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原生家庭论文

原生家庭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06 21:23: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原生家庭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原生家庭论文

篇1

当前,我国天然草原90%以上发生退化,草原生产和生态功能严重下降,草原生物多样性减少,牧草资源亟待保护和开发利用,但草畜矛盾突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经过认真准备和申报,侯向阳等人于2013年成功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的资助,项目名称是“天然草原生产力的调控机制和途径”,这是全唯一一个973项目,标志着基础研究能力大幅提升。项目瞄准过度放牧下草原生产力衰减的关键机制和草原生产力提高的调控机制与途径两个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目标是揭示过度放牧下草原生产力衰减机制,形成适度放牧、土壤保育和植物调节提高草原生产力的综合调控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实现天然草原生产力提高 30%~40%,恢复速度加快30%~50%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已经在草地土壤关键要素对放牧的综合响应、草原植物对放牧的矮小化响应、放牧导致植物矮小化的“胁迫记忆”、放牧造成植物矮小化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证据以及草原生产力下降的养分供给非平衡理论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15年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项目中期评估。

据了解,样带研究是进行全球气候变化及人为驱动因素梯度分析的最有效途径。利用欧亚大陆东缘草原连片分布,南北向土壤和植被类型等相对一致,温度呈梯度分布,草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存在空间差异的特征,侯向阳研究员率先提出跨越中、俄、蒙的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简称EEST),联合国内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及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合作单位,开展从中国长城到俄罗斯贝加尔湖的温度和放牧管理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收集整理中、俄、蒙近30年气象、经济、植被、土壤、昆虫资源等信息,建立样带综合数据库;建立蒙古国温都尔汗野外观测站,填补了我国草原科学研究在境外无定位监测的空白……,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45篇,出版专著4部,获得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向有关部门提出6项政策建议,并通过俄罗斯之声报道中俄科学家共同治理草原退化的工作和进展,取得较大社会影响。

另外,侯向阳所长还系统开展了我国北方草原气候变化及适应性管理研究,围绕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北方草原区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问题,从区域、县域和牧户等层次入手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进展,并60余篇,出版著作3部。

牧户作为草原畜牧生产的最基本单元,是牧区草畜平衡的主要调控者。牧户草畜平衡行为是影响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失灵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国政府在草原地区实施一系列工程和政策措施,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天然草原仍然持续超载和退化,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实施体现政策失灵的问题,侯向阳团队在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区及新疆山地草原开展牧户家庭属性和草畜平衡决策行为调研。研究发现,分步减畜更容易被牧户接受,同时牧户之间的自发合作也更能实现牧户生产实践的调整,此种有效合作对优化牧户生产管理方式、推动畜牧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此,提出以分步式、合作式和示范引导式为特征的牧户适应性减畜策略和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针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的农牧交错带面临的食物供给和生态保障难以兼顾的两难困境问题,侯向阳所长研究提出应尽快确立以旱作节水栽培草地建设为主的西北绿色草牧业发展战略。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西北地区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正在引起重视,但旱作种草的优势和潜力还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在粮改饲的基础上,立足于高效旱作,种植多年生耐旱牧草或饲料作物,充分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这是解决我国旱区优质饲草不足、并兼顾生态保护的有效发展路径。

矢志不渝,为绿色大草原保驾护航

篇2

 

一、相关概念解析

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概念

民族认同主要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对其自然及文化倾向性的认可与共识,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认同包含了民族关系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关系认同是针对一个民族作为一个群体而言的,这种认同主要来自于本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界限划分;民族文化认同指的是在一个民族发展中,一种文化体系以民族为载体,而民族以文化为聚合。

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国族身份,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 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

2、多民族社区的概念

多民族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的多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与交往,从而形成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社区。多民族社区的构成要素:不同族属的多个群体、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社会体系和结构。 多民族社区以社区民族关系的行程过程为标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传统型多民族社区、识别型多民族社区和建构型多民族社区。

传统型多民族社区是指,在历史上就一直存在,也一直被社区成员所意识到的社区。该种社区类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历时性。历史上长期存在,不受解放后民族识别工作的影响;(2)多元性。这主要表现在文化上,各民族文化,形成了现在地区文化多元共存的现象;(3)传统性或原生性。这是就社区本身而言的,是放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传统性与原生性,这类社区相对于现代都市社区而言,它的传统建筑、饮食与服饰等都保存较好,具有原生态的一面论文格式模板。

湘西州现有民族43个,主体少数民族是土家族、苗族。其中毕业论文题目,人口过千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瑶族、侗族和白族。通过上述的介绍,很明显湘西州属于一个多民族社区。按照我们民族学对多民族社区的分类,由于湘西州是自古就存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共聚的情况,所以我们把这样一个社区定义为传统型多民族社区。

二、多民族社区民族认同的维度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美国学者phinney概括出民族认同的三个维度,来探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们的民族认同情况。

1、民族身份的认知:包括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的认知

湘西州是有着四十三个民族共同居住的多民族大家庭,尽管这里有着不同的民族群体相互杂居,但是这里的人们对于自己民族历史传统和自己的民族身份的认知度却依然十分强烈。以他们的主体民族土家族和苗族为例来讲,这两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有着极高的认知度,历史上的民族记忆至今仍然在这些民族的人们心中留着深深的痕迹。例如湘西的土家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所居必择高居”的居住传统,传统的吊脚楼工艺一直是当地的一大建筑特色;湘西苗族的民族认同更加是能够通过当地至今仍保留下来的“落洞”、“赶尸”、“种蛊”三大习俗来体现;土家族的传统技艺“西兰卡普”,就被称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这对于如今的土家族人们而言,无疑是一件十分值得自豪的事情。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湘西州的各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宗教习惯保持着十分积极地态度,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人们是有着很强的民族认同的。

2、民族归属感:通过民族群体内部的团结情况和对本民族之外的群体的接纳与排斥情况来了解该民族的民族归属情况。

由于湘西州是个多民族社区,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每天除了要与自己本民族的人们相处共处之外,还要与当地的其他民族交往联系,在这种情况之下,在与其他民族的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当地人们的族群自我意识会有所增加。教授曾指出一个民族在于外界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会增强自我的族群意识和群体归属感。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所得,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都内部都十分的团结,对自己族群内部有着极高的归属感,都承认自己属于某一民族群体,同时,在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本民族的族群意识和族群归属感。例如,当涉及到民族政策、利益分配等问题的时候,不同民族之间的民族认同会被进一步的加强,但从总体上而言,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之间的人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毕业论文题目,他们的相处还是十分融洽的,各民族之间都能够和睦相处。

3、行为卷入:包括人际交往的范围和偏好、社区或民族社团参与情况等。

多民族社区里的民族主体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仅要参与自己本民族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活动,还会积极参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活动,最后形成了很好的民族融合,这种文化上的互动,不仅没有减低民族主体对本民族的认同,相反,还因为在参与其他民族的节日活动的时候,更加意识到和珍惜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可贵性,从而使得在湘西州这样一个多民族社区内,最终达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共生的局面。例如在湘西州境内,土家族的摆手舞不仅是当地的土家族人在跳,在举行盛大的晚会的时候,来自周内的各个民族也都会参与在其中;凤凰城里的苗寨,每天也都吸引着周内不同的民族的人们来参加这个活动。

三、湘西州多民族社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

1、多民族社区内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性问题

根据我们的研究所得,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一个传统的多民族社区中,与其它的单一民族社区一样,州内的各个民族也都存在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如今州内有部分人的民族认同是基于工具性的思考上,而关于传统的原生性认同却在逐渐减少,这一群体以新一代的青年人居多,他们对于祖先们的许多历史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不是怎么热衷,他们这部分人会觉得自己的民族身份给予自己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国家政策方面的照顾、考试可以优惠加分等。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部分人却有着极高的国家认同感;而社区内的老一代人们,对自己本民族的认同度却是原生性的认同多一些,不过他们对于国家层面的认同却不如青年群体。

2、多民族社区内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殊性问题

由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传统型的多民族社区,那么在这样一个社区的各个民族之间就免不了相互之间的交往与接触,这样也势必会使得在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人们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会与单一的民族社区有所区别。

(1)多民族社区内的民族认同较为强烈。

在上面介绍民族认同的维度的时候,我们都已经讲过了,在多民族社区内,各民族的人们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去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与尊严毕业论文题目,会增强对本民族的民族记忆和归属感,从而会导致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有所增强。在我们所了解到的湘西州内,尽管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会增强各自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但是并没有出现因为这个原因而造成民族不和的结果,在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还都是很和睦的相处在一起的。

(2)多民族社区内的国家认同存在很大的对比性论文格式模板。

多民族社区里的民族国家认同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认同的对比性,具体来讲就是说在这个多民族社区之内,大到国家的方针政策,小到社区内部的一些政策决议必须要公平公正,否则,很容易引起社区内各个民族之间的不和谐状态。就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个多民族社区来讲,如果州内的政府只是单纯的给予土家族人民一些优惠政策,而忽视其他民族,那么这样的话,会在这些民族的心理产生对比心理,他们就会觉得国家没有很好的照顾到他们,这样一来,他们的国家认同度会大打折扣。

从总体层面上而言,湘西州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各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尤其是像土家族和苗族这些在湘西州占主体地位的民族,他们都为自己的民族身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在谈及到对国家层次上面的认同的时候,州内的大部分民族也都对国家的各种民族政策表示支持和感谢,他们也都能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四、余论部分

1、民族认同的原生论和工具论讨论

目前我门国家基于保护民族平等的原则,对我国少数民族实行民族优惠的政策,这些政策一方面来讲确实对促进少数民族共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来讲,这种民族优惠政策又使得的当今社会中民族认同的原生性受到了一些质疑。于是,在学界里关于民族认同的原因探讨就出现了两种声音,一些学者持原生性理论,这批学者认为民族认同应该是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认同;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当今有一部分民族认同是带有功利性的毕业论文题目,这些民族主体主要是基于国家优惠政策可以给自己带来种种好处而产生和维持自己对本民族的认同感的。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该究竟如何更好的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至今仍需大家不断共同的探讨。

2、民族政策的文化隐喻问题

我们国家为了实现各个民族事实上的平等,而对少数民族实行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例如我们国家目前在全国各地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这些被国家化为民族自治的地方,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确实享受到了国家的很多政策上的照顾。可是,这些被国家化作自治的地方,一旦带上“自治”的头衔,其带来的文化隐喻就是代表着“落后”和“贫穷”,这些地方在从国家那里得到很大的资金支持的同时却又使得很多市场投资机会白白流失,因为很多市场投资者是不会在落后不发达的地方进行大规模投资的。

关于如何解决民族自治地区文化隐喻所带来的问题,在这里提供三种解决途径,希望与大家共同思考和探讨。(1)对少数民族地区取消自治称呼,而同样的享有政策上的优惠。(2)深入研究与弘扬民族文化,让民族地区文化品牌的旗帜飘得更远。(3)调整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化叙述,比如说“贫穷”、“落后”这些用来形容少数民族地区的词汇,在今后的官方叙述中尽可能的少出现。

参考文献

[1]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3]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M].民族出版社.2007.

