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8 11:38: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审美素质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键词】民俗/影视/整合/复制式/点缀式/点化式
民俗是一种在人类生存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并与人类相始终的古老文化,它集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实用与审美于一体,扩布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而影视是高科技的产物,它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声、光、电、化、自动控制等)手段将大众生活与艺术审美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因而,民俗与影视的结合实乃出于必然。一方面民俗孕育并滋润了现代影视艺术。我国古人发明的“走马灯”和“皮影戏”,被某些电影史学家认为是电影发明的先导。自从电影产生之后,民俗便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自觉不自觉地从民俗中吸收养份,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黄河谣》、《双旗镇刀客》等为代表的“新民俗电影”。这些影片以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向全球展示了东方艺术风范,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声誉。电影的民俗化已成为全球化语境中民族电影拓展生存空间的文化战略。另一方面,影视也在对民俗进行艺术整合,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欲求,同时也使自身的审美特性发生了变化。本文就影视整合民俗的几种形式及审美价值,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诚然,影视与民俗的结合,归根结底是影视对民俗的整合。这里的整合包含如下几层含义:第一层意思,就是主体对某一现象进行整理、加工使之有序化、条理化;第二层意思,在整理、加工的过程中必然包含着主体的创新和改造,会融入主体的理想、情感、愿望等主观因子,并可能使整合对象扭曲、变形,发生质的变化;第三层意思,整合的最终目的是一种现象与另一现象相一致,二者有机地结合成为一种全新的现象。据此,如果对众多的反映民俗的影视作品进行整体的考察,不难发现所谓民俗的影视整合大致可分三种类型:即复制式、点缀式和点化式。
所谓复制式,即影视通过其特有的声像系统(视听语言)对民俗事象进行机械复制。影视凭借电子高科技赋予的记录优势与传播优势,为当代人提供了展示和了解民俗的窗口。从80年代初开始,一些记录片制作者常常远离人群,远离我们熟悉的现实生活,深入荒凉的、人迹罕至的地区,到边远极地去探幽访古,到边缘文化圈中去揽胜猎奇,对我们民族的古老民俗进行重新确认,大型记录片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万里长城》等则是他们的硕果,向观众展示了丰富而又翔实的民俗事象。这些民俗事象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古代文明的结晶,散射出久远的光辉,而其自身则形成一个完整的民俗的认知体系。显然,影视整合焕发了民俗本身原有的活力,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所说:“复制技术把被复制的对象从传统的统治下解脱出来,它制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用众多的摹本代替了独一无二的存在。它使复制品得以在观众或听众自己的特殊环境里被观赏,使被复制对象恢复了活力。”[1](P243)
由于复制式整合主要体现在纪录片中,无可挑剔的真实性、真人实物的现场感,使其具有了文献价值。而就文艺民俗来说,无论是民间文学还是民间舞乐,都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通过影视的声像系统得以发扬光大。尽管如此,从艺术创造和审美的角度看,复制式属于民俗整合的初级层次,更高的层次应该是点缀式和点化式。
点缀式,指民俗事象成为影视艺术作品中的一种点缀、一种不可或缺的陪衬物。形象地讲,如果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等似红花,那么民俗就像绿叶。通过点缀式整合,民俗与影视艺术作品有机地融为一体,并担负起多种叙事功能。民俗是人类绵延至今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可靠纪录,并融入了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心理的等诸多文化因子,又因其传承性和扩布性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可创性的生活材料,这就成为影视艺术的表现对象。影片《良家妇女》以“小女婿大媳妇”这一传统习俗为题材,对旧时代妇女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沉思。《湘女萧萧》似乎是《良家妇女》的异地重演。《寡妇村》所反映的是福建惠安一带“不落夫家”(或称“长住娘家”)的原始遗风。当然,影视对民俗物态化文化层面的反映绝不是简单的照抄,而是一种审美描绘与把握,嵌入了创作主体的理性评价和情感观照。这类影片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审美要素:其一是用现代的眼光审视过去,《良家妇女》、《湘女萧萧》讲述的是旧时代的故事。其二是从内地的文化视角观照边远文化,《益西卓玛》表现的是的风俗民情。正是整合对象的“异时”性和“异地”性,给观众带来的是艺术所需的“陌生化”效果,并激发了观众的审美感悟。
民俗熔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实用与审美于一炉的多重文化品性,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了一种特具民俗氛围的生存环境。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具有浓厚的民俗韵味,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将原作中的韵味直观地展现出来。影片中的鲁镇,保留着的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人们恪守男尊女卑、长尊幼卑的封建
关系,街上的行人卑躬屈膝,鲁四老爷的客厅悬挂着陈腐的条幅,祥林嫂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喜剧片《五朵金花》把白族的奇异风情与民歌作为电影元素注入影片中。《青春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组空镜头:鳞次栉比的竹楼,高大粗砺的仙人掌丛,神秘而死寂的缅寺,挂着红布条的大青树。几个画面就把观众带到辽阔、神奇、安谧的南国傣乡。然后,虚实相间,引出人物,展开故事。在叙事的过程中,制作者又巧妙插入少女“洗澡”、“对歌”、“赶摆”、“猎少”、“杀牛祭谷”、“葬礼”等风土习俗。《过年》是从过年开始的:冬日的北方小城,银装素裹。除夕,大人、孩子都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庆气氛之中。请门神,贴窗花,摔钱罐,到处是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整个影片场景集中、矛盾集中、时间集中,故事发生在过年的24小时之内。尽管在点缀式整合中民俗并不是影视叙述的重心所在,却已为作品提供了耐人寻味的细节,仍给观众留下了不可泯灭的印记。《白毛女》中杨白劳给喜儿扯红头绳,《祝福》中的“阎罗大王分尸”、“捐门槛”,《牧马人》中许灵均夫妇孝敬父亲的“茶叶蛋”,《人生》中刘巧珍的婚礼,《良家妇女》中的“石人”,《湘女萧萧》中的“沉潭”,《老井》中那“血红的棺材”和镌刻着打井人名字的“石碑”,诸如此类的细节不胜枚举。当然,点缀在影视作品中的民俗事象绝不仅仅是点缀而已,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作者的情感、意愿和理性思考。《菊豆》中杨金山葬礼上的挡棺仪式,深刻地揭示了宗法制度的本质。《鼓楼情话》中“滚泥塘”的人生礼仪连续三次出现,其深层含义则是对侗族人顽强生命力的讴歌。作为民俗事象的场景、细节、器物等,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现实的根基,选择蕴含丰富的细枝末节与故事相链接,能产生惊人的艺术效果。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妻妾争宠与大红灯笼、《霸王别姬》中的主人公命运与京戏、《活着》中福贵一生的坎坷与皮影戏、《桃花满天红》中桃花和满天红的私情与皮影,等等。除了故事本身之外,这些民俗元素为影片带来了电影自身的奇观。影片叙述的故事是西方所熟悉的,而故事的民俗氛围却是西方所陌生的,这“熟悉的陌生”正是艺术创造的秘密。当然,从民俗入手展开对民族本性和民族精神的思考,已成为当代影视人的关注点。从某种角度讲,人是民俗的人。人类在创造民俗的同时也在创造自身,人类生存机制的核心是民俗,这就为影视通过民俗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理论依据。《刘三姐》根据“刘三姐”传说改编。据钟敬文先生考证,此传说遍及我国南部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省,始为口头传承,后记录于文字,至今已有700多年之历史。“刘三姐乃歌圩风俗之‘女儿’”[2](P316)影片《刘三姐》中刘三姐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歌圩风俗”来实现的。死亡是人生的终结,葬礼就有“盖棺定论”的成分在里面,影视创作者常常在葬礼上大作文章。美国电影《甘地传》铺陈的葬礼为甘地形象加上了灿烂的一笔,而葬礼本身的大场面和大气势则为影视制作树立了榜样。我国影片《焦裕录》、《》、《垂帘听政》、《我的父亲母亲》等都在葬礼上极尽铺陈之能事,电视剧《努尔哈赤》、《红楼梦》、《三国演义》、《大宅门》等作品中的葬礼就不仅仅是为了渲染气氛、吸引观众,更在于对人物进行刻画。所以,《我的父亲母亲》中对待父亲的遗体,儿子准备用车拉,母亲却坚持人抬,她的固执正是导演的匠心所在。在人物刻画的过程中,借民俗塑造人物的心态也是常见的技法。电影《人生》中,刘巧珍的结婚场面可谓热烈,但红盖头并不能遮掩她内心深处的忧伤和哀怨。根据沈从文先生小说改编的影片《丈夫》,反映的是湘西农村的一种旧习,妇女结婚后为生计被迫离开丈夫去做皮肉生意。影片用舒缓的笔调,细腻地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在特殊境遇下的深情厚爱。
点化式,指民俗事象经过艺术点化,晶化为一种饱含创作者情感、想象、理性等诸多主观成分的审美意象,并且不再处于陪置,而上升为影视表现的主体。首先,点化意味着创作者对民俗事象的扭曲变形。艺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能“点铁成金”、“脱胎换骨”,改变表现对象原有的性质,直至创造新的形象。因此,影视创作者在点化过程中往往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联想乃至幻想,在已有民俗事象的基础上“幻化”出具有审美价值的民俗虚象,或称幻象。这种幻象已与原来的民俗事象自然脱离关系,同时达到一种高度的自我完满,并且包含了比现实某种民俗事象更多的意蕴。正如苏珊·朗格所说:“电影‘像梦’,则在于它的表现方式:它创造了虚幻的现在,一种直接的幻象出现的秩序。这是梦的方式。”[3](P480)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红灯笼”以及“点灯”、“灭灯”、“封灯”的一套程式,就是典型的民俗虚象。这些民俗虚象不是可以证实的民俗,而是一种浪漫的虚构,不是一种真实,而是一种叙事策略。本来,虚构与创新是一切艺术的本性。“电影作品就是一个梦境的外现,一个统一的、连续发展的、有意味的幻象的显现。”[3](P481)如此看来,影视对民俗的整合,可使原生态民俗事象发生质变,同时也并未排除其认识功能。
