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6 16:36:1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高新技术产业定义
高新技术是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有重大影响力,能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统称。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密集、资本密集、高风险性、高收益性和外部经济性等特征。高新技术产业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是当今世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九五”和“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在国际的排名有明显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始起步,逐步发展;1995到2005年的10年发展期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由4098亿元增长到34429亿元,增长了8.4倍。
2.1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201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全国88家高新区上报统计的高新技术企业总计5.96万家,实现营业总收入131595亿元。
2.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为主体,医药制造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为辅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2.3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
2010年中国高技术企业数为28189个,较金融危机前2007年的21517个增长31%,较2000年增长了1.89倍;科技机构数由金融危机前2007年2217个上升到3184个,增长了43.6%。至2010年末,中国高技术企业有科技活动人员39.40万人,比2000年的26.097万人增加了13.3万人,增长51%。
2.4投入强度加大,产出效益明显提高。
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为6945亿元,是2000年的12.34倍,投入明显加大。产出效果明显,其中发明专利大幅上升。2010年中国高新技术专利申请数为59 683件,占全国专利申请数391177的15.28%,是2000年2 245件的26.59倍;2010年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为42820项,是 2000年的13.8倍,这说明随着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的强度加大,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2.5贸易额高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
最近10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得到了较快发展,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1105.6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9050.8亿美元,增长了8倍多。据此计算,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外贸中的比重从2001年的21.7%提高到2010年的30.4%。
三、存在的问题
3.1规模总量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尽管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其规模总量仍较小。201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只有18.7%,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1.5%,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出口额在世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较低。
3.2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不足。从R&D经费投入看,2002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R&D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值为1.35%,2011年该比值为1.41%,十年间仅增长0.06个百分点。从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 2002年为 1.27%,到2011年该数值为1.75%,年均增长0.05个百分点,增速十分缓慢。R&D 经费投入和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远低于发达国家标准,难以支持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3.3高新技术人才匮乏。近年来,我国在高新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2011年,我国已经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409所,在校研究生164万余人,毕业研究生43万余人,但最终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科研工作的却不多。2011年我国R&D机构数3254个,R&D 人员全时当量为42.7万人年,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可见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
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针对我国实际国情,应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1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引领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趋严重,现有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为获取发展优势,应制定新的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宽带网络和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速度。
4.2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从世界范围看,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核心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的高新技术。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4.3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验表明,高新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政府应当在正确的指导思想基础上,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为其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要求政府要有超前的战略意识,把准高新技术发展的方向,实施正确的高新产业技术路线,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4.4强化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把高新技术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培养一批掌握高新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的企业家。一方面要加强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把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作为强国战略的重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要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人才成长的外在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摘要]本文以辽宁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优势和不足之处,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发展的策略。
[
关键词 ]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4.033
素有“老工业基地”之称的辽宁,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担当过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时代,仅靠对传统产业进行挖潜改造已难以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因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以之带动传统产业,实施产业间跨越发展,已成为振兴辽宁经济的必由之路。
1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阶段
高新技术是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主要包括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是指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其主要特征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强度大,产品更新换代快。然而,虽然其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和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比重均高于传统产业。但其关键技术一旦开发成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远高于传统产业。
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依其发展的时间顺序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1“两高一深”的起步阶段
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中,辽宁始终坚持“两高一深”方针,即: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对资源和原材料进行精深加工。其着重点在于用高新技术对原有的老工业基地进行调整改造,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这一阶段中,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迅速发展。在1990—1999年间,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5%,比同期省工业年平均增长率高出15个百分点。至1999年年底,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1607亿元,居全国第六位,占全省生产总值的8.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9.8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6.5%。但这一阶段的主要缺陷在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过于分散,没有充分形成产业群聚的优势。虽然高新技术企业遍地开花,但总体来看,企业规模小,名牌产品少,研发能力差,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
1.2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的群聚发展阶段
世纪之交,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辽宁先后建立了大连、沈阳、鞍山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锦州、营口、辽阳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们充分利用地区原有的设施和人才优势,集中管理高新技术企业,推出了一批又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落。“十一五”期间,辽宁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每年增速都在20%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21.6%,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为26.5%,高新区生产总值为23.8%。进入“十二五”后,各年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都有所增长,其中,2013年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2%。2014年,辽宁省共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群落的核心,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落已形成一定规模。
2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各地区固有的经济态势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与其他地区相比,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存在以下的特点:
2.1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备的优势
(1)依托老工业基地,在人才、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辽宁汇聚了以鞍钢、沈飞、大连石化等为代表的百余家大型国企,它们大多是我国冶金、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建筑等行业的领军企业,围绕这些企业,形成了颇具优势的人才、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的良性积累。近年来,辽宁居民平均受教育程度、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数量、供水供电以及道路交通条件等在全国均处于上游地位,为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临近韩国、日本等国,在资金技术交流和商品劳务进出口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韩国和日本都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的国家,一方面,可以与我国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互补态势,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另一方面,可以提供资金和技术,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生物工程与制药、汽车产品、纺织等方面对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促进和引导的作用。
2.2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自身把高新技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能力较弱。目前,在辽宁高新技术产业中,超过2/3的民营企业采用家族制管理模式。与发达国家或国内的先进地区相比,股份化的程度相对偏低。由于国有企业受任期、产值、利税等管理指标的约束,家族制企业受资金管理模式的约束,导致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投入偏低,现有技术更新速度缓慢,核心技术不能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目前,辽宁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20%,亟待提高。
(2)外部环境中存在诸多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从政策和法律环境上看,政府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行政效率不高,对企业干预过多的现象;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导致人才流失较为严重;财政金融政策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的力度不够大;同时,确保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法律环境也不够完善。从金融环境上看,风险投资的投入、退出和担保体系不够健全,对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
3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策略
2013年,辽宁省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快高新区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推动是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到2015年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要达到25%,高新区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为实现上述目标,结合前述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应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3.1增加辽宁企业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内部投入
辽宁企业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内部投入长期偏低,主要受两个瓶颈因素的制约,一是企业自身的积累能力,二是企业的投资理念。这主要是由于辽宁高新技术产业与省内原有的基础工业体系联系较为密切。而基础工业与新兴产业相比,具有规模大,固定成本高,利润率低,设备更新慢,产品寿命周期长等特点,直接或间接地限制了处于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内部投入。
当前,增加辽宁企业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内部投入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规范企业的股份化管理,加速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等手段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增加企业自身积累;二是通过确立企业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的重要地位,转变企业的投资理念,提留出新产品研究与开发专项基金,专款专用,并逐年提高其在企业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3.2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体系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具有研发费用高,产品更新快,易形成产业群落等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尤其在企业初创阶段,更需要相应的政策扶持和法规制约。
当前,适用于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的以税收优惠和低息贷款为主的财政金融政策体系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已建立并运行,但尚需增加透明度,简化运行环节,提高运行效率。
3.3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的外部投资环境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风险大,所以,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瓶颈,阻碍了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
当前,辽宁高新技术产业的外部投资环境主要由国内资本、国外投资和政府投资组成。完善外部投资环境的主要措施包括健全风险投资的担保机制,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发展投资基金等。
综上所述,辽宁作为我国科技较为发达的省份,历经三十余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颇见成效。今后,通过进一步完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必将走出一条多层次、多元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路。
参考文献:
[1]陈良,孙红梅.我国省域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1(2).
科技与金融结合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两者共同构成新经济发展的支柱。金融支持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没有资本大量的投入和积累,没有融资制度的支持,技术的创新和由此带来的生产组织的彻底变革都难以实现,也就无法形成新的增长点,无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但是金融如果没有效率,起不到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作用,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金融的发展和创新则是无本之木,必然伴随金融泡沫,影响经济健康发展。
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融资特征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业周期的多阶段性,决定了其投融资的金融价值的多样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技术经济系统的动态过程,是个完整的技术经济行为。因而,其投融资行为的完整金融价值,应是投融资行为的技术价值与产业价值以及市场经济价值的综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技术经济系统是分为多阶段的,由于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投融资的金融价值不同,对投融资需求的方式和数量也不同,从而导致对金融工具多样性的需求,见图1。
2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金融机构和融资形式
