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团队建设管理论文

团队建设管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07 09:33: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团队建设管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团队建设管理论文

篇1

二、影响因素

作为一个组织,学校与现代管理学中定义的组织最大区别在于: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就是说,最高权限的人事权和财务权并不在校长手中,更明白的说法是,老师是政府聘请的,领政府的工资。此外,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即便在学校,干部只升不降、工资只增不减也是一种公认的正确做法。因此,在研究学校管理团队执行力的影响因素时,必须剔除绩效奖罚和庸者去职这两大利器。在学校系统中,影响管理团队执行力强弱的因素是顶层建设、校园文化、工作机制和干部素质。在上述几个影响因素中,干部素质是基础,工作机制是保障,校园文化是核心,顶层建设是关键。干部素质和工作机制是显性的,是容易引起校长注意并大力建设的因素,它们对管理团队执行力的影响猛烈但短暂,属于治标因素,这是因为一旦诱因缺失或条件变化,执行力会随之起伏,如,干部队伍有较大变动时,那么,整体素养就得重新评估。而校园文化和顶层建设是隐性的,是不容易引起校长关注又发挥巨大作用的因素,它们对管理团队执行力的影响温和但持久,属于治本因素。这是因为在一个组织中,人们只要有共同的精神依赖、价值认同、目标追求和行为准则,那么,每个人都会发挥最大潜能为这个组织服务,体现出来就是团队的执行力越来越强。

三、建设途径

现实中,几乎每个校长都会意识到管理团队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将其当作自己工作的要点之一,但由于认识、方法、能力和途径的不同,造成各学校的管理团队执行力强弱千差万别,这也是影响办学效益好坏的原因之一。因此,重塑或提升管理团队执行力应该作为学校的战略层面来考虑,作为学校发展的抓手之一。由上述分析可知,管理团队执行力建设的途径就是对四个影响因素的建设,它们从易到难排序分别是:工作机制、干部素质、顶层建设和校园文化。实际工作中,从最容易项目入手是符合情理的做法。学校的工作机制应该引进现代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SMART原则)和质量管理(PDCA循环)。目标管理即是以制订目标为起点,以对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的管理方法。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考核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至于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法,管理者并不过多干预,在目标管理制度下,监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却很强。它使管理者的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不但有利于更加明确高效地工作,更是为未来的考核制订了目标和考核标准,使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更能保证考核的公开、公平与公正。制订团队的工作目标必须符合上述原则,五个原则缺一不可,可以这样说,制订目标的过程也是管理团队执行力不断增长的过程。质量管理指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至于顶层建设,套用流行语,就是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由学校崇尚和倡导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愿景、发展途径和规章制度等构成的价值认同体系。在学校中起着主导和统领的作用,对学校各项事业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功能,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它具有理想性、稳定性、统摄性、共识性和建设性。对于顶层建设,有以下几点认识:

(1)没有完整核心价值体系的学校必然是盲目混乱、竞争力低下、停滞不前的,管理团队执行力必然低下;

(2)构建完整的学校核心价值体系是校长的责任,也只有校长才能担此重任;

(3)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顺应教育改革趋势、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依据学校自身实际,就是说学校顶层建设应具有共性,又有个性;

(4)构建过程中,校长应该经过充分酝酿、提炼总结、征求意见和宣传学习等环节,充分沟通,尊重和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增强教职工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也为校园文化建设埋下伏笔;

篇2

关键词 企业项目管理 团队建设 问题对策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现代企业不仅仅是老板和下属的企业,而应该是一个团队”,团队的每位成员都是决定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项目团队是现代企业中不可缺少的组织细胞,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对影响和改变团队成员态度和行为至关重要,因此企业项目管理必须面向团队建设。

尽管项目管理进入我国时间不长,但国内不乏取得成功经验的优秀企业。如创业于1984年的海尔集团,从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发展到拥有96大门类150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出口销售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全球营业额已达2007亿元的国际化产业集团。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海尔集团拥有一支优秀团队,以及团队对“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要么不干,要么就争第一”等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有效运用,团队能量得到充分释放,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一、我国企业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企业项目管理团队建设水平快速提升,但仍然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组织机构臃肿,团队效率较低

