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26 23:25:2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篇1

2011年全行业累计完成钟表(含零配件及定时器)工业总产值约470.0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约21.1%,其增速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

其中成品表及表心产量10.34亿只,与上年同比增长约1.5%(其中自产机心6.84亿只);增速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其工业产值约227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约13.5%,增速比上年下降4个百分点。

成钟及钟心产量6.33亿只,与上年同比减少约3.4%(其中自产机心 6.3亿只), 增速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其工业产值约183.0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约29.4%,增速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

钟表分类别生产情况

成品表生产量值

2011年1-12月全行业生产成品表(含进口机心组装)约7.79亿只,工业产值约 195.0亿元。

其中生产机械表约0.254亿只,产值约18.5亿元;生产石英电子表约7.53亿只,产值约176.0亿元。

表分品种生产量值及占比

2011年全年机械表产量约0.254亿只,占成表产量的3.3% ;石英电子产量约7.53亿只,占成表产量96.7%。

2011年全年机械表产值约18.5亿元,占成表产值的9.5%;石英电子表产值约176亿元,占成表产值90.5%。

钟分品种生产量值及占比

2011年1-12月全行业累计生产成品钟(含进口机心组装)4.92亿只;工业产值约144.0亿元。

其中生产机械钟约0.05亿只,工业产值约2.1亿元;生产石英电子钟约4.87亿只,产值约142.0亿元。

按品种、量值分析占比显示:1-12月机械钟产量占成钟产量的1.0%,石英电子钟占99.0%;机械钟产值占成钟产值的1.5%,石英电子钟占98.5%。

总结:经济效益较快增长

2011年1-12月份,钟表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221.6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2.9%;累计实现利税总额17.8亿元,同比增长30.3%,其中实现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27.4%;但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1.0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54.2%。产成品存货13.0亿元,同比增长27.4%。

2011年全行业累计钟表出口情况

钟表累计总出口量值

钟表及其零配件和定时器进出口总额为69.5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6.89亿美元,是历年来出口额的最高水平,与上年同比增长21.0%,其增速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顺差4.3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3亿美元。

出口额中成表及表心出口额为19.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1.5%;时钟及钟心出口额为10.17亿元,占出口总额的27.6%。

手表分品种出口量值及占比

2011年机械表出口量同比减少13.91%,出口额同比增长14.11%。

2011年电子表出口量同比增长0.44%,出口额同比增长11.38%。

2011年机械表心出口量同比减少1.14%,出口额同比增长38.89%。

2011年电子表心出口量同比增长10.66%,出口额同比增长128.72%.。

时钟分品种出口量值及占比

2011年机械钟出口量同比减少7.72%,出口额同比增长24.82%。

2011年电子钟出口量同比减少5.41%,出口额同比增长13.90%。

2011年机械钟心出口额同比减少0.30%。

2011年电子钟心出口量同比增长17.84%,出口额同比增长25.26%。

2011年设本文由收集整理备及仪器仪表用钟出口量同比减少40.51%,出口额同比减少37.95%。

钟表分类别出口情况

2011年机械表及表心出口量约0.14亿只,出口额约1.10亿美元。

2011年电子表及表心出口量约9.39亿只,出口额约17.90亿美元。

2011年机械钟及钟心出口量约0.04亿只,出口额约0.20亿美元。

2011年电子钟及钟心出口量约5.44亿只,出口额约9.91亿美元。

其他包括钟表零配件、定时器、时间记录器及类似计时仪器等,总出口量约0.98亿只,出口额约7.71亿美元。

加工贸易及占比

2011年总出口额中加工贸易额为18.4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转贴于

50.0%;一般贸易额为18.45亿美元,比去年增长3个百分点。

篇2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工业经济指标回落较明显,与今年一季度相比,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基本持平,经济发展稳步前行。1-5月份,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产品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同比分别增长6.8%、-5%、0.3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3%,市民、农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8%、14.3%,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4.4%,国地税税收同比增长6.4%。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全区整体经济运行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三平稳、三提高、三下滑”。

(一)“三平稳”

(二)“三提高”

2、居民收支提高,消费价格高位徘徊。1-5月份全区市民、农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87%、14.3%,消费支出分别增长13.8%、17.4%,收支持续较高增长,跑赢了其他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今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在103%以上,主要是食品价格指数较高,在107%左右。5月份食品价格较上月下降1.8%,但1-5月份食品价格指数仍然达到了107.3%。

篇3

二、投资增速继续回升,重点项目进展良好。

我区城改项目的投资较快增速及保障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使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持续回升态势。截止9月底,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3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较一、二季度分别回升0.6、0.8个百分点。重点建设项目进展良好,提前四个月完成《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为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重要支撑。前三个季度,91个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4.25亿元,超过节点进度要求12.4个百分点。其中,9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26.33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104.9%。重点在建项目中有69个项目完成时间节点任务,28个项目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重点在建项目中,综合改造类、房地产类项目占全区重点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的68.02%,其投资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商贸类项目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投资任务。

三、消费市场持续活跃,批发零售仍占主导。

行政中心、铁路北客站、世园会、地铁二号线、汉城湖景区等项目的运营给我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持续的商机和消费效应。我区住宿、餐饮、批发和零售等产业得以发展,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达到33.0%、22.6%、33.6%和21.7%。这些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消了汽车销售增速不甚理想的状况,消费市场继续保持活跃态势。截至9月底,我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8.1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较上年同期和上季度分别提高了0.2、0.7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看,批发和零售行业仍然占据我区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地位,全区限上批零企业实现零售额191.15亿元,占全区社消总额的96.5%。住宿餐饮业成为我区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快速增长潜力的产业。

四、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篇4

一、年初以来的工作概况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1-9月,全市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为省年度目标任务的53%。其中,公路完成投资7.3亿元,水运完成投资1.2亿元,站场1亿元。

(二)交通运输量稳步增长。1-9月,全市完成公路客运量及周转量分别为5305.2万人、36.94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及周转量和水路货运量及周转量分别为1.24亿吨、154.58亿吨公里和1136万吨、29.8亿吨公里,较好地完成了重要时段、重点物资运输任务。 

