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11 03:43:1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积极心理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积极心理学

篇1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047-02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1]

二、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

1.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生产力大发展,人均GDP翻了几番,物质财富也极大丰富。但人们的幸福程度相对较低。这固然同社会上出现的诸如腐败、社会分配不公等社会负性事件有关,但也同国人缺乏幸福教育,缺乏正确的幸福认知、幸福体验和幸福能力或者采取不良的社会比较等不无关系。在我国,积极心理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结合中国的国情,积极宣传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并对有关的理论进行实证研究,从而使国人在心理上觉得更加幸福。这对振奋国人精神,提高国人生活质量,乃至社会稳定均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2.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存在的困难

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为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带来一定困难。东方集体主义取向下的研究主题在内涵和外延上与西方个人主义有很大不同。同时,一些积极心理学的英文单词,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确切的汉译。如笔者在读Seligman教授的《真实的快乐》时,就发现happiness一词,它既可译为快乐,也可译为幸福。而我们约定俗成的“幸福感”,是well-being的汉译,实际应该译为“良好的状态”。

3.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借鉴的方法

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教授提出的本土化研究的四个层次与方向,对于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①重新验证国外的重要发现;②研究中国人特有的与社会文化因素有关的行为特征;③修正或创立新的理论;④修正与设计出适合中国人特有的测量工具。[2]

四、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1.积极教育

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一个人的缺点也是一个人的优点,当一个缺点被改造时与之伴随的优点也消失了。要看教育者如何去认识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育就是要创建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等得以充分发挥,而不是给予过多的约束、控制,因为这样只会造就一批没有自己思想而盲目服从地接受者。另外,积极教育的目标是把所有人(而不是一小部分人)尽可能地建设到一个他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而这一理想状态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客观标准,而是依每个人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各自可能达到的动态的理想状态,不求一致,但求尽力。

2.积极心理治疗

Seligman(2002)在《积极心理治疗手册》中提到“积极心理治疗”主要是指积极心理学思想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运用,并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疗法。是一种反对过去,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治疗,提倡把注意力集中在增进和培养人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上。积极心理治疗吸收了东方佛教、道家和禅宗等思想,着眼于冲突、烦恼和苦恼的积极面,致力于加深自我认识,接纳自己,从而建立自我信任和安全的新生活模式。[3]

五、对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1.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

(1)从理论上来说,积极心理学最大的意义在于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的空档。心理学长期以来注重研究人类的消极一面,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给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研究的思维模式,促进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大和深化。

(2)从导向上来说,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和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学。传统心理学作出了许多相当有价值的研究,但它在导向上却出了问题,而积极心理学正弥补了这一不足。

(3)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批判了传统心理学把人喻为动物和机器,认为人要么有本能驱使要么由环境决定的消极、被动的人性观,继承和发展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高扬人性的积极性、建设性,从而使心理学回归其本来的意义。

2.积极心理学存在的不足

(1)由于积极心理学兴起不久,尽管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传统消极心理学中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和人本主义的人文关怀,但其最大的不足在于还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操作模式。

(2)研究领域有待拓展和深化。积极心理治疗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领域,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只涉及关于积极心理治疗的一些概括和笼统的理论,对于具体的操作和实证研究还有待更多的探索。[4]

(3)研究方法如何整合的问题以及如何发展积极心理学研究技术。心理学学科由于本身兴起历史的相对短暂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类心理的多变性,从它诞生就注定是一门内容丰富多彩、流派众多的学科。因而如何吸取已获得的成果来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4)目前积极心理学研究很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结果,因此建立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本土化研究还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 Sheldon KM, Laura K.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 Am Psycho, 2001, 56(3), 56~671

篇2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1-0023-04

近几年来,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与仅仅关注减少冒险与问题相反,部分学校开始尝试在青少年身上培育并增进一些能对他们的发展以及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长远的、积极的影响的品质。如在俄勒冈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百年老校以及其他美国的中小学校,教师以及父母都在关注合作的方式,以便为青少年提供一种积极的观点,指引他们走向安全与成功。这种新的发展趋势是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实施方式都进行了新的阐释,对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对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发展性的有利因素(Assets)框架

1998年以来,美国发生了几起严重的校园枪击事件,社会各界开始集中关注学校的暴力现象,并广泛探讨如何来终止这些可怕的悲剧,其中如何打造一个安全与成功的校园成为研究的关注点。为打造一个安全与成功的校园,在美国教育、心理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已经在探究一些关注青少年积极品质发展的模型。其中一个模型是由明尼苏达州的米尼亚波尼斯研究所――一个独立的、非赢利的、无派别的机构――研发的发展性的有利因素框架,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支持儿童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发展性的有利因素框架(见24页表)确定了40个儿童与青少年成为一个健康、负责任以及有爱心的个体所需要的关键因素。发展性的有利因素是“所有儿童与青少年走向成功所必需的积极‘建构模块’(如关系、经验、价值观、态度以及特性)。发展性指的是这些模块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利因素指的是这些模块是积极的、为青少年提供力量的。”

根据Starkman等人(1999年)的观点,40个发展性的有利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外部的与内部的。外部的有利因素关注青少年从他们生活当中的人与组织中获得积极经历,为青少年提供:(1)支持,(2)认同,(3)边界与期望,(4)建设性地利用时间。内部因素关注明智的判断、有责任的选择以及真诚的同情,分为:(1)喜欢学习,(2)积极的价值观,(3)社会能力,(4)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这些组群被认为是帮助青少年更加安全、实现自我认同以及成功的有利因素。

为了发展强有力的外部有利因素,青少年需要获得以下经历:

A.支持,是一种来自父母的爱及来自其他人(如朋友、邻居、教师等)的尊重与关心的形式。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一种能够提供积极的、支持性环境的家庭生活、社会联系及组织经历。

B.认同,是来自社区的尊重与认同。青少年需要有机会为他人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C.边界与期望,指的是告之对青少年的期望,以及他们的行动与行为是否在边界内或在边界外。

D.建设性利用时间,指的是通过创造性活动(如艺术与音乐)、体育活动(包括运动)、青少年活动项目、参与聚会、与家庭成员在一起的有效时间等为青少年提供的发展机会。

为了发展强有力的内部有利因素,青少年需要具备以下特征:

E.喜欢学习,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致力于自身提高与终身学习的理念。

F.积极的价值观,包括诸如诚实、真诚以及责任心等信念与性格特性。这些特性将有助于他们的性格的形成,并指引他们的人生选择。

G.社会能力,指的是对他人的态度与方式,将帮助青少年作出积极的选择,建立友谊,对他人显示容忍与尊重。

H.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对自我力量、目标与价值观的强烈感知,这种观念使得他们有别于他人。

研究发现,具有更多的有利因素除了能保护青少年免于消极的行为外,也增加了青少年形成积极的态度与行为的机会。那些具有最多有利因素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形成如助人及获得成功等积极的行为与品质,更有可能在学校里取得成功,价值更加多元,能够保持健康,并且不会过分自满。(Scales,Leffert,1999)

二、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在校内培育发展性的有利因素

基于发展性的有利因素对学生成长与发展所提供的强有力的、积极的影响,最近20年以来,美国中小学开始在学校管理以及学校心理学中运用多种策略来培育发展性的有利因素,通过建立并增进外部的与内部的有利因素,在学生身上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并帮助学生在学校中取得成功。

(一)增进并关注外部有利因素

目前,美国一些中小学已成功地在校园内运用一些策略增进外部有利因素的发展,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社会环境――一个增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并促进他们安全与成功的环境。

1.支持:支持的策略在于通过增进校园文化与氛围并提供培训或有组织的项目,提高父母或其他成人在学生教育活动中的参与性,使学生在学校里能体验到支持。

一是增进校园文化与氛围,确保学校文化与学校氛围对所有学生能产生积极的推动力,通过教师的行动让学生建立起在学校里的安全与成功的感觉。

二是父母及其他成人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体验到支持。最常见的参与形式是作为志愿者参与父母组织,诸如“父母―教师联合会”及有关的辅助协会。

三是提供父母训练课程或工作坊,使父母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支持。目前已开展的一个帮助父母预防子女步入困境的训练是“第二步父母项目”(The Second Step Parent Program),该项目是一个有效的发展社会技能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途径。

2.认同:认同的策略在于让青少年在参与社区或学校的活动中获得一种尊重、认可与价值感。

(1)让青少年感到社区成年人的支持、尊重及认可。通过社区成员向当地学校提供时间或资金资源,包括社区成员赞助球队或活动,并参与年轻人的项目(如运动、音乐会、球赛等),以及通过贡献社区成员的时间或才干支持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设施及教育性或创造性的项目,来展示他们对青少年的关心。

(2)让青少年相信他们是作为资源而不是作为资源的利用者。为增进青少年的价值感,美国中小学往往将青少年视为资源,让他们在学校及社区里被赋予有用的地位,或在重要活动中公开发言并承担一定的角色,允许并鼓励青少年在对于他们而言的重要的主题活动中扮演领导者及倡议人的角色。

目前,美国许多高中将学生承担一定的社区服务作为一个基本的毕业条件。许多大学在授予学位时也会考虑社区服务,甚至小学生也被鼓励做些事情或帮助他人。这些社区服务有助于青少年发展积极的价值观、坚强的性格以及超越自我的承诺。

3.边界与期望:边界与期望即父母与学校对青少年的行为有明确的边界,并且有高期望。

学校作为父母对青少年的行为设置界限,并且在青少年偏离界限时提供及时反馈的重要合作者,将为父母应对子女的行为偏差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学校会及时告之父母他们的子女在学校的成绩,给父母一个表扬子女成功的好机会。此外,美国中小学通过建立全校性的行为计划(如有效行为支持项目),并通过活动教学告之学生所期望的行为规范,通过明确的规则与结果建立边界。学校将对违反这些期望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公正的处理,同时对那些遵循这些期望并有助于建立安全、平静的学习环境的行为提供及时的、积极的反馈。

为提高学生对自身的期望,父母与学校将向学生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对青少年内在的美德和能力抱有高期望与信念。如在校内,通过“最棒小伙子运动”,通过横幅、生日卡、授予证书,甚至是校歌等形式向小伙子传递一种积极的信息:“我相信你”、“你能做好”,从而使得青少年努力做好。

4.创造性地利用时间:创造性地利用时间就是为青少年提供安全的、有创造性活动的社团,以帮助他们充实自己的时间,远离麻烦。同样,发展性的有利因素模型也会引导青少年在艺术、体育或服务团体中创造性地利用时间。

为向青少年提供个性化课程与校外的实践活动,美国学校与社区机构广泛合作,为培育青少年生活中的创造性与艺术性空间提供机会,在各种艺术活动中发展青少年的兴趣与潜能。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中小学开始为青少年提供放学后或暑期项目。这些项目既包括学术性的,也包括娱乐性的活动,如提高阅读能力小作家俱乐部、数学家俱乐部等。

外部的有利因素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必要的,但仅仅只是一部分――一个提供外部支持的部分,青少年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发展还应增进形成内心图式以及促进道德品性的内部有利因素的发展。

(二)建立并增进内部有利因素

内部的有利因素是指那些被视为“内在罗盘”的、能指引青少年作出明智的判断、负责任的选择以及对他人显示真诚的关心与关注的品性。这些品性可以分为:乐于学习、积极的价值观、社会能力和积极的自我概念。

1.乐于学习。为了使学生乐于学习,美国的学校往往会设置较高的但又可以达到的成绩期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学业支持,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对于那些努力取得成功的学生,学校将通过诸如课后家庭作业俱乐部、阅读发展项目以及年长学生或成人指导者等项目,创造一个“学业保障网”,为学生的成功提供保障。

2.积极的价值观。在一连串的校园枪击事件之后,美国中小学开始关注培育学生积极的价值观与良好的个性,一些学校发起“草根运动”来促进个性的发展。

在俄勒岗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中心小学,一个五年级的班级开始尝试领导全校性的性格运动。他们确定了36种常见的性格特征以及每一种性格的儿童用语,并制作英语与西班牙语的张贴画,挂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并且每天在校内的通讯网络中宣讲每周一个的性格单词及其确切含义。教师与学生讨论这些性格特征,以及怎样在学校里运用这些性格特征。同时,教师观察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如何运用性格特征,并且在学校每月的颁奖大会上通过向学生颁发奖状的方式来认可学生的性格表现。

3.社会能力。美国中小学非常关注学生以下几方面社会能力的发展:交往能力,文化能力,抵制技能以及和平解决冲突的能力。

一是通过班会或者晨会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班会或者晨会对于在班级内建立一种社区的感觉、对于在班级成员之间教授社会技能、对于解决班级成员间出现的问题、以及对于策划班级事件而言,是一种自然与有效的方式。

