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校德育论文

高校德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8-03 17:13: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校德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校德育论文

篇1

将问卷具体问题进行了整理整合,大项结果统计如下:(专科学生调查问卷发放116份,收回问卷103份,有效问卷100份。)从问卷大项结果中可见,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学生,样本选取的对象从年龄和性别比例上大致相似,爱好比例上也无大区别,对体育课的认识和体育和德育的关系中也得出了几乎一样的结论,那就是体育课是有用的,但是对学生个人的品德和性格的影响上看基本处于无伤大雅状态,没有发挥体育课德育作用,体育教师在授课中也基本上着手于实践动手方面,对德育并没有加以应有重视。

1.2对访谈结果的分析

访谈记录1:对象为特别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访谈对象是一位女生,每每到体育课参加运动的态度不甚积极,总以各种身体不适的理由缺席,身体瘦弱,眼神迷离。对问题往往回避,觉得体育课对她而言可有可无,没有什么作用,对品德更加没什么影响。访谈记录2:对象为对体育课无特别兴趣的学生。访谈对象为一位女生,体育课参加程度一般,偶尔以身体问题缺席上课。体育课对她而言是一门必须要拿到学分的课,但是课程分数高低无所谓,及格就行,不影响毕业拿学位就够了。体育课不会影响道德形成,只是身体健康的问题。访谈记录3:对象为对体育课特别感兴趣的学生。访谈对象为一位男生,体育课程参加积极,从未缺课,而且在课余和闲暇时间大多会进行多样的体育活动,体育成绩突出,专业课成绩一般。访谈过程中眉飞色舞,围绕体育内容的话题多样,能够看出对体育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认为体育课程不仅有利身体健康,而且能够让人培养进取、坚持的生活态度,更能注重团体协作。从选取访谈记录中可见,这些学生能够基本代表一部分学生态度,其中访谈记录1和3的特征学生数量都不多,大部分学生是访谈记录2中的表现。说明在大部分学生心中,体育课和其他课程一样,都是为了拿到学历学位的必经途径而已,具体说到能不能够影响到性格形成,道德品质的影响,就更谈不上了。

1.3对教育实验结果的分析

笔者在拿到调查结果后,经过研究,选取了两个不同专项体育班级,进行了德育渗透的教育实验,在此以羽毛球专项课程为例。笔者在羽毛球专项体育课程中选取了两个班,实验班着重渗透了机智、灵活、拼搏、协作、团队、守法等意识。在授课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交流,采用多媒体的授课手段,不仅介绍具体的羽毛球的运动知识,而且让大家观摩著名比赛、分析比赛背景和运动员的积极品质,讲解违规违纪行为,让学生们全面地了解运动的本质和目的。在实际动手过程中摒弃了单纯的模仿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单个辅导,尽量地深入他们的性格内心,找出需要改变或提高的弱点,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鼓励。课后还让学生们写一写、说一说上课的感受、克服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这样可以直接地把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在一段实验时间后,试验班级与对照班级进行比较后发现,试验班级的学生上课态度更加积极,能够按时上下课,请假人数大大减少,完成基本项目的各项技能更加熟练,分析态势和问题的果断性灵活性大大提高,并且乐于与人分享、乐于协助他人,试验可以说是成功的。

2结论与建议

高校的环境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容易为客观不特定的因素所影响。相较于那些在课堂上主要依靠听、读、写的课程,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各种各样的观点、信念、情感、意志和态度容易表现出来,如果体育老师能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接近学生,就更容易了解学生思想状况,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反而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在体育拼搏竞争的过程中产生荣誉感、责任感;在体育锻炼提高过程中培养积极进取、轻易不言败的意志;在了解运动规则制度的过程中了解规范的公正、诚实的意义;在集体配合过程中体会团体的力量、协作的功效等等。做好高校体育教育德育渗透,对学生而言,无论是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都会得到巨大提高。所以在高校体育的教学过程当中,不能仅仅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获得优良比赛成绩,还要将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品质融入其中,让学生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升华。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制定全面而有重点的科学教学计划

为了获得最满意的体育教学效果,就需要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按照一定目标、原则、程序和方法对体育过程中的德育进行规划。首先,要明确德育目标,这种目标不是大而空的,而是具体可操作的。比如,将集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拼搏进取精神、遵纪守法等等教育目标列出,一堂课的哪些方面可以涉及哪些品质的培养,要用一些特别方式让学生向着这些方向发展。其次,制定教学计划不能依照传统,只将时间和授课内容排列,还要讲训练、项目、时间和德育目标融为一体。在有这样科学全面的目标前提下,来设计和制定行动方案,保证在课堂教学顺利完成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道德教育,培养了积极正确的品格。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完成或者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就应该积极寻求其他教学方式,用什么样的方法加强什么样的德育效果,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都应该有所考虑。要采取那些针对性强、效果优良的方式,全面地完成体育教学。

2.2注重课堂的教学

首先要有良好的授课环境,寓情于教,形成良好的课风;其次要挖掘出每次课的德育侧重点,结合体育知识进行形象化、具体化的德育;再次,一定要组织好教学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注重仪表和言行。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庄重严肃,同时也要体现出健康和朝气蓬勃。其次,在组织教学中应该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这些准备出了认真备课外,还需要有序布置场地和器材,指导学生收拾和整理器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遵守纪律的集体观以及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篇2

一、生活世界是一个道德的意义世界

人的生活和动物的生存是不同的。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活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1]人不仅需要生活在一个物理世界中,还需要生活在一个意义世界里。人通过自主的活动来构建自己,不断完善自我的内心生活,完善与外界的联系,完成作为“人”的意义。因而意义世界的建构对维持个体与社会的生命存在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生活,究其根本就是追求人生意义的活动。一方面,意义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有机构成。生活世界既是事实世界又是意义世界,是两者相互联结的世界。生活的意义负载于生活的事实中,离开了生活的事实和实际的生活过程,生活的意义就会成为虚妄,这样的“意义”也是无意义的。另一方面,任何生活事实都是被打上意义的烙印的,生活的事实总是在生活意义的展开中实现为事实的,人也总是按照他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设定来营造现实的生活活动与生活关系的。[2]

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部分。人不仅需要活着,而且需要活得有意义。由此,产生了人类社会生活领域一系列的关系准则: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道德的、法律的,等等,其中包括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规范,这可称之为道德准则。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使人们追求幸福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只有精神才是人的真正的本质”。[3]马克思认为,精神活动是最使人向往的一个活动领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缺乏人对精神价值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便是畸形的、虚无的,是永远也达不到目标的海市蜃楼。可见,道德的价值与存在取决于生活,道德教育的存在自然也是为了人的生活,为了人的精神生活,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人类的价值关怀,不仅要体现于人的世俗世界,更要体现于人的意义世界。“在当今的学校中,人文学科的萎缩,德育、美育的被放逐,或者它们也变质为纯知识、纯技能学习的领地,这些都表明意义世界在教育阵地的塌陷,教育成为‘无意义’的教育。远离了意义世界的教育,也就从根本上远离了生活,因为人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没有意义的生活也就只能是动物式的存活了。”[4]大学生作为道德的存在,其最鲜明、最生动的意义就在于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现实的道德生活,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帮助大学生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高校德育只有致力于让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意义世界里,使其圆满生长时,才能尽自己的职责于万一。

