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听力教学

听力教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20 21:55: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听力教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听力教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086-01

1 听的意义

1.1 是一种交际行为。听,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都是对声音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是一种最基本的交际行为。听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一定的信息内容,如听讲座、听电话、听天气预报等,它跟说话的方式没多大的关系。因此,应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以内容为中心的,而不是仅仅以说话方式为中心的听力材料和听力活动。

1.2 是一种心理过程。 听,表面上是一种被动消极的心理过程,其实不然,听,它是主动积极的,从外部传来的声音信息,首先要经过听力器官的感知、切取,然后再经过加工、筛选、整理,形成记忆,最后到信息的反馈。它是多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认知技巧的训练。

2 听力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教师对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简单的归纳为:建立一种系统,做好两种准备,优化三种环境,形成四种技巧。

2.1 建立一种系统。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没有一个专门的听力训练体系,听力活动仅限于以课本为中心的综合教学中。这种听力活动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辩和记忆,以理解语篇内容为目的的听的活动明显不足,听力的技巧训练也很不够。因此,应该建立一种专门的听力训练体系,这种专门的训练体系应当包括刚刚提及的以课本为中心的综合教学中的听力训练和专门以理解语篇内容,加强技巧训练的听力训练。

2.2 做好两种准备。做好两种准备是指做好选材和用材两种准备。(1)做好选材准备。小学生知识量少,分析判断能力不是很强,因此要选取一些他们可以理解的;要注意其多样性,让学生接触多种题材和体裁(如对话,书信等);也要让学生习惯各种呈现方式(如,听录音,面对讲话人,看录像等)。(2)做好用材准备。材料选好了还不算本事,关键还要懂得怎样科学地运用它们,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的使用价值。选取的材料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安排和设计:综合教学中听力练习应主要针对听辩能力的训练;专项听力练习应当针对各种听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对听力材料的整体理解。设计听力材料还必须合理的设计好题型,如,听――口答;听――笔答(填空、判断、选择、填图、连线搭配等);听――讨论――口答等。

2.3 优化三种环境。 优化三种环境包括:(1)优化所创设的情景,加强视、听结合(充分利用实物、动作、教具、声象等直观手段,以视助听)。(2)优化学生心理环境,先让学生阅读问题或听老师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握好时间,不宜让学生听得过于疲劳,这样效果不好;消除学生心中的情绪障碍。(3)优化课堂环境。优化课堂环境是指让学生独立完成听力任务,互不干扰,同时注意减少“威胁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2.4 形成四种技巧。形成四种技巧是指培养、形成学生四种听力技巧:(1)猜测。根据上下文,对不熟悉的内容或没听清的内容进行猜测。(2)抓大放小。抓住主要的内容大意,不要一味咬住小问题不放,从而因小而失大。(3)抓特定的细节,忽视无关细节,注意跟踪线索。(4)做快速记录。对于一些重要或易忘的内容,要迅速做好记录。

3 听力示例分析

3.1 综合教学中的听力训练。示例:呈现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教师掏出自己的笔,自问自答not;――T: Is this my pen? Yes, it is. It’s my pen. It’s mine. The pen is mine. Look, it is black. This black pen is mine. It’s my pen and I like it very much. You see ,(point to my own glasses and book) the glasses and the book are mine ,too. They are my glasses and book. 教师走到学生A处,指着他的笔说――T: Excuse me, is this your pen? (SA: Yes it is.) So it’s your pen. It’s yours. But, may I have a look? (SA: certainly.) Thank you very much! By the way,(point to the pupil’s ruler) is this your ruler, too? (SA: Yes it is.) (point to another one’s pencil-box) Is this yours, too? (SA: No, it’s not …教师帮助他回答 it’s not mine.) 面向全班,手持学生A的笔――T: Look, is this pen mine? (SS:No,it’s not…yours.) Right, it’s not mine,it’s his. The black one is mine,and the green one is his….OK,SA, will you take yours back and put mine on the table?

3.2 专门的听力训练。

示例1:训练‘猜测’技巧。

准备 T:Now, listen to the recorder carefully, I’ll stop it at anytime, and then guess what it will happen…

呈听: T:

A: Tom!

B: Yes, mum?

A: What are you doing?

B: I’m……(猜测此处所缺的内容)

A: Don’t watch TV, it’s time to go to school.

SS:(guess) I’m watching TV./ I’m watching the football match on TV I’m watching the basketball match on TV…

示例2:训练‘抓特定的细节,忽视无关细节’。

T:(放录音材料)Look, this is a picture of a school. It’s not black and not white, it’s yellow, blue and green. Is there a river beside the school? Yes. Are there any trees and flowers there? Yes, there are many. They are so beautiful(漂亮). And we can see some pupils, too.They are sitting near the river. They are looking at the fish in the river.

SS:(做以下的练习,对的打“T”,错的打“F”)

(1)This is a picture of a river.

