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版式设计论文

版式设计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15 20:03: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版式设计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版式设计论文

篇1

企业类网站通常就是指应用网络在信息传播领域的特征,以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手段和载体进行网站的建设,以达到为企业扩大社会影响力的目的,让更多浏览者通过网页对企业更加详细和深入的了解,从而也帮助企业建立一个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社会形象,同时也为目标客户提供一定的服务。当前,按照企业的行业特点以及企业建立网站原始目的的差异可以将企业的网站分成三个大类,第一类是基本信息类,第二是电子商务类,第三是多媒体广告类。

1.2版式设计的定义

版式设计通常就是指将网站版面上的图片、文字以及色彩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同时还要将这些元素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凸显出来,从而能够实现更加艺术化的视觉效果,在提供给浏览者企业的一些关键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充分的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要,版式设计的内容包括很多项画册、刊物、唱片封套和网页整体的页面等等,所以网站的版式设计在实际的工作中是表达视觉效果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途径,它也是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一个重要的环节。

1.3网站版式设计

网站的版式设计通常就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将视觉和听觉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和编排,它和平面媒体的设计有比较多的相似之处,二者实际上都是将一些非常基本的要素进行整体化合理化的布局,同时还要根据主题和风格的需要对整个版面进行设计,一个成功的网站在给浏览者提供全面的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很好的给浏览者以美的享受,这样一来,网站整体的价值再一次的得到了提升。

2.企业类网站版式的设计

2.1企业类网站版式的尺寸

企业类网版式在具体的尺寸方面和平面媒体的板面设计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的,后者的尺寸是比较固定的,但是网页版式的设计是不固定的,它也是相对性比较强的一个要素,因为浏览者和使用者在视觉习惯上都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样也就使得设计师在进行版式设计你的过程中无法对每一个元素的尺寸和位置进行有效的掌控,网站结构本身也和报纸杂志等平面载体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所以在网站版式设计的过程中难度也更大,在设计之前首先应该对网站空间和具体的页面尺寸进行了解,之后才能对其进行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布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显示器屏幕的尺寸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的15寸变成了现在的24寸,因为在网站运行的过程中浏览器的工具条实际上也要占用一些空间,所以网站的页面会因为屏幕尺寸的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按照当前很多人显示器中分辨率的常规设置,很多网站版面尺寸都是按照1024×768的像素进行设计的,这样就可以保证浏览者在浏览的过程中可以更舒服的进行信息的读取。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浏览器水平方向的滚动条所占的尺寸进行考量,同时还要使得网站版式可以显示出更好的视觉效果,在网站版式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网站的安全宽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一数值通常都是1002像素,这样才能更好的保网站在水平方向上能够完全处在屏幕的范围之内,网站的页面长度实际上是可以无限延长的,它的实际长度和网站设置的具体内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但是为了保证整个网站的下载速度都能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其长度应该控制在1到3屏之间。

2.2企业类网站版式的常用结构类型

企业类网站版式的常用结构有“国”字型、左右框架型、上下框架型、封面型、Flash型等。国字型又称为“同”字型,是网上见到最多的一种结构类型,也是一些大型企业网站所喜欢的类型。即最上面是网站的logo、标题以及横幅广告条,接下来是网站的主要内容,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中间是主要部分,与左右一起罗列到底,最下面是一些企业的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和版权声明等。左右框架型,是由左右两个部分构成的网站整体布局,通常左边为导航的链接,右面是正文。通常企业类网站喜欢采用这种类型的结构,因为它使网站的内容一目了然,非常清晰,可以迅速吸引浏览者的眼球,快捷地捕捉到网站的信息。上下框架型类似于左右框架型,不同的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封面型一般出现在网站的首页,多以精美的平面结合动画设计制作而成,设计一个“进入”按钮和一些简单的链接来完成页面的跳转,如果处理得好会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Flash型等同于封面型,与封面型不同的是它采用具有强大功能的FLASH软件制作而成,使得页面的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最显著的就是交互性和多媒体的运用。

2.3企业类型网站版式的构成要素

企业类型网站版式的构成要素有很多,logo、导航条、色彩、文字、Banner、快速通道等等很多的内容。首先logo是一个企业的主要标志,它是一个企业内在含义和企业文化的一种最为集中的体现。在使用的过程中它也是和其他网站建立链接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内容,所以在网站版式设计的过程中它也是首先应该考虑的一个要素。其次是导航条,它能够为用户浏览网页提供重要的指引,同时它也是连接不同页面的一个重要的纽带和桥梁,浏览者通过鼠标对导航条进行点击就可以进入到相应的页面,了解不同的信息,这一要素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了网站设计和使用的整体效果。再次是色彩,企业网站版式的色彩实际上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实际上是合格企业自身的经营项目和自身的性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的,应用不同的色彩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企业自身的文化和内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色彩的种类不要过多,同时色彩的饱和度也不要太高,这样才不会让网站的浏览者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第四就是文字上的选择网站导航当中字体的可读性会对企业网站的点击量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文字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文字的美感,要使用多种字体去提高阅读的趣味性。

篇2

企业类网站通常就是指应用网络在信息传播领域的特征,以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手段和载体进行网站的建设,以达到为企业扩大社会影响力的目的,让更多浏览者通过网页对企业更加详细和深入的了解,从而也帮助企业建立一个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社会形象,同时也为目标客户提供一定的服务。当前,按照企业的行业特点以及企业建立网站原始目的的差异可以将企业的网站分成三个大类,第一类是基本信息类,第二是电子商务类,第三是多媒体广告类。

1.2版式设计的定义

版式设计通常就是指将网站版面上的图片、文字以及色彩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同时还要将这些元素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凸显出来,从而能够实现更加艺术化的视觉效果,在提供给浏览者企业的一些关键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充分的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要,版式设计的内容包括很多项画册、刊物、唱片封套和网页整体的页面等等,所以网站的版式设计在实际的工作中是表达视觉效果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途径,它也是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一个重要的环节。

1.3网站版式设计网站的版式设计通常就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将视觉和听觉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和编排,它和平面媒体的设计有比较多的相似之处,二者实际上都是将一些非常基本的要素进行整体化合理化的布局,同时还要根据主题和风格的需要对整个版面进行设计,一个成功的网站在给浏览者提供全面的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很好的给浏览者以美的享受,这样一来,网站整体的价值再一次的得到了提升。

2.企业类网站版式的设计

2.1企业类网站版式的尺寸

企业类网版式在具体的尺寸方面和平面媒体的板面设计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的,后者的尺寸是比较固定的,但是网页版式的设计是不固定的,它也是相对性比较强的一个要素,因为浏览者和使用者在视觉习惯上都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样也就使得设计师在进行版式设计你的过程中无法对每一个元素的尺寸和位置进行有效的掌控,网站结构本身也和报纸杂志等平面载体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所以在网站版式设计的过程中难度也更大,在设计之前首先应该对网站空间和具体的页面尺寸进行了解,之后才能对其进行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布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显示器屏幕的尺寸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的15寸变成了现在的24寸,因为在网站运行的过程中浏览器的工具条实际上也要占用一些空间,所以网站的页面会因为屏幕尺寸的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按照当前很多人显示器中分辨率的常规设置,很多网站版面尺寸都是按照1024×768的像素进行设计的,这样就可以保证浏览者在浏览的过程中可以更舒服的进行信息的读取。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浏览器水平方向的滚动条所占的尺寸进行考量,同时还要使得网站版式可以显示出更好的视觉效果,在网站版式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网站的安全宽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一数值通常都是1002像素,这样才能更好的保网站在水平方向上能够完全处在屏幕的范围之内,网站的页面长度实际上是可以无限延长的,它的实际长度和网站设置的具体内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但是为了保证整个网站的下载速度都能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其长度应该控制在1到3屏之间。

