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国企宣传工作计划

国企宣传工作计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24 16:10: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国企宣传工作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国企宣传工作计划

篇1

【正文】

1.巩固完善“一窗式”服务窗口,“一站式”服务平台,简化开办环节。开发区管委为了加大“四最”营商环境的建设,积极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开发区市场监管分局按照市局统一工作部署,围绕企业开办,在服务大厅开办了综合服务窗口,推行“一窗式”综合受理,税务、公安、税控设备服务商等部门集中进驻。运用互联网“一站式”服务平台将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税控设备申领、银行预约开户、社保等业务整合为1个环节、1次办理;自7月31日,我市正式上线皖事通APP企业开办专栏以来,开发区积极宣传手机端企业开办专栏的运用,企业可以通过手机随时办、移动办,办理界面简单易操作,企业办事便利度、企业获得感和满意感得到极大地提升。

2. 压减开办材料。已将企业开办材料压减到一套3份以内,进一步减少了申请人提交的材料的数量,新开办企业的材料,通过线上“一网”进行“一次采集”,做到信息在各部门间无缝对接、实时共享,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全程网办。

3. 降低开办成本。通过政府购买方式,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公章服务, 7月20日起公章免费刻制已由四枚扩展至免费刻制五枚公章。8月30日起为新开办企业免费提供税控设备。新开办企业,按申请人要求邮寄的,由开发区管委对政务服务办理结果提供免费快递服务。开发区市场监管分局全面落实市市场监管局推出的《六安市市场监管局全程电子化企业开办全程帮办暂行办法》,免费为企业提供全程帮办服务。

4. 提效率。为了持续提升企业开办网上大厅服务功能,不断优化企业开办系统,推行企业标准化登记和智能化审批,市场监管分局企业开办已开展了“审核合一”,实现不见面审批,减少流程,压缩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开发区政务服务大厅配备了“企业商事登记全业务自助一体机”、“ 个体登记智能审批机” 有效提高了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行政审批业务的质量和效率,真正把“不见面审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了“不打烊”“零见面”办理营业执照。

5.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依托企业开办业务系统,皖事通APP企业开办专栏,打通信息共享通道、信息无缝对接,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日办结”。新开办企业设立登记控制在4小时以内,企业开办全流程控制在1个工作日以内。

6.推动企业注销便利化。为破解企业“注销难”问题,为企业退出市场提供高效便利服务,省市场监管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工作的通知》,市商改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的通知》,开发区严格贯彻落实,窗口工作人员做好宣传工作及迅速掌握业务,并指导企业。积极帮助和引导企业通过注销平台公示债权人公告或简易注销公告,将线下办理普通注销登记材料压减为2份,时限压缩为即办件,不断提升注销便利化。

篇2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当前,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面对发展新机遇、新形势、新任务给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作为新闻宣传工作者,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重要性,它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企业发展的和谐稳定。所以,我们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应企业改革发展变化需要的新闻宣传办法和有效对策,正确把握新闻宣传工作的方针和导向,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一、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地位

新闻宣传工作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立足企业,为企业发展服务的这样一项工作。同时,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也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统一思想、宣传主张、教育群众、凝聚力量、推进工作的重要职责,在促进国企科学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为推进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就具体工作而言,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标明企业发展方向。通过充分发挥企业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使企业职工群众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知道每个阶段和每个时期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做、如何做,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二是激发员工的聪明智慧。各种媒体宣传职工群众中的各类先进典型,为广大职工群众树立学习的榜样和标杆,在企业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从而推动企业各项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同时通过及时宣传和推广各种好经验和好做法,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使广大职工群众为企业发展争做贡献的智慧和力量能够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三是培育企业文化。新闻宣传是一个企业建立自己企业文化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新闻宣传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企业职工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并最终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四是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涉及较大范围的员工切身利益的调整和劳动关系的重大变更,会在职工群众中间产生一些不理解和思想波动,这时新闻宣传工作就可以积极宣传相关政策,做好正面引导和解疑释惑工作,消除广大职工群众的顾虑,从而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五是塑造企业对外形象。企业宣传工作是塑造企业外部形象的主要渠道。通过积极宣传企业各项文明建设的成果,让外界了解企业,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外部良好形象,在企业与政府、社会、合作伙伴之间架设了一条沟通的桥梁。

二、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要营造有利的生存发展环境,化解生产经营中的各种矛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要发展,搞好生产经营固然重要,但是必要的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我们这么大的国有企业来说,企业对外宣传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

新闻宣传对职工群众有激励作用。企业文化不单单注重人的因素,更注重精神的力量。精神激励是十分重要的激励手段,它通过满足职工群众的自尊、自我发展和实现自我需要,在较高层次上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深度大,影响时间长,荣誉反映了企业对团队和个人贡献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是满足职工群众自尊需要的重要激励手段。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的新闻宣传,在弘扬典型人物先进事迹中,为广大职工群众树立榜样,有了榜样,职工群众就会有努力的方向和赶超的目标,从榜样成功的事业中得到激励,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就是要运用好各种媒体平台,通过给职工树立榜样,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生产经营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新闻宣传是企业形象建设的助推器。任何一个企业都会把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当作整体和长远来考虑。企业品牌形象的衡量标准可以用文明度、知名度和美誉度来评估。企业品牌的形象力也是企业的营销力。通过宣传职工队伍形象,提升企业品牌。领导者形象是指企业领导层,特别是企业最高领导者的能力、素质、魅力、作风和业绩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形象,其核心是人格形象。职工形象主要是指职工的技术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精神风貌等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整体形象。职工形象直接决定产品形象,进而决定企业形象。为此,通过宣传职工的形象,就会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宣传企业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最集中最直接的竞争表现为企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竞争,通过新闻宣传塑造一流产品形象,能直接提升企业产品的品牌营销力。

三、当前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个企业都积极推进宣传阵地建设,逐步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切实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实效。但是,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对照,新闻宣传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部分企业认为在企业管理中,新闻宣传可有可无。开展新闻宣传工作要设岗定编,而且每年经费消耗不少,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二是没有把新闻宣传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企业一门心思抓生产经营,工作上做出了成绩,不及时总结上报,不注重宣传,在报纸上没有文字,广播里没有声音,电视上没有图像,导致职工士气得不到鼓舞,从长期来看会影响工作成绩。三是忽视了新闻宣传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引导作用。有的企业习惯于通过座谈会、报告会、民主生活会、形势教育、集中学习等作为企业职工管理的主要方式,常常把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宣传理解为一种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忽视了其在现代化企业职工管理中的重要引导作用。四是有的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但是,部分新闻采编人员的观念还不够解放,思路还不够开阔,创新主动性不强。宣传内容与时效同企业中心工作、阶段性重点工作以及发展的新形势结合的还不够紧密,反应相对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诸如推动新闻宣传的良性体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宣传内容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形式有待于进一步创新;报道形式单一,反映企业领导活动和相关会议的报道较多,反映职工群众工作生活的报道少;还有就是新闻宣传队伍建设与时展要求和任务需要不相匹配,宣传队伍的理论功底和政策水平不够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够强,知识结构不合理,“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基层新闻宣传工作者都是兼职,平时忙于事务性工作,投入到新闻宣传工作的精力有限,仅凭热情支撑等等。

四、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从认识论的高度和方法论的角度,深刻阐释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应具备的战略视野、全局意识、分析研判和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具体要求,为我们进一步发挥新闻宣传工作的作用,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一)充分认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好务

新闻宣传工作是,也是我们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它能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赢得外部环境、增强职工凝聚力和竞争力、突出典型事迹为企业发展引路等等。所以,我们要高度认识和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将新闻宣传工作始终融入企业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对内宣传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工作、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等,以此来鼓舞职工士气,对外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推进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确保新闻宣传工作定位准,不跑偏。我们要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充分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就是发挥传统的政治优势,就是做实际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搞好新闻宣传工作,可以及时有效地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达贯彻上级的重大决策,提高整个社会对公司的认识水平,提高广大职工对企业的关切度,有助于社会对企业的进一步理解和支持,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确保新闻宣传工作与企业发展同步。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以新闻媒介为手段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要力求通过发挥新闻宣传工作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大力宣传企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实践成果,为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要努力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不断推进决策向执行、部署向落实、思想向行动的转变,为企业深化改革、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

3.确保新闻宣传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新的形势给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所以新闻宣传工作必须要围绕企业总体和阶段性发展战略及中心工作。神华准能公司提出的“七彩”准能建设目标,就是一个大的方向,它指引我们朝着这个方向不断迈进,我们应该把“七彩”准能战略目标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宣传给广大职工群众,进一步把新闻宣传的“软实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广大职工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企业发展战略上来,以此来凝聚思想共识,鼓舞斗志,为企业发展添动力。

(二)创新宣传理念,加强主题宣传,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1.创新宣传理念。

理念是一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是进行实践活动、从事实际工作的观念指导。理念创新,就是要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如果理念陈旧、缺少创新,新闻宣传工作就会减弱吸引力,收效降低,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创新新闻宣传理念。一是树立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宣传理念。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要把讲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不能对立。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必须讲党性,坚持党性原则,这就首先要明确党性就是党的性质,而我们党的性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企业党的性质就是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代表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和诉求。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也必须讲人民性,坚持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讲人民性就是讲党性。所以,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职工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树立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牢固树立广大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企业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群众,新闻宣传工作是为企业服务的,更是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的。二是树立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宣传理念。目前的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存在假大空、形式呆板,模式化、套路化的现象,影响了宣传效果,降低了威信力。创新宣传理念,就要坚持高质量,高水平,不仅看做了什么工作,更要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改进形势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等,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广大职工群众爱听爱看、并产生共鸣。还要注重把握好时机、尺度和效果,也就是时机要准,尺度要当,实效要好。三是树立全媒体参与宣传的宣传理念。我们运用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出版等做新闻宣传工作的能力,经验丰富、得心应手,但运用新兴媒体的能力还需要学习提高。适应新变化,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原有的看家本领,会什么家伙式就用什么,而是需要什么本领就学习什么本领,有什么新家伙式就运用什么,什么媒体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传播力强,就熟练运用什么媒体。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

