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学习提高计划

学习提高计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7 11:10: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学习提高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学习提高计划

篇1

本市小学英语教学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在各级领导、学校的关心和重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骨干教师队伍基本形成,一批青年教师逐渐脱颖而出,教学、教研活动蓬勃展开,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但是,本学期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依然形势严峻,任务艰巨:1、师资紧,课时少,教学任务重;2、《牛津小学英语》4B和5B教材是各校初次使用,任课教师对教材要求把握不够到位,有一个认识、磨合和适应的过程;3、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衔接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要求全体教师不等、不靠,扎扎实实开展教学工作,实实在在提高自身水平,切切实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师观念

1、由于新课程实验从起始年级开始,英语教师对新课程尚了解不多,为了更好地更新观念,转变行为,英语教师有必要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关心并参与当前的课程改革研究;要认识到英语教学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努力将这些正确的思想理念转化为积极可行的教学实践活动。

2、精心组织理论学习,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英语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讨活动,每位教师要认真通读一、两种英语教学研究刊物,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3、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和《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文件精神,明确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建立初步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服务。

(二)、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

认真学习《小学教师六认真工作要求》,切实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本学期拟在以下三个方面作更大探索:

1、尝试集体备课。针对本市英语教师普遍年轻,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活动设计较为单一,教案书写有待规范以及为解决备课相对封闭的情况,本学期尝试全市集体备课,把备课任务下放到各个学校,每校负责一或二个单元的备课,力求备好、备精,做到活动形式多样,术语表达正确,格式符合要求。教案经教研室认可后,下发各校供参考。

各校教研组下设备课组,每个年级设备课组长一名,在每个单元新授前由备课组长召集,对教材和提供的教案进行研讨,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为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凸显教师个性,各校宜在借鉴的基础上作补充、删减或调整。每单元教学结束后,各校对所提供教案需有分析和评价及说明所做的调整。

2、改进课堂教学。本学期继续推进课堂教学的探索,⑴、确立课堂教学思路: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模拟或真实交际中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充分运用实物、图片、手势、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生动活泼地进行外语教学。⑵、采用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在活动中学、练、用,强调用语言做事,每个活动的展开要有情景,有语言,有过程,有结果。任务型的活动可以适当渗透其中。⑶、课堂教学中采用集体、个人、小组等多种活动形式,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为引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本市课堂教学水平,本学期拟进行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

市将于五月份举行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评活动,本市将及早发动、组队,竞赛人数共7人,竞赛形式为2人英语会话,2人才艺展示,2人简笔画和板书,另由1人为教师、6人为学生组成的微型展示课。请有这些方面特长的老师主动报名或由学校推荐。

3、加强评价研究。小学英语课不是唱唱跳跳,玩玩乐乐,它的教学要求在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是直接为中学学习打基础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质量意识,要从教师“教”的角度转到学生“学”的角度,要在研究学生如何学得好,记得住,用得活方面下功夫。既要发挥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要研究如何进行检测性评价。教师要加强对检测性试卷命题的研究,既注意形式要符合年龄特点,也注意要求要依据教材,更注意难度要根据学生,以确保及格率,充分发挥检测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学的有趣,学的自信。并及时做好检测后的反馈和分析。教研室将会在这方面加以适当的引导。

(三)、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教师水平

1、抓好教研组长队伍。英语教研组长在各校的英语学科建设中非常关键,本学期将重点抓好以教研组长为中坚力量的骨干教师队伍。通过听课、评课,学习、交流等多种活动形式,提高教研组长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研组的管理能力,以促进各校的英语教研组建设。

2、促进新教师成长。各校组织新教师学习常规,学习校内外先进典型,并加强检查督促,通过说课、听课、评课、讲座、集体备课、教材分析等活动,让新教师过好大纲关和教材关,尽快明确备课、上课的基本规范,适应小学英语的教学要求,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3、强化教研“三化”。各校教研组继续做好教研活动的“三化”,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周进行。为加强教研活动的专题化,提高教师教研意识,并通过教研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难题,各校的教研活动宜围绕课题或专题展开,并认真做好资料积累,写好专题小结。教研室将关注各校的专题研究情况,期初各校把教研组的课题或本学期定的研究专题报教研室,期末教研室将组织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四)、拓宽发展渠道,促进学科建设

篇2

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历史上,维吾尔语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突厥语阶段(7-13世纪);察合台语阶段(14-18世纪);近代和现代维吾尔语阶段(19世纪-现在)。

且末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沙漠边缘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地区,总面积为14.025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第二大县,距离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经塔且沙漠公路667公里,距离首府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270公里。由于该县地处偏远且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85%以上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对象是维吾尔族,作为直接面对患者服务的窗口单位,且末县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以下简称“且末县计生指导站”)落实计划生育“四项手术”及常见妇女病的就诊、治疗,优生咨询及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等方面,语言不通成为开展各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提高服务质量的一大障碍。要想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和质量,提高患者及社会满意度,必须加强“双语”尤其是维吾尔语言的学习和培训。

篇3

二、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进入高二上期,身体素质较初中有了明显提高,各方面能力也在提高,而同时学习任务较重,这个时期的教学要注意教学的艺术,要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全员参与,提高身体素质,减轻学习压力。

三、本期学习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本学期教学内容为高中体育第一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体操、球类等内容。学生虽然进入了高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自觉性、主动性仍较差。为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去练习,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能力的培养。

