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成功营销方案

成功营销方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8-27 15:34: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成功营销方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成功营销方案

篇1

1目的

通过本方案,明确营销公司的业务承包实体地位,赋予其相应的管理职责权限;同时规定年度业务目标及其考核结算办法。

2适用范围

企业各相关部门据此为营销公司提供业务承包的良好环境条件;财务部据此为营销公司建立专账,并进行单列核算与会计监督;企业按本方案对营销公司进行工作指导、业务考核和承包结帐。

3管理职责和权限

3.1管理职责

营销公司作为湖北博盈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属部门,对企业汽配产品的营销业务实行承包经营,从售前的市场开发、售中的发运调度,到售后的货款回收和三包服务负完全责任。

3.1.1把握政策机遇和行业动态,根据企业生产能力和经营目标,最大限度地争取市场份额。

3.1.2搞好产品发运调度,按合同保证安全正点交付。

3.1.3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方案,充分激发营销业务人员的聪明才智,确保年度经营目标顺利实现。

3.1.4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努力维护博盈品牌形象。

3.1.5根据市场情况,负责地提出产品开发和持续改进建议。

3.1.6负责应收帐款的管理和回收工作,呆滞欠款按规定移交法律事务部组织清收。

3.1.7认真做好市场信息的搜集、处理工作,逐旬编发《市场旬报》,逐月编发《市场分析报告》,逐月编制《三包服务报表》,提交企业经理层及各相关部门参考。

3.1.8维护和完善产品可追溯系统,组织对供应商的质量索赔认定,督促本企业制造、检验环节的质量责任追溯处罚。

3.2管理权限

作为业务承包实体,营销公司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调配权、薪酬分配权、自主调控权和应急处置权等。

3.2.1有权决定业务员的聘用、区域定位和职务升迁,操作程序可参照企业相关制度,聘任决定须报企业人力资源部备案。

3.2.2有权制定承包体内部二次分配方案和包干费用内控办法,经企业审定后实施。

3.2.3有权组织相关部门对销售合同、特殊订单进行评审,编制要货计划。

3.2.4有权合理组织产品的发送运输工作。

3.2.5有权受理客户投诉,组织三包件的确认、责任的分解和损失的落实。

3.2.6有权组织三包退回产品的返修、加工和回收再利用,并报请企业财务部认定其有效价值。

3.2.7有权汇同企业质量部认定对供应商索赔额度,以及企业内部制造、检验环节的质量追溯处罚。

3.2.8有权提出产品开发、持续改进及价格策略等合理化建议。

3.2.9有权组织企业产品推广展示、品牌形象宣传及市场公关活动。

3.2.10在不违背企业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享有营销业务管理全过程的自主调控权和应急处置权。

4年度目标和考核指标

4.1年度目标

20**年度汽配产品销售收入目标任务为2亿元,

4.2考核指标

4.2.1销售收入全年目标任务2亿元

4.2.2销售回款率全年综合指标为96%,按上月止累计销售回款率调节当月分配系数。

5结算及奖惩办法

5.1提成比率基数营销费用及三包净损提成总比率为3.2%(含销售费1.4%、三包净损1.8%)由营销公司自主调控。

5.2月结算额度(万元)

当月总提成=当月销售收入*3.2%*P(Q+0.04)

P:当月止累计任务完成率

Q:上月止累计销售回款率

5.3年总决算(万元)

全年总提成=3.2%N(Q+0.04)+0.3%(N-2000)

N:全年销售总收入

Q:全年销售回款率

6提成费用开支范围

6.1员工薪酬控制在总提成的18%左右,包括营销公司全体成员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等。

6.2办公经费控制在总提成的4%左右,含通讯费用、宣传资料及办公用品开支等。

6.3差旅费控制在总提成的12%左右,含营销公司认可的业务员差旅费及办事处房租开支等。

6.4三包服务费控制在总提成的50%左右,包括调件材料费、三包物质发运费和三包理赔开支等。

6.5业务招待及公关费用控制在总提成的10%左右。

6.6市场开发费根据需要和可能酌情处理。

7三包收入

三包收入包括对供应商索赔收入、对外理赔后退回物质的有效价值和企业内部追溯处罚收入。按程序核定后冲减三包服务损失。

7.1营销公司每月提交对外索赔明细汇总表,经财务部核实后认定为三包收入。

7.2三包仓库对退回物质积极组织返修分流,每月提交出库明细及回用价值表,扣除制造部维修改制成本费用,经财务部认定为三包收入。

7.3企业内部人为质量事故造成的三包损失,由营销公司敦促质量部进行追溯处罚,并视同为三包收入。

8特别约定

8.1营销公司应注重业务员素质教育和培养,坚持诚信为本,依法经营。

8.2营销公司不得私设账户,截留货款,不得妨碍和逃避企业的财务监督。

8.3企业各部门应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视客户为上帝的经营思想,尽力为营销公司的业务承包创造良好条件。

8.4经评审认定的订单,确属制造原因影响交付的,由责任部门承担5-10%的违约金。

9相关标准

9.1Q/BQ.G0001-04部门工作职责和权限

9.2营销公司薪酬分配及费用管理细则

10记录文件

10.1营销公司销售指标考核评估表

10.2三包报务对外索赔明细汇总表

10.3市场旬报

10.4市场分析报告

10.5三包服务开支报表

附加说明

本方案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起草

篇2

[关键词]

校安工程;审计重点;应对方法

校安工程是一项全面改善学校校舍安全状况的重点工程,提高我国教育的安全质量也是目前校安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在校安工程建设过程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发挥审计工作在工程中的作用,透过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反映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是审计工作的核心目标,如何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以工程安全排查为重点

校安工程项目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二字,这也是校安工程建设追求的最终目的,对于项目工程是否能够达到安全的目标,最重要的是通过审计工作的核实和安全验收结果。对于审计工作而言,首先排查鉴定的情况,严格核实安全排查信息资料,核实有关的项目工程建设公司是否具有相关资格证件和权威去承接该项目。其中还包括在建设过程中是否符合事先的施工图纸要求,在排查鉴定工作中注意鉴定范围是否涵盖了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其次是排查鉴定报告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在一些特殊地震发生地区,其建设工程项目是否具有相关的地震防御资质,并出具抗震鉴定报告。对于校舍安全是否具有加固改造,对一些存在性的安全隐患及时杜绝。最后是安全技术标准落实情况。主要是针对一些新建的校舍进行抽查,重点关注各项安全技术标准是否达标和全面落实,特别是要针对一些新建的校舍进行抽查,看新校舍的建设地点和抗震防标是否符合。除了抗震,对于一些洪水泛滥区要注重防洪等各项措施。

二、以工程实施进度为重点

工程的实施进度是提高工程实施效率,尽快落实国家关于校安工程项目的关键,但是在很多地区实施工程过程中由于地方的设施以及资金等问题存在,导致工期的延误。针对这类情况,审计工作人员应该参与整个施工项目过程,跟踪检查,认真核实规划的加固校舍和新建校舍的数量、面积以及需要投入的资金等情况,掌握整个项目的施工工期和总体进度,针对一些不能按时完成的项目进行认真分析,了解未完成的原因,及时与相关负责单位联系,落实具体情况,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以工程财务收支为重点

校安工程项目涉及的资金量大、涉及面广,是否能够确保这些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一些腐败违纪现象的发生也是审计工作人员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针对工程财务收支的审计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其一是审查国家资金是否到位,核查内容包含有国家拨款和地方自筹资产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及时落实到位,资金的来源渠道是否合法正规。其二是审查资金拨付情况,审查地方政府或者相关部门是否按照工程项目的要求和进度及时拨付所需资金,有无挪用公款的现象。其三是审查资金管理的情况,审查有关部门是否有按照规定对工程所需资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在管理过程中有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实行,是否存在管理不合理的地方。其四是审查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重点审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每一笔工程拨款是否用在工程项目上,有没有存在虚列工程支出以及违法挪用工程款项的情况。