点化的过程也是创作者注入情感的过程,情感化的民俗事象成为一种审美意象。如果说点缀式偏重于再现,那么点化式则侧重于表现。若将影片《人生》和《黄土地》的“土地”稍作比较,《人生》中的“土地”仅仅承担叙事功能,而《黄土地》中的“土地”,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性的;既是再现的,又是表现的;既被一定的历史文化所塑造,又在创造着新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土地”不再仅仅是一种自然物象,而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一种高于社会、政治的容量,具有更深沉的历史内涵和更鲜明的民族性。再将《人生》中刘巧珍的结婚场面与《黄土地》中的结婚场面比较,会得到同样的感受。英国著名视觉艺术家克莱夫·贝尔曾说“艺术乃是有意味的形式”,并认为“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品中必定存在的一种特性,“离开它,艺术品就不能作为艺术品而存在;有了它,任何作品至少不会一点价值也没有。”基于对视觉艺术的考察,贝尔对“有意味的形式”作了如下的说明:“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之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情感。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4](P4)电影《黄土地》中的红色以乐景写哀情,收到了很好的反讽效果。《红高粱》中的红色基调同十八里坡等野性场景相结合,突出了生命的激昂之情。《大红灯笼高高挂》红色的热烈与妻妾争宠相辉映,更
反衬出人性的被压抑。《桃花满天红》片尾的红色与姚老爷的阴谋,把大喜突变至大悲的大反差透彻地表现了出来。
如果说点缀式作品中民俗只是陪体,为叙述故事、渲染环境、塑造人物服务,那么点化式作品中民俗已成为影视表现的主体。如果说点缀式仅仅表明民俗意识尚处于萌生阶段,那么点化式则是民俗意识的高度自觉。《黄土地》的摄影张艺谋面对黄土地兴奋地说:“就拍这块土!”因为“陕北的黄土地虽然贫瘠,却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它既是贫瘠的,又透着母亲般的温暖,给人以力量和希望。”[5]所以,《黄土地》的叙述主体不是顾青、翠巧、翠巧爹、憨憨等人物形象,而是土地、花轿、锣鼓、祈雨等民俗事象晶化而成的审美意象。同样,《红高粱》给观众印象最深的不是“我奶奶”、“我爷爷”的情事和抗日的壮举,而是送亲仪式、颠轿、红高粱、高粱酒等。《大红灯笼高高挂》令观众难忘的是点灯、灭灯、封灯的一整套程式。民俗意象成为影视表现的主体,给影视艺术带来了新的艺术因子,并引起了影视艺术审美特性的变化。影视对民俗的整合,一方面使民俗本身因“典型化”得以被发掘、整理而发扬光大,给观众以更为深刻、鲜明、直观的审美感受;另一方面又使民俗成为一种观念的载体,其现实性亦在逐渐削弱乃至消亡。
二
实际上,任何一种整合,都是一种改造、一种重构,而且对整合双方而言又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影视艺术在对民俗进行改造、重构,另一方面民俗也使影视艺术的审美机制悄然发生变化。从点缀式到点化式的演进,民俗的影视整合的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变了影视的叙事机制,突出了影视的影像性。二是削弱了影视的理性成分,提升了审美娱乐性。
影视艺术的叙述特性,决定了影视在本质上是偏重于再现的时间艺术。影视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运用影视特有的声画系统叙述一个生动、直观、曲折、动人的故事。正如斯坦利·梭罗门说:“只有按电影的特殊表现方式来塑造一个叙事观念,才能完成自己的创作冲动。”[6](P2)伊芙特·皮涪也强调:“影片永远是一个故事。”[7](P11)可见,叙述性一直被认为是影视的主要特性。点缀式民俗事象丰富了影视作品的叙述对象,并与人物、故事情节构合为有机统一而和谐完满的叙事文本。《祝福》、《人生》、《老井》、《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影视作品承袭了中国最为传统的叙事精神,结构完整清晰,发展脉络清楚,其中的民俗事象入情入理,为整部作品添色不少。由于点缀式民俗在整部作品中是陪体,因而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作品的叙事机制,也并没有削弱这些作品的叙事特性。一部作品的艺术时空都是既定的,各种艺术因素所占的时空比例形成了作品的总体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点缀式意味着民俗因素所占的时空比例明显处于劣势。与点缀式不同,点化式中民俗成为影视表现的主体,同时也就意味着民俗与非民俗因素在艺术时空上形成争夺态势,结果至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民俗因素压倒非民俗因素。《黄土地》中的迎亲仪式、婚礼、土地、黄河、锣鼓、祈雨等民俗因素在叙事时间上处于优势,又由于这些民俗因素大都属于非情节因素,也就决定了整部作品叙事性削弱,叙事节奏迟缓,而其在空间上的优势则又突出了作品的影像性,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另一种情况是民俗因素与非民俗因素平分秋色,《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大致属于这种情况。民俗在时空上的特有位置,使其既有时间上的延伸性,又有空间上的拓展性。事实上,张艺谋正是这样处理民俗的,他所谓的“好看”也就是情节性和影像性的巧妙结合。其中“颠轿”、“红高粱”、“高粱酒”、“红灯笼”等民俗所拓展的艺术空间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影像性,给影视带来了空前的艺术景观。
民俗本身具有娱乐功能,像节日、游戏、体育等民俗是人类生活的调节剂。影视艺术的主要目的也是使观众获得娱乐。鲁迅先生曾说:“美术诚谛,固在发扬——真美,以娱人情,比其见利致用,乃不期之成果。沾沾于用,甚嫌执持。”[8](P47)这样,娱乐就成为民俗与影视的契合点,也成为二者的终极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在作品中所占比重越大,作品的娱乐成分也就越大:反之,民俗成分越小,其娱乐成分也就越小。感官娱乐性又是和人类的理性始终处于矛盾状态,艺术的发展变化就是此消彼长的过程。就民俗的影视整合而言,点缀式带有更多的理性成分,点化式则更具有娱乐因子。《祝福》、《人生》、《老井》等影片,带给观众的是更多的理性成分,对《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接受而言,感官刺激几乎取代了人们的理性思考。原因在于,影片过分地渲染了某些仪式。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渡(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人类的生存需要仪式,没有仪式的生活是枯燥的、毫无生气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一方面,仪式为人类提供了情感释放的契机,如婚礼上的“闹洞房”,葬礼中的哭丧等。另一方面,某些仪式(如婚丧嫁娶)对于非当事人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审美活动,其非功利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好看”(张艺谋语),就在于通过某种仪式强化其作品的审美机制。王一川曾指出:“由于这里的奇异民俗总是交织着民间狂欢节气氛(如《黄土地》里的婚嫁喜庆和祈雨仪式,《红高粱》里的送亲仪式、颠轿,野合、酒誓等),所以对于厌倦了第三代虚幻大叙事而寻求个体解放的当代观众(主要是知识分子),能产生瞬间性的狂欢享受。”[9](P258)对于影视创作而言,理性和娱乐似乎构成了审美价值的两端,任何一种顾此失彼都是艺术的大忌。审美离不开娱乐性,但仅有娱乐性是远远不够的;审美也离不开理性,只有理性同样也是行不通的。艺术创作乐趣,是在不断地追寻新的平衡中获得游戏的快慰。
总的说来,影视艺术从其发生形态和发展走向来看,是以民俗为其依托和前提的,而最终则成为一种新的民俗,它是美的,也是民俗的。同样,民俗的生成和发展,也要以艺术为契机和指向,当代的影视无疑为民俗提供了展示其风采的艺术空间。
【参考文献
】
[1]陆梅林.西方美学文选[M].南宁:漓江出版社,1988.
[2]钟敬文.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英]克莱夫·贝尔.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5]张艺谋.我拍《黄土地》[J].当代电影,1987,(1).
[6][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一、创设审美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家感知社会生活的结果,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是作家感知的直接对象和创作的源泉。而读者要想了解作者的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就必须通过对作品的感知。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和。”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文学作品的形象不是具体的感性形象,而是通过语言虚拟的间接形象。因而,审美感知与一般的感知不同,它带有浓厚的感彩,伴随着敏锐的选择力和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审美感知力是审美主体全部审美过程的第一步。
在审美中,人们总要调动以往的经验作为补充,把过去曾经建立的某种暂时的联系恢复起来,从而使过去经验中的情绪附着在当下的表象上,使审美对象融入某种程度的情绪因素。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语文课中,首先必须要求学生将主观情绪与审美对象所带有的情绪色彩和谐统一并且活跃起来。比如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在分析林黛玉这个形象时,学生原有的印象是她是个心胸狭窄、好耍小姐脾气、凡事斤斤计较的令人讨厌的人。针对这一问题,我先让学生比较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的家境和生活状况,再启发学生在记忆的海洋里搜寻自己与主人公的哪怕一点点的相似之处并将之放大,再配合《红楼梦》中林黛玉所写的诗、《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诗歌,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而能触动他们心弦的审美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学生心目中,林黛玉成为“不会用别人的衣裳温暖自己的人”,是一个充满才情、敏感多愁、自尊自爱自傲的可人儿。
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感知总是整体的,主体总是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兴趣、意志等融入对审美客体的感知中,这种融入越丰富、越迫切,感知力就越强。一只破碗,不过是现代生活中的垃圾而已,但在鲁迅的《祝福》中,却是麻木愚昧的祥林嫂的道具,是她悲惨一生的见证。学生读到这里时,我要求学生把祥林嫂苦难生活的“碎片”与这只破碗连接,再联系文章中作者对祥林嫂的三次外貌,特别是眼睛的描写,一个经历了再婚、丧夫继而丧子,无人同情、无人关心、生活无着落、丧失生活勇气的祥林嫂就完全浮现在学生面前,这时已有的经验和情感已经自然而然地参与了当下的感知,学生的感受内容已经极大地丰富起来。