(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今年以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全面进行安排部署,但由于受国省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和压减投资项目政策影响,我市交通项目建设进展放缓。一是高速公路建设有序推进。祁东归阳至常宁蓬塘高速项目征地拆迁已经全线启动,祁东县、常宁市征地工作已基本完成,控制性工程施工已启动。二是干线公路建设推进迟缓。今年要求完工5个干线公路项目稳步推进,其中S231祁东凤歧坪至城连墟、衡阳县西渡至界牌、武广衡山西站至黄花坪3个项目路基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路面施工;衡东杨林至高湖、耒阳余庆至长坪2个项目正在进行路基施工;三是农村公路建设进展顺利。截止9月底,我市累计完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和通客班车线路窄路加宽459公里、1768公里,分别为年度目标任务的73.5%、90.2%。四是水运站场建设有序推进。江2000吨级航道建设二期工程进展顺利,大源渡二线船闸船闸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上下游人字门全部安装就位,上下游引航道正在施工,闸室墙后回填基本完成。湘江永州至衡阳三级航道改扩建工程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已经获批,即将开工建设。祁东归阳港千吨级码头正在进行“三通一平”,高湖汽车站、茅市汽车站主体施工已经基本完成;白沙物流园已经全面建成投产,衡缘物流园、红光物流园正在抓紧园区道路及仓库建设。

二、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一)国省补助资金到位率低。2016-2018年省厅安排的18.7亿元国省补助资金,至今仅到位5.5亿元。2019年第一批交通建设计划4.47亿元资金计划已经下达,但省财政厅尚未下达资金指标。我市衡阳县西渡至界牌和耒阳市余庆至长坪项目按年初工作目标要在年内实现建成通车,目前已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82%和45%,但国省补助资金到位率仅为32.36%和14.47%,项目建设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二)要素保障不足。干线公路方面,由于投资政策变化和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交通筹融资渠道缩窄,地方配套资金难以保证,加上国土、环保等要素资源刚性约束加强,砂石等原材料价格、征地拆迁成本上涨,严重制约新开工项目的实质性建设。农村公路方面,农村公路项目点多、线长、面广,地方自筹资金有一定缺口但总体不大,主要是国省补助资金、专项债券到位后被纳入县财政统筹,导致建设资金紧张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受环保督查影响,地材价格涨幅较大,提高了建设成本,影响了施工队伍积极性。

(三)不良天气因素影响。今年7月以来,我市降雨较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由于连续晴天少,对在建项目的路基工程造成较大影响,边坡也出现多处塌方,对工程进展造成较大影响。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篇5

(一)全市工业经济延续去年以来的稳定增长态势,增幅高于全年计划目标。截止4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2.73亿元,同比增长19.3%,与去年1-4月份工业增加值比增24.09%相比,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放慢了4.79个百分点,基本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走势,增速有所放缓。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5.6亿元,增长25.68%;实现工业利税69.7亿元,增长21.3%,工业生产、销售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增速均高于全年工业发展计划目标增速。

按隶属关系来看,中央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48亿元,增长4.17%;省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9.11亿元,增长16.41%;市及市以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1.14亿元,增长22.74%。

按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1.25亿元,增长10.85%;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1.49亿元,增长20.38%,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例由去年同期的23.6:76.4变化为23:77,重工业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

按经济性质来看,公有制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129.75亿元,增长12.37%;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92.98亿元,增长27.56%,其中三资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53亿元,增长10.65%。

(二)工业产品出口稳定增长。1-4月份,全市对外贸易势头良好,出口持续增长,出口总额累计完成7.18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势强劲,出口完成3.66亿美元,同比增长90.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现4423万美元,增长79.8%。骨干企业出口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重汽集团、山水集团、轻骑集团、玫德铸造、松下公司5家大企业1-4月份出口2.16亿美元,增加出口1.36亿美元,拉动全市出口增长23.7个百分点,其中重汽集团增加出口9331万美元。

(三)重点工业产品产量生产增势强劲。从全市重点调度的50种工业产品看,有37种产品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占74%。其中投资类产品和部分轻、纺织产品保持稳定增长,如水泥熟料增长53.41%,水泥增长40.53%,钢增长15.84%,钢材增长26.04%,生铁增长21.09%,载货汽车增长20.44%,改装汽车增长26.77%,变压器增长33.44%,电站锅炉增长33.64%;半导体器件增长48.51%,灯具及照明装置增长42.82%,机制纸增长36.66%,塑料制品增长36.85%,布增长78.14%,纱增长3.6%等。

(四)工业经济效益较一季度有所好转。1-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利税69.7亿元,同比增长21.3%,增幅较一季度上升1.45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8.16%,较一季度上升1.2个百分点;亏损面达到20.91%,比一季度下降1.0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数较一季度减少17户;亏损企业亏损额为4.1亿元,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下降19.8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的好转主要得益于几户大企业经济效益的上升和全市规模工业的亏损情况有所好转。

(五)规模经济特征更加突出。在政府多年来扶优扶强政策的推动下,我市工业的规模经济特征更加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70户,同比增加5户。合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3.94亿元,实现利税42.26亿元,实现利润16.82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61.5%、60.64%、54.2%,均超过了50%。济钢、重汽、炼油三家企业1-4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7.44亿元,同比增长32.68%,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32.2%,对全市的贡献率达到38.9%,拉动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9.98个百分点,规模经济特征更为明显。

(六)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比重明显提高。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有制企业达到1318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99家;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和利润的增幅分别为27.56%、30.34%、37.18%和38.28%,分别高出全市平均增幅8.26、4.66、15.86和30.1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工业增加值92.98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5.68亿元,利税33.49亿元,利润19.6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41.75%、46.2%、48.1%和63.3%,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7、1.65、5.56和13.78个百分点。

(七)、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是当前企业增产的主动力。截止4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241.8亿元,同比增长13.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1.93%,同比上升8.58个百分点。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排前50位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看,除8户同比减产外,其余均增产,其中,增幅达到3位数的有6户;50%-100%的5户;20%-50%的7户;10%-20%的13户;10%以下的10户,还有1户为去年3月后投产的。

(八)煤电供求基本协调。今年以来,煤炭、电力等重要生产要素供应保持稳定。1-4月份,我市重点用煤企业累计购进煤炭319万吨,消耗288万吨。截止4月底,重点用煤企业煤炭库存48.2万吨,比年初增加5.5万吨。1-4月份,全市发、供、用电保持增长的势头,电力生产和供应安全稳定,确保了国民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全市累计发电量为28.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6%;全社会用电量为5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其中工业累计用电3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3%,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4.3%,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虽然当前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形势较好,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和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将制约工业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引起重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生产增幅明显回落。截止4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幅列全省十七个地市的最后,比全省平均增幅低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4.79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落2.35个百分点,增速有所放缓。

(二)、全市产销率不高。1-4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衔接效果不如去年同期,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734.2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产品销售率96.95%,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

