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2 21:21: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数学文化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让数学美丽心灵
一位中科院数学院士曾经在他的演讲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到底是想象美重要,还是逻辑理性重要?”或许在我们看来,答案似乎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他是从事数学研究,讲究思维的理性,严格的逻辑推理。但这位院士却说,想象美比逻辑理性更重要。在这位数学院士看来,即使是数学研究这等枯燥的事,也在追求着美,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趣味。其实,想象美和逻辑理性孰前孰后这个问题并不重要,数学和美本身就是一体的,在数学中寻求美,在美中进行数学推算。数学家保罗?埃尔德什说:“为何数字美丽呢?这就像是在问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为什么会美丽一般。若你不知道为什么,其他人也没办法告诉你为什么。我知道数字是美丽的。且若它们不是美丽的话,世上也没有事物会是美丽的了。”当我们去体会数学之美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数学。艺术品并非只属于艺术家,数学同样有着他们的艺术品,就像毕达哥拉斯的勾股定理、高斯的代数基本定理、祖冲之的圆周率,美在解决问题,美在化繁为简……这些作品就如同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凡高的《向日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样,凝聚着人类最闪耀的智慧。数学之美不仅仅是本身的美,更是解决问题之美。和数学有关的电影《美丽心灵》堪称经典,几乎囊括了当年所有著名电影节大奖。该影片改编自数学家纳什的真实故事。纳什与病魔苦苦斗争数十年始终没放弃,依靠在数学生涯中对博弈论的基础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来,纳什本人到中国访问,听众中有人问他作为数学家获得经济学奖有什么感受时,他说,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很美。或许正是这种在数学中寻找的美的信仰,支撑着纳什与病魔抗争,并最终走向诺贝尔领奖台。其实,关于数学解决问题之美,在生活中有着太多案例,不胜枚举。学数学是学的一种思维,这种思维本身充满着令人着迷的魅力,而运用这种思维去解决问题更是一种美。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之美,真正理解数学,爱上数学,才能真正体会到数学这一学科的大美无疆。
传统数学教学常常只将重点放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方面,而在培养学生对数学这一门学科的文化内涵、思想体系的认识上往往重视不够.这种教学的结果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失去学习数学课程的热情与兴趣.而且,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对数学文化知识重要性的不断了解,其巨大的教育价值更加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数学课程应该是数学历史及发展趋势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作用的反映.张奠宙教授曾强调,数学文化应当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真正感受数学文化并与之产生共鸣.在推崇综合发展、文理交融的现代社会,我们更要转变教学观念,将数学文化与大学数学教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二、数学文化内涵及其对高等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国家级教学名师”、南开大学数学科学院院长顾沛教授对数学文化内涵的定义分为:数学文化从狭义来讲,指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精神、语言、观点及其形成与发展;从广义上来讲,还包括数学美、数学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教育、数学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大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当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判断力、理解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所以,现代大学数学教学应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上,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就是要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三、如何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有效相结合
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其文化素养
教师更新数学教学观念,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是传授数学文化学生的前提条件.现代的大学教师不仅要专业知识扎实,而且要知识面足够宽广,对数学哲学、数学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足够熟悉,掌握高等数学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应用价值与前景,并能将课程知识与这些知识很好地融合后再传授给学生.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合理组织教学,加强与其他专业老师的合作.由于所有教材都有其缺点,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参考多种教材,选择优秀部分进行教学.由于所教学生的专业不同,特点也不同,大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就应当根据学生的专业选择内容,根据专业需要的内容进行细讲,而那些用不到的知识就可粗讲甚至忽略.比如傅里叶级数这部分知识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比较重要,因此应进行重点讲解;在讲解重点内容时,还可以将人多的大课堂分成小班教学,并依据学生的基础不同进行合理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很好地学到知识.
其次,教师间也要重视对教学思路的探讨,在进行教学内容顺序的安排时,既要遵循由浅入深、从特例引出一般的原则,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由于微分与定积分、不定积分联系非常密切,因此可以将定积分与不定积分合为一章,先讲解定积分概念和性质,然后依据微积分基本定理,建立定积分与不定积分(原函数)之间的联系,最后讲解基本积分法,这样安排既方便学生理解,还能突出重点.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第一,以数学内容自身作为出发点,体现其文化价值.大学数学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严谨规范的数学知识,有益于学生形成团结协作、踏实细微、严肃认真的作风.数学中的常量与变量、有限与无限、微分与积分等都是量变与质变、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极好的教学材料,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方法论与世界观.