[5]孙桂香.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心理研究[J].西南大学.2009

[6]董珞.湘西北各民族文化互动试探[J].民族研究.2001年05期

篇3

高三家风议论文1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一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独一无二的规矩,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很好奇我们家的规矩是什么,所以在这个寒假里,我就带着激动的心情与爸爸、叔叔、大姑妈、干爹讨论了家训。

在某一天的下午,我们在外婆家吃好饭后,便拿凳子坐在门口聊天。

“太阳当天照,心情特别好”这形容的便是我呀!在他们的聊天过程中我寻找着机会插入“家训”这个主题。经过一番心酸的等待后,我终于在他们的对话中了“家训”这个主题。大姑妈说:“家训就是那个家里的规矩喽!”“哎,对的喽,家训有很多的。”爸爸接过话说。“我们家也有家训的,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说话的时候要说清楚,要尊敬长辈,不能说脏话,不能骂长辈,要爱护小辈……”好吧,我现在承认其实家训是有很多的。叔叔说:“家训么有很多的呀,除了吃饭的规矩和尊敬这个方面的规矩,还有要善待同学、动物、植物什么的。”干爹又说:“当初你干妈为了管好我写过一张关于家训的纸,上面全是规矩,不过现在找不到了,嘿嘿。”大姑妈一边啃瓜子一边取笑道:“我待会儿告诉她,让她再写一张。”但是干爹却没听清楚问大姑妈刚才说了什么。我对大姑妈说道:“大姑妈,说话的时候要说清楚,吃东西的时候少说话,这也是家训。”“哦哦哦哦!”大姑妈无奈地说道。

我问他们:“那您们知道的家训有哪些呢?”我特地把“您”这个字加了重音。接着,我们便把自己知道的家训说了出来,并整理了一下。

我们的家训是这样的:

1饮食前把手洗干净,饮食时不能狼吞虎咽,饮食完后要把碗放到洗碗池里;

2做事要认真,不能说谎话,做错事情要承认错误;

3.尊重并善待长辈、他人,态度温和;

4说话要有礼貌,要文明,包括打电话的时候;

5要爱护大自然,要珍惜资源,多帮助他人;

6果皮空瓶纸屑,不能乱扔;

7多帮助父母做家务,出去玩或做事时通知父母;

8背后不能说人长短。争吵时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理解他人,学会宽容,这样会少些误会;

9日常生活要节俭,不能奢侈;

……

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我们为了熟悉一下家训,便让外公先动筷子,我们再动筷子,但是在吃饭的过程中,不免还是要说话的,要做到全部的家训,可谓是不容易的呀!有人曾经说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若是没有规矩,怎会有如今这么强大的中国!

高三家风议论文2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带头教育好子女。人们习惯于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的好家风会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高三家风议论文3若是留意,便会发现路边的花坛是多么的整洁,里面的植株没有冒冒失失的长到公路上,而是规规矩矩的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绝不逾越花坛的边缘。而生在荒野中的花花草草,糟乱无章,让人难以前进半步。家长就像是园林工人,孩子就像是这些花草,不经修剪,难成人才,而家风家训正是影响孩子的无形剪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学习与鞭挞是我们家的家训,就像是小树在小的时候不经过扶持,那么长大后可能会称为一颗没有价值的歪-脖子树,只能被用作柴火。一个人,若是在小时候不予以鞭挞,走上歪道,那么以后是很难再走回正道的。行为举止要在小时候就加以规范和约束,使之成为习惯,长大之后才能更好地管教。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

孝顺是我们家的家风,就像一句古言:“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比如说,在家里老一辈的人说活,小一辈的都要好好听着,就算是说错了,也不可当面指责,可以事后悄声提醒。不可高声而语,不可顶撞老人,不可早于老人动筷,不可长辈站立幼辈坐,家中以老为尊。从小便收到这种风气的熏陶,尊老爱幼就已经形成了习惯,形成了风气,即便出门在外,也会牢记这些教诲,良好的习惯带到社会,去感染更多的人。孝顺重在心,而非行。就像一个有钱人,他每月都会寄钱给他的父母,雇用的保姆,却不经常回家看看他们,那么也不能称之为孝,这是假孝。

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它对于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约束作用。家训会随着家族的发展而不断流传,同样,家训也可以作为一个家族的形象,当一个家族被别人说起时,人们最先想到的会是这个家的家训,它象征着这个家族的品质。家训在祖国的繁荣富强上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国家的昌盛繁荣自然也离不开良好的家训。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的往往是因为家族中有一位出类拔萃之人,他被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的恪守祖训,渐渐地才形成。

因此,拥有一个良好的家风家训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重大作用的,无论何时都不可忽视它的存在价值。

高三家风议论文4我家的优良家风哲学家萨特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二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高贵的信仰——良好的道德。道德源自于什么?没错,正是那优良的家风教育。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细想一想,多为他人考虑一点,道德就会伴随在你的身边。

记得有一次,我坐公交汽车去姥姥家给姥姥过寿,我刚找到一个位子坐下来,就看见一个老奶奶颤颤巍巍地走上车来,这时车上已经没有空位了,老奶奶的脸上露出一丝难色,我心理想:我该不该给老奶奶让座呢?如果让了,别人会不会说我出风头?不让座,万一老奶奶站不稳,摔着怎么办?我心理就像有一个小天使和小恶魔一样,小天使说:“快给老人让座吧,做一个敬老的好孩子。”小恶魔说:“别听她的,万一让了座,别人说你出风头怎么办?再说了,坐这儿多舒服呀!”小天使说:“快给老人让座吧,妈妈不是经常说要尊老爱幼吗?”“不让!”“让!”“不让!”“让!”。

就在我不知所措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那是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在马路边拾到了5元钱,我便把它带回了家,妈妈知道了,对我说:“孩子,去把它交给警察叔叔,咱们不可以贪图便宜。”我照做了,警察叔叔夸我是个拾金不昧的孩子。我说这是妈妈让我这么做的。警察叔叔说:“你的家风,真好!”虽然只是5元钱,但是,它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记!

想到这儿,我便鼓起勇气对老奶奶说:“奶奶,您坐这吧!”老奶奶感激的对我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听了这话,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我决定以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发扬我家优良家风。

道德汇成的一个个心灵,它们照亮起未来迷茫的路,未来属于我们,所以一定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一分道德好像一滴水,许多道德就是一片海。一分道德好像一盏灯,许多道德的光辉就是一轮太阳。一分道德好像星星之火,许多道德可成燎原之势。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扞卫道德,宣传道德,实践道德,所以赶快行动起来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吧!

高三家风议论文5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的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

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3、不能翘腿。等等……虽然还有很多条的规矩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而我和妈妈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日妈妈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

篇4

首次咨询中,安全、信任关系的建立解除了她的怀疑和防御,为日后的深入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一起商定了咨询目标:近期目标是改善失眠和焦虑;远期目标是找到“我是谁,我要什么”,找回自己内在的力量。用10次的时间做一个疗程。根据她的认知水平,布置瑜伽放松功课,并推荐书籍《遇见未知的自己》。

在接下来的每周一次的咨询中,前5次,我将咨询重点放在她的原生家庭,尤其是与母亲的关系上。雯雯反馈对《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很有感觉,一口气读了3遍,似乎隐约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主要出自家庭和小时候的经历。在真诚、陪伴、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咨询氛围中,雯雯敞开了心扉,讲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和童年时的经历:她一家四口人,除了父母,还有个小自己4岁的妹妹。妈妈任性,爸爸宠爱、迁就妈妈,在家没什么地位。妹妹出生之前,自己是小公主,深受父母喜爱。而妹妹出生后,有一次,她撒娇要妈妈抱,不小心碰到了妈妈的,妈妈感觉很痛,之后就一直拒绝抱她,让她很伤心。

一旦问爸爸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时候,他们一直说她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意识到只有妹妹才是他们亲生的,自己是捡来的,于是很痛苦,经常跑到邻居家去哭诉。小学成绩很好,几乎都是100分,别人都夸她,唯独父母从来不以为然。而妹妹成绩一般,父母经常要提醒辅导。只有一次她六年级数学考了99.5分,被妈妈狠狠地指责了一番:而舅舅家的表弟一向不及格,这次却考了75分,得到了全家人(包括妈妈)的表扬。她非常困惑。

初一的时候她不想努力读书,成绩下滑,开家长会时,妈妈当着众多家长的面说:“你真给我丢脸!”那个画面让她永远难忘(说到此处表情很痛苦)。我问她那时的感觉,她答:“被当众羞辱,她不是我的亲妈,我恨她!”打那之后,她的成绩就像过山车一样时高时低。我问她分数高低对她都意味着什么?她答每当分数高的时候,父母没有表扬,只是说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而分数低的时候他们却非常关注,跑过来问是怎么回事。说到这,雯雯一下子醒悟到,原来成绩好可以得到外人的赞扬,而那似乎不足够,只有自己成绩不稳定时才能得到父母的关注!为此,她不惜以不再做老师同学喜欢的好学生为代价,直至高考成绩不理想而考不上梦想的大学——这个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雯雯痛哭流涕,开始数落对父母的种种不满,为什么自己无论做得多棒都得不到他们的表扬?为什么妈妈对她开口就是指责?想起上个月回家举办婚礼,在举办婚礼仪式的前一晚,妈妈过来抚摸她的头发,她竟然非常抗拒,躲开,感觉浑身起鸡皮疙瘩,那种感觉让自己既害怕又自责,怎么可以抗拒自己妈妈的抚摸呢?她突然意识到已经有24年和妈妈没有过身体、皮肤的接触,又开始痛哭。

