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国际汉语教育论文

国际汉语教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04 07:55: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国际汉语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国际汉语教育论文

篇1

一、地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作用

(一)语言教学中的辅助因素

留学生所在地区的很多生活现象都和当地的方言、民风民俗息息相关,要通过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有时单靠普通话还远远不够。以方言为例,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和语音受到方言影响。而我国方言众多,教学中难以操作,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中很少涉及方言的内容。浙江大部分地区属吴方言区,方言区内部差异明显,和北方方言不同。吴语区虽是全国第二大方言区,在推普道路上依旧有许多阻力,尤其是一些方言词汇、语法差异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本地居民和教师的语言组织形式。如吴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蛮”,可能就让留学生一头雾水。因此在方言词汇和语法教学上,需要教师多留心。

(二)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也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因其属吴越文化圈,内部还可分为吴文化圈、越文化圈和瓯文化圈。优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让这里形成了较独特的水乡文化,且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逐渐兴起了商贾文化,因此本地域的文化开放性和包容性极强。浙江的文化源头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的发端较早,余姚县罗江河姆渡文化、嘉兴马家滨文化、余杭良渚文化等都具有原始南方农耕文明色彩。由物质生产衍生出的各类器物、饮食、技术、民俗和艺术也有可探究的空间。唐宋以来,市民文化、商业文化也逐渐兴起,话本、诗词和戏曲艺术斑斓多彩。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今外国友人来中国,对语言和文化学习的需求各不相同。除了经济情况和教育资源的考虑,也有不少人是出于对某一地域文化的喜爱而学习汉语。因此在汉语文化教学中,地域文化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中外人际交流和社会交流的解码器

汉语国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留学生实现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个人而言,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从群体而言,则是实现社会团体乃至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

我们不妨以民俗和方言文化为例来说明。乡音是地域群体的凝聚因素之一,浙江地区方言复杂,反映了本地区地域认同感。方言易形成共同的文化习性和观念,在语言表达上更加融洽。由于方言差异,很多地域性的风俗禁忌也需要通过谐音联想才能更好理解。浙江一带因为经商历史悠久,素来有在农历二十八日迎财神的习俗,因“廿八”与“年发”是谐音,寓意“年年发”。再如温州地区春节常用瓶、碗来代指“平安”也是谐音。留学生若有方言需求,方言学习将是融入当地生活的好方法,只是其教学标准及设计还不成熟。不过在通识性方言概览中,让水平较高的留学生接触方言的基本情况是有益处的。

从国际层面而言,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更不能小觑。各类经贸文化的合作活动都需要沟通,而沟通的前提就是了解双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风俗禁忌。譬如饮食方面,浙江人重清淡、喜稻米、好河鲜海产,这就不是“南甜北咸”能涵盖的。浙江作为水稻产地,米酒文化兴盛,绍兴黄酒闻名海外,由此衍生的餐饮酒礼的地域特色也是社交的重要内容。

二、地域文化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启示

(一)教学内容的启示

1.多样化

浙江文化包含农耕文化、水乡文化、海洋文化、商业文化等多种特质,在风俗、语言、思想上都有古越族的遗存。明清以来经世致用思潮盛行,使浙江文化和传统中原文化差异明显。这些抽象概括的地域文化特点总结需要通过具象内容说解。譬如从地理环境入手了解浙江的水文、土地和气候情况,就让留学生对稻米、桑蚕、渔业等农业生产有了具体认识,再谈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丝织品、民俗、手工业、商品经济、市民文化就不会太困难。在提倡多样化的同时,我们需要重视章法和逻辑。

2.实用性

学以致用给学习者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激发其持久学习的动力之一。目前汉语国际教育很难达到我国传统母语教学的规模,每个班级学生的汉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大体需求,注重生活中常用的文化内容教学,如浙江的饮食习惯、风味小吃、旅游资源、生活禁忌等。至于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则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和需要再做取舍。

3.专业性

目前来华学习汉语的学习者除了语言进修生,还有众多研修不同专业的人士,他们克服语言障碍的目标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类情况则需要专业性较强的文化内容,如经贸专业可能想了解浙江的区域经济发展史和贸易模式;人文专业对浙江的艺术、文学和社会风貌感兴趣;医学专业希望了解浙江医学技术和发展等内容。

4.选择性

文化是一个中性词,教学中的文化大多是传统或优秀的文化。作为汉语国际推广所宣扬的中华文化,同样需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质文化。然而有时本国国民观念上认同的优秀文化,在其他文化背景的学习者看来未必尽然。若是过于渲染自身文化的优越性,反而会引发学习者的反感,所以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文化材料并非易事。在坚持“优多劣少”的基础上,我们只有具备自我批评的态度才能赢得认同。以浙江商业文化为例,它为文化产品开发、经济发展和市民文化推进提供了便利,但在重商意识下的迷信风俗、利益至上的偏狭观念却是糟粕。若是教师能在课堂中让留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学习者则会对商业文化的理解更加到位。

(二)教学原则

1.总原则――双“因”原则

汉语国际教育应当遵循“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这八字总纲。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母语文化背景各异,需要注重层级性。在初级阶段,教师只需概括介绍较典型的地域文化;在中高级阶段可尝试系统的文化教学。此外,浙江各地的文化也不同。同样是饮食文化,浙南和浙北却有差异,嘉兴有粽子、金华有火腿、温州有鸭舌。又如农耕习俗,宁波流行“驱蝗虫”、“稻花会”,金华崇尚“拜犁”,很多地区稻米有“尝新”活动。

2.实用交际为主,人文情怀为辅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短期的语言教学中,我们还应把握为交际服务的实用性教学原则。根据留学生实际情况,很多专业性和思维性较强的地域文化无需过分强调,教师可一笔带过或直接省略。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追求实用和效率而忽视文化的力量。比如多数留学生对饮食和旅游感兴趣,我们不能只罗列食物和景点,还需说明饮食寓意、人们情感的表达方式、造景的匠心和审美意趣。教师应当建立这样的人文关照情怀。

(三)教学实施方法

1.课程设置

和北上广三地的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不同,浙江的高校自我独立教学能力相对单薄。在短时期内提高师资以及科研建设很难实现,但区域内各个院校或机构的合作却是可操作的。教学资源的共享会带来相互之间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比如,对浙江地域的工艺美术文化感兴趣的留学生通过组织到本地区的艺术中心或是美术学院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缺失,克服学校课程设置的局限。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提高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强化教育科研团队才是良策。

2.教材建设

由于北京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发源地,除了部分教育资源雄厚的南方高校有自己的教材外,很多院校仍采用北京高校教材。这些教材中北方文化内容所占比例较大,但地域文化差异有时会给授课老师带来困扰,也影响留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这类问题也引起了教材编写者的重视,在内容选材上也加入了地域文化因素,但总体上还不太成熟。由于教材编写者自身的文化观念局限,在内容的选择上未必精准,有些内容略显陈旧。

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应重点关注地域典型性,而不是地域专门性。优秀的教材创建需要不同地域的研究者和学习者的通力合作,编写能反映时代特色又不失文化底色的地域性课文内容。这样就不会让地域文化喧宾夺主。当然这一构想要付诸实践还需考虑众多现实因素,虽然亟待解决,却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引发教材编写的乱象。不过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是具备可行性的。

3.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教材编写、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都是长期性的工作,在灵活度和执行度上还需要时间磨合,因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只是教授者、指引者,更是文化协调者、合作者、倾听者,甚至研究者。教师在结合实际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可以选择性地讲授与学习者日常生活相关的文化现象,设计不同的文化主题,利用或创造教学资源。用真实鲜活的教学材料,由点及面、以小见大。

篇2

文化活动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一种,相对于生产活动、经济活动等社会活动,文化活动以精神需求上的需求为旨归,内涵丰富、种类繁多、花样翻新,很难从内涵和种类上进行限定。但是如果把它放在汉语国际教育语境下,我们可以如下定义:文化活动是配合文化海外传播的一种形式,可以分为配合教学的文化活动和以文化大众传播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前者在汉语教学界早已有之,国内外的汉语教学都有这种配合课堂教学内容、以相关文化内容为主题、以学生为主要参与对象、活动语言以汉语为主的活动。活动的规模一般不大,目的也是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并对中国文化的某项内容有所了解。参与者有时会扩大到教师或家长,但不妨碍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而后者,即以文化大众传播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则淡化了学校和课堂的概念,面向设定的对象群体,不一定而且常常不以汉语为活动语言。这类活动的原则是注重活动的传播效果和持续影响力,这是活动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关注点,当然也是判定活动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这两类文化活动目前都是汉语国际教育海外主要机构孔子学院/课堂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志愿者或外派教师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但是鉴于配合教学的文化活动相对单纯,对其研究也较为充分,因此本文只对以大众传播为目的的文化活动进行讨论。既然是重要内容,又是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孔院/课堂的志愿者或外派教师就应该对此有较深的理解和较强的计划组织实施能力,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笔者曾参加过志愿者、外派教师的选拔工作,也曾担任过赴任前的文化传播类课程的培训教师,平时出于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也接触过很多归国志愿者或教师,谈到文化活动这个话题时,得到的答案往往不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活动主题琐细、零散。组织者往往认为文化活动就是配合教学的文化活动,脱不开教学,因此也走不出校园话题。这就很难引起广泛的社会兴趣。