我国传统企业的管理弊端主要表现为组织机构较为臃肿,冗余职位和人员偏多。权力集中缺乏制约,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应有的监督制约机制,滋生了部分20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没有务实精神和缺乏创新意识,束缚了企业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导致企业项目管理团队缺乏活力和效率。由于项目执行部门和执行环节过于复杂,造成某些职能和环节运转不灵。项目团队往往因推诿扯皮等内部矛盾导致效率低下,问题久拖不决。

(二)过于关注短期利益,忽视可持续发展

很多企业项目管理团队过于关注短期利益,缺少长远规划,具体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不统一。追求短期内的规模扩张和业绩提升,只重视短期的经营利润和盈利状况,忽视质量效益平衡发展,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由于忽视企业项目管理人员长期培养和发展,缺乏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使得一些项目管理团队成员知识能力素质不强,遇事怕承担担责任,只干对自己有利益的事,项目团队成员能力和素质不适应项目发展要求,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败。

(三)任务目标不明确,绩效管理流于形式

绩效管理是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间持续双向沟通的过程。通过充分交流不仅要对绩效目标内容形成共识,还要通过持续的交流和反馈,不断提高团队和个人的工作绩效,从而实现绩效目标。很多项目管理团队常常忽视了绩效管理激励和持续改进的本质目的。很多项目管理团队只停留在员工绩效评价的表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权责模糊、目标不明、效率低下、管理无序的状况,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形式主义的风气。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团队领导和员工之间就无法达成共识,形成发展障碍,给团队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二、加强企业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的策略

我国企业项目管理的应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企业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的理论也尚无成熟机制和体系。希望通过对项目团队建设策略的研究分析,寻找和归纳解决企业项目管理团队建设问题的有效路径。

(一)创新组织结构,建设自我管理团队

混合型组织结构兼容并用职能式组织结构和矩阵式组织结构,由于其灵活性常常被应用于项目管理团队中。因为可以把那些刚启动且并不成熟的项目安排在某个职能部门的下面,随着团队建设的发展,当条件成熟之后,把职能式结构转化为矩阵式的组织结构,最后还有可能设置成为一个单独的部门。混合式结构就是要灵活地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组织结构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项目组织结构是项目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体现了项目要素相互之间的结合形式,又显示了项目功能的结构特点,也表明了项目职能的横纵联系。随着项目推进,各项目要素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和更新中。由于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项目团队也会经历组织结构的设计、运行、更新、终止的环节,因此,项目团队组织结构也应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高效的项目团队最主要特点就团队成员自主选择承担更重要的责任,项目团队成员能够相互讨论、相互监督,充分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特长。企业项目管理团队应给予团队成员更大的自我管理权,引导项目团队逐步成长为自我管理型团队。通过自我激励约束、自我考核评价、自我调整完善,有效降低企业运营管理成本,更好地把握企业战略机遇实现企业目标。

(二)建设学习型组织,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发展需要不断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成长为学习型组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才能够获取更高的预期效益。企业项目团队建设要强化团队学习,团队学习具有任何个人都无法取代的团队智慧和整体资源优势。通过在团队内部建立完善的知识学习机制和共享机制,可以为团队向学习型团队方向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创新能力。创建学习型团队不仅有利于团队成员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还有利于形成团队整体的竞争优势,从而达到双赢的最佳效果。

没有学习创新能力的团队不能成为优秀团队。项目团队建设要使每位团队成员都习惯于改变并清楚意识到改变是任何改善和提高的前提,面对发展的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稳定与创新的关系,采用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项目团队成员的认同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是保持团队稳定性的重要举措,同时,在团队的协调合作的基础上,项目团队内部成员组成应该不断更新,以促进创新持续发展,从而在保持项目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为自主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创新型项目团队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构建团队和成员间的和谐关系,促进团队成员充分分享知识和经验。二是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素质,给予更广泛范围的实践锻炼的机会。三是倡导主动学习,鼓励员工主动获取信息和新工作方式。四是突出创新和协同作用。提高团队沟通协作的能力,增强创造能力,知识成果推广和转化能力。

