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班学习计划

中班学习计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7 11:10:5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班学习计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班学习计划

篇1

缺点:本班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同伴和老师交流时喜欢插嘴,部分幼儿的词汇量较局限。

二、教学目标:

(1)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能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学习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2)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习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

(3)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

(4)喜欢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画面。

(5)能仔细观察图书画面的有关细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内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简单的汉字认读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基本笔画。

三、具体措施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加强语言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联系。

篇2

我班孩子喜欢唱歌、跳舞,能用自然、正确的声音唱出自己熟悉的歌曲,还能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能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歌曲的不同节拍感觉。孩子们认识简单的乐器,如碰铃、铃鼓,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进行演奏,但大部分孩子不能集中看指挥,按指挥进行演奏。

美术方面:

孩子们能认真欣赏哥哥姐姐作品,能在欣赏过程中形成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大部分能认识和区分颜色,能画出圆形以及圆形图画,但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持续的时间不长,还有部分年龄偏小的幼儿不能很好的区分颜色,也不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绘画。

二、教学目标:

音乐目标:

(1)唱歌:学习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表现歌曲的不同形象、内容与情感,感受和表现二拍子歌曲的不同节拍感觉,学会在歌唱过程中等待和正确地表现出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学习自然地与他人接唱和对唱,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交流、合作的快乐。

(2)舞蹈和音乐游戏: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上、下肢联合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随音乐的变化改变动作的速度、力度和难度;学习利用已经掌握的动作、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学习创造新的动作;在不按规定队形运动的情况下,注意与他人的协调、交流与合作。

(3)音乐欣赏和表现:学习分辨音乐中比较明显的高低、快慢、强弱、音色变化,体验这些变化所表达的情感;学习使用肢体动作,感受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音乐的不同情趣;在初步掌握前奏、间奏、尾奏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和表现乐句、乐段的开始和结束,初步了解音乐结构中的重复与变化的规律;体验倾听和观赏活动的快乐。

(4)打击乐器:使用固定节奏型,随熟悉的歌曲或乐器演奏,在集体中学会保持与音乐、他人协调一致,为歌曲或乐曲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和音色,进一步养成集中注意看指挥,并对指挥的要求作出积极反应的习惯,体验创造性参与演奏活动的快乐。

美术目标:

(1)绘画:能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喜欢欣赏美的事物;积极投入美术活动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发展审美和创造能力;在小班的基础上学习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多种方法,养成良好的美术活动习惯。

(2)手工:尝试运用多种工具和材料进行操作,初步运用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表现自我和事物的变化;尝试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环境或开展游戏活动。

(3)美术欣赏:①欣赏一些名画家的美术作品,学习欣赏画面的色彩对比和造型规律。②欣赏幼儿能理解的节日装饰、日用工艺品,欣赏及评价同伴的作品。

三、具体措施:

音乐方面:

(1)唱歌: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内容与文字有趣,歌词内容能用动作表现,且有重复、发展余地的歌曲;选择一些适合幼儿音域范围的歌曲,选择一些带有前奏、间奏、切分节奏及附点音符的歌曲;选择一些不同题材、不同性质、适应多种演唱形式的歌曲。

(2)舞蹈和音乐游戏:选择一些简单的、易被幼儿模仿的内容,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合拍的做动作;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基本动作和舞蹈动作;多让幼儿进行其他的节奏活动,如拍出唱过的简单歌曲的节奏、拍出语言的节奏感。

(3)音乐欣赏:选择一些幼儿喜欢听的歌曲;选择一些有标题的、性质鲜明、结构适中,且有一定内容和情节的器乐曲供幼儿欣赏;多让幼儿欣赏各种具有“音乐性”的自然声音,以及结合生活专门创编的乐曲与歌曲,供幼儿感知音的高低、节奏与速度,音的强弱及音色等。

(4)打击乐:选择一些中国民间乐曲和简单的世界演奏乐曲,分析这些乐曲的内容、形象和情感;提供多样化的乐器,让幼儿喜欢参与打击乐活动。

美术方面:

(1)对幼儿的指导适时恰当,让幼儿大胆表现,让幼儿按照自主愿望加以肯定和分析,并给予创作上的提示和帮助,并及时注意幼儿的兴趣点,让每个幼儿的表现都能如愿以偿。

(2)积极引导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注重美术形象知识的积累,让幼儿在美术练习中,不断地培养其毅力,促使艺术思维能力逐步得到锻炼和提高。

篇3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人美版美术教材中。版画是一门不可替代的、独具特色的课程。版画作为美术的一个重要的品种。同属于绘画的范畴,但在以往教学及其实践中存在被忽视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版画。在中学生的一些比赛例如“三独比赛”中,国画、水彩、书法报名人数非常多,唯独版画报名学生寥寥无几。因此,宣传、普及版画教学变得重要而有意义,同时,具有地域特色的版画也需要更多的青少年来传承和发扬。

一、九年制人美版教材版画课分析研究

1.版画分类及其艺术特色。版画是绘画、制版、印刷为一体的绘画艺术种类之一。它以版为媒介,画家运用刀和笔及其他工具,在不同的材料上通过刻、画等工序,制作成供印刷的版面。通过印刷可以复印出多份原作。

根据版画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般以制版所用的板材为分类依据。从制版特点上可分为凸版画——分为木版画、麻胶版画、塑料版画、石膏版画、石刻版画、砖刻版画等。凹版画——分为铜版画、锌版画等。平版画——分为石版画、铅皮版画等。孔版画——分为丝网版画、纸版孔印版画、刷漏版画、誉印版画等。

在中学美术版画课的教授过程中,除了主要使中学生了解和熟悉制作一幅版画要经历的画稿设计、制版和印刷三道主要工序。还要联系运用已学过的构图、设计、美术字及色彩等相关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使用相关工具材料。亲自动手独立完成小型版画的创作全过程。版画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美术课目,通过版画教学有助于中学生锻炼和提高敏锐的艺术观察能力、准确的造型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和高雅的艺术鉴赏能力。由于版画不同于其他画种的取材,所以在教学中应给予特殊的重视。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实施。以提高中学生对版画课程的学习、制作与创作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版画的成功乐趣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版画及其他课程的热情和信心、主观能动性和审美欣赏能力。

2.美术教材内容分析。人美版美术教材第十二册第六课《用各种材料制版》让学生初步了解版画制版取材的多样性,以及不同材料制版的特殊效果,通过亲手制作体验,了解如树叶、瓦楞纸板、吹塑纸板等综合材料制作印刷后的木纹网纹等不同材质的机理,初步体验画面构成的丰富语言。

人美版十四册第四课《单色版画》让学生初步体会简单的制版与印刷的过程,通过图形颜色和线条简单的构成形式初步了解版画的特性与技法。

人美版十五册第六课《套色版画》使学生接触到了版画更广泛的内容,从而体验套色版画的乐趣,本课设计印刷“藏书票”有很强的实用性。一版多印,给学生创造了无穷的乐趣。

二、版画在中学美术课程中的可实施性

在我国中小学生版画美术教学中,纸板的课题教学较多。其材质既经济又容易取得。在中学美术课本中各种纸版的内容较多,如瓦楞纸、卡纸、吹塑纸等,利用这些材质的独特肌理和特性让学生充分体会不同材质的各种印刷效果。纸板的便捷可操作性强,属软性板材,可塑性强。易加工制作,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剪贴、刀刻、手撕、镂孔、揉折……能制作凸版、凹版、孔版、综合版。无论黑白、套色、油印、水印、拓印、漏印均可,纸版画的艺术表现力丰富,具有优美的纸质肌理和自然情趣,可以制作出各种不同形式趣味的版画作品。

