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刺绣培训总结

刺绣培训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23 22:24: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刺绣培训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刺绣培训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9-98-2

刺绣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手工艺,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刺绣不仅彰显出独具魅力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不同的地域文化打造了不同的刺绣风格,创造出了不同的刺绣艺术,这些艺术形式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彰显着华夏文明的光辉。我国是一个多地域、多民族的大国,不同的地域、民族都有着其自身的刺绣风格。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手工业文明逐渐被抛掷一边,刺绣的传统艺术文化已经被人们淡忘,开始朝着商业化方向发展,现达的科学技术正在向传统的手工文明发出挑战,如何有效保护中国传统刺绣文化遗产,使传统民族文化得到发扬,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一、传统刺绣的发展现状

传统刺绣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其中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展现着浓厚的中华文化与民族特色,也曾在历史舞台上广受欢迎和推崇,吸引了无数国外友人的目光。然而,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变更,现代科技与经济形式的发展都使得刺绣这门传统手工艺面临着新的生存问题。传统刺绣中的传统文化正在遭受冲击,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侵袭,更使得传统刺绣文化走向岌岌可危的边缘。传统民族文化能否得到保护和发展是一个未知数,当前刺绣品已经偏离了传统, 传统刺绣工艺发展逐渐走向落寞。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机器技术代替了手工技术,传统的刺绣手工艺正在逐渐减少。现代人缺少手工刺绣的耐力与学习兴趣,而且现代年轻人更多受到各种时尚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些文化吸引了大部分青年群体,刺绣这一传统文化工艺则被搁置在一旁。现代人不是忙于生活,就是奔波于工作,更是无暇顾及传统刺绣艺术的魅力,使得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才不断减少,传统刺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令人担忧。

机器织绣代替了手工刺绣。传统刺绣都是手工完成的,然而,手工工艺具有复杂繁琐、费时费力等特点,它需要人有足够的耐心,随着绣花机器的诞生,机器刺绣代替了手工刺绣。虽然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力的解放,但是其中的传统文化性艺术却逐渐衰竭,例如:打籽绣、盘金绣、抽丝工艺等等,都无法深入利用,机器刺绣使得刺绣的艺术传统慢慢变淡。

二、延续性与创新性

传统刺绣艺术要想顺利存活下来,能够被广大民族人民理解、接受就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精神,要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以便同时代的发展相融合。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刺绣手工品一方面要在实际功能与审美艺术方面发展创新,不断开拓新的功能与价值,要体现出其经济价值;同时也要使其内在的文化风韵与精神内涵得以彰显和传承,这样才能展现民族特色,增加文化创意的经济价值,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把握:

(一)注重培养人才力量

任何一门艺术、一种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传统刺绣艺术也不例外,在传统刺绣艺术的发展与传承的历史长河中,人才力量是关键。现阶段,各个地域、各个民族专门致力于传统刺绣研究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甚至已经出现了视刺绣研究为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的无功之作的想法。因此,着重培养一批具有浓厚兴趣、掌握纯熟技能的专业刺绣人才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多元行业、多种职业可供选择的时代背景下,更多的年轻人倾向于选择高实用、高收入的职业,使得刺绣这一行业人才门可罗雀。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行业领导者可以结合时展特征,转向对刺绣设计人才的培养,如苏州镇湖政府与我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把民间刺绣大师引进学校成立工作室与学院的专业老师结合教学,目的是培养喜爱刺绣艺术的年轻人在继承与发扬的传统基础上,通过思维模式的转换训练,掌握设计原理与创新的综合能力。在保留本民族刺绣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引进外来先进技术,利用这些先进技术,例如:机械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来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精神、掌握多种现代科学技术的刺绣人才。现代刺绣人才不仅具有强烈的传统文化观念,同时也具备良好的才智评判能力与审美能力,善于运用创新工艺打造出刺绣新工艺、新方案,以此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刺绣工艺品。这样才能实现传统刺绣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促进传统刺绣艺术的创新性发展,以便适应形势的变化发展。

(二)加强工艺创新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大发展的社会,各种材料和技术持续更新、不断发展,对应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海外文化以多元艺术形式的入侵,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正在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试着将传统刺绣艺术同现代文化艺术联系起来,在维护与继承传统刺绣文化的基础上来不断地改革创新,打造出一条既能够彰显本民族文化艺术特色又能吸引全世界目光的刺绣艺术。继承传统文化并非因循守旧、顽固不化,漫漫的刺绣艺术历史长河赋予了我们丰富、多元、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我们要善于精读、钻研这些传统文化,经过头脑深加工再结合新兴文化观念创造性地打造出新的刺绣艺术形式,不断为我国的传统刺绣艺术注入新的生机、活力,防止出现古董复制、盲目照搬或拿来主义等问题。善于灵活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来优化调整传统刺绣工艺,最主要的是要确保刺绣产品的质量。产品一方面凸显出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又要赋予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借鉴外来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任何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都要同传统工艺相互融合,达到协调融合、锦上添花的效果。创新工艺的引入就是要不断革除那些不符合时代文化主流的工艺形式。刺绣工作者要结合自身生活环境以及大的社会发展来革新刺绣创作,使刺绣工艺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持续发展,不断彰显出新的生命力,做到这一点就能够打造出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相融合的刺绣工艺。

例如:当代刺绣艺人在刺绣手工创造时,选用传统的刺绣工艺,例如:乱针、掺针、交叉针等。在打造栩栩如生图画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图画内容来添加一些现代技术,例如:立体动感声控技术,摇动变色技术等等,以此来吸引更多现代人的目光。

三、创新探索与实践

在新的现代化技术发展的形势下,要想使传统刺绣艺术得到长远、持续、稳定的发展,就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想达到这一点首先要加强对刺绣行为主体,也就是刺绣工作者的培养,要本着创新的原则,培养具有文化传统以及时代精神的新型刺绣人才,针对当前传统刺绣艺术岌岌可危的问题,必须加大传统刺绣人才的培养力度,维持传统刺绣主体的持续供应,才能确保刺绣艺术的长远发展。

(一)发挥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力量。政府应该成为刺绣人才培养的领导者与服务者。政府要针对传统刺绣人才短缺的现状,制定、实施多种制度、措施来提高刺绣人才待遇,加大对刺绣人才培养的财政投入力度,通过社保、就业、职称等多种途径来为刺绣人才提供发展与展示的空间 ,不断调动他们从事传统刺绣工作的积极性,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刺绣能力,以此来解决刺绣市场人才供应问题。

(二)大力培养本土刺绣人才。为了确保刺绣传统艺术得到持续传承与发展,要加大本土化刺绣人才的培养力度。依托本土刺绣文化,从小培养学生的刺绣业余爱好,将刺绣纳入手工制作课程体系。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例如通过Flas、动漫等方法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好奇心和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学习刺绣。创建本土刺绣培训基地,为刺绣人才与刺绣工艺品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一个专业化的、现实的培训场所,使得传统刺绣以一种艺术专业的形式得到永久的传承与发展;也可以灵活、巧妙地借鉴艺术学院艺术形式,例如:素描、色彩、美术培训等专业来优化、完善本土刺绣,使本土刺绣彰显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更加熠熠生辉,吸引大众的目光,形成一种寓传统艺术于现代文化的刺绣艺术形式,实现刺绣文化产业化发展。

同时,也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刺绣文化艺术节,增进各地本土刺绣文化的交流,增进不同地域刺绣群体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让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通过欣赏形形的刺绣作品,激发自身的创作灵感,达到刺绣文化的融合、交流、发展。或者在艺术节中开设刺绣比赛项目,通过才艺的比拼,使更多的刺绣艺人提升自身刺绣技能。如在苏州镇湖政府每年举办的刺绣艺术节和银针杯刺绣艺术大赛中,虽然能看到刺绣艺术的新人,但作品仍然缺乏很好的创新。

更要注意大规模引进专业的刺绣人才,要促进刺绣的创造性发展,形成与刺绣相关的创意经济形式,例如:绘画与现代艺术等等,使这些创意产业为刺绣业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四、总结

传统刺绣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要不断深入挖掘刺绣的传统文化艺术内涵,促进其传承与发展,同时也要善于结合现代化技术进行发展、创新,使刺绣艺术不断适应客观形势发展需要,获得经久不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日]柳宗悦著.徐艺乙译.工艺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95.

[2]林锡旦.中国传统刺绣[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6:77.

[3]孙佩兰.中国刺绣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7:16.

[4]杨坚平.潮州民间工艺美术潮绣抽纱卷[M].广东:汕头出版社,2004.