我适时运用空椅子技术,让她找一个物品代替母亲,与她对话。她随手拿了一个闹钟,在滴答声中,盯着它说:“妈,从小到大,你为什么总是指责我?我永远没有犯错误的权利?”我让她想象妈妈听了会说什么,她思索了一下,回答:“因为不想你骄傲啊!”“我做得再好也得不到你的肯定,我表现优秀有什么用?”“妈是想让你在社会上少吃苦,工作好,生活好,不像妈一样,工作不稳定,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女儿,妈就靠你了,你要给我争口气!”说到这里,雯雯放声大哭,把闹钟抱在怀里。我问她的感觉,她说她知道妈妈是爱她的,因为妈妈对自己的人生不满意,自己比妹妹优秀,所以妈妈对自己抱以很大的期待,想替她活得好!我问她28年的人生在为谁而活呢?雯雯沉默良久,突然从沙发上站起来,大声说:“我要过我自己的人生,我才不要为别人活呢。”我借用家庭系统排列的导语让她跟着我,对代表妈妈的闹钟说:“妈妈,谢谢你给了我生命,把我养育成人,我知道你不容易,但是,这是你的命运和人生,从现在开始,我要为我自己而活,请你祝福我!”然后转过身去看着窗外的远处,想象仿佛看到一道温暖的光,自己带着微笑走进光里,慢慢前行。雯雯此时感觉不像从前那样内心总是有两个声音在作对,现在统一了,她感到很轻松。失眠、焦虑的情况改善很多,就是偶尔还是跟老公争吵,感觉烦,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篇5

这便是他编写论文提纲的方法和过程,先运用发散思维,后运用收敛思维。朱光潜的写作习惯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因而笔者也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有意识地尝试进行审题立意中的思维训练,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收敛思维,以拓宽学生思考的广度,并注重思考的深度,走好议论文写作至关重要的一步。

那么,审题立意中的如何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呢?

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又叫做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指从同一个思维出发点开始,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以寻找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作文审题立意中的发散思维,先要找到发散点,也即审题立意的核心,而后,以这一核心为基点,向四面八方扩散,充分调动想象力,沿着不同方向、角度进行思考,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进行灵活、多样的思维发散。若是材料作文,学生审出的立意即为发散点,若是命题作文,标题即为发散点。下面,笔者以“活出自我”的命题作文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老师先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提问:关于“活出自我”,你们可以提多少个问题?(调动学生运用发散思维)

然后把学生的问题逐一写于黑板,大致问题如下:

什么是活出自我?为什么要活出自我?怎么活出自我?活出自我有什么好处?活出怎样的自我?

实际授课中,若发现学生的思考较为单向,只从正面作思考,教师可适时点拨:你们的思维都是从正面角度出发,较为单向,思维可打开,也可作逆向反面思维,或创新质疑等等。

启发后,学生进一步思考提问:

一定要活出自我吗?不活出自我的人为什么而活?活出自我有坏处吗?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坏处?不应该活出怎样的自我?

收敛思维训练。收敛思维,又叫做集中思维,指对问题进行相对正确的解答,每一思考步骤都指向相对正确的答案,使多种已知信息从不同的方面集中指向同一个目标去思考。这种思维方法是把广阔的思路聚集到一个焦点,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层次中寻找出一个相对正确、接近真理的答案。

仍以“活出自我”的命题作文为例,在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后,在学生深入思考的前提下,可先请同学们集体交流,再师生共作交流。通过生生、师生共同探讨,对问题进行归类梳理、收敛解答,以趋近真知。

大致梳理如下:

1.什么是“活出自我”,它是建立在什么前提下的什么品质(不是什么)?

它是建立在对自己有正确认知的前提下,不轻易受外界影响(包括外在人、事,主流思想观或传统价值观影响等),有自己的个性、思想及对世界的看法。但它又不等同于一意孤行、刚愎自用。

2.为什么要“活出自我”?

①逆向思维:活出自我的对立面——不活出自我

②那么不活出自己的人为什么而活,根源是什么?(追问原因,比如亲人的期待、社会的标准、主流价值观、物质财富名利等,教师可推荐简介《叔本华人生哲学》一书中“关于名誉”一章片段)

③有何危害,反例哪些?

危害:迷失自我、心理扭曲、面具重重、枷锁多多等;

反例:可以虎妈狼爸下的孩子、药家鑫,如心理学上原生家庭、如名利场中人等。

④为什么要活出自我,根据是什么?

体现出个体的生命在场和自我的尊严感等。

⑤活出自我有什么好处?正例哪些?可引用的道理论据有哪些?

好处:自由、悠然、乐享人生、丰富人生等;

正例:可以用陶渊明、庄子、嵇康、陈寅恪、李叔同、特蕾莎修女、到非洲做医生的志愿者等。

⑥活出自我什么情况下会有坏处?(补足观点,以避免偏颇)

当“活出自我”成为一意孤行等的代名词时。活出自我的最高境界应是孔子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3.怎么活出自我?活出怎样的自我?

篇6

那么,在审题立意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呢?

一、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又叫作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指从同一个思维出发点开始,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以寻找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作文审题立意中的发散思维,先要找到发散点,也即审题立意的核心,而后,以这一核心为基点,向四面八方扩散,充分调动想象力,沿着不同方向、角度进行思考,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进行灵活多样的思维发散。若是材料作文,学生审出的立意即为发散点,若是命题作文,标题即为发散点。下面,笔者以活出自我的命题作文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老师先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提问:关于活出自我,你们可以提多少个问题?(调动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然后把学生的问题逐一写于黑板,大致如下:

什么是活出自我?为什么要活出自我?怎么活出自我?活出自我有什么好处?活出怎样的自我?

授课中,若发现学生的思考较为单向,只从正面作思考,教师可适时点拨:你们的思维都是从正面角度出发,较为单向,也可作逆向思维,或创新质疑等。

启发后,学生进一步思考提问:

一定要活出自我吗?不活出自我的人为什么而活?活出自我有坏处吗?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坏处?不应该活出怎样的自我?

二、收敛思维训练

收敛思维,又叫作集中思维,指对问题进行相对正确的解答,每一思考步骤都指向相对正确的答案,使多种已知信息从不同的方面集中指向同一个目标去思考。这种思维方法是把广阔的思路聚集到一个焦点,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层次中寻找出一个相对正确、接近真理的答案。

仍以活出自我的命题作文为例,在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后,在学生深入思考的前提下,可先请同学们集体交流,再师生共同交流。通过生生、师生共同探讨,对问题进行归类梳理、收敛解答,以趋近真知。

大致梳理如下:

1.什么是活出自我,它是建立在什么前提下的什么品质(不是什么)?

它是建立在对自己有正确认知的前提下,不轻易受外界影响(包括外在人、事、主流思想或传统价值观影响等),有自己的个性、思想及对世界的看法。但它又不等同于一意孤行、刚慢自用。

2.为什么要活出自我?

逆向思维:活出自我的对立面不活出自我。

不活出自我的人为什么而活,根源是什么?(追问原因,比如亲人的期待、社会的标准、主流价值观、物质财富名利等,教师可推荐简介《叔本华人生哲学》一书中关于名誉一章片段。)

有何危害,反例有哪些?

危害:迷失自我、心理扭曲、面具重重、枷锁多多等;反例:可以是虎妈狼爸下的孩子、药家鑫、如心理学上原生家庭、如名利场中人等。

为什么要活出自我,根据是什么?

体现出个体的生命价值和自我的尊严感等。

活出自我有什么好处?正例有哪些?可引用的道理论据有哪些?

好处:自由、悠然、乐享人生、丰富人生等;正例:可以用陶渊明、庄子、稽康、陈寅烙、李叔同、特蕾莎修女、到非洲做医生的志愿者等。

活出自我什么情况下会有坏处?(补足观点,以避免偏颇。)当活出自我成为一意孤行等的代名词时。活出自我的最高境界应是孔子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篇7

问题提出

黄河首曲草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境内众多的黄河支流和丰富的湿地资源,又称为“高原水塔”和黄河上游的“蓄水池”。玛曲县的草地资源是当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天然生态屏障。这说明玛曲草地资源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功能。其实草地资源和畜牧业是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关系,二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一方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另一方的发展。只有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才能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玛曲位于甘肃省甘南州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青、川三省结合部,是黄河上游重要的补给区。由于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形成了优质的草地资源,全县共有草地面积12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3%,可利用草地面积1245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96%。草地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玛曲是纯牧业县,畜牧业是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2008年畜牧业总产值达28723.07万元,占当年GDP总量的41.78%,畜牧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2.原料型畜牧业模式分析

2.1原料型畜牧业概念及其特征

原料型畜牧业是指以草原为基地,牧草为生产资料,在没有补饲的情况下,采取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过分追求数量不重视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只是把牧草资源转变初级畜

产品的社会物资生产部门。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原料型畜牧业首先表现在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畜牧业只是纯粹的利用天然草场,过分依赖自然条件,即使是在牧草资源较少的年份,也不补饲,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畜牧业的产量和畜产品质量。其次是落后的经营方式。这在经营管理方式上完全的自由放任放养方式,不注重牲畜的结构和出栏、销售时间,最终导致种群结构不合理,畜产品质量较差,收益较低。

二是生产组织程度低。在实行草畜双承包制后,畜牧业以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为主,牧民抵抗风险能力较低;同时牧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在获得生产、销售的信息资源的渠道少、市场把握困难,畜牧业发展水平也较低,畜牧业经

营规模小容易造成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而缺乏竞争力。

三是缺乏品牌优势。无论是牲畜销售还是畜产品销售都缺乏品牌效应,纯天然草场的资源优势和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畜产品和有机畜产品特色未能充分体现,产品价格和普通畜产品的价格相差无几,出现了“优势优质资源、产品优质不优价”的尴尬局面。

2.2原料型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玛曲是纯牧业县,畜牧业是当地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畜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的生活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玛曲经济社会取得了重要成就,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表1可知,畜牧业产值占GDP得比例平均为36.93%,其中2000年达45.71%,对GDP的贡献率近50%,可见畜牧业在玛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表2可知,玛曲牧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二者之差最大为2000年的926.30元,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增加牧民收入,促进了玛曲经济的发展。

表1玛曲县畜牧业产值及比例单位:万元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GDP

23751

26095

28700

32609

37201

42750

48500

54849

68714

畜牧业产值

10856.67

10125

10750

10818

11401

12433

13335

15757

23501

占比例 %

45.71

40.34

39.57

35.45

32.35

30.36

32.73

34.09

41.78

资料来源:根据《甘肃农村统计年鉴》各年计算数据整理

表2玛曲县和甘肃省农村居民纯收入比较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玛曲牧民人均

纯收入(元)