篇2

听和说是英语教学中的两个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因此,听力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被得到高度重视。现代语言教育理论高度重视听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作用,听的教学受忽视和缺乏科学性的状况正在改变。一般说来,造成学生听力理解困难的因素很多,如生词、复杂的句子结构、内容熟悉度、语速、背景杂音和语音语调的变化等。

一、影响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

1、听力与词汇量。一般人总是认为,听得越多,听力理解能力越强。不容否认,多听确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一种积极手段,但听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在于听的次数多少,也不完全在于听的内容长短、难易如何,它是一个人英语知识的全面体现,而所有英语知识的基础便是词汇。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听力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从理论上说,词汇量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

2、听读相关性。不少人学习英语多年,但却不一定能听懂别人说英语,即使是非常简单的句子。然而,若把英语的书面材料给他们,即使有一些生词也能读懂或大致看懂。这种情况不仅在自学英语的人们中存在,在接受正规训练的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尽管学生的听力训练材料的难易度往往低于阅读材料,但就整体而言,学生的听力水平仍低于阅读水平。实质上,这种情况的产生与外语教学环境中听读心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有关。

在外语环境中,听读的心理活动过程与母语环境中的情况不同,其特点如下:⑴操母语者必须经过一个在大脑中叠加或重新建立新的语言系统的图示的过程,才能掌握外语。这个过程的顺序是:字母—词—句—篇章,与此同时,还要逐渐完成语音特征图式的建立(如音、音素、节奏、语流、语调等),因此,字符图式与语音特征图式的建立是同时的。⑵“读”的能力(即同时调用语音和字符图式辨认字符)在外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学习者主要是以字符为基本媒介开始学习外语的,因此,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听的能力。对于外语教学中的听读相关性,蔺长旺通过实验提出了以下结论:外语教学中的阅读理解率与听力理解率直接相关,其为正比例相关。

那么,怎样从理论上解释阅读训练与听力理解的这种关系呢?

首先,尽管阅读和听力两种训练形式不同,但他们都属于接受性和理解性的语言使用过程,二者有很大共性。从较低层次(音素、音素群、词和句)来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运用听觉感知知识,对语言材料进行解码和作出种种推断。其次,阅读对学习者来说是一种较大的语言输入来源,它不但增加了学习者接触语言的机会,丰富了学习者对使用英语民族的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在大量的阅读中拓宽其词汇量和背景知识量,这三点对听力理解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有意识地和潜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并接受新的知识,而量的积累势必产生语言习得中质的飞跃。由此,学习者的阅读量越大,质量越高,他的英语整体水平也越高,而听力能力正是一个人英语知识的全面体现。

3、听力与记忆。听并非是被动消极的,它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它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语言过程。另一方面,学习者理解过程中存在的负迁移也对听力产生很大干扰。当学习者用已知的语言事实去补足信息链上所缺的某些环节或用已知知识推理、分析、判断某些事物时,他总是受到某种思维定势的干扰——即用母语的某种约定俗成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它、理解它和判断它,因此,这种负迁移就自然地对记忆的产生、保留以及对语言信号的解码产生了障碍。

4、听力与语言功能操练。传统的教学中,听的活动一般包括在以句型或课文为中心的综合教学中,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信息的输入,即以语篇内容为目的的听的活动明显不足。

二、解决途径

通过对上述几对关系探究,以下几点在教学中值得注意:

1、建立旨在扩大听的输入和有针对性地训练听力技巧的听力教学体系。各种语言技能的掌握和提高是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对中国学生来说,阅读水平的提高对于带动包括听力在内的其它技能的提高,可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一开始就应重视在进行语言形式操练的同时,注重连续的语篇教学,并在材料的选择中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可理解性,体裁的广泛性、交际性和练习设置的科学性。

2、改变思维方式,讲究听力技巧,提高记忆的速度和效果。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地域的差异等多种因素,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思维方式必定有所区别,因此,了解必要的目标语国家的背景及文化知识,并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背景知识排除"负迁移"的干扰,必将提高记忆效果。

篇3

一、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听力反应及理解存在的困难

1.学生由于自己发音不准确,造成听力困难,辨别不清。有些学生由于一开始没有模仿正确的发音方法,自身发音不准确,与听力材料中的发音对不上号,辨别不清词意。或者没有掌握好语音、语调、单词发音在句中的变化,如连读、同化、弱化、不完全爆破等。这些都有碍于听力能力的提高。

2.受到母语的干扰,从而影响听力的反应速度。一些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习惯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言信息转化成一个情景,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理解程度和记忆效果,不能很好地进行思维。

3.听力习惯和心理因素的问题。听力主要目的就是要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 ,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若听到每个词与每个句子时就停下来思考,就会跟不上语速。同时,听力理解也是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易产生恐惧的心理,听力从而受到影响。

4.中西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学生课外阅读面窄,基本上对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缺乏理解,这就会影响听力,如姓名(Name)、打招呼(Greeting)、感谢话(Thanking)、告别(Farewell)等,中西方表达不尽相同。以“Name”为例,有一道听力题,要求学生听一个对话,然后写出对话者的Family name,而听力内容里面出现Jim Green,一些学生就把答案写成Jim,殊不知,恰好相反,这样就产生了错误。

5.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掌握也是影响听力的一大重要因素。词汇量较大的学生,其听音理解水平自然也就高;而词汇量少的学生,或多或少对录音内容存在对一些生词无法理解,这就会影响到听力。因此要时刻告诫学生,尽量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6、许多教师认为听了教学费时多,而收效不明显。因此,把教学重点放在课文、语法教学等方面,只有在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时统一播放录音,订正时如听不懂,就把听力原文给学生看,以阅读代替听力,缺乏听的经验,学生看得懂却听不懂。另一方面学生没有良好的听力状态。考试中难免紧张,心情烦躁,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会下降,记忆装置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从而导致学生总是感觉听力朗读速度快。