学习目的

1、深入了解体育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手段,懂得体育锻炼对身体的作用,增长体育知识,并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

2、学习一些基本体操,加强协调性练习。通过素质练习,提高学生跑、跳、投的能力。进一步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

3、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上期所学的内容。使之学为所用,提高体育达标成绩。

4、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时尽量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和器材,力求基础知识教学与基本技能训练相结合。

2、上课讲解时,做到声音要宏亮、吐词清晰,组织得端,示范准确。教法要因地制宜,灵活多变。

3、抓好两操及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4、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五、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1周开学工作、制定教学计划、 器材准备等

第2—5周 复习并纯熟掌握第三套广播体操—舞动青春

第6—9周 球类 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和排球正面双手传接球

第10—14周 跑:耐久跑 200米全程计时跑、弯道跑

跳跃:跳长绳、短绳

投掷:双手从体前后抛实心球

游戏:猜猜谁是领头羊、听数抱团、开火车

第15—18周 力量、柔韧性训练、俯卧撑、坐位体前屈

篇4

引 言

化学作为理综学科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以外,更加侧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化学思维的培养。一方面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巩固学生化学基础,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和化学水平。另一方面,打破化学教学的局限性,从教学本质出发,强调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树立学生统筹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理综学科协调发展。基于此,下文就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协调理综学习并提高化学成绩提出几点认知。

一、理综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理综学生中普遍存在两极化现象,学生偏科严重,究其根本,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是学生对学科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不高,处于一个被动的学习状态,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思维,缺乏一个正确的学习思路,学习方法不当,主观意识不足。导致学生学习基础不牢、概念模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差、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效率低。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刻板,没有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式教学,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任务而忽略教学实质,导致教学目的与预期的要求相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如何协调理综学习并提高化学成绩的建议

化学作为理综教学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强调对学生化学兴趣和化学意识的培养。改变以往灌溉式的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坚持“以人为本”教学思路,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思考、去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和积极的学生态度。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更具有动力,更具有主动性,学习质量和效率也会更高。

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概念以外,还需要学生善于动脑、灵活运用知识点,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反思问题,这样才能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内化”,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思维能力,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之,摸索理综学科的学习规律,找准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感受到理综学习“异曲同工”之处,在理综学习上少走“弯路”,找到方向。

一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要规范学习态度,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发散思维,不能盲目笔记和背诵,做题要懂得方法和理清思路,避免出现思维的惰性。做题也不是做的越多越高,要摸清题型,学会看书和查资料,明确题中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点和重点。

无论是化学课程还是理综学科其它课程,都具有较强的实验性质和实践性,内容广泛、课题任务中,包括:理论学习、实验学习、计算学习、推理学习等等多个方面,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归纳和总结,摸清自身学习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如:选择题反映学生学习基础,在做题时,不能盲目凭感觉,要做到有理有据,要学会反思,对模糊的概念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要重点注意;综合题直接反映学生的知识运用灵活性和对知识点举一反三的能力,要强调对学生耐心的培养,让学生深入到题目本质中,去剖析知识点,在潜移默化中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探索欲,理清学生学习思路,锻炼学生的学习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教学规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使教学活动能有效的围绕学生展开,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为学生更好的展开学习打下基础。在化学教学中,将理论联系实践,重视实验教学,化学知识点比较抽象,逻辑性思维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掌握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以实验为媒介进行适当的辅助,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且,近距离感受化学的魅力,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激发学生自主思维和动手操作。当然,化学实验在以安全为前提的下,要让学生自主摸索实验,引导学生多接触实验,切实的去感受实验,通过实验将所学的知识点深化、具象化和形象化。对于繁琐的实验,要有耐心、有计划,要层层递进,迎难而上,要反复练习,鼓励学生去实验,去剖许实验、分解实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不断实验和学习过程中摸索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

总之,化学作为理综学科一部分,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下,要树立全局的教学观念,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主观性的发挥,使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的阐述和传授,要以兴趣为基础,以成绩提升为动力,以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意识为目的,协调理综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5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为:“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再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编成如下歌诀:“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酸就出来。”像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

二、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然后去巧记。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三、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四、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领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可以把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可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五、形象比喻记忆法

形象比喻记忆法就是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比喻,把那些难记的概念形象化,用直观形象去记忆。如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机会多,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地方出现机会多。”这个问题是比较抽象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就可以理解了,也易于记忆了。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鹰等鸟类比作能量高的电子,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鸟类比作能量低的电子。能力高的鸟类常在离地面较高的天空飞翔,能力低的鸟类常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动。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总结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只要记得快,记得准,记得牢,就不失为一种好的记忆方法。然而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大敌是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他的研究结果以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依此规律,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措施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

1.组织有效的复习。①及时复习。教师要抓好新课前的复习提问。提问的目的首先是减少学生的遗忘,巩固学生的记忆,其次是为新课扫平道路。学生平时不复习,临考前“开夜车”和“加班加点”都是不符合记忆规律的。②分散复习。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机会抓好平时的阶段复习、期末复习。③注意复习方法。复习要避免机械重复,每次复习都应给以新的信息,提出新的理解要求,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2.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由于干扰而产生的临时遗忘是常见的。如:学生考试时,因为紧张,本来已经记住的内容,一时却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了,越急越想不起来,这就是一种情绪干扰。为了排除一些干扰,平时要注意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考前的临场指导就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篇6

