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12 10:09: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世界建筑赏析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世界建筑赏析论文

篇1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基本上都实行学分制,学分是由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组成。在必修课学习之外,学校还要开设一些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科学拓展和重要补充。科学合理地开设选修课,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使其能力得到可持续发展。笔者从大连艺术学院开设选修课的改革实践出发,从选修课的类型、任课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制度等方面.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以此为民办院校选修课建设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一、选修课开设及实施的现状

1.选修课的类型 大连艺术学院以艺术类专业为主.选修课的开设呈综合性的特点:一类是专业限选课即只允许专业学生选择的课程,如音乐系开设的巴乌、箫等课程.这些课程的选修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一类是带有专业性质的公选课,如由艺术设计系开设的《装饰配置设计基础》、美术系开设的《陶艺制作》等课程,这些课程对专业性基础没有很强的要求.可以拓展非专业学生的能力与视野,也可以提高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一类是人文素质类公选课.如《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亚洲电影文化赏析》、《心理学基础》、《书法>等课程.这些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性情为目的;一类是实用技能型课程,如《网页设计基础》、《社交技巧入门》等课程。

2.任课教师队伍的建构 选修课的开设一般是面向全校学生,因此要求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比较深刻.教学方法也要具备多样性。我院新开设选修课,要经过课程申报(包括课程内容简介、学时分配、课程意义及教学手段等内容)、个人资格审核(学历、专业等)、开课论述(课程申报的理由)、试讲(考核教师对课程教学实施活动的把握等)、学生公选(选课人数达到40以上)等环节。顺利通过前四个考核环节的教师,具备开始选修课的资格,如果学生公选环节未通过.该教师下一学期还有一次参与公选的机会。

3.教学内容

选修课课时相对较少.因此对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的要求不高.但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精选、重组、凝练和整合,做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有机结合。例如,《建筑艺术赏析》就是对中外古代和现代的建筑艺术做经典的筛选和整合,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有里程碑意义的建筑艺术。同时也向学生介绍现代典型建筑风格。让学生对建筑艺术有一个“史记”性的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4.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以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提高其能力。例如,笔者在学院小学期开设的《社交技巧入门》课程,以“寻找自己”为授课切入点。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社交能力重新鉴定。利用学程短,课程集中的特点.建立自由组合的陌生同学社交小组,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开始学习并实践与陌生人的交往。

5.考核制度

我校选修课的考核制度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性质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理论型的以论文为主.技能型的以出成果为主。其他可采用随堂考试的形式进行。无论是哪一种考核制度,都是对课程教学成果的验收,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提高。

二、选修课开设及实施的经验

1.丰富选修课程类型及内容

丰富选修课程的类型.既要有专业素质的拓展和延伸的深度课程,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课程。笔者以为尤其要注重人文素养的提升.毕竟民办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较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如果能将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融合在一起。实现人的整体进步,相信民办院校的选修课设置将成为一道风景线。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学校相关部门要加大选修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通过有效的途径如将选修课教学改革等纳入教师考核中.使教师意识到选修课的重要性。

3.提高学生对选修课的认识 学生作为选修课的主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选修课开设的种类和授课的效果.因此必须提高学生对选修课的认识能力。一是了解选修课开设的意义。选修课作为知识和能力延伸或拓展的课程,是在就业挑战中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二是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4.深化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课程内容的改革.选修课内容要精挑细选,从培养能力。丰富知识为出发点,对课程内容的设置进行合理而有效地安排。课程内容在讲授的过程当中要具备相对独立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最重要的还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把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融为一体。

5.完善选修课的管理制度

所有问题的良好解决.根本上要从管理制度上入手。首先.要加大选修课开设的管理力度。我校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应该引入激励机制,让教师有更高的热情参与选修课建设。其次,要不断研究选修课开设的合理科目及比例,使学生有足够的选择空间。第三,要加大教学过程的监管力度。对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质量进行考核.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协同任课教师及教师所在教研室进行研讨,制定合理的方案,使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都有所提高。第四.加大对选修课内容及意义的讲解。使学生在选课之前了解课程的内容及意义.避免选课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篇2

随着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正在经历着这场变革,并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向前推进。它以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内容、新的目标、新的评价等强烈冲击着现有的师范教育体系,使高等师范(以下简称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作为高师音乐学学科的核心课程、基础必修课程,它在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师资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几十年来,我国承袭原苏联的教学体制结构,一直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记为载体的被动教学形式。加上又存在该课程与其它音乐理论课、人文类课程以及社会生活联系贫乏的状况,难以使该课程的教学在培养音乐新课程所要求的新型师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笔者试图依据音乐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总目标以及教学领域的整合与拓展,结合《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课程性质与目标,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个人观点和看法,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照。

一、更新教学观念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摇篮,作为主干课程、核心课程的《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在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与鉴赏水平以及音乐理论素养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笔者认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是发挥该课程教学效力的前提条件。

第一,确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与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有机联系”的观念。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普遍滞后于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尤其是缺乏与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有机联系。这就导致很多课程的教学脱离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大小与质量高低,音乐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与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第二、确立“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的观念。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功能,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了,成为知识的“接收器”,抹杀了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而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不能只注重教师的教,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和扩展学生参与、思考、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动思维、积极探讨的活跃状态。这样的师生互动局面必定能使西方音乐史这样的“史”课活起来,教学效果也相应得到提高。

第三,树立“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观念。以往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四十五分钟独角戏”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今,教师们意识到音乐史论课程的教学也需要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单一的教学方法只会造成教学效果的衰落。为此,笔者建议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如综合、灵活地运用聆听法、多媒体教学法、实践体验法、欣赏法、阅读法、讨论法、发现法、多学科、多视域交融法等。只要学生欢迎又能提高教学效果的就该大胆采用。

二、扩展教学思路与教学视域

长期以来很多高师音乐系科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要么仅仅局限于作曲家和音乐作品的介绍;要么囿于传统思维模式,把《西方音乐史》教学限定于西方音乐历史本身的领域与范畴之内,教学呈线性模式,割裂与其他边缘学科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显然,这种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无法达到《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课程目标,也不能培养出胜任音乐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因此,笔者认为应在《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课堂上扩展教学思路与教学视域。

殊不知,一部音乐史既是音乐形态发展史,更是人类社会的情感史;既要研究音乐艺术的社会意义,也要研究音乐艺术审美价值的意义。因此,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就应在文化史、艺术史的大背景下审视音乐风格的演变,认识各个音乐流派,领略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也就是说,在讲授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音乐自身形态的发展变化,而要把这种变化放在其生长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的大环境中来考察,把各种影响音乐发展的思潮、事件、观念等因素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待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全貌。

此外,西方音乐史的教师应跳出单纯以“史”论“史”的局限,做到多种相关学科的融合。如将美术、文学、哲学、风俗学以及社会学等内容适当引入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如聆听现场音乐会,参观各种艺术展览活动、名人故居、历史博物馆等,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

三、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音乐教育人才,应以基础教育音乐新课程对教师所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高师音乐院系音乐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其在教学中必须体现“师范性”,即重全面、厚基础而不求其精,重素质、厚创新而不求其深。因此,笔者作为一名教授《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教师,认为该课程的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即既要符合大部分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的现状,又要有利于他们将来能自如应对音乐新课程的教学。

(一)教学内容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一门博大精深的音乐理论课,涵盖了从古希腊至二十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赫赫有名的作曲家层出不穷,经久不衰的音乐名作浩如烟海,各时期、各流派的音乐风格精彩纷呈。可见,如此卷轶浩繁的西方音乐历史、浩瀚无际的音乐作品、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都为教师挑选出让学生做出审美观察和反映的音乐作品提供了巨大空间。然而,在西方音乐历史的长河中某些作曲家或作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由于时代久远以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诸多音乐表现手段复杂多变等原因,很难让初次接触他们的学生立刻产生审美反映。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该作曲家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背景、人文环境,并借助相关的姊妹艺术(如美术、建筑、雕塑、诗歌等)帮助学生了解该时代的风格特征,进而使学生产生对该作曲家及其作品的审美体验。例如:当讲到巴赫的赋格曲时,可以先让学生感受同时代建筑和美术的风格特征,以此加强他们对复调音乐的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产生对复调音乐的审美体验,领略巴赫作为复调音乐大师的独特魅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运用现代手法表现古典音乐的录像帮助学生获得审美理解,提高审美体验能力。例如:迪斯尼制作的一张《幻想曲2000》,其中将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配上色彩斑斓的线条,使得原本高深莫测的复调音乐在流动的线条中变得异常形象、生动。此时的学生在充分感受音乐音响的形态时,也逐步体验到其中丰富的内涵,并从音乐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高度统一中品味音乐,产生审美愉悦,获得全新的音乐审美体验。

(二)从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角度出发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大部分教师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以时间线索为脉搏,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一直讲到20世纪现代音乐。在此过程中会碰到大量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内容、形式、体裁、题材都非常广泛,而且又具有高度专业化的作曲技巧,如和声、复调、配器、曲式结构等。由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为薄弱、音乐涵养不深以及音乐分析能力不强的缺陷,在接触到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大型奏鸣曲、歌剧和交响曲时,必然会出现听不懂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倡从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角度出发,先给学生讲解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短小抒情的钢琴小品、艺术歌曲,再到大型套曲、奏鸣曲、赋格曲、交响曲等,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之后再回溯到18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甚至更久远的时期,最后进入到20世纪的音乐。这样由简到繁的安排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逐步得到增强。与此同时,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审美品味、艺术修养以及理论素养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这些正是作为一名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四、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课程目标要求该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大量西方音乐文化知识,还必须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论文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西方音乐史的教师在教学中只会运用“ 填鸭式” 的讲解方法向学生灌输音乐史的知识点,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最终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应音乐新课程的教学。因此,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采用多学科、多视域交融法