(三)明确奋斗目标,增强团队凝聚力

任何企业项目团队的产生是以共同的需求为前提条件。所以,每位团队成员都应该清楚了解团队的奋斗目标和个人任务,特别是团队目标奋斗的预期收获,否则团队难以稳固,团队精神更是无从谈起。目标既是团队对每一个成员的一种利益吸引,也是对大家行为方向的一种界定。如果项目团队的目标一开始就不明确,大家开展工作过程中的行为方向也不统一,团队目标必定难以实现。

项目团队的每位成员都应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个体差异,理智地解决冲突,平等坦诚沟通,行事准则不局限于个人目标,必须更多考虑团队的集团利益。项目领导团队之间应相互帮助支持、相互理解和容忍,精诚合作,攻坚克难,努力确保团队实现优秀业绩,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增强项目团队的凝聚力。

(四)树立核心价值观,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团队的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每位团队成员的态度和行为的准则,核心价值观与团队目标要始终保持一致。核心价值观能帮助项目团队发掘其核心竞争力,促进团队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竞争优势,帮助企业提高竞争能力。这是因为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团队产生累加的积极效应,特别是团队精神可以激发成员干事创业的激情,使得团队的业绩远远高于单个成员的业绩。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不仅是团队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团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的成功取决于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深度融合。优秀企业项目团队理念中应包含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相关利益方共赢、提倡团队合作和鼓励创新创造等价值理念和意识。推进企业项目管理团队建设要从以人为本、兼顾个人目标与公司战略目标、积极进取、全心投入、团队精神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最终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向心力和凝聚力很强,表明企业文化已经形成并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因为企业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主要体现为文化的内涵,强调系统、统一,具有一定的排他性。随着企业资本和管理的输出(表现为并购和扩张),相应地需要文化的跟进,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具有流动性,可复制、可移植、可再造,文化的流动性更多体现为文化的外延空间到底有多大。向心力和凝聚力是文化一致性的彰显,而流动性则是文化的拓展和繁殖能力。

成熟的企业文化都必须具备这两方面的特性,并且达到二者的协调和融合。凝聚力和流动性的强与不强,其实都是相对的,关键看二者的适配程度,不同时间、地域的侧重,以及企业所处的不同的战略发展阶段。

2002年初,在探讨华润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时,宁高宁先生表现出一种清醒和深刻:“怎么找出核心竞争力?我们是个多元化的企业,多元化最容易产生这个问题,最容易产生大而不强,最容易产生越大越散,越大越容易出问题。”华润是个多元化企业,华润的目标是“做行业做行业领导者”,这就要求必须用文化的一致性,去引领产业的多样性。让华润所进入的每一个行业和企业,都有一种统一的、文化意义上的“视觉识别系统”。

打个也许不恰当的比喻:行业、企业是“岛屿”,而文化则是“水”,是流动的“水”,正是这流动的“水”,把这些分散的“岛屿”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协调的系统。

文化的自成系统和自我生长

任何一家高瞻远瞩的公司,他的文化都是“教派般的文化”,这是《基业长青》的两位作者研究后的发现。“教派般的文化”是不允许个人挑战、也是个人挑战不了的。这表明这种文化是自成系统的,是不会为个体所改变或者调整的。进入诺世全公司,对于他的文化,你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接受,要么离开;作为宝洁公司的一名员工,如果你被派往国外,公司会明确告诉你:“最重要的是必须符合公司的文化,其次才是符合所在国的文化。”

这种“教派般的文化”具有封闭性、排他性,并且是远远强于个体、种族和国家的。而恰恰是这种特性,才成就了一家公司。公司就像一个人,文化就是他的品格和个性。一个人必须保持品格和个性的一致性和协调性,才会赢得尊重,才会在社会上立足。公司也不例外。