二、生活本身是德育的源泉

道德与生活原本是一体的,道德源于生活。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5]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在生活的浸染之中,大学生的德性的发展和他的生活一脉相承,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德育,就会有什么样的德性。“道德同存在的事实性密切相关,而不是同脱离实际的理想、目的和责任相关。作为道德基础的事实,来源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来源于人们在愿望、信仰、满足和不满的生活中相互关联的活动结果。”[6]生活世界是创设充满情感和智慧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自主建构学习的保证。所以,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德育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离开了生活,道德就成了空虚的原则和僵死的规范;离开生活谈德育,无异于“岸上教游泳”。

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生活在一起这个历程本身就有教育作用,它扩大且启发经验,刺激并丰富想象,使我们负责言论和思想的准确、逼真。”[7]生活是生命充实与展现的过程这里的充实与展现理所当然地包括道德的充实与展现。大学生正是在生活的过程中,习得作为德性历史积累的规范,即“拥有德性”。同时,大学生的“德性”又必须以“德行”加以确证,即通过生活过程展现自己的“德性”,亦即“德性之知”不同于“见闻之知”,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并通过生活过程加以确证的实践之知,是一种“亲知”。从本质上说,生活乃是教育的根基,一切教育只有在生活中并通过生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也才能造就出自由的人。日本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倡导者金井肇博士更是明确地指出:道德关涉所有人,关涉所有人的生活,没有脱离人的现实生活的道德。因此,道德和道德教育不应该只求高尚而脱离生活现实,道德应该被作为人类生活的现实问题来予以对待;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人、立足于活生生的人的生活现实来思考人与价值的关系。事实上,作为道德教育内容项目的诸类价值均与真实的人的多侧面中某一个或某几个侧面相互关联。我们应该根据其关联的性质,明确其价值与学生心灵衔接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德育的应有状态。生动活泼的德育就会由此而产生。[8]

三、德育生活化的路径

德育不单纯是告知、传递、赠送,而是应设计促使受教育者产生某种感受、理解、体验的思想“碰撞”的教育活动,并让这些“碰撞”去产生它必然的效应。从设计的角度看,它是德育;从“碰撞”的角度看,它就是生活。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外国好的经验,着力改变文本式的德育课程,建构生活化的德育课程体系,让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走向生命形态、具备生气活力,让生活成为一本活的、立体的教科书。

1.引领学习生活

教师应寓德育于学生的学习之中,设法把积极、主动、科学地学习的理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时的快乐和美好的精神享受,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达到转“智”为“德”的目的。(1)引导学生适应性学习。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大,一些学生来到大学后不适应环境,教师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通过思想上的引导、生活上的督导、心理上的疏导、成才上的教导,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2)引导学生健康性学习。应向学生介绍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心理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态度、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以解决学生的心理活动中的学习障碍问题,使教师的“教”通畅、活跃。(3)引导学生习惯性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它一旦形成,其学习行为就能按照自主化的程序进行;在现代群体学习的形式下,良好的学风是维系学生高效学习和保证学习计划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学风能形成动态平衡、朝气蓬勃的“生态群落”。因此,高校德育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风。(4)引导学生科学性学习。科学性学习,是实现学习目的,取得学习成果的桥梁和手段。“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为重要。因此,高校德育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如可通过组织学法指导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为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促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2.指导交往生活

“德育不可能到人们的头脑中直接作业,它是通过社会生活与交往这些外在形式在人们心田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耕耘的一种特殊活动。”[9]交往是德育的逻辑起点,是德育发生的重要前提,是德性发展的动力和内在因素,没有交往的德育无法实现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当代大学生的交往生活存在一些问题。(1)功利性: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不尊重他人的价值和人格。(2)封闭性: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的事物不适应或不感兴趣。(3)冲动性:对生活中发生小事常会以过激的行为去解决。(4)双重性:一方面,他们的自给自足能力还没有实现,迫切需要父母的帮助;另一方面,他们又想从父母的束缚之中走出来,成为“自由人”。

高校在德育过程中,应注重通过学生人际交往活动培养其道德信念。高校应抓好两方面的工作。(1)专家授技。高校德育工作专家应教给学生交往的技巧。一是交往的选择性。“道不同,不相为谋”,同学之间在交朋友之前,应进行甄别,有所选择。二是交往的原则性。同学之间的交往应“和而不同”、“群而不党”,贵在团结和睦,但不应盲目附和,对原则性的问题,应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三是交往的吸引性。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多种,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吸引人的才能。每位学生都应努力提升能使别人欣赏自己的才干,从而产生人际交往的吸引力。(2)部门力抓。高校共青团、学生会应经常组织开展学生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有关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培养和锻炼交往能力,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同学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逐渐克服不良习气。针对大学生存在交往困惑或障碍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应进行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或小组辅导,也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角色扮演法,在编好的心理剧中扮演角色,或在生活中“扮演”与原来性格不同的角色。上述措施,能促使大学生勇于和善于建立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为自身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好人际储备。

3.重建新的日常生活文化

日常生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的经济变革、文化转变无不与之相联系,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建立在对日常生活的感受之上的,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进行正确的选择。(1)从超越的角度去构建。要超越消费主义制造的各种精神幻象,超越媒体对日常生活的引导与操纵,始终以批判和建构双向互补的姿态介入,并以大学生特有的情怀重构生活观,引导大学生克服将日常生活作为一种单纯满足感官享受、消遣娱乐以及纯感性化或欲望化面对人生世界的消极心理。要发挥德育对社会生活的简化、净化和平衡作用,引导学生在对日常生活认真细致地体验和观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深厚感情,并深深扎根于这片创造新生活来源的广袤土壤,汲取各类营养,让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成为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让学生从那些每天都见、每天都经历的事件和日常生活场景中提炼出高于世俗生活的精神。(2)从艺术的角度去构建。要教育学生将艺术的精神灌注到日常生活中去,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作艺术品一样去创造,使日常生活情趣化、个性化、纯净化、理想化,并在此过程中塑造完美的自我,成就理想的人生。通过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使其超越物欲,忘记一己之得失,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于对周围事物美的发现和创造中,使人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达到精神的愉悦;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恢复和保持个体性格的多样性,从而保持人格的完整;引导学生能够用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目光审视社会生活环境,特别要对令人目眩的生活时尚做出自己的思考和明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本身当作改造的对象,不断将生命活力灌注到生活中去,使它理想化、美化,实现“日常生活非日常化”的飞跃。

4.在生活化情景中渗透德育

“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10]高校德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因为道德是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具有意识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特点。所以,高校德育也就有了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即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践履,强调情感体验和知行统一。评价一个人道德品质好坏的客观标准,衡量道德教育成败的根本尺度,就在于道德实践。只有“知行合一”,注重道德实践,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的现实境况,在生活化情境中教育影响他们,道德教育才能成功。因此,高校德育必须把理论讲授与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注重在生活实践情景中,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种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道德理论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问题的真实经验,促使他们实现从理解规范到践履规范的转变,最终帮助大学生达到对自己合理的内在控制。