夏丏尊先生说过:“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在此。”可见,审美感知力的形成不是单纯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而是从集体审美对象出发,通过生动的直观由单一到丰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审美情境,无疑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二、再现审美对象活跃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雄壮的赤壁、险峻的蜀道、连绵的大青山、凄美的浔阳江头……一套中学语文教材就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人化自然,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这是美的源泉。中学生走进这个美的世界是从阅读课本开始的。他们从一个个抽象的文学符号出发,凭着作者的描述,通过想象,使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审美想象力越丰富,学生对审美对象的认识和把握就越具体,对审美对象的再现就越真实。正是由于这种再现的社会具象的积累,才丰盈了学生的知识宝库。这种积累越多,学生的审美想象力的基础就越厚实。
伊塞尔说:“作者只有激发读者的想象,才有希望使他全神贯注,从而实现作品本文的意图。”读者是作品的仲裁人,读者的欣赏就是创造,读者就是作者,作品不过是读者阐释的蓝本而已。在语文课中,在文学鉴赏中,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这是接受美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山一水,只要审美主体加以想象,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脱出来。掌握文学作品离不开深切的感受和领悟,诗歌的意象、散文的意境、小说情节和环境的蕴含、戏剧的潜台词等需要学生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和想象,让画面活在眼前,使意蕴酿于心中,让学生得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来。
三、挖掘审美对象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其实语文审美教学也应该以美感染,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撞开学生心灵的门扉。审美情感是一种“净化”的情感,它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性,是审美主体在精神上求得满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就是要使学生在对美的对象的直接观照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在不同的美学范畴中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文学作品的具体意象渗透着作家的审美理想,如苏轼的《赤壁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融入另外自己的审美观念。有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的感慨;有感喟人生短促无常、自己一事无成的悲观情绪;也有抛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旷达乐观的情怀。抓住这其中的审美灵感,可以培养学生宁静、和谐的情感。
美与丑是相辅相成的,作家的审美理想往往通过对丑的暴露与鞭挞曲折地反映出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自然也包含了通过审“丑”达到审美的这种形式。深入分析文学作品中“丑”,剖析丑类们肮脏的灵魂,可以培养学生批判与憎恶的情感,引导他们在对丑的否定中认识美。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李甲、《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等,都是集百丑于一身的人物,对这些丑类的观照就是对真的认识,对美的追求,对作者审美理想的发掘。从这个意义上说,丑的事物通过作者的艺术创造,已经变成了蕴含美的形象,具有负价值的丑类已经变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典型。
总之,在语文课中,要引导学生把握审美对象的变化,挖掘审美对象的深层内涵,注意美的范畴的转换,激发学生的审美灵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四、引导发现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力
审美理解力是主体对美的对象的分辨和评价的能力,具有“感性直接观照”的特点。要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具有丰富的审美情感。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就必须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情感。同时,审美理解是有层次的,我们要力求引导学生进入比较深的审美理解层次。
语文学习是审美的,用找寻美的眼光去审视语文,语文是美丽的;用创造美的眼光去构建语文,语文是诗意。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美在语文课中闪光,让学生在美的海洋中徜徉。
[参考文献]
[1]德廖莫夫:《美育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2]何新:《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辩》,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
健美操运动的教育功能不仅体现在健身方面,在健心方面的功能也非常显著。在参加健美操运动时,一般会有欢快的音乐伴奏,从而使练习者摆脱内心的烦扰,缓解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提高自身的意志品质和心理调节能力,消除心理障碍,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和充分的休息,让参与者经常保持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态。
1.2、美育功能
健美操运动有益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与和谐发展,尤其是对于体态偏胖或者体姿不够优美的女生来说,长时间的健美操运动可以帮助女生改善身体姿势,塑造出良好的形体,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让人焕发出一种良好的气质和形象。
2、健美操教学对女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2.1、能让女生的体态更加优美
健美操课程的教学,健美塑形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这也是很多女生选择上健美操课程的主要原因。健美操的各个动作,时常要求学生抬头、挺胸、收腹、平肩,很多动作要求练习者臀部和大腿要夹紧,这就有效的锻炼了女生身体的很多部位,有助于学生体态和气质的塑造。此外,健美操运动对女生的体态也有较高的要求,女生在训练过程中要展现出优美的身体曲线,所以可以促进女生身体形态上的可喜变化,让训练者的体态更加优美。
2.2、开发女生的身体潜能,增强体质
在健美操运动中,会涉及到很多跑、跳、走等基本动作和较复杂的上下肢配合动作,所以长时间的健美操教学可以促进女生肌肉和力量上的变化,促进女生身体器官功能上的改善,不断开发身体潜能,进而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例如,健美操作为一种有氧运动,在健美操课堂上的有序练习,可以使女生在吸气时胸廓充分扩展,呼气时胸廓尽量压缩,从而改善肺部的工作能力;同时可以增强练习者的心肌收缩能力使心脏和整个循环系统的功能处于较好水平。此外,长时间的健美操练习,还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所以健美操教学对增强女生体质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2.3、提高女生的身体柔韧性
柔韧性主要是指人体关节活动的最大范围,良好的身体柔韧性可以降低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的可能性,对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影响人体柔韧性的因素当中,处了关节自身结构外,还与人体韧带、肌腱、肌肉以及软骨组织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健美操教学课堂上,会涉及到多种类型的动作组合,提高人体关节的灵活性,尤其是女生在练习健美操时,可以使身体的膝、踝、腰、髋等多个部位得到锻炼和舒展,对肌肉的伸展效果非常显著。此外,健美操运动中一般包含着大量的跑跳动作和踢腿动作,很多动作的连贯性比较强,具有动作幅度大、变化多、节奏快等特征,这就使得在平时较少参加体育锻炼的女生的活动范围不断增大,提高了身体在运动时的自由度和柔韧性。
3、健美操教学对女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3.1、培养女生的乐观情绪和健康心境
与男生相比,女生的情感更为丰富,情绪的变化上更加频繁,所以更容易出现情感上的波动以及不良情绪。而健美操教学可以促进女生乐观情绪和健康心境的塑造。首先,健美操运动的节奏比较明快,风格比较热烈,加上带有较强韵律感的音乐,可以让练习者感受到青春活力和激情,潜意识的排遣掉内心的不良情绪,让自己的整个身心投入了到积极向上、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获取激情的感染和美的享受。其次,女生在练习健美操时,会感受到自身体态上的积极变化,所以不仅可以让女生在情绪上高涨,还可以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获取积极的运动体验。再次,健美操教学通常是以集体教学形式开展的,女生在集体氛围下通过形态语言进行自我展示,可以满足个人的表现欲,从而让自己的心态更加乐观、健康和积极。
3.2、增强女生的意志品质
在女生的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所以只有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来应对挫折与逆境,才能更容易走向成功。健美操教学虽然都是从基本的动作训练开始的,但是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是身体的力度训练和软度训练,所以需要女生在训练过程中有自觉性、忍耐力和自制力等基本品质。同时,由于健美操运动对身体节奏感和协调性的要求相对较高,很多初学者对完成动作存在客观上的困难主观上的畏惧感,但是经过系统的练习之后,女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会得到显著提高,逐步拥有了战胜苦难、迎接挑战的坚强毅力和良好品质。
3.3、可以治愈女生的心理疾病
目前,心理疾病正严重威胁着各类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大学生中存在心理疾病的人数约占总数的20%左右,尤其是女生患心理疾病的比例相对较高。而基于健美操运动竞技性、娱乐性、艺术性、健身性等多种教育功能,健美操教学在治愈女生心理疾病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而且具有患者易接受、见效快、反弹小、无副作用、便于自我治疗等优点。例如,在治愈女生焦虑症和抑郁症等女生常见心理疾病时的效果更加显著。
4、健美操教学对女生身心素质的其他影响
4.1、提高女生艺术审美能力
健美操教学是一种在欢快音乐节奏下,充分展示形体美的运动,练习者只有做到身体、形态、心灵上的三位合一,才能准确、熟练的完成各个技术动作,让健美操运动具有真正的美感和质感。从整体上看,健美操运动对女生具有十分丰富的锻炼价值和美育价值,会引导女生向往健康、激情与活力,树立起健康、科学的审美观念,而不是盲目的瘦身,如通过节食代替体育锻炼,容易引起女生身体素质的下降或营养不良。同时,女生在健美操课堂上长时间接受美的熏陶与感染,可以在潜意识中激发女生对美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实现艺术欣赏能力的不断提高。