二是通过学校文化发展学生的文化能力。一些学校将他们的学校建筑以及场地建设成“无种族”、“无歧视”或者“无烦扰”的区域,通过一些如何在学校中对待不同背景学生的宣言或者标语的张贴与复述,最终被整合进学校文化之中。

三是通过抵制教育项目发展学生的抵制技能,即抵制消极同伴压力以及危险情境的能力。那些希望发展学生对消极影响抵制能力的学校通常会采用一个抵制教育项目,诸如DARE(药物滥用抵制教育)项目,帮助学生发展拒绝药物与暴力的知识与技能。

四是通过和平计划让学生学会和平冲突的解决技巧。在俄勒岗的斯普林菲尔德、科罗拉多等地学生自发开展了一个和平计划,在地方学校之间形成了一个和平同盟,通过网站向远近的学校传播和平的信息,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和平冲突的解决技巧。

4.积极的自我认同。积极的自我认同就是让青少年能将他们自己视为积极的个体――认为他们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扮演有用的角色。

学校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来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俄勒岗州斯普林菲尔德市中心学校持续进行的“棒小孩”运动,以许多方式并在许多场合提醒学生“他们是地球上最棒的小孩之一”。通过悬挂在高处的旗帜、校园通讯网内的宣讲以及与学生的坐谈,使这一观念得以增强。

三、评论与建议

研究已经证明:青少年经历更多发展性的有利因素,更有可能形成如助人及获得成功等积极的行为与品质;经历更少发展性的有利因素,则他们更有可能形成诸如酗酒、吸毒、及暴力等危险。发展性的有利因素能有效提高学业成就并提供一个更有可能取得好成绩的安全的与健康的环境,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一个强有力的、积极的影响,减少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率,并增进学生的心理复原力与积极的心理品质。

因此,在学校内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需要密切关注发展性的有利因素的培育,建立并增进外部与内部的有利因素。当然,要在校内培育发展性的有利因素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学校领导者、学校心理咨询师、学校心理学家以及家庭的共同参与,他们的领导地位以及专业知识与技能将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以及学校氛围产生积极的影响。

美国中小学对增进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成功的关注与实践,及其所折射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定位与实施方式的转型,对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定位上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功

美国中小学将心理健康视为学生学业与人生成功的基础与关键,并认为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够保证学生学业与人生的成功。因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上是以成功为导向的,更多地关注学生内在力量的增加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关注为学生的成功提供恰当的指引,确保每一位学生的成功。

与此相应,虽然我国教育部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但在具体实践中,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以问题导向为主的现象,较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少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以及对学生成功的指引。这种问题导向为主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服务对象与工作范围,并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我们认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在目标定位上突出对成功的关注:在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应更多关注学生的成功与幸福,并为他们的成功与幸福提供指引,从而让令人“敬而远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一种增进个体成功与幸福的工作。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方式上应更多关注“加法”策略

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引下,近几年来美国中小学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产生了一些变化:不仅仅关注心理问题的减少,而开始关注一些积极心理品质的增加。目前,在美国中小学,大多数的学校心理学家更多地是从事“加法”式的心理工作,即营造一种安全与成功的校园环境,帮助学生设计适合自身的发展计划,为学生的成功提供准备技能,促使每一位学生取得成功,而不是较多地关注心理问题的减少。

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方式上更多地倚重“减法”式的心理辅导,即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与干预,较多地关注心理问题的减少。“减法”式的心理辅导固然可以帮助部分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但由于过多地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减少,而忽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增加,其结果实际上是将大部分的学生排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之外,其效果也令人怀疑。

我们认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调整目标定位的同时,实现实施方式的转变:在关注面向部分学生的“减法”策略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面向全体学生的“加法”策略,也就是为全体学生的成功提供准备技能,为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提供最大的可能。

注释及参考文献:

[1]Hill M.Walker,Mark R.Shinn.Structuring School-

Based Interventions to Achieve Integrated Primary,Secondary,and Tertiary Prevention Goals for Safe and Effective Schools[A].Mark R.Shinn,Hill M.Walker,Gary Stoner.Interventions for Academic and Behavior Problems Ⅱ:Preventive and Remedial Approaches[C]. America:the National Assi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2006.1-21.

[2][3]Stan Paine and Cathy Kennedy Paine.Promoting Safety and Success in School by Developing Student’s Stengths[A]. Mark R.Shinn, Hill M.Walker, Gary Stoner .Interventions for Academic and Behavior ProblemsⅡ:Preventive and Remedial Approaches[C]. America:the National Assi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2006.89-112.

[4][5] [6]Stan Paine and Cathy Kennedy Paine.Promoting Safety and Success in School by Developing Student’s Stengths[A].Mark R.Shinn,Hill M.Walker,Gary Stoner .Interventions for Academic and Behavior ProblemsⅡ:Preventive and Remedial Approaches[C]. America:the National Assi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2006.89-112.

篇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力量;幸福感;积极心理治疗理论

1积极心理学理论简述

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MartinE.P.Seligman挑战行为主义,在狗的电击实验基础上提出习得无助理论。之后,受5岁女儿的启发,从习得无助转向习得乐观的研究,发现不仅无助可以习得,乐观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乐观研究推动了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理论和实践发展。1996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把建立积极心理学作为学会的一大任务,认为在关注个体心理疾病和痛苦的同时,心理学更应强调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的直接目的是找到人性积极方面的现象世界背后的规律。具体来讲,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积极的一面,致力于提高普通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个人、团体和社会的繁荣,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层面:首先,在主观层面上,研究各种积极情感体验的作用和其产生发展的机制,目的是促进人的积极体验,提高幸福感。其次,在个人层面上,研究爱、勇气、创新、理想等积极人格特质的作用及形成过程,其中重点探究个体产生积极行为的能力和潜力。最后,在群体层面上,既研究国家法律法规等积极的社会大系统,也研究家庭、学校等积极的小系统。例如,探究怎样建立民主制度,如何形成平等和谐的社区环境,又怎样为个体创建自由成长的良好社会资源和健康的家庭环境。在研究方法方面,积极心理学主要采用传统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些实证主义方法,如调查研究法、比较法、实验法、因素分析法等。但在方法的具体应用上,积极心理学的态度更宽容、更灵活,只要对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有用,不管是非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还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它都接受,如采用演绎推理研究人的“积极”的进化及发展,用文化解释学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2三种重要的积极品质

2.1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subjectwell-being,SWB)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根据自设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和身处社会状况评价的综合性指标之一,它包括人们常说的幸福、安宁和生活满意度等。主观幸福感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和整体性三个特点,包括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两种基本成分,以及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维度(孙虎林,2012)。目前,国外研究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描述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人口统计项目;第二阶段是探究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及其理论;第三阶段探索主要的研究方法。而我们国内21世纪以来也掀起一股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潮,尹华站等人(2012)通过对国内十年主观幸福感的文献研究分析发现: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数量持续增加,其研究内容也不断深化和贴近实践运用,主要内容包括介绍主观幸福感、编制测验、分析影响因素和应用实践等四个方面,研究重心逐渐由介绍转向影响因素分析和实践应用。

2.2性格优点

性格优点(CharacterStrengths)是指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而反映出来的一组积极人格特质。性格优点的测量一般采用量表,早先研究者有开发性格优点量表(VIA-IS)和青少年的性格优点量表(VIA-Youth)。由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无法使用这些自陈量表,后来研究者又提出一种新的方法,主试让父母先自由描述孩子的人格特点,再通过分析父母的描述内容来了解儿童的性格特点。Seligman和Peterson(2004,2005)在跨文化研究中,把24种性格优点归类为六种核心美德:智慧、勇气、人性、正义、节制和超越。此后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跨文化研究,发现在不同文化中性格优点存在普遍性,并且与优良表现、主观幸福感以及创伤后成长具有显著正相关。此外,个体性格优点的发展和表现也可能受遗传、年龄、性别以及个体的的影响(张宁,张雨青,2010)。但是目前关于性格优点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影响因素和关系的探讨,而对其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仍处在萌芽阶段,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揭示遗传所赋予个体的积极特质,并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样本的代表性,例如把测验、观察和访谈等方法结合使用。

2.3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的文献中。2004年Luthans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观点为框架,在分析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特点和区别后,提出了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积极心理资本”概念,使人们开始关注心理资本及其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总的来说,心理资本是指个体所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源,它包括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四个方面,这些成分都类似于状态的积极心理力量(仲理峰,2007)。心理资本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构成了个体所拥有的可以客观测量、投资开发和有效管理的人力资源(阎巍,2009),只是相对个人而言,心理资本表现得更为内隐。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心理资本,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发现,心理资本对领导和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等具有积极影响,对离职意向和旷工等具有消极影响。心理资本给组织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对于员工自己,应该通过参加拓展训练等活动,不断认识和提升自我,激发自我潜能,做自信、乐观、坚韧、勇于创新的人;对于领导者,应该从心理学角度拓宽管理视野,掌握帮助员工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引导员工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工作,激发团队活力,提升工作绩效;对于企业,需要拥有出色的企业精神、团队文化,培养拥有优秀心理资本的领导和员工。

3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可以说,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它因批判传统心理学强调消极病态心理而产生,其研究方法又积极接纳传统心理学中的实证方法。它体现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首先,心理学的功能在积极心理学中较传统心理学更为完善。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积极心理学强调对人性积极面和价值的研究,将研究范围从对病态人群的治疗拓展至对大多数健康的普通人心理的积极建设,从关注个人层面的良好发展拓宽至群体和社会团体的积极构建;在研究方法上,也更加宽容,整合了所有促进积极力量研究的方法。其次,积极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积极应用。在临床心理学领域,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进行临床心理干预称为“积极心理学疗法(Positivepsychotherapy,PPT)”。PPT能够有效改善抑郁障碍,提升幸福感,尤其是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效果更佳;相比普通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个体PPT对重度抑郁患者的症状消除有更多疗效,而团体PPT对轻中度抑郁患者有显著的效果。在教育领域,积极心理学被运用于户外教育和辅导心理学中,对挖掘学生潜能和提升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心理资本是积极心理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的最好的管理理念,是组织最强有力的竞争力。然而,积极心理学在其短暂的发展历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不够完整;

(2)表现出一定的话语权,即否认消极的价值和功能;

(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抽样主要集中在成人,缺少有说服力的纵向研究;

(4)和早期心理学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脱节;

(5)目前在中国本土化研究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4结语

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完善,更是一门新思潮的科学。尽管近几年对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研究越来越热,但完善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以及拓展和深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28(2):402—405.

[3]孙虎林.文科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情绪智力的关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137—138.

[4]尹华站,苏琴,黄希庭.国内十年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内容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5):100—105.

[5]张宁,张雨青.性格优点:创造美好生活的心理资本[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1161—1167.

[6]仲理峰.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82—487.

[7]阎巍.心理资本的界定与特点[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9):90—91.

篇4

积极心理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篇5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不难发现,这个心理学研究分支所关注的是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社会环境。研究结论认为积极情绪来源于个体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的认知,包括满足、幸福快乐的体验以及希望;积极的人格特质研究则以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适应性为前提,培养积极情绪体验是获得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佳方法;积极环境则包含了个体积极情绪体验中的那些刺激性因素,既包括主观的人际关系,也包括了客观的物质环境。

1.2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积极心理学倡导现在的企业应该是以相互欣赏、合作、充满活力为特征的,强调员工的自主管理和积极敬业,希望企业的成员处在信任、关爱、谦逊和积极的高水平状态中,组织人际关系以友好忠实、诚实、尊重和宽容为特点,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企业与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这是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最明显作用,也是积极心理学应用价值的表现形式。然而,企业管理是一个连续性的、相互作用的整体,一项管理行为或者管理模式的应用必然会带动企业管理整体的变革,应用于企业员工管理中的积极心理学,必然会带动企业管理的整体发展,从而使整个企业管理呈现出更加强大的管理效力。

2.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实践

2.1在员工激励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积极性理学研究的第一项重要内容,是关于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的来源以及保持形式,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使人的主观意识更加积极,更能够发挥自身的潜力,在企业管理中,员工的主观意识积极,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潜力,必然能够使企业运营得到全面的改善。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最能够使员工体验到积极情绪的,是员工激励工作。传统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是以工作报酬的形式来鼓励员工并以各种奖励式行为来对员工的积极工作行为进行强化;而积极心理学则重视员工需要的满足、目前的工作满意度以及对未来工作能够获得的报酬的希望。在这样的管理理论指导下,员工激励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应实现多种激励方式并存,实现激励机制的多样性与层次性。员工的需要与他们的年龄、个人生活实际有很大的相关性,企业应针对不同年龄层或者不同职位部门的员工选用不同的激励机制。在企业中可以采用物质激励、奖金激励、提成激励、职位晋升等多种激励方式,以员工投票的方式对激励方式进行选择;其次,对员工进行职业满意度管理,管理者应该实施个性化的员工沟通,通过心理量表测量和日常工作总结,了解员工的个性,分析最适合与员工进行有益交流、能够使交流的内容真正被员工认可的方式,例如,对内控型员工进行积极自我的鼓励,帮助外控型员工建立工作信心等;再次,为员工提供促进他们职业成熟度发展以及与职业规划发展相关的帮助,企业管理者可以收集全体员工的职业规划书,分析其中与职业报酬相关的内容如晋升、涨薪水、获得休假等,在员工的实际工作与其对自身的价值希望相符合的时候,给予他们所希望的报酬,使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情绪能够得以巩固。