二是活动规模不够大。参与人员都是自己的学生、朋友、同事,每个活动都这些人,文化传播成了小圈子的活动。三是随意性大,缺少计划性。组织者往往是临时起意,或是按照自己的好恶和专长安排活动,完全不考虑对象的兴趣点和活动开展的时地因素。于是就会出现诸如组织者们兴奋、辛苦地准备了好几周的时间,可是活动开幕时只有三四位参加者前来的窘况。四是效果不理想,影响不大。完成程序、顺利进行、周围人满意就算大功告成,而不是从传播学的角度考虑活动的效果。针对以上4种情况,很多活动的组织者也认为这不是理想的文化活动形式,但又一时找不到如何改进的方法,因此,这些问题在孔院/课堂的文化活动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里面当然有我们活动组织者———主要是孔院的教师和管理者身上的原因。其一与志愿者教师的培养过程有关。作为志愿者主体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课程中缺少这类课程,培养方案中的课程都是针对课堂上的语言文化教学和生活中的交际技能的,对如何设计、组织、评价文化传播活动缺少关注。所以即使是完成了课程学习的专业硕士生也很难在头脑中形成对这类活动的正确认识和活动框架。其二是行前培训中也缺少这方面的实战训练。行前培训的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环节,但往往在设计课程时就忽略了文化传播活动的内容,大多以文化教学和才艺教学替代了文化活动。即便有相关内容,也往往局限于课内、校内,而不是从传播的角度给学生以指导和模拟实践的机会。其三是不论学生、学员,以往经验中的“活动暠大都是校园内的活动,已形成定式,如果在学习和行前培训中没有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没有鲜活事例的刺激和模拟实践的练习,很难轻易改变原来的认识与方法。最后就是担任培养、培训课程的教师和专家也存在不足。很多老师也缺少在孔院/课堂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开展文化传播活动的成功经验,大家关注的重点仍然是课堂和校园中的汉语与中华文化的教学和活动。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造成这种文化传播活动现状不令人满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原因的背后似乎正是我们对汉语国际教育语境下的文化活动认识的不足和研究的缺乏。长此下去,必定会影响孔子学院/课堂的声誉与发展,特别是在汉语国际教育进入新阶段后,文化传播的新目标和高标准就无法实现。

二、维也纳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开展

如何开展孔院/课堂的文化传播活动是一个新课题,相关研究成果也不多。我们只能从实践入手,在成功的个别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相对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来。在此我们以2010年“年度最佳孔子学院暠之一奥地利维也纳孔子学院为例,对他们的文化活动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发现有益的经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始建于2006年,至今不仅开设出一系列汉语课程,而且文化活动的开展也是丰富多彩,影响很大。“孔院2013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60余场(同比增长20%),参加人数7000余人(同比增长7.69%)。活动类型丰富多样:招待会、汉语日、文化节、展览、文化演出、高端文化讲座、研讨会,大部分活动由孔院单独承办,部分活动同奥地利各界人士和机构以及国内单位合作举办,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做出独特的贡献。暠[3]一年内举办文化活动的场次、参加的人数、活动的种类、参与的机构应该说都是孔院/课堂中的佼佼者,而且不少活动都得到了双方政府的支持,新华社、光明日报、维也纳电台等新闻媒体也进行了报道。从传播效果上看也是广泛而深入的。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近年来举办的较为成功的文化传播活动大致有如下几类:从文化活动的形式上看,除了政治论坛一项外,都是较为普通的形式,但是从活动主题上看,则有独具匠心之处,充分利用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因素。首先,寻找并充分利用天时,即找出日历中蕴藏的有利于开展文化活动的时机,在一个恰当的时间举办一个恰当的活动。比如“中美大使论坛暠在时间点的选择上正是赶在了《中美联合公报》发表40周年一系列纪念活动开展的时间段,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点举办驻奥的中美大使论坛,不仅时机恰当,而且内容合适,同时使以民间交流为主的孔院的文化活动走入政治层面,凸显出影响力。“全聚德暠美食活动也同样是充分利用了恰当的时机。在孔院建立5周年、中奥建交40周年之际,在政府、社会机构的支持帮助下邀请了十几位北京全聚德的烤鸭师傅前往维也纳,现场制作北京烤鸭,引爆当地中国美食热。

其次,有明确的“本土意识暠,即充分考虑到了参与活动的是什么人,他们的兴趣在哪。比如《阿Q正传》朗诵会,邀请了当地著名的朗诵家,用当地语言朗诵《阿Q正传》的翻译本,而完全没有考虑用中文进行。这种人员和语言的当地化选择充分利用了朗诵家的声望和号召力,参与的人更多,对内容的理解更精确,从而保证了《阿Q正传》的传播效果。而环保主题的电影活动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目前的环保状况和改进趋势,同时也唤起了重视环保的当地人对中国目前状况的关心和责任感。这种本土、本地意识至少杜绝了组织者热心准备、参与者寥寥的窘况。再次,强调人和,即通过合作的形式形成合力,促进活动的圆满完成。比如“我家与世界大家庭暠书画征文展览活动,如果只是凭借维也纳孔院一家的力量,很难保证活动参与者的广泛性,影响传播效果。所以他们借助联合国新闻处的号召力,联合举办这一书画展览活动,引起广泛响应,达到了传播效果。而“丝绸之路暠音乐会,则是调动起“丝绸之路暠沿途13个国家参与的积极性,每个国家贡献一两个特色节目,既很好地介绍了中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同时也呈现出新旧丝绸之路的样貌与风情。而且,13国办一个活动,总要比孔院一家机构办更精彩、更有特色,影响面之广也不可同日而语。

三、启示与建议

篇3

中国用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经济的腾飞,而这个腾飞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在文化方面造成中国“西风”强劲,国人传统文化观念淡漠,很多人对自己民族文化不了解并且缺乏了解和学习的热情,文化传承出现了举步不前并且日渐寥落的状况,在各个社会群体中都有所见,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尤为严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对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态度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中国经济的繁盛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并积极投身学习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这种语言和文化需求状况催生了一个新的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专门培养汉语国际教师,面对着汉语和汉文化“外热内冷”的境地,如何突破大学生群体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困境,建立一种成功的模式,培养出合格的适应国际需求的国际汉语师资就成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以下是我们对大学生群体文化缺失的原因分析:

1. 在学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长此以往造成学生传统文化意识淡漠,缺乏学习的热情和传承的责任感。

2. 西方文化的冲击,生活压力的增加,一切都进入快餐化的时代,人心浮躁,没有人愿意去探究古老的中国文化。

3. 大学校园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一些传统文化教育严重流于形式,学生们从初中就开始学习的各种政治课,到最后这些课程成为学生最不喜欢、最不重视的课程,由于引导方式有问题、教授者水平参差等因素的限制,耗费大量时间来学习的政治课最终成为鸡肋,若没有考研必考的压力,我们无法想象大学的政治课会是个什么样子;大学传统文化授课形式仅限于教师讲授,学生们无法近距离真实触摸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无法形成热爱,另外和短平快的网络文化比,传统文化是不占优势的。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也身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他们和普通大学生群体一样面临着上述那些压力和诱惑,但他们和普通本科学生不同点在于:由于专业的原因,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必须是有深度的,因为他们的使命就是传播中国文化。国家汉办颁布的《汉语国际教师标准》对汉语国际教师在文化方面提出如下要求:即文化在能尊重并正确地理解中华文化,具有一定的中华文化、中国文学和中国社会的背景知识,特别是与汉语交际直接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中国的民情风俗、历史发展、地理概况、各类艺术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审美、等等。四年大学生活,如果我们按照常规培养方式想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广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具有强烈的汉语推广责任感的汉语国际教师是根本不可能,更何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要求很高。

在汉语国际教师培养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一种汉语国际教师培养模式:四年本科教育中,秉持一种理念、采取渐进式分阶段逐步推进年安排培养内容、掌握“抓两头,促中间”的原则,完程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情结培养。

一、秉持“以我为主,以爱为先”的理念

这个理念一句话概括就是“汉语国际教育要以中国文化为主,要以培养学生对自己文化热爱为先”,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培养汉语国际教师的结果,多是学生们在文化上的“倒戈”,学生们缺乏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目的国的文化倒是趋之若鹜。在这个事实面前,我们不敢想象汉语国际教育脱离低层次的时日,任何一种教育,都是教育者的水平和情操决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汉语国际教育是新兴的教育,但他早晚要从低层次走向高层次,而师资质量就是问题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一桎梏,是一个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

二、建立一种模式,完成本科阶段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培养

在解决“热爱”和“责任感”这个问题上,我们试着建立了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为学生们设计了各种传统文化学习模块,并采取渐进式分阶段逐步推进,深入贯彻“抓两头、促中间”的培养原则,在一年级新生和毕业班学生群体里因时制宜安排一些内容,做到由浅入深,做到开口顺利,收口严实,完成学生传统文化情怀培养。具体操作如下:

(一)引进文化实训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实际触摸传统文化

在学生入学后的前三个学期,我们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引剪纸、书法、京剧、茶艺表演、中医文化赏析、太极剑(拳)等传统文化实训课程,课程性质为专业实训必修课,设定3个学分,师资来自校外业内知名人士,我们在校内给每一个老师配备助教,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不同于传统方式,所有课程都是师生现场操作,考核基本都是以学生作品展示为主:比如京剧集体展演唱段、剪纸、书法学生要上交作品、会打一套太极剑(拳)、中医文化赏析课学生能够识记中医常识和识记一些穴位。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动静结合,适合入学之初学生的学习,通过则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近距离触摸,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效果明显。为了实现专业实训课程的传帮带,我们坚持让在课上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带领新生练习京剧、茶道等课程,这种做法激发了高年级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也让新生受益,并且师生在同一件工作中各有所得。