2.2企业类网站版式的常用结构类

型企业类网站版式的常用结构有“国”字型、左右框架型、上下框架型、封面型、Flash型等。国字型又称为“同”字型,是网上见到最多的一种结构类型,也是一些大型企业网站所喜欢的类型。即最上面是网站的logo、标题以及横幅广告条,接下来是网站的主要内容,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中间是主要部分,与左右一起罗列到底,最下面是一些企业的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和版权声明等。左右框架型,是由左右两个部分构成的网站整体布局,通常左边为导航的链接,右面是正文。通常企业类网站喜欢采用这种类型的结构,因为它使网站的内容一目了然,非常清晰,可以迅速吸引浏览者的眼球,快捷地捕捉到网站的信息。上下框架型类似于左右框架型,不同的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封面型一般出现在网站的首页,多以精美的平面结合动画设计制作而成,设计一个“进入”按钮和一些简单的链接来完成页面的跳转,如果处理得好会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Flash型等同于封面型,与封面型不同的是它采用具有强大功能的FLASH软件制作而成,使得页面的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最显著的就是交互性和多媒体的运用。

2.3企业类型网站版式的构成要素企业类型

网站版式的构成要素有很多,logo、导航条、色彩、文字、Banner、快速通道等等很多的内容。首先logo是一个企业的主要标志,它是一个企业内在含义和企业文化的一种最为集中的体现。在使用的过程中它也是和其他网站建立链接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内容,所以在网站版式设计的过程中它也是首先应该考虑的一个要素。其次是导航条,它能够为用户浏览网页提供重要的指引,同时它也是连接不同页面的一个重要的纽带和桥梁,浏览者通过鼠标对导航条进行点击就可以进入到相应的页面,了解不同的信息,这一要素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了网站设计和使用的整体效果。再次是色彩,企业网站版式的色彩实际上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实际上是合格企业自身的经营项目和自身的性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的,应用不同的色彩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企业自身的文化和内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色彩的种类不要过多,同时色彩的饱和度也不要太高,这样才不会让网站的浏览者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第四就是文字上的选择网站导航当中字体的可读性会对企业网站的点击量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文字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文字的美感,要使用多种字体去提高阅读的趣味性。

篇3

2组织网络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企业信息传递和人际沟通逐步已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网络化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独立的组织构成的一个关系紧密的组织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实现人、财、物与信息的流动。在这样的组织中,企业组织变成一个由许多知识结点所组成的动态网络,这些知识结点可能是许多单个的员工,也可能是一个个专业团队,或者是一个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存在的组织。组织成员也可能来自企业外部,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组织边界模糊。正如杰克•韦尔奇提出的“应该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障碍全部消除,工程、生产、营销以及其他部门之间能够自由流通,完全透明”。企业获取知识的速度更快、知识共享的范围更大,可进行多向知识、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使知识共享后形成合力,有利于知识创新。网络化组织就像乐高积木,企业的每个成员都是特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成员之间会因工作任务的变化,随时组成工作团队或工作小组。图1是腾讯公司组织结构图[6],四个业务系统(无线业务、互联网业务、互娱业务、网络媒体业务)和四个支持系统(运营支持、平台研发、行政等职能系统及企业发展系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体现了组织网络化的特点,而组织互联互通的利器便是腾讯公司盈利的法宝QQ。QQ是腾讯公司所有产品与服务的基石。当前各出版社已普遍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选题、发稿、审稿、财务核算、销售数据查询均依赖该系统进行。而QQ、微信、电子邮件等更是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通过网络通信技术把组织目标所需要的知识、信息、人才等联系在一起,还可以构成动态的内部资源利用体,如成立虚拟的企业组织“××丛书出版小组”,包括策划编辑、文字编辑、营销宣传、校对、美工设计、印装协调、物流主管等,项目完成后可以重新组合。这种虚拟化的组织可以是企业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整个企业。

3机构柔性化

知识经济下的发展,是一种以知识为主的融图1腾讯公司组织结构图合性发展。专业分工仍然存在,但具体问题的解决却依赖于各种力量的整合式协作。为了使信息在组织内有效传递,组织内部结构的边界越来越相互渗透,消除其职能部门之间、层级之间的障碍,使信息、资源、思想能在组织中自由流动,组织更具有活力。所以,组织在内部分工设计上,要尽量破除专业壁垒,实行柔性化设计,尽可能强化组织的协调、整合能力[7]。柔性的概念最初起源于柔性制造系统(FMS),指的是制造过程的可变性、可调整性,描述的是生产系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柔性概念应用到企业的组织结构上来,是指企业组织结构的可调整性以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柔性化的组织结构是一种静态构架下的动态组织结构。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弹性配置作业人员”的思想和方法是这方面的典型。丰田公司一反传统的“定员制”,要求企业根据生产量的变动,弹性地增减各生产线的作业人数,以求尽量用较少的人员完成较多的生产活动。这种人员弹性配置的方法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员工必须“一专多能零缺陷”:“一专”指让自己有一项专长非常强,“多能”指尽可能多储备几项能力可以搭配着使用,“零缺陷”指通过自身努力和对外合作,让自己的弱势变得及格。今天的编辑所扮演的角色日趋庞杂,要全程参与出版物的策划、编辑、设计、印制、宣传、发行、服务等每一个环节,每本书的出版过程就相当于做一个小工程。编辑再“全能”也无法单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来解决所有环节的问题。项目管理是通过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在时间和预算的限制下,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和优化。与企业的日常管理相比,项目管理更要科学化、专业化,它划分并整合更为细致的项目管理过程,应用专业的管理工具,从而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效益。图书出版应用项目管理机制已是出版业界的共识,但目前出版社大多还停留于项目负责人的层面,距离项目管理机制有较大差距[8]。2007年5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工程院出版分社成立;2011年3月,人民邮电出版社西安邮电学院教材出版分部成立;2012年5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华中分社在武汉工程大学成立。这些出版社分支机构的设立既反映了出版社的联合经营战略,也是机构柔性化的重要体现。

4决策分散化

在工业经济时代,组织高层几乎拥有所有的决策权。在这种单一的决策模式下容易产生、低效率、结构僵化、沟通壁垒等问题。现在的市场竞争,谁赢得了客户,谁就赢得了市场。在企业管理中,如果给员工一定的授权,让企业员工与客户走得更近,是决定企业员工走进客户与市场的最佳路径,还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例如,华为公司强调“让听得见炮火的人进行决策”,让员工在所属工作领域内拥有完全的行为支配权,就是对于这种趋势的反应。决策的分散化能够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改变下级服从上级、上级行政干预下级的专制型的企业管理模式,使管理者与基层员工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服务关系。2009年8月8日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在第八届品牌中国高峰论坛上发言时坦陈,海尔集团将进行重大调整,即“把原来的‘正三角’变成‘倒三角’,原来是领导指挥员工,所有员工都为领导服务,今后要变成所有员工都在一线创造客户需求,各级领导则为员工提供支持,这是一种人单合一的企业文化,每个人都有其商业目标”。谁面向市场就给谁更多的权力承担责任,使其敢于现场作决策,更及时有效地服务顾客,增强竞争力。原来面向企业内部管控的组织结构转变为面向客户和市场,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在这种构架下,企业的管理人员不再是发号施令,而是清除障碍、提供支持。近年来各出版社纷纷实行“分社制”,总社将选题审批权、市场营销权、选人用人权、员工奖惩权甚至财务审批权等下放给各出版分社,总社负责战略规划、利润结算、重大项目监督管理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事宜,大大激发了编辑的工作活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团队小型化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出现了一个新的工作者群体即彼得•德鲁克所称的“知识型员工”——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出版社编辑无疑属于知识型员工。他们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拥有较高的学历和其他方面的能力素养;具有很强的自主性,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从事的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而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才干和灵感;他们往往具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和个性。而只有通过团队合作,知识才能创造价值,组织才能获得成长。基于此,在组织结构设计时,建议将3~10人组成一个团队,因为小团体可以使人产生较强的归属感,也容易具有较高的个人成就感。如果一个部门人数较多必然会形成各自的小团体,这种非正式组织之间可能会产生各种摩擦,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良好工作氛围的保持。团队人数太多也不利于绩效考核,容易养成“大锅饭”的陋习。团队中并不是职位越高权力越大,组织的权力将由职位权威向知识权威转移,谁掌握知识、信息,谁决策!为了应对作者、读者、经销商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欧美出版社通行的做法就是组建以责任编辑或策划编辑为核心的小型团队,一般3~10人,包括责任编辑、策划编辑、营销编辑、助理编辑等。