三、中学版画课程在具体实施中的研究

1.关于版画的认识。在具体过程中首先应注意全面与概括的介绍版画的定义、种类。版画的“版”和“印”的特征,各类型版画的工具、材料及其运用。配以中外著名版画家的代表作品及中学生版画作品进行评价。通过范画尤其是以学生的版画作品来激发学生的爱好、信心,鼓励与引导学生参与投入到动手制作创作版画的全过程中,逐步体味画稿、制版、印刷三个阶段。体会版画的工艺制作美感、印刷材质的机理美感。通过“版”和“印”树立与加深理解而对版画逐步认识与喜爱。 转贴于

2.关于版画制作过程的研究。第一,要接触到画设计稿的课题,其后才是制版和印刷。设计一个好的版画画稿,首先需要有巧妙的构思和力求完美的构图。在推敲选择画面布局的过程便是构思和构图的一个过程。而最后的则是设计者构思的结果。第二,在版画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注重对于学生构思构图能力的提高。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构思奇妙的可贵之处,要注意爱护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对造型的联想能力、再现能力、应变能力要及时肯定引导拓展与协助充实,要激发学生大胆简约的处理画稿,引导学生在画稿设计的反复过程中加深对于“构图乃-画之本”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第三,要解决制版的课题,有了好的设计稿。还要很好的转换成印板,版画的画面造型,其实是印版施印的印痕。引导学生在制版阶段认真灵活运用材料,发挥其特殊功能。诸如用刻刀、剪刀、刻针等在不同厚度、质地的纸上刻、划、剪,辅助折、撕、揉等技法制成印板施印。从中体会到不同制板材质的印痕变化,体味到肌理美感。第四,要十分重视印刷。这也是版画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清晰地讲授示范裁纸、上色、滚墨、拓印等方法,引导学生严格细致地施印。在印刷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是纸的干湿程度和颜料的干湿变化。

版画教学是构筑一个人精神意识及艺术素养的关键一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来自于学生对艺术的日积月累、耳濡目染和逐步提升,在实践中的具体实施还有靠老师能够因势利导,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积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个人审美经验的表达上。而不单是技法教学。

参考文献:

[1]高师版画教材编写组,版画[M],山东美术出版社

篇4

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规范》是每一个班主任的行动指南。当然班级自主化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新课程标准的推行现状看,班级自主化管理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规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生观,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各层次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特点,培养具有比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头意识的新一代接班人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

一、注重能力建设

我从事教育十余年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深知作为一个班主任,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应该注重的是教给学生一定的能力,教给他们学习、生活、待人、处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受环境的干扰,正确的导向可以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所以,我对我所教学的班级设想了实现自主化管理,让孩子们都有良好的起点。

我作为班主任,在充分了解和研究班主任工作理念、工作方法等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掌握现代教育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自己厘定了一套班级管理的方法。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求知欲渴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是我感到老师的使命与责任。为此,我就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要求学生做到的,物品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不让学生说脏话、不乱扔垃圾,我也会用标准的普通话与他们交流,我看见地上有垃圾也会主动捡起来。[2]就这样,久而久之,我的班级就形成了一个自觉的境界,他们就进入了一个使用规范语言的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二、注重学生核心团队建设

在班级中,我每学期开学初,我都会让他们充分发挥民主,总结上学期的工作,回顾上学期所取得的各方面成绩,肯定在上学期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共同选拔本学期的得力班干部,组建班队干部,让他们在学生中形成楷模,在班级中起到带头作用,我班有一个学生叫黄奕涵,她是一个农村的留守儿童,家庭境况不是很好,但是,她却是一个非常有独立能力的孩子,她在各方面都表现的很好,因此,我选了这样的孩子来当班长,让学生们都信服她,她在班级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使我班具有了较强的凝聚力。

我在班级文化布置时,放置了一个“爱心传递”邮箱,每个学生有心里话,班级中发生了什么事,学生遇上了什么困难,或者留守的孩子想对父母的心里话,他们心中的梦想,心中的愿望、、、、他们都可以通过这样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发泄。他们呢,也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心声,给他们一个说的机会。我每天打开邮箱,都会听到他们的心里话,都会看到他们一点点成长的影子,我还能发现他们所遇上的种种困难以及班级中存在的问题。我就根据这些信息,及时的进行处理。长期下来,我和学生们走得更近了,我的身份也由此变成了他们的朋友,我们建成了一个和谐的集体。

