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公益诉讼工作要点

公益诉讼工作要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16 05:15: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益诉讼工作要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公益诉讼工作要点

篇1

二是建设一处县青少年法制教育警示基地。由县司法局牵头,县公安局、县教体局和县看守所参加,在县看守所建立县青少年法制教育警示基地。我们每年将组织二次这样的活动,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由各学校将那些重点学生进行摸底和统计,县普法办统一组织到看守所进行现身说法教育。

三是较好落实了全县专业法主管部门的普法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全县有主体法部门的积极性,督促和指导各专业法主管部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原则,认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由政法委牵头的综治宣传月活动,由工商部门牵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日活动,由食品药品监督局牵头的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举报活动,由矿产局牵头的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由文广局牵头的侵权盗板及非法出版集中销毁活动,由安监局牵头的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等。据统计,上半年开展法律咨询活动11次、摆放板52块、接收现场咨询830余人,法律六进活动15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5000余份。

四是认真开展了三大系统电子显示屏公益法制宣传动。我们及时按照市普法办的要求,对全县金融、通信、教育三大系统单位电子显示屏进行了全面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并进行了工作协商和对接。据统计全县三大系统共有电子显示屏14个单位,有显示屏19块,其中教育系统有3个单位3块;通信系统有2个单位2块;金融系统有9个单位14块。这些部门都按照每月更换二次,实行滚动播出要求,进行了公益法制宣传活动,并做好了活动记录。做得好的有共青农村商业银行,银行支行和人民保险公司支公司。

五是开展了民主法制创建工作。我们按照全市普法办主任会议的要求,及时落实了民主法制创建工作,把创建任务安排在基础条件好,班子有战斗力,能办事会做事,对创建活动有愿望的地方。经过调查和综合考虑,在县第一小学开展了“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在县宝塔乡杨桥村开展了“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在蒲亭镇雁家湖社区开展了民主法制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这些活动正在按照创建标准有序开展。

六是继续办好《法治》电视品牌栏目。今年上半年已播放22期法治节目,在节目内容上做到紧贴法理,紧贴生活,紧贴基层,紧贴心声。在节目拍摄上做到文字与图片相一致、相互动。达到实景、生动、图文并茂。在节目播放上在黄金时间进行播出。《法治》电视节目现在已成为全县群众一档喜欢看的一档电视节目。

七是印制“六五”普法书二种。2014年我们已落实全市普法书箱征订任务500册。又自筹21800元资金,印制普法书籍二种共一万册,内容是县法律进校园读本,面对中小学生,另一本是县以案说法普法书,面对农村及社区。

(二)人民调解工作有新特色。

结合维稳工作,狠抓了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县15个乡(镇、场),81个行政村、12个社区均设立了调解委员会,全县共聘请了260名专(兼)职人民调解员,截止5月底,化解矛盾98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预防民转刑案件2起、群体性上访2起、防止群体性械斗1起,为我县矛盾纠纷化解,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法律援助工作有新成绩。

今年初,县局党组把法律援助作为服务民生的实事项目来抓。为落实好该项工作。县司法局依托乡镇司法所和相关部门设立了22个法律援助工作站,81个村级法律援助联系点,明确了司法所长为法律援助信息员;组建了专业化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将律师、法律工作者等人员纳入志愿者队伍行列。县法律援助中心紧跟上级部署,进一步完善了“青少年维权中心”、“劳务输出维权工作站”、“妇女儿童法援工作站”、“维残法援中心”、村法援联系点网络体系建设,制定了全县法律援助工作方案,规定了法律援助任务数,完善了案件质量评查和奖惩机制,为弱势群体寻求法律援助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绿色通道。今年以来,我县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法律援助94件,接受法律咨询983余人次,接受群众来访1145人次。

(四)公证、律师管理、司法鉴定及法律服务工作有新进步。

今年,结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年检注册工作,狠抓全县法律服务市场管理,规范法律服务工作秩序。在五月份,组织了全县12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了《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全县律师事务所及法律工作者共办理法律服务案件43件(起),其中:刑事辩护35件,民事案件29,办理非诉讼案件23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41起,担任法律顾问21家;公证处办理各类国内民事公证212件,民事类209件,经济类3件,义务解答法律咨询185人次。另外,司法鉴定部门共办理司法鉴定案件71例。

(五)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有新起色。

截止6月底为止,全县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13人帮教率100%,安置率在90%以上,衔接100%。远程会见5人,会见率100%。按照“衔接好、监管好、引导好”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98人,已解除43人,目前在册人数55人,其中:管制12人,缓刑39人,假释4人,暂予监外执行0人。

(六)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有新突破。

重点加快对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完成全县司法所国债项目建设任务。目前,全县13个司法所已完成办公用房的修建任务,配齐了办公设备。按照省定标准,着力加大了司法所的内部规范化管理。

(七)信息报道宣传工作有新进展。

篇2

全面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上级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民政工作的头等大事,从民政部门职责出发,聚焦农村贫困人口,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加强衔接,全力推进2020年民政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各项工作。

二、目标任务

以全面实现社会救助制度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为重点,统筹农村低保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慈善帮扶等工作,加大投入和精准施策相结合,兜底保障和动态管理相结合,合力推动全市2020年脱贫项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在巩固已脱贫对象救助质量基础上,确保将未脱贫的31户、6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符合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保障范围条件的全部纳入,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切实“兜住收入水平、兜准救助对象、兜实基本待遇、兜牢民生底线,兜好保障成效",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更突出的作用。

三、工作重点

(一)严格执行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

落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关于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最低指导标准的通知》要求,持续推进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2020年,全市农村低保标准年人均4080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上年度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执行,农村特困供养标准提高至520元/人/月,照料护理标准保持不变。审慎把握贫困人口低保退出条件,并留足缓冲期,保障稳定脱贫。落实和完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实现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覆盖。

(二)落实临时救助政策。

各乡镇(街)民政办要将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救助范围,简化审批程序,实行“一事一议”、阳光操作,视急难型、支出型实际情况,及时给予有效救助,切实防止致贫和返贫。

(三)加强老年人关爱服务。

促进乡镇社会福利中心整合工作,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探索建立家庭赡养、监护照料信息台账、定期探访制度,适时对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推行公益诉讼,逐步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四)落实贫困残疾人保障政策。

认真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加强动态信息更新调整,确保应补尽补。

(五)加大扶志扶智力度。

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贫困群众及其子女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六)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要继续完善慈善捐赠规程,做到专款专户,及时划拨。并引导动员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鼓励开展扶贫志愿服务。鼓励社会各界开展爱心活动,为有需求的贫困群众捐献衣物、实施公益救助。

(七)巩固脱贫成效。

强化脱贫攻坚工作中保障兜底工作,及时把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后返贫人口、新增贫困人口中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按符合的条件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继续落实好“四个一批”政策。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街)民政办,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事业单位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做好脱贫攻坚民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明确工作时限,落实责任,强力推进,抓好落实。

(二)坚实履行民政部门脱贫攻坚工作职责。

篇3

(一)积极推进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工作

1.我镇以《条例》和《办法》为指引,扩展公开的内容,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存在的公开范围不够广、公开内容不够全、公开随意性比较大等问题,及时准确地公开了各类政府信息。

2.认真做好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服务工作加强对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的规范管理,对比较复杂的依申请案例,及时进行协调、会商,把答复工作做细做周全。

(二)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性工作

1.开展《条例》贯彻落实准备工作,积极组织全镇各部门、村相关工作人员参加《条例》专题培训、召开专题会议。为积极做好《条例》在本镇的实施,形成了完善组织推进机制、信息协调机制、保密审查机制、监督机制等工作方案。