但是这种封闭性和排他性的文化,并不必然导致文化的僵化,自成系统的文化,往往都有自我生长、自我修复和完善的机制和功能。郭士纳废除IBM的不解雇员工的做法,不是对IBM文化的颠覆,反而是对IBM文化的完善;沃尔玛中国店不要求店员对顾客“三米微笑”,并不损害沃尔玛文化的内核。企业文化是一个活的生命体,每时每刻都处在自我调试的过程之中,如果文化沦为一种纯形式的刻板,恰恰是对文化生机和活力的扼杀。

企业文化的自成系统和自我生长,是产生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深厚土壤和基础。而只有具备以上特性的企业文化,才有复制、移植、再造的可能、空间和价值。

文化复制是制度与人的双重博弈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效的文化复制并不直接从“文化”切入。文化复制最容易从口号宣导开始,也最容易仅仅停留于口号宣导。宁高宁先生指出:“企业文化有许多正式的推广方法,会议、标语、企业刊物、职工联谊活动等大多数企业都搞,也容易让人感受到,可困难在于并不是企业在形式上推广什么,什么就真成了企业的核心文化,形式上的企业文化往往成了骗人也骗己的东西。”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文化复制最有效的方式,是制度的建立。制度是文化的载体,只有把文化的内核植于制度之中,并使制度得到强力推行,为人们所接受,文化的复制和移植才能成功。任何一个组织,都存在制度和人的双重博弈。制度是人制定的,制度也是需要人遵守的,但是制定制度的人和遵守制度的人并不是完全重合的。而这正是博弈的关键所在,制度的制定者,必须制定出一个能够为大多数遵守这个制度的人所接受的制度,同时又要在制度中体现企业文化的一致性。这是一个挑战。

这个挑战是必须要应对的。《基业长青》写道:“高瞻远瞩公司把他们的理念转化成有形的机制,同时发出持续一贯、加强理念的信号,他们对员工灌输理念,规定必须严密契合公司,并且利用一系列实用、具体的事项创造出一种身属特殊团体的意识。”只有在“有形的机制”之下,灌输理念、强化意识才会有效。

篇4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7-0151-02

“知识与技能”是一组文字上的习惯搭配,所以在许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像“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管理知识,掌握娴熟的管理技能”这样的句子或者与此意思相近的句子并不为人所陌生,对于句子的前部分,高校似乎是倾力为之,但对句子后部分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却远非文本所宣称的那样。下文便想就此问题略谈一二,试图找到工商管理专业要注重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的理由,以期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理性补遗”。

1什么是管理技能

目前经典的管理技能分类体系由罗伯特・卡茨1955年在《高效管理者的三大技能》一文中勾勒出来。他从管理工作的普遍性和一般性的角度考虑,将所有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划分为技术技能、人际技能与概念技能。概念技能的集中体现就是创新。人际技能是指把握与处理人际关系的有关技能,即理解、动员、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技术技能是指从事自身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的基本技术和具体方法。不少学者还从提高或改善企业经营绩效的角度提出管理者所必需的技能。上海交大的石金涛教授在对12家电子制造企业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四种管理技能:领导与激励技能、计划组织与协调技能、决策与创新技能、控制与授权技能。还有的专家罗列了优秀管理人员所涉及的大约60项管理技能。他们经过进一步的数理相关性分析,得出其中位列榜首的九大管理技能是:语言沟通(含倾听),时间和压力管理,决策,发现,界定和解决问题,激励和影响力,授权,自我认知,团队建设,冲突管理。

下文暂不考虑各类管理技能之间的区别,以及相互交织的关系,而以整体的观念来看待管理技能。

2为何要注重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

对于为何要注重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找到解释。

2.1聚焦解决问题的专业技能是“专业教育”的首要教学原理伴随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本科教育不可抵挡的大众化潮流,我国不同阶段的教育发生了“挤位效应”,研究生教育挤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挤专科教育,如此等等。