高新技术产业成长根据各个阶段的目标、主体和特点不同,可以选择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共同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资本市场等不同的渠道融资方式。
2.1 商业银行
2.1.1 商业银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模式按照商业银行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和结合程度,目前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商业银行与高新技术产业结合比较松弛的模式,如美国。在美国,银行融投资渠道并非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的主要渠道。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资金来源于银行机构的仅占12.1%,而来源于社会民间基金(其中一半是养老金)的占约76.4%。另一种则是商业银行与高新技术产业结合比较紧密模式,如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资金直接来源于银行机构的约占53%,而间接来源于银行机构的约占75%。从实践来看,第一种模式(即商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关系比较松弛的模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一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应采取哪一种模式并没有统一标准,这与一个国家的整体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科技发展战略、社会资金集散状况、资本市场发育程度、金融监管力度、法律法规健全程度等宏观因素有关。与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程度、所处的发展阶段、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益等微观因素有关,还与商业银行的产业经验和偏好、国民的冒险传统和风险意识等精神因素有较大的关系。商业银行与高新技术产业结合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以政府信用为担保。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低息贷款:二是由银行控股成立独立或附属的风险投资机构向高新技术企业投资:三是由风险投资公司以债权或股权形式向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总体来看。由于各个国家经济金融发展变化的起因、背景和历程不同,银行对风险投资的介入方式和介入程度也不同,但银行资金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融资渠道之一,在各个国家却具有普遍性和趋势性的共同特点。
2.1.2 商业银行适当介入高新技术产业的意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性地位的将一直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将支配我国社会资金的主要部分,如果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完全失去商业银行的支持,必然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因而也难以获得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介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商业银行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可以给予一定规模的贷款、可以介入风险投资基金的交易、可以提供全方位的结算服务等。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成长性,我国商业银行在适当阶段介入到高新技术企业,拓展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也非常必要:首先,有助于商业银行新利润增长点的形成。其次,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优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结构。再次,有助于商业银行发展各项中间业务。最后,有助于商业银行确立自己的特色化定位,避免同质化经营。
2.2 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即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证券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从事着广泛的证券交易和资本运作等中介服务,其管理资产的经验和投资变换能力是其他商业银行所缺乏的。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样离不开投资银行的金融支持。从市场的职能看,投资银行主要为成熟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具体业务包括企业上市、为企业寻找私人贷款、企业并购等,其中企业上市业务对于投资银行来说最为主要。与规范意义上的风险投资相比,投资银行更多的是提供融资服务,一般不自己投资,也不代表投资者参与企业管理。它的收益不是通过分享利润,而主要靠收取服务费和取得一定的购股权证(warrants)获利。而风险投资主要是通过股权控制和利润分享来获得收益。投资银行的作用表现在:投资银行可以凭借拥有的行业分析专家,了解当前和将来技术进步是否会对相关产业产生重大变革以及投资的可行性;投资银行可以凭借做企业资产重组和收购兼并财务顾问的丰富经验,为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收购兼并等提供一揽子策划方案;投资银行凭借其与上市公司的良好关系,可为被投资公司提供所需上下游公司的产品链和技术链,并帮助股权转让的顺利实现;投资银行可以运用其在企业购并、股份制改造、国内外融资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畅通的信息渠道,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咨询建议;投资银行可运用其在资本市场上运作的专业经验和广泛的营业网络,积极参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地区经济结构高级化等活动。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投资银行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投资银行可以帮助发展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从而使风险投资顺利地从高风险的企业中撤出,以进行新一轮的风险投资。投资银行也为那些虽然发展并不成熟、但已具备一定实力和条件、需要融资的高科技企业,进行以私募形式为主的融资,从而使公司迅速达到上市水准。
2.3 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Mutual Fund),是指基金公司依法设立,以发行股份方式募集资金,投资者作为基金公司股东面目出现。它在结构上类似于一般股份公司,但本身不从事实际运作,而将资产委托给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运作,同时委托其他金融机构代为保管基金资产。共同基金具有如下特点:共同基金将众多小额资金聚集成巨额资本,使广大中小投资者能够参与大型项目的投资,分享相应的投资收益;共同基金的投资活动由对证券投资有专门知识和经验的专家来
负责,能规避某些投资风险;共同基金将资金投资于有价证券、股权等,但不涉及有关证券经营业务,如证券的发行、推销等;共同基金以长期资本利得为投资目的,不谋求控制所投资公司;共同基金具有完善的经营管理机构,等等。共同基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主要表现在其不同形式的融资支持。首先,是共同基金对于尚处于发展阶段、而且还没有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能够有力地推动这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共同基金因受政府管制,共同基金一般不投资于上市前的高新技术企业,但某些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共同基金允许将少量资金,一般不超过基金总额的1%~2%,投入变现性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即将上市的企业。由于共同基金控制的社会资金数额巨大,这些投入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对于正在走向成熟、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讲,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其次,共同基金的活跃投资为一般意义上的风险投资的退出创造了条件。风险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短期性色彩,在风险投资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并打算通过上市获得回报时,必须要求在证券市场上有足够规模的资金、以恰当的价格来购买即将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股票。从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看.美国的共同基金多数购买高科技股,其中有些基金也可能是专门投资于某些高科技领域。这些共同基金在获得丰厚回报的同时,也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时的市场价值,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植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
2.4 风险投资
2.4.1 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人类已经进入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创新与发明已经成为21世纪的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与风险投资的有机结合被看作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纵观世界各国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必备的经济条件之一。高新技术实现商业化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持,风险投资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孵化器”,风险投资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一国经济中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的高低。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90年代的迅猛发展,最重要的一条是美国坚持不断的自主创新。而美国的创新活动之所以常胜不衰的一个非常重要动力就是源于新型的投资机制――风险投资,为技术创新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这一新型投资机制出现的直接结果就是大量资本纷纷投入到高新技术创新活动中,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的高新技术发展。风险资本推动了美国的电脑软件技术、通讯技术、半导体和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医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康柏通信公司、苹果计算机公司、数字设备公司、太阳微电子公司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并使它们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型企业甚至是创意型公司迅速发展、扩张成为全球驰名的跨国公司。
2.4.2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联性第一、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源性。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源性是指它们各自的诞生、发育、成长具有相同的原因以及相同的源泉和相同的土壤与环境。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源性表现在:一是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相同的基本源泉。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共同地表现为商品经济及市场发展的历史产物,二者具有共同的生存环境。三是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时间上的共存性。第二、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互补性。风险投资作为资本的性质和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同样存在互补的一面。风险投资作为资本,其增值自然也离不开对技术的借助并必须与之相结合,而高新技术企业,之所以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存在并不是因为其与其他企业有什么本质的差别,而是因为它是以高新技术这种特殊的技术类型作为技术基础的,这也是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企业在要素层面上能够互补的主要原因。第三、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共同存在高风险性。风险投资运作当中的高度不确定性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它们一直处于一种高风险的状态之中。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因具有共同的风险特征并能够互相补充对方的需求和满足对方增值及成长的条件要求,使得它们之间“门当户对”而相互比较匹配。
2.4.3 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源供应效应高新技术产业化一般需要三个阶段:技术研究和开发阶段、成果转化阶段和工业化生产阶段,这三个阶段依次连接,环环相扣。风险投资作为一种中长期的股权投资,最关心的不是短期盈利性和安全性,而在于远期成长性。风险投资的独有特征决定了投资对象必然是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涉及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从而完善了整个投资体系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全过程中的融资作用。
2.4.4 高新技术产业对风险投资的资本循环促进效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和资金、技术、知识密集的“三高、三密集”特征,这一特征和风险资本偏好高风险、高投资收益的内在驱动力是完全匹配的。高新技术的动态性决定了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内容不断更新、丰富、持续性的动态过程,正因如此,才能为风险投资业创造无穷的商机,成为风险投资活力的源泉。风险投资的根本目的不在于长期控制风险企业的股权,而定位于在一段不太长的投资期间内实现风险资本的快速增值。总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催化剂。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3
一、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发展模式
1.高新技术产业带模式
高新技术产业带作为区域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中心,实现了科技与经济的直接结合,打破了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互分离的状态。特别是从科研院所和大学中生长出来的一批科技企业,依托知识优势、人才优势、先进的管理思想,发展成为全新一代、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现代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带地域宽广,企业多,从业人员数量大,是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大规模集结地。尽管这些产业带没有严格的计划和规划,但当地政府或其它主持机构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吸引高新技术科研与生产单位。世界各国在发展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时,常常对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环境和经验加以研究,如建设科学城、技术城与科技工业园区时均借鉴产业带的某些条件与做法。但是,毕竟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因素较多,只能在某些具备特定条件的地区试验,国内大多数城市在发展区域经济时难以模仿。
2.技术城模式
技术城是将产、学、研、住结合在一起的,以原有地方城市为母城,充分利用母城的各种有利条件,按全新设想建设的,环境优美、与母城形成整体城市生活圈的新兴城市。如日本熊本技术城、法国里尔技术城和意大利瓦兰扎诺技术城等。这是一种以技术为发展支柱,注重产、学、研高度结合,为振兴后进地区的新型城市的发展形式。技术城一般由一两个母城和周围一些村镇组成。要求对产业区、教育区、住宅区、服务区及环境有全面规划。一方面以高新技术为发展支柱。另一方面,以地方为开发主体,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充分利用原有基础。以最少投资、最佳途径来实现整个地区向高新技术新型城市的转化,为落后地区的振兴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由于其涉及面广、影响大,比其它模式的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它可以迅速带动本地区全民素质的提高,尽快甩掉落后的帽子,走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
3.科学城模式
科学城是建设初期呈现为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聚集地,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后发展成为将科研、教学、生产、社会管理与服务结合一体的新型城市。如前苏联的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科学城的建设,有助于图书、情报、计算机设施及其它科研、生活服务设施的共享,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科研效率和投资效益。与技术城相比,两者都是高新技术密集型城市,但科学城投资巨大,多数为官办,技术城则在政府指导下,由地方联合企业自己建设;科学城以综合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技术城则致力于开发地区特色技术;科学城不仅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科技资源,还借以树立“科技大国”形象,技术城则是振兴地方产业,形成地方经济起飞的据点;科学城往往设在资源流通较快的大都市附近;而技术城则分布在全国各地。
4.尼克斯科技工业园区模式
科技工业园区是政府或当局开发者将已经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地盘出售给经过挑选而进入园区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从而使园区产出高新技术产品和科研成果。科技工业园区将科学性、文化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通过良好的基础设施、优美的环境与高质量的服务来吸引企业和科研机构,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为特色的基地。科技工业园区规模一般较大,占地从几平方公里到几十平方公里不等。与以上三类模式相比,科技工业园区更多的是以利用外国、外地技术资本和智力等资源,建设本国、本地高新技术产业,它们具有更大的对外依赖性,但仍不失为一条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捷径。
通过上述模式分析,可以归纳和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体系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多以科技产业园区为依托和载体,将战略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龙头和主导方向,通过企业持续科技创新和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获得发展源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并通过规模扩张、产业升级、技术转移与扩散应用带动区域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而区域创新系统则通过一流的园区建设与管理、高质量的服务设施、相对集中的高校与研究院所,有效聚集的人才资源等持续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基础平台与支持条件。为保持该体系具有源源不绝的活力和足够的先进性,体系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还需要通过引进、合作、外包等多种形式参与国际化的产业分工和经济循环,科技园区和高校等机构也需要及时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己,从而为区域创新体系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资源和服务能力。该系统在上述内外结合、循环交融的运行过程中才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城市建设协同可持续发展。国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可以参考上述典型体系进行区域创新系统设计,从而加快推动高新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以下以大庆市为例,分析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途径与具体策略。
二、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途径与策略
2011年大庆市GDP实现3737亿元,自“十一五”以来经济保持10%以上的增速,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劲,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以高新区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全市累计实施火炬计划项目225项,经认定的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455家。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总收入上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8家。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突破1000亿元。
虽然发展增速较高,但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相对较小,原始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企业技术创新活力亟待加强,同时还要面临全球创新竞争空前激烈、国内区域竞争加剧的挑战,必须明确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发展途径及策略。
(一)发展途径分析