三、注重个性差异评价

我的班级建设,还注重了民主、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3]我绝不因为成绩不好而全盘否定他所有一切,在班级中,我带领他们寻找自己的闪光点,每周寻找最特别的孩子进行表扬,他们的上进心渐渐增强,不甘落后的思想深深烙进了他们的脑海,我将评出的优秀孩子张贴在教室的“亮出我自己”的栏目里,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努力进取让自己也努力“出出风头”。这样,我的班级就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浓厚风气。

四、注重隐性文化建设

除了以上文化建设之外,我还进行了静态的文化建设,因为优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包括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黑板的利用等,我都尽量让学生们感到两个字“净”“齐”,我还在平时的经意间学会做到统一、整齐、整洁的面貌迎接老师的知识传授。在我班级的前门上张贴着“我们阳光,我们快乐”的激励语,让学生们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愉快的进行活动。

因此,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我下定决心,我们班以精神文化建设作为主要内容,营造班级人文气氛,努力创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集体。

参考文献:

篇5

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创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在目前小班化教学的基础上,信息技术课中实行分组探究性合作学习正是对新课程要求的最好实践。下面就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合理分组和有效合作学习进行阐述。

一、合理的“分”,高中信息技术小班化教学中的分组策略

1.硬件环境的合理分组

笔者所在学校已进行小班化教学多年,针对分组教学课堂上的课桌安排形式主要有圆形、月牙形、马蹄形、方形等聚集在一起的课桌安排形式。有利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促进合作与互助,但只适合在普通教室实施分组。在课桌相对固定的计算机教室,尤其像我校这样机房年限比较长的教室就望尘莫及了。我校机房是按左右各两大组、中间两大组合并进行机器排列的,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因地制宜,采用中间四人横排一小组,左右两边前后四人一小组的分组形式,组长尽量坐在,当两边小组的小组长进行指导时可以下位指导前排的两个组员,而中间的小组组长指导时可以就在本组内适当换位指导。这种形式虽然不能达到上述课桌安排形式的效果,但是比单纯的前后分组效果要好一些。

2.小组人数的合理设置

经过对一些资料的查阅和学习,我了解到目前国内外一些实践经验,推荐每组4~5人。也有些教师认为课堂任务一般难度不大,较少的小组成员便于教师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机会,推荐2~3人一组。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每个班级的人数较少,一般在30~35人之间,因此,进行分组时可以将各种情况考虑进去,进行分组的实验。我在所教年级内分别以5~6人一组,4人一组和2人一组在不同的班级进行试验。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本人发现4人一组的效果较好,组内完成任务时基本可以实现人人参与,平时说话比较少的学生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笔者认为一般4人一组比较适合小班化分组教学的要求。

3.组内成员的合理分配

要想让分组合作学习达到理想状态,组间的差异性就不能太大,而组内成员的学力也要有所区别,能够达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理想状态最佳。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从实践经验来看,我认为可以从问卷调查、任务摸底、相互推荐自主选择、兼顾男女生比例等这几方面来达到或者接近目标。

分组应该是在高一新生入校后一段时间进行,此间我们可以首先进行一些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学习意向等。其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还可以设置一些课堂任务考查每个学生的基础。任务不必复杂旨,在摸清学生大致的信息技术基础。在最终的分组中,根据前面两步的操作,选出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较好基础,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作为小组长,班级学生自主选择要去哪个小组,再由组长进一步进行组员选择,经过这样的“双向选择”,最后逐步确定小组成员的分配。为了确保实现组间同质,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特点等进行适当微调。最后,最好能够兼顾男女生的比例,研究表明:男孩倾向于朝一个确定的目标去努力,而女孩则更愿意面对比较宽松的目标。男孩更喜欢独立学习,而女孩则更愿意合作学习。二男二女小组中,能够实现真正的交叉互动,在这种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很容易参与到共同的活动中,开放地接受新的意见,并对手中的任务更感兴趣。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够在小组中实现男女生各半的分配原则。