2355

2400

2460

2528

2600

2670

2755

2855

3085

3385

增长率 %

-

1.9

2.5

2.8

2.8

2.7

3.2

3.6

8.1

9.7

全省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元)

1428.70

1508.61

1590.3

1673

1852

1980

2134

2328.92

2723.84

3134.08

增长率 %

-

5.6

5.4

5.2

10.7

6.9

7.8

9.1

17

15.1

二者之差

926.30

891.30

869.70

855.00

748.00

690.00

621.00

526.08

361.16

250.92

数据来源:根据《甘肃省统计年鉴》和《玛曲县统计年鉴》各年数据计算整理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料型畜牧业发展瓶颈越来越明显。由表1可知,畜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越来越低,由45.71%降低到30.36%,虽然近几年比例有所上升,但仍低于2000的水平。由表2可知,牧民人均纯收入和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由2000年最大的926.30元减少到2009年的250.92元,减少了675.38元;同时玛曲牧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长率低于全省水平,平均增长率4.14%也低于全省9.18%水平,落后全省4.21%。这说明了原料型畜牧业经济制约了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的收入水平。

原料型畜牧业不仅对经济的发展和牧民收入产生了影响,而且还造成玛曲草场退化,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实行草场承包以后,牲畜的存栏量急剧增长,由1982年的170.81万个羊单位增加到2009年的327.4万个羊单位,增加了近两倍;而玛曲草场的理论载畜量为166万羊单位,2009年玛曲超载161.4万羊单位,超载率为97%。牲畜超载最直接的结果是草场退化,1985年沙化面积为2.16万亩,2003年达到80.1万亩,沙化面积增加了近40倍,平均沙化速度达到20.94%。草场退化导致了草场质量下降草场可食牧草产量从1982年的平均5860.5千克/公顷,下降到2004年的4000千克/公顷,降幅达31.75%;还导致了秦艽、甘肃贝母、红景天等珍贵药用植物的灭绝。草场面积退化草原涵养能力降低,黄河高原水塔功能减弱。

3.高寒牧区玛曲畜牧业经济转型原因分析

玛曲畜牧经济兴衰和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不仅关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还影响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近年来,原料型畜牧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发展缓慢,生态环境恶化,黄河补给区功能减弱。所以,玛曲畜牧业经济必须实现转型。

3.1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如经济效用理论所言,畜牧产品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市场经济的约束,消费者的偏好和产品的性能决定了消费者最后的决策结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消费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居民消费以享受型、高层次消费为主,在购买商品时更加注重产品的功能、效用和品牌。根据对兰州市居民的100份问卷调查,从图1中可知出,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的行为最高,所占比例达45.6%,一般产品的比例最低,只有12.1%,由于消费者对有机产品不是很了解所以比例也较低。说明

图1不同类型产品的购买比例图图2品牌和非品牌的消费比例

居民在消费时更加注重绿色、无公害的产品,不再盲目追求产品的数量。从图2可知,消费者对品牌和非品牌的消费比例分别为56.7%和43.3%,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优先考虑品牌比重较高,说明消费者品牌意识增强,可以预见品牌产品将是未来消费的主流。

同时,市场竞争已由过去单纯价格竞争转向品牌竞争,哪家企业开发和生产的产品品种新颖,质量可靠,服务优等,那家企业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谋求品牌优势特别是名牌优势是开发培育特色品牌业化和市场化的当务之急。无论是消费者需求还是市场竞争的要求,高原畜牧业经济必须实现转型。

3.2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需求。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玛曲作为黄河水源重要补给区,补充黄河水量达45%左右。因此,玛曲草原的退化程度和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当地生态环境的安全而且还关系到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近年来,草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引起当地气候、环境变化,草地生产力降低、草地功能衰减和丧失,同时还导致黄河首曲湿地地下水位下降。目前,玛曲境内数千个泉眼已经干涸,流入黄河的27条主要支流中,已有11条常年干涸,另有不少成了季节河。数百个湖泊水位明显下降,地表径流量和土壤含水量锐减,全县干涸的沼泽面积高达160万亩,造成生态环境失衡,诱发土地沙化,危及当地及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因此,高原牧区经济转型是保护当地及黄河流域生态建设与生态安全的迫切需求。

3.3区域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的需求。玛曲是一个藏民族聚居的纯牧业县,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是广大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最根本、最主要的基础资源,畜牧业的丰歉兴衰直接影响着地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玛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畜牧业发展水平比较低,还是传统的游牧方式,影响了经济进一步发展,导致了牧民的收入增长缓慢、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同时,经济的繁荣、牧民生存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方面。因此,促进高原牧区畜牧经济的转型,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地区稳定的要求。

4.高寒牧区玛曲畜牧业经济转型模式研究

高寒牧区畜牧业经济的转型,首先考虑是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其次才是经济的发展问题。经济转型要以地方实际情况为前提,通过联户经营和定居等模式减轻草场退化,其次调整产业结构、走品牌化和产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最终目的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4.1转型模式分析

一是发展以联户承包为主经营模式。联户承包是指依法拥有草原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或依法获得国有草原使用权的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多个农牧户联合承包一片草场,实施联户经营的一种承包方式。联户的实质是具有农区的合作社性质在牧区新的表现形式,是把草场相邻或相近的牧户分散的牧场集中经营,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共同管理的一种模式。实行联户经营可以有效地减少因围栏产生的生产成本;解决部分牧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联户经营牧民之间责任共担,降低因自然灾害等产生的风险。

二是牧民定居,牲畜游牧的生态模式。高寒牧区实行定居模式可采取下面两种模式。第一,以城镇为中心的定居模式。该种模式主要以不愿意继续从事放牧的年轻人为主,游牧不在是牧区唯一的生产方式,通过从事商业、贸易或其它服务行业等途径,使一部分牧民逐步从依赖养畜生活转变为靠经商生活,实现牧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使牧区的人口下降到牧区天然资源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减轻人口过快增长对天然草场的压力。第二,联户定居模式。主要针对继续从事畜牧业的牧民,该模式有助于政府投资,改善牧区的交通、水电基础设施,降低政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成本,同时促进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善了牧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牧民的生活条件;而放牧人员和牲畜不定居,建立了生态定局和游牧并存的高寒草原新模式。既实现了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又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

三是培育高原特色品牌型畜牧业产业化模式。特色品牌特征是品牌定位和品牌个性结合后的特殊产物,它能够帮助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头脑中建立起独特的魅力。因此,特色品牌的影响无论是企业还是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发培育特色品牌牛羊肉产业和具有地域资源优势特色的产业,创立品牌,特别是具有竞争力的名优品牌,在竞争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加强畜产品产业化发展,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畜产品,培育优质产品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走品牌化道路,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

四是高原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模式。高原生态文化旅游是发展高原生态畜牧业最重要的模式。高原生态文化旅游以高原独特的地理条件形成的自然、民族文化和人文景观为基础,既可以使生态环境、民族风俗和优秀文化传统得到较好的保护,又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的旅游方式。生态文化旅游本身要求人、草、畜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和谐共存,是对生态环境的良好促进,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有利于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正确处理人、畜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三者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牧民脱贫致富缓解就业压力。旅游业将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服务业促进作用明显,而服务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玛曲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拉动投资、促进消费,在这“两驾马车”双重拉动下,玛曲经济必定会快速发展。

4.2经济转型模式的实证应用

首先,继续扩大联户经营模式,推进牧民定居工程。实行联户经营和定居工程根本目的是解决因草场退化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90%夏秋草场实行联户承包经营有效的解决了草场退化问题;而春冬季牧场实行承包到户的经营方式,草场退化严重,因此要继续扩大联户经营向冬春季牧场推广。在实行牧民定居工程要以牧民需求为依据,因地制宜。目前牧民定居主要是以城镇为中心的定居模式,只是解决了部分不愿以游牧为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多数愿意继续从事传统的游牧方式的牧民没有从定居中获得好处,针对这种情况则可实行联户定居弥补以城镇为中心定居的不足;而现在的联户经营以3-5户牧民为主,规模较小,不适合联户定居。所以在实行联户经营过程中要扩大联户规模,建立以10-20牧户为主的牧民定居社区。

其次,走特色品牌产业化道路。从图3中可以看出,特色品牌型畜牧业发展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改造现有产业发展模式。首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特色牛羊肉品种,对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产品优化升级,走出本地区。目前玛曲县唯一一家有机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特色的品牌产品和规模化生产,导致成本过高,企业发展困难。因此,要大力发展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畜产品品牌;其次,畜牧业向相关产业或行业渗透。欧拉羊肉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肉质细嫩可口的优点,并借鉴内蒙古“草原兴发”和“小肥羊”品牌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优质资源走品牌化和产业道路,同时加强产品品牌宣传;建立专业化营销组织,产品统一销售,即使是单纯销售牲畜也要利用高原天然草场的资源优势—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提升产品的价值。

产品深加

现有优势产业

延长

高原特色

品牌

产业

相关产业渗透

经济可持续发展

产业链

特色品牌产业

营销

开发优势产业

产业化经营

绝对优势

条件

图3品牌产业化发展途径

二是发展具有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地区资源特色产业。玛曲鮭鳟鱼类养殖具备发展的条件。首先,独特的养殖水源—大水泉,其他任何地方不具备的资源,这是发展鮭鳟鱼类养殖业的绝对优势;其次,鮭鳟鱼类在甘肃省其他地区和其他省份都有养殖,但在海拔3400米的高原地区养殖还是独一无二,是发展养鱼业的比较优势。同时加强高原冷水鱼的品牌建设,使高原冷水鱼发展成“资源优势,优势产品,高价格”的品牌产品。而现有一家鮭鳟鱼类养殖场—大水渔场,规模较小,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养殖;资金缺乏,致使鱼苗到了更换期限,只能超期养殖,导致产量下降。因此,在培育地域资源优势特色的产业时,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最后,发展高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既发挥草地资源的生态、社会效益,又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解决了传统畜牧业中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相互矛盾的难题。从由表3中可知,玛曲旅游业产值的绝对值由2000年的25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2091.8万元,增长了12.37倍,旅游收入占GDP

表3玛曲旅游业产值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GDP(万元)

23751

26095

28700

32609

37201

42750

48500

54849

旅游总收入(万元)