[5]潘鲁生.中国丁艺美术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篇2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为前提,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服务水平为要求,积极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效转移,全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2009年,××乡夜校试点计划培训务工人员4900人次,力争每户农村家庭有1名劳动力参加培训。其中:职业技能培训15期1000人次,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发证人数达300人以上;务工引导性培训29期2900人次;经济能人、农特产业带头人培训8期500人次;妇女培训8期500人次;转移就业率达95%以上。通过务工人员夜校培训,使××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加20%。

三、培训内容和方式

(一)培训内容。

围绕市场需求,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对试点乡镇年满16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务工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经济能人、农特产业带头人培训和农村妇女培训。

(二)培训方式。

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由县职教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实施,县职教中心不能实施的特殊工种培训,可聘请其他具备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实施,也可根据培训专业的要求由定向转移企业的专业人员实施培训。务工引导性培训由县职教中心,县农民工法律服务中心,县、乡人力资源办,乡镇司法所共同实施。农村经济能人、农特产业带头人培训聘请相关农业经济师、县农业局农艺师、县林业局工程师等担任培训任务;农村妇女培训、刺绣培训聘请专业教师担任,其它可由县妇联、县计生局等部门工作人员担任培训任务。

(三)教材编写。

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按农民所需的技能要求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编写。引导性培训教材由县农村人力资源办和县职教中心编写。其它培训教材由聘请的专业教师编写,并请相对应的专业教师授课和指导实践操作。教材编写后,送市、县人力资源办组织相关专家评审定稿后进行讲授,力争做到培训人员人手一册培训教材。

(四)课程设置。

1.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开设建筑类、缝纫专业、电焊工、电工、刺绣等专业培训。根据培训技能要求合理安排培训课时,以农民学懂学会为准。发放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每期不得少于180个学时,其中理论常识占1/3,实践占2/3。经济能人、种养业技能培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课时,刺绣、缝纫等专业培训达到熟练操作为准。主要满足当地需求及输送到用工单位。培训对象为16周岁至45周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形式采取全脱产、半脱产学习,培训时间根据培训专业而定。以技能培训为主,引导性培训为辅,培养具有所属岗位国家职业标准的初级工要求,经过系统学习,培训适应劳务市场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考核,经鉴定合格后发给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按定单转移至企业就业,人均月收入达到1200元以上。

2.引导性培训。主要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择业常识等培训,增强农民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以增强就业和创业为目的,选择16周岁至45周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城市务工知识、基本权益保护和择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培训课时每期24个学时,通过笔试或口头测试合格后发给由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制作的合格证书。

3.经济能人、农特产业带头人培训。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农特产品加工及流通能力,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农特产品流通及加工培训为主。选择16周岁至4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培训课时每期为56个课时。

4.农村妇女培训。以提高妇女就业和创业能力,构建和谐平等的劳动关系和和谐家庭为目的。选择16周岁至45周岁的农村妇女进行种养业、刺绣、缝纫、尊老爱幼、家庭理财、计划生育、防艾等知识的培训。培训课时属技能培训的以学员达熟练操作为准,其它为24个课时。

(五)培训专业及时间安排(见附件)。

四、资金来源、使用及管理

(一)资金来源。××乡夜校试点培训共投入资金66万元,其中:整合中央阳光工程、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等省级以上培训项目资金50万元;市政府补助资金10万元;县财政配套补助资金6万元。

(二)资金使用。夜校试点培训经费,属整合省级以上培训资金的部分要按照投资渠道不变、管理办法不变的原则使用。市级补助部分主要用于实训设备购置。县财政配套补助部分主要用于工作开展经费支出。

(二)资金管理。夜校试点培训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按计划分期分批拨付资金。教师授课费以一期为单位,需有学员签字、乡村两级证明、县人力资源办检查验收证明书,方可到县财政局报账支付。实训设备采购以乡为单位,专业为单元,实行统一询价采购,由县财政局、人力资源办、××乡人民政府分别抽1人和相关专业教师组成询价采购小组,统一采购,建立夜校培训物资采购表,夜校培训工作结束后,提请县审计局进行审计。

五、组织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的领导,使夜校试点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县政府成立××县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乡人民政府乡长

成员:*县妇联主席

*县农业局副局长

*县供销社副主任

*县职教中心主任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主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乡务工人员培训夜校校长由*担任,副校长由*、*担任。

(二)部门职责。

篇3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05-02

刺绣是将人的设计以针线在织物上穿刺的手法绣制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起源于虞舜时代,经过历朝历代优秀刺绣人的努力,发展为今天以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名绣为代表的民间刺绣文化。刺绣的技法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如网绣、满地秀、锁丝、平金、戳纱、挑花等。刺绣也从最初生活用品上的应用发展到服装、包装、书籍装帧等现代商业化的应用上来。

一、界首刺绣的现状

界首刺绣属于民间刺绣的一种,历史悠久,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形成其特有的风格。界首刺绣在2010年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界首刺绣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界首著名的传承人代表刘兰英,其刺绣作品远销到日本、澳门、香港、新加坡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行业专家和广大刺绣收藏者的认可和赞誉。她的绣品既有北方的粗狂、质朴、大气,又有南方的细腻、流畅、生动,被专家称之为“艺苑独秀”。

(一)界首刺绣的艺术特点

界首刺绣的发展及其缓慢,原有的经典绣品也在不断的遗失和破坏,能完整保留下来的作品是极少数的。又由于愿意从事刺绣的人数逐渐减少,市场上鲜有精品出售,即使是地道的界首人现在也很少想到使用界首刺绣。界首刺绣来源于民间,绣品细腻,内容丰富,图案以花卉动物、民间故事及民俗文化为主,寓意深刻。例如儿童的虎头鞋、虎头帽等,预示着孩子成长健康、虎头虎脑。物象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过渡自然,通过色彩的阴阳浓淡来体现图案的体积与块面。在针法上主要以平针为主,绣品的主要布料选择是红、黄、蓝的绸缎,绣线以大红、大绿、大紫为主色调,再以金银线、金属片、金丝穗进行搭配,形与形之间用线隔开,通过整齐的图案和块面效果来塑造物象的体积,使绣品精美别致。在构图上,界首刺绣也很讲究,先确定主题、构思、勾勒出草图,选好布料和线,然后用笔将草图勾画在布料上,或者将草图剪成纸样贴在布上进行套绣,再使用平针的手法进行刺绣,平针有上绣和下绣之分。巧妙的构图与娴熟的技法是界首刺绣高水平的标志,也是能够在北方刺绣中独树一帜、流传至今的原因。

(二)界首刺绣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问题分析

1.绣品数量的减少。刺绣作为一门传统的的民间工艺,在时代变迁中,不管是作为美化服饰的拥有量还是其使用的频率,都在不断的减少,界首刺绣在民间正在逐步丧失其生存的基础。原因有:第一,界首刺绣的发展是从民间流传开来,直到现在还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管理,政府也没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第二,界首刺绣没有形成规模性产业,它的流通渠道多是亲戚之间或者邻里之间的手口相传,也只是在农闲之时或者茶余饭后才会进行的一项活动,一般不会在市场上交易,都是自家使用或者赠送亲友;第三,界首刺绣进入高档次场合的机会很少,主要存在于平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界首的刺绣作为情感寄托或民间的精神的载体,就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进行商业的运作,成为商品的机会就少,也没有高加价值,导致生产量萎缩,精品少。

2.传承人的断层。近年来,界首市政府开展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习活动,借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一批批传承人进入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如刘兰英、张敏等,大大的提高了界首刺绣的知名度。但是界首刺绣绣工的年龄结构偏高,如刘兰英今年已经75岁高龄,年轻一代的绣工少之又少。又由于界首刺绣的制作工艺复杂,加工时间长,难度大,所以成品的出产量极少,无法快速产生经济价值。对于这一技术的传承,从众的心理、追逐时尚心理、趋利心理都使人们对这项传统工艺提不起兴趣,导致愿意从事刺绣的人越来越少,界首刺绣面临着传承断层的问题。

二、界首刺绣发展途径研究

(一)借鉴地方刺绣发展的经验,为界首刺绣提供参考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想要寻求发展,不仅自身要努力,更要善于总结和学习成功的经验。全国各地的刺绣产业发展如火如荼,除了四大名绣外还有京绣、杭绣、鲁绣、扬州刺绣等,都在进行产业化。例如镇湖为了发展镇湖刺绣产业,提升刺绣品牌,镇湖政府建造了刺绣艺术展示中心、绣品街、中国刺绣艺术馆,打造了一街一馆一中心的产业格局。经过资源的整合,刺绣业一跃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刺绣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和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又如杭州刺绣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杭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在杭州的传统艺术领域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杭绣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使这项技术得到传承和发展,当地政府出台了许多保护政策,把杭绣列为传统工艺美术的重点保护品种;建立专项扶持资金,把杭绣列为重点扶持项目;设立国家级工艺美术博物馆及大师工作楼,以此对杭绣作品进行展示;扶持帮助刺绣大师招收弟子等。逐步建立起杭绣保护发展的平台。界首刺绣要借鉴这些成功经验,使这门手工艺发扬光大。