(三)全市工业经济效益增幅偏低。今年1-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虽然比一季度有所好转,但与去年同期相比,经济效益增幅仍呈现回落态势,截止4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利润31.02亿元,同比增长8.16%,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了9.7个百分点。

篇6

(一)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实现v字曲线发展

经市统计局核定,一季度,全县县内生产总值完成57878万元,现价同比增长9.4%,可比价增长5.7%,完成年度计划31.4亿元的18.4%,全县经济增长从一季度以来,走出了一条v字型反转曲线(如图一所示)。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313万元,现价同比下降10.3%,可比价下降11.6%,现价拉动县内生产总值增长-2.9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8.9亿元的1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6945万元,现价同比增长18.4%,可比价增长7.5%,现价拉动县内生产总值增长4.9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9.94亿元的17%;第三产业增加值27620万元,现价同比增长16.4%,可比价增长13.9%,现价拉动县内生产总值增长7.4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12.56亿元的22%。非公经济增加值31776万元,占县内生产总值的54.9%,同比增长14.0%。三次产业经济结构为23:29.28:47.72。

(二)百年不遇连旱持续,农业经济损失较大

从秋季以来百年不遇的秋冬春连旱持续和动物疫病影响,小春受灾严重,生猪养殖规模下降,种植业经济下滑。截至今年3月25日,全县小春农作物受灾167676亩,占播种面积的98.1%;成灾147853亩,占播种面积的86.5%;绝收103457亩,占播种面积的60.5%。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21278万元,同比下降8.6%,完成年度计划12.9亿元的16.5%,其中,种植业(一季已收获的产品,按产值计算产品法的规定,只有收获入库的产品才能算产值)产值3496万元,同比下降35.3%;林业产值280万元,同比下降9.7%;牧业产值16412万元,同比下降0.4%;渔业产值540万元,同比下降10%;服务业产值550万元,同比增长10%。

小春粮经作物减产。干旱致使全县小春农作物大面积受灾,损失较大。预计小春总播种面积170889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65453亩,比去年减少10363亩,下降13.7%;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5436亩,比去年增加亩,增长1.9%,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由去年的42:58调整为今年的38:62。预计小春粮食总产205万公斤,比去年下降81.8%,造成经济损失1800万元;油料总产163万公斤,比去年下降57.5%,造成经济损失990万元;蔬菜总产6450万公斤,比去年下降26.8%,造成经济损失4000万元。

畜牧业生产趋缓。连旱持续和动物疫病影响,养殖户信心不足,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存栏不足,短期内会影响全县畜牧业生产。3月末,大牲畜存栏50083头,同比增长1.0%;累计出售和自宰的肉牛8200头,同比增长0.8%。生猪存栏136061头,同比下降8.2%;累计出栏103986头,同比下降5.7%。羊存栏57252只,同比增长0.5%;累计出售和自宰12772只,同比下降1.2%。累计出售和自宰的家禽56.7万只,同比下降2.9%。

(三)工业经济止跌回升,重点企业限电停产

工业经济止跌回升。受连旱持续,电力供给不足的影响,全县磷化工支柱产业除振欣化工有限公司外,今年以来,盘溪磷化工片区4户企业全部停产,使全县工业经济增长对县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降低。工业口,一方面抓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建成项目开工率;另一方面抓住市场回暖,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增速大幅上升的时机,千方百计增产促销,全县工业经济实现了从2月份以来止跌回升的势头(如图二所示)。一季度,全县现价工业增加值完成13525万元,同比现价增长16.7%,可比价增长4.3%,完成年度计划7.57亿元的17.9%。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50239万元,同比现价增加3974万元,增长8.6%,完成年度计划30亿元的16.7%,其中,国有工业2346万元,同比增长21.6%;集体工业234万元,同比下降44.2%;合资、股份制工业9356万元,同比下降15.2%;私营及个体工业38303万元,同比增长16.5%。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矿电、建材产业产值完成23729万元,同比下降13.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经济的贡献较低。全县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户,完成现价工业增加值3808万元,同比现价增长3.1%,可比价下降7.9%;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2741万元,同比现价下降6.9%。亏损企业达15户,亏损面56%,亏损额1515万元,比去年减亏399万元,其中,云南马龙产业磷化工公司减少亏损625万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92万元,同比减少1722万元,下降11.5%。实现利税-233万元,同比减少221万元,其中:利润总额-835万元,同比增加335万元;应交增值税514万元,同比减少540万元,下降51.2%。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对经济的贡献提高。全县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增加值9717万元,同比现价增长23.1%,可比价增长10%。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7498万元,同比现价增长15.1%。

企业开工率不足。一季度,全县生产水泥16.62万吨,同比增长56.8%;生产拖拉机178台,同比增长2.9%;石墨及碳素制品155吨,同比上升64.9%;生产黄磷362吨,同比下降90%;生产原煤5.6万吨,同比下降15%;生产多色印刷品4.5万对开色令,同比下降20.1%;发电量308万千瓦小时,同比下降83.3%;砖956万块,同比下降4.6%。

(四)投资持续平稳增加,工业项目投资下降

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789万元,同比增长24.5%,完成年度计划21.45亿元的1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31万元,同比增长26.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198万元,同比下降20.7%;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1160万元,同比增长20.2%;农村私人投资完成5800万元,同比增长101.5%。

从三次产业投资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827万元,同比增长419.7%,占投资总额的1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700万元,同比减少32.7%,占投资总额的18.2%,工业项目较去年4749万元减少49万元,同比下降1%,建筑业投资下降10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262万元,同比增长38.5%,占投资总额的70.8%。

重点类工程投资增加。一季度,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2827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1%;采矿业完成投资101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3.9%;制造业完成投资118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4.6%;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251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9.7%;交通运输完成投资1986万元,占投资总额的7.7%;批发和零售业完成投资88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3.4%;房地产业完成投资6775万元(含农村私人建房投资),占投资总额的26.3%;水利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534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20.7%;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完成投资2635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0.2%。

农村投资增长较快。城镇投资完成18829万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4631万元,同比增长26.4%。农村投资完成6960万元,同比增长81.1%,其中:农村非农户完成投资1160万元,同比增长20.2%;农村私人完成投资5800万元,同比增长101.5%。

(五)财税收入平衡增长,金融贷款增长较快

一季度,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9178万元,同比增加1415万元,增长18.2%。地方财政预算收入5617万元,同比增加512万元,增长10%,完成年度计划22580万元的24.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788万元,同比增加119万元,增长2.5%。地方财政支出12571万元,同比增加2421万元,增长23.9%。