1 引言

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最大可能地激发其主动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进而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对学生实施研究性教学,让其通过自己探索、思考,实践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正是通向此目标的途径之一。国家教育部把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组成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充分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对研究性学习的重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是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值得深入探讨。

2 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分析

化学研究性学习作为普通高中必修课程,已经成为新课程化学学科要求或渗透的内容。然而,目前化学研究性学习必修课的开设和推进存在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社会因素

这里说的社会因素包括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受选拨人才制度的影响,学生、家长、学校、社会乃至教育行政部门片面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质量高低和学生学习好坏的主要标准,忽略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为数不少的学校、教师、家长对研究性学习持赞成态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最担心的问题就是研究性学习是否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影响升学率。

另外,中学各班学生人数日益增多、校舍图书设备不敷使用,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短缺,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化学研究性学习就是纸上谈兵。

2.2 教师素质

教师的个人素质主要包括:教改意识、问题意识、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精深、基础知识广博、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等十多个方面。现仅从教改意识、心理学认识和知识储备方面进行分析。

2.2.1教改意识方面

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从未有过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它对教师的要求不再是过去的熟悉和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积累教学经验、完善教学艺术、揣摩高考动向等,而是要求教师从教育观念到知识结构、从工作方式到教学行为都发生变化。

据调查报道,在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教师盲目照搬外地经验,脱离实际情况,学生难以取得满意的结果,因而失去研究兴趣。还有部分化学教师对化学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热情,仍以给学生灌输知识,追求高的升学率为教学目的,时常会出现在黑板上做实验的现象,至于化学研究性学习,则被视为教学的额外任务。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化学研究性学习本身并无异议,只是迫于当前的教师评价体系,他们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仍有所顾虑。

2.2.2心理知识方面

老师对学生心理的了解仅保持在一般了解的层面上,而且还认为可以忽视学生感受,全力抓紧学生学习成绩才对。这体现了现在部分老师还是困囿在传统的只重视学习的老思想之中,对学生的心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没有足够的认识。

2.2.3知识储备方面

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否丰富是否精深是家长和学生普遍重视的问题,也是教师能力的显示。教师想要组织好“研究性学习”,教师应具有实践能力。而有着广博的基础知识,又精通一刻专业知识,而且有着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相当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中更有用武之地。

2.3学生兴趣及社会的态度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所持的态度亦令人有所担忧。面对升学的压力,考试的压力,高分数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力,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教师单纯的传授知识,失去了他们学习中应有的主动性和主体性,甚至对充满趣味性的探究性化学实验,他们也是敷衍了事,流于形式。

3 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一般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是指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通过主动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习方式。在化学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

3.1 开放性

开放性主要表现:第一,学习的地点和内容的开放性。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已涉及诸如能源、环境、材料、生命、健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不拘泥于课本。如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等。第二,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过程也具有开放性。学生不仅向书本学,还要向社会学,向网络学,向他人学,养成一种开放的思维习惯。第三,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性。学生可以走出课堂和校园,走向社会,利用图书馆、化学实验室、网络、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资料,把课内和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的联系起来。

3.2 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以自主性、探究性为基础,主要表现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处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按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自主释疑,自主探索与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独立判断,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实践性

“问题”(或专题、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整个课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对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分析、自主设计实验,得出结论,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如在“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的化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采集海水样本,查阅有关资料,讨论并制定实验方案,安装实验装置,用AgNO3测定有关数据,再处理数据,分析结果。这一系列过程都需学生的亲身实践。

3.4 过程性

化学研究性学习关注的不单是实验或调查结果的正确与否,而是更注重学生通过课题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可以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通过课题研究,不仅了解了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而且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快乐;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与合作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多方面收集资料,知道除了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以外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这为他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

4.1 正确处理好一个关系

正确处理好化学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是相辅相成、相互包容的,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科学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而研究性学习在让学生感知直觉经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不是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应改被动的、机械的接受性学习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接受性学习。

4.2以促学生发展为目的,精选研究课题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实际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及解决问题。如在教学有关“水”的知识时,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查阅资料、向有关管理部门咨询及实地考察相结合,了解本地区水污染及其危害的情况,并就如何防治水污染献计献策。另外一部分学生就我国水资源、本地区居民饮用水的品种、价格及质量情况进行调查,还可以去了解本地区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生产的水质问题等情况,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

4.3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它学科产生了很大的交叉、渗透和融合,这就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可在明确课题研究目的、拟定研究题目、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过程、研究信息的分析、归纳、整理、研究课题总结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但不能反客为主。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挖掘学生潜能,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这对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应在活动中强化自主学习,增强实践能力,加速自我完善的过程,要求化学教师不仅要精通化学学科的知识,又要对相关学科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去解释化学问题,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使自己成为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宽广、教学技能过硬的“专家型”教师。

4.4 提高学生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探究性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难于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当然他们并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他们学会了无怀疑的接受,从而削弱了自己的问题意识。这就需要在学习中多鼓励学生自己发表不同的看法,解决问题采用不同方式,走不同的路径,同时尽可能在原来问题的基础上从不同方面提出疑问,从而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通过实验创设情景。用生动、鲜明、直观的实验现象以及意想不到的实验事实和结果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更深刻,全面的思考探究问题,使探究活动得以深入进行。例如,在介绍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之前,先播放一段录象:桂林的七星岩和芦笛岩的岩洞。学生们肯定会被这仙境美景所吸引。再问:这位雕琢美景的能工巧匠是谁?学生们联想翩翩。通过小组讨论后揭开谜底:二氧化碳。同学们面面相觑,不可置信。这时再引出实验:氢氧化钙―碳酸钙―碳酸氢钙的相互转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马上就高涨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主体,成为了知识的探索者,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7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9-0026-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习题的设计不仅仅是习题编制者的任务与责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习题的设计。化学习题的设计方法有移植法、整合法、改编法和原创法。举例来说,教师平时给学生布置作业,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化学习题设计方法中的移植法。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化学习题设计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重视这一环节的话,对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