多学科、多视域交融是将西方音乐史与相关的文化、艺术领域结合,例如音乐与文学、诗歌、舞蹈、宗教、美术、电影等,借助这些相关文化、艺术等领域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便于学生从多方位了解作曲家、作品,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而且让繁复艰深的音乐史这样的“史”课更为生动、鲜活,易于学生接受。这样的教学使“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音乐文化”的基本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以至于将来能把它贯穿到音乐新课程的教学中。

(二)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法

西方音乐史的教学内容和范围既庞大又复杂,包括数不胜数的作曲家、不胜枚举的音乐珍品、悠远漫长的历史跨度以及纷繁多变的风格流派等。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若能灵活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围绕特定内容展示丰富的文献资料、图片信息、乐谱和音响等材料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讲授“中世纪音乐”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此时期代表性的教堂建筑图片,如巴黎圣母院、圣斯提凡大教堂、圣马可大教堂、比萨大教堂、科隆大教堂、米兰大教堂等建筑。这些壮观神圣、凝重深邃的建筑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震撼。与此同时,配合播放中世纪的奥尔加农、经文歌等。学生在多种感官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对中世纪音乐的立体的风格印象,从而充分感受到中世纪基督教音乐文化的灿烂辉煌。

(三)尝试实践体验式方法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的教学离不开音乐作品,在强化学生对音乐作品听赏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尝试演唱或演奏作品。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早期复音音乐的认识,除了给学生聆听奥尔加农、第斯康特及经文歌等多声部音乐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分声部演唱。通过亲自参与演唱的方式加深对早期复音音乐的印象、认识与理解。在接触到各种音乐体裁时,如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学唱的方式感受它们的风格特征、思想内涵等;像钢琴小品、小奏鸣曲这样的器乐体裁也是音乐专业大部分学生容易把握的,可以鼓励学生演奏作品获得对该作品及其创作者的深刻认识。这与音乐新课标提倡的“重视音乐实践”的教学理念是相符的。

(四)多采用讨论式、互动式方法

讲授法是音乐史课最常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单纯的讲授法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倍感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此,教师在讲解的同时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善于采用讨论式、互动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谐和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这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学习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以后会自觉地将这些教学方法运用到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教学中。

结语

在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多个年头的今天,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向纵深发展。《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史论课程,作为教授该课程的教师应充分挖掘其培养人才的内在功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不仅体现了音乐新课标的课改精神, 也是当前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金亚文主编.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3:23―113.

[2].高师西方音乐史教学的优化途径[J].中国音乐,

2007(3):96―98.

[3]李晶.西方音乐史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音

乐探索,2007(4):107―109.

[4]周炜娟.重新审视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史论课――《西方音

篇3

图纸是工程界的语言.建筑制图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门语言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只有让学生对专业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没有认识的欲望,实质上就是没有教育”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重新设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信息化教学的实践

将现代教育技术和情境教育法结合起来(如图1所示),是笔者一直在探索的教学改革模式.希望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合理运用,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将沉闷的课堂变得活泼起来.

1.借助建筑作品赏析.创造情境

建筑制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要学好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或者通过后天的练习.逐步具备这种能力。但是这种想象不是凭空想象,需要有实物为依托.是从实体到三视图.再从三视图到实体的一个逐步累积过程第一堂课.尤为重要。告诉学生这门课很重要.或许学生会被动地接受.但不论是课堂气氛还是教学效果.都不会令双方满意。

借助f1ash软件.制作一些欣赏片段.如中国各省份的标志性建筑、奥运各场馆的建筑风格、中国民居五千年的变化、世界桥梁之最、建筑奇景、美丽校园等等,让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去感受.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看着雄伟壮观的建筑造型,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大家被千姿百态的建筑所释放的美,震撼了!“当技术实现了它的真正使命.它就升华为艺术”.这是德国建筑大师密斯的名言适时告诉学生.他们今后也有可能运用大学里掌握的技术.创造如此美丽的“艺术”时.会让他们由衷地生发出一种职业自豪感。

趁着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悄悄将屏幕转换为名人及其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一个成功的建筑师(如贝聿铭)他的作品.他的理念,他的团队、他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对自己的要求.学生从一开始惊叹的情绪中.逐渐转为感动.进而被感染和触动如果能够从学生的语言或者肢体语言中感受到这些变化.那么说明学生已经融入了老师创造的情境之中!

2.借助多媒体演示.模拟情境

建筑实体是三维的.而我们的建筑图纸是二维的如何能通过教学.实现这两种图形在学生脑海中的自由转换.是这门课程的难点之一——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所谓空间想象能力.就是大脑通过观察、触摸,以及实践经验得到的一种能思考物体形状、位置的能力。没有多媒体的时代,我们只能靠几个简单的建筑模型让学生去观察.甚至用切割橡皮泥的方法去辅助想象.现存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如图片、动画、录像等形式.模拟建筑物的造型和内部结构.以及三维立体如何展开成为平面形的过程。

3.借助现场拍摄.展现情境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冉仿真的模型和动画也替代不了建筑实体,只有走出教室,走到施工现场.让学生亲眼看到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亲自触摸到建筑实体的成品和半成品.才能真正将图纸上的平面图、立面图和现实世界的建筑物联系起来.从而提高自己的空问想象能力.找到读图和绘图时的感觉。

但是工程建设周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去工地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在这有限的时里.能看到的也只不过是建造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所以,每次去现场时.嬗过各种方法拍摄到各种形式、各种角度、各个阶段的照片和录像,编辑好以后.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是一个不错的补充让学生在阅读图纸时.能够有实物进行参照或者帮助想象或者核对自己想象的结果。

4.借助演示软件.描述情境

在讲授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前.向学生演示.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顺思路.将错误提前指出,使学生在绘图过程中少走弯路。但是课堂演示的时间短,学生能吸收的毕竞有限.实际进行操作时.难免还会遇到问题.虽然老师在课堂上演示过了.但是学生确实不可能一次就全部记住.所以老师往往在指导时会重复回答很多相同或相似的问题鉴于以往的教训.萌生了制作演示文件的想法.虽然网上有海量的资料可以借鉴.但是针对自己讲授的课程.只有自己了解重点在哪里.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的积累.知道难点在哪里。笔者尝试刚adobecaptivate的软件.将绘图过程制作成演示文件.然后发送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借助演示文档。重温课堂内容,尽可能自己找到解决办法这种方式解决了学生课后找不到老师的尴尬.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5.借助计算机绘图软件.体会情境

苏霍姆斯基说过:“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幢大房屋.那么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知识的建筑材料——砖头、灰浆等.把这一切砌垒起来的工作应由学生去做”。在观察、触摸之后.第三步就是实践——利用autocad和天正建筑绘图软件让学生绘制建筑图纸绘图的过程.实质是对制图基础知识综合应用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不光是对绘图软件的一个熟练运用.更是对今后工作的一个体会:体会作为一个绘图员需要的细致.体会作为一个管理者需要的敏锐。能发现问题,前提是能渎懂图纸.所以.绘图的过程不仅仪是i孳,更是伴随着思考、改进和创新。

二、信息化教学的效果

实践证明.通过这一系列信息化元豢的引入,学,l的学习热情始终饱满,求知欲很高,课前课后郁有很多同学追着提问,上课的互动也很多.学生会提问.会质疑,会争辩,这些都说明学生已经从被动接受开始转为主动思考r更让人欣喜的是,学生埘自己的要求也提高了,对自己手工绘制的火作业或者计算机绘制的建筑图纸.会一改再改.精益求精..更有共者,部分学生在假期回家时.会将自己的“作品”带刚家给父母欣赏,其珍惜度和自豪感可见一斑。

三、信息化教学的探索

当然.在该课程上探索的脚步远未停止,课程的学习,不能仪仅局限在课堂内.要给想进一步学习的同学提供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学习环境。构建建筑制图课程系统(如图2所示)的目的在于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1.构建网络教学数据库系统

随着教学素材的积累.将各类教学资源组织起来.进行分类和管理显得非常必要..网络教学数据库系统可以实现对各类教学资源的管理,如图片、声音、影像、动画、课件等.也可以支持各种素材文件格式,包括swf,html,jpg,avi,doc,pdf等等。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建立各种不同的数据库:将模拟动画放入模拟图库中;将现场拍摄的照片和录像放入实物图库中;将用于教学的建筑图纸放人建筑图纸库中;将网上让学生自测练习用的试题放入试题库中同时,可以实现对数据库中的素材的增加、删除。查询、列表、上传、下载等功能.

2.教学方式模块化

篇4

前言

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感染力,取决于它综合运用建筑的艺术语言(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等)构成的意境,以引起人们的共鸣、联想。而装饰是建筑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建筑的风格特征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建筑装饰,由此可以看出装饰艺术在传统建筑中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各种装饰手法要依附于建筑的基本构件来表现,而窗就是承载这些装饰的最为重要的界面之一。近年来东方主义复古风在世界掀起,使传统窗式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中国传统窗式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审美等很多方面相结合,这种中国建筑中独有的风格和式样,不断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它的精美绝伦的装饰功能,对于不定性空间的创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借景寄情,意境创造等都能给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一些新的启示。就目前我所能查阅到的资料来看,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成果。传统窗式本身属于建筑的一部分,在传统建筑中称为小木作,所以在建筑学上对其有一定的研究。无论是从建筑史,建筑的营造技术或者是从建筑装饰方面都有一定的篇章提及到传统窗式,而把这种传统窗式作为单独的对象来研究只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而且并不完善,现代室内设计多数把传统窗式当作一种符号应用于现代设计中,而对传统窗式的文化底蕴的研究及其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启示相对比较欠缺。本文就对中国传统建筑窗式做主题,从其古展状况、现代研究状况以及它在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来综述。