6内部市场化

内部市场化是利用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以价格为纽带,统一价格、统一结算方式,将企业内部上下工序之间的关系和服务与被服务之间的关系由行政关系变为等价交换的经济往来关系;用价格结算的方式解决用人多少和各个生产环节的各种矛盾;个人收入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人、财、物的潜力,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基层单位拥有市场经营的相对自,基层员工也在所属工作领域内拥有完全的行为支配权。不仅企业与市场环境的横向联系在多个层面开展,而且企业内部单位之间也被允许在一定限度内开展市场竞争[7]。小规模、多品种代替大规模、标准化。此种情形之下,势必要将价格机制引进企业组织内部,用市场价格来衡量各基层单位的工作效率。而通过内部市场化管理,企业各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准确无误地获取所需信息和服务,从而提高了整个企业的反应速度,促使企业进行管理创新,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出版社内部的编辑加工费、校对费、印刷费等均应该按照市场价格收取,财务结算应做到本本清(每本书)、人人清(每个人)。在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开展市场竞争,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篇4

“特洛伊体”是在纺织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莫里斯把特洛伊字体视为自己在字体设计上最出色的成就。在使用纺织体书写时,各个字母的间距和行距都非常小,就像一张编织细密的“字母地毯”,纺织体也正是因此得名。对于已经习惯阅读现代印刷物的人来说,要想看清楚这种文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纺织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2世纪。它们让人联想到哥特式大教堂的尖顶。纺织体的其他特征还有:通过延长字杆来强调字母的纵向笔画;纵向笔画底端菱形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这些字形特征让纺织体字母从整体造型上趋近于正方形或长方形。乔叟体,为《凯姆史考特版乔叟》专门设计,这部著作被誉为“袖珍大教堂”。莫里斯原打算使用特洛伊字体来印刷《乔叟》,在几次试验过后,他发现这种字体过大,于是在特洛伊体的基础上缩减字号,设计了乔叟体。莫里斯请好友伯恩•琼斯(Burne.Jones)负责八十七幅木刻版画图案,自己设计字体、版型与华丽的花边装饰图案。此书不仅是凯姆史考特印刷社登峰造极之作,更被誉为十九世纪、甚至有史以来最美的书之一。全书创作过程长达四年、印刷时间超过二十个月,共印了四百三十八本,其中约五十本以珍贵的米白色猪皮装订封面。“它们美妙的色彩,花卉的描绘是精美与活泼的完美结合,它们的图案丰富而精致,就像是吹向那些厌倦了陈腐题材的俗气陈设的人们的一缕清新的空气”,他的理论体系和艺术实践影响了很多国家在类似途径上的探索,凯姆史考特出版社关闭之后,欧洲掀起了私人出版运动,其他艺术风格、流派也受到莫里斯设计风格的影响,如构成主义、达达主义等,一改人们原本刻板、统一的视觉习惯,形成现代书籍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这些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欧洲,从伦敦开始莫里斯的作品迅速传播到了维也纳、布达佩斯、赫尔辛基等欧洲的新兴工业城市。

篇5

2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办公空间设计》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以教师为唯一主体的教学模式,主张教学中与学生设计相关的背景资料、数据、工艺、材料等由学生自己在网络和图书中查找,并在课堂上讨论,由教师总结并给与学生相应的指导,专业理论前瞻性探讨和设计前期资料收集由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完成,具体项目设计由个人独立完成。《办公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总结如下:第一,多媒体教学。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大量办公空间案例的图片和资料,通过多媒体演示给学生,并进行案例分析,讲授优秀案例的理念、思路与表达。第二,案例式教学。将国内外优秀的办公空间案例引入教学,通过案例解读分析,讲授设计思路的形成过程,从而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设计方法,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设计思路。第三,互动教学法。在教学中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而教师成为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分组辩论、方案陈述、课堂讨论、师生答辩等多维度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篇6

1高层建筑转换层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中国目前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一般在二十至五十层之间,其中尤以二十至三十五层居多。中国国内己建成的这个高度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占全部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的80%左右,可见这个高度范围内的高层建筑是与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和需求水平相适应的,因而应用最多。在建筑功能的要求上,高层建筑中很少是功能单一的住宅、写字楼或宾馆,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多是地下部分是停车场,地上1-7层左右为商场、娱乐场所等,上部小开间的使用部分可以设置住宅、宾馆、或办公室。有统计表明,高层建筑中有转换层结构的占80%左右。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转换层部分,由于梁、柱或板的尺寸较大,所以从模板的支撑系统,钢筋的绑扎、钢析架的安装或预应力的张拉顺序,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注等方面在施工技术要求上都有极为严格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转换层施工是高层建筑的“瓶颈”,如果说一幢高层建筑在支撑系统选择,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预应力张拉,机械设备的选择等方面做到方案科学,现场施工组织合理,定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高层建筑板式转换层的设计技术

转换板设置位置,是人们关心的板式转换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人们对梁式转换框支剪力墙结构在转换层位置设置较高时,转换层对结构抗震性能不利的认识,从而提出了转换层位置较高的框支剪力墙的抗震设计概念,并且限制转换层下大空间结构的层数。然而,板式转换结构随着转换层位置的提高,结构是否也表现出同样的动力特性及反应,也是值得讨论的。本文结合厦门安宝大厦工程,采用三种模型来计算和分析板式转换结构转换层位置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计算模型中,转换层、标准层结构布置如图1所示。图中黑色填充区域为转换层下部框支柱和落地剪力墙;实线部位为转换板上布置的剪力墙。转换板厚2200mm;落地剪力墙厚度为400mm;框支柱截面为1200mm×1200mm和1000mm×1000mm两种;标准层x向剪力墙厚为250mm,y向剪力墙厚为200mm。转换板所在的上、下楼层的层高分别为2.2m、3.6m(净高,不含转换板厚),结构总高度为98.70m。三种模型分别为:

Hst0——无转换层结构,以原工程转换板上部结构为基础,增加结构标准层,使其高度与原结构相同;

Hst3——转换板设置在第3层顶,并将原工程x向井筒开洞,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γex=0.7046,γey=0.8971。

Hst6——转换板设置在第6层顶,将模型Hst3的第1层复制增加三层,使其高度与原结构相同,同时,其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也与模型Hst3接近。结构计算分析采用ANSYS软件。