2.加强主题宣传。

加强主题宣传,就是以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决策部署为主题,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作为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要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和重要部署,精心策划重大宣传活动,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企业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做出积极贡献。

具体说来:一是要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思想性和指导性。要结合时代要求和中心工作,努力提炼企业新闻宣传的特色和亮点,关注职工群众工作生活的热点和难点。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善于捕捉新闻线索,不放过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尽可能的把具有思想性和指导性的人物、事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二是要在宣传企业主旋律,弘扬企业文化和精神上下功夫。要把宣传社会主流、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当做当前的宣传重点,达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目的。要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为目标,着力宣传企业在理念上、体制上、管理上和技术上的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积极挖掘企业发展和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迹,弘扬企业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三是要营造企业积极向上、思想统一、和谐向善的浓厚氛围。要紧紧围绕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大局,做好企业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工作,善于正确解读、评判社会舆论和现象及企业职工存在的实际情况,倡导积极的、科学的、和谐的社会关系和企业人际关系。

(三)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助推新闻宣传工作上台阶

1.加强宣传队伍建设。

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关键在于人。要树立新闻宣传也是生产力的理念,要舍得投入,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理论功底深、业务水平高,人员稳定的宣传队伍。具体说来:一是要重视基层通讯员。要根据实际,配齐人员,人手不足,会影响发稿及编审的效率和质量。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有很大部分稿件都来源于基层一线,所以企业新闻宣传效果的好坏,与广大基层通讯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此,我们就应该更加关心和支持基层通讯员的工作和生活,尽可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人文关怀和工作条件,让他们从心底认同感恩企业,充满激情地、创造性地挖掘宣传素材,力争出精品。二是要加强培训。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宣传队伍,培训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要切实加强宣传人员的日产管理和培训,根据人员素质结构、年龄结构和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相应的政治思想、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同时,机关宣传人员应多下生产一线,多体验基层的工作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宣传人员的工作热情,因为好的新闻源于生活。三是要稳定新闻宣传队伍。要切实改变新闻宣传人员可有可无的思想,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多关心和爱护新闻宣传人员,他们和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一样,都默默地为企业改革发展做贡献,只不过是岗位和分工不同。要切实帮助新闻宣传人员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要像重视技术工人一样提高新闻宣传人员的待遇,鼓励其长期安心从事宣传事业。

2.完善工作制度。

无论什么工作,只要领导重视,工作成效就会显著。所以,新闻宣传工作也是一样,只有领导重视,新闻宣传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其的作用。一是要健全宣传工作领导责任制。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和完善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制度和奖励问责制度,明确领导、部门、编辑、记者(宣传员)的工作职责。把新闻宣传工作纳入到主要领导业绩和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考核的主要内容。二是要建立新闻宣传工作齐抓共管机制。按照及时、全面、安全、高效的原则,不断改进和创新新闻宣传工作管理方法和激励机制,推动新闻宣传工作全面发展。宣传工作不仅仅是宣传部门和宣传人员的事,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形成卓有成效的大宣传态势。积极探索并建立以企业宣传主管部门为抓手、基层党委或支部为基本单元、骨干宣传员为基础的宣传工作互动机制,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形成“人人重视宣传工作,个个争当记者”的工作格局。三是突出重点,明确目标任务。企业新闻宣传要有系统的工作计划,总体思路和具体要求。做到各部门各单位、广大宣传工作者心中有数,重点突出,步调一致开展工作。要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对各单位新闻稿件上传、采用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相互总结经验,交流体会,推动工作落实和改进。四是加强考核管理,建立激励机制。为保证宣传工作落到实处,产生积极的、实际的效果,要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制定明确的稿酬奖励制度,鼓励全员参与新闻宣传工作。积极主动向企业外部媒体报送稿件,鼓励各单位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对宣传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奖励,对宣传工作滞后,完不成新闻稿件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处罚。

参考文献:

篇3

一、县域规划编制及实施情况

1、规划编制完成情况

(1)县城规划情况。

(2)乡(镇)规划完成情况。

我县目前已编制完成兴泉镇的总体规划和小集镇修建性详细规划,石龙坝乡的集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已启动,年内完成。

2、规划实施情况。

兴华桥片区规划的实施对加快我县城市建设步伐,全面缓解我县老城市政压力,改善县城总体面貌和居住环境,进一步完善我县城市功能,加快推进我县建设亚热带山水园林城市的进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城乡规划法》的宣传情况

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深刻领会,把握《城乡规划法》的精神实质。《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县高度重视,通过六项措施深入学习贯彻《城乡规划法》。

一是为确保宣传作稳步推进、不留死角,做到宣传到位,县普法办、县规划局专门制定了城乡规划宣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的内容抓实宣传工作,确保了宣传工作有条不紊按计划进行。

二是规划局认真组织局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城乡规划法》,并对照新旧规划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全体工作人员较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城乡规划法》的内涵。

三是到市局领取了法规宣传单及宣传册,并安排专人利用交流会、五一节等日子到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进行宣传,共发放法规宣传单5000份,宣传册200本。

四是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重新确定了规划审批程序。

五是通过制作宣传展板、法制宣传栏、会议培训等形式,对城乡规划法的意义、指导思想、城乡规划的编定、实施、修改、监督等进行全面的宣传。

通过宣传学习使我县各界人士对《城乡规划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家认识到《城乡规划法》是在综合原有《城市规划法》和《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立法基础上,总结近十几年来国内城乡地区发展和规划管理实践经验,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顺应新时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修订出台的一部国家大法。《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对华坪建立科学的规划体系和严格的规划实施制度,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等关系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也对华坪的规划管理和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二是要提高城乡规划制定的科学性,保障规划实施的严肃性。三是要明确城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保障社会和公共利益。四是要建立事权一致的规划行政管理体制,保障规划的全面实施。

三、近期工作情况

1、强化领导,提高规划管理职能

为适应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了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领导,2008年9月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了华坪县城乡规划管理委员会,县长任主任,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主任,委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组成,规委会制定了科学、严密的工作制度,主要对我县重要规划成果、重大建设项目、重要地段城市规划设计等进行审查审定,协调解决城市规划管理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维护我县规划的正常实施,提高我县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

2、理顺关系,加强部门间的配合,确保规划的前置审批

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系统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规划管理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实施,而我县长期以来,在规划管理过程中与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合作的平台,对项目的审批管理分头审批,难免给我县规划实施管理带来一定的问题和矛盾。规划局针对此问题,积极主动地找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并抓住市规划局领导到我县检查规划工作座谈会的契机,通过大力宣传《城乡规划法》和日常工作中加强了以土地、城建、交通、水利、环保等部门相互的沟通与联系,就这样在市规划局指导协调下,在县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我县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商有序、严格执行“一书两证”这一《城乡规划法》的核心制度,目前基本做到了未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发改部门不予审批项目;未取得用地规划条件、土地中心不予招、拍、挂;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土部门不予办理土地审批手续,使我县用地规划管理等各项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

3、认真推行规划审批公示制度,增强规划的透明度,体现公开化原则

为增强城市规划的透明度,实施“阳光”规划,提高市民对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我局积极推行了规划审批公示制度,制定出台了《华坪县规划局规划许可审批须知》和政务公开公示栏,做到规划报建、审批公开化、规范化坚持执行规划审批前公示及批后向社会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规划和公众利益的实现。

4、强化管理,有力推进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老城规划存在的问题

老城区原为我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新城的逐渐形成,作为城市中心的老城的职能作用逐步发生了转变和偏移,但老城的中心地位依然存在,依然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老城的不断更新和改造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主要体现在

1、原老城内建筑密度过大,人居环境相对较差。老城内原有的建筑密度就相对较大,近年,由于国企改制和行政单位的规划性、政策性的搬迁和向新城的转移,给老城带来了改造的机遇,然而,改造因未得到有效控制和合理引导,呈现出的是一种无序状态,建设活动多为见缝插针式,不但没有降低老城内的建筑密度,反而提升了建筑容积率,给老城的环境和基础设施都带来了不少压力,尤其是街坊内部,建筑更是挨邻接户,间距很小,连基本的日照、采光、通风、消防都难以满足,居住环境相对较差。

2、道路等级偏低,道路狭窄,线形不畅。老城内的城市道路都比较狭窄,最宽的也只有16米,窄的巷道只有3—4米,未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车多、人多、路窄,经常发生交通拥堵。

3、城市功能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道路、广场、绿地、停车场、公厕以及文化娱乐设施等,未合理分布或严重不足,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4、公共绿地空间不足。老城内的红卫广场是市民集散、活动的主要场所,有少量的公共绿地,因此公共绿地只有文化广场,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二)新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区建设中基本能按照我县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实施建设,但由于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情况等多方面的原因,新区的建设仍处于一种低开发状态,建设活动大多沿主要道路展开,个人建房、零星工程较多,地块的整体开发、整合开发程度较低,地块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停车泊位等经济技术指标未能有效控制,地块功能的完善配套有一定难度。

(三)规划管理执法力度不够强,加之市民的规划意识程度不同,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的现象在我县还时有发生。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在下一步的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城乡规划法的宣传。要通过开展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有重点和针对性的宣传活动,扩大全社会和广大城镇居民对城乡规划的知晓面,增强全民法制意识。

2、加强我县城镇规划的执行和管理力度。严格按照我县总规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实施规划监督管理职能,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我县城乡规划执法管理力度,逐步提高我县城乡规划管理的覆盖面,坚决遏制破坏城市规划的乱修乱建行为。

3、加强监督,加大依法管理的力度。逐步建立完善我县各乡镇的规划编制,结合华坪县“十一五”规划,积极稳妥、科学健康的推进城市进程。

4、严格我县土地开发的规划管理力度,合理开发土地,保证在建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符合我县规划要求。