(二)结合专业学习,引导学生进行田间调查,做到知行合一

从操作实践来看,学生们很喜欢调查采风方法的自由和目的性,因此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除了在课堂上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外,我们要求学生在前四个假期都要进行民俗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岁时节日民俗、婚俗、丧俗、生育习俗等,每次调查给学生发调查事项表,调查完毕写出调查报告,所有四次报告计入实践2学分,成为毕业的必要条件。我们会因为开设茶道实训课安排学生去茶叶茶地调查茶叶生产过程,通过学生对自己机关所在地民俗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学生不但了解了当地民俗,并且为上好后续民俗、文化方面课程打下基础。

(三)开展一些与文化有关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爱专业的情感

一年级的时候结合现代汉语课,举行方言诗歌朗诵会,学生第一次用方言朗诵诗歌、做小品,第一次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比较专业的角度来面对自己说了几十年的家乡话,会激发他们对方言的热爱和对语言的探索热情;二年级结合中国文化概论课的学习,举办中国文化课件展示大赛,这个时候,学生经过了一年半时间的学习,对专业刚刚有所感觉,准备文化大赛的过程,老师们的挑剔和学生对所选题材驾驭的难度会让学生们深入思考自己学习效果和发现自己对祖国传统文化所知甚少的事实,知耻而后勇,及其新一轮学习的热情。从二年级开始,学生们就开始进入给留学生辅导、助课等实习活动,在这个时候,老师们会利用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从内容准备到现场授课到现场评课的系列活动,并且实行是将结果末位淘汰自动进入下一轮的规则,让学生们在教中学,在教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通过这些循序推进,学生们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慢慢形成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的了解,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篇4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交流不断加强,许多西方节日逐渐在我国流行起来。加上商家的利益驱使,许多洋节日在中国华丽登场,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反观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些传统习俗逐渐流于形式,连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端午节也不知怎么变成了“舌尖上的粽子”,蕴含其中的深层次的文化的厚重的东西却被渐渐遗忘。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公布了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结果,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个节日确定为我国的法定假日。这是符合民意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行为表现形式,起源于我国古代农业社会文明,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厚重。其中很多优秀的精神内容为我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可以吸收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资源,也必定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研究表明, “文化”是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通过不断创造、总结、积累、流传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

1.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

自古“民以食为天”这种思想已经潜移默化于各种传统节日活动中。如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大年三十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是农耕社会由于祭祀活动发展而来的,这些在祭拜神鬼、祖先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习俗的食物不仅肩负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渴望,更代表了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

2.传统节日的祭祀文化

祭祀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青铜器铭文和甲骨文中均能找到有关祭祀活动的文字记载。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绚丽多彩。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腊八节,这些传统节日中保留着民间生活独特的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各式各样的中国传统节日将轻松和愉快的氛围植入于人们的生活当中,让不断流逝的时间用循环的方式参与到人们的生活节奏中,给人们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生机与活力[3]。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

节日从起源和发展上来看,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并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潜移默化地完善着,再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里的过程。与社会的发展一样,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传统节日伴随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断演变进化成为中国独特的节日文化,并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完整和谐而意义深远的节日体系。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风俗活动起源于对自然和神灵力量的崇拜,大多都与民间流传的迷信传说和禁忌有关系;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和传奇故事都给节日文化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在宗教流传以后,其内涵和行为规范对节日的设立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们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纪念与缅怀也赋予了节日特殊的内涵,如是种种,都在节日的内容里得到了凝聚于升华,让中国的节日具备了独一无二的历史感与文化感。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深厚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历史起源、动人传说和独特民俗趣味以及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传统节日中的民俗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的传统习惯、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承载着五十六个民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憧憬,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4]。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贵人伦,重亲情”的教育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减少,甚至家人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而变得越来越陌生。很多家长只顾得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缺乏情感交流。很多独生子女只知索取不懂回报,漠视父母的辛苦付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也越来越深。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亲情伦理,这种理念也反映在传统节日文化精神当中,中国的伦理文化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表露无遗,而这种伦理情怀也在传统节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清明节的祭祀扫墓、重阳节的登高敬老、中秋节的团员和睦都体现了这种“贵人伦,重亲情”的思想。传统节日为亲人之间周期性的团聚提供了可能。

(二)传统节日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时机

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越是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生活化的,对人们影响深远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更容易接受。所以我们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原则,讲求工作的方法和艺术。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将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无疑是十分恰当的。通过对节日内涵的了解,通过对节日活动的参与体验,青少年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感染与熏陶。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传统节日之中能够使得青少年在快乐的生活体验中无声无息地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如果能将庆祝传统节日作为纽带,将理想与信念的教育融入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当中,让青少年在体验节日的快乐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寓教于乐,在传统节日文化中融合理想信念教育理念,必将使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空洞乏味的说教局面得到极大的改观,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和谐人际关系的教育,使青少年树立以“仁”为核心的人文价值观

现如今不少青少年热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滔滔不绝,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沉默寡言,不喜与他人交往。现实社会的某些思潮也容易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我国儒家自古以来就强调“规矩之道”要求爱人如己,推己及人,强调“以天下为己任”,“仁民爱物”的人文关怀,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关系。春节通常是亲戚朋友聚在一起,畅谈生活联络感情的契机;中秋节将团员作为庆祝的主题,倡导全家人聚在一起;重阳节则提醒人们要注重尊老敬老。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人与人的关系则在逐渐的淡漠。这种情况下,传统节日的存在成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密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重要平台。我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交通越来越便利,通信越来越发单,而人深处闹市却常常感到越来越孤独寂寞,人与人直线距离越来越近而心与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我们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不妨将传统节日的文化教育融入其中,这不但有利于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可以是学生通过和周围的同学、老师、朋友共同庆祝节日、共同体验节日的快乐,既可以让心灵得以慰藉、情感得以寄托,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可以为增强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增加青少年与老师、学生的交流提供有利条件。在节日活动中让青少年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照相,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做到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来审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和所处的环境,掌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所以,传统节日对青少年建立谐人际关系起到了十分必要的作用。

(四)传统节日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贵和谐,尚中道,追求团结统一。传统节日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的功能。在民族精神中,民族凝聚力具有突出的地位。民族凝聚力整合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激发着人们的强烈的向心力,构筑了中国人加过统一的群体意识。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五十六个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也承载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的文化精髓,对于维系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春节、中秋节期间,举国上下一排欢腾,男女老少阖家同乐,呈现出和谐喜庆的节日氛围。端午节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其中蕴藏的爱国主义情怀更化为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激励着一代代炎黄子孙不畏艰难、昂然奋进,造就了一幕幕铭刻在民族记忆深处的动人事迹与不朽传奇。例如,端午节这个对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进行纪念的日子,其中就包含着许多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屈原这个历史人物是爱国者的代表,他身上流传下来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他是中国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代表,端午节中有很浓郁的爱国主义气氛和传统文化氛围,这对净化当今社会中浮躁的风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重阳节、除夕节等节日中饱含了人们对故乡的眷念和对亲人的思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节日又增加了诸如民族大团结、祖国统一等新内涵。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李荣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J].艺术百家,2012(3).

[2] 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张岱年,万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篇5

语言文字规范理念若干思考

近年来台湾校园新词语的发展变化

宁波外贸企业语言生活调查

杭州市称呼语“老板娘”调查

中国辞书学会举办辞书学术讲座

国内教育培训机构命名字号类型调查

意大利华人青年的语码转换

香港雇员补偿判决书的语篇分析

澳大利亚的语言翻译服务

语言战略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青海省一藏族村寨的双语生活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解读

香港公司年报汉英双语使用比较

霍顿司法调查证据的话语分析

常州城市化进程中的语码选择与转换

祝畹瑾《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介评

舆情视角下语言教育问题分析

徐州隐语反切语的结构与流传

机构致歉的社会效果及其话语策略

从“北大简介”看大学身份的话语建构

我国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的回顾、问题与展望

商务印书馆新近推出《语言规划概论》

香港工作场所中三语使用情况的再调查

“滕州地方普通话”声调变异实验研究

字母词的使用是语言接触中的自然现象

商务印书馆2014年度语言学出版基金评选揭晓

中英应用语言学期刊中语言教育论文对比

“领导、南巡、农民工”的社情语义背景分析

“2015中青年语言学者沙龙”在商务印书馆召开

新疆师范大学留学生即时通信工具语言使用调查

英国剑桥中文学校对外汉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

阿尔巴尼亚首都汉语推广与教学状况调查

批评性语篇分析: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语言研究

德语正字法改革的历史经验:哈贝马斯视角

批评视角中的心理治疗与咨询话语研究综述

中澳媒体话语跨文化的研究——以力拓间谍案为例

英文流行词Ungelivable(不给力)的“热”与“凉”