图板式转换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转换层以上随意布置结构型式和轴网,特别适用于建筑物上下部轴网错位复杂甚至互不正交的情况。但转换板传力路径不清晰,受力状态复杂,结构分析计算繁冗。由于抗剪和抗冲切的需要,转换板厚一般在2M以上,这一方面造成转换层质量和刚度的突变,在地震作用时结构反应增大,转换层上下相邻层更成为结构薄弱层,不利于建筑物抗震;另一方面由于自重和地震作用的增加,下部竖向构件的荷载明显增大,设计难度大。研究表明,转换厚板的内力和位移分布严重不均,最大值与最小值间相差可达几十倍。从整体上看,板式转换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指标均较差,在实际工程中应慎用。当上下轴网变化但仍正交时,可采用正交主次转换梁的结构型式来实现转换。

3板式转换层施工方案决策问题和模型的确立

3.1板式转换层施工方案决策问题

最常用模板支撑方式有上面谈到的三种方法,①落地支撑法②叠合梁原理法③吊模法。那么对于一个含有转换层的施工项目而言,如何选用更优的施工方案,如何安全可靠、质量优良、工期准时、技术方便、简单可行、工程造价成本又比较低的情况下完成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是项目承建者的所追求的目标,所以在遇到此类问题时,经常存在如何决策方案才比较科学的问题。由于方案的优劣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施工方案的选择还受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于转换层施工来说,如果转换层所在位置较低,距离基础在四层以内的话,落地支撑法将是最为理想的选择;对于大于四层以上的情况,以上三种施工方法哪个方案最优,决策者如何进行决策。

3.2转换层施工方案决策模型的建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法)是美国运筹学家沙旦(T.L.Saaty)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特别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对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情况下更为实用,所以近几年来此法在我国工程实践的方案决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内容是:首先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提出一个总的目标;然后将问题按层次分解,对同一层次内的诸因素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出相对于上一层目标各自的权系数。这样层层分析下去,直到最后一层,即可给出所有因素(或方案)相对于总目标而言按重要性(或偏好)程度的一个排序。

4高层建筑板式转换层的施工要点

由于板式转换层结构的上述特点,在确定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时应考虑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转换层的自重和施工荷载往往非常大,应选择合理的模板支撑方案,并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②对大体积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时应考虑采取减小混凝土水化热的措施,防止新浇混凝土的温度裂缝。③转换层的跨度和承受的荷载很大,其配筋较多,而且钢筋骨架的高度较高,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和便于钢筋的布置。④对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由于其跨度和承受的荷载都很大,预应力钢筋数量大,因此,要合理选择预应力的张拉技术以防止张拉阶段预拉区开裂或反拱过大。⑤设置模板支撑系统后,转换结构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与使用阶段是不同的,应对转换梁(或转换厚度)及其下部楼层的楼板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

(1)混凝土工程。在进行大跨度超高度转换梁及转换厚板的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新浇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目前实际工程中采取的措施有:

①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预计的施工气候及现场条件,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三维有限元温度分析程序(3DTFEP),对大跨度超高度转换梁及转换厚板整个过程中的温度状况进行模拟计算,掌握混凝土在浇筑后一个月内的各部分温度的变化规律,为大跨度超高度转换梁及转换厚板的施工提供科学的预测分析和依据。

②大体积混凝土转换结构施工时,应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温度差小于15℃,实际工程中可采用下列方法:a.蓄热保温法,即常规保温方法。混凝土的养护要把握两个关键,即在升温阶段以保湿为主,在降温阶段以保温为主。b.内降外保法,即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循环埋管通水冷却降温,使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升降低,减少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然后在大体积混凝土转换结构的表面及其底面采取保湿措施。c.蓄水养护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后先洒水养护2h,随后进行蓄水养护,蓄水高度一般为100mm。

③浇筑厚大的转换层结构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在选用水泥方面可采取下列措施:a.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b.掺用沸石粉代替部分水泥,降低水泥用量,使水化热相应降低。c.掺入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使混凝土缓凝,推迟水化热峰值的出现,使升温延长,降低水化热峰值,使混凝土的表面温度梯度减少。

④浇筑厚大的转换层结构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在施工方法上可采取下列措施:a.采取先施工转换结构周围结构或墙体,防止混凝土表面散热过快,内外温差过大。b.变冬季施工的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减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夏季高温气候施工时,采用冰水搅拌,以减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c.采用分层次施工,每层厚300mm~500mm,连续浇筑,并在每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后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D.采用叠合梁原理,将转换结构按叠合构件施工,可缓解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高,温度应力过大,对控制裂缝发展有利。

(2)钢筋工程。转换梁的含钢量大,主筋长,布置密,在梁柱节点区钢筋“相聚”。因此,正确地翻样和下料,合理安排好钢筋就位次序是钢筋施工的关键。

①钢筋翻样前必须弄清设计意图,审核、熟悉设计文件及有关说明,掌关规定。翻样时考虑好钢筋之间的穿插避让关系,确定制作尺寸和绑扎次序。

②一般转换层结构主筋接头全部采用闪光对焊或锥螺纹接头连接、冷挤压套筒连接;对于两端做弯头的钢筋,采用可调伸螺纹接头解决钢筋旋转的困难。

③当转换梁高度或转换板厚度较大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和便于操作。

参考文献

[1]唐兴荣.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7

2半长形男士灯笼裤的构成元素

半长形男士灯笼裤的构成元素主要有造型、面料、结构、功能性等方面。造型上不同于传统的及膝中分裤,这种半长形灯笼裤的长度一般在膝盖以下约10cm,膝盖下有吊袜带将裤口固定住,这10cm的多余面料会被这条带子兜住,在腿与面料之间形成一个足够宽松的空间,形成整体宽松如布袋的形制。半长形男士灯笼裤采用的是极具英国特色的标准粗花呢或者法兰绒面料。其结构很独特,前片的腰部一般会有为了增加活动量而设计的活褶,后片通常设计的比前片要深一些,尤其当面料很厚的时候,这个深度要更大。与普通裤子最大的区别在于腿部空间更加饱满和臀部有足够多的松量。

3半长形男士灯笼裤型的设计新思路

自之后,西方的服饰形态和服饰文化深刻影响和冲击了中国的审美和着装观念。服装设计者需要拓宽思路,巧妙地借用外来的优秀服饰文化,使其焕发出新的东方色彩,为传统的中国服饰带来新鲜的气息。

3.1造型设计及应用

半长形男士灯笼裤夸张且独特的造型很难融入中国当今的服装市场,但是近几年中国哈伦裤的快速流行给半长形灯笼裤型的借用提供了较好的契机。现代的哈伦裤型来自一种短裙和瘦牛仔裤的交叉运用。典型的式样是裤管从膝盖上开始有宽松下垂的分叉,上部像裙子,下部裤腿收紧又像裤子,深受年轻人的青睐。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男性标识着叛逆,女性向往着自由。然而半长形灯笼裤在中国服装界很少见,女装中基本都是长及脚踝的,男装中几乎没有见过。为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传统半长形灯笼裤需要做一些与时俱进的本土化创新设计:在造型上可突破原有的袋装型,通过不同部位的放量形成多种不同的形状,迎合流行和个性的需求。单就造型来说,可向葫芦形发展,即上部稍微紧身,加大下部脚口兜住的空间,裤口的卡夫可直接采用有伸缩性的宽橡筋而省去附加吊袜带以及束口处的扣袢,使外观更加时尚,穿着更加简单。

