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餐饮需求分析报告

餐饮需求分析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8-09 02:55:5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餐饮需求分析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餐饮需求分析报告

篇1

中图分类号:F323.7;F719.3;F7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2-0057-02

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在保障人民生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是其他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1] 。农产品通过传统渠道进入餐饮企业,一般要经过农户―区域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零售―餐饮企业―消费者等一条或多条冗长的供应链,使得农产品存在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成本过高的情况。据统计,中国现有餐饮企业近500万家。餐饮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传统产业,但针对餐饮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还是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农副产品“小生产”与餐饮企业“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严重阻碍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和餐饮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而“农餐对接”这一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有利于解决这一矛盾 [2] 。

“农餐对接”作为一种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广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相关研究提出了“农户“专业化农业企业+餐饮企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餐饮企业”、“农户+农场+餐饮企业”等多种类型的“农餐对接”模式。本文基于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农餐对接”模式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一、基于商务的“农餐对接”发展模式研究

传统农产品流通要经过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餐饮企业等环节,农产品的新鲜度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增加了中间过程造成的流通费用和仓储费用,增加了餐饮企业的原料成本。

“农餐对接”是餐饮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各种形式直接从农产品生产基地采购农产品,减少中间商的参与,降低成本,实现餐饮企业与农产品生产者之间直接合作的形式 [3] 。

(一)基于电子商务的“农餐对接”理论模型

基于电商服务平台的“农餐对接”模型,建立了从农产品生产基地到餐饮企业的整个生态产业链。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中的订购系统、物流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一系列功能实现生产基地与餐饮企业之间的快速、高效对接。其理论模式如图所示。

基于电商服务平台的“农餐对接”理论模型图

餐饮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订购平台了解农产品信息并订购所需农产品,企业将订单统一分析处理,确定农产品采购种类和数量,向农产品生产基地采购,在仓库进行农产品暂时储存和粗加工,再由物流配送部门进行包装后配送。此基于电子商务的“农餐对接”运营系统包括:产业链后台管理系统、网上订购系统、物流配送系统、智能数据挖掘与服务系统、金融支付后台管理系统。

1.产业链后台管理系统

此管理系统包括农产品管理、订单管理、会员管理、促销管理、页面管理、统计报表、基础设施管理等,同时对其他系统进行监督和控制,使系统与系统之间分工合作、互补互动、协调进行。

2.网上订购系统

网上订购系统包含着大量农产品信息,餐饮企业通过网上订购系统了解农产品信息,对服务企业下达订购指令,将自己所需农产品的种类、数量、初加工形式、到货期限、送货地点等通过网上订购系统完整反映给服务企业。

3.物流配送系统

物流配送系统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核心环节和支撑,对“农餐对接”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合理规划物流作业流程,选择物流服务方式(第三方物流或自营物流)、物流信息化等手段,为餐饮企业的供求环节打造一个实用、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

4.智能数据挖掘与服务系统

智能数据挖掘与服务指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对客户数据进行系统地储存和管理,并通过各种数据统计分析工具对客户数据进行分析,提供各种分析报告。通过这些数据的合理分析和运用可以使企业不断改进发展。而长时间的数据分析可以进行下一段时间的销售预测和对农户生产农产品的数量、种类进行指导等。

5.金融支付后台管理系统

系统与银行、物流、短信、CA等实现相应接口,具有结算管理、交易管理、交收管理和交易中心内部管理一体化特点,功能模块划分细致,紧密相连。系统还具有严格预警和提示功能,保证交易的安全。

(二)基于电子商务的“农餐对接”模式特征

基于电子商务的“农餐对接”是指餐饮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向农产品生产基地采购农产品的方式。基于电子商务的“农餐对接”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一种创新,是一种全新的农产品流通模型,实现了餐饮企业与农户的对接、小生产和大市场的对接、销售数据分析与生产指导的对接。单纯的餐饮企业与农户对接,存在着服务系统不完善的问题,这个问题制约餐饮企业与农户的对接,阻碍着“农餐对接”的推广和发展。

基于电子商务的“农餐对接”服务为农户和餐饮企业创造了一个更好的对接平台和发展环境,使餐饮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紧密联系,真正实现农户与餐饮企业间的“农餐对接”。基于电子商务的“农餐对接”服务具有以下特征。

1.订单式生产

企业以往常食材的销售量以及餐饮企业食材的需求量做大数据分析后,为农户提供需求分析,从而有预见性地进行生产,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服务企业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分析系统,结合销售数据和市场反馈信息,能对农产品需求量进行有效性预见分析,而这种预见分析正是农户所欠缺的,每年都有大量农户由于盲目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农户为企业提供生产的农产品,为了避免出现农产品供应量不足问题,企业为农户提供分析数据,使服务企业和农户实现了双赢。