一、古代建筑窗式发展状况

窗(window);(1)“窗”本作“囱”(cong),小篆字,象天窗形,即在屋上留个洞,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后来灶也叫“囱”)。后加“穴”字头构成形声字。本义:天窗。(2)同本义。也作“囱” [window]。泛指房屋、车船上通气透光的洞口。各种著作中各有表述。《说文》:囱,在墙曰,在屋曰囱。《考工记・匠人》:窗,或从穴。四旁两夹窗。王逸《鲁灵光殿赋》中注解为:“窗助户为明。” 天窗绮。《论衡・别通》:凿窗启牖,以助户明也。归有光《项脊轩志》: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北朝乐府《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明・魏学《核舟记》: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以上是古代最早时期对窗的定义,但仅仅只限于对窗本身的功能而言。真正让我们见到建筑窗式具体形象的还是通过汉代的明器。汉代明器再现了当时房屋的真貌,我们可以看到位于立柱之间的落地窗和上下分为两段的窗等等。而到了宋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了一个。当时,朝廷颁行的《营造法式》记载了宋朝建筑从总体形象到内外各部分的装修式样。窗式也从此开始被列为“小木作”部分。通过《营造法式》可以告诉我们宋朝建筑的窗式形式多样,装饰华丽,已成为建筑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后明清两朝留存至今的建筑向人们展示了当时建筑窗式的大量实例,使原本具有实用功能的窗成了建筑装饰的特点,成了表现建筑人文内涵的重要部位。通过对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显示,古代对于传统建筑窗式的研究只停留在窗式本身,或者是以时代描述性的文字进行记录,全面性、系统性、深入性的研究资料还是比较缺乏的。

二、现代的研究状况

现代中国对于传统建筑的研究可以说是比较完整的,并且从更加细致的角度去发现建筑背后的文化和审美。多种资料着重于从中国文化底蕴和审美角度去探讨中国传统窗式,如楼庆西说编著的《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王抗生《园林门窗》,彭才年,翟利群,马本和,《中国传统建筑门窗》等。有部分文献书籍是在谈论建筑窗式的同时提及到了它的装饰性,但并没有更加深入透彻地去研究传统建筑窗式的装饰内容、装饰工艺、装饰材料以及政治、文化、经济、宗教、地域等多方面对其的影响。例如,有些研究窗饰的文章中只单纯地针对窗饰的形式、色彩、雕工工艺几个方面来阐述,停留在研究窗饰中“饰”的这一表面层次中,并没有深入细致地去剖析窗饰与窗的关系,没有将承载这些装饰的最为重要的界面之一 ――“窗”交代清楚,更没有细致的去分析当时的文化背景、生活水平等因素对窗饰的影响。另外,在探求传统窗式之美时,并没有将其深化到同现代设计相结合。只有将中国传统窗式这一艺术形式作为现代装饰的一部分,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去才能有新的活力前行。

三、建筑窗式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窗的实用功能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集装饰功能和实用功能于一体的中国传统窗式却因为建筑材料和建筑方式发生变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从现代装饰设计的角度来研究中国传统窗式,目前的理论还比较缺乏。近几年大多数研究人员都是将目光集中在室内设计中传统窗式的运用研究中,没有深入全面地去将传统窗式在现代装饰设计中涉足的领域扩大,黑川纪章曾说:“不要只把看的见的东西作为传统搬到现代建筑中来,而要注意那些眼睛看不见的东西”。那些眼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固然重要,可是隐藏在其背后的文化,审美,生活方式等等也是要值得思考的。

众所周知,窗户不仅是一种表情,甚至是一种精神的表达。有篇报道至今记忆犹新:二战结束后,战败的德国千疮百孔。一个外国记者在柏林市区闲逛时,发现那些家徒四壁的德国居民,家家个个窗台上摆满鲜花。记者感慨: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民族,他们一定会创造奇迹。果真,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崛起,记者的观察是敏锐的。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先的生命窗消失了,存在人们生活的窗只有空洞的建材展现。对传统建筑文化也要加以创造,并简约化,这样才能设计出有中国文化神韵的现代建筑。建筑传承传统文化的延续,就是要建筑设计师们在建筑设计时要多方面考虑,既能采用现代的材料,但又能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表现地域特色。真正的中国建筑必须基于建筑师对于传统和今天的中国人的社会生活、行为准则的深入理解,弄清楚传统建筑当中优秀的成分与今天的人到底有什么关系,与今天人的精神状态、生活水平有什么关系,这些理解和判断最后要反映在建筑的形式上,这样的建筑才能称之为现代的中国建筑。现在,外国的建筑文化在我国渗透的面积越来越大,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外国文化,并不失去中国文化?

中国地域广阔,传统文化也不拘一格,所以在传承民族文化时,也要考虑地方文化特色。即使我们的建筑做到了民族风格,但也不能忽视与当地文化结合。像成都的清华坊,在做中国特色民居方面很有代表性。但它在成都做的是江南民居风格,如果能结合当地的巴蜀文化就更有特色了,当然这对设计者来说是个难题。那些我们称之为好的建筑,无论是中世纪的、封建时代的或原始时代的,都是对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有准确理解和表达的建筑。好建筑一定是表达了当地的社会发展和人类争取自由、争取更加完善的生活环境的努力,或者说,在重新定义人和物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有所建树。只有这种建筑才能帮助我们认识人类的历史,如人类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生活,人怎样看待自己等等。

四、结语

中国有着自己很优秀的文化,建筑装饰上也有很多可供后人学习和模仿的长处。在全面学习前人对中国传统建筑窗式的发展、形式、装饰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要从窗式发展时代特征、不同地域特征、装饰内容、装饰色彩、装饰材料等方面系统研究和分析,能够为以后的艺术工作者提供一个很好的理论依据。同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要勇于创新,在对传统建筑窗式的装饰性有了深刻理解以后,讲其元素进行抽取,信息进行捕捉,灵活地运用在各个设计领域当中……后人做的,只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中国传统建筑窗式发挥到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 学位论文:罗曼. 中国传统窗式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重构[D]. 广东:汕头大学,2009.6

[2] 专著、图书:潘谷西、何建中. 营造法式解读[M].上海: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5

[3] 专著、图书:楼庆西.《户牖之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1

篇5

首先,语文文本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中国的语言文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与政治、哲学、经济、文化等许多门类的学科融合在一起的,文本中许多作品其内容本身就蕴涵着人类相关生命的种种体验与思考,关联着人类生活世界的各方面,具有无限丰富性与复杂性。“文史不分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都说明了这一点。如,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成了人们百读不厌的百科全书;大家熟悉的《史记》,既是文学著作也是历史著作,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徐霞客游记》中用文学的笔触记述了大量的地理学知识。语文无限丰富,包罗万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就为大学语文课程对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热爱专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人文精神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教育心理学及有关学习理论的阐释也表明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提高专业的人文精神具有很好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心理成分。具有学习兴趣,会引发强烈的求知欲,使学习变成一种内心的满足,而不是一种负担。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围绕着专业方向来组织的,学习兴趣与专业兴趣密切联系。学生的兴趣是其知识、素养等方面因素在其外在选择上的综合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符合学生兴趣需要的,也往往是符合学生知识水平、文化素养的,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师有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但也同样有适应学生兴趣爱好的需要。大学语文教师利用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而主动对教学内容、重点等做相应的调整,使其更贴近学生的专业,突出其专业特色,是符合教育心理学及有关学习理论的,这也势必使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更具魅力,更能激起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第三,大学语文教学自身的不断深化也要求走与专业结合的道路,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职业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专业有机结合的措施

一是在教材内容的取舍上,教师要突出专业特色,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在目前还没有一种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的情况下,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爱好及需要来增删课文内容。如果教的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则可选取一些词句优美、富有音乐节奏感的篇章。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白居易的《琵琶行》、李商隐的《无题》、苏轼的《前赤壁赋》等文章,就可以补充一些古代的有关音乐评论等内容;如果面对的是美术专业的学生,则可选取那些画面感强、色彩明快、具有诗情画意的文章。如,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词等,还可补充一些古代文人(同时常常又是画家、书法家)的书论、画论;如果面对的是园林、建筑专业的学生,则可多选像剧作家李渔《闲情偶寄》中关于农林营造等方面的文章;如果是汽车专业的学生多选取结合汽车文化方面的文章;如果是旅游专业的学生就相应选取历史典故和地理方面的课文……这样以来,大学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从内容上渐渐凸现出来,相信这样的取舍一定会令学生兴趣大增。二是那些经典美文,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经典美文,学生都要学习。如,同是苏轼的《前赤壁赋》,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侧重在对语言节奏感、音乐美的把握以及“呜呜然萧声”的赏析与想象;而对美术专业的学生则重在对“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以及主客们“相与枕籍乎舟中”等意境的赏析与画面的描绘;同是《琵琶行》,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可把重点放在对“大珠小珠落玉盘”那千百年来不绝于耳的琵琶曲的“聆听”与感悟上;对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对“别时茫茫江浸月”那一种离别情境的理解与构想则又成了他们的重点;而对服装专业的学生来说,可引导他们由青衫进而对古代官服加以识别与再绘……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与热爱,定能为我们的语文课堂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富有创造精神的新天地。三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根据不同专业具有的专业特色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多性格外向、活泼、善表演,有很不错的音色和标准的普通话;美术专业的学生喜安静,善用色彩、画面来思维。如,教李煌的《虞美人》时,音乐专业学生可让其声情并茂美声清唱,极富表现力地把作者那种故国之思、昨是而今非之感唱出来,课堂一片悲寂。这一唱,意境全出,远比师生反复的朗读和教师仔细讲解更有效。如,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卫风•氓》时,教师可让学生想象女主人公各个时期(婚前、新婚、婚后)的着装,将其勾勒出来,来一次作品展示会,效果很不错。总之,我们要很好地挖掘和利用富有专业特色的教学资源,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他们的特长,为我所用,大胆地选取能发挥学生特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唱起来、跳起来、画起来。这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四是在作业布置及考核中可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方法,将专业与大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如“从XX文中看X时X地的建筑(或音乐、美术、服饰、园林设计等)的特点”等,学生可自主的确定研究课题便于查找、搜集资料。研究可以是小组合作也可以个人来完成,研究所得撰写成论文上交,既作为作业也作为这门课的成绩。学生已具备较强的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有较宽裕的课余时间,这为语文的这种作业及考核提供了方便。在长达近一个学期的学习、资料搜集后,学生都能交上一份较好的答卷。学生的作业内容各个不同,但他们对所钻研的问题都有较深的理解,能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展示了高职学生较为独特的思考与见解。因为有所得,学生对语文学习、研究也就更有兴趣了。