纳西东巴教中的二元对立及其对纳西族世界观的建构

内蒙古一牧区村蒙古族语言使用的代际差异

新疆库尔勒市蒙古族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调查

维吾尔族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实证研究

赣语、徽语交接地带跨境移民源流地方言考察

语言接触与新疆俄罗斯族母语语序的变异

国际区域合作背景下的跨境少数民族语言管理

执法语境下警察与犯罪嫌疑人权势关系的话语建构

篇6

随着中国发展软实力的需要,我们向世界推荐着我们的符号――汉语。而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习环境就是关键的因素之一。而学习环境,又可以细分为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一、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的社会环境

(一)政策环境

中国和菲律宾的交往很早,在我国明代,古苏禄国(菲律宾前身),就同我国开始了密切的友好来往。菲律宾有记载的的中(华)文教育则始于与1899年,当时以私塾形式存在,主要教授四书五经。在美国殖民菲律宾期间(1898~1946年),美国政府对于中(华)文学校采用的是放任自由的态度,中(华)文学校的课程和教材皆来自中国。自菲律宾独立后,菲律宾政府对于中(华)教育的政策有过四次变化。

首先,是半监督时期(1946~1955年),在这一阶段由于菲律宾首届政府总统Manuel A.Roxas和中华民国签订了《中菲友好条约》,根据条约第六条“缔约国双方的国民,可以在彼此领土全境内,在于任何第三国国民同等条件下,依照彼此之宪法、法律、规章,享有设立学校教育其子女之自由。”(萧曦清,1995)中(华)文学校从二战后的34所,到1955年增至150所,教师1649人,学生4.8万。中(华)文学校采用双重学制,即一个华裔学生同时接受中(华)文和英文教育,此时上午中文教学,下午英文教学,在教学时间上中文教学较英文教学略长。中(华)文部小学课程包括语文(国语、文法和书法)、常识(公民、历史和地理)、数学、美术劳作(图画、手工艺)和音乐。中(华)文部中学课程包括语文(阅读与作文、文学和文学史)、社会科学(中国史、中国近代史、西洋近代史、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和教育学)、数学(算术、代数、几何和解析几何)、自然科学(博物、化学、物理和生物)、劳音美(劳作、音乐和美术)(鲍事天,1965)。

其次,是全面监督时期(1956~1972年),在这一阶段,菲律宾教育委员会设立以私立学校局长Jesus Perpinan为主席的五人小组,针对中(华)文学校状况,根据《中菲友好约定》研究全面监察中(华)文学校的法理依据。中(华)文学校代表鲍事天(中正学校校长)提出中(华)文学校的五项立场:

1.华文学校自由设立已经半个世纪,并由华人社团出资开办,每年可节省菲律宾政府大笔的教育经费;

2.华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菲律宾良好公民;

3.使未入籍的华人子弟,将来回国后有求生的选择;

4.依据中菲友好条约监督华文学校华文部,并非对菲律宾不利;

5.华文学校华文部是否愿意接受菲律宾政府监督问题,应由政府当局商量”(刘芝田,1964)。

中华民国驻菲公使周书楷与菲律宾副总统兼外交部部长贾西亚、菲律宾教育部部长赫兰丽斯达成三项协议:

1.所有侨校均需向私立教育局立案,接受监督,并教授菲律宾政府规定的英文标准课程;

2.侨校可以依照中华民国规定的华文课程标准,自由教授;

3.中菲双方组织联合委员会执行监督事宜”(陆建胜,2001)。

1956年,中华民国和菲律宾政府签订《中菲督察侨校协议备忘录》,主要约定包括:

1.菲律宾境内位登记立案的侨校,均向菲律宾政府教育部私立学校教育局登记立案;

2.所有侨校须受菲律宾政府的督察;

3.侨校学生必须修读公私立学校规定的必修课程的最低标准,并根据中菲友好协定的规定,自由教授其他规定的课程;

4.双方同意设立联合技术委员会,拟订各侨校华文课程的标准,以及教授该科目的教师资格,以备菲律宾教育部采纳”(刘芝田,1964)。

经过联合技术委员会4个月的研究,菲律宾教育部在1956年颁布《第三号通令》,自1956年开始中(华)文学校的中(华)文课程和英语、菲律宾语课程规定如下:

1.英文课程必须遵照菲律宾全国教育委员会及教育部部长的规章或通令,随时修改;

2.华、英文课程上下午混合上课,但因环境无法遵照,须经教育局长许可而改变;

3.中学课程以四年毕业为原则,英文中学毕业后可升入菲律宾各大学;

4.华文部高中二、三年级不得开设英文大学课程;

5.英文课程的教师以聘用菲律宾人为原则,菲律宾的公民、历史、经济和政府等课程,则必须由菲律宾人担任;

6.华文课程标准及师资需依照台湾的规定;

7.一切有关华校行政手续,须按照教育局印发的《私立学校指南》内的各点办理”(郭寿华,1969)。

根据《第三号通令》,菲律宾教育部将英文课程改为上午上课,中(华文课程移至下午上课,导致中(华)文课程的课时明显缩短。在这期间两年制的华侨师范专科学校成立、菲律宾华侨学校联合总会成立,1965年华侨师范专科学校和中正中学合并成立中正学院。截至到1965年,华文小学104所,初中20所,初中(含附小)24所,完全中学1所,女子职业学校2所,独立学院1所,华校合计152所。教职员1853人,学生52998人,其中高中生3689人,初中生9055人,小学生40254人。绝大多数华裔子女进入中学后会选择菲律宾中学,因为菲律宾中学学制为4年,而华文中学学制为6年。于此同时,华校中非华裔的学生人数也在增长,到1962年约占华校总学生数的18.5%(曦清,1995)。同时在此期间,关闭华校的主张也开始显现,1960年关闭华校的提案在菲律宾众议院中提出(刘芝田,1964)。由于当时菲律宾教育部部长罗美洛的反对,关闭华校的议案被搁置,但菲律宾众院的反菲和教育两个委员会联合对华校进行调查,在其联合报告书中列举了许多华校的非法行为,如课时安排不当、教师不是菲律宾人等,并据此提出七点严加监督华校的建议。同年10月,众院的反菲、教育、移民、廉政四个委员会联合提出督察华校备忘录。廉政委员会更进一步提出关闭166所华校的建议。

再次,是华文学校全面菲化时期(1972~上世纪90年代),在总统Ferdinand E.Marcos主政期间,菲律宾新宪法在1973年通过,在宪法中对教育作了如下规定:

1.所有教育机构,除了教会、传道会或慈善机构所创办的,应由菲律宾公民或其资本60%为菲律宾人所有的公司、社团所拥有;

2.所有教育机构的行政必须由菲律宾公民控制;

3.教育机构不能专为外人设立;

4.外侨学生不得超过全部学生数的三分之一”(Teresitang See,1985)。

同年《176号行政法令》颁布,154所华文学校正式融入菲律宾教育体系,其与菲律宾私立学校的不同,仅在于多开一门华文课程。尽管如此,对华文课程的教授也加以限制,例如:

1.华文仅作为外国语课程教授,禁止在其他场合教授;

2.从幼儿园到大学,华文课程每天不得超过100分钟,并不作为升留级的标准;

3.一律采用当地所编制的华文课本;

4.只能聘请当地的华文教师等”(林慧阳,1977)。

在这一背景下,华校由154间下降到1980年的140间(黄滋生,1989)。学生总数也由6万多下降到4万8千人(林惠阳,1977)。于此同时,一些特殊的原因也导致了菲律宾华裔使用华文能力的下降,如华校尽管每周有500分钟的华文课,但由于其仅是一门课程,且不影响学生升留级,因此学生很容易放弃修读华文;“华文无用论”甚嚣尘上,部分华人家长都认为华文价值不如英文,其子女受到较大的影响;菲华混血儿大量进入华校,而这些华裔子女90%以上不懂华语,教师不得不进行迁就,为了方便教学菲律宾语(Tagalog)和中国地方方言闽南语普遍被教师使用。

最后,是华文教学自我革新时期(上世纪90年代至今),在此期间华校下降为128间,华文教师2147位,华校中华裔子女仅占1/5至1/3(小禹,1990),其中又以菲华混血儿居多,约占60%以上(周聿娥,1996)。面对中(华)文教育日渐衰微,华裔青少年运用中(华)文能力的日渐衰弱,华文教学自我革新的呼声也逐渐显现。1991年,侨中学院发起成立“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并明确提出历史新时期的华文教育必须转型,以培养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菲律宾公民为目标,并且指出华文教学的改革方向。他们研究认为,当前菲律宾华裔青少年的华文教育应该属于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他们以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开始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和新的教材。目前,菲律宾三分之一以上的华校在使用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的教材。为了推动华文教学的自新,该协会每年都会举办华语教学讲座会,组织教师团和学生团前往北京进修。1993年,由中正学院等30所学校发起,120所学校组成了“菲律宾华文学校联合会”。并形成了教育研究、师资培训、辅导询问、教职福利、资讯出版和基金筹措等六个专业小组。为了推动华文教学的自新,该联合会每年都会聘请中国海峡两岸的教授、学者到菲指导教学工作。2006年10月3日,菲律宾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雅典耀大学正式成立。雅典耀大学原本设有中国研究中心,虽然规模较小,但在汉语教育和中国研究方面有一定基础。孔子学院正是建立在中国研究中心基础之上。目前,每年在雅典耀大学孔子学院学习汉语的学生大概有1000多人,学生主要是成人。2007年,第二所孔子学院在布拉卡国立大学正式成立。目前,在菲律宾孔子学院已经有3所。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菲律宾华裔子女的华文教学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二)学校学习环境