2.扩大市场份额

网上交易平台积累了稳定的客户源,餐馆企业可以在平台上集中消费,系统的“集市”效应给农户带来了无空间限制的客户源。网上交易平台使农户生产的农产品直接面向各餐饮企业,避免了农产品经过批发市场,使农产品的新鲜度得到了保障,而农户的销售对象从小型卖菜户变成各地区餐饮企业,销售对象的改变扩大了销售量,同时减少了销售时间。网上交易平台经过经营推广,可以获得稳定的客户源,农户也就获得了稳定的客户。

3.减少流通环节

企业可以帮助农产品生产基地将产品直接对接到餐饮企业,减少了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流通环节。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一般要经过生产基地、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餐饮企业这些环节,过多的流通环节不仅造成农产品流通费用提高和农产品新鲜度受损,还会使农产品的销售价格被一压再压,这种情况使餐饮企业没有“物美价廉 ”的农产品原材料,农户销售的农产品价格提不上去。电商服务平台直接取代了农户到餐饮企业的中间过程,从农户手中直接把农产品送到餐饮企业,使农产品新鲜度和价格能够得到保障。

二、基于电子商务的“农餐对接”模式推广及发展建议

(一)加大对“农餐对接”电子商务的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对“农餐对接”电子商务的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农餐对接”电子商务服务企业集团的注资门槛,综合运用金融和财政政策手段,鼓励这些企业的发展;建立“农餐对接”电子商务服务示范园区、示范企业,评选优秀示范企业,建立“农餐对接”示范企业专项资金,对企业自建的电子商务平台给予一定比例的资助;在税收方面,对“农餐对接”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实行减免政策,推动“农餐对接”电子商务的发展。二是搭建和发展“农餐对接”平台。政府支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搭建“农餐对接”平台,规划整合已有电子商务平台。加强针对“农餐对接”电子商务平台的配套服务建设,不断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和信用与认证服务体系。

(二)加强“农餐对接”电子商务基础能力建设

一是完善农餐对接信息平台建设。基于电子商务的“农餐对接”建设重点在于建设“农餐对接”信息平台,实现农户、“农餐对接”服务企业、餐饮企业之间及时准确的信息对接。二是培育参与主体的电商意识。定期对农户和餐饮企业进行“农餐对接”电子商务意识培养和技术培训,重点面向大型农场经营者、合作社带头人、大型餐饮企业领导者,让他们真正了解“农餐对接”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提高他们的“农餐对接”电子商务意识,动员他们开展“农餐对接”工作,加快“农餐对接”发展进程。

(三)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

“农餐对接”模式的推广,物流改造是必不可少的。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畅通绿色通道,积极培育冷链物流龙头企业。不断提高联运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水平,加强生产、储存、加工、运输、销售各节点技术改造与升级,构建专业的冷链物流运作体系[4]。政府要加大对鲜活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力度,改善农产品运输条件和运输工具,鼓励物流企业冷链运输技术改造和自建冷库、购买先进冷藏设备,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餐对接”顺利进行。政府也可以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周围支持建设冷库和冷链加工中心,引进国外先进电子商务管理技术,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力发展。

(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更是发展“农餐对接”的关键。目前“农餐对接”模型推广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户生产规模小和专业技术不足是制约“农餐对接”推广的重要因素。农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经营可以为餐饮企业提供稳定的、安全的食材来源,进而促进 “农餐对接”模式的推广。为此,应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和属性,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此,不仅提高农户的市场谈判地位,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带动餐饮企业的发展,从实质上真正实现“农餐对接”。

参考文献:

[1] 胡碧晴.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探究――基于“农餐对接”模式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12):352.

篇2

某五星级酒店总建筑面积为89317m2,地上24层,地下2层。地下第2层设停车库、办公室、洗衣房和粗加工厨房;地下第1层设康体娱乐区、员工食堂和锅炉房。第1层至第3层为餐饮接待区,第4层为设备层,第5层至第20层为标准客房,第21层至第23层为豪华套房和行政套房(第22层设行政酒廊),第24层为集团董事长办公室;房间合计467套。该项目弱电工程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程控交换机系统、集约化布线及网络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报警及求助系统、巡更系统、无线对讲覆盖系统、一卡通系统、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背景及紧急广播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多媒体查询及信息系统和机房工程。弱电视频监控电视墙设在酒店地下第1层,与消防控制室合用。网络机房设在地下第2层。

1弱电工程招标投标概况

本项目弱电工程的招标投标工作采用邀请招标和施工图加报价的方式进行。投标人在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建筑院设计的弱电图纸(只满足建设部出图深度要求)基础上深化弱电施工图,在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基础上报价,投标时向建设单位提交施工图、工程量清单(投标单位确认)、费用清单。经过多轮比价和施工图评审,最后确定性价比最高的单位为中标单位。