4.2、提高女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信息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沉溺于网络,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学生在校的人际交往面也越来越狭窄,有时会造成学生心理状态的失衡。女生在健美操课堂上,可以通过集体练习的形式增加人际交往的宽度和深度,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情感上的孤独感,消除自卑、害羞、嫉妒等不良情绪,产生与他人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学会互相帮助、以诚待人,扩大社会接触,从而提高女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例如,在健美操教学活动中,不仅仅会有语言这一种交流方式,女生的表情、动作、手势等体态语也能够传递信息,尤其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体态语达到人际交流和交往的目的。不仅如此,健美操教学还要求团队内部的成员配合默契、协调一致,具备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这对女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都是至关重要的。
4.3、培养女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目前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健美操运动由于内容丰富而且多彩,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时代感,所以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女生健身塑形、休闲娱乐、舒缓情绪等方面的运动需求,帮助女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学期间,应重点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道德素养及审美情趣,让正处于成长关键阶段的初中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作为教师,应将审美培养融入教学方法中,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及影响。以下简要针对初中语文审美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供参考。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素质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审美教育又被称为美育,指的是教学工作者遵照特定年代的审美意识,深入挖掘审美条件,刺激学生们的审美经验,从而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培养学生们的审美素质,帮助学生们成长为感性的人。审美教育具备以下四种功能:其一,通过美来陶冶情,从而升华为审美情趣;其二,通过美来开启真,从而启迪智慧;其三,通过美来存储善,培养并感知道德素养;其四,通过美来强健体,领悟生命的价值。语文教学是进行美育的重要课程,但是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的影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效果较差。其存在的不足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在教学方法方面,因为缺少客观的参考,一些语文老师在理解审美教育及课程改革内容是存在偏差,课程教学倾向形式主义,例如:部分课程过于频繁应用多媒体技术,甚至到达滥用的地步,从而对教学主题形成干扰,很容易让学生们混淆教学目标;在教学形式方面,没有全面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审美教育经常变成教师一人的表演,教师自身的讲解替代了学生们的实践;在教师本身方面,教职人员自身的审美能力也对教育质量有着密切的影响。一些教师自身的审美素质相对较低,从而无法为学生树立榜样,给予学生正确指导。
二、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中学生审美素质
(一)从教材中发现美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包含的美育材料很多,包含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等。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们发现其中的美,并认真体会。例如:教师在讲解《济南的冬天》课程时,应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自然美,在讲解《我的母亲》课程时,引导学生体会母爱之美。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划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美。此种方法能够将教学真正交还给学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感受教材中的美,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把握文章的中心,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成长奠定扎实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多采用鼓励、表演的措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二)从游戏中展现美
常言道: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普遍喜爱玩耍,那么语文老师就可以针对学生们这一特点,通过游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体会美。另外,游戏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认知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丑小鸭》课程时,可以为学生们设定一个表演的游戏,让学生们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们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们表演丑小鸭、白天鹅、其他小动物等进行表演,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培养学生们的审美素质。再例如:教师在讲解《黄河颂》课文时,就可以让学生演唱关于黄河的歌曲,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一些黄河的图片,从而帮助学生体会黄河的气势,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教学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发现语文教学的快乐与美,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三)从朗读中体现美
想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审美教育,初中语文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们进行朗读来赏析文章的美,使学生们在朗读期间形成感知、感悟,从而陶冶情操。那么,语文老师就应提高学生们的朗读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保证学生们的朗读质量,让学生们在朗读期间不缺字、不重复、不读错、不加字、不唱读;其二,保证学生们的朗读速度。应让学生们流畅、通顺的进行朗读,保证语速恰当;其三,保证学生们朗读带有情感。这就需要学生们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与理解,唯有真正掌握课文的中心与内涵,才可以形成感情,让学生们在朗读期间获取美的熏陶。想要确保朗读带有感情,首要任务就是朗读出不同的语调,将各个年龄人的语气朗读出来,同时融入不同的性格与感情,例如:欢快、悲伤、痛苦、希望等,借助语气及语调,都能够形象的反映出来。还需要将作者自身对描写人物的态度朗读出来,例如:批判、同情、赞许、嘲讽等。同时,应朗读出语句间的停顿,借助切当的停顿,来表现出标点符号。同时可以将多种情绪表现出来。另外,还可以采用重音的方法,强调一些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例如:在朗读《最后一课》课文时,结尾“法兰西万岁!”这句话就需要重音进行朗读,从而表现人物的爱国情怀。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们对美好情景的感悟与向往,培养学生们的审美素质,从而为学生们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速率的加快,教职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从而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教师应擅长引导学生们去找寻、发觉课文中的美,游戏中的美及朗读中的美,从而净化学生们的内心,陶冶学生们的情操,为学生们以后成长夯实基础。因此,对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是值得教职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王吉兵,浅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9).
而这些观点在数学过程中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吗?没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此,不想夸大美育的作用,但是,作用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确是深感遗憾。值得高兴的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已提出了数学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特别是“数学与文化”这一单元体现了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美学方面,这种功能是鼓舞人们对数学的追求化为一种对完善的追求。基于此,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或许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加强美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数学美的表现
美,作为现实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征。我们知道,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我们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
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
经通过对数学美表现的研究,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数学中含有美的因素,数学发展受美育思想的影响,在此,可以借助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数学美的功能:
审美教育的范围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而且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得到美的熏陶,美化精神的境界。美育,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数学美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数学美能够培养人们创造、发明数学的激情。
(2)数学美能启发人们探求真理的思路。
(3)数学美感有检验真理的作用。
(4)寓美于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数学美感能达到以美启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美之教育途径
在科学美层次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和艺术一样,都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起着陶冶情操,完善思维品质的作用。其中包括:科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探索科学规律获得的愉悦,科学思维方法的美妙等诸多方面。科学美的发掘,可以通过种种渠道进行,包括视觉上的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讶美”,证明技巧运用中的“机智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的“实用美”,撰写小论文时的感受到的“创造美”。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美,如概念之美、证明之美、体系之美、无限之美、平衡之美等方面加以探讨,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乐园,陶冶精神情操,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当作为必要的审美示范,引导学生感知,欣赏数学美。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将美知识应用于实践,审能教育才有意义,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数学美之教育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展示美,二是应用美。其具体探究途径如下:
1. 展示隐含的美
论文摘要:本文从美术课程的改革及将美育特色纳入双语学校发展战略出发,对双语学校的长远发展作出可行性规划。同时指向未来、迎接竞争,指出了美育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实施方法。
一、引言
美育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美育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改革的一重要特点就是十分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美术课程标准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前提出发,从学生学习美术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标准,破除了陈旧的教育观念,为切实搞好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了全方位的阐释和要求,渗透着美育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的具体精神,是学校美育教学工作遵循的重点。
我校作为一所民汉合校,将美育特色纳入学校发展战略,是学校领导者在预测未来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对学校长远发展所作出的带有变革性的可行性规划。要把美育特色纳入学校发展战略,使它真正发挥推动作用,就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创新特色教育的内容,增加对师生的吸引力,使得它在校内获得持续的成功和支持;更需要进一步深化特色教育,揭示和承载更多的现代教育观念,并迁移到各项工作和所有教师身上,最终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中学美育课程改革的注意点
(一)以美术教育课程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价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中学的美术教育通过情感、形象、审美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与表现,并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我校双语班少数民族学生的美术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其目的是普遍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所谓审美素质,就是感受、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其核心是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要提高审美素质,需要以提高其他素质(如文化素质、人格素质、道德素质等)为前提,更需要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来提高。所谓情趣,简而言之,即情调趣味。情趣呈现方式有平庸、低俗、高雅之分。情趣的高雅是审美的高品位。所谓审美能力,就是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审美能力是通过与优秀的艺术作品不断接触而培养出来的。它既要求学生对自然和艺术作品长期的感性接触和体验,又要求学生有相应的知识,包括对美术语言的了解和艺术风格的认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当遵循审美规律,不要替代学生,而应当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开展讨论,让学生开体验、思考、鉴别、判断,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培养,一般分为两个层面进行。
第一个层面:通过一般的教学方法,即观察、了解、认识、记忆、理解、训练等基本方法,掌握一般的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包括对美术语言、美术类别、多种流派和风格的掌握,对相关联的历史背景和有特定意义的形体、线条、色彩等符号象征的理解,对各个民族的文化意识、思想倾向、历史发展、时代精神的了解。
第二个层面:运用美术教育的特殊方法,达到对艺术作品深刻蕴意和外在形式美的理解。它融会了感知、情感、想象、创造等众多因素,是一种形象生动、真实直观的理解。这就要求学生以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和艺术品,还要有情感的投入。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只有当学生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时,才会产生美的共鸣。一旦审美主体(学生)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审美主体的想象力就会得到自由发展和升华。
(二)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行动。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行动”是根据美术教育的美学特征和审美心理活动特征所提出来的。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同时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在美术创造活动中能创造性的应用美术语言进行质疑和探索,并且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因此,我们的美术教学必须形成以激发创新精神为先导,以探索研究为中心,以创造实践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宗旨的格局。
美术教学是一种形象塑造与审美欣赏的特殊文化教育,它不但作用于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而且还作用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确立学生实践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手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具备主动积极的学习,产生执著的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通过具有审美价值的教学内容,创设身临其境的情景,让学生在审美魅力的作用下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同时,我们还应将审美观念带入到学生日常行为、班级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感觉到美的存在,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懂得创造美。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和内地文化的交流,消除在文化上的隔阂,促进民族团结。
三、总结
美育教育具有情感性的基本特点,注重情感,以情动人,突出感受性,使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创新;善于表达各自的审美体验,使学生敢创新,会创新。
在美育教育中,应全面抓起。在各个学科领域渗入美育教学,通过各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变教会为自主学会,让民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要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素养,给予民族学生适宜的人文环境和主动学习的空间,给予民族学生自我发展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创造,为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和接班人做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毕业论文 摘 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审美素质的重要因素。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数的百分之710。而小学音乐是音乐教育的基础,那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音乐课对培养人才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环境和设备几方面的创新和改革进行探索,从而提高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农村 音乐 课堂教育 改革 创新