250

370

495

666

1552

1294

2329.6

3091.8

旅游收入占比例(%)

1.05

1.42

1.72

2.04

4.19

3.03

4.80

5.64

资料来源:根据《玛曲县统计年鉴》(2000-2007)各年数据计算整理

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1.05%增加到2007年的5.64%,所占比例呈稳步上升趋势。说明旅游业将会发展成玛曲经济支柱产业,在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玛曲高原生态旅游发展要抓住我国城乡旅游需求旺盛有利时机,紧紧围绕打造甘南“香巴拉”旅游品牌,重点突出民族特色、生态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同时加强对“天下黄河第一弯”、“格萨尔王发祥地”、“亚洲一号天然草原”等特色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和营销,发展高原生态文化游、玛曲湿地游和民族风情游等特色旅游。

5.结论

畜牧业是高寒牧区主要的生产方式,在高寒牧区经济发展中处于主要地位。而高寒牧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保护成为关注重点。因此,要充分认识目前原料型畜牧业发展模式的弊端,通过经济转型从根本上解决草场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赢。

参考文献1 结古乃·桑杰.黄河首曲生态环境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藏学,2007年第2期(总第78期)

2 包玉山.《中国草原畜牧业的历史与未来》[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8第2页

3 张占军.退化草原持续利用的经营模式研究—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例[D].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6月

4 牛叔文,马利邦,曾明明. 过牧对玛曲草地沙化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年1月 第28卷第1期

5 川西北甘南沙化草地综合治理(玛曲部分)专题研究报告[R].玛曲县畜牧兽医林业局,2010年3月

6 张喜武.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J] .中国畜牧业通讯,2008年第1期

篇8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84-03

引言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奥林匹克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影响并不仅仅限于某个领域,它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对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挑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以世界上不同民族原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本文在奥林匹克全球化的语境下,从文化多样性视角重新审视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与功能。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在奥林匹克强势文化笼罩全球的环境中立足,必需发掘自己的精髓,传承并发扬不同于其他体育文化并且在某些方面凌驾于他者文化之上的精粹,需要本民族体育文化的特色与特点,并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优势文化,是不同于他者文化的瑰宝。

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有的价值与功能

相比竞技运动过度商业化、职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本身所具有的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既弥补奥林匹克运动的先天不足,又能使人感受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属于大自然,遵从自然规律的科学意义。提倡探索体育人文观的过程,其实就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复兴,离不开体育人文价值观的确立。以西方体育为参照系,反观中国古代身体活动,会发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生俱来的和谐价值,顺应了后工业时代体育的需求。它是自然经济基础下产生的原生态体育,为后现代休闲娱乐的回归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原料,顺应自然的和谐价值、体现多元的文化生态价值、其游憩养生特征都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走向繁荣提供可能。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竞技,富有进取心、积极向上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智慧的民族。竞争是人类自进化起经自然选择验证的崇高精神品质,人类自诞生至现在之所以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种顽强的竞争精神,作为自强不息的民族,奋发与竞争的精神价值将是民族传统体育实现现代化转型的核心与关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与生产劳动、宗教祭奠、军事战争等有密切的联系,但仍然具有竞技的本质特征,同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与价值功能。

1.1 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凝聚与民族识别功能――文化多元化在民族中的完美呈现

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和标志,体育是一种按照人的目的、意志、理想去占有、改造自身自然地创造性的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合规律性的活动。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既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直面国人身心的康健。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主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侵染,始终没有突破其束缚。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它体现于民族日常生活中,渗透到民众的观念里。它是构成民族精神的必要因素,是一个民族成其为民族的充要条件。它体现着民族内认同的情感需求和民族间的区别。它是彰显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与民族个性的物质载体,它是体现民族自豪感的标志,是体验民族自豪感的身体行为方式。

1.2 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娱乐价值――现代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渴求与呼唤

当今社会的高度竞争,工作、生活、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与压力同行的是各种生理与心理疾病,亚健康人口数量巨大,大量病态的社会人忍受着现代文明病的侵袭,地球在变得相对越来越小的同时,人们的内心却越来越封闭,“宅”是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本能的一种反叛现象,虚幻的网络正越来越严重地侵袭着真实的生活,社会性的降低对人类发展是危险的。现代人享受恬淡闲适欢娱生活情趣的能力越来越差,一方面是后工业时代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摒弃造成的,要唤起人们对享受美好生活体验休闲娱乐生活的动力,极具休闲娱乐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一剂良药,现代人在极力追逐与享乐自然科学带来文明的同时,更加需要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成果的滋养,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侧重于“身”的现代文明,也离不了侧重于“心”的传统文化。

2 民族传统体育的出路

体育是一种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华夏民族的身体文化,是东方身体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少数民族先民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所创造的珍贵的民族文化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价值。然而,在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却逐渐失去了其主体地位,甚至由于长期遭受冷落而渐渐走向消亡,归根结底是族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认知度的淡漠,族人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可度的降低,以及对本民族文化归属感的削弱,民族对于少数民族同胞来说,已经仅仅成为获得某些补助、补贴、加分的工具。传承出了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本,年轻一代人已经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他们的父辈有的只会本民族语言的片言只语,有的仅处于对自己祖辈的情景回忆与幻想。

意识决定行动,没有深刻意识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流失是毫不在乎的,就不可能懂得珍惜,民族意识的淡化造成民族传统文化的严重流失,自我民族认同感越来越低,导致民族意识淡漠。

2.1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文化的辩证统一关系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它与民族文化犹如树根与土壤的关系,没有民族文化的滋养、哺育,民族传统体育不可能生存,更不可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没有传统体育的盘根固守,民族文化就面临流失的危险。

2.2 本土是民族传统体育发扬传承的基本道路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扬与传承离不开本民族百姓的了解、学习、参与及继承,即首先应该使其本土化,这样说其实有点自相矛盾,但现实就是这样的,我国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同胞的青少年一代甚至中年一代人已经不会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了,语言这一基本文化要素不能传承意味着生活经验传承的最基本方法(即口口相传)这一环节出现了断层,更不要说接下来的口传身授环节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失去本民族的语言即失去了本民族传统的思维习惯与意识形态,失去了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在民族之林退化成“泯然众人矣”,最后也只得万般无奈地看着消亡。

2.3 教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发扬传承的主要方式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2000年《新世纪:祝福篇》中说:“奥林匹克运动,首先是一个教育运动。”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早已证明其蓬勃的生命力,民族传统体育要焕发生机,必需使其成为教育运动。这里的教育运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是大教育。这种大教育需要由政府自上而下的引导来实现,政府部门宏观的政策引导及宣传可以有效弥补民族意识淡漠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出资带动及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解决当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被边缘化的切入点,少数民族群众不能在深层次意识里去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有赖于政府强有力的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的支持。笔者认为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即自我反思促进自我成长),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家庭里祖辈父辈的讲述和带动是对后代的最基本教育,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热爱运动的家庭祖祖辈辈都近乎狂热地喜爱本民族的传统体育,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势必会对家族热爱的运动感兴趣,进而积极投身其中。一个个家庭组成了社会,家庭氛围演化为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影响社会大环境的同时,反过来社会大环境又强化了家庭氛围。家庭教育传授的是各种经验,学校教育教授的是知识、理论、文化,学校教授的理论文化知识激活家庭传授的各种经验,同时,各种经验通过理论文化知识得到升华,再通过自我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实践得到检验、验证,升级为自我身心体验。我认为文化就是通过这一过程得以传承与发扬,同一道理,体育是一种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华夏民族的身体文化,是东方身体文化。传统体育文化要得以发扬传承离不开教育,因为传统本来就是生活经验的传递过程,是上一代传授给下一代的教育活动。

3 结论

篇9

Abstract: in the globalization and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the people to the love of farm grows day by day,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improve continuously the quality requirement; Pure and fresh and unique country rural landscape, plain rural life experience and the strong local folk culture have become consumers for new to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farm. Plants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is shaping the space and place the important element of the soft environment qualit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art and science of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rtistic charm of landscape space.

Keywords: organic; Rural plants; Landscape image; Loc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S4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家乐”是指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利用田园景观、优美环境、农村民俗文化及农民生活资源,以体验农村生活为特色的旅游项目。在城乡差距渐小以及“快乡慢城”观念影响下,农家乐在旅游产业的催动下呈爆发式增长。然而盲目求利的小农意识和狭隘的发展观念致使农民们在片面追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破坏甚至遗弃了原有的特色乡土环境与文化,景观意识尤其薄弱;加上地方规划和监管的缺失造成诸多问题的产生。

山西永济盛园农家乐植物景观意象设计分析

1、设计背景与理念

山西永济地处“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背依天然屏障中条山,面向黄河最大的渡口风陵渡,正处于旅游黄金线上。而永济芮城盛园农家乐位于历史悠久的蒲州古城1遗址的东城门内,周围散布着普救寺、津浦渡口遗址博物馆、鹳雀楼、国家森林公园五老峰等人文及自然名胜,便利的交通和开发中的观光农业都为之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盛园占地面积约60亩,规模较大;主要服务对象为省内外旅游观光者,和以休闲、聚会、就餐等为主的本土人士,以及在周末假日体验农村闲适的家庭。在山西省生态旅游政策导向下,本着“凸显地方特色”的原则将其定位为集“观赏、采摘、餐饮、住宿”等功能为一体的景观综合型农家乐园。盛园农家乐的建筑以山西民居中典型的合院为主,风格浑厚拙朴,与之相和的是大量以植物为主的软质空间塑造,旨在凸显庄园的景观特色及地方文化内涵。

2、盛园景观设计原则:展现季相

永济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植物作为季节的“代言人”能够直观地展现季相。从庄园的“观赏性、体验性、服务性、娱乐性”等特征出发,庄园的景观要求春有花可赏,夏有荫可乘,秋有实可采,冬有景可游,创造出景观舒适丰富、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农家休闲环境2。因而,庄园植物以适应性良好的本土果树为主,辅以餐饮供应所需的应季杂粮、蔬菜。果蔬米粟,春华秋实,既满足了组织空间的实际需求,增添了山野趣味,也能够体现乡土文化特色。

3、盛园植物配置原则:整体性,系统性,多样性

永济地处黄河故道,晴多雨少,多风沙,高、中、低三层结合的结构性绿化景观是非常必要的。

高大乔木树干笔直,冠幅大,有向上升腾的态势,可以线状排列的方式来组织空间,增强序列感和进深感。常见的如苍翠葱茏的林荫道景观,以及行植在院落周边作为建筑背景或形成天际线景观。或以大树孤植,形成点状景观,强化空间场所的中心性和标志性。