对照图1所示的发展体系分析,可将大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途径概括为“内外结合,重点突破,高端建设,中心辐射”。
对于大庆目前的优势产业(如石油化工),主要通过“由内而外”的方式实现区域创新体系与国际产业经济的内外结合,即立足现有产业优势,进一步集中资源,研发前沿高端技术和先进工艺,支撑、引领产业发展方向,使大庆成为石油优势产业领域拥有关键技术的核心城市,再通过技术优势吸引来自外部,尤其是国际产业领域的投资与合作或通过外部技术转移进一步积累资源,实现规模扩张与升级。
对于大庆目前的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主要通过“由外而内”的方式实现区域创新体系与国际产业经济的内外结合,即通过项目引进与合作方式将国际先进的大企业引入大庆的科技园区发展,或通过国际分工、外包、配套等方式使市内的企业加入国际产业链条,在合作过程中尽量吸收引进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资源或使其人才、技术资源本地化,从而为大庆新兴产业的起步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不论采用哪种发展途径,要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和重点突破关键产业领域(即战略重点产业),并立足国际先进水平进行高端建设,以大庆国家级创新型园区为核心,以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形成立足大庆、面向国际的创新发展体系。同时依托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教资源密集、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优势,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带动县区工业园区快速发展,提升全市整体高新技术产业承载能力;依托大庆高新区产业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优势,实现更大范围的产业分工布局,带动县区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正反馈的作用。
(二)侧重体系内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策略
1.通过抓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企业成为自主研发创新、科技投入的主体,逐步形成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继续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建设适应创新需要的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院士工作站。提升企业现有研发创新机构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组建研究院,从事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公共技术研究,培养一批产业和技术领军人才。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在关系产业竞争力的重大工程技术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和标准。鼓励企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支持企业或与科研院所、大学联合组建技术或产业战略联盟。努力消除阻碍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完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体系,培育富有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吸引跨国公司来大庆设立研发机构,鼓励外资研发机构与市内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研发活动,联合创建实验室、研发基地。
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要把大庆发展与世界新技术发展前沿、国家重大技术战略实施紧密结合,按照国家、省及大庆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重点提高在石油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着力研发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把大庆发展与省和国家重大制度创新的试点工作紧密结合,在探索不断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创业金融体系建设以及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大制度试点方面取得突破。
2.通过抓项目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
坚持项目带动企业,企业带动行业,积极申报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工业装备水平。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产业,做精做专一批特色产业,坚决淘汰一批落后产业,注重节能环保等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使传统产业尽快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面向体系外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策略
1.借助外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引进高大外项目。把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外向度高的优势产业项目作为首要任务,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大企业集团,全力以赴招商,集中力量攻关。引进高新技术和成果。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引进高科技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制定完善引进人才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地域、编制、职级限制,采取软性引进以及聘为顾问、联合攻关、课题招标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引进各类急需适用人才。
2.大力实施品牌培育战略
以塑造自有品牌为目标,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加大培育自主品牌的投入力度,提升企业产品信誉度、美誉度和品牌实力,逐步扩大品牌的国际影响力。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创品牌的高技术产品、文化创意产品出口,不断提高海外市场占有率。强化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品牌形象,为企业创建国际化的产品和服务品牌提供支撑。
3.不断推动产业国际化
把全球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和市场。积极参与和融入全球创新资源分配和高端产业分工,大力引进人才、技术、创业投资、跨国公司研发总部等高端创新资源,培育扎根本土、具有影响国际分工能力的世界级高技术跨国公司。
(四)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策略
1.抓园区,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实践证明,加快高科技园区建设是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必由之路。结合高新区和县区工业特色园区发展,提升园区高新技术产业承载能力。建设产业集群服务平台,完善现有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服务平台功能,提升使用效能。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新能源、软件及服务外包、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五个产业集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新建宏伟园区、创业服务中心、服务外包产业园、创业广场、大学科技园等孵化基地,推进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动漫制作、新能源、新材料等专业孵化器和企业加速器建设,打造孵化器、加速器和专业园区三级孵化体系。建设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引进银行、保险、担保、典当、证券、风险投资等金融服务机构,提供天使资金、风险投资、上市融资、融资担保、科技保险等金融服务,组建大庆高创集团,提升科技融资能力。
2.抓机制,创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有完善的机制、良好的环境做保障。加强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各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为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长远智力支持。按照一流环境、一流效能、一流服务的标准,创新体制、健全机制,努力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最优、最好、最便捷环境。建设完善政务服务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作用,完善无偿代办、首问负责、超时默认等制度,采用信息技术创新运行机制,不断优化管理服务流程,理顺管理机构、市场和企业关系,形成促进投资发展环境显著优化、管理与服务趋向国际惯例、技术创新优势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资源聚集效应日趋明显的政务服务环境。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发展需求,建设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新型工作手段,涵盖不动产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公共服务设施管理和物业管理等内容的硬件环境建设与管理服务系统,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运营能力。
3.抓基础,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源头创新
以大学、科研院所为主要依托,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开放式公共实验室和应用基础研究基地,重点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社会公益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提供基础设施和环境。通过新增投入、整合科技资源,围绕支柱产业的产业需要,在特色和优势领域或者可能形成新特色新优势的领域,重点建设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工业研究院、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院、家电技术研究院、精密制造技术研究院、精细化工研究院、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院、激光与光电技术研究中心、IC设计中心、汽车设计与零部件中心、材料检测与评价中心、高性能超级计算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中心或研究开发院。重点做好整体规划,宏观引导,努力争取国家支持,使大庆市成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布局的重要城市。
4.抓服务,完善科技信息资源服务体系
本着“统一部署,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开放共享;市场导向,创新体制;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的原则,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对现有科技条件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以国家和部委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公共实验室及重点实验室、大型科学仪器协作网为基础,建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资源共享、持续创新的实验室体系共享平台;建立和完善一批标准文献库、标准专题数据库,支持有资质的分析测试与检测机构,构建技术标准支撑和检测服务平台;构建若干个科技资源库,建立有大庆特色的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立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及交易网站;在公益性、基础性科学领域,按照行业特点整合集成规模化的主体数据库;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应用服务支撑系统、科普数字博物馆及科技信息服务网,建成网络科技环境平台。依托这些平台,集聚高素质科技人才,研发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为科技创新提供优质高效的科技资源和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位双,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广东湛江524088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0-0022-03
随着世界对于海洋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国家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加重视。未来海洋开发的竞争取决于海洋高新技术实力。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产业,创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成为促进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广东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
(一)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内涵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新兴产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各种技术的集成,它的研发和开发处于科学技术的前沿,技术突破的难度大,失败率高,具有一定的技术风险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是集各种科学技术知识于一体,建立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
(二)广东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
1、资源条件
广东全省海域面积41.93万km2,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35.40万km2。广东省濒临南海北部,海洋水产资源丰富。广东省所辖海域大陆架石油天然气含量丰富,可预见性石油资源储量达50亿吨以上,并且大多具有勘采价值。广东省具有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优越的区位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海洋物产资源优势,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经济条件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先行一步的地区,在中国改革开放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广东省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3569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人均GDP达37588元,增长8.7%,提前两年实现2010年预期34400元的目标。这为广东省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3、政策条件
广东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必须优化调整和制订实施新的海洋经济发展政策。广东省委、省政府早在2004年作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就提出了要依靠科技兴海,提高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加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科技创新成果。
二、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
我国海洋产业迅速发展,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如海洋生物技术产业、海水利用产业、海洋电力业等发展速度放缓,但仍得到一定的发展。
(二)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海洋开发和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并提出一系列的措施,促进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广东海洋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继续保持着全国领先地位,有力地推动了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表1)。
1、广东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一些沿海地区都在大力研究开发海洋生物技术,纷纷成立专门的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基地。广东省作为全国的医药大省,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海洋高新技术推动现代中药、新型药物制剂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形成了具有广东特色的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体系,加速推进了广东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进程。在自主创新水平和产业规模上有显著提升,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广东海水利用业
广东虽是海洋大省,但是广东淡水资源不足,用水效率不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水量日渐短缺,水质日趋恶化,城市缺水问题突出,缺水范围不断扩大,难以满足沿海地区发展需求。近年来,广东积极开展海水利用工作,探索海水利用有效途径,取得较好成效。广东具有海水淡化开创性和指导意义的成功范例,如全国第一座电渗析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建在南海西沙,全国第一座民用电渗析海水淡化站落户于珠三角。
3、广东海洋电力产业
海洋电力产业是利用海洋能发电满足人类电力需求的产业。海洋能资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和温差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广东是海洋大省,可用于潮汐发电资源约400万千瓦。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产生一定的冲击,但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较小,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放缓,但依旧得到一定的发展。
三、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综合环境尚待完善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政策法规的配套完善、政府的间接调控能力、技术中介的服务功能、知识产权的保护、官产学研结合的能力均有待加强。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综合环境。
(二)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基础比较薄弱
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和资金。从人才角度来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广东缺少高新技术的学科带头人、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广东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整体科技实力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技术创新源的开发能力尚待加强。从资金角度来看,广东目前的科技投入不足,企业对技术开发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普遍偏低。
(三)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实力有待加强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广东海洋高新技术大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海洋高新技术小企业的数量还不多、创业氛围不够浓厚。虽然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形成经济规模的海洋高新技术产品不多。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来提高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质量和保持其发展速度。
四、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未来海洋开发的竞争取决于海洋高新技术实力。因此,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海洋,才能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广东省应依托海洋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以海洋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扩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产业,创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一)制定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加强组织领导和宏观协调,结合广东省经济发
展战略需求,提出广东海洋高新技术发展目标与动态调整建议。协调区域内各市的产业分工,消除人才、资本、信息、科技资源等市场要素的分割障碍,营造公平竞争、协调发展的发展环境。
(二)加强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体系建设
建设一批国家级或市级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完善海洋科研开发体系,大力推进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拓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资金来源
