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2 18:45: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地方研究生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河北南网概况
截止到2002年底,河北南部电网直调发电装机容量为8769.9MW,直接接入220kV主网的发电容量为6170MW,占全网直调总容量的70.35%;接入500kV电网的发电容量为1260MW,占全网直调总容量的14.37%;接入110kV及以下的直调发电容量为1339.9MW,占全网直调总容量的15.28%。直调电厂19座(包括娘子关电厂),装机台数86台。从网外增购电力后,河北南网直调的发购容量为9279.9MW.截止到2002年底,全网共运行500kV变电站4座,500kV降压变压器4台,容量3000MV.A,500kV输电线路6条,长度660.173km.220kV变电站58座(包括用户站3座),220kV降压变压器110台,容量14190MV.A.
河北南部电网以220kV与500kV构成主网架,通过220kV韩(韩村河)-涿(涿州)双回线及500kV房保线与京津唐电网相联。潮流分布为南电北送、西电东送的格局。全网最高发购电负荷达到8570MW,南网6个供电公司网供最大负荷依次为石家庄:2400MW,邯郸:1731MW,保定:1610MW,沧州:1234MW,邢台:1172MW,衡水:862MW.
2、主网存在问题及对策
随着全国联网的推进,2003年,河北南网将通过保北——霸州——吴庄500kV线路与天津联网,通过邯东——新乡500kV线路与华中电网联网,同时邯东——廉州、邯东——蔺河500kV线路也将投入运行,电网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河北南网成为联结东北、华北和华中的大通道。大区联网初期,稳定问题突出,电网运行方式多处受限,短路容量剧增,开关遮断容量不足,部分刀闸、线路不能满足热稳定要求。
2.1、部分厂站开关遮断容量不足经2003年短路容量分析,兆通、来马、马头电厂、羊范220kV母线三相短路电流已达到开关遮断电流的90%以上。这些厂、站在系统中的位置较为重要,通过方式安排降低母线短路容量存在较大困难,因此,上述开关应及早进行更新改造。兆通站220kV母线短路电流已达31.14kA,10台220kV开关额定遮断电流均为31.5kA,2003年应考虑全部更换。根据短路电流分支系数计算,主变211、212开关、兆钢一、二线261、262开关尽可能在石厂200MW机组并网前进行更换,其它6台开关应在年内更换完毕。同时,应对兆通站母线架构、刀闸等一次设备进行校核。来马站母线短路电流为28.99kA,有7台31.5kA的开关,分别为251、252、253、254、255、211、202达到开关遮断电流的92%.
考虑短路分支系数因素,2003年应优先安排更换主变211开关,其它6台开关应在2003年、2004年考虑安排更换。马头电厂母线短路电流为28.36kA,有5台31.5kA的开关,分别为215、216、272、276、240,达到开关额定遮断电流的91%.考虑短路分支系数因素,2003年应优先安排更换启备变240开关,其它4台开关应在2003年、2004年考虑安排更换。羊范站母线短路电流为25.05kA,有1台26.3kA的开关(主变211开关)还未改造,已达开关额定遮断电流的95%,应在2003年考虑更换。
2.2、邯邢断面220kV线路过负荷,根据2003电网分析计算,与华中联网后,在某些方式时邯邢断面220kV线路存在过负荷问题。为适应电网结构的变化,原运行中的线路安全监控系统需进行相应改造以适应联网后的要求。
2.3、保定地区电网低电压根据华北网调方式安排,2003年夏季房山500kV变电站将新增2台500kV主变,为控制房山站附近短路容量,韩涿220kV网间联络线将解环运行。当保定负荷较大时保北主变掉闸,保定地区220kV电压将严重下降,最低达到185kV以下。针对保北主变掉闸保定地区低电压问题,可在涿州、新建固店、易县站新增3套低压减载装置,使保定地区装设的低压减载装置的220kV站达到7座,控制负荷300MW.
2.4、500kV主变过负荷
河北南网仅有4台500kV降压变压器,经计算分析,当从外网受电较多时,1台变压器掉闸可能引起其它变压器过负荷,最大可能超过主变容量的40%.根据变压器运行规程,变压器应有短时过负荷能力,0.5h短期急救负载系数为1.50.针对主变过负荷问题制定事故处理预案,采用事故后运行调整的方法解决。
3、输配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重要供电小区运行安全问题随着电厂小机组的退役和小区负荷的不断增长,小区供电可靠性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石厂、邯厂小区,在某些故障时功率缺额很大,很可能造成小区全停事故。应提高现有低频低压解列装置的定值,研究改造现有解列装置,使装置可靠动作,尽可能避免发生小区全停事故。对特别重要用户应考虑从不同电源点引入电源,可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对用户全停电的几率。针对机组退役后电厂供电区功率缺额较大问题,应考虑直供负荷切改措施,缓解小区供电压力。
3.2、部分220kV变电站主变过负荷
截止到2002年底,河北南网已投入运行的220kV变电站共58座(包括3座用户站),最大负荷率超过80%的变电站有26座(不包括单台主变的变电站),特别是其中12座站的最大负荷率已超过90%,主变基本已满负荷甚至过负荷。由于主变过负荷,造成用电高峰季节严重限电,限制了电力市场发展。在12座满负荷变电站中,高碑店、定州、王段、铜冶、东寺、南郊等6座变电站已制定解决措施并正在建设中,许营、常山、魏县、安平、章西、容城等6座已制定解决措施但尚未开工。对于负荷率偏高的变电站应适时采取措施减轻负荷。
3.3、局部地区缺少220kV变电站布点,110kV线路供电距离较远,河北南网京广铁路西侧的太行山区及东侧广大农业地区,过去经济比较落后,用电负荷较小,主要靠110kV线路供电,供电距离较远,例如保定地区上陈驿——浮图峪——涞源线路长达90km,串带3座110kV站。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发展,用电负荷迅速增长,末端电压最低达96kV,无法满足用户供电要求,限制了电力市场发展。保定、邢台东部地区也存在110kV供电距离较远的问题。
3.4、110kV电网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农、城网改造,110kV电网得到很大改善,但是由于投入到110kV电网的资金有限,电网原有的问题并未彻底解决。另外,随着负荷增长,也出现了如下一些新的问题。
a.单电源情况较多,不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网络基础比较薄弱,单线单变情况较多,特别是涞源、涞水、阜平、灵寿、新河、孟村、盐山、海兴、枣强、武强等县全县只有1路110kV电源,当线路停运时造成大面积甚至全县停电,不但损失大量负荷,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b.缺乏统一规划,网络结构即复杂又薄弱。由于过去110kV电网由地方集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各地为节省投资,不注意加强主网架建设,新建变电站往往只是就近破口或T接,1条线路串接或T接多个变电站的情况非常普遍,110kV网络即薄弱又复杂,不但供电可靠性差、网损高,而且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
3.5、主要对策针对目前供电配网存在的主变容量不足、供电能力和可靠性不满足要求、网络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a.旧站增容改造。河北南网现已投入运行的50余座220kV变电站大多数规划容量为2×120MV.A,而出现过负荷的12座220kV变电站的主变容量大部分为2×120MV.A,因此2×120MV.A的规模已不能满足系统目前的负荷水平,更无法适应电网进一步发展。这些变电站大多数运行10~20a,设施状况比较好,且多数位于负荷中心,通过改造增容提高其供电能力,解决过负荷问题,一般要比建设新站投资少、工期短,在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可行的前提下,应优先考虑。
b.建设新站。在负荷增长较快、潜力较大的区域,或电网结构比较薄弱的区域,要适时地建设新站。但新建变电站布点必须考虑与其它站之间的关系,应有合理的供电范围,做到旧站增容改造与建设新站统筹规划,优化变电站布局。
c.加强110kV电网建设。110kV电网存在的问题,往往直接影响到用户供电,应适当增加投入,改善加强110kV电网结构,增加供电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d.适当加强220kV变电站之间的110kV联络,不仅可以提高110kV系统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还可以增加220kV变电站之间转供电能力,提高主变负荷率,缓解过负荷问题。
4、电网设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及对策
自然灾害是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电网抵御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特别是城乡电压等级较低的配网杆塔、线路等设备抗侵袭能力不高。2002年8月,河北南网经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大风雷雨天气的袭击,部分区域最大风力超过12级,风速达34m/s,超过了电网输电线路最高设计风速标准。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城乡35kV及以下配网线路设计水平较低,防大风和雷雨的能力不足,加之线路走廊距离树木较近,受树线矛盾、树木倒覆、倒杆和雷击影响,造成大范围的故障掉闸。据统计,2002年8月3日~8月5日期间,河北南网10kV及以上线路共故障掉闸1124路次(其中瞬时故障597路次),损失负荷1340MW.在掉闸路次中,城乡10kV线路掉闸达1066路次,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1原因分析
4.1.1线路故障掉闸的原因
一般线路故障掉闸,主要是因为风力较大引起的风偏放电和遭到雷击造成线路掉闸。主网架线路直线塔上的导线对杆塔放电,主要原因是在个别地区架空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低于实际“按当地气象台、站采用离地面15m高、15a一遇、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作样本”的风速。倒塔的主要原因是线路设施被偷,或线路的实际风速远大于最大设计风速。
4.1.2城市配网10kV线路故障原因
a.树线矛盾。虽然城网改造后绝缘线增多,树枝触碰导线引起的接地问题有所缓解,但河北省原来问题较多,配电线路绝缘化率仍然不高。因而,大风雷雨天气时由于树线矛盾引起的接地故障仍时有发生。另外,即使采用了绝缘导线,仍然无法避免大风倒树砸断导线的情况。
b.雷害。雷击引起大量的线路故障掉闸的主要原因是:有些线路漏装避雷器,特别是有些线路的电缆和架空线连接处、电缆两端未装避雷器,造成雷击故障;在运避雷器和接地装置缺乏有效监督,试验不及时,不能保证其处于良好的状态,在近郊空旷、建筑物较少的区域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
c.线路分段开关偏少。虽然城网改造工程中增加了相当数量的柱上开关,但还有个别线路未装分段开关,一旦发生故障即造成全线停电,扩大停电范围。
d.用户设备故障。用户设备故障引起线路停电的情况为数不少,这些设备产权属于用户,缺乏有效的监督,不能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其事故容易引起配网主网故障。
4.2、防范措施
分析近几年河北南网的实际运行情况,认为应从电网的合理规划建设、设备选择、运行维护等方面入手统筹考虑,这样才能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4.2.1进一步规划和建设电网目前河北电网的网架结构仍较薄弱,且大部分市区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高压环网。当恶劣的气象条件造成重要变电站全停时,可能会造成市区大面积停电,因此应进一步做好河北南网的规划和建设。1995年以来,河北省电力公司通过实施城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解决了电网中许多十分迫切的问题,城网抵御自然灾害和各种故障的能力明显增强。从2000年开始,城市10kV配网线路故障次数和故障率大幅度下降,大风雷雨天气故障掉闸率由1997年的27.19次/(百km.a)下降到2002年的12.09次/(百km.a),用户供电可靠性由1998年的99.904%,提高到2002年的99.968%.
4.2.2设备选择及运行维护
4.2.2.1变电设备
对站内各种软连接导线和跨线长度认真进行校核,对弧垂过大的连线要采用截短、加重锤等措施,防止风偏过大引起放电故障;雨季前对防雷设施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试验,确保其有效性;应慎重延长防雷设施预试周期,有可靠的替代措施,并保证备品充足;由于室内配电装置外绝缘等级较低,雨季前要对各变电站配电室认真进行检查,防止恶劣天气由于配电室进水而导致室内设备发生故障;采取必要措施,提高主变低压侧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避免开关柜火烧连营等恶性事故发生,尤其要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主变跳闸或损坏;确保二次保护设备的可靠性,事故情况下保证可靠动作,防止由于保护、自动装置误动和拒动,造成事故扩大、影响电网安全运行、损坏一次设备等情况出现。
4.2.2.2输电设备
a.准确选择线路的设计参数。适当提高线路最大设计风速的标准,可提高线路的可靠性。但是随着设计风速的提高,塔头尺寸、杆塔及基础等都要加强和加大,势必增加线路的本体投资。据测算,单回220kV线路,若将最大设计风速由25m/s提高为28m/s,线路的本体投资约增加10%.要正确选择架空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一般应依据气象站资料、大风调查和已建线路运行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为避免投资增加过多,对较长的架空线路,可有针对性地适当提高空旷、河套及历史上经常出现大风的部分地段的设计风速标准。
b.做好输电线路防风偏放电措施。对在运的线路耐张杆塔(干字型)中相引流线进行认真的检查,对引流线长度超标的应进行处理,长度控制在以悬垂绝缘子串稍有偏斜为宜。对在运的直线杆塔,若由于调爬增加了悬垂串的长度,要对串长进行认真核算,校验其风偏角度。对摇摆角度超标的,应及时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可采取加装绝缘子串配重的措施。位于微地型、微气象条件的在运线路杆塔如河道、山口、风带区等,应重点治理,措施同上。
