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精准扶贫典型事迹材料

精准扶贫典型事迹材料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06 20:01:2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精准扶贫典型事迹材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精准扶贫典型事迹材料

篇1

【正文】

扶贫济困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使命,从专业的起源、历史发展还是价值理念来看,社会工作与扶贫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反贫困是社会工作的起点,对于当前国家提出的脱贫攻坚战略,社会工作者无疑要勇担使命,主动介入并发挥专业作用。休宁县睿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张捷睿同志,就是我省社工队伍中积极参与扶贫攻坚的一位典型代表。

张捷睿和她的休宁县睿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服务于休宁县28位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都有不同的困难和问题,面对每一个家庭的不同需求,发展中心社工张捷睿运用“助人自助”理念,采用个案帮扶、结对共建、资源链接等方式,开展专业社工服务,注重激发贫困户的自主脱贫意识,帮助贫困群体健全社会支持系统,增加贫困户的自身发展能力。

不畏艰辛去走访真心付出助脱贫

张捷睿服务的28户贫困家庭,分布在休宁县12个乡镇,且大部分生活在地处偏辟的深山区。张捷睿每年坚持对贫困对象深入家访不少于3次,累计走访84次、电话联系610余次,实现服务对象见面100%。在走访中,张捷睿和她的社工团队对贫困家庭进行了全方位需求评估和贫困原因调查,并进行“一户一档”管理,逐户、定向开展精准帮扶工作。

在源芳乡渔临村五里亭走访服务对象严大叔时,他所居住的山项上只有两户人家,其他的住户都迁到了山脚下,由于山高路陡,连当地工作的人员都极少涉足于此。在陡峭的山岭上,初夏时节纷长的乱草已经埋没了小路,随时会有毒蛇出没,且山里没有任何网络信号。面对这样的复杂环境,张捷睿没有害怕,而是知难而行,从路边捡根木棍当拐杖,把包往身上一背,走!立马带着一行人开始了蹒跚前行,山中的路不仅陡,还非常滑,大家小心翼翼,坚持着往上爬,由于小路分岐较多,面对拐不完的弯、看不到头的路,大家逐渐失去了希望,是不是走错路了?会不会服务对象不在这里呢?再加上体力不支和安全因素,大家最后选择了放弃。在下山路上,张捷睿非常不甘心,如果服务对象的情况都不了解,只能去从旁人嘴里打听,我们的精准扶贫的“精准”从何而来呢?今天的辛苦不就白白浪费了吗?回到山脚下,遇到了一个当地村民,在张捷睿真诚感动下,这名村民欣然同意带路,让后她又不顾疲倦的身体,继续拿起木棍做拐杖,一个人背着慰问品,跟随村民再次爬上山,到达山项时,张捷睿已经衣服湿透,精疲力尽,但是面对服务对象,她立刻像打了鸡血似的,忘记了疲劳,投入到需求评估调查之中,与服务对象进行长时间的交流沟通。当这名服务对象得知张捷睿还未吃饭,再次上山来找他时,感动得老泪纵横,他说:“我有很长很长的时间都没有和别人这样聊天了,这山上真的是太孤单了,现在的扶贫政策真是太好了。”

亲力亲为无怨言落实扶贫好政策

在党和政府相继出台的扶贫政策中,有一项由政府出资专为失独家庭承保“因病补贴护理费”险种,主要是当失去独生子女的老人因病住院时,可凭保险享受护理补贴。张捷睿发现,有很多的服务对象对此政策都不太了解,有些就算了解,由于文化和身体不便,自己无法外出办理护理补贴报销手续,张捷睿就一家一户进行耐心宣传,解释办理手续。

篇2

据统计,2013年底有8200多万贫困人口,如果参考国际标准,还有两亿多人。这些地区贫困人口不仅收入水平低,一些地方还面临着吃水、行路、用电、上学、就医、贷款等诸多困难。大部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生活条件比较差、自然灾害多、基础设施落后的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方贫困问题是难啃的硬骨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短板。

2013年,那年我正值大二。对于我来说,国家的精准扶贫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太多认知,每天只是通过网络了解只言片语。2017年精准扶贫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是因为国家扶贫网站上一张照片触动了我:一位老人送孙女开学报道,身上的白色外套满是洞眼,瘦弱的身体、满头的白发、手里握着用手绢包裹的钱,让人看得心酸。图片的下面标注着,这位老人是贫困户,儿子和儿媳在一场事故中去世,只剩老人和孙女两人相依为命。老人身患癌症,孙女今年8岁正入学一年级,贫瘠的家庭没有多余的钱去用于治病、上学。当地村委会了解情况后,为老人申请了扶贫小额贷款2万元帮助买了2头牛用于发展产业和助学基金。正是国家的扶贫政策给予老人生活的希望,为孩子的求学之路提供了支持。图片背后的故事让我感到震撼,生活的艰苦真的会摧残一个人的生命意志;家庭的窘迫真的能磨灭一个孩童的求学的梦想。从此为自己立下目标,要将自己的梦想和热血投身到家乡需要的地方,将自己的青春和能力扎根到家乡扶贫工作的沃土上。

2020年1月2日,我通过了在编人员招考,进入到孔国乡人民政府,从事了梦寐以求的扶贫工作。入职之前的几个月我做了大量准备,查阅关于扶贫书籍、熟读国家扶贫方针政策、了解贫困户生活的难点、痛点,以为贫困户的数量只是少数,他们的生活也许只是经济收入少,但当我真正走上扶贫工作岗位时,发现之前的想象只是冰山一角,贫困户的数量远比我想象多,他们的生活、面临的窘迫不仅仅是经济收入高能够解决的。

第一次翻阅贫困户的乡级档案,每一页的数字、内容不断刷新之前的预想。上面记载着每一个从政村都有数十户贫困户,最多的高达106户,档案里的危房鉴定报告、残疾证、特困供养证、慢病证让我深知,致贫真的不单单是收入低的问题。同时我的内心告诉自己,扶贫工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定要强化自己的责任,面对工作要更加细心,做一名称职的扶贫专干。

2月份正值疫情爆发,国家利用扶贫专项资金设置公益岗位,帮助贫困户增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贫困户不畏生命危险,主动站在防疫一线,他们说“这几年国家扶贫政策对我们帮助很大,国家有难我们应挺身而出,这份钱我们不能要,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和担当。”简单的话语,却透漏出他们真挚的情感。李玉丰就是其中的一位卡口防疫人员,生活中虽然话不多,但始终带着朴实的笑容。疫情蔓延以来,电视里每天播报的疫情新闻、村里大喇叭循环播放的防疫知识,还有乡里、村里工作人员,没日没夜的执勤,这些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主动申请为信义村卡口值班,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在信义村的防控检查点,李玉丰对过往车辆人员一一做着记录,积极进行劝返。即使是对前来检查乡里的干部也一视同仁。这已经不是李玉丰第一次主动参与到信义村的工作中了,大到秸秆禁烧巡逻、夏季抗洪抢险,小到入户宣传,发放物品,经产能够看到他的身影,尽职尽责,毫无怨言的守卫在第一线。他们的行动、举措触动了我,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们展现了应有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