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1157万元,同比增长55.1%,比年初增长7.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5017万元,同比增长17.6%,比年初增长4.2%。金融机构存贷差为83860万元,存贷比为1:0.66。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6380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264万元,增长20.9%,比年初增加11119万元,增长7.3%。人均储蓄7828元,同比增加1328元,增长20.4%。

(六)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利用县外资金下降

一季度,实际利用县外资金5191万元,同比下降55.5%,完成年度计划11亿元的4.7%。其中:实际利用市外国内资金3741万元,同比下降57.9%,完成年度计划9亿元的4.2%;实际利用县外市内资金1450万元,同比下降47.7%,完成年度计划2亿元的7.3%。出口88万美元,同比增长46.7%,完成年度计划450万美元的19.6%。

(七)消费品市场活跃,城乡居民收入增加

一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97万元,同比增长17.7%,完成年度计划7.6亿元的20.8%。人均实现购买力755元,同比增加112元,增长17.4%。主要价格指数回升(以上年同期累计为10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06.88,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6.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0.5。

受教师实施绩效工资、其他事业单位发放临时补贴、部份企业发放奖金等因素拉动,职工工资大幅增加。一季度,全县职工工资总额7705万元,同比增长35.8%。职工平均工资7132元,同比增加1728元,增长32.0%。

县城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受职工工资收入及财产性收入增加拉动,县城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据县城居民住户抽样调查,县城居民人均总收入4931元,同比增加768元,增长18.4%。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3元,同比增加619元,增长17.6%。

农民人均纯收入略有增加。受干旱影响,加之畜牧业生产下滑,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大幅下降,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农民人均总收入1384元,同比增加37元,增长2.7%;农民人均纯收入851元,同比增加24元,增长2.9%。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372元,同比增加101元,增长37.3%;家庭经营收入359元,同比减少96元,下降21.1%;转移性收入83元,同比增加18元,增长27.7%。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总量较小,增幅不大

一季度,全县现价生产总值完成57878万元,仅占全市总量1758004万元的3.3%,总量处于全市第8位,同比增长5.7%,增幅处于全市第7位。在全市增幅处于第8位的江川县和第9位的峨山县,其总量都比我县大,发展差距继续扩大。

第一产业经济总量,我县仅次于通海县和江川县,处于全市第3位,一季度同比下降11.6%,下降幅度较大,处于全市第7位,在可比因素条件下,属于旱灾减收正常中的不正常现象。第二产业经济总量较小,处于全市第8位,一季度增幅处于全市第7位。第三产业经济总量处于全市第7位,一季度增幅处于全市第2位。

从我县县内生产总值增长趋势(图一)来看,今年一季度虽然保持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回升势头,但增幅有明显减缓放慢的趋势,主要是第一产业旱灾减收下降幅度太大,第二产业的磷化工限电停产的影响。

(二)连旱现象持续,备耕较难

据气象部门资料显示:从9月1日至今年3月7日,全县平均降水量82.6毫米,比1960年以来(头年9月1日至次年3月7日)平均降水量258.4毫米减少175.8毫米,下降68%,平均气温高达15℃,是1960年以来最高。虽然近期降下几场小雨,但由于地面温度较高,空气相对湿度较小,蒸发量较大,土壤失水严重,水库、坝塘和大多数水源点基本干涸,给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据水利局提供资料:截至4月13日止,全县52个村委会150个村民小组38951人、61262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全县34个村民小组7316人仍在靠拉水解决人畜引水问题。全县水库、坝塘共201座,总库容3945万立方米,末蓄水量3129万立米,蓄水率79.3%,目前蓄水量1610.5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1518.5万立方米,下降48.5%,蓄水率仅为40.8%,全县拥有小坝塘177座,已干涸81座,占45.8%。

因连旱现象持续,预计小春种植业经济损失达7000万元,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受连旱持续和动物疫病影响,生猪提前出栏80000头,牛提前出栏1382头;猪死亡387头,牛死亡14头,羊死亡73只,家禽死亡3074只,仔猪死亡0头,家禽空栏100000只。也将给大春备耕和正常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

(三)工业规模较小,贡献率低

一季度,全县现价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50239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593152万元的1.9%,总量处于全市第8位,增幅处于全市第8位;工业增加值完成13525万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1091327万元的1.2%,总量处于全市第8位,增幅处于全市第8位,总量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主要是规模以上企业的经济规模太小。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相对不少,经济规模太小。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企业347户,我县占27户,处于全市第四位,与江川持平。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45739万元,扣除红塔集团后,平均每户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97万元(如图三所示),全县平均每户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71.89万元,平均每户企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仅为全市平均数的12.4%。规模以上企业的经济总量处于全市第9位,增幅处于全市第9位(如图四所示)。从图四可以看出,全市各县(区)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差距相当大,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增长最快的是易门县,第二位的是新平县,第三位的是澄江县,第四位的是元江县,第五位是红塔区,第六位的是通海县,第七位的是江川县,第八位是峨山县,第九位的是县,发展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规模以下企业经济总量相对不小,差距逐步缩小。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下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47413万元,全县规模以下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7498万元,占全市的10.8%,处于全市第3位,排在通海县和红塔区之后,全市同比增长17.32%,全县规模以下企业同比增长15.1%,增幅处于全市第6位,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如图五所示)。从图五可以看出,全市各县(区)规模以下企业发展差距不是很大,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下企业增长最快的是澄江县和新平县,红塔区和通海县的增幅也较快,易门县和县差距不是很大。

从一季度全部工业企业的发展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发展情况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从纵向分析,我县磷化工产业因限电而停产,造成工业经济总量较小,拉动县内生产总值贡献较低;从横向分析,全市金属制造业、磷化工、水泥制造等高耗电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都在限电。一季度,全市生产黄磷10166吨,我县仅生产362吨,占全市的3.2%;全市生产水泥194.6万吨,我县生产16.62万吨,占全市的8.5%;全市完成累计供电量20.7亿度,我县完成累计供电量4690万度,占全市的2.3%。企业信心不足、规模经济小、开工率不足、固定成本较高,附加值较低、工业增加值率不高等问题,是我县当前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要问题。