c.防导地线舞动措施。舞动故障大多在导线长度超标并伴有恶劣气侯和地形时发生。对导线弛度超标并位于恶劣地形的线段可采用加装“防舞器”、“失谐摆”、“阻尼线”等措施。
d.防大风倒杆塔措施。为避免大风雷雨中的倒杆事故,应进一步做好巡线工作,及时补加丢失的防风拉线及塔材,以保证杆塔本体完好。
e.合成绝缘子的防雷措施。近几年发生了几起合成绝缘子雷闪事故。目前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大多采用合成绝缘子,选用合成绝缘子时要同时考虑爬距和干闪距离,应在校核风偏角后尽量选用干闪距离长的绝缘子。
4.2.3城市配网设备
a.加大使用绝缘导线的力度和范围。绝缘导线能够有效地防止林木和异物被大风吹到导线上所造成的单相接地和相间短路。目前河北省城网已开始大量采用绝缘导线,但是绝缘化率还很低,有的城市在城网改造完成后也只能达到30%左右,城市近郊仍然以裸线为主。从2002年8月3日~8月5日间2次雷雨时的情况看,10kV城区部分的跳闸大大少于城乡结合部和农网的跳闸,充分说明绝缘导线起到减少事故的作用。超级秘书网
b.完善防雷设施。目前城网的线路和配电变压器大都安装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但是仍然有一些老旧线路和一些与架空线路相连的电缆没有按要求安装避雷器。按照规程要求,这类电缆长度小于50m的可在一端安装避雷器,长度大于50m的要在两端安装避雷器。
c.努力解决树线矛盾问题。进一步争取市政部门的支持,并加强与园林管理部门的协调,对影响安全供电的树木进行适当的修剪,对城市树木生长茂盛的街道,可将10kV线路电杆高度提高到18m,使导线高度超过树冠。
对研究生教育来说,导师水平、科研能力、基地建设是制约研究生教育水平的3个重要因素。教学研究型高校,一般来说,它的导师虽然不乏佼佼者,但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整体素质稍逊;其科研整体实力也存在较大差距,在国家级、高层次项目的竞争上力量还有些欠缺;并且,由于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普遍不大,对研究生的基地建设投入不够,使学生得不到更多动手能力的锻炼。笔者认为,只有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结合学校科研师资和条件建设等诸多因素,将培养目标落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具有一定知识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上,才能发挥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优势。进而扩大研究生实践平台,为研究生提供锻炼机会,为研究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最终实现自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
教学研究型大学以知识应用与社会服务为价值取向。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是从教学型大学发展而来的。在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过程中,突出和强调的是科学研究工作在学校上层次和水平过程中的地位。以争取科研项目为目标,通过科研任务来整合科研资源,集聚科研力量,从而带动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通过各种政策来引导学科建设,以增强学科建设的意识。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这类大学有点类似于“中等规模企业”——没有“行业领先企业”的垄断优势但要有与其类似的组织结构,高不成低不就,容易陷入低效率和低效益的困境。办学和服务面向主要为国家大经济区域、部分省市及特殊行业。
教学研究型高校并没有最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质量,只是在部分学科保持优势。从人才培养类型来看,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高级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从科学研究的贡献看,主要体现在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上;从社会服务的功能看,主要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有能力开展知识应用和科技服务工作。从社会经济需求角度看,知识应用和技术创新领域量大面广,发展潜力巨大。
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可以看出,研究生教育应坚持实用性,以硕士层次的研究生培养为主要目标。对于致力于发展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高校而言,扩大研究生规模的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研究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失去了正确的培养方向,培养对象就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就业困难,大学也就失去了办学的基础。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研究生就业竞争力下滑及其原因
近年来,研究生就业不仅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且还成为部分地区、高校以及社会的突出问题。以前被用人单位争抢的研究生,今日为何遭到如此冷遇?很多人简单地认为是扩招导致的结果,事实上,我国研究生毕业人数还不足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5%,因而从人力资源角度考虑,研究生人才还属于稀缺产品,不应该存在如此大的就业难题。并且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5.57%,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研究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缺乏有效的实践性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是造成研究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近几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持续增长,但相比之下研究生导师数量的增长远跟不上招生人数的增长。许多高校都存在一位导师带十几名研究生的状况。要提升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最有效的是为研究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部分高校有一些实习基地或教学基地,但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因此,如何为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宽载体,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关键。
三、立足服务地方经济,重塑人才培养过程
立足服务地方经济,重塑人才培养过程,其实就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满足社会对科学研究的需求,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的同时提供研究生教育载体,让学生们参与更多的课题研究,多动手、多思考,能提高其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由于学生有较多机会在企业实习、就业,因此在完成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之后,学生又有机会到企业中实际工作,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这样就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第二次结合。通过以上两次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工与学的结合,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将得到加大提高。研究生教育服务地方经济,革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具体要做到以下方面:
1.理论课程教学时间设置要具有一定弹性。以往的研究生理论教学往往集中在研究生入学第一年或第一学期,填鸭式的灌输理论知识。考试成为检验理论知识掌握的唯一工具,这种体制下,研究生往往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一知半解地完成了理论学习,然后投入到闭门造车的“科学研究”中,完成论文毕业。简单的课程教学时间的设置,使得理论得不到有效的消化,因此,要适当改变教学方式,将部分理论教学融入到实践中去,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完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考核方式也可以更加灵活有效。
2.采用双导师制。研究生培养基地采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学校聘任企业中有着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带头人作为学校的兼职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由学校和合作单位分别指定导师,按校方的要求,共同指导研究生。研究生在学校完成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后,进入培养基地,由合作单位的兼职导师进行指导,形成了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深入一线参加研发的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毕业论文应该联系实际。要使论文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理论成果,成为检验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考核标准,有2种方式能较好地达到预期目的,一是企业拟定课题,有相关专业研究生以标书形式进行投标,中标者去该企业服务实习,完成课题的同时即完成学位论文;一是由学生自己拟定研究方向或内容,由企业进行科学的评估后选择相应学生去企业完成课题。这两种方式均可实现双方的共赢,最大限度地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教学研究型大学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将研究生教育作为教学研究型高校的办学重点,努力探索面向基层的高质量的具有创新思维、复合型、开放型和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中,必须适合社会对人才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开拓能力强、具备多种素质特征的要求,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努力打造教育实践平台,实现高校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办学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
[2]蔡克勇.论教学、科研和生产联合体[J].高等教育研究,1986,(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正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解决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4年泾县被列为省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经过几年的建设,泾县生态农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些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还有待解决,需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快发展。
1泾县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泾县县委、县政府非常关注生态农业发展,确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目标,2005年11月,《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省农委组织的专家组论证,2006年4月泾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批准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泾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实施,使泾县在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呈现出了认识上逐步统一、治理上逐步科学、投入上逐步加大、速度上逐步加快的良好局面。
1.1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跟踪监测等环节为重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的使用,化肥使用强度由2004年的325kg/hm2降为2006年的295kg/hm2,病虫综合防治率由2004年的45%提高到2006年的60%,农膜回收率由2004年的20%提高到2006年的2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38.8%提高到2006年的49%,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74%提高到2006年的80%。至2006年,全县建成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面积1.7万公顷,其中2666.7hm2茶园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生产基地达标县,有16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质量认证。2006年在全市率先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卡试点,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及操作规程9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年均抽检样品500份,合格率97%。