7、一些学生缺乏听力技巧,不能紧扣与试题有关内容,也不懂语句重读、节奏,连读以及语调等方面的朗读技巧知识,从而没听清或者没懂材料中的某一内容,或对所听到的某个单词苦思冥想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从而跟不上磁带节奏,直接影响到后面的解题。

二、英语常见听力教学策略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听的技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丰富知识,锻炼分析、推理能力的过程。因为听能的高低不仅仅与听的技巧及熟练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其它方面的语音能力、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思维能力都有密切关系,而教师听力教学策略的选择,更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听力学习品质。所谓听力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听力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操作模式和技巧。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1. 标题探索(title exploration)

该活动用于训练主题听力技巧。其教学步骤如下:

(1)根据听力材料拟定几个主题;

(2)介绍听的任务,使学生在听的时候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大意上;

(3)教师播放听力材料;

(4)学生根据听力材料选择适当的标题。

2. 概述选择(summary choice)

概述是文章主题的概括,可以在听之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听完后总结文章大意,可采用概述选择的方式,即,给学生提供几个关于文章概述的选项,组织学生根据所听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最能该文主题的句子。步骤与标题选择相同。只是选项不是标题,而是对文章大意的概述。

3. 复式听写(compound dictation)

复式听写是获取具体信息的教学策略。听之前,教师可将听力材料的焦点,材料的关键所在,或听力材料的技巧性部分挖掉,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这关键部分。

教学步骤如下:

(1)根据课堂教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听力材料的关键词或关键内容挖空。抽掉的可以是单词、短语或完整的句子;

(2)将挖空的材料分发给同学,交代听的任务;

(3)教师播放听力材料;

(4)学生在听的同时将缺少的部分补上;

(5)反馈。

4. 听与画(Listensing picture)

“听与画”。可用于描写性文章的听力。学生将所听到的描述用简单的图画表示出来。听与画活动可以由教师朗读,也可以由学生朗读。这种活动对学生写的能力要求不高,只要听懂即可,绘画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将大体的位置、情节等表达清楚即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难度适合学生的材料;

(2)教师播放录音,或读给学生听,或由学生读;

(3)学生在听的同时完成绘画;

(4)学生相互比较对照自己所画的图画。

篇4

在中国的课程教育中,英语一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而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听力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技能,它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一直是中国教师们所探索的问题。

一、影响听力教学的因素

(一)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在周围都是汉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必然有一定难度。有的学生在刚学习英语的时候就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从心理上产生了抵触情绪,在听力练习中很少积极参与,很多学生只是在教师的监督下被动应付,因此学习兴趣愈发低下,听力水平自然很难提高。此外,由于听力训练比较单调,加之学生在听力训练中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无法感受到听力训练中的乐趣,这也会影响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

(二)学生对英语听力不够重视,缺乏自信。

尽管现在大多数学生对听力有了足够的重视,但有的学生认为考试中主要考的是读写知识,听力所占比重较小,且缺乏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价值,所以他们认为只要把语法、写作等一些知识学好了也可以考高分,而且听力部分还可以进行主观猜测,说不定还能猜对几道题。这种对听力不重视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了听力水平,也使一些学生在听力教学中和测验中存有侥幸心理。

有的学生缺乏自信,常有自卑心理。在课堂上,尤其是在听力课堂上,教师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缺乏自信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常常紧张不安,焦急害怕,担心被老师提问,被同学笑话;考试时担心不及格,被老师批评,被家长责骂,心理压力极大,这种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的学生情绪不佳,很难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三)教师因素。

教师自身原因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会对英语听力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对听力教学非常重要,有的教师对文章的背景及相关知识不作进一步了解,对材料也只是了解表面化的东西,因此,在听之前不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那么学生也就不可能很好地了解听力材料。另外,现在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听―讲―听”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听一两遍材料,然后给出答案,进行讲解,最后再听一遍进行巩固。看起来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但这样却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只能被动学习。

(四)其它因素。

说话人的特征同样也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如:是独白、对话、还是几个人的讨论;文章的形式是故事、演讲、学术讨论、天气预报、新闻广播还是其它社交对话,等等。不仅如此,说话人的口音是经过裁剪加工制成的,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设备的质量问题、听力环境等客观因素都会对学生听力产生一定影响。

二、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听的兴趣,使学生在听力课堂上总是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中。以课堂气氛来说,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反之,沉闷乏味的课堂气氛则会抑制学生学习热情,降低学习兴趣,严重的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二)提高学生对英语听力的重视度,培养学生自信心。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听力的重要性,听力是日常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其次,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去激励他们,诱导他们,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有的学生语法基础扎实、语音语调好、词汇量大,对于这类学生,要鼓励他们课外听一些难度相对大些的材料,在课堂上可以让他们回答一些较难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而对那些听说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应提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在他们口头表达遇到困难而出现停顿时,给他们提示,引导他们继续讲下去,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以肯定的语气给他们鼓励,使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教师要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教学效果。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对听力材料要进行全面了解,这样在讲解时才能给学生提供材料的背景资料及相关信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和蔼可亲,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的回报,即由爱教师进而爱他所教的学科,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为了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更应以身作则,在听力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多讲英语,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授课时,应多给学生和蔼的微笑,多用幽默动听的语言组织听力教学,学生就会更加愉快地进行听力训练,从而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更乐意在听力课堂上表现自己。从另一方面来讲,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肯定了教师的教学,教师的自信心、责任感也得到增强。这样,师生配合默契,教学更能相得益彰。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视听结合。