篇6

1.虚拟现实专业的专业特点及技能要求。虚拟现实技术具有超越现实的虚拟性,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作为一门先进的人机交流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视景仿真、军事模拟、虚拟制造、虚拟设计、虚拟装配、科学可视化等领域。制作人员在掌握基础的造型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软件运用实现与虚拟现实空间的设计制作,通过虚拟技术实现现实与虚拟世界的交流互动。

2.《设计素描》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设计素描》是设计类的专业基础课,在虚拟现实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相同的位置,为辅导专业学习,还开设平行课程:透视、五大构成、二维游戏设计等基础课,后续课程有CAD、图像处理、虚拟现实技术等专业核心课。

二、课程改革新的教学重点的修改

原有教学重点与改革后教学重点的对比。设计素描原教学重点为训练学生的整体造型能力和空间的表现力,而课改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工作技能,让每一个学科都辅助提高学生的技能的培养,让每一门课都不光是一门学科的训练,而是真实的与将来的就业择业联系起来,并与整体的制作流程相关联。

三、课程改革在教学方法上的设计改革

为了突出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教学思想,将原有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有益的改革,重点突出训练学生的形体塑造能力和空间的表现力,放弃一些艺术上的修饰,注重写实与空间运用上的创意。

1.以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将学院本专业正在进行的虚拟现实的项目引进课堂,与实训制作相结合,尽量同步进行,并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对设计作业进行检验,通过项目中的检验反馈教学设计中与表现上的不足。

2.表现技法方面素描表现与建筑手绘表现相结合。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按照学生的入学水平,从结构素描造型的训练开始,快速恢复和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画面的表现力,引入新校区标致性造型的设计项目,从表现和设计思维的训练两方面入手进行专业的教学。以校区场景画面的表现和规划为中期的教学内容,重点训练学生场景的表现力和空间的布局和空间层次的表现能力。后期教学,引入新校区外观的造型设计和布局的表现。重点训练学生的手绘建筑表现和建筑外观的设计能力。内容设计由浅入深,表现技法素描与手绘相结合。

3.成绩考核从学生的能力和项目的完成两方面结合考核。《设计素描》的成绩考核,以学生的能力考核为主要目的,从作业的完成情况、在项目中的检验情况及起到的作用和效果、平时课上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课上表现相结合,进行综合能力的评定。①作业的完成情况及在项目中起到的作用和效果。学生的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70%。学生的作业成绩评定分为课上作业和课下作业两部分,两个项目双向并行。课上师生共同进行数字校园的场景、标致物、新校区建筑表现的设计与表现。课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室内造型设计与家俱的简单设计。课下项目主动联系装饰装修公司的负责人,联系项目并进行项目的验收检验。课上项目通过数字校园的实训项目的制作与设计稿的采纳程度进行成绩的认定。②平时课上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课上表现相结合。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的认定,从学生上课时的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进行综合性的成绩评定,要求学生在上课时有一个积极的专业态度,有一种上进的学习心态,课上遵守相应的课堂秩序。在出勤方面,严格考勤,对迟到、旷课、早退学生进行量化处理,严格约束。

四、实施效果及改进措施

1.实施效果。在经历了两学期的课堂教学的检验后,对这种教学改革和项目制作教学的方法是肯定的,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高和教学效果也是明显的。通过这种项目制作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整个的设计素描的教学过程中,初步的接触到了虚拟现实专业的前期制作内容,通过基础课与专业的有益的相融,让学生更明确专业的工作流程和制作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篇7

关键词:现代艺术 设计 影响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一 西方设计对现代艺术的青睐是历史的必然

从工业革命开始,机器作为一种新的物质工具,逐渐进入了人类的生产领域。到19世纪,机器已经在西方成为了一种主导性的生产工具,展示了巨大的能力和影响。现代设计的先驱者试图找寻一种能够适合工业生产的美学而先后发起了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这是西方首次试图将艺术与设计相结合,但这两个运动仅仅将传统装饰艺术与手工艺相结合,并没有树立彻底而坚定的现代化生产观念。通过这两次运动人们发现摆在现代设计面前有的两大难题。

其一,在工业生产初期,相对传统手工艺制品而言,机器制造的产品显得十分简陋和粗糙,只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基本功能的要求,而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传统艺术无法给予工业产品以美的启示,传统的手工业大量使用植物和动物中提取出来的曲线装饰,这与工业化、批量化大生产方式相背离。传统艺术已经无法提供给工业化时代足够的养料。

其二,传统的审美观与机器生产相抵触。19世纪后半期新兴的艺术还处于萌芽期,古典写实的艺术观念统治欧洲几个世纪之久,传统的审美观念在欧洲可谓是根深蒂固,虽然在那时的工业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但古典韵味的沙龙艺术和精致的手工艺品还在社会名流中备受宠爱。传统的艺术是以二维画面表现三维空间视觉的具象艺术,展现逼真的形象和正确的透视,以具体的自然形象来塑造产品也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和法国的新艺术运动都提倡复兴手工艺与装饰艺术,并没有真正的将艺术与工业联系起来,新兴的工业生产急需找到一种适合自身发展的艺术审美观念,急需超越传统的艺术家以新的视野理解视觉艺术的内在规律。正如20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的艺术设计理论家里德在总结18世纪以来的艺术设计与工业发展实践时指出:“工业需要的不是平庸的装饰家,而是一流的艺术家。”很显然艺术与设计的第一次结合以失败告终,为了实现艺术与设计结合的这一理想,现代设计的先驱再一次开始了实验。事实也证明只有现代主义艺术才真正适合现代设计发展所需的一切营养,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对现代艺术的青睐是历史的必然。现代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给予了有力支持,现代艺术对艺术形式、色彩的探索和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了现代艺术设计。

二 机器文化的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1 现代设计几何化的基调

将塞尚视为现代派艺术之父是艺术史的一个共识,他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是艺术史上第一个摒弃对自然物象外在形态的再现而探索事物本源并用几何形元素解析自然。追求“事物本源”是对“本质主义”的认同,就意味着这种艺术比印象派绘画更加接近近代科学观念。遵循着“绘画是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观点,塞尚在艺术创作中不迷恋物象的色彩和外形,只探索存在的稳定性和结构性,以反思代替经验,在反思中形成的量感和结构的逻辑必然使他的艺术走上抽象的道路,给持续半个多世纪的现代主义艺术定下了基调,也留下了现代艺术设计美学的火种。

塞尚开启了艺术研究和实践的新途径,但却被毕加索的名望所淹没。作为全新的、独立的绘画语言,立体主义被评价为自文艺复兴以来最重要、最完整、最激进的艺术革命。立体派的绘画开始脱离了现实,这是西方艺术的一个重大变化,对于欧洲艺术传统写实的方法和观念已经传承了几百年,即使是有别于传统的印象派也是以再现自然为目的,这些创新与探索都没有立体派来的彻底。立体派的艺术观念开启了现代艺术形式创新的历史。在艺术史上,毕加索是艺术由具象走向抽象的转折点。在毕加索的带动下立体主义热衷于提炼反映世界本质的基本艺术元素――几何形。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进一步分解了在塞尚那里继承的具象特征,并将重视构成这一优良的基因继承了下来,画面中打破了单点透视的束缚,从新建立了一个新的几何形组成的平面世界。在新的世界里开始探索新的结构,几根线条经过组织又呈现出另一种支撑与依赖,进一步追求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第一次将机械形式和法则应用到艺术创作中。1909至1911年间立体主义受机器形式和科技观念的影响,从机械装配中汲取了一系列基本元素,对于色彩、形式、结构都提出了具体的分析原则。如《吉他手》几乎是一个水平线和垂直线的结构,就像是一座用玻璃、钢筋和砖块建造的现代建筑。以毕加索为首的立体主义完全抛弃了传统的美学观和艺术观,开创了审美趣味的新时代。他们的艺术创作和成就广受社会的赞誉。当传统手工艺的自然主义表现形式无法应用在机器生产中时,以毕加索艺术探索引导的抽象表现形式成为能与机器生产相配的造型元素。源于工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立体主义抽象的、几何化的形式展现出类似于数学的结构和秩序,直线与几何化的曲线形成的美感正是工业生产所需要的。

2 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为伍的精神支柱

未来主义者艺术化的赞美了20世纪的机器与速度,为日后设计形成机械美学和工业技术艺术化思想给予了精神支持。安贝尔多・波菊尼在1910年创作的《城市的上升》,没有哪个作品比它更形象、更全面地呈现现代主义艺术和现代工业文明的根本精神了,正如河清所说“上升吧,城市!那用钢、水泥、玻璃等现代材料堆砌起来的城市,代表着现代人的骄傲,向上,向着上帝的居所上升。”(注)城市在上升,体现了现代人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想。运动感正是波菊尼在此画中所致力表现的。运动表达了未来主义者改造世界的意志和现代生活的速度。这幅画成为向旧世界的挑战书,新世界是机器与技术、速度竞争的时代,未来主义者还反对一切形式的艺术传统,认为是工业时代的技术成就给了艺术创作以灵感。这与赖特对机械化及其美学潜力的乐观态度相一致,赖特认为尽管机械使设计趋于简化,但能揭示材料的真正特点与美感。艺术家应抓住具有创造性的机器力量,机械在人类文化中占据以前各种艺术作品所占据的地位。赖特呼吁掌握机器的艺术潜能,这一观点在美国和欧洲广泛流行并逐渐发展成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信条。未来主义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了建筑和平面设计方面,在版面设计时违反常规的编排规则由此产生了一种像绘画的印刷板式――自由印刷板式。在自由印刷板式中,文字不仅仅是表达内容的工具,而且成了视觉传达的信息要求和构图素材,可以自由安排,自由变化。在同一版面上可以有多种油墨色彩与字样,用动态的、非直线的构图以及不同的色彩和字样可以传达意义。如斜体字代表快的印象,黑体字则代表剧烈的噪音。