(四)项目开工不足,增速减缓

一季度,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6亿元,同比增长43.3%,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789万元,同比增长24.5%,占全市的6.5%,总量处于全市第7位,增幅处于全市第7位(如图六所示)。在总投资中,房地产业完成投资6775万元,占投资总额的26.3%,房地产业投资所占比重较大,成为一季度投资的亮点。房地产增加值完成1550万元,占县内生产总值2.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的水平,说明我县房地产投资不会形成过热的现象。一季度,投资平缓的主要原因是,新开工项目不足,盘溪和青龙两个磷化工片区建设项目还没有开工建设,500kv宁州输变电工程南网公司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110kv恩永输变电工程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35kv新城输变电工程正在做项目前期工作,老独寨水电站还等待南盘江流域水资源规模调整的批复,玉珠公司日产3000吨水泥熟料项目正在做主体工程开工前准备工作,年产120万吨磷矿石浮选项目只进行了场地平整工程。这些项目预计要到今年五月份才能开工建设。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抓备耕,保小春损失大春补实现

由于连旱持续,全县小春作物大量减产,导致全县春耕生产整地难、育苗育秧难,按节令播种移栽难,经济作物生产恢复也难。面对严峻旱情,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户顺势应时调整种植业结构,依靠科技抗旱保春耕,努力确保小春损失大春补目标实现。要按照“市场引导、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着力抓好烟、畜、果、菜四大产业发展,全年计划农作物播种面积44.4万亩,其中,烤烟10.67万亩、蔬菜10万亩、油料3.3万亩、核桃2万亩、柿子5000亩、柑桔3300亩,粮经比例40:60。努力完成农业总产值12.9亿元,保小春损失大春补目标实现。

科学抗旱,确保完成烤烟指令性计划。今年全县计划烤烟种植面积106700亩,收购烟叶1600万公斤。为了完成全年烤烟指令性计划,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育苗、移栽、管理、烘烤、收购等各环节,作了深入细致的安排部署。对田烟土地流转除原计划3500亩外,对新增土地流转5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00元的奖励措施。加强烟区水窖补水工作,全县计划水窖补水25000口,每补满一口水窖补助100元,确保烤烟按照节令移栽。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全市今年建设4件中型水库、6件小(一)型水库和26件小型库坝除险加固工程的机遇,开工建设糯节河水库、白龙河水库径流区生态恢复、南盘江治理项目,加大小水库、小坝塘和水源点建设力度,加强分水岭水库预研工作,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建设一个大型水库,解决青龙镇片区和宁州镇北片区耕地灌溉水源问题,逐步提高抗旱、抗灾能力。

(二)抓工业,保“十一五”目标实现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预期的县内生产总值是在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32亿元以上。到县内生产总值完成283157万元,前四年年均增长15.3%,与规划预期的14.9%的年均发展速度,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与“十一五”预期目标相差36843万元,只要县内生产总值增长13%,目标就能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0684万元,“十一五”目标是73000万元,已完成增加值84958万元,提前一年超预期目标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4421万元,“十一五”目标是106000万元,已完成增加值111133万元,提前一年超预期目标实现。预计县内生产总值达到321000万元,第一产业预计完成增加值89000万元,第三产业预计完成增加值12560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要增长22%以上,总量达到106400万元,才能完成县内生产总值翻番目标。

保“十一五”县内生产总值翻番目标的实现,工业增长是关键。今年工业增加值要完成83400万元,增长速度要达到25%以上,其中,规模以下企业增长要达到26%,总量达到606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增长要达到24%以上,总量达到22800万元。抓住规模以上27户工业企业的发展,就抓住了保“十一五”目标实现的牛鼻子。

(三)抓龙头,保工业经济做大目标实现

对一个欠发达县域经济而言,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工业,工业发展的关键在龙头企业。当前,我县还基本属于高耗能资源型工业,全县工业存在基础较差、规模较小、附加值低、积累不足、承载就业较少等困难,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现金性财务风险和收支性财务风险,企业资产结构不好,企业家长期战略规划的信心不足,不可能从面上形成较大突破,只能从相对具有某些优势的行业上进行突破,从培育龙头企业的点上进行突破。在一个欠发达县搞工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最关键,龙头企业的带动最有效。要集中有限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培育龙头企业,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做大,才能做大全县工业经济的规模。

在抓好龙头企业培育的同时,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生产企业的协调、引导等服务工作,加大对企业家队伍的学习培训力度,特别是经济知识、管理知识、会计知识等的培训工作。严格统计报表制度,建立信息对称制度,推行领导联系重点企业服务制度,逐步提升企业信用等级,培养企业家的长期战略眼光,合理收益思想。工业领域不像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有短、平、快行为,工业项目的投入普遍较大,任何产品在市场均等价格机制作用下,都有一个合理的收益率,附加值在高的产品也有一定的投资回收期。当企业实际产出大于或等于潜在产出时,企业盈利能力增加,投资的货币时间价值增加,竞争力增强,有做大的预期实现基础;当企业实际产出小于潜在产出时,企业可能亏损,存在被市场淘汰的预期可能。因此,培育龙头企业,树立企业家长期战略眼光,是发展县域工业经济的重点工作。

篇7

(一)农业生产开局较好,畜牧、水产生产稳步增长。

(二)工业经济低位运行,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部分行业生产有所回升。一季度,全市36个行业有28个行业完成产值较上年同期增长,20个行业完成产值增幅达两位数(不考虑价格因素),一些主要行业增速仍然较低。

从工业目前存在问题看,我市工业生产形势仍然较严峻,主要表现为:

一是支柱产业生产降幅过大,经济恢复任务仍然艰巨。一季度我市石油加工炼焦业下降32.7%、电力生产供应业下降9.12%。另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仍处于低速增长。由于我市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生产下滑或低速增长,直接导致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大幅缩水,给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增加了较大难度。

四是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回落,市场需求仍显不足。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延续降势,3月份下降9.32%,降幅比上月扩大0.77个百分点。一季度平均下降8.7%(去年同期为上涨6.19%),比全省低1.9个百分点。价格的持续下降,反映出相关产品需求仍然相对不足,前期产能过剩矛盾一时还难以彻底解决,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受到外需下降的抑制。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房地产投资出现下降。

一是在建投资项目增多。今年13月份,全市城乡50万元以上在建投资项目1004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47个。

二是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从投资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65亿元,同比增长54.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01亿元,同比增长39.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3.15亿元,同比增长17.1%,占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3.6:50.8:45.6。

四是房地产投资下降。从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情况看,今年1

投资存在主要问题是新开工大项目少。今年13月新开工项目355个,均为亿元以下项目。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完成投资分别为47.56亿元、18.48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分别增长6.7%、31.7%。

(四)物价继续走低,消费市场增势逐步减缓。

分地区看,农村消费市场回落快于城市。3月份,县及县以下市场实现零售额为3.85亿元和6.25亿元,分别增长8.8%和14.0%,分别比上月回落8.1和4.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与上月相比,零售业增幅回落4.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幅回落9.1个百分点。从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增势初显减缓迹象。