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如电脑、电视等,选用一些生动有趣的英文电影光盘,如Family Album U.S.A,Friends等,每次上课给学生播放几个片段,让学生真正感受一下英美人士纯正的语音、语调。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和保持注意力,教师应当适当改变一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而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形式。如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比教材更为丰富的听力材料,如新闻、体育、演讲、电影、漫画、戏剧等,而且更具时代性、时尚性和趣味性,它保证了英语听力教学能跟上时代的动态发展。学生对他们这个时代的事件更有兴趣,从而产生对听力材料本身产生一种想听的内在欲望。集声音、图像为一体的录像教学能将视与听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活动;丰富的场景往往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优美的语音语调、丰富多彩的交际情景更是能激发学生学习、模仿的欲望。与录音教学相比,视听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避免了单调,对学生更具吸引力,更能提高学生对听力课的兴趣。

篇5

听力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水平的提高对学生英语素质的全面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听说读写”内在联系,明确教学要求,让学生重视听力教学;运用听说教学法,创设英语情景,培养学生的听力习惯;注重语言和文化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优化听力材料、优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听力技能;注重听力技巧训练,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等是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听力训练材料跟不上时代步伐

在高中英语听力训练中,除了以课文作为蓝本进行听力练习外,其余的听力材料一般都是教材的配套资料,对话多以讨论天气、借书、购物、问路等陈旧老套的内容为主,缺乏“鲜”味,很多学生在进行听力训练时,提不起兴趣,只是被动地“听”,机械地做题,影响了学生对听力训练的积极性与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

(二)局限于“听――做――对答案”三部曲

在日常的高中英语听力训练过程中,教师都会采用“听――做――对答案”的套路来开展教学,然而这一成不变的模式不仅会使得教学僵化,同时,也会使得教学过程没有侧重点地进行。每一次听力训练,应该是一个知识面拓展与技能提升的过程,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教师应该要灵活处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模式来开展课堂,使得听力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变,课堂氛围活跃。如果只局限于“听――做――对答案”这三部曲的教学程序,定然会导致听力教学课堂毫无生气。

(三)听力训练没有梯度

听力训练,应该是一个有计划、有梯度的锻炼过程,首先,应该是对个别单词的语音、语调、重音等基础的训练,然后再到不同的元音组合的音节进行分辨、疑问句、陈述句、反问句等语调的辨别,最后再一段一段听力材料地播放,整体把握听力内容。设置这样有梯度的听力训练才能使学生从易到难的进行梯度化的锻炼。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缺乏梯度训练的意识,全体学生集体统一地去听课文,一股脑地将全部内容硬塞给学生。这样的听力训练不但加大了学生听力训练的难度,同时,也会挫伤学生对听力训练的主动性,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二、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建议

(一)营造听力氛围

英语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来跟学生交流,语速不要快,让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多感触英语环境、感受到英语语言环境的刺激,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在有新内容要教授时,应在学生阅读到文字材料之前,先有一个听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先不看书,听课文内容后再回答一下简单的问题,然后再打开课本阅读,以达到听力培养的目的,以便让学生养成善于听的好习惯。如果有条件,也能在听的过程中,设立情景,使听力教学交际化、实用化。

(二)让学生扩大词汇量,强化语音教学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跟着录音读,体会英语的音、调、重读、弱读等。此外,“搜索记忆”也是力理解的关键。之前形成的知识体系与刚接受的英语知识相互作用,能帮助记忆里相关的一系列知识体系在头脑中便能形成概念。所以应让学生学会储备相关英语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备在听力的过程中随时进行提取和使用。

(三)精择听力材料

所选的听力材料应与教科书内容进行融合,内容要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材料选择先易后难,慢慢激发学生主动去听英语。比如,教师可在播放听力材料前向学生介绍材料内容的历史、地理信息,引起学生听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听力内容。此外,教师可利用便捷的网络资源,下载一些英文的影片和音乐供学生使用,迎合学生的爱好。让他们从欣赏影片和音乐中,学习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达到促进听力能力的效果。

(四)听写和听说结合

现今,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写”的功夫仍然是个短板,因此,在听力教学的时候,鼓励学生动动笔。首先,在听力训练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听写单词、词组、句子的题型;其次,在掌握一定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语速适中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全文听写;再次,当学生的语言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教师要适当补充一些与写作话题有关的听力材料,并指导学生把听力材料中的词汇运用到写作中去。另外听与说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想说,听领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听力训练外,教师还要创造条件,增加课外的训练机会。

三、注重语言和文化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

不同的民族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因文化的差异,往往会因一些理解和表达的不同,使交际者由于缺乏对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背景文化的了解而产生某些误会,甚至于“文化休克”。文化差异与语言差异之间存在着互为映照的关系。认识文化差异是分析语言的基础。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绝不仅仅是让其掌握正确的语法形式和一定的数量的词汇,还必须使他们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就词汇而言,学生可能了解词的意义,但由于不熟悉其文化背景而不能理解它的内涵,了解其外延则较为困难。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观念和生活经验的差异,在交往中常常存在理解上的障碍,所以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重两种文化上的差异的对比和学习,将会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的提高。