5.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中渗透德育

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充满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传统作风和学术气息等转化为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育人的目标。充满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活动的类型和形式主要有:感受体验活动、游戏娱乐活动、行为操练活动、模拟操作活动、表演竞赛活动、信息交流活动、竞赛参与活动、自我展示活动、选择辨析活动、讲演辩论活动、运筹对策活动等等。高校要通过组织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使德育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高校应设法使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自然化和情境化。这要求教育信息的输出应融于一切动态和静态的“看似无意实为有心”的校园文化之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从物质环境到精神环境体现教育的内涵,减少刻意的人为的痕迹,注重创设情景和氛围,以促使个体产生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自己亲自感受到从事这项任务的必要性,达到深有感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自己主动地、积极地去完成。这样,就能促进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相长。

6.在社区生活中渗透德育

随着社会的多元文化与价值的冲击,高校德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正确选择和吸收与之相适应的认知行为模式、道德标准、文化和价值取向,本着参与、交流、服务的原则,给学生更多的生活维度、更多的德性发生的语境。开放的校园是时代的呼唤,是德育回归生活的必然。开放的校园应充分体现社区性,应拆除隔离德育与生活社区的围墙,以高校为核心向周边社区辐射,以其人文与科学的优势向生活社区蔓延、向社会蔓延,将社区纳入学校的视野,拓展学生生活空间,开阔高校德育新视角。面对生活,学生理应去思考和感悟,去探求自己究竟能给别人带来什么,给社会添加什么有价值的内容;面对生活,学生理应去运用所学知识透视人生百态,领悟生活之美。社区与校园的良性互动,将使高校德育落在生活的真义中,这也是高校人本性德育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

[2][4]鲁洁.行走在意义世界中[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9.

[5]戈登·德莱顿,珍尼特·沃斯.学习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76.

[6]杜威.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5.

[7]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54.

篇3

社区管理是国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产物,它发挥着为促进社区的宏观发展及和谐繁荣,对社区正常秩序的维持和创新起着管理协调作用。联合国在1955年发表的《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报告上对社区管理模式的定义进行了论述,是指在一个地域里,组织和教育群众从社区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社区内的居民与机构共同参与,以自身的努力和政府联合一致,合理地利用社区的资源和外来援助,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社区管理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围绕社区居民日常的物质和精神等各方面的需要,有效地利用社区内的有限资料,使各种资源发挥其最佳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社区管理全方位,居民的民主自由程度不断加强,最终实现民主自由最大化,真正体现社区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

2.社区的德育功能。

社区就是一个规模不等的小社会,浓缩着社会上的各种现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功能逐步健全,居民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到各类基本服务。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情感交流却日益减少,物质条件的充裕并未使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信仰危机、诚信危机、任性自私、思想偏颇、公德缺失等在社区生活中以更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社区是个人在家庭、学校、单位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人格教育载体。社区德育的发展影响着社区风气、社区人际交往氛围以及社区的和谐环境。将德育纳入社区社会管理之中,引导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人伦理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实现社区居民伦理价值的认同感,促进社区居民邻里间的和谐相处。大学生作为社区居民一员,同样也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尤其是其中包含着的社区群体普遍的爱好、习惯、要求、行为等许多约定俗成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对生活于其中的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并未延伸进现有的社区管理中。现有的社区管理中更多地关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需求,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加,经济的快速增长,网络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机会的增多,德育内容的贫乏性、方法的单一性、与信息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很不协调,这与国家制定的德育理想目标,产生的社会效应有了一定差距。

二、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路径在社区中的选择

1.大学生德育生活化选择理论基础。

一直以来,大学校园成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针对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这一问题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论。被教育者忽略或者不太关注的社会公共生活实际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德育产生于社会生活的共同需要,离开了社会生活的共同需要,它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和必要。倡导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应植根于生活当中。在杜威看来,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单纯依靠学校的教学变得日益困难,而是应该强调发挥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创造良好的德育大环境,这将是新时期德育所要面临的主要任务。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德育生活化。德育生活化就是强调道德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积极开发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现代生活资源,让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通过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进行的道德教育。

2.德育生活化路径选择与高校德育的契合性。

高校德育生活化需要选择适当的实现路径,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结合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从而实现德育目标生活化,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方式生活化。社区能够有效地实现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现场环境的有机结合,真正体现优势互补。再则,社会能为办学主体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这种人力资源不仅能够弥补学校人才培养力量的不足,同时更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社区将大学生主体纳入社区创新管理的一部分,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到很多学校、课堂、书本无法学到的实际知识和技能,获取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从而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为学生毕业后缩短过渡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奠定基础。德育生活化提倡要积极拓宽德育领域,使学校德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真实的现实生活当中。

三、社区管理中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路径的建设

1.社区德育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利用。

德育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不仅要重视教育理念,更要采取多种途径,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教育内容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的生动教育资源,让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德育的有效环节。通过整合使社区中的各项教育资源互相沟通、互相渗透,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互补充。不同的社区有着不同的特色资源,根据社区特色开展社区服务,将大学生纳入其中,在大学生为社区服务的同时,也接受相应的教育。我们的社区服务,可以从开展犯罪预防的讲座入手,让大学生去帮助犯罪人员的家庭成员中增强个人法律意识;可以以培育社区精神为核心,吸引社区居民加入社区公益性活动、互帮互助,增强大学生的“社区意识”;结合当地的民风和习俗,进行尊老爱幼、孝亲敬长、互相帮助、团结和睦等传统美德教育;以社区特色文化为纽带,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2.建立由社区管理者与高校教师组成的导师队伍。

目前,在社区中德育的工作力量还达不到高校德育建设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开展德育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发展,社区所涉及的工作覆盖面越来越广,高校可以与社区管理者共同组织一支导师队伍,针对社区在开展德育活动时不断细化和调整,增设教育内容,依托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与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来保障和推进大学生道德建设。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的服务性学习课程就是由社区导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该课程有三分之一的课程在社区中完成,由学校导师和社区导师共同制定授课内容,在社区的课程中由社区工作人员完成实践授课,社区导师根据实际案例,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相关的建议。同学会深入贫困家庭帮助他们的孩子辅导作业,帮助这些家庭申请政府补助,甚至有的同学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家长进行职业训练等。学校专业教师在社区课程结束后,会更深层次地与学生一起挖掘导致贫困的原因,从社会福利谈到社会治理,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3.将大学生德育纳入社区管理制度化。

社区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主要窗口。把大学生作为社区群体中的一员,将其纳入到社区德育的建设活动中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质能更快速有效地传播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为社区建设提供软实力。目前社区对于大学生的需求多为单向性的,虽然不少社区与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但这种合作关系的成立基本是当社区有需求要开展一些活动时,由大学生自愿者做出的相关支持。实质上,随着社区工作覆盖面的增加,社区需求的单向性应向多向性互动转变,社区活动的多元性、丰富性也需要高校多方面的支持,需要大学生的介入来注入活力。社区教育是大学生的第三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将大学生德育纳入社区发展管理的目标中去,依托社区,由社区搭设平台,使社区内各社会团体达成共识,作为平等主体共同承担社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形成社区各方共同参与的大教育格局,并建立起有效的日常工作机制;促使大学生学会参与思考、决定和计划社区内的各项事务;参与增加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实现社区与社会的整合,促进社会经济与社区同步发展。