2.2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心理品质的获得,并重视积极的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求企业上下拥有统一的价值观,试图通过共同的企业心理模式的建立来巩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并展示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这需要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够达成,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能够使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更加顺利。按照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企业文化是小部分员工的积极品质扩大到整个员工群体,进而成为企业心理特征的一个过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使员工的工作情绪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使企业环境对员工的情绪能够产生影响,许多企业领导者在进行事务处理的过程中倾向于主动调整自身的生理唤醒节奏,在处理危急事务时,保持语言的语调和语速,进行深呼吸,以免情绪化表现造成矛盾激化,这些都是通过个人情绪影响他人情绪的过程,不仅是企业领导个人积极人格发展的必须,也是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环境的必须;第二,重视企业环境的建设,照顾员工在工作中的细节需要,如设立单独的吸烟室和饮水机、美化办公室环境,不使员工在拥挤和潮湿、阴暗的环境中一些能够刺激负面情绪的情景出现,如此,员工的身心舒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种工作也能够更加理解和支持;第三,管理者应该拥有积极管理理念,以彼此信任和高社会支持感的员工团体建立为管理目标,这些特点能够导致较高的员工士气和工作幸福感,促进无障碍的多向交流氛围,也可增加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3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建设以及经营管理受到普遍重视,而与风险有关的管理被作为每个管理分项目中的管理要点而进行处理,例如,企业营销中的风险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流失风险应对等。对企业管理各项内容中的风险管理行为进行总结不难发现,企业管理各项内容中的风险形成是有一定共性的,风险通常来源于管理能力与需要处理的管理事务之间的不平衡,换言之,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应对困难的能力,使管理问题恶化,从而形成风险。实际上,企业风险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管理项目进行统一的管理,积极心理学研究为企业的系统性的风险管理提供相关的建议。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困境中发掘个体的自身力量,研究其走出困境的过程,能够发现其中有助于进行风险防御的积极品质,一旦能够加以有效利用,就能够达到较好的风险预防效果。这意味着,无论在企业管理的哪一个管理项目中,要进行风险管理就不能单纯地关注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而是要从管理工作实际出发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优势,将这些优势加以强化,使企业整体的风险防御能力提高。对于企业营销来说,加强营销工作人员的能力,努力扩大市场、掌握竞争对手的信息并进行客户分析,较之“堵漏”型的风险规避更能够保证企业营销的效果;而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讲,完整的管理制度以及富有责任心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降低财务管理风险;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的员工忠诚度管理,比“缴纳违约金”的聘任合同更能够留住员工。

3.对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企业管理的总结

3.1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难题

积极心理学从正面的角度看待企业管理,并非无限制地分析企业管理的缺点和漏洞,因而,更能够潜移默化地、从宏观的角度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一旦整个企业都在积极的状态下成长,即便是存在管理问题,也能够得以迅速解决。

3.2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

较之其他管理模式,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能够迅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积极心理学能够使企业员工整体都处于积极的状态,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其他的企业管理策略也能够有效地推行开来,企业的日常运营更科学有效,这实际上就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种表现。

3.3积极心理学的应用需要企业管理者自身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与企业管理中较为新颖的一种理论,与其说它是一种管理方法或者管理模式,不如称之为一种管理理念。在不同的企业中应用积极心理学进行管理,其具体方法是不一样的,管理者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解程度、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管理行为的能动力,都影响着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价值发挥,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以便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能真正推动企业管理活动的发展。

篇6

和疯人院的许多人的基础上,把人的颅骨划分为37个区域,并对每一个区域的特征与人心理的关系进行了分类,如,加尔认为头骨隆起的人具有扒手的人格特征。当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之后,心理学家们又在人格研究中出现了新的争论,主要是遗传论和学习论的争论。遗传论者—女一高尔敦(Galton)、格达德(Goddard)、推孟(Terman)等人认为:人格主要是遗传的,只不过这种遗传是以一种回归的方式出现,人们不易从现象中直接发现,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统计测量手段。他们拿出了许多的调查数据来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其中最典型的是“名人的后代更可能成为名人”的统计资料,高尔敦甚至还写了一本书来说明他的这种观点,书名就叫《遗传的天才》H(erdeitaryGenius)。现在看来,高尔敦的心理遗传理论虽然有失偏颇,但它的真实性也许也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荒唐。至少目前的许多事实(如利用家族图谱分析法、双生子比较法等获得的事实)己经能够证明人心理的很多方面都是来自于遗传,只不过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学习论者—如巴甫洛夫(Pavlov)、华生(watson)、斯金(skinner)等人(主要是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则认为:人格是由后天的学习而来,后天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发展状况,这-部分心理学家用了很多的实证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到目前为止,这种争论仍在人格心理学研究中继续着,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不过这种遗传论与学习论在今天己演化成为另外两种相对立的人格理论,一种是实体论(entitytheory),另一种是渐变论(inerementaltheory)。实体论(Mueller,&Dweck,1998)认为人格特性是固定不变的,它华本上不受人后天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一个人的努力程度、行为动机和特定的情景等。实体论者相信人格是由人格特质构成的,人格特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一个人的行为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特质的外显过程,人格特质和行为之间存在着简单的对应关系。因此,实体论相信一个人的行为具跨情景性、跨文化性和跨时间性,也就是说只要具有了某种人格特质,那么他不管在什么条件卜都会具有和这个特质相对应的行为。当然实体论也承认外界环境和情景的影响作用,但他们认为外界的环境和情景条件只是起着一种表层装饰作用,它只能影响人格特质活动的具体方式,而不能改变其所导致的行为的性质。因此,环境和情景条件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附加在心理系统上的随机千扰,受环境和情景条件干扰的行为也一定最终可以还原为个体所具有的潜在特质。在实体论者的心月中,人的行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低的可变性,心理学学家只要考察行为本身就能准确地把握到一个人的真实的人格特质。实体论的这种关于人格特质的不变性信念因其比较符合科学主义的精神而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的推崇,在许多人看来,心理学的根本日的就是要寻找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规律,并希望最好还能把这种规律还原到个休的生理机制上。和实体论相对的另一种人格理论是渐变论。渐变论者坚信人格是可塑的,在不同的情景条件一人的行为与人格是可以分离的。在这里渐变论主要有两个观点:首先,尽管人先天的神经构造对个体的人格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人格主要还是受一个人后天的努力、动机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格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同时又会随着这些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其次,人的许多行为尽管受到人格的影响,但也可能随环境或情景条件的变化而显示一定的意义变化,人格与行为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渐变论坚信个体人格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动态中的平衡,因此对人格的认识过程也应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有对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如需要、动机、认知、情绪等动态性的研究(尽可能多的了解对象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的心理过程与行为表现之的关系),才能真正准确把握或解释个体的人格。不过,渐变论者也经常使用人格特质这个心理学专业术语,但他们在使用这个术语时和实体论者有着明显的区别。渐变论者主要把特质当作是个体行为的一种社会性概括,也就是说,渐变论在使用特质这个词时更主要是突出其在一定时间、一定情景一F的社会意义,而实体论者则更强调特质的生物属性意义,强调其跨时间、跨情景的一致性。关于实体论和渐变论的心理模型的具体比较我们可以参阅下面的。 第二节积极心理学关于人格的基本观点

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是以反思和批判传统心理学关于人格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传统的人格心理学研究—不管是实质论还是渐变论,它们都存在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分强调了人格的独特性而忽视了人格的共同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世界土也似乎不存在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二是传统的人格心理学有着消极的特性,即过分关注了问题人格,从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到现在比较流行的特质人格理论,它们的最终归属点都无一例外地落实到了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上.

一、积极心理学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在个体水平上对人格进行了研究,从目前来看,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还不尽完善,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但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主张主要有以下三个突出的观点:

(一)提倡研究积极人格特质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最大的心愿是试图以少数荃本类型来对整个人类进行分类,这当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也是一个可作为的尝试,现代心理学流行的方法是通过特质纬度来对人格进行分类.所谓特质“是指个人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种内在倾向;不作严格区分,也可以将特质理解为性格特征。”(黄希庭,1991,p.672)也就是说,一种特质可以归结为一个人以相对长久和一贯的方式而表现出与别人的不同(有文化的差异),是个体的一种持久性的性格特征,它和具体的生活情景共同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认知和情感等。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或他人进行描述时,我们常会使用一些特定的形容词,如“好争斗的”、“聪明的”、“易激动的”、“少耐心的”、“谨慎的”等,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特质术语的使用过程。特质是从一个人具体的行为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特质作为原因而回到这个人的行为本身。如我们说某人是一个好争斗的人,但如果这个人在一次活动中无故地殴打了他人,我们不能说这是因为他有好争斗的特质使他这样争斗。积极心理学同样也采用特质纬度来对人格进行研究,在这方面,积极心理学秉承了它的一贯做法,主张人格研究不仅要研究问题人格和影响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更要致力于研究良好人格以及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是·种积极的人格理论.人格心理学中最著名的特质理论是“大五”人格理论,所谓“大五”是指形容人格的五大因素(关于到底是几大因素,目前心理学界还有争论,如艾森克认为只要三个因素就行了,而卡特尔则认为要有16个囚素等),这瓦人因素是从所有描写人格的形容词「!,运川囚素分析法而抽取出来的,它们分别是神经质(neuroti。ism)、外倾性(extraversion)、开放性(openness)、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尽责性(eonseientiousness)。这五个词本身都是川来描写人面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价值意义,是一种中性词,如神经质指人在面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是有勇气还是焦虑、是平静还是生气、是快乐还是消沉、是自我控制还是冲动等;外倾性指人在面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是好交际的还是自我封闭的、待人热情的还是冷淡的、是活跃的还是保守的等;开放性指人在面对审美、情感、价值观、行为等时是好幻想的还是墨守成规的;宜人性指人在面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是信任的还是怀疑的、乐于助人的还是不合作的;尽责性指人在而对外部事件时的表现是自我约束的还是放任的、是讲秩序还是混乱的、是精心计划还是一时冲动等。所以从“大五”人格特质理论的本质来看,人格心理学相信在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最。一股力最是消极的—它代表压抑、侵犯、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自卑、怨恨、高傲、妄自尊大、自私和说谎等;另一股力量是积极的—它代表喜悦、快、福乐、和平、爱、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贞和幸福等。这两股力量谁都可能战胜谁,关键是看每一个个体自身到底在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在给哪一股力量创造更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在第只章中我们曾经把积极体验分为两种,一种是感官偷悦,主要由感觉器官的满足而带来的体验;另一种是心理享受,它是由于个体全身心地投入活动、并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

自我的积极力量时(大多数情况「伴随着取得某种实现或成就)而产生的一种体验。个体自我的积极力量具有性格类特征,它在促使人获得积极验的同时,也对人美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Peterson和Seli叨an(petesron&seli脚an,2001)曾做过一个积极)]量的行为分类评价(theValuesinAetionClassifieationofStrengths)系统,在这个系统里,良好品德(智慧、勇气等)是核心,而培养性格类积极力量则是确保个体能获得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具体见表5一1),表5一l中所列的24种性格类积极力量就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24种主要积极人格特质。如果一项性格类特征是积极人格特质(也就是性格类积极力量)的话,它一般要满足二个方面的标准:第一,“是特质类的、和幸福生活的实现相联系、满足道德价值、不会损害其它人的利益、受到公众社会的肯定、在社会角色中有较高的价值意义、可以被有杰出成就的人作为自己之所以成才的例证。(AlnaCarr,2004,p.51)”第二,除了以上这些标准之外,积极人格特质还有一条最重要的标准,即和每一条积极人格特质涵义相反的性格类力量不应同样具有的积极价值意义。如“灵活性”的反义词是“坚定性”,坚定性在社会生活中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灵活性就不属于积极人格特质。后来Peterson和Selimgan又把这两条标准细化为12个方面,它们分别是:普遍存在性(在不同文化中都存在)、满足感(有助于自我实现感、满意感、幸福感的产生)、道德性价值(有自己的社会价值意义)、不影响他人的成长(能被他从敬仰或崇敬)、对立面具有消极意义、特质类(具有相对稳定性)、可测量、独特性(和其它积极力量没有共同的地方)、个体性(和个体的生活相联系)、惊奇性(可成为年轻人或孩子学习的榜样)、选择性缺少(不是姆个人身上都能表现出来)、社会性(是社会行为或各种仪式要培养的目标)(Selimgna,etl,2005,p.411)。当然一个人要想获得良好的品德,并不是说就一定要具有一项美德所包含的全部积极人格特质,许多时候一个人只要具有其中的一项或二项也许就够了。同时这也少补不表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这24条积极人格特质,就·定能形成这6大美德。事实上,个体良好品德的最终形成还需要一定的保障条件,如教育、社会环境、家庭文化等。顺便说明一卜,表5一l中所列的6大美德被认为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生存价值意义的心理机制,它们己经具有了某些生物性特征。人格心理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过分关注了问题人格或人格的问题方面,这使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出现了一种不平衡:即一方面解决各种人格问题的技能、技巧日益成熟,而另一方而却对良好人格的形成或发展一无所知。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心理学必须研人内心所存在的积极力量,只有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如果人格心理学仅仅只是以帮助人们消除问题人格或人格中所存在的消极方面为中心,那么,即使当人所有的问题都被消除后,人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也不可能得到自然的增长,