(五)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减少,居民收入、在岗职工工资增势趋缓。

受企业效益下滑影响,职工工资增幅放缓,加之部分企业裁员,影响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0.66元,同比增长8.1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8.78个百分点,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减少7.64%。一季度,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5460元,同比增长14.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8个百分点。

(六)外贸出口严重受阻,外商直接投资下降。

相关数据表明,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仍在继续恶化,全国经济尚未出现明显转暖迹象。从我市一季度主要指标数据看,尽管中央和地方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很大,但市场需求不足状况仍在发展。

二、几点建议

当前,**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机遇与困难并存,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如何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发展中寻求突破,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发展,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奋斗和不懈努力。我们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一)扩大投资保增长。把握国家宏观政策,继续把投资拉动作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一是积极争取中央预算投资项目。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符合国家政策的项目进笼子,争取更多的国家项目资金对我市的支持。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牢固树立项目立市的理念,依托基础产业引进大项目,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企业集团,突出抓好一批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大拉动作用的产业项目,招大商、引巨资,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三是要加大民间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对民间投资的引导,拓宽民间投资融资渠道,促进民间投资加快发展。四是优化投资结构。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调整投资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大项目资源,促进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项目投资水平,以大项目建设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跨越式发展,推进经济快速增长。五是确保房地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的投入,以起到维持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改善低收入者生活条件、扩大消费的目的。在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和投入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引导房地产价格向合理水平过渡,缓解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困难,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活跃,促进房地产业走上平稳、健康、良性发展轨道。

(二)抢抓工业稳大局。要继续把发展工业作为振兴**的核心任务,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立足现有基础,突出发展石油加工、精细化工、汽车配件、建材、医药、纺织服装、造船、食品等支柱产业,快速壮大其规模和竞争力,着力构筑支撑新型工业化的支柱产业体系。二是不断壮大规模经济,加快扩张优势企业,按照优势优先、扶优扶强的原则,从化工、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建材、纺织服装、造船等行业进行评估和筛选,积极培育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采取企业上市、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协作配套、产品延伸等多种手段,实现企业规模扩张,形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大公司,增强核心企业对全市工业的支撑带动作用。三是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为民营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提高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保障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四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积极发展创业投资,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联动政府、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构建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增强创新能力。着力从企业内部挖潜增效,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内部效益,提高企业自主生产能力。五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要切实落实好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进一步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抓住央行两率下调,银根松动的机遇,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获准新增信贷额度的解困和扶持作用,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

篇8

(一)农业生产开局较好,畜牧、水产生产稳步增长。

(二)工业经济低位运行,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1 2 3 4 5 6 7 8 9 一是部分行业生产有所回升。一季度,全市36个行业有28个行业完成产值较上年同期增长,20个行业完成产值增幅达两位数(不考虑价格因素),一些主要行业增速仍然较低。

从工业目前存在问题看,我市工业生产形势仍然较严峻,主要表现为:

一是支柱产业生产降幅过大,经济恢复任务仍然艰巨。一季度我市石油加工炼焦业下降32.7%、电力生产供应业下降9.12%。另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仍处于低速增长。由于我市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生产下滑或低速增长,直接导致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大幅缩水,给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增加了较大难度。

1 2 3 4 5 6 7 8 9 四是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回落,市场需求仍显不足。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延续降势,3月份下降9.32%,降幅比上月扩大0.77个百分点。一季度平均下降8.7%(去年同期为上涨6.19%),比全省低1.9个百分点。价格的持续下降,反映出相关产品需求仍然相对不足,前期产能过剩矛盾一时还难以彻底解决,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受到外需下降的抑制。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房地产投资出现下降。

一是在建投资项目增多。今年1—3月份,全市城乡50万元以上在建投资项目1004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47个。

二是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从投资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65亿元,同比增长54.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01亿元,同比增长 39.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3.15亿元,同比增长17.1%,占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3.6:50.8:45.6。

1 2 3 4 5 6 7 8 9 投资存在主要问题是新开工大项目少。今年1—3月新开工项目355个,均为亿元以下项目。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完成投资分别为47.56亿元、18.48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分别增长6.7%、31.7%。

(四)物价继续走低,消费市场增势逐步减缓。

分地区看,农村消费市场回落快于城市。3月份,县及县以下市场实现零售额为3.85亿元和6.25亿元,分别增长8.8%和14.0%,分别比上月回落8.1和4.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与上月相比,零售业增幅回落4.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幅回落9.1个百分点。从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增势初显减缓迹象。

1 2 3 4 5 6 7 8 9 (五)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减少,居民收入、在岗职工工资增势趋缓。

受企业效益下滑影响,职工工资增幅放缓,加之部分企业裁员,影响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0.66元,同比增长8.1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8.78个百分点,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减少7.64%。一季度,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5460元,同比增长 14.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8个百分点。

(六)外贸出口严重受阻,外商直接投资下降。

相关数据表明,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仍在继续恶化,全国经济尚未出现明显转暖迹象。从我市一季度主要指标数据看,尽管中央和地方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很大,但市场需求不足状况仍在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二、几点建议

当前,**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机遇与困难并存,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如何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发展中寻求突破,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发展,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奋斗和不懈努力。我们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一)扩大投资保增长。把握国家宏观政策,继续把投资拉动作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一是积极争取中央预算投资项目。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符合国家政策的项目进“笼子”,争取更多的国家项目资金对我市的支持。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牢固树立“项目立市”的理念,依托基础产业引进大项目,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企业集团,突出抓好一批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大拉动作用的产业项目,招大商、引巨资,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三是要加大民间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对民间投资的引导,拓宽民间投资融资渠道,促进民间投资加快发展。四是优化投资结构。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调整投资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大项目资源,促进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项目投资水平,以大项目建设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跨越式发展,推进经济快速增长。五是确保房地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的投入,以起到维持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改善低收入者生活条件、扩大消费的目的。在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和投入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引导房地产价格向合理水平过渡,缓解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困难,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活跃,促进房地产业走上平稳、健康、良性发展轨道。