篇6

听力课是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专门的听力技能训练,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并力求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听能是英语五项功能(听、说、读、写、译)之一,是人们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听和读一样,是人们学习、吸收语言的重要途径。英国语言学家L.G.Alexander说过,听力学习占语言学习的90%以上。因此,听力无论是在语言学习方面,还是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方面都有重要的地位。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无法控制所听材料的语速、语言清晰度及说话人的语言表达特点,因此,要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一星期两节课)准确地理解并掌握说话人的意思是一项具有相当难度的学习任务。因为听的技能不仅与听的技巧及其熟练程度直接有关,而且与学生的其他方面的语言能力、文化知识背景及思维能力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笔者认为,制约学生听力成绩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从客观上说,学生是刚从中学升学上来的,中学的教材与大学英语专业所选用的教材有较大的差距。这主要包括一些语音、词汇、语法、语感因素,以及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的区别。在听力课上,所听材料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1) 口语里的简略形式比书面语里的简略形式用得更为普遍,例如you’re,they’ve 等。 2)非重读音节中元音的发音经常发生音变。大多数学生都晓得这些词的变音,如invite―invitation;telegraph―telegraphy等。学生往往忽视短词中类似的音变现象。3)非重读时少数最常用的单词实际上失去其重读时的发音。例如he,him,her和have(作助动词)仿佛[h]不发音。4)因为学生看的英语是词与词之间有间隔的,所以他们往往希望听别人一个词一个词地讲英语,也就是说在词与词之间有一个停顿。但实际上,口头英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就是意群之间不能分开说,单词一般总是一块儿说出来或连在一起的。这在听力方面,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另外,在词汇量上,中学毕业的学生,词汇量不会超过3000个,这也制约着学生的听力理解。同时,学生的语法水平和对语感语速的掌握也欠火候。

第二,在主观上,学生在上听力课时,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学习习惯散漫,不善于做好预习复习工作,影响听课效果。

因此,研究听力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成绩呢?

第一,要恰当选择材料和组织内容。英语专业学校普遍采用《听力入门》或《大学英语听力》作为听力课的教材,这两种教材都是大学教材,尤其是《听力入门》是大学外语专业的听力教材。材料所选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上好听力课,前几周的课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前二周应从容易听懂的材料入手。譬如那些有情景、内容又浅显易懂、生活气息浓、学生容易产生兴趣、以利于进一步引导的材料。每节听力课一般安排二部分难易程度不同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准备性练习,这些练习负有两重任务。A、进行专门的单项听力训练,如辨认容易混淆的音素、单词及句子结构,以及数字、时间、日期等训练。B、扫除当节课中理解性材料里的一些难点,包括难句预听、口头重复及听写训练等。第二部分为理解性练习,主要是语篇整体听力技能训练。第二部分内容一般给学生列出重点,包括单词、短语、基本句型和常用词句。

第二,备课时要认真了解所听内容的知识背景。教师备课,不仅是背课文内容,更要备背景知识、备重点难点、备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学生会提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想知道怎样的背景知识等),尤其是在背景知识的运用上,更要下一番苦功夫。众所周知,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交际工具,但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存在着差异。如果我们只了解课本中的词汇、语法结构,而忽视了这种语言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背景知识,则无法了解其所表达的真正涵义。因此,教师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对背景知识的适当讲解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第三,要注意听说结合。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是语言的最终目的。听力教学要避免采用落后的那一套方式――教师放录音,学生做练习,然后对答案。听力教学应做到听和说的有机结合。在听懂材料的基础上说,在说的基础上提高听的能力。听说结合,可以以教师提一个头,学生踊跃发言的形式;也可以结合所听材料,进行讨论(Discussion);甚至可以对学生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辩论(Debating)。总之,听说不应分离,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好,学生才能听好。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293-02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种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但这一直是教师和学生都头疼的问题。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相辅相成,重视和加强英语听力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在充分利用和开发英语课程资源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有许多因素影响学生的听力,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应用基础差,底子薄,从心理上对英语不感兴趣,更厌烦听力,因此在听听力时心态不端正,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听力效果不好,这样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到说、读、写等方面,造成英语水平下降。而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作为教师又应如何协助学生完成听力这一学习任务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作为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平时多积累。教师应尽量创设语言环境,用英语授课,烘托课堂气氛,使学生接触活的语言,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并指导学生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鼓励学生用英语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表达思想。为了给学生创建一个语言环境,可以开展英语角活动,组建英语课外小组和英语演播室,开展唱英语歌曲,讲故事,朗读,演讲比赛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语境中体会英语语言环境。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课余时间可适当搜集、筛选课外内容供学生训练听力之用。在选材上应选择内容浅显、趣味横生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资料。诸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象资料,多媒体光盘资料、网络资源、英文歌曲等。其中,影视节目和英文歌曲是较佳的选材,配合画面,更助于学生理解,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更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

教师要利用好时间和教材,以不同形式如:填空、选择、排序等让学生长期锻炼听力。另外应该教育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锻炼。听力能力的提高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行的,只有在不断的训练中,才可以提高听力,任何只想要学习技巧,而不做实地训练的想法都只是空想。听力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但是即使在很短的时间内不练习,听力也会下降,因此注定了听力是一个每天都需要练习的。要求学生将听和做题相结合,将精听和泛听相结合,加强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只有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听力的提高贵在坚持,告诉学生无论在何时,无论在做什么事,尤其在玩耍时可以放磁带,哪怕不专心听,在某一时刻也可能捕捉到某个单词,锻炼听力。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平时教给他们英语的发音规则,如:弱读、连读以及失去爆破等常识,为学生听好听力奠定基础。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个基本环节,他们之间相互统一,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搭配好学习时间,将四者共同提高,这样听力水平肯定会水涨船高。