四、以工程项目管理为重点

工程质量效率的提高不仅在于工期的按时或者超时完成,对工程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也是提升效率和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首先是审查项目的选址以及立项的情况,审计工作要审查校安工程在选址上是否符合地方的建设规划,选址是否避开了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地区,项目立项是否充分,有没存在虚报的现象,在批报过程中有没有修改原先的工程计划,修改的原因是什么。其次是项目实施情况,主要审查项目是否按照实施计划在组织进行,有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招投标活动,在招投标过程中有没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出现等问题。

五、以工程造价为重点

工程造价是工程的核心。一是审计工作人员要审查工程造价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包括有定额的套用、取费的标准,以及在材料等价格上是否符合当前社会市场中的公允价格,同时也要关注施工合同与预算、招标文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连接性。二是审计工作人员核实隐蔽工程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审查过程就是核查有关文件上是否有相关人员的签字认证,以及有没有有关部门的指示性意见或者一些相关的证明手续。三是关注工程的结算资料,核查结算是否与当初签订的合同一致等。审计工作对于工程项目而言至关重要,不仅能够保障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同时也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审计工作结合校安工程项目的特点,在工作中包含有五点工作重点以及应对措施。审计工作的实施力度是工程顺利进行的保障。

作者:王先文 单位: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教育局

篇3

1、BIM技术概述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又称建筑信息模型,最早可追溯到70年代,时任卡内基梅隆大学建筑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教授Chuck Eastman于1975年提出了“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BDS)”的概念,可以被视为最早提出的与BIM相关的概念。

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建筑业的深入运用而产生和发展的,且概念的提出者往往又从多个方面来理解相关的问题,因此,其又常以不同的名称出现,如单一建筑模型(Single Building Model/SBM)、集成建筑模型(Integrated Building Model/SBM)、通用建筑模型(Generic Building Model/GBM) 及虚拟建筑模型(Virtual Building Model/VBM,Graphisoft)等。近年来,随着各方的看法逐渐趋于一致,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说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中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在近年来以BIM技术为主导。在“六五-七五(1981-1990)”阶段,解决以结构计算为主要内容的工程计算问题(CAE); 在“八五-九五(1991-2000)”阶段,解决计算机辅助绘图问题(CAD);在“十五-十一五(2001-2010)”阶段,解决计算机辅助管理问题,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在“十二五-十三五(2011-2020)”阶段,以BIM技术为主导解决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问题。

2、BIM技术在消防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2.1、工程概述

新疆卷烟厂综合办公楼项目位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内,为五层框架结构综合楼,建筑高度23.7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五层(耐火等级二级),局部地下一层(耐火等级一级),大会议室、职工餐厅部分结构采用钢结构。总建筑面积:38455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8319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20136平方米。

该项目消防安装工程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火卷帘门系统等。涉及相关交叉施工专业有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动力、弱电等。管线布置复杂,排布密集,各专业在施工过程中的空间布置难度大,管线碰撞问题严重。

2.2、管线桥架碰撞检查,避免返工、控制材料计划

施工准备阶段,用BIM软件建模,检查消防各系统与其它专业施工交叉碰撞,统计碰撞结果。在工程图纸会审阶段与相建设、设计单位等相关参建单位协调碰撞问题,重新调整管线综合布置断面,避免施工后发现问题造成返工,减少不必要的人材机、工期浪费。

图1 BIM模型

2.3、模拟施工 发现施工质量事前控制要点

应用BIM技术的模拟施工,在本项目消防工程自动喷淋系统施工中,提早发现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做到施工质量的事前控制,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图2、实际节点对比

自动喷淋系统施工中,过道设置的喷头通常采用机械三通管件直接连接系统水平主管,BIM建模后通过模拟施工发现,由于过道主管管径不一致,机械三通连接喷头的水平支管如长度相同,会造成过道内喷头安装后整体不在一条直线上,严重影响工程整体观感。施工前重视此问题,调整水平支管长度,可避免返工,提高施工效率。

图3、喷头施工成品图片

3、结语

BIM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机电安装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思维,对消防安装施工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目前,BIM技术和软件慢慢被一些设计院和施工单位使用,运用于设计、施工检查等。BIM技术需要从工程设计开始应用,且需要工程参建各方共同参于,建立工程专用BIM系统,指导工程建设全过程,使之高效应用。在整个行业氛围的带动下,BIM技术必将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保平、邓佳《BIM离施工单位有多远》 建筑,2013(3):7-12

篇4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fire installation project is the most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a link, it to building the normal use of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safety and people have a vital role. Fire engineering installation of rationality, decided it could in the fire accident, have corresponding function, thus the maximum extent avoid m alignant accidents. In this paper, the fire engineering installation problems in a simple and measures in this paper.

Key word: fire installation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problems; measures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建筑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因此对于建筑中的消防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是关键因素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建筑消防安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给建筑正常使用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安全隐患。

一、消防安装工程存在问题

(一)喷水灭火系统。在消防安装工程中,对自动灭火喷头的安装不合理,往往距离所要防护物体过远,而喷头具有感应温度与自动喷水的功能,一旦距离不合理,就会导致发生火灾时,对温度的响应动作出现迟缓,不能及时将火灾扑灭于初发状态,同时由于响应迟缓,造成火灾警报相应迟钝,最终酿成恶性火灾事故。

(二)消火栓系统。在室内消火栓设施的安装中,通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比较常见的有:因消火栓箱安装不合理,没有设置相应的保护装置,造成在建筑使用中受到负荷的影响而变形,在发生火情时,无法及时打开箱体进行灭火操作;消火栓的水压要求达不到相关标准,随着建筑工程的面积呈规模化趋势发展,但是消火栓水压却不能满足远距离的灭火需求;另外还有在消火栓箱进行安装时,违规使用气焊设备进行箱体成孔,给预留孔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火情发生时,消火栓出水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对出水量造成极大的限制。而在室外安装中,则往往没有按照规定合理设计消火栓的位置,导致消火栓在使用中根本起不到作用,而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设。

(三)供水管网系统

目前在我国一些建筑的消防供水管网中存在着漏水与管网强度不够的现象,给及时扑灭火灾埋下了一定的隐患。有些消防安装单位在进行施工操作时,没有进行或是进行不完善的试水压、试漏与管网强度的测试。同时在供水管网的使用材料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没有按照工程实际情况需要选择合格的管道、线缆等,对管网材料的质量把关不到位也是造成该系统问题的一大关键因素。

二、消防安装工程应对措施

(一)加强对消防安装工程的重视程度。消防安装工程要引起上层管理人员的重视,善于接受国内外各类消防安装工程方面的新技术与新施工工艺,对于建筑中的消防安全工程的资金投入要合理,防止因盲目追求利益而使消防安装工程的资金投入缩水的现象出现。另外,还要结合利用各类宣传手段,对消防安装中的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教育,从根本上提升各级工程人员的重视程度。

(二)加强消防安装工程的现场检查工作。消防安装工程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这就要与专业的监理人员以及企业自身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共同的现场检查工作,同时进行现场检查制度的相关文件资料的编制,对检查频率与范围加以明确,以做到检查工作有据可依。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监督,对于发现的问题,必须责令及时整改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对于那些不整改或是问题较大的消防安装部位,则必须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

(三)加强消防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对于消防安装工程中的关键部位进行施工时,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如自动报警系统,在该系统中对相关布线的要求很高,不但要对专用线缆进行标色,还要做好接地工作。与此同时,对于该系统线缆的余留量、弯折角的线缆保护、线缆安装牢固度等都要有所保证。在消防中控机房中,报警控制器与显示器安装要合理,各类电源与UPS系统要确保运行正常;而对于消火栓、消防供水管网的安装中,则要注意的是它们的管道部分,首先要保证所使用的消防管道是专业且有质量保证的,在遇工程中有穿墙、穿楼板的作业时,要注意对管道的保护工作,合理设置套管进行防护。同时在设计管道走向与其他专业出现交叉作业时,要做好与其他专业的协调工作,确保以消防安全为首要考量因素;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火灾发生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主因往往是火灾所产生的有毒烟雾,在消防安装工程的防排烟项目中,对于各类排烟管道、管口、阀门以及相应的报警联动系统都要设置合理,要在施工中同其他专业的单位进行有效、实时的定期开展技术协调工作,以防止排烟风管或其他排烟设施在安装后受到其他专业施工的影响而导致排烟设施的损坏。