篇4

一、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局始终将打造“科技品牌”作为______区城区名片,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综合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______区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科技创新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从全省首家县区级单位成立“知识产权局”到筹建“______市民营企业科技创业孵化园”;从提出“______”科技创新模式到全市首家建立“科技富民网站”。一系列重大举措,一系列科技发展亮点,打造了______区的科技品牌,凸显了我区依靠科技创新和推动科技进步,构建和谐新______的决心和信心。

二、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

完善的政策体系是做好自主创新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我区先后出台了《______区“十二五”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决定》、《______区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扶持科技型高成长“小巨人”企业发展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在全区营造了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同时,坚持把加大投入作为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狠抓各项政策落实。在财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逐年加大对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工作的投入。20__年,共争取上级各类科技项目资金______余万元,区本级科技支出达______万元,支出增长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______个百分点。截止20__年12月底,全区共有______家企业申报“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创新奖励______余项。目前,我局正汇总有关资料,并同有关部门对企业申报的各类奖项进行初审。

三、建立企业科技档案

20__年7月,为了使机关全体人员了解我区科技企业现状,提升谋划科技工作能力,提高服务效率,全面掌握______科技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我局开展了建立覆盖全区企业科技档案库工作。通过深入基层调研,重点对我区企业的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项目、专利申请等方面收集材料,并为每个企业建立了特色鲜明的专属科技档案,全面摸清科技工作的“家底”,为下一步科技工作的开展为企业和科研机构牵线搭桥提供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持。截止目前,共收录建立企业科技档案______余家,现正对每个企业进行归类、分析、汇总

四、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引导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增强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快技术升级改造。引导传统企业通过实施技术改造,提高装备和工艺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______公司在采用______工艺的同时,积极实施技术改造,谋划了______,产量可由过去的______万吨/年提高到______万吨/年,并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充分利用企业自主创新成果或科研院所合作成果,引导企业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______公司利用自主研发成果,实施了______项目,目前第一批产品已顺利下线,延伸了产业链条,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牵线搭桥,引导企业将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其自主创新结合起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几年来,先后帮助______余家企业与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院校“联姻”,签订产学研项目______个,开发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______项,填补省内空白______项,获得各级科技成果鉴定______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______项。三是实施科技攻关。鼓励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主动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课题 ,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__年以来,成功帮助企业申报国家863计划项目______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______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______个,省重大专项______个。四是大力实施成果转化工作。20__年,共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______个,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______项三等奖______项。五是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在挖掘、培养企业自身技术骨干的同时,通过招聘会、人才交流会等形式,组织企业引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先后从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引进博士、硕士等各类人才______余人。同时,邀请德、法、俄等国外专家______余人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目前,辖区拥有博士后研发基地______家,院士工作站______家,圆满完成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工作,共争取省级科技特派员______家,市级______家,______创建了市级科技创新型团队。

五、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篇5

所谓社会保险制度是有国家强制进行建立、组织实施的福利制度,这种制度需要劳资双方进行缴费,其目的是充分保障相关劳动者能够在年老、生育时候,或者遭遇疾病、工伤、失业等情况下,能够获得必要的生活保障的制度。国有企业在进行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时候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立足于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同时要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实施有关的企业保险措施。目前,随着临时工用工紧张,以及人工成本上涨等现象的加剧,这些因素都使得企业保险管理工作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一、国有企业加强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具有的意义

(一)实行社会保险工作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工作是实现社会保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社会保险工作能够充分促使保障社会保险的安全,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和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利于均衡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保障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国有企业要认真贯彻社会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要求,充分认识到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解放思路,采取措施有效提高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实效,进而有效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行社会保险制度,能够有效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

为了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相关的管理体系。社会保险体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保障体系,政策性较强,管理面较广,涉及更多的人员,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的稳定,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保险工作存在着众多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这都需要企业尽快建立起一个能够适应于企业快速生存与发展的管理服务体系。国有企业更是急需与政府之间建立相关的,政企分开,职责分明,责权对等的社会保险体系与管理机制,使政府和企业都能切实履行相关的责任。

(三)实行社会保险制度,能够有效减轻国有企业相关的负担

长时间以来,国有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社会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仅以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目前仍然承担着2500多名退休职工的日常管理服务、养老金发放、政策解释、福利待遇、老年活动等社会事务性工作。这种管理模式具有的下面的相关特点,一是相关职工在退休后居住较为分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管理工作,同时增加了相关的管理难度;二是地方政府为了能够增强社会维稳的力度,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将相关的费用支出转让给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有企业的国力消耗;三是在同样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国有企业还需要额外承担相关的退休职工管理工作,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有企业的竞争活力以及市场竞争力。因此实行社会保险管理制度能够促使国有企业脱离相关的沉重的社会事务,从而有效激发企业的竞争活力。

(四)改革国有企业社会保险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条件

为了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现。国有企业就要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成为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进而能够平等的进行市场的竞争,这样国有企业才有可能摆脱自身发展的枷锁。而保险制度能够实现对员工的生活保障,这样能够减轻企业的负担,能够给企业减负,使企业能够更快的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去。

二、国有企业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国有企业员工实行社会化保险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工作的一种大势所趋,已经成为了企业进行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国有企业中还存在着例如相关制度的缺失,有关人员认识的不到位、相关条件的不配套等诸多的管理问题,问题总结起来有下面几点:

(一)企业的实际情况较为复杂,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上世纪,政府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旨在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多元化,相关保障制度较为完善,管理服务工作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和探索,政府已经出台了众多的政策文件,促进这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尽管如此还是没有完善相关的实施办法与实施细则,对社会保险的征收、审查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加之尤国有企业面临各种不同的复杂情况。这些因素都对国有企业的保险管理工作带来了众多的困难。

(二)相关的宣传较为滞后,有关人员没有认识到工作的重要

一方面是企业领导没有认识到相关问题的重要性。计划经济思想在相关企业管理者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进而不重视相关的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第二方面,员工没有认识到社会保险工作的优势,思想上依附严重,对社会保险制度考虑重重。第三方面,相关的社会保险核对审计人员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没有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工作散漫,效率低下,甚至出现挪用费用等诸多现象。这这些因素都对社会化管理工作的推进带来了众多的难度。

(三)是新制度的有效性不高,没有对公平和效率进行协调和统一

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最主要的弊端就是不能很好的处理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过多的重视公平,而对效率没有给予更多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效率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险制度本身特点导致的低效率,包括具体有浪费和流失两个方面。二是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设计新的社会保险制度过程时候,应该将公平和效率摆在重要的位置,做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四)相关资金配置短缺,没有配套的相关服务条件

区域分布不对称,结构类型方面,缺少大量一方面能够提供生活照料,另一方面护理的相关服务机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化管理的相关要求。同时社会保险属于微利的产业,在前期基础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投入,因此如果没有配套的相关优惠政策,很难解决众多建设资金缺口大,相关服务质量不达标,以及设施结构不合理的众多问题。

三、国有企业保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的众多社会保险,例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工伤保险等都实现了社会化的统筹管理。同时企业为了加强对于保障体系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有效增强企业以及员工的合法利益,建立了相关的社会保险工作机构。同时面对新的工作,新的工作内容,同时为了适应内容庞杂,涉及面广泛的专业化管理要求,国有企业需要做好以下的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对于社会保险的宣传工作

社会保制度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的,相应的保险基金由劳动者、企业与国家三方共同筹资,对由于某些劳动者由于一系列原因丧失相应的劳动能力时,能够给予的物质帮助。这种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旨在实现老有所养、生有所保、病有所医、伤有所疗、失有所得,充分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质量,有效地分散风险。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能够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国民地生活质量,提高我国的社会福利整体水平。社会保险制度的水平能够有效体现我国社会和经济的综合实力以及发展水平。同时反映我国政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的水平。社会保险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能够促进现代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有效地构建和谐社会。企业要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保险政策以及实例的宣讲活动,同时形成相关的制度,积极促进有关的企业领导和职工理解社会保险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2、加强社会保险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

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可以三个不同的层面,这三个不同的层面分别为操作层面、管理层面和领导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工作会对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保险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应该着重抓好以下的几个环节。

A设置较为合理的工作岗位

在进行社会保险管理过程中,首先要设置较为合理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机构,这样社会保险部门有关的负责人能够参与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来,进而更好地贯彻相关的国家社会保险政策制度,对企业有关的保险费的缴纳以及相关待遇的落实进行统筹和管理。

然后要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保险管理岗位。在进行岗位划分时候要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来进行划分,可以划分为业务人员、财务人员和相关的规划监管人员三种类。其中业务人员的职责为认真执行有关的保险政策,办理相关的保险业务、进行工作计划的组织和落实,建立以及维相关的保险信息系统;财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充分保障基金的运行,很好的处理有关的业务;规划监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对企业各项社会保险的工作进行计划、运行、决策以及监管。这些职员在工作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工作内容也不同。

B严格遵循相关的国家有关从业资质的有关要求进行岗位人员的选拔和任用

国企在选拔相关的社会保险从业人员时候,需要对职工的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进行衡量,工作人员要具备相关的 知识,诸如,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财务会计、社会保障理论和计算机应用等,同时职工还要掌握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运行模式,此外职工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协调能力。

根据国家对于相关的资质要求,国企社会保险管理人员需要通过相关的资格考核。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保证在相关的管理岗位上具有一批高素质,懂得相关政策同时管理能力优秀的人员,这样能够有效维护企业以及员工的利益;二是实行管理人员的资格考核制度能够充分实现整个管理系统人员任用过程中的科学性、严肃性以及公平性。