篇4

2后勤环境发挥育人功能的实践与探索

2.1加强后勤物质环境建设

高校后勤致力于为学生创建安全、文明、干净、和谐的物质环境。后勤部门在高校“标准化”建设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在食堂内安装实时监控系统,从源头上监控原料的采购、清洗、烹饪、售卖各个环节,保障学生拥有健康的饮食环境;在学生公寓硬件建设方面,通过安装门禁和监控系统保证学生人身和物品的安全。在宿舍楼的活动室安装电视机和DVD,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丰富了学生的公寓文化生活;在校园内开辟桃李园、在公寓园区种植花草树木,创造了干净、优美、整齐的学习生活环境。硬件设施的完善为后勤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

2.2加强后勤学生队伍建设

加强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建设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的有益探索,通过开展后勤文化活动以及学生队伍成员在同学间宣传,将学生平日看不见的后勤服务工作提升到可以看见并亲自参与的层面上,切实感受后勤工作的艰辛。根据后勤维修、绿化、餐饮、宿舍、保卫的工作类别组建义务维修队、绿化小分队、伙食管理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学生义务消防队等学生组织。经过量化的考核和筛选,这些学生委员会在信息传递、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校园美化、日常安保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他们是广大同学和后勤服务部门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也在工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协调能力、劳动能力。健全的组织环境较好的实现了后勤和学院师生的良性互动,达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目标。

2.3加强后勤文化环境建设

打造“文化后勤”是高校后勤改革的趋势,也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关键。以宿舍文化节、美食节为载体,将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文化优化组合,组成良好的后勤育人的文化环境。在食堂开展“我在后勤的一天”、“学生厨艺精英大赛”等活动让学生自行到市场采购食材、比对价格,穿上工作服到食堂工作间亲自操作,增加对食堂菜价的理解,了解校园周边无证摊点快餐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饮食安全意识,更让学生体会到后勤、食堂工作的艰辛,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在学生公寓开展气排球比赛、手绘报比赛、走廊创意大赛,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开展宿舍文化内涵建设。创建品牌活动、精品活动,树立后勤文化旗帜是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后勤开展优质服务品牌活动,内容涵盖维修、宿舍管理、医疗、保卫、食堂、员工礼仪多个方面,同时深入各个教学部门开展座谈会、下发问卷让师生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通过邀请专业的礼仪老师讲解工作礼仪,邀请领导、师生参与到岗位练兵等精品活动,让师生体会后勤基层服务人员工作的辛劳,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些文化活动使后勤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为一体的育人场所,培养了后勤员工、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培养劳动意识、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

2.4加强后勤制度环境建设

根据管理的需要,后勤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宿舍管理规定》、《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规定》、《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为日常的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准则和依据,奠定了以制度办事、以制度管理的工作基础。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引进物业有限公司,与这些物业公司制定《物业服务量化考评细则》,奖惩分明,划拨出专项奖励资金,根据员工的综合表现施行奖励提高后勤物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学生公寓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将学生在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综合素质考评体系。这些制度让后勤的工作人员、学生能够增强自律,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要求。

3后勤环境育人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取得的初步成效

3.1后勤文化环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通过开展活动、将社团引进公寓等形式学生接触后勤工作的机会逐渐增多,“优质服务”品牌活动的推广和宣传使学生能够零距离体验食堂、保洁和维修等工作,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吸引学生参与后勤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其产生的效果往往大于被动的劳动教育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3.2服务队伍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增强

在员工队伍建设中注重专业技能的考核,以小组为单位对员工进行管理,奖惩制度分明,促进后勤员工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形成良性的队伍发展模式,为学生服务队伍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生队伍之间召开座谈会、素质拓展等活动,增强后勤学生服务团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工作效率,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学生服务队伍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3.3后勤制度环境趋向完善化和科学化

高校后勤针对食堂、公寓管理、校园安全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确保学生生活环境安定和谐。通过调查问卷、草案试行等方式施行某项规章制度,再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作出相应调整确保制度人性化、科学化,使学生充分享受后勤各项制度为生活带来的便利,激发学生感恩之情。

4充分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启示

4.1把实践性教育纳入必修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

合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古语有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轻视劳动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人们。这促使学校和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一味地追求文化教育,理论成绩至上,不鼓励甚至不让孩子参与家庭或者学校的实践教育。部分高校已经在后勤劳动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但大都只是单纯的进行简单的劳作,没能发挥好劳动课的德育功能。高校应该重新审视后勤实践性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的重要性,重视后勤实践性教育的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课纳入必修课程,把理论考核、实践性教育和大学生在学生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操行评价系统,把它作为考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依据。

4.2挖掘后勤德育教育平台,加强教学部门与后勤的良性互动

后勤在高校中秉承着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宗旨。长期以来教学、科研和后勤的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高校应当改善后勤与教学、科研和师生三者的关系,挖掘德育教育的新平台,将部分全校性的后勤工作任务分派到各个教学部门或者院系,促使师生一起参与后勤服务和建设校园的活动中来。第一,组织毕业班学生种植“毕业树”将班级的格言制作成牌匾置于亲手栽种的树木前,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将单纯的劳动提升到德育教育的高度;第二、在学生公寓施行“辅导员进公寓”制度、设立“学生党员宿舍先锋示范岗”、“社团进公寓”,加强后勤部门与各系部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最大功效。第三、全校学生签订《创建安全文明宿舍》协议书,承诺平时保持宿舍、走廊的干净整洁,毕业离校时将宿舍恢复原貌,文明离校,给学弟学妹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些都是可以挖掘的且全校学生能共同参与的后勤德育平台,能较好的体现后勤工作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互相关心、感恩母校、感恩社会的正能量。

4.3培育优质服务队伍,找准后勤环境育人的关键点

后勤服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后勤服务质量的高低,要对后勤基层工作人员开展礼仪培训、入职培训,不定期检查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建立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竞争意识,强化后勤人员服务理念。从心理学角度剖析,无意识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后勤基层工作者良好的服务表现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大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这些良好的表现会引起学生内在的需要和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了人文环境育人的目的。后勤社团的成员定期开展后勤宣传活动,发挥学生队伍的舆论力量,让更多的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工作、自觉遵守食堂、公寓各项细则,提升自我约束力。

4.4加强后勤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后勤环境育人氛围

“文化后勤”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公寓文化和食堂活动为载体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平台,开展具有后勤特色的德育教育活动。以“优质服务”活动为依托在学生间开展义务维修、宿舍安全知识竞赛、气排球比赛、厨艺大赛;在后勤员工间开展培训、“我能为学生做什么”演讲比赛、岗位技能大赛,营造良好的后勤文化氛围。后勤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财富和经验,高校后勤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将典型的后勤服务案例整理、汇编成册为以后的后勤改革提供借鉴经验。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了《后勤工作简报》内容涵盖了后勤新闻、工作动态、安全保卫、医疗保健等内容,学生参加后勤活动的心得也刊登在报,丰富了简报的内容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后勤活动积极性,该形式让学生更能够从后勤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

篇5

高校德育的最高宗旨在于提高学生具备哲学、政治、道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政治素养,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一批批政治过硬、立场坚定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的最佳途径。对比传统政治教学模式,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现代政治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具体运用,随时能够将全球刚刚发生的最新事件以第一时间传播学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音视频、文字以及图片等,让学生更直观、更贴近现实生活,了解、掌握事件背后的政治动向,从而逐步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高校德育中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三个途径