3.2面料选用

半长型男士灯笼裤采用的面料具有较浓的英国特色。厚重的粗花呢和法兰绒都是几乎没有弹性的冬季面料,其活动的空间主要在于面料兜起而产生的裤腿松量,而非借助于面料本身的性能,所以,半长形灯笼裤其实可由多种面料甚至是夏季面料来缝制,完全不会影响它的功能性,只是不会显得那么英式了。故可打破其英式传统的面料特点,采用适应当下流行的面料,使其在面料质地、厚度、弹性等方面都加以改变,减少它对面料和季节的依赖性。如哈伦裤的面料一般都很薄,垂感很好,适合春秋和夏季穿着,一旦换上厚重的面料,其收紧的裤腿就会严重影响到活动,而且无法下垂的裤裆也失去了裙子的影子,所以它对面料和季节的要求是比较苛刻的。相信将半长形灯笼裤的面料换上适于夏季的苎麻织物、丝绸或者薄型棉织物,一定会为清凉的夏季服饰增添更多款型。

3.3结构设计及应用

半长型男士灯笼裤(加长10cm)的结构设计纸样如图3所示。传统半长形男士灯笼裤腰围的松量约为8cm,前片的褶量和后片的省量在满足腰围松量的情况下达到平衡,即褶量与省量之差要在腰围松量的控制之下。随着面料本身的改变,整体松量会随之改变,也可根据各自运动量的需求加大或者缩小。松量是个可控值,可根据面料厚度、个人体型及穿着爱好来设定,面料越薄松量可相对设小,对应的褶量也要相应减小,使得前后片内外缝的形态保持平衡,确保控制裤子的外形,所以褶量和省量的设定要以裤子的形态为最终考核点,一般可供设计的范围极其有限,这就形成了结构上的另外一个创新设计点,即褶量和省量的平衡关系。因臀围比腰围有更多施展设计的空间,褶量同时给臀围也放出了一定的量,且随着褶的打开和闭合,臀围会产生不同的松量空间。另外大裆、小裆的尺寸也会影响到臀围的松量,这些都是可设计之处。膝盖到脚口的长度决定了面料形成的空间大小,距离越长,空间越大,所以调节这个距离以及束口的位置都会改变灯笼裤的形态结构。

3.4功能性的发挥与应用

半长形灯笼裤独特的空间设计是保障其功能性的关键因素,使其在各种运动、休闲场合穿着具有舒适性和易活动性。鉴于这些特点,通过改进设计可以将这种男装文化延续和发展。文献[9]显示,当时高尔夫球手的标准装束就是一款肥大及膝的灯笼裤。这种装扮在徒步旅行者和其他一些户外运动者中也很流行,引领了一时的运动风尚。高尔夫这项运动已经盛行了好几个世纪,但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才正式拉开了高尔夫时尚的序幕。高尔夫运动员不仅为了自己的球技好,同时也希望自己的穿着看上去时髦和潇洒。当时的半长形灯笼裤之所以被大众接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功能性。相比于传统裤装,灯笼裤在膝下所增加的10cm长度刚好为运动员的活动提供了更加充足的空间,将裤腿长出的部分扎到高尔夫球手的长袜里,这样他们运动起来会更灵活,不过现在很少见到这种装束搭配了。当高尔夫运动逐渐平民化时,适用于休闲时间穿着的高尔夫服饰也会开始普及,然而遗憾的是,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在中国的高尔夫服装市场里,欧、美、日、韩的产品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主要是以代加工为主,缺少国产的高尔夫服饰产品和设计,今后急需在这个领域开发新的品类。

篇8

中职学生是指初中学生毕业后没有考入高中,到学习专业技能的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他们普遍存在惰性和厌学的心理,多数人不能主动地吸取中考失败的经验教训,在思想上仍没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中职院校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已变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让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因此就会更加懒散,上课迟到、睡觉、上网,有甚者无故旷课。中学时这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不被班主任和同学、家长认可,有的甚至没有朋友,长期以来在批评和取笑甚至讥讽的环境中成长,内心已失衡,害怕与人交往,害怕参与任何活动,久之已形成了自卑心理。

(二)思想道德素质不高,是非观淡漠

当前我国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工人家庭、农村或者是个体商户及无业家庭,而且约有60%是单亲、离异家庭。这部分学生主流都是非常不错的,他们具有积极向上、关心集体、乐于奉献的精神,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社会上的不良道德观念在时时刻刻冲击着他们,有时就会出现道德观的扭曲。有关部门在调查中发现,未成年犯罪的比例逐年有所增长,作案中中职的学生也在日剧增加。这部分学生大部分自控意识和行为能力差,是非观念不强,主要是长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法律教育。他们的自觉性也越来越差,控制能力不断降低,很容易冲破道德底线,走上不归路。总之,目前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偏低,缺乏法律知识与法制观念,更不懂得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

(三)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表现欲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而在当今社会在网络、改革创新等各种思潮错综复杂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也变得活跃起来。他们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自主、竞争、开放等意识也呈现出来。他们发展自我、展示自我,需要得到老师、同学、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需要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因此,我们应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提供一个舞台,提供机会让他们去展示、释放自己。

二、赏识教育在和谐班级建设中的运用

(一)对赏识教育的认识

赏识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并给予重视和赞赏,以调动其积极性。赏识教育是以尊重、信任、宽容、鼓励为原则,对学生施以褒奖,使其发挥自己的潜能。赏识教育就是指教育者在教学及课外活动中,利用可利用的资源赞赏学生,调动主观能动性,使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二)赏识教育的实施

1.运用赏识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是指引建立和谐班级的发展方向。学校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得到赞赏,学生也是如此。在学校中往往听到某某学生议论非常喜欢张老师或李老师,也愿意上他们的课。其原因是老师永远都是用微笑与学生交流,很少批评学生,经常会告诉学生你们是最棒的。中职的学生许多都是在嘲笑或讥讽中成长的,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告诉学生你们是最聪明的,用赏识教育叩开学生封闭的心灵,用赏识教育震动学生的心灵,用赏识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赏识教育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消除了一些学生内心的压力或恐惧感,学生的行为由被动变成主动,激发了主体意识,上课积极发言了,活动踊跃参加了,同学之间关系和谐发展了,愿意主动找班主任谈心了。班级的学生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班级建设也一定会朝着积极向上的趋势发展。

篇9

版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于远古原始社会。最早的形式便是原始人类以手拓色印于岩洞的类似游戏的活动,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出现了一种以在陶体印压几何装饰纹样而得名的几何印文陶。陶体上的几何形纹样,是在陶坯未干前,用印模摁印上去,然后烧制。这些属于新石器时期先民的“印刷”尝试。中国古代的封泥、图章以及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可以说是雕版印刷的重要历程,尤以画像石、画像砖最为典型,艺术成就也最为突出。其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描绘社会风俗和社会生活的场面,如宴乐、杂技、舞蹈等,有的则描绘了神话故事,但最主要的是宣扬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展现了忠臣孝子、节妇烈女和古代圣贤的典故,如闵子骞芦衣顺母画像石,展现闵子骞以德报怨,孝顺后母的故事,可以理解为当时的“公益招贴”了。随着墨、纸等印刷材料依次出现(商代已经出现人造墨,周代,墨已经被广泛使用,秦时期固体墨开始使用,公元六世纪墨已经应用于印刷,并推动印刷术的发展;西汉时出现草纸,品质低劣,上流社会不认可,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即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中国古代雕版版画的出现,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版画起源于印刷,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版画起源国,迄今为止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且保存完好的版画作品为公元868年的《金刚经扉页画》早于西方至少五百年。早期版画的复制性已经成为艺术界公认的事实,然而中国传统版画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一种版画形式,而是蕴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技法。中国的传统版画如同一棵参天大树,其深埋地下的根系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印刷术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伴随着中华文化的诞生而萌芽,随中华文化发展而成熟,是一门一刻也没有离开文化熏染的古老艺术。

