分析和观看警示教育片为主要内容开展廉政教育,使广大受教育员工通过警示案列教育,自省行为,修正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规范行为。

(四)责旁双重,加强家庭助廉的宣教工作。国廉则安,家廉则宁。配偶的廉政意识与家庭幸福生活息息相关,而夫妻间亲密的特殊关系,往往对廉政工作十分有效的监督、提醒工作。通过家庭助廉的教育活动,让助廉者知道美好富足的生活人人向往,但通过物质比出来的只能是短暂、肤浅的满足感;让助廉者明白廉政对于自身的教育意义,明白自己对于反腐倡廉工作不是一名旁观者,而是一名实实在在的助廉者和参与者。

(五)精神洗礼,加强中小学生的廉政教育。反腐倡廉不但要从成年人抓起,更要从娃娃抓起。要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廉洁、诚实、公正的价值观,通过他们感兴趣的案例、廉政小故事、漫画作品、各类电子互动设备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几十分钟对廉政知识的浅显了解,做到关注家人,监督父母,约束自己,支持父母干净做事业、争做一名廉洁“小卫士”。

(六)强化监督,加强社区群众的廉政教育。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挑战,面对严峻的反腐倡廉的斗争形势,教育基地的宣教人群还覆盖到离、退休的老人,他们或许曾经在领导岗位上,或许孩子现在在领导岗位上,他们同样是监督者、助廉者。反腐败斗争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要让人民群众说话,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让腐败现象无处藏身。

三、突出廉政教育基地宣教案例实效化建设

(一)分类整理,提高案例针对性。贪欲如火,足以毁灭一切。案例中的违纪违法者,有在管理岗位上磨练多年的党政领导,有关键岗位上的业务骨干,也有一般公务员和企业普通职工。他们因为心理失衡、道德失范,混淆了公权和私欲的界限,以公谋私,最终成为了悲剧里的主角。

(二)现身说法,提高案例警示性。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往往效果更直接、党员干部更易受到触动。根据这些典型的案例,讲解员会定期梳理,分人群、分岗位的进行宣教,形成实效化、警示化,达到预期的警示效果。特别是用一些身边曾担任过领导职务的人的职务犯罪事例现身说法,警示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使廉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达到教育人、感染人的作用,更有效地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突出廉政教育基地基础管理科学化建设。

(一)完善管理制度,做好素质提升。自廉政教育基地建成投用以来,办公室成员一直以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围绕“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的管理理念,扎实做好基地综合管理及业务接待等各项工作。先后出台了9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明晰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规范各项现场管理工作。

在素质提升方面,基地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进行考察学习;邀请电视台首席播音员、矿史陈列馆资深讲解员针对讲解员的发音吐字、气息表情、站姿礼仪等方面进行面对面、一对一培训;坚持“每天一日志,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轮岗,每季一提升”的“四个一”活动。这些具体做法,进一步理顺了工作关系,加强了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基地成员综合业务素质,形成了与外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机制。

(二)坚持与时俱进,做到时讲时新。做为廉政教育基地的讲解员要注重贯彻中央、集团公司、市油田党委的各项文件精神和最新提法,必须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职业修养、理论修养、作风修养、党性修养和纪律修养,通过廉政教育基地这个平台向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宣教,传播正能量。

篇4

近年来,农场深入实施反腐倡廉“清风净土”工程,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防治腐败工作上,坚持以改革统揽防治腐败工作,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行重点监控,着力深化制度改革和创新,加大制度执行力度,源头预防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从目前情况看,此项工作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党员干部思想上还存在模糊认识,法纪观念还不够强,宣传教育工作不够深入,反腐倡廉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现行反腐倡廉机制不够健全,有些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纸上谈兵的制度较多,真正执行落实的却不多。

3.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监督方式方法比较落后。

4.通力合作的能力有待加强。有的部门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当做纪检监察部门的事,以致涉及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源头治理工作时,存在各自为战,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个别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上的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还不强,还没有形成防腐工作的合力。

二、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防治腐败工作的措施及办法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防治腐败工作,是构建惩防体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采取有力措施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腐败行为的发生,对于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诸多腐败大案要案,不论是哪个行业、哪个企业和部门,大多数发生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形势的多样和“气候”的多变,腐败案件愈加手段高明、花样百出,因此,笔者认为,抓反腐倡廉建设要突出工作重点,紧紧抓住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多视面、多角度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

(一)突出岗位宣传教育,增强拒腐能力

对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上的领导干部加强教育尤为重要。首先,要突出专题性教育,针对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因岗施教、因人施教,进行一些专题性教育培训。不定期地组织开展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掌管“人权、财权、事权”的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双向互动、重在预防、科学系统的原则,按照梳理工作岗位、查找岗位风险、制定防范措施、设计教育内容的主要步骤,进行岗位廉政教育活动。采取多种方式,使反腐倡廉教育模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教育方法从“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变。