培育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备课效率高校思政课授课效果取决于授课教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一位优秀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要掌握娴熟的网络信息技术。只有运用娴熟的网络信息技术,条分缕析、删繁就简、把脉清脉络地科学备课,摒除传统的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填鸭式教学,才能在课堂有限时间内有效完成授课计划。从而不但在教学的“学”的层面大大提高授课效果,而且在教学的“教”的层面更加有效地增强备课效率。挖掘网络信息技术潜力,注重情景教学,朝着人机“上下互动”方向努力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目的在于把高校思政课从传统的死气沉沉中火起来,探索情景教学,最终形成人机“上下互动”的火热场面。为此作为一名有理想、有作为、有责任感的合格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觉并积极地钻研网络信息技术,挖掘其潜力,从课件的设计、外观、文字、图表、动漫、音视频等方方面面精雕细琢,既做到全而不繁又做到简而不漏,最终实现教学情景逼真,人机“上下互动”的良性发展。增强驾驭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我国文化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创新发展。毫无疑问,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因此,我们在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创新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既要汲取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继承并发扬光大,还要合理运用和娴熟驾驭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于教学中。只有兼顾好二者,方能开创我国高校思政教学授课模式的新天地。

篇6

二、高校德育教育有效对策

(一)强化德育教育,全员共同营造德育氛围

高等院校承担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推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评价人才综合素质重要标准。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将德育教育放在学校工作和学习的首位,学校各级部门要将德育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居于主导位置,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高等院校强化德育教育,一方面高校强化德育教育意识,积极改进德育教育方式,加强德育教育规范化教学,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大学德育教育讲堂,引导学生的德育意识;另一方面高等院校要将德育教育真正渗透和落实到生活服务、学生管理、专业课教学等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形成“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的综合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成为高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和共识。同时,高校要将德育教育纳入学校服务、管理、科研、教学中,组织多种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活动。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原则

德育教育本质上是塑造、培养学生道德品格的教育活动,应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在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主导者,学生作为主体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德育教育活动,规划教育内容,整理教育思路,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德育教育的趣味性,使学生逐渐喜欢上德育教育课,在生活实践中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渐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实现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推动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篇7

生态德育的存在特性体现出适应性特征,而生态德育价值特性则是超越性的。生态德育超越“人类中心”的狭隘视域,自觉上升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站在自然界发展演变规律的高度去看待人类作为“类”而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与合理性,重新体悟人类各种行为的道德价值,把培养向自然开战的个体勇敢性、自豪感等价值追求,自觉转向养成受教育者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品性,引导受教育者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其“家园”的关系。生态德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更加看重传播和渗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的道德价值,养成人的生态智慧。

(二)生态德育具有教育过程的引导性

生态德育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迫切性、敏感性和棘手性而尚未被人们充分领悟的重大问题。我国古代人的生态意识停留在伦理学或道德思想成果的静态,尚未进到德育学的范畴和相应的德育活动领域。以致在整个近现代,学校中对生态道德的传播和对生态智慧的养成还比较贫弱,而教育学生向大自然开展的“战天斗地”精神是其主要追求。在生活中某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被赞颂为高尚的道德行为,导致生态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日益严重。生态德育就是要用更加理性、自觉、系统的架构,引导受教育者从小养成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理解生命、关爱生命,学会关心可能影响整个人类社会、整个自然界的深层生态问题。

(三)生态德育在实践操作中的生活性

在传统德育知识的灌输状态下,个体与道德知识是处在一种对立、挑剔、陌生、疏离的状态,无法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当然也无法形成首先品格和相应良好行为。生态德育强调个体的道德参与和体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体验。体验者以放松的心态和平常心进入生态体验,直接融入生态环境。体验者以一种欣赏的心情,自然会产生亲近感、善感、美感,体会到的是生命的多样性,体验到的是每一个生命与体验者自身一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并以它自己认可的方式表现着自己的生命价值。活生生的经历会让生态德育体验者产生一定的生态德育感受,使原本抽象而显得空洞的首先规范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赋予饱满的、真实的生活内容。

(四)生态德育具有内容传播上的丰富性

人类每天所从事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活动,另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青少年儿童既喜欢人与人之间平等友好、轻松愉快的交往,也酷爱亲近自然,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且儿童之间的人与人交往,往往要以一定的自然环境为依托,譬如儿童的游戏,常常要选择有草、树、水、山的地方展开。当教师或父母把儿童圈在固定场所使其与大自然隔离时,儿童则表现出厌烦、焦虑的行为。人际德育相对局限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圈里,人与自然关系圈被忽视,这就丢失了周围自然环境中大量生动的德育资源。生态德育不仅充分利用人际德育资源,而且自觉顺应人们亲近大自然的天性,积极挖掘利用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富含审美价值的德育资源,使德育内容极大地丰富起来,使受教育者在欣赏自然风光、滋生保护自然环境意识的同时,获得大自然丰厚的道德滋润。

高校生态德育的现状

传统德育对生态环境的忽视或关注不够,使得人们的生态知识缺乏,生态文明观念淡漠,生态习惯难以养成。生态文明观教育还没有引起各类各级学校应有的重视。

高校的保守与封闭,忽视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德育生态的断裂与凝滞。高校德育不能与外界进行合理的信息交流,文化氛围及教育理论出现凝滞现象,这是一种文化的自我封闭。长期以来,我们以割裂的方法看待德育影响,把它看成是可以脱离其他诸种德育影响而独立存在、自成系统的存在物,由于对德育生态整体性认识不够,德育实践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价值,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在学生品德形成方面的作用难以产生有效的合力。因此,在多元价值共生的社会转型期,如果一味把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是不可能的。高校德育必须由一元封闭向多元开放演进,以生态整体观理解德育、实施德育。

高校德育强调社会期望,忽视学生内心追求,导致学生个性的丧失,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一直以来,高校德育强调的是过于理想化的社会期望,忽视了学生内心的追求,脱离了人的生态特性,否定了德育的人作为主体性的特点。用生态生命观点来审视高校德育,发现高校德育是一种无人德育。所谓无人德育是指无视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种被动性、统一性是高校德育的特征,其本质是对个体生命的漠视。所以高校德育必须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和尊严,强调个体生命的多样和独特,弘扬个性的自由和发展。

德育与日常生活的疏离。高校德育重视知识传授,忽视道德体验,导致德育的空洞和伪善。德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门特殊课程,仅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而没有启发和唤醒学生的生态道德自觉和生态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学会做人,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高校德育忽视实践锻炼,脱离了生态德育的生活性。严重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的德育模式,造成高校德育对生活的疏离与概念化。在内容上只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在方法上强调单向的德育灌输,是一种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缺乏道德体验,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导致德育的肤浅和伪善;在效能评定上,采用课程考试的方式或限于简单化的学生在校综合测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学生的“双重人格”。

生态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为了在高校更好地完成德育工作由“人际德育”向“生态德育”转轨,同时提高生态德育的效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生态德育。

结合课堂教学,唤起大学生生态意识。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德性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各个教学环节是宣传、普及生态道德的主要途径,通过这些途径,使大学生获取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和敏感性,理解人类在环境中的重要责任,唤起生态良知,采取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行为。

美化校园环境,形成生态德育氛围。清新优美、内涵丰富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生态环境的审美意识。美化环境就要绿化校园,让绿树成荫,鲜花争艳,碧草茵茵,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情与景的和谐相融。大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人自身的主体价值和创造能力,使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增强对环境的审美观念,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为以后自觉地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奠定基础。