Summary : Music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mprove the important factor of moral quality , aesthetic quality. Our country is the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the people in the countryside account for 70% of national numbers of people. And the primary school music is the foundation of music education, how first-class music lesson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is significant in training talents then. This text explore on classroom content of courses , teaching form ,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several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 primary school of music education, thus raise the quality of music teaching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Keyword: Countryside Music classroom Education Reform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7―0073―03
一 引言
教育技术学领域,教学资源建设历来都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和研究对象,注重教育资源的美感呈现也是我们一直的追求,在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关注审美教育,不管是过去、现在,抑或是在将来,应该说是学科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必然倾向,学科人才培养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能割舍的联结。教育技术领域的教育活动从未摒弃过审美教育,或显性或隐性,或多或少都在关注着它,只不过略有些程度上的不同,没有将其摆在应有的、比较重要的位置上罢了。本文试从专业建设的角度探讨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中的审美教育,就如何提升本科层次人才的审美素养,从而更好地为教育资源建设服务,求教于同行方家。
二 教育技术学专业审美教育及其意义
审美教育也称美育,是“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1]审美教育的内涵是指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媒介和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优化人的心理结构,提升人生境界的定向教育方式。[2]
“教育应该体现‘美’”。“从美学角度来建设教育信息资源,给学习者一个舒适轻松的资源界面,丰富生动的资源内容,开拓豁达的资源视野是十分必要的。”[3]由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要求,决定了本专业审美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文学、音乐、绘画、视听等方面的审美教育要求比其它理工科专业略高,不仅仅局限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不像文学、艺术类专业那样,要求相对比较单一、专门化,在某方面需要达到熟练掌握并能进行相关创作;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审美教育综合性要求强,需要跨专业、多方面涉及,要求学生懂得欣赏美,知道如何表现美,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制作符合审美要求的教学资源。
总而言之,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审美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感知、评价(鉴赏)和创造“美的”教学资源方面的能力并使这种能力日臻完善而采取的一整套教育活动。其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还在于培养他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建设教育资源的能力。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审美创造能力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阶段审美教育关注的重点。
三 教育技术学专业审美教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1 完善专业的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重视审美教育首先需要在培养目标中有所体现,不是把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无限制地拔高,看得比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掌握更重要,而是强调在我们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忽略,更不能因为任何原因割舍掉审美教育的内容。在培养目标体系中加入审美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其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这方面的要求。通过适当强化审美教育,使学生的审美素养与教育技术理论、技术素养同步发展,至于美、至于和谐、至于“致用”。
2 在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中增加审美教育的内容
教育技术学专业审美教育的特殊要求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仅仅依靠学校开出的人文类通修课程,培养本专业学生审美方面的能力。需要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安排审美教育的教学实践和相关活动,深化培养学生审美方面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在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中,必须加入文学、美学,加入音乐、美术、广告学等课程,进行学生艺术思维的训练。通过文学、美学、影视艺术等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增强艺术感受力,丰富艺术想象力,使其能够艺术地把握世界、捕捉生活中的诗意;通过美术、摄影的教学,加强学生对艺术构图的理解和把握;通过音乐的教学,加强学生对声音的物理特性和美学特性的了解与感觉;通过广告学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4]
在目前大多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正常开设的课程中,强化审美鉴赏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如摄影、影视制作、动画制作等专业课程,其在学生审美教育方面的功能应该得到加强。适当增设专业基础课程或选修课程,让学生在审美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更大的提升,如美育概论、多媒体画面语言的语法、艺术欣赏等。另外,在技术性主导的课程(如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发、教学网站设计开发等)中加入相关产品中对审美要求方面的章节,强化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对审美方面的要求不能忽视,并适当引导学生注意教学资源审美创造能力的养成。
3 提升教师的审美教学素养
教师的审美教学素养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加强教育技术专业的审美教育,对专业教师的审美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能够制作、使用审美品味较高的教学资源,将人文、艺术的美融合于技术性课程的教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还要能够让学生享受教学过程中的美,变枯燥的学习为愉快的学习,使学生在教师审美修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养成审美兴趣、发展审美能力和习惯,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
长期从事审美教育研究的赵伶俐教授认为,能否成功地进行审美化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顺利地将教学的各个因素转化成对学生具有审美品质或审美价值的对象。教师必须提供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发现美、欣赏美的视角,促使学生审美期待的出现,为下一步审美化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5]
教师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提高审美能力,为满足受教者的审美需要而进步,激发师生共同追求美、创造美的愿望,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
4 合理地选用教学策略与方法
(1)审美教育需要注重过程、循序渐进
审美是人们发自内心(心灵的、自发的)的对美的追求。审美教育是以增强学生审美体验为主的过程教育,重在教育过程本身和学习者自发的主观的要求。本科阶段教育技术学专业审美教育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按照学生的特点,通过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活动安排,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安排在低年级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激发其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鉴赏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安排在中高年级阶段,在对摄影、影视等某一门或几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认识艺术作品的创作特点与艺术风格,理解艺术创作的本质与规律,提高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判断力。在这个阶段,需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审美想象力,联系其生活实践创造艺术作品,进而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现美,培养其审美创造能力。到了高年级阶段,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摄影、影视等作品的艺术表达方面,还要引导学生把在这些课程中学到的审美表现方法应用到教学资源建设上,去注意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美的要求。