2、招贴与版画的溯源

正如德国思想家沃尔特.本雅明所说,艺术品的社会影响力,往往更多的是取决于复制传播,而不是技术本身。招贴和版画从诞生的那刻起,就注定了相互依存。造纸术的发明,是雕版印刷极为重要的一环,东晋桓玄帝曾令废简用纸,纸的应用日益普及,自此,中国人就开始用纸这一媒介传播信息。这种传播的媒体被称之为“告示”,这便是中国古代的招贴。在这些招贴中有些是直接手书或手绘完成的,随告示张贴数量及范围的不断升级,直接手书绘制已经无法满足招贴量的需求,于是推动了雕版间接转印招贴的发展。北宋庆历年间,山东济南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招贴印刷实物———刘家针铺的铜版广告,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铜版上雕刻着“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标题及白兔捣药的图案,图案两侧注有“认门前白兔儿为记”,招贴下方甚至附有较为完整广告文案。招贴构图工整图文并茂,既有象征店铺标志的捣药白兔,又有宣传产品质量和售卖方法的广告语。这副铜版画招贴比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印刷广告———1473年英国的第一个出版商威廉•凯克斯顿为宣传宗教书籍而印刷的广告还早四百年。明清时期,由于手工业的发展,文化领域的繁荣活跃,对于出版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成就了版画的鼎盛时期。明代的雕版印刷技术日渐成熟,所涉及的内容题材非常广泛,各地形成了各具刻印风格的刻书中心,如安徽徽州、江苏苏州、南京、福建建阳刻书中心等。也可能源于竞争,各地书商特别注重利用精美的版画吸引读者。明万历年间书籍版画出现了群采纷呈的局面,众多优秀刻工、画家投入到书籍版画的创作中。这些繁花似锦风格各异的版画作品以小说、戏曲插图的形式深受社会欢迎,对于当时文学作品的传播、普及以及加强对读者的吸引力感染力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广告作用。其中以元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明代施耐庵所著《水浒传》最具代表。雕版印刷术在我国宋代逐渐兴盛,也奠定了另一种招贴艺术———木版年画。比较著名的有苏州桃花坞年画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此外还有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陕西凤翔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广东佛山年画等。这些传统年画都具有招贴的艺术功能。因为木版年画除了满足美的欣赏外,也是传达民间文化生活“辟邪纳福”、“欢乐吉庆”一种招贴设计(《平面招贴设计艺术》作者:季阳)。直至今日,年画仍然在招贴设计中刮起阵阵“中国风”,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1866年,法国画家、设计师朱尔斯.谢雷特在其印刷厂设计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石版招贴,而被誉为“现代招贴之父”。这张石招贴作品的问世象征着现代招贴的诞生。20世纪初期西方表现主义绘画对招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来自于画家为自己的画展制作的木刻风格的招贴作品,这些作品以强烈的黑白对比、错综的线条以及具有表现力的刀法运用来诉说创作主题。这些夸张的表现形式无疑深深触动了人们感官。在设计领域,表现主义招贴风格的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二、招贴中的版画艺术形式及表现

1、招贴中的凸版版画艺术形式及表现

凸版画是最古老的印刷术之一,原理也较为简单,就是将不需要印刷的地方用刀刻去,并将油墨上于刻制后平板上凸起处,并转印到纸张上即可。其中,手工雕刻的木刻版画是最为常见的凸版。这项起源于中国的古老技艺通过伊斯兰传遍欧亚,并随着十五世纪造纸的工业化发展,使得雕版印刷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成像语言,承载着传达各种信息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凸版版画常会选择有肌理表面的材质进行印刷,如衣服、地砖或其他具有特殊纹理的表面。这种创新也是招贴设计的本质要求,肌理效果是招贴设计中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视觉艺术语言。肌理效果作为美的要素之一,本身就具有一种强烈的视觉性,这一点在版画和招贴创作设计中被高度重视,也成为两种艺术形式的重要纽带。版画招贴的制作主要因其创意主题及风格的不同选择不同种类的木板,实际上,除了木板板材之外,几乎所有不同性质的媒介都会为设计师带来创作的灵感,如橡胶、塑料、复合材料,甚至包括人的指纹,这些材质具有光滑、柔软以及特有的肌理等特性而更加利于即兴创意。

2、制版与招贴风格

首先从现代招贴的发展与制作来看,与版画的历史是有重叠的一段经历,20世纪20年代招贴作品多以绘画为主,这一阶段的招贴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的转变,这个时期很多的招贴设计工作都是由版画艺术家来完成。版画家将自己对艺术的感悟体现在招贴作品当中,在国内外出现了一大批经典的黑白版画招贴作品,这些作品既展现了版画的艺术魅力又承载了招贴的传达功能及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

(1)以黑白块面表现的版画招贴艺术语言作为版画招贴,在版面的刻制上以两种方式比较多见,一是阴刻,在黑底上刻白纹;一是阳刻,在白底上留黑线。一般来说,刻制白线较为简单便利,所以这种方法刻制的招贴版画比较多见。黑白作为最单纯的色系,具有宽容的特点而荣登极度色彩境界。黑白对比色本是木版画表达大千物象常用的视觉语言,渐渐受到众多平面设计师的青睐。黑白块面的静谧、简洁、单纯也是招贴设计大师冈特•兰堡极力主张的设计创作理念。他的招贴作品多以块面表现为设计基调,形成了独特的设计风格。

(2)以线条表现的版画招贴艺术语言表现“黑线”要更困难一些,在制版的时候既要考虑造型又要模仿手绘的效果,这就要小心谨慎地对待线条两边的刀法处理,并且要将线条外侧的区域铲平。具有代表性的版画招贴作品《怒吼吧,中国》,是20世纪30年代反帝救亡热潮中的经典力作。作品采用阳刻技法,表现一个被蒙住耳目,紧紧捆绑受尽屈辱的男人躯体,招贴运用犀利的刀法把因奋起挣脱枷锁,而扭曲的肌肉和躯体的线条展现得淋漓尽致,传达出作品所具有的强烈视觉冲击力。不同质感的线条表达,在人们的情感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性格特征。版画招贴通过线条的处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强烈的视觉反差对招贴的主题给予直白而又微妙的诠释,形成了独特风格的招贴艺术,这也许就是设计师一直钟情于它的原因吧。

3、印刷与招贴特色

印刷可以看成制版的衍生,尤其作为具有招贴功能的版画,印刷更是展现其最终效果的重要形式。在彩色凸版印刷中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减版套色法,前后版色彩叠印,形成混合色的方法;另一种是多版套色技术。上世纪初的套色版画招贴对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波普”艺术产生较大的影响。设计师在社会变革,流行文化当道的背景下,更加关注视觉语言的活力。采用最常见的视觉形象作为创作元素。下图为波普艺术家创作的招贴作品《新的希望》采用多套色制作的招贴。