2.加强政务公开培训和督查。建立全镇各级部门和村居政府信息公开培训制度。2015年共培训全镇各部门和村级相关人员2期,分别实现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公众参与、政务信息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培训。从而有效规范了网站政务公开工作,提高了网站政务公开信息数量,同比增长20%。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说明

①机构职能类。主要公开内容为镇政府及部门、镇的机构设置、主要职能、领导分工、工作规则和人事任免等信息。②政策法规类。主要公开内容为镇政府及部门、镇制定的各类规范性文件。包括农林水渔、经贸工交、财税金融、公安司法行政等方面信息。③规划计划类。主要公开内容为镇政府及部门、镇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工作计划、工作要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政策等规划计划及其执行情况。④统计数据类。主要公开内容为镇政府及部门、镇的月度统计数据、统计分析资料、年度统计公报等信息。⑤财政信息类。主要公开内容为镇政府及部门、镇的财政信息、财政预决算、集中支付、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信息。⑥业务信息类。主要公开内容为镇政府及部门、镇的行政执法、审批、办事、民生和社会管理等信息。⑦其它类。主要公开了社会公众相关的信息,主要包括应急管理、城乡建设、社区管理、捐赠救助、社会公益、服务民生等方面的信息。

(二)公开形式

1.政府信息公开网站

利用政府门户网站上的“政务公开”子栏目,及时和更新本部门政府信息,利用自己的门户网站对本部门的政府信息进行更加广泛更加全面的公开。

2015年,通过各部门和镇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查阅政府信息的有上千余人次。

2.政府信息查阅点

3.其他形式公开

通过召开报纸、简报等其他形式公开政府信息。每周一例会时间和每月5号“民主议政日”活动时间到部分企业单位、居委会、村委会等向公众发放简报,加强了政府对社会各界的信息公开。

三、投诉、举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2015年,我镇没有出现有关的因政府信息公开而产生投诉、举报情况和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

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5年,我镇信息公开工作平稳推进,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进展,但与《条例》的要求,以及社会的期望,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是: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需要进一步拓展,工作队伍、人员培训及相关保障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点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指导

以制度为抓手,狠抓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抓好《条例》学习贯彻落实,提高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完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公开领域,深化公开内容,提高公开时效,完善公开平台,继续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健康开展。

(二)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调研深入基层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题调研,认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解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我镇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新成效。

(三)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探索创新

篇4

一全面推动政府项目及计划规划公开,稳步提高政府资金公开透明度,加大政策公开和政策解读力度,扎实推进公共服务类信息公开。二重点加强服务性强、百姓关注度高的部门信息公开,着重对教育、医疗、住房、劳动保障、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的政府信息公开。三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

(二)加大政策公开力度,推进政策公开透明

一如既往抓好政策文件公开。要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切实抓好行政规范性、政策性文件的公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要注意准确填写信息的生成日期,确保公开日期不超过生成日期之后的二十个工作日。

(三)落实保密规定,深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进一步落实保密规定,深入贯彻落实各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严格审查公开信息的情况,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对可能涉及敏感内容或者保密内容的政府信息,在公开之前报单位分管领导审批确定是否公开,如分管领导难以确定的,及时报书记主任确定,严格做到公开的信息不,的信息不公开。

(四)畅通渠道,增强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准确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进一步规范和梳理公开内容,重点公开社会公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努力畅通以漳平政府网为主要载体的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增强公开的及时性、准确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进一步细化街道信息依申请公开流程,优化受理、审查、征询、答复等环节,确保答复依法有据,准确及时。

(五)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保证信息的多样性

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工作原则,积极拓宽公开渠道,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一是利用乡镇街道与人民的密切关系,从人民群众或者居(社)干部中获得第一手材料,及时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政府信息;二是加强对件的公开受理工作,节约公民申请成本。二是不断提高档案室资料信息上网效率和检索利用水平,做好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

(六)调整信息公开的领导小组,夯实信息工作基础

为进一步深化、拓展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街道将重新确定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人员组成,由街道党组书记、主任担任组长,党组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基层所站负责人及志愿者、服务社区工作者任成员。下设办公室,由人大工委主任任主任,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同时指定专人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公开法律法规的审定工作及组织协调等工作,由党政办负责;努力做到信息及时公布、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保证政务公开工作的连续性和纵深发展。

(七)修订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相关配套制度

修订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指南,建立健全公开信息更新维护、历史文件梳理、虚假和不完整信息澄清、主动公开信息送交及政府信息归档等制度。围绕依法平衡有序目标,加强对依申请公开工作指导和释疑,完善依申请公开处理工作规程,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行为,做好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

(八)加强工作指导、责任追究,落实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工作指导,把信息公开的重要性落实到位。一是给平台,强化信息主渠道意识,把信息工作摆在重大位置,安排信息人员列席重要会议,参加有关重要活动,阅读有关重要文件,是信息工作与领导思路合拍,与中心任务挂钩。二是加大宣传,领导应在会议上高度强调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引起重视。三是提高部门责任意识。部门需积极收集素材上报信息员,或者及时通知信息员对本部门的一些事件给予关注、采集。

篇5

一、概述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促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举措,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一项重要内容。年,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总体部署,制定和实施全区《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以街镇政务公开为重点,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深入推进行政管理模块化,切实增强政务公开工作实效,努力促进依法行政、阳光施政。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同比增长82.6%全文电子化100%其中区政府主动公开6443条,本年度全区行政机关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2202条。区属各局委办及街道、镇主动公开15759条。

1﹒区政府门户网站

区政府门户网信息公开专栏主动公开区政府政府信息6443条,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开发区”或“市”门户网“政务公开专栏”查阅区政府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年。其中,公文规章类信息50条,人事信息259条,招标类信息140条,工程建设类信息2300条,规划统计类信息17条,物价信息32条,应急要闻260条,动态类新闻2983条,政务公告401条。

2.新闻媒体

同比增长30%主要涉及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经济发展方面、中新知识城等重大项目建设以及《春戏禾雀夏啖荔枝秋品甜橙冬赏秋雪》等生态文化资源方面的信息;区电视中心制作节目超越1600多条、专题近50个、公益广告100多条;守业导报》全年发行133期,年.区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省、市媒体刊(播)发新闻报道4700多条次。每期近3万份,成为区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了解区情的重要渠道;e学习”平台每个工作日及时编发区内重要消息,全年254期,新闻信息约2750条,发送范围近4000人。

3.区政务服务中心

同比增长89%受理事项286243件,全年中心共接待280787人次。同比增长192%按许诺期限办结率为100%服务评价满意率100%

4.区长专线

日均受理48宗,全年受理各类投诉、咨询17542宗。内容涉及企业经营、投资守业、拆迁弥补、违法建设、计生社保、环境污染、社会治安、体育设施、医患纠纷等,投诉的焦点问题涉及股份分红、农村房屋报建、土地承包、人事等。其中,咨询及建议13826宗,投诉案件3716宗,同比下降15%办结率100%对已办结的投诉案件进行了回访,满意或基本满意3550宗,满意率95.5%

5.区现行文件阅览服务中心

配备电和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区政务服务中心二楼开设区现行文件阅览服务中心。为社会公众提供区级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查阅服务。年共整理上架191件已公开现行文件,并上传到区档案信息网。中心全年接待查阅现行文件和区情资料19人次,共28件(册)网上利用现行文件累计117385人次。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其中通过我区政府网站“依申请公开”栏目提交的网上申请有19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的申请有22件,区政府全年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4368件。当面提交的申请有4320件,其他7件。