著名的教育专家梅里尔曾经提出一些适用于大多数教学模式设计的“首要原理”,他认为教育首先应当聚焦解决问题(problem-centered),及早向学习者交待在完成某一学习活动后能够做什么或学会解决一些什么问题时,才能够有效促进学习。从“聚焦解决问题”的定义来看,任何专业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让受教者在未来能够顺利地解决专业问题。专业教育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要达到专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必然要让受教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获得某种确证自身专业价值的“东西”。这种“东西”可以是尚未经过组织和内化的“专业知识”,也可以是处于更加成熟形态的“专业技能”。那么,在专业教育中有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焦点放在何者之上的问题就应当成为教育者首先应当明确的问题。道理很简单,与专业问题成功解决最为近缘的是专业技能,应当成为焦点。因为解决专业问题的过程也包含着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和外部操作活动,从形成问题表征、确定问题的性质与类型、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的方法到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是通过各种合法则的心智活动与操作动作实现的,而专业技能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是一种经过训练而得到内化和固化的心智与动作之间的结构,它可以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情境,从而保证专业问题的顺利解决,达到变革现实的目的。与此相比,专业知识只是一些没有经过加工和组织的无序认知元素,并不包含能保证学生熟练运用的功能。如果教育者仅仅聚焦在或者止于专业知识的推广之上,受教者将面临巨大的知识应用阻力与风险。所以应该记住,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学习的内部过程的同时,不能忽视一个目标的聚焦――即要发展合适的可供展现和评估的完成某种任务的专业技能。

2.2管理技能的训练与开发对管理知识有巨大的巩固、提炼与内化作用心理学有关遗忘的基本理论显示,由于痕迹的衰退、经验的干扰、信息提取的失败、知识的同化等等效应的存在,对知识的记忆会逐渐遗忘。记忆的艾宾浩斯曲线进一步证明了如果没有适当的刺激,记忆还将遵循着固定的规律衰减。这些似乎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庞杂,跨越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其中有理论性知识,也有经验性知识;有实证分析,也有规范分析;有逻辑演绎,也有归纳推理……对该专业的学生而言,大多数知识属于全新信息,没有相应的生活和工作经验支撑,所以这种大容量的信息如果单凭记忆则很难持久地保持在学生的脑海中。那么高校应当有一种积极主动的机制来帮助学生完成管理知识的提炼与固化。笔者以为,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就是一种相当合适的方式,因为它对管理知识有巨大的巩固、提炼与内化作用。在训练与开发中,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地回忆和映射,激活和固化新获取的知识信息;可以通过反复地感知、理解、领悟和揣摩,内化和升华所学的管理知识;可以通过想象和创造性的思考,填补管理知识的自然缺损;也可以在不断地情境模拟中提炼出关键的信息序列,从而把前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中的校外实习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既帮助他们完成校内所获管理知识的对照、检验和修正过程,又帮助他们完成校外隐性知识的积极迁移。总而言之,一种有效的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其本质就是管理知识体系一个反复的信息编码、存储、提取、应用和筛选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所学管理知识从无序走向有序,从而成功阻止知识组织与认知结构的简化与淡忘进程。

2.3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可以为学生建立新的兴趣点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已经成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顽症。当然,不能排除有来自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但笔者以为有个这样的规律,学生经过高考之后进入大学校园,所学知识的性质和容量发生了很大改变,随着管理知识的不断摄入,学生开始对自己扮演信息被动接受的角色而产生厌烦感,并且越来越强烈。一般到大二时,如果没有新的刺激,这个建立在知识连续、直接摄入方式基础之上的兴趣点就基本上消失了,学生因此开始迷茫、困惑、焦虑,其后的学习状态便可想而知了。要想克服学生这种对同一个学习形式的反应疲劳,就必须给学生提供新的刺激。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正好可以为学生建立新的兴趣点:其一是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的直接兴趣是由学习过程本身引起的。在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过程中,训练与开发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有很强的参与感和体悟感。同时,训练与开发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案例讨论、实务分析、双向互动、技能竞赛、即兴辩论、现场测试、视频演示等等。训练与开发形式不断相互交替、互通有无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抗御学习疲劳。其二是能够提高学习的间接兴趣。管理技能会在活动中表现出来,能够被测度和评价。随着训练与开发的深入,学生会感觉到自己学到了一种能够因此建构未来的“本事”,从而有了相当的成就感。学生意识到这种结果与自己的关系时,学习兴趣就随之产生。