教师要重视朗读。学生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单词听着很耳熟,但是就是一下子不能想到是哪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如果没有良好的辨音能力,就不能迅速地把听到的东西和词义联系起来。听力内容稍纵即逝,听力理解的速度不能像阅读理解的速度可以主动调节,而是必须跟上对话的速度。平时要求学生多大声朗读单词和课文以及各种英语材料,建立良好的读音与词义关系,进而对听力内容做出快速的反馈。

当然以上所说都是有关英语平时的积累,都是为英语测试做准备。英语考试都有听力测试内容,教师和学生都十分看中听力测试。作为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

(1)教师要告诉学生英语听力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知道听力测试在整个试卷中占相当大的分值,让学生在心理上重视英语听力。

篇8

笔者多年来尝试些具体可行、新颖动人的英语听力教学法,可分解为四方面。

一、活动前(pre-task)

教师首先引入任务。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的条件。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主题和要达到的目标,如通过新闻、图片、视频、多媒体、谈论个人经历等引人主题;或通过不同的手段解决任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如提供某些词语、词组、短语和句式,给学生时间思考、听录音或读课文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回忆起学过的词语,给他们时间组织将要表达的内容,有利于完成目标任务。

二、任务靶(task-cyde)

任务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可以结成对子或分成小组执行任务。这时。他们有机会用现有的知识表达思想,内容可以围绕与主题有关的课文或录音。第二阶段是策划阶段,就是为第三阶段做准备。学生可以草拟或预演第三阶段要说的话或要提供的书面内容。策划的重点是使第三阶段的汇报内容清楚、恰当、有条不紊。教师可以来回察看活动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老师提问题。第三阶段教师请一至二对/组同学汇报成果,其他学生可以补充遗漏的内容,然后由教师对汇报内容进行评议。

三、活动后(language focus)

活动后是语言点的教学训练阶段。语言点的教学分为二个阶段进行。即“分析”和“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探索语言奥秘,了解句法、固定搭配和掌握词汇,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操练语言难点。教师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丰富多彩且能引发任务的方案。教师除根据课文或阅读材料设计单词猜测、内容预测等任务外,还可以利用磁带、标识、杂志、广告、照片、地图、小品、挂图等引发任务。任务可以通过口头或通过笔头来完成。如“一边听录音一边画地图”,“一边听指令一边执行命令”,或进行“罗列型任务”:根据听到的内容,罗列有关事实,或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对文章脉络进行梳理。

篇9

现如今,随着国际之间的交流越发密切,对于一些非英语语种的国家来说,要想实现高效的沟通与交流,就必须建立在听懂对方话语的基础上。所以可以看出,在英语教学中,听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教师要注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刚刚处于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在接触英语时常常会产生出一定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就要积极利用学生这一阶段的好奇心,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出一个适宜学习的环境条件。尤其是学生能在听完问题后并完整地回答出来时,教师要及时进行鼓励与赞扬。在学生的答案存在问题时,教师也不能盲目地打断学生,在学生表述完成后,与学生一起分析存在错误的地方。然后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思路,这样就能在让学生学会英语时保持学习上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可以在每一堂课中预留出一定的时间,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与听力相关的材料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好奇心,还能产生听力的兴趣,并能正确理解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如教师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听力方式,让学生听取一些词汇与故事类的录音。或是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回答问题,比一比谁的反应速度快,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提高学习听力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听力的效果。

二、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文化背景,提升听力知识的相关经验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确相关的英语文化背景。这主要是由于文化对于语音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初中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注重掌握一定的英语文化背景。如学生在学习感恩节等内容时,教师要详细地为学生讲述相关的历史背景。另外在进行听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格外注重激活与学生听力内容有关系的知识经验。

三、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出适宜的环境条件

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中尽可能使用英语来开展教学互动,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这种与英语相关的特定环境下更好地理解英语,从而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同时这一教学环境也是学生能接受练习英语听力的机会。教师要想采用英语教学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备课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备学生与教材的教学方法,还要充分考虑到在课堂中所使用的用语。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对英语掌握的实际情况与教学任务的要求,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听英语,从自身的感官出发,来感受英语听力的魅力。在学生学习新内容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下所要讲述的内容中涉及的背景与情节,然后在让学生详细了解文章内容,这样让学生养成仔细听讲的习惯。而当教师在训练学生听力的过程中,也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直观形象,这样就能让英语听力的背景更加具有情景化与交际化,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免于受到母语的影响。

四、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理解能力

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技巧与水平,必须让学生分辨出声音的符号与节奏等,同时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详细地分析与重构信息,这样才会真正理解语言所代表的意义。所以说,学生理解英语听力的过程是语言学因素与心理学因素融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主动与积极的心理语言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课堂中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与心理,在听力的过程中要集中精神,明确听力中的内容,这样才能在选择最终答案的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其次是要学会怎样去掉不必要的干扰因素,找准听力中的要点,提高训练量。再次要具备对特定信息的掌握能力,这样才能找准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最后要能够熟练掌握好听力中的题型,并具备一定的解题技巧。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27-001

英语教学是一个多层面、复合型的教学过程。要想帮助学生学好英语,我们不可以将目光只是停留在单词、语法知识的教学上面。要切实从听说读写四个层面,以同样的侧重性进行教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英语听力课程长期没有得到师生应有的重视,造成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低下的后果。