1应用型化学习题

化学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些“生产和生活实际”包括物质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矿物及其冶炼、工农业生产、合成材料、环境(监测)和人体健康、食品、日用品、科学实验、化学发展史等各个方面。应用型的素材直接来源于实际,被“ 应用”的当然是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应用型化学习题根据其关注面可分为关注科学前沿的化学习题、关注能源环境的化学习题、关注化工生产的化学习题和关注日常生活的化学习题等。

例1. 某化学兴趣小组从小池塘中舀了一杯污水,往容器里插了一根铁棒和一根石墨电极,上面用导线、电源连接起来,过一段时间后,污水变澄清了,底部有沉淀物。

(1)该装置构成了_________装置。

(2)铁棒接在电源的______极,作______极

(3)石墨接在电源的_______极,作_____极

(4)污水变澄清的原因,请写出电极反应式或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两根电极往污水中一插,电源一连,利用电解池原理,一个简易的污水处理装置就做好了。铁棒作阳极 Fe-2e-=Fe2+,Fe2+很容易被氧化成Fe3+,Fe3+ 水解生成Fe(OH)3 胶体,与杂质聚沉,从而净水。把化学知识活化到我们的生活中,为生活服务,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处处离不开化学。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问题,学生会有成功的喜悦,也吸引着他们动手去操作,而化学知识也变得鲜活生动。

2探究型化学习题

所谓探究型化学习题就是以生活或社会中的常见问题作为化学探究的对象,围绕问题展开探索活动,进而将问题解决。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新课标理念实施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科学探究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能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或从化学问题的实际情景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科学探究活动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因而科学探究能力也就理所当然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但不少同学对于科学探究类试题,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实际上该类问题一般来说是在同学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只要基础扎实,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可以说并不难解。

例2. 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_________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如果写出三种正确方案奖励1分):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3)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写下表):

本题是一道较为典型的探究性化学习题,它的命题紧扣课标和各版本的教材,同时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探究能力及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食品干燥剂生石灰作为试题的情景,通过分析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成块状固体的原因进行猜想和探究。事实上本题考查的仍然是知识的应用,考查的是相关物质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生石灰氧化钙及其在空气中变质后一系列物质的性质(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同时放出热;而氢氧化钙是碱,水溶液显碱性,并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生成的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一旦做到这一点,思维就很通畅,解题就很顺手,所有设置的探究性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这也是平时一再强调双基重要性的原因,也是“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的原因之所在。

3开放型化学习题

开放型化学习题是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化学习题课效率偏低的重要方法。针对化学开放型试题答案多、变化灵、信息广、迁移快等特点,恰当地设计开放型试题必将成为化学教学和考试改革的一个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开放题的特点是:“答案不固定”、“条件不完备”,“解题方法不惟一”,它属于非常规性问题。开放题的解答则可以在不同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基础上通过独立分析、独立思考,提出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获得多种解题途径,或在解题过程中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因而无论在问题结构方面,还是在解题策略上,开放题都具有与传统封闭题截然不同的特性。从结构形式上看,开放题具有组成要素的非完备性和解题答案的不确定性;从解答过程和解题策略看,开放题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层次性、发展性、创新性等特性。开放性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3. 给你两瓶均匀透明的液体,一瓶是淀粉溶液,一瓶是硫酸溶液,请你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区别它们?

这是一道典型的内容开放题,内容开放题是指解决问题的知识不只局限于书本上的化学知识,还可能用到其他知识。解答这道习题,方法很多:比如说可以用pH试纸或者酸碱指示剂来检测溶液的酸性;利用导电实验来检测溶液的导电性;用半透膜比较溶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利用丁达尔现象来区分胶体和溶液;通过加锌粒或Na2CO3能产生气体的是硫酸;加BaCl2 或Ba(OH)2溶液能产生沉淀的是硫酸;滴加碘水出现蓝色的是淀粉……方法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提出更多的设想,大家讨论一下,哪种方法最简单可行,对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极为有利。

开放型习题中还可以体现科学方法,利用类比推理等方法来解决习题,看下面一道习题。

例4.填空:

(1)Na2OCO2Na2CO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CaO_____________

(2)NaCl天平 容量瓶

盐酸 _____________

根据题目所给的例子,(1)所填的应该是与CaO反应的酸性氧化物,以及反应所生成的盐,答案可以是CO2、CaCO3或SO2、CaSO3 等。(2)类比推理出所填的应该是盐酸的量取仪器和配置溶液的仪器,根据精确度的不同要求可以是量筒、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以及烧杯、容量瓶等。学生用分析推理的方法可得到问题的答案。

4 活动型化学习题

在活动型化学习题的解决中,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多种途径收集验证问题答案的证据,在活动中还可以学习新的知识,特别是获得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程序性知识,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活动型化学习题的解决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是解答其他类型的化学习题所无法实现的。通过化学实验、参观、访谈、讨论、查阅资料等活动解答化学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在一种较为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也更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

活动型化学习题除了要关注学生在解决习题中提高学生的问题表征能力、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和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能力外,更需要关注在解决习题中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强调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体意识等。因此,活动型化学习题不但要注重学生解决习题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在解决习题过程中的体验。

例5. 我们所购买的商品经常使用一些包装材料,它们都是与化学联系很紧密的,但是在选择什么商品用什么包装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也很多。请你就商店或超市里五花八门的包装材料进行分析,并对包装材料的处理从化学的角度予以分析,填写下表:

例6. “加碘盐”中含有KIO3,能否利用厨房里的常见物质来检验到底是不是加碘盐?