第二,让学生多了解数学家的事迹与思维过程,以及数学的有关史料和应用前景,使学生从中认识到所有科学都是经过认识与再认识、成功与失败的循环往复才不断发展的,科学上每一个小进步都是科学家不懈努力、刻苦钻研的结果,这将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非智力因素.以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为例,他学习的条件极端艰苦,但是仍然热爱痴迷于数学,坚持不懈地进行数学研究,最终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一世界著名难题.通过这一事例必将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和献身数学的精神.
第三,数学课程还应重视数学史料的教学,反映出数学文化的方法、思想、精神、语言、工具的作用,强调数学内容与日常工作生活相结合,突出思想方法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原则,增加统计、估算、线性规则、数据分析、运筹、图论等知识,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3.注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独自学习的本领,而加强数学文化的教学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方面,引导学生多接触和阅读有关的论文与文化书籍,使学生首先对数学知识的发展与应用过程有一定了解,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这样在增加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又使其学会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另一方面,增设一些活动课与探讨课,鼓励学生积极走入社会,具体实践过程可采用“提出问题→建模→求解→应用”的模式.鼓励他们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决心与愿望,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与意识,认真体会到不同知识的联系,得出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与宝贵经验.
二、建构中国比较文学话语体系体现了一种学术创新
这种创新是研究者对中国和国际比较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新的理性分析和理性解答,提出新原理,或建构新的理论体系或新学派。中国比较文学话语体系的形成体现在它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术语、概念、范畴和言说体系。如“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变异学”“译介学”“比较诗学”“可比性”“阐发研究”以及比较文学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等核心术语、概念、范畴等都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关注点,并由此形成了一套理论表述。这里仅以“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和“变异学”为例加以说明。比较文学自它诞生以来,不断出现的“比较文学”的定义之争也诉说了它的学科发展史。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各有自己的定义,而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季羡林、钱钟书、孙景尧、乐黛云、陈惇、杨乃乔、曹顺庆、王向远和方汉文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比较文学”的内涵加以界定。如目前在高校中使用较广的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对这一概念的界定为:“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研究,在学科的成立上以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为安身立命的本体,因此强调研究主体的定位,同时比较文学把学科的研究客体定位于民族文学之间与文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三种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并在开放与多元的文学研究中追寻体系化的汇通。”这一概念明确了比较文学的“四个特性”“三种关系”“一个本体”和研究客体,受到了学界的认可。方汉文立足于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特性给出了“比较文学的新定义”:“比较文学是跨越不同文化体系的,通过同一性与差异性的比较来研究世界文学的发展规律与联系的学科。”这个界定充分肯定了“世界文学”作为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与具体对象,重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比较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逐渐深化,“世界文学”的概念被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来,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世界文学应该有特定的涵义。但是自从歌德提出这个概念以来,关于它的内涵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近年来,国外研究者如大卫•达姆罗什、克里斯托弗•普伦德加斯特、帕斯卡尔•卡萨诺瓦、弗兰科•莫莱蒂等先后提出自己的理解。国内学者王宁、杨乃乔、方汉文、曹顺庆等也对“世界文学”提出了新的阐释。如王宁从世界主义的角度指出,世界文学可以被描述为:“
(1)各民族优秀文学的经典之总汇;
(2)一种用于从总体上研究、评价和批评文学的全球的、跨文化的和比较的视角;
(3)不同语言中的文学生产、流通、翻译和批评性选择的发展演变过程。”杨乃乔则认为,“世界文学共含有五个层面的意义:总量上的世界文学,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学,作为经典的世界文学,歌德理想中的世界文学以及借助翻译在语际传播、折射与阅读的世界文学。”可以看出,这两个界定中都避免了直接下定义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对“世界文学”给以了界定,也不难看出大卫•达姆罗什的影子,因为在他看来,“
1、世界文学是各种民族文学的椭圆形折射;
2、世界文学是在翻译中有所获益的文学;
3、世界文学是一种阅读模式,而不是一系列标准恒定的经典作品;是读者与超乎自己时空的世界发生的间距式距离。”而方汉文则从辩证理性的角度重新定义了“世界文学”:“世界文学就是各个民族和国家文学差异性的同一性的交合与融新。”这种界定凸显了世界文学中的民族文学的差异性和同一性的辩证统一。“变异学研究”是曹顺庆近年来致力建构的一个领域。在《比较文学学》(2005)中,他首先提出“变异性”的话题。2006年,他对“变异学”给出了明确的界定:“比较文学变异学将比较文学的跨越性和文学性作为自己的研究支点,它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现象交流的变异状态,以及研究没有事实关系的文学现象之间在同一个范畴上存在的文学表达上的异质性和变异性,从而探究文学现象差异与变异的内在规律性所在。”此后,他又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系统阐释变异学的理论背景、理论核心、研究范围(跨国变异研究、跨语际变异研究、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化变异学研究和跨文明研究)和价值意义等,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中国比较文学话语体系的形成除了体现在核心概念、术语以外