(二)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营造优质良好的发展环境

界首刺绣来源于民间,缺乏政府的支持和保护,没有形成规模优势,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人们的收藏意识不强,导致刺绣后继无人的局面。近来地方政府开始重视民间手工艺,把界首陶瓷、剪纸、刺绣等都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界首刺绣又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然而,这仅仅是发展的第一步,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首先成立界首刺绣的专业机构或者小型的博物馆,加大界首刺绣的宣传力度,增强其影响力,让大家对刺绣有个新认识。其次,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广大的刺绣人员和刺绣爱好者积极参与进来,扩充绣工数量,增加绣品产量,扩大绣品的使用范围,促进其市场销售量。第三,帮助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刺绣传承人进行宣传,招收弟子,将精湛的传统工艺传承下去。第四,开设刺绣的培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刺绣技能,让他们在保持界首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积极汲取民族优秀的传统工艺文化,增加界首刺绣的艺术内涵,丰富刺绣的种类,开拓创新。

(三)丰富传承人的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界首刺绣的代表传承人在文化程度上普遍偏低,年龄偏高。很多的年轻人对刺绣这门传统手工艺根本不了解,更不要说对刺绣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不应仅仅停留保护和传承上,更主要的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着的现代社会,才能为现代的人们所接受和喜爱。例如,2015年“台绣”第三代传承人的设计师林霞,她发明的“纤艺绣”、“高清晰刺绣”等工艺在国内刺绣行业是一个重大突破。是她近年创作的作品,立体感强,抢人眼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增强了“台绣”的文化生命力。界首刺绣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就要创新,而解决传承人知识和年龄结构的问题是创新的前提。现在很多大、中、小学都开设艺术欣赏、手工制作等课程。应该把界首刺绣也列为基础课,地方学校就要体现当地的工艺美术特色。让学生从小对当地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了解界首刺绣的历史,认识和学习刺绣知识,将界首刺绣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艺术实践中做到与现代市场相结合,才能够创新发展。

(四)提高界首刺绣附加价值,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地方文化,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上的综合反映与特殊表现,一般都是以民间的工艺品作为物化表现形式。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人们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品,都是根据当地的文化,依据当地的技术、材料、功能、形态、构图、色彩等创作出来的,这些独特的文化成为区别他者的重要标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具有这种民族文化特色的典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首先要以民族文化的保护为主,让它不至于消失在现代化的大潮中。我们要将这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以产业化的方式来活态的保护并力求使其发扬光大,使其具有新时代的特征的的时候,我们就要更准确的把握“民族文化”的含义。保护和传承是发展的前提,而发展又是传承和保护的有效手段。把非物质文化资源转变为生产力,把作品变为商品推向市场,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形成产业化规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界首刺绣的名气主要是在研究界和工艺美术界,界首刺绣的传统工艺与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民俗等文化内涵,让民众从其中能体会到一种文化的回归,这其中包含的经济价值是很可观的。文化产业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的,我们要保留它的多样性,一方面可以做批量化的生产,将界首刺绣图案移植到其他载体上并形成产业化规模。例如让它成为纺织产品的图案,成为服装、挎包的装饰,或者靠垫、窗帘、床品等的装饰。另一方面,制作刺绣精品,创民族文化的品牌,如刺绣荷包、旗袍、花枕头、虎头帽、虎头鞋、绣花鞋等民族工艺品,将绣品打造成有收藏观赏价值的艺术精品。总之,我们在进行产业化的同时要努力创造民族文化的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不仅推动界首经济发展,更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弘扬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词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5.

篇4

海田街36号,一个禄劝县城内普通而平凡的门牌号,为我们演绎着最绚丽的色彩。或许你只是匆匆路过,但在惊鸿一瞥间,那抹绚丽不知不觉间已印记于你的脑海,偶尔忆及,仍是惊艳。

我很难用准确的文字,来描述这间绣坊带给我的惊艳。即便是在海田街,这间绣坊的店面也简单得毫不出众,空间狭小,店内光线昏暗,甚至有些凌乱。但这阻止不了那抹绚丽,以闪电般的速度侵袭你的眼球,拨动你的心弦。

走进绣坊,墙面上、布堆里,随处可见的精美绣片琳琅满目,夺人眼球。那些悬挂着的衣服,深黑、宝蓝、大红、翠绿,色彩艳丽得有些夸张,却又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大红大绿的俗气。精致的绣片,精美的挎包、绣鞋,以及衣服的衣肩、袖口、对襟、下摆等部位,都用手工绣上了各种精美的,栩栩如生的图案,以缤纷的姿态散发着夺目的绚丽,让这个有些狭小的空间流光溢彩。

用针线舞动出这方绚丽色彩的,是这间绣坊的主人尤定美。这个从未上过一节美术课的农家女,凭借手中细细的针和线,不但绣出了自己的花样生活,还绣出了令专业画家和艺术家称赞不已的一件件艺术精品。2002年,她荣获“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称号,并当选为禄劝县刺绣协会副会长。

彝族女子爱美,善于创造美,更乐于展示美。她们用鲜花般绽放的艳丽服饰,装扮着生活,展示着自己。而这些艳丽的服饰,每一件都是绝版,全靠彝族女子按自己的心意手工挑花和刺绣一针一线缝制出来,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费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因而,刺绣是彝族姑娘必修的基本功,能否绣出美丽的图案,是衡量彝家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志,那些善于画花、剪花和绣花的能手,在左邻右舍间会获得格外的礼遇和尊重。五彩斑斓的服饰,展现着彝族女子精深的刺绣技艺,绣花簇簇的围腰,绣满鲜艳花朵的服饰,做工精美的花鞋……密密麻麻的一针一线间,充满了彝家女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出生于禄劝县则黑乡柱矶村的尤定美虽然不是彝族,但从小在彝族村寨生活长大的她,耳濡目染下对刺绣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与灵气。11岁时,尤定美就开始跟着母亲和外婆学习画画,画的图案大多是彝族刺绣的传统题材花鸟虫鱼等。后来她开始学架花(又称十字绣),凭借出众的悟性和一双灵巧的手,技艺很快就超过了母亲。还不满18岁时,尤定美的刺绣技艺就已出类拔萃,不但经常给别人制作嫁衣,还引得村里的小姑娘们纷纷跟她学刺绣。心灵手巧的尤定美,在短短不到8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从学徒到师傅的角色转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刺绣高手。

用爱美的心创造美

正如其姓名一样,尤定美是一个爱美的人,用爱美的心创造出了自己的花样生活。虽然已经52岁了,但身材苗条,面容白皙,穿着得体的她,依然显得年轻漂亮,她爱美,更懂得如何展示美。

在向我展示和介绍那些刺绣品的时候,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她对自己的作品的欣赏和珍爱。这些作品,宛若她的儿女般,每一件都倾注着她的心血,每一件都浸着她的情感,是她毕生追求的结晶。

当尤定美穿戴上亲手制作的“土司太太服”出现在我面前时,又是别有一番韵味,显得隆重、尊贵、高雅。这套服饰,是尤定美在2006年去日本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时的着装。她介绍说,这种款式的衣服,以前是彝族土司太太才能穿的,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般的人不要说穿不起,即便是穿得起也根本就没有资格穿。现在大家的日子好过了,也有消费能力了,所以都希望能够拥有一套“土司太太服”。

彝族刺绣的针法变化多端,图案搭配也十分讲究。彝族女子在绣花前,一般都要自己或者是请高手在绣布上画好图案,或者是用纸剪出漂亮的花样,然后缝在绣布上,再根据图案的需要配线配色进行刺绣。经过40多年来的学习和摸索,尤定美继承了不少传统的刺绣图案,如耗子摘葡萄、鱼连草兰、蝴蝶戏梅、鹿望金钟、鱼跳龙门、凤穿牡丹、兔吃灵芝等,还根据人们不同的审美观创造了许多新的图案,而色彩的搭配、设计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于是这间小小绣坊,也就成为了禄劝县城内一个美的策源地。城里的、乡下的女人们,空闲时总喜欢来这里走走,或者是买一件自己喜欢的服饰,或者是向尤定美请教学习,或者只是为了看看又有什么新花样,饱一下自己的眼福,这使得小小的绣坊总是显得繁忙而热闹。