2招标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该项目基础工程从2013年7月20日起施工,主体工程于2014年8月30日封顶,弱电工程于2014年11月启动招标投标计划,经过3个月时间完成招标投标工作,与中标的专业单位签订合同。在整个招标投标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功能需求模糊、招标文件不完善、工程量清单不准确、恶性比价和低价中标等。2.1功能需求模糊。对功能需求的分析应该在初步设计时由建设单位向设计院提出。作为传统的地产开发企业,建设单位对酒店弱电工程的功能需求比较模糊,对弱电的具体功能定位不准确。如某些弱电功能并未按照酒店工程的星级标准来配置。2.2招标文件不完善。由于建设单位自主招标,再加上自身资源有限,其所编写的招标文件难免有错漏之处。例如,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没有对投标人的资质、委派人员、工程类似业绩、获奖情况、财务情况等提出具体要求。另外,该项目采用邀请招标,对投标企业的市场调研和资格审查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可能存在“借壳”投标的情况。2.3工程量清单不准确。建设单位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是根据原建筑设计单位设计的弱电图纸编写的。由于该套图纸只包含了语音、计算机网络及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公共广播兼消防应急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楼宇设备控制管理系统等六大系统,而其他系统如智能一卡通系统、信息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无线对讲系统,以及楼宇管理系统集成、室内移动信号覆盖等,都需要投标单位进行深化和完善。另外,工程量清单中对各系统选用设备的品牌作了明确要求,要求投标单位只能在参考品牌中选定产品,从而给系统的深化带来了局限性。2.4恶性比价,低价中标。建设单位虽然对工程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在招标投标过程中一味追求所谓的最低价,从最初的2300万元经过3轮比价,最后以938万元成交签约。这样的价格对于投标单位来说非常不利,于是施工单位进场后利用增加现场签证、更换品牌、调整深化图等方法维护自身的利益,最终导致在工程结算时额外增加了100多万元的工程费用。

3招标投标的注意事项

3.1需求分析。一般情况下,需求分析和功能定位由建设单位提出。由于受到专业的限制,建设单位所制定的需求分析报告往往不够完善,需要得到设计院、专业咨询公司和酒店管理公司的协助。这就涉及建设单位如何选择设计院、专业咨询公司和酒店管理公司。(1)设计院的选择。国内甲级设计院的专业配置比较齐全,不过有些设计院难免因业务繁忙而将弱电专业分包给其他设计院,造成后期协调量大,互相推诿扯皮的问题。因此,在选择设计院时,建设单位可选择长期有业务往来、资质全面、信誉度高、业绩好的设计院来协助自己完成需求分析。(2)专业咨询公司的选择。咨询公司能够提供专业化的帮助,建设单位在选择咨询公司时,可以按照企业资质、类似工程业绩、人员资格及业绩等要求来选择。(3)酒店管理公司的选择。相对于设计院和咨询公司,酒店管理公司更适合作为需求分析的主体。对于需要聘用酒店管理公司来管理的项目,建设单位更应在第一时间向酒店管理公司提出相关要求。3.2招标投标的启动时间。弱电工程招标投标时间一般介于主体工程完成和精装修工程开始之间,在此之前,弱电管线的预埋工作需要由其他单位配合完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前期预埋的管线通常依照原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来施工,导致后期弱电单位进场后,90%的管线无法被利用。对于精装修的酒店来说,弱电预埋管线可以后置的,应尽量后置。另外,考虑到工程的配合和推进,可以将弱电工程的招标投标时间提前,早一步确定专业单位,从地下室开始就可以配合工程进行预埋管线,这样,施工单位可以边深化边配合主体工程进行预埋。3.3招标单位的选择。对于不具备招标能力的建设单位来说,招标单位的选择极为重要。在选择招标单位时,建设单位应重点考察该单位的人力资源情况以及项目负责人的从业经历、专业资历、招标案例完成情况等。3.4招标方式的选择。(1)邀请招标。对于企业自主投资的项目,一般会采用邀请招标。所邀请的单位基本都是行业内比较知名的企业,不再需要资格审查,招标投标时间短,有利于工程进度,可以早日签订合同进场施工;不利之处在于邀请招标所掺杂的感情因素较多,特别是在没有招标的情况下,价格因素是唯一评判标准。(2)公开招标。该招标方式虽然跨越时间长、成本高,但可以吸引大量优秀的企业来投标,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对于工程规模较大的项目,建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3)预选承包商清单。有些企业有自己的预选承包商清单,清单上的企业都可以来投标。在工期较紧急的情况下,建设单位可以直接指定清单上的某家企业来施工。当然,预选承包商清单上的企业都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只有实力较强、专业程度较高的企业才能被选为预选承包商。3.5招标文件的编制。(1)商务标。商务标需要对企业资质等级(施工资质和深化设计资质)、公司规模、法定代表人资料、类似业绩、公司财务情况、拟派人员资质(专业、职称、工作年限、工程业绩、社保情况)、企业信誉等作出明确要求。(2)技术标。技术标主要对弱电工程各系统的技术、功能、参数作出统一要求,其重点是从技术方案上提出要求,以越具体、越详细为好。技术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造价,是能否实现弱电系统优化的关键。只有通过招标投标选择一个恰当的投标技术方案,才能使用户最终得到技术先进、质量可靠、交货准时、价格合理的标的。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标书文件的任何错误和疏漏都会给招标投标工作带来诸多困难,甚至让用户去接受一些不太满意的产品,继而影响工程质量。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要求,但技术标书文件都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总体要求,设计标准和规范,系统包括的内容和功能,主要设备、元件及其技术要求,设备清单,安装调试与验收,售后服务(含软件升级内容)。另外,还需要对投标文件格式、招标范围、施工界面、施工质量等作出具体而详细的表述。(3)工程量清单。建设单位应当根据设计文件提供全面而具体的工程量清单。有些单位为了省事,往往在清单后面加一句话:“清单的准确性由投标单位负责审核,中标后如增减,责任在投标单位。”笔者认为,投标单位虽然有复核工程量的责任,但清单的准确性还是应该由提供者建设单位来承担,而不是投标单位。3.6合同方式。合同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选择单价合同还是总价合同,建设单位可根据工程规模、出图情况、资金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确定。由于弱电工程中所采用的设备更新换代快,而工程进度较慢,经常会出现合同上确定采用的设备在采购使用时已经停产了,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灵活处理,在合同条款中增加相应条款。