这样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自我实现的人。当然积极心理学倡导研究积极人格并不意

味着人格心理学就是要忽视或放弃对人格问题的研究,它只不过是强调人格心理学要成为一

种平衡的人格心理学,要在既研究消除各种人格问题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研究助长良好人格

的积极方面。

(二)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各因素的交互作用

首先,积极心理学承认个体特定的生理机制会产生与它相应的行为模式,但这种生理机制对行为模式的影响既不是直接的,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更不是持久的。也就是说,“人不是按照由基因图谱规定的固定路径来发展自己的,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社会文化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CPaaarr&Cevrone,2003,p.62)如Magnusson在研究中发现,生理成熟较早的女孩子,其发育早期常常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行为,从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典型的生理因素所导致的结果.但对这一现象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后发现,这一现象其实并不完全是由先天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同一年龄组的女孩实际上生理成熟相差很大,这就意味着那些成熟早的女孩和其他同年龄的女孩有着完全不同的生理性和心理性的动机和需要(Mganusosn,1992,PP.119一138).这种动机和需要使得她们会去追求和同龄人比起来有明显不同的人际交往关系(这种人际交往关系主要是由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决定的),但社会却不考虑这个问题,仍然把她们和其他女孩一样对待,这就导致了她们可能会出现某些问题行为。也就是说,正是这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关系决定了她们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从而导致了她们的不良行为方式—问题行为。事实上,当这些女孩子在后期改变了她们早先的人际关系后,她们和其他一般孩子的行为也就没有什么差异了。Mganusson等人的这一研究说明生理机制既对人格产生着重大影响,但又不完全决定着人格的发展模式,人格应是生理机制、外在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共同影响的一个合金。其次,积极心理学认为外在的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生理机制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人的某些生理机制的功能、结构等。积极心理学的这一观点己被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所证实,Gott11eb(1998,P.79一802)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就发现,当人面临一个全新的行为方式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显示出相应的可塑性和变化性,期间人的荷尔蒙水平和细胞质均会发生·定的变化。而日.敏新的REP实验研究也表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条件「学习的个体,其同一种知识在大脑中的脑定位也可能不同,如北京师范大学舒华教授等人的研究就显示,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在学习英语时,他们的英语知识在大脑中的定位位置是不同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个体现有的生理机制既是生物体属性本身进化的结果,同时也是个体行为和社会环境起作用的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在人格研究中虽然也不忽视先天生理因素的影响,但更强调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在个体的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只者的交互作用中,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首先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活动,然后在一定的生理机制的作用「而内化为个体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人格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体内化其外在活动的结果,正如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htamJmaes,1842一1910)所说的,如果你播一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个性格;播下一个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而在外在的社会活动内化为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中,积极体验则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述请参阅本章后面部分的相关内容)。

转贴于 (三)强调人的能力及潜力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目前流行的人格心理学是在过分强调人的局限性而忽视了人的潜力的框架内进行的,在一些观点看来,人格由一些在不同生活情景中较少发生变化的先天遗传特质倾向所构成;另外一些观点则认为,即使环境影响能改变人己有生理机制的激活阑限,但人格总是由那些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结构和功能都不变的、主要由进化而形成的特定领域的机制所组成.”(叩arar&Cevrnoe,2003,.P62)其实,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毕因力量早已和人的某些行为功能相结合而成为了一种受主体控制的能力(或者是潜在能力)。因此,忽视了人的能力和人的潜力在个体人格建构过程中的作用也就是忽视了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或说是忽视了人的主体性)。积极心理学之所以强调人格是由人的内部生理机制、人的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自己的理论观点: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人格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时也应研究人的积极力量,也就是研究影响人积极人格的成长因素。因为,既然良好的行为和外部环境是积极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人在自己人格的建构过程中又具有主动性,那么我们就能通过发展人的良好的行为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来达到建构或改善个体的格。而要发展人的良好行为和建构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则又可以通过发展人的主动的积极行为能力,因为当个体具有了主动的积极行为能力之

后.他就可以对自己的心理体验、行为方式以及周围的环境有意识地施加一定的积极影响,从而影响自己的人格建构.这样,一个人的现实能力(包括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能力、制定日标的能力、实现目标的计划能力等所有涉及到行为形成的能力)就被纳入到了人格的建构之中,并且成为了影响人格的一个重要力量。不仅如此,这种交互作用的观点也使人的潜力也被纳入到了个体的人格建成构之中,因为潜力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和其它事物发生关联时就能被人意识到(也即上述三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就必定使个体的内在潜力得到表现),而个体的潜力一旦被意识到后,它就会表现出与现实能力同等的作用。正如Kagan在1998年时曾讲到,一块躺在湖底的大石头被人称为潜在的危险,但这一危险的意义并不是它本身固有的,也不是在它孤立时所能表现出来的,但当它在和其它具有社会意义的事物发生联系时,它就开始显示其危险的意义。因此人类在积极人格的建设过程中就不仅要关注人的外在能力,也要关注人的内在潜力。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眼中的人格心理学已不仅仅只是对个体的差异做出描述,或者利用其理论来对某些人的人格问题进行纠正,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对人格的分析来唤起心理学对积极力量的关注,并以这种积极力量来帮助所有人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也就是一种积极的人格观。

二、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的分类

积极心理学是以解释风格为标准来分类人格的,这种分类在心理学历史上还是第·次所谓解释风格就是指人们对发生于自己身上的事(也就是外在的刺激)的理由所做出的一种持续一贯性的解释方式。具体地说,就是不同的人喜欢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外在刺激事件的理由,而这种解释又是相对稳定的或持续一贯的。解释风格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塞里格曼提出的,它是从60年代的“习得性无助”这一概念发展而来的.

(一)习得性无助理论和归因控制点理论

前面第二章中我们曾提到塞里格曼在二十世纪60年代末的一次实验中发现了“习得性助”现象,在发现这一现象之后,塞里格曼随后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系列的“习得性无助”实验。他们先把一些狗一只只轮流拴在有电击的笼子里,让它们分别受到多次电击(让它们学会习得性无助)。然后,再把这些狗和其它几只没有受过先前电击的正常狗关进同·个笼子,装狗的笼子里有一只电灯不时打开,电灯亮后10秒钟给予一次电击。这样几次之后,笼子里所有的狗都形成了把灯光和电击联系在一起的条件反射。这时突然打开电灯,所有没有经过前面单独处理的狗在笼子里挤作·团,到处乱窜,它们很快跑到笼子的另·端而逃避电击。而所有经过前面单独处理过的狗则呆在原地,不知道做出任何努力去逃避。依据这个发现,塞里格曼对人类做出了大胆的假设,他认为许多人存在的诸如压抑等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也是具有了“习得性无助”—对现实有了一种无可奈何的信念,而不是他们真的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但这个理论一提出来就遭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师们的反对,他们用许多的生活事实和临实证明了这种推论的不可靠。在这种情况「,塞里格曼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寻找另一种更好的方式来解释人类的这种心理压抑,他们于是把“习得性无助”理论和罗推尔(Rotte)r的归因控制点理论相结合。罗推尔在上世纪50年代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既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又是一位实验主义心理学家。尽管总的来说他是一位行为主义者,但他长期的心理治疗实践经验却让他特别重视人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他发现,许多病人的生活态度通常是由、些关键性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而一旦形成了某种态度,这种态度则会泛化到他其它的一切行为上。罗推尔和他的研究生做’f一个实验,他拿出一些卡片,这些卡片上有正方形或圆形图案,但他只是把没有图案的一面呈现出,他让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些本科生猜测卡片上的图案到底是什么?他告诉这些本科生说这是一个超感觉实验,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用来掩盖实验的真正日的。当这些被试猜测之后,由实验者来说是对或错,也就是说不管被试猜测的真实状况如何,实验者才真正决定着被试的对或错。当他进行了一组10次之后(分别根据需要给被试以不同的强化,目的是让其中的有些人具有相信自己真的有某种超感觉的信念),他让被试自己估计他在后面的一组中会猜对几个,并说明理由。这时就出现了差异,有些学生会认为自己在后面会做得很差,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完全是凭运气猜中的;而另·此学生则认为自己下次会做得更好,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猜中是由于自己有超感方面的技巧,而且这种技巧会随着练习而更加熟练。在对这个实验进行分析整理的同时,罗推尔还发现他督导培训的一个名叫费里的心理治疗师有一个病人很有趣。这位病人是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他总是抱怨自己没有社交能力,但在费里的敦促一「,他参加了一个免费的校园舞会,在舞会上,这位病人和好几位女孩子跳了舞。可当费里事后跟他谈论这些时,他却说:“这完全是运气,这样的事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当罗推尔把以上两件事联系起来后,他一下子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想法,这种新想法就是我们今天社会心理学上所讲的“归因控制点理论”。归因控制点理论认为,人在血临·定的生活事件时时,要么把其原因归咎一J几外部川段,如运气、机遇、命运或者其它人的力量等,要么把其原因归咎于自己的内部力量,如智力勤奋或者其它一些个人的特征等.前一种人的归因控制点在外部,具有外部控制点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对外在事件无能为力;后一种人的归因控制点在内部,具有内部控制点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是生活的主人,自己能控制事件的发生或发展。依据这一思想,罗推尔还编制了一个归因控制点的测验量表,这个量表共有29条项目,每项题目都有2个不同的答案可供选择,我们选择其中的几条作一个说明。如:

2、()a人生不幸多是运气不好所致;

()b人生不幸多是人自己所犯错误的结果。

4、()a天长日久,人总会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尊敬:

()b很不幸的是一个人的价值经常会被埋没,不管你自己多么的努力。

11、()a成功是努力工作的必然结果,它与运气无关;

()b得到一份好工作主要取决于合适的时间与合适的地点。

25、()a我经常感到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无能为力;

()b我几乎不相信运气会在我的生活中起什么重要的作用。

在以上项目中,如果你选择2a、b4、1b1和25a时,你就是一个外部控制点的人,你就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或成功归因于运气、命运或其它人的力量,这些都不是个人自己所能控制的;反之,你就是一个内部控制点的人,人就倾向于会把自己的失败或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智力、勤奋或其它个人的特质,这些都是个人自己所能控制的。 (二)“乐观型解释风格”与“悲观型解释风格”