1.2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实施“国家公益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4.2万公顷,有林地总面积12.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800hm2;制定实施了《泾县土地资源利用发展规划》《泾县矿产资源利用规划》,对无证开采矿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泾县的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3畜牧业和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加快
畜牧业作为我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泾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5%,农村沼气新能源建设日新月异,至2005年底全县共建沼气池586口。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6个,其中查济(星吾公)村被列为农业部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示范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在全市处领先地位,综合利用率达到49%,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改善和提高。
1.4龙头企业成为引领生态农业建设的典范
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开始涉足生态农业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以种、养、加为一体的安徽祥泰公司,开发荒山荒坡种植青梅67hm2,建起了集林、果生产加工、生猪养殖、沼气建设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泾县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破坏生态的现象依然严重,部分基层干部群众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化肥、农药使用严重超标,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二是体制不顺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工作上缺乏协调,职能上存在交叉。三是生态建设投入不足,虽然县财政在生态农业建设上投入逐年加大,但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3对策与建议
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建设要求和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己批准实施,要严格按照规划目标组织实施,减少随意性,做到整合资源、统筹发展。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专门机构,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生态农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3.2拓宽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保证财政预算逐年增加,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贴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新机制。超级秘书网
3.3抓好示范点建设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点上求突破,在质上求提高,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结合泾县的环境特点,重点做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试点建设,开发观光农业,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3.4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河南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政策现状
(一)产业结构政策现状
2006年,河南省结合本地区优势,颁布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本省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即:优化农业结构,增强工业实力,壮大第三产业,提高二、三产业比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2006年了《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全省“十一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和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发展的产业发展带,提出了中原城市群产业布局的基本架构。
(二)产业组织政策现状
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还是河南省制定的发展规划都体现了对产业组织政策的重视。河南省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百户重点工业企业和50户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河南省鼓励和支持企业集团和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的意见》、《关于开展全省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认定工作的通知》,以及煤化工等七个产业发展规划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省内企业之间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化经营,规范了市场秩序,加快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三)产业技术政策现状
在实施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前提下,河南省也相应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技术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制定相关的产业技术政策推动产业技术进步。颁布了《河南省科技进步条例》、《河南省技术工程实施方案》、《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决定》;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实行优惠和鼓励政策,制定了《河南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开展一批高新技术重点项目,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鼓励技术合作与引进。根据河南省《工商联手、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工作意见》,开展各种形式的展销会、经贸洽谈会,实行经济技术合作和技术引进(赵伶俐,2003),上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河南产业技术的进步。
河南省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绩效分析
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有所上升,产业结构逐步向合理化迈进。但是,总体上产业政策效应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产业结构总体水平较低。河南省自1978年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化(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级化发展。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处于低级水平,其中第一产业比重偏高,以2007年为例,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为14.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也偏高,全国第二产业所占总产值比重为48.6%,而河南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55.2%;第三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大,河南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30.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达10%。因此,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压力仍然较大。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层次偏低。河南省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偏大,畜牧业、渔业比重偏低。各业区域化布局不明显,专业化生产水平低,生产经营规模小。在河南省历年农林牧渔的增加值中,农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最大,牧业、林业增加值远小于农业的增加值,渔业增加值最小,说明该产业内部结构失衡较为严重。
第二产业方面,河南省资源禀赋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采掘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较高,资源型工业的特征比较明显;而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薄弱,高技术产业还难以成为推动河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此外,加工行业处于较低水平,其原料主要为农业产品,而非农业产品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产业结构的发展优化。
第三产业仍以传统型产业如交通运输、仓储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为主,这些行业每年的增加值处于领先地位;金融保险、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较为缓慢。服务业缺乏创新,其营销理念、方式、管理水平与国外同行相比有较大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加大。从河南省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见表2)的数据可看出,河南省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自1995以来有所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第一产业,说明河南省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投入较大,农业仍处于低水平发展,产业结构总体效益水平低。此外,河南省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很有限,相对劳动生产率甚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在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中,隐形失业逐渐向显性失业转化,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力有限。
产业结构呈现非生态化趋势。近年来,河南省内一些地区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明关暗保一些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十五”期间,河南全省GDP总量增长了1.7倍,能量消费量增长了1.85倍,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了2.1倍,尤其是在2003年,2004年,河南省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分别达到1.59,1.71。2005年,河南省生产总值达到105352亿元,占全国总量的58%,居全国第5位,但是河南省消耗了全国66%的能源,废水、二氧化碳和烟尘排放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64%和79%,均居全国前列(赵水根,2008)。
