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顶岗支教实习生

顶岗支教实习生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10 16:38: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顶岗支教实习生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顶岗支教实习生

篇1

摘 要: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是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实践能力和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的“共赢”工程。本论文从河北师范大学和唐山师范学院顶岗实习和脱职培训的实践模式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对参与顶岗实习的100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参与脱职培训的60名幼儿教师进行调研,从实习生、高师院校、实习接收幼儿园和受训教师的角度分析该模式运转的优势、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尝试提出科学客观的解决措施,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这种“共赢”模式。

关键词:顶岗实习 脱职培训 高师生 农村幼儿园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是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学前教育的普及必须兼顾质量的提高,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既是普及的重难点,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调查显示农村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没有编制,待遇没保障,流动性大,学历偏低,专业素质与能力普遍不足。农村幼儿园网络信息资源落后,图书资源匮乏,幼儿教师学习资源有限,再加上没有继续教育经费来源,农村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难以实现,这严重影响农村教师的再学习与再提高。可见,探索加快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已迫在眉睫。最新兴起的高师生顶岗实习,教师脱职培训模式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让农村学前教育走出困境,但现阶段看,的确产生了“共赢”的实效。

一、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的产生

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的产生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首先,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是成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顶岗实习是提高实践经验的有效方式。其次,农村幼儿园现有在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或在岗培训无法兑现。最后,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老大难”问题。长期以来高师教育实习安排,主要不是依靠机制和政策保障,而是高校与地方的“友情”和“关系”。实习时间、实习指导、实习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等难以保障。鉴于此“顶岗实习”“脱职培训”的理念和模式应运而生。

二、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在我国实践应用

顶岗实习是在高师院校和农村教育薄弱地区之间双向开展、由高师生顶上因各种原因而缺乏教师的岗位,旨在推动农村薄弱地区教育发展的实习模式。

顶岗实习“置换培养”模式即脱职培训。实习生去农村学校顶替某教师担任相应科目的教学工作,被顶替教师到高师院校参与学习和再教育。

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就是组织师范类高年级学生在学完骨干课程,经过有针对性地系统培训后,到农村基层学校进行半年的“全职”教师岗位锻炼,考核鉴定合格者记入学分。同时利用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对被顶岗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和脱产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培训。

三、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的优势

为了全面科学客观了解该模式的优势,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对河北师范大学和唐山师范学院参与顶岗实习的100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参与脱职培训的60名幼儿教师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顶岗实习效果和教师的脱职培训现状。结论是:顶岗实习与脱职培训模式是高师院校、实习生、农村幼儿园、受训教师多方配合、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共赢”方式。

首先,有助于提高学生从教能力。学生在实习学校是全职教师,全面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得到全方位的实践锻炼。第二,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感恩心态。顶岗实习深入农村幼儿园教学第一线,在艰苦的农村或远郊的乡镇,条件艰苦,基层师生的生活状态给学生震撼的生命体验。第三,与农村幼儿教师双向交流加深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同。

顶岗实习对高师院校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无疑是新尝试和探索。第一,促使高校构建“3.5+0.5”人才培养模式并将顶岗实习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实施“通识教育+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培养模式。第二,利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顶岗实习遵循教师教育规律,促使高校及时调整教师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第三,利于深化教学研究。服务基础教育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通过顶岗实习培养优秀师资的同时发挥科研优势,引领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实现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有效结合。顶岗实习――脱职培训实践模式采用与以往不同的置换方式,即师范生顶替农村教师上课,该教师到高校进行专业学习和再教育。幼儿教师在充实和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又能与高校教师及参与培训的广大教师交流探讨,实现教学经验共享。这一举措在同一时间内实现高师生的职前实践锻炼和农村教师的职后再教育。

四、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对实习生而言,存在实习准备不足的现实情况。首先,专业知识准备欠缺。学前教育专业要求“五大领域”样样精通,通过调研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由于平时缺乏实践经验,课堂教学普遍缺乏创新,尤其是幼儿英语和艺术课程的驾驭能力偏低。其次,心理准备不足。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这种反差使多数实习生不适应。第三,课后缺乏反思与交流。

对高师院校而言,实习生岗前培训力度有待加强,学校指导教师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对实习生指导出现时间和投入上的矛盾。调查显示有42%的学生反馈没有得到学校教师有效帮助。以上两所学校顶岗实习时间普遍在两个月或三个月左右,其中,前两周安排实习生听课,最后一周进行总结,实际授课时间有限。

对农村幼儿园而言,顶岗实习落实不到位。顶岗实习顾名思义是顶替某教师的岗位进行实习。访谈得知有部分实习生竟然无岗可顶,幼儿园没有按照事先通知为实习生安排岗位。幼儿园指导教师跟进指导不充分,有59%的实习生对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持不满意态度,甚至有19%的学生没有明确的指导教师。

五、顶岗实习――脱职培训模式有效实施的建议

顶岗实习与脱职培训要经过多方合作,多方交流才能产生良好效果。要切实保障顶岗实习政策长久有效地发展下去,就要凸现教育主管部门、高师院校、实习生、农村幼儿园、受训教师的密切配合。

首先,在不耽误本岗位工作的同时完成农村幼儿教师轮训,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共赢”性,高度重视工作部署和实施环节的督导。其次,高师院校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做好实习前的集中培训,将顶岗实习准备工作具体化。适当延长实习时间,实习生也能充分得到锻炼。完善指导教师包实习点制度,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密切配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第三,实习生着力提高从教能力,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确保不发生幼儿安全事故。第四,农村幼儿园做好实习生的接纳指导工作,保证实习生有岗可顶。为实习生配备全程指导教师。第五,脱职培训的幼儿教师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珍惜难得的培训机会,认真学习,主动吸收,将更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方法带回幼儿园“传经送宝”。

总之,顶岗实习与脱职培训是高师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广大农村幼儿园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一旦试运行良好,可以尝试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建强,实践的教师教育――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75―77

[2]赖华强,顶岗教育实习问题初探,韶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1

篇2

一、档案袋评价的内涵

档案袋评价又称“学习档案评价”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以档案袋为依据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评价,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西方“教育评价改革运动”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质性教育教学评价工具。档案袋评价的特点是:(1)目标性、计划性与组织性:教师要依据各科标准和具体的目标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要求学生收集一系列表现或作品,以展现其能力和进步。档案袋的生成与评价应该结构性强,而不是零碎的、杂乱的收集和呈现;(2)成长性与表现性:学生档案袋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强调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既注重学习结果又重视学习的过程。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它更能显示学生的成长历程、进步与成就;(3)整合性与多元性:档案袋评价重视教学与评价的有机整合,强调评价本身就是教学,二者不可分离。档案袋评价多元化体现为评价主体多元化及评价内容多元化。教师、学生本人、同伴、家长等都可以是评价主体,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学生测卷、小论文、小制作等;(4)主题性和反思性:档案袋最好采用文件夹的形式,袋内包含多个主题。学生在平常学习过程中,围绕设定的几个主题有意收集材料。档案袋不仅要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与取得的成就,而且要有学生对这些成长与成就的反思,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选择、自主成长的能力与品质。