塞里格曼发现自己的“习得性无助”理论和归因控制点理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也就说,个体在不同的外界条件的作用’一F,会习得不同的归因控制点,个体的心理压抑等问题的出现更主要是由于习得了归因外部控制点。这一理论在土世纪七十年代未提出以后,受到了许多心理学研究(包括心理学调查和心理学实验)的确认。到了八十年代,塞里格曼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其理论进行了修改和扩展,他把修改和扩展后的理论命名为“解释风格”理论。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这一理论莫定了积极心理学人格理论的基础,同时它还直接导致了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技术的产生—认知疗法(通过归因的改变来改变一个人的解释风格)。塞里格曼认为,在面临失败和挫折时,所有人都会自我去寻找其原因。“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而且这种失败和挫折只限于此时此地: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把失败和挫折归咎于长期的或永久的原因、具有普遍性、是由自己内在原因引起的,并认为这种失败和挫折会影响到自己所做的其它事。而在面临成功和成就时,人们也会去自我寻找原因,但“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这时会认为成功和成就是自我的内在原因所致,而且是长期的,并会泛化到自己的其它活动中去;反之,“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因为外在的原因,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它只限于此情此景.因此,具有“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就容易形成压抑、焦虑等心理问题,随后的一些心理学家(Peterosnet!a.,2002)做了许多的调查研究,结果都证实了塞里格曼的这一观点.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塞里格曼的这些观点和他的积极心理学主张结合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不过,尽管赛里格曼是由习得性无助而提出其“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理论的,但有调查显示,有些孩子虽然生活在恶劣的消极环境下,但他们也会形成乐观型的解释风格。这说明个体所具有的解释风格不仅仅只是学习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受个体的一些先天因素的影响.Schulman、keiht和Selinglan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发现,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但同卵双生子解释风格之间的相关要远远大于异卵双生子,前者之间的相关最低为0.48,而后者之l’de的最低相关则为0(S。hulman,keith&Seligman,1993)。但这二情况也并不意味着人就有一种解释风格的丛因存在,事实上墓因也许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毕因很可能首先影响到一个人的外表长相或智力状况,而相貌和智力等因素则在一个人后天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也许才是真正影响·个人解释风格的直接因素。从人生活的实际来看,一个人解释风格的形成应该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丛因囚素之外,其它重要的影响因素有父母的教养方式、老师的教育风格、个体自身的生活经历、社会媒体等。父母的归因风格—尤其是母亲的归因风格和的归因风格有着一定的相关,但己有的研究表明,母亲的归因风格绝不是一个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而且在这方面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一部分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母亲的归因风格和其子女的归因风格有影响,如No1en一Hoeksema、ParsonS、Adler和Seli叨an等人的研究而另一部分的心理学家的研究则认为母亲的归因风格和其子女的归因风格没有影响,如Holloway、Hess、Kaslow、Turk和Ymaauehi等人的研究(Pet。r、on&St。en,。对于父亲的归因风格,一般认为它对孩子的归因风格基本没有影响,但这个结论有可能是不完全的,因为现在心理学尚没有就子女与父亲、子女与母亲的接触时间长度、谈话内容等方面的差异性做出进一步的研究。教师作为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引路人,他的教育态度、风格等对儿童解释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形响。如有研究农明,老师的教育方式一一特别是反馈方式对儿童的解释风格影响很大,老师经常性的表扬对儿童乐观型解释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即使是表扬,如果其针对儿童的不同方面,这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当儿童在面临困难或挫折时,那些经常被老师在智力纬度方面表扬的儿童要比那些经常被老师在努力纬度方面表扬的儿童更有可能表现出习得性无助的态度(Dweck,一999,p,78一79)。随着科学技术的越来越发展,社会媒体己日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早在上世纪的70年代,心理学家(Gerbner&Gross,一976)就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如果电视节目老是播放有关暴力事件的节日,而且不管这些事件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这都会引起儿童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情绪体验,这些情绪体验将严重影响儿童产生稳定的自信心。中国的媒体目前正出现一股不好的风气:热播涉案性暴力电视剧,许多电视台是一播再播。而月.制作人在这方面毫不吝尚自己的才华,大肆渲染夸张,想象出的细节比真实的细节更“真实”,以致一个涉案电视剧要连续播上好几天,有些甚至要连续播上几周的时问。同样些报刊杂志也热衷于刊登一些暴力案件的细节,记者们为了所谓的更全面的报导,常常从各个角度来全方位地展示案件的全过程,其中一些专业人士也参与到其中。要知道从解释风格的角度来看,展示暴力的过程比展示暴力的结果对社会造成的伤害更深刻,因为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观看人心理活动的暗示,甚至是一种“榜样”。个体自身的生活经历无疑是影响个体解释风格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参阅本章“积极人格形成的主要途径”方面的有关内容),其中尤以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所受到的心理创伤对其解释风格的影响最大。有人(Bunce、Laerne&Peetsrno,1995)曾以大学生为被试做过一个相关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和那些正常的大学生比,那些经历过重大心理创伤(如父母的死亡、被或家庭)的大学生的解释风格更具有悲观型的特点。对女性进行性暴力侵害一直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从人格发展的角度来看,犯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体伤害,它更主要的是一种心理伤害,如Gold(1986,pp.471并75)就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受到犯的女性在生活中更容易形成悲观型的解释风格。除了上述这些程度较大的心理创伤之外,其它一些程度较小的消极生活体验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解释风格,如父母的离婚、家长的长期责骂、老师长期的故意冷落等都会使对象形成悲观型解释风格。父母的教养方式、老师的教育风格和社会媒体等都是外在因素,而个体的先天生理因素和自身的生活经历等则是内在因素,那么这些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又是怎样被个体整合成为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呢?这一整合或转化过程的主要动力又是什么呢?对于这些问题,自我决定理论(se一-rdetemrination由eo砂,简称snT)进行了很好的回答。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和人的其它各方面的发展一样,人格的发展也需要某种动力,这种动力主要来自于个体的动机—内在动机和外部动机。我们都知道,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做出某种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特定目标的心理向或动力,而这种动力的荃础就是需要。从严格意义上说,自我决定理论是根据有机体元理论(。grnasimcimetahtocyr)的观点,利用传统的实证方法来研究人行为或活动过程中动机所起的作用。有机体元理论是在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墓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假设人类是一种天生就具有 积极倾向的生物(为了保持自己或所在种族的存在),具有将自我的生活和实践经验整合为一个整体并进而促进心理的成长和发展的心理功能。但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这一积极倾向并不是自动的,它需要外在社会条件的支持,外在社会条件既可能助长、也可能抑制这种倾向的成长和发展。这正如语言能力是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天生的倾向,但人的这种天生倾向如果没有外在条件的支持的话,它就不会得到任何的发展。有机体元理论比较注重研究人类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先天内部资源在人格发展和行为的自我调节中的作用.它常常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调查,特别是对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类的各种行为及心理进行广泛的调查,然后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和概括,并最终从有机体进化的角度来形成某种结论。从一定程度上说,有机体元理论既是一种心理学观点,也是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它在当代进化心理学研究中运用得比较多。如嫉妒在我们今天的社会被看作为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但有机体元理论认为,嫉妒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心理保护机制,这种机制最初是为了保持个体具有良好和稳定的伴侣关系,也即是为了保持伴侣的忠诚而形成的,因此,嫉妒是保持良好婚姻关系的原动力。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是强调人固有的发展倾向和先天的心理需要的重要性,它假定每个人都有争取自由和不受压制并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力量和能力的愿望,主张通过研究人心理需要的满足来说明各种动机在人格发展中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关注个体为什么会在某一时刻选择某些信息而不选择另外一些信息作为自己人格材料的一部分。在这方面,SDT理论首先研究了内在动机在个体积极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转贴于 一、内在动机

所谓内在动机,就是指活动的动机是出于活动者本人并且活动本身就能满足活动者的需要。狄赛(Dec)i和雷扬(Ryna)曾概括了内在动机的四个特征:没有任何明显的外在奖励、由个体自身的兴趣引起、满足个体内在心理需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由于个体的内在动机和其先天的需要和积极的倾向紧密联系,因此,人的内在动机就能反映出人本性中一些积极的潜力,如好问、好奇和好动等,这样,由内在动机支配的行为不仅容易成为个体人格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能增进主体的幸福感。有机体元理论认为,人固有的发展倾向和先天的心理需要是个体自我动机、人格整合以及促进这些积极心理加工过程的外在条件。一些心理学家在实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三种先天心理需要,它们分别是胜任的需要(hteneedsofreo娜etenee)、自主的需要(theneedsofrautonomy)和交往的需要(hteneedsofrerlatendes)s.这三种需要的满足既是个体内在动形成的荃础,也是自尊人格形成的直接动力,同时它更是建构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和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为了更好地说明和解释一些外在相关因素在个体内部动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狄赛(Deci)和雷扬(砌阴)在1955年提出了一个认知评价理论(co即itiveevaluationtheo叮)作为自我决定理论的亚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从认知的角度来说明外在的相关条件、人先天的内在需要满足程度与人内在动机之间的关系。认知评价理论主要涉及到人的两种最基本需要:胜任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这一理论认为,在某一个行为过程中,如果社会情景事件或外在行为方式(如反馈、交流和报酬等外在条件)能导致行为者产生胜任感,则这些情景事件就能增强个体在这一行为过程中的内在动机,因此,快乐的挑战、让人愉快的反馈等都被发现有助于增强人的内在动机。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的胜任感都有助于增强行为者的内在动机,只有那些和行为者内在的认知归因点相一致的胜任感才能真正增强行为者的内在动机。这也就是说,行为者一方面必须要有胜任的体验,但同时另一方面,行为者又必须从内心深处坚信这种胜任完全是因为自己个人的自主决定而不是由于其它外力的帮助或胁迫,这时候的胜任感才能增强行为者的内在动机。而反过来,如果胜任的体验被行为者归咎于外在的认知归因点时,则这种胜任的体验非但不会增强、反而会减弱行为者的内在动机。比如: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绩,如果他认为自己的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完全是由于他个人的能力所致,则他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机就会被进一步的增强;但如果他总认为自己的这些成绩主要是在家长的帮助下或在其它同学的帮助下才取得的,那么,这个学生的这种学习胜任感就会降低—至少不会增强—他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学习动机。由此可见,认知评价的全过程主要有二个子过程组成:首先,个体在行为上必须被认知评价为胜任,只有被认知评价为胜任的行为,才能增强行为者的内在动机;其次,个体的行为应被评价为是自主的(自己能够主宰的)而不是受控的,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受控的(受他人、外在事件的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如奖励等),那么即使这种行为是胜任的,它也不能增强行为者的内在行为动机。根据认知评价理论的这种特点,心理学家们在研究环境事件对人的内在动机的影响时,更多地从环境事件本身的特性来分析其对内在动机的影响,也即是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环境事件本身的特性上—是自主性还是受控性。一般说来,凡是在具体的外在物质奖励条下或在外界的威胁、期限限制或压力性评价条件下完成的行为,都有另外强加的行为目的,不论这些外在行为目的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它们都能促使行为者把自己的行为胜任归咎于外在认知归因点,因而,这些行为大多减弱了行为者的内在动机。与此相对的是,自由选择、给予充分的自主机会、对活动本身的兴趣等这些因素大多有利于增强行为者的内部动机,这些因素不仅仅使行为者体验到了自主的需要,而且它还能促使行为者把自己的行为胜任归咎于内在认知归因控制点。根据以上这一原理,一些心理学家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假设:如果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性支持条件(如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等),就能很好地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好奇心和接受挑战的愿望:而如果只给学生提供控制性支持条件(如严格规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等),则学生不但会失去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其学习的效率也不会高,尤其是在创造性和创新性方面的表现会更差。钊‘对这一‘假设,狄赛(Deei)、内扎莱克(Nezlek)、谢尔曼(sheimnan)、,di’扬(助an)、格洛尔尼克(Gornlikc)和犹它曼(Utmna)等许多心理学家都做了相应的4沂究,他们的研究结果最终都证实了这种假设(助na&Deci,2000)。尽管胜任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对个体的内在动机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且人们也通常认为,一个具有强烈内在动机的人,他会更偏爱独处的环境,更愿意单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但也有研究表明,交往的需要也对个体的内在动机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如美国研究幼儿依恋理论的心理学家波尔比(Bowbl,yJ.)在1979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幼儿在和其母亲的交往过程中会获得一种安全的心态,在这种安全的心态条件下,幼儿就会产生去探索外在世界的内在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往需要就促进了儿童探索环境的内在愿望。“对各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一旦他们感到安全,他们就会离开所依恋的人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但当遭到警告,感到焦虑、疲倦或者不情愿的时候,他们就有一种渴望亲近的愿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安全的丛础上探索构成了儿童和父母间典型的交往方式。只要父母在身边并月.能够对孩子的需要做反应,每一个健康的孩子都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去探索。’,B(。wbl,y1979,.P3)弗洛第等人(Fordietal.,1985)在一个相关的研究中也发现:如果母亲在早期幼儿的抚养中能给一予幼儿较多的自主性母爱支持,则幼儿不仅会具有安全的心态,而且其行为方式也会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和拓性,表现出更多的内在行为动机倾向。所谓自主性母爱支持是指母亲对幼儿的爱是根据幼儿的实际状况而确定,幼儿在具体的生活过程中可以任意有自己的行为自由,母亲只是对幼儿的自主行为给予母爱支持。这种母爱不是刻板性的和固定模式的,更不是用某种爱的方式来诱导或限制幼儿的行为。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sron)等人的实验研究发现,当一个幼儿在做着自己很喜欢的活动时,这时候如果一个故意用非友好方式和该幼儿进行交流的陌生人出现在旁时,则该幼儿的内在动机就立即会呈现显著下降。许多教师(包括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哪些内在学机较低的学生总是会把教师与他们的交往方式作为一项重要的抱怨内容,如这些学生经常会抱怨教师对待他们太冷淡或不关心等。也许以上的这些研究并不足以说明交往需要能像胜任需要和自主需要那样直接导致个体内在动机的形成,但这些研究至少可以说明一点:那就交往本身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态,而不同的心态则能助长或削弱个体己有在内在动机,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良好的交往关系会给内在动机的形成提供必要的背景支持。安全而宁静的心态条件下人的内在动机会得到增强,人在这种心态条件「也会产生更多、更大的幸福感;反之,紧张而恼人的心态条件则能降低人的内在动机,并能使人产生孤独感和烦躁感。