厨房就是实验室,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KIO3要先转化成I2,通过I2的检验来检验KIO3,在此转化中需要还原剂和酸溶液。厨房里有食醋,再找几片维生素C片,I2的检验方法我们一般用淀粉溶液,厨房里有淘米水。现成的试剂都有了,学生通过自己寻找试剂,自己设计实验,然后自己动手,乐在其中,兴趣盎然。

活动型化学题在考卷中比较少见,因为在考试过程中不可能让学生去查阅资料、做实验验证等等。但是在教科书和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安排一定比例的活动型化学习题,对于锻炼学生的能力还是大有裨益的。

活动型化学习题还要注重在习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活动型化学习题的解决形成了交流、讨论的良好氛围,改变了传统习题解决以学生个体为主体的单向训练模式,出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探究的平等参与关系。因此,活动型化学习题的解决不仅使学生增加了自信,还使学生深切感受到集体智慧的力量。

5综合型化学习题

综合型习题分两大类,一是化学本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如无机化学知识和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多种理论概念的综合辨析,实验条件或现象的比较等;二是多学科之间的综合,如化学与物理学或生物学知识的综合等。综合型的能力要求自然比单个知识点的题目高,也是符合实际需要的。

例7. 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无污染的理想能源,近20年来,对以氢气作为未来的动力燃料氢能源的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

(1)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经济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氢气的方法是( )

A. 电解水 B. 锌和稀硫酸反应

C. 光解海水D. 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

(2)因氢气易燃易爆,贮运安全极为重要。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写出其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氢气的电子式________,氢气分子内的化学键是________。

这是一道化学学科综合型化学习题,考察了热化学方程式,经济合理的制取方法,电子式的书写,还考察了化学键的类型,一道题涵盖了多个知识点,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跨学科的综合题,将不同领域的知识信息杂交、融合、互补和泛化,犹如火柴和火柴盒的碰撞一样,有助于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滋生和激发。

例8. 如图,烧瓶内湿润的泥土中生长着几根新鲜的柳枝,枝条旁立有一支装有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小试管,瓶内充填有体积比为1∶4的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瓶口紧包着一个气球,使烧瓶刚好悬浮在玻璃缸的水中某一位置,隔一天观察,可发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理、化、生综合题,要解答这题最重要的思维是要把植物的呼吸作用、氢氧化钠的性质与物体的浮沉条件三者不同类属的学科知识建立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认识,才能得到正确答案。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有助于学生不同思维模式的迁移与整合,使整体性的思维得到长足的发展。

例题的参考答案

例1. (1)电解池; (2)正, 阳; (3)负, 阴;

(4)Fe-2e-= Fe2+

O2+2H2O+4e-=4OH-

4Fe(OH)2+O2+2H2O=4Fe(OH)3

例2.(1)氢氧化钙; 碳酸钙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2)放热

将少量固体B放入小试管中,加一定量水,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测量温度变化。

将少量固体B放入小试管中,加一定量水,试管上安上一个带导管的胶塞,导管通入有足够水的烧杯中,若放热则气体膨胀,烧杯中的导管冒气泡。

(3)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例3. 用pH试纸或者酸碱指示剂来检测溶液的酸性,酸性的是硫酸溶液;

利用导电实验来检测溶液的导电性,能导电的是硫酸溶液;

用半透膜分辨溶质微粒的直径大小,能透过半透膜的是硫酸溶液,透不过的是淀粉溶液;

利用丁达尔现象来区分胶体和溶液,有丁达尔现象的是淀粉溶液;

通过加锌粒或Na2CO3能产生气体的是硫酸;

加BaCl2或Ba(OH)2溶液能产生沉淀的是硫酸;

滴加碘水出现蓝色的是淀粉

例4. CO2、CaCO3 或SO2、CaSO3

量筒(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 、烧杯(容量瓶)

例5.略

例6.把少量食盐溶于水,加入几片维生素C片剂,再加些白醋,加入淘米水,如果溶液最终变蓝,说明食盐中加了KIO3。

例7.(1)C

(2)2H2(g)+O2(g)=2H2O(l)H=-571.6kJ・mol-1

(3) H∶H共价键

篇8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具体分析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多媒体教学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应用,随着各种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学配备了完备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在此情况下,高中教学工作的开展就有更多技术支持,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多元化运用。特别是,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能够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能够强化教学工作的整体形象化效果。例如,钠原子的立方体结构,金刚石的网状结构,石墨的层状结构,有机物的空间结构,等等,这些物质的结构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实现对这些物质结构的三维化技术分解,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从更形象化的角度理解这些物质,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水平。