95.3%属国土房地产及乡村规划建设类信息,从申请的信息内容来看。其余涉及价格补贴、建设项目环评等信息。

同意公开”4356件,申请公开答复率100%其中。占总数的99.7%主要涉及国土房产、乡村规范及建设等信息。信息不存在或“非本机关政府信息”11件,主要是因为要求获取的信息不属于我区政府及区属各单位所掌握的信息,并已告知其于其他单位联系。申请内容不明确”1件,主要是要求获取的政府信息内容描述不清楚。

四、咨询情况

同比增长5.9%其中咨询电话接听110621次(其中区长专线17542次)当面咨询接待156973次,本区政府全年共接受市民咨询285986次。网上咨询18392次。本区政府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为151588次,其中按点击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依次是政务要闻、政务公告、人事招考等;各部门网站专栏页面访问量为1632302人次。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全年本区政府未收到关于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以及申诉。

六、收费情况

区政府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暂未收取任何费用。目前。

七、年工作重点

建设幸福”中心任务,年全区政务公开工作总体要求是紧密围绕“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健全政务公开各项制度,空虚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全面提升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水平。

努力打造阳光政府。继续推进政府信息分类制作,一是继续深化政府信息主动公开。重点完善目录系统,进一步巩固政务公开载体建设。

篇6

2011年全区依法行政工作,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纲要》、《决定》、《意见》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致力全面转型,深化改革开放,保障改善民生,使综合实力更强、城市形象更美、经济结构更优、生态环境更好、人民更加幸福的奋斗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各项制度,提高科学民主决策能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抓好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面规范行政行为,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法制保障。

二、主要任务

1、加强学习,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完善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继续落实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加强以《纲要》、《决定》、《意见》等为重点的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区政府、各镇、各部门年内开展不少于三次领导干部集体学法活动。对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执法技能培训,每人每年不少于40小时。

责任单位:区政府法制办、区人社局、区监察局、区司法局,各镇政府。

2、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完成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修改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强化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制度。深化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示范活动,探索建立全区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制度。按照省市相关规定,建立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

责任单位:区政府法制办。

3、推进政务公开、办事公开、信息公开。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制度,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民生工作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办事公开,各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规范和监督医院、学校、交通运输企业、水电气等公共企事单位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工作规范、办事纪律、监督渠道等信息,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

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监察局、相关职能部门。

4、扎实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在政府机构改革后,各部门要深入开展新一轮行政执法责任制各项基础工作,于6月15日前组织完成对行政执法主体的确定、行政执法依据的梳理、执法职权的细化分解、执法责任的落实等工作,将结果按时书面报区政府法制办,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责任单位;区政府法制办、区级各部门。

5、切实强化对行政许可相关的监督管理。区政府各部门继续开展行政许可项目的清理和确认工作,建立区级行政许可项目管理机制,实时动态管理。

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政府各部门。

6、进一步推进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科学合理细化、量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完善适用规章,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做到平等对待行政相对人,同样情形同等处罚,避免执法随意性。积极探索重点行政处罚案件公开制度,适时启动从重处罚和听证程序案件的备案和审查工作。

责任单位:区政府法制办,区级各行政执法部门。

7、坚持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按照国务院《决定》精神,积极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不断规范行政行为,确保行政权力在有效监督下运行。

责任单位:区政府法制办,区级各行政执法部门。

8、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继续贯彻执行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办法,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简化申请手续;积极运用调解、和解等方式解决纠纷,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功能,努力将行政复议化解在初发阶段和行政程序中。完善行政应诉制度,建立重大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主动出庭应诉制度。尊重并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认真对待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

责任单位:区政府法制办、区政府各部门。

9、加强舆情应对和处置。对舆情特别是网络舆情进行监测、分析、研判、预警和引导,及时回应民声民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和初始状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责任单位:各镇政府、区级各部门。

10、严格依法行政工作日常检查和年度考核。积极探索监督检查方式,拓宽监督渠道,发挥政风行风评议对各单位依法行政的监督作用,加强日常检查和专项督查力度。根据市上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考核评判标准的变化,结合我区实际,科学合理的设定考核内容、评分标准,使年度考核做到反映成绩、发现问题。

责任单位:区政府法制办、区监察局。

11、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证件管理,狠抓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

责任单位:区政府法制办、区级各行政执法部门

三、工作要求

1、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建设法治政府第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启之年,也是我市的转型突破年。各镇、区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紧紧围绕全区年度各项重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为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7

一、人民调解制度在医患纠纷中的实施

良好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是确保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医患纠纷不同于其他民事纠纷,若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极易形成群体性事件,不仅患方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而且会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甚至威胁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从而也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002年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患纠纷处理途径有和解、行政调解、诉讼等各种方式,由于医患双方和解带有很强的任意性,其公正性及合法性无法得到保证;“老子审儿子”的行政调解方式很难妥善并终局解决纠纷;而民事诉讼作为解决医患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备受质疑。因此必须探讨一套新型医患纠纷解决机制、化解社会矛盾。2002年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开启了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立法和司法者都希望调解制度能以其优势成为替代诉讼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为ADR应用于民事、商事、刑事等近乎所有纠纷解决领域提供了法律支持。2010年司法部、卫生部、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发挥新时期人民调解在化解医患纠纷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组织机构、队伍建设、保障机制、业务工作、指导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但由于该《意见》法律效力层次过低,而且在具体规定的内容上也存在缺陷,亟待完善。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以下简称《调解法》)的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实现了“法律”化的重要转变,适应了我国当前和谐社会依法治理的需要,开启了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新起点。为进一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卫生部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中进一步提出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推进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设,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的明确要求。全国各地先后建立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组织(以下简称“医调委”)开展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实践探索,截至2011年10月份,已成立医调委1358家。医调委网络地市级以上全覆盖,县级覆盖面达到73.8%。各地医调委作为解决医患纠纷最现实、高效的方式,对于集中化解医患纠纷,从根本上缓解医患矛盾、保证正常医疗秩序,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有着积极的保障作用。

二、人民调解制度解决医患纠纷的困境

《调解法》对人民调解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但仅搭建了适用人民调解的基本框架。各地“医调委”在轰轰烈烈的构建中对适用调解处理纠纷的范围、调解程序、调解员选任、当事人达成协议的法律效力等问题没有统一的规定,争议较大,医患纠纷的调处依然是影响医患和谐的棘手问题,医患关系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医调委行政化色彩浓厚,缺乏民间调解所具有的内在活力

根据《调解法》第五条、第七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的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医调委从性质上看应是一种社会自治型的民间调解组织,相关行政部门仅仅对医调委的调解工作进行指导。但从医调委调解医患纠纷的实践经验看,医患纠纷发生后,不管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出于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考量,只要患方提出要求,医调委往往会在由相关行政部门出面组织协调下对医方施加压力,由此使医方陷入“被调解”的无奈境地。医患纠纷调解由社会自治型的民间调解变为一种政府控制型的调解。医调委行政化色彩浓厚,失去了其民间调解组织所具有的自愿性与主动性,缺少内在活力。

(二)调解程序随意性太强,调解的公平性与合法性备受质疑

在法治背景下,“依法调解”应当成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正当化的标志。调解程序的规范性、合法性是促进医患纠纷公平、合理解决的基石。由于《调解法》对医调委调解的范围、启动程序、调解方式等程序性问题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致使调解程序过于随意,往往会损害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医患纠纷发生后,患方往往认为诉讼解决方式费时、费力,医疗赔偿诉求未必能得到有效支持,于是倾向于选择更为“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解决途径—调解。但在调解过程中,为追求己方利益最大化,患方往往会采取“边调边闹”“调调闹闹”的谈判策略,甚至会采取摆花圈、设灵堂,挂条幅等“医闹”方式干扰医院正常诊疗秩序,不管是否属于医疗事故,不管院方有没有过错,患方经常漫天要价,最终的调解结果是院方屈从于社会舆论、行政干预等各方压力拿钱来息事宁人,被迫签订不公平调解协议,时常发生“大闹大赔,小闹小赔”的不公平调解结果,打乱了公平的调解程序,损害了有序的社会秩序,恶化了医患关系,为公序良俗的良好社会风气蒙上了阴影。