(四)加强消防安装工程的调试工作。在消防安装工程竣工以后,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并同专业验收单位对工程进行综合性调试工作,以对消防安装工程进行验收。在调试工作中,首先要对喷头压力、管道完好进行检测,确保其无漏水现象与保证喷头的压力达到相关规定;对自动报警联动系统的调试中,则要重点对其信号的传输质量进行测试;最后对于整个消防安装工程中的所有接地都要有一个系统性的检查,防止因电气故障而造成对人员与系统的安全形成危害。

结语:不管工程项目的类型如何,其中的消防安装工程都有着重要的位置,随着各类新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消防形势也将越来越严峻。这就要求在消防安装工程中从设计阶段到施工,再到验收调试进行全过程严格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从而有效避免发生一些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的恶性火灾事故。

篇5

为确保在发生火灾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工地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小组成员及消防重点部位及周边环境

1、项目部成立自然灾害应急工作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项目部应急指挥部下设综合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项目会议室,负责日常工作。

2、项目部的消防重点部位是施工现场礼堂、施工通道、职工宿舍。

施工现场礼堂是施工人员最多,工种最多,交叉作业繁复的场所,

施工通道也是人员多,存在吸烟等火灾隐患。职工宿舍人员集中,存在着员工躺

在床上抽烟,违规生火,违规使用电器等火灾隐患,未及时发现及时纠正的,有

引起火灾的可能性。职工宿舍内居住人员比较集中,发生火灾后严重威胁着职工

的生命安全;因此,火灾发生后严重威胁着生命、财产安全,应重点防护。

三、应急措施应急措施

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发出警报,应急工作组成员有步骤有次序

疏散各楼栋居民撤离施工现场,同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蔓延(用现场灭火器等

消防器材进行控制)。

领导小组得悉消防应急情况后立即赶赴工地指挥部,各种救护队伍到综合办

公室待命。

抢救组首先要询问知情者现场情况以及伤员数量和轻重,然后依情况分组组

织救护。

2、各级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人员疏散组立即在组长指挥下奔赴通往事故地点

的通道,指挥人员有序撤离,并为方便抢救组前往火灾现场维持人员撤离秩序。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

防止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

移并送至附近医院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工地值班值勤和巡逻,

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做好工人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

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5、保安组自始至终要维持好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靠近火场及消防场地,

保护消防设施,制止一切对消防活动起消极作用的行为。

6、每个消防小组成员都要明确自己在事故发生时的职责,还应进行预演来

检查应急的组织、人员、设施、工具是否能满足抢险的要求。如有不符合抢险要

求的环节和措施应予以纠正。

7、灭火

(1)报警

“报警早,损失小”是人们在长期同火灾斗争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由于火

灾的发展极快,因此首先发现火情者在灭火的同时必须立即上报值班工程师或义

务消防队值班人员,通知单位领导。并有值班工程师或义务消防队员组织扑救。

火情严重的必须立即拨打119求救。报警要沉着冷静、及时准确,说清楚单位(项

目部)、地址、电话、燃烧部位及燃烧物的性能等有关情况,报警后应派专人到

路口接消防部队。使用移动电话报警的必须注意报警后不能关机,以便听取消防

部队的回唤、问话,及时保持联系。

在报警的同时,还应采取多种方法向周围群众,本单位其他人员报警,使他

们及时撤离火灾可能蔓延到的部位。

(2)灭火

首先发现火情的人员在报警的同时必须立即使用宿舍门口存放的ABC灭火

器等就近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值班工程师或义务消防对有关人员接到报警后应

立即组织人员扑救。

消防车可从西围墙外面就位,也可从工地大门直接沿工地混凝土硬化道路进

入宿舍、仓库等附近,就近灭火。

3 消防队到来之后应根据消防组织的安排进行分工负责灭火。

灭火应做到:灭火救人同时进行,把主力用在灭火上,同时分出一小部分力

量在可能蔓延到的地方,防止火势乘隙扩大;当火势已扩大,就应以主力用于堵

截火势方面或可能造成更大灾害方面。

灭火应根据燃烧物的性质、燃烧的特点和火场的具体情况及消防技术装备的

性能进行选择灭火方法;

(1)、喷射水流 应把水流喷射到火焰根部,即喷射到燃烧物体上,并根据

火场燃烧情况及时变换射流;

(2)、喷射泡沫 对于容器内的火灾,应朝容器内一侧器壁上喷射泡沫,使

泡沫顺器壁自动流淌到液面上覆盖火焰。对于地面流散液体,应从近处开始左右

两侧同时喷射逐步向火场深处推近;

(3)、喷射干粉 对准燃烧物体火焰根部平行喷射,对于大面积的火焰应将

干粉停在距火焰5米的上风或侧上风位置,操纵干粉枪向左右两侧稍微平行摆动

使灭火剂完全覆盖燃烧区;

(4)、断电 对于电器发生火灾或引燃附近可燃物,必须想办法尽快切断电源。

隧道内发生电器火灾,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通知地面停高压电源,启用应急

照明设备。

8、救人

积极抢救受火灾威胁的人员是灭火工作的首要任务,当有人受到火灾威胁

时,应根据救人任务大小、现有灭火力量组织参战人员抢救人命,同时布置一定

力量扑救火灾;

宿舍发生火灾时,可通过破窗、破门等尽早尽快抢救被围困人员并转移到安

全地带。

9、疏散与保护

对于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物品以及承受较大压力的容器或设备,在火势威胁有

发生燃烧爆炸、析出毒气等危险时必须抓紧疏散或增强保护;

重要物资或档案资料等受到火灾威胁而无法抢救时,必须立即进行疏散;

对于妨碍战斗人员灭火的物资,要进行转移或疏散。

(1)、首先疏散和保护有爆炸有毒的危险品以及处于下风向的物资,然后疏

散和保护一般物资;

(2)、对于材料仓库发生火灾,抢救物资要有专人指挥,并分派专门力量有

组织有秩序进行;

(3)、在受到火势威胁的情况下,要用水枪掩护疏散通道和人员,必要时可

采取破拆的方法,开辟疏散通道。

宿舍发生火灾时,应立即组织人员转移厨房内的液化气瓶,以防火灾蔓延到

厨房时发生爆炸。组织人员对附近的低压变电房进行隔离、降温等保护措施,防

止火灾蔓延到变电房引起停电、电器爆炸等事故。

10、防爆

对于受高温威胁的氧气、乙炔钢瓶以及液化气瓶、油液容器要加强冷却;

对于受热膨胀的桶装物品不要撞击;

扑救易燃液体火灾后,应彻底扑灭建筑物以及周围物品上的残余火烬;

扑救可燃气体或液体泄漏后的火灾,在做好堵漏工作后方可一举灭火。在堵

漏工作为就绪前,除采取冷却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后,可让其稳定燃烧。

11、防塌、排烟、警戒、救护

扑救火灾时应做好预防建(构)筑物倒塌工作,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人员

伤亡事故;扑救火灾时应首先扑救最容易被火烧塌的部位,且避免在此处集中过

多的人或物资。

在救火时对于影响灭火行动,威胁人身安全的烟气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排

除,排烟可采取自然通风、机械排烟、破拆建筑物排烟等方式。

为保证灭火战斗有秩序的顺利进行,应在单位外围、起火建筑物的出入口以

及重要部位设置警戒区,按排警戒人员维持秩序,防止有人浑水摸鱼、乘火打劫、

乘火捣乱。

对于抢救出的伤员要做出妥善处理,并组织专车送医院抢救。

12、 自救与逃生

(1)、逃生准备

当火灾火势猛烈,确实已经无法抢救时,人员不得再犹豫,应迅速离开火场,

避免围困和伤亡。人员从起火房间撤离后,应该立即关闭起火房间的门,防止火

5灾蔓延到其他房间。在着火期间,不论是位于起火房间或是非起火房间,逃至室

外后要做到随手关门,这样可以控制火势的蔓延,延长允许逃生的时间。当见烟

不见火时,不可轻易打开窗户,因为此时可能由于空气不足火在阴燃,如果打开

窗户,就能形成空气对流,助长火势蔓延。

(2)、爬行

当夜间发现宿舍内有烟时,要翻身下床,朝门口爬行。即使受得了也不要站

起来,因为1.5米以上的空气里已经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千万不要站立开门,烟

对人的生命的威胁比火更大。

(3)利用防毒面具或湿毛巾

逃生中要防止吸入烟尘,逃生时应戴防毒面具或用湿毛巾捂严口和鼻子,冲

出火场。

(4)利用绳索或从窗户跳出宿舍

如果被围困在宿舍二楼,可利用绳子或床单拴在室内的重物、桌子腿、窗等

上面将人吊下或自行滑下;由于职工宿舍只有两层,当找不到上述工具,而又受

到火势严重威胁时,可直接从窗户跳到地面,然后沿疏散路线和撤退到安全地带。

(5)熟悉工地环境、记住疏散线路

教育工地的工作人员熟悉本工地的环境和疏散线路,以便发生危险时能按正

确的线路逃生。

(6)积极互救

当发现火警时,发现者应通过呼喊、敲击物体等通知其他人员撤离。在撤离

时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惶失措,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遵守秩序,不要拥挤,积