(二)实物投影技术能够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化。投影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更加高效直观的展示。化学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化学知识是一种变化的过程,涉及的教学内容往往会出现物质的分解,物质与物质接触后形成不同变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教师的理论知识讲解,学生往往不能深刻理解物质变化的过程,而使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就能够将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的过程比较直观地反映出来,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理解化学知识。这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的高效化和直观性。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被重视和应用,但是,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信息化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过程的实现。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的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比较直观地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深入认识。但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依然存在信息化手段教学忽视学生认识能力的情况。传统板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在黑板上书写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学习缓冲过程。但是,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往往会加快教师的教学速度,多媒体展示速度过快,对于学生而言失去了缓冲过程,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变成快速消化的过程,这对学生学习存在一定弊端。

(二)弱化师生交流的过程。如今,很多教师开始更加重视对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使用这些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希望通过这种手段更充分地向学生传授更多知识,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信息的存量比较大,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希望学生通过这种快速大容量的教学过程灌输给学生更多知识。这种教学思想的存在和教学模式的采用,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掌握水平,不仅弱化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过程,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快速理解让他们来不及思考知识中存在的疑问,而教师不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也让教师缺乏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对于整体化学教学工作开展不利。

三、高中教学中做好信息化手段教学工作的对策分析

针对当前高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从多角度多层面推进,教师需要在现行教学发展情况下做好化学教学工作。

(一)注重运用信息化教学速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知识内容。教师应该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在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把握好教学节奏。特别是通过投影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对一些教学实验进行演示完成以后,教师应该空余一点时间给学生,让学生思考与理解。

篇9

[关键词]

教学模式;双证书职业技能大赛;授渔计划

一、“教、学、做、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政策支持

(一)关于教学改革《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2015〕6号)明确提出:要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

(二)关于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起,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年度全国性职业教育学生竞赛活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和创新,通过技能大赛,逐步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良好局面,技能大赛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以上意见和制度的实施,为“教、学、做、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初、中级会计人才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必须适时对已有的教学模式加以调整,由原来传统的只重视教师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教、学、做、考、赛”五位一体新教学模式转变。笔者通过对山东省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进行调研,我们发现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流高职会计专业的课堂上,主要以教师的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学生作为听众,教学程序一般分为导入、讲授、练习、布置作业四个阶段。这种模式容易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师控制课堂及教学进度,但不利于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很容易形成“填鸭式”教学。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未受到应有重视经过对高职会计专业部分学生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甚至个别同学不带课本进课堂,课堂上被动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课下更缺乏必要的复习和总结。这些做法导致大多数同学不会学习,显示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未受到应有重视。这势必会影响同学们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

(三)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统一的教学模式流于形式,学生知行不合一尽管高职院校都在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教学理念,而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也明确将理论和实践教学课时进行了划分,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理论教学占绝对多数,且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最终造成多数学生有知识却没有应用到具体实践中、眼高手低,知行不合一。

(四)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不畅,导致“双证书”教学模式效果不佳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3号《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如三门科目必须一次通过,取消免考政策等,自2013年7月1日实施以后导致高职院校的会计资格证考试通过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说明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根据国家的政策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组织,从而影响了“双证书”模式的效果。

(五)“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模式重视不够,未发挥竞赛对教学的重大作用2012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组织了全国职业院校各类会计职业技能大赛,各省教育部门及相关高职院校都把会计职业技能大赛作为其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但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务处层面只负责转达竞赛通知的工作,二级学院一般仅临时选拔队员进行短期训练,而且参加竞赛的队员大多是毕业生,因为就业的压力大,而且最后一个学期在外实习,即便被选拔上也很难全身心投入训练,容易造成竞赛成绩不理想,成绩不佳也往往影响指导教师和学院下一年的参赛积极性。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通过调研分析,结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特点及高职生学习特征,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缺乏教学新理念教学理念是对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的高职会计教师大多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较深,传统的教学理念体系中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忽视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法国的物理学家朗之万在总结读书的经验与教训时深有体会地说:“方法的得当与否往往会主宰整个读书过程,它能将你托到成功的彼岸,也能将你拉入失败的深谷。”由此可知学习方法是何等的重要。高职的学生大多没有自己成型的学习方法,甚至一些学习优异的学生也推崇死记硬背,这样的方法无法应付目前的高职教育需要。

(三)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条件硬软件设施相对缺乏近几年,高职会计专业招生形势喜人,报到人数不断攀升。以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为例,2015年新生报到会计专业招生600多人。尽管前期学校已经建设了会计技能、会计手工模拟、会计软件操作、ERP沙盘创业等实训室,但与巨大的在校生基数相比,实训设备和软件相对不足。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困难较大,真正的顶岗实习机会少之又少。随着会计专业人数的不断增加,优质实训师资匮乏现象严重。

(四)高职会计专业缺乏优质考证资源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进行会计证书备考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一部分同学按照老师课堂上的授课内容进行备考,还有些同学求助于社会上的专门培训学校,随着“互联网+”对会计教学的影响加深,有些同学通过淘宝等交易平台购买网上课程和网上无纸化题库进行针对性练习,这些现象都说明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缺少优质的考证资源。

(五)高职会计专业对职业技能大赛缺乏足够的准备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经过对技能大赛成绩相对不理想院校分析发现,大多数院校的日常教学与职业技能大赛的内容融合度不高,没有专门的教学团队负责大赛指导,缺少严密的竞赛集训制度,这些不足都为成绩不佳埋下了伏笔。

四、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做、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初探措施