(三)缺乏配套制度保障,调解的主动性与有效性大打折扣

1.资金保障不到位,阻碍调解工作开展

对于调解不收费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来说,经费保障是一切调解活动开展的基础,经费问题不解决,医调委的各项工作将很难持续。按照《调解法》第四条、第六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能收取任何费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经费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调解法》只对调解经费作出原则性的规定,缺少对经费落实的检查督促机制。《意见》提供了医调委经费获得的三种途径:一是其经费由设立单位解决。二是经费不足的,各级司法行政部门争取补贴。三是通过吸纳社会捐赠、公益赞助等渠道筹措工作经费。但是实践操作过程中这三种经费来源的保障性太差,医调委的交通费、办公费、出差补贴等必要费用支出甚至需要由医调员垫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影响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

2.医调员队伍参差不齐,影响调解质量

医调委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准是调解结果科学、公平、合理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成败的关键。医患纠纷调解涉及医学、法学、沟通等各方面专业知识,由“既懂医、又懂法、还要懂社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担任医调员才能保证调解工作的公平性、合理性、科学性。由于《调解法》对医调员的选任没有具体规定,目前医调委工作人员往往由退居二线的司法、行政人员担任,调解员素质参差不齐,或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背景,或缺乏调解工作经验,或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医患纠纷调解的质量。因此,如何在经费保障的前提下,解决医调员的编制、待遇等问题,从而吸纳专业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担任医调员是保证调解工作质量,推动调解工作持续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3.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不健全,赔偿资金落实不到位

赔偿数额是医患纠纷解决的核心问题。西方的成功经验是,医患双方将争议提交双方认可的纠纷调解机构达成调解协议,保险公司根据协议内容替医疗机构进行赔偿,这样可以避免医患双方的直接冲突,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不成熟,医疗责任保险在我国的推广并不普及、不均衡,保险公司只有在构成医疗事故时才承担赔偿责任,而多数未进行医疗事故责任认定而经过调解达成赔偿协议,导致医患纠纷赔付资金只能由医院自行承担。医疗责任保险在院方看来有名无实,影响其投保的积极性。

三、人民调解机制解决医患纠纷的路径选择

(一)明确“医调委”组织的性质,确保其中立性和公信力

目前的医患调解原本为社会自治型的民间调解转变为政府控制型调解的根本的原因是体制障碍,行政部门在调解过程中的过分干预是导致调解工作不中立的根本原因。因此医调委的设置首先要去除行政色彩,突出中立性,既不应该由医学会管理,也不应当由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而是应当仿照《调解法》的规定与普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一样,由司法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接受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管和管理。这样方可增强医调委的独立色彩,确保作为专门处理医患纠纷的“专门性人民调解组织”的中立性和公信力。

(二)规范和完善公平的调解程序,确保调解协议的自愿性和合法性

合理的调解程序是充分发挥调解效能,获得公正结果的制度保障,因此应规范调解程序的各个环节。首先严格贯彻《调解法》第17之规定,医患纠纷调解的启动以“当事人申请”为原则,以“人民调解组织主动调解”为例外的原则。在医患双方发生矛盾时,可申请“医调委”调解,也可选择不接受调解而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以确保调解协议的自愿性。同时对适用调解的条件和范围要作出一定的限制,可以借鉴即墨市等“医调委”的做法,医调委一般只受理索赔金额1-15万元的医患纠纷;患方索赔金额1万元(含1万元)以下的医患纠纷,医患双方可自行和解;患方索赔金额在15万元(含15万元)以上的,医患双方应先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明确责任后再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另外“医调委”受理调解后,要根据当事人的特点和纠纷的难易程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耐心疏导,在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提出纠纷解决方案,帮助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如医患双方达成共识,应签订调解协议书,并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如果有一方不履行协议,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确保医患纠纷调解有效性与合法性

1.依法完善医调员的资格选任制度

是保证调解工作质量,推动调解工作持续开展,应当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懂法律、懂医学、懂调解”的复合型的医调员队伍。在此可以借鉴仲裁员与公证员等职业的选任标准办法,规定统一的医患纠纷调解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制度。该制度除了重点考核应试人员的医药学、法学、保险等专业的基础知识,还应考核应试人员调解能力。从通过资格考试的人员中选任公道正派、业务能力强的人员进入医调委专家库,进入调解程序后,医调委将从专家库中抽调专家对医患纠纷“定性、定责、定损”,引导医患双方签订和解协议。

2.落实医调委的运行经费

针对《调解法》只对调解经费作出原则性的规定,缺少对经费落实的检查督促机制的问题,以及《意见》提供的经费获得的三种途径的思路,笔者认为,最有利的保障是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应当给予专门国家财政拨款,确保医调委的办公场所和基本经费尤其是医调员的待遇贯彻落实。

篇8

但有意思的是,他不仅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慷慨的捐赠人。早在2002年,美国《商业周刊》就将他评为全球最慷慨50名慈善家中的第一名。如今,盖茨基金会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捐赠额已高达290亿美元。

特别的遗嘱――不在巨宫中死去

2005年,比尔・盖茨49岁。这一年,美国如火如茶地掀起一场全民学习比尔・盖茨精神的运动。布什总统亲自题词:“向比尔・盖茨学习”,大有中国1960年代主席号召全国”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味道。

2005年12月19日,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新闻杂志《时代》周刊将比尔・盖茨夫妇以及爱尔兰U2乐队主唱波诺评为2005年度封面人物。《S寸代》周刊自1927年来就开始”选出对新闻和人们生活影响最为重大的人”作为他们的年度封面人物。这也是比尔・盖茨20年后再次作为封面人物出现在《g寸代》周刊。不过与1984年因微软公司营业额超过1亿美元而成为头号软件公司不同的是,这次是因为“比尔・盖茨夫妇和波诺行善的方法灵活,激活政治和给正义提供动力,使仁慈更加精明,希望更加坚定,激励人们前行,而被评为年度人物。”

《时代》执行主编詹姆斯・凯利称,因为他们找到了根除非洲的疟疾、遏制每年造成800万人死亡的艾滋病和贫穷在世界范围蔓延的最有效方法,所以三人当选。实际上,对比尔・盖茨而言,这个所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他的慈善基金会。

比尔・盖茨也并非天生就是慈善家,他说”是非洲永远改变了我。”1993年秋天,他和妻子梅琳达到非洲国家扎伊尔旅游,他看到那里政府腐败、通货膨胀,城镇死气沉沉,这使他终生难忘,他开始重新思索人生和周围的世界.并着手开展慈善事业,他用9400)d美元建立基金会,自任首席执行官,陆续向医疗、教育、社区等机构大量捐赠。

2002年,美国《商业周刊》公布的全球最慷慨50名慈善家中,比尔・盖茨夫妇因为几乎是将财富的60:6捐给了慈善机构而成为全球最慷慨的人,超过排在第二位的英特尔公司合伙创建人穆尔夫妇捐助额的3倍。比尔’盖茨公开透露说,”自己把工作时间的60%放在技术战略和产品审查上,30%放在管理、预算审查等商业行为上,还有1096用于慈善活动上。”