河南省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产业政策缺乏地方特色,没有体现出自身竞争优势。由于各地方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优势产业自然不同。这要求地方政府在制定本地产业政策时,充分考虑地方特征和地方利益,避免简单模仿,造成经济结构雷同,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河南省产业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当地资源、产业现状,同周边省份的经济关系等,但由于对自身优势挖掘不够,没有充分凸显特色,重复建设、行为短期化等现象仍然存在。
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力度不够。河南省传统产业由于技术含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一些产品的主体设备和技术严重依赖进口。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与相关的科研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不配套。产学研合作不匹配,尽管政府强调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具体的优惠或鼓励引导措施,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产业政策目标对环境保护重视度有待提高。从长远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在河南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纲要中,政府从省内实际情况出发,在投入方面提出了主要目标: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有效改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阶段性成果,这充分体现了《纲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导向。
产业政策体系内缺乏相互配合。在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政府主要是通过国家产业结构政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做出规划,而对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重视不够,影响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在今后的产业政策制定中,应充分重视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的作用。
过分依赖行政手段,缺乏相应的经济手段。产业政策的实施应以市场为主导,行政手段为辅。然而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过多依赖行政手段,缺乏必要的奖励与惩罚机制来引导市场行为。这不但不能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还会导致这些企业的盲目扩张的冲动。缺少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不能促使微观主体主动遵守产业政策,产业结构失调的现状难以改变。
政策建议
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河南省在制定本地产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河南省的产业优势,在遵循中央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引导本地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使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相辅相成。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动河南省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努力壮大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力量。在产业政策中,明确指出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借助各种媒介,加强政策的宣传工作。完善政策间的配套工作,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科研投入,完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保障政策,制定诸如提高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等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吸引国内外科技专家、企业家参与科研、生产和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开放、流动、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何芳,2007)。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吸引高校的科研力量到企业中去,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科技人员缺乏的状况。
产业政策制定中遵循生态化原则。河南省在制定产业政策时要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简单指出环境保护的目标,其效果有限,关键是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社会主体自觉保护资源环境。对于高污染行业,规定其排污标准,督促企业建立高效合理的排污设备,另外对于遵守或违背国家规定的,实行奖励或高惩罚措施,促使其自觉遵守规定。
参考文献:
20世纪80年代,为适应经济发展以及广大专科学生继续深造的需求,国家教育部在成人高等教育中设置了专科起点本科教育(简称“专升本”教育)。专升本教育从1987年的成人高校试办并逐渐扩大到普通高校。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专升本教育的认识逐渐加深。本文所指地方高校专升本班级是指地方师范院校中将专升本的学生统一安排在一个独立班上课的班级,并不包括将专升本的学生插入同年级其他班级上课的班级。面对专升本教育的不断升温,笔者结合自身做专升本班级班主任的体会,探讨有效管理专升本班级的途径。
一、专升本班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专升本学生是高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经过三年专科学习,他们对大学课程有了一定了解,但相对于四年制本科生来说,他们的知识深度不够。他们的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都很强,但存在以自我为中心,消极心理等问题。
(一)专升本班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
专升本学生已经接受过系统的大专学习,学会了比高中更为成熟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比普通本科生思维更成熟,对事物更具有自我判断能力。专升本学生对大学生活已经熟悉中国,不再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和困惑,他们自我意识较强。专升本学生在经历了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及实习阶段的锻炼,对自身专业和所要从事职业有了一定认识。在找工作过程中,了解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找准自身定位,对将来的职业已初步规划好。
(二)专升本班级学生学习能力较强
专升本学生经过了三年的大专教育后,学习了基础课和专业课,对所学专业有了一定的系统性认识,了解了大学的学习模式,掌握了一定水平的专业知识,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经验,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他们选择专升本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比普通本科生更了解学习目标,对知识有着更多的渴望。在经历了高考和升本考试后,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更具自觉性。此外,本科学习上老师的要求会相对严格一点,学习的自主性更强。
(三)专升本班级学生存在消极心理
“专升本”学生与同时入校的其他学生相比年龄相对较大,心理发育相对成熟,他们的抗干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但专升本班级学生一进校就是大三的角色,再进行两年的学习就能完成本科学业。专科起点的本科教育,在随后的就业及考研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见。由于自身经历特殊和群体数量较少,在与同级同学一起生活时,专升本学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自卑、浮躁、自负等失衡心理,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不自信心理,思想上存在消极的一面。
二、专升本班级管理面临的挑战
专升本班级学生是个特殊群体,班主任作为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相对于普通的本科班级,担任专升本班级班主任将面临一些挑战。
(一)专升本班级学生多数拥有干部经历,担任班干积极性不高
专升本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有着干部经历,对担任班干不感兴趣,缺乏积极性。自我意识强中国,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班级团结性不够,集体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笔者所在的06、07、08三个年级194名专升本学生中,95%以上有过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其中有不少还是原来院系的主要学生干部。对他们而言,担任班干部和组织班级活动已经是辉煌的过去,对目前的班级或学院的课外活动不屑参加,在参加集体大型活动时,突显出活动积极性不高等现象。此外,专升本学生平均年龄一般在22岁左右,思想上较为成熟,已熟悉大学生活,容易搞小团体,以自我为中心,影响班级团结,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
(二)专升本班级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不同,继续学习面临困难
多数专业的“专升本”考试的招生对象面向任何专业的应往届专科毕业生,这种对专业本身丝毫没有限制的情况,导致了许多跨专业考生的存在。以笔者所在学院教育学专业“专升本”学生为例,06级和07级136位学生中,专科所学专业与教育学专业相关的学生很少,有40%的学生专科时为非师范专业,08级58位学生中也有34%是非师范专业的,其中不少学生来自物流管理、计算机专业、交通安全与智能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与教育学专业相去甚远,且缺乏师范类专业中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
非师范类学生需要适应自己的师范生角色,在教师教学技能上需要从头学起,普通话、三笔字、教师技能技巧等的学习加重了他们不适应感。跨专业现象也导致专升本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不强,加上地区差异、家庭背景差异以及原大专学校层次的差异,不同院校的学习习惯和育人环境等不同,导致学生继续学习面临困难。
(三)专升本班级学生心理压力大,集体归属感不强
专升本学生的比例在普通本科生只占有很少的一部分,导致他们经常因“专升本”的标签而困惑或不安,例如:“我们的毕业证是不是和普通本科生的不一样”、“一些单位用人时是不是限制招专升本的学生”以及“考研复试时需不需要加试”等。此外中国,一年新生和一年毕业生共两年的学习生活也让专升本学生无所适存。刚适应环境又要背上考研或就业的压力,往往专升本的学生比普通本科毕业的学生具有超负荷的心理压力。
专升本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不会有很大的困惑,但他们更愿意将自己所在的学校与专科所在院校、同学所讲述的大学及理想中的大学作比较,即专升本学生更容易用挑剔的眼光去评价所在的大学。通过比较,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如不及时调整,会产生诸如失落、抑郁、自闭、焦虑等心理问题,对班级集体归属感不强。
三、做好专升本班级管理工作的建议
专升本班级管理面临着不少新的问题,考验着教师的学生管理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从管理学角度出发,构建班级文化管理,配备得力班干
前苏联学者弗阿法纳耶夫认为:管理就是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1]。目前专升本群体发展迅速,在终身教育背景下,专升本学生的发展问题不容忽视。专升本班班主任需要强化责任心,构建班级文化管理。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级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2],是被绝大多数班级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其中班级精神文化是灵魂,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班级文化管理的重点是人,着眼于人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强调人与工作的一体化。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会渗透于一切活动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时刻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3] 95-96。通过构建班级文化管理中国,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激发学生对班级的热情,配备得力班干,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强化班级人本管理,推动学风建设