C注重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的管理人员以及经办人员的培训工作

为了促进国有企业社会保险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在执行相关的社会保险政策和规定时,要根据社会保险的具体情况,对相关的分析培训需求、进而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同时还要计算相应的培训成本以及培训收益,将社会保险专业的培训增加到企业的常规培训项目中来。国有企业在进行社会保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时候,要将有关的流程进行制度化和规范化,这样能够保证有关的社会保险从业人员,能够及时更新和提高有关的知识和素质,充分保障国企社会保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对在职员工的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以及核对工作

为了能够充分保证企业能够足额进行社会保险的支付,企业需要按时足额进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因此对于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以及管理工作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具体方法有:(1)将社会保险的缴纳情况作为考核单位的责任目标,作为相关人员工作绩效的考核项目对于不能按时进行社会保险缴纳的员工可以及时进行提醒,告知,并且申明利害关系,切实加强对社会保险的管理。(2)相关人员要定期做好社会保险征缴情况的核对,审查,定期进行总结,同时上交有关的监察部门进行审核,切实保证核对工作的有效公开进行。(3)加强对相关在职员工的管理,严禁相关人员进行社会保险的挪用,切实加强相关的管理和检查工作,相关人员要定期向企业报告社保的收缴。管理以及核对情况。(4)压缩相应的服务环节,前移相应的社会保险服务。在相关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相应的服务大厅,用来开展相应的联合服务,为国有企业员工提供集中、规范、方便的服务。设置相应的服务大厅,能够随时进行相关社会保险的政策和制度的宣传,同时进行相关制度和政策的解释答疑,另一方面还可以接受职工人员的的监督。只有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才可以积极有效对相关的社会保险服务形式进行完善,进而扩大相应的覆盖面。

四、总结

现在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充分贯彻科学发展观,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相关的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进而建立一个具有准确定位、合理分工、运作较为高效的社会保险管理休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和落实中央制定的相关政策,真正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总之,国有企业只有有效解决在改革发展中相关的社会保险问题,进而使国有企业承担相关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白维新.对国有大型企业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思考.《经济师》,2003-03-15

[2]陈涛.XY公司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2010-12-01 1 116

篇6

一、企业外事工作的涵义

从企业外事工作的内涵来看。企业外事工作是指企业对国(境)外工作中的计划、管理、指导、协调、服务和审核,以及国(境)外宾客接待与交流访问等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包括:编制企业外事管理制度、制定年度外事工作计划、负责企业因公出境人员的证件申办和管理、负责企业因公出境人员的安全和保密纪律教育、管理企业因公出境人员的出访总结、汇总企业管理干部因私出国(境)情况、接待境外访问交流的客人及团体、组织参加和承办国际会议和国际经贸展览、接受外国捐赠、对外籍人士表彰奖励和聘任、办理技术引进、负责进口设备安装调试阶段的现场翻译和外国专家管理。从企业外事工作的外延来看。企业外事工作的外延泛指企业的一切对国(境)外交流活动,涵盖涉及对外工作的多领域、多层次、多部门做外事工作的大外事格局。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深化已建立的友好企业关系、发展新的国际友好企业、用好国际友好企业资源、编制利用外事资源计划、组织国际交流活动以利用外事资源、建设外事资源、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和建设外语翻译队伍等。

二、创新发展层面的企业外事工作的价值

传统的外事工作研究认为企业进行外事工作是想要利用其特有的优势来节省交易成本,这些观点说明企业为何要外事工作但并未解释外事工作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表现。有些学者从追寻策略性资产观点解释外事工作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认为外事工作可以产生知识外溢的效果,也就是从外国得到知识外溢的利益提升本国企业的创新表现。外事工作可以增加企业学习的机会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外事工作可以使其营运形成跨国的网络体系,这种国际营运网络的形成有利于企业的创新表现。外事工作所形成的外部网络使得企业更容易触及创新的关键资源,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跨国创新活动,通过企业的外部网络可以取得企业所需的研发资源。外事工作所形成的网络系统可分为两种型态,即本国公司的网络系统及外国伙伴的网络系统。这两种网络系统的知识可以促进国际合资企业的技术能力。有学者认为外事工作与创新的关系并非是单向的,外事工作可以使企业更具创新能力,而当企业投入庞大的资源来从事创新活动时,企业必须面对高度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因此,一旦有创新的成果出现时,企业必然会竭尽所能地利用该创新优势来填补先前的外事工作投资,如果企业只局限在本国的市场,则其所获得创新利益必然有限。企业只有大力开展外事工作,才能从国际市场中取得创新利益。创新活动通常需要大量资源的支持,而企业的外事工作则可以提供足够的资源以支持其研发创新活动。企业外事部门可以从位居于不同国家市场的子公司获得其创新所需的资源,进而扩大其资源的基础。企业通常是在不同的国家中投资营运的,由于每个国家有不同的市场条件与文化背景,这些多元知识增加了创新想法的来源及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外事工作的程度增加之后,企业的经营范畴扩张,可以增加学习与创新的机会,且随着产业全球化的竞争愈趋激烈,企业也愈强调创新来发展并维持其市场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外事工作程度愈高时,企业营运地理范畴也愈复杂,跨国市场的经营使得企业直接感受到全球的竞争态势,驱动企业不断地追求创新;经营的触角也愈能深入不同的地理市场,企业也就愈能感受到市场的竞争压力,而这种市场的竞争压力会加速推动企业进行创新以响应竞争者的挑战,企业的外事工作程度将会影响其创新表现。国际扩张将经营的地理范畴延伸到其他的国家市场,外事工作程度愈高时,企业所面对的经营环境愈多元化,这些多元化来自于外事工作所面临的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多国消费者偏好的刺激且具有多样技能的员工以及面对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供货商及竞争者等因素,这些跨国的多元环境可以提供企业许多创新理念与技术的来源。当企业面对着不同的国家经营环境时,国家市场多样化可以帮助企业与外国做知识的交流,学习当地的知识(localknowledge),通过这种学习的过程可以提升企业知识存量。外事工作可以为企业增加知识存量,通过组织的学习过程,学习海外投资地区新的知识与技术,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外事工作可提升企业知识基础,进而启发员工的创意想法,因而企业的外事工作程度愈高将愈有益于其创新表现。

三、企业国际化市场层面的外事工作内容

1、外部因素

(1)外国的市场因素。

一是规模。外国的市场规模大小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若市场规模较小时,会偏爱采用出口或契约进入模式;若目标市场销售潜力大,则会采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竞争结构。目标市场的竞争结构是一项重要因素,当目标市场的竞争者很多时,通常采取出口进入方式,而在寡占或独占市场中,会以权益投资方式来对抗强劲的竞争对手。二是渠道情况。若当地的营销渠道已被其他企业掌握或商、配销商不存在,企业会通过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形态进入市场。

(2)外国生产因素。

原料质量、数量、劳工、能源、其他生产的动力、经济基础建设的成本和质量与进入模式的选择有明显的关系,若当地的生产成本较低,则企业会倾向于在外国设厂生产,而非以出口的方式进入。

(3)外国环境因素。

一是政治因素。外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特性,对于进入模式的选择有一个决定性的影响。在政府的政策和管制方面,外国若是有进口限制、投资限制,则采取权益进入模式会比出口进入模式有利。相对地,若是外国有投资奖励条款,给予租税上的诱因,则采取投资进入模式会较其他进入方式好。二是地理距离。本国和目标国市场的距离太远,会产生较高的运输成本,以致无法和当地的对手竞争,因此采用出口进入方式将较为不利。三是经济因素。目标市场的经济规模大小会影响进入的方式,动态的经济情况如投资率、GDP的成长率、个人所得、失业率等必须加以考虑,外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例如汇率政策、国际收支等,一个持续入超的国家可能会采取限制进口的策略,此时,采用权益投资的进入模式会比出口进入模式好。四是社会文化。在社会文化方面,文化距离如价值观、语言、社会结构和外国的其他生活方式等,是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当两国的文化距离较大时,本国对外国的信息获得成本较高、管理者对于外国的管理知识不足及能力有限,会使得他们采用非权益进入模式(如出口进入模式)。文化距离也反映选择外国的时机顺序,通常会倾向先选择文化距离最接近本国的国家。五是政策风险。当管理者察觉外国有较高的政策风险,例如政治不安定或有被征收的威胁,企业会限制资源的承诺;相反地,较低政策风险的国家会选择权益投资的进入模式。

(4)本国因素。

若本国的市场规模很大,则容易产生大型企业,这些大型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时,会偏好采用权益进入模式;而本国市场的竞争结构也会影响进入模式。在寡头市场中,企业会去仿效其他竞争者的移动,通常当其中一家到海外去投资时,其竞争对手也会随之前往投资。另外,当本国的生产成本较高时,企业会采取在地生产的进入模式,如技术授权、契约制造和直接投资等。

2、内部因素

(1)产品因素。

一是产品差异程度。若是产品高度差异化,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就算必须负担较高的单位生产成本和进口税,但仍在外国拥有价格上的优势。因此,会倾向采取出口进入模式;相反地,差异化程度较低的产品,必须在价格上和其他对手竞争,通过在当地生产制造来降低成本,而倾向采用契约制造或权益投资的进入方式。二是是否为服务导向产品。产品若需要大量事前与事后服务,在有一段距离的情况下销售产品是较困难的,因为产品服务需要靠近顾客,所以,对非常需要服务的制造业产品,企业会倾向采用在当地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的方式;若产品的本身就是一种服务,则出口的进入方式是不可行的,必须采取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形式来直接提供服务。三是产品属性。一般而言,工业性产品和消费性产品相比,企业会倾向以技术授权的方式进入目标市场。若是产品必须不断地改变以适应当地情况,则采用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或在当地生产是较好进入方式。

(2)资源承诺程度。

公司的规模大小是一个关键因素,当公司有很丰富的管理资源、资金、技术、生产技能和营销技能时,就有多种进入模式可供选择。而只有资源并不足以解释一家企业进入模式的选择,还必须加上承诺的程度。较高的资源承诺程度,表示管理者在选择进入模式上有一个较宽的范围。因此,高承诺程度的公司,不管其规模大小如何,通常会采取权益进入模式。对大部分的公司而言,他们会随着国际经验的成长而逐渐增加他们的承诺程度。

参考文献

[1]陈建克: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进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J].经济师,2000(6).