顶岗支教实习档案袋评价是通过实习生在顶岗支教实习期间记录和搜集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材料及自我评价和反思等来反映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和专业发展的状况,最后经由师生合作对实习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表现做出的评价。顶岗支教实习档案袋评价具有以下的特点:(1)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强调学习者适当的主体参与,是一个促进学习者发展的过程。终结性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目标实现的程度做出的评价。档案袋评价,一方面记录学生的成长,反映学生的进步,体现过程性,另一方面可作为衡量学生实习效果的总结性评价工具;(2)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通过数量化的说明对所评价的对象作出解释,质性评价通过对评价现象进行质的、深层次的分析作出评价。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些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对这些现象用量化的方法进行评价清晰可见、简明易懂,但有些现象不易用数量来表示,必须用质性方法来评价。而档案袋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既有量的要求又有质的标准;(3)发展性与反思性。档案袋中的材料不仅体现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而且反映出学生对这些成长与成就的反思,对于学生自我评价、自主成长能力的培育意义重大。

二、档案袋评价在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

1.从顶岗支教实习的需求出发

师范生的顶岗支教实习工作是为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缓解贫困地区师资缺乏、基础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状况而采取的一项有力举措。实习成绩评定是顶岗支教实习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关键环节。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实习成绩评定工作不够重视,只是在实习活动结束时,简单地评选几个优秀实习生,并未实现评价活动最基本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师范生“全职顶岗”承担着实习和支教的双重任务,这既使实习时间得到了充分保障也丰富了他们的角色体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习生与正式教师的角色实践方式没有实质性的差异。实习内容的多样必然造成评价内容的多样。传统单一的结果性评价已无法满足实习支教的现实需要。

2.从档案袋评价的价值出发

(1)具有人文价值

档案袋评价作为质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以描述和记录为主,强调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档案袋写下了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记录了学生的智慧和奋斗,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的成长历程、进步与成就,可以帮助指导教师更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个学生真实客观的教育教学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而量化评价的方法则更多的表现为数字,反映的是学生发展的结果。所以说档案袋评价体现对学生进行发展性教育评价的价值导向,是符合教育评价改革发展趋势的。

(2)让学生学会反思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反思不仅是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使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档案袋评价的主要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学会判断自己进步,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评估和反省的机会,激发了实习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3)真正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传统教育实习的评价主体只是实习指导教师,实习生并未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档案袋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除了实习指导老师外还包括实习生和他的同学。在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互动交流中,实习生互相听课,相互学习,观察切磋,取长补短,可获得更多的激励以及诊断、改进的信息,指导教师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反馈信息,以此为实习生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因此,档案袋评价既是衡量教育实习质量,又是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实习支教中档案袋评价的实施

评价活动就是主体对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在任何一项评价活动中至少都应该包括三个基本要素: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标准。鉴于此,可以对支教实习中档案袋评价的实施作如下释读。

1.评价的目的

应让学生了解档案袋是一种评价工具。在支教实习中用档案袋评价不只是指导教师衡量实习生实习效果的一种手段,更是实习生记录自己专业成长过程的一种方式。

2.评价的主体

评价主体可为高校和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实习小组成员、实习班级学生、班主任及实习生自身。

3.档案袋内容

(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所在院校、所学专业、个人特长兴趣。

(2)个人专业成长信息。作为教育教学者:①实习计划与总结;②教案、课件与教学实录;③听课记录;④班级活动记录及班主任工作体会;⑤学生的作业、试卷、成绩表;作为反思者:教育教学反思笔记。作为学习者:①正在或已经阅读的书目;②从同伴那里获得的经验;③教学随想、实习中的困惑或是对教师职业的体会等随笔与杂记。作为评价者:包括阶段性和终结性的自我评价、教育对象评价、家长评价、同伴评价、指导教师评价。

(3)内容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档案袋中应包括最好的作品,也应包括有问题的作品;既包括作品的最终版本,又包括第一版本和修改版本;每一个作品都应注明日期(开始日期、完成日期、放入日期),以提供成长过程的证据;对每一作品,都应进行反思,包括我从中学到了什么、我哪方面做得好、为什么选择这一作品、我可以如何改进这一作品、对于这一作品的感觉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等。

4.评价指标与标准

档案袋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收集的材料分别加以评价,是过程性的,如评价实习生的课堂教学实习,就必须从备课、教案、上课、作业批改等基本环节去考察,查看每位实习生是否严格按照教学规范要求去做,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如何;二是对档案袋内容进行总体评价,是终结性的,具体标准有:(1)完整性即档案袋中是否包括相应佐证材料、时间信息、个人反思、评价等内容;(2)丰富性即是否按照档案袋的内容要求提交相应材料;(3)客观性即档案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是否中肯、深入;(4)新颖性即档案袋的资料中是否有新材料、新形式、新见解;(5)适时性即是否按时完成资料的收集提交工作。

5.评价程序

档案袋评价主要包括四个步骤:(1)搜集资料。实习生搜集档案袋中能够说明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资料;(2)评价资料,给予分数。定期召开实习生档案袋展示会,由师生依据评价项目标准共同根据档案袋的相关内容对实习生做出评价即过程性评价。展示会为实习生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流、学习、评价和反思的平台,这样档案袋评价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同时在实习结束时还可以对档案袋内容进行总体评价即终结性评价;(3)提供反馈。反馈的对象是多样的,既可以给实习生提供评价的反馈信息,让其了解自己及同学的进步;也可以给指导教师提供,使其指导工作更具有适切性,又可以提供给实习学校,让其对自己学生的学业进行监控,还可以给实习生所在学校提供,使学校及时了解实习生的动态,更可以为未来更有效地开展实习工作提供依据。

篇3

为了在顶岗实习支教活动中更好地提升免师生班级管理能力,我们结合自身支教和驻县管理工作切身体验,分析免师生班级管理能力缺憾并析出培养策略。

二、班级管理能力的缺憾

(一)课堂管理能力的缺憾

课堂管理是指为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而建立并维持课堂秩序的师生互动过程。课堂管理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班级管理能力,它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顶岗实习支教之初,免师生无从教经验,不能迅速转变身份,处理课堂事件时,往往不能考虑学情和班情,多以“压迫”为主要手段,不懂得迂回处理技巧,导致课堂秩序更加混乱,课堂活动无法开展的尴尬局面。课堂管理能力的缺憾会让免师生在实习之初就失去自信心,有些免师生甚至会暗下决心以后不再从事教师行业,这不仅不利于高师生的培养,降低其自我效能感,而且还会影响实习学校学生的成绩,降低实习学校对免师生的认可度。