立足生态文化建设,优化生态德育环境。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各种生态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大学生对生态发展的认知;完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建立生态道德教育规范并在德育活动中加以灌输,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惜花草的良好传统,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生态环境的改造意识。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其身临其境,通过改造环境的亲身体验形成和巩固环境意识。比如,利用地球日、环境日、土地日、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特殊日子,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厂矿,开展广泛的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在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的同时,增强自己的环保责任。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升生态法律意识。法律和道德是调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最基本的力量,两者相辅相承、相互支持。加大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土地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制意识。在生态德育的过程中,增加生态法规的教育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部分人欲望急速膨胀,丧失了道德操守,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在校学生。因此,在高校生态德育的过程中,迫切需要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来规范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生态法规的宣传教育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内容摘要:人类社会正处于以市场经济扩张、信息经济联网和生态环境互动为主要标志的全球化时代。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人和自然的生态矛盾,已成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中国人和中国自然环境、资源等具体的生态矛盾及其解决,是决定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除了调整科技、经济发展战略外,还有必要提出和实施生态德育。在我国大力倡导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生态德育有其重要性。

关键词:高校生态德育方法与途径

生态德育的内涵

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生态教育活动。生态德育是在横向比较、纵向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生态德育将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这种德育观要求学校以生态学、环境科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科学原理为指导,以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对个体道德素质的影响为逻辑基点,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观点,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育人资源,通过学校德育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传递,推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动态良性发展,促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基本道德品质。

同时生态德育还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环节,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生态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德育观”意在凸显其在德育观念上的革新性。它展现出一种崭新德育视角,意识到了在人际德育视角下看不到的德育问题。在生态德育视界下重新评价人类的行为,就要引导受教育者体验到:种群之间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关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生态德育使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

参考文献:

篇8

二、在课程改革实践的背景下探寻思想品德的新路径

思想品德教育与其他基础学科不同,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教育性和引导性的特点。因此,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为思想品德教育注入新鲜元素,通过教学方式革新,引入实践教育,实现高校思想品德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最终充分发挥高校思想品德的教育功能。首先,对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授课模式进行信息化的变革。从教学内容上来说,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内容宣讲。以鲜活的事例和新闻人物为典型,结合当前舆论的焦点和中心,充分运用当下大众传媒的力量,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堂引入最新鲜的内容和事例。通过授课教师的讲述,与新闻媒体及社会舆论形成共振,使得学生拥有更多渠道、从更多层次视角去看待、去理解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价值所在。第二,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要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成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新模式。传统课堂活动当中,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的备课及进度安排来实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但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实现学习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的过度,全面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的中心环节交到学生的手中。在课堂形式的安排中,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辩论,通过思想的碰撞和思辨活跃课堂气氛,并让学生融入到这种气氛当中。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学生的思考,进而实现学生的思想境界的提升。第三,努力加大社会实践和调查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比重。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人生境界,其最终仍然要回归到实践当中。加大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意义在于,将大学生从旁观者的角色定位向参与者的定位进行转变。在社会调查活动的实践当中,大学生能从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并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大学生不但实现了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更实现了思想境界的拓展。也惟其如此,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也才会真正走进广大青年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对其人生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

篇9

2互联网有利于由等级身份走向平等身份。互联网上人人平等,它具备了实践现代民主教育的环境。网络空间不是面对面的,甚至是不知名的,这就提供了师生平等交流的条件,老师以专家或朋友的身份出现,给学生真诚的关心,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相反,在网络上开展德育,如果仍然抱有“等级”的观念,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学生可以不理会你,甚至只要知道你是老师的身份,他们就避而远之。一旦连交流的对象都难以找到,还谈什么教育呢?即使是匿名的,只要让学生察觉出你在说教,他们就会偷偷溜走。因此,从内心深处把学生视为具有平等地位的“人”,尊重他们的思想认识过程,尊重他们的生命体验,就成为网络环境中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必须。

3互联网有利于由封闭思维走向开放思维。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德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处于相对保守、封闭的状态,这是德育工作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使世界建立了普遍性的联系,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面对着。高校德育要以西方国家个体价值的无限膨胀所引发的各种危机作为参考和借鉴,克服狭隘的文化和价值偏见,使“共同”、“共融”的价值思维成为高校德育思维的基本特征。

4互联网有利于由单向交流走向双向交流。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者往往凭借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单向的传授式的教育,教师是“蓄水池”,学生无非是“装水的罐子”、“盛物的袋子”。今天,当学生能通过网络获得比教师更丰富、更前沿的知识时,当学生比教师更熟悉新的生存空间,更具备在新的生存空间生存的能力时,德育所具有的传递道德文化的功能就不会也不再是单向的了,师生互动双向交流才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共同发展。互联网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双向交流的新形式,使得双向交流成为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观念。

5互联网有利于由集体对象走向个体对象。以往的高校德育工作所采用的基本教育方式是集体教育,如升旗仪式、校会、班会、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互联网对其参与者——社会中的个人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在任何时代,个人的道德都不只是个人的事。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东西传播起来更容易,个人的不道德行为对社会发生的影响空前增大。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的长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今天的学生上网浏览信息、选择信息、下载信息纯属个人的自主行为,由此发生的学生思想问题也越来越趋于个别化,这样一种现实必然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因材施教,更多地关注个体。

6互联网有利于由他律约束走向自律约束。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讲求教师的言传身教、社会规范的监督,对学生的约束以法律为特征。这意味着,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道德及其运行机制在网络社会并不完全适用,传统道德的规范作用显得比较弱化。所以,网络社会更需要人们的自律。网络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慎独”意味着人独处时,在没有任何外在的监督和控制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要建立一个“干净”的网络空间,需要法律和技术上的不断完备,更需要网络中每个人的自律和自重。因此,传统的以法律为特征的高校德育模式必须向以自律为特征的教育模式转变,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

二、互联网开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视野更开阔。互联网的发展和在高校的普及应用,给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手段、效果乃至教育价值观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新的拓展。互联网将成为高校德育的新途径、新阵地、新载体。由于互联网特有的信息高度集成性、共享性、即时性,使社会上成功的演讲、报告、德育专家辅导、电视教育专题片均可上网,共同进入“虚拟课堂”、“红色网站”、“理论园地”。大学生只要坐在电脑前点击所需教育信息,就可受到教育。现有的宣传教育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等,形式上相对独立,互联网则可以把所有传播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移到网上,实现教育信息与大众媒体的结合。网络已经具备了传统媒介的所有传播特征,事实上无论是书籍和报刊,还是电话、传真、收音机和电视都已经成为网络的内容。

2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功能更扩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即时交流、现实虚拟、视频新闻、信息检索、游戏娱乐、网络会议等功能越来越多。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应用必将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功能,从而扩展到教学、科研、管理、教室、宿舍等各个方面。由于网络遍及校园的各个角落,涉及所有师生,在这种条件下,全球热点很快转化为国内热点、高校热点、师生热点。这种内外热点的同向反映和同步交流,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及时引导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互联网还使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学校可随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做到家校结合,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合力,进一步促进社会大德育体系的形成。

3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空间更广阔。传统的高校德育手段因受制于场地和时间等因素,其覆盖面有限。而互联网的全天候贯通、全世界漫游,则开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广阔天地,主要表现在:一是德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随意安排工作时间,而不必拘泥于“两课”课堂教学。二是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德育不再局限在学校的小范围内,而是走出了校园,更加快速了解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三是由国内延伸到国外。过去做思想工作仅局限于国内的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放眼全球。如此,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增强了高校德育的辐射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网络空间有多大,高校德育工作的空间就有多大。