语言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耳朵来学的东西。我们要明白:说出某种语言是一个有关听觉的问题。如果以学习某种学问的态度来学习语言,就不能真正地掌握它,因为它是一个纯粹的听觉系统的问题。

各国语言在说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音域频率。耳朵的结构使它不能接受其它外来语言的频率,所以耳朵对其他的语言是封闭起来的,不能听也就不会说,听觉系统就是这么回事。

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这一点,我们就学不了语言,更教不好语言。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听力即听的能力,指学生吸收和理解语言材料所载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主动性、隐性的技能。学生通过听大量新的语言材料,加深对所学语言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发展。

一、营造和谐氛围,扩大听的渠道

传统教学中听的活动一般局限在以句型、对话为中心的教学中,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信息的输入量明显不足。而平时做的听力技巧专项训练,多是测试性题目,目的性太强,做得多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倦、排斥,甚至反感,从而失去对听力的兴趣。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充分的、以理解内容为目的的语言输入是形成交际性听力,乃至决定整个语言学习成功的关键。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坚持尽可能地用英语教学,包括问候、课堂用语、评价、布置作业,并且也要求学生努力在课堂上尽可能说英语,不要担心学生做不好。事实证明,用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完全能听懂我们的指令、要求,甚至还能学会我们的一些用语。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他感到身处异域,而自己能应付自如地与人交流,从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课外,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利用一切机会用英语会话,鼓励收听、收看一些英语节目,以扩大知识面,提高听力水平。

二、创设情境,激发听的欲望

英语听力的培养宜视听结合,培养利用情境获取信息的能力。这里的视听结合是指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师的动作、表情、投影等直观手段来创设情境,模拟情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理解和强化刺激,加深记忆。而不是边看文字材料边听,因为这种视听结合会助长听觉对书面文字的依赖,也不符合听的真实性。

三、教授一定方法,提高听力水平

1.识别技能,即识别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知识的技能。例如能辨别出听力材料中多数单词的词义,组合成的词组意义;同单词在此处的具体义项;能听懂对话里一些明显的连读、典型句型等。

2.预测能力,即对将听材料的语句成分的预料和内容情节的期盼和估计,以及根据上下文对熟悉或者没听清部分进行猜测,也就是根据所听材料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的能力。

3.抓主干,即通过听关键词、语调等手段来抓内容大意。因为事实上我们也只需要知道其主题大意,而不需逐字逐句、一字不漏地全部接受,那也是不可能的。

四、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有科学依据的特殊英语听力训练方法

1.快速看、听、读的学习原则

右脑能够进行快速、大量的记忆。通过眼睛和耳朵尽可能快而多地获取信息,这样就能够促进右脑的活性化。速读和速听都是有效的手段。速听就是用平常2~4倍的速度来听。用这种方法来听英语故事或单词,能够让你在短时间内迅速记住大量信息。

快速视、听、读是一种三位一体的训练方法,即一边用眼睛快速地看教材,一边听以倍速播放的磁带,按照磁带播放的速度来看。这种方法能够提高脑神经细胞间的电流速度,所以信息的传递也会变快。这样,大脑的运转变快了,思考速度和记忆速度也都会变快。

右脑的意识速度是左脑的100万倍,所以用左脑读书一分钟能够看400~600字,而用右脑速读则能用一分钟看完一本书,甚至能够把书中的内容从第一个词到最后一句一模一样地写出来。

左脑的语言记忆是很容易忘却的,但是右脑的图像记忆能够让你过目不忘,并且以后随时能够想起那些图景。这是一种特殊的能力。

2.深层听觉(用无意识状态的大脑学习)原则

深层听觉(Deep Listening)是多摩大学校长格里高利·克拉克所主张的一种听的方法。

它的做法是:一边听着英语磁带,一边把听到的东西正确地写下来;把听了很多遍都听不懂的内容空在一边,等全部写完后再根据教材检查一下那些怎么也听不懂的地方,这样就能够提高英语的听力。人们英语学不好最主要是因为听力太差,“深层听觉”法能够提高听力。

篇11

1.1加强基础训练。我们所认为的氛围,也并不是越宽松越好,因为过于宽松的学习氛围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基础知识缺乏足够掌握而脱节,故任何学习氛围的营造都不应回避必要的基础训练。比如个别老师在进行听力教学时因担心学生听不懂而故意将语速减慢来将就学生,甚至逐词发音,笔者认为此种方法就长远来看对学生听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在长期接受遭到人为破坏语音与音调的英语听力教学后,久而久之学生可能会全然适应不了自然的英语语音与音调。基于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在加强对学生进行发音规则引导的同时,必须坚持以正常的语速对其进行听力训练。

1.2排除母语干扰。首先需要提醒的是,可嘱咐学生家长,在家里的时候,可在学生做其他事的时候,在其旁播放一些适合的英语录音,这也不是一定要让学生完全听懂其内容,我们要求的是只要有那么一两句甚至哪怕是几个单词可以听懂就足够。而最主要的还是在学校这块,英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内与课外尽量将所学到的英语短句用于日常与老师与同学的交流,教师方面,在注意课堂用语的同时还应采用尽可能多的英语组织教学,切忌时常在说完一段英语后,总担心学生听不懂而即刻将其翻译成中文,而且这样做也会让学生萌生依赖心里。只要如此持之以恒,小学英语教学也有望较好克服母语对听力能力提高的影响。