(二)沟通协调能力的缺憾

沟通协调能力是教师在工作中妥善处理好亲师、师生等各种关系,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的能力,是教师班级管理能力中最核心的能力。有研究表明,教师的协调沟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免师生抵达实习学校后,不能立刻转变角色,常以学生身份处理事情。在初次自我介绍时,往往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从而导致后续工作开展不畅。在处理生生关系和亲师关系时,由于沟通能力欠佳,不能兼顾各方面关系,有时会造成生生矛盾激化,亲师关系紧张,甚至有家长主动要求校方调换教师。组织学生集体活动或组织学生完成学校规定任务时,不能很好地进行上传下达,易导致“学生乱、自己忙、领导催”的尴尬局面。由于协调沟通能力的缺憾,加之无太多社会经验,造成了很多工作失误,不仅不利于免师生的成长,有时还会打击其积极性,使其怀疑自身能力,甚至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三)心理教育能力的缺憾

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是班级管理能力中的条件性能力,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发展良好个性的能力。心理教育能力是班级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易被免师生乃至教师群体忽视的能力。免师生在高师院校学习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时,大多没有引起重视,从而导致理论匮乏,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更不能抓住心理教育重点,从而导致事倍功半。在疏导学生心理障碍时,不能准确判断学生心理困惑,易出现想疏导却不知症结所在,想教育却不懂培养方法的尴尬局面。心理教育能力的缺憾会使免师生力不从心,总是事倍功半,从而怀疑自己的教育辅导能力。这种能力的缺憾更不利于实习学校学生的发展,有时甚至会引发极端行为。

三、班级管理能力的培养

(一)顶岗实习支教之前:培训

在顶岗实习支教前进行岗前培训,必修在课程中加入教师教育模块,开设班级管理相关课程,课程应包括班级常规管理方法、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经验分享等内容。另外,聘请资深的班主任现身说法。一方面拓充班级管理知识,另一方面使实习生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来提前适应。

(二)顶岗实习支教前期:交接

顶岗实习支教初期需要做好交接工作,包括与原班主任工作的交接以及与上一期实习生的工作交接,实习生还要向原班主任请教该班级的班情、学情以及管理方法等,确保顶岗实习支教支教工作的流畅性和可持续性。

(三)顶岗实习支教中期:指导

顶岗中期则需要加强指导,除当地一对一师傅对实习生进行指导外,还需增派专业指导教师对其进行网上案例指导、微信指导、巡回指导,切实提高实习生班级管理的操作力。同时,实习学校要对实习生加强教育和管理,减少实习生教育教学工作上的失误。小组长也要负起责任,加强组内自我管理体系的建设,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大家积极性。

(四)顶岗实习支教末期:监督与评价

顶岗末期则应加强对实习生的监督力度,增加驻县教师巡视次数,防止实习生出现倦怠思想。在管理评价上,也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与方法,探索建立量化评价顶岗实习支教班级管理工作的考评体系。

(五)顶岗实习支教之后:总结

最后,实习生要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并使自己的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以期改进管理方法,在日后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1]田慧生.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朱小蔓.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一种值得重视和挖掘的教育资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

[3]张敷荣,和学新.试论德育实践的逻辑起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2).

[4]韩曼茹,杨继平.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的初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

[5]揭水平,马红宇,周宗奎等.小学优秀班主任素质结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6]Shaver,A,&Walls,R.(1998).Effect of Title 1 parent involvement on student reading and Dmathematics achieve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3,(2),90-97.

篇4

作为一名“准教师”的高职院校师范毕业生,要想顺利开展未来的教育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要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为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以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责任,我校推行了去安居区农村小学进行顶岗实习的活动。所谓“顶岗实习”,是指高职院校师范通过顶岗任课的方式来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师范生担任一个正式的教师,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把实习活动和实际教学工作统一起来。顶岗实习可以加强高职院校师范的实践环节锻炼,密切高职院校和基础教育的联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可见是势在必行,大势所趋,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活动,我校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两个方面的培训,以期全面提升顶岗支教的价值和作用。

全面认识和了解课堂教学

通过教学技能和教育学的学习使学生对课堂教学能力有初步认知,再通过观摩、听课等形式来加强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全面认识和了解。观摩和听课是重要的方法和途径,用时2

周左右。去小学听课可以使师范生置身于真实的学校情境中,亲临课堂教学,感受、领悟各种复杂的教学活动。通过观看师生互动的全过程,感知师生课堂教学氛围,从而对教师的沟通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听教师的口头语言,领会教师的知识加工和语言组织能力;通过观看并听取学生的发言,感受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解读,从而

判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科学准确、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富有启发性、能否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记笔记,从而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结果,并与老师、同学们讨论和交流。

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能力

我校师范生初次讲课会很紧张、焦虑、手足无措。我们通过让他们熟知教材、教法和培养他们的口头语言来使他们增加信心,发展他们的教学能力。利用课堂,让师范生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材,使他们可以理解知识的重难点、关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知识之间的逻辑体系;钻研教学目标,并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案例对知识进行科学的处理和重建。“教有法而无定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通过观看视频并参与讨论,让师范生学会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搭配,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某个知识点,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采用模型、图式、录像、实物等直观形式展示。那么,师范生需认真研究课时的配、课堂怎么组织、怎么训练和巩固知识、教学媒体怎么运用以及学科之间怎么融合等问题,并选择和运用具体、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锻炼自身的知识组织、转换及表征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初登讲台,师范生大多无暇顾及学生的反映,急于陈述所教的知识,为了使学生顺利接受并学懂、学会知识,师范生需精心锤炼自身的教学语言。要求做到:语言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流畅、明快,具有逻辑性;通俗、形象,具有启发性。

设计并组织课堂教学

师范生进入课堂教学不久,各项教学能力正处于全面提升时期,但尚未形成符合实际教学情境的教学操作结构。因此,我校教师着力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设计、组织及操作能力目的是实现“教”与 “学”的紧密结合。他们要详细分析一节课各教学内容及其内部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并对各环节进行精心设计。根据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课程设计强化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情感的综合发展,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创造合适的“学习的条件”。师范生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需要做到: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真组织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知识的理解,并启发他们寻求知识之间的联系,倾听他们的想法及缘由,以此来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理解并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了使师范生能将设计好的课堂教学进行实施,我校教师会把他们带到微格教室去讲课。微格教学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可以使讲课的人通过授课过程录像资料的重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对于自己的不足,授课者可以自觉地予以改正。微格教学的最大好处是提供了一个可以反观自己、反思自我的条件,它是促使师范生迅速提高自身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我校有一个大微格教室可以容纳120人,还有六间小微格教室,每间可容纳20位同学。通过微格教学,我校教师可以小课堂的形式让师范生进行课堂教学,发展他们的课堂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和下面的同学沟通的能力,同时录像并记录讲课的情况,课后组织老师和同学一起评课,评出优缺点,让他们改正。他们也要把录像拷下去自己观看,思考并反思哪些方面做的不好,以求改进和提高。我校还会安排师范生到实训基地去受职业技能训练,通过多次地、反复地操练使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能够获得发展。