其次,要科学安排教育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廉洁从政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党纪条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不断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制度建设。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理论轮训、党课教育,使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人员经常受教育;广泛运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采取正面典型引导和反面案例警示等教育方法,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坚持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群众评议与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民主生活会和反腐倡廉主题活动的实效。要建立反腐倡廉教育的考评机制。根据不同职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人员的特点,科学、全面、客观地制定反腐倡廉教育的考核评估标准和具体实施办法。

(二)强化制度建设,严格遵章执行

建立健全全方位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对一些不适应时代变化的制度及时修订完善,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机制,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第一,针对腐败问题多发易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每个层面和每个部位健全制度。制度的建立不能教条本位,一概而论,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将制度建设贯穿于每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方方面面,建立全方位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做到不留死角,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

第二,针对临时性、突发性和特殊性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腐败制度。一是制度建设不能局限在现有的和固有的模式中,要因地制宜,因时、因事去特定,并且寓制度制订于特殊情况和要害部位的全过程。二是制度的制订不能照本宣科、一统而定,应结合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来制订切实可行的相关制度,确保每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贴近实际,使其真实、有效。

第三,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新问题的出现和发展变化的事态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制度。紧紧抓住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工作实际中发现问题随时纠正,及时补充、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真正有效地从源头预防和遏制腐败。

(三)创新监督管理模式,实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监督

注重监督,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有效的监督,充分发挥监督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制约力。整合监督资源,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主体作用。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需要整合各职能部门监督力量,建立一个权威的、技术全面的监督组织,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和多层面的监督。只有进行全面的和全过程的监督,才能有效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使反腐倡廉建设得到有序发展。

监督应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多层面、不间断的监督,确保监督不留死角。针对某个项目的监督,它不是一时的走过场,也不是有始无终或有终无始,顾此失彼,而是一个全部的程序,它涉及一个事物发展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和细枝末梢,否则其监督是不全面的,也是无效的,甚至是失败的。

在监督过程中,要运用各种手段,多措并举,充分发挥社会各级监督作用,形成强有力的监督网络。有效的监督不能单单依靠各职能部门的监督,应该是专兼职监督检查队伍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财务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又要重视发挥社会各界、网络信息等方面的监督作用;既要发挥各级组织、工会等的监督作用,又要重视和引导社会人士、干部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各方的广泛监督局限在设立举报信箱、公开举报电话等还远远不够,应以科学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来建立社会各界监督体系。在当今科技发达时代,应采取现代科学的手段和高技术水平设立监督体系,并且是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都能参与的监督。

一是通过阳光公开,改变“少数人”监督“多数人”的格局,向集体参与监督、群众参与监督转变。加大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力度。突出重点,规范公开内容。对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如:土地承包、整体搬迁、体制改革等,实行决策前公开和实施过程中的动态公开,保证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是依托载体,完善公开形式。设立办事公开公示栏,为群众了解场务提供便捷的服务;通过向网上信息、政务公开、张贴公示等渠道,尽可能公开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相关信息,增强透明度,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的现象发生。

篇5

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管理学原理”中嵌入思政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实施中对学生发展的人文关怀,让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同步,以两者协同效应的发挥,带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输出。

一、树立正确育人目标,建立长效育人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是长期性的工作,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高校应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让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让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学的过程,从而形成教书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的长效育人机制。高校要进一步明确“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应结合思想道德教育知识;技能目标应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领导、控制、组织协调及创新能力;情感目标指“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实施中应关注学生情感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四个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掌握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和标准,树立现代管理的市场观念,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

二、深入挖掘与探索,创新“管理学原理”课程内容

一方面是于基础知识教学中增加学科前沿热点信息,另一方面是在管理技能的传授中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此基础上让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具体来说,于基础专业知识教学中增加学科前沿热点内容主要是在讲解管理活动具体方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的社会政治环境、现有的技术条件、当前的经济状态让学生学会以发展的思维去制定战略、决策、编制计划,做好人员配备[2],进行创新管理。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教师应增加学科前沿热点信息,例如讲解环境分析时,应重点介绍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互联网+”技术变革的时代态势,将其与企业目标管理结合起来,让学生从中明确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并思考管理中面临的挑战,提出有效的改善举措。学生根据现场环境、时局态势制定新的发展规划,提高管理效果,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将学科前沿热点引入知识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发展挑战。再如教师在讲解管理控制时,可以增加现实生活中某些企业因控制失误、不当,甚至恶意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等案例,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师将前沿热点信息、具体案例融入教学中,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管理学原理”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到创新者应有的品质素养,为学生的创新发展、创新管理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在管理精髓的传授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3]。管理学原理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对学生的思维启迪具有积极意义。当前世界经济、国际政治格局、技术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只有审时度势,基于发展的眼光寻求自身的发展,制定新型的发展战略,才能实现根本性的发展。对于学生同样如此。知识的学习应与自身职业定位、职业规划相结合,使得自身的发展与时俱进。教师在讲授管理活动的全球化时代背景知识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意识,让他们自觉地将个体发展与理想信念结合起来,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创新者。教师在讲解管理计划时,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展示国家五年发展规划,指导学生做好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让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细化到学期学习计划、月度学习计划、周学习计划等,让学生不断分解学习目标,并确保学习目标落到实处。教师讲解人员配备知识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朝着全方面的方向发展,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创新进取,不断归纳总结,最终问鼎成功[4-5];在内容的变革创新中,也应着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建构出管理学知识的基本框架后,能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当学生学习了“管理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后,可以基于学到的知识进行社团管理,进行活动的策划和人员的部署,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研、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也应当清楚地看到“管理学原理”以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为主线,这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密切,蕴含的思政元素较丰富,主要表现在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管理智慧、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教师可借助特定情境,融入思政元素,如在讲授如何塑造组织文化时,可借助全民公祭日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以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情景和庄重氛围,衬托和彰显课程主题。