1 2 3 4 5 6 7 8 9 (二)抢抓工业稳大局。要继续把发展工业作为振兴**的核心任务,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立足现有基础,突出发展石油加工、精细化工、汽车配件、建材、医药、纺织服装、造船、食品等支柱产业,快速壮大其规模和竞争力,着力构筑支撑新型工业化的支柱产业体系。二是不断壮大规模经济,加快扩张优势企业,按照优势优先、扶优扶强的原则,从化工、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建材、纺织服装、造船等行业进行评估和筛选,积极培育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采取企业上市、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协作配套、产品延伸等多种手段,实现企业规模扩张,形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大公司,增强核心企业对全市工业的支撑带动作用。三是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为民营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提高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保障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四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积极发展创业投资,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联动政府、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构建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增强创新能力。着力从企业内部挖潜增效,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内部效益,提高企业自主生产能力。五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要切实落实好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进一步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抓住央行“两率”下调,银根松动的机遇,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获准新增信贷额度的“解困”和“扶持”作用,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

1 2 3 4 5 6 7 8 9 (三)提振需求增活力。要积极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基础。一是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要尽快完善社保,加大财政补贴,增加就业机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完善和用好消费政策,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二是完善消费设施,提升消费市场。要在合理规划城市商业网点,改造提升大型综合商场,积极发展连锁、超市、大卖场等新型流通业态的基础上,活跃城乡流通,培育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切实抓好“家电下乡”及配套措施的完善。重点抓住国家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的机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三是提高消费层次,培育消费热点。要鼓励中高收入阶层扩大消费,用政策合理引导住房、汽车、通信等消费,全面拓展信息、教育、文化、旅游、健身休闲等消费领域。

篇9

(一)农业生产开局较好,畜牧、水产生产稳步增长。

(二)工业经济低位运行,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部分行业生产有所回升。一季度,全市36个行业有28个行业完成产值较上年同期增长,20个行业完成产值增幅达两位数(不考虑价格因素),一些主要行业增速仍然较低。

从工业目前存在问题看,我市工业生产形势仍然较严峻,主要表现为:

一是支柱产业生产降幅过大,经济恢复任务仍然艰巨。一季度我市石油加工炼焦业下降32.7%、电力生产供应业下降9.12%。另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仍处于低速增长。由于我市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生产下滑或低速增长,直接导致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大幅缩水,给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增加了较大难度。

四是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回落,市场需求仍显不足。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延续降势,3月份下降9.32%,降幅比上月扩大0.77个百分点。一季度平均下降8.7%(去年同期为上涨6.19%),比全省低1.9个百分点。价格的持续下降,反映出相关产品需求仍然相对不足,前期产能过剩矛盾一时还难以彻底解决,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受到外需下降的抑制。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房地产投资出现下降。

一是在建投资项目增多。今年1—3月份,全市城乡50万元以上在建投资项目1004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47个。

二是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从投资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65亿元,同比增长54.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01亿元,同比增长39.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3.15亿元,同比增长17.1%,占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3.6:50.8:45.6。

投资存在主要问题是新开工大项目少。今年1—3月新开工项目355个,均为亿元以下项目。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完成投资分别为47.56亿元、18.48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分别增长6.7%、31.7%。

(四)物价继续走低,消费市场增势逐步减缓。

分地区看,农村消费市场回落快于城市。3月份,县及县以下市场实现零售额为3.85亿元和6.25亿元,分别增长8.8%和14.0%,分别比上月回落8.1和4.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与上月相比,零售业增幅回落4.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幅回落9.1个百分点。从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增势初显减缓迹象。

(五)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减少,居民收入、在岗职工工资增势趋缓。

受企业效益下滑影响,职工工资增幅放缓,加之部分企业裁员,影响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0.66元,同比增长8.1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8.78个百分点,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减少7.64%。一季度,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5460元,同比增长14.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8个百分点。

(六)外贸出口严重受阻,外商直接投资下降。

相关数据表明,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仍在继续恶化,全国经济尚未出现明显转暖迹象。从我市一季度主要指标数据看,尽管中央和地方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很大,但市场需求不足状况仍在发展。

二、几点建议

当前,**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机遇与困难并存,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如何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发展中寻求突破,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发展,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奋斗和不懈努力。我们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一)扩大投资保增长。把握国家宏观政策,继续把投资拉动作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一是积极争取中央预算投资项目。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符合国家政策的项目进“笼子”,争取更多的国家项目资金对我市的支持。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牢固树立“项目立市”的理念,依托基础产业引进大项目,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企业集团,突出抓好一批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大拉动作用的产业项目,招大商、引巨资,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三是要加大民间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对民间投资的引导,拓宽民间投资融资渠道,促进民间投资加快发展。四是优化投资结构。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调整投资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大项目资源,促进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项目投资水平,以大项目建设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跨越式发展,推进经济快速增长。五是确保房地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的投入,以起到维持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改善低收入者生活条件、扩大消费的目的。在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和投入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引导房地产价格向合理水平过渡,缓解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困难,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活跃,促进房地产业走上平稳、健康、良性发展轨道。

篇10

1-2月份,呢绒生产与上年同比增长较快,增幅明显高于上年水平,毛纱线生产累计同比增长3.37%,增幅略有下降(-2.78个百分点)。毛纺制品中的针织人造毛皮、毛毯、地毯生产1-2月份累计同比呈现明显增长的态势。1-2月份规模以上毛纺织、毛针织和毛纺制品业累计产销率分别为96.35%(+3.63个百分点)、99.49%(-1.67个百分点)和96.18%,产销基本平衡。

二、固定资产投资

初步统计,1-2月份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毛制品制造、毛针织品及编织品制造行业固定资产实际完成投资同比均有较快增长,显然随着两个市场的复苏,行业投资升温。

三、内外销市场

1、内销稳步回升

内销是毛纺行业走出困境,提高自身应对能力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初步统计,1-2月份全行业内销市场与上年同期相比明显好转,规模以上毛纺织企业、毛纺制品企业完成销售产值同比均有明显回升,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34.85和29.86个百分点,显现出较好回升势头。其中,毛纺织业销售产值增幅略高于纺织业增幅。毛针织企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1.7%,比上年同期增长6.59个百分点。分行业产品的内销比重进一步提高,内销市场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观察1-2月份主要毛纺产品国内零售市场销售情况,全国重点大型百货商场的男西装销售同比提高3.12%,比上年提高了41.49个百分点;羊绒衫及羊毛衫销售同比下降.56%,回落.54个百分点,与上年基本持平。