(一)多举措更新高职会计专业教师教学理念教育理念制约着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只有先进的观念,才能正确指导教师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教学模式的改进,关键在于教师。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新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教师教学理念的培训。通过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请教育专家来校报告的形式,促进教师对教育新理念的认识和运用;二是加强同行互助,通过典型示范课来引导教师们更新教学理念。如通过示范课引导大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观,让教师真正成为课堂上的导演与教练,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以学生为主,加大互动力度,关注体验式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三是通过评教标准的调整来激励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利用制度的导向作用来激励大家努力更新理念。

(二)推行“授渔计划”加大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古人云:“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大学里同学们是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优良的学习方法可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推行“授渔计划”主要有三种方法供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选择:一是五步读书法。这种方法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复习、习题巩固、阶段考试五个阶段都要将读教材放在基础性的地位;二是口诀记忆法。口诀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深加工,有利于快速的对知识信息块的储存、重组和内化,并且省时、高效。例如“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一句简单的口诀,让我们快速的熟悉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学习实践中,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将会计理论中的规则转化为会计口诀来记忆;三是行动学习法。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这里的行强调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实践操作就显得愈加重要。行动学习法是“从做中学”“从反思中学”以及“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有机结合。

(三)推进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软硬件建设高职会计专业要加强实训,强调对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以下软硬件的建设来实现:一是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高职教育需要配备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二是加强校内外实训场所建设。实训场所的建设是“从做中学”的物质基础,大多高职院校分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形式,在实践中要利用多方资源加大校内外实训场所的基础建设;三是完善实训制度建设。实训场所只提供了实训的可能性,而实训的组织以及效果如何,还有赖于配套制度的完善,通过实训室、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建设来保证实训的有序、有效开展。

(四)增强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的衔接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在校可以参加的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和初级会计师考试两项。为提高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构建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实施“课证融通”就是将资格考试中的《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等科目融入高职会计教学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实现高职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通与衔接,使专业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二是开发优质的课外考证资源。随着会计资格考试制度的一些改革,难度有所增加,大多数同学仅靠课堂上的学习,无法成功通过考试,往往需要课下针对性的备考才能如愿。这就需要开发一些针对考证的网络课程、高频考点题库、无纸化考试平台等资源来供有考证需求同学们来选择;三是营造浓厚的考证氛围。高职学生往往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需要通过外部环境的影响来带动其学习。从大一入学教育开始开展考证说明会,让大家了解职业证书的必要性。通过会计协会等校内学生组织每季度开展考证经验交流会的形式来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考证学习中来。

(五)全方位支持,确保职业技能大赛出成效职业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引领各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地向前迈进。为提高职业技能大赛的成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实现日常教学与技能大赛内容的融合。为避免重视竞赛作用发展为狭义的“应赛”教育,应将职业技能大赛的考核内容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每门课程的具体内容,以大赛模式带动整个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二是增强参赛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对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心理自卑,但职业技能大赛不仅仅赛的是技能,同时也是心理素质的比拼。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展示历届比赛取得的优异成绩,或通过学长自述比赛心得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三是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来引导各方积极参赛。为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参赛积极性,高职院校应以技能竞赛为载体,对竞赛成绩优秀的学生以及指导教师予以奖励,并形成制度,有效引导各方形成合力参与比赛。

五、结语

总之,要实践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做、考、赛”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通过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传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加强实训硬软件建设、改革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衔接等举措,由高职院校、高校教师和高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韩霜.浅谈中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J]职业教育,2011(09).

篇10

引言

高中的有机化学的内容与无机化学内容相比,知识脉络比较清晰,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也较容易理清。但是由于有机化学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泛的分支,相对来说,化合物的变化也较复杂。因此在解决有机化学习题时,方法性比较强,学生若不能够掌握这些解题思路,在遇到有机化学习题时,则一时难以找到突破口,为高中有机化学的学习带来了极大困难。以下是一些高中有机化学习题中的典型例题及其解题思路。

一、烃类分子式的确定

烃类分子式的确定一直是高中有机化学中的典型题目,也是有机化学初学者容易出错的题目。常见的确定烃类分子式的方法主要有:差量法、关系式法、通式法平均值法等。

1.差量法

差量法的主要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的一些差量,如固体的质量差、气体的体积差、某一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差等。这种方法通常将差量看做是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端的一项[1],将差量与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形成比例,从而得到所要确定的烃类的分子式。

例题1.常温常压条件下,某气态烃20ml与O混合点燃后,发生了爆照,反应结束后,混合气体的体积变为50ml,试确定该烃可能的分子式。

分析:该题中只给出了烃的反应量是20ml,并没有给出第二个能与之列成比例的量,因此此题可以采用差量法解决。解题关键在于找出已知差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

的所有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什么?

解析:此题涉及的转化关系较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推断题,为了理清思路,深刻掌握题中的所有信息,我们可以采用思维导图表示题中的转化关系。通过这种直观的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找到解题思路。

思维导图

通过图中的转化关系我们可以知道,由A到H,碳原子数减少了2个,因此我们可以根据H的结构简式确定A的结构简式,从而采用顺推的方法,解决题中的其他问题。

结语

高中有机化学的习题除了上述提到的计算题和推断题外,还有很多种类的题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准确地把握题意,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一步步地加以分析,找到转化关系,问题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此外,在解决高中有机化学的习题时,还有一种十分常用的方法――转换法,转换法能够将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加以简化,使解题过程变得简单易懂[3],也是高中化学习题中一个较为常规的解题方法。总之,学好高中化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反应方程式和实验现象,更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