4、招贴中的凹版版画艺术形式及表现

凹版是通过雕刻或腐蚀的方法制作金属溯到旧石器时代的阴线雕刻、石刻、骨刻。最初的金属版画是金银工匠们通过拓印的方式来进行金属上的图案设计。随着化学的进步,设计师开始尝试用腐蚀的方法进行雕刻,这种雕刻作品的线条更加细腻流畅,可以表现更为丰富的招贴艺术作品。凹版的制作更加注重对工具和材料的理解,能将创意和构思通过蚀刻的方式表现出来,需要熟悉材料的特征和熟练地掌握工具。刻针和画线刀能表现精致细密的平面设计作品,在招贴作品的表现中,一些电动工具、钢丝绒、砂纸可以营造出丰富的肌理效果,这种艺术创作的微观形式在招贴设计中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无论在审美还是视觉传达的功能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当代的很多平面设计作品经常会使用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非酸蚀制版技术,其中生肖邮票的设计制作就是采取了凹版线雕的传统方式刻出,由于线条精细,传统纹样的细节均能完美表现。除了邮票以外,各种纸币的平面设计也是属于线雕图像。

篇10

1高层建筑转换层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中国目前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一般在二十至五十层之间,其中尤以二十至三十五层居多。中国国内己建成的这个高度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占全部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的80%左右,可见这个高度范围内的高层建筑是与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和需求水平相适应的,因而应用最多。在建筑功能的要求上,高层建筑中很少是功能单一的住宅、写字楼或宾馆,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多是地下部分是停车场,地上1-7层左右为商场、娱乐场所等,上部小开间的使用部分可以设置住宅、宾馆、或办公室。有统计表明,高层建筑中有转换层结构的占80%左右。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转换层部分,由于梁、柱或板的尺寸较大,所以从模板的支撑系统,钢筋的绑扎、钢析架的安装或预应力的张拉顺序,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注等方面在施工技术要求上都有极为严格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转换层施工是高层建筑的“瓶颈”,如果说一幢高层建筑在支撑系统选择,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预应力张拉,机械设备的选择等方面做到方案科学,现场施工组织合理,定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高层建筑板式转换层的设计技术

转换板设置位置,是人们关心的板式转换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人们对梁式转换框支剪力墙结构在转换层位置设置较高时,转换层对结构抗震性能不利的认识,从而提出了转换层位置较高的框支剪力墙的抗震设计概念,并且限制转换层下大空间结构的层数。然而,板式转换结构随着转换层位置的提高,结构是否也表现出同样的动力特性及反应,也是值得讨论的。本文结合厦门安宝大厦工程,采用三种模型来计算和分析板式转换结构转换层位置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计算模型中,转换层、标准层结构布置如图1所示。图中黑色填充区域为转换层下部框支柱和落地剪力墙;实线部位为转换板上布置的剪力墙。转换板厚2200mm;落地剪力墙厚度为400mm;框支柱截面为1200mm×1200mm和1000mm×1000mm两种;标准层x向剪力墙厚为250mm,y向剪力墙厚为200mm。转换板所在的上、下楼层的层高分别为2.2m、3.6m(净高,不含转换板厚),结构总高度为98.70m。三种模型分别为:

Hst0——无转换层结构,以原工程转换板上部结构为基础,增加结构标准层,使其高度与原结构相同;

Hst3——转换板设置在第3层顶,并将原工程x向井筒开洞,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γex=0.7046,γey=0.8971。

Hst6——转换板设置在第6层顶,将模型Hst3的第1层复制增加三层,使其高度与原结构相同,同时,其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也与模型Hst3接近。结构计算分析采用ANSYS软件。

图板式转换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转换层以上随意布置结构型式和轴网,特别适用于建筑物上下部轴网错位复杂甚至互不正交的情况。但转换板传力路径不清晰,受力状态复杂,结构分析计算繁冗。由于抗剪和抗冲切的需要,转换板厚一般在2M以上,这一方面造成转换层质量和刚度的突变,在地震作用时结构反应增大,转换层上下相邻层更成为结构薄弱层,不利于建筑物抗震;另一方面由于自重和地震作用的增加,下部竖向构件的荷载明显增大,设计难度大。研究表明,转换厚板的内力和位移分布严重不均,最大值与最小值间相差可达几十倍。从整体上看,板式转换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指标均较差,在实际工程中应慎用。当上下轴网变化但仍正交时,可采用正交主次转换梁的结构型式来实现转换。3板式转换层施工方案决策问题和模型的确立

3.1板式转换层施工方案决策问题

最常用模板支撑方式有上面谈到的三种方法,①落地支撑法②叠合梁原理法③吊模法。那么对于一个含有转换层的施工项目而言,如何选用更优的施工方案,如何安全可靠、质量优良、工期准时、技术方便、简单可行、工程造价成本又比较低的情况下完成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是项目承建者的所追求的目标,所以在遇到此类问题时,经常存在如何决策方案才比较科学的问题。由于方案的优劣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施工方案的选择还受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于转换层施工来说,如果转换层所在位置较低,距离基础在四层以内的话,落地支撑法将是最为理想的选择;对于大于四层以上的情况,以上三种施工方法哪个方案最优,决策者如何进行决策。

3.2转换层施工方案决策模型的建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法)是美国运筹学家沙旦(T.L.Saaty)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特别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对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情况下更为实用,所以近几年来此法在我国工程实践的方案决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内容是:首先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提出一个总的目标;然后将问题按层次分解,对同一层次内的诸因素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出相对于上一层目标各自的权系数。这样层层分析下去,直到最后一层,即可给出所有因素(或方案)相对于总目标而言按重要性(或偏好)程度的一个排序。

4高层建筑板式转换层的施工要点

由于板式转换层结构的上述特点,在确定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时应考虑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转换层的自重和施工荷载往往非常大,应选择合理的模板支撑方案,并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②对大体积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时应考虑采取减小混凝土水化热的措施,防止新浇混凝土的温度裂缝。③转换层的跨度和承受的荷载很大,其配筋较多,而且钢筋骨架的高度较高,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和便于钢筋的布置。④对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由于其跨度和承受的荷载都很大,预应力钢筋数量大,因此,要合理选择预应力的张拉技术以防止张拉阶段预拉区开裂或反拱过大。⑤设置模板支撑系统后,转换结构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与使用阶段是不同的,应对转换梁(或转换厚度)及其下部楼层的楼板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

(1)混凝土工程。在进行大跨度超高度转换梁及转换厚板的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新浇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目前实际工程中采取的措施有:

①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预计的施工气候及现场条件,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三维有限元温度分析程序(3DTFEP),对大跨度超高度转换梁及转换厚板整个过程中的温度状况进行模拟计算,掌握混凝土在浇筑后一个月内的各部分温度的变化规律,为大跨度超高度转换梁及转换厚板的施工提供科学的预测分析和依据。

②大体积混凝土转换结构施工时,应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温度差小于15℃,实际工程中可采用下列方法:a.蓄热保温法,即常规保温方法。混凝土的养护要把握两个关键,即在升温阶段以保湿为主,在降温阶段以保温为主。b.内降外保法,即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循环埋管通水冷却降温,使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升降低,减少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然后在大体积混凝土转换结构的表面及其底面采取保湿措施。c.蓄水养护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后先洒水养护2h,随后进行蓄水养护,蓄水高度一般为100mm。

③浇筑厚大的转换层结构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在选用水泥方面可采取下列措施:a.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b.掺用沸石粉代替部分水泥,降低水泥用量,使水化热相应降低。c.掺入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使混凝土缓凝,推迟水化热峰值的出现,使升温延长,降低水化热峰值,使混凝土的表面温度梯度减少。

④浇筑厚大的转换层结构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在施工方法上可采取下列措施:a.采取先施工转换结构周围结构或墙体,防止混凝土表面散热过快,内外温差过大。b.变冬季施工的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减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夏季高温气候施工时,采用冰水搅拌,以减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c.采用分层次施工,每层厚300mm~500mm,连续浇筑,并在每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后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D.采用叠合梁原理,将转换结构按叠合构件施工,可缓解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高,温度应力过大,对控制裂缝发展有利。