篇3

关键词: 校外实习;软件实训;项目开发

校外实习作为一项重要的大学生能力培养教育的组成部分,每个学院都非常重视。这也是体现学生学习成果,进一步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确认自身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外实习的环境就非常重要。

一、目前计算机专业的校外实习模式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计算机信息技术系的校外实习模式采取课程实训的形式出现。每个秋季学期针对大四学生开设,名称为:project实训。其中包括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两个部分。目前project实训及校外实课时为:校内56课时,校外7天。校内采取一半理论课一半上机实训的模式进行,校外在计算机培训公司进行全天的机房实训。

通过3届的实习培训的结果来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重复,深度不够。校内实习的模式还沿用课程实训的模式,形式上脱离实际工作方式,内容上重复了一些课程实训的内容。校外实训,公司提供的内容多为理论方面和前台界面设计方面,难度、深度都不及校内,并且也有内容的重复。学生普遍反映校外实习效果不佳。

(2)对校外实习内容无法有效控制。校外实习内容是由公司内部制定,在签订合同时学校只能在大的方向进行控制,具体内容在实习时才细化,学校无法对内容进行修改和其他干预。

(3)对实习公司要求高,合适的实习公司少。校外实习是学生到企业去实地工作和学习,但对于大部分软件公司都无法承受如此大规模的实习学生,更不愿意提供公司的电脑等设备帮助学校培训学生。因此,目前能合作的公司都是一些专业的培训公司,而这些公司虽然可以提供大规模的实习场地,但是实习模式还是学校式的,无法和实际软件公司的开发相比。

(4)校外实习成本大,时间短。目前的收费标准为一位学生30元/天。7天培训,以2009级约160人计算,总费用约33600元。随着物价上涨,实习公司将在明年提高收费,而我系10级,特别是11级、12级3个专业的人数都在300人左右,实训成本将大大提高,而7天的校外实习对于软件项目的实习几乎是无法进行的。

(5)无法达到实训目的。project实训及校外实习开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尽量接近实际开发,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以期尽快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但目前的两部分实训在内容上、形式上都和实际的项目开发有一定差距,未能达到当初设计课程的目的。

二、校外实习新模式的设计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软件实训项目计划。

计划的主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接近实际项目开发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学习。

1 新模式的设计思路

实训方式:合并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学院提供实习场地环境、部分实习辅导教师及后勤保障,软件公司提供实习内容和管理模式。

采取引进来的方式邀请软件公司及资深软件开发工程师进驻学校,以软件项目开发的方式把学生分成开发小组统一进行管理。公司提供资料和工程师,学校提供场地和软硬件环境,学生就在校园里进行实习。以一个软件公司的架构来进行管理,学生面对的是实际项目,教师和所聘用校外工程师作为公司的项目负责人,负责管理项目进度和开发方法的指导工作。每个开发小组组长由学生担任,具体开发完全由学生自己负责。最后由指导教师、校外指导教师评审后统一给出实训成绩。

2 实训计划的设计

(1)实训流程安排,共25个工作日:

①按专业方向分别进行规章制度、开发流程、开发标准规范的培训,系统基础框架使用培训1D。

②选定题目,项目小组开始整理、分析需求1D。

③项目小组内部需求分析头脑风暴、分析整理、内部研讨1D。

④项目小组内模块设计讨论、分析与整理3D。

⑤项目模块编程实现与代码优化8D。

⑥单元测试与问题修改1D。

⑦集成测试与问题修改1D。

⑧项目数据提交与编写测试分析报告、准备静态分析答辩会1D。

⑨项目初期成果总结与分析1D。

⑩项目小组的再分配与调整2D。

B11单元测试与问题修改1D。

B12集成测试与问题修改1D。

B13项目数据提交与项目开发总结报告编写2D。

B14项目评审1D。

注:以上1D指至少包含4课时及以上的工作量。

实训总课时约为:100课时。

(2)实训授课日历。授课计划如下:每周每班4次课,即4个工作日。6周实训,1周答辩,共7周。每周3次课为专职教师担任,一次校外指导教师担任。初拟的实训日历如表1实训日历表所示:

(3)实训项目题目。

①旅行社办公管理系统。

②医院门诊挂号系统。

③网上书店。

④数字化商务与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⑤餐饮管理咨询公司网站建设方案。

(4)学生成绩的评分标准:侧重于专业能力的考查,通过较详细的分类进行量化考评。专业能力考查的具体内容如下:

①问题的复杂性:即解决问题的算法复杂程度,可以考查对专业知识的熟练程度。

②软件的功能性:即软件实现的功能,可以考查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深度。

③软件的适用性:即软件与欲解决的问题之间的适用程度,可以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④软件的易用性:即软件使用的方便程度,可以考查对软件界面设计的理解程度。

⑤系统演 示:考查语言是否流畅、声音是否洪 亮、形体形态是否举止大方、讲演课件制作是否精良。

⑥设计说明文档:考查文字表达能力,是否包含需求分析、数据表结构设计、系统功能和实现方法四部分的内容。

具体分数权重如表2所示:

3 新实习模式的优势

基于实际软件开发模式的校外实习模式的设计,有其更为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具体到本项目的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合作成本,提供了更多潜在合作公司的可能性。由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和住宿等后勤管理,实习公司只需要提供资料和人员,大大降低了实习公司硬件方面的成本,降低了合作的门槛,使得与真正的软件公司合作成为可能。在费用方面,不按人数收费,按照提供的资料和人力计费。目前该专业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使得学院校外实习的成本降低了。如果采取直接聘用校外软件工程师指导的方式,培训费用还将大大降低。

(2)接近实战。由于采取公司化项目管理,学生以项目开发小组的形式向项目负责。工作过程采取项目开发的方式进行,最大限度地接近实际的项目开发。

(3)实训内容新颖。与合作公司联合制定的项目实训内容是以该公司实际项目为蓝本设置的。内容与学生之前所学的实训内容完全不同,它更贴近实 际,学生会感觉更新鲜,更有兴趣。

(4)实训项目的可控性提高。实训项目是校内教师与公司合议产生的结果,所以学校对于实训内容的控制性就大大增强,甚至还可以对实训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正,使得学校在整个实习项目中比较主动。

(5)内容丰富,综合考查。本项目的实习将会涉及计算机专业几乎所有的主干专业课程的知识。如: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J2EE或NET技术、网页设计、软件测试技术等。通过项目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知识考查,提高学生对实际项目的认知,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通过前期对兄弟院校和一些软件公司的接触,已经有一些学院开展了类似的实训方式,学生对这样的实习方式普遍比较容易接受,基本都取得了比较好的实习效果。

通过大量的分析和论证,新的校外实习项目计划的效果大大好于现有的实训模式。目前,学校正在进行培训细节的完善工作,如:规则、进度安排、考查机制的制定,并且已经与一些软件公司及资深软件工程师进行了前期的洽谈,对该实习项目的合作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参考文献:

篇4

时下国内竞争情报人才短缺的解决方案之一是通过院校培养推出,二是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获得。但现在的竞争情报培训并不理想。尽管很多企业对竞争情报人才求之若渴,但对培训的兴趣却日渐降温。其实,竞争情报培训的成功与否,是能否送出真正可用于商战实践的专业人才。但现在的培训似乎离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由于培训约束机制的缺乏,培训机构与企业沟通与对话上的被动、基础建设的薄弱以及宣传与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原因,致使整个培训呈现行业性质量低下,门庭冷落的状态。所以,竞争情报培训的东山再起,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完善的资格审核与评估体系的确立

1.对培训机构实行严格的资格审核。包括以下内容:其一,经费投入的审核。现在很多机构的组织者更多的是看重培训带来的短期收益,很少有有远见的投入。因而在人才、设备、教学与案例等基础建设上往往出现捉襟见肘的状态,这是竞争情报培训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对培训机构的资格审核首先应该是对培训机构经济实力与项目投入的审核。其二,师资配置的审核。对师资配置的审核应该包括师资数量、师资来历、教师资历、行业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持证比例、师生比例、培训与交流等方面的调查与统计。这是优质教学的基本保证。其三,资源建设的审核。资源建设包括教材与案例建设、资源网站建设等几个方面。如有无固定教材,固定教材与自编教材比例、自编教材的著者情况、有无持续追加的案例库、有无完善透明的资源网站建设等。

2.对培训项目的质量考核与评估。竞争情报培训的质量决定着培训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政府和相关的主管部门应该对培训机构及培训项目进行质量评估与考核,以规范和约束培训工作的开展等,从而更好地适应用户对竞争情报培训质量的要求。