在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也颇有创新。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者结合本国的比较文学实践,积极探索全球化时代跨越东西方文化研究的比较文学新观念和新理论。例如乐黛云等著的《比较文学原理新编》(1998)立足于文化和文学多元差异性的观念,率先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引入比较文学研究中来,倡导“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互存与互补观念,主张东西方文学要、互识互补、和谐相处来促进世界比较文学的共同发展。另外,方汉文的《比较文学高等原理》(2002)从“新辩证观”的视角提出了比较文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比较文学的新定义等论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在该书2011年的修订版中,作者提出了“创建比较文学的中国化新理论体系的初步构想:包括比较文学的本体论、文本论和批评实践等构成部分。”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对比较思维和比较文学的本体论等构成的划分显示了新世纪以来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模式。曹顺庆等所著《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2002)探讨了跨越东西异质文化(文明)间比较文学研究的问题。他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2006)“打破了欧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概括出一个新的学科理论范式,明确提出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一个基本特征与四大研究领域,一个基本特征即‘跨越性’,这包括跨国、跨学科与跨文明;四大研究领域即‘实证性影响研究’、‘变异研究’、‘平行研究’与‘总体文学研究’。”
该书还深化了“跨文明研究”的表述。其中的“变异研究”是作者提出的颇有创新性的观点,它关注文学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过滤、文学误读、译介、接受等作用而发生的变异情况,并由此探究文学变异的内在规律。在研究方法方面,中国比较文学在历史实证(影响研究)和逻辑美学(平行研究)两种方法论的基础上,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向前推进了一步,业已形成以跨文化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为世界比较文学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它能一次又一次地绝处逢生,走出“危机”,以致于国内不少学者一直在呼吁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并充分肯定其贡献。我们认为,中国学派仍在建设中的表述更为妥当。对建设中的“中国学派”而言,独特的方法论应是它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学理依据。20世纪90年代末期,曹顺庆曾经指出:“……中国学派则将以跨文化‘双向阐发法’,中西互补‘异同比较法’,探求民族特色及文化根源‘模子寻根法’、促进中西沟通‘对话法’及旨在追求理论重构‘整合与重构法’等五种方法为支柱,正在和即将构筑起中国学派‘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大厦。”五种研究方法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基于自身的理论思考和研究实践提出的。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累累硕果证明了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在研究领域方面,中国比较文学涉及到学科理论建设、翻译研究、文学人类学、中外文学关系、比较诗学、比较文化、流散文学、海外华人文学、中华民族文学关系、文学符号学、海外汉学等,并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不过,国内研究者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限于篇幅,这里难以细述,仅论及翻译研究、文学人类学和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翻译研究的繁荣,尤其是翻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是比较文学和翻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这是因为翻译研究一直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传统领域,也是翻译文学、翻译文学史和译介学的研究对象。文学翻译不仅要转换文字符号,而且要传递和重塑文化观念。翻译文学离不开译者的文学再创造。翻译家不仅要创造性地再现文学作品的原意,而且还要在无法交流之处创造出交流的可能。谢天振的《译介学》(1999)、《译介学导论》(2007)等著作为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译介学”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亮点之一。文学人类学新学科的建立。文学人类学是文学与人类学两种不同学科的交叉与结合,是近年来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中的最具个性的分支学科。到目前为止,该学科已经出版了两套大型图书:一套是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系列”,包括《〈楚辞〉的文化破译》《〈诗经〉的文化阐释》《〈老子〉的文化解读》等。另一套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文学人类学论丛”,包括《性别诗学》《文学与治疗》等。另外,“神话学文库”丛书也正陆续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推出。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严格说来,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是国际文学关系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最大进展,是将20世纪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探讨,全面研究20世纪中国作家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西方文化影响的互动。这开辟了中外文学关系史研究的新研究领域,显示了中国比较文学实证研究的得天独厚。主要成果如15卷“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2005)的出版,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中国文学在国外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展,8卷本的“跨文化丛书: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2002)无疑是20世纪一部重大的学术成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当个体感到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思维才算是真正地开动了。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度的气氛。因此,巧妙地设置问题是一种教学艺术境界。
首先是时间上要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每节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内容怀有好奇心,注意力比较集中,应把握这一时间,用新颖的方法、生动的语言、别致的形式、巧妙的手段把学生引入一种亢奋的状态,使新概念的引入水到渠成,使新问题的解决得心应手。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以“印度国王奖赏发明家”的故事引入新课,能立竿见影地使学生迅速进入“战备”状态。
其次是在知识接受上要巧。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点,以及知识理解由易到难的交替点,巧设问题情境能畅通思维、钝化矛盾,达到“柳暗花明”之效果。如“等边三角形”性质的教学是在等腰三角形性质基础上进行探究,这些内容由于学生在小学时已有所了解,在学习时往往处于囫囵吞枣的状态,缺乏较全面的认识。让学生动手操作“折叠”,从动手中体会研究对象的性质,从观察中得出所学的结论,再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生就能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有较全面的认识和较深入的理解。