《学记》强调: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在班级管理中,涉及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实质是班级发展的决定权在师生间的分配。优秀的班干是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他们能在班主任和班级同学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想之下,班主任首先需要确立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继而围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展开班级人本管理。
学风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学风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专升本班级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不同,继续学习面临困难,班主任老师需要充分发挥班干的作用。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欲实现其对班级的有效领导,要具备完好的基本素质和一定的组织、工作能力[4] 21。班主任在选拔专升本班干时,要选择有责任心、有学习力、有心理力、领导力和沟通力的学生。未来学校间竞争实质上是教师学习力的竞争[5]。通过班干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桥梁作用和宣传作用,开展系列学习活动,提高本班同学学习兴趣,加强学风建设,强化班级人本管理。
(三)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走向班级自主管理,提升团队精神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国自古就有重视团队精神的传统。所谓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6]。团队精神能使班级师生对班级目标和个人价值存有共同的理解,从而在行动上达成一致。在管理班级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因为这是素质教育所力求实现的一个目标中国,而把班级管理权交给学生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有效形式。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求分为五层,而第三层就是指人有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专升本班级学生集体归属感不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增强管理意识。班主任下放权利,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班级中重大事件在班主任指导下由班集体共同决策,寻找解决方案,让学生自我决策、自我监督,从中形成自我监督的自动化操作系统。
总之,专升本班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致使班级管理中面临一定的挑战。班级管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将班级团队与个体成员的发展融合起来,选拔优秀干部、推动学风建设、培养团队精神,构建班级文化管理、强化班级人本管理,走向班级自主管理,促进专升本学生的和谐发展,实现专升本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月孙,赵敏主编.学校管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2][6]余文森主编.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08.
[3]陈晓红.浅谈班级文化的建设[J].全球教育展望,2008(1):95-96.
[4]尹晔.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是班级管理成功的关键[J].内江科技,2005(3):21.
针对上述情况,如何掌握髙校研究生事故发生的特点,加强研究生论文期事故发生规律的研究,就成为各有关髙校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2 .基本分析
2.1研究生的技安素质分析
这里所讲的火化工专业研究生的技安素质是指研究生本人对安全的认识程度,及其相应的安全工作能力。由于研究生在人学前有不同的经历,他们表现出的技安素质就有明显的差异,一般可分为三种情况:
a.本科毕业后进火化工相关工厂(或研究所)工作过一段时间,进厂(所)时接受过工厂(所)的技安教育,进厂(所)后,进行过专门的火
言传身教,熟悉火化工安全操作的基本方法,了解相关技安要求,加上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较正确地处理技安上的问题,技安素质比较好。
b. 火化工本科毕业直接读研究生,虽然毕业设计时接受过技安教育,又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进行过训练,但毕竟时间较短,了解的相关安全知识比较肤浅,另外在大学阶段,因为强调基础学习,所以专业知识所学甚少,因此,技安素质比前者偏低,有待在论文期进一步提高。
c. 本科非火化工专业,研究生学习期间虽然进行了理论学习,但安全操作较少,在头脑中缺乏安全概念,进人论文期又没有进行技安教育,安全意识比较淡漠,因此技安素质相对偏低。
2. 2研究生在技安管理上的双重属性
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既有学生的属性.又有工作人员的一般特征:
一、研究生的论文期是个体行为,本科生毕业设计一般为集体行为,相对集中,容易管理;
二、相比较而言,本科生毕业设计时间比较固定,研究生的论文期相对自由;三、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地址相对固定,而研究生在论文期的活动范围则比较灵活。
a. 学生属性。研究生处于学习时期,其本质属于学生,但是,研究生在论文期与本科生有区别。研究生在论文期与一般工作人员也有区别。第一,一般工作人员与研究生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同。一般工作人员由其所在单位管理,研究生由研究生部管理,而研究生部缺乏技安管理职能;第二,上级技安管理的方针、政策、规定和一些具体的技安要求,可以传达到一般工作人员,而对研究生则难以作到;第三,一般工作人员熟悉设备性能,周围环境,相关安全规定及操作规程,研究生则不然;第四,一般工作人员由于违章或操作失误而酿成事故,至少荽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而研究生则缺乏这方面的责任心理。
b. 工作人员属性。由于研究生的论文是独立完成,因此,研究生在论文期享有与一般工作人界相近的工作权利。如研究生可以和其他工作人员一样自由进出实验室,可以自主安排实验和实验时间等。但也正是由于其有工作人员的属性,所以,一般指导教师对其理论指导较多,实际操作技能指导较少,由其独立实验的时间多,具体在一起指导的时间少。其它在一起工作的教职工由于把研究生看作工作人员,所以也很少对其作实际操作技能指导,这实际上给其操作上失误罩上了事故的阴影。
2.3研究生论文期的心理素质
a. 研究生论文期一般存在着下列四种心态,经验不足,安全知识缺乏,尽管操作有误,但自己并不意识到有危险。
b. 唯恐事故发生,处处小心谨慎,骇怕操作危险品,但论文需要亲自承I手,因此只好硬着头皮进行。心中怕,手上抖,顾此失彼,结果反而造成事故发生。
c. 自以为是,自恃自己理论知识雄厚,无视有关安全规定及操作规程,为省时、省力、图方便,简化了必不可少的操作步骤或不愿使用安全防护设施,结果导致事故发生。
d. 马马虎虎,总以为事故不会发生,无所谓的态度,侥幸心理始终在其头脑中占据上峰,教师的交待及别人的忠告难以听进。
e. 把注意力集中在论文质量和论文进度上,而在思想上忽视安全。为了赶论文进度,白天黑夜加班实验,搞疲劳战,久而久之,成为事故隐患。
心理素质不健全是造成技安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
3. 影响研究生论文期技术安全的外部环境
3.1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如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在1978年招收第一届研究生人数只有9人,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在校生已为111人,根据95规划,2000年化院研究生人数将发展到在校人数132人。研究生人数增加,如果管理措施跟不上,事故发生的几率就必然增加。
3.2指导教师断层。从事火化工及危险爆炸性专业的教师年龄普遍增大,目前正逐年离退休,五年之内将所剩无几。这些老教师,经过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工作经验非常丰富,有的甚至有着血与火的教训。失去他们,他们的宝贵经验传不下去,在技安管理上无疑是件憾事。
3.3新人旧环境。老教师退休,新教师增多,这是事业欣欣向荣的表现。但是由于这几年经费紧张,投人短缺,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及相关设施逐年老化,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4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也必然会对这些专业和学科产生影响。一方面它给这些专业和学科带来活力,激励广大师生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但另一面.其消极因素也给这些专业和学科带来不利的影响,重效益,轻安全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4. 关于研究生论文期的技安管理
4.1技安教育
火化工专业的研究生不但要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而且在进行实验作业实践前和实践中要进行技安教育。在这一点上,要将研究生和一般工作人员区别开来,特别是指导教师,不能在技安问题上撒手不管,任其自然。
4.2技安管理——责任制
4.2.1指导教师责任。论文期研究生在导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工作,研究生工作中的任何问题,都会主动向导师汇报和取得指导。因此,导师是学生责无旁贷的第一安全责任人。导师有教育学生的责任,也应有约束学生的权力。导师在论文期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指导其正确的实验方法,特别是新安排的论文题目,导师要进行详细的分析,认真的进行安全审议,并向学生交待清楚哪些地方容易或可能发生问题,以引起学生注意。特别危险的实验,导师一定要在现场指导,防止出现问题。上级有关安全的文件或指示精神,导师有义务传达给学生。
4. 2.2研究生本身的技安责任。研究生在论文期工作实验在头脑中要有一个十分清醒的认识,即自己不同于本科生,应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所在实验室的实验守则和安全管理规定,不懂或不了解的事物,要不耻下问,特别是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实验方案,必须要事先征求导师同意,未经导师同意的方案不得进行。
4.2.3主管领导的责任。由于研究生的行政关系归属研究生部,论文实验在实验室,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研究生部和实验室的上级丰管两个部门都应对研究生实施管理。两个部门的主要责任应是制定技安措施,提供安全保障,实行安全监督,而且两部门应当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4.3 安全检查与监督
安全检查与监督是技安管理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应当针对研究生个体行为的特点,全方位的掌握研究生的实践情况,适时地深人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指导教师。检査的主要目标是研究生的实验作风、安全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安全规章的执行情况。指导教师在研究生论文期前,也要将论文的性质、安全程度预估等情况报技安管理部门,以便这些部门检查、监督。
4. 4总结验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145-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5年我国研究生将达到170万人,到2020年达到200万人。21世纪以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图1所示),2000年报名人数为39.2万,实际招生仅8.5万,2005年报名人数为117.2万,实际招生32.494万,2011年报名人数为151.2万,实际招生49.5万,2012年报名人数突破165万,实际招生51.7万,2013年报名人数达到176万,实际招生达到53.9万。随着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日趋成为高等教育中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研究生人数处于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研究生人数,跻身于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然而,我国培养的研究生的质量在整体水平上并不是很乐观。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一些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如:生源的质量、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水平和责任心,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大小、科学研究能力的强弱、毕业生学位论文的水平等等。研究生教育在每个国家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体系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与规模,以及与之相伴的知识与技术的创新成就,成为衡量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及科技、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前景的重要标志。在当前条件下怎样保证与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建立起比较科学和规范的质量保障体系,一直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和行之有效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证体系,对于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一方面,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使我们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参考依据,做到有据可依,同时也是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的需要;另一方面,质量保障体系的完整对于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严格培养过程,重视过程培养,才能提高我们的研究生质量,为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高水平科技人才。基于这些,本文主要探讨一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些质量体系指标。