在父亲80岁生日那天,比尔・盖茨别出心裁送上一份特殊礼物:以老盖茨名义设立奖学金,授予致力于公共服务事业的法律专业学生。他说,”我的钱对我父母来讲没有任何意义”。2003年,比尔・盖茨又郑重立下遗嘱:除了给自己的3个孩子每人留下1000万美元和价值1亿美元的家族住宅外,其余98%的财产,将全部留于以他和他妻子名字命名的基金会。比尔・盖茨甚至公开表示过:”我不会将自己的所有财产留给自己的继承人,因为这样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2004年7月,比尔・盖茨宣布,他要在今后几年微软公司分红的时候,拿出33,5亿美元来加强他的基金会,这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捐款。

比尔・盖茨如此,微软公司也是如此。在微软有很多社团组织,如”中国员工联合会(Chime)”,公司都会给与一定的扶持;而且还鼓励员工捐赠社会,公司为此给1:1的补贴。2003年中国非典期间,Chime向中国捐赠了10万美元,微软公司也拿出了10万美元补贴,也就是说一共捐献了207美元。

热爱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卡耐基曾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据说比尔・盖茨最钟爱的一本书就是卡耐基的《财富的福音》,他反复读过这本书;并牢记其中的一句话――“带钱进棺材,死也不光彩。”

特别的信件――真诚则成

2000年的世自己之交,对微软而言也是不平静的一年。这一年因为涉嫌垄断被美国地方法院作出了对微软不利的判决,一时弄得比尔‘盖茨和微软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在此重要时刻,比尔・盖茨和微软及时地向全球客户发出了公开的解释和声明。

时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高群耀在给用户和合作伙伴的一封信中说,”本裁定不会改变微软在中国的总体战略。我们对中国市场、用户和合作伙伴有长期的承诺,并致力于为中国的软件产业做出贡献。我们的首要工作要点将仍是为你们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共同发展。”

比尔・盖茨和CEO史蒂夫・巴尔默还亲笔签名写信解释说,”我们认识到.在产业中的领导地位,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责任。这就是微软为什么在过去四个多月里尽其所能,希望终结本案从而避免进一步的诉讼。我们一直认为,和解符合消费者、我们的股东和员工以及国家经济的最大利益。尽管我们相信我们在上诉程序中有十足的法律依据,我们仍将继续寻求新的和解机会而无须进一步的诉讼。”

“微软过去的成功是建立在创新和创造的基础上的。我们未来的成功也将取决于我们在全球瞬间变化的市场上始终保持创新的能力。在我们努力研制新一代的软件产品以帮助改善人们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根据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形成的一整套核心价值观来经营我们的业务,那就是正直、创新、合作和以消费者为中,心。

“我们的员工创造的软件使各行业的生产力增长.使人们联系在一起,向人们提供娱乐和信息,还辅导孩子们学习,我们为他们的伟大的工作感到骄傲。我们帮助开创了一个真正成为美国经济引擎的科技产业,并且这个产业也为全球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此我们也深感自豪。”

2001年11月1日,美国司法部和微软公司达成了一项临时性协议,宣布就“美国诉微软公司垄断案”双方进行庭外和解。至此,持续四年之久的微软垄断案终于画上句号。应该说,微软公司没有受到事实上的不良影口向,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的真诚态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的公报――《企业公民报告》

2006年2月22日,《小康》在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会新闻会上获悉,微软公司首次巨资赞助博鳌论坛,比尔・盖茨将出席4月举行的论坛会议。据微软(中国)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微软计划在海南投资7亿元人民币建立微软大厦作为微软的中国培训中心。

记者在会上意外地看到一份微软(中国)公司出版的2005财年《企业公

民报告》。微软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永正在致辞中提到,“在中国,微软的理念――您的潜力,我们的动力,贯穿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一理念是我们发展软件业的基础,也是我们公益事业的出发点。我们通过加强对合作伙伴的投资力度,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整体竞争力;设立微软中国技术中心和多家微软技术中心,提业合作的资源和平台;开展多种项目的人才培训,积极探索中国软件产业的人才培养之路;大力推进旨在缩小数字鸿沟的携手助学项目和潜力无限项目,为偏远地区的计算机教育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提供信息技术帮助。这一切都体现了长期以来我们实实在在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的努力。”

比尔・盖茨一直强调,“安全已经成为微软的首要任务,也是微软研发的重头戏。”他曾公开表示,微软将把其60多亿美元研发资金中的三分之一用于安全软件技术开发。《小康》获悉,到目前为止.微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对200多起反垃圾邮件和网络犯罪提讼,并在70多个国家协助进行网络犯罪调查。截止2005财年末,微软对超过1 35起有关利用互联网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案件提讼。计世资讯(CCVVResearch)的高级分析师曹开彬对此认为,“微软会成为信息安全整合的最有力推动者。此外,微软对于信息安全的最大的贡献在于及时相关信息,并及时公布解决方案。也就是说,最大的贡献在于微软的责任心。”

篇9

一、20__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措施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劳动保障队伍建设

今年以来,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一班人更加注重自身素质建设。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支部建设,党支部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勇于把自己置身于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下,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坚持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相结合,以理论指导业务,在学习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三是坚持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两手抓,严格按照省劳动保障系统提出的“十不准”行为规范要求自己,注重作风养成,树立工作的高标准。四是以点带面抓工作质量,各项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局领导身先士卒,积极开展争先创优,增强集体凝聚力,局机关内部关系和谐,思想作风优良,工作积极性高涨,单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发挥街道劳动保障平台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街道劳动保障工作事务所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面向社会的服务窗口,是贯彻落实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开展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的重要平台。我区14个街道办事处都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并已运行了三年。今年各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通过依靠街道、社区组织,利用社会资源,对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进行了日常管理和服务,积极推动了我区劳动保障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进程。

以促进就业为突破,推进和谐城区建设

认真贯彻党的 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开发了200个公益岗位,援助了200户零就业家庭,使这些零就业家庭实现一人就业。另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成功地举办了三期创业培训班、共培训91人,建立和进一步完善了创业培训工作机制,为学员提供了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创业就业指导服务,据统计,学员中71%,实现了自主创业,并且带动了其他人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奉行“无情下岗,有情操作”的理念,深入基层,大力开发就业岗位17003个,其中外地就业岗位5864个,本地就业岗位11139个,为3990人进行了求职登记,为下岗失业人员介绍岗位1944个。召开招聘会40场,为9387人次提供了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按规定发放《就业失业证》972本,《再就业优惠证》368本。

在区政府的安排部署下,与城区其他职能部门协调,为煤气化总公司停产期间的职工提供1300个公益岗位。安置岗位主要有:综合执法大队、街道市容监察大队、城区治安巡逻队、环卫道路监管员、园林绿化监管员等11个部门。

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为重点,加大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力度

我们始终把社会保险扩面摆在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位置,落实扩面措施,强化扩面手段。截止目前,社会养老保险扩面8460人,实际缴费人数占参保人数的90%,足额发放率达到100%。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540人,医疗基金征缴收入600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945人,失业保险基金征缴收入30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148人,工伤保险基金收入60万元。社保基金缴费达1600多万元。

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重点,切实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今年,结合省印发的《20__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要点》,认真开展日常巡视检查和举报专项检查,实行了“网格化”执法的新执法模式,把辖区用人单位全部纳入网格,实行分片包干,落实监管责任人,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制。在执法检查中,实行统一挂牌执法,坚持宣传