考核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培训项目本身、授课教师和参加培训的学员。评估项目包含了项目规划、信息、方案设计、培训目标、课程体系、教材选用、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培训管理以及经费使用、培训绩效等各个方面的评估。在培训实践中,培训机构和组织者应把每一培训项目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建设,注重每个环节的操作和每个过程的管理,诸如需求分析、课程选定和效益评估等,从而使培训质量得到保证、投资得到回报。接着是学员对课程设计和教师水平的评议,可通过学员填写评估表或意见表的方式进行。应该对学员进行严格的考核与测试,了解学员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的接纳,检查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最后还要对学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调查,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二、行业情报分析与精品项目的推出

理想的市场应该是一个门类齐全、比重合理、衔接紧密又各具特色的体系,但现在的市场却呈现项目重复、内容单一、精品缺失的不良状态。这有赖于量化的分析报告给予的动态支持。

1.需方市场的摸底调查。其一,掌握需方企业的性质、规模、地域与行业的分布数据,以针对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企业制定差异性的发展战略。其二,对企业竞争情报力以及竞争情报兴趣的摸底调查,以寻找培训新的着陆点,并将触角伸向新的行业与领域,如食品、餐饮、娱乐、纺织业等。其三,对培训对象的摸底调查。包括对培训对象的性别、年龄、学历、单位、职业、职位、专业特色与方向,以制订适合学员口味的教学方案。

2.供方市场调查统计。其一,了解培训的机构、种类与性质,根据实际情况,削减一些实力不够的机构与部门,价值不大或重复建设的培训项目。对一些成绩显著的机构、成功的培训案例,应详细记录在案。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种类繁多的培训中发掘精品并做强做大。其二,了解培训的行业领域与地域的分布、收费情况、师资建设、教材编选、课程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反馈与售后服务等。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动态的信息提示随时监控市场的变化,及时优化项目与资源的分配。

三、长远的发展目光与基础建设的投入

要使竞争情报培训重新取得企业的信任,还得投入足够的资金从基础建设抓起,以缓解时下师资与教材等方面的矛盾。包括:

1.师资建设。现在很多机构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产业部、万方咨询公司举办的培训,都会邀请一些专家教授前来讲授。但是,由于这些专家学者多为临时邀请,而不是长期聘请,因此,他们很多并不归属于某一固定的培训机构,所以,一旦离开,教学任务也告结束,后续服务就很难保证了。同时,由于很多培训机构没有长期固定的师资,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就很难说。不仅而此,就国内潜在的巨大的需求而言,整个培训业仅靠几个有限的专家学者巡回讲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巨大的师资需求还有赖于师资的培养与建设。

2.教材建设。近几年竞争情报的书籍出版一直不错,加之电子期刊的出版发行,以及越来越完善的资源网站建设,应该说,竞争情报教学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但是,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学时有限,这就给我们在教材的选编上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它不仅要求体系完善、结构严谨,同时它要求有适用于培训教学的丰富生动的案例与实战经验介绍。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着重关注一些理论水准与实战经验兼具的经典力作。在教材的编写上,可由竞争情报协会与组织、情报机构、院校、企业界与工商界领域内有一定的竞争情报教学经验与行业经历的人士合作编写。也可以委托单位、个人编写规划中的重点教程与急需教程。编写的方式可编、译、著、注解多种方式可结合,以满足培训的各种需要。

3.论坛与资源网站建设。要使培训取得更为深入的效果,培训机构还应有自己的教学案例库或是资源网站。如SCIC所属主页有:新闻、会员园地、SCIC会讯、解读CI、出版物与资料、工作回顾、活动与交流、人才推荐等。为搭建一个竞争情报应用案例资源共享平台,自2004年始,SCIC在“会员园地”中,一直收集来自各地会员电邮提供的各种案例,以建立竞争情报应用案例原始数据库。其次,还应开辟相关的论坛与沙龙,以备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深入的交流与对话,使学员能在交流与讨论中接受新知,开阔视野,而老师们则在交流与探讨中寻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并及时推广先进成功的教育成果。如有名的锐眼论坛,其中就活跃着一大批理论造诣深厚、行业背景突出、实战经验丰富的情报专家与学者,他们共同分享自有经验和本土化案例,让学员最大限度做到“学有所用”。

篇5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课题名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背景下广西第三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0C1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对第三产业人才的需求现状

随着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广西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发展对外贸易的“桥头堡”,这种特殊的经济地理位置赋予广西服务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特殊使命,同时,带动广西在信息咨询、中介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贸、旅游、餐饮、房地产、教育及文化卫生等行业较快发展。

目前,广西第三产业积极向广度和深度推进,正在建设一批既服务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又对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重大项目。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4大城市为例,南宁市正在打造“中国水城”、北海市正在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钦州市正在打造大榄坪综合物流加工区、防城港市正在打造中国-东盟合作第一城,等等。这些既服务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又服务于广西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第三产业项目,加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对广西原有第三产业的带动,将会对第三产业人才产生大量的需求。