中层灌木多用来隔断视线,形成丛生或点状景观。也可利用攀爬植物,以藤架、绿廊的形式来营造田园景观。

低层绿化多指小灌木以及地表绿化,主要功能是减少地表的,涵养水分,柔化和改善地形轮廓。盛园内原生的各类野草如蒲公英、狗尾草、勒马回等都是非常原生态的植物种类。

另外,盛园内所选种的本土植物以多年生阔叶植物为主,秋冬季节落叶后剩下满树枝丫,地面虽能较好地接受光照,但是毕竟缺乏生机。因而在园内点缀耐寒的常绿植物,例如小丑火棘、山茶、腊梅等,鲜亮的色彩可以在冰天雪地中让人眼前一亮,有点睛之效。

二、盛园主要场所的植物景观意象设计

1、庭院式独立餐厅景观:诗意化,象征性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农家庭院特有的景观,将观花果类的果树栽植于庭院中,春季桃红李白,金秋硕果累累,为农家小院带来无限丰收的喜悦。藤架植物如葡萄、无花果、南瓜、葫芦等也是丰富空间层次、打造竖向景观的上佳选择。同时,独立餐厅即可以庭院植物的内涵来命名,如桃李园、福禄园(葫芦)等,名符其实,直观而又美好。

2、菜园景观:绿色,经济,趣味性

“豆棚、菜圃,山家风味”3,也是农家生活的典型场景。所以无论从经济性还是景观性来讲,菜园都是农家乐庄园中必不可少的。四时应季蔬菜瓜果,一来可保证新鲜的绿色蔬菜自给自足;二来植物本身的生长状态就是最生动的景观,菜园内各色花果满架、蜂飞蝶舞,一派温馨热闹的田园农家景象。

再者,钓胜于鱼。采摘对于顾客来说是体验农家生活的直接途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看看如雪的荞麦花和火红的高粱穗,踩着新鲜的泥土拔一个萝卜,摘两条顶花带刺的黄瓜,整个过程无不充满劳动和收获的喜悦。

3、池塘景观:动静结合,高低相映

盛园中的池塘边缘设叠石驳岸和卵石路面,苍苔浸阶,翠柳拂岸,并有亲水平台探入池中,供游客观赏和垂钓之用。

池塘中栽植莲藕、菱角等水生植物,荷花清雅脱俗,荷叶浑圆碧绿,莲蓬丰硕清幽,满池芬芳飘逸,皆可悦人眼目。即便冬季荷残,还可收获满池雪白的莲藕。另外,新鲜的荷叶既可做盛食器也可入菜,清香素雅。而堤岸上杨柳轻拂,池塘中鱼戏莲叶间,不仅有美妙情趣,更具美好的寓意。

4、护篱景观:美观,实用,生态化

坚固的高墙对于农家乐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单纯篱笆的防护性又太差。因而把蔷薇科植物和铁栅栏结合使用,既能确立庄园明确的边界,增强私密性,植物本身的藤条、利刺也能加强篱笆的防护功效,同时植物的花果还能美化庄园环境,一举多得。

常用作护栏的北方植物有:丰花月季、花椒、沙棘等。这类植物生长速度快,植株密实,藤条柔韧耐修剪;并且径叶有刺,防护性强。丰花月季花期长花色丰富、气味芳香、四季常绿;花椒的果实不仅美观,也是山西菜系中常用的调味品。沙棘则是良好的招鸟植物,通红的浆果非常受鸟类喜欢,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人也可以采食。而“鸟语花香”正是理想的田园式生态人居环境标准。

5、厢房景观:花木扶疏,清幽静雅

民风浓郁的晋中大地,西厢浪漫爱情故事感人至今。盛园中传统四合院式的客舍与地方文化紧密结合,为游客寻味当历史提供一个相似的场景。阳光透过绿荫洒在院内的石板小路上,花影映满古朴的窗棂,泥土和草木的芬芳浸润着心神;抛开水泥森林的压抑,在清幽静雅的田园中彻底地放松自我。

植物作为改善空间环境、形成景观的主要元素,就好比是空间的毛发与衣装,不可或缺。从农家乐本身的特征出发,植物除了本身具有的生态性和经济性,还能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凸显场所的气质与特色。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上讲,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其魅力是人工景观无法比拟的。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与时俱进,农家乐这一国家倡导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发展壮大起来的的新生事物,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角色,成为城乡文化交流融合的平台,成为舒缓城市压力的精神家园,也成为地方文化名片。它将不仅是商业发展中的一环,更是生态、自然与乡土文化中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篇10

依据拉斯韦尔的“5W”理论之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的因果性关系来考察,在以往的关于音乐传播内部结构的各环节研究中,对于影响到音乐传播的效果实现和功能发挥的“场合”(“在哪儿说”)因素,往往是被注意不够的,甚至有时是被忽略的。所谓“场合”,无非是音乐传播过程中音乐被接受对象所接受的现实的地点、场所和环境。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音乐传播中,它绝不仅仅是一种物理性的空间存在,而更是一种深具社会文化意义的人文性空间存在。因此,在讨论社会学意义上的音乐传播的内部结构构成方面,除了上述A、B、C、D四环节因素,还必须要进一步地注意到“场合”环节(以下简称E)。

一、音乐传播中的“场合”的内涵

音乐传播中的A、B、C、D四环节所构成的“链条性”关系,在音乐传播活动的运行中明显地呈现出一种时间性意义。如在音乐的原始传播中,A/B/D三者的关系是共时性的,在记谱法发展成熟并通行、A与B趋于分化的音乐传播形式中,A/B二者就变为历时性的了;B/D在一般的音乐会演出中,是共时性的,而在唱片形式的音乐传播中B与D就又变为历时性的了。而“场合”,作为一种纯粹的空间呈现形式,严格意义上似乎不应被称为音乐传播活动“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但它在整个音乐传播所构成的时空经纬中,的确是关系到对音乐传播“全息”认识的一个不应被忽视的重要维度。

音乐传播中“场合”的空间性,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物理空间性。即体现为音乐表演的具体的地点、场所。它是一种物质的、客观的、可视的现实空间,具有一定的实体性、相对的固定性和较明确的可测定性。依据这种空间的处所、容积、设施等特点,可将其划分为室内与露天、大型与小型、简陋与豪华等;依其方位,可将其划分为固定与流动(如“随身听”);依其所处的现实时间,又可分其为白昼和夜晚(如现今的广场流行音乐演唱会),等等。

音乐传播“场合”的物理空间性,尚有一种“虚拟”的空间形式表现。这主要是指音乐与视觉艺术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中所产生的视觉“画面”空间。其表现形式有戏剧和影视片中的场景,MTV中的画面,综艺性电视音乐节目中的场面,音乐会中的同步影视配放(如谭盾的“水乐”)等。它给人的是一种音乐聆听现实场所以外的“虚拟”的“身临其境”感。这种“虚拟空间”具有明确的物象性、实体性之“物理空间性”特征,但它所负载的信息,本质意义上又应是与A归为一体的。这种音乐传播场合中与艺术“创作”或制作具有一体性的“虚拟”空间性表现,尚应包括非视觉性的诸如音乐厅声学设计、音乐录音制作中反映出的那种声象定位、混响延时等方面使人产生的听觉上的立体感、临场感。

2.人文空间性。即指音乐传播的场合作为一种文化空间的人文性因素之构成。它是由A、B、C、D各环节“现场”综合形成的一种人文环境。它集中反映出“场合”的社会文化属性,这也是“场合”作为音乐传播环节的根本性意义所在。其核心因素是“人”,它关系到A、B的人文品质定位,也关系到D的社会文化身份、艺术品位、参与形式等。因此,它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诸因素的凝聚,一种音乐传播中社会文化时空的纵横和“定格”。

人文空间性的构成形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显性”方面,也即音乐传播场合中的“人”及其创造和体现出的诸种文化因素的一种“集合”;二是“隐性”方面,它表现为音乐传播场合中表演者与听众、听众与音乐、听众与听众之间形成的某种精神交流。它是一种信息构成的“能”,心理构成的“场”,文化构成的“势”,是一种信息、氛围和“能量”构成的“无形”空间。其与场合的“物理空间性”相比,有着非实体性、动态性和不可重复性等特征。

由上可见,音乐传播中的“场合”,不单是一个物理性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性概念;它是一种现实化、客观化、物质化的“硬环境”,更是一种信息化、人文化、精神化的“软环境”。

二、音乐传播“场合”的历史形态

作为物理因素与人文因素的统一的音乐传播“场合”,也同音乐的创作、表演及传播的历史一样,是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形态的。音乐“场合”的历史形态,尽管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中表现得不尽然划一、平衡,但总体看来,还是能形成一个大体的发展面貌的梗概。其大致情形不外乎是野外、庙堂(教堂)、宫廷、沙龙(客厅)、剧场、剧院(音乐厅)、酒馆(茶楼、咖啡厅)、歌舞厅、影院、广场、家庭、城市街头等等。而非直接的“表演-欣赏”的“场合”,又有作为环境音乐的场合(商店、车站、街头、餐厅等)、医疗音乐的场合(医院)、职场音乐的场合(工厂、办公室)、教学的场合(课堂)等。

音乐“场合”发展的历史形态,作为一种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存在,与整个社会及其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如野外场合与原始民歌、原始乐舞、西方中世纪游吟诗人的歌唱及现代社会中的原生态民间歌舞;庙堂场合与我国先秦的“颂”乐,寺庙与佛家音乐、宫观与道家音乐,教堂与西方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宫廷场合与我国商周以来的雅乐、汉代的相和大曲、唐宋的歌舞大曲,与西方十七八世纪的巴洛克、洛可可及古典主义前期的音乐;家室、客厅场合与我国传统的古琴音乐、歌伎音乐,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贵族圈子中的沙龙音乐;露天剧场与古希腊悲剧、我国的宋元杂剧、近代民间戏曲演出;歌剧院、音乐厅与欧洲近代市民社会发展以来的歌剧音乐、交响乐;茶楼、咖啡厅、酒吧、歌舞厅与近现代城市发达后的大众娱乐消遣音乐;广场与现代流行音乐;现代家庭“场合”与唱片音乐、卡拉OK音乐、网络音乐等等,都是有相应的关系的。从音乐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某种音乐艺术品种和样式的发展轨迹,往往也与其不同的演出场合的变换相关。比如,欧洲的某些舞曲的发展,像华尔兹由民间的连德勒舞进入宫廷再大众舞厅又进一步成为音乐会舞曲进入音乐厅;我国近代许多地方戏曲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由说唱进而歌舞表演形式的“撂地摊”到进入酒楼茶社再到变为成熟的戏剧形式登上剧场舞台的过程(如东北二人转、山东吕剧等)。

由上可见,“场合”作为音乐传播中的结构因素之一又是结构因素的“集合”,其历史形态的发展,既与音乐形态的发展相关,也与相应的音乐表演、音乐听众、音乐传媒形态的发展相关,如歌女与酒吧和歌舞厅场合、广大青少年歌迷与流行文化广场场合、音乐唱片与现代家庭音乐场合等的关系。在与音乐及其表演、听众、传媒形态互生互动的同步的历史发展中,“场合”的历史形态,也呈现出某些规律性的变化。如在物理空间形式方面,自然到非自然,简单到繁复,单一到综合,工艺化到科技化等变化;在人文空间形式方面,精英与大众、仪式化与生活化、教化性与娱乐性、审美性与非审美性、公众性与个人性之间等等关系的日趋多元化、复杂化的变化态势。

三、在音乐传播中“场合”与其他各传播环节的关系

具有空间性意义的E环节,作为音乐传播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链环”,其与其他四环节的关系又是如何的呢?