尤定美做的彝族传统服饰,最讲究也最具有技术含量的,就是她的刺绣设计。她在图案设计和色彩搭配上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思维,什么面料配什么绣花、什么颜色搭配什么图案她都了然于胸,绣出来的图案造型和色彩搭配结合得十分完美。尤其是在色彩搭配上,在民间刺绣艺人中更是出类拔萃,方圆十几个乡镇都知道她的大名,都来找她做活。仔细欣赏她的刺绣作品,细腻的质感,协调的配色,自然的明暗表现,传神的艺术刻画,让人不得不在赞叹中暗暗折服。

在传统的基础上,尤定美还对彝族服装进行了改良,不仅质量好而且设计独特,做工精细,所以尽管价格有些贵,但喜欢的人还是不少,据说曾有人先后从她这里买走了12套手工制作的彝族服装。要是遇上逢年过节,特别是冬腊月间和火把节前,城里的女人们就会蜂拥而至,齐刷刷地挤进这间狭小的绣坊,选衣料,选款式,在这里定做一套传统艳丽的彝族盛装,让自己能在节日里花枝招展。

而更多的时候,尤定美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刺绣世界里,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提升……

守望中的传承曙光

以前的彝族女孩,五六岁就开始在母亲的指点下学习挑花和刺绣,十来岁就要自己缝制衣服和鞋子了。做不完的地里活,忙不完的家务事,阻止不了彝族女子对美的追求。在农闲和晚上难得的休息时间里,她们用一双双灵巧的手,千针万线地编织着自己对生活的期冀。当漂亮的花朵在她们的手中渐渐开放时,对未来的憧憬也随之盛开。

可以说,彝族服饰是彝族刺绣文化的杰作之一,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表述。然而与许多传统民族民间技艺所遭遇的窘困一样,现在彝族服饰连同彝族刺绣,已走到了如何传承和发扬下去的拐点。我们不无揪心地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彝族传统民族服饰缝制工序繁芜、穿戴复杂而且不便换洗等因素,在越来越多的彝族村落,传统服饰开始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在的彝族女孩,也很少有人再系统地学习剪纸、挑花、刺绣等工艺,即使有也是到十几岁才开始学习,而且几乎不能独立完成整套服饰的制作。

作为一位为刺绣付出了毕生心血的民间艺人,尤定美也曾面临过如何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的困惑。她在守望着,在无奈中苦苦守望。满大街的流行色,年轻人身上的奇装异服,让她感到有些迷茫,不知彝族刺绣连同彝族服饰,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以某种毫不引人注目的方式从生活中无声无息地消逝。

篇5

2014年,苏州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苏州市政府专门出台《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规划》,助推民间工艺产业快速发展。目前,苏州市从事民间工艺生产的从业人员已超过20万人,年产值近300亿人民币。但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之后,受全国经济形势变化影响,苏州民间工艺产业的产能过剩,市场下滑问题已日益显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2016年6月12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了《核雕:凋零的市场》节目,报道了苏州市舟山村(中国核雕村)核雕市场不景气的现状。苏州日报等媒体也对苏州玉雕市场低迷的问题进行了报道分析。众多专家学者也纷纷撰文,对如何化解苏州民间工艺产业产能过剩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专家普遍认为,苏州民间工艺产业近几年发展速度过快,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作品风格单一,缺少创新,导致市场下滑。因此,解决民间工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匮乏问题,是苏州民间工艺产业走出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一、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传统工艺的传承主要是子承父业或师傅带徒弟等方式。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着知识传播视野狭窄、技能传授形式单

一、工艺传承范围局限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对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已明确提出,要依托职业教育体系,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各民族文艺人才,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民族文化和民间技艺相关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

(一)践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有效方式,实施现代学徒制已成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标志。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及相关文件精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实施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径。院校应通过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民间工艺传承培养方式,兼顾家族与师徒传承的优势,整合产业化发展需要,建立民间工艺大师工作室,构建有利于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工艺美术高技能人才的现代学徒制创新模式,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致力于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二)制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是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直接决定了培养过程与教育结果。为解决民间工艺行业人才培养的瓶颈,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专门成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引入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积极推进“产、学、研”全面合作,制定民间工艺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标准、多方评价考核体系及行业标准等。根据工艺美术岗位职业能力要求重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开发项目课程,设置公共基础、工艺基础、工艺技能、工艺创意和工艺拓展5个课程模块,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与项目考核方案,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材。同时,由行业、企业、高校等专家执笔,制定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多方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三)组建“大师指导、专家授课”师资队伍

根据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创新“请进来”的人才引进模式,不断将沈德龙、俞挺、周建明、杨林川等工艺大师请进学院。此外,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建校企互聘共用教师机制,积极推进双导师制,完善校企双重教学管理体系,组建“大师指导、专家授课”师资团队,共同开发传统工艺美术类课程与系列教材。大部分实训类课程及重要的专业课都由具有10年以上丰富工作经验的工艺大师或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同时,学院注重加强师资培训,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操作技能。名师出高徒,学生在学院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的共同培养下,职业岗位技能得到极大的提升,获得了更多的高薪就业机会,学生、学院和企业获得了共赢发展。

(四)依托产教联盟共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为了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新平台,加强校企协同发展,搭建现代学徒制框架下学徒校外实习平台。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依托苏南工艺文化创意产教合作联盟,加大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院师生按照教学安排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参与企业各类培训和技能大赛等活动,以赛促学。目前,学院已经与周边50多家民间工艺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与苏州刺绣博物馆、舟山核雕村、相王玉器城等单位共建“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基地”“中国核雕人才培训基地”等校外基地。这些基地与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在民间工艺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为民间工艺专业的学生“走出去”提供了生产性实习实训场地及就业岗位。

二、民间工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

(一)提升学生质量,培养“非遗”创新人才

实施现代学徒制后,90%以上的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专业能力。通过三年的实践,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培养了320名“非遗”人才。学生先后被宋水官核雕艺术馆、姚建平刺绣艺术馆、苏州相王玉器城等企业录用。学生专业水平获得民间工艺大师高度肯定,学生通过在校实训和企业实习毕业,三年后均可达到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水平。学院同时承担行业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任务,为舟山核雕村、镇湖刺绣文化街和相王玉雕城等培养了328名行业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服务再就业平台。

(二)提高双师团队专业水平,形成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实施,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形成了由政府主导、学院与企业共同参与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了艺术设计和雕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政府引导、学校搭台、大师唱戏、校企合作、共促发展”的运行机制和民间工艺大师工作室运行模式,推动了教师教科研创新,提高了教师创新意识。

(三)创建大师工作室,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是职业教育重要体现。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与苏南工艺文化创意产教合作联盟等合作成立“政校行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将民间工艺大师请到学院参与核雕、玉雕、刺绣等专业课程教学,成立工艺大师工作室,实现“五合一”模式。结合“非遗”传统工艺,利用3D打印技术,大师工作室与企业共同跨界研发多种核雕、玉雕、刺绣等工艺产品。例如,周建明核雕工作室自2014年10月开始,联合苏州市文化旅游局开发寒山寺“和合二仙”工艺品、盘门景区旅游工艺品等系列产品。又如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与姚建平刺绣艺术馆进行技术创新和茶席产品创意研发,创作出系列题材的工艺产品。学院不断鼓励学生创新就业,毕业生中部分学生选择大师工作室直接就业,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进行创业。

(四)获得社会认可,扩大社会服务影响力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探索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获得了社会的认可。2013年到2016年间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基地”“中国核雕人才培训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苏州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单位”等在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正式挂牌。姑苏晚报和高新区宣传部分别以《“现代学徒”传承创新民间工艺》和《培养“接地气”民间工艺人才(苏南民间工艺学院“三创”结合)》为主题进行宣传报道。创意工作室推出的《心有千千结》盘扣设计制作活动走进社区,被苏州电视台采访报道。2016年11月,《校企合作,探索苏南民间工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案例,被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评定为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十大推荐案例。

结语

民间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应秉承“保护中求发展、传承中求创新”理念,努力培养高技能工匠人才,推动民间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助力工艺美术产业创新发展。民间工艺的发展不仅需要技艺传承,同时也需要理论总结,人才培养的过程不仅是在培养人才,也必须成为学术研究的课题。在未来的发展中,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将开展民间工艺文化的研究,形成工艺文化理论体系。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实现民间工艺的蜕变新生,让民间工艺产物不仅能作为民族发展的历史记载存留于博物馆,还应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内容,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点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Z].2014-8-25.