二、有效的“合”,高中信息技术小班化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经过前面的分组,班级已经具备基本的分组合作学习条件和基础。然而很多课堂教学只有形式上的“分”,却没有有效的“合”,这样的“分”是没有意义的。课堂中如何才能构建有效的合作学习,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进行探讨。

1.荣辱与共,培养积极的合作意识

既然分为了各个小组,那么教师可以把学习目标、成绩奖惩定在整个小组,通过集体讨论、相互交流、共同协作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评价任务完成的情况时要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个体对小组荣誉的重要性,让个体能够有归属感,激发学生小组间的竞争。避免个别学生懒散懈怠,只靠同组同学达到目标,挫伤整组的积极性。促进组员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培养其学习信心和责任意识。

2.合理设置学案,兼顾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是本模式的主要形式。自主学习后须进行合作学习,使人人都独立思考,人人都发表意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且是最重要的。它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模式中其他环节的质量,“合作”不流于形式,“探究”具有深度和价值,这些都将依赖于学生的自主研习。

在这里,教师有必要提前做好学案的设计工作,将学习内容先分散为需独立思考的小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不能交头接耳相互交流,可以将疑惑和想法简单记录在学案中,然后在组内进行较短时间的交流。这样学生既能进行独立思考,又能在此基础上听取同学的想法互为补充。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创造条件使课堂成为展现个性和发挥创造力的天地。作为教师要认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养成在学习上有主见、不人云亦云的习惯。

3.创设情境,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

根据所学的具体内容,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创设合理、有趣的题目,积极调动学生的背景知识,让他们在有效的引导下展开合作探究学习。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入手,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下积极地展开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另外,利用网络达到探究学习,获取更多知识,提高运用能力的根本目的。要营造民主、自由、安全的学习气氛,建立鼓励创新的舆论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要向学生渗透合作的意识,让他们懂得在学习中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共同进步。

4.“适当”干预,让合作更有效

篇6

几何画板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以其自身的优势在数学课堂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一、巧妙运用几何画板,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传统几何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几何图形,然后通过推理、验证、在黑板上画线等方式,来验证边、角、线段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更无法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直观、生动的印象,只能提高几何知识的抽象性,让学生对几何敬而远之,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时,其中对于旋转性质的探究,有些教师先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动手操作:先在硬纸片上挖出一个三角形的小洞,再挖一个小洞作为旋转的中心,然后在硬纸板下放一张白纸。第一次挖出的三角形为ABC,围绕中心挖掉的三角形为A′B′C′,之后再移开硬纸板,此时要求学生探究线段OA与OA′之间的关系?∠AOA′与∠BOB′之间的关系?ABC与A′B′C′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关系?由于学生是在自主动手之后再进行度量探究的,所以中间可能会存在一定误差,很多学生会对探究结论产生怀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与几何画板软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先是用三角形工具构造一个三角形ABC,再画出一个点O,将ABC围绕点O旋转任意角度得出另外一个三角形A′B′C′,之后借助度量工具将线段长度和角的度数度量出来,最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对旋转的性质进行总结归纳,最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精确绘制几何图形,充分展示几何内涵

由于几何画板所做出的图形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并且能够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几何各个要素之间的精确关系,并且对数学知识和本质内涵进行精确的表达,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时,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顶点、开口方向、对称轴等要素的变化,需要黑板上画出抛物线的图像,并进行理论方面的讲解,还要画出各种不同的交叉图形。但是由于图形的抽象性和静态化,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与消化。此时,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则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用动态图形将抛物线形状随着系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清晰呈现出来,从而降低知识的难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操作,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引入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思想,在众多数学思想方法中,数形结合为重中之重,无论在函数部分还是几何部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体现。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利用黑板作图法实施数形结合思想的导入,但是黑板作图呆板无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几何画板,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数形结合思想的平台,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之感。运用几何画板,可以测量各种数值,展示各种函数运算。当图形发生变化时,可以将与之相对应的数据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借助几何画板可以为数形结合思想提供便捷通道,不但能够绘制图形,还能提供动画模型,为图形的变化增加动感因素,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便于学生找到解决方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解决“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借助几何画板向学生说明y=ax2、y=ax2+k、y=a(x-h)2、y=a(x-h)2+k等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顺利解决疑惑与问题。