极协助伤员撤离。

(7)撤到安全地带,不要围观

逃离宿舍后,应按照疏散路线迅速撤到安全地带,不要围观。因为这样不但

影响消防人员扑救,同时又可能火星飞溅,房屋倒塌,物品爆炸等伤人。

13、事故的处理

对于发生的火灾事故,有关部门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事故、事件、不

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做到三不放过(火灾原因不清不放过,

责任者不受处理、群众不受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14、事故的预防

1)、建立有领导负责的逐级防火制度;

2)、建立各生产岗位的防火责任制,成立应急领导小组、义务消防队;

3)、建立义务消防队和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4)、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

5)、对火灾隐患及时发现和立案、整改;

6)、对职工普及消防知识,重点工种进行专门的消防知识培训和考核;

7)、建立防火档案和灭火应急示意图;

8)、进行灭火应急演练,要求:

为了使应急方案在实践中得到正确应用,项目部每年举行一次实地演练,具

体时间有项目部统一安排。要求:

按接警、出动、分工配合以及临时处理等综合动作演练,用以检验是否符合

应急响应方案;

模拟实战训练,即按接警出动到现场按照实据要求出水、灭火器同时进行抢

救和疏散物资的训练;

演练应以公司总部和各个项目部为单位进行开展;

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做到参加人员明确任务、方法和要求;

要点火演练的,必须事先采取完善的安全措施。

9)、通讯、避难用的设备器具

宿舍、仓库、隧道内等部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在合适的地方配备报警设备、

应急照明和动力、逃生工具、安全避难所、急救设备、空气呼吸器,氧呼吸器、

便携式照明设备等。

四、其它

1、在应急行动中,各组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

篇6

2006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实施“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均将优质资源的建设和共享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布局和重点支持,具体表现为“十一五”期间的“精品课程”和“十二五”期间正在实施的精品开放课程(包括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以下简称公安大学)为代表的全国公安院校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共享和信息化深度整合应用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三项建设”(公安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整体部署、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意见、新世纪首次全国公安教育训练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推进公安类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管理支持、应用支持”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积极的建设成效。梳理、总结和反思公安院校关于推进精品开放课程的实践,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相关院校信息化条件下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服务于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公安院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综述

精品课程建设是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及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背景下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导并发起和实施的一项重要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就其源头而言,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网络课程建设的继承和创新,并可以溯至国外以MIT为首的院校群自2001年起发起实施并迅速发展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ER Movement),是世界范围内教育资源开放共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开放课程是原有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在资源的展示和利用形式、资源的丰富程度,信息技术对交互、测评和管理的支持等整合应用方面有了新的进步。优质、开放、共享、交互、创新、基于网络、大规模、整合应用等,成为精品开放课程令人瞩目的标签,也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和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整合的重要特征[1]。

近年来,精品开放课程的“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资源共享体系已经形成,课程数量不断增加,类型不断丰富,综合影响不断扩大,以点带面、示范共享的思路得到充分体现,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开展信息化条件下课程建设的常态。除了作为主体的高等学校精品课程之外,还基于和部分企业(如微软、IBM等公司)合作建设特定领域的精品课程。公安部2006年起启动了公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教育部自2007年起推进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进一步丰富了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模式、覆盖领域和影响范围。精品开放课程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资源建设方面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导和资助、自上而下为主推进实施、倡导较高质量标准、超大规模的分级分类布局、强调信息技术和教学设计综合应用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实践。当然,在精品开放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不足,例如课程重申报评审、轻教学应用,课程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率不高,重视课程内容结构展示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使用需求、缺少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应用、版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等,受到一些专家的批评和诟议。

公安院校的精品开放课程是全国精品开放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公安部有关业务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进下,公安院校全程参与了国家的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实践,其发展和实践也经历了全国精品开放课程的完整过程。为加强公安教育训练基础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训练水平和培养质量,公安部于2006年启动了公安部级精品课程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个行业领域发起和实施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06—2010年共立项建设100门公安部级精品课程,其中本科层次课程59门、专科层次课程30门、民警训练类11门。为此,公安部划拨专款资助课程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公安院校共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58门、省部级301门、校级精品课程近千门。其中,公安部级精品课程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杠杆作用,承接并有力推动了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和建设,也极大调动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2012年,国家启动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以后,公安部因时而动,及时启动了新一轮的公安部级精品开放课建设规划,就课程建设、资源共享和教学利用等方面提出指导性要求。

近年来,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发展迅猛并且成绩明显,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获准设立,极大提升了公安教育的学科地位;34所公安院校中已有本科院校22所(含筹建1所),本科院校的数量和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相应的,推动公安院校的分类布局、准确定位、转型发展、提升质量、突出特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当前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发展的主旋律。公安大学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公安部直属的公安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其它质量工程建设在全国公安院校中走在前列。学校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占全国公安院校国家级精品课程约1/7;建设省部级精品课程(北京市和公安部)25门,占全国公安院校省部级精品课程数量约8.3%。另外,学校还立项建设了校级精品课程54门。本科教学工程启动实施之后,学校获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2门。这些精品开放课程除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开放之外(例如爱课程网、网易公开课频道等),全部课程还通过公安专网向全国公安机关开放,正在全国公安院校的教师研修、公安机关高级警官培训、公安实战部门的民警培训中发挥实实在在的辐射作用。

二、“五位一体”加强公安院校精品开放

课程建设

从具体组织实施流程来说,公安院校的精品开放课程和其它的各级精品课程基本相似,以年度为建设周期,按照“先期建设-择优推荐-匿名评审-网络公示-建设立项-授予称号和拨付资助资金-质量监控和完善提高”的线性过程组织实施。结合公安行业有关课程及其内容的特殊性和安全性考虑,在课程建设和开放共享方面也采取了必要措施,确保资源的安全保密、开放共享。这里以公安大学“五位一体”的实践做法进行简要说明。

公安大学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将高质量的课程建设作为加强教学建设的核心环节来推进。自2003年以来,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经历了初建阶段(2003—2005)、快速发展阶段(2006—2008年)、提升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三个阶段,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新一轮的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十一五”期间各级精品课程总结验收工作。为抓好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学校采取了“政策支持、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管理支持、应用支持”五位一体的举措,形成了课程建设的整体合力,推动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大发展。

(1)政策支持。为加强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学校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专门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重点规划。出台了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了建设目标、过程管理、资助奖励等措施,提出在课程组教师参与职称评审、教学名师评选、教学成果评选、岗位聘任等方面均作为资格准入或加分条件。这些举措后来在公安部组织的高级技术职称评审、教学名师评选和教学成果评选中得到进一步贯彻,极大调动了有关单位和教师的积极性。有关单位均将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建设的重要方面进行安排和投入。

(2)技术支持。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对信息和网络技术支持均提出了较高要求,是课程建设和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体现。课程的网站建设、运行、维护、更新和教学录像制作等均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让教师从技术支持的压力下解放出来,专心完成课程设计、成果提炼、教学准备和教学应用等擅长的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学校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引进并部署精品开放课程和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投入资金建设了高质量的课程录像演播厅,课程建设全过程得到了学校网络信息中心的技术支持。课程组也积极吸收教学设计专业人员就课程整体优化设计提出建议。