[2]张耀平:解析中国企业入世后的提升问题[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5).

[3]舒少泽: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初探[J].理论月刊,2002(2).

篇7

[作者简介] 刘蓉,广西财经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审计系副教授、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审计信息化,广西 南宁,530003;王文刚,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区直分中心科长,硕士,经济师,研究方向:住房公积金风险防范,广西 南宁,530000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6-0036-0003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加速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投资者预期收益。为此,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于2008年和2010年先后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及其配套指引,构成了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融合了国际先进经验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并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在我国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分步实施。因此,加强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在广西的具体应用情况,对推动广西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规范》及指引在广西应用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了企业领导建立完善内控的意识

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为项目顺利启航和后续推进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也促进了各部门和下属单位的配合程度。广西各企业领导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学习和了解《规范》及配套指引,初步形成内控意识。在与咨询机构合作中,依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并在基本规范的指引下,通过严格的治理结构,形成了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在实施《规范》及配套指引后,资金的安全完整程度、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程度、经营的合规性和效率效果性程度、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监管部门要求程度、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保证程度等都有提高。这些有形与无形的影响,增强了领导建立和完善内控体制并坚持实施内控规范及指引的意识。

(二)重视宣传与培训,形成有效经验方法

企业内部控制的流程设计、持续实施与后期维护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因此,为了增强员工对内部控制规范及配套指引理念的了解,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以促进内控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推广应用,广西各企业都非常重视培训和宣传工作,通过借助专业机构、网络和期刊、举办座谈与讲座、组织内控征文比赛及知识竞赛以及组织人员到先进企业进行交流学习等有效方法,宣传企业内控知识,促进全体员工提高对内部控制规范及配套指引的认识,构建一个良好的内控环境使全体员工都能积极参与到内控工作中。

(三)促使企业进一步优化资源,逐步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规范》及配套指引,是全面风险管理概念和实务方法的集中体现,凸显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一致的特点。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企业对相关职能机构和业务活动从工作计划、内容以及执行方式、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重组,有机结合风险管理和内控规范,促进资源进一步优化,既避免了由于重复劳动、职能交叉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又能合理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增强员工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如广西交投集团各试点单位开展了公司层面重大风险评估,并结合实际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流程框架,除考虑业务的全面性之外,还强调了核心业务和高风险领域,各公司流程框架有层次地展示了公司内部控制在各业务中贯穿的思想,并制定了明确的防范和降低风险的举措;而中信大锰公司则是结合各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阶段和业务拓展情况制定不同的风险评估程序与应对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重大风险的目的。

二、《规范》及指引在广西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员工内控意识不足,内控文化尚需进一步加强

在许多企业中,由于起点低、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以及不完善的内控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员工对于内控概念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表层,在培训中只学习内控的理念而并不理解内控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员工内控意识相对薄弱。在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推进内控体制建设的过程中,往往总是领导层积极性高,员工较为冷淡。在咨询机构与监管单位进行检查和实施活动时,全体员工态度较为积极,对内部控制比较上心,一旦活动结束,态度又转为冷淡。这与企业长期以来“重收益,轻内控;重发展,轻管理;重营销,轻风管”有着密切关系。在这种不健康的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容易使企业产生业务发展重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从而忽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发展,致使内控措施难以有效执行,内控失效也难以避免。

(二)学习和培训渠道不够,缺乏对实施比较好的单位的观摩和学习

由于内控规范及配套指引出台时间不长,五部委及各地方政府部门热情高涨,自治区内政府部门为宣传建设实施内控做了不少工作,但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平台,供企业相互学习、总结先进经验。因此,当前广西大部分内控规范试点企业虽组织了多轮次的内控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但是都只限于企业自身范围内的理论和操作的事务,对于其他单位的内控建设,无论是实施比较好的单位还是同行业内控发展较快的单位,都没有组织观摩和学习的渠道。

(三)企业普遍缺乏精通内部控制的专业人员

在调查中发现,企业从各部门抽调内控专员参与内控建设工作,但是这些人员普遍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和详细的内控专业知识和方法的培训,而是在企业制订内部控制规范体制的计划阶段开始接受培训,由于学习能力和素质不一致,这些员工很难胜任为企业实施内控规范及指引献计献策的重任。并且这些人员多数为一线工作人员,缺乏管理企业的实际操作经验,对于界定公司控制缺陷的经验不够丰富,也会严重影响所设计内部控制机制的质量。虽然这些内控专员经过培训,相关能力和技术有所提升,但是离工作目标所要求的仍然有差距。

(四)依赖中介咨询机构,难以实现企业内控能力的提升

由于企业缺乏精通内部控制的专业人员,很难建立专业的内控小组,独立开展内控工作。因此,在内控建设的实施阶段,只能配合中介咨询公司开展工作,由于学习和培训的渠道受到限制,企业无法获取先进单位或同行业内控发展较快的单位的工作经验,只能依赖中介咨询机构解决内控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如五洲交通公司在其内控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过程中都有咨询机构的身影,由咨询机构设计其体系并编制内部控制手册,也由咨询机构负责其相关配套制度的修订、内控人才的培训培养及内控信息化等工作,对内控进行自我评价及应对内控审计也还需要咨询机构提供建议和资料。长此以往,企业的内控人员难以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内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难以提升。

三、推进《规范》及指引在广西应用的策略

(一)扩大充实宣传培训,营造企业风险文化氛围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能否有效实施,关键之一是看企业员工是否具备内部控制意识。只有全体员工都树立正确的控制观念意识,建立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自觉维护并坚决执行内部控制,才能保证内控规范及指引能够顺利实施。有效实施内控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另一关键,还在于能否创建一个良好的内控环境。内控环境是促进控制工作顺利开展的核心力量,是组成内控结构的奠基石,它奠定组织的作风和纪律、内容和结构。

企业应当采取从上至下的学习培训方式,通过对企业高层管理者、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对各职能部门内控专员的培训,以一传十,由点及面,带动全体员工加强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知识的认识,确保内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1.领导班子培训学习,提高内控意识

有效实施内控规范及配套指引,就是要将内控制度体现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特别应当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对企业领导者的教育,使企业领导认识到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是义不容辞责任。在增强普法教育的同时,更要侧重于法人代表的法制教育,切实提高其法制意识,使其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杜绝凌驾于内控制度之上的一切行为。高层领导必须有清晰的姿态和声音,确保内控工作能够引起全体员工普遍的重视。

2.全员宣传培训,通过案例进行交流学习

企业应当重视从领导到一般员工的持续地内控相关的宣传培训工作,从基本理念和思想认识上实质性地引入风险、控制等管理理念。加强建设内控队伍,提高队伍素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做好内控建设工作的基本保证。因此,要组织好员工对内控规范及配套指引和监管文件的学习,提高员工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大局的能力,为各级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分析与合理的建议,不断促进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业可以运用内刊专栏等形式的舆论宣传阵地,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学习环境,使员工意识到内部控制与生产经营息息相关,而且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生存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组织形式多样的内控征文比赛、知识竞赛、PPT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搭建良好的宣传平台。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和办公聊天工具,定期向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利用先进企业的典型内控案例,普及、宣传内控知识,促进员工提高对内部控制规范及配套指引的认识。开展培训和座谈,安排专家就风险管理的理念、原则、优秀企业的经验和企业自身的现状等进行探讨和交流。将内控规范及指引的理论与实务操作内容作为企业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重点培训内容,加大对内控专员的普及培训,为企业内控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实施提供保障。

3.营造企业风险文化氛围

企业应当在广泛宣传和推介内部控制理念的基础上,以经典案例为辅助工具,让员工更深切地认识到实施内控规范及指引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奠定贯彻实施内部控制的思想基础,以及企业对于实施内控持之以恒的决心,使全体员工深刻地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控制过程和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把内控只是一项制度建设的错误意识从思想上给予转变。同时,在宣传教育工作中,着重打造企业风险文化,强调内控责任意识,提升全员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使广大员工明确内部控制是全体员工的责任和义务,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通过外引内联提高内部控制建设水平,并建立高水平的内控团队

企业可以联合广西区财政厅,对广西区内《规范》及配套指引实施较有效的企业的先进内控经验进行交流学习;也可通过广西区财政厅联合跨地区财政厅,或者自行联系别的地区同行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实施较有效或发展较快的企业,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分享经验;还可以联合高校,开办校企合作实验班,为企业培养后备内控精英人才;企业高层领导或内部控制负责人可以参加诸如上市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类的高层论坛,与监管部门、上市公司交流管理经验,学习企业界内控实施的典型案例,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实施提供一面对照、反思的镜子。

企业应当加大对内控人才的招聘力度,吸引更多有资质、有经验的内控人才为企业服务。同时在企业内控人员的培训过程中,发现并培养一批较优秀的内控先进分子,对其进行更深入的培训、联系、信息传达、项目开展等各方面的工作,以使其成为企业内控的骨干力量,作为保障企业内控实施的中坚力量,逐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内控团队,最终实现提升企业自身内控能力的目标。

(三)加强与相关监管部门的合作,避免政出多门、要求不一

在实施过程中,自治区财政厅可以联合审计厅、国资委、证监局、银监局、保监局等五部门,举办相关经验交流会、政策分析座谈会,广泛宣传学习内控规范及配套指引,提高企业领导内控思想意识;成立针对内控规范及配套指引实施相关的指导小组,对企业内控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实施进行指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贯彻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成立由高校、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的专家组成的会计制度咨询专家委员会,为企业内控规范及指引的有效实施提供支持。要加强部门沟通,协调监管政策,规范监管口径,统一各个部门间的认识,对企业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对于上级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研究解读,避免政出多门,力求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引导广西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有效实施。

总而言之,《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制定,为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提供了一个共同参照的指导标准,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规范》及配套指引在广西企业的实施对于促进企业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保障资金安全,防范生产经营风险以及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应用效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摸索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要将内部控制企业管理相结合,使其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长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S].2010-04-26.