考核、评价并反思课堂教学

通过一段时间对师范生课堂能力的培养,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课堂教学能力,如课堂讲授能力、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学调控能力等。我校会组织教师团队对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主要有单独讲课、说课和准备一份详细的教案,用时2周。根据所考核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师范生进行辅导,使他们能查漏补缺,提升自己。与此同时,师范生还应保持冷静的头脑通过与自己的专业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反思自身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师范生还应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潜力,探索课堂教学能力再提升的途径和方法。比如认真学习、研究优秀教学视频和典型案例,从比较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加强微格教学的练,客观分析、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应聘教师岗位做好准备。客观地说,课堂教学能力的的培养是个很复杂的动态过程,它具有很强的个体性。本文旨在引导师范生做好顶岗实习的准备,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实习生涯,以求得课堂教学能力培养与发展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罗敏 等师范院校推行顶岗实习的实践意义[J]《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月

篇5

1.有利于创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高职教育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对企业有较快的适应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顶岗实习不仅要求在教学、实训等环节上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同样需要双方共同参与,走出以往一贯的学院式的教育形式,因此,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必须有所创新。学生通过实习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接受教育,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工艺技术、管理模式以及企业文化,特别是对生产过程、企业精神和社会价值观念有了亲身体验和明确认识,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和加强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紧密融合,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平台。因此,研究、把握和利用顶岗实习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必将有力推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主体、理念、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机制创新,并极大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2.有利于实现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所面临的是一个开放的环境体系,在这开放的体系中,学生可以受到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熏陶,可以直接感受企业发展的脉搏,可以吸纳经济发展前沿的信息。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实践舞台。开展顶岗实习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还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地完成顶岗实习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培养和提高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3.有利于高职院校为企业输送优秀高素质人才

顶岗实习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的创新,是职业教育丰富内涵、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企业补充技能人才、开展技术研发、提升企业形象的主要选择。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求学校的努力,还需要企业的配合。在人才需求上,企业都青睐于对自己企业文化有认同感、忠诚于企业、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的人才。通过顶岗实习,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劳动,全面了解企业生产运作,培养劳动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走出校门,在实际工作岗位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生产实践,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全面提升职业索养,有利于实现由“学生”向“员工”身份的转变,由“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校企双方在遵循“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基础上,提高对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找准各自目标,履行各自职责,形成校企互动教育机制,有助于全面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当前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存在的突出问题

1.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

第一,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凸显。顶岗实习学生走出校门来到企业生产岗位后,育人环境和育人主体都发生了变化。顶岗实习使企业增加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学生萌生了追逐经济权益的冲动。两个主体在根本利益上可以趋同,但也存在矛盾。如果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双方基本权益的认识不正确,利益调节方式不妥当,必然引起相互之间的冲突,甚至影响顶岗实习的成败。因此,科学地理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着力处理好主体之间的利益纠纷,及时化解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深入推进顶岗实习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第二,新环境中各种诱导性因素明显增加。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与外界社会接触增多,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增多,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行为习惯、人际关系对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加强正面教育的力度,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2]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持续加大。由于顶岗实习学生地理位置分散,致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交错、地点分散,教育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方式的差异大大增强,这对原有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如果不能迅速有效地构建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一般教育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就容易产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

2.有效的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尚未建立

顶岗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顶岗实习学生的双重身份,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复杂性,监督和管理存在的真空地带,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但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周密的安排,没能建立起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具体表现在:没有建立起统一的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在顶岗实习方案中一般都没有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学生群团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甚至有些学生无法参加正常的党团组织生活,大学生自我教育功能难以实现;此外,企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学校“自己的事”,对学生的教育管理配合力度不够。[3]所以目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亟须进行精心设计和科学架构。

三、改进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措施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第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在价值取向上实现由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向促进学生发展的转变,实现为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的统一。要真正将这种理念贯穿于学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全方位,做到既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和发展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和自强意识,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此外,还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大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积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第二,树立“动态服务”的教育理念。要按照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工学结合的实施要求,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学生职能为现代意义上的“服务”学生职能,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和发展目标出发,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现场指导、思想引导和心理咨询等服务,做到深入教室、寝室、企业、车间,深入学生的思想和内心世界,把服务工作落实到顶岗实习的各个环节,确保顶岗实习的顺利实施和实际效果。[4]

第三,树立“开放协同”的教育理念。顶岗实习背景下,高职学生的活动空间已经由课堂与宿舍过渡到企业和社会。这种空间与环境的变化要求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变过去单一、封闭的“墙院式”教育模式,树立校企合作的开放意识和协同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与企业密切配合,正确处理顶岗实习学生产生的各类问题。

2.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机构

建立统一领导的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明确顶岗实习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责,形成齐抓共管局面,是确保教育效果的重要组织保障。因此,在学校,要建立起学院党政领导直接领导、教务处统筹安排、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各系各教研室层层落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在顶岗实习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职责,制订出具体可行的考评奖惩制度。同时,学校与企业还应成立教育领导小组,形成学校(企业)―带队教师―企业班组长―学生干部四级联动的教育管理网络,共同制定教育管理方案,负责实习学生的日常管理,妥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场合、方式。只有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学生实习期间双方的管理责任,才能确保整个实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素质能力发展。

3.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对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不仅要继续进行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法律教育等,还要根据企业顶岗实习的特点以及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要求来丰富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好地促进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形成。具体要加强如下几方面教育:

第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职业追求、职业纪律、职业行为和劳动品质等是高职学生持续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大力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劳动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观,遵规守纪、严格自律的纪律观,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创新观,以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

第二,加强职业导向教育。要按照工学结合的内在要求,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并根据“大一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目标,大二进行素质拓展和职业技能提升,大三开展求职能力培训和鼓励创新”的职业导向规划,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专业兴趣、专业素养和生存与发展技能,全方位地加强学生职业导向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学一行、干一行;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

第三,加强企业文化教育。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融合是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它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将校园文化的理念、精神和良好风气融入到顶岗实习的专业学习和企业实践中去;另一方面要求我们积极探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的路径和方法,通过举办企业文化讲座、参观企业现场等形式,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提高学生的企业适应能力。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学生在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能够找到一个契合点,在学生与工人之间较为自由地转换自身的角色,为培养其较高的职业素质、制定切合个人实际的职业目标与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今后顺利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5]