再次是问题设置坡度要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地深入认识问题。如讲《梯形中线位定理》一节时,可分设若干个问题从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入手,让学生经历复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猜想梯形中位线的性质、通过动手剪拼验证猜想的过程,循序渐进地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二、创设开放情境,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创设开放式情境,可激发学生从不同的方面、途径、角度去寻找与学习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敏捷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有重要的意义。如在学习了因式分解的方法后,给出一个三项式,先用提公因式法,再用公式法分解因式,让学生经历方法的形成过程。学习分式方程后,让学生以此为背景编一道实际应用题,编题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
三、创设应用情境,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代数学的发展要求数学课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选择上,重视所学内容和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这也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合适的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抽象知识之间的桥梁,它一方面能让学生体验数学存在于生活实际之中,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对接受新知识的渴望。如在讲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时,把运动员跳水的最大高度问题抽象成抛物线问题,把物流公司的运费、里程、利润问题构建成二次函数问题,这样能让学生学习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又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创设美学情境,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确看它,很有趣。”作为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挖掘数学学科中的美,让学生感到数学不枯燥、数学中有美,从而对数学中所蕴涵的美产生兴趣,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维持长久的审美情趣、创新兴趣。现实生活中大量有关数学的图形,有的本身就是几何图形,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例如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在欣赏“海上日出”美景的同时,感受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变化;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频中获得“五环”旗的欣赏美感。同时,教师培养学生发现、创造美的过程,也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小学教育也在不断地向信息化、国际化、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而民族化则是个性化和国际化的最为有利的展现。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教学现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挖掘民族因素,发扬民族风格,传承民族文化,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受到民族数学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思想中凸显民族数学文化
教学是实现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小学数学教学虽然是很简单的初等教学,但是里面却蕴含了深刻的数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的结合点,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提供具有真正内涵的素质教育,这才是未来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比如,在进行“乘法口诀”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归纳思想的运用;在进行“比的基本性质”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数学类比思想的运用。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凸显民族数学文化
数学教学内容是数学思想的具体渗透和体现,在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数学思想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体验到教学内容的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比如,在进行“圆的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古人所说的“圆始于方,方始于圆”的极限思想与圆面积的计算结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更深刻,同时也更具有民族数学文化的特点。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中凸显民族数学文化
数学教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等,如果教师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中融入民族数学文化,将更加有利于学生抓住数学的灵魂和精髓,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比如,在“鸡兔同笼”这个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在古代,人们解答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采用假设法,而到了现代,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还有画图、列表以及方程等,这些方法虽然看起来不一样,但是其中蕴含的数学方法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方法之间的比较,使其充分体会中国民族数学文化中数学思维方法的多样性和一致性,这对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16)03-0116-02