在量化研究的样本中旅居菲律宾5年以内的占20.8%,5~10年的占22%,10~20年的占38.8%,20年以上占18.4%。男性占65.2%,女性占34.8%。最小孩子为3岁以下的占12.8%,3~7岁的占27.6%,7~12岁的占11.2%,12至18岁占48.4%。出生在中国的华裔子女占28.4%,出生在菲律宾的占71.6%。

78.4%的家长表示,子女正在学习;11.2%的家长表示,子女已经工作;10.4%的家长表示,子女目前既不工作也不学习(主要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

处于学习状态的华裔青少年,六成以上就读在当地学校,不到四成就读在华文学校。即使是华文学校,使用的主要教学语言也主要是英语为主了。

(三)工作应用环境

处于工作状态的华裔青少年中,50%在工作中偶尔使用汉语,50%则从不使用。通过进一步研究显示,华裔青少年汉语能力与所在学校没有必然关系,只和学校主要教学语言有关,接受以汉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青少年,其汉语能力明显高于非汉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学生。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汉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同时全部答错的样本主要是在幼稚园的婴幼儿。因此,可以看出,社会语言环境影响者华裔青少年汉语的使用能力。

二、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的家庭环境

(一)家庭结构

回答问卷的样本中46.4%的配偶为中国人,43.2%的配偶为菲律宾人,10.4%的配偶为其他国家公民。绝大多数华裔认为自己的家庭已经融入了菲律宾的主流社会,仅1.6%认为自己的家庭完全没有融入了菲律宾的主流社会。

研究显示,父母都是中国人的青少年,其汉语水平明显高于父母一方为中国人的青少年。

(二)家庭语言环境

回答问卷的样本中仅9.2%表示,在家时家长与子女沟通的主要语言是标准普通话,60.4%表示在家时家长与子女沟通的主要语言是中国方言,18.4%表示在家时家长与子女沟通的主要语言是英语,12%表示在家时家长与子女沟通的主要语言是菲律宾语(Tagalog)。在地方方言中,主要的方言为闽南话(68.2%),其次是粤语(12.6%)、客家话(7.3%)等。

研究显示,在家用中文沟通为主的华裔子女汉语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子女。

为了改善华裔子女汉语学习的环境,菲律宾华裔社群一直在作着有益的尝试,如向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两地取经,从两地引入汉语教学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等。同时,自身也举办如中华文化讲故事大赛等活动。华裔社群已经抓住了改善语言环境是提升华裔子女汉语能力重要手段之一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黄明月.华人远距学习者学习动机之研究[M].隔空教育论丛,2002,(14):45-63.

篇7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高职教育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明确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为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契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教育合作、共同行动,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1]。为有序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继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以下简称“职教20条”)之后,国家又陆续出台《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强调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号召职业教育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开放办学新格局。同时文件还明确了高职国际化办学的方向、形式、标准,为我国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依据。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职业教育正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为构建全球职业命运共同体贡献着中国智慧与方案。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的同时,高职院校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国际化办学意识薄弱,缺乏顶层设计,国际化办学机制不健全,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国际化办学仍处于被动适应的发展状态。在柯婧秋、王亚南基于全国231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中发现有59.31%的学校未设立国际化办学组织机构,有53.23%的职业院校尚未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其中已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学校中仍有接近60%未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化发展方案[2]。可见,我国的高职院校国际化战略落实不到位,国际化办学意识有待提高。二是国际化办学领域窄、层次浅,部分高职院校对国际化办学的理解局限于外籍教师聘用、教师出国考察、外方来访等方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专业类别上,就福建省而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仅有黎明职业大学一家在国家新兴、紧缺的专业办学。此外职业教育境外办学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2020年度国际化发展报告》显示,受访的全国83家职业院校中,对境外办学停留在规划阶段甚至没有规划的院校占比高达55.42%,职业教育的“输出”意识有待加强[3]。除以上两个较为突出的矛盾,高职教育国际化还面临着:一是国际化发展经费得不到保障,主要体现在学校未充分使用上级财政经费,未将国际化办学经费单独编入年度预算[4]。二是国际课程建设处于认知阶段,“中文+职业技能”课程建设不足。三是国际化师资数量与能力匮乏,缺乏载体,优质资源输出不足。四是国际交流与合作机构专职人员人手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等问题。

二、黎明职业大学国际化办学实施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国际化管理体制机制

第一,健全组织机构。学校在福建省高职院校中率先成立独立实体国际交流学院,并配备通晓外事规章,熟悉国际教育规则和标准的专职人员,统筹管理国际化办学事务。此外,学校还成立国际化办学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国际化办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章立制、出台国际化办学系列文件。建立起由学校统一领导、国际交流学院归口管理、各职能部门和学院协同合作的“大外事”工作格局。第二,构建国际化办学制度体系。为巩固好国际化办学成果,学校先后制定教师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规定、教职工因私出国(境)管理规定、外籍教师管理规定、留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出国(境)研修管理办法等,在国际化建设中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第三,建立国际化工作考核机制。为贯彻落实学校制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提高职能部门参与国际化办学的积极性和配合度,学校充分发挥政策导向激励作用,出台国际化办学考核管理办法,细化二级单位在国际化办学战略中的职能和责任,鼓励学院寻找国际对口合作伙伴,促进学科交流。第四,设立国际化办学专项经费。经费的支持与院校国际化建设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为推动国际化办学工作向纵深发展,学校建立多元经费投入机制,设立国际交流专项经费,将国际化办学经费单独编入年度预算。同时多渠道融资,加强与“走出去”企业的合作,形成良好的经费保障机制。

(二)坚持“引”“输”结合,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坚持资源的引进与输出相结合是推动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为实现教育对外开放内涵式发展,学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收来华留学生、实施教师国际素养提升计划,促进境外优质资源本土化。同时结合市场需求,承办援外培训项目,面向东南亚国家输出中国职教标准,开展境外办学,推动国内职教资源国际化,形成“引”“输”结合、层次分明的国际合作交流格局。第一,对标国际,引进优质办学资源。中外合作办学是开拓国际化职业教育资源的重要形式。2016年学校联合美国沃恩航空科技大学,举办“航空设备维修2+1.5”“机场管理2+1”的中外合作办学学历项目,项目契合福建省民航业大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通过引进沃恩的课程体系,师资和专业核心教材,填补福建省机场管理以及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空白。同时,联合韩国、泰国等国家高校举办了“2+2”“3+1”等多种非学历合作办学项目,形成了英语、俄语、韩语、日语四大语种合作高校群和国内学习与国外学习相结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第二,招收来华留学生,输出知华友华技能人才。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是高职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使命担当。学校紧扣国家总体部署,立足海内外校董资源,发挥专业优势,于2018年全面启动来华留学教育,面向“海丝”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为切实把握好国际学生人才培养成效,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印尼巴布亚省政府合作,培养“汉语+职业技能”旅游管理人才;与印尼安溪福利基金会、印尼基督教大学合作,培养“汉语+文化”海外本土中文教师;与越南、缅甸、柬埔寨等“走出去”跨国企业合作,培养懂汉语、会技能、善管理的知华、友华技能人才。推动了“留学黎大”品牌的内涵建设。第三,引培并重,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师资国际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的保障,是创造国际化校园氛围的必不可少的元素。黎明职业大学高度重视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外引内培,为国际化办学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国际化师资队伍。二是建立人才引入考核制度,对外籍教师、专家做好考核工作,确保引进的人才符合实际需要。三是实施教师国际素养提升计划。加强与海外院校合作,推出师资学历提升项目,拓宽教师学历提升通道;邀请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外籍专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为学校开展教师国际研修项目,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理念、国际交流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第四,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展境外办学。高职院校赴境外办学是打造现代化职业教育,推动“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学校充分整合国际化办学资源,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元主体推动和共建的境外办学新模式,分别在印尼、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越南挂牌成立了黎明海丝学院,以服务地方政府、公民、驻外中资企业为宗旨,实施职业教育与社会培训。2020年,黎明(印尼)海丝学院首个“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正式落地,项目采用“1+2.5+0.5”政校联合培养模式,为印尼巴布亚省培养百名懂汉语、会技能的本土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该项目先后入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亚洲教育论坛对外交流合作优秀案例、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典型案例、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教育部中印尼人文交流发展论坛经验介绍。2021年10月海丝学院作为特色品牌写入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成为福建探索,面向全省推广。第五,依托政府行业企业,输出中国职教标准。推介中国职教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拓展国际“朋友圈”、加强交流学习、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提升职业教育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学校聚焦“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需要,以需求为导向,面向境外输出高质量专业教学标准,形成“中文+中华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技能”培养标准:一是聚焦印尼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与印尼巴布亚省政府、雅尼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合作,面向印尼巴布亚省输出旅游管理“汉语+旅游+文化”专业教学标准;二是聚焦区域走出去企业需求,与钰齐集团、双喜集团等合作,面向越南、缅甸、柬埔寨输出服装设计与工艺“汉语+服装+文化”专业教学标准;三是聚焦华人华侨需求,结合学校作为福建省委统战部海外华文教育基地的平台优势,向印尼基督教大学输出对外汉语“汉语+文化”专业教学标准;四是持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制订援外计划,以援助带动交流,以交流促进合作,以合作推动发展[5]。现已面向马来西亚、印尼等60余所高校的400多名师生分享了学校在商科、数字传媒、建筑等专业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成果。