(3)资金支持。学校落实国家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率先投入资金加强校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做到资金支持先行一步。学校为每门校级精品课程资助3万元,课程获得北京市、公安部和国家级精品课程资助资金后,再按比例配套资助。充足的资金支持,对于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改研究、教学调研、教研交流,以及课程案例库、试题库、专题资源库建设等建设活动提供了充分保障。

(4)管理支持。教务处作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管理职能部门,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专项管理、过程管理。安排专门同志负责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做好申报组织、政策解读、材料审核、技术咨询、推广交流,确保重点布局、特色引领、竞争性遴选、逐级推荐、示范共享的指导思想得到贯彻。充分发挥学校和各学院(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对申报材料的学术性、教学性、系统性进行审核;吸收公安实战部门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和效果评估,突出课程的实践特色;依托校保密委员会有关专家进行内容的性审核,对数据、案例、录像、课件等进行重点把关,评估其公开范围和公开程度。

(5)应用支持。精品开放课程的价值一方面在于资源的优质聚合,另一方面在于资源的共享应用、成果转化。提高资源的知晓度,提高资源的可获取性,提高资源和应用需求的结合,是提升资源共享价值的重要方式。学校以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为抓手,促进课程建设成果转化,在教学研究立项、教学成果评选等方面优先支持,有的课程成果进入了高级警官培训专题,有的课程成果在开办的公安院校师资培训班上进行展示和共享。各级精品课程已经用“五个一流”的质量标准和特色,发挥了对于全校课程建设的示范作用,成为课程建设的亮点和排头兵。近年来,随着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数量不断丰富,浙江警察学院已经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经校学术委员会审核的校外精品开放课程列入在校生的公共选修课程模块,公安大学等学校也在加强通识课程建设方面积极引进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等优质课程资源。

从实际效果来看,公安大学的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形成了具有公安特色的三级课程体系,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优质课程资源,确立了精品开放课程的质量标准,促进了信息技术和教学设计理论方法的应用,锻炼了一批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师资队伍,积累了推进信息化条件下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经验。从课程资源来看,精品开放课程突出实训和实践教学,不少课程还建设了试题库、案例库、课程档案,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基于公安专网的资源共享较好解决了资源的适度开放与内容保密的关系,有力服务了构建公安“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的需要。这是学校多年来精心培育、建设和积累的结果,彰显了多年来重视和加强课程建设的成绩,为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公安特色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公安院校深入推进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面临的挑战

当前,信息化条件下的课程建设日新月异、不断创新,微课建设(WeiKe)、慕课建设(MOOCS)、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快速发展,正在掀起一场信息化、多元化、个性化的优质资源建设、共享、应用和创新的风暴。传统的课程建设经历了精品课程开放建设的洗礼,实质上是经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不断深度整合和应用的考验,既体验到技术的强大功能和传播能力,也面临着增强资源的互动性支持、导航性支持,增强对学习过程个性化需求支持程度,提高对不同学习风格学习者的适应程度等挑战[2]。

精品开放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课程建设和质量提升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就某一门课程来说,内容需要不断创新、丰富和更新;就某一个专业或学校来说,要不断扩大和壮大各级课程体系,形成逐级推进、逐级提升的更新机制。重要的是要形成基于课程自身内涵式发展驱动的自我可持续机制,在教学理念、课程团队、教学资源、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还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解决好来自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挑战。

笔者认为,未来高校课程建设的信息化程度将不断提高,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更加注重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更加关注学生“学”的需求和对“交互”的支持,更加强调学习过程的灵活性、移动性和个性化,更加强调突出学生的参与主体作用,并呈现出更多的混合式教学的特征。随着慕课实践、翻转课堂等新实践,学生将不仅局限于本校校园中,会扩展到课程信息系统中的“注册学生”,其年龄分步、地域分布、学习背景等也会更加多元。这是未来高校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将面临的重要挑战。

就公安院校的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来说,对信息化条件下课程形态和生态正在和即将发生的变化,在研究上、实践上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如何适应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出的要求,加强课程的公安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性培养,解决好实战导向、需求导向、过程导向、问题导向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体系和实践环节相结合的问题,是未来公安院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相应的,加强信息化条件下课程建设和教学应用的研究和探索,建立课程的培育机制、准入机制、质量管理机制、过程考核机制、档案管理机制等全过程支持机制,促进课程转型升级尤其是原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并促进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不断创新基于精品开放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是公安院校下一步推进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篇7

一、总体目标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意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县远程教育的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应用机制,把远程教育纳入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应用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实施,促进远程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协调发展,着力加强远程教育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用二年的时间构建面向社会开放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二、实施应用措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加强远程教育事业

要把远程教育纳入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成立远程教育应用领导机构,由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任组长,教育局局长、财政局局长、发改委主任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机构,教育局负责远程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应用,制定符合实际的远程教育应用计划,搞好所建工程的日常运行、管理维护工作。要千方百计的加大投入,落实工程教育资源建设费,设备日常维护费,保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应用机制,推进三种模式的应用

优质的资源快捷地传送到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乡资源共享,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三种模式为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持,提供了传播平台,抓好三种模式的应用,发挥三种模式设备的效益,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远程教育的应用思路是:创新教育新理念,创新教学新方法,创新应用新机制。要把面向学生,走进课堂,服务教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不断实践中,探索三种模式的应用规律,提高应用的效益和水平。在应用中实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实现应用机制的创新。

1、乡(镇)中心校工作的职责

(1)成立领导组,保障应用的落实

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远程教育应用的第一责任人。根据科教局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初中制定三种模式中心校制定模式一、二的教学应用计划。从资源的获取、利用、管理、教学内容和课时的安排、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的培训、设备的运行等方面加以落实。通过教学实践,创出本校应用新机制。

(2)强化教研教改,开展校本研训

以中心校建学校远程教育教研组,制定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抓好日常教学研究和应用。定期开展活动,总结经验和做法,形成有利于应用的教研制度。要强化校本研训,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研究新理念、新方法。每学期组织开展至少三次以上教学观摩课、教学竞赛、专题研究为内容的教研活动。各校教研组要负责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会使用设备并利用资源教学。要培养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教研的指导作用。

(3)建立长效考评机制

根据农村远程教育工作运行情况,乡镇中心校要从管理、培训、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各学校对次项工作建立考核机制,抓好工作的管理和自评;县教育局要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远程教育优质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同时将次项工作纳入对学校督导评估管理之中,每学期对远程教育各项目校进行一次全面评估。

(4)抓好设备的使用管理,保障应用的正常开展

学校要落实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措施,各种制度要统一公布上墙,让教师学生自觉遵守执行。要确定1-2名专人负责设备的使用、管理及维护。学校要确定专人负责卫星资源的接收工作,及时下载大量丰富多种媒体的资源,做好登记和建档工作,结合实际进行对资源进行本地化改造,充实到学校资源库中,成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资源,保障应用的正常开展。

2、三种模式的应用

熟悉三种模式的功能和特点,开展日常应用,要把三种模式的应用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排出课表,狠抓设备和资源的使用。

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应用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播放光盘为辅,同时帮助教师备课,开展农民教育活动。教学点的光盘应用课每周不低于10课时,农村小学、初中不低于15课时,要覆盖各年级、各学科。依托乡镇中心完小校,负责本乡镇教学点资源的传送,保证资源的更新。要做好播放记载,总结利用设备的教学经验。

模式二:卫星接收点。应用方式:收看空中课堂节目、进行同步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备课、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充分利用卫星所具备功能开展教学,排出课表和收视表,落实应用计划。农村小学每周至少安排20节以上的应用课,要覆盖各年级、各学科。利用课余时间收看远程电视教育节目,每学期每个教师要达到40课时以上,要求做好笔记。学校通过整合电教设备、整合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媒体教学,实现内容呈现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应用的普及率和效益。

模式三:计算机教室,具备模式二的全部功能。应用方式:开设信息技术课,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利用网络备课,形成电子备课制度,开展好教研