[2]阿德里安·卡德伯里.公司治理和董事会主席:仁者之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篇8

(一)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年9月召开的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市有关部门制定了16个配套文件,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和重大成果得到了全社会广泛的认知,民营企业家承担企业责任和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全社会形成了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条件和有利氛围。市委、市政府组织有关方面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民营企业家和社会各界意见,认真研究各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的情况,决定以“民营经济”称谓取代“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称谓,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了包括个体工商户、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在内的民营经济的实际情况,从而为不断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形成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奠定了基础。市有关部门制定的配套文件要求,按照“非禁即入”原则,降低准入门槛,实行公平准入;按照“非禁即可”原则,扩大经营范围,准予关联延伸;按照优化商务环境原则,实施市场化管理,搞好社会化服务;按照强化管理和优化服务原则,扩大市场容量,增加企业主体,并形成了相应的政策制度规范。

(二)以投资融资为重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今年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银根紧缩困难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市以促进投资和扩大融资为重点,支持民营经济克服困难持续发展。举办第二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和银行业与中小企业融资洽谈会,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以促进直接融资,发展信贷租赁信托保理票据贴现等业务以促进间接融资。支持市金融办健全职能发挥作用,支持区县设立金融服务机构,发展贷款担保公司和信用联合体,搭建融资平台和中介服务平台,促进企业和经济组织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合作,提高信用等级,扩大融资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及其他出资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拓展民营经济发展新领域,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新渠道。市政府了《关于优化商务环境促进投资融资的意见》,建立市金融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将民营重点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列入融资协调工作计划,提供基本的项目融资计划书范本,帮助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单位编制修订项目融资计划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融资能力。贯彻落实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多增加存款,多发放贷款,多渠道融资。

(三)民营经济规模扩大、总量增加、实力增强。民营企业经营领域不断扩大,涉及到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行业,以及银行保险信托租赁保理基金等金融行业。民营企业家积极支持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积极参与奥运会和协办奥运活动,在承担企业责任的同时勇于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二、全力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促进民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各部门、各区县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不断优化商务环境,制定新的政策制度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努力克服困难,实现持续发展。

篇9

一、引言

随着中国海外石油行业的加速发展,海外石油公司已遍布世界各地。联合作业公司作为一种能有效分担支出和风险的公司形式,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以苏丹3/7区联合作业公司为例,多角度分析其管理模式,以能为促进中国海外石油行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苏丹3/7区联合作业公司是苏丹3/7区油田和管道系统的联合作业公司,英文简称PDOC。苏丹3/7区油田位于苏丹共和国东南部,尼罗河上游,距首都喀土穆700多公里。合同区近南北走向,由3E、7E两个勘探开发区块和3D开发区块组成,面积共计7万多平方公里。苏丹3/7区管道系统包括全长1300多公里的管道、中途的6个泵站和加热站,以及苏丹港海上终端。管道系统采用SCADA系统操作和控制;苏丹港海上终端位于红海海岸,拥有6个容积为50万桶的浮顶罐,具有300万桶的储油能力。

生产出的原油先从3/7区油田现场输送到集输站进行除气除水除硫处理,再从集输站输送到中央处理站进一步处理以达到出口质量要求,最后经过一系列泵站到达位于苏丹港的海上终端进行销售。

PDOC作为苏丹产能最大的项目,有其显著特点。一是项目大:面积为7万多平方公里,产能约1500万吨/年;二是业务全:包括勘探、开发、生产、管输和原油销售;三是股东多:包括5家投资伙伴;四是社情杂:其处在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种族汇集的地区;五是政局乱:苏丹面临着南北分裂与否的公投问题,另外西部达尔富尔问题也一直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六是效益好:合同各方(含苏丹政府)从该项目每年共计获得数十亿美元的净现金流。

PDOC是中国海外石油行业参与运作的较大项目,该项目的运作和管理水平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它却是世界先进水平与中国人当前管理理念结合较好、易为国人接受和操作的项目之一。因此,PDOC的管理模式对中国的海外石油行业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PDOC按照现代公司管理制度设计其公司治理结构:股东会下设董事会BOD,BOD下设联合作业委员会JOC,JOC下有三个技术审查会(分别为:勘探技术审查会ETR、开发技术审查会DTR、商务/财务审查会CTR),然后是联合作业公司PDOC内部设有四个委员会(分别为:管理委员会MC、人力资源委员会、招标委员会TC、HSE委员会)。

董事会主席由股份较少的三家伙伴轮流担任,两年轮换一次;联合作业委员会主席和联合作业公司总裁由股份较多的两家伙伴分别担任,三年轮换一次。管理委员会作为PDOC的日常管理机构,由各家伙伴派代表组成。

以上公司治理结构起到了权力制衡的作用,能保障各投资伙伴的利益,避免了舞弊和腐败的产生。

三、规范量化的管理体制

PDOC重视管理,在公司内部形成了规范量化的管理体制。首先制定战略目标,并据此制定WPB(工作计划与预算),再对预算层层分解,量化管理。相对中国国内公司,其预算开始的较早,且预算更详尽、考虑更充分。预算编码体系科学合理具体,有一套标准的预算参数体系和一套科学的预算编制、上报、审批程序,并能适时调整单项预算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情况。另外,各个部门普遍执行分级授权制度,以激励员工,提高其积极性。日常业务也做到了程序化、规范化,各项经济业务事项能按照程序有效运转。

四、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

PDOC是一个有五家伙伴的联合作业公司,分别为中石油、中石化、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苏丹国家石油公司、以及埃及一家石油公司。联合作业公司相对于独立作业公司,有自己的优点,即优势互补,合作双赢。中国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及工程建设队伍,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提供了东西方结合的商务运作知识和经验。PDOC充分利用各投资伙伴的“长板”,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为投资伙伴们创造价值。

五、合同是项目管理的圣经

正如上文提到的,PDOC是一家业务全面的联合作业公司。全面的业务需要完善的合同来保障和支撑。合同是项目管理的圣经,是法律依据。主要合同包括:勘探产品分成协议、股东协议、联合作业协议、原油管道协议、原油输送协议、联合销售协议以及联合销售协议等等。正是这些较为规范全面的合同支撑,PDOC的经营运作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六、合理的商务运作

进行项目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得回报,获得回报的焦点在于成本回收。

PDOC作为管理苏丹3/7区勘探、开发、生产、管输、原油销售的联合作业公司,其成本分为两部分:上游的勘探开发生产成本和下游的管道系统成本,并分别适用不同的合同模式,在成本回收上存在巨大差异。上游的勘探开发生产依据为勘探加产品分成协议EPSA,费用化支出当期回收,资本化支出分四年回收;下游的管道系统依据为原油管道协议COPA和原油输送协议COTA,按照固定收益率回收。PDOC的商务运作有许多成功之处,举两个例子:

一是尽量使下游成本回收期与项目期同步。按常理,基于上下游不同的成本回收模式,在合同允许的条件下,投资方应该尽量将上下游交界地带的成本投入放在上游进行回收,从而获得较大投资收益。但是PDOC在下游管道系统成本回收时却反其道而为之,根据情况适当将部分交界地带成本放在下游,其并不急于回收完下游成本,让人费解,但仔细阅读原油管道协议COPA和原油输送协议COTA后,会发现这是PDOC根据实际情况所做出的正确决断,系商务运作的成功之举。

管道系统是一个独立投资、回收和运作的项目,以建设初始年为基准,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按照实际内部收益率IRR为12%进行回收。同时合同约定,在下游管道系统成本完全回收后,管道系统的所有权将转给苏丹政府,投资方在使用管道系统输送原油时,需要向苏丹政府支付管输费。因此,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使下游成本回收不要太快,尽可能与项目期同步,以免成本回收完毕后下游管道所有权转给苏丹政府,投资方将会付出巨大的管输成本,从而大大降低项目的投资回报。

二是大量租赁设备。为了使投资伙伴们收益最大化,PDOC在满足相关合同的前提下,对油田所用的相关设备,大量采用租赁(如电潜泵和螺杆泵的租赁)的方式。按照合同,设备租赁费用支出当期回收,这样大大加快了成本回收(而如果采用购买设备的方式,则相关支出为资本化支出,需要数年才可以收回成本。);而且租赁设备可以及时得到供应商的维护和更换,保证了生产经营的高效率。

正如上一章所提到的,“合同是项目管理的圣经”,深入把握了合同精髓和项目实际情况,就能创造出商务运作的成功之举。

七、充分考虑政治因素

海外石油投资与国内石油投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油田所有权不在本国,政治风险极高,因此,海外石油投资企业就必须充分考虑所投资地区的政治因素。

正如上文所提到,苏丹3/7区项目的外部政局不稳,特别是南北双方是统一联合还是分裂自治,是和平共处还是战争动乱,一直是苏丹最大的政治问题。由北方主导的苏丹联合政府位于北方,而油田却大多处在南方自治政府的势力范围内。北方为伊斯兰教阿拉伯人主导,南方为基督等教派黑人主导。双方的种种差异所导致的利益冲突使得油田建设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因此PDOC无论是在工程建设上还是油田生产开发方案上都充分考虑了实际的政治因素。举两个例子为证:

一是工程建设上的政治因素,如中央处理站CPF的选址。经过综合考虑,PDOC将CPF建在在北方。油田在南方,生产出的原油需要经过很长的管线,才能运输到位于北方的CPF,经过CPF加工处理后才能形成能够销售的商品原油。如果纯粹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考虑,其增加的巨大运行成本完全是一笔不可思议的浪费,但是从政治角度考虑,却是完全必要的。虽然油田在南方,但是没有CPF的处理,南方自治政府无法将原油处理为能够销售的商品原油。而CPF的建设需要技术及大量资金,从而使得苏丹联合政府有了更大的谈判砝码,也就在政治谈判方面帮助了苏丹联合政府。