由于有了科学进步的思想,文明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艺术开始朝着更加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方向发展。传统的艺术观念逐渐被抛弃,新的理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产生并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科学、民主、自由这一西方文明的根本观念被提到了新的高度。

3 抽象艺术对现代设计产生最直接影响

绘画艺术对艺术设计产生的影响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早在1907年,荷兰画家蒙德里安在描绘树与自然景色的画作中就已经表现出了抽象特征。到了1914年,在立体主义的影响下,他进一步简化绘画语言并开始使用垂直线和水平线。在1918年至1920年间,蒙德里安的作品中已形成有黑色、白色、三原色以及最简单的矩形构成的画面,这就为抽象主义艺术语言转化成建筑的形式提供了可行的原型。同一时期在万・陶斯帕设计的房屋模型中可以看到矩形片状物层层叠叠构成了形式感极强的建筑样式。在里特维德设计的施罗德府和乌德勒支住宅中,这些荷兰风格派最典型的代表作中都体现了立体主义的影响。里特维德的作品中由光洁的板片、横竖线条的穿插与大块玻璃的错落组成的简洁立方体建筑几乎就是蒙德里安绘画的立体化。总之抽象主义的表达方式以及构成美感的创造给正在寻求简化建筑风格的设计师以极大的启发,进而引起了设计领域的现代主义运动。

抽象艺术使色彩得到了彻底解放,色彩成为艺术设计中自由运用的重要语言。在野兽派绘画中,色彩得到了自由,但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讲,色彩仍依附于自然形态之上。但是野兽派和表现主义对色彩的夸张运用给抽象艺术极大地启发,使色彩在抽象艺术中才真正得到了解放,同时色彩成为一门超越学科界限的科学,并开始广泛的影响设计领域。色彩的解放起源于马蒂斯,虽然马蒂斯对色彩的使用是主观感受的大胆夸张,大量平面化的鲜纯补色并置创造出快乐、单纯、强烈的色彩效果,与野兽派不同表现主义也大量使用纯色但大多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恐惧与反抗,相同的色彩形成了不同的色彩关系使感受截然相反。

真正赋予色彩自由的是康定斯基,他对色彩的敏感早在俄罗斯的儿童时代就已经被启发了,信筒的淡黄色、有轨电车的天蓝色、圆屋顶的金色和墙面的中黄色在他的作品里都有体现。主题彻底的消失了,因为康定斯基后来所说主题很可能成为“障碍”。作为“青骑士社”的核心人物康定斯基总结出一套抽象艺术的理论,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也为艺术设计从现代主义艺术中吸收营养建立了桥梁和纽带。艺术的目的是使观众对即将开始的新的精神境界思想有所准备。例如,他在写的《论艺术的精神》一书里认为,强烈的黄色象征着活泼好斗,橘黄色像教堂的钟一样清脆响亮,而绿色象征着自命不凡和消极被动。康定斯基第一个系统的分析色彩本身所表达的情感和视觉传达信息,将理性与感性相结合,为日后色彩的科学研究开辟了新思路。随着康定斯基在包豪斯的执教,他所提出的理论被带到了包豪斯,又经包豪斯传播到了世界。康定斯基在授课中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几何图形与色彩,努力找寻既可以充分表达感情又不失理性控制的表达方式,从而用有限的图形和色彩传达出无限的可能。

现代艺术设计的成功也佐证了现代艺术的价值。现代艺术为现代设计指明了方向,或者说正是现代艺术的变革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设计风格上必须改变僵死的设计风格。设计要跟上时代的节奏,将人作为尺度,充分尊重艺术创造方式,使机器生产对人而言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将我们的生活世界由机器化世界重新带回到一个人性化世界。因此,现代设计既要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又不能一味依赖技术。现代艺术为艺术设计指明了方向,或者说正是现代艺术的变革为艺术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西方现代文明强调民主、自由和对个体的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力得到释放。西方现代艺术在现代文明的构建中成为急先锋,使在艺术创新的理念、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对几百年来古典艺术所遵循的法则给予了彻底否定,同时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思想、审美内容、审美形式的艺术样式。西方现代艺术在形成共识之后,必然对艺术设计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项目论文,项目名称:西方现代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与借鉴研究。

参考文献:

[1] 孙佳祥:《现代主义绘画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 周宏智:《西方现代艺术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年版。

[3] 席跃良:《西方现代设计赏析》,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年版。

篇8

一部中国史,是一部中国文化积淀和传承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包罗万象的理念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了近五千年。作为一名中国人,如不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自觉,去内省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必将成为迷惘而失落的一代。同时,中国要想雄立于世界之林,必是凭借文化的崛起去包容、去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将现代与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当前社会转型期每一个中国人所承担的责任与追求的目标,更是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们所秉执的首当其冲的付诸于实践的理念。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历史教学,从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与适应力,是我阅读了有关书籍之后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我将一些浅知陋见陈述如下:

一、深入挖掘,学生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之知识

知识是文化的一个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知识宝藏。这一点无处不体现在中国历史教材每一个历史时期讲述完后的“文化”课时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这些知识,组织学生思考、探讨、交流,最大限度地汲取这些文化营养,充裕自己的头脑,以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现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适时的启发。

如讲到“文字的演变”时,书上列出了从甲骨文到大篆体的“马”字的演变,在此可引导学生思考:在此期间文字变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不难发现,原先曲折象形的线条逐渐被拉平,方形圆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文字的象形程度降低。同时,教师可列举出更多的文字来说明这一变化特点。

讲到古代历法时,可让学生背诵至今沿用的24个节气,辅以农业生产安排说明,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让他们认识到古今文化并非割裂,而是有继承性的。

又如在教学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时,可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孔子的言论,让他们意识到古代圣哲的观念至今仍有教育意义,摒弃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一大损失。

二、拓展延伸,教师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之要点

关于传统文化,教材中并无专题讲述,很多传统文化之精要需教师在讲解中有意识地加以渗透,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状况点点滴滴融入一章一节的授课中。

如讲到春秋战国诸子学说时,可引言:这一时期的百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是儒、道学说的萌芽,之后历代思想家对其不断补充、阐述、辨析,使儒、道学说得以充实和发展。

如讲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时提到的“中医”,教师可阐释: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医学、医术,中医里运用的一些观念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同传统文化是一致的,它跟西方的医学、医术不尽相同。当今社会,随着西医在国内的引进和传播,传统中医的精华逐渐被国人所抛弃,这是令每个从医者深思的事。

如讲到古代书画艺术时,可补充:中国传统艺术注重写意,即注重得意忘形或得意忘言,关注字体、人物的个性或作品的思想性,这是同西方对艺术的写实所不同的一种境界。

又如讲到明代北京城的布局时,可揭示:这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建筑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皇帝是一切政务和权力的中心,在整个封建社会长河中,皇权巩固则社会稳定,皇权旁落则社会动荡,以皇帝为中心的观念已根植于中国普通民众的心中。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补充和揭示需教师辅之以阅读相应的书籍与材料,教师要有“一桶水”方可满足学生杯水求知的渴望。

三、品评分析,师生共鉴中国传统文化之作品

文字与图案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一观古人之生活样式及社会场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字或图画数不胜数,除去那些折射着人性光芒的思想典籍之外,为数较多的便是不少渗透着个性与思想的艺术作品。古人素有不为艺术而艺术的传统作风,他们习惯且善于把自己的感受与观点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断提炼自己的品性,提升自己的人格,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中国历史教材展现了为数众多的古往今来的国人的艺术作品,文学、绘画、书法、雕塑等,无不显示了泱泱中华繁荣而灿烂的艺术史。有意识地对这些作品进行品评与鉴赏,继承已逝去的艺术家们的传统个性,是使中国传统文化之光辉继续发扬光大的前提,也是充实和活跃历史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

如秦汉时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魏晋南北朝时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顾恺之的绘画作品、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句、宋朝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清朝扬州八怪的绘画作品等,均可作为课堂师生共鉴的材料。鉴赏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表现方法去品评、赏析,而且要激发学生思考作品本身所蕴蓄的内涵和作者的创作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而深邃的,几本初中中国历史教材无法将其全部涵盖其中,只能将初步的历史文化现象展现于师生面前,更多的需要读者自己去揣摩与搜寻课外阅读材料,进而理解、消化、整合、升华。作为教师,应率先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触摸中国传统文化之脉搏,形成自身的传统文化之品格,以应对当今瞬息万变的各种文化现象,推动新的一代以自身的文化品性去创造中国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历史的脉络与思想的线索———兼评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内容,林存光,《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7年02期

[2]张庆;论中学历史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左玉河,李文平;近年来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5年03期

篇9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3)01-0076-05

在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中文学科内容的教育,已在许多大学里形成课程体系和规模,中文课程的设置和开设在大学人文教育中起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大学管理者认识到了中文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目前一些理工类大学里的中文课程教育存在着质和量参差不齐、认识不到位、投入少等问题,有的学校开设了中文课程,但只是单纯开设几门课,管理者们在思想上并没有真正重视中文课程的作用,学生选修几门孤零零的课后,没有后续课程、提高课程,没有系统地将中文纳入学生素质培养体系中。这就导致大学生们在文理分科、专业划分的影响下,很少接触阅读欣赏、写作等中文相关课程,没有系统中文课程的设置、缺乏专业教师的引领,学生接触社会科学类知识少,不会写或犯怵写文章,专业论文也写不好,造成很多问题。久不接触中文学习及应用,势必会出现读写能力的退化、对阅读与写作不感兴趣,会造成语言表达的障碍。就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说,如果很少受到来自蕴含丰富情感与思想、对社会人生认识深刻的文学作品的熏陶,学生容易沉浸在自我封闭的圈子里,对社会、他人的冷暖很少关心、理解,会造成人情冷漠,自私利己,情商的缺乏会导致理解能力、交流能力、同情能力欠缺。