(2)钢筋工程。转换梁的含钢量大,主筋长,布置密,在梁柱节点区钢筋“相聚”。因此,正确地翻样和下料,合理安排好钢筋就位次序是钢筋施工的关键。

①钢筋翻样前必须弄清设计意图,审核、熟悉设计文件及有关说明,掌关规定。翻样时考虑好钢筋之间的穿插避让关系,确定制作尺寸和绑扎次序。

②一般转换层结构主筋接头全部采用闪光对焊或锥螺纹接头连接、冷挤压套筒连接;对于两端做弯头的钢筋,采用可调伸螺纹接头解决钢筋旋转的困难。

③当转换梁高度或转换板厚度较大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和便于操作。

参考文献

[1]唐兴荣.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11

内容性文字版式主要是包装上那些能让受众理解商品功能、品质、产地、使用方法及企业信息的文字。应根据包装上文字内容的不同而把文字编排在包装盒不同展示面上。这一类文字最主要是具有识别性、清晰性和准确性,让人们凭借着文字,直接快速地了解商品信息的目的。所用的字体一般为通用的印刷体,比如宋体、黑体、罗马体、等线体等,而且采用的字体不超过三种。

1、内容性文字主要包含以下几项:

基本文字:包括包装品名和生产企业名称。一般被安排在包装的主要展示面上,其中生产企业名称可以安排在侧面或背面。要强调说明的是品名字体一般作设计处理,有助于树立产品形象。

资料文字:包括产品成分、容量、型号、规格等,设计时要采用印刷字体。这类文字常常被安排在包装的侧面和背面。

说明文字:说明产品用途、用法、保养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文字。要求内容要简明,一般出现在包装的侧面。

广告文字:宣传商品内容物特点的推销性文字,根据包装需要采用。

2、内容性文字版式设计:

基本要求是从整体出发,根据内容物的属性、文字本身的主次来进行。

首先,内容性文字排版的基本任务是处理各个面和各个文字要素之间的主次关系和秩序,因为其结构与形式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主次的表现,第一个任务就是突出表现主体形象。其次,再考虑主次各个面中每个文字要素之间的对比,例如所有在次面上出现的与主面相同的文字,均不可大于主面上的文字形象,否则,整个包装会造成视觉混乱,破坏整体的统一。处理各个面上文字之间的主次关系,有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以主面的主体文字为基础向四面延伸,沿辅助线到各个次面上,次面上各文字要素安排在这些延伸的辅助线上,然后通过次面所确定的形象再沿辅助轴线到各个次面上,从而确定各个文字的位置。通过这种方法来安排各个面的文字,使它们之间产生了一种关联与互动,加上主次关系处理恰当,便可形成统一有序的秩序感和形式感。

此外,内容性文字还有一种特殊的版式形式,称作跨版面设计。它是把主体形象扩大到两个面或多个面上的一种版式形式。这种版式多用于体积较小的立式包装,目的在于商品在陈列展示中起到扩大展示效果,增加视觉冲击力。使用跨版面设计要考虑的问题是,把多个面组合为一个大展示面时要考虑到每个小面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之间的主次关系,做到无论是单体包装陈列还是组合陈列,都能达到完整统一的视觉效果。

二、包装设计中的装饰性文字

本文中装饰性文字是指把包装版式设计中除内容性以外的主体文字通过艺术处理手法把其转换成一种符号与图形,让其具备审美性与识别性的双重功能的文字。包括商品品名和作为图案的文字。这种经过设计处理过的文字可增加商品的情感和个性,从而达到商品包装个性化,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

1、装饰性文字字体的选择

(1)、根据消费者的年龄需求。例如:老年人商品选择的字体要稍稍大点、花样不要太多,方便老年人阅读;成年人则喜欢稳重点、个性点的字体,版面上的文字采用最好是避开娃娃体、雪仪体等看上去比较幼稚的字体;而儿童商品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特点,此类字体表现则可生动、活泼,采用变化形式多样而富有趣味的字体,如POP体、手写体等,比较符合儿童的视觉感受,不能采用太严肃的字体。

(2)、根据地域性需求。包装字体的选择上得依据地方文化的需求来设计。如香港、台湾等地区还有用繁体的习惯,那么在有些商品的包装字体选择上就应该尊重他们的文化。

(3)、根据民族性需求。有些民族有自己的文化和文字,这时商品的文字选择也应该有所倾向。商品如果是销往少数民族,那么在字体上就应该加上他们民族的字体,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否则商品可能会对少数民族消费者缺少吸引力和亲和力,甚至还会阻碍商品信息的传播。

(4)、根据消费者性别需求。字体的选择和颜色的选择上应该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性别有所区别。

(5)、根据商品属性需求。在字体的选择上也应符合商品属性的特征。如我国的茶包装,在字体上多用比较端正的字体再加以设计。而洋酒包装则选用一些花体或变形字体。

2、装饰性文字的结构处理与排版

包装上的文字、字母的造型结构各有不同,结构是字体设计的另一重点。要把它们有机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往往要对文字组合进行处理。以基本外形为主导,在结构上扭曲、变形,或改变颜色上的搭配等都是常用的处理方法。

(1)、利用共用的笔画:在常用的文字中,存在着许多造型类似甚至相同的笔画,此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相同的笔画将两个或几个文字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2)、笔画的连接:有些文字之间拥有共同的水平线,可利用他们的笔画延长使之结合。

(3)、用造型或笔画上的互补:在许多文字中,文字间的造型存在着互补的情况,也就是文字之间互相“补缺”。可利用或制造这种特点来达到文字组合的统一。

(4)、挤压:这种方法一般用在数量较多的文字组合,为了使较多的文字看起来更加整体或更具造型感,可以将文字挤压变形并限定在造型内。目的是为了突出或强调其中某一个文字。

(5)、连接的环:一个带环的字母或文字可以和另一个带环的字母套在一起或延伸穿越,使之成为整体。

(6)、为空白区域添色:经常会有一些字母或文字令我们不好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字母放在一个框里,然后将空白区域添色,会得到想要得效果。

(7)、剪切:剪切掉字母的底部,文字的缺陷会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会促使消费者在这个设计上停留更多的时间,只要把说明文字放在下面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8)、叠加法:就是将一些字母的部分增大或缩小,零散而无规则地排列,排列时使文字的增大或缩小部分重叠,使这些不规则的排列具有整体感。这种版式最大的特点是不会太死板。

字体选好后,再把品牌文字或群组的装饰文字看作包装版式设计中的点线面,使其成为设计的一部分,让文字图形化。首先,应把包装中的文字面积化。通过单体文字的大小变化使文字形成大小不同的组合形成块面,在块面中,使单体文字形成点线面的布局。这样的处理可以使包装版式的排版产生聚焦点和视觉冲击力。其次,利用文字本身或文字与文字之间的空间,使文字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展示最佳的效果,表现的最好方法是利用空间正负形。可以利用编排后的负形和字体间及周边空白版面,添加能体现商品内涵的设计元素来与群组的文字结合,达到体现商品个性的目的。

3、品牌文字的商品内涵体现

这一点需特别强调:目前在经济的驱动下,很多商品的包装设计被归纳于整体商品营销的范畴内,这就注定了每件推向市场的商品都必须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文化。包装中主体文字的创意设计和排版往往能突出商品的文化内涵,因为它能使设计极具商品文化个性和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如中国的茶叶在包装设计时可根据商品属性、产地、厂家、企业文化来突出设计“茶”这个字,通过“茶”塑造包装氛围,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让消费者直观清楚地将该商品与其他同类商品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