二是油田开发生产方案上的政治因素。按照正常的油田开发方案,应该可持续性地合理开发油田,以使得经济利益最大化。但是PDOC的油田开发生产方案却没有强调可持续性开采,同样是因为上文提到的政局不稳的政治因素。苏丹南北双方长期处于对立状态,直到2005年才在国际社会的协调下签署了全面和平协议。全面和平协议也只是暂时的,2011年1月举行的南方全民公投将决定苏丹是南北分裂还是统一,而且分裂的可能性很大。因此苏丹联合政府和各合作伙伴均希望多产油,以尽快收回投资,并获得较高回报。

八、重视社会责任

作为苏丹产能最大的石油公司,PDOC在为投资伙伴们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时刻不忘对当地的社会责任。PDOC支持社区发展,在苏丹特别是油田现场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对员工进行人性化管理。PDOC非常关心当地雇员的冷暖,给员工提供房贷、车贷,给员工甚至其家属提供医疗福利,生病时送去慰问,解除员工们的后顾之忧,这些做法所产生的凝聚力是非常大的,激励员工更热情的投入到工作中。

2、关注当地的文教、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苏丹南部,政府官员的腐败是很普遍的现象,税收以及接受的捐款经常去向不明。为避免所捐款项被政府官员贪污或挪作他用,PDOC一般较少直接捐款,而是主要通过建设一些和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来展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如PDOC在油田作业区内打水井供当地的贫困农牧民免费用水,在当地社区建立以PDOC为标志的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赢得了当地居民的尊重和信任,也树立了品牌形象。

3、大力宣传。中国人通常比较内敛,相信行胜于言,这没有什么错误,而且在工作中值得提倡。但“好酒也怕巷子深”,适度的宣传能够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品牌竞争力。PDOC的宣传工作比较到位,每当建设一项民生工程,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一般都会进行大幅报道,当地政府和民众对PDOC也越来越认可。

对于中国的海外石油事业而言,要想可持续的发展下去,必然离不开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因此,重视社会责任有助于赢得当地政府和民众对中国企业乃至是中国石油员工的信任,从而创造出中国海外石油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九、结语

保障石油供给和国家能源安全是中国海外石油行业的光荣使命,这一使命像擂响的战鼓催人奋进,给每一位海外石油人以紧迫感和责任感。但担负起这一使命不仅需要大力寻求海外石油行业的投资机会,更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好每一个海外石油项目,希望上述PDOC的管理模式对中国海外石油行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篇10

(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提高国有资产监管水平。贯彻落实《企业国有资产法》,积极推行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办法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选择部分企业进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试点。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和绩效评价体系,开展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搞好监管企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加强企业财务监督管理和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控制。健全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责任单位:市国资委)

(三)继续推进城市市政公用行业的改革。以推进供水、供气、供热等体制改革和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为重点,加快城市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的改革进程。有条件的单位,可积极推行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试点,采取出租、租赁、委托经营、股份合作或出让经营权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逐步形成国有、私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平等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格局。(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市建管委、市执法局)。

(四)加快推进集体企业改制工作。研究出台集体企业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全市集体企业的改革发展。(责任单位:市国企办、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局)

(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支持政策,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推动非公有制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积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自然人),通过产权转让、合资、合作、租赁、托管和股份制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和改造。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与信用担保工作,着力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扶持力度,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责任单位: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局)

二、围绕贯彻促进农民增收计划,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一)抓好农村综合改革(省列)试点工作。继续推进永登县以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通过整合资金和财政转移支付,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加大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缩小城乡差别(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抓好榆中县和平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和永登县中川镇、红古区平安镇、皋兰县石洞镇、西固区新城镇省级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工作(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实施七里河区阿干镇、西固区河口镇、红古区窑街镇、永登县苦水镇、榆中县甘草镇、皋兰县西岔镇等6个市列小城镇重点镇建设,增强小城镇的聚集辐射功能。(责任单位:市建管委)

(二)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乡财县管办法。逐步探索推行村财乡管管理方式,加大财政对村级经费的补贴力度,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努力提高财政运行效率。落实“一册明、一折统”惠农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切实保证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继续开展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研究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办法,探索建立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新机制。(责任单位:市编办、市财政局)

(三)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各种有效方式,促进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总结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规范化试点县经验,积极探索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形式、对象和程序,建立健全县、乡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规范管理指导服务体系,努力形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县、乡实行土地适度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加快对土地流转工作的业务引导,进一步规范流转合同签订、备案、变更登记、办证程序,逐步依法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建立健全协调、调解、、仲裁、司法等渠道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处机制,妥善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发的纠纷问题。(责任单位:市农办)

(四)推动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以农村金融机构准入试点为引导,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工作,着力构建由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适度放宽我市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试点的政策条件,扩大试点范围。探索组建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力度。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步伐。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引导,加快市、县联社体制改革,组建统一法人社,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

(五)推动农村其他改革。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出台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有序发展(责任单位:市农牧局)。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责任单位:市水利局)。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市粮食流通监督管理条例》,夯实粮食安全体系,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培育和发展粮食市场体系和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体系,加快焦家湾粮油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继续完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助政策(责任单位:市粮食局)。制定出台贯彻落实国家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意见,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农民要求的农业科技服务新体系(责任单位:市农牧局)。贯彻省政府关于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责任单位:市林业局)。继续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责任单位:市农牧局)

三、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加快改革和完善政府机构职能,积极建设服务性政府和法治政府。依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新一轮行政机构改革的要求,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原则,积极推进调整行政机构和管理职能,合理划分市、县区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和权限,逐步建立起市、县区两级政府权责明晰、设置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架构和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现代化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编办、市人事局)

(二)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政事分开。切实减少政府对企事业单位运营活动的直接干预,完善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的形式与手段,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落实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体制。登记管理机关要加强对社会组织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业务主管单位要对社会组织发展制定具体目标,纳入到每年的工作计划之中。同时,赋予社会团体相应职能,消除不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体制障碍,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优化结构布局,发挥社会组织在经济领域实行行业服务、指导、协调和自律管理等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重点启动推进政府主导型行业协会的改革,按照市场化、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推进政府与行业协会职能、机构、人员、资产分开,加快社会团体的改革与发展。(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三)进一步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继续调整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运行、管理和监督的长效机制,做好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规范改革工作。抓好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目录的公开,加强审批监督,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深化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扩大和完善市、县区政府政务大厅的服务职能,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责任单位:市监察局、市政府办公厅)

(四)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以建立公共财政、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民生为目标,全面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改进预算编制方法,逐步将各类专项资金纳入部门预算。继续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收支两条线制度的改革,增加预算透明度。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继续做好永登县、榆中县“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工作。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集中采购范围,健全市场运作和监督机制。推进税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体制,全面落实《*市政府非税收收入管理暂行办法》。加快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资金的支出要向低收入群体、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倾斜。(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五)推进区域性资本市场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金融办的职能作用,全方位推进银地银企合作。围绕*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加快*银行增资扩股步伐,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拓宽经营业务和发展空间,加快探索建立地方中小企业评估、放贷和监测的高效运行机制,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光大银行、民生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信用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兰设立分支机构和办事处,鼓励国内在兰银行和有条件的企业积极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扩大资本市场筹资规模。(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国资委)

(六)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按照科学化、制度化的要求,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程序和机制,逐步实行项目公示制度,建立咨询评估论证制度,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制度和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市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法》等六个专项办法。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资金管理,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完善重大项目稽察制度,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督。(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七)加快落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要逐步分三类进行改革。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强化公益属性,整合资源,加强政府监督。年内完成以岗位设置管理为主的事业单位改革任务,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同时,逐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相关财政政策(责任单位:市人事局)。积极稳妥地推进市房产经营公司“退事转企”改革的试点工作。(责任单位:市人事局、市发改委、市房产局)

四、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探索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健全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形成有利于节能减排和保护资源环境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垃圾、污水处理市场化进程,稳步推进水价改革,实施征收污水处理费,逐步将污水处理标准提高到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水平。(责任单位:市物价局)

(二)健全节能减排降耗体制机制。严格执行国家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将节能减排降耗目标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实行节能减排降耗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建立并实行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强化和完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和应用机制,加大对节能重点项目、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的财政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市经委、市财政局)

(三)探索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机制。按照省、市政府对发展区域经济和城市功能区建设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政策的优势,积极探索和研究环*都市经济圈的规划与运行机制,努力使我市率先在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和城乡一体化方面走在全省前列。(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四)加强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方面职责。提高基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提高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和自救能力。(责任单位:市政府应急办)

五、围绕解决民生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强对收入分配的监督和调节。完善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及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责任单位:市国资委)。贯彻落实在岗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秩序。(责任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人事局)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推进做实企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工作,逐步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节机制。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其他医疗保险制度之间在基本政策、标准、管理措施等方面的衔接,整合现有的医保管理资源,加快建立高效的管理平台。加快推进社区建设,逐步实现企业病退休人员、伤残人员的社区管理。继续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继续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责任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继续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发展,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责任单位:市房产局)

(三)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大力推进市属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要做好分类改革的前期调研和方案制订工作。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要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点,逐步推进股份制改革。勘察设计单位要深化内部人事、分配等制度改革,逐步改变为市场化经营的企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四)进一步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着眼于以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推动我市经济发展为目标,按照普及义务教育、扩大高中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方向,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改革。完善校长负责制,探索民主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校和科学决策。组织实施学校岗位设置和管理工作,落实工资制度改革配套措施。继续推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五)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制。重点是进一步理顺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系统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资源整合,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把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分配制度改革。积极落实23个文化事业单位退事转企改革工作。研究制定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放宽文化市场的准入,鼓励社会多元化资本投资,加快培育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年内完成县区文化体制改革任务。(责任单位:市文改办)