二、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指标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有物质方面的因素,又有精神方面的因素;既包括生源质量,又包括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些质量保证体系。
1.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质量保证。研究生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最为关键的一环。目前,我院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学科方向选修课,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分、专业基础课4学分、专业课4学分、学科选修课不少于15学分。研究生选修课程一般根据研究生研究方向由指导教师确定,学生选择的余地比较小,尤其是学校对于跨学科的选修课更是有很多限制条件,从而使得绝大部分研究生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相应的课程,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对于研究生教学,其教学方式与本科学生的教学不一样,研究生教学不可能像本科教学那样讲解得非常详细,它的知识面比较宽,问题比较深,涉及到学科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问题,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或者学生轮流讲授部分内容,教师再做总结,指出一些关键的问题及应注意的问题。因此有些课程的考核是采用写读书报告或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这样就会有评价标准的问题。一般来说,课程教学考核可以分为诊断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三种。诊断性考核通常是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确保教学工作适合大部分学生;形成性考核是对教学过得进行考核,可以采取考勤、作业评分、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课堂小测验、回答问题效果等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适当的调整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这种方式应该多采用;总结性考核是在一门课程结束的时候进行,通常是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整体评价,这种考核方式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某些学生平时不怎么读书,到考试的时候通过舞弊等方式也可能取得好的成绩,这对于平时认真读书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这种考核方式应尽量少用。对于研究生教学来说,我们必须区分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学科选修课的地位,根据实际情况和课程的重要性确定不同的考核方式和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考核,确保研究生教学的质量。
2.研究生实践教学的质量保证。教学实践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评价材料应是申请硕士学位的必备材料之一。教学实践对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能力,了解高校教学规律,适应毕业后工作的要求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试讲本科生课程的若干章节、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或指导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大多数学校不注重实践教学方面的培养,尽管在培养方案中有所要求,但基本上流于形式,最后填一个表格了事。因此需要加强这一方面的质量监控,建立有关实践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3.研究生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的质量保证。文献综述是研究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寻找研究课题的重要过程。我们规定硕士研究生必须系统地查阅和分析与其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要求文献阅读量不少于一定篇数(通常为300~500篇),其中三分之一为外文文献。在进行文献综述的时候,严格要求研究生系统地阐述其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发展趋势等,在文献综述中必须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我们采用一定的措施鼓励研究生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善于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能够指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有效的途径。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形成的开题报告应该高度重视选题工作。选题要具有一定的水平和难度,这样写出的论文才可能具有较高的水平。同时,所选课题必须给研究生留下一定的创造空间使研究生有思考的余地和发挥其研究水平的空间。
4.研究生学术交流质量保证。研究生应该积极参加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不仅要参加,还应该积极提问和做报告。这方面必须有具体的考核办法。
5.研究生中期考核内容及质量保证。为了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对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考核工作既是对研究生本人的检查,同时也能起到交流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方法的作用。考核的内应该具体,并且应该达到一定要求。
6.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质量保证。在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我院将统一组织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要求研究生将论文进展情况如实向考核小组汇报,按《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检查考核表》所要求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保存在学院研究生办。中期检查不合格者,将亮黄牌给予警告,并对其进行跟踪检查,督促其按时完成论文工作。
7.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保证。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环节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是对研究生今后进行独立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训练,也是培养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必须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把关。目前我院研究生论文评审采用盲审形式,要求提交两份论文,其中一份为校外专家评审,一份为校内专家评审。这种评审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也要注意评审过程中的人情问题。
三、结语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高校探讨的主题,是高校和社会发展的生命线。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更是国家科技、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和根本所在。本文仅仅初步探讨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和应注意的地方,只要我们紧紧抓住提高培养质量这一条主线,切实落实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我想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一定会不断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焦楚杰,张俊平,唐爱真.研究生培养质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
[2]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72-01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在内的12个省市自治区,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各个方面不断得到发展,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加快西部发展,对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对大量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西部地区近年来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可以说西部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需要克服和解决的问题。认识并最终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未来西部研究生教育继续向更好方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1 西部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办学条件和学术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西部高校虽不断在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但研究生教育的实验、教学等硬件环境却严重滞后,对于一些重大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新兴学科发展的研究条件、研究手段都十分缺乏,研究生的科研经费也明显不足。在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有些学校办学思想不端,把研究生教育作为学校经济创收的主要途径,在不具备足够学科带头人和梯队人员,或者根本就没有专门学科队伍的情况下,通过非学术因素获批后,盲目大量招生,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少学生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研究生教育质量也必然下降。
1.2 导师队伍参差
西部地区学校研究生大量招生后,虽然很多导师能做到对学生认真负责,但很多学校的导师队伍也存在问题。导师队伍学历结构整体偏低,年龄层次偏大,在推进研究生教学与科研国际化方面本身都难有所作为。有相当数量的导师缺乏研究项目或经费不足,研究生依然是受本科式的书本教育,并未投身到学术研究中去,缺乏实践。一些导师只顾自己做课题或搞行政工作,对学生缺乏引导和交流,研究生培养质量也随之下降。
1.3 研究生培养制度与模式
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缺乏差异,大多数强调理论的创建,各类研究生培养标准整齐划一,缺乏个性,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对薄弱,无法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在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口径过窄,不能体现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培养课程的设置过于陈旧,不能反映最新学术成果、研究进展,有些课程完全是因人而设,并没有真正考虑现阶段课程如何设置才最合理,不能跟上科学技术和时展。同时因扩招速度过快,一个导师要带十几甚至几十个学生,专业课程也进行大班教学,研究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处于盲目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学生依赖书本的惯性思维无法改变。