2.4管理技能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求职成功的最大砝码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从现实主义角度来看,绝大多数的用人单位不是让人们进去继续进修,然后“全面发展”的教育机构,也不是某种因为怜惜人们找不到工作而履行神圣社会职责的慈善机构。它是雇佣人们进去“干活”的劳动机构,在这里因为人们能够付出它所需要的劳动从而以工资作为交换的形式。所以毋庸置言,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求职成功,与其他专业一样,必须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那么,用人单位的需要在哪?这关键要考察他们最看重管理人员什么。用人单位在选聘管理人员时,都试图寻找一种更为有用的途径。用人单位希望应聘者能够对复杂情况进行分析、诊断、抽象和概念化,能够理解、动员、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能够指导、训练、帮助下属人员或回答下属人员的有关专业问题。可见,“能够”的关键就是在于有效地执行管理工作时能否表现出应有的管理技能。在高校的本科教育中,总是有人试图使自己与职业教育之间泾渭分明,甚至担心如果注重技能的训练与开发,就会降低整个本科教育的格调。这是一种“学科教育”思想的遗毒。笔者以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如果不能在一次性就业中显现出与其他专业或者更低教育层次学生相比更突出的优势,就是专业教育的象征性失败。所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当摒弃对职业技能培养的偏见,以现实为导向,以用人单位的需要为导向,全面地关注管理技能的训练与开发,使其成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求职成功的最大砝码,使这个专业的学生面对管理职位时,显得更为“专业”,更有“底气”。

2.5可以而且必须通过训练与开发才能掌握管理技能

管理技能必须通过训练与开发,这并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因为管理技能是可发展的,通过训练和反馈管理者可以改善他们的技能表现。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是“知”和“行”的统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四年的人才培养并不缺乏对管理知识的灌输,并且常常止步于此,要知道这仅仅是为学生管理技能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例如,对《管理沟通》这门课程的学习基本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到有关管理沟通的知识,但这并不代表学生拥有了娴熟的沟通技能……可见,把精力集中在仅仅传授知识或培养特定素质上的教育,看起来不会在加强学生管理技能方面取得多大的成就,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缺乏管理技能的训练与开发。

虽然不排除某些学生自然而然地或生来就在某些技能方面具有较大的资质或能力,但是心理学和生理学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指出,可以通过训练与开发来增进具有强大的资质和能力的人,也可以增进缺乏天赋能力人的工作技能和全面的效率。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讲,管理技能是可以通过训练与开发得到的。另外,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概括:“管理是一种实践与应用”。遗憾的是,大学期间高校能提供这种真实情境的机会不多,但是这并不代表高校可以忽视或者放弃对学生管理技能的培养。因此较为合理的途径是,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每种管理技能对学生将来求职的现实意义以及对职业生涯的关键性,并对这些管理技能分别加以检查,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训练与开发。只有通过训练与开发,才能使学生深刻领悟到管理理论、思想、原理、观点、方法和技术的精髓,才能使学生修成自己先进的观念系统,才能使学生养成自己全面、完整、逻辑、条理的思维方式,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具体问题一种稳定的反应图示和行动倾向,不断地拓展管理技能的边界和纵深。

3结论

为学生成功求职添加更多的砝码,是每个教育者绝对不能忽视的问题。教育的浪漫主义多数情况下只会将学生拖入严酷的求职现实,从而招致人们对教育的不断质疑和诘难。笔者以为,在上述对为何要注重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的分析中,第四点和第五点是最关键的。

管理技能训练是要让他们进行不断的管理实践(模拟的或者真实的),并且接受内省的反馈和外界对他们行为的评价,从而真正地“学会”管理,而不是“学过”管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不仅要注重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而学习理论,更应该注重让学生为了提高自身职业水平而学习管理技能,让学生习得一种能够贯通所有管理活动的,同时也表现出某种稳定性和高度能动性的管理技能。

参考文献:

[1]孟光裕[译].哈佛管理论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王建.重新认识“管理技能”[J].人力资源管理,2009(Z1).