(三)依托职教平台,拓宽国际化发展途径

职业教育联盟是实现职业教育资源最佳配置的重要平台,是推动职业教育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纵深发展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应主动服务大局,加强国际化发展的总体布局。黎明职业大学先后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联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分会,并承担秘书处职责。此外,学校还是教育部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发起单位,“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国际化联盟执行秘书处单位,东南亚职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员单位。通过参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活动,融入国际性教育组织,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提升学校在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依托鲁班工坊和海外合作高校,开展基于“黎明”专业教学标准的人才培养,形成典型经验,逐步辐射至其他“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平台化发展思维为职业院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开展教育合作、服务跨国企业“走出去”、院校之间办学经验的借鉴和交流提供了良机。

三、国际化办学的挑战与对策

(一)政府层面的对策

第一,加大经费的支持投入力度。目前,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础建设和专业课程建设,针对国际化办学的专项投入较少。地方政府应完善国际化办学奖励机制,通过设立中外合作办学专项补贴、留学生奖学金、境外办学激励机制、师生海外研修补贴等加大对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投入。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职业院校整合海内外优质企业和院校资源,境内外联动,全方位、多渠道筹措国际化办学经费。第二,制定国际化办学弹性考核机制。政府应鼓励职业院校根据自身情况和院校特色开展国际化建设工作。在考核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情况时,可适当进行前期调研,除硬性指标外,适当增加体现院校特色的“软指标”,鼓励院校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中“百花齐放”,从而提高院校参与国际化办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能避免国际化办学项目“同质化”和“一窝蜂”的现象。

(二)院校层面的对策

第一,强化宣传教育,树立国际化办学意识。对高职教育国际化认识不到位是导致二级学院国际化办学效率低的原因之一。学校可通过定期举办讲座的形式,向师生解读国际化办学的政策文件,普及学校国际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分享兄弟院校的典型经验,从而提高认识,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氛围。第二,完善内部奖励机制,提升国际化办学积极性。缺少奖励机制是二级学院在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中参与度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在建立国际化办学考核机制的同时,可同步考虑设立奖励制度,对直接承担国际合作项目的二级学院给予资源配置上的政策倾斜与经费奖励。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强化师资”鼓励二级学院积极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强化院部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教学主体作用,并加大资源配置向承担留学生教学任务的学院和教师倾斜的力度等。

四、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增强,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职业院校应把握契机,借助“一带一路”这一有利东风,立足地域特点和自身优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境外办学、国际化职教平台建设等方式,探索出一条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化办学之路,打造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品牌项目,从而丰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EB/OL].(2016-07-13)[2022-05-08].

[2]柯婧秋,王亚南.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全国231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36):44-47.

[3]赵继政,周月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2020年度国际化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2020.

篇8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085-04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在综合性和师范类院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长期以来,一直按照精英教育的理念办学,重理论、重基础、强调深度。近十几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许多理工科院校也纷纷开设了这一专业。中国教育在线网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共有553所本科高校设有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其中仅普通理工科院校就有百余所。这意味着汉语言文学人才的培养正逐步进入一个多层次、多模式的新时代。正如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洪教授所言,发展中文学科不能只有一种思路,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目标和特色定位来发展中文专业。但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日益具体化的今天,普通理工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如何瞄准社会需求,准确定位,创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呢?

一、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业界的讨论已经非常充分,如生源不理想,专业被边缘化,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专业生存空间受到重重挤压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还是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在有限的条件和种种不利因素面前,普通理工科院校要把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出特色,首先就必须清楚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规格。

从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讲,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科交叉、知识创新、跨行业合作、技术集成正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推手。过去在人们看来属于专业技能的东西正逐步成为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狭窄的专才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另外,随着中国逐步进入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和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催生新的行业和领域,淘汰一些旧行业,人才的跨行业交叉流动越来越普遍,这对人的知识结构、知识迁移和转化能力、实践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迫切需要文理渗透、一专多能且知识迁移能力强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从具体的人才规格讲,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呢?据有关机构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知名企业和行政机关的调研结果显示,在知识规格方面, 52.2%的单位认为“文书写作处理”较为重要,其他依次为:管理类知识、秘书理论和实务知识、礼仪知识、现代办公技术、法律知识、广告新闻知识、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等。在技能规格方面,最应具备的技能依次为:文字处理技能、资料和信息处理技能、交际和公关技能、现代办公技能等。在能力规格方面,招聘单位最看重的能力依次为:人品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1]由此看来,“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单凭专业功底扎实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社会需要的是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懂管理、会策划、善于沟通合作、知识迁移能力强的应用复合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二、扬长避短,准确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思路

普通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中应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加强应用,突出技能”,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复合型人才。那么,它能够培养哪些层次和类型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呢?人才培养的优势何在呢?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学校的办学资源,更好地实现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数字与计算、信息获取和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实践能力。另外,由于大多普通理工科院校过去都是从行业院校划转而来,办学中还可以更好地依托行业,贴近企业办学。最终,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与综合型院校相比,人才培养要依托学校学科和行业办学优势,实现文理渗透,加强应用,突出技能,让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上手快”;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要确保学生既具有相关的技能,又具备宽广的理论基础和可供广泛迁移的知识平台、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保证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能够“后劲足”。同时,由于学生兴趣、能力不一,毕业去向各异,因此在人才培养上一定要避免“一刀切”的模式。应尽可能既瞄准社会需求,又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层次、多方向、个性化培养,让考研及愿意进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行业就业的学生都有学习发展的空间,从而建构普通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独具特色的人才素质结构和培养模式。

三、制订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在人才培养中体现“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加强应用,突出技能”的办学理念?无疑,这有赖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等一系列的改革创新。

(一)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现分层次、多方向、个性化的人才培养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针对社会人才需求特点,综合考虑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潜在办学优势,探索“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过构建“平台课程”,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实施文理渗透;通过“模块课程”,瞄准社会需求,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分层次、多方向、个性化培养。

平台课程“根据不同学生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而设置” ,重在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叉与渗透,“体现了基础教育和共性教育,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层次要求” 。[2]平台课程由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个层次不同但又相互衔接的课程群组成。通识教育课是“学生作为人的存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 。[3]其中,我们特别将心理健康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概论、西方哲学概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纳入进来。学科基础平台课是指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确保学生形成较为统一的专业素质规格,也迎合了社会规定目标的需要。专业必修课是指该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和技术课,帮助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理论,接受专业基本训练,学会在更深的专门知识领域内进行理论分析和技术应用。

模块课程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要求和专业发展方向趋势而设置的课程,体现了专业教育和个性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特征和个性要求的结合,主要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分流培养,实际上它解决的是高校教育的宽口径和社会分工的接口问题。”4]模块课程由研究型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三大模块组成。首先,以考研为导向,通过“研究型模块课程”,对学生实施第一步“分层次培养”。以西安石油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有考研意愿,且有15%左右的学生考入各大高校。如何对这类学生因材施教从而避免人才培养的片面化和单一化?对此,我们通过在大三、大四年级设置研究型模块课程,探索专题式、讨论式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为这些学生提供平台。这一模块课程由若干门类专业限选课组成,课程内容均在一定程度实现了与研究生课程的衔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考研方向选修。其次,以就业为导向,开出“专业技能课程模块”,继续“加强应用,突出技能”,实施第二步“分层次培养”,确保学生能一次性就业。针对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且就业面广的现状,专业技能模块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专业技能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说会写,能熟练操作办公软件,精通某一行业知识。本模块课程又根据社会的用人类型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设置了若干个小模块:新闻传播类、对外汉语教学类、文秘管理类、营销策划类。新闻传播类模块之下设新闻采访与写作、网络新闻编辑、摄影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DV制作等课程;对外汉语教学类模块之下设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外国文化等课程;文秘管理类模块之下设秘书实务、应用写作、公关礼仪、演讲与口才、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课程;营销策划类模块之下设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广告文案策划、财务管理学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要从事的行业选择学习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进一步加强应用,突出技能。最后,第八学期,针对就业难的学生,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第三步“分层次培养”,探索“学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充分就业。在考研和一次性就业的学生之外,每年还有部分学生遇到就业难问题。针对这些学生,学校可以根据其特长和就业意愿,推荐他们到有实力的职业院校、社会知名培训机构进行职业技能强化培训,掌握专业之外的一门技能,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技师证或其他从业资格证,并通过职校的“订单式”合同,使学生顺利就业。

(二)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基础上,探索“主辅修型”、“双学位型”、“学历+技能型”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

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基础上,专业培养之外,还应该鼓励学生跨专业方向兼修、辅修、自修其他专业课程,在节假日及课余时间里参加校内外的职业技能培训,探索“主辅修型”、“双学位型”、“学历+技能型”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

首先,对于学习刻苦、学有余力、基础较好,且没有考本专业研究生愿望的同学,应鼓励他们在专业学习之外,选修或者辅修第二专业相关课程,这是“主辅修型”培养模式。同时还应鼓励部分学生,在专业自修、辅修的基础上,自考某些重点大学的第二学位,这是“双学位”培养模式。除此之外,对于大部分学生,大学最后两年内,鼓励他们在业余时间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以及社会需要,通过知名职校和培训机构,强化学习一门技能,如网络营销工程师、网络编辑师、网络设计师、会计从业资格、人力资源从业资格、国际汉语教师、房地产销售、汽车销售、汽车美容等方面的培训。使学生至少具备一项某一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从而顺利就业。学生若能在强化培训与学习中学习到真才实学,并取得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就可以适当免修部分学分,这是“学历+技能型”培养模式。