[2]张明.非遗传承创新语境下的文创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

[3]徐子淇.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实践探析[J].艺术教育,2014(3).

篇6

近代以来,学校职业教育的兴起使各行各业的学徒制技艺传承形式的规模迅速衰减,随之而来的是大工业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流行与时尚带来的商品规格化与统一性,致使手工艺品的市场逐步萎缩。而随着当代消费市场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增加,手工艺品市场有逐步复兴的趋势。由此,手工技艺培训与传承又重新回到学徒制形式。

一、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概念

学徒制是自古以来就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技艺传承模式。中国的学徒制起源于奴隶社会,发展完善于封建社会,是以父子关系为基础的家族技艺传承制度。隋唐官营手工业作坊的发展,促进了学徒制的普遍存在与进一步完善。西方的学徒制是在中世纪时产生的,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劳动力不足,业主开始招收除儿子以外的学徒,于是以父子关系为基础的学徒制开始转向以契约形式为基础的学徒制模式。在13~15世纪中期,随着行会的出现,学徒制逐渐从私人性质的制度,过渡到社会公共性质的制度。现代也称学徒制为学徒培训,是指由用工单位招收学徒工,在师傅的直接教导下,通过生产实践学习并掌握生产技艺或业务技巧,从而成为新技术工人或专业人员的一种培训方式。学徒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源开发十分有效的形式,特别是对技术工种的技能开发,它将学校培养和工作中培训的优点融为一体,培训效果显著。一般需要手工制作的工艺常常使用这种培训,如管道工、理发师、木匠,等等。

为了满足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借鉴学徒制的经验,在现代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创造了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在传统学徒制一对一指导、面对面授教、手把手操作的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特征。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点有:①实行企业和学校合作的交替式人才培养模式,学员2/3或1/2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1/3或1/2的时间在学校学习。②学员与企业签订了学习培训协议,明确各自的任务与职责,同时,学员在培训期间可享受学徒工的工资待遇。③企业、学校共同制订培训内容。④学员在培训合格后取得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德国、英国、瑞典、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是现代学徒制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国家。

现代学徒制继承了传统学徒制的很多优点,比如,强调要有充足的实习实训时间,实训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一致等。但从根本上说,现代学徒制是有证书教育性质的大规模学校职业教育,并不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制,不是学徒制的现代形式。虽然职业院校大量出现,但真正的学徒制并没有被现代学徒制完全取代,而是在很多手工艺领域中传承并保留了下来,尤其是在那些需要师傅长期手把手指导,从业人员才能成长起来的行业,如手工刺绣、手工造纸、手工编织、手工雕刻等手工艺行业。本文所研究的是当代手工艺中的学徒制,是指当代手工艺在技艺传承中仍然存在的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制,而非上述的“现代学徒制”。

二、当代手工艺学徒制传承的特点及其范例

手工艺是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工艺,手工艺有别于大工业机械化方式批量生产规格化产品的工艺流程。手工艺品指的是纯手工或借助工具制作的产品。这里有两个表述:一个是以传统手工艺,即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其特点是每一个工艺品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而且同一种工艺品之间具有差异性。例如手工制作的玻璃杯每一个都不相同,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另一个是现代手工艺,可以使用机械工具或数控技术,但前提是工艺师直接手工作业仍然为成品的最主要途径。手工艺品由自然材料制成,能够无限量制作。此类产品实用、美观,具有艺术性和创新性,能传达文化内涵,富有装饰性、功能性和传统性。现代手工艺是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形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艺术、设计艺术、手工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公共空间与生活空间也开始丰富起来,设计审美与艺术观念的演化更新,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出现,推动传统手工艺向现代形态转变而被大众所接受,如纤维编结壁挂、棒针编结等。

手工艺品种类繁多。按照具体行业,可分为雕塑、印染、刺绣、编织、陶器、首饰、服饰、剪纸、木版年画、风筝、木偶、皮影、绒制工艺品、绢花、面具、灯彩、民间玩具等。其中,很多手工艺可由艺人自学成才,但有些则必须得有师傅精心指导。对这些手工艺领域的学徒制技艺传承进行比较分析就会发现,当代学徒制在手工艺领域传承仍保留了传统学徒制的四个基本特点,即技艺复杂性、创新性、自愿性以及学徒前途的明确性。

1.技艺复杂性

即技艺较为复杂,可能是数十代先人在成百上千年中摸索出来的。由于技艺较为复杂,在技艺传承过程中,如果没有师傅悉心指导,学徒很难在短时间把握要领,很难通过自学实现独立工作。比如,无论银器制作,还是刺绣,都有自己的一套技法。这些技法是前人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靠个人零起点地去摸索几乎无法全部掌握。又如,有这样一个关于布鞋师傅的报道,从13岁开始学艺、做布鞋至今的李老汉说,学做布鞋的要出师,做出来的鞋得每个顾客穿上都跷起脚来连赞“要得,舒服”才行。“每个人的脚不一样,有人脚背高,有人脚背低,有人的脚前面宽……学做鞋的人要静得下心来。”而要得到他的真传,他认为至少也得3年时间。可见,有些传统手工艺看似简单,但要得到“真传”,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如果没有师傅引导加快学习进度,靠个体重新积累经验是不现实的。

2.创新性

云南鹤庆新华民族村是银器之都,但是家家的制作技术都不相同。因为银器的制作技术虽然各家都已掌握,但各自又有各自的创新点,所以,各自的产品都各有特点。因此,所有产品都有销路。刺绣也是如此,当学徒将技法掌握以后,就可以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新,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来。当然,新的技法如果得到认可,就会融入行业的技术中,成为行业技艺的新的组成部分。在技艺的传承过程中,创新技法的将成为师傅,并将新的技艺传授给学徒。因此,一方面,创新性是手工艺的固有基因,它保证了手工艺品生产能够随着社会的需要与时俱进地发展。另一方面,在学徒制技艺传承过程中,师傅的职业精神也对学徒有很大的影响,而职业精神才是在日后残酷的生存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因此,学徒不仅要苦学技能,学习手工艺的创新方式与方法,还要练就创新的头脑,并在学习技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继承师傅的职业精神。正是因为手工艺传承过程中有大量创新方式方法等默会内容,需要师傅付出大量心血进行引导,因此,当前大规模开展的职业教育学校的现代学徒制,尚难以完全替代手工艺传承中的学徒制。

3.自愿性

无论是银器制作,还是刺绣,学徒一般都是自愿来学习的。在想掌握一门手艺来作为谋生手段的情况下,手工艺学徒一般很明白:除了使自己对这门手艺感兴趣,没有更好的路可走。跟着师傅做学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将来能掌握一门手艺可以自己“营生”。也只有看到学徒自愿求学,甘愿受苦,很想拜师之后,师傅才肯收其为徒。因此,学徒较少出现“中途辍学”的情况。

4.前途明确性

学徒对出师之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对工作环境、地位、报酬等了解得比较透彻。因此,学徒在学习时格外努力,希望师傅能多教,自己能多学一些技能,为日后独立发展打好基础。比如,民族村的银器制作,村里的孩子们在学习技艺的时候就很清楚将来要靠这门手艺生存;又如,练刺绣的新手很自然就会想到学成之后自己就能够绣出令人羡慕的作品来。因此,这种前途明确性会促使学徒更努力地学习,也因此而技艺掌握得精湛。

三、当代手工艺学徒制传承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以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所能为“学徒”做的,要比学徒制的师傅们多得多。一些职业院校还专门开设了陶瓷、琉璃、纤维艺术等手工艺相关专业。现就从学徒制的视角,对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加以思考。

1.承认技艺的复杂性,设定明确的教学内容

职业院校应该正视相关行业技艺发展变化的客观复杂性,认真研究掌握相关技艺课程设置的标准,明确手工艺人才市场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从而明确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哪些知识与技能,而不能因学校不具备相关的教学条件,就随意更改教学内容。

2.强化素质教育,提升“学徒”创新能力

职业学校对成熟、系统化技能的传授应能保证学生毕业时“无缝”就业,但由于当地技术技能都在不断发展,所以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不仅要求职业院校的技能传授要到位,保证学生的技能掌握扎实到位,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使学生毕业上岗后不会老是“犯嘀咕”,怀疑自己的技能。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使学生在面对激烈生存竞争时,首先想到创新,用创新的手法解决问题,想到动脑筋做到与众不同,在自己已有技能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发展。

在具体培养方式上,一方面,专业课教学要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学生实习实践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对自己未来事业成功的重大意义,学习创新的方式方法。