要建立多元化的海洋科技投入体制,拓宽资金渠道,逐步形成财政拨款、金融贷款、单位自筹和利用外资四大渠道。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积极推荐和协助有实力、成长性强的海洋高新技术企业上市。
(四)加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管理人才的吸引和培养
创新人才制度,加强培养和引进人才,尤其注重引进技术研发团队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欢迎他们参加广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和开发。
(五)依据政策法规建立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体制
建议建立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体制,避免重复建设而造成恶性竞争。政府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调控全省供求总量的平衡、重大科技项目的布局、产品发展方向和技术转移等。
(六)加强国际和区域科技合作
营造良好的研发环境,充分发挥广东的区位和市场化程度高的优势,鼓励国内科研机构与外资企业研发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使外资企业研发机构融入到广东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
五、结语
作为海洋经济大省,广东凭借其丰富的海洋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一直处于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21世纪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海洋,才能实现传统海洋产业升华和发展。依托广东海洋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产业,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体系,进而实现广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谨凯,我国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广东省统计局,2008年广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广州:广东省统计局,2009。
[3]高慧英,海洋能发电[J],广东科技,2007,(4)。
高新技术产业是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高新技术是指那些对于一国经济、军事有重大影响,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并能形成产品或产业的新兴技术或尖端技术,其显著特点是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潜能。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是高新技术成果在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的基础上,逐步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过程。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及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国家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经济、科技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
拥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要支柱,专利作为知识产权中的重要内容,对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对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品抢占市场,具有战略意义。专利是指一项发明创造,经法定程序,由专利权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它是一种产权或财产权,这种权利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对发明技术的自身保护。一项技术一旦申请专利并被授予专利权后,无论这项技术通过何种方式公开,均是在法律保护下的公开,任何人也不能随便使用。另一方面,就是对市场的占领。一种产品只要被授予专利权,就等于在市场上具有了独占权,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任何人都不得生产、销售该专利产品。专利有很重要的占领和保护市场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关贸总协定中制定了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定后更加突出了,它把对专利的保护与国际间的贸易相挂钩,强化了对专利的保护力度。
“入世”后市场竞争的关键不是关税壁垒,而是技术壁垒,技术壁垒的后面是专利,靠专利形成的技术壁垒是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由于专利意识淡薄,我国多家科研机构集体研制成功的“青蒿素”(从青蒿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是治疗疟疾首选药),没有申请国外专利,投放到国际市场后,被国外机构化验出产品化学成份,并稍加改进后,申报专利,获得了相当可观的产品销售利润和专利收益。专利意识淡薄使得我们多年研发的科技成果和经济收益糊里糊涂地拱手让人。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随着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的逐渐消失,专利对保护民族产业、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作用更加凸显。主动而充分地利用专利所提供的法律保护,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利用专利情报分析市场和对手,则可以推进技术开发水平,利用专利抢占市场,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与国际化的进程。
二、专利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手段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离不开技术创新和市场,如果离开这两个基本条件,不进行技术创新就没有高新技术的产生,高新技术产品失去市场就不能创造效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专利作为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的有力武器,为风险很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凡是获得授予专利权的高新技术,在产业化过程均可受到专利法的保护,高新技术可以在专利的保护下,预留市场空间,从市场上获得较高利润,从而弥补了开发的投入,又为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品技术创新积累了资金,推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依靠专利已成为世界各国谋求技术创新、抢占市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获取收益的重要手段。
1、专利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
当今国际竞争的核心,就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正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于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必须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产品才有竞争力。技术创新和专利是高新技术产业生命树上的并蒂莲,在竞争中,技术创新、专利的获得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柱。专利具有战略性,它加速了高新技术的发展。专利具有排他性,有效地制止了相同产品的重复生产,使得开发者可以回收投资和获得回报,使得市场竞争变得有序化,从而有效地鼓励开发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应为技术创新建立一种长期稳定、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国外几百年专利制度的历史和国内十几年的实践都已充分证明,并且还将进一步证明,专利是维护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竞争、推动和保护技术创新的强有力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有效机制。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税于2010年和2020年降为零,市场产品的竞争将主要是知识、质量的竞争。专利通过依法给发明创造者的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了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在医药领域,如果没有专利保护,60%的新药品就不会被发明出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最新的发明创造信息,90%以上首先都是通过专利文献反映出来的。在研发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运用专利文献,不仅能提高研发的起点,而且能节约40%的研发经费和60%的研发时间。在市场经济中,专利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激励、调动、保护、推动作用。
2、专利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抢占市场
在专利保护日趋国际化,关税壁垒逐渐消除,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仅仅研制出了高新技术成果还不足以拥有市场竞争优势。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并不代表创造者就占有这项技术,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的权利才是占有,只有取得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申请专利就意味着占有这个专利技术的市场,就能获取丰厚的收益。例如,在钕铁硼这一领域,中国、美国、日本的研究水平相当,但由于我们不重视专利保护,没有及时申请专利,结果让日本抢了先并抢占了市场竞争优势。由于我们不拥有DVD核心技术的专利,我国每生产一台DVD,就必须付给专利发明国4美元的费用,仅国际6C联盟已查收我国DVD厂家专利费达30亿美元。美国硅谷有很多研发性的高科技企业,特别是生物制药企业,就是靠专利吃饭,正是依靠科技领先和实施专利创造、使用、保护,使美国处于世界政治、经济霸主的地位,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这也是世界上一些经济、科技大国强国,同时又是专利大国强国的缘由。如日本每年发明专利申请达40多万件、美国20多万件、德国15万多件。
专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规则是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运作的,其根本出发点就是保护和鼓励技术发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大公司利用专利企图垄断技术进而垄断市场,而中小企业则可以通过专利战略,突破大公司的垄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由我国科学家创造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其核心技术“高分辨率汉字字型发生器”申请了欧洲专利和中国专利,正是由于这一项专利引发了一个产业的革命,使印刷工业从此告别了“铅与火”,进入了“光与电”的新时代,并且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电子出版系统为主导产品的北大方正集团,实施这项专利技术后,产品迅速占领了国内外电子市场,专利产品的销售额在企业总销售额中所占比例超过50%。
3、专利可促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市场竞争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专利中得来的,专利极大地提前了竞争的时间,在研究开发时期就提供了保护,为抢占市场,遏制竞争对手提供了先机,专利权人就可以独占一方市场,获得比其投入大得多的回报,从而继续新的发明创造,促进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海尔集团在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份额,进而成功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就得益于较强的专利意识和促使专利技术产业化的良性循环机制。海尔专利产品“小小神童即时洗”洗衣机已推出第九代产品,每一代产品都形成了全面专利保护。两年间,这种型号的洗衣机已累计销售150多万台,销售收入13.2亿元,在国内微型洗衣机市场占有98%以上的份额。“专利--市场化--获得效益”的良性循环在海尔得到落实。
三、加强专利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
入世后,在国外跨国公司整体性进攻接踵而来的形势下,作为创新资源最聚集、创新机制最活跃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当尽快地担负起建设知识产权高地的重任,要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逐步转移到科技创新求发展上来,把知识产权作为二次创业的战略核心,作为提升原始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大力加强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特别是对高层次、战略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同时,对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在专利等知识产权方面的素质,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知识产权竞争。二是加强行政执法,保护专利人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形成重专利、以专利抢市场的格局。三是做好企业单位专利战略试点工作。以重点企业集团、民营科技企业和成长型中小企业为重点,开展企业专利战略的试点,建立和完善企业专利战略,提高企业专利战略实施水平,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形成独占市场的竞争优势,带动并促进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全省20个省级以上高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617.99亿元,同比增长15.7%;固定资产投资4259.67亿元,同比增长20.3%;区内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4.26亿元,同比增长15.1%;区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7731件和1112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6411件和2107件,同比分别增长30.1%和29%。
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截至2013年底,全省经科技部、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067家。2013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35家,复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300家。据统计,2013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920亿元,同比增长27.8%,占同期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45.3%。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6-0009-02
1 概述
高新技术企业通常是指那些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1991年,原国家科委规定科技管理部门将电子信息技术、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11项技术确定为高新科技。2008年国家重新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界定,明确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范围和认定程序,使高新技术企业统计有了较强的可操作性。
党的十报告中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就为我国的高新技术发展确定了重要地位。
2 昌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各地政府充分认识到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对带动产业发展的显著作用,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结构性矛盾的制约仍然突出,传统行业受到很大的冲击,在能源资源约束强化和低成本弱化的情况下,只有把增长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才是有后劲、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必然要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的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带动转变。
近年来,昌邑市委市政府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高新技术企业数不断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力度加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3年12月份,全市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达86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26.1%;实现产值216.9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22.38%,比去年提高1.9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化工、电子、医药、汽车配件4大领域。
正确认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形势,准确把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这是全面提高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前提。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宏观大环境、区位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不例外,分析各地高新技术企业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基础较好的发达地区,新兴的高新工业区和资源集聚区。这些地区依靠充足的科技、人才和信息支持,更容易打造高新技术发展的平台,往往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先机。昌邑市高新技术企业受资源影响,超过半数是集中在北部沿海开发区的新兴化工企业,人才和技术力量贮备不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应该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实现超常规跨越式
发展。
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昌邑市为例
3.1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含量低,品种比较单一,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较弱
昌邑市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化工企业49家,医药5家,电子产品3家,汽车配件企业25家,其余企业4家,除化工和机械制造业外,分布较分散,多数只限于一、两种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的生产,产品竞争力差,赢利能力不强,不能发挥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高产出,高附加值优势。其次,企业的外向性较差,缺少新的科技输入和创新环境支持,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科技竞争力不强、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缺少可持续发展能力。
3.2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发展缺乏后劲,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全市330家规模企业,2013年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为11.3%,而86家高新技术企业中,产值增长速度仅为12.5%,略高于传统产业,仅有3家达到中型以上企业规模。就目前来看,小企业要想提高技术水平,只能依靠技术引进,引进的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就需要进行消化吸收,就需要人才和智力支持,就要进行资金投入,这样往往造成周期过长,而小企业恰恰又是研发机构不健全,缺少成熟的科技研发人才,资金投入不足,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欠缺,往往不能承担研发的主体任务。从大环境看,技术市场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完善、筹资渠道单一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
3.3 科技人才不足,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从工业科技年报来看,我市的科技创新人才严重不足,平均每企业仅2~3人,主要是从事设备维护、工艺指导的技术人员,缺少真正从事开发研制的人才,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产业在这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全市40多个科技研发中心,本年有研发项目的仅有不到10家,取得技术成果仅有十几项,不能满足企业创新要求。从大环境看,引进成熟尖端人才及自主培养科技人才的渠道没有畅通,没有形成人才的成长使用和创新的机制和体制。一方面高新技术发展缺少领军人物,另一方面专业人才无用武之地,人们的观念长期形成重生产轻研发、重管理轻的局面;企业与高端的科研部门、高等院校之间缺少桥梁和纽带,难以抓住人才和科技发展的先机,成熟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也大大降低,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4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昌邑市为例