前言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今这段时间内,我国外语教学研究领域逐渐意识到语言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融合方面已形成共识。大学英语教学的宗旨是促使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增强,其中现实交际能力是最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基础内容中已经融入社会文化因素。因此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时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以及社会文化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英语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以社会发展状况为依据,主要目标是致力于培育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不过目前的国内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缺失。虽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目标包含了读、听、写、说等各个方面,但是对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没有详细的说明,这就导致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无纲可依。第二,大学英语教学队伍的文化素质良莠不齐。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老师依然只重视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忽视文化背景的渗透。第三,当前的英语教科书内容较为单一和片面,没有呈现出多样化,导致整个英语教学只重视语言文化教学,而忽视交际文化的渗透,造成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只是了解几个或者某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却不能全方位了解多元化的、世界性的西方文化。把交际和文化无形隔开,导致学生就算具备很高的文化素质,也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准确运用英语,在用英语进行交流时难免会有交际用语的错误。
改进文化教学的策略
(1)完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已意识到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现今为止仍旧没有一本较为完善的文化教学大纲。虽然在1998年大学英语教学修订本中对文化教学提出了要求,但没有详细的操作法和评价措施作依托,进而导致英语教师在开展文化教学无大纲可依。在修正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时,应当修改其文化教学观,在教学目标中应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含义、构成以及培养目的明确列出,例如应当明确在何种情境下运用何种语篇、语言功能、交际措施等;还应当在原有的四六级词汇大纲中添加对外交际常用词语和学术研究词汇,在词语解释中把部分实用性强的词汇添加进去,把目的语和母语文化中有相异联想意义的习语、词语和言语等注释上联想含义和文化寓意。(2)强化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教材建设近段时间,外语教育界把英语教学由“以内容为中心”代替“语言为中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充分证实了现有教材已经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于素质教育其核心是人文教育,显然以语法构建脉络编写而成的“语言中心”教材,不能顺应时展的需求,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教材革新应快速开展。“内容为中心”是将文化教育视作英语教学的中心,其中文化不是狭义上的文化,而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精髓。不管教材怎样改革,都应当把是否突出文化视点、是否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是否能够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等作为评价教材的主要标准。只有符合以上三个条件,才能够编写出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英语教材。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以满足实际应用为中心,尽可能选用真实的语言资料,在内容上不但要追求“名人名篇”,而且要符合实际状况。英语文化的渗透是文化教育中应给予重视的环节,所以英语教师在对大学生展开英语教学时,应当重视英语的文化背景以及社会风俗习惯等的讲解,可以通过播放西方影视片段等各种方法来分析作品的文化背景,促进学生全方位深入地了解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宗族制度、地理历史、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例如,明确知晓东西方文化篇章有差异性,即西方是直线式,东方是迂回式;西方是逆潮式,东方是起承转合式等等。(3)提高对英语老师的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交际教学法,不但对语言知识进行传授,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让学生正确掌握语法结构后,可以在合理的语法和恰当的场所使用英语展开交际,这为获取准确率较高的信息、降低交际失误、增强双方了解奠定基础。由于学生英语水平良莠不齐,所以不能做到全程用英语教授课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从大一开始英语老师为了与全球外语走势的immersion相结合,应当在课堂上充分应用纯正英语口语进行教学,逐渐地将学生引入到英语文化和环境当中。营造恰当的英语口语环境,学生经过耳濡目染就能接受西方文化的陶冶,进而增强他们感受和接受西方文化的能力。英语老师在平常课堂上应尽最大可能使用纯正的英语与学生沟通,并且拿出一段时间来专门展开纯正英语的教学。通常可以结合听力练习,让学生感知何为纯正的英语,为英语口语练习奠定基础。老师还可以展开情景式教学,创设出相应的环境,让学生展开模拟训练,促使其英语口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对西方文化做到充分的了解,并且熟悉博大精深的西方文化,能准确判别在哪些教学内容中添加文化背景,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因此英语教师应当通过进修或者“跨文化交际”培训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文化差异敏锐度和英语文化修养,进而能尽最大可能在课堂上渗透文化教学,使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步提高。(4)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融合在英语和汉语中,部分词语在定义、含义上看起来是相对应的,不过这些词汇在特定的区间内,表述程度以及隐含的寓意等均有所差别。大学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词语教学时,着重对词语的文化背景含义进行诠释,并且把英语词语与相对应的汉语词语展开比较,如果教学需要还应当将外国的风俗习惯作相应的补充等。在挖掘词语含义的文化要素时,可以按照实际情况采用词源法、语境法、对比法和搭配法等策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比如,moon在我国通常会与嫦娥奔月相联系,而在美国则会联想到太空飞行。又如看到南瓜(pumpkin)西方人会想到万圣节,我们却只是把南瓜当做吃的一种蔬菜。而非语言交际是应给予重视的交际方式之一,它主要指在指定的语境和情境中应用非语言(肢体)语言等行为展开交流,并能够理解信息的过程。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背景方面差异较大,所以非语言文化的内涵也各不相同。例如,英美国家通常走路都是昂首挺胸、高视阔步,这给我们的印象是不可一世,这时老师应当向学生解释清楚。又如,西方英语国家通常在工作或交际场合避免下蹲和跑步,如果是做出此类动作就会觉得不雅观。
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教学应当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英语老师不但肩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重任,还应当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升其文化理念,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培养,这样才能为国家输出复合型人才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庆芳,韩荣,王博.试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方法[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2):86-88.