二、外在动机

尽管内在动机在积极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是积极人格形成的唯一动力源,人在做出某种自我决定时,他还经常受到另外一种形式的动机的影响,这就是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指由活动的外在因素或追求活动之外的某种日标所引起的动机,这种动机在成年人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这是因为当个体成年以后,他的许多行为都是迫于外在的社会压力和社会责任感。许多人常把内在动机行为和外在动机行为完全对立起来,把前者看作是自主性行为,把后者看作是非自主性行为。其实不然,外在动机性行为有时也能表现出明显的自主性。如:一个孩子在理解了他现在的学习和他将来的工作的意义后,他的学习就可能是自主性的,这种学习行为在表现形式上几乎和内在动机行为没有任何区别。为了具体地说明不同的外在动机行为的性质特点,狄赛(Deci)和雷扬(Ryna)在sDT理论框架内提出了一个sTD的子理论—有机整合理论(Ryna&Dec,2000)。有机整合理论根据自我在外在动机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或说是调节风格的不同)而把外在动机行为分成了四种:外部调节行为、内摄调节行为、认同调节行为、整合调节行为(具体参见附图5一1)。在这些外在动机行为中,自我投入得越多,行为的自主性就越高。有机整合理论还特别引入了两个重要概念—内化和整合来具体说明自我在这些行为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内化是指个体接受了某种外在价值观或某种外在调节意义,整合是指个体己把某种外部价值观或某种外在调节的意义转化为了个体自我的一部分,它有时也常被称为同化。外在调节是第一种外在动机行为,这是一种明显缺乏自主性特征的行为。它和内在动机行为完全相对立,其归因认知点在外部。个体的外在调节行为完全是为了满足外在需要和外在奖励,受外在压力和外部因素的严格控制和调节.如: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主要就是属于此类。

篇7

[分类号]G252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世界著名作家博尔赫斯如是说。可见人们对图书馆期望之高,因为天堂可以理解为幸福的代名词。图书馆是这样的地方吗?图书馆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幸福是什么?

1 积极心理学概述

1.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幸福是一种主观精神层面的情绪体验――一种称心如意的主观体验,这是积极心理学给幸福下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幸福的科学。它通过定量定性的研究幸福、快乐、满意等人类一切积极情绪体验产生的生理机制及人类积极品质和社会制度的形成过程,来探索人类获得幸福的途径,最终目的是帮助所有人最大限度地获得幸福。

在20世纪,许多心理学家发现传统心理学研究中忽视了对个人的积极品质的研究,其研究的焦点过分地集中于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故而被称为消极心理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探索人的积极层面。继之大量的研究发现,对幸福、发展、快乐的追求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发展人性的优点比修复疾病更有价值。为了区别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把这门学科命名为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

1.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并着力研究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积极方面,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了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了幸福、福乐(flow)和身体愉悦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则主要研究了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②主张心理学研究积极人格。人格研究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积极心理学重点研究人格中所包含的积极方面和积极特质,并对它们的形成过程作了具体的实证研究。③主张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提出这些系统的建立都要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虽然积极心理学的历史极其短暂,但科学家却在该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开始被应用到管理、教育、临床医疗等多个领域,而且效果显著,潜力巨大。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欣喜地发现积极心理学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2 积极心理学与图书馆心理学

图书馆有自己的心理学,众所周知的是读者心理学。读者心理学作为图书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80年代成为研究热点,90年代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但至今没有重大突破,已处在边缘化的状态。笔者认为读者心理学的发展之所以停顿,原因有三:①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图书馆硬件及图书馆技术的建设上,对人的作用重视不够,因而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心理学便自然得不到应有的关注;②读者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被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较少,致使人们觉得用处不大,所以渐渐被淡忘,这是宣传问题;③从事读者心理学研究的人员数量太少,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更是有限,使得读者心理学的研究不够深入,较难取得重大突破。另外,近年来人们的目光转向了对图书馆员心理的研究,即分析馆员心理现象、阐明其心理特征、心理活动、心理发展对图书馆工作的依存关系,引导馆员在心理上与图书馆工作在更高层次上的相互协调。然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零碎分散,尚未形成体系,但在图书馆领域,读者心理学却因此扩展成为了图书馆心理学。

2.1 图书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进展

图书馆心理学是研究图书馆文献资料交流中人们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包括:读者阅读需求心理的研究、馆员的心理对策研究、领导者心理研究和图书馆环境与心理研究4个方面。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馆员的心理与图书馆环境心理两个方向上,特别是图书馆员心理研究方面,近期取得了重要进展,代表性的成果是南开大学徐建华教授的“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研究”。这是近年来图书馆界第一次从实证角度,运用心理测量手段,大样本量地探究图书馆员主观生活质量,测算我国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的尝试,得出了一系列极具说服力的调查结论,科学而准确的描画出当代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心理状态。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图书馆心理学里程碑性的研究成果,它使图书馆心理学摆脱了纯感性推导的初级阶段,对图书馆心理学今后的研究方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2积极心理学对图书馆心理学的启示

图书馆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急待发展与壮大。而积极心理学作为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力量,既反映着时代的要求,又代表着心理学发展的方向,通过研究与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主要观点,图书馆心理学可以从中获得以下启示:

・图书馆心理学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的观点,相信每一个人天生便具有许多优秀品质。着力研究每一个图书馆员和读者所具有的积极方面。

・图书馆心理学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强调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或是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来使自己获得积极意义的观点,因为积极的理解能充分调动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会更有助于问题本身的解决。

・图书馆心理学应加强对传统经典心理学的研究和吸收,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深度,并关注现代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并及时的运用到自己的研究领域,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

・图书馆心理学应该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验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把积极心理学的具体成果创造性地应用到图书馆工作中,从而形成图书馆心理学自己的理论,使图书馆心理学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徐建华教授的“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研究”,正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徐教授的工作实际上是在图书馆领域验证着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观点,即通过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来发现影响主观幸福感一即快乐指数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权重与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目的是使图书馆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受。

随着整个社会对“人”的作用的认识与关注,心理学越来越多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图书馆心理学也将迎来黄金的

发展时期。只要我们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研究出发点,以为人们创造幸福生活为最终目的,图书馆心理学将拥有美好的明天。

3 积极心理学与图书馆制度建设

在开篇提到的名言中,博尔赫斯为什么愿意把图书馆比做“天堂”呢?这是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可以自由获取;有秩序井然、幽雅舒适的环境可以安坐;有热情周到的服务可以享受;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权利得到有力的保护,身临这样的“仙境”,怎么会没有“一种称心如意的主观体验”呢?所以图书馆应该成为天堂,必须成为天堂,否则就会在网络时代遭受淘汰的命运。

3.1图书馆员的从业状态

读者的需求我们已经了解,图书馆员的感觉又如何呢?那就要看图书馆的工作是否发挥了馆员们的才干,图书馆的收入是否令馆员满意,图书馆的同事关系是否温暖团结,一句话――图书馆员们是否体验到了幸福感?这对提高图书馆的工作质量,实现图书馆的即定目标,保持图书馆员队伍的稳定性方面意义重大。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2004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在全国开展了一次“工作满意度指数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人认为自己所在单位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不合理,超过50%的人对直接上级不满意,超过50%的人对自身的前途缺乏信心,接近40%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40.4%的人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不满意。图书馆又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

徐建华教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当代图书馆从业人员快乐总指数为7.34,这表明当今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整体快乐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然而被调查者自我评测的结果却只有7.07,自评结果低于客观测量结果,这表明整个图书馆行业人员的自我评价普遍不高,自信心不足。这与图书馆行业公众关注度不高,行业形象不明晰,社会评价偏低的行业特征密切相关

3.2积极心理学对图书馆制度建设的启示

那么图书馆应该怎样做才能既达到读者对图书馆的期望,又使员工在工作中保持愉快与自信呢?答案是建立积极的图书馆制度。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社会制度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的来源。积极的社会制度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国家、工作单位、家庭、学校等是几个重要的方面。

图书馆本来就是一种制度产品,即国家及其政府为了保障公民平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自由权利而提供的制度产品。图书馆制度又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国家层面上的图书馆制度(宏观制度),是国家及其各级政府的图书馆制度安排;行业层面上的图书馆制度(中观制度),是图书馆行业制定的有关规则;机构层面上的图书馆制度(微观制度),就是各实体图书馆自己制定的管理与服务规则。我国图书馆界对微观制度的研究已形成了较完备的成果,但对宏观和中观制度的研究却很少,而目前图书馆在这两个方面的缺位却比较严重,表现在图书馆立法缺位、职业自律制度缺位、职业权益保障制度缺位、职业准入制度缺位等。制度的缺位已经严重制约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为制度缺位必然带来职责的缺位和功能的缺位。

积极心理学认为,国家层面的积极社会制度的建立,需要国家在各种方针政策的制定、社会舆论的营造、在国家发展计划等方面体现出积极的意义,即要以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为核心。然而我国长期存在的“GDP崇拜”现象,把国家发展理解为一种物质的堆砌,造成了国家公共事业投入不足,与广大民众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其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造成了目前制度缺位的严峻现实。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必须加强对图书馆行业的重视,继续增强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从根本上提高整个行业的社会地位。在行业层面,主管部门与行业学会应该加强责任感与凝聚力,完善行业的制度建设,加强公共关系意识,展现当代图书馆的明晰形象,争取更多的社会关注与认同。在机构层面,一个单位或团队的工作制度是否积极,则是通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来反映的。首先,员工的被期望成功的需要和与工作有关的物质设备的需要是否满足;其次,员工在团体中的重要性是否满足,第三是员工的归属或参与的需要是否满足;最后是员工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是否满足。当员工有了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工作任务的目标也就自然地达到了,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图书馆只有在宏观、中观、微观都建立了积极的制度,图书馆的事业才会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所以加强制度研究已是图书馆界时不我待的任务,而在这个领域蒋永福老师提出了制度图书馆学的概念,韩继章先生呼吁建设包括技术图书馆学、人文图书馆学和制度图书馆学内容在内的完整的新图书馆学理论体系。这充分反映了图书馆人的使命感和时代感。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图书馆人在制度建设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4 积极心理学与图书馆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质量的生活不仅仅只是指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物质,还包括健康的心理。具有健康心理的人才能体会到更多的幸福感。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以美国为例,20世纪末美国患抑郁症的人数是40年前的10倍多,而且心理疾病有低龄化的趋势,国内调查显示,大学新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比率约为10-40%,主要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怖、抑郁、神经衰弱等症状。这些消极情绪在心中久居不散,势必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

4.1积极心理学的主观幸福感研究

积极心理学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表明快乐和不快乐的情绪是相互独立的,也即快乐情绪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不快乐情绪的减少,快乐情绪的减少并不意味着不快乐情绪的增加;反之亦然。所以传统的诊疗性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问题的研究上,期望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幸福,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类不能借助去除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来建设一个幸福社会,同样,人类也不能通过消除人类自身存在的问题而获得幸福,幸福的获得必须踏上获得幸福的正确途径。只有通过培养积极力量才能真正阻碍和预防个体心理问题的产生。

篇8

积极心理学汲取了中西方文化中关于美德思想的精华,尤其是秉承了亚里士多德“福德一致”的哲学思想,肯定了“幸福”在美德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将幸福理解为是美德的实现,甚至是美德的极致,并用系统分类法从经典和现代思想中归纳出具有人类共性的六类美德,然后把美德分解成可以实践的24种品格优势,最后对每一个品格优势的概念给予相应的情景主题,即它们会在什么样具体的情境中展现出来。这样就带来了学校教育实践的深刻变革:当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追求的目标一致、方法共通时,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帮助学生达至积极的人生幸福中就形成了合力,从而使得道德教育开始从积极的视角去看待学生的德性成长,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充分重视了道德对于一个人的幸福与繁盛中所起到的力量。从而,积极心理学就在最高的人类生活幸福的层面使得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会贯通,合为一体了。作为具有丰富道德意蕴和心理学内涵的积极心理学中的“美德”概念系统,其优势不仅在于其对人类身上存在的优势力量的解释力度超越了以往哲学领域的美德体系,而且它们有着可供评估的一整套标准。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可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用如下的方式实现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通。