四、加强数学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自主研究

几何画板是一种简单易学的操作软件,教师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教会学生使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观察、发现、感受、验证,促使学生在“做中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要积极打造适合进行实验的环境,加强数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现行数学教材中,几乎每个章节都设置了数学实验,而数学实验则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例如,先用几何画板画出一个任意三角形,再画出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并说出其中的规律,之后再拖动三角形其中一个顶点随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看看这个规律是否发生改变。通过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找到乐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总之,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几何画板的优势和作用,并熟练掌握几何画板的操作应用,根据数学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应用几何画板,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孙云飞.浅谈几何画板在函数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8).

[2]胡广斌.巧借几何画板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J].改革与开放,2012(14).

[3]吴.“几何画板”在初中代数教学中应用例析[J].理科考试研究,2014(6).

篇7

一、学生分层,确定分层练习的对象

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学习态度和个人意愿等,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暂差生或学困生分为A组,中等水平的学生分为B组,优秀生分为C组. 这样分组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合理定位,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同时获悉其他同学的基本情况,便于同学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二、练习分层,提高成效

分层练习的特点:(1)基本练习: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练,如简单的计算、基本画图、熟记公式、定理等巩固练习,主要适合于A组学生.(2)综合练习: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适合B组学生.(3)开放性的练习: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一般适合于C组学生.

篇8

    一、培养健全人格,打造优质人才。

    在班级树立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的思想。建构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健全人格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追求卓越,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使学生能客观地认识自我,自觉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自信、合作、诚信、责任,追求健康高尚的精神生活。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孜孜以求,勤奋好学,培养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期望学生“做一个由于自己的存在,而使别人生活更幸福的人”,不仅学业优秀,同时更要人格健全。创品牌管理,出优质人才。

    二、形成文明班风,凝聚集体合力。

    文明向上的班风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基础,树立学生以高尚的品德、超人的才情、深厚的学养为目标的人生追求,逐渐形成文明儒雅,奋发向上班级风尚。班级以一艘“飞帆”航船号作喻,激发学生集体意识,比喻整个班级就像一艘航船,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用非凡的意志、非凡的努力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在开学第一天,就在黑板上写出“81是我家,用心去爱它”的口号,一进入教室就有归家的温馨感觉。班级构架以队为单位,将40位学生分成四个小队,每个小队自己设计队标、队训,鼓励学生在合作中发展自我、沟通情感、培养自信,增强团队意识和班级凝聚力。每一个学生不仅代表个体,更重要代表集体、代表团队。将“我荣队荣,队荣班荣”的思想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力量从团结来,荣誉从集体来。

    三、分层目标管理,捆绑综合发展。

    按照学生能力和学业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层,按好中弱分配到各小队,优化组合,捆绑发展,在团队中,使优生更优,潜能生提高,弱势群体得到帮助。每人为自己设计进步阶梯,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层级式团队中,使学生能力得到综合发展。班级管理结构以小队为单元,队长和班长负责制,每周评比星级小队。班级设班级总监,班主任监督班委会行使老师权利。班级管理思想主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民主平等地与学生对话沟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规则意识。由班级总监和班长定期召开班委会,确定召开班会主题。主题班会由学生自行组织,自己主持,将班会搭建成学生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近期主题班会计划:

l 我是谁?(自我介绍)

l 打架斗殴事件的讨论??用什么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如何培养自己文明的行为?