1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基本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技术,要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有关知识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能力。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1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大量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取代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模式,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进入教学领域,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大大提高。对能力不同的学生能够因材施教,实行个别化学习。而且通过CAI课件教学,可以通过仿真和模拟所创造的情境进行仿真学习,使学生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形成一种真实感,从而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改变了教育一人讲,学生被动听的单一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个别化学习,可以对提供的问题,练习题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同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将从课堂上的主角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学生成为知识的获得者与建构者。
1.3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现代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教科书将被视听教材及各种学习软件所代替,“教材”应改名为“学材”,要教东西更多,但很多以前必须课堂讲授的东西,已逐步转为由学生参与或自主学习中获得,课堂上以培养学
生的学习能力和感悟能力为主。
2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基本模式
2.1多媒体演示教学模式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与其他教学媒体有机组合起来进行教学的形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通过投影、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的演示来配合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新颖,易于师生感情交流,及时反馈、引导,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多媒体课堂演示教学既使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得以发扬,又弥补了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教学媒体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使用时,要认真研究如下问题:怎样设计教师的课堂活动,使教师真正发挥“主导”作用;怎样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真正的“主体”;如何根据多媒体的特点,设计有助于学生思考、探索的助教型课件和电子教案。
2.2多媒体自主化学习教学模式是指多媒体网络教室或者开放式CAI教室,利用系统的多媒体CAI课件个别地、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进行系统学习的形式。这种方式的学习过程具有如下特点:学生接受多媒体信息的刺激;学生以人机交互方式参与学习;学生在超媒体结构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学生主要依赖教学系统本身的指导和导航系统进行学习。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为学生编制学习软件,或者通过教学软件的设计来间接控制教学过程。
3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3.1对于“多媒体演示教学模式”的应用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投影仪的作用。上课前,认真备好课,将每堂课要检查的注音释词或要讨论的问题等先打印出来,再修饰一番,有的还涂上一颜色。上课讲到这些内容时,就用投影仪投射出来,一是节省了上课很多板书时间,无形中扩大了一堂课的教学时间;二是因为是打印在电脑上而不是手写,投射出来后,效果极佳,规范端正、整齐清楚,学生就像在看印刷教材一样,很受欢迎。学生的注意力极易不集中,上课时一味地讲,难于将学生吸引住。我抓住学生对VCD光盘表现出极大兴趣这种情况,在教学时,讲解完一个内容后,就放与这个内容相关或相同的VCD光盘给学生看,加深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如上《荷塘月色》时学习完文中蕴藏的感情思想后放《荷塘月色》的VCD光盘,在声、形、色为一体的画面中更好地理解它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当然,播放VCD光盘时我特别注意时间的控制,因为如果时间太长,学生兴趣点转移,容易疲劳,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我一般采用“讲、放”结合的方法,讲一段,放一段,有张有弛,充分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3.2对于“多媒体个别化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我采用内容——目标——媒体三维选择模型,设计好[目录]、[读书笔记]、[录音]、[资料检索]、[学习导航]、[操作指南]、[媒体库]、[退出]、[学习指导]等项内容,又设计了[导语]、[朗读]、[作者]、[小结]、[扩展]、[训练]等子项内容,让学生自己操作,自主学习。
3.3对于“计算机情境虚拟教学模式”的应用如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我设计情境虚拟教学课件,将夏秋的景物为背景,旁白美女蛇的故事,让学生进入鲁迅笔下的“我”的乐园,接着显示冬天百草园的景致,让学生自己设计出拍雪人和捕鸟的情景场面,这样在情景虚拟中进行了个别化学习,其乐无穷,学生越做越有意思。整个教学过程都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进行。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写作激情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加便利地设计作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形象生动的情境背后的深刻意蕴,让学生从中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和尝试写作的快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实时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效率推进小学作文教学现代化进程,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激发写作兴趣、强化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其优势和潜力。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育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已很难离开多媒体,构建多媒体教学环境已经成为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空间,把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有机结合,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学生熟悉信息化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发挥新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作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对语文教学有很便利的辅助作用,把它运用在作文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方法重新整合,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新思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整合是指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优化教学的活动,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作文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提高写作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根据作文教学的需要,可以随时把作品中的情境还原到过去某一时空的环境中,可以很方便及时看到激情饮酒挥毫泼墨的李白,也可以随时与忧国忧民生活潦倒的杜甫接近,这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结构中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创设最佳作文教学情境,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三、科学指导写作,提高作文水平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能力,往往只强调多读、多写、多观察,从语言运用的基础工作做起,逐步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在长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宏观的教学指导,而忽略了微观的写作技巧的传授,其实这二者缺一不可。