首先,将积极心理学的“美德”体系作为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共同的课程内容体系。积极心理学的“美德”包含具有跨文化一致性的“智慧和知识、勇气、仁慈、公正、节制和超越性”等六大内容。其下又包含24种品格优势,用于描述美德的心理构成,或者说美德实现的过程或机制。围绕这些内容,可以开发出以“美德的培养”作为主题的综合课程。其中,对于这些美德的阐述、理解、讨论和体验均可以分别从道德和心理的角度去设置。比如“勇气”,在道德层面上可以是指冒着失去朋友、职业、隐私或者声望而保持道德的诚实和真实性的勇气。在心理的层面上也可以是勇敢地面对使人痛苦的疾病或者毁灭性的坏习惯或状况的勇气。又如“节制”,在道德意义上可能表现为某种形式的自我牺牲,最终对自己和别人都是慷慨的,“谨慎”和“谦逊”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在心理意义上,“节制”这个专门术语则变成了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即在没有外部力量的情况下去检测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动机和行为能力。这种融合了道德特质和心理品质的新型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在心理体验与道德情感的双重维度上,理解并发掘自身具有的美好品质以及与他人共同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其次,在教育常规活动中增加“美德”主题活动,强化学生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不论是道德行为的形成还是心理品质的培育,都是在学生具体而生动的切身实践中才能获得。而最好的强化剂便是学生的主观幸福的感受,能够幸福地感受“美德”带来的心灵愉悦和自我力量的个体,对于“真、善、美”的接纳和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会有更为乐观的态度和深度的认同。因此,以“幸福感”为基调,以“美德”为体验的对象,设计各种整合性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心灵的整体提升和积极品质的开发。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可以借助各种活动形式,如团辅活动、情景剧、拓展训练、班会活动、节日活动等开展。

再次,在学校中建设以培养“美德”为目标的团体或组织系统,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对“美德”的体认。美德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组织环境。人的素质和行为必须纳入整个组织系统中来考察。建设富有美德的组织机构或团体,利用环境的浸染功能实现对学生美德的教化与提升,无疑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个群体层面的组织系统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靠组织内部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与人际互动而使其成员形成对“美德”的实践经验的。

篇9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它利用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

(一)积极心理学的出现

毫无疑问,积极心理学的源头起自哲学。因为哲学的终极问题是追问人的意义,而绝大多数哲学家的答案是“美好生活(good life)”。哲学的道路太显深奥,并不能使人人有“悟”。作为研究人心理问题的心理学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这个重任。许多传统心理学,对人类积极经验的理解都有贡献,特别是人本心理学更是主要研究人类的积极精神。1958年,Jahoda写了一本在当时颇具争议的书《积极心理健康的当代概念》,开启了对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十年后,Carol Ryff和他的同事发展了幸福感的心理成分。他们在方法论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提出了自我报告法使后来的研究者能科学地探究这个领域。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开发与培养人性的优点,促进人的健康成长等,成为当代心理学知识的新的增长点与兴奋点。在这种思想与观念影响下,积极心理学思潮终于在新世纪伊始爆发出来,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既是对前期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总结,同时又吹响了向积极心理学进军的号角。从此,揭开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折的历史序幕,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积极心理学时代的来临 [1]。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研究不同,要求心理学以一种更加开放、欣赏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能和动机,要更加注重人类的健康、勇气和爱等方面的研究。纵观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与干预,通过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动和创造力来促进个人、社会及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在这一程度上有别于以治疗为主的消极心理学。从研究目的上开来,消极心理学以治疗为主,而积极心理学则注重干预研究,同时兼顾治疗;从研究对象来看,积极心理学主要对象是普通大众,而消极心理学主要面对心理异常者。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相对比较丰富,但主要聚集以下的研究:第一,关于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即试图理解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态心理学的研究;第二,关于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它主要从自我实现和自我实现的意义及如何实现等研究入手;第三,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以及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方向(如创造力)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家相信,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积极方面,即勇气、乐观、希望、忠诚、坚韧以及良好的行为表现、人际技能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不但能帮助人们不断地发展自己,而且其更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

(三)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倡导探讨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等,以及研究人的发展潜能,不断地发展自己,使普通人生活地更健康、更美好,促进个人,团体和社会的繁荣,这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从理论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空档。心理学长期注重研究人类的消极的一面,例如病态心理的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拓宽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现实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和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学。它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探索人类的美德,把研究重点放在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生活、发展、发挥潜能和实现价值[3]。积极心理学不仅在人性观上实现了从消极到积极的飞跃;在研究内容与主题上也实现了从聚焦人的消极面到积极面的跨越;在研究方法上坚持运用客观实证的研究方法;在心理治疗上实现了从事后的治疗模式到积极的预防思想的转变;在研究目的上更是实现了从控制人到追寻幸福人生的提升[4]。

二、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感才是人生至高目标,声望和金钱都只是实现幸福的手段而非目的,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是可以通过途径获取的。积极心理学让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自我、认知社会、追求幸福,在不断地摸索和探寻中取得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平衡。

(一)揭密幸福感

作为心理学术语,幸福感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它实质上是外在的良性刺激所诱发的一种具有动力性和依赖性的积极情绪体验。对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理论界对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西方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都对幸福感作了大量的探讨。但是,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对幸福感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幸福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它既与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取向。一方面,幸福感不能脱离幸福的生活事件而存在,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一种幸福的生活事件只有被个体感知时,才有意义,所以,它又是主观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5]。幸福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积极的幸福感是美好生活与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二)探求幸福之源

Seligman编制了一个幸福公式:H(幸福)=S(遗传)+C(景况)+V(个体可控行为),从遗传因素、生活景况、可控行为三个方面帮助人们更为深入地探求幸福源泉。

一、遗传因素。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大约50%的幸福感是由遗传决定的。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幸福的“基准点”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基准点,人生中的大喜大悲可能短暂地改变人的情感体验,但人们会很快回到遗传所决定的幸福基准点[6]。

二、生活景况。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大约8%的幸福程度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如收入、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教育程度、智力、等。研究还发现,财富对人的幸福程度影响较小。就群体而言,富裕程度确实对生活的满意度呈正相关。但是,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后,这一相关性就不明显了。就个体而言,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幸福也是短暂的。研究表明,重大的个人财务状况变动对幸福程度的影响持续不到三个月。研究者总结,在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金钱并不是人的幸福之源。人们的幸福体验能随着他们的成就和财产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之人们很快就会适应这个新水平,而这个新水平不再给他们带来幸福。其他因素如婚姻、社会支持等对人的幸福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6]。

三、可控行为。个体的可控行为包括自我决定、积极防御、解释风格等。Ryan和Deci从人的本质出发研究了自我决定理论(SDT),他们探讨了人类三种相关的需要:能力的需要(competence),归属的需要(belongingness)和自主的需要(autonomy)。他们认为,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将是乐观的。这些需要的满足能带给人们幸福感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而阻碍需要的满足,则会引起消极的心理结果。在对积极防御的研究方面,心理学家Vailliant总结了利他主义升华、压抑、幽默、预期等积极的防御机制对成功以及幸福生活的重要作用。Medvedova L研究还发现,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地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 [6]。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遗传和景况两个因素留给人们有所作为的空间很小,因而获得幸福的研究重点应放在第三个因素—人的可控行为变量上,通过塑造幸福的人格特质,使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三)寻找幸福之路

积极心理学追求幸福的理念使其研究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即培养与造就幸福的人。Seligman将幸福分为三类:1、美好的生活:有些人不要求有很高的享受,但他们非常专注、投入,能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获得很大乐趣。2、愉快的生活:这类人爱笑,喜欢享受,如美餐一顿,好像生活在满足、愉快和希望中。3、有意义的生活:这类人能发挥他们最大力量和品质,如通过慈善活动、志愿活动、宗教或政治活动来达到尽善尽美[7]。Seligman通过大量研究区分出幸福感的三个核心要素:快乐、充实和意义。

获得幸福的第一个途径是快乐地生活,增加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既往、当下和将来的积极情绪。既往的积极情绪包括满足、满意和平静;当下的积极情绪包括肉体的愉悦以及复杂的愉悦;有关未来积极情绪则包括乐观、希望和信念。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幸福感研究上,认为幸福感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是个体主观感受显现、心理机能展现、社会价值实现的统一。它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第一,主观幸福感:(1)幸福与快乐;(2)兴趣:使人主动探索世界,追求新经验;(3)满意感:使人享受过去与现在。第二,心理幸福感:(1)自我接纳:对自己拥有积极的态度、承认和接受多样化的自己、积极面对过去的生活;(2)机能自主:具有自我决定和独立性、能抵制要求自己以某种方式思考或行动的社会压力、自我内部调节行为、用个人标准评价自己;(3)生活目标:感觉现在和过去的生活意义、有生活的目标和方向;(4)个人成长:敢于尝试新鲜经验、有实现自己潜力的感觉、不断看到自己和自己行为的进步;(5)积极关系:与他人关系亲密、有较强同情心,懂得人际关系的给予和获得;(6)环境控制:感到自己有能力应付复杂的环境、选择和创造适合个人的环境。第三,社会幸福感:(1)社会整合:相信自己属于某一团体并和其他成员一起分享共同利益,将团体看做是幸福的来源;(2)社会贡献:相信自己是重要的社会成员,能给社会创造价值;(3)社会和谐:对社会充满兴趣并且认为社会是可以理解和预测的;(4)社会认同:积极地看待和接受他人,相信他人是善良的;(5)社会实现:对社会发展和社会潜力具有信心。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快乐生活就是这种主观与客观、享受与发展、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实现[6]。

获得幸福的第二个途径是投入地生活,发挥积极的人格特性。指的是一个人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特性去面对挑战,这些积极的特性包括力量与才能。积极心理学所指的性格力量是在历史沿革中始终如一的优秀的道德品德,涉及所有文化都认同的6种美德和24种人类力量,这些性格力量被归纳为:睿智、勇敢、仁慈、公正、自律、卓越。而24种人格力量则是:创造力、好奇心、开明、好学、洞察力、诚实、勇敢、坚持、热情、善良、爱、善于交际、公平、领导才能、合作、宽恕、谦虚、谨慎、自律、鉴赏、感恩、希望、幽默、笃信。投入的生活,不仅与以上的积极品质有关,而且能因之而奠定幸福人生之基石[8]。力量和才能的正确明智使用会导致更加的投入、专注和沉浸,投入与沉浸是发挥力量与才能通常可以获得的回报。投入虽然从享乐方面并不直接产生快乐,但投入时一种不同种类的满足感。沉浸则是一个人在竭尽全力投入自己力量与才能去面对力所能及的挑战时所伴随的一种特殊体验[9]。

获得幸福第三个途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人格力量,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指的是个体需要归属和服务比自己更强大的一些东西。个体所选择的与之发生关联的这些东西是多种多样的:一些人在与家人或朋友的关系中寻找到意义,另一些人则在他们的工作中或是在业余爱好中寻找到意义,每个个体总是从多方面重叠交叉的依恋关系中寻找意义的存在。人的生命具有“三重性”,即“生理生命”。“内涵生命”和“超越生命”。生理生命指人作为生物体的存活;内涵生命指人生的幸福程度,亦即单位时间里经历的事情越多,内涵生命就越丰富,就等于延长了生理生命的存在;超越生命则是人对生理生命的超越,即人寻找永恒与不朽的冲动与努力[6]。特别是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世界范围内的绝望、失落,对精神家园的寻找同物质文明空前高度的发展双峰对峙,更需要全人类理性地正视幸福与人生的联系,幸福能为人生抹上一层意义,拥有幸福就拥有了生命的意义。幸福总是在牵引着人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只有在合理价值目的的引导下,人对幸福追求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才能有一种真实的人生价值及真实的幸福感受。

三、总结

幸福不等同于减轻了痛苦,幸福是超越没有抑郁、焦虑和愤怒等消极情绪之上的一个过程。21世纪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世纪,人们最终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钱和物质。让人们了解和掌握幸福的方法,提升幸福的感觉,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是公众称心如意,是积极心理学的任务。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的、均衡的、关于幸福心理学体系。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正式基于这种理念:人们所追求的不仅是终结痛苦,更期望充实和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重新将人的价值与幸福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倡导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是心理学的价值目标转入促进人类美好的发展,指导人们转入幸福的生活轨道。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行动正在让科学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宣告了心理学为人类谋取幸福时刻的来临。

【参考文献】

[1]王莹,熊良斌.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简述[J].工会博览(下旬),2009(5):154-154.

[2]余娟.积极心理学及其人格观《河西学院学报》,2009(1):76-78.

[3]曾文雄.关注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2):4-6.

[4]辛勇,王艳雅.从情感研究视角看积极心理学思潮[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28-31.

[5]贺喜秀,冯周卓.价值论视野中的积极心理学[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0-42.

[6]陈浩彬,苗元江.积极心理学:为幸福人生奠基[J].教育导刊,2008(11):14-16.