1.3长期语感培养。语感的培养应多向学生展示英语的节律性与通俗性,针对此方面,笔者认为,一些口头常用语、谚语以及俚语等是非常值得善加利用的,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这些语素不断渗透进来。比如“Timeismoney,Aneyeforaneye,atoothforatooth”等,诸如此类的英语谚语不仅容易加深记忆,而且还带有一定趣味,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谚语当中,其所包含的词汇几乎都是小学生以及掌握的,及时有极少数不认识,但也是容易猜到的,实则这不仅锻炼了其听力,更为其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英语词汇积累方式。

2培养英语兴趣,兴趣盎然地提升听力能力

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一种伴随着注意而引起的从事学习的积极倾向与感情状态,可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开展更加主动的学习,进而获得更加的学习效果,那么在小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如何培养其兴趣呢,笔者通常采用一下方法:

2.1情景兴趣培养法。交际性是英语会话的显著特点之一,而交际总是发生在一定情景当中的。因此,英语教师可充分利用此特点为学生创造一定情景,进而让其在情景中感觉到新奇性与趣味性。具体的情景创建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简单的场景布置即可,但尽可能以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与语言环境为原则,因为笔者相信,对一种外语整体的理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促进其乐意去听的动力,而且小学生也是非常善于语言模仿的。同时,在长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笔者认为,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内多内容也是非常容易做到情景再现的,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5“WhatDoesSheDo?”教学时,本课程需要学生学习的6个职业名次分别为“singer、writer、TVreporter、actor、actress和artist”,教师可以分别事先安排好6名同学分别扮演以上角色,同时借助一些简单的道具进行情景再现表现,比如再进行“singer”情景扮演时,教师可以先教会扮演学生“清嗓子”等一些“singer”特征性动作,然后用卷好的书本模拟话筒让其唱几句学过的英文歌曲,最后由教师向表演者提问“WhatDoesSheDo?”,学生回答“Iʹmasinger”。其整个环节的意思,大概绝大部分学生均能一目了然,而在这样的一个情景当中,“听”的部分也能更有效地与情景接轨。

2.2游戏兴趣培养法。诚然,听力的训练是以“听”为主的,但语言教学最重要的综合性原则也要求我们在进行听力训练之时,也必须与“说”进行有机结合。“听”是说的基础,而如果能做到“说”的很好,自然也会对“听”发挥反哺作用。而游戏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堂中适时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进而也可让学生在开展游戏“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更认真与更主动地接受“听”的熏陶。比如在教学“bike、bus、train、plane以及ship”等单词的教学时,我们在开课时便可将“猜一猜“游戏导入进来:“Christmasiscoming,FatherChristmashasmanygiftstous,Guess,whatarethey?”,在游戏中“gifts”的吸引下,学生的兴趣可被马上激活起来,之后可让学生适当猜一些,接着教师在将课前准备好的“bike,bus……”的玩具模型等“gifts”逐一亮出来,并一边用清晰的发音将其英文名称念与学生“听”。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导入课堂的游戏一定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需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游戏不会太难也不会过易,讲求练习“听”的实用性,而不仅仅是走过场或摆花架子。

2.3歌曲兴趣培养法。罗扎诺夫认为,音乐伴奏下的学生活动,人脑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记忆效果提高2.17~2.50倍。同时英语歌曲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和轻松欢快的节奏,对于激发学生对“听”的兴趣并分散难点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组织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复习理解,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实践证明通过“听”歌曲来导入新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往往深受小学生欢迎。比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歌曲《mydaysoftheweek》、《whatdoyouhaveforlunch?》、《wecanhelpourplanet》等歌曲均是与课文内容相配套的单词和句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它们来进行听力能力的培养。该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英语歌曲的选用需尽可能有导向性,以便在引导“听”的同时也能进入到新课教授的环节,切忌脱离教学目标而在课堂形式化地播放某些不是很贴切的歌曲。

3重视理解技巧,事半功倍地提升听力能力

在小学英语听力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对“听”的技能的掌握,是帮助学生更高效提升听力水平的可靠途径。此种技能的养成同时也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所谓“听力”即使“感知与理解”有声语言的一种能力,如果这中有声语言是我们所不非常熟知的语言,那么其“感知与理解”的过程势必会经历一个包括“估计、猜测、推断或想象”的进行性过程,因此是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逐渐掌握一定与之相关的某些技巧,只有这样,听力能力的提高效果也才会更有成效。

3.1培养学生识别连贯性语音表达的技能。正常的英语口语交流时,弱发音、连发音以及强调音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关于“说”的正常现象。就小学生而言,所接触最多的还是一些简单的词汇与简单句型,因此对上述情况通常较难适应,也时有发生听不出已学词汇的情况。因此要提高小学生对英语口语这些细节“听”的能力,则应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一定连读训练,比如采用一些比较典型的适合连读的句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句型“Whatdoyoudoontheweekend?”等,同时还要时常提醒学生经常需要弱读的虚词,比如“the、an、a”等。一旦学生对这些技巧有所掌握后,其在听的过程中自然就会少了很多困惑与阻碍。

3.2培养学生善于捕捉关键词信息的技能。关键词信息的捕捉可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更趋于正确化地处理嘴角所“听”到的信息,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以帮助其获得更强捕捉信息的能力。比如在开展听短文录音判断题目正确与否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可预先引导学生对题目句子进行初步会意一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听的时候更能将注意力更有针对性集中于某些关键环节。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适当帮助学生解析题意,对帮助其提高捕捉信息以加强听力能力是比较有效的,实则应比学生自我解析题意后的“听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