教育、服务指导与依法规范、严厉打击违法活动相结合,树立良好的文明执法形象。截止目前,在辖区内开展了三次以煤矿为主的大规模用工执法检查,共检查单位181户,涉及职工7329人,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2598份,。加大对企业拖欠工资的监察力度,严格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为劳动者依法讨回拖欠工资7万余元。得到劳动者的好评。把市政府办转交的案件全部妥善处理。至目前依法解决群众来访案件43件.劳动仲裁委员会坚持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目标,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结合我区劳动争议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防预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至目前,接待群众来信来访47起,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3起,结案21起,结案率在91%以上,其中:仲裁案件2件,以调解方式结案的17起,认定2件。通过仲裁为劳动者索还赔偿款134.3万元。在受理劳动争议案件中发挥调解作用,如处理“小窑头煤矿”、“西风井煤矿”工伤职工案件中,虽然这两起案件涉及伤残职工级别很高,赔付金额巨大,但是我们力争引导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调解劳动争议,这样既减少了双方对抗,又节约仲裁资源和诉讼资源,提高调解协议的效力。其次坚持“四优先”办案原则,即外地农民工优先、下岗失业人员优先、行动不便者优先、矛盾易激化者优先。执行仲裁援助制定,创建简易办案机制,简化办案程序,提高仲裁效能,实行简易案件30日结案,做到了快立案、快结案、重调查、促稳定。

按照国家、__省和市劳动保障部门全面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历史的问题的要求,结合城区的实际情况,为把此项工作做好,使努力争取到的500万元资金真正运用到实处,我们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给各企业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下发了《关于加快解决企业工资历史拖欠问题的通知》,将500万元资金全部分配到拖欠较多区属企业,并运用到拖欠工资的职工手中。

按照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为关闭煤矿的临时工办理了劳动合同的解除,按规定监督发放补偿金121万元,正在配合区政府做有关劳动保障方面的善后工作。

3、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加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法规培训学习。组织用人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__省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共培训800多人次,深入用人单位,发放宣传资料一万份以上,现场接待咨询1300多人次,利用《城区报》进行了《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的宣传,与城区工会共同举办了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共享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劳动合同法》政策宣传咨询活动。共发放宣传单30000余份,发放《__省农民工权益保护手册》1000册,农民工维权口袋书1000册。逐步提高了用人单位依法用工和劳动者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

。二、20__年总体工作任打算

篇10

1、部分费用支出未进入当期成本。一是当年购置的办公设施(办公家具、多功能显示屏等)、支付的安全防卫费(防弹玻璃、防盗门等)共计____万元,未纳入当年费用科目进行核算,而在联社科目往年计提的建房款中列支____万元,在联社账外储蓄存单账户中列支____万元。其中____万元冲销了1391垫支的家具款,____万元购置联社招待所家具,____万元预付联社招待所装饰款。(年月日我联社营业部在5321-低值易耗品摊嘶Я兄Ч喊旃闷芬慌?金额____万元,附件为开出的发票二张,通过社内往来转入存入活期储蓄存款,存款人名字为,储蓄存单号码为,于年月日支取,本息合计____万元,在营业部存入活期储蓄存款户,户名,账号为。年月日转存存款结息元,付利息所得税元,实际余额____万元。年月至年月共计支出笔,金额1____万元,至月日该账户现余____万元,检查结束时已责成我联社销户,并将余款纳社大账管理)。二是当年开支的费用未纳入当期损益核算。如联社机关年月日将开支的广告费____万元在2642管理部门统筹基金宣传费科目列支(联社规定将x%上划集中使用, x%由信用社据实列支)。又于当天用2642科目管理部门统筹基金冲减5321科目业务宣传费____万元。

2、费用计提不够准确

(1)呆账准备少核销、多计提。全辖年初余额____万元,当年应核销____万元,实际核销____万元,少核销____万元;年末各项风险资产余额为____万元,呆账准备金余额应达到____万元,实际余额为____万元,多计提呆账准备金____万元。

(2)效益奖计提有误。年账面利润____万元,调增项目:网络摊销费1____万元,计算机中心运行费____万元,多计提呆账准备金____万元,联社月底发放银团贷款____万元,计提呆账准备金____万元视同利润;调减项目:减免2x%营业税及附加税____万元,专项票据提应收利息____万元,少核销呆账____万元,实际计提效益奖基数为

____万元,扣除x%企业所得税____万元,我联社应提效益奖____万元([308.8-101.9)×30],实提____万元,少提____万元。

(3)职工教育经费多提____万元。

(4)职工养老保险金多提____万元。其原因是你联社计提基数全部是按当年工资总额计提。(联社理由是历年有红字多____万元)。

(5)职工住房公积金多提____万元。

(6)超比例冲销待核销应收利息____万元。年年末余额为____万元,当年冲销____万元,年末余额____万元,超比例冲销____万元。

3、限额费用有超标现象

(1)业务宣传费超支____万元。

(2)业务招待费超比例开支____万元。全辖共支____万元,从抽查的三个网点看,均有超支现象。

4、我联社年末现有递延资产余额____万元,主要是网络费____万元,补充养老保险____万元,房屋装修费____万元。装修费未按规定年限进行摊销,如信用社年房屋装修费____万元当年未摊销完。

5、部份资产已损失,金额____万元。一是委托及资产(负债)业务科目预计损失____万元。如信用社____万元是与农行未脱钩之前为农行的扶贫贷款,现已损失;二是调出调剂资金科目预计损失____万元,主要是与行社脱钩前调给农行贷给企业的贷款,现贷款已损失。三是存放同业款项科目预计损失____万元,主要是接受基金会资产,现债务落实困难,无法收回,金额____万元;信用社与农行在脱钩之前拆借给农行贷给企业的贷款____万元,现贷款已损失。

6、应收应付款项处理不及时

(1)1391其他应收款未及时清理和处置,金额____万元。一是该科目实际损失额达____万元,损失款项未进行处置;其中各社垫付历年诉讼____万元(联社营业部____万元、牌楼信用社____万元,分水信用社____万元),现基本无法收回,已损失;个信用社发生的经济案件损失____万元;两个信用社分别于年和9年违规操作存款业务和违规为企业承诺担保贷款导致被法院强制执行____万元。二是联社机关历年应下划的材料款____万元未在当年摊销进入损益。

(2)2621其他应付款处理不及时。全辖共有余额____万元。主要存在:一是联社机关养老金统筹账户红字金额____万元应逐年摊销未摊销,形成原因主要是历年提取的养老保险金不够支付退休职工的医药费和补差工资而形成。二是联社机关暂收年劳动分红税____万元未进行处置。三是信用社基金会并入的农行扶贫贷款有____万元未查明原因进行处置。(联社说明年终决算信用社未划上来,实际只欠____万元)。

7、有隐匿存款的现象。经查,我联社等个信用社在2621科目隐匿存款____万元。

(二)信贷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抵债资产管理不够规范。一是我联社抵债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存在着台账建立不规范。如联社资保科管理的抵债资产台账的要素不全,不能全面反映抵债资产处置进度。二是在接收、处置抵债资产时存在反映不真实的现象。主要表现:接收抵债资产列账时未

将利息列入抵债资产待变现利息,如接收有限公司只列____万元本金,而未将相应利息纳入抵债资产待变现利息;社未经审批在并社时调增____万元抵债资产。三是将抵债资产调入呆账,如信用社将公司抵债资产____万元从抵债资产中调入呆账,于年月日用央行专项票据置换。

2、投资业务风险较大,收回难度大。我联社截止年12月日共有债券投资笔____万元,经银监会检查确认,风险较大,收回困难。

3、贷款手续欠合规。本次对我联社营业部、信用社34笔大额贷款____万元进行了抽查,发现一些不合规的现象:

(1)借款人主体资格不合规。如联社营业部借款户重公司二分公司于年月日转贷____万元,该笔贷款由公司承贷,但贷款资料中没有总公司的借款授权书。

(2)贷款抵押物有不合规定的现象。一是抵押物折价偏高,如联社营业部年月日给公司贷款____万元,用货船作抵,其折价比例为x%,超过重信联[2003]212号文件之规定的x%;二是抵押物不符合规,如信用社借款户学校,于年月日借款____万元,用该校幼儿院教学楼作抵押。

(3)贷款约定不明确。一是贷款合同约定不明确,如借款户年月日与社签订____万元的贷款合同,当日发放____万元,后于年月又发放____万元,但合同中未约定贷款发放期限;二是贷款抵押物补充要素约定不明,如社借款户公司于年月日借款____万元,用作保,但未将的保险受益人变更为信用社。

(4)保证贷款有担保单位不符规定的现象。如营业部借款户公司年月日借款____万元,担保单位公司不具备AAA级资格。

(5)项目贷款不合规。如重庆公司注册资本____万元,先后贷款____万元,其中年月日贷款____万元,该户贷款无详实的项目贷款论证资料、用地规划许可证。

(6)按揭贷款操作不合规。如营业部办理按揭贷款____万元,未按规定对借款人进行

审查、设定担保金等。

(7)银团贷款借据要素不齐全,我联社营业部所有银团贷款笔亿元借据均不同程度存在缺少主任和信贷员印章的现象。

4、少数社贷款还未拆分完,形态反映不实。经我联社自查现在还有5个社发放贷款笔____万元(于年月日到期,该户共欠信用社贷款____万元),现还未拆分,因此未调整形态。其原因,一是现在正在诉讼中;二是如果调了会影响专项票据兑付。

三、建议

(一)严格按照市联社精神,进一步规范联社审贷会工作规则,加强贷款合规性、合法性的审查,提高决策质量,把贷款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二)加强信贷档案资料的管理,联社相关职能科室对全区信贷档案资料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凡是不符合要求的要严格按照市联社有关规定补充完善相关资料,按序专户保管,使全区信贷档案资料早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进一步深化“信用工程”创建工作,完善相关基础资料,加大农户小额贷款投放力度,切实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巩固农村阵地。

2017年征信自查报告书二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关于印发<安徽省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使用管理工作指引(暂行)>的通知》,为规范个人征信系统的正确使用,提高个人征信系统使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水平,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切实改进个人征信系统服务质量,现对本人在个人征信系统使用以来进行了自查,现对自查做以下汇报:

在使用个人征信系统时,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管理办法,遵循合规、审慎、保密、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原则,对自己的查询帐号严格保密,密码定期修改。 在查询过程中,按照审慎和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原则,对每一笔被查询者,由被查询者当面签订查询授权书,按照被查询者的授权的查询原因,进行授权内查询,做到无无权查询和越权查询。并且对每一笔查询结果,做到保密制度,切实维护被查询者的个人隐私。

对每一笔查询者,在查询之前,做好查询登记制度,登记被查询者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联系号码、查询原因进行详细登记,对每笔查询记录逐笔登记,并按季度对其登记簿进行装订保存。

现我社被查询者为借款人,对其符合发放贷款的被查询者,查询报告都做为贷款资料保存,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户,我社对其查询报告进行专夹保管,查询者对其信息绝不对外宣传,保证其查询信息不泄漏,影响个人信誉。

对其查询的个人征信,本着全面、客观、合理的原则对客户进行综合评价,征信信息仅供参考,不应简单以个人征信系统存在负面数据为由,正确使用个人征信系统。

对个人贷款户进行贷款后管理查询,严格按照主管授权制度,对每笔需要贷后检查的个人征信查询,按照先登记授权,后查询的原则办理查询业务。

2017年征信自查报告书三

今年征信管理工作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征信管理工作考核评比办法》为指导,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开展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个人征信工作考核标准

1、12月8日七台河市农村(城市)信用社非农户个人信贷数据已成功上报至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且能保证在今年年底继续录入上报存量信贷业务。此项考核应得8分;

2、我行的公积金账户信息已成功上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另外在与政府沟通方面制定了《七台河市征信体系建设

实施方案》,并得到了市委宣传部的认可,积极协调各征信职能部门,有利于推动我市诚信建设体系的早日实现。此项考核应得12分;

3、我行转发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人民银行3号令),要求各金融机构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查询内控制度、分级用户受权管理体系,并将有关制度在人行进行备案。此项考核应得2分;

4、在对个人征信系统查询中,我们要求各金融机构要落实好人民银行3号令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分级用户授权制度,在贷款合同或信用卡批准等材料中加入相关查询条款。此项考核应得2分;

5、目前辖区内还没有公民向征信管理部门提出过异议申请,在日常工作中,人民银行曾学习对各金融机构进行此类业务培训,要求信贷业务人员熟练掌握异议处理流程。此项考核应得3分;

6、在日常报表方面,我行一直注重上报材料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杜绝迟报、漏报现象发生。此项考核应得5分。

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考核标准

1、在贷款卡发放操作中,我们严格执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暂行)》有关要求,及时、准确录入借款人(担保人)基本信息及财务指标,所发放的贷款信息中不存在任何错误。在今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数据集中清理中,我们仅用了省行规定的一半时间就完成了1万余相关信息的补录工作,并参加省行数据清理工作。此项考核应得3分;

2、在接到哈中支《关于转发总行贷款卡发放核准行政许可有关要求的通知》后,我们即严格执行贷款卡发放行政审批制度,借款人先提供有关办卡材料经人行办公室法制办审核后,再转交业务部门受理,贷款卡申办流程已进行公示。此项考核应得3分;

3、我行在今年5月8日-6月末开展了贷款卡集中年审工作,并于7月中旬将有关情况形成报告上报哈中支。此项工作应得2分;

4、为了保证各金融机构所有企业信贷业务准确录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每月初我们都与金融机构核对信贷数据余额,如发现不一致,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正。此项考核应得3分;

5、为了保证企业信息机密,我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数据查询中界定查询范围,制定了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所有金融机构系统管理员、操作员信息都要在人行进行备案。此项考核应得3分;

6、科技科每日都对城市行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备份,并确保服务器与省域系统网络联接通畅,将数据及时上报省域系统中。此项考核应得3分;

7、在今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全面升级中,按照总行银行征信[2005]48号文件精神对城市行管理子系统、贷款卡管理子系统中的信息进行了集中修改补录。此项考核应得6分;

8、利用人行报表子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制做成饼形图,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强了贷款结构及信贷风险预警管理。此项考核应得2分;

三、征信宣传教育工作考核标准

1、在接到《关于下发全省征信教育方案的通知》(哈银发152号)文件后,我们即拟定了《七台河市征信管理工作方案》、《2005年征信管理工作考核制度落实情况》、《七台河市2005年征信宣传推广工作要点》等材料,并上报哈中支。此项考核应得2分;

2、为了扩大征信知识宣传,我行于6月18、19日组织金融机构开展了七台河市“金融征信杯”男子蓝球赛、8月17日结合助学贷款进行了中国人民银行七台河市中心支行扶贫助学捐款活动、9月21日在中行、农行、农村信用社开展了消费贷款、助学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项征信宣传活动。此项考核应得6分;

3、9月12日在市职业技术学校对在校学生开展了征信知识讲座,参加人员超过300人。此项考核应得3分;

4、10月15日我行开展了征信进社区活动,到七台河市桃北花园社区进行了征信知识宣传活动,并于10月25日由张桂云行长带队深入龙湖煤矿进行征信知识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的应用。此项考核应得2分;