篇10

换言之,就算是“中国人压力全球第一”,因为这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社会客观态势,我们要在较短时间内赶超世界大国,完成经济转轨,成为经济大国,成为文化大国和文化强国,每个国人作为“经济和发展齿轮”,自然会成为分担者。每个渴望发展的人,渴望国家强大的人,都应该接受、承受这种压力。凡事,多看积极的一面,多欣赏光彩、积极贡献。你看到的,其实也就是你所要的,心态积极了,你就能得到更多的慷慨、阳光和积极能量,很多压力也就能在平和心态下,转化为积极的工作能量,让自我和工作都能得到和谐发展。如果满腹牢骚,一味抱怨,这种消极心态不但不能减少压力,反而会让自己的情绪和生存环境更糟糕。

篇11

一、品味的概念

1.国外品味概念的起源和发展品味的概念最早来自拉丁语,其不仅仅包括对认知反应的知觉,并与审美、美味和博学相区别,是一种超越愉快的体验,包涵个人较高的规则意识和洞察力。完整版牛津字典(Simpson&Weiner,1989)从两个方面定义品味:第一,欣赏品尝食物时的乐趣;第二,欣赏任何体验的乐趣。品味早期作为一个过程的概念出现在经济学领域中。本瑟姆和马歇尔((Bentham&Marshall,1789)认为主观效用决定因素包括愉,其通常源于期待未来满足感。杰文斯(Jovens,1905)提出,有三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引起愉快和痛苦的情绪:(1)回忆过去;(2)对当下事件的知觉;(3)期待未来事件。他把第三种方法叫做期待愉快,这是经济行为的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勒文施泰因(Loewen-stein,1987)提出,品味是“源于未来消费期待的积极效用”。兰格(Langer,1989)首先从心理学的视角解释品味,他认为品味是人们专注的知觉和归类体验的新方法。凯斯(Keyes)认为积极情绪状态中的满足感来自品味过去和现在。布莱恩特(Bryant,2003)认为品味至少包括四方面的含义:(1)留意快乐和欣赏积极体验;(2)发生在当下的即兴感觉;(3)从主要的社会和自尊的需要中解放出来;(4)关注和留心一些体验,而不局限于关注享受愉和各种自我满足感的体验。具体而言,品味是积极主动地对任何经验的欣赏性享受过程。国外学者对品味概念进行了严谨的研究,其中布莱恩特提出的品味概念最详细最全面。

2.国内品味概念的古今变迁品味的内涵在我国有一个变迁的过程。古人把品味解释为各种肴馔。如:在《礼记•少仪》中,“问品味。曰:‘子亟食於某乎?’”在唐代白行简所著的《李娃传》中:“乃张烛进馔,品味甚盛。”在宋代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大内》中:“其品味若数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随索目下便有之。”随着我国消费社会的勃兴和中间阶层的崛起,“品味”一词在现代社会逐渐流行。我国学者刘欣认为,品味的内涵和外延正紧随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人们对品味的理解不再从经济意义出发,而是从更深层次上把品味与心理、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紧密联系。学者李志培认为,在社会理论发展的中国语境下,品味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品味不仅是一种状态,而且也是一种过程。根据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品味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1)尝试滋味;(2)仔细体会;(3)物品的品质和风味;(4)格调和趣味。由此可见,从古至今,品味的内涵得到了扩展和丰富。

二、品味的研究

1.品味理论的探索研究(1)最优化水平理论贝尔纳(Berlyne,1960)在进行有关婴儿注意实验时发现:如果一些视觉刺激不够新奇,婴儿不会去主动注意;如果刺激过于新奇,他们就会回避这类刺激。因此,贝尔纳提出人类倾向于关注中等水平新奇的刺激。这种中等水平的新奇刺激特别容易引起人们去欣赏和品味。个体注意到这种中等水平的新奇刺激,只要这个刺激保持适度水平的新奇性,个体就会处于品味这类刺激的状态。最终,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类刺激也会失去活力和吸引力,它给人们带来的特殊愉也会逐渐消失。依据这些研究,赫尔森(Helson,1964)提出对知觉反应的“适应水平”概念,认为人经常会适应和习惯品味的愉快过程。赫尔森(Helson)定义“适应”为:对重复出现的刺激反应不断减弱,并重新建构有关刺激的认知以及刺激对生活影响的认识。之后,布里克曼、柯茨和加诺夫-布尔曼(Brickman,Coates&Janoff-Bulman,1978)等学者扩展了这个概念,提出对愉快刺激的适应速度受到刺激物的质量和多种知觉维度的影响。如果令人沉浸于品味的体验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刺激,我们不希望品味它太久。如果这个刺激是复杂的,包括感知觉的维度,在适应这些事情直到品味过程消失之前,我们自然会主动去关注刺激的各个维度。最优化水平理论作为一个基本的品味理论典范,是一个启发式的理论观点,有助于我们由浅入深地理解品味的内涵。(2)期待价值理论期望价值理论源于对动机的认知方式研究,描述人内在的心理力量对人作出重要决定的影响。这个理论相当关注期待和价值对个人可获得的选择范围内每个可能的行动影响。价值通常意指目标,即人们在给定的条件下进行可定义性和可决定性的行为,包括环境因素———刺激和个性因素———动机(Veroff&Veroff,1980)。期待意指对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感知,包括个人的性格特征,如个人的乐观和悲观的特征水平(Scheier&Carver,1985,1992)和富有期待的个性(Snyder,1994,2002)。有三个因素决定人们去注意品味:(1)个人关注的动机强度和性质;(2)个人对获得快乐的一般动机;(3)个人对成功获得品味体验的期望。期待价值理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理论观点,为个人选定一个特定的品味方式的动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2.品味的影响因素研究品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品味在心理学领域的核心研究主题。品味过程主要受到引起品味的情景因素、享受体验的强度和对享受体验的关注程度三个方面的影响。(1)引起品味的情景因素古德曼(Goodman,1990)把引起品味的环境因素归为两类:生活情景和心理情景。其中,生活情景包括:饮食、、亲近自然、体育运动、工作休闲、接触艺术和阅读著作等。这些享受体验有些是自发性的,有些则是计划性的。这些多样化的情景都能够引起个体的品味体验。心理情景主要指个人在品味过程中没有满足社会和自尊需要的心态,特别是这种需要不会唤起社会责任意识。因此,这些普通的心理情景能够使人们用品味的方式去获得和欣赏他们的快乐体验。(2)享受体验的强度享受体验的强度对品味的影响包括6个方面:体验的持续时间、压力缓解、体验的复杂性、注意力集中程度、自我监控的平衡程度和社会互动。第一,体验的持续时间。布莱恩特(Bryant)认为,积极体验持续的时间越长,人们获得品味这些体验的机会越多。处于品味中,人们会想让时间减速或者延长他们的体验。品味与时间变慢体验有密切相关,慢下来是为了人们用自己的时间去品味。第二,压力缓解。布里克曼和凯贝尔(Brickman&Campbell,1971)提出,品味的发生和压力的缓解有密切联系。在压力缓解之时,品味有可能增强。积极体验发生在持续的压力和困境之后有助于尽情品味。一个长时间的压力实际上会降低个人的享乐基线,相对而言,一个快乐的体验会让人感到更加快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积极体验更容易被品味。第三,体验的复杂性。体验越复杂,包涵的各种刺激越多,因此品味的强度与体验维度的数量和复杂性相关。国外学者提出体验的复杂性对品味有三个不同意义。首先,大量不同的知觉元素同时被品味,可以增加和促进品味的发生。其次,复杂的关系网有助于人们对快乐情景的品味。最后在一个情景中包括不同品味过程的数量和类型,也有助于提高品味体验的质量。第四,注意力集中程度。林维尔和费希尔(Linville&Fischer,1991)的研究表明,人的注意越完全集中于特定的积极体验,人对积极体验的感觉将会越清晰和生动,因此,人就能够越容易和充分地品味积极体验。第五,自我监控的平衡程度。国外学者研究表明,个体过度关注自身的感觉会干扰享受,即高度内省的关注事实上会抑制积极体验的主观质量。塞缪尔•约翰逊(SamuelJohnson,1999)认为,在积极体验过程中,人们过多监控自己的反应和情绪会减弱潜在的快乐。威尔逊、林赛和斯库勒(Wilson,Lindsey&Schooler,2000)的实证研究表明,强迫人们快速作出享乐的判断会恢复他们获得内在感觉的能力,同时也不会破坏整体的快乐感。因此,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2001)认为适度自我监控对积极体验的关注,不会抑制或减少快乐感,能够延长和增强品味体验。第六,社会联系:人际互动的作用。加贝尔德(Gabeld,2004)等心理学家提出,在品味的时刻,同重要的人互动可以实质性地提高品味的情感作用。社会互动对人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与他人分享品味体验可以加强社会联系。相互分享品味时刻是一个功效强大的体验,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沉浸在品味过程中。因此,相互性能够培养长时间的品味,即与别人分享美好时光可以提高人们品味体验的质量。(3)对享受体验的关注第一,性格差异。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至少有两个性格特征因素会影响品味体验:个体的专注力和个人习惯的时间取向。朱克曼(Zuckerman,1979)等学者研究表明,有些人喜欢留心新奇的、需要意志努力的和不确定的情境,这些性格特征会促使人们在生活中获得较多的品味体验。同时,人们在时间取向上的差异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积极体验。津巴罗和博伊德(Zimbaro&Boyd,1999)提出时间取向上的性格差异与个人在情感、行为和认知上的差异密切相关。持有当下时间取向的人,更倾向于直接关注此时此刻被品味的事件。相反,其他喜欢计划和思考行为的长远结果的人,他们通过从期待未来的美梦中获得品味体验,而忽略当下的品味体验。另外,有些人持过去时间取向,喜欢从回忆过去的事件中获得品味体验,但是通常会失去获得目前生活中快乐体验的机会。第二,苦乐参半的体验。苦乐参半的体验对引出品味也起到很特别的作用。当人们预测会有积极的结果,这种苦乐参半的体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们会感到很快乐。当人们预测好事情在长时间内不会再发生,可能再也不发生或者在他们的生命中从来不会发生,这种苦乐参半的体验可能是最强有力的。这种苦乐参半的体验同时带有快乐和悲伤的感觉,这种感觉提醒人们注意到积极体验的瞬时本质,促使人们去抓住此时此刻的积极体验。因此,苦乐参半的体验有助于提高人们欣赏积极体验的能力。但是,威尔逊(Wilson,2000)等学者提出,人们反复思考苦乐参半体验中的痛苦体验会阻碍人们品味快乐体验。

3.品味的跨文化研究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品味的差异。兰达布瑞(Lindbery,2004)对品味的跨文化研究发现,与欧美人相比,日本人从人际关系的事件中获得的品味体验较高,而在个人休闲活动的事件中获得的品味体验相对较低。邓肯和格拉扎尼(Duncan&Grazzani,2004)对品味的跨文化研究发现,意大利人更容易在社会互动中获得品味,如人际沟通、人与人之间亲密的感觉。苏格兰人恰恰相反,他们认为更多的品味来自于休息和独处的时候。综上所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获得品味的事件有很大的差异,即使在相同的欧美文化背景下,各个国家的人们对获得品味的事件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差异。文化心理学研究兴起冲击了跨文化的普同主义,其强调多元取向(pluralism),所谓一种心灵、多种心态。品味是一种文化,因此不同文化对品味的理解和追求是不同的。

4.品味的测量研究品味作为一种积极的主观体验过程,是可测量的。但品味本身极其抽象、缺乏具体效标的特性和方法学上的种种问题都为其有效评定造成了困难。国外学者对品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布莱恩特和约瑟夫.沃尔夫等人编制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品味测量工具,即品味信念量表(SBI)、品味方式量表(WOSC)和儿童品味信念量表(CSBI)。(1)品味信念量表(SBI)该量表适用于成人,共有24个项目,以时间取向为基础分为三个分量表:期待分量表、品味当下分量表和回忆往事分量表,每个分量表有8道题目。本量表采用7级评分,要求被试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七个等级上评价自己,奇数题采用正向计分,偶数题采用负向计分,分数越高品味信念越强。本量表在老年群体中,a系数在0.83-0.89之间变动。(2)品味方式量表(WOSC)该量表适用于成人,共有68个项目,分为10个分维度:分享、记忆建构、自我满足感、比较、感知敏锐、全神贯注、行为表达、时间意识、祝福次数和扫兴次数。其中分享6题,记忆建构7题,自我满足感7题,比较7题,感知敏锐4题,全神贯注4题,行为表达6题,时间意识5题,祝福次数3题,扫兴次数7题。本量表前8题采用10级评分,每题提问方式不一致,后60题采用7级评分,要求被试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七个等级上评价自己,每题采用正向计分,依据各分量表的平均分推测被试的品味方式特征。(3)儿童品味信念量表(CSBI)该量表适用于儿童,共有24个项目,以时间取向为基础分为三个分量表:期待分量表、品味当下分量表和回忆往事分量表,每个分量表有8道题目。本量表采用7级评分,要求被试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七个等级上评价自己,1、4、7、9、11、13、14、16、18、20、23、24题采用正向计分,其余题目采用负向计分,分数越高品味信念越强。本量表在学龄前儿童群体中,克伦巴赫a系数在0.84-0.93之间变动。

三、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