1.E与A的关系。由上可见,在音乐传播活动的链条中,A是基础环节,没有音乐“文本”,便无言表演、传播和接受,也就无所谓“场合”。特别在欧洲的以乐谱传媒为特点的古典音乐传统中,作为“原作”、“手稿”的文本及其中所蕴含的作曲家的本意,无论对于演奏、演唱者还是接受者,那都是第一重要的。一句话,A环节在音乐传播活动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传播过程的基点、起点。A对E也有决定作用,像A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场合”的处所、人员、文化氛围等。如最初的基督教教会的礼拜仪式歌曲的演唱即是在教堂内由教众参与的,其虔敬、严肃的“场合”气氛自不待言;我国传统的古琴音乐的演奏一向就有严格的“场合”方面的讲究,古来就有“疾风甚雨不弹,尘市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的“五不弹”之说。②当然,“场合”一旦形成,也会产生对A的影响。如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大教堂建筑的声学设计,那种声音在反射中产生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使“虔诚的信徒误以为音乐是来自四面八方”,从而大大增强了宗教音乐本身的那种肃穆感、神秘感;③我国民间吹打乐中多使用锣鼓、唢呐等响器,即与其露天的演出场所有关;西方现代钢琴(音乐)的产生和发展,以至最终取代了古钢琴、羽管键琴的地位,特别在音量的追求方面,也是完全适应了当时的音乐演出场合从贵族宫廷、沙龙而走向公众音乐厅的需要的。

2.E与B的关系。有了B环节,A才由“文本”信息变为音响现实,音乐才有了物质实体性,才得以成为听觉接受的对象参与传播过程。在中国传统音乐中,B的意义一向都是被特别强调的,如历来就有“死曲活唱,死谱活奏”之说。说到B对E的影响,比如,正是由于有了对演奏、演唱者良好的声音传播效果的追求,才产生了有关建造剧院、音乐厅的建筑音响美学,才有了对演出空间音响设计及其相应的建筑容积、造型、材料、装饰等方面的要求。再如,名角、明星、著名演奏家对D的不同群体的特殊吸引,也反映了B对E的人文空间内涵的影响。同样,E也影响到B,如西方歌剧表演场所的需要对阉人歌手的产生;西方早期无扩音设备的特定的公众舞台、剧场演出对演唱者“美声”唱法中声音穿透力要求的形成,都是不无关系的。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E并影响到B(演奏家)对它的选择态度。如曾有史料记载,贝多芬的资助、供养人“李希诺夫斯基侯爵招待法国军队客人时强迫贝多芬进行即兴演奏”遭拒绝而致使二人反目。④对于同样的音乐演奏(唱)甚至是演奏(唱)同样的作品,演奏(唱)者于舞台音乐会的演出就被认为是正宗、受尊,于伴宴场合演出则被认为是低下、屈尊,这种情形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中也并不少见。

3.E与C的关系。C是实现音乐传播的物质手段,没有它,音乐在传播的海洋中驰骋便无所附着,无所附着,就无法达到听众的彼岸。它是音乐传播的“介质”,在唱片、广播电视等音乐的技术传播形式中,它又是音乐的“三度创作”的参与者。C对E的影响,如现代音响设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在舞台上的运用,应该是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广场”形成的重要的物质前提条件;音乐CD、卡拉OK、MP3等的出现对音乐欣赏、演唱的家庭场所、个体自娱空间或流动欣赏空间形成的意义;不同的传媒,如电视音乐与网络音乐,会导致同样作为家庭场合的受众主体在选择自主性、参与主动性程度上的巨大差异,等等。E对C的影响的表现,如唱片等现代音响制品导致家庭音乐欣赏“场合”出现的同时,家庭“场合”也反过来刺激、带动了唱片及家用音响设备(由录音带到CD、单声道到立体声、由立体声到环绕声等)等传播媒介的更新和发展;另如,音乐课堂多媒体教学“场合”之于电脑教学软件业、伴随儿童学琴热产生的音乐家教“场合”之于乐谱及教学音像出版业的发展的关系,等等。

4.E与D的关系。E是D的处所,D是E的重要人文内涵之一。在音乐传播活动中,二者是互为存在条件的,又共同构成音乐传播活动最终完成的时空运动和逻辑结构的终点。D对E的影响,主要表现在D的不同社会群体的构成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E的人文价值取向。如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歌剧院观众席中的贵族包厢的设置;歌剧观众可以不受剧情进行的限制而在某一咏叹调唱完后为演员鼓掌喝彩,京剧观众甚至可以在一句唱腔唱完后就为之鼓掌叫好,这种做法在交响乐听众中则是不能被允许的――按照习惯交响乐的演出即使在乐章之间一般也是不允许被掌声打断的;同样的交响乐演出场合,在面对儿童听众的“专场”中,著名指挥大师斯托科夫斯基在指挥《动物狂欢节》、《彼得与狼》的演出中却可以令小象、狼狗等动物分别登台,“小听众”们也可以随意跑到舞台上去,而完全打破了所谓“严肃”音乐的演出氛围。再如,按照当地风俗,我国云、贵地区的苗、侗少数民族中作为求偶求婚的以“恋人”为对象的“‘小歌’(情歌)只能在村头寨尾的‘游方场’或老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唱,而大歌则可以根据时间、对象、内容在不同的环境演唱”。⑤E对D的影响之例,如维也纳音乐厅传统的矩形设计、适当的容积、尽量少的座位、灰泥为主的装修材料致使声音反射中音质的保持、音色泛音结构的正确传播及混响时间均达到最佳状态,使“每个观众都能接受到占主导地位的早期侧向反射声,而不是来自头顶的反射声”,“感受到一种三维空间感”,⑥从而获得音乐会现场音响上的最大审美享受;德国专事瓦格纳歌剧演出的拜洛伊特歌剧院乐池的封闭式设计产生的“音响不能直接进入听众耳中”的“反射声”,加之半圆形阶梯式上升的观众厅,从而制造出一种“神秘的、无法确定方位的效果”和观众的特殊“介入”感。⑦再如歌剧院、音乐厅的演出场所要求观众着装雅观、正襟危坐,流行音乐的“集体狂欢”广场则必然地使得观众不由自主地进入一种异样的陶醉与狂热状态。

现实的音乐传播过程中,A、B、C、D、E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构成,实际是十分有机的,相互交织的,并往往呈现出多重逻辑意义。如以上举例中提到的作为E之构成因素的教堂、剧院、音乐厅的声学设计,与A、B、D几方面的关联,即说明了这种情况。由此也可见,在我们关于“场合”以及传播过程结构的讨论中,对于某一环节或是某一环节中的构成因素,尽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来分析,但更应将其置于结构系统的有机整体中来认识。

四、“场合”在音乐传播中的地位和意义

音乐传播活动中的A、B、C、D四结构因素,在音乐美学,或是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研究中已多有涉及。而对于“场合”在音乐传播中的价值、意义及功能,我们又应如何来做一个理论的归纳呢?

首先,从哲学的时空构成的逻辑意义方面来说,“场合”在音乐传播的各环节的组成中,作为“空间”坐标,是不可缺少的。可以肯定地说,任何音乐的传播都是在一个具体的时空中来完成的,没有“场合”这一空间存在,也就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音乐传播。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像美国现代作曲家凯奇的偶然音乐代表作《4分33秒》,从音乐作为一种音响实体的存在的意义上来看,其在传播中的A、B环节实际均为“零”存在,即便如此,它在传播中却不能没有E环节。确切地说,这里的曲作者也恰恰只是为听众“创造”了一个聆听的“场合”。

其次,“场合”在音乐传播中成为各个环节的一个“聚合点”,为音乐传播活动的最终完成提供了一个终点性的“现场”。按照“整体”大于“部分”相加、结构中的“部分”是通过“整体”起作用的原理,应该认为,音乐传播活动中的各环节的意义、价值及功能是受制于传播活动全过程这一整体结构系统的。而正是由于有了“场合”,音乐传播各环节组成的链条才具有了“结构”意义,才形成了结构的功能系统。并且,“场合”对于这一结构系统的价值的确立、意义的实现和功能的发挥,往往会产生某种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如原生态民歌,作为一个结构系统,其本质性貌、特有功能,无疑是由其传播诸环节各自的“原生态”性所决定的。但在某种情况下,作为A、B的“原作”、“原唱”有时是可以改变、可被替换的(如在代际传承当中),而作为E环节的“场合”则是不容变更的。所以,正如某些理论家所认为的那样,像“央视青歌赛”将原生态民歌一旦搬上舞台而离开了其“原生”环境(场合),即使是保留了它的“原作”、“原唱”性,它也很难说还是原来意义上的原生态民歌了。