1.4 毕业论文质量堪忧
国家对学位论文的要求是明确的,但现实中情况令人堪忧。研究生阶段最关键的事情,一是找工作,二是完成毕业论文。然而二者相比,毕业论文往往被冷落。美国一位研究大学教育的学者布鲁斯指出,硕士学位本身如果已不再是学术造诣的标志,而仅仅意味着能过上一种收入可观的生活[1]这无疑是研究生教育的退化和悲哀,是对研究生教育固有理念的破坏。现阶段研究生论文存在以下几点重要问题:①研究生论文抄袭现象严重;学生充当剪刀、浆糊的作用。②研究生论文创新性不够,包括论文选题、实验方法等;好的论文选题应该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还要有可实现性[2]。③研究生论文答辩流于形式。由于参加答辩的评委大部分是本校或导师熟悉的外校老师,为照顾彼此情面,答辩都容易通过,非学术性因素对学术的影响较为明显。
1.5 西部研究生教育缺乏特色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模式单一,研究生教育缺乏特色,人才的培养多表现为创新动力缺乏、创新能力不足。因此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西部在人才需求上的特殊性,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
2 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所引发的思考
2.1 调整学科结构,提高办学环境和学术
科学规划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是改变西部教育落后局面的重要保证。切实从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出发,扶持一批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特别是西部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项目。加速以环境保护建设和以交通、能源、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交通运输、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适应西部开发的需要;大力发展电子科学、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学科和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学科[3]。
2.2 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进行创新教育
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仅表现在论文质量,更表现在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为了使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得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良好培养,西部研究生教育还需要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除了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不断改革现有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非常必要。建设以激发研究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的研究型课程,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培养学生正确的学术环境
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西部地区导师队伍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均不能满足需求,导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在导师队伍建设中,要增加投入,完善机制,改善环境,增强吸引人才的能力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学历层次,坚持“按需设岗、择优聘用”的原则,坚持导师遴选条件和淘汰制,选出具有真才实学的导师。另外,可以改革导师个人指导制度,以导师小组制代替导师个人指导制,使导师资源共享,开展联合研究与协作培养的制度。
2.4 注重过程管理,保证论文质量
论文的撰写是对研究生学习的总结,然而写论文不是最终目的,完成论文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要保证论文质量,必须对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严格监控,在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对于论文的送审可以采取盲审、随机送审等方式进行,严把“出口关”,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5 结合西部特点,发展特色教育
由于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息息相关,西部地区如何培养研究生,培养怎样的研究生,应该把社会需求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以学科建设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在研究生教育中引入市场机制,根据西部大开发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多种办学模式,真正实现自主办学。通过西部高校与当地政府、企业的联合,高校出师资、政府和企业出资金的办法实现产学研结合是建立科技与经济密切联系的新体制的重要手段,加强西部与东部、中部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也欢迎国外高校和企业来西部地区联合办学。
参考文献
②董立人,郭林涛.提高政务微信质量,提升应急管理水平[J]决策探索2013(8):34-35
③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31
④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31
⑤朱友红. 刍议政务微信的功能与定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3(9)43-44
参考文献:
[1]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全民移动互联时代来临.访问日期2014.7.8
[2]董立人,郭林涛.提高政务微信质量,提升应急管理水平[J]决策探索2013(8):34-35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200-02
学位与研究生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经济体系,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很多的高素质、高效率的人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然而就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需要更好发展教育体制,争取在改革中找到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我国的研究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管理研究生?这是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也是目前应该解决的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研究生管理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
从现在形势来看,我国的研究生规模已逐步增加,已经进入了跨越式发展时期,从每年的招生情况来看,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急剧膨胀,不难想象随着数量的增加将会直接对我国的管理研究生的研究处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管理研究生的研究处中,面对逐年增加的研究生,要做好相应的措施来面对大量的研究生,就目前的情况看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1.缺乏应有的服务理念。其实,从跟本上来说管理就是服务,没有太大的实际性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在研究生培养管理中,管理人员应坚持并树立好服务的信念,站在研究生的角度去观察他们的情绪,及时的处理好他们的疑难,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靠纸上谈兵,有些管理者把“管”真的作为了一个“官”,他们认为所谓的管理不过是用来管这些研究生的。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管理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服务态度,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作为国家研究生的管理人员来说,我们要真正做到为研究生服务,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最好的作用,做好管理研究生的工作也是为了给国家培养更好的人才,使国家能更好的发展下去。
2.匮乏一人为本的理念。现阶段的培养与管理研究生中,还是有些人没有走出物本管理的传统理念,没有对研究生本身作为一个应有一人为本的理念来对待,从而在管理中产生了厌恶情绪,导致管理效率降低。虽然有些管理者秉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但在从实际情况看,还是没有从传统的理念中走出来,是要以研究生的角度来对待并观察他们。
3.管理人员中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在管理研究生的过程中,每个管理人员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管理人员更需要具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意识,因为只有在一个和睦共处的工作环境下,每个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有了管理人员的团结,师生之间的关系才会变得更融洽,在一个具有集体荣誉感和和谐的环境下,会更有利于管理。每个人员都要能秉持一课人人平等的信念,教师也能愉快地上课,这样研究生才能在生活中或者是学习中愉快的进行,也因为有了这和谐的氛围,才能提高研究生的管理质量。
(二)找到一个健全并完善的教育体系
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更好的去指定一个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使研究生在管理过程中更好的发展。作为研究生管理人员来说,要不断地创新与研究出最适合研究生的教育体系,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找到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来管理研究生,但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和各学科的不断增多,涉及的各种各样的学科门类越来越多,如果我们单单依靠某一个管理研究生的管理,那远远是不够的,也很难在管理研究生获得更大的突破,在这个问题的上,各个地方都有着相同的问题。因此,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探索一个新的研究生培养管理机制,找到一个有效的管理模式,所以从研究生培养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明白了一个找到正确的高效的模式,强化院系管理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成为了必要条件。
(三)培养与管理研究生的质量差强人意
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学位论文是研究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研究生教育总结性成果,教育质量直接反映了一个研究生的教育水平。导致了学位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有生源的差别、还有有效的课程设置、导师的专业水平、教育管理的不同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学位论文质量的不同,每个高校施行的审核制度、答辩要求的不同,但是缺乏更好的、更有效的考核办法。
二、在新阶段、新条件的形势下,开展有效的对策
(一)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并提升管理队伍的质量和水平
研究生属于国家和政府重点培养的人才,具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基础,但在自律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必须要监理和完善研究生管理单位的管理制度,当研究生数量达到某种规模时需要设定专门管理研究生的监督小组和机构,依照建立好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和管理。
研究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建立好管理体制后必须要严格执行才能发挥管理体制的价值,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和负责人与其他单位联系,从各单位的实际利益出发来达成协议,形成各大院系统一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合理、有效的处理好各研究生存在的诸多问题,以此来尽到对研究生的管理义务。管理体制应该充分发挥出一个管理人员的作用。