三、积极创新与调整,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管理学原理”课程一般在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开设,而第一学年高校学生正处于从高中进入大学的适应期,过多的理论课程讲解对高校学生来说接受难度较大,需要教师着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做好课程优化设计,给予学生正确的课程学习指导。“管理学原理”本身涉及大量的管理理论、管理观点,教师应调整教学方式,讲解知识点时尽可能地列举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例子,以案例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课程学习兴趣,同时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也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以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新鲜感、趣味感。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比如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入华为、海尔、蒙牛等品牌发展案例,通过生动的案例故事来诠释管理学的精髓,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得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6],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探讨与思考。教师可使用讨论教学法,提前发给学生案例,让学生阅读思考,然后让学生在课堂规定时间内,分组探讨、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内部交流、课堂思辨,于学生的交流思辨中去矫正学生思想认知上的偏差,帮助学生理解“管理学原理”相关知识,并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也可选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当学生对“管理学原理”课程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且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后,可以有目的地选择部分主题,采取任务驱动型的翻转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协作,完成管理任务。以组织文化章节教学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学组织文化的结构内容,搜集中国的文化内容,以点带面地展示文化的内涵及外延,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民族企业,研究其具体的文化核心内容,思考其文化形成路径,最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师生互相点评。这种教学作为案例教学的补充,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发现、思考、总结。再如采用教师可以专题参观与讲座的教学模式,邀请本地知名企业家或优秀的管理者亲临学校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与学生面对面探讨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学原理”中相关的管理学知识、规律技巧,也可以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到企业参观定岗实践,让学生知行意统一,扩展学习视野,加深对课堂内所学知识理解。此外,教师可引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让思政元素融入“管理学原理”课程,以理论思想为引领,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的优秀组织管理经验等内容,将思政元素贯穿课程人才培养全过程。具体来说,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可将教学分为课前预习(线上)、课中融入(线下)、课后作业(线上)三个阶段。上课前,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利用雨课堂线上预习任务,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教师通过案例讲解、播放视频、课堂讨论等教学方式,把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程专业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另外,将每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实施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教学方法,完成课中、课后实践任务,加强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课后通过雨课堂布置作业,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体会思政元素融入知识中的意义[7]。

四、教师做好榜样示范,并加强培训学习

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榜样,要定期地学习理论知识,参与党性教育,参与社会调研,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人文素养,使得自身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敏感性,并自觉地将思政教育贯穿到“管理学原理”教学全过程中。学校方面也应为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创造条件,如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推行课程教育结对制度[8],聘任邀请学院思政教师指导“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由专业思政教师指引专业课教师挖掘课程思政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教师也应积极参与日常思政讲堂、交流探讨活动,以真正做到整合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例如,在讲解管理思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管理智慧,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尊重历史,关注传统优秀文化。在讲解人性假设范式变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不同人性假设下不同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能基于现代化管理理念做好管理工作。在讲解管理决策的影响要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辩论赛的形式思考价值观对管理决策的影响,从而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使其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与判断。在讲解激励理论之公平理论时,教师可让学生查阅资料,明白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让学生保持公平公正观。在讲解领导权力的来源时,可以让学生分析领导者的自我修养对于组织发展的意义,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修养。在讲解管理沟通技巧时,教师应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尊重、诚信、自信。“管理学原理”课程任课教师必须统一课程思政教育思想,共同备课商讨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就课程思政案例的选择达成统一意见,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吸取其他教师、专家的意见,做好专业课思政教育质量的把关;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定期地上传有关哲学、国家历史、人物故事等相关的素材,从而实现课堂内外的全过程育人。

五、结语

当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及实现思政教育全过程育人具有现实必要性,“管理学原理”作为管理类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关注专业知识讲述的同时,也应关注思政教育。教师应挖掘“管理学原理”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增加与之相关的思政教育案例,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育人机制的调整,让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真正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用正确的道德理念去做好管理工作,解决实际的管理难题。让题“管理学原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跨界融合,才能带来“管理学原理”更理想的教学预期,培养发展更全面、素质更高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唐芳.管理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途径思考[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1,31(02):149-153.

[2]彭芳.应用型转型建设背景下“管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探析[J].就业与保障,2021(10):162-163.

[3]张海燕,张银银.“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29(04):158-160.

[4]陈幼红.高职院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企业,2020(05):149-150.

[5]薛维峰.职业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与策略分析———以“管理学原理”为例[J].大科技,2021(16):46-47.

[6]禹玉环.基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