和培训活动,为农村党员教育、科技培训提供服务。除抓基本应用外,还要抓好整合应用,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开展资源的整合,开展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整合。要求应用课每周达到50课时以上,覆盖各年级、各学科。根据我县对工程建设模式的改造方案,凡涉及改造的学校,应用工作主要在网络环境下开展,通过登录县远程教育平台和市远程教育平台获取优质资源,充实学校资源库,整合所有力量,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满足师生的需求。

(三)加强教研和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县、乡、校三级教研网络体系,依托县远程教育中心开展三种模式的应用工作。要把面向学生,走进课堂,服务教学作为指导思想,要求基层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化教育设备加强教学的研究和应用。要制定详细科学的教研计划,建立从事三种模式应用的教研制度,要通过组织观摩示范课、教学竞赛、专题座谈会、现场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指导学校教师的应用,通过开展活动,树立典型,推广新经验新做法。要在全县形成面向学生应用为主、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的共识。教研工作的另一项任务就是教师的培训工作,要建立县、乡、校三级培训体系,对广大教师进行普遍轮训提高,这是抓好应用的关键所在,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培训新格局,使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县负责对乡教研员和项目校骨干教师的培训,项目校骨干教师负责学校教师的全员培训。项目校的校长是抓好应用的第一责任人,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掌握应用的基本技能,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应用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

基础硬件配置已经基本完成,资源的利用迫在眉睫,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就是实现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差别,使偏远的山区的学校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要切实加强资源的建设,增加投入,这是做好应用的保证。一方面要以县建立县远程教育平台,使之成为全县教育资源管理、使用、信息交流、资源和共享的县域平台,另一方面要根据国家的课程标准,研发自己的特色资源。再次,制定统一的教育资源下载制度和管理制度,对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及时将最新的资源传送到基层学校。

(五)构建学校信息平台

在“校校通”实施的基础上,要整合网络平台,构建县、乡、校将形成三级网络体系,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要搭建学校的信息平台,分步骤、分阶段实施。除已建成的校园网站外,其它所有乡镇初中、乡示范小学及有条件的小学均要建成自己校园网站。建立起学校的信息平台,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其中,实现师生双向互动,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新,这是实现远程教育应用效益发挥的新的增长点,必将带来深刻的影响。

(六)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综合功能,提高为农服务的能力

远程教育平台不仅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教育信息平台,更是农村党员教育中心、科技培训的传播中心。学校已成为当地政府的一块重要阵地,要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平台为农服务的作用,要形成面向社会开放的应用格局。要采取分时间利用的办法,即:课时教学用、假日农民用,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掌握。要安排好应用时间表并公布上墙,每周至少有一次向农民党员开放的时间。要把远程教育平台与学校所建的网站整合充分发挥为农服务的功能。

(七)建立考评制度,加强管理,保证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为保证应用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工程应用评估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三种模式的应用与研究,要对项目校加强评估督导,要对学校、教师纳入年度考核。对应用突出有特色的学校实行奖励,对于开展不得力的,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促进应用的良性发展。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以管理促应用,向管理要效益,以县统一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共同遵守。要成立县工程技术服务指导组,指导全县设备的维护、使用。

三、应用效果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必将会对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深刻的积极的影响,通过对三种模式的应用,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素质。

篇8

“农远教学应用年”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远程教育学科资源应用作为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和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中小学的广泛应用。

二、总体目标

以普遍提升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为根本,以远程教育工程网络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以典型为引领,以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我县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三、工作重点

农远工程“三种模式”的教学应用按照“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把教学应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紧紧围绕20__年教育工作会的精神,“突出一个中心,开好两个会议,搞好三项活动”,将普及和提升教学应用作为全年远教工作的重中之重,狠下功夫,务求实效。

2、按照“重在应用,贵在坚持,意在普及,旨在提高”的要求,以典型引领和校本研训为依托,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形成“班班通、堂堂用、人人会”的“农远”三种模式教学应用新局面。

3、构建完善的教学应用评价体系,以评估促应用,确保远教工程教学应用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实施步骤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年活动以“教学应用”为中心,从3月开始,到12月结束。活动共分为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总结评估三个步骤。

(一)宣传发动(3月):全面部署此项工作,落实各项任务,层层制定应用年活动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3月---10月):

农远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手段,应用是目的,活动是平台,效益是归宿。总体要求是:设备天天用、教师人人会、学生个个学、人人努力、个个过关。二期工程班班通常常用,人人会。实行五个一要求:每周至少上一节多媒体课,至少上一节光盘资源课,至少做一个课件,至少观看一次课堂实录,至少观看一次培训资料。

1、召开全县教学应用推进会。

3月下旬,召开全县远教工程教学应用推进会,全面推广在管理、应用、培训、考核等方面取得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教学应用工作。

2、开展农远工程课堂教学团体赛活动

本着“校校动、村村动、乡乡动”的原则,各校4月份开展农远工程初中组和小学组的课堂教学团体赛活动。初中组以校为一个参赛队,经过学校赛讲后,参加县级赛讲活动;小学组以每个乡镇联校为一个参赛队,每个联校参赛选手必须是在各村小学经过竞赛选拔出的优胜者中产生,经过乡镇赛讲后组队参加县级赛讲活动。初中段参赛学科: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物理、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小学段参赛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想品德、音乐、美术。各县赛讲活动结束后,推荐本校各学段各学科一名选手代表本校参加全县农远工程课堂教学团体赛活动。

3、开展讲师团巡回教学活动。

9月份由县教研室和电教馆组织开展农远工程教学应用讲师团巡回教学活动,活动在全县各校轮流开展,参加巡回教学的名师将在团体赛的优胜者中产生。活动以示范课、专题报告、听课、评课、交流互动等形式进行。

4、开展示范学校(基地校)创建活动

3月—11月,开展10所示范校(基地校)创建工作,(模式一1所,模式二5所,模式三4所;(其中城区模式二 3所,模式三2所;),科教局将于11月底进行评估验收。

5、本年度开好两次现场观摩会议,真正实行“观摩引动、培训拉动、典型带动、政策策动、表彰推动”。

6、举办第三期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今年向省市报送优秀信息技术论文30篇,观摩课10节,课件30件,电脑作品10件,学科网页5个,电子备课教案10篇。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选拔县级能手50名并积极争取机会向上级报送推荐。使全县教育走上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达到一个教师带动一部分教师;一部分教师带动全体教师;全体教师带动整所学校。

7、学校所有各项工作要有档案记载、记录,有内容可查。

(三)总结评估(11月—12月):县科教局将组织电教、教研和师训等相关科室在11月底对各县教学应用年活动情况进行评估,年终科教局将召开教学应用年总结会议,并举办成果展示活动,对应用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继续强化领导,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

识,进一步确立第一责任人的位置,强化行政推动力量。对一些责任意识不强,工作应付漂浮的要强制运行,并严明奖惩。县科教局成立“农远教学应用年”领导组和维修领导组,由教育局主要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见附件)各校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以保证农远教学应用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2、加强教研力度

各校要加大教学研究的力度,依托局、校两级教研机构,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各级教研人员定期深入基层,深入课堂,了解和掌握远程教育的使用情况,要善于把使用中的问题梳理成课题,围绕课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开展研究,探索显得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探索教学资源应用方法,以研促教、以研促学、以研促用。

3、加强部门协调合作

局各科室要积极配合“农远教学应用年”的各项工作。电教、教研、师训协同配合,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应用,一手抓培训,三者合一,广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把远教工程的重心下移自学校,及时督促指导学校搞好此项工作。电教部门负责农远工程的日常管理、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等;教研负责教学应用指导、应用年活动的过程指导等;师训结合教师考核配合电教做好教师队伍技术的培训。电教、教研、师训三部门要加强协作,对学校活动年开展情况,定期检查,及时帮助解决应用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电教馆在进一步完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维护手段,结合远教技术交流群和各类教育信息网的平台开展网上技术交流,建立长效的运行维护机制,提高技术支持服务的水平。

4、强化管理、加强督导评估

a、加强县乡骨干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确保人员稳定,小毛病不出校,一般毛病不出县。

b、 设备要按照标准要求安置摆放,不得随意摆放,要保持清洁整齐,不得丢失、不得挪作他用。

c、 继续实施“一帐一目三册”管理,远教工程设备台帐管理、校本资源目录、校本资源下载登记册、教学应用登记册、设备维修报告册要内容齐全,记录完整。

篇9

一、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心理效应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打乱了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政治、经济、生活关系及风俗习惯,因此在整个移民过程中,移民的心理活动也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