据统计,目前广西对第三产业的人才需求大大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首先从用人单位情况看,2010年广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单位数占全部人才需求单位数的比重分别为:2.32%、29.33%、68.35%,这表明用人单位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尤其集中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用人单位占比达68.35%,比2009年同期的58.94%提高近10个百分点;其次从人才需求情况看,2010年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人才需求量超过44万个,其中,第一产业人才需求占比为2.02%,第二产业人才需求占比为30.12%,第三产业人才需求占比为67.87%,可见,2010年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另一方面,广西人才网联系统的数据显示,2010年广西各行业集中度有新的变化,第三产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比重由去年的13.64%下降至11.74%,批发和零售业比重由去年的14.31%下降至11.71%,这说明广西第三产业在人才需求上出现普遍上升的势头[1]。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广西高校培养第三产业人才所提供的机遇

上述人才需求的信息表明,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第三产业人才培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作为人才培养主要基地的广西各高等院校,是这次大机遇的直接受益者。在广西高校所获得的各种机遇中,办学的专业结构和学科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的机遇最为明显,本文从最具潜力的几个专业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楼宇智能化专业获得脱颖而出的机遇

关于楼宇智能化,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兴起,而在我国,楼宇智能化只是近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目前世界上对楼宇智能化的解释很多,欧洲、美国、新加坡、日本及国际智能工程学会的解释各有不同,其中,日本电机工业协会楼宇智能化分会对楼宇智能化的解释比较具体,它将楼宇智能化解释为: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使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协调工作,实现建筑物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安全保卫自动化和消防自动化等等,将这五种功能结合起来,再加上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结构化综合网络系统(SNS)和智能楼宇综合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MAS),这就是楼宇智能化,这样的楼宇就是智能化楼宇。

可见,楼宇智能化是建筑技术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要求的必然结果。而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东盟各国陆续在南宁建设中国-东盟商务办事处基地,并且我国也计划将南宁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教育基地,同时,“中国-东盟博览会”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常态化,即“两会”在南宁的定期召开等等,都将促进广西房地产业有较大的发展,其楼宇建设与管理必然会越来越多地与智能化结合起来,各建筑企业、监理公司、星级酒店、宾馆、写字楼、商场、医院、物业管理公司、停车场等单位将需要大量的楼宇智能化专业人才,以便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监理、测试、管理等方面提供更专业的服务。然而,现实中存在着社会需求发展而服务能力受限的事实。据调查,目前广西各高等院校的建筑学学科领域均尚未用“楼宇智能化”这一名称来进行专业命名,因而在专业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上也就不可能真正从楼宇智能化的角度来进行操作。在现有涉及建筑领域的专业中,其专业名称基本上设为“建筑学”、“建筑设计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评估”等,而且,现有的建筑学各专业,在培养方向及课程设置上也显示出不足,智能化的要素较为缺乏,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学要素仍然占据主要位置,这种旧的办学结构与办学理念限制了楼宇智能化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也限制了广西楼宇智能化的进程。然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发展,需要广西培养大量的楼宇智能化专业人才,这正好为广西各高校调整和优化建筑学的专业结构和学科结构、建设和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楼宇智能化专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楼宇智能化专业在建筑学领域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得以调整和发展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广西在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方面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和运用等需求将会大幅增加,政府机关、企业及东盟驻广西各办事机构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必将日益增大。

然而据调查,在目前开设了该专业的广西部分高校中,基本表现为培养方向不规范、不全面、培养人数相当有限等情况,专业发展处于下坡状态,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极不协调,只有改革和调整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正好为广西各相关高校发展该专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三)现代物流专业获得以高技术平台为依托的发展机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发展,急需社会提供大量的、优质的现代物流服务,这种服务要求物流公司的整个物流运作过程实现自动化,要求物流公司拥有高技术仓储设备、全自动立体仓库、无线扫描设备、自动提存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同时,要求物流公司提供电脑技术平台,通过这一技术平台,客户不仅能够下订单,而且还随时能够了解所托运货物在当时的空间位置、所处的运送环节和预计送达的时间等等,以确保物流业务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这将导致该类人才需求的大幅增加。而目前针对广西来说,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还有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与高技术的紧密结合,缺乏向相关专业知识的合理拓展,课程设置上大多局限于开设一些传统课程,没有从真正意义上针对现代物流的特点来构建专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现代物流的高要求,使得广西各高校在该专业上必须做出调整和优化,这实际上是提供了专业发展的难得机遇。