l 细节??决胜的关键

l 记录成长档案培训

l 讨论:优秀的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l 信念的力量??成功人士、科学家、名人事迹的启发

l 自信以自知为基础,以自强为动力

    四、建立成长档案,评价促进发展 

    在班级分别建立班级、小队、个人评价档案。通过过程性评价,记录团队和学生个人成长轨迹。发扬优点,矫枉过正,通过发展性的积极评价,在同伴、家长、老师的共同关注和期待下,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管理时间、主动反思学习,积极进行合作。档案是成长过程,也是成长导航。

在成长档案中,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每周将学生在校表现以过程记录和师生评价的方式,反馈给家长,通过家长评价结合学生个人反思,总结上一周学习生活情况,制定下一周努力计划。每月进行评比,并颁发成长贺卡。通过这种过程性的质性评价,期望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共2页,当前第1页1

篇9

2、加强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3、学会做简单的家常菜。

二、具体措施:

1、针对自己的薄弱学科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目标进行反思,调整。

2、在家长的指导下,写好自己切实可行的暑假生活、学习计划。(安排好每天复习进度的明细内容)

3、把练习卷上做正确的题目进行整理,确认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具备了哪些运用能力,树立自己对本学科的信心。

4、把练习卷上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抄录,打开教科书,逐题进行分析,找到错误的关键之处,进行认真的订正后,再到教材上找到相关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强化。(尽可能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5、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按教科书的学习顺序进行梳理罗列。了解自己学习问题的共性薄弱点,然后可以请老师一起帮助解决。

6、每周二次带着学科的不懂之处和老师一起分析、解决问题。回家后运用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自我强化练习,填补自己的学习漏洞。(这一点必须按照教材由浅入深的学习顺序,切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无序)

7、每次完成习题的订正,将错题订正的全过程,牢牢地记在脑海里(背出),渐渐地形成解题方法的量的积累。

8、一星期打两次球,游三次泳,增加运动,提高体能。(也可以听音乐等,做自己有兴趣的事)

9、一星期跟着父母学做两次家常菜,如炒茄子,蒸鱼之类,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三、时间安排:

1、一星期学习五天,上午小时,下午小时。按一小时一节课安排好课表。

2、每天的3点以后是运动或做家务的时间。(也可以安排一些合适的娱乐活动)

3、双休日去看一些有益的展览会,或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家长督促:

篇10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为青年学生带来了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各项挑战。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麻烦的同时,更多的是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信息化技术使用的机遇。面对势不可挡的网络化大潮,怎样抓住当前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借力发挥,在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摈除网络中的糟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加强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信息化教学时代下我们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

1现状分析

1.1信息化管理发展现状

我国早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就提出过,规范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使用、共享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安全及可用,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有序开放与共享[1]。这已经预示了近期我国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内,将迎来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文件之后,明确了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由高等教育延伸到了中职教育领域之内。从此,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正式步入了信息化教育时代。尽管如此,由于中职学校的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受到起步晚、发展慢、工作制度不成熟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尚处于发展初级。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出信息化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优势,我们需要通过分析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的利与弊,总结积极影响,消除不利因素,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2]。

1.2学生现状

目前,中职院校中的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着责任感不强、道德底线偏低等明显的缺点。以本校为例,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目前校内的中职学生,基本是在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期间,由于学习差、厌学等多种原因,分流考入我校。其中很多学生之所以放弃高考,直接选择中职院校,除了成绩不佳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其家庭生活困难,很多学生是单亲家庭,也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平时无人看管。因此,时间长了,他们中的很多孩子开始自暴自弃,甚至在交友不慎时,很快就会误入歧途,从而放任自由。长时间下去,他们会不服管教,做事随性,身上根本不会存在任何社会责任感。此类孩子不但家长拿其没有办法,送入学校后老师也束手无策。他们长时间在生活中养成的各种懒散习惯,也会随之带入到学校学习中来。迟到、旷课等这些多年养成的散漫行为,很快就会在这类学生学习上表现出来。打架、吸烟、喝酒、沉迷网络等一系列坏习惯也会在他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长此以往,此类学生经常会在上课时出现精神萎靡的现象,不仅不认真听讲,甚至会顶撞老师。此外,这些中职学生很多人在学习、生活中都不能正确处理好师生、朋友等各类人际关系。究其根源是由于他们受到家庭的负面影响太深,很多学生长时间在这些负面环境影响下成长,性格孤僻、独来独往,甚至出现处事极端、寻衅滋事等现象。当前,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发展,虽然中职学校的班级信息化建设已初显起色,但是中职学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依然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弥补中职学校以往管理中的漏洞,找到信息化教育时代下班级管理与建设的模式,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当前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步伐。此外,信息化建设也给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带来新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接触和接收新知识的能力提升很快,这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让学生们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改变[3]。以本校学生为例,经过研究我们发现,随着学生对于网络接触的日益紧密,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会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进而在价值取向、人生意识中都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捕捉到他们身上这些细腻的变化。