4.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篇6

当前,我国大多数职业学校已经推广实施顶岗实习,但由于利益的驱使,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以及相关制度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在具体实施中学生受教育权益没有得到充分实现,甚至受到侵害。本文就顶岗实习中中职生受教育权实现的状况、原因及对策作进一步论述。

一、中职生的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指个体享有某种不可剥夺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宪法权利的一种,受教育权从属于社会权利,内容主要包括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参与教育活动的权利。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和免费制度的逐步推进,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已经不是问题。而问题在于如何保障职业教育活动的参与权。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的要求,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一是要为中职生进行就业准备,使其形成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二是要为中职生发展奠定基础,形成较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职业教育活动参与权实现的前提在于教学活动的组织需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而这一前提的满足又主要取决于学校的经费、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软硬件的投入与使用。

二、中职生顶岗实习中受教育权实现现状

顶岗实习是指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在校生到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实习。从权利运行角度看,学生参与顶岗实习过程是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受教育权实现的过程。因此,顶岗实习中,学生受教育权实现程度应取决于实习岗位、实习指导和实习成绩评定等方面的问题。

1.实习岗位问题

随着职业学校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人数迅速增长,以及金融危机后续效应的影响,普遍存在符合中职生顶岗实习要求的岗位数量不足,岗位与专业不对口。同时,受企业生产安排和技术要求的限制,中职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单一,轮岗不足,顶岗实习内容与校内学习衔接不顺畅。此外,大部分中职校,从学生开始实习以后学校就不再安排专业理论和职业指导等课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到制约,削弱了中职生未来的转岗适应能力。

2.实习指导问题

顶岗实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顶岗实习的学生既是企业的员工也是学校的学生。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上的指导是顶岗实习教学的要求,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中职校的指导教师的数量和指导能力都有待加强。在数量上,师生比远高于1∶20的比例。在指导能力上,许多指导教师是直接来源于高等院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专业理论知识较强,但缺乏实践技能和经验。尽管学校也聘请了实习企业人员参与指导,但多种因素制约,他们参与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实时指导流于形式。由此可见,大多数中职生很难在顶岗实习中获得有效的专业指导,甚至没有被指导的机会。

3.实习成绩评定问题

当前,许多中职校对顶岗实习的成绩评价主要由企业进行,辅之以学生自我评价和学校指导教师评价。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印发给学生实习鉴定表,由学生所在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鉴定和评价。总体而言,评价主体和方式单一,评价内容重结果,轻过程,定性评价多,定量评价少,评价用语缺乏一定的科学性、针对性和规范性。

三、中职生顶岗实习中受教育权不能充分实现的原因分析

作为一项积极的社会权利,受教育权的实现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积极履行义务。针对上述中职生在顶岗实习中受教育权的实现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权利不能充分实现的原因在于法规政策上的瑕疵、制度安排上的缺失和社会观念上的制约。

1.法规政策上的瑕疵

从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到200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到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以及2008年底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等出台的法规政策文件看,我们不难发现:一是上述法规政策文件在性质上没有明确顶岗实习中企业、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主体权责规定上多是原则性的要求和指导性的意见;在约束效力上多为任意性规范而少有强制性规定。二是上述文件多是教育部门单独制定和颁布,而顶岗实习牵涉多个部门,却鲜有多部门联署行文,联合发文来体现齐抓共管的刚性规定。加之企业分属行业系统不受教育部门直接管辖,使得教育部门单方出台的规范文件对企业而言只是一纸空文而已。

2.制度安排上的缺失

这主要体现在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和活动方式缺乏规范,存在较大的随机性。(1)组织方式上,校企合作的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建立,顶岗实习极易受到企业用工需求、社会人际关系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往往比较脆弱,正常化的顶岗实习难以得到保证。(2)管理方式上,学校关于顶岗实习的基本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不到位,管理过程缺乏制度化和规范性。同时,政府部门间缺乏有效协调,合作程度不高,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发挥不充分,企业积极性不高。(3)活动方式上,较多企业、学校没有制定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习纯粹按实际生产而开展。即使有实习计划的也不能有效落实,常常是实习内容缺乏系统性、实习指导缺乏针对性,实习过程缺乏规范性,处于一种自发状态。

3.社会观念上的制约

职业技术教育在人们观念里仍是“次等教育”,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度远不及普通教育。企业认为自身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顶岗实习、培养技术人才都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致使企业不愿参与长时间的人才培养过程。学校认为《教育法》赋予了学校教学自,学校的教学安排可以不受约束,学生对学校的教学活动只能接受,不能拒绝。

四、保障中职生顶岗实习中受教育权实现的措施

顶岗实习不是学校组织实施再由企事业单位配合落实单向进行的浅层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结构及其各要素之间动态平衡的深层次问题。结合上述顶岗实习阶段,中职生受教育权实现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完善现行的法规政策,强化制度上的安排以及强化职校内功,促进观念改变是保障顶岗实习中中职生受教育权实现的根本措施。

1.完善法规政策

顶岗实习的关键在于校企合作程度,即均衡校企之间利益,吸引企业持续参与到顶岗实习中,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笔者认为,首先是修改《职业教育法》,从法律层面上明确顶岗实习各方,尤其是企业一方的权利和义务,把顶岗实践教学与企业培训有机结合。其次是出台倾斜配套政策,如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激励企业的参与热情。最后是效仿职业技术发达国家的做法,政府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分析和实用性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和需求趋势,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促进顶岗实习工作顺利进行。通过以上法规政策的架构和完善,可以从整体上形成“立法逼迫企业做,做的好有奖励,企业做了觉得好”的三个阶段,从而形成良好的顶岗实习外部环境。

2.强化制度安排

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在于实践教学收到实效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因此,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完善配套的教学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和师资培训制度,科学地进行课业组织、师资配备、教学环节管理等,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内外监督机构及监督机制。如效仿美国专门成立“国家标准委员会”、“国家职教课程中心”等,全面关注实习进度,定期抽查实施效果,并对检查后发现的问题,要求其限期改进。

3.练强职校内功

中职学校只有练好内功,才能改变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吸引企业与学校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是专业设置要与科技、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相适应,提高专业的针对性、实用性;校内实训配合专业课程学习,强化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教学以课程的应用性、整体性、综合性为特征,突出实际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道德教育为目标,紧密结合理论实践,使学生发挥其学习主体性的作用。二是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通过开足实训教学科目,让师生专业技能在教学中相长。另一方面定期派遣教师深入工厂参加顶岗实习。三是在教学活动实施中,注重把学生当作独立的、有自身尊严与权利的同等的“人”来教育和管理,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人”所应享有的一切权利。