篇5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

互联网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带来了新的市场参与者及金融服务模式的持续创新,消费者也因此取得了更多获取信息的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与金融业的不断渗透,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互联网活跃用户不断开拓。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7.10亿,上半年新增213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1.7%,比去年年度提高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2016年上半年互联网金融类应用持续增长,互联网理财用户和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增长率分别为12.3%和9.3%。各大互联网金融理财机构对大众理财产品的不断补充,“一站式”服务理念的持续推广,场景化的设计理念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2.互联网金融模式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突破传统业务模式,在现阶段主要围绕这六种模式:金融业务网络化、大数据金融服务、第三方支付、P2P、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和众筹,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点是第三方支付上,客户通过这个结算方式有了全新选择,不但拓宽了购买渠道,而且不再受限于传统金融机构。与此同时,保险、基金等行业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创新结合共同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潜在客户。第二点是P2P网络借贷上,由开始单纯依靠中介服务平台提供各种信息到之后与担保机构的跨界融合,使债权的买卖转让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3.交易成本逐渐减低。就办理银行基本业务而言,现阶段人们越来多的会选择通过网上银行交易,简单易懂的操作程序使人们动一动手指就可以完成。这不仅节省了时间成本,还能省下一些额外的手续费用。再者,像每个月的水电费人们也无需到营业网点人工缴费,除了直接卡上扣款外,还可以通过小区微信水电费公众服务平台办理即可。银行等金融机构只要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设备上投入一定资金,就可以减少不少的柜台人员压力以及网点的建设投入。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全新的模式深得人心。在此背景下,我??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也受到了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1.理财产品种类多样。现阶段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理财产品发行量和业务范围方面。从产品发行量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需求市场较大。2014年全国银行发行理财产品66512款,2015年发行数量上升至77860款,仅2016年上半年银行业理财市场累计发行理财产品97636款。从业务范围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业务范围从发展初期到现在已得到很大拓展。现今的产品业务种类不再单一化,而是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分成各类,比如有按投资期限分类的产品、按是否保本分类的产品和按投资渠道分类的产品等。在投资期限方面,中长期理财产品占比持续增加,而互联网金融理财投资期限相对灵活,这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带来一定冲击,但与此同时也激励商业银行在投资期限上再作创新。

2.理财业务竞争激烈。随着当下各个商业银行陆续推出各式各样的个人理财产品,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在不断创新理财业务,导致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近些年的发展态势良好,各个银行都希望在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中有一席之地。加上近几年商业银行受到“降息”政策影响,这又给各商业银行间增添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国家对于银行业发展理财业务的监管比较严格,相关政策更完善,因此受限程度较高,而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行业的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因此其创新个人理财业务的途径更丰富,这对商业银行而言无疑造成了很大威胁,加剧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压力。

3.理财产品品牌效应明显。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同一般的产品发展情况相似,会根据产品特色树立品牌效应。品牌效应的影响使得该理财产品辨识度更高,更容易被客户信任,从而为商业银行带来忠实客户。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品牌效应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中发展较好的产品会削弱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品牌效应。如余额宝、活期宝、理财通等著名互联网金融企业产品不仅知名度高,而且发展态势良好时收益率较商业银行高,这无疑将削弱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管制尚不完善,于是不少不法分子钻漏洞欺诈客户资金,相比之下,我国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上的监控更完善,互联网金融理财的不安全性增强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品牌效应。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同质化严重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得到蓬勃发展,与其发行产品的创新力度有着密切关系。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种类丰富并且收益高,这些优势建立在其不断优化的互联网技术以及更低的业务成本上,再加上互联网发展理财业务限制相对较少,使得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创新度更高。而纵观目前各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尽管做了创新,但从服务内容、功能等地方都如出一辙,缺少自身的个性特点和吸引力,并且含技术量不高,客户难以准确选择针对性的产品。个人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二)营销模式滞后