1.打造更好的师资团队。随着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成为强国兴邦的重点因素之一。如果想要培养一批优质的研究生,那么前提条件就是要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团队,从而为研究生的培养保驾护航,为我国培养出更好的人才。
就目前而言,导师指导研究生依然是采用以前的传统观念,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每个人的专业水平不一样,所制定出的培养方案也应不同,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确定自己研究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导师的帮助,完成学习目标,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导师一直发挥着引路、监督的重要作用。作为导师,必须具备较强的道德素质,在文化水平上有很高的成就,在教学过程中能秉持严谨教学的品质,对每一位研究生都应该有相同的态度,在研究生遇到问题时,能积极的去处理,并帮助研究生完成学习任务。导师应积极的参加一些学术讨论,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学术水平,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从而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思想觉悟高的研究生。
2.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研究生的论文质量和水平取决于整个论文创作和指导过程,该论文创作过程中需要学生、导师和管理人员共同努力和配合,该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必须要加强对此过程的监督和检查,保证研究生创作论文时精力集中,态度端正,并要避免长期创作过程中前紧后松的不良状态,对文章创作缺少激情和灵感,就会产生较大的随意性和懒惰性,并且会难以控制,严重影响到研究生论文创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针对该现象的出现必须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就需要导师、学校和管理人员加强对论文创作报告的管理、审核和监督工作,并且要组织好答辩,在答辩之前的规定时间内上交创作好的论文,严格按照规范由专业的评审老师来对其进行监督和审查,审查和评阅过程本着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由于答辩前要预留出充分的时间来让评阅老师审查,故研究生论文需要提前半个月上交到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手中。
一、阻碍地方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1.研究生课程设置
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大部分都是利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的学习,用剩余一年半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历来是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部分地方院校基础学科授课时数达到45%以上,专业学位课程只占35%~45%,而且大多数专业课程缺乏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环节。
2.研究生导师存在的问题
导师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最关键的外部因素,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直接受导师素质的影响。研究生导师只有站在学科的前沿,掌握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才能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研究生。近几年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致使导师队伍严重缺乏。一些普通院校降低了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门槛。另外,个别研究生导师的科研项目偏少,科研经费明显不足,导致很多学生并没有直接参加科研课题,只是纸上谈兵,缺少真正进行科研的机会,不能将理论知识和科研实践结合起来。也有个别导师虽然自身学术能力很强,但只顾忙于自己的社会活动和科研课题,对学生的培养缺乏责任心,对所带的学生采取放任的方式。这样必然会造成所培养的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研究生招生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以一定的速度增长。另外,我国研究生招生以考试为主,且只考数学、英语和政治。至于专业课,一些学校考题的重复率很高,并不是考查考生的研究能力。在面试阶段由于时间有限很难判断其研究能力,并且部分院校招生困难,生源不足,报考地方院校的往往是本校中等的学生或本三的学生。还有一些跨专业的考生只匆匆学习了很少两门考研的专业课,基础知识可想而知,根本没有创新的基石。这样的学生,其创新能力可想而知。
4.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的问题
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国外多采用宽进严出,如美国博士生的淘汰率为30%~40%,日本大约为45%,而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和国外研究生教育正好相反,属于“严进宽出”型,研究生学位答辩通过率在95%以上。[6]我国研究生在攻读学位过程中都需经过“开题报告—中期考查—论文答辩”几道关。对于不负责任的导师来讲,这些过程明显存在着“走过场”的问题。真正对论文质量进行公正评价的是盲审制度,但需盲审的研究生所占比例太小。一部分研究生为了应付学校的要求,在写作论文时根据能找到的资料盲目堆砌或四处剽窃别人的研究成果。有的干脆直接移用别人的论文,更有甚者直接高薪聘请“”代劳。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7-9]
二、提高地方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1.调整和改进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教育应重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发展个性提供足够空间。要鼓励和支持导师与研究生任课教学老师在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置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基本体现基础课程的前沿性和专业课程的适用性,增设跨学科课程,增加一些专题课程,以利于培养学生的探讨、分析和研究能力。特别是鼓励学生针对感兴趣的内容自己备课、给同学讲一次课,老师给予补充和更正。对部分有特殊才能和专长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可适当改变,实行个性化培养和个性化处理。比如我专业开设了强化传热技术、化工设备流场仿真分析及应用、化工设备有限元分析及应用、化工设备现代设计、流体机械结构创新设计等课程,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2.强化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导师研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为此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能力,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和聘任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严格控制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导师必须有一定的科研经费,并要求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课程选择、培养过程等方面要特别重视,激发研究生掌握知识、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热情、科研欲望。采取措施激励优秀导师脱颖而出,比如只要获得国家级项目就直接被聘为研究生导师。同时,对研究生导师进行定期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导师不能再担任研究生导师。
3.改革研究生招生和质量管理方法
(1)改革研究生面试制度,加大研究生面试成绩比例,延长面试时间,以重点选拔具有创新潜力的人才。
(2)为保证课程体系的完善和落实,在选用国内优秀教材的同时还要引进部分国外原版的优秀教材,对于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定期举办学术报告讲座。在研究生课题进行过程中,研究生要定期向课题组汇报研究进展,所有研究生要参加并且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获取他人工作的指导。
(4)为了保证评阅的公正性,所有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均采用盲审评阅。
4.建设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和实践平台
为不断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人才素质提高的要求,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变封闭式培养为产学研联培养模式,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话动,我专业和河北阳煤正元化工集团、河北博宇节能设备有限公司、石家庄东方石油化工机械厂等企业签订了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和实践平台,为我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中试研究、技术服务等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研究生要积极参与指导教师和学校的科研课题,成为导师的助手和研究合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让研究生负责整个课题或子课题的实施,以便更好地激发科研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生论文结合这些企业的实际问题进行阐述,提高了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是研究生参加科研实践锻炼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为研究生建立了创新平台,营造了创新氛围,逐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5.营造培养创新能力的氛围
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离不开必要的外部条件和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研究生多参加学术交流,建立研究生信息和学术交流论坛,举办各种形式的论坛、校内外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设置优秀研究生论文奖、优秀学位论文奖等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开拓创新的课外科技活动,资助优秀硕士生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研究生在参加上述活动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将所学知识与实践密切结合,这必然会使得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三、结语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影响到研究生以后的工作能力和对社会的贡献。高校研究生培养如何改革创新以适应现代化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紧迫而重大的研究课题。各地应当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究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采取多种措施在各个方面促使地方院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海亭,郭彦书.强化工程实际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13-15.
[2]彭培英,崔海亭,韦玉堂.以科研促教学 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14-16.
[3]夏登峰,江宁,刘宏建.浅谈研究生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1,(5):146-147.
[4]钱存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04,(1):51-53.
[5]郑冬梅,王悦.构建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46-148.
[6]李孝红,崔文国,翁杰,等.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改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11(4):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