(四)金融工程专业得以在创新中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会使得更多东盟国家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基金、证券、期货等)到广西设立分支机构,依托广西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拓展其在华业务;而且,国内部分欲借广西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来开辟东盟市场的股份制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将进驻广西,广西的金融业务将会有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对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也相应地大幅度增加,并且,所需要的是新型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该类人才应该具备资产评估、风险管理、金融产品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能力,而且熟悉国家有关金融运行的方针、政策及金融财税法规。然而,广西目前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需求。因为多年来,广西高校金融学专业在办学模式上基本采用“经济学院模式”[2],即在课程设置上,较多注重对金融理论和宏观金融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将金融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等课程作为重要的专业课程来开设,金融学与经济学融为一体,而对以财务决策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微观金融活动的教学关注不够,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综合能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新型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为广西高校的金融工程专业在创新中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五)广告专业得以在调整中更好地服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大型的全面服务广告公司和专业化服务广告公司落户广西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使得广西对广告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都进一步提高,需要更多的复合型广告专业人才。有关学者通过对广西广告行业的调查和统计,发现目前广告行业里最受市场欢迎的人才是那些擅于用文字、声音、画面和美图来打动消费者的创意人员和最了解客户需求的AE人员(即Account Executive,指负责广告商和广告主之间一切有关业务的人员)。调查结果显示,市场对该类人才的需求程度:前者达到所调查企业的93%,后者则达到91%[3]。由于中国-东盟区域国际经济合作的特点,要求广告专业人才除了具备广告专业技能外,还要了解和掌握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民族风情,以充分发挥广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更好地促进区域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然而,目前广西高校在该类人才的培养上还有许多欠缺,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社会需求同办学不足所形成的反差,给广西高校广告专业调整与发展、服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

三、抓住机遇培养广西第三产业人才的对策

针对上述提到的几个热门专业,广西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应该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一)培养不同层次的楼宇智能化专业人才

楼宇智能化是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是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文化理念提升与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因此,广西各相关高校应该在建筑学的专业结构上,注重向这一方向倾斜,开设真正意义上的楼宇智能化专业。另据有关专家对黑龙江、辽宁、浙江、四川、深圳、广东、广西等省区建筑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及物业公司等78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社会对楼宇智能化专业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的用人比例为1:6:3[4]。可见,目前需要培养比较多的专科生或高职生,因此,广西高校在楼宇智能化专业的办学层次上,要注重扩大专科或高职层次的办学规模,在此基础上,兼顾其他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做好人才梯队培养的结构安排,以适应社会对楼宇智能化人才不同层次的需求。

(二)培养宽口径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主要为社会信息化提供服务,应该是适用于社会各类信息部门的新型专业人才。因此,该专业总的发展方向是以信息交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为基础,以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为经济社会的信息化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综合应用型人才。

根据教育部1998 年颁布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包括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等三个方向。为此,广西各院校在该专业培养方向的设置上,应该进行重新调整和定位,突破原有的狭小界限,使专业建设与发展建立在规范的基础之上。

在办学层次上,主要包括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此基础上,发展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是根据社会需要,将培养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结合起来。对于在职人员的硕士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专业方向可设置战略信息研究与预测、信息经理(CIO) 、高级系统设计与开发、高级信息经纪人、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专业信息咨询等方向,使这些人才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需要。

(三)培养以高技术为基础的复合型现代物流专业人才

一是培养具有计算机及网络专业知识背景的物流技术开发人才。现代物流公司要想实现整个物流运作过程的自动化,除了硬件设施要配套跟进以外,还要有高效的现代网络信息服务系统,这就要求物流公司的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全面的计算机及网络专业知识。

二是培养具有规划与开发现代物流信息平台能力的高级人才。该类人才的工作将能够通过公共物流平台,把从事零担运输业务的众多物流企业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以发挥广西物流产业的优势。

三是培养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知识和技能的国际物流人才。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国际物流涉及国际贸易业务,因此,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必须熟练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相关法规,能够熟练处理各种国际贸易单证,精通国际运输的营运方式和运输流程、特点及有关的国际公约、国际惯例,掌握东盟各国出入境报关、报检的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

(四)培养新型金融工程专业人才

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前那种以银行活动为核心的金融格局已经发生改变,而以财务决策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微观金融活动已成为金融业务的重要内容,金融学呈现出微观化、实用化、技术化的特点,使原有的“经济学院模式”所培养的金融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因此,广西高校金融学专业应该顺应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和优化金融学专业的学科结构,注重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新型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尤其要注重培养能满足金融创新需求的资产评估、风险管理、国际结算、金融产品设计与开发、金融科技、金融法律等方面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

(五)培养新型的广告人才

要培养出新型的广告人才,首先要求广西高校在专业结构上要进行调整和优化,把广告专业作为重点专业来建设;其次要求广西高校在广告专业的专业方向上,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设定不同的专业方向;再次,在广告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该将广告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有助于培养广告专业学生艺术修养、扩展知识面的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复合型的广告专业人才。比如,侧重平面设计方向的学生,应该具有深厚的美术功底,熟练掌握手绘创作技巧,并且会使用3DSMAX、ICA等绘图软件,同时还要掌握相关国家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等等。总体说来,广西在广告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应该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培养出适应不同需求的广告行业的创意人才、媒介人才、客户AE人才以及AP人才(即Account Planner,指客户企划人才)等各类专门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东盟区域国际经济合作。

参考文献:

[1]广西人才市场.2010年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人才供求分析报告[EB/OL].广西人才网.省略/webpage/Article.aspx?ArticleID=3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