(六)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适时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方便、有效合理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努力缓解城乡地区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扩大的趋势。健全城乡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完善城市社区卫生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责任单位:市卫生局)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构建和谐*的体制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调整成立市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意见,即将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调整为市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围绕我市年度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改革形势,研究部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企业改革办公室和体制改革办公室,国企办原领导体制不变,设在市国资委;体改办设在市发改委,全面负责协调全市体制改革工作。县区政府也要相应成立统筹协调改革的领导机构,建立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

(二)积极完善深化改革的工作机制。发展改革部门要努力适应新时期改革工作的要求,继续坚持各级党委、政府对改革的统一领导和决策,做好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工作。主管部门要落实好牵头主抓改革的责任,切实加强部门内部以及各部门之间的改革协调和配合,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市发改委牵头抓好我市国家、省列专项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试点工作,及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全市改革动态及意见建议。

篇11

1.1对企业资金安全起到保护作用

资金是每个企业良好运行的基础,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后部支撑,在企业的发展管理中,资产问题是所有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企业的良好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工作是企业内部的安全防火墙,帮助会计财务管理保护企业的每一笔资金,为企业的资金安全提供坚强的护盾,使企业能够对自己的资金做到有效科学的掌控。内部控制工作包括很多方面,如控制企业周转资金在全部资金中的比例,调整企业中的每个项目的成本支出,盘点企业的剩余资金,对活动资金和内部物资采购的支出进行调整控制。这些措施都是对企业资金的合理配置,使每个新项目的开展都能有坚实的资金支持。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合理协调了企业所有资金的配置问题,保证了每笔资金的科学支出,顺利开展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也会加强企业监管力度,通过各种监督和管理工作,使企业会计财务部门与企业全体员工之间相互监管,使每一份工作都有具体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流转和支出,当问题出现时也能够及时问责、及时解决。

1.2为会计财务管理提供科学信息

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的日常经营,使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安排和活动计划能够科学合理,良好的工作计划使企业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内部控制使企业的现有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各司其职,使企业各种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最大化的帮助。会计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内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财务管理的企业资金会像流水一样失去控制。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内部财产信息的进一步保障,使企业每一笔账目都更加准确和真实。当前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存在很多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以致内部的账目信息经常会出现虚假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不仅有人为原因的干扰,也有一部分是因为企业内部和市场经济的客观因素。缺乏真实性的企业账目会使企业的资金运转和长远发展出现漏洞,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会因为自身的虚假信息使发展遭遇巨大的风险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内部控制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保证会计账目的真实和可靠,避免财务信息的虚假以及其带来的问题和风险。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反复核对企业的每一笔会计财务信息,及时发现会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使问题得到立即修正,这样,企业会计账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就能得到有效保障,也使会计财务管理工作能得到准确的信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帮助。

1.3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企业必须要设立专门的部门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工作,就是因为会计财务管理工作是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每一笔财务都能得到最大的利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也就是说,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经营管理发展中一些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加大资金周转速度和资源利用程度,使企业资金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进一步加大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计财务管理的效率也能大大提高,最终达到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目的。例如,对于企业中的会计财务管理部门,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促进其工作效率,使其部门和工作人员对企业存货和资金进行时刻监控和管理,并利用通过调查市场情况得到的科学有效的信息,对企业发展进行进一步的管理,规划出符合企业自身实力情况以及能够迎合市场供求需要的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进而降低企业剩余存货对内部资金的占有情况,使企业的每一笔资金运转更加灵活合理,让企业资产中的少部分资源为企业带来更多、更好的经济收益。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促使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时分析市场经济供求情况做好市场评估分析,尽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和资金投入。对于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良好的内部控制工作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薪酬分配方式,采用绩效考核的薪酬机制可以提高每一位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合理安排职位和工作,避免滥竽充数现象的发生。

2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的现状

2.1企业会计财务管理部门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一个企业要做到长远踏实的发展,不仅要多多寻求外部的发展空间,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也要注重内部的企业文化,完善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企业的资金提供保护,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保障。然而,我国跨级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理论起步相对较晚,使得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对内部控制工作的了解,没有真正了解到内部控制工作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忽视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在企业竞争中的强大优势,企业会计财务管理部门的内部控制意识也较为淡薄,使企业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或是已制定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缺乏重视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和运作。大多数企业内部控制意识淡薄,都是因为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是长期的,并不能短时间段内展现出内部控制制度为企业发展带来的效益,这使得大多数企业将内部控制制度置之高阁。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制度,但这些制度的来源都是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现有理论,并没有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由于缺乏适用性,这使得国外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效果大打折扣,导致一些企业会计财务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企业中得不到重视和良好的应用。

2.2企业会计财务管理部门的专业从业人员短缺

企业中的会计财务管理系统对整个企业的内部的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其所包含的内容也相对较为复杂和庞大,企业会计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掌握着企业发展的资金命脉,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资金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对企业各个部门的正常运作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例如,对后勤部门相关财政预算、支出,对企业全体员工的薪资计算和发放工作,对企业周转资金的分配等。而这些工作都需要企业会计财务管理部门中有相关专业的人员,这些员工必须掌握着专业的技能,能够对大量复杂的数据进行核对和计算,并得出科学准确的数据统计报告。企业会计财务管理部门的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会计财务管理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能够在进行财务工作的时候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份数据报告认真负责,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份会计财务信息的准确有效。但在实际的企业跨级财务管理部门,一些从事这份工作的专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掌握的专业知识老旧,并不符合最新的会计财务知识体系,缺乏与时俱进的终身学习理念,而且这种不以国家最新会计准则为标准的会计财务管理方式,会降低会计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严重时还可能会影响整个企业的财务规划,使其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或是由于不同于市场经济为自身的发展造成困难。还有一些从业人员,他们对目前先进的会计财务管理知识体系并没有做到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使企业的会计财务管理模糊,不能符合一个企业长远良好发展的要求。

2.3企业会计财务管理部门的财务风险控制薄弱

我国经济紧随世界经济发展的脚步,有时更会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企业急于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盲目扩张规模,对一些新兴甚至并未了解的项目进行大量投资,各种不成熟、缺乏管理控制的行为导致企业的资金时常出现周转困难的问题,以致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虽然,任何的经济投资项目都实际存在或多或少的风险,投资更是受多种复杂的因素影响,风险系数往往不可预测,一些项目可能最终无法为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收入,甚至有时会为企业的财务造成很大的损失。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企业会计财务管理部门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只关注到对资进流的控制,往往忽略了任何项目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这种错误的财务管理方式,导致企业投资中出现各种冒险行为,使整个企业承担着巨大的风险问题,所以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风险控制至关重要,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2.4企业会计财务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强度较弱

制定出好的内部管理制度若是得不到强有力的执行也无法对企业的运行产生良好的影响,只有具备良好执行力的内部管理制度才能使其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在现在企业的日常运行当中,大多数企业都学习采纳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但一些企业的管理思想较为落后,使制度的实际操作性较差。一些规章制度由于缺少监督管理,使其执行力度十分薄弱,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且制度与制度之间缺少相应的协调管理,特别是由于一些执行力较低的制度,导致企业精心制定的制度从一开始就缺少实际用途,使企业的良好运行受到影响。还有一些企业由于缺少与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相对应的控制管理体系和机智,使得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职能得不到正常发挥。而且由于缺少协调管理,各个部门与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配合度较低,使得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效果大大降低。

3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的方法

3.1提高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意识

很多企业在不了解内部控制的情况下,缺失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使得企业在会计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方面有所欠缺。企业管理者应该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确保企业管理高层和会计财务管理人员都对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持有良好的态度。工作人员应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同时制定完善的会计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对从事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适当开始会计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宣传工作,使大家不断提高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观念,积极配合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工作,确保会计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使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为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财会信息,并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3.2建立健全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企业良好运营的基础。企业应该明确财务工作岗位的责任制,使每一位企业员工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各司其职,尽心负责,保证企业的各项会计财务管理工作良好进行。明确每一个职位对应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发生问题时才能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改正。加强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内容、发展方向和计划,制定科学、严谨、可靠的财务分配使用制度,对企业各项活动和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的每一笔财产都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促进企业中各项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并且企业在进行每一项财务支出、资金流动时,都应做到有理有据,应当对所有的财产活动的发票做到统一的检验、分类和保存,便于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方便了企业的审计工作,为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规范性、真实性、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3.3大力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工作人员及整体队伍的综合素质展现着一个企业的软实力,在聘用、提拔员工时,要在综合实力和素质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检验和审查,严把质量关。企业内部也应该经常对员工进行学习培训,利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对会计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巩固和更新,使其更好的处理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企业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宣传和引导,鼓励员工认真负责地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更要对滥竽充数的员工予以惩罚,做到奖惩分明。在分配岗位时,要严格遵循职位分离的原则进行,并实施定期轮岗制度,避免单一岗位单一人员在其岗位上的贪污、舞弊等不良现象,促使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能够最大化的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4加强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内部监督

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安排都需要一定的监督和指导,这样才能为企业的良好运营提供有效保障。企业内部控制及内部监控应该渗透入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项工作中,使内部监督做到日常化,在这种普遍的监督基础之上,还应该对企业的行政工作和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加强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内部监督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使会计账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企业管理者只有掌握到真实的会计财务信息和负债情况才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根据大量的科学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良好的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内部监督可以使企业总会计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效率得到大大提升,获得更多的资金收益,促进企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3.5合理运用现代电子信息处理技术

近些年来,电子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科学准确的应用进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能使企业会计财务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在开展会计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工作时,若能将电子信息处理技术很好的应用进工作中,并不断改善电子信息处理技术,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会计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构建一个良好的企业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共享平台管理体系,使会计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从业人员能够将各个部门的财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并对企业整体的资金运转进行实时并且科学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为企业管理高层提供最新的、准确的、可靠的财会信息,使的企业的发展更具财产保障,也使得发展的方向和具体计划更具可实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