五、结 语

受教育权的实现程度是衡量教育质量和教育法治的重要尺度。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从受教育权实现的视角,考察中职生顶岗实习实施成效,不仅有利于顶岗实习教学模式从应然走向实然,而且能促进职业教育依法治教局面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三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篇7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突出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色教育,其核心要素是以职业岗位技能的操作性和专业性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和较强的技术再现为目标。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高职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综合技能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现状

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我们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没有跟上,与实习单位衔接不紧密,导致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问题比较突出,难以达到应有的实习目的。

1.学生思想认识有偏差。由于很多学校对顶岗实习的性质、意义、作用等宣讲不够,兼之学校对实习学生大多采取“放羊式”的管理做法,使得学生对顶岗实习认识不到位,存在认识误区,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教育管理不配合,对学校要求的学习任务不完成,淡化了学生身份,放松了自我要求,导致实习目的难以实现。

2.学校管理跟不上。顶岗实习生具有双重身份角色,既是学生又是用人单位的准员工,学校对他们应加强管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是把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集中安排在学制的最后一年或最后一个学期,而每年每所学校需要安排的实习人数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形成实习学生人数多,实习单位多,实习时间长,地域分布广的现状,从而给学校的实习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3.实习单位管理较单一。由于校企缺乏有效的沟通,很多企业对实习生的管理更多地还是从员工的视角,只看实习生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难能意识到实习生的另一层身份――学生,因此很少过问实习生的专业培养及其它表现。甚至有的企业提供的岗位无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习生只是做些零星琐碎的工作,很少有专门的指导老师系统地加以指导,导致实习目标和任务很难完成。

4.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大。实习生走出象牙塔,融身社会,除去了封闭校园的约束和老师的监督引导,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良风气如享乐、酗酒、早恋、抽烟、赌博等,对实习生影响很大,导致有些实习生放松自我要求,遵纪守法意识逐渐淡薄,抽烟喝酒、早恋同居、迟到旷工、结伙打架,甚至违法犯罪等。

二、顶岗实习学生管理的主要途径

1.宣传发动,构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体系。辅导员要结合实习生的工作岗位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入细致的顶岗实习前教育和培训学习,提高学生对企业和岗位的认识。辅导员在加强顶岗实习前的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五个方面的教育:目的性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法制教育、社会风险教育和职业生涯设计。让学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把握好实习与学习的关系;让学生珍惜生命,牢记安全,严格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习现场的各项操作规程;让学生懂得心理调适,提高社会适应性;让学生诚实守信,依法懂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让学生学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特别在教育过程中,要学生认知到自己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所具有的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或称实习员工),要他们服从学校实习派遣,服从实习单位安排,踏踏实实工作。

2.建立实习网络,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各高职院校一般是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然后派遣学生下厂进行顶岗实习,这样一来,学生就脱离学校环境,处在完全不同于校园生活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学生对新的职业环境不了解不熟悉,参加实习后面临到复杂的人际关系,繁忙的生产劳动,严格的企业管理,以及种种无法事先预测的人和事,容易产生迷茫和困惑,甚至产生就业恐惧心理。一方面,学生普遍把自己当成“企业员工”,容易忽视“学生”身份,忽视学校的管理与指导,淡薄了学校组织纪律,造成他们不遵守企业和学校对顶岗实习的安排和管理,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问题。

因此,在学生下厂顶岗实习后,辅导员要根据所带班级学生实习的情况,按所在学生分布情况,成立若干个实习小组,推选出本班实习负责人和实习小组组长,建立实习网络,组建班级组织机构,建立信息汇报反馈机制,并通过这一有效信息渠道, 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种有关实习信息,掌握学生的各方面动态,及时做到教育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

3.开通网上课堂,进行在线答疑。实习生管理难就难在学生不在学校,而是在用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对实习生的专业指导最好能通过网络来进行。网络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手段,学校可以把传统的课堂教育搬到网络上来,通过建立网上课堂,让学生在电脑前通过操作键盘学习有关课程,向老师提出问题并获得答案。同时也可以在网上与同学展开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篇8

二、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精神成人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是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

精神成人教育的必要基础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和精髓,体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法和方针,用中国化的新成果武装具有时代特性的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处于顶岗实习期间的高职学生,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和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需要我们从学校走上社会、从学生懵懂到精神成人需要具备的品质和信念,利用顶岗实习的机会,更好的认知自我、认知社会,把自身融入到当前社会发展的潮流中来,才能达到精神成人,做社会主义事业合同的接班人。

2、职业精神教育是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精神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

精神成人的内涵包括了个人对社会责任感理解和履行,职业精神是个人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初步磨练个人对职业精神的理解和履行,包括了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态度等内容,精神成人教育从施教者来讲,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都要成为教育者,在此期间有针对性的开展高职学生的精神成人教育,在价值取向多元化和道德规范模糊化的社会思潮中,引导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理解并履行职业精神,促使高职学生尽快适应岗位、尽快精神成人。

篇9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从发生关系的形式而言,可以是由组织结构形式表现的组织关系,也可以是情感、认知、交往为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有认知方面的也有情感方面的。师范生的顶岗实习支教,是指在学校的组织和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学生在实习学校通过顶岗任课的方式来完成实习任务的教学实践活动。师范生占据教师岗位,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全程参与教学活动。

以下我们就探讨一下顶岗实习支教期间师生关系的特点。

一、师生呈现好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的特点

师范生的身份具有双重性,每一个人还都是未毕业的大学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每一个参加顶岗实习支教的师范生都已经走上工作岗位,顶替原任课教师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履行教师职责,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从这一身份的双重性来说,师范生还无法摆脱学生固有的一些特点,因此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顶岗师范生在实习期间会受到所在顶岗实习学校学生的欢迎和喜爱,主要表现在: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课下爱与师范生教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班内的一些事件;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会主动寻求师范生教师的帮助。而师范生也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积极地引导学生,力求在思想上转变学生的不合理观念,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二者关系融洽,沟通、交往障碍较少,使师生关系呈现好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二、教学相长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一点在顶岗实习期间体现得更加明显。

首先是学生的学。师范生来到工作岗位之后,一般都是担任本专业的课程,知识基础牢固,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在课余时间也会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最后学生获得应有的知识,获得学习和人格方面的提升。

其次是教师的教。顶岗师范生经过了大学三年的学习之后知识储备达到一定的水平,对于如何教学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急切等待着实践的验证。但师范生的理论水平还不够深入,体系还不够完善,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想象之外的困难,这就需要学生学的密切反应,从学生学的效果中找出自己的知识漏洞。学生一个疑惑的眼神、一个摇晃脑袋的动作都应看在师范生的眼里,指引着自己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除了学习方面,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美好的意志品质也影响着顶岗师范生。一般初高中生都有早起的习惯,往往是在早自习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到教室里上自习了。这种学习的劲头是顶岗师范生以前亲身经历过的,只是经过时间的推移,大学生活的安逸使自己渐渐忘却了以前的那段刻苦奋斗的历史。这种情景再现似的记忆会让师范生重拾昨日的斗劲,在顶岗实习支教或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坚强乐观。