2、外销明显复苏上年一季度毛纺产品出口形势极为严峻,出现了严重下滑,因此,与较低基数相比较,今年1-2月份多数毛纺大类产品出口数量呈现明显回升。规模以上毛纺织、毛纺制品企业1-2月份完成出货值同比分别增长15.58%和13.5%,但仍低于同期纺织业出货值平均增长17.6%的水平。据海关统计,1-2月份毛纺主要产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3%,提高41.57个百分点。各大类产品出口数量均出现明显的回升势头。总的来说,由于上年基数较低,1-2月份出口相比去年同期的困难局面有显著的好转,以羊绒为主要原料加工的服装类上下游产品出口数量增长幅度尤为明显,只有羊毛地毯等个别品种出口数量出现下跌。毛针织服装出口数量增长7.84%,回落了19.43个百分点,单价同比增长32.46%。梭织服装及毛织物出口单价继续下跌。1-2月份毛纺产品主要出口市场除日本外,出口金额同比提高显著,欧盟、美国主要毛纺产品出口金额同比分别上涨24.17%和26.61%。

但主要出口市场出口份额萎缩,欧盟、美国、日本、香港等主要出口市场所占总份额为54.57%,比上年下跌了近1个百分点。从出口地区观察,出口额排在前五位、总额占比达67.26%的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广东等省市出口额均出现增长,其中浙江省回升速度最快,同比增长45.64%。

四、全行业效益

1-2月份规模以上3841户企业共实现利润9.6亿元,同比增长11.25%,高于纺织业83.14%的增幅,行业效益明显好转。亏损企业亏损额为4.12亿元,同比减少了22.82%,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7.99个百分点,亏损面为27.2%,仍高于同期纺织业亏损面2.2%的水平。

1、毛纺织行业

1-2月份规模以上1499户毛纺织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27.97%;利润总额5.71亿元,同比增加2.89亿元(+12.12%),效益明显提高。

2、毛针织行业

1-2月份规模以上214户毛针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18.54%;生产与销售增长较快,相应的企业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同比增长。产成品同比下降了1.29%,应收账款同比减少了2.9%,资金周转加快。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21亿元,同比增加1.54亿元(+92.13%),行业运行质量同期显著提高,回升势头进一步增强。

3、毛纺制品行业

1-2月份规模以上238户毛纺制品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62亿元,同比增长32.51%;利润总额.68亿元,同比涨幅高达147.9%。该行业复苏并恢复快速增长,效益提高。

五、毛纺业原材料市场

今年1-2月份国际市场羊毛价格增长较快,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好转,主要羊毛出口国汇率走高,也助长了羊毛价格上涨。据海关提供数据,1-2月进口羊毛4.94万吨,同比增加29.48%(+49.24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旺盛。

六、上半年行业运行走势展望

1、利好因素

1)内外销市场回升向好。内销市场潜力巨大,国际市场明显复苏,一季度全行业运行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上年同期。2)围绕《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的关于企业管理、品牌建设等指导意见得到推进落实。有利于行业进一步加快调整步伐。3)企业积极应对危机,增强了自身的应对能力。企业更加重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营销渠道建设、科学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注重提升内涵将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篇11

一、企业集团建立经济运行分析体系的意义

经济运行分析是指运用经济的、财务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以便于企业集团及时掌握和评价各子公司在各时期的经济运行状况,是保障出资人资产安全的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手段。

深入分析经济运行态势,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特点,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科学判断经济发展走势,是企业集团科学决策、加强宏观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各子公司提高市场经济驾驭能力的基本功。对于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顺利实现产业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的设计思路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以“一条主线,三个方面”为宗旨开展编制工作,即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项目发展这一主线,重点做好动态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动向与趋势;业务管理——及时进行业务发展导向;综合协调——积极推动结构调整,适时进行综合协调这三个方面工作。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由运行监测、数据统计、汇总分析三个坐标轴构成,运用现代科学经济理论和科学分析方法,形成一个三维立体的分析坐标体系。其中,⑴运行监测是手段,通过对各子公司经济运行情况的纵向监测、对主导产业发展情况的横向比较的二维模式构成监测数据网,全面反映产业经济运行情况;⑵数据统计是基石,通过搜集、整理经济指标、管理指标等重点数据,准确地量化反映经济发展态势;⑶汇总分析是结论,根据获得的详实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从反映情况、归纳分析、问题预警、措施建议四个层次逐步深入,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出具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三、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企业集团根据财务报表和统计资料反映出的指标状况,从产品的合同、收入、支出、利润、主营业务运行情况、资产经营状况、人员情况、市场状况及前景、竞争对手对本单位的影响、年度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等方面,运用财务和统计的分析方法,对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以揭示企业经营活动的现状、规律和发展趋势。

1、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通过销售收入、利润、外贸收入等经济指标,以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成果、新产品研发投入费用等内容,概括反映企业集团经济运行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包括:⑴生产经营情况,重点运用销售收入、利润、新签订合同额、外贸收入等效益指标反映本年累计与去年同期的效益增减情况,对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给予客观的概括和预测。⑵科技创新情况,运用科技创新强度(即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新产品开发费用、科技创新平台数量、科技创新成果数量、新产品销售额等重点管理指标,阐明分析。

2、经济运行特点及原因

⑴主导产业经营情况。将本单位的主营业务归入主导产业的相应类别,通过销售收入、利润、应收账款、存货、研发费用、新签订合同额、外贸收入等数据,反映主导业务领域经营情况。⑵经济运行特点及原因。分析本单位主导产业领域的发展态势以及在总业务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对总体盈利或亏损做出因素分析,为产业导向、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3、重点产品/项目进展与市场开况

⑴重点产品/项目经济运行情况,对本单位主导产业领域中的重点产品/项目,通过本月新增销售收入、环比增长率、新签订合同额以及市场占有率等数据,反映产品/项目的经济效益情况。⑵重点产品/项目市场开况,通过新合同签订/中标、营销渠道建设、产业合作推进等市场开拓的重大事项,反映产品/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通过主要竞争对手、竞争优劣势等因素分析,说明重点产品/项目的市场开况。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对主导产业领域中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通过项目简介,投资总额(包括自筹资金、国家拨款、银行贷款),预期效益(产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三方面进行说明。

4、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根据大量数据所反映出来的指标的升降、市场的大小、环境的变化等多方面情况,通过总结、归纳与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发现关键的因素和重要的原因,给出发展趋势的判断或提示,提出解决的措施建议。

四、经济运行分析体系的管理制度及保障

1、信息来源

各子公司每月搜集一次经济运行材料,包括上月财务数据(财务标准报表)、产业实施情况,认真编写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企业集团对各子公司的月度经济运行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企业集团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报集团领导。

2、工作要求

各子公司信息统计人员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开展工作,对编制上报的统计报表资料的统一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所有对外提供的统计报表必须保持内外口径、前后报表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日常评价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