(三)保证阅读、写作、计算机、英语教学与实践大学四年不断线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说,阅读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写作是看家本领,英语、计算机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些是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因此,还须设置多学时、多类型,充满知识交际性的课程,保证教学与实践四年不断线。

阅读经典著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不能绕过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绕过经典的研读之径,不积累大量的阅读经验,单凭轮廓式的教材知识,概论式的课程学习,专业基础的“扎实”就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在大学四年里开设“经典导读”课程。各学期先后配合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论、外国文学、西方文论、美学原理等课程分别确定经典阅读内容。课程采取“课堂讲授+课后阅读+课堂讨论+经典阅读报告会”的结构模式,推广“以读为主,读说写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通过该环节的学习,利用读说写互相迁移、同步发展的规律,以读促写,以读促说,通过写和说进一步深化阅读,既厚实了基础,又强化了技能。

写作,“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是中文专业学生的看家本领,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成果的表现途径”。[5]为此,要通过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实践逐次、逐级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通过撰写课程小论文,将写作能力训练贯穿在所有专业课的教学和实践当中。其次,通过在不同阶段开设基础写作、应用写作、新闻写作、秘书实务、广告文案写作等类型的课程,让学生掌握各种应用文体知识和写作技巧,保证写作教学四年不断线。再次,通过专业实习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公开、毕业论文等“实战型”环节,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经过这些逐层、逐次的环节后,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将能胜任基本的文字处理工作。

计算机和英语能力是未来社会对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据悉,“从对深圳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及百余家大、中、小型企业的调查情况看,几乎每个企业都需要计算机和英语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此类人才的就业前景相当看好。”[6]为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在每一层次、每一平台和模块的课程中都镶嵌了计算机和英语的教学和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学习和应用日常化。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促进个性化发展的“梯度式”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学生向实践要能力,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环节,更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关节点,为此,我们应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梯度式”实践教学体系。这一实践教学体系由以下部分构成:

1.课程实践。课程实践是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课程实践又可以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种。课内实践主要指的是,教师改变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缩减课内讲授时间,改面面俱到的“掰开揉碎”式讲授为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式讲解,在课内留下充分的时间与学生互动。课外实践指的是,在不增加课程计划学时的前提下,根据不同课程特点,设计与教学同步的课外培养环节。

2.校内实践。校内实践是在课程实践基础上,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某些岗位能力的强化训练。校内实践又可以分为校园文化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两类。校园文化实践指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利用校园文化平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学校老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以及社会的人才能力需求,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社团;与此同时,学校领导和指导老师还应鼓励学生申请学校的各类勤工助学岗位进行实习。此外,还组织学生申请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大学生课外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3.校外实践。课程实践和校内实践都属于情景模拟下的实践,而校外实践却属于实弹演习式实践,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校外实践又分为专业实习(调研)与社会实践两种,专业实习每年由系里集体组织,由指导老师确定实习主题,系里组织学生外出实习。社会实践又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暑期社会实践,按专题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实习小分队,深入各地进行社会调研;第二种是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节假日、暑期社会实践等;第三种是参与教师的课题调研,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能力。

4.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四年最集中、最严格的综合训练项目。正如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赵世举教授所言:“通过强化毕业论文撰写过程来发挥毕业论文工作的综合作用,注重学生的选题研讨、资料搜集加工方式方法的训练、理论运用能力的训练、写作技能的指导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7]

5.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就业难的学生,在第八学期,与职业院校、社会知名培训机构联合,与相关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合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就业意愿,选择不同的“技能课程套餐”,接受强化式技能培训,在专业之外,掌握一门技能,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技师证或其他从业资格证,实现充分就业。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实现了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园到社会、从专业基础性实践到创新拓展性实践的“梯度式”跨越。各有侧重,相互补充。

四、建立高效、立体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

建立健全、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离开了保障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只能是“纸上谈兵”。为此,我们着力打造高效、立体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

(一)建立专业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普通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生源不理想,是掣制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如何减少学生的困扰与顾虑?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专业导师制来解决。

建立专业导师制,主要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生源不理想,学生学习缺乏方法,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对专业出路充满焦虑与困惑等现状做出的一种大胆探索。每个学生一入学,教研室将为其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大学前两年,导师主要是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并且观察、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后两年,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给予及时指导。这很大程度上实现论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通过专业导师制,学生减少了迷茫与困惑,明白了学习目标与方法,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兴趣,为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创新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

要使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就必须在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深化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确保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为此,我们针对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了考核评价机制改革。针对课程,我们将过程考核与终端考核相结合,加大过程考核的权重。实践教学考核主要是以学分制的形式进行量化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完成 “专业培养课外33学分”和 “综合素质培养课外4.5学分”。前者指的是在导师带领下,大学四年,开展系列专题专业调研、暑期专题社会实践、每学期的经典阅读报告会、发表文章、职业技能培训等。后者指的是学生通过参与学科竞赛活动、“挑战杯”创业大赛、社团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竞赛活动等。课程和实践教学考评机制的改革,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凝练学科特色,以学科建设促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构成了专业建设的环境。学科建设将直接影响专业建设,这是高等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8]若学科建设无特色、低水平,专业建设就难以上台阶,因此,一是要加大师资队伍培养,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引进人才,培育人才,要求教师科研、教研并重。二是要培育教学科研团队,凝练学科特色。应该依据教师所带课程和研究方向,将教师分成若干个教学科研团队,每一团队设一名带头人和负责人,对团队进行培育。并通过培育精品课程等多种形式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生的优秀教学资源。

总之,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瞄准社会需求,扬长避短,科学定位,通过“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设置和一系列的实践和管理配套,最终将办学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后发优势,探索出自己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郑健儿,范世清. 关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2).

[2][3][4]冯志敏,林麒,贾让成.“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结构及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90-91.

[5] 赵德利,王渭清.中文专业实践性教学与创新教育论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5):389-391.

篇9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在语言课以外的所有课程中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双语教学对于学生与教师双方在语言上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开展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重点。2001年教育部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我国本科教育应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尤其是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2005年教育部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又提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教育部近年来组织引进了大量国外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优秀原版教材,鼓励在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英语授课或双语教学。各高校在此背景下对双语教学都提出了要求,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

双语教学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其中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对象,而且是教学媒介部分或全部地运用到非语言学科的一种教学形式。近十年来,虽然在教育部颁布的系列政策的鼓励和推动下,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还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

一、现状与约束

1.教材的约束

教材选取的恰当与否是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目前国内普通高等学校双语课程的教材普遍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原版教材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触到纯正的英语。甚至在某些高校中,是否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已成为该课程能否被认定为双语课程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由于原版教材在版权、引进经费等方面的限制,使有些课程无法找到原版教材,或者已有的原版教材不适合学生进行双语学习。不同于国内教材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且逻辑性较强的编写思路,国外教材在编写中通常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内容具有较强的发散性。这对于习惯国内教材的中国学生而言,存在不小的思维障碍。同时,与国内教材相比,国外教材与国内高校的教学大纲不配套,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主讲教师如果忠于原版教材进行讲解就会与教学大纲产生背离,甚至无法完成教学内容。反之,如果忠于教学大纲,则会破坏国外教材的理论体系。再加上引进教材的配套辅导资料的开发滞后等原因,使双语教材成为限制双语教学开展的一大约束。

2.教师自身能力的约束

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通常有三种模式:第一种为全英文型,即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师运用英文讲义,在授课时全部使用英语;第二种为混合型,即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师在上课时交错运用英语与汉语进行讲授;第三种为半英文型,即虽然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但教师在授课时采用汉语讲授。严格来说,只有第一种教学模式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但在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后两种模式,尤其是第三种模式反而成了使用最广泛的双语教学模式。

师资是决定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和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娴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能熟练使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此外双语教师还应结合双语教学的规律和特点,采用合适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这都对双语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和挑战。目前大多数专业教师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都不错,但因为我国学生的英语大多数是重语法轻应用的“哑巴英语”,如果口语中汉语比例过重,就会减弱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而且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灵活方式就会无法使用,甚至连“简单的提问”都会变得十分困难。能熟练地在课堂上运用英语上专业课的教师还是很少,其口语表达能力往往无法达到教育部对双语教学的要求。双语师资匮乏成为制约高校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一大瓶颈。

3.学生素质的约束

双语教学开展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最新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语言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双语教学不仅对师资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双语课程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学生不仅应具备较强的外语语言使用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即具有使用外语学习较高层次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然而,对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而言,其英语能力一般都十分有限,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一般都不高。在这种情形下,双语教学中就经常会出现虽然前期部分教师还是尽量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来传授专业知识,但是慢慢地就变成了去教学生英语,先教词汇、语法,然后再学习专业知识。虽然最后也学到了专业知识,但是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教英语,对专业知识无法深入讲解。总之,采用双语教学会使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面临很大的困难,甚至影响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就违背了教育部开设双语教学的良好初衷。