学生客观的不足和主观的需求,提醒教育者要正确认识中文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实把教育目的落到实处,科学地对待中文课程教学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发挥中文课程的作用。

如何使中文教育不流于形式,使中文教育内化为素质教育成果,使中文教育承担其应有的责任,是我们应该探讨的。

一、中文课程教育概述

当今大学越来越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倡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培养具备全面素质能力的高质量人才。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意识的建设者,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理想目标。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生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即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的传授和环境的熏陶实现对受教育者启迪心灵、塑造人格、提升境界的教育目的,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一种内在的品格。人文教育往往通过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人性中的真善美、假恶丑,辨明是非对错,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大学对社会一般价值的引导作用主要是通过高校师生所展现出来的人文素质对社会的影响来体现。对人文学科的重视不仅仅是高校内部学科发展中的平衡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全社会公民素质如何提高的问题。

大学里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发挥中文类课程(大学语文、传统文化、古典诗词艺术欣赏、现代文学欣赏、外国文学欣赏、应用写作等)的独特优势,对培养全面、优质人才是必须的。中文课程包括了古今中外的文学、文化等知识。 “它的课程性质可以直接间接影响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所必需的情感、意志和思维,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引导、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正直为人。……其教学内容立足于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启迪智慧、活跃思维、优化知识结构、培养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塑造健康美丽的人格和个性”[1]。

鉴于一些学生中存在着使用母语能力退化、素质能力片面、文化荒芜精神空虚的现象,开设中文课程可以从中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获得安身立命的真谛,人文精神之用,可以丰富、美化、淬炼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人生智慧和审美趣味,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民族的凝聚力。

二、中文课程教育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评价狄更斯、沙克莱等作家时曾说:“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在自己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2]恩格斯认为,人们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3]。不论学习哪个专业的青年学生,都应当读些文史书籍,这对提高思想境界和专业程度大有帮助。

(一)中文课程教育自身不可代替的内涵、特性对学生产生强大作用和影响

首先,中文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有助于学生掌握分类、概括、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联想和想象等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扩大生活体验,换位思考,丰富学生的感受,培养各种能力。中文课程内容包罗万象,蕴含人间百态,它不是支离破碎、简单罗列,而是经过作者有意识的选择、提炼、加工的艺术品,包含着作者对人生的认识、思考、价值取向和判定,这期间蕴含的分析、归纳、总结等逻辑过程,学生在解读、还原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思维训练,学生学习作者看待世界的角度、方法、思想、艺术匠心,提高了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典阅读”是阅读人类文明史上各个阶段的文学成就代表作品,文学是社会、时代、历史的反映,通过文学作品了解社会、了解时代、了解历史、了解社会、文明发展是一个有机体。“各种文体的阅读”训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精读分析”,在教师带领下对文本展开分析,反复涵咏,举一反三,概括总结,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感悟和体验、相互共鸣来获得真善美的认知,通过篇章教学将理想与现实、历史和现代、理论和实践的碰撞展现给学生,弘扬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体验到审美感受。“精读与泛读结合”,创造条件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可能,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对作品的“人文演绎”,是将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学生自己创编剧本、粉墨登场表演、组成团队分派角色,一系列的过程从搜集材料理解文本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集体团队意识、表演能力各方面都是对学生的有效训练。专业论文的写作更是离不开中文课程的基础写作训练,中文课程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系统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上列举中文授课的方式方法及内容只是一部分,但对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却大有裨益。

其次,文学反映生活的独特性。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原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李广田认为:“今天的文学已不再只是一草一木或一人一事的描绘点染,而是极度发挥了艺术创造的想象,创造形象,铸造典型,用了这些活生生的形象或典型谱成人类活动的大谐曲,当我们读到了,或看到了,就如同生活在其中一般,不但如闻如见,而且像亲身经历一样,所以既可以启发我们的想象,又可以发扬我们的情志。这种教育力量是强韧的,因为它是一种‘不言之教’,它不是用教条或格言来教训,而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是一种耳提面命之教,而是一种深入于灵魂或意识之中的感发。”[4]原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徐葆耕谈到文学对自己的影响:“我在文学中找到了我自己,在自己的阅读对象中获得了自我肯定,也认识了人的复杂和深邃。从文学里获得的这种认识,是在其他的学科中不可能获得的。文学不仅是一个审美的、消遣的对象,从根本上说,也是我们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方式。……素质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做人,那么,在怎样做人的前头还有一个什么是人的问题。只有懂得了什么是人,懂得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高尚与猥琐、快乐与感伤、希望与绝望,才能尊重人、理解人、提升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内在心灵的和谐。”[5]

再次,文学的功能多种多样,对人全方面施以塑造和影响。文学具有表现功能。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研究人的学问。文学作品中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王侯将相、平民百姓……各个阶层各个种族、各个国家、各个时代无所不包,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文学表现情感与伦理的纠缠、欲望与道德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关注着人性的无限丰富性与现实性。文学内容涵盖人的心理、人性善恶美丑、伦理道德、社会规范、风俗民情、个人与群体、人与环境自然等种种情形。过去、现在、未来,现实的、想象的创作手法将真实与虚幻、宇宙万物都容纳其中。

文学具有教育功能。中文课程带领学生畅游思想的渊薮,领略精神的盛宴,瞻仰人格的闪光。文学是教育人的,它不枯燥,形象生动,文辞优美,移情动人,寓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教育于文化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陶冶一个人的身心,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中文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史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水平,增强了他们的思考能力,而且使学生得到意志、胸怀、境界、眼光等品性的教育。文学主要是指对人精神的教育、人格教育。它塑造着人的心灵,在表现人生、社会、自然中对人进行教育,学生浸其中,深受感染,逐步形成高尚健全的人格、气质、品行、节操。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留给读者的印象远胜过说教和灌输,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恒德说:“热爱祖国的感情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是潜移默化的。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时候受的教育:中国的历史地理,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多么值得自豪。”[6]

中文课程有助于审美意识的培养。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7]其中的“兴”和“怨”都有审美体验的成分在内。在西方,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可以引起人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从而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这正是文学的审美功能。文学作品创作的意境包含了各种美的形式和表现。学生在阅读赏析中了解各种审美方法,涵咏其间,培养了美感,懂得欣赏美、创造美。

文学的创新功能。文学的创新体现在很多方面:思想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等等。文学内容和样式都是既有继承也有创新,文学关注着千变万化的现实社会,总是在尝试探索表现时代特色、新思想、新变化、新风貌,新的表现方式、技巧。文学紧跟时代变化而发展,文学是常新的。学生可以在文学的天地里遨游、自由创造,表现对社会诸方面的认知、解释、参与,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文学记载着人类发展的历程,记录文明发展的轨迹,传承文化、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结晶、智慧的载体、文化的宝库,散发着永恒的魅力。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外,学生应掌握广泛的其他社会科学知识,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在科学研究中发扬实事求是、学术独立自由、求真务实、踏实奋进、勇于创新、不怕困难的精神,让科学研究为人类造福。

(二)中文课程对其他课程的引领、指导作用

中文课程和其他学科门类课程一道共同构建了人文教育体系。中文课程与其他人文课程有很多交叉重合的方面。比如在欣赏作品时,文学和艺术一样,都要大胆想象、展开联想;联系时代背景、生平事迹、风格流派对作品解读;在意境上品味、涵咏、生发;把握主旨,注重虚实相生、抽象和具体结合、体味象外之象。文学的手法可以为其他课程所借鉴,指导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中文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它既包罗万象,又与其他课程触类旁通。例如,文学为艺术提供丰富的知识府库,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之一。中文课程的学习方法能更好地指导解读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欣赏等艺术课程,建筑、雕塑就是凝固的诗。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很好的诗画结合的例子;对音乐的欣赏、把握,如《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琵琶行》等文学作品很好地诠释了音乐的魅力;古筝《十面埋伏》、《高山流水》、《梅花三弄》也都是来源于文学作品,用音乐的形式诠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音乐是有声的文学,文学是无声的绘画、音乐、雕塑。

三、中文课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文课程不仅在治学方法上有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而且它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与人文教育的培养目的是一致的,中文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和塑造就是人文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精神和实质。中文课程是人文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落实。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论述学问之最后目的,最大精神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若论其目,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明明德;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属新民。”[8]现在的大学,主要把大学教育的性质定位在知识教育上,即格物致知,然而却忘记了大学教育的最重要作用:正心、修身,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好途径就是弘扬人文精神。现在大学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把人文精神教育仅仅理解成政治教育,在人文学科中没有充分重视其中的爱与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价值内涵。没有注意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人生有更丰富的体验,给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对道德生活的向往……

文学是导引精神的灯火,文学作品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文学有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精神高尚的人。文学传承着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就是在汲取文化养料,陶冶情操、塑造心灵,把自己塑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文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与对当代文化的开拓和创新是紧密结合的,中文课程就是要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革故鼎新,继往开来,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双翼,让学生远离蒙昧、封闭、偏见,用科学、开放、发展的眼光来探索世界、走向未来。文学就是要挖掘我们的民族精神、塑造我们的时代精神,使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是有精神、品格、境界的,文学让我们认识这些道理,懂得自新、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文学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文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和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科学艺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史哲不分家,文学是社会的百科全书,以文学为内容的中文课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学科、课程共同构建了人文教育的体系,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学生的成才提供充分的营养和保障。理工科学生文理兼修,学科互补,有利于打通学术壁垒,优势互补,发挥出潜能和创造力。