长期以来,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建立真正意义及教学上的心灵沟通,说到底,阅读鉴赏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克服阅读的盲目性、片面性。虽然指导阅读训练的方法很多,但是相对科学合理的方法还有待于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有益的升华和充实,尤其小学生读书,教师必须作好关于课外阅读的指导。阅读首先要选择好书读。作文课堂教学必须把写作中应该注意的技巧性和经验性东西讲清楚,尽量把提高写作能力的功夫放在课外阅读和观察思考上,强化平时每天写日记的锻炼。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选择最佳优秀读物,并且选择最佳时间实时指导阅读,尽量不把应该在课外下功夫的事放在有限的课堂中完成,也不要把课堂上应该讲解的技巧让学生在阅读中完成,不能让课外阅读成为辅料,应该让课外阅读成为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课文阅读不能放任不管,必须实时关注,勤于指导,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不可丢弃的习惯,同时能够收到有助于写作能力提高的良好效果。与课外阅读相比,课堂教学要起到引导和释疑的关键作用,是教师集中解决阅读与写作过程中一切问题的最佳时间。选择课外书籍主要依据应是:思想内容健康,艺术结构独特,描写语言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内容尽量与当前作文教学的重点结合,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范围内的作品,教师在帮助学生选择好书的同时一定要综合考虑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紧密结合,否则是不会收到理想效果的。
四、数字化时代要使教学资源更具时代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化教学模式等新媒体技术为主的教学越来越被广大的师生认识和接受。尤其是数字化教学课件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对于高效率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进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工作等已很难离开数字化技术,数字化环境已经成为同学们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空间,把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有机结合,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组成部分,真正发挥新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作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效率和主动性。数字化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进而加深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理解。
注重语言多样性
职业中专数学教学语言应当注重多样性特征,是一个集“有声”与“无声”的综合体。教学语言,一般是指“有声响的口头语言”。教学语言具有时间性与空间的灵活性,一般教育工作者通过教学语言传达知识与情感,进而促成学习者知识、能力、情绪、情感的发展。从传统的职业中专数学教学语言来看,往往存在着单一化,枯燥化等突出特点。
职业中专数学教学语言之中,往往给人的整体感觉即是数学教师站在讲台上进行滔滔不绝讲授,而职业中专学生则听的昏昏欲睡。因此,笔者认为职业中专数学教学之中,要充分注重语言的多样性,作为新时期的职业中专数学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对于语言多样性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之中,充分的克服时间延续性较差的特点,使自己的手势、身体动作、眼神、实体语言相综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进而促成职业中专学生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同时,如果职业中专数学教师能够充分把握教学语言多样性,尤其是无声语言的运用,则更加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进而促进职业中专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注重表情语言的运用
从现代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当个体与个体进行面对面交谈时,其获得信息的较大来源可以从对方的表情来获得。从职业中专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来看,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虽然表面来看是“一对多”的教学,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则是“一对一”的信息流的传递过程。由于我国目前职业中专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仍然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这使得一个教师要同时面对着几十个学生,不同的学生表情各不相同,因此,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作为新时期的职业中专数学教师,要能够充分的注重表情语言的运用。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汉语语言教学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让留学生在汉语初级阶段就学习儒家文化。语言教学一般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文化教学也应有个过程。朱熹曾把循序渐进的原则视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他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文化导入与语言教学一样是有层次性的。从教学对象的要求来讲,学生的汉语知识也是分阶段分层次增长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且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汉语教学,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教学的重点、方式、分量都会体现出一定的层级性,需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课型的教学要求合理安排导入的文化内容应接近学生的语言水平,应适合学生的认知和交际需要。
2.实用性原则
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自如地运用语言,那么文化内容的选择首要的是实用性。也就是说要选择那些学了以后能用得上的文化内容,而且是中国人常用的、最普通的,同时要告诉学生如何使用才是正确的、恰当的,反之就犯了中国人的大忌。比如中国送礼不能送钟,人死了不说死,说“去世了”、“走了”、“归西了”等。中国喜欢数字“8”、“6”不喜欢“4”,在喜庆场合不说不吉利的话,如“死”“鬼”。吃饭时不把筷子直立插于碗中等。只有这样留学生才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而不致犯错误。