再者,“场合”所凝聚的特定的音乐的信息、音乐表演、传媒手段、接受对象等所形成的特定的人文环境,其产生的非音乐性的信息的“势”、“能”、“场”,会相当程度上影响到(强化或改变)音乐的接受效果和功能发挥。这里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肖斯塔科维奇那首著名的“献给我们向法西斯进行的斗争,献给我们未来的胜利,献给我的故乡列宁格勒”(作曲家语)的《第七交响乐》在被德军重重包围的列宁格勒的演出“现场”。对此,苏联作曲家波格丹诺夫・别列佐夫在日记中写到:1942年8月9日(德军预定的克城日),“大厅的情形令人激动……,听众全部或几乎全部都是被包围的列宁格勒音乐生活的代表人物”及“带着自动武器从前线直接赶来的战士和工作人员”,“使人震惊的体验”“不仅是听众感受到了,演奏者也感受到了,他们在看着乐谱演奏时,犹如在回顾他们亲身经历的一部活生生的历史……”,⑧这里的交响乐演出实际变成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一次胜利誓师。另如一年一度的德国柏林“森林音乐会”、英国伦敦阿尔伯特大厅―海德公园“BBC逍遥音乐会”等,论其曲目均是以古典的交响性的名作为主的,同一般的交响音乐会无甚两样。只是因其演出场地的“广场性”,使其现场氛围几近于流行音乐文化广场之“狂欢沸腾”而变得同音乐厅交响音乐会演出大相径庭。这种情形,在“场合”的虚拟空间形式中,如许多的古典名曲被用于现代电影大片的配乐,像《沉默的羔羊》中巴赫―古诺的“戈德堡变奏曲”、《走出非洲》中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野战排》中巴伯的“弦乐柔板”、《钢琴家》中肖邦的“叙事曲”等,其给人的感受效果与在音乐厅中也肯定是不会一样的。对于场合的特殊功能的青睐,恐怕也是许多以古迹名胜、自然景观为选址的音乐演出的根本动因,如《图兰多》的故宫演出、希腊雅尼音乐会的紫禁城版、谭盾《地图》的湘西首演等。

另者,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场合”在音乐传播中由其最本初意义上的音乐表演“地点”,而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独立的文化意味。如有些演出场所,即以其特殊的文化意义、历史名声而与一般的剧场、剧院产生了相应的区别。像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大都会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拜洛伊特剧院等等。

最后,“场合”在现代社会音乐文化及音乐传媒多元化发展中,也不断地成为影响音乐演出、音乐产业、音乐市场等发展的重要因素。如随着使用现代音响设备的流行音乐演出的“广场”的出现也就出现了屡禁不绝的“假唱”;唱片传媒催生了非公共的、私密的家庭音乐“场合”,同时这一“场合”也带来了对盗版光盘打击的难度;随着KTV等音乐场所的出现,也就不断地产生了版权维护方面的新领域。另如音乐唱片的销售率、电视音乐的收视率、网络音乐的点击率、音乐厅音乐的卖座率、流行音乐歌会的售票率等的竞争,实际上也有着某种不同的音乐“场合”间的争夺的意义。随之,对于各类“场合”自身,也必然地提出了一个不断提高其物质和精神内涵的文明水平的问题。由此可见,在现代社会的音乐传播中,“场合”理应成为我们的一个关注点;“场合”的文化建设,自是我们的社会音乐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我们把“场合”视为音乐传播内部结构中的一个环节,就是因为它在音乐传播中,既有着与其他四环节共存共处、互生互动、不可分割的关系,又有其特有的价值、意义和功用。因此,我们说,有了对“场合”的审视,才能够真正算有了对音乐传播及其效果和功能的实现的完全意义上的考察和研究。

①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8月第二版,31页。

②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0月版,268页。

③⑦俞人豪《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7月版,435,434页。④(日)泷本裕造《伟大的普通人――真正的贝多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5月版,张新林、赵光译,92页。

⑤李星群《关于苗族民歌〈你像一朵花〉类属的思考》,《人民音乐》2006年第12期,42页。

篇11

一、水族民歌的音调特点 水族民歌旋律音调与水语声调之间自有一套内在的规律。笔者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民族音乐论集》中读到杨锦和的论文《论谈傣族语言诗词与民歌曲调的关系》,文中第一部分傣族语言六声与民歌旋律关系的论述促使笔者对于水族民歌音调的形成产生了思考,欲借鉴杨锦和的方法对水族民歌音调特征进行分析,以便在上述两位水族民歌研究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补充。据语言学家的研究,水语的声调分为6个舒声调,4个促声调。笔者根据水族声调调值特征将水语舒声第6调与促声第7调分为55(高平调),舒声第3调分为33(中平调),舒声1调分为11(低平调),舒声4调分为53(高降调),舒声2调与促声8调分为31(中降调),舒声5调分为35(中升调)。同时按照声调调值类别的近似关系,将高平、高降、中升划归为声调调值中的高范畴声调;将中平、中降、低平划归为声调调值中低范畴的声调。我们通过一首水族民歌①来看一下各声调在歌曲中音域的安排和处理情况。1.高平、高降、中升为高范畴的声调,体现在民歌旋律音阶中的对应音高为sol、升fa、mi三音,中平、中降、低平为低范畴的声调,体现在民歌旋律音阶中的对应音高为re、do二音。2.两个不同范畴声调相连接,如高范畴连接低范畴声调,旋律音高线条呈下行的走向,低范畴连接高范畴声调,旋律音高线条呈上行的走向。为了旋律的平稳进行,在高范畴与低范畴声调的连接之间偶有使低范畴声调对应的音高偏高二度或是高范畴声调对应的音高偏低二度的现象。在个别情况下几个低范畴声调之间间插的高范畴声调对应的音高可偏低一个二度音程。3.同范畴的两声调相连,音调旋律多以同度进行或是加以二度、三度的级进进行装饰。4.水族民歌句首、句尾的旋律音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原因为句首是前喊性的固定引言、句尾是固定的衬词,两者都具备一个稳定的语言声调框架,使得水族民歌形成了一个仅句首、句尾音调较为固定的歌曲形态。即便是由于水族不同地区方言的影响,仍然呈现出旋律形态较为一致的句首与句尾的旋律音调,即李继昌等研究者所说的水族民歌有一个固定的歌头和歌尾。5.由于水族民歌歌词声调不同,受歌词声调的限制,水族民歌没有形成固定的旋律音调唱多段歌词的歌曲形式,同时也造成了水族民歌调性的游离性特征。由此看来,水族民歌的音调特征可概述如下:水族民歌音调的节奏较为简单,节拍自由;调式以宫调是为主;调式音阶有do-re-mi-sol和do-re-mi-升fa两种;旋律音程以级进为主,较少跳进;旋律音调的形成与水语语音的调值之间有着程式性的联系。这种程式性的联系可以看做是水族民歌在代际传承的历史过程中慢慢形成的规则,是水族民歌的“民族密码”。水族民歌的音调特点展示了水族民歌古朴的风格色彩。水族民歌简洁精练的音调特征是水族人民保存民族文化自然选择的结果。水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民歌承载着民族文化知识传播的重任,水族民歌的实用性功能远远超过了其艺术审美功能。水族民歌音调的简洁性特点使水族民歌便于传承,有利于长时间的演唱。同时由于水族民歌歌词的独特结构和压腰脚韵的诗性思维特点,民歌音调的选择就更应为歌词的构思创造条件,使歌手不用为旋律音调的选择而分心,集中精力进行歌词的编创。

二、水族民歌的口传性传播与传承

水族民歌多在婚丧嫁娶、节庆吉日的场合演唱。民俗活动时间是水族人熟悉民歌曲调和丰富自身水族民歌储备量的最佳时期。水族民歌的传承不存在正式的师承关系和正规的学习渠道,属于自然形态的口传性传播。后辈水族人多是在各种场合耳濡目染,有意模仿,日久便有所成。水族地区也存在家庭长者对后辈子孙偶尔有意识的教唱行为,但不成为水族民歌传承的主流方式。水族民歌的传承方式正如蒲亨强教授提出的“剽学”方式,“即基于兴趣动机的,采用偷听或模仿式的,教学关系、内容、目的、场合、时间极其灵活自由的传承方式”。①旁听、揣度是掌握水族民歌的主要途径。现阶段,黔南都匀市水族民族乡与三都水族自治县推行水族文化进课堂的教育实践研究,包括水族民歌在内的水族文化得以传播与传承。笔者在水龙民族中学、阳和民族中学的调查中得知,现今水族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实行遭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如水书的内容涉及风水、测日子等知识,在无神论教育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影响下学生们将水书上的这部分知识当成迷信看待,丝毫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水族民歌传承的阻力在于水族语言的掌握。城镇的学校教育以普通话为教学语言,加上学习任务的繁重,部分水族学生失去了学习水语的日常语言环境。很多水族学生只能听懂本民族语言而不能言说是水族民歌传承的瓶颈。我们在水龙马联村的调查中发现,马联村小学对一、二年级的学生用水语教学,从三年级才开始使用普通话教学,马联村小学的这种并不是有意为之的教学方式可为民族语言的保护提供帮助。我们认为,保护民族语言环境是保护原生态民歌传承的根本。笔者在三都县政府招待宴会和水各村水族卯节旅游接待以及三都县举办的水族民歌比赛等场合欣赏到了原生态的水族民歌表演。各地开发旅游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浪潮也许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契机。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背景下,赋予水族民歌一定的商品价值也可以成为水族民歌传承的辅助手段。正如上文所论述的水族民歌音调特征的简洁性特征在于水族民歌所承载的实用价值功能,水族民歌的音调在时下追求歌曲的音乐性与审美性的意识形态之下难免显得不合欣赏者的口味。水族民歌在当下的传承需要在已有音调的基础上做适度的改编以实现其审美价值功能,但改编要遵循不丧失掉本民族民歌特色为要。如今,三都水族网上由民歌手石绍霞演唱的歌曲虽有现代化的配器和旋律的加工,但不失水族民歌特有的韵味,可为水族民歌的改编提供借鉴。我们认为,以三都水族自治县发展旅游经济为平台,不失时机的对外展示原生态的水族民歌表演;以政府为主导,主办水族民歌歌王争霸赛,促进民间传承民歌的积极性;以学校教育为平台,在中13①罗传开:《音乐与民族》,内部资料,1984年版,第83页。②这部分观点与韦祖雄讨论所得,在此致谢。小学阶段普及水族民间文化及民歌的教学;以文化部门为引导,组织力量对水族民歌进行加工改编,使水族民歌适合年轻一代的审美需求。

三、关于水族民歌音调特征的几点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