3.培养产业升级所需人才,让“学徒”更有前途,从而“自愿”在职校学习

职业院校应认真分析和研究国家产业发展及就业市场变化,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积极完善教学,让自己的“学徒”毕业后能顺利高质量就业。只有这样,才能使在校生对未来有信心,从而安心“自愿”在校学习。也只有这样,职业院校才能根本解决招生难和学生流失的问题。

4.完善服务体系,做好职业指导,让“学徒”明确自己的前途

当前的职业院校均有就业指导体制,但真正充分发挥作用的却不多,不是制度成为摆设,就是就业指导教师水平不够。其结果是,学生得不到到位的就业指导,不了解自己和职业环境,难以合理地作出职业生涯规划,不知道前途在哪里。这样,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就会缺少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前途认识模糊,就会时常怀疑自己当前学习的价值。于是,很多学生混日子或中途退学。

为使学生看清自己的前途,职业院校教学应强调情境活动和经验的重要意义,应借鉴学徒制的优点,在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场所情境化。在学徒制技艺传承中,学习环境不像学校那样设置成隔离的、特殊的课堂,而是师傅的实际工作场所,学徒可以直接看到师傅的活动并参与其中。而且,他们所参与的活动可以直接生产出真实的产品。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们可以迅速获得进步,成为独立、熟练的劳动者。因此,职业院校教学应加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多开发和应用优质的学习情境课程。

(2)教学内容清晰化。要求教师向学生清楚地展现相关学习领域的知识、技能、目标和问题解决策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承担批评者或监控者的角色,由此引导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有关问题解决和控制过程的知识。

(3)教学过程显性化。教学应主要通过现场观察、示范、指导、训练等方式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尽可能地将默会知识显性化。要让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操作娴熟的“专家”对学生进行实地的生动讲解和真实的操作演示,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习得知识和问题解决的策略,从而达到“学徒制”的效果。

(4)教学组织社会化。职业院校应该为学生创建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如构建社会实践共同体,使学生置身于社会化环境中参与实践,多接触社会,获得所在共同体具体体现的信念和行为,逐渐成为成熟的实践参与者。

参考文献:

[1]张中洲.现代学徒制及国际上两种成功的培养模式[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1).

篇7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目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与苏绣、粤绣和蜀绣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是湖南的“艺术名片”。湘绣作为一项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在各级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成为湖南文化强省战略的主力军,而要振兴湘绣产业,迫切需要一大批质量好、素质高、艺术设计水平高的技能型人才。

为振兴湘绣产业,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设了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系统培养湘绣人才,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刘爱云大师工作室概况

为了解决湘绣产业振兴的关键问题:输送一批质量好、素质高、艺术设计水平高的湘绣技能型人才,立足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办学状况,成立了刘爱云大师工作室。它是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其运作模式如下。

1.学校提供资金和教学场所,配备教学和实训的相关设备设施,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绣的代表性传承人刘爱云大师担任大师工作室主持,邀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教师,同时在学校内部组织优秀教师共同成立湘绣教学团队,并选派管理人员做好刘爱云大师工作室的日常运行。

2.湖南省政府、省教育厅十分重视湘绣专业,将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纳入省重点支持专业,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2010年湘绣专业成为湖南省精品专业。给予刘爱云大师政府特殊津贴,大力支持学院的办学。

3.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和湘绣城企业集团公司等企业捐助湘绣教学的设备,按照湘绣工艺的实际操作流程,设计和布置湘绣实训工作室,选派技术骨干到学院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协助并参与学院的教学工作,并为学院培养湘绣后备师资队伍。企业还设置了湘绣奖学金和助学金,对优秀学生和家庭贫困的学生给予资助,同时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便利。

二、刘爱云大师工作室在教学方面的探索

1.以刘爱云大师工作室为平台,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和教材。

由于湘绣专业在全国首开,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湘绣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联合湘绣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学校专家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实施教学,将“创新、技术、技能、生产、研发”融为一体,通过湘绣刺绣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的双重训练,使学生能够达到湘绣刺绣岗位和设计岗位技能的要求。

(1)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

以刘爱云大师工作室的教学团队为核心,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的开发,企业专家作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员,将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知识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企业专家为学校专业教师提供的咨询作用主要体现在他们能为课程开发工作提供湘绣的岗位内容和必备的职业能力,并为湘绣课程内容需要的工作知识和工作经验等细节问题提供咨询。

将行业人士和企业专家引入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其在职业现场第一线的优势,课程开发内容与行业企业需求接轨,符合企业发展需要,根据最新的岗位技术标准和企业技术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制订完整的、更新及时的课程计划用于实施教学,这样的职业教育课程无疑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而且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湘绣专家、企业骨干及校内专家、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了湘绣的核心专业课程8门,通过实践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教材

为了更好地培养湘绣人才,学院组织企业专家和学院专家的教学团队负责开发湘绣教材,经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共同开发了湘绣专业教材:《湘绣》、《湘绣技法》、《湘绣制品》、《湘绣简史》等。

2.优化教师队伍,打造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师团队。

要培养优秀的湘绣人才就必须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学院对湘绣任课老师进行了优化,聘请湘绣研究所退休的一批省级刺绣大师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并选取优秀教师担任湘绣团队教师,其中具有多年艺术设计与管理实践经验、获得科研项目的教授、副教授等,也有充满朝气的年轻教师,形成了资深专家“传、帮、带”,年轻教师“教、学、研”的局面。

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实行岗位互挂的做法,学院对企业的技术骨干定期进行培训,给予技术骨干教学方面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为学校培养后备教师;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打造一个实力强大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为湘绣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与知名湘绣企业合作,订单培养湘绣人才,并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篇8

中图分类号:C4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相对于全国的情况,云南的国家现代学校教育发展明显滞后。民族种类众多意味着民族文化事象数量富积,可以整理应用的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非常丰富。国家现代学校教育发展滞后,意味着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更有进入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必要。但是,在一个统一的国家教育制度下,教育的目标、实现教育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传授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都是按国家主流文化和意识确定的,要打破教育体制主流文化大一统的格局,让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进入现代学校教育体系,还需进行更多的探索,付出更大的努力。笔者在对云南的国家现代教育制度和各民族智慧成果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致力于将少数民族地方性智慧植入民族地方的现代学校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实验,希望找到使两者很好结合的途径。

二、云南各民族地方性智慧解析

云南历史上就是人类群体迁徙移动的走廊。在唐代以前,云南境内大约有16个民族的先民生息繁衍,他们就是今天的彝、白、哈尼、壮、傣、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怒、阿昌、德昂、基诺、独龙等民族。唐代以后约有9个民族先民从邻省或邻国迁入云南,他们是今天的藏、回、蒙古、普米、布依、苗、瑶、满等民族。生活于云南土地上的各民族先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了与生存需要相适应的文化传统。这个创造过程是各民族的社会成员在对自然、社会及认识自身的基础上,通过生产、生活实践,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经过持续不断的传递和延伸获得的。从各民族文化的结构看,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的多个层面。所以,各民族文化传统中蕴涵着的基本内核就是各民族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知识系统,各民族高度发达的知识成果是其文化构成的重要部分。

(一)生产劳动中的知识和智慧。围绕农业生产,各民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劳作经验和知识。他们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了适合自己生产方式的劳动工具,如刀、斧、青铜锄、竹木锄、铁锄、犁、耙、播种工具、运输的背具、挑具、马帮、车、舟、打谷棍、连枷、掼斗打谷船等,而且还总结出了非常独特的生产技术经验。例如,壮族把水稻种植的整个过程做出了几个技术环节的区分:选种、撒秧、开秧门、驱害虫和中耕、收割。每一个环节又都以民俗性的神话传说和农谚形式将它固定下来。

(二)社会生活中的知识和智慧。围绕社会生活的需要,各民族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知识成果。自然历法的知识方面,彝族有十月太阳历,傈僳族、佤族有物候自然历,傣族有傣历,藏族有藏历。

此外,在生活技能方面,苗族的蜡染,白族的扎染、白族建筑和家具的木雕工艺,迪庆藏族的木器、银器工艺、土陶制品的制作等,这些制作都有十几道工序,各个工艺环节都有极高超的技巧,凝结着各民族的智慧。

在医学知识方面,民族的医疗技术分植物药疗法、动物药疗法、矿物药疗法等方法。这些医疗手段与各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有密切的联系。在云南民族医学宝库中有藏医、彝医、傣医、苗医、佤医几大医学体系。还有许多著名的医典,如彝族的《医算书》、《元阳彝医书》等,傣族著名的医经《腕纳巴微特》,藏医《月王药珍》、《医学大全》和《四部医典》,这些知识成果丰富了中华医学宝库。