3.适度性原则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应以为语言学习这一目的服务。即所选择材料的适合程度和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适合程度。教师导入的文化应该是那些代表主流文化的内容,还应该兼顾趣味性,多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同时,汉语教学不是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文化导入的目的是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过犹不及,切忌为了文化导入而进行文化导入。首先要适应教学的需要,一般来说,初级水平的学生,希望学好汉语并尽早熟悉运用,在汉语交际中减少差错和障碍,所以教学中应以传授交际文化为主,介绍的内容应是比较浅显并易于接受的,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汉语水平,导入一些没有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能力。但若不考虑学生的交际需要,或接受能力,过多地导入文化非但不能促进语言教学,反而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和阻力,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畏难情绪。
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水平的高低、
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在文化教学中,只有教师首先确立发展的文化观,才能引导学生全面地、客观地认识中国文化,不仅要在教学中介绍现在中国的新文化,还要注意与世界文化接轨,不局限于课本上所列举的文化因素,因地制宜地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2.文化教学的内容应当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
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都载有大量的文化信息,尤其是词汇带有的文化信息最多。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往往注重语言知识本身的传授,对文化解释很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要把语音、词汇、语法等放在具体文化背景中进行讲解。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让学生在正确的语言背景下准确地使用汉语。
3.根据文化的特性可以知道,文化在课本中的体现不能涵盖全部
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也会随时存在着非语言文化。课堂教学中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文化讲解多半是讲授法。我们有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教学内容转换成图像、声音,展现生动真实的文化语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还可定期举办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比如韩国文化周、俄罗斯文化节,让学生亲身体会去学习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汉语及其文化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特点,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前喻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
前喻文化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等社会最为主要的文化传递方式。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迟缓、信息交流相对封闭,因此文化传承的方式也受到了限制,而前喻文化正适合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条件。米德认为,前喻文化主要指自下而上的晚辈向长者学习[1]。前喻的主体是长者,一般都被视为德高望重、学富五车的权威,高高在上、备受尊崇的“圣人”。长者对晚辈的传喻过程总是自上而下、单向传递的,缺乏互动和交流;由于当时文字普及率低甚至没有文字,传喻内容也只是代代相传、亘古不变的观念与经验。遗憾的是,晚辈竟始终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不可改变的绝对真理,无需质疑与创新。前喻文化体系下,人们的生活道路既定不变,文化传递俨然成为代与代之间的完美复制和延续。尽管前喻文化有着自身的局限性,然而在当今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并存的状态下,前喻文化依然有其自身的优势可以发挥。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教育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小学美术教育阶段,教师的重要性更是突出。在小学美术教学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前喻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扮演“先行者”的角色。专业的美术教师是权威的“前喻主体”,他们通过依托学校教育系统平台并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特长,可以将前人传承和创造的优秀美术文化、知识和经验系统地、规范地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掌握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此外,他们不仅向学生传喻知识和技能,还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在这里,“前喻主体”的权威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对小学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宜合理保留“前喻文化”的优秀成分,大力发挥其积极作用、时代价值。
二、并喻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
伴随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社会文化传递步入“有史时期的文化”时期,“并喻文化”传递模式应运而生。并喻文化主要指晚辈和长者的学习发生在同辈人之间相互传喻、相互学习的文化。可以说,并喻文化实质上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文化传递模式。与前喻文化不同的是,年轻人有了自己的观念和想法。并喻文化的以上种种特点在现代小学美术教学中显露无遗[3]。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并喻主体”是指学生成为相互学习,相互传喻的主体,特别是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向榜样学习。但任何“创新”都必须得到教师的许可,所以,学生的思想自由依然是受限制的。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并喻文化,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不仅尊重长辈的意见和教导,而且还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增进了同学友谊。这种同伴之间的同向式、合作式的新型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然而,由于缺乏对学生价值观的合理引导,培养出来的学生惯于盲从,人云亦云,容易失去自我。由于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价值取向,他们的许多行为,只是为了适应主流。
三、后喻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
二战后,互联网时代悄然来临,人类文化传递模式迈入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民族传统文化经典被逐渐淡忘,人类知识经验更迭速度加快,内容日新月异,文化传播渠道更是多种多样,长辈较难适应如此千变万化的文化氛围,年轻人却如鱼得水,紧随时代的脚步阔步向前。
在这种文化大潮的推动下,后喻文化破土而出。后喻文化是和前喻文化传递方向正好相反的文化,是自下而上由晚辈向长辈逆向文化传喻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理解为“反向社会化”,即长辈要向晚辈学习。后喻的主体是思维活跃的晚辈。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年轻人,他们学习和交流的途径丰富多样。多元化的传播媒介使得信息传递畅通无阻,再也不像长辈所处时代信息沟通闭塞和受限。晚辈对长辈的话不再言听计从,而是独立思考,追求个性和创新。迫于形势和现实需要,长辈要向晚辈主动学习一些新知识和新技能,以便自己不被时代抛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