对于学习者来说,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培养阶段是一个外界的客观实在作用于人的主观世界的过程,而审美判断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培养则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如何在这两个相异的过程中养成审美素养和审美创造能力,需要在教育者加以较好地引导和控制。
(2)注意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审美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素质能力养成的教育,教育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多采用情境-陶冶、示范-模仿的教学方法。必须根据青年学生心理特点和审美需求,创造宽松愉悦的审美环境和气氛,精心选择他们喜欢的例证,使之在浓厚的审美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获得美感。施教者要俯下身来,与学生一同进入审美情境之中,共同感受美,共同欣赏美,引导学生摆脱低俗的功利欲,使他们轻松自由地获得感官上的愉快,情感上的陶冶,心灵上的净化,知识和能力的增进,这样才是比较理想的审美教育。
(3)积极开展审美教育相关的课内外教学活动
加强审美教育的实践环节,应该特别加强课内外教学实践和创作,鼓励学生积极举办各种样式的作品展览,如摄影展览和校园DV作品展览等。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创作大赛,如课件制作竞赛、网页制作竞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审美表现能力,提高审美素质。另外,组织学生文艺社团活动进行审美教育,也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锻炼能力的极好方式。
(4)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数字化时代的审美教育,仍应充分重视高雅文学艺术对提高大众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数字传媒的先进形式,注入优秀作品,使媒体表现对现实人生的关注,促进现代审美意识的形成。[6]利用多媒体和教学网站开展审美教育、提供审美教育资源;开展情景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推广案例教学,强化学生体验,丰富学习生活等。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和兴趣,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多媒体和网站本身的审美影响,还要注意交互、协作及其作用的发挥。
5 加强审美教育的资源与环境建设
教育资源建设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是重要一环。在教育技术专业审美教育过程中,做好相应的资源建设与积累,实现资源优化共享,不仅可以提高审美教育的效果,还可以为其它专业课程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教学材料。
审美教育还需要精心营造教学环境与氛围,注意校园文化环境,教室、宿舍等学习生活环境等对学生的影响。
除上述几个方面以外,在专业教学评价方式、教学管理工作中也需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创造能力,审美教育的任务可以也应该贯穿在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
四 教育技术学专业审美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注意区分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
艺术美是美的集中体现,艺术教育无疑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并不是全部内容。“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与创美,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美好、和谐的情感,使个体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中保持宁静的心态、保持人性的美好与纯洁,培养能够运用艺术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健康个性,并由此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谐。”[7] 如果仅把艺术教育视为审美教育,这不仅缩小了审美教育的范围, 而且也易造成对审美教育的误解,限制了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学生审美素质的整体提高。
2 避免走极端
不能把审美教育仅仅当做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能“唯美”,过分强调。教育资源的艺术性要求是在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之后的,而且,审美教育还常常融合于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隐性教育的功能。
五 结语
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要有严谨的教学内容,又要有灵活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必须是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从熟悉和感知艺术到认识和思考艺术,从体验和理解艺术到分析和评判艺术,它强调的应该是一种接受式与发展式的学习,通过这种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8]
教育技术专业审美教育不仅要从理论上建构学生的审美知识结构体系、提升其审美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从实践入手,培养学生教学媒体资源建设方面的审美能力,并能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优化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促进教育改革和和谐发展。在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领域中,我们历来重视教学媒体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本文旨在引起人们重视在教学资源建设中人的因素的作用,提高资源建设者的审美素养,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德)席勒 著,徐恒醇译.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08.
[2] 于春秋.审美教育的理念与高校美育课程构建[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27(5):93-97.
[3] 贾靖林,林文婷,熊才平,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文化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7):16-18.
[4] 邓杰.论教育技术人才智能结构中的艺术因素[J].扬州大学学报,2002,6(4):79.
[5] 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108-114.
一、物理学美育的内容与特征
物理学中的美包括自然美、科学美和人格美等诸多美育内容,而这些“美”透着“简单、和谐、对称、新奇和多样性的统一”等美学特征,其本质就是“真”。
自然美除了指物质的构成和运动,展现出的“简单”:物质都由简单的粒子组成、光沿简单的直线传播、星云沿简单的几何曲线——椭圆运动;还指物理现象如倒影彩虹、风雨雷电、露雾霜雪等的美妙和谐;还指宏观物体、微观粒子在运动中的时空分布高度对称,如星系转动、波的传播等的时间周期性,又如物体的平衡、晶体的点阵空间等的空间对称性。
科学美是人类在探索发现物理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成果或形式,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美。它包括:(1)物理实验美。如仪器与装置美、实验操作美、实验现象美、实验结果的表达与分析的逻辑美等。(2)物理描述美。如文字的精炼简洁,模型图的直观简单,公式的和谐对称等。(3)物理理论美。因其最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且其表达形式还体现出逻辑美和结构美。(4)物理探究的思想方法美。如物理学家巧妙地从复杂的真实世界中,把研究对象一一分割,抽象出最简单的诸如质点、点电荷、光线等,优美的理想模型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变复杂为简单,既简洁又合理,既抽象又形象,给师生带来研究物质世界美的享受。
人格美是指如爱迪生、周光召、牛顿、爱因斯坦一样的物理巨人在探索物理时所表现出的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不计名利的高尚品格;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爱国爱民的美好情操,等等,这些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物理学美育的目标和任务
物理教学把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其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有道德的人作为美育的根本任务。具体地讲就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导学生树立对自然现象、自然法则思维艺术的审美情趣;提高感受、鉴别和理解美的能力;激发爱美本性,像科学家那样追真尚善、扬美怡情。
物理美育把使学生克服对物理学美的无视、无闻、无觉的美盲状态,逐步形成对物理学美的敏锐而充分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提高其审美的比较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和联想能力作为初级目标;把使学生获得正确鉴别和善于欣赏物理学美的知识与能力作为中级目标;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物理学美的创造能力与兴趣作为高级目标。
三、物理学美育的功能和作用
1.以美育德,可以完善学生人格。
在物理殿堂中,学生痴醉于天体运动的完美构图、卫星发射的壮观场面、电磁作用的广阔空间……感动于哥白尼为真理献身的悲壮行为、牛顿致力科学物我两忘的曲折经历、伽利略面对宗教的错误审判不屈不挠坚持研究科学的品质……不知不觉喜欢真善美,厌恶假丑恶,性格变得纯真、坦诚,心灵得以净化人,品格变得完善,志存高远,淡泊名利……
2.以美启智,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物理学规律多、理论深,平淡说教难收到好的效果。但在智育中渗透美育,定会达到以美启智的目的。如在讲晶体的空间点阵、平面镜成像时,教师展示对称的物理图像,给学生以强烈的美感,学生便能轻松掌握相关知识。又如在讲F=ma和E=mc2时,教师剖析其简洁与和谐美,将理性的美形象化,学生便能深刻地理解“牛二定律”与“质能关系”的深广内涵。