转贴于

二、思路与对策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从2006年开始将“系统工程”作为双语课程,选择英文原版教材,对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双语授课。笔者作为该课程的授课教师进行了4年的双语教学工作。系统工程是20世纪中叶才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某些思想、理论和方法等,根据系统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到一起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管理工程技术。“系统工程”作为我院工业工程专业一门采用双语教学的核心专业课程,对提高学生素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触摸到系统工程学科的核心与前沿信息,而且还是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国际型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分析了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笔者结合自身的授课经验提出一些建议。

1.对引进的教材进行本土化修订

国内教材的系统性和强逻辑性与国外教材的全面性都是十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在选取双语教材时应当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即对引进的国外教材进行修订。最可行的办法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改编或选编国外原版教材和辅导材料。同时以国内著名学者和权威的教材作为参考,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有益补充。在进行“系统工程”双语教学时,我们采用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影印版《系统与工业工程概论》英文原版教材。同时,考虑到国内外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差别与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还专门配备了由我院教师编写的《系统工程概论》中文教材做参考。

学生在掌握英语术语的同时也应该知道相应的中文术语。而且,国内外课程设置不同,某些内容需从中文教材中得到补充。例如国外“系统工程”的课程注重系统思想的培养,因此教材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是对于一些具体的方法论,如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讲解不深,为此我们用中文教材予以补充。

2.提高双语教师的英语水平和授课技巧

为了使双语教学顺利进行,教师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尤其是英语口语水平。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授课的方式方法上多想办法,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我们在进行“系统工程”双语教学时,采用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方法。

在课程的前1/3阶段,中文讲授占较大的比例。这样可以减轻学生进行双语学习的难度,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及用英语进行学习和交流的兴趣。此阶段英语大约只占30%左右,教师授课时要将重点、难点等学生难懂和困惑的东西用英语讲解后再用汉语重复一遍。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在课程的中间1/3阶段,英语授课的比例提高到50%~60%,同时,在课堂上增加了学生用英语讲解的环节,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程的最后1/3阶段,学生对于相关的专业英文术语已十分熟悉。同时,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练习,大部分学生都已经适应双语教学的形式同时能较好地自主运用英语,此时以英语讲授为主,占80%左右。如果学生程度较好,不妨采用全英语授课。

3.采用综合方法提高学生英语素质

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学院在教学计划的编排上就保证学生每一学期都有相关的英语课程或双语课程,从而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持续性和连贯性。此外,根据这几年双语教学的经验和问题,尝试按四、六级英语成绩将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区分开,对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将通过英语六级的学生分到双语1班,将未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分到双语2班,通过四级但未通过六级的学生自愿选择加入1班或2班。对双语1班,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上课英语比例不少于70%,在课下辅导时以中文教材进行辅导。对双语2班则以中文教材为主,辅以英文原版教材,教师上课英语使用比例为50%左右。采取了这一分班措施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极大的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已不明显,期末考试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可见,该方法在保证学生提高外语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本学科知识的接受能力。

三、结束语

双语教学在我国高等学校中起步较晚,由于我国特殊的教育环境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还存在误区。尤其对普通高校而言,要想成功实施双语教学还要走很长的路。总之,双语教学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在进行双语教学时,应立足于普通高等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构建多层次、有差别、渐进的双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蔺丰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3,(2).

[2]华正宏,钟锐锋.地方性普通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3]成晓毅.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

篇10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58-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来中国接受高等教育。据教育部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4年,来华留学生人数一致处在高速增长阶段,每年平均增速为13.19%。中国现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面对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一个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国际学生进行专业课教育。毕竟拥有高水平高质量的课程教育才是吸引并留得住国际学生的关键。本文拟以暨南大学为例,对国际学生专业课教育的方法与方式进行探讨。

暨南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华侨学府,也是“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办学理念与目标是“侨校+名校”。暨南大学是目前拥有外国留学生最多的中国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暨南大学的校训是“忠信笃敬”,在此校训的引导下,暨南大学注重对华人华侨子女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进行培养,因此受到了海外华侨华人的极大关注与欢迎。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从建校到目前为止,总计培养了来自全球五大洲16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二十余万人。在其“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下,暨南大学拥有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

二、国际学生专业课教育现状

接下来,将以我在国际学院所从事的全英教学中国对外贸易课程为例,来对国际学生专业教育的现状及其特点进行研究。中国对外贸易课是专业选修课,其对象是经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培训后的大三学生。该课程共有36个学时,分为九个部分,包括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其演变、中国与美国、欧盟的双边贸易、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中国对外贸易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分析等内容。由于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特点与趋势,是一门现实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因而采用课堂讨论加论文的考试方式,更便于考察学生搜集数据资料的能力、对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关注力以及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力。其中课堂讨论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论文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

课程论文题目由老师命定,均是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对于英文的课程论文评分,主要侧重于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课堂教学内容应用到所给的当前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出现的问题分析上。

从课程论文分数对比的情况来看(见图1),内招生获得90分以上的学生比例明显大于外招生,79分以下的学生则都是外招生。这表明,通过大陆高考入学的内招生在对课程教学理解上、论文写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上要高于外招生。

再看课堂讨论分数的情况。这个分数的评定,主要依据是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和案例讨论。从分数结果对比上来看,外招生在90分以上的学生比例高于内招生,中间水平两者接近。由于外招生在口语表达上具有优势,并且喜欢参与灵活的、随意的课堂讨论,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获得课堂讨论分高分的相对较多。

三、原因分析

之所以出现内招生与外招生在分数上有如此大的差异,依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国际学生的语言优势,另一个是国际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劣势。在专业课教育上,国际学生和大陆学生由于背景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导致他们在学习方式、思维模式、学习效果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具体来说,国际学生有着较好的英语语言背景,因此,在全英授课的课堂上,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相比之下,大陆学生则因英语表达不流畅,不敢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导致其平时成绩低于国际学生。

但是,国际学生就读暨南大学时,并没有接受过中国的高考,而是有相应的特殊入学考试。他们往往是在华文学院接受一定的中文基础训练后,再来申请大学入学。其对中国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的了解有限,对于专业课之前的系统学习也不够,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这使得他们对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特点没有明确的认识。比如,我曾在课堂上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特征之一,空间分布的不均衡:中国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在东部沿海地区又进一步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我让大家讨论有哪些原因导致了中国对外贸易空间分布不均匀?国际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但通常是从地理的直观角度来分析,认为东部地区靠近大海,所以国际贸易过程中运输成本较低,这种地理优势促使了中国对外贸易集中在东部地区。大陆内招学生则能够通过对中国经济的了解,来对该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例如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

另外,国家经济体制、文化差异也会导致国际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例如,当我们讲到在改革开放之前,包括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国有企业从中央和地方政府那里获得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因此其对外贸易占中国总体对外贸易的大头,并且还出现了很多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公司。而民营企业由于在体制上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其对外贸易的发展很艰难,必须通过外贸公司来进出口。国际学生对此很难理解,他们认为企业应平等对待,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待遇差异。而且他们也很难想象,这种对外贸易的政策差异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问题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由于存在以上原因,在论文考试上,内招学生能够很好地对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应用到当前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分析中去,因此所得成绩要高于国际学生。

四、结论与启示

意识到国际学生与大陆学生的上述差异,对于我们在专业课程设计上、内容构建上、教学方法方式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对于这两类学生应有差异地对待。对于国际学生,应强调对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分析能力;而对于大陆学生,则应鼓励促进其课堂讨论发言,培养其观点表达与陈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戴晓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外国学生政策之比较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5):11-16.

[2]邓晖,来华留学,哪些信号值得注意?[N].光明日报,2015-04-08.

[3]李联明,吕浩雪.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制约国际学生流向的主要因素[J].比较教育研究,2004,25(6):71-75.

[4]王军.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应对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4,(8):88-92.

篇11

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是未来教育强调的最终目的之一,而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因此,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是整个教师素养的灵魂所在。语文教师由于语文学科自身具有的人文性、思想性、移情性等特点,使他们在塑造学生完善人格的过程中承担着更重要的职责。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尽量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教师只有在利益诱惑面前始终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勇于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正义感,才可以真正肩负起为新世纪培育新人的重任。

二、知识素养――新世纪语文教师素养的基础所在

未来的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老。这样的角色要求促使语文教师自身应该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新的知识结构,这种新的知识结构主要由三个层面组成。

首先,最基础的层面是“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未来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成果层出不穷的时代。同时,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加强,文化领域也表现出多元化趋向。为了顺应这种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师一方面应该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新科技、新领域的基本知识,以此来满足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感的学生求知欲,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第二,掌握2至3门学科专业知识。首先,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对本学科相当熟悉,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知识,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艺理论、写作学等。其次,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还应该掌握除语文学科之外的1至2门其他学科的知识,这些学科可以是与语文学科相近、相关的,也可以是语文学科相去甚远的,主要使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变得丰满有型,同时也是语文教师自身全面发展和个性塑造的必要条件。总之,新世纪的语文教师不再仅仅是语文学科方面的专家,更是一个具有广博学识和开阔眼界的学者。

第三,“教育学科类”知识,具体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理论等等。新世纪的语文教师既是一个教育者,又是一个研究者,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科类知识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展开科学的教学活动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掌握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的心理规律和特点,并按照这些规律和特点设计语文教学,选择语文教学方法。可以避免盲目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

三、能力素养――新世纪语文教师素养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