文学历久弥新,在无数志士仁人的真知灼见和实践检验中,传递着文明,影响塑造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综上所述,中文课程不仅传授给学生人文知识,更对学生起到塑造心灵,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作用;中文课程在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以及逻辑思维训练等方面的优势,潜移默化,深刻影响、塑造着人的精神世界。重视建设中文课程,大学生会从开设的课程中汲取营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自觉培养全面的素质,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承担起时代和社会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四、深化和加强中文课程的举措

重视中文课程的建设,将中文课程建设与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兴趣结合起来,根据培养计划,配备师资,精心设计课程,大胆改革和实践,切实深化和加强中文课程的影响力。

深化和加强中文课程的影响力,可以根据不同大学人文教育的重点和方向,有所侧重,设置核心课程,将其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围绕精品核心课程,创建中文课群,有一定的铺开面,较系统地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比如将“传统中国”、“大学语文”建为精品课程,围绕“传统中国”精品课,开设“古典诗词艺术欣赏”、“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茶文化”、“《孟子》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民间文学研究”等课程;围绕“大学语文”精品课,开设“中外文学名著欣赏”、“现代文学欣赏”、“西方文学概论”、“西方文化入门”、“红楼梦研究”等课程。课群建设要体现关联性、延续性,能很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针对学生喜爱博大精深的国学、传统文化,渴望汲取智慧、思想精华,可以开设国学系列课程:老子、孟子、庄子、论语……;针对学生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开设经典名著欣赏系列课程:红楼梦、人间喜剧、神曲、堂吉诃德、史记……

开设文理交叉课程,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文学的思维方式之一形象思维对科学研究大有裨益,科学家钱学森在《中国大学为何创新力不足》中说: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学生可以结合专业选择中文课程,辅助专业学习,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走出一片新天地。体现文理交叉融合的课程,如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可以开设“美学及艺术”、旅游专业开设“中国历史文化与导游”、经济管理专业开设“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所有专业都应开设“写作”课。

体现阶梯式递进的系列课程,如较低学年学期,可以开设生动形象的各体文学欣赏,如“诗词欣赏”、“电影欣赏”、“名著欣赏”;之后了解整个文学史的背景和阶段特点,如“上古文学史”、“文艺复兴”、“20世纪文学发展历程”、“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高级课程如“汉字文化”、“传统文化”、“宗教对文学的影响”、“西方文化”、“孙子兵法”、“周易的魅力”。学生写作能力缺乏,可以开设“演讲与口才”、“新闻文体的写作”、“应用文写作”。

深化和加强中文课程的影响力,可以发挥中文课程在学校社团建设中的影响。创办一些与文学相关的社团,如茶缘社、文学社、戏剧社、学通社、诗歌朗诵社、人文知识社、红楼梦社、写作社团、诗词曲赋社团等等。学生在社团建设中把课堂知识落实到实践中来,应用、创新发展课堂知识,学生编剧本、搞创作、调查采访、参观体验、参加竞赛、到社会上实习,开阔视野,认识自我、他人、社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实践,敢于走创新之路。社团建设需要中文教师指导、参与,师生一起探索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使社团文化发扬光大,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素质培养上使中文课程产生效力,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笑平.大学中文类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p1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p68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p41.

[4]李广田.论文学教育[A].吴剑平.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p82.

[5]徐葆耕.走出“半人时代”[A].吴剑平.清华名师谈治学育人[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p381.

篇10

任何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都会有着独特而强大的设计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美国、日本、欧洲如是,同样,正面临着产业化高速发展的中国也不例外。然而,形成我国今天令人难以满意的设计现状固然存在着众多的原因,但如同所有的理论总是滞后于实践一样,支撑起今天现代设计实践的是远远落后的艺术设计教育。其中有教育方向、教育方法和教学实践等问题,但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更应冷静地反思一下和我们民族发展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否已经被我们忽略甚至遗忘了。

作为“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传统文化,其实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而已。我们不能够先入为主,一提传统文化,就联想到落后。事实上而被保留下来的,对我们今天和明天能够产生巨大影响的,很多都是人类文化中的精髓。回到我们讨论的问题——艺术设计,它是以艺术文化和科学技术相结合为产物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其中的艺术文化与不断发展中的技术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结晶,具有不可逆转的传承性。虽然历史上每一代的艺术家与设计师都在不断地创新中完成自己的丰碑,但骨子里还是透露出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能够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及科学技术最优化结合的人才能称得上大师的原因。这些例子在设计界比比皆是。例如被世界公认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巴黎卢浮宫前的金字塔,是一个现代材料加现代技术的玻璃金属结构,但骨子里折射出的却是埃及大漠上巍然耸立的古典艺术精神。又如他在中国的代表作——香山饭店,玻璃金属太空顶下延伸着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江南水乡所特有的灰瓦白墙的园艺景观。又如靳埭强、陈汉民、韩美林等,也不难从他们身上找出传统文化的烙印。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现代艺术设计实践领域尚且如此深受传统文化影响,那么担负着振兴祖国现代艺术设计的艺术设计教育则更是这样。一直被我们推崇仿效的包豪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我们今天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又何尝不是一种传统文化呢?甚至包豪斯教育思想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吐纳的一种最好的反映。譬如它的第一任校长格罗皮乌斯主张的“把人作为尺度”“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的观点就渗透着古代希腊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在教学当中,极具影响力的约翰·伊顿把老庄的道家哲学思想与西方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应用到教学和设计实践当中,他的“天地人为贵”“有教无类”“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因材施教”等等都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深刻诠释。在当代,各国对传统文化教育也都很重视。美国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虽然没有像四大文明古国那样深厚的文化传统,但其对印第安文化、殖民文化却表现出无比的珍视。1994年美国制定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就是最好的例证。《标准》对视觉艺术的规定,涵盖了素描、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电影、电视和民间艺术。视觉艺术可以作为创作活动、历史和文化的探究或分析的基础。其根本宗旨为:建立全面、透彻、坚实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明确艺术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建设文明社会的作用;强调学科的合理联系,力求实现整体教育;把艺术产生的历史、文化、民族背景作为艺术课程的基础,强调艺术教育的文化多样性……

而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是非常严重的现象,这可以从全国大部分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中见证问题的严重性。下面列出三所国内院校的课程设置来作分析比较。

1.清华大学工业设计的专业主干课程:素描、色彩、基础图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主体构成、摄影、设计基础、雕塑、画法几何、模型技法、设计制图、设计与消费心理、人体工程学、材料与加工、设计概念、设计思维与方法、专业史论、工业设计史、平面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外建筑及室内设计史、专业课程、材料表面与装饰工艺、视觉设计、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及网络、3D—STUDIO、三维电脑设计、环境设施设备、日用器具设计、改良性产品设计、工作机具设计、开发性产品设计、展示设计、装饰造型、实习课程、毕业展览、毕业设计(论文)。

2.东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艺术设计的专业主干课程:

①平面设计:构成设计、图形设计、色彩设计、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插图设计、摄影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企业和机构视觉形象设计、销售环境设计、设计概论;

转贴于

②广告设计:综合造型基础、综合设计基础、广告概论、广告文案与创意、市场营销、媒体研究、广告摄影、计算机图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立体广告设计、平面设计等;

③摄影专业:摄影史、摄影机械、感光材料、摄影技术技法、暗房工艺、构成原理、平面设计、人像摄影、广告摄影、产品摄影、摄影艺术创作、计算机图形设计;

④动画专业:综合造型基础、综合设计基础、透视学、影像表现编排设计、字体设计、图形设计、动画美术设计、原动画技法、影视广告、漫画、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影、动画赏析等。

3.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主干课程:素描、色彩、构成、艺术设计史、室内设计学、工程制图、设计表现技法、装饰材料和预算、装饰施工技术、住宅室内设计、电脑表现技巧、创意概念设计、酒店设计、建筑设计基础、室内环境与设备、空间模型、展示空间设计、园林设计、家具与陈设、商业空间设计、市场营销、平面绘图软件、光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尽管以上只是列举了三所院校的部分专业课程,但其中涵括了高等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在内,虽然不能极尽代表全国的艺术设计专业院校。但我们还是不难看出问题的所在,就是基本上都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特别是对艺术设计有莫大帮助的传统艺术、设计、建筑、园艺、古诗、名著及可以称得上国粹文化的易经、儒、释、道等的传授。正是因为缺少了传统文化的传授,所以在我们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就缺少了一种文化的传承性,一种民族、地域特质的文化,一种可以在世界艺术设计文化圈中突围而出的底蕴。这应当成为当今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急需要正视的严峻问题,更应当成为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应当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这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我们的学生并不是专门从事文学、哲学、历史学等方面的学习和工作,所以并不能把这种知识当成专门的学科来研究,如果太过侧重,未免会陷入本末倒置的境地。我们应当从提高专业文化素养的角度来考虑,既要避免学生因为枯燥而产生厌烦情绪,又要达到提高修养的目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门综合性很强的学问,我们的学习宗旨并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学习传统文化有的思想方法和深邃的意境表达,这就需要长久的和孜孜不倦的传授和学习。另一方面我们不单是把学会、学通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而是在提高修养的同时要学会懂得合理和恰当地运用,无论是以显性或隐性的语言、符号或精神反映到我们的设计作品上,这是我们最终要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应当围绕着这些问题来展开,在灵活、富有条理性的基础上,采用丰富、多样的方式来进行。下面是围绕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这一问题进行的设想。

第一,结合各个设计专业的特点,适当补充设置一些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丰富理论传授这一知识框架,完善理论知识的承传性,特别是针对传统文化中表面形式下的思想、意境等环节应作比较细化的讨论、讲解,作为难点来解决,力求让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领会和掌握传统文化中的精粹语言。

第二,在进行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应多以结合实例的方式来进行,让理论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事例的展开当中,积极鼓励学生互动,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11

选文1

醉透苦难

乔 叶

最近认识了一位朋友,他是个农民,做过木匠,干过泥瓦工,收过破烂,卖过煤球,在感情上受到过致命的欺骗,还打过一场三年之久的麻烦官司。现在他独身闯荡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里,做着各种各样的工作,居无定所,四处飘摇,经济上也没有任何保障。看起来仍然像一个农民,但是他与乡村里的农民不同的是,他虽然也日出而作,但是却不日落而息――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的诗歌。每每读到他的诗歌,都让我觉得感动,同时惊奇。

“你这么复杂的经历怎么会写这么柔情的作品呢?”我曾经问他,“有时候我读你的作品总有一种感觉,觉得只有初恋的人才能写得出。”

“那你认为我该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呢?《罪与罚》么?”他笑。

“起码应当比这些作品沉重和黯淡些。”

他笑了。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家家都储粪,”他说,“小时候,每当碰到有人往地里送粪时,我都会掩鼻而过。那时我觉得很奇怪,这么臭这么脏的东西,怎么就能使庄稼长得更壮实呢?后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我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学坏,也没有堕落,甚至连麻木也没有,就完全明白了粪和庄稼的关系。”

我看着他。他想做一个怎样的比喻呢?