三、互联网推动了高校德育手段的现代化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手段更丰富。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应用,过去常用的一些形式,如讲课、听报告、读书会、看电视、听广播、开会、谈心等,效率明显偏低,而互联网使高校德育手段更为灵活多样。互联网给高校德育工作注入的活力体现在:一是形象;二是生动;三是逼真。计算机模拟现实,使人如身临其境,得到切身体验,使事与理、情与法、形与声、形与神等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德育工作对象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这是其他德育工作的载体所不能比拟的。

2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速度更快捷。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互联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都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互联网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无论何时大学生都可以上网获取各种知识,这就为高校德育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拓展了时间上更加广阔的范围。互联网没有地理空间上的界限,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学生都可通过网络共享德育资源。高校德育工作的反应速度和交流的快捷是前所未有的。

3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预警更及时。高校德育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消极的情绪倾向是十分重要的。互联网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预警装置。当某一个话题在网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发表情绪化的意见时,当有人在网上提出过激的行为要求时,只要德育工作者密切关注网络,这些表现都可以成为有效的信号,提醒注意问题的出现与事态的发展。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中发表言论与抒感更无障碍,现实中的一切矛盾和内心深处的一切想法都可以在网络中无所顾忌地表达。对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引导,使问题在萌芽状态得到解决。

4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联动更方便。互联网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网上网下联动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技术平台。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因势利导,利用互联网积极实施网上网下德育联动,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如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成立各种“工作室”,定期邀请专家学者通过网站聊天室与学生进行交流,开展网上德育,举办网络文学作品大赛、Flash大赛、网页制作以及电脑绘画大赛等,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同时,还可建立虚拟的“网上社区”,在网上组织网友“虚拟联欢会”,进行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开展民主评议、交流谈心和心理咨询等活动,在网下可组织网友“现实联谊会”,以及各种学习交流和科技竞赛活动,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优势,形成网上网下联动的局面。

四、互联网为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供了条件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内容更充实。互联网使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性走上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跨越时空,这是以往无法比拟的。学生只要拥有一网电脑,既可方便地获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信息,又可与外界自由地交流思想,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由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主体。利用互联网可以将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使学生交往面扩大,交往层次增多,交往方式多样,促使持不同文化形态、思想观念的个体在网络上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融或相互冲突,极大地刺激人们的创新意识。

篇10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群体,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个人电脑的逐渐普及,高校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网络社团增多、跨校活动增多、与社会联系增多等新情况和新趋势。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和逐渐增多的趋势,既为高校德育带来了机遇,也使高校德育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应对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给高校德育带来的影响,就成为新时期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内涵以及现状透视

1、大学生网络社团内涵界定

对大学生网络社团内涵的界定不能做简单的处理,必须进行综合思考,多层面考察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构成,否则就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大学生网络社团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现实社团的网络化。随着网络在高校的普及,大学生现实社团纷纷触网,实现网上网下联动,以增强影响和扩大活动空间,促进大学生社团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健康发展。二是基于网络本身而建立的大学生社团。网络作为新的媒体,对人们的交往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本身所固有的虚拟性导致网络空间出现了许多不道德甚至是违法行为,基于此,关心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部分大学生成立了网络文明协会,旨在倡导广大网民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网络技术的高端性以及日新月异性,也吸引了部分大学生对网络技术本身的强烈兴趣,他们纷纷建立网络爱好者协会等,这些都是基于网络本身而建立的大学生社团。三是基于网络的超时空性和适应现代社会开放性要求而建立的跨校园、跨地区的大学生网络社团。渴望交往是处于青年期大学生的典型心理特征,网络的超时空性刚好可以以低成本满足他们的这一心理,大学生社团也就从象牙塔内纷纷扩展至校园外,致使跨校园、跨地区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如雨后春笋般产生。

总之,大学生网络社团就是大学生在认清网络影响和本质的条件下,在网络空间基于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而建立,旨在满足大学生自身需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群体。

2、大学生网络社团现状透视

在网络发展的初期,网民主要是高校的师生和各大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经过十年多的发展,网民的主体构成在质和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本身也逐渐变成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之一,线上生存和符号世界对部分网民来说已不再陌生而是不可或缺。所以虚拟社区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网民的网上家园,论坛、聊天室、博客、新闻组等是他们经常采用的交流形式,也是大学生网络社团的诞生地和寄居地。

由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59.7%的大学生参加了校内社团,平均每人参与的社团数为1.8个。而同时参加跨校社团和网络社团的大学生比例分别达到6.5%和14.0%。,平均每人参与的跨校社团为1.76个、网络社团为1.99个。调查结果显示,从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平均数来看,大学生参与的网络社团数多于现实生活中的社团数。由此可见,网络社团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组织形式,已经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紧对网络社团的研究,积极探索对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监督、管理和引导对策。[1]

虽然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开放性为大学生建立各种网络社团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客观上丰富了大学生社团的多样性。但是,由于社团成立的动机之一是大学生的需要,所以,大学生网络社团也是基于大学生的需要这一重要的基础而兴起。现代大学生的突出需要是成就需要、就业需要、创新需要、情感需要等。相应的大学生网络社团也主要是考试类、职场类、学术类、情感类。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成就动机纷纷增强,于是考各种职业资格证、英语等级考试、考研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认同,基于此,他们纷纷在网上建各种以此为中心内容的社团。如寄居于著名的虚拟社区----天涯社区的“考场加油站”,腾讯聊天室的“英语角(四级、六级)”等。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实现就业,大学生纷纷利用网络的广泛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征,在网络空间建立了各种围绕就业这个主题的社团。他们在社团内部共享各种就业信息,谈论各种就业技巧,交流就业的酸甜苦辣,既可以丰富就业的信息,又可以缓解就业的压力。

学习是大学生的天职,然而随着社会开放性发展程度日益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也呈现出开放性特点。他们不再满足于与本校师生的交流,而是渴望与名师、名校的学生交流,而网络的低成本性和信息共享性刚好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爱好科研的大学生主动在网络空间建立了“报告厅”社团,专门收集名师的学术讲座,然后就讲座内容展开交流,以达到开阔思维、丰富知识和增长见识的目的。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特殊心理特征,决定了情感生活对他们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结识异性朋友,大学生自发地在各虚拟社区和聊天室建立了诸如男生夜话、女生夜话、青春杂言等版快,与同辈群体在网络空间交流与异往的技巧和心得,抓住机会寻觅自己的另一半,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二、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对高校德育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社团是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群体,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二者具有共同的使命??服务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是,二者也存在差别。大学生网络社团是大学生自发在网络空间设立的,并且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使得当前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管理的真空。而高校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所以,积极的大学生网络社团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与高校德育一起形成合力;消极的大学生网络社团,会削弱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阻碍高校德育效果的发挥。

(一)大学生网络社团对高校德育的积极影响

首先,增强了高校德育主体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既是高校德育的客体,又是高校德育的主体。大学生网络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群体,有的大学生网络社团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如网络文明协会、网络志愿者协会、网络伦理协会等。网络文明协会本身的宗旨就是倡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民。网络志愿者协会,就是以网络为媒介,把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大学生集中起来,以自己的行动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网络伦理协会,就是爱好网络道德研究的大学生在网络空间通过讨论、交流,致力于网络伦理的研究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可见,不管是以德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网络社团,还是以德育理论研究和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在客观上都增强了高校德育的覆盖面,壮大了高校德育主体的队伍,提升了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网络素养。