(三)精神生活中的知识和智慧。围绕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各民族创造了多种艺术形式,表现了精神生活中的独特智慧。云南民族艺术种类数不胜数,主要有:歌、舞、乐器、绘画、雕刻、雕塑、服饰、刺绣、书法、戏剧、制陶、彩灯、竹草编织等。在民族村寨生活中,歌舞艺术遍布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许多民族的织布歌、纺麻歌、绣花歌都是关于穿戴制衣的歌舞;和饮食联系的有酒礼歌、醉酒歌、采茶歌。反映生产劳动的歌舞有:伐木歌、栽秧时的吹唢呐,打锣鼓;盖房时藏族有跳盖房锅桩舞;景颇族盖房时要跳祈祷舞、平地基舞。这些多是将自己劳动生产中的动作和最熟悉的动物的动作模仿再现了出来,就产生了自己的音乐和舞蹈。

以上所述内容只是非常丰富的民族知识智慧成果的一小部分,这些知识成果至今还在各民族的现实村寨生活中发挥着作用。只要我们对云南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略加留意就会看到非常丰富的知识成果。

三、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的应用

整理、发掘云南各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知识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了解和认识上的需要,我们的目的是要努力让它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笔者做了深入的观察探讨,从已经获得的经验来看,如何有效利用地方性智慧主要有三条基本的实践途径:

第一,通过科技部门的加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收集整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完成弃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整理出符合科学原理、具有科学指导价值的内容,通过各民族地方村社组织中的农科员、农技员加以推广应用。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云南农科院受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IPGRI)的委托,于1996年由云南省农科院品种资源站、农科院科技情报所和云南省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组成了一个课题组,进行“在云南省创办一份土著知识杂志可行性研究”项目。其宗旨为:收集、调查云南省以植物资源为主的、有利用价值的土著知识,寻求可传播的途径,保护农民的权益,最终实现农民创办自己的杂志的目标。经过两个阶段的调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第二,与企业实体结合,借企业中的研究开发力量,将科学工作者的工作成果在企业中进一步开发研究,实现产业化规模生产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民族智慧知识成果的知识产权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开发生产要让民族地方知识的原创者获益,不能是企业独占民族地方知识成果带来的利益。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已先后启动了相关的项目,直接从民族地方性知识宝库中挖掘成果投资生产。问题是这种投资和生产应该与各民族主体结合,建立让各民族人群受益的机制,保护民族地方性知识成果原创者的权益,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

第三,通过学校教育的努力,将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植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具体的做法是,与科技部门结合,通过发掘、整理、研究的过程,尽快编写出符合不同层次教学需要的地方性知识教材,通过教师的教学努力将民族地方性知识推广普及给下一代。这是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最有效的途径。

分析以上三条途径的可行性,笔者认为,前两条途径已经有成功的案例,最为困难的当属第三条途径。

让民族地方性知识成果进入学校教育是一种最具有深远意义的选择。通过编写出实用的教材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各民族子弟,在身边冠以民族教育名称的现代学校中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现在,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已经大量地进入民族高等教育领域,民族艺术的成果、民族医药的成果、民族语言文字的成果、民族体育的成果都已直接进入大学的专业设置,进行高层次的教学。而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中作为国家的统一的教育制度,担负着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在强调提高人的基本素质的前提下,地方性知识并不包括在此类学校的教学设计中。然而值得重视的是,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职业学校可以担起这项任务。民族职业中学的设立是中国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民族地区农业技术职业学校就有将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融入学校教育的责任。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云南石林县的彝族乡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的实验性研究。实验内容是将当地的民族地方性智慧的知识成果,植入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学生学习中,让学生学到两种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和地方性知识。实验开办了彝族撒尼人的传统刺绣工艺课,专门招收了传统刺绣服装设计专业班,学生既学现代服装设计制作也学民族传统刺绣技术,学生毕业有了谋生的技能,实验取得了成功。

总结以往经验,要成功将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成果植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应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的普查工作,搞清楚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的状况。与科学技术部门合作做出相应的研究、整理、提高的工作,确定哪些知识可以进入学校;(2)选择合适的专家编写民族地方性智慧和知识的教材,组织专家研讨审订教材,做好学校使用的准备。规范有积极性进行教学实验的教学单位的教学行为,防止各行其是,影响这一工作的健康发展;(3)做出总体规划,编制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选择学校先做教学实验性研究。开展教师培训,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做好教育管理部门措施、政策配套的工作。

总之,我们的前提不是讨论做不做的问题,而是研究怎么做的问题。相信通过国际合作和国家、地区间机构的共同努力,此项探索性的努力一定会取得应有的成果。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一、引言

湘绣,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民间工艺,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湘绣企业逐渐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出口等成一体的产业链。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产业的迅猛崛起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地改善与提高,可作为社会传统文化产业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却逐渐显露出对信息化下市场经济的失灵。因此,如何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进行湘绣产业继承与创新,值得学者深人探讨。

目前关于湘绣发展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产业发展模式和自身品牌价值等领域,赵继学、廖瑜从产品的效率、产量、技术、创新性和市场进行剖析,全面的总结了目前湘绣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易筱青等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认为湘绣产品须紧跟时代的脚步,在工艺设计上不断的发展、创新,并提出湘绣产业的市场化的“龙腾”模式。史云飞等人也总结了湘绣面临着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手段单一,难以打开市场;创新力度不够,难以满足当今消费者的审美观和潜在消费需求等问题。产业应加强企业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合作,并和政府交流,发挥政府的职能优势。而本文从社会信息化的角度出发,针对湘绣的发展现状,研究湘绣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社会价值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湘绣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二、湘绣行业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地位

当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时,齐名于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却步入了低谷,于是引起一场关于社会信息化进程下湘绣产业的创新问题的思考。

1.湘绣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湘绣,作为源于楚地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已然成为了湖南传统工艺的拳头产品,更是我国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瑰宝。因其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争相被海内外众多收藏家所收藏,并用自身特有的方式,传承与保护了湘绣技艺,弘扬了湘绣文化,打造了湘绣品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创造了社会经济价值。

随着艺术价值的弘扬,湘绣企业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其工艺科技、品位、档次得以大大提升,并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传承、人才培养、研发、生产、销售、出口等互相关联集一体的产业链。现在,湘绣产品成功地进入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随着现代科技和商品经济的快速发达,传统刺绣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代工业生产方式,致使湘绣处于面临灭绝的境地。所以,抢救、保护湘绣工艺,传承和发扬湘绣技艺,成为了当今湘绣发展的共同目标,而加强湘绣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平衡产业结构,拓宽城乡就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带动旅游、餐饮、娱乐、科研等相关行业发展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湘绣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湘绣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传输手段等方式为湘绣行业的发展建立起各种信息网络,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与理念对以进行改造与监督的过程。虽然在社会信息化处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可湘绣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目前,湘绣大小企业已有100多家,绣品店320家,开发出了数千个品种,年产值8亿多元,湘绣产品已成功地进入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5亿多元。湘绣产业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人们文化品味的提升、旅游业的兴旺、礼品消费的增长以及国外内对中国民族手工艺文化的痴迷,特别是其潜在的巨大产业价值,使得湘绣逐渐从原生态存在方式走向了市场产业化发展道路,然而处于成长中的湘绣产业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其产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面临着社会环境不成熟、观念认识不到位、信息化人才匮乏、资金投入不足和管理体制不合理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如下图1:

三、湘绣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找与资料的整理,从人才、市场和政府三个角度将湘绣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三大类:后备人才储存不足、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如下图2:

1.市场需求变化加快。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湖湘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近几十年来湘绣无论是在针法、材质还是图案、包装上,都基本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产品缺乏创新,而营销模式落后更是导致了产品的堆积。

在我国,不同地区对湘绣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由于湘绣的原产地位于我国的南方,中南、华东、华北对湘绣的需求占很大比例(如图3)。根据对2003年~2010年对湘绣的需求统计及对未来几年的预测分析,如今,湘绣正处于供不应求阶段(如下页图4),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湘绣行业进行调整,以达到供需平衡状态。

2.后备人才储存不足。培养一个熟练的技工时间一般为二十年左右,很多人不会选择从事这个行业。根据调查统计,现在约为80%的绣工年龄分布在30岁~50岁,年龄在20岁~30岁的绣工比例仅为16%,行业从业人员呈现倒三角局面(如图5)。同时湘绣的绣工人数将急剧减少,湘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境况。同时湘绣的绣工大都来自当地的农村,文化基础薄弱,绝大部分从事刺绣行业的初衷只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也只能绣出中低档的绣品,很少绣工能够自行设计进行刺绣。严重阻碍了湘绣技艺的创新以及湘绣产业的发展。