篇11

当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时候,我们需要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支持学校的发展,用新的管理方法来指导学生的成长,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师的指导管理相结合,建立和谐开放的育人环境,强调人本管理,提出在理性化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管理。教学管理作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我国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方向,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个性特点,在教学体系上进行相应的改革,凸显人性化。所谓人性化的教学体系就是要求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创造性,增加学习的选择性,加强管理的弹性,满足学生学习的愿望,实现学生的学习自由。

一、高职院校构建人性化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一)现在的高职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有很多,如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不高,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薄弱;社会对高职学生还不够重视,对他们存在一定的偏见,毕业生的就业率不高;高职院校现有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较低等等。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体系存在诸多非人性化的因素,具体表现在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学方法还采用传统的“满堂灌”、“以老师为主”的单向交流模式;教学手段陈旧化,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全方位感受的需求;教学评价体系还停留在“唯分制”阶段,无法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新时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其核心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应用不只是继承性应用,而是创造性应用;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而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应是创新的教育,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要强调突出学生的个性,重视其潜能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应从自身定位出发,以当今时代市场需求为动力,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就必须建立人性化的教学体系,加强对高职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

(三)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建设和谐校园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建设和谐校园

必须建立人性化的教学体系,首先要在充分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完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避免人治化和人情化;其次要尊重个性,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树立“人才多样化,人人都能成才”的育人观念;第三要转变教学管理理念,树立服务意识。

二、人性化教学体系的创建

(一)建立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高职教育要积极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大力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就必须营造自由、创新、求异的良好学术环境,建立弹性教学管理体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力求共性和个性的协调,即在目标方面作出统一的刚性要求,而具体的教学过程则不拘一格。这种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行学分制。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按照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规定学生修完相应的学分课程,获得规定的总学分就能毕业。它是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学生毕业的标准,而不以学习年限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其特点是灵活、多样,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学分制体现了人性化,使受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自我设计与管理,这样就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拓宽知识视野,促进全面发展,使学生的个人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2.实施弹性学制。弹性学制的核心是入学灵活,学业与毕业分段管理。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初中毕业读高职的标准学制为5年,实行学分制后,弹性学制为4~7年,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累计学分,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思想品德考核合格者就可以提前毕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先中断学业就业,延长学制,有一定经济基础后,回校复读,完成学业;对学习能力差或身体不好的学生,可以根据其需要放慢学习进度,延长学习年限。允许某些方面有不足的学生取长补短,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和选修其他课程,允许有实际困难的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1]。同时,也便于学校逐步推行“工学交替”制度。

3.建立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在学籍管理制度的制定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各种相关规定要体现“为学生服务”,“方便学生、提高效率”的服务思想与服务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给予学生行使合法权利的机会。例如:应简化学生办理各种学籍异动手续的流程;允许学生在保证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学业进程、学习年限、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保障学生对各种考试成绩的复查要求等。[2]

(二)推行人性化的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3]。因此,高职院校就必须打破传统而陈旧的“填鸭式”、“一言堂”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人性化。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交流-互动式、启发-引导式、讨论-探究式、开放-发散式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试行行为导向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为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这些人性化的教学方法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老师关注的重点。老师要始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应速度来调整教学进度。第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根本上讲,学生获取知识、获得能力、提高素质,需通过学生自身的艰苦努力才能实现,教师不能代替和强制,只能引导、促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应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三,坚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所谓的自主就是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坚持以自主的方式进行教学,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合作是指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第四,在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老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手段,然后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传授。从而真正做到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实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采用人性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指教学活动中用于传递教学信息的各种器材和物理载体。近几年,很多高职院校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授课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果、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节省师资等诸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是目前最具优势、最显特色、最富生命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它能将文字、图表、声音、动画等合理组合,通过计算机投影大屏幕等多种方式,集讲解、演示、操作、练习、交互等为一体来表达知识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表现形式的活泼性,从而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它与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明显优点:一是有利于实现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统一;二是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学生便于理解和记忆;三是一个多媒体教室容纳学生量大,有利于师资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等;四是可以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潜力,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五是教学重心由“教”转向“学”,使学生完全由老师控制的、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双向自由交流的状态[4]。

(四)确立人性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作出描述和确定,是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针对上面介绍的人性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确立相应的人性化教学评价体系。人性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将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满意程度、学生的需求满足程度。大致可以采取如下步骤:

首先要确定教学评价的主体。人性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所以教学评价的对象,必然从教师转向学生,评价学生的学习。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在此指导思想下,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当然也对教师进行评价,但评价的出发点从教改变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是否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及是否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等,显而易见,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围绕着学生制定的。

其次确定教学评价标准。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因为,在信息社会里,知识的数量已经大大地超越了人类记忆的极限,且知识日新月异,人们不得不终生学习。学生需要的知识,不仅可以通过听教师讲课,更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己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寻找、挑选甚至挖掘。搜集、整理数据,提取出有用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才是立足于高科技信息时代的根本。当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仍需对教师进行评价,但是,因为教师已经从中心主导地位转变到了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所以评价的标准也相应转变成了教师是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情境;是否能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主动精神和保持学习兴趣;以及是否能引导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等。

最后确定教学评价方法。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因为采用了自主学习策略,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方式,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并以自定的进度进行学习,所以评价方法也多以个人的自我评价为主。评价的内容,也不是掌握知识数量的多少,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精神等。

[参考文献]

[1] 李东方,谢枭鹏.关于高职院校试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