5、为了配合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我行于11月4-11日开展了七台河市征信宣传周活动,对社会大众进行征信知识宣传、今年5-7月连续在七台河市公共频道黄金时段播放人总行征信宣传公益广告、6月15-18日在鸡西市麒麟山庄举办全市征信管理工作培训班,提高了参训人员的业务素质、我行撰写的调研文章《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黑龙江金融调研第三期发表、《我国企业与个人征信业发展模式问题研究》在人总行《金融研究报告》第35期发表、《我国目前信用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沈阳分行《金融研究报告》第4期发表。此项考核应得20分;

篇11

1.着力推进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重点推进300人以下中小型企业调解组织建设,年内实现90%以上全覆盖。贯彻落实《关于建立法企共建工作机制的意见》,指导各行业商会规范建立调解工作室。300人以上企业人民调解组织年内实现全部规范化建设。市规范化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力争年内规范化率达到90%以上,镇(街道、区)调处中心省级规范化达到90%以上。探索在教育系统建立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健全专家咨询员队伍,形成“专业性调解组织+专职调解员+专业化方法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格局。落实市《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公调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化和规范公调对接工作。

2.不断加强专职调解队伍建设。按照区、镇(街道、区)、村(社区)5:2:1及专业人民调解组织2-4名的要求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力争全区专职调解员配备达到调解员总数的20%以上。探索“两代表一委员”参与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员实行层级分类教育培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综合素质。发挥人民调解员协会的作用,争取把协会打造成“人民调解员之家”。加强对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的调研,继续实施人民调解个案补贴办法,调动调解员工作积极性。

3.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发挥全区社会矛盾纠纷网格化排查预警工作网络的作用,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预防。建立健全群体、复杂、突发矛盾纠纷的预警机制,落实重大矛盾纠纷报告制度。配合做好人民调解信息管理平台升级改造,将信息平台延伸到基层调解组织,实现调解信息化全覆盖。深入开展“三无村居(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无缝对接、整体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各类法律服务人员参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各级调解组织积极为党委政府的重大社会决策、重大工程项目提供矛盾纠纷风险评估和防范意见建议,将社会稳定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二、政府与社会并重,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覆盖

4.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抓好实体和网络两个平台,着力打造网上网下、立体覆盖的法律服务网络。按照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大力推进区、镇和涉农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推广建设村(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完善“一站式”法律服务机制,打造“半小时”法律服务圈。配合做好12348公共服务平台升级建设,将现有的12348法律援助专线升级为综合电话、网络、新媒体的数字化司法行政服务系统,实现“一个平台,多级应用”。

5.丰富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编制公共法律服务业务指引,组建刑事法律援助律师团和法律援助咨询解答团。加强政府和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全面推行“一村(社区)一顾问”机制,探索政府各部门、镇(街道、区)法律顾问建设。深入开展法律服务“四万工程”专项活动和“阳光法务”活动,组织引导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业等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群众延伸。进一步加强公证机构规范化建设,探索构建公证业务网上咨询受理系统,不断提升公证惠民、便民服务能力。

6.建立法律服务保障机制。逐步将公共法律服务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完善购买机制。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标准化试点工作,构建由通用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和服务提供标准3大子体系组成的法律援助服务标准体系,健全完善办案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加大法律援助经费保障力度,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补贴标准。贯彻落实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依托市政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涉及的公、检、法、司各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高效衔接,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办案效率。

三、监管与帮扶并重,推进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

7.加强社工队伍建设。以专职化为目标,指导和督促镇(街道)按照1:10和1:50配备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社会工作者。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执法、专职工作者及安置帮教社工队伍建设,重新登记并调整优化社会志愿者队伍,不断提高队伍素质、激发队伍活力。组织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安置帮教工作者以及志愿者培训,鼓励和支持其参加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切实提高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

8.完善信息技术应用。建立完善全区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库、人才专家库、个案矫正案例库。建设矫正信息化指挥中心,推广运用执法记录仪等信息技术设备,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工作成效。大力推动省厅社区矫正工作新信息平台以及市政法信息平台的运用,强化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在特殊人群信息交互上的无缝对接,探索电子腕带、矫务通等新型技防设备的应用,努力构建一体化技防体系,确保社区服刑人员在管在控。

9.健全重点预警机制。加强服刑在教人员基本信息核实工作,基本信息核实率达到99%以上,核实成功率达到98%以上。定期开展危险性评估工作,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抓好排查分析工作,防止脱漏管、“人机分离”或“人户分离”情况出现。协调有关部门,落实低保、救助等政策,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就业扶助,保障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及社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完成义务阶段教育。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分类管理和帮教机制,建立重点人员安全管控责任制,建立与公安、综治部门信息通报、联防联控机制,努力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10.强化社会帮扶教育。探索建立社区矫正协会和安置帮教协会,努力发挥村(社区)基层组织、公益性、慈善性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作用,促进社区服刑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社区矫正宣讲师数据库,探索开展菜单式集中教育矫正模式。发挥心理矫治志愿者队伍作用,深化心理矫正工作成效。探索感悟性教育手段,搭建情感性教育载体,设定情境性教育典型。鼓励和指导“两类人员”参与街道、社区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以积极的心态融入社区、回归社会。落实财政资金补贴企业机制,不断拓展企业吸纳“两类人员”就业。

11.探索创新特色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先进单位”创建和“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协同检察部门开展全区社区矫正执法和安全稳定专项执法检查活动。选择1-2个镇(街道)试点,探索循证矫正工作,进一步拓展社区矫正方法。落实必接必送和应急救助制度,确保重点帮教对象接回率100%,一般帮教对象接回率达到80%以上,切实发挥应急救助机制的作用。全面发挥区级过渡性安置基地“履正驿站”的作用,确保一镇(街道)一就业基地,重点镇(街道)有2个以上就业基地。

四、活动与载体并重,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全覆盖

12.普法工作突出重点。加大普法骨干培训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队伍的积极作用,积极组织联络员、讲师团、志愿者和大学生“村官”法制宣传员等“六五”普法队伍开展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积极组织“法律六进”活动,加强对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着重宣传与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宣传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增进民生幸福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13.法治文化突出品牌。深入贯彻省委办、省政府办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巩固年”活动。积极开展法治文化建设“一镇(街道)一品”活动,推动加快建设法治文化阵地,确保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的目标,形成全区法治文化建设的规模效应。组织开展第四批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申报工作,并择优推荐申报省级示范点。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各类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节庆纪念日和主题宣传日(周)期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探索利用网络、微博、微信、彩信、移动TV、户外显示屏、气象屏等新媒体、新载体开展法制宣传,拓展覆盖面、增强吸引力。结合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面向游客的法制宣传平台。

14.创建活动突出基层。组织开展第十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第八批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申报工作,力争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率达到30%,区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率达到100%。探索建立社会法治需求征询机制,推出真正适合公众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建立健全工作情况报送和通报制度,畅通工作交流和反馈渠道。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开展工作总结,发掘和培育先进典型,总结和推广“六五”普法工作中的先进做法和创新举措,不断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推进力度。

五、基层与群众并重,推进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全覆盖

15.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司法所政法专项编制和人员管理的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司法所政法专项编制人员“实名制”信息库。组织开展司法所长培训,提高司法所长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按照省厅“四个全覆盖”工作要求,修订实施司法所工作考核标准。组织司法所开展“一所一品牌”活动,积极争创省、市级优秀司法所。深入开展“庭所(队)共建”活动,实现司法所与法庭、公安派出所、交巡警中队间的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