1、抗拒心理。抗拒心理是移民与国家计划移民或安置相对立、相抵触的一种心理状态。如国家要求搬迁时,移民不去指定的安置地点、不按时搬迁;安置区居民抗拒抵触外来移民迁入等。产生此类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移民安置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移民对搬迁的认识状况如何,安置地的条件是否适宜。产生这种抗拒心理的移民总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比较大,必须加以引导和帮助,以防形成“导火线”,造成“爆炸”性局面。比如:加大宣传力度,切实落实国家水库移民相关政策,想移民之所想,急移民之所急,认真完成实物指标调查,广泛走访听取迁出、迁入区人民意见,做出科学合理的移民安置规划以及安置补偿措施,保障迁出、迁入区人民合法权益。

2、失衡心理。人的心理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在外界刺激强度过大的情况下,这种失衡心理表现就比较突出。如初定安置去向或刚到安置区时,移民往往感到一团糟,无所适从,甚至感到恐惧,或者因某种原因产生不满和愤怒等。

3、矛盾心理。水库移民的矛盾心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移与不移的矛盾。在移民安置初期,移民常感到,不移,国家要求必须服从,移,却是故土难离。少数人不能正确处理这种矛盾,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心理失衡甚至抗拒心理。二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在非自愿移民过程中政府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也由于移民对宣传工作中“移民是政府行为”的偏颇理解,许多移民产生了对政府的过分依赖心理。三是优越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心理。移民为国家作出了贡献,移民常有一种光荣感。但移民在新的区域安置,人地两生,困难重重,也往往存在一种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与优越感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二.水利水电移民安置方式的分析

1、按安置途径。(1)农业安置。农业安置又被称作大农业安置,其适用范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比较缓慢,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地区,如我国中部内陆地区以及西部欠发达地区。这种安置方式以土地作为核心,适应于这些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情况。如果在这些地区不采用农业安置方式而改用其他的安置方式很可能导致移民在新的移居环境中无法快速适应从而水利水电安置工作无法得到很好的落实。农业安置方式有效的顺应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虽然必将走向没落但现今仍是妥善安置移民的好途径。一般可以把农业安置主要分为自主联系安置分散插迁有土安置、政府调剂安置、就地后靠安置、异地集中与分散安置等多种安置方式。具体举例来说,就地后靠安置就是在库边随即建筑移居房屋,有效解决水利水电过程中移民不想背井离乡的问题的同时又具有管理方便、物资投入降低等优点。但就地后靠安置需要原居住地拥有足够的土地资源。这种安置方式适用于移居地缺乏足够的水资源、农田水利等资源的地区,通过集中方式保障移民资源共享,所以应尽量避免分散安置。(2)非农业安置。非农业安置以移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生活为主。传统的农业安置注重土地利用,与之相反的,非农业安置不强调第一产业的生产。第二产业是指采矿、制造、电力燃气、建筑等产业;第三产业是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服务业。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过程中,有很多地区是缺乏土地资源的,因而农业生产活动受到大大的限制,仅仅依靠农业生产根本无法维持移民在移居地的生产活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参与可以从另外的渠道获取经济收入,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还可以增加地区经济社会效益。非农业安置一般可以分为农转非安置、二三产业安置与小城镇化混合安置、城镇集中安置、长期实物补偿安置、土地出租和入股补偿安置、带地入股安置、养老保险安置以及自找门径安置等安置方式。具体举例来说,农转非安置是针对移民由农村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进行的移民安置方式,一种是直接农转非以减轻土地耕种压力,另一种方法是将土地转给非农业户口的人群来实现农转非。又如长期实物补偿安置是适用于征地移民少同时库区安置容量紧缺的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利用物资、资金等补充因水利水电工程而占用的物资、资金匮乏情况。(3)兼业安置。兼业安置是一种混合农业以及非农业的安置方式。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的地区适合采用兼业安置方式安置移民。这些地区拥有便利的交通状况、地区基础设施齐全。同时,该移民安置方式既满足农转非的转移要求又能获得国家政府的政策扶持、移民安置物资及资金。兼业移民安置方式得以实现需要水利水电移民安置机构具备高水平管理人才的高效移民管理方式以及提供较多的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从业机会。目前,兼业安置方式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如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存在着的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等等,在保障移民民生的同时,应该注意降低地区危险指数,提高移民生活水平。兼业安置一般有以土地安置为主、非农业安置为辅安置方式和以非农业安置为主、土地安置为辅的安置方式两种。珊瑚水库就是兼业安置的典范之一。

2、按安置形式。(l)集中安置。集中安置是指集中建立移民居民点和居住点,统一布局的搬迁方式。搬迁之后,形成行政村或村民小组,独纳入当地行政村统一管理。由于集中安置使得原来的村、组建制基本不变,原有社会关系网络基本得以保持,社区文化环境基本相似,有利于移民心理上的稳定和迁移安置的顺利进行;基层生产组织不变,有利于发挥组织管理作用;移民可以尽快在安置区安定生活、开展生产;可以降低安置成本;有利于农村的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公共设施的充分利用。但集中安置要求安置区必须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能够调整出成片的土地或有成片的土地可供开垦,而且集中安置加大了移民与安置地区居民社会整合的难度。(2)分散安置。分散安置又称插花安置,指将移民按户分散安置到安置区原有的村、组中,而且每个村、组安置的移民户数较少,不再建立独立建制的村或组。分散安置对于移民来说,前期可能有不安全感,心理压力大等,容易使适应能力差的移民感到孤独,从而增加在社会整合期间的痛苦。但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有利于外迁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同时可以利用安置区村集体的机动地安置移民,不必改变原有土地承包关系;可以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减少建设成本;移民可购置闲置房,节约建房费用与建房用地,缩短安置时间。

结束语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促进了水电事业的发展,使得水利水电工程事业日益壮大。与此同时,涉及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心理效应及安置方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宜音.社会心态形成的心理机制及效应[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6)

篇10

随着工程招投标市场竟争的日趋激烈,现行施工单位只能选择低价报价的策略,有时为了先进入某个市场只按成本报价,甚至低于成本竟价,这给施工单位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施工中如何降低成本及增加变更、索赔收入,成为施工单位急需解决的难题和工作重点。现就如何从优化施工方案入手,查找项目变更、索赔突破口及降低施工成本方面,谈几点思路。

1. 施工方案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1)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满足业主使用要求及工期的前提下,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是控制投资和降低工程项目造价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2)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工程概况、工程任务情况及施工条件分析、施工方案、主要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包括质量、施工进度、安全防护、文明施工及环境污染防治等各种措施)、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图、经济分析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等。

(3)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与其工程造价有着至关密切的关系。其中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的确定尤为重要。如:现场规化好施工项目的先后顺序、做好现场土石方平衡调配工作,做到“料尽其用、时间匹配、容量适度”,做好钻孔机械的选择、混凝土垂直入仓方式的选择、挖、装、运机械的选型配套等,均直接影响着项目成本。项目实施中我们可采用开挖料直接运输至围堰或用于砼面板堆石坝填筑,可减少开采、运输及二次转运成本;现场合理安排,利用好挖填料的施工组织,将开挖料直接运至需要回填部位,可减少二次转运费用;现场施工道路布置考虑利用连接围堰等措施,降低项目施工成本。

2. 投标前为项目实施降本增效埋下伏笔

(1)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靠高价中标盈得效益已不可能。但企业要发展、要壮大,故必须注重市场开发阶段的投标策略,利用好不平衡报价策略,为实施阶段的变更、索赔、调价补差工作埋下伏笔。

(2)在不抬高总价以免影响中标(商务得分)的前提下,估计今后会增加工程量的项目,单价可提高些;反之,估计工程量将会减少的项目单价可降低些;图纸不明确或有错误,估计今后会有修改的,或工程内容说明不清楚的价格可降低,待今后变更单价;计日工资和零星施工机械台班小时单价作价,可稍高于工程单价中的相应单价,因为这些单价不包括在投标价格中,发生时按实计算,可多得利润。