其次,丰富和提升了大学生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高校德育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任务之一就是启发和提升大学生的需要层次,扩大大学生的社会关系。各种网络社团的建立,以其低成本性、便捷性、交互性、广泛性等,丰富和提升了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就业需要等;促进了大学生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发展,大学生从校内走向了校外,从地区走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大学生网络社团内的信息具有面广、量多、传播快的特点,因而网络社团成为大学生获得社会信息、沟通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渠道。这种信息沟通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生缺乏知识和经验的缺陷,为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开拓知识层面提供了途径。网络社团成员之间相互传播信息、沟通情感,客观上起着补充校内信息沟通的网络作用,为情感的双向交流提供有利的条件,满足同学的交往、友谊、自尊等心理需要。

再次,发展了高校德育的载体。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助手。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成立,一方面适应了网络社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推动了现实社团在网络条件下的发展。大学生网络社团是适应信息化校园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现实社团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扩大和变形;是大学生社会关系扩大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大学生社会性本质的发展。所以,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成立,是对高校德育载体的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社团对高校德育的消极影响

首先,大量消极网络社团的存在会抵消高校德育有效性的发挥。大学生现实社团,不管是正式群体,亦或是非正式群体,都需要向指定的主管部门申请,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方可成立,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并且还配备一定的指导老师。所以,现实社团的活动,基本上都在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监控的范围之内,从源头上保证了社团的健康性和积极性。然而,网络社团与现实社团相比要随意得多,且主体构成要复杂得多。没有了规约,一些消极的网络社团就会在网络空间大肆开展非法的活动,甚至延伸到网下。一些在现实校园没有活动空间的消极社团也纷纷把阵地转移到隐蔽性强的网络空间。如,考试团体,团体,网络传销团体等,他们的活动违反校园的纪律,甚至是触犯国家的法律,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甚至是扰乱了校园的正常运行秩序。

其次,大学生网络社团的自发性存在,使得高校德育工作者难以把握好这个载体。德育载体是指德育主体在德育过程中所运用的,能承载、传导德育的内容信息,并对德育的客体产生影响、对德育的内容信息进行反馈的一种可控方式和外显形态。网络所固有的数字化效应,导致了大学生网络社团的隐蔽性存在,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大学生网络社团基本上是一种自发性存在。大学生网络社团的自发性、隐蔽性存在,导致德育主体难以发现社团的存在,无法预测网络社团对社团成员的影响,从而也就难以有效控制和利用网络社团开展德育工作。

再次,大学生网络社团成员的复杂性、多样性,增加高校德育的引导难度。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主体本来就变得异常复杂。而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成员,又是来自全国各地、各个不同高校的学生,有的甚至是已经毕业的学生。由于每所高校的校园文化的独特性,客观上决定了社团成员的素质的不同,异质性程度太高的成员聚集到一起,客观上增加了高校德育引导的难度。大学生网络社团把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集中起来,同时也就把大学生对社会问题反应快、易偏激的特点高度凝聚化,在一定条件下就会猛烈爆发。尤其是在某种错误思想或舆论的导向下,通过校园文化中从众和集体规范的压力,胁迫大量的青年学生参与抗议社会的行为,有时会造成一种铺天盖地的潮流。形成社会和学校难以控制的恶性政治影响和政治后果。“由互联网为诱因生发出来的大量的社会性互动、聚会和某种意义的自发的结社行为对我们现有的校园社会框架不可避免地蕴含着一种解构性的威胁。”[2]

三、高校德育应积极探索应对之策

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生存方式之一,物理世界和符号世界在他们的生活中早已合二为一,他们是最先实践卡西尔所论述的人的符号生存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社团也会更加多样和复杂。在当前学界研究已经大大滞后于大学生网络社团发展现状的情况下,高校德育只有下大力气积极探索和实践,才能管理和引导好大学生网络社团,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3]“在新形势下,各地各高校要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要通过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适应学生需求,增强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形成新形势下通过学生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新方法。”[4]

管理和引导大学生网络社团的主体应实现社会化。大学生网络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体,社团成员自身必须能真正做到自我管理,尤其是社团的负责人,一定要牢牢把握社团的正确方向。其次,大学生网络社团都是寄居在特定的网络空间,而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一样,也是有主人的。因为网络是实行的域名管理和IP地址管理,所以网站、网页的所有者,一定要密切监视网民在自己的空间内进行的活动。大学生网络社团一般是设在各大论坛和聊天室,当前论坛都有自己的版主,聊天室也设有管理员。所以,版主和管理员要自觉充当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再次,今年年初,我国又实行了互联网备案制度,即所有的网站都要到主管部门备案。而备案的内容之一就是网站经营或者宣传的内容,所以相应的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互联网站备案制度,不能流于形式,对各大网站传播的内容进行方向上的管理,让非法的、的大学生网络社团没有立足之地。最后,高校德育工作者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主体,应主动深入大学生网络社团,以社团成员的身份积极引导大学生网络社团健康发展。

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加强横向交流,形成合力。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广泛性,所以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突出特征就是跨地域性和跨校园性。也就是说,网络社团的成员是来自全国不同的高校,或者是同一地区的不同高校。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说明网络社团已经超越了实体校园的限制。这一特征,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校园之间的横向交流。应该说,网络已经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之间进行超时空的交流提供了可能的条件。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主动地加以利用,可以在网络空间建立讨论和交流专区,分享引导社团工作的经验,交流各自发现的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新动向,共同商讨引导和管理的对策,从而在网络空间形成引导和管理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合力,尽量减少大学生网络社团管理的真空。

加强网络社团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扩大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学生社团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众团体。开展“网络进社团、社团进网络”建设,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校德育的客观要求。针对网络社团所固有的特征,加强网络社团文化建设,促进网络社团的健康发展。目前,各高校为了应对网络化对校园的影响,纷纷采取措施加强信息化校园文化建设。针对网络社团的蓬勃发展,高校在建设信息化校园文化的同时,一定要把网络社团文化纳入到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以克服网络社团文化的自发性,从而保证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方向性,以减少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消极影响。

注释:

[1]《调查显示:59.7%的大学生参加校内社团》2005-5-915:26:00,新华网

篇11

二、拓宽德育渠道

一是以规范的管理提升高职生社会实践的成效。社会实践是高职学生体验社会、探讨人生的重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高职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体现自身价值。为进一步提高高职生的社会实践意识与能力,我们应该建立健全高职生社会实践管理机制,在人才培养方案、经费保障中探讨高职生社会实践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对社会实践过程与结果进行监控与评估,确保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规范有效。二是引导高职生参与志愿活动。高职院校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决定着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发展。为帮助高职生在价值多元化的情况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活动,让其通过志愿活动形成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优秀品质。一方面,各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将志愿者活动指导中心、志愿者协会、班级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完善志愿者招募、管理、培训与奖励各环节。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志愿者活动持续、稳定,并充分利用好校内外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志愿服务基地,将志愿活动推向社会,从而扩大志愿者活动的影响力与效果。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职学生德育的重要资源,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发挥出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