从目前看,要想扭转昌邑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比重偏低的局面,一要继续发掘现有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潜力和生产能力,提高研发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充分发挥科技的带动作用;二要促进准高新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占有率,使之能够达到高新技术企业标准;三要大力培植规模以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长,争取尽快纳入高新技术企业统计
范围。
第一,必须从我市实际出发,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发展环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以增强科技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经济竞争能力为目标;加速培养和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建立和健全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进一步拓宽科技活动经费筹措渠道,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高技术领域内形成自主创新、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紧密连接。
第二,积极构建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我市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要求较高,而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是最能体现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与其他先地区相比,我市高技术产业规模小,底子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要积极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院校和重点科研机构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在立足本地实际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和吸收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扶持那些能够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项目,以鼓励企业开展自主技术创新要加强对重点领域高新产业发展的宏观引导,积极引导企业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企业,加大企业投入和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成果转化的速度,经济增长也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后劲的相统一,这将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拓宽领域。
[中图分类号] F062.9;F83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5-0059-07
一、金融支持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意义重大
现代经济有两大特征,一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二是金融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金融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科技与金融结合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两者共同构成新经济发展的支柱。金融支持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没有资本大量的投入和积累,没有融资制度的支持,技术的创新和由此带来的生产组织的彻底变革都难以实现,也就无法形成新的增长点,无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但是金融如果没有效率,起不到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作用,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金融的发展和创新则是无本之木,必然伴随金融泡沫,影响经济健康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除了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投入等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特征外,我们认为,它还具有时效性的特点,高新技术企业之所以能依靠某些高新技术快速占领市场,并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就是因为它领先竞争对手一步,而在现代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里,又只有不断缩短从思想到市场的周期,才能不断占据领先优势。因此,从初期的项目培育,到产品的成形再到产业化,每一步都需要有充分的资金的支持,如果项目资金链发生断裂,耽误了项目的研发进度,很可能即使研发出来也失去了先导优势。在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国外有关资料统计,高新技术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生产能力开发三个阶段所需的资金匹配是1∶10∶100。一般地说,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技术开发阶段是技术密集型活动,其资金投入的大约50%~60%为研究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开支,物质投入少;而到产品开发和生产能力开发阶段是资金密集型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原辅材料、能源及建筑物等。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企业的荟萃之地,其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三点:一是硅谷的产业集中度高;二是硅谷的风险投资体制;三是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作为孵化器。后两点本身就是金融支持问题,第一点的真正形成同样也离不开金融支持。这是目前美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化最成功国家的原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发达健全的金融体系的支持,没有金融的驱动,就没有高新技术的持续开发与迅速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对于资金的大量需求,必然要求金融体系提供规模足够大、效率高的金融支持,否则,就不可能有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因此,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存在互促共进的关系。金融的发展可以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利用前向、后向和旁侧关联引致相关产业的结构变动,从而带动区域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高新技术的扩散、渗透与诱导等方面的作用,也能够达到推动相关产业技术变革的目的[1]。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融资特征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业周期的多阶段性,决定了其投融资的金融价值的多样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技术经济系统的动态过程,是个完整的技术经济行为。因而,其投融资行为的完整金融价值,应是投融资行为的技术价值与产业价值以及市场经济价值的综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技术经济系统是分为多阶段的,由于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投融资的金融价值不同,对投融资需求的方式和数量也不同,从而导致对金融工具多样性的需求(见图1)①。
1.种子期(Seed Stage)的融资特征。种子期又称筹建期,企业尚未真正建立,基本处于技术研究开发阶段中后期,只有实验室成果,还没有真正的产品,但创业者能够确认他未来的产品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有市场的。此时企业或项目的整个财务处于亏损期,没有收入来源,无正式的销售渠道,只有费用支出,无直接的投资回报。筹集的资金主要用来购买开发实验所需要的原材料、支付各种研发费用。此阶段主要面临高新技术不成熟的技术风险和能否开发出产品及产品能否被市场接受的市场风险,项目失败率很高,倘若技术开发遇到严重障碍,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时,投资者就会失去耐心,企业或项目就只能夭折了。因为没有投入正式的生产经营,种子期的资金需求量较小,但投资风险很大,正规的风险投资家、大企业、商业银行等对其缺乏投资欲望,因此很难吸引外界投资的介入。种子期所耦合的金融资源是体现为科技价值的资本:国家开发资金、企业开发资金和私人资本,其主要资金来源还是以自有资金、创业者自筹或私人投资者等私人资本为主,如个人积蓄、家庭和朋友、个人投资商、富有家庭的集团投资等。其中,个人积蓄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70%以上企业的初期资金是个人的积蓄。即使在风险投资最为发达的美国,成熟的风险投资者也仅将其5%的资金投入该阶段,而且其目的主要为了了解所关注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而非直接获利②。愿意进入这一阶段的种子基金,投资者主要是政府机构或富有、独具慧眼而又敢于冒险的非公开和正式的个人投资者即所谓的天使投资者(Angle Capitalists ) ③。这些投资天使的特点是,有扎实的商务和财务经验,大体在40多岁或50多岁,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95%的人有大学学士学位,51%的人有硕士学位,在获得硕士学位的人中,44%现从事技术工作,35%在商业或经济领域。他们可以为企业提供各种帮助。例如,招募关键管理人员,帮助企业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设立组织结构,建立销售网络和供应商网络,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帮助其制定融资计划,并联系投资公司,帮助其上市等等。根据“大拇指定律”④,种子期和创业期的天使投资回报为20倍,但风险很高[2][3]。
2.创建期(Startup Stage)的融资特征。创建期投资主要用于形成生产能力和开拓市场,企业资金除了花在“中试”上外,投入到广告和其他推销费用上的也较多,当期销售收入有限,再加上企业此时尚不具备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产销量不大,单位制造成本较高,企业财务仍处于亏损阶段,但亏损额随产品销量的增加呈不断缩小的趋势。相对于种子期来说,这一时期的技术风险有所降低,但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则变的较为突出,因为由技术转化形成的产品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并不仅仅由技术本身所决定,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风险总是存在并且在产品的推广时期发挥着决定作用。另外对于一个新的投资项目来说,其项目成本核算、投资收益预测、资金回收周期等方面存在着的不确定性使企业在财务管理上也存在不小的风险。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创建阶段是实现从样品到“现实商品”这一关键性跳跃的重要阶段,也是十分耗费时间和财力的阶段,由于存在很高的风险,以谨慎为原则的商业银行是不可能向其提供资金的,更不用说公开发行股票了。这一阶段融资难度极大,这是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正是由于创建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大,资金缺口大,这样高新技术企业就必须依靠自身可行的经营计划、卓越的产品功能和市场前景来吸引风险投资资金的进入,从中获得急需的资金支持及经营、管理方面的辅导,而这一阶段也正是风险资本乐于进入、取得一定股权,为日后取得高额投资回报打下基础的关键时期,以期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伙伴或战略控股者。在风险资本介入以后,由于企业的资金实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部分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运作比较熟悉的商业银行会适度介入,并提供一定程度的贷款支持。此外,政府设立的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基金对于这一阶段的企业也具有明显的支持作用[2]。
3.成长期(Growth and Expansion stage)的融资特征。在成长期产品已经进入市场,潜力也初步显现出来,技术风险大幅度下降,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己转移到管理风险以及规模化生产而形成的资金需求缺口的风险。此时企业销售收入、现金流量逐渐趋向稳定,但需要更多的资金以扩充生产规模和进行大规模的市场开发,不断完善产品和进一步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在此阶段企业经营业绩逐渐得到体现,但距离企业股票上市还有一定距离,不过已经能够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一些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开始愿意向企业提供抵押担保贷款,以获得飞速发展中的企业的一部分收益。当然,由于商业银行等的贷款需要担保、抵押等,企业能够获得的资金支持还存在一定的缺日,而风险投资资金的大规模参与正好能够弥补这一缺口。风险投资资金对企业的进一步投资也扩大了它在企业中的股权。另外,企业留用利润也可作为一项重要内源性资金来源。可见,虽然此时企业急需资金,但对外融资的地位却从被动逐渐转为相对主动。
4.成熟期(Bridge stage)的融资特征。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其发展的潜力已经充分体现,经营业绩高速增长,经营风险降低。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和开始新的技术研发,保持市场竞争力,成熟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仍很大,但由于投资风险大幅降低,成熟期企业的融资能力增强。此阶段企业经营业绩稳定,资产收益率高,资产规模较大,可抵押的资产越来越多,商业银行、共同基金等比较稳健的金融机构会以比较积极的态度介入到成熟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活动中去。此时,企业应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利用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资金。在资本市场比较完善的条件下,企业选择融资的方式更趋多样化,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各种信贷、资本市场的产权交易和证券融资、货币市场的资金拆借、企业留用利润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阶段相对较低的投资回报对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风险投资资金逐渐失去吸引力,但风险投资资金(美化基金)仍会进一步介入,其目的是为了包装、美化企业,以利于企业公开上市或并购,实现风险资金本身的更多增值和早日退出,使风险资金拿到真实的投资回报后再去投资新的企业。在成熟阶段的上半期,由于企业仍在较快增长,其规模和盈利水平又达不到主板市场上市的要求,很多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为了更好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融资支持,设立了二板市场,二板市场的设立既为高新企业的直接融资提供了条件,也为风险投资的增值、退出提供了舞台。此外,这个阶段还应通过产权交易、场外交易等方式给风险投资提供一个良好的退出通道。随着高新企业的进一步成长和成熟,在达到主板市场上市条件后,就可以通过主板市场进行股权融资,以满足企业不断发展阶段对资金的进一步需求。
三、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金融机构和融资形式
除大型企业通过内源性融资⑤进行研发外,高新技术产业成长根据各个阶段的目标、主体和特点不同,需要选择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共同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资本市场等不同的渠道融资和方式。
1.商业银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政府在推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陆续成立了一些科技信用社,并要求大商业银行加强对科研的信贷投入。科技金融结合的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在全国贷款总量13万亿元基础上每年新增的1万亿元中,支持科技发展的贷款约占22%~23%。也就是说,银行每贷出4元钱,就有近1元钱流向科技产业。以1999年为例,全国各类银行支持科技进步的贷款总余额达到1.69万亿元,其中,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达到7,600亿元,占45 %。2005年,在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下,科技部向银行推荐了1246个高新技术项目,合计申请贷款229亿元。银行贷款已经成为产业化计划中继企业自筹后,第二大资金来源。2006年2月14日,国务院《关于实施
今后,各商业银行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出发点应是:以效益为中心,加大信贷投入,健全中介服务机构,建立支持科技进步的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完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可以考虑发展科技贷款政府担保基金。采用政府第三方担保形式的贷款以弥补高新技术产业财产担保的不足,从而促使银行金融机构多发放贷款给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担保基金的资金来源可以是从高新技术产业所征收的税收、财政无偿拨款、科技三项费用等。通过改变传统信用抵押担保模式,创新形式多样的贷款担保方式,来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需求。比如,一些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中,科技人员的个人股份的市值数额较大,所以科技上市公司股权抵押应是一种值得商业银行考虑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新渠道。银行在贷款的同时购买创业企业的期权来分散风险,贷款证券化的形式实现银行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间接融资支持等。商业银行可尝试牵头组建专门的高新技术贷款担保公司,由银行、企业、社会机构和政府部门各方共同参与,具体操作方式可借鉴中国人民银行和建设部出台的住房贷款担保公司的管理规定。设立专门的高新技术贷款担保公司,这在政府导向和宏观政策的支持中是非常重要的。要发挥银行的网点优势,发行高新技术企业债券,开辟民间投资资金进入高新技术产业的渠道。目前,国内民间投资资金充裕,但投资渠道相对单一,无法满足民间资金的正常投资需求;另一方面,民间基金一直有追求较高收益、也愿意承担较高投资风险的习惯,伺机进入高新技术行业,寻求高额投资回报一直是民间投资资金的长期追求。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发挥其服务网络优势,市场发展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或拟上市的股份制科技企业或已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发行高新技术企业债券,在民间投资资金与高新技术企业债券,在民间投资资金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发挥中介、协调、协助作用,密切银企关系,也从中获取手续费收入,提高自身盈利水平。近年来一些商业银行尤其是地方性的城市商业银行,或依托原有的科技支行,或依托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在商业银行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包括比较成熟的大中型企业和亟待支持的新兴小企业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初步摸索了适合中国转轨时期特点的科技信贷管理模式。在科技投入中除了上述各专业银行开办科技贷款业务,与科技有机融合外,还应建立专门面向科技,为高技术产业服务的科技金融机构――科技银行。这个银行要面向社会的整个利益和国家的长远目标,进入国民经济中重大和关键的技术领域,对开放周期长、风险高、投资大和对整个国民经济有战略影响的科技产业实施政策引导、宏观调控。科技银行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银行的组织形式、资源来源、功能设置、运作规则、相应的界定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此,限于篇幅不作论述[4]。
2.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即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证券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从事着广泛的证券交易和资本运作等中介服务,除证券二级市场的业务和自营业务外,还包括在证券一级市场上的股票发行与上市、企业股份制改造、企业的资产重组、企业的兼并收购策划、安排项目融资、企业产权转让、协助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设立证券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客户理财、金融证券创新,等等,其管理资产的经验和投资变换能力是其他商业银行所缺乏的。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样离不开投资银行的金融支持。从市场的职能看,投资银行主要为成熟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具体业务包括企业上市、为企业寻找私人贷款、企业并购等,其中企业上市业务对于投资银行来说最为主要。与规范意义上的风险投资相比,投资银行更多的是提供融资服务,一般不自己投资,也不代表投资者参与企业管理。它的收益不是通过分享利润,而主要靠收取服务费和取得一定的购股权证(warrants)获利。而风险投资主要是通过股权控制和利润分享来获得收益。投资银行的作用表现在:投资银行可以凭借拥有的行业分析专家,了解当前和将来技术进步是否会对相关产业产生重大变革以及投资的可行性;投资银行可以凭借做企业资产重组和收购兼并财务顾问的丰富经验,为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收购兼并等提供一揽子策划方案;投资银行凭借其与上市公司的良好关系,可为被投资公司提供所需上下游公司的产品链和技术链,并帮助股权转让的顺利实现;投资银行可以运用其在企业购并、股份制改造、国内外融资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畅通的信息渠道,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咨询建议;投资银行可运用其在资本市场上运作的专业经验和广泛的营业网络,积极参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地区经济结构高级化等活动。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投资银行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投资银行可以帮助发展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从而使风险投资顺利地从高风险的企业中撤出,以进行新一轮的风险投资。投资银行也为那些虽然发展并不成熟、但已具备一定实力和条件、需要融资的高科技企业,进行以私募形式为主的融资,从而使公司迅速达到上市水准[5][6]。