3.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湘绣经营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的时间较晚,要想湘绣产业在社会信息化的经济大潮中抢抓机遇,除了市场的需求和人才的供给,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引导。目前的湘绣产业发展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支持:一是没有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特点而制定湘绣产业科学有效的发展长远规划;二是没有建设正确引导合理的投资机制、良好的融资环境、健全的法律法规的软环境;三是没有创办对湘绣企业家的管理培训来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创新意识的湘绣产业发展创新中心;四是没有构建用于企业间相互学习交流的集群合作网络。如图6:

四、加强湘绣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建议

湘绣已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湖南文化名片”,为加快湘绣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对湘绣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考察,认为对湘绣的发展和保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搭建交流信息平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构建产业集成园区。

1.搭建交流信息平台。通过湘绣协会将湘绣产业的相关利益群体,如一些工艺美术大师,研究机构等相关学者专家,将这些资源有机地整合到一起,适时地举办交流研讨会,以增强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良好的平台。同时,还可以邀请电台或电视传媒来对外宣传自己产品,甚至与电视媒体合作或冠名开播一档关于湘绣方面的综艺类、谈话类或论坛类节目。

此外,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湘绣的网络营销新模式销售,为湘绣文化的宣传拓宽了渠道,从而更好的弘扬了名族传统文化。其次,通过网络营销这一新模式使湘绣产业直接对接市场,保证了客户接收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合理的采纳客户的反馈意见,及时的了解湘绣产业的市场动态,从而创造出更适销的产品,赢得更多的客户和更好的口碑,不仅打响湘绣这一湖南本土艺术品牌,而且更推动了湘绣产业的发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建立个性化定制销售新模式,满足当代消费者的审美观和潜在消费需求,艺术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使湘绣直接对接市场需求,提升湘绣的受欢迎程度并促进产业的发展。

2.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市场竞争,关键是人的竞争,要想振兴湘绣产业,关键在湘绣后备人才的培养。而传统的依靠师傅个人传授的培养方式不够系统、内容单一、效率较低,对于行业今后人才的需求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出现了湘绣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所以应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和打造一大批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研发人才、设计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管理人才等各类人才,为湘绣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设了 “刘爱云大师工作室”的湘绣设计与工艺专业,系统培养湘绣人才,提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师队伍,打造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师团队,与知名湘绣企业合作,订单培养湘绣人才,并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此外,也应改善湘绣人才的待遇,通过补贴或政府特殊津贴制对其技艺水平出众和实际贡献大的工艺美术师予以厚遇。

3.构建产业集成园区。在湘绣产业发展调研中,发现众多湘绣个体、私营企业基础上已经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联合,家庭作坊式经营方式逐步淘汰。而以湘绣为主导产业, 养蚕业、林业等相关支援产业为副业的集成园区将成为了湘绣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而这其中也辅以政府、协会以及相关教育科研机构,同时也包括金融、旅游、文化传媒等支持产业。

此外,加强政府扶持力度,优化湘绣产业发展环境;加强企业间的横向合作,提升湘绣产业的整体实力;加强同其他产业间的纵向合作,提高成本优势;加强对政府对产业集群的监督、引导和扶持政策。

五、结语

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兴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湘绣行业本身的现代价值、优势及政府的支持政策等为湘绣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仅从市场需求、后备人才、政府支持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是,作为一个刚兴起不久的产业集群,存在人才支撑、技术创新与设计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尚未形成一个协同发展、激励创新的良性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赵继学, 廖瑜.湘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艺术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001): 52-53.

[2]易筱青.湘绣产业的市场化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7.

[3]史云飞,蔡圳阳,蔡彪,郑英鹏.湘绣产业发展模式探讨[J].企业天地· 理论版, 2008,(6).

[4]郭秀君,谢智琼.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刺绣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分析[J]. 商场现代化,(31): 70-72.

[5]何兆芸.简论湘绣首次全盛的内因[J].饰, 2005, 2: 006.

[6]唐利群.湖南湘绣文化产业发展探究[J].东京文学, (001): 60-61.

[7]李健萍.湘绣产销趋势预测[J].商业经济论坛, 1989,(8): 42-43.

篇10

*镇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直接关系到新县城的建设进度,关系到*整个社会政治稳定大局,关系到*的公共社会形象,随着新县城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的开展,团县委在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对青年农民的就业培训和创业支持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镇失地青年农民就业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为青年农民送知识、送温暖、送工作、送岗位,关心失地农民、服务失地农民,抓住灾后重建的有利时机,就近就地大力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再就业与创业培训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思路,提高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本领。

二、加大调查了解力度,切实掌握就业技能情况

为了将此项工作做深、做细,团县委组织志愿者在*镇、*镇开展了就业创业情况大调查,共计发送就业创业情况调查表3000余份,针对青年农民的基本情况、目前状态、就业、创业意向、求职渠道、希掌握的就业技能等方面,走村窜户,深入调查,了解和掌握青年农民的实际情况和困难,立足将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推广下去,切实让老百姓享受到实惠的政策扶持。

三、认清形势,开拓创新,开展市场大调查

由于受到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各沿海城市的进出口加工企业受到重创,通过国家各项拉动内需政策,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是仍然造成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压力增大。为了适应形势,团县委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灾后重建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发挥群团整合资源的优势,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县委、政府分忧解难。一是网络调查和宣传。认真学习了解国家各部委对市场刺激政策,市场未来发展前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大力推进的各项目和产业。建立*青年就业创业工作qq群,调动各大中企业的积极性,培养其为灾区做实事,帮助灾区群众重拾信心、重建美好家园的思想。二是市场调查,组织发动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在各自所处的城市做好市场调查,针对市场上最需要的技能进行调查,并由团县委进行汇总分析,寻找适合*灾区群众能力和素质的岗位。

四、全面落实政策,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针对金融危机下,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并且结合*灾后重建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青年农民技能培训,主要开设了羌绣工艺刺绣班,园林园艺裁培,电焊工,建筑施工人员,市场营销人员、保安等工种,并介绍到省内、山东各大企业,签定用工合同就业上岗。经过开班培训,三月份,使200名失地农民工拥有一种或多种技能,大大增加了社会竞争能力,同时缓解了社会稳定压力,推进了加快建设新县城的步伐。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镇失地青年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工作

篇11

x镇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直接关系到新县城的建设进度,关系到北川整个社会政治稳定大局,关系到北川的公共社会形象,随着新县城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的开展,团县委在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对青年农民的就业培训和创业支持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永昌镇失地青年农民就业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为青年农民送知识、送温暖、送工作、送岗位,关心失地农民、服务失地农民,抓住灾后重建的有利时机,就近就地大力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再就业与创业培训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思路,提高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本领。

二、加大调查了解力度,切实掌握就业技能情况

为了将此项工作做深、做细,团县委组织志愿者在永昌镇、安昌镇开展了就业创业情况大调查,共计发送就业创业情况调查表3000余份,针对青年农民的基本情况、目前状态、就业、创业意向、求职渠道、希掌握的就业技能等方面,走村窜户,深入调查,了解和掌握青年农民的实际情况和困难,立足将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推广下去,切实让老百姓享受到实惠的政策扶持。

三、认清形势,开拓创新,开展市场大调查

由于受到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各沿海城市的进出口加工企业受到重创,通过国家各项拉动内需政策,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是仍然造成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压力增大。为了适应形势,团县委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灾后重建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发挥群团整合资源的优势,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县委、政府分忧解难。一是网络调查和宣传。认真学习了解国家各部委对市场刺激政策,市场未来发展前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大力推进的各项目和产业。建立北川青年就业创业工作qq群,调动各大中企业的积极性,培养其为灾区做实事,帮助灾区群众重拾信心、重建美好家园的思想。二是市场调查,组织发动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在各自所处的城市做好市场调查,针对市场上最需要的技能进行调查,并由团县委进行汇总分析,寻找适合北川灾区群众能力和素质的岗位。

四、全面落实政策,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针对金融危机下,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并且结合北川灾后重建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青年农民技能培训,主要开设了羌绣工艺刺绣班,园林园艺裁培,电焊工,建筑施工人员,市场营销人员、保安等工种,并介绍到省内、山东各大企业,签定用工合同就业上岗。经过开班培训,三月份,使200名失地农民工拥有一种或多种技能,大大增加了社会竞争能力,同时缓解了社会稳定压力,推进了加快建设新县城的步伐。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永昌镇失地青年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工作

继续积极认真的完成县委、政府下达的任务,团县委在将在4月内完成培训500名青年农民工的指标,并介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