互联网金融的普及使银行获得更多的销售途径,近几年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销售量在不断上升,但仍没有突破性进展。一方面,由于缺乏预期收益,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推广理念较落后,科技含量不高,导致销售平平。另一方面,销售团队建设的滞后性,无法一时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很难达到吸引客户注意的目的。据统计,2009年以来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50%以上,2013年突破17万亿元,2014年达23.3万亿元,2015年达31.2万亿元。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理财产品以更低风险,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在人们生活中普及开来,与互联网金融相比,落后的营销模式使得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客户体验不佳

由于传统的金融业对于资金流动性存在数量和期限上的限制,客户体验不佳,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互联网金融更具透明化和人性化,方便、灵活、快捷,同时,信息的更具对称性也使得互联网金融处理业务交易成本更低,从而给予客户更好的服务体验,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以第三方支付为例,这一业务已经包含甚至于覆盖了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学费缴纳、水电费代缴、转账汇款、理财投资等一站式服务使得第三方支付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四)创新动力不足

由于我国国情、制度、政策与别国不同,在银行业的管控上也大不相同,我国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在发展初期阶段,这与我国整体的金融行业环境离不开关系。不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遭遇大大小小的限制,尽管在个人理财产品和业务上不断改革和创新,但纵观当下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存在“行政色彩”。一些银行在趋势引导下忽视了为客户服务的初衷,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在整体金融环境和服务体系背景下,各个银行的分行往往需要根据总行推出的理财计划进行工作,按部就班,更别提在理财业务和服务理念上的创新,创新动力严重不足。

四、对策建议

(一)创新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想要发展好个人理财业务,创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做好个人理财业务的创新,首先应调整传统理财产品的结构。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往往风险更大,对普通客户而言门槛较高并且风险承担能力较差,而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对高端客户而言达不到理财的理想目标。因此,银行可以抓住这点多研究保本收益类与高风险类相结合的理财产品。其次是普惠金融的理念创新。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以中小客户群为中心,与基金、保险、投资等金融公司互相合作,打造低风险、较银行更高的预期收益、门槛低、资金流动性高等特点的理财产品,使银行流失了不少客户资源。商业银行应借鉴互联网金融这样的理财思维,努力创造出像“余额宝”、“活期宝”这样适合大众的理财产品。

(二)提升服务

面对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局面,短时间内对产品的多样化发展难以实现,这样银行的服务质量就显得格外重要。尽管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但却缺少了与消费者的正面沟通和服务。因此,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可以在提升服务上多做努力。首先,在业务程序上,商业银行应合理简化操作流程,这既能降低银行额外的成本,又能节省客户的时间和精力,达到优质服务的目的。其次,在服?渣a href="lunwendata.com/thesis/List_4.html" title="管理论文" target="_blank">管理上?银行应定期对理财专业人员进行素质培训和检查,保证理财专业性。最后,在服务宣传上,良好的宣传是成功的一半,银行应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线下的各个商店推广自身理财业务,有针对性对不同客户打造不同产品,加深客户认同感,转变客户对银行的服务印象。

(三)调整策略

商业银行应牢牢抓住互联网金融平台已有的独特优势,在此基础上打破传统的营销模式,借力发展自己的产品品牌。一方面,银行可以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关键还是因为其拥有庞大的数据库和数据整合分析的先进技术。因此,银行应运用好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客户服务,缩小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压力,设计针对性的理财产品并运用到管理监控上。另一方面,银行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当下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企业逐渐往互联网金融过渡,特别是中小型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能够在更低成本下,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满足客户进行投资消费。商业银行应合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这些优势,线上线下共同经营,发展自身业务。

(四)加强合作

当前,商业银行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尽管银行推出越来越多创新型理财业务,但同质化严重。互联网金融平台拥有成熟的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大量客户资源、优质化服务体系、专业的理财团队、完善的风控机制等优势,是传统商业银行可以紧密合作的对象,通过双方优势互补,达到互利共赢。当然,商业银行不仅可以与电商合作,也可以发展与线下热门行业的合作。除了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汽车、房地产也都是商业银行可以合作的对象,通过这些机构对于银行拓展个人理财业务,使其更多样化有重要意义。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