3.共同基金。共同基金(Mutual Fund),是指基金公司依法设立,以发行股份方式募集资金,投资者作为基金公司股东面目出现。它在结构上类似于一般股份公司,但本身不从事实际运作,而将资产委托给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运作,同时委托其他金融机构代为保管基金资产。共同基金具有如下特点:共同基金将众多小额资金聚集成巨额资本,使广大中小投资者能够参与大型项目的投资者能够在与大型项目的投资,分享相应的投资收益;共同基金的投资活动由对证券投资有专门知识和经验的专家来负责,能规避某些投资风险;共同基金将资金投资于有价证券、股权等,但不涉及有关证券经营业务,如证券的发行、推销等;共同基金以长期资本利得为投资目的,不谋求控制所投资公司;共同基金具有完善的经营管理机构,等等。共同基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主要表现在其不同形式的融资支持。首先,是共同基金对于尚处于发展阶段、而且还没有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能够有力地推动这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共同基金因受政府管制,共同基金一般不投资于上市前的高新技术企业,但某些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共同基金允许将少量资金,一般不超过基金总额的1%~2%,投入变现性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即将上市的企业。由于共同基金控制的社会资金数额巨大,这些投入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对于正在走向成熟、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讲,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其次,共同基金的活跃投资为一般意义上的风险投资的退出创造了条件。风险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短期性色彩,在风险投资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并打算通过上市获得回报时,必须要求在证券市场上有足够规模的资金、以恰当的价格来购买即将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股票。从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看,美国的共同基金多数购买高科技股,其中有些基金也可能是专门投资于某些高科技领域。这些共同基金在获得丰厚回报的同时,也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时的市场价值,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植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5][7]。
4.风险投资。(1)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人类已经进入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创新与发明已经成为21世纪的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与风险投资的有机结合被看作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纵观世界各国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必备的经济条件之一。高新技术实现商业化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持,风险投资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孵化器”,风险投资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一国经济中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的高低。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网络经济的兴起,最重要的一条是美国坚持不断的自主创新。而美国的创新活动之所以常胜不衰的一个非常重要动力就是源于新型的投资机制――风险投资,为技术创新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这一新型投资机制出现的直接结果就是大量资本纷纷投入到高新技术创新活动中,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的高新技术发展。风险资本推动了美国的电脑软件技术、通讯技术、半导体和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医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康柏通信公司、苹果计算机公司、数字设备公司、太阳微电子公司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并使它们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型企业甚至是创意型公司迅速发展、扩张成为全球驰名的跨国公司。风险投资成为美国创新技术产业化重要的孵化器,向创新科技企业注入了大量的资金[8]。
(2)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源供应效应。高新技术产业化一般需要3个阶段:技术研究和开发阶段、成果转化阶段和工业化生产阶段,这三个阶段依次连接,环环相扣。风险投资作为一种中长期的股权投资,最关心的不是短期盈利性和安全性,而在于远期成长性。风险投资的独有特征决定了投资对象必然是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涉及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从而完善了整个投资体系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全过程中的融资作用。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一般经历4个阶段: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要求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在各个发展阶段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不同的发展阶段资金投入的特点不同。其中,成长期和扩展期是风险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在此阶段需要风险资本的持续资金支持。风险投资是一种专业化投资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源投入不仅仅局限于资金和设备还需要利用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咨询服务、营销渠道、社会关系网络以及资本运营经验等各类资源给予风险企业帮助,帮助企业管理团队顺利完成创业,提升企业内在价值在恰当的时机选择合适的蜕资方式以实现风险资本的增值和再循环。
(3)高新技术产业对风险投资的资本循环促进效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和资金、技术、知识密集的“三高、三密集”特征,这一特征和风险资本偏好高风险、高投资收益的内在驱动力是完全匹配的。高新技术的动态性决定了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内容不断更新、丰富、持续性的动态过程,正因如此,才能为风险投资业创造无穷的商机,成为风险投资活力的源泉。风险投资的根本目的不在于长期控制风险企业的股权,而定位于在一段不太长的投资期间内实现风险资本的快速增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科技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短、创新性强,市场一旦获得成功,企业资产和内在价值便如细菌繁殖般呈现指数级激增,风险投资机构可采取适当的方式将股权变现(蜕资),实现风险投资本的较快回收,继而投入下一个风险项目,使缩短风险资本循环周期成为可能。还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收益性的特点,其产品或服务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商品,高新技术成果一旦顺利实现产品化、商业化,企业可以获得垄断利润和超额利润,为风险资本增值提供了广阔的利润空间[9]。
总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催化剂;同样,风险投资的发展也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成果的不断涌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强大动力,两者只有紧密结合才能共同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5.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亟需大量资本投入,而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正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长壮大的“温床”。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不仅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是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首先,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将夯实产业经济基础,有效防范金融泡沫。从经济形态上看,金融资本所代表的只是一种符号经济⑥(symbol economy),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产业资本所代表的才是实质经济。但是,符号经济越向前发展,距离实质经济就越来越远。如果符号经济走得过快过远,可能会对实质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如投机性增强、金融不稳定、食利者阶层侵蚀经济成果等,最终不利于经济增长。可见,符号经济固然重要,不可漠视,但是实质经济才是根本。金融资本过度地游离于产业资本之外,畸形地集中于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必然会损害产业经济的发展根基,形成泡沫经济。在资本市场上,符号经济斩钉截铁地引导着资本流动进而直接影响各个上市公司――实质经济的基本组成单位。符号经济为实质经济提供了信用支持,使迂回的生产过程得以顺利完成,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实质经济的运作效率。同时,符号经济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实质经济所产生的个别性风险,大大地减少了实质经济领域的振荡(破产倒闭),促进了资源配置与运作的健康发展。现代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和运用,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可以很好地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金融资本更好地为实质经济而非泡沫经济服务,而实质经济的良性运转又将对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其次,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可以发挥资本的乘数效应,使高新技术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获得跨越式发展。靠资本的原始积累来滚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仅速度慢,而且容易贻误商机,高新技术产业不易迅速成长壮大。而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则可以通过市场使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形成各类资本向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和流动的态势。这就为高新技术产业在较短的时间、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跨越式规模扩张创造了极好机遇。再次,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可以为风险资本提供一条“安全通道”,促进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联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巨额的投资。但是,新建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高市场风险,令一般投资者望而却步。风险资本恰恰能肩负起弥补这个“投资缺口”,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使命。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初中级阶段最重要的一种股权融资方式,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催化剂,其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投资回报。与传统的银行、股市融资方式相比,其成功之处在于实现了资金、技术、信息及人力资源的整合,把投资者、风险资本家和企业管理层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一套以绩效为标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大减少了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者成本,从而表现出了良好的融资绩效。而对风险投资来说,资本市场是其进出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渠道,是风险资本自由流动的最佳方式和最好场所。风险资本能否顺利退出是风险投资最终成败的关键,资本市场为风险投资提供了多种可能的退出渠道如上市、股权转让、兼并等,而风险资本的良性循环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最后,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力量,诱导技术与资金两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推进器和催化剂的作用,有效地促进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从而促进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0]。
国内外实践证明,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乏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就不可能发展。资本市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本市场可以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可以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制度保障。资金保障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制度保障则是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现有市场条件下,技术进步速度空前加快,企业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水平,更需要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锐感觉、对资源合理配置的能力和对市场竞争格局的清晰把握。一个健全高效的资本市场体系能使各方资金有效结合起来,并有效发挥资金的导向功能与杠杆效应。它应是由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等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构架。资本市场功能的放大能有效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需求,多层次的证券市场的上市条件由低到高正好满足了高科技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能更加有效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又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如果没有高新技术的发展,资本市场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充满生机与活力。90年代以来,美国股市一枝独秀,即得益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不仅为证券市场提供了高速成长的实体经济基础,还改变了证券市场的结构和体系,改变了投资人的投资理念和价值评估方式,并为证券市场提供了资产重组、新陈代谢的主要动力,促使证券市场的竞争格局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即将成立,创业板的推出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创业板将为中国资本市场引入一种全新的更为健康合理的机制,提升我国证券市场的层次,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和工作方式,也改变着资本市场交易方式。一方面,信息技术赋予证券交易系统处理无限交易量的目人潜力,使得证券交易所能够突破空间界限来开发遍及个球的各类客户,促进资本在个球范围内的流动;另一方面,传统的证券交易制度已不再能够完个满足客户尤其是国际投资者的需求了。因此,信息技术在催生新的融资方式的同时,也在悄然地塑造着证券交易的新模式――网上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科技创新的发展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功能,减少了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一般说来,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是与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质量直接相关的。换句话说,上市公司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资本市场的风险程度[11]。
[注 释]
①OECD:Venture Capital and Innovation[EB/OL],OECD/GD (96),1996,168:pp4-121.
②在当今美国,富有个人是创业者的重要资金来源。据威廉姆・威特翟尔(WilliamWetzel )所统计,目前有25万个或25万个以上这样的富有个人,其中有10万人在投资。他们每年总共在2万―3万家公司中投资50亿―100亿美元,而且大部分投资在2万―5万美元之间,36%不到1万美元,24%超过5万美元。当然这些资金量与美国风险投资业每年3000项―3500项的投资相比显得非常之小,但对于一个种子期的企业来说却是雪中送炭的,尤其适合于那些还未开发出雏形产品的高技术发明人的最早期融资。
③天使投资是指具有一定资本金的个人或家庭,根据他们的个人喜好或者感兴趣的领域,对所选择的具有专门技术或独特概念等巨大发展潜力但缺少自有资金的项目或者处于初创期的企业进行直接的权益资本投资的一种民间投资方式,其承担创业中的高风险和享受创业成功后的高收益。天使投资发生在企业家已经花完其家庭或朋友的钱之后(首轮融资),在接触正式的创业投资机构(如创业投资基金或创业投资公司)之前。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天使投资是一种民间的、小型的、隐蔽的和非正规的投融资方式,常常被称为非正式的风险投资。
④在硅谷,风险资本所投资的创业企业有着一个不太精确的经验定律,即所谓风险投资收益的“大拇指定律”。是说每十个风险资本所投入的创业公司中,平均会有三个企业;三个企业会成长为一两千万美元的小公司并停滞在那里,最终被收购,另外三个企业会上市并会有不错的市值;其中的一个则会成为耀眼的企业新星,并被称作“大拇指”。根据“大拇指定律”,种子期和初创期的项目风险最大,但回报也最为丰厚。一般情况下,如果投资额在10万美元到250万美元之间,美国的天使投资者都跃跃欲试。到目前为止,在美国大约有300万人有过天使投资经历,其中大约有40万人为持续的天使投资人。通常是三类人群: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有钱人,医生或律师等高收入
人群,二是从创业者转向投资者的人群,三是任职于高科技公司对技术等趋势非常了解的人。美国能够拥有数量庞大的高科技公司,天使投资者功不可没。
⑤内源性融资指企业不依赖外部资金,通过自身积累将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
⑥对现代经济实现方式作明确区分的首推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德鲁克在1980年《未来经济学趋势》和1986年《管理的前沿》两书中,把现代经济一分为二:实质经济与符号经济。认为符号经济(symbol economy),是指货币和信用;实质经济(real economy)是指货物、工作和劳务。符号经济概念虽由德鲁克提出,但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却是三百多年前就有了。早在十七世纪中叶,就有个叫威廉・波特的人在他发表的《致富秘》中这样预言:“符号性财富将取代真正的财富”。而当前的金融全球化正在把这个预言变成现实:一个全新的时代―“符号经济时代”―正在来临。
[参考文献]
[1]田 霖.金融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21-23.
[2]卢焱群.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机理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07-11.
[3]赵玉林,张倩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9):85-88.
[4]陈显忠.商业银行拓展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必要性分析[EB/OL].省略,2007-03-27.
[5]巴曙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J].城市金融论坛,2000,(1):15-21.
[6]孟宪昌.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企业成长[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7]胡志强.高新技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1):168-170.
[8]杨爱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J].理论月刊,2006,(7):162-164.
[9]傅毓维,等.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共轭双驱动机理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2):129-132.
[10]张 敏.论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J].湖南经济,2001,(4):42-43.
[11]张思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风险资本支持[N].科技日报,2000-05-12.