三、师生情感交融

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心的过程。对教育者来说,他们是心灵感知的输出者;对学生来说,他们是敞开心扉接受教育者心灵感知的输入者。教师教育学生的实质是师生之间心的愉快碰撞,从而实现感情的交流、融洽、升华,由情知到理知。为达到师生情感融洽,顶岗师范生必须以宽厚的师爱赢得学生的信赖,以深沉的师爱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高尚的师爱教学生怎样去爱。只有这样,师生的心才会贴近、融洽。这也体现出了教育的艺术: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育目标,增强教育效果。

一个顶岗师范生若只有爱生之情,而无爱生之行,这种爱缺乏情感应有的效能性。倘若爱生之情能导致爱生之行,但却不能满足学生的某些需要,也同样无法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因此,师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应注意使自己的爱发挥其实际的效力,注意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从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平日里与学生的交流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进行教育和关爱。反过来,学生会因感受到自己被教师理解、自己的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而高兴,并引起学生的积极反应。由此,师生之间的情感达到了交融的局面。

四、师生坦诚相对

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有着绝对的威严。其实,只要真诚地沟通,教师和学生也可以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和烦恼。学生在初中阶段属于青春期,思想和情绪有时候波动很大,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班主任及任课课师建立了比较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有时候还是会有不被理解的感觉,在思维方式和习惯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有些话题不能对当地教师倾诉,实习教师就成为了他们倾吐心声的选择之一。例如一些早恋问题、学习缺乏兴趣问题等。师范生也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替他分析利弊,最后进行积极的引导,师生之间达到了坦诚相对。

顶岗实习支教为师范生建起了一座通向自我、加强对师生关系认识的桥梁。师范生在实习中同时正视了自己,正视了学生及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为师范生走上教师岗位后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顶岗实习支教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师范生在以后的实践中还需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茗、王鑫,《顶岗实习支教――师范生成长的必由之路》

[2] 韩俊岩,《简议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篇10

顶岗实习教学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强学生对专业背景和生产实际的了解,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生产实践和专业岗位技能,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际工作和专业基本技术的能力。顶岗实习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教学形式,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可以增强组织纪律性,增强职业意识、增强群众观念、劳动观念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下面就顶岗实习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要点进行分析,并针对各方面做出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1 顶岗实习的分类

1.1 按地点划分的顶岗实习类型 ①校外顶岗实习: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或其他企事业单位完成的顶岗实习教学。②校内顶岗实习: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或实训室完成的顶岗实习教学。

1.2 按方式划分的顶岗实习类型 ①集中组织顶岗实习:是指由各教学分院统一安排的,以专业为单位相对集中的顶岗实习。②分散顶岗实习:是指学生自己或他人联系实习单位,一般不超过两个人在一个单位进行的顶岗实习。

2 顶岗实习教学的管理与实施

2.1 顶岗实习工作应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进行。

2.2 教务处的主要职责 教务处是管理全院学生顶岗实习的职能机构。其职责是组织、协调、实施和管理全院的顶岗实习工作。研究制订有关顶岗实习工作的政策、条例、规定;审核全院的顶岗实习计划安排,管理顶岗实习相关资料;按照顶岗实习计划、大纲开展顶岗实习教学和成绩考核工作的检查;组织全院顶岗实习工作的经验交流。

2.3 各分院主要职责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组织教研室制(修)订和审定顶岗实习计划和大纲;审核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资格;组织制订和落实下一年度顶岗实习教学的实施计划,并报送教务处备案;对顶岗实习过程的跟踪检查和考核;组织顶岗实习的成绩考核和顶岗实习教学的工作总结;负责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逐步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2.4 专业教研室主要职责 在分院院长的直接领导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制(修)订顶岗实习计划和大纲;确定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人选,并经系分院院长批准;落实学生分组、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等各项准备工作,并填写“实习教学安排表”报教务处备案;研究制定顶岗实习成绩考核办法;与实习单位协调好顶岗实习教学的全过程;总结本专业的顶岗实习教学,以及提出改进顶岗实习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2.5 指导教师主要职责 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有一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责任心,在顶岗实习前,应根据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和实纲要求,熟悉顶岗实习单位的业务、环境、管理和发展状况以及学生实习的岗位要求,会同顶岗实习单位有关人员,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顶岗实习执行计划(包括顶岗实习场所及岗位、顶岗实习内容与要求、顶岗实习程序及时间分配、实习报告及时间安排等),经教研室主任同意,主管院长批准,以实习计划和要求的形式提前印发给学生,并报教务处备案;顶岗实习开始前,应发给学生顶岗实习执行计划,指定顶岗实习教材(指导书)等,明确顶岗实习目的、要求、时间安排和实习进程,布置书写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等;应结合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实习岗位要求,对实习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动员和安全教育,并请实习单位的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经常与顶岗实习单位联系,深入实习现场,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加强实习指导和考核,及时检查学生顶岗实习日记,指导学生完成顶岗实习报告;对实习学生加强管理,对违反规定或有其他错误的学生,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影响极坏者,应停止其顶岗实习,令其返校,并向分院院长汇报,给予相应的处理;经常与顶岗实习单位联系,并定期向顶岗实习单位教育管理部门汇报顶岗实习情况,争取顶岗实习单位的支持和帮助,注意搞好实习单位与学院的关系;根据顶岗实习成绩考核标准,做好顶岗实习成绩的考核和顶岗实结工作。

2.6 顶岗实习选题管理 ①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岗位情况,确定毕业顶岗实习报告题目。②所选题目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选题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训练,也便于对某些专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选题难度适中。③实习报告的内容可根据学生顶岗实习情况,指导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及特点予以确定,内容要多样化,应紧密结合实习岗位工作实际真题真做。④学生确定毕业顶岗实习报告题目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填写《顶岗实习任务书》。顶岗实习一个题目不能超过8人。

3 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

①学生应认真学习毕业顶岗实习有关管理规定,端正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强化职业道德意识,服从领导,听从分配,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和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做有损学院声誉和企业形象的事情。按照实践计划、工作任务和岗位特点,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②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期内,应服从毕业顶岗实习单位的安排,不得擅自离开单位。有特殊原因者,须征得学生所在学院同意后,方可安排第二次实习。

4 顶岗实习的成绩考核

院内指导教师填写实习成绩评定意见并给出总评成绩,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填写《企业指导教师评价表》并进行综合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包括考勤、遵纪守法、安全生产、服从领导、团结同事、工作认真负责、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等。