(3)材料费一般占直接工程费的70%左右,如合同约定不调整主材价格的我们可采取提高投标的人工、材料、机械的基础价格水平,在保证总价不变和中标的前提下,而采取下调消耗数量指标的策略,为实施阶段新增项目重新作价奠定良好的价格基础水平,以取得较高的收益;如合同约定可调整主材价格的可将主材价格适当降低,在后期项目实施时即可获得较高的补偿收入。

3. 实施阶段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降低项目成本

(1)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的技术纲领,它的先进性、适用性将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最终将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成本和效益。虽然在投标时施工企业一般都做了施工组织设计,但这种施工组织设计对单位、单元工程未细化,不一定是最经济、最适用的方案。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调整、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对重大及特殊施工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从中优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施工、成本费用较低的最佳施工方案。

(2)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对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等,凡经实践证明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科研成果,应尽量采用。并想方设法从技术方案改变而变更原合同项目价格水平偏低,施工难度大的项目,或优化方案降低项目成本,实现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因此重视技术措施和现场施工组织,是保证控制项目成本的必要保证和重要手段。同时,应尽量从缩短工期以减少项目间接费方面着手,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工期,从而降本增效。

(3)对此就对项目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现场管理人员必须都应掌握招标文件、合同、规范、技术要求、图纸、变更通知等并融会贯通地分析研究。项目部全体人员特别是经营人员要有高度的变更索赔意识、嗅觉并挖掘有利证据和提供完整的变更、索赔资料。

同时对于优化施工方案而节约了项目成本的经营、技术管理人员,按成本节约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提供有利的经济保障措施,更好地提升经营、技术人员优化施工方案的主观能动性,并想方设法查找变更、索赔点和最优施工方案,为项目降本增效做出最大的贡献。

4. 项目经营技术人员密切配合,从施工方案着手降低项目成本,做好沟通、协作、配合工作,实现项目利益最大化

(1)综上述,经营和技术紧密配合、协作,寻求项目变更、索赔点,降本增效,将是项目努力奋斗的目标。对此,要求经营人员、技术人员互相沟通、学习。不能只从技术、方案出发不考虑经济效益,致使施工技术方案与经营效益脱节,要确保项目实施性的技术方案为成本最优的方案。

(2)施工技术方案是投标报价和项目成本测算的主要依据之一,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项目成本的大小。施工方案不同就会使工程项目有不同的工期计划,选用不同的机械设备,所发生的成本也不同。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效益、规模、性质、难易程度、现场情况和管理水平,分别制定几个施工方案,在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前,经营管理人员应先根据技术方案进行测算分析,若属因技术方案导致价格不合适、成本偏离社会平均成本,则应与技术人员沟通,修正技术方案。在进行比较、对照后,从中优选最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在保证方案可靠实施的同时,必须兼顾经济效益,以贯彻项目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

5. 项目实施中做好成本监督、规范管理,避免突破预算成本

(1)在确定了最优施工方案后,就可测算、确定合同项目及整个项目的预算成本。为了规范管理,建议将工作细化,避免模糊不清、责任不明。分包单价须附单价分析表或工序明细组成表,同时在备注栏注明包含的工序等工作内容,明确到具体使用的单方火工产品耗量、挖运设备、运距、单方模板耗量、砼水平、垂直运输设备等相关信息,在施工变动时能及时按预算基础价格情况调整单价,也利于项目管理人员明确分包条件及工作内容。

篇11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C-0067-02

随着公安边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部队各级对干警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部局打赢信息化大会战的环境下,为促进边防部队干部的信息素质提升,推动边防干警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们结合蒙古族学员及民族干警特点,立足于部队实践应用,改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考试模式,组织修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二、三年级学员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边防部队院校学员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结业时,组织常规考核并引入标准化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体现了教学结束时的测评效果,而作为大专教学过程的一个阶段,起到了总结、评测与促进的作用。但作为考试模式的更多尝试,还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发展的方面。

首先,公安边防部队院校民族大专班学员作为教学的主体之一,学习能动性一直是制约教学的主要因素。与中学教育相比,大专教育内容多、学制短;与大学教育相比,大专教育又偏向于实践技能,基础知识少、实训内容多。而部队院校学员与这两个教学层次的学生相比,也有很显著的特点,学习基础不够扎实,文化基础层次参差不齐,同时社会经验丰富,世界观、人生观基本成型,有着年轻军人的好胜心和荣誉感,对将来的第一任职充满希望,又缺少切实的学习目标与动力。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下,学员主观能动性的欠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别学员看似听得认真,但知识点在脑子里留得少,忘得多,没有思考,没有总结;二是教员指哪打哪,学习过程等待教员一揽子包到底;三是作业讲评后,错了就错了,没有改错纠错的习惯。

在确定学员修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后,课程教学中较早地进行了等级考试的模拟,目的是熟悉考试环境平台,以练促学。在这一过程中,学员先前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惰性有了很大改观,在模拟考试中遇到的问题能主动返回教材回顾与思考,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主动性。

其次,教员作为教学的另一主体,也有能动机制。建校以来,作为文化基础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从教学内容到课时量有了许多改进,但是教员的教学方式仍习惯于“拉、拽、推”,对学员的学习过程一揽子包到底,用简单的理论考试和脱离实际的上机操作评测学员的学习成绩,机械性地重复教学过程,教学相长得不到体现。

最后,教学过程的成功需要两个主体,教员和学员的良好互动与促进,将计算机等级考试引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评测后,这两个主体的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真正促进了教学相长,促使课程教学向科学性、合理性的方向发展,逐步建立起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边防部队院校各专业学员的共同基础课,随着学校教学任务的调整,该门课程在不断改进与优化,可见其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的重要性。而将计算机等级考试引入结业评测产生的对于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影响是十分突出的,因而,在连续进行了两年这样的尝试后,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和实践:

一是建立科学开放的考测机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在考评时一直存在一个问题,作为操作实践课的课时量应占总课时量的60%以上,但在期末测评时多数题目“纸上谈兵”,往往上机操作的测评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是注重实例与情景教学,培养学员学习的自主性。这是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的主题。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知识“倒”在学员的脑子里,教学目标的实现体现为知识转化为学员的能力,达到学有所用、学用一致。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培养学员学习的自主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情景教学与实例相结合是培养学员学习自主性的有效途径。例如,讲解基本理论之后,首先提出目前部队网络建设这样一个实例,从实例当中一一验证网络概念和基础理论。从部队现有网络划分层次讲网络系统的分类与覆盖范围,从各层的功能讲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应用,从网络中视频会议系统和执勤现场监控讲网络信号传输,将章节内容一一印证到部队的各级网络当中。由于学员全都来自部队一线,对部队执勤、执法中网络应用的情况并不陌生,但不明原理,对这样的实例教学既有兴趣,又对所学内容有的放矢,对教学内容有了很好的理解,避免了学员走上任职岗位后面对多个应用系统出现茫然而上不了手的情况。其次,在章节最后作为总结,提出讨论题目:在现有学校网络环境下,如何实现办公文档共享和传输。这是一个简单的命题,但涵盖了网络应用基础整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而作为实践操作题目,有多种解决方案。学员们课堂反应十分踊跃,提出的方案有的成熟,有的无法实现,重要的是学员们确实动了脑子,想了问题,迈出了主动学习、探索学习的第一步。

三是针对考试内容,分开教学层次,学有余力的学员参加更高等级的考试,建立奖评机制。指挥学校学员入学前文化基础层次多,差距大,现有社会环境下,计算机的掌握和使用情况也因人而异,较多的学员是仅仅限于中学期间学校教的一些简单知识,操作技能相当薄弱。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必须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因为等级考试一级的内容基本与我们学历教育的目标内容一致,大部分学员完成这样一个评测就可以胜任第一任职,学有余力的学员可以讲程序设计,鼓励他们参加更高级别的考试,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使学员有更好的发展,从而使每个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都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更好地调动学习积极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取多样的考核方式,最终目的是培养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就改善了,对学员走上工作岗位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也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我们的教学改革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迟春梅,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学与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