Research on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y
Chen Liuqin
二、主要任务
(一)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扶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对企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在申请上级科技计划立项、争取上级在科研经费支持等方面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同时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评审的组织推荐工作,逐步提高我区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文明生态村建设,做好科技服务“三农”工作。重点抓好以科普手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文明生态村建设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创新农村科普方法和手段,推进农村科普工作。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成果示范推广和实用技术培训,以此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的落实,抓好科普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按照〈〈纲要〉〉落实的实施方案,抓好组织协调和宣传发动工作,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到〈〈纲要〉〉的贯彻实施中来,努力在社会形成一种重学习、提素质、促和谐的氛围。
三、重点工作
按照围绕中心,结合实际,量力而行,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2009年的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积极推进信息产业基地重点项目建设。
目前,该项目已列入省重点项目并争取到150亩用地指标。下一步将协助项目单位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1、办理后续用地相关手续;2、完善报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办理规划部门的相关手续,3、做好进场施工前的相关准备工作;4、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必要的项目配套设施建设;5、继续争取剩余的土地指标。6、全力争取该项目在2009年3?4月份正式开工建设。
(二)学习贯彻和落实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技特派员活动为载体,组织实施好科技服务“三农”工作。
一是继续组织实施好“科技特派员”活动,抓好现有科技特派员的年度考核和日常管理,以此为抓手,抓好农村实用技术示范推广普及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二是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成果的引进推广示范。引进推广农、林、菜、观赏植物等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优良品种的覆盖率;三是引进推广设施栽培、节水灌溉,无公害生产等技术,同时积极发展农副产品贮藏保鲜和深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三)加强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对企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在申请上级科技计划立项、争取上级在科研经费支持等方面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
2、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评审的组织推荐工作,逐步提高我区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落实上级科技政策,组织申报年度科技进步奖和*年度获得专利权的专利权人申报省、市专利局的专利申请补助资金,同时研究制定我区专利申请补助政策,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创新,促进自主创新,不断提高科技进步水平。
(四)加强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1、抓好“林地食用菌栽培”示范项目推广。依托集发农业专业技术协会重点搞好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积极开展与廊坊农林科学院的技术合作,推进食用菌菌棒生产企业的建设,引进菌棒生产技术和设备,同时考虑引进食用菌烘干深加工设备,解决好食用菌生产产前、产中及产后的系列服务,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模式,进行产业化生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继续推进花卉苗木基地建设。支持和帮助基地引进花卉苗木新品种,为我区绿化提供技术支撑。
(五)加强科协科普工作,促进全区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
1、积极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的落实。调整区《纲要》落实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结合上级科协会议精神的宣传贯彻,研究制订2009年度落实《纲要》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抓好落实。
2、搞好“科技宣传周”和“全国科普日”集中科普宣传活动,采取组织上街集中宣传,举办科普讲座,利用科普橱窗和科普画廊等手段,大力宣传普及科技知识;
3、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采取赶科普大集,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技术指导,发放科技宣传资料等措施,把最新实用技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引导广大农民走依靠科技致富之路。
4、加强科普组织和人员队伍建设。探索在农村和社区进行“一站一栏一员”建设。
5、抓好科普示范体系建设。努力培育一批科普示范镇街、示范社区、示范村、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进科普工作深入开展。
四、保障措施
关于政府财税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国外学者观点主要分为不确定、正向、负向三种,其中,认为财税政策具有不确定性影响的观点如Karolina et al. (1997);财税政策具有正向影响的研究如Czarnitzki(2004);财税政策负向影响的文献如Bennis(2006),他们认为政府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是有限的。此外,国外许多学者还将财税政策与其他政策结合进行研究,如考察财税政策与人力资本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的研究(Sequeria, 2008)。总之,有关政府财税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的研究很多,但偏重于财政政策的研究,对税收政策的研究相对较少。
关于税收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的国内研究较多,并且认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许多问题,如孙伯灿等(2001)从高新技术企业增值税税负比例等方面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认为我国现行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的激励作用已经明显减弱。王晓滨等(2004)则认为我国缺乏私人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所得税优惠是政策激励不足的主要原因。近来,国内学者倾向于将高新技术产业的财政激励和税收优惠同时进行分析,如柳剑平(2005)的研究表明,在研发溢出程度较高时,政府应给予企业补贴,以鼓励其研发投入,而在研发溢出程度较低时,政府应在补贴的同时对企业研发活动征税,才能实现社会需要的研发活动水平。更进一步的研究如郑绪涛等(2008),认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活动应同时进行事前补贴和事后补贴,其中,事前补贴用于补偿企业研发活动溢出效应带来的损失,而事后补贴则用于解决市场结构导致的研发和创新不足问题。
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国外学者认为主要是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与溢出效应实现的。带动作用的研究如Bonardi et al. (2003)认为高新技术核心产品会对与其相关的互补产品或附属产品产生“网络效应”,因而促进其他产业产出增长。溢出效应的研究如Tsai et al. (2004)认为高新技术产业R&D投入对传统产业具有差异化的溢出效应,进而使得产业结构发生变动。生产率提升的研究如Chongvilaivan(2008)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深化通过非中性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资本深化是资本节约型和材料能源增进型的。Hauknes et al. (2009)采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认为,OECD国家高技术行业向低技术行业的知识流动及其导致的溢出效应是存在的,并且溢出效应促进了低技术各行业的产出增长。
国内学者从多个视角解释了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要素配置视角的研究如邵一华等(2001)认为高新技术产业能够促使生产要素不断流向生产率较高的产业,降低要素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改善要素的配置效率,进而促进各产业的发展。产业链视角的研究如金碚(2003)认为高新技术产业链的分解和各产业间的融合使得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进步视角的研究如赵玉林等(2008),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于工业技术结构升级的效果显著,进而使得工业内部结构合理变动。创新能力视角的研究如李邃等(2011),认为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创新的波及能力、经济支撑能力共同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根据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将投入产出表进行归并,并且编制社会核算矩阵,将这种联系融入一个均衡框架中。另外,财税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效应,国内外一般是分别进行研究,并且定量研究较少。本文将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模型有效地模拟政府财税政策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及其方向和程度。本文第二部分说明了财税政策激励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而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第三部分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CGE模型;第四部分则利用该模型模拟了政府财政激励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第五部分模拟了财税政策作用下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并且进行了模拟结果的敏感性测试;第六部分是结论。
二、财税政策激励的作用机理
(一)财税政策激励的作用机理
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具有正的外部性,并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溢出效应,社会收益大于企业收益,另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具有高风险性和收益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政府财税政策的激励。财税政策又分为财政激励政策与税收优惠政策。其中,财政激励政策主要有政府补贴、政府设立的专项技术投资基金与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贷款等事前激励措施,以及政府采购或政府组织引导其他企业的采购等事后激励方式。税收政策方面,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税收优惠主要有税基式优惠和税额式优惠两种,税基式优惠主要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额式优惠有税收减免和税率优惠等。
本文从财税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加和高新技术产品消费增长两方面分析财税政策激励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作用机理。
1.财税政策作用下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增加
从理论上分析,财税激励政策可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但该假设需要进行实证检验。
(二)财税政策激励下高新技术产业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
财税激励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对其他产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带动效应,因而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激励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有着显著差异,因此不同政策作用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各产业增加值增长和结构变动的影响也应该存在差别。财政政策激励主要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和消费增加拉动其产出增长,其中,高新技术产品的消费增长将直接带动其后向关联产业②的产出增长。根据主导产业理论,财政政策作用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首先是回顾影响。③以高新 技术产业的后向关联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例,2009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4%,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增长12.6%。④其次,高新技术在前向关联⑤程度较高行业的应用将促进这些行业的设备改造和效率提升,即产生显著的前瞻影响。⑥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的测算,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有效带动其直接分配系数最大的消费者服务业(0.097)和装备制造业(0.069)的发展。此外,产业结构的调整还能够通过关联程度较大的各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放大。
图4显示,税收优惠政策改变了高新技术产业中间投入和增加值的相对价格,使得市场中的创新要素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动,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规模,进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下高新技术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也是通过改变要素配置实现的。税收优惠使得高新技术产业中使用要素的价格下降,其他行业中要素的价格相对上涨,如图4所示,要素价格上升产生的替代效应使得其他行业要素流向高新技术产业,要素数量的减少使得这些行业增加值增长减缓。但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提高这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资本利用率,进而对各行业产出产生促进效应。两种效应的大小最终决定产出变动的方向。要素流动少、效率提升快的行业产出不断增长,而要素流动大、技术提升不明显的行业则会出现增长缓慢或产生负增长,最终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三、高新技术产业的CGE模型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部门划分与数据来源
本文首先根据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关联程度,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中的135个部门归并为农业、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生产者服务业、消费者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8大部门。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与2002年7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高技术产业统计资料整理公布格式》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共五大类17个二级行业相对应,本文将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调整为12个。⑦该划分方法较为全面地包含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各子行业,适合于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产出表和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
图4 财税政策作用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CGE模型的数据基础是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 SAM)。在上述部门划分之后,本文在归并后的投入产出表基础上,收集国民经济账户数据,采用自底向上方法编制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社会核算矩阵(2007)。最后采用交叉熵(Cross-Entropy, CE)法对SAM进行调平。⑧
(二)高新技术产业CGE模型的构建与财税政策说明
在CGE模型中,一般均衡状态的实现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描述: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各机构收支平衡、商品要素市场均衡。参照Harts et al. (2001)、林伯强等(2008)和陈烨等(2010),本文设定了高新技术产业的CGE模型。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部分是财税政策模拟的重点,本文予以简要介绍。如第二部分图4所示,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活动分为顶层的总产出生产活动和底层的增加值生产活动两部分。⑨
1.高新技术产业的顶层生产活动与财税政策作用
在生产过程的顶层,高新技术企业采用增加值(QHVA)、中间投入(QHINTA)作为投入来进行生产活动。⑩本文采用对两者进行嵌套的常替代弹性函数得到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产出(QHA),如方程(1)所示:
其中,PHVA、PHINTA分别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中间投入的价格。
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方程(2),可以得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出生产过程成本最小化的一阶条件如式(3)所示:
2.高新技术产业的底层生产活动与财税政策作用
在生产过程的底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QHVA)由资本要素(HKD)和劳动要素(HLD)嵌套的常替代弹性函数表示,如式(4)所示:
财政激励政策中,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补贴使得资本要素价格(WK)降低,如式(6)所示,资本投入(HKD)增加,与之相对,劳动要素价格(WL)相对上涨导致劳动投入(HLD)减少。
此外,求解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生产过程的利润最大化方程,可以得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价格(PHVA)与劳动、资本要素价格的关系如式(7)所示:
税收优惠政策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即增值税率tva下降将产生两种效应,一方面,如前所述,式(7)中投入不变情形下,则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QHVA)不变,税率tva下降将使得增加值价格(PHVA)下降,进而使得对增加值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税率tva下降也使得其他行业的要素流向高新技术产业,从而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要素(HKD)和劳动要素(HLD)投入增加,使得增加值(QHVA)增长。
财税政策作用下高新技术产业各变量的变动通过CGE模型中方程之间的关联传递至其他产业,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变动。
(三)闭合规则设定、价格基准选择与参数估计
在上述CGE模型中,存在着内生变量个数多于方程个数的情形,因此模型无法求解。借鉴严斌剑等(2009)对各种闭合规则的检验方法,本文结合我国现实的经济特征,对上述CGE模型从要素市场、国外市场、投资储蓄账户与政府行为四个方面进行宏观闭合。由于我国要素市场上劳动力未实现充分就业,资本要素也部分闲置,因此将要素价格设为固定的,要素需求为内生。外汇市场上,我国目前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因此本文将汇率设为自由变动,而将国外在本国的储蓄设为外生。投资储蓄方面,我国目前仍然是由政府引导的“投资驱动型”,各种政策推动储蓄顺应投资流向,因此将投资外生化,储蓄内生化。另外,为方便对政府财税政策变动作用的分析,本文将政府消费设为外生。上述闭合规则具有凯恩斯闭合的典型特征。由于劳动力要素价格已经设为外生,本文中采用劳动力要素价格作为价格基准,以进一步确定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
CGE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时,需事先给定常替代弹性函数、线性支出系统、常转换弹性函数中的弹性值。本文研究了郑玉歆等(1999)、Hans et al. (2001)、Fan(2005)、张晓光(2009)、张欣(2010)等文献中的弹性值选取方法的合理性,按照CGE模型中参数估计的校准方法能够有效地“复制”原始数据集的原则,借鉴计量经济学中最小二乘的思想,本文对各种弹性值进行组合后求解CGE模型,将得到的内生变量值与原始数据集中内 生变量初值的离差平方和进行计算,最后得到离差平方和最小时对应的一组弹性值,作为模拟原始数据集的弹性值组合。(11)选定弹性值后,据此校准其他参数,然后求解CGE模型,本文采用GAMS23.6软件实现上述操作。
四、财税政策激励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模拟
(一)财政激励政策与高新技术产业增长