“粪便是脏臭的,如果你把它一直储在粪缸里,它就会一直这么脏臭下去;但是一旦它遇到土地,情况就不一样了。它和深厚的土地结合,就成了一种有益的肥料。对于一个人,苦难也是这样。如果把苦难只视为苦难,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难;但是,如果你让它与你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去结合,它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难中如凤凰涅,体会到特别的甘甜和美好。”

我也笑了。这个智慧的人,他是对的。土地转化了粪便的性质,他的心灵转化了苦难的流向。在这转化中,每一场沧桑都成了他唇间的洌酒,每一道沟坎都成了他诗句的花瓣。他文字里的那些明亮和妩媚原来是那么深情和隽永,因为其间的一笔一画都是他踏破苦难的履痕。

他让苦难芬芳。他让苦难醉透。能够这样生活的人,多么让人钦羡。

后来,我把他的一首小诗抄录了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我健康的赤足是一面清脆的小鼓

在这个雨季敲打着春天的胸脯

没有华丽的鞋子又有什么关系啊

谁说此刻的我不够幸福

(选自《青年博览》2012年第17期)

品读赏析

看多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苦难经历者,作者笔下的这位农民诗人让我们肃然起敬。他没有被苦难击倒,而是将苦难与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相结合,变成了最宝贵的营养。作者没有长篇累牍地去介绍农民诗人的苦难史,反而详细地讲述了农民诗人那颗依旧纯真的心灵。这样的对比,更好地突出了农民诗人面对苦难时的平和、淡然之心,让人感叹的同时令人自省。

选文2

在苦难中体味

洪之川

我们虚拟了与大人物的访谈形式,他们的回答全部来源于真实的记录。从他们的态度中,或许我们可以发现,活着是痛苦掺杂着的时光,值得人去为之奋斗和享受,乃至陶醉和贪恋。生命是美好的,苦难中的人体会得更深。

你巨大的勇气来自哪里?什么支撑着你,让你继续活下去?

索尔仁尼琴:二战快结束的时候,我因写信批评斯大林而被捕。我的第一间牢房是我的“情人”,在那里我才开始了解自己的内在生命,倾听灵魂的声音,最后找到了上帝。在蹲监狱和做苦力的双重煎熬下,祸不单行,我得了腹腔癌。但这真是“祸兮福之所倚”,在手术做完的后半夜,我和躺在另一张病床的一位基督徒囚犯进行了对我一生来说最关键的交谈。虽然黑暗中我们看不清对方的脸,但那位基督徒详细地讲述了他的人生。在那个漆黑的夜晚,我不仅听清了那洋溢着福音的声音,而且那些话语,像光,照亮了我心中的黑暗;像盐,给了我后来试图治疗人类心灵腐烂的永恒的药方。

你害怕死吗?

索尔仁尼琴:不,我不再害怕死亡。小的时候,我父亲的早亡对我产生了一些阴影。他27岁就走了。在我所有的文学梦想实现之前,我害怕死亡。但在30岁至40岁期间,我对死亡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变得非常坦然。我认为它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存在的最后终结。

在你遭受苦难和流离的时候,是什么在支撑着你?

曼德拉:童年时,我学会了用弹弓把飞鸟从天空打落;如何采集野生蜂蜜、水果和可食根茎类;如何直接从牛的吸取热而甜的牛奶;如何在又清又凉的河中游泳;如何用线和一头磨尖的铁丝钓鱼。那是一个甜蜜的、无忧无虑的世界。监狱没有毁掉我,我获准种植一片小花园,全心投入,种出蔬菜,供应厨房。监狱还让我懂得控制自己――在号子里,一个囚犯几乎控制不了任何事,除了控制自己。永远难忘的是16岁带给我的勇气――那一年,我在部民的众目睽睽之下接受了割礼,这是我人生勇气的第一课。我的心里虽然仍然有痛,但这一次使我懂得勇敢并不是毫无恐惧,因为我们可以选择反应的方式。

你被投入“死亡岛”,那些日子是如何度过的?那里像是一座可怕的地狱。

曼德拉:我们下飞机踏上罗本岛的那天,天气阴暗,凛冽的冬风透过单薄的囚衣打在我们身上。迎接我们这群被判处终身监禁的几名非国大成员的,是一帮荷枪实弹的狱警。我们旋即被押上囚车,送到一幢独立的石造旧建筑物前。狱警命令我们衣服,然后他给我们每人一套卡其布的新囚衣。然而,种族隔离的条例甚至体现在囚服上。除了印度人凯西拿到长裤之外,我们每人都给的是短裤。我穿上短裤,但我发誓:我穿着它的日子不会很长。拿着刚发的3条薄得几乎透亮的毯子,跟在白人看守后面,我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尽头的单间牢房。牢房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N.曼德拉,466/64,表示我是这个岛上1964年以来接收的第466名囚犯。牢房里霉湿气味扑鼻,且十分狭小,只有三步长、两米宽,躺下时双脚会碰到墙壁,头则顶着另一面墙,是名副其实的“牢笼”。然而,地狱也是有两面性的,人性本善,我和白人看守詹姆斯・格列高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出狱时,写给他一封信:“20年来我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今天结束了。但是我会永远记住你,谨向你和你全家致以我最诚挚的问候,并请接受我最深厚的友情。”

(选自《读者・校园版》2011年第14期,有删改)

品读赏析

每个杰出人物的背后,都有一段跌宕起伏的苦难史,但他们都战胜了苦难,获得了成功。作者采用问答这种新颖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伟人在面对苦难时乐观向上、淡然处之的态度。因此,我们应从中汲取力量,武装自己,用心体味生活中的苦难。

选文3

在无声的世界里绘出有声的花朵

王 娟

他出生在偏僻农村,父母老实本分,靠种庄稼维持全家生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的听力就在不断下降,因为家境贫寒,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到初中时,他已失去大部分听觉,完全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内容了,只能靠课堂上抄老师的板书,课下借阅同学的笔记艰难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只能把想问的难题写在纸上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苦难和不幸没有让他消沉绝望,凭着顽强的毅力,初中毕业时,他以全校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本地重点高中。三年后,又以高出一本线5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延边大学中文系。

进入大学后,因为听力上的缺陷,他开始用网络与他人说话,用文学来弥补心灵,创作了一大批文学作品,先后在《剑南文学》《百家》《词刊》《歌词天地》等报刊上发表,成为这些杂志的撰稿人,并多次在各级文学大赛上获奖。

每天晚上6点,他便背着书包里从图书馆借来的诗词书籍,从寝室来到一公里外的师范楼,一个人在安静的教室创作。到这年年底,他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春江花月夜》投给了一家艺人官方网站,得到了该网站负责人的极大好评。

此后,他遇到了生命中第一位贵人――在北京拥有自己传媒公司的张宏光,为对方的曲子填了一首《我想的美好》的歌词,拿到了1000多元的报酬。对于他而言,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报酬,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成为他音乐道路上的转折点。此后,在张宏光等人的提携下,他先后为名家郑绪岚、吕薇等作词,还应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同乐五洲》栏目的邀请,创作了《山水好心情》《漫步黄山》等一大批歌曲。他作为“一个音乐的舞者,以独特的姿态跳跃在灵动的音符上,行走在音乐带来的艺术喜悦深处。”进而当选为2007年延边大学首届感动校园十佳人物第一名。

2008年大学毕业,他像众多残疾人求职一样屡遭挫折,长期陷入失业状态,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住处。这时,一位大学老师向他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正走投无路的他欣然应允。他没有让老师失望,2009年起,他开始连续在《词刊》等国家级期刊发表《方文山歌词创作的艺术风格》《流行歌词研究的设想》《罗大佑歌词创作初探》《车行歌词创作研究》等歌词研究论文与评论15篇,参与多项高校省部级学术课题项目编辑统筹与撰稿工作,已撰写了近40万字学术作品,即将出版《韩国古代诗家对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的批评》《韩国古代诗家对唐宋诗歌的批评》等合著书籍,专著《明清中韩诗歌交流史》,结集歌词研究作品《歌词作家作品论析集》。

工作之余,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业余时间创作了一大批歌词。2010年8月,他再次接到了一个重大任务:为第十六届广州亚残运会创作一首歌曲《你让世界从此不同》,经过几个月的不断讨论、修改,最终确定为亚残运会主题曲。

他就是海南万宁的青年词作家王生宁,一位双耳完全失聪的“80后”。虽然王生宁本人听不到自己创作的歌曲,可他心中却充满了美妙的歌声,虽历经风雨和坎坷,却始终坚持梦想,一路走来,最终走向人生的坦途。的确,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美丽的梦想,只要坚持,一路走来,你的人生便可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