3.以美健体,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巴甫洛夫说:“愉快可以促进人体健康发展。”医学和心理学也证明,人在审美愉悦中,健康水平会大大提高。物理是美的,学生经常着迷于“对称的物质结构、和谐的运动状态”;陶醉于牛顿力学理论,振奋于实验“空瓶吞鸡蛋”、“人造彩虹”、“纸锅烧水”的新奇美……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展示这些物理美,可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4.以美促劳,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爱美、追美、造美是人的天性。一切美的创造都来源于生活,依赖于实践。“知之、好之、乐之”是中学生“求知、求善、求美”的动力源泉。中学生喜欢看优美的物理现象,喜欢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喜欢探究新奇的物理问题。正是这些审美实践活动丰富了他们的审美经验,激励他们不停地追求更加完美,这就是审美的促劳作用。
四、物理学美育的实施策略和形式
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采取自由灵活的方式,使学生既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感性美和理性美,又能体会教学过程的静态美与动态美,具体讲有以下策略和形式。
1.装扮环境,营造物理美的氛围。
在教室、实验室、走廊里张贴体现物理美的挂图,或者带有哲理话语和物理学家头像的挂图;在学校科技橱窗里展示优秀的物理实验制作和报道最新物理学进展与物理学前沿的情况,构建校园美育氛围,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导向和培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2.创设情境,感知物理美的形象。
在课堂上老师借助教材中“色彩斑斓的光现象”、“雾松”“古老而现代的力学”等丰富的图画情境或利用多媒体适时提供合适的动画、影像情境加深学生感知物理的自然美;通过引入优美的诗句,精讲短小的物理故事,编顺口溜等多种形式创设优美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感知物理的简洁美;运用假设、实验、数据、符号、图解、标本、模型等因素,展示物理学知识独特的结构和联系,使学生感知物理的意境美。
3.强化情感体验,深化物理美的感受。
物理美特有的若干内容比较内在含蓄,需要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做到“入境动情”,设身处地地体会教材中美的内涵,设计好教学中对美的情感体验活动。以美衍趣,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美感体验,而且又激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更浓厚的兴趣。
1.审美观的树立。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兴趣小组活动,或利用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审美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推荐中外文学名著,使学生认识“美”,增强审美意识。
2.审美感的提高。通过阅读具体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创美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表现美,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第一方面是前提,以知识为主体;第二方面是过渡,以应用为基础;第三方面是重点,以能力为目标。三者有机结合,既可深化中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感知,又可强化他们对审美对象的运作能力。
二、科学美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1.和谐性原理――统一构建、有机组合是读写的关键。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思维的创造力表现为从杂乱无章的现象中发现新的规律,从而创作出和谐有序的整体格式。科学家对和谐统一的完整意象的追求,也是一种美的追求,文艺家也不例外。
文艺作品中,构思的精巧,布局的合理,段落层次的过渡照应,句式的整齐,整散的组合,无不体现了和谐性原理。一部叙事性作品,结构完好,必给读者带来审美的愉悦,反之,则必然影响到读者审美的感受。而结构之美,就在于严谨、缜密。在情节发展中,常有线索贯串始终,可以是单线或复线(包括明线、暗线和主线、副线)。鲁迅先生的《药》就是一部复线进展的短篇小说,其中华家是主线、明线,夏家是副线、暗线,两条线交织在一起,明写愚昧群众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和儿子病死;暗写革命志士夏瑜因革命被杀而不为人理解,鲜血被吃。最终双线在“坟地”完全融合在一起,主副线搭配和谐,匀称分明,形成有机的整体。它充分体现了小说结构安排的科学美,是《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2.简单性原理――以小见大、提纲挈领是读写的根本。
科学家总是用简单的前提概括出最大量的事实,显示出科学理论之美。简单性原理,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在避实就虚、小中见大、以少胜多、以简代繁等写作方法和形式构造上。
“言简意赅,文约意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诗文创作中,作者总是追求用最经济的笔墨来创设“意在境外”的意境,给读者一个思索和回味的余地。杜甫的《登高》,《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温酒斩华雄”,都是这样的典型例子。“关羽温酒斩华雄”没有具体描写关羽如何与华雄决战的场面,但从“众皆失惊”的反应,从“其酒尚温”的细节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出关公的声威。
3.守恒性原理――有章可循、不拘一格是读写的诀窍。
审美教育重在以美育人、寓育于美。高校成人美术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艺术教育的延续和拓展。其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贯穿于整个高校成人美术教育中的一条主线。作为一个社会人,只有具备了审美能力,才能具备创造美、传播美的能力,才能使人在赏心悦目中自愿接受美的熏陶,实现美术的传播、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
一、当前高校成人美术教育倾向手重技艺强化、轻审美培养
1.高校成人美术教育对象是具备一定美术基础并爱好绘画的成年人,具有相对成熟的思维和相对不成熟的技艺、审美。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大都有固定职业和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对事物的认识较注重实际,对外界变化多不敏感,而且多数学员的专业水平起点较低。
2.学员学习具有相对较强的功利性和相对不强的艺术性。成人大多是在职的业余学习,脱产学习的比例、时间较少,这就决定了成人学员没有有充裕、完整的时间听课练习。正如加拿大著名的成人教育理论家基德认为的那样:“对于成年人来说,时间与金钱和力气一样宝贵。”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观念也越来越强化,对时间也越来越珍惜,因此强烈追求快速提升自我,迅速学以致用、学后即用的学习效果。他们总是希望通过学习能够直接有效地解决自身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成人学员中,一部分人希望通过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出于职称晋升、职务升迁或工种调换等需要的学历文凭要求来学习的。因此,他们的目的都非常明确,抱着尽快掌握一门技能,以便适应工作之需而学习。同时,由于成人美术教育相对时间短、内容多、任务急,因此,学员们往往更多地提出多学习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列素质的提升、审美能力等内容缺乏兴趣和学习动力,由此,教师也侧重于技术、技能的传授,重视培养提高学员的描摹和制作基本能力。短期内重视技术和技能的美术教育显示出十分明显的效果,让学员似乎感受到专业技能的突飞猛进,但他们的感情、个性表现和能动的创造精神却受到了极大扼制,影响了自身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的提高。
成人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美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成人的审美能力,提高其审美素质,其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生命感受、综合提高人文素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二、高校成人美术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的事物能震撼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使人不断走向高尚,走向完美;美的事物也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其知识更丰富,思维更敏捷,智慧更聪颖;美的事物还能增强人的注意力,美好的东西铭刻在心头,记忆到永远。美能够感染人的情绪,提升人的境界,它依靠形象的力量向人们揭示真善美、假恶丑,主要诉之于感性。因此,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经常进行审美活动,可以更好地调节思维方式,有效地提高人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审美能力是人把握美或发现美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素质。它有优劣之别和强弱之分,而这种差别则主要取决于不同个人的经验、智力、教养和生活态度。通过美术教育可以逐步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培养学员的形式美感,使其领略到自然的审美价值,进而提高学员的道德、人格、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品质。
审美能力是人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学员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是借助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帮助学员调整人生的理想、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对于高校成人美术教育来说,只教会学员技艺是远远不够的,也背离了美术教育的初衷,应该在注重技术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审美培养。这样,经过高校成人美术教育学员才能真正成为善于发现美、懂得欣赏美、能够创造美、致力于传播美的新时期美术人才。
三、培养高校美术教育学员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
要从学员客观心理结构出发,充分利用教育和环境对审美活动产生的影响,使他们能够按照美的标准和规律欣赏美、创造美,并避免影响其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尊重、培养、发展学员独特的审美个性,提高其审美能力。成人学员来自不同的地区,从事不同的职业,艺术素质和意识极具个性差异,同一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显然不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尽可能地照顾各层次学员的知识特点和审美喜好,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体现出一定弹性,充分体现出对不同审美个性的宽容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