如前所述,财政激励政策包括政府补贴等事前激励、政府采购或者政府组织其他企业的采购等事后激励,本文假定两种政策并行实施,现假定财政补贴等事前激励政策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生产过程中资本要素投入增长2%~10%,同时,政府采购等事后激励政策使得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增长8%—40%。另外,本文中将高新技术产业中资本投入增长2%和产品需求增长8%的政策组合称为激励幅度为10%的财政政策,资本投入增长4%和产品需求增长16%的政策组合称为激励幅度为20%的财政政策,以此类推。在上述设定后,通过CGE模型模拟得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及其他指标的变动,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基期指的是模型求解得出的均衡状态、未进行政策模拟之前各变量的值。
由上述模拟结果得出,财政政策激励效果显著,财政激励幅度为30%时,能够拉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992个百分点,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加0.264个百分点,财政激励幅度为50%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4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加0.444个百分点。财政激励一方面通过加大投入增加了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供给,另一方面通过引导鼓励高新技术产品的消费投资拉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需求。此外,政府制定的高新技术产业专利保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高新技术产品的正外部性,保证了财政激励效果的实现。
(二)税收优惠政策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税收优惠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的作用机理如第三部分所示。以增值税为例,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增值税主要为生产型增值税,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的测算,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值税率(tva)在22%左右,如果在此税率基础上优惠10%,则可达到19.8%左右,以此类推,在现行税率基础上优惠40%,则为13.2%左右,该税率接近于我国一些地区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增值税低税率13%。对上述设定进行模拟得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指标变动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得出,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在基期税率的基础上税率优惠30%,能够拉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81个百分点,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增加0.047个百分点,并且税收优惠50%仅能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521%。这是由于税收优惠政策本身是间接影响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与产出的政策措施,其传导速度较慢。另外,税收优惠主要从供给角度增大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出,对市场需求的影响相对较小,而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其收益实现和产出增长的必要条件。因此,市场需求瓶颈约束下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财税政策作用下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出的份额,即增加值率,代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内部结构和投入产出的效益水平。财税政策作用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如表3所示。
由表3得出,财政激励幅度为50%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由18.402%增加至18.869%,增长了0.467个百分点。财政政策有效刺激了高新技术产出的增长,同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内部结构产生了积极影响,对高新技术产业效益水平有一定的改进作用。这主要是财政研发补贴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增加具有一定贡献,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使得中间产品的利用率提高进而使得增加值率上升。
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的影响相对更显著,表3显示,税率(tva)在基期税率的基础上优惠50%,可以使增加值率提高1.563个百分点。如第三部分CGE模型所示,税收优惠使得增加值的价格下降,中间投入的价格相对上升,替代效应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同时,增加值价格降低产生的替代效应导致的中间投入减少降低了高新技术产业的中间产品投入率,也会使得增加值率上升。另外,与财政政策中的研发补贴类似,税收优惠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要素投入增加具有推动作用,进而研发投入增加导致的技术进步使得中间产品的利用率提高。
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偏低,如表3所示,由社会核算矩阵计算的高新技术产业2007年增加值率仅为18.402%。而相比之下,2006年,美国、英国、日本三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分别为42.82%、41.44%和36.81%。(12)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从事加工、组装制造活动,上述生产活动的增加值率低。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自主研发投入不足,缺少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度高进而导致生产活动受到限制。因此,有效发挥财税政策的激励作用,增大自主研发支出和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综合以上两种政策,财政激励政策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的提高,税收优惠政策则主要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即高新技术产业的内部结构。此外,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财税政策激励是否发挥了高新技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还需对财税政策激励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
五、财税政策作用的模拟
(一)财政激励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
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政策作用下各产业的增加值变动如表4所示。
1.财政激励下高新技术产业对其后向关联产业的拉动效应
根据第二部分中财政激励下高新技术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高新技术产业将有效带动与其后向关联系数大,并且增加值率高的行业实现较快增长。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的测算,高新技术产业对原材料工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最大(0.131),对生产者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较大(0.071)且该行业的增加值率最高(57.5%),表4中的计算结果显示,财政激励幅度为50%时,原材料工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增加值分别增长1.446%、1.579%。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增长对化学制品、塑料制品和非金属矿物制品等原材料的投入和对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的生产需求大幅增加,直接 拉动了上述产业的发展。
2.财政激励下高新技术产业对其前向关联产业的推动效应
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增长的前瞻影响方面,高新技术产品将最大限度地应用于其直接分配系数最大的消费者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财政激励幅度为50%时,装备制造业和消费者服务业的增加值分别增长1.167%、1.055%。以装备制造业为例,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大幅度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生产率,改变传统装备制造业中的粗放式发展与自然资源依赖严重的现状。另外,高技术装备制造业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装备制造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能力过剩导致的效率低下等问题。但是高新技术在装备制造业的应用使得资本对劳动替代导致资本不断深化,进而导致资本的回报率递减,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对装备制造业的带动作用小于原材料工业。财政激励下高新技术产业对消费者服务业的带动效应小于生产者服务业。如研发的财政补贴主要增加了对生产者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对消费者服务业的需求相对较少。另外,消费者服务业的产业收入弹性大,其增长依赖于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新技术在推动居民收入增加中的贡献小且传导路径长,因此对消费者服务业的带动效应不显著,并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服务业产生了替代作用,如传统的文化服务、公共设施管理等部分服务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实现。
3.财政激励下高新技术发展推动农业和消费品工业生产过程的改造与产品升级
如表4,财政激励幅度为50%时,农业和消费品工业的增加值分别增长1.457%、1.756%。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农业和消费品工业的带动作用主要通过对两者生产过程的改造和产品更新的推动实现。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加工程度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农产品的深层次加工和新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农业的灾害预防和减灾救灾效果显著。另外,高新技术农业装备的发展也将大幅提升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对于消费品工业而言,我国消费品工业产能规模大、产业链较长、加工程度较低、劳动密集型特征明显,高新技术能够对消费品工业的产业链进行改造,有效促进消费品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高新技术的应用也能够促进消费品的转型升级,推进新产品的开发。另外,高新技术产业对消费品工业、农业的推动通过两者紧密的产业关联进一步得到加强,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的测算结果显示,消费品工业的中间投入有25.3%来自于农业,农业则有24.1%来自消费品工业。农业新技术的引入改变了对其下游产业消费品工业中间投入品的供给,而消费品工业新技术的引入则显著改变了对上游产业农业中间投入品的需求。
财政激励下高新技术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其对各产业增长带动效应的大小,另一方面取决于基期各产业所占GDP的比重。总体而言,虽然财政政策激励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占GDP的份额和增加值率都较低,因此带动能力有限。
(二)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与产业结构变动
如前所述,与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激励的拉动作用不同,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通过鼓励要素投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出。另外,相对于财政政策的直接作用,税收优惠作用是间接的,并且传导速度较慢。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作用下各产业的增加值变动如表5所示。
1.税收优惠下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产出的负向影响
由于税收优惠并没有显著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增长,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对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带动效应有限。不仅如此,表5显示,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对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增加值增长产生了负影响。结合第二部分中高新技术税收优惠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高新技术产业对这些行业资本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小于要素价格上升导致的成本增加。并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处于加工、组装和制造阶段,相对价格变动也导致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中的要素流向高新技术产业,要素投入减少进而导致增加值减少。此外,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变化,会使得我国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和建筑业中的垄断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的要素价格扭曲加剧,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上述产业的增长。
2.税收优惠下高新技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
税收优惠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是促进了农业、消费品工业的增长。税收优惠50%,农业和消费品工业的增加值分别增长0.966%和1.676%。我国农业和消费品工业中的劳动力供给充裕,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效率提升能够进一步发挥上述两个行业劳动密集的比较优势,使得产出的增长大于要素价格上升带来的成本增加。服务业方面,税收优惠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对服务的市场需求,使得生产者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同时实现了增长。
(三)敏感性测试
CGE模拟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生给定的弹性值。弹性值不同时,模拟结果可能发生变化。为保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进行了模型的稳健性检验,即CGE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本文首先设定弹性值在给定弹性值的基础上上下浮动50%,得到弹性值的试验变动区间,并且假定弹性值在该区间上满足均匀分布,在上述设定完成后,对财政激励、税收优惠下的CGE模型进行500次模拟求解得到各产业增加值的求解值。然后对各产业增加值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给定弹性值情形下财税政策激励的结果进行比较。以激励幅度为30%的财政政策为例,500次模拟中有373次能够成功求解,模拟结果显示,各产业增加值的模拟值均值与给定弹性值下的求解值相差不大,且标准差较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模拟结果的稳健性。另外,以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和建筑业增加值为例,模拟值绝大多数落在均值加减两倍的标准差之内,如图5、图6所示。
图5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模拟结果
图6 建筑业增加值的模拟结果
六、结论
本文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考察了财政激励和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而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增长方面,财政激励政策比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增长。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内部结构方面,财政激励政策通过增大研发支出促进技术进步,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相对价格下降产生的替代效应和鼓励要素流入产生的技术进步,都能够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 增加值率,改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内部结构,但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更为显著。
本文还研究了财政激励、税政优惠政策作用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财政激励下高新技术产业对其后向关联产业产生了显著的回顾效应,对其前向关联产业产生了一定的前瞻效应,对农业和消费品工业的产出增加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相比之下,税收优惠作用下,虽然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发挥农业和消费品工业劳动密集的比较优势,但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资本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小于相对要素价格上升导致的成本增加,对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增加值增长产生了负的影响。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从事加工组装制造活动和自主研发投入不足是导致增加值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一方面,政府应通过实施各种财税激励政策继续加大高新技术产业中研发经费和人力资本投入,促进我国研发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在技术引进后吸收再创新的同时,政府应组织在部分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着重进行自主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处于国际分工中价值链低端的状态,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由组装制造活动向研发活动、服务活动转移。
相比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激励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他产业增长的推动效果更为显著,并且财政激励政策相对灵活,易于实施。而税收政策一旦制定则相对固定,不易变动,并且税收减少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不公平竞争等负面影响,进而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在高新技术产业财税政策制定时,鼓励使用财政激励政策,应谨慎使用税收优惠政策。
注释:
①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2000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借鉴OECD的方法,采用研发(R&D)强度作为行业技术密集度高低的判断标准,并将技术密集度达到制造业平均水平2~3倍的产业界定为高新技术产业。200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确定我国高技术产业包括核燃料加工、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公共软件服务业等8大类58个小类。
②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关联指的是高新技术产业与各产业以投入品和产出品为纽带建立的技术经济联系,分为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两部分。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后向关联指的是高新技术产业与为其提供中间产品的部门之间的联系。
③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后向关联相对应,高新技术产业的回顾影响即高新技术产业对其后向关联产业的拉动效应。
④科技部发展计划司,《2010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 sts. org. cn/tjbg/tjic/tcindex. asp。
⑤高新技术产业的前向关联指的是高新技术产业与使用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作为中间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
⑥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前向关联相对应,高新技术产业的前瞻影响则为高新技术产业对其前向关联产业的推动效应。
⑦国家统计局《高技术产业统计资料整理公布格式》中的17个行业为:化学药品制造、中成药制造、生物生化制品制造、飞机制造及修理、航天器制造、通信设备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制造、办公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经过部门调整后,本文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雷达及广播设备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软件业。
⑧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中编制的社会核算矩阵并未给出,需要时可向作者索取。
⑨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中仅列出了高新技术产业生产部分的方程,CGE模型中的其他方程可向作者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