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期满成绩考核依据以下要求进行综合评定:①《企业指导教师评价表》由学院指导教师根据企业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表现情况评定成绩,占总成绩的20%。②《顶岗实习报告》由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专业主任共同评定,占顶岗实成绩的40%。③《顶岗实习周记》由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评定,占顶岗实成绩的10%。④答辩成绩占顶岗实成绩的30%,如果毕业答辩成绩不及格,总成绩视为不及格。

5 顶岗实习安全管理

为了保证顶岗实习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应加强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的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

5.1 毕业顶岗实习安全要求 ①树立“安全第一”理念,重视毕业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②落实安全责任制,系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各系结合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工作岗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及时清查各种安全隐患,采取整改措施,做到预防为主。③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齐抓共管,全方位做好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安全工作。④学院、企业、毕业顶岗实习学生三方签订协议,明确各方的安全责任。⑤在毕业顶岗实习开始前,要求学生必须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否则不允许进行毕业顶岗实习。

5.2 顶岗实习过程的安全管理 ①顶岗实习是教学功能在企业的延伸,学院要履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配合企业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劳动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②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接受学院和企业的教育与管理,明确自己既是学生又是职工的双重身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生必须遵守和服从企业的纪律及管理,遵守一切安全操作规程。③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应为学生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工作环境。④学生若在顶岗实习期间出现安全事故,则根据相关法律和约定,各方协商解决。

6 事故处理

①当发生学生人身伤害情况时,首先应联系医疗机构进行紧急救治,学院和有关部门领导应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做好协调工作。②当发生一般财产损害情况时,在场实训教师与学生应保护好现场,并视情况报告学院及公安机关,请求调查处理。③当发生火灾事故时,首先报告消防机关,请求救援,同时视情节轻重,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救灾活动。④当发生重大事故后,教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及时向学院领导报告、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将事故发生过程以书面形式上报学院教学安全工作委员会。⑤学生在非学院安排的实习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学院可协助处理,但不负安全责任。

7 其它

①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参加实习的学生应提前填写“分散实习申请表”,经家长签字和分院审核同意并指定指导教师,教务处认定后,方可进行。②顶岗实习不及格的学生必须重新参加顶岗实习。

8 结束语

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之后,通过顶岗实习,进一步认识本专业的工作范围、性质、要求、职责、程序、方法等,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景永平.经管类学生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04).

篇11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1 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对社会期望值太高,心理反差大。中职生初次进入社会,没有经历过职场磨砺,对社会抱有过高期望值,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员工,环境和角色的转变使很多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过来。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得同学们开始抱怨,心理变得消极、低沉,甚至产生抵制情绪。

(2)工作时间长。顶岗实习期间,大多数企业的劳动时间都是超标的,每天工作时间在8~11小时甚至更长,一个星期下来,也只能休息半天到一天,休息时间难以保证。学生因此怨声载道,以无法坚持实习而找各种借口离开,最后能坚持完成实习任务并在实习单位就业的人数寥寥无几。

(3)沟通能力较差。学生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缺少与同事、指导师傅和班组长的沟通技巧。

(4)安全问题。学生上班比较分散,往往被分为两班倒,分配在不同的车间,不同的实习岗位。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沟通较为困难,再加上有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在工作和生活中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2 做好岗前培训工作

(1)顶岗实习的意义。顶岗实习要求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生产实践,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这有利于实现由学生向员工身份的转变。带队老师应做好这方面的宣传动员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是培养自身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进而自愿并积极参加顶岗实习。

(2)顶岗实习任务的明确性。顶岗实习是学校一年的校外实践课,也是必须的,这是国家职教政策的要求,是一个合格中职毕业生的一门必修课。它要求学生在完成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后,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也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社会上对中职学生的要求,特别是要具备哪些职业素养,以便将来之需。

(3)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中职生从小就受父母的宠爱,大多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在进行顶岗实习前期,带队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让他们明白但凡能成就大事的人,都吃过大苦,都经受过各种磨砺,年轻的时候吃些苦、受些累,更有利于自身的成长进步。

3 带队教师对顶岗实习生的主要管理工作

3.1 健全班团干部队伍,指导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

带队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要管理好一批学生,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班干部团队,带队教师可以通过平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发掘并确定责任感强,工作热情高的学生担任班团干部,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让班干部深入到实习生队伍中去,了解同学们的各方面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思想上的问题,体现同学之间的友爱与关心。

3.2 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为了尽可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带队教师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1)车间生产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下转第251页)(上接第209页)企业的安全规程和技术操作规范,如用电安全、产品包装安全、技术操作安全等以防止造成人为安全事故。教育学生要听从生产线领导的安排,时时按照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处处作好安全防范工作,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日常生活中,要求同学之间,同学与员工之间说话要和气,行为要文明,待人要礼貌,学会尊重,避免发生磨擦和打斗事件的发生,杜绝不安全隐患的出现。

(3)外出时,常常提醒学生上街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注意红绿灯和走人行道,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谨防被骗、被偷、被抢事件的发生。

3.3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工作就意味着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大舞台,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不像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那么简单明朗,容易相处。其次要重视人际交往,主动并乐于与人交往,学会与别人交谈和倾听的艺术和技巧,学会同领导、同事、同学相处、共事、协调,虚心接受企业的每一级领导的工作安排和批评,逐渐学会尊敬人、关心人、理解人、体贴人和善待人,以真诚、谦虚的态度,发展和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此外,要让学生认识到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原则是以诚待人,为人处事要以诚信为准则。最后,告诫学生现代社会的发展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需要有团队精神,不要事事以我为中心,要以全局为重。

3.4 加强就业观、价值观的教育

带队教师对于那些对社会、对岗位期望值太高的学生,除了要教会他们正确面对社会,正确对待薪酬以外,还要加强就业观、价值观的教育。让他们知道如果没有企业工作的经验,毕业后有可能会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失去工作机会,或者是应聘上后,前期同样必须从基层、简单劳动岗位干起,后期也必须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够争取到好的工作岗位。毕业顶岗实习不仅仅是一种劳动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增强工作能力和工作中的沟通和适应能力。有了适当的顶岗实习,对今后走向社会,应聘岗位,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3.5 针对性的个别谈话,适时放弃问题学生

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个别思想波动大的学生,带队教师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若经过这几个步骤下来,学生的思想工作仍然无法做通的,带队教师要果断放弃问题学生,不能因为他让整个团队动摇信心。

(1)第一步,由班干部做工作。在学生情绪不稳时,先由班干部来做该生的思想工作,让班干部站在集体的利益上帮助同学们、关心同学们,帮他们解决问题、处理问题、克服困难,积极起模范带头作用。

(2)第二步,由带队教师做工作。若班干部做不通该生的思想工作,接下来就再由带队教师单独找他们聊,耐心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