2班级信息化管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遇到的问题

第一,学校内各职能部门使用的软件有所冲突。目前我校在班级学生信息化管理与建设方面,使用的软件系统有提供学生成绩管理的教务平台、提供学生信息管理的学生数据采集平台、提供学生宿舍管理的门禁、监控管理系统。各系统分别由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牵头负责。首先,教务平台内的学生基础数据,由教务处负责采集录入,教师平时在此平台办理与教学相关的各项事务,学生在此平台没有参与权。其次,学生数据采集平台主要由学生处牵头,负责学生的日常工作和信息管理,但是没有教学信息。最后,学生宿舍项安全管理平台,很多师生都觉得这些系统真实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不够准确,学生入学时进行的数据采集并未在这个系统中得到直接的应用。可见,学校应用于班级学生信息化的主要系统,它们之间的数据并不关联,而且里面有的软件内容还相互冲突,有时会造成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事倍功半[4]。第二,开发、研制和使用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所涉及的经费、使用安全和技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发现,目前很多中职院校对于班级信息化管理与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是很高,因此在经费方面的投入也不是很多。虽然目前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班级信息化管理技术和学生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管理者在思想上没有得到足够高的重视,导致资金投入不够,致使很多中职院校的班级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而且,对于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安全和技术问题,我们通过对全校师生开展的调查问卷总结发现,对于“当前本校内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是否可靠”这个问题,接近一半的人选择了是,另一半的人选择了否。此结果也明显说明了目前校内使用的各种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在调查问卷接下来的部分中,90%的师生列举了当前系统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技术缺陷。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改革与升级工作。

2.2解决对策

第一,对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各模块功能的整合及升级。根据我们开展研究得出的结论,梳理全校师生、管理人员的建议,结合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我们提出了一套基于学生信息管理基础上,可用于学校各职能部门责任人分权管理、所有师生都可参与的智慧班级管理系统。以此规范学校的教学、教务、科研、后勤、住宿等多项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和生活管理工作,以便更好地服务师生,提升班级信息化管理水平[5]。对于该项目中的重点建设部分--学生信息的智慧管理部分,我们进行了整合,设计了新功能菜单。新菜单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专业信息管理及系部信息管理五大模块。并且为学生管理者和学生分别设置了管理员账号和学生账号,所有管理者可以在使用管理员账号时看到所有被管理者的信息,例如教务处管理员在录入学生学籍信息时,该数据会同步传入宿舍管理员的管理信息名下,这就避免了以往数据不统一的现象。同时,系统通过对不同管理员管理级别的设定,避免各管理员权限之间的冲突。对于学生而言,新的管理系统会给学生带来很多便捷之处,实现真正的“一键系统管理智慧操作”。第二,升级学生管理的具体业务,落实了各模块的具体功能,实现了互联网技术引领下,站内信息的与站外信息的同步传输功能。各班主任也可以按照工作安排,随时查阅学生各项成绩信息,及时为学生写思想鉴定评语。我们在完善信息化管理各模块功能的同时,也加强里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建设。高效的管理必定建立在信息安全的前提之下。学生作为被管理的主体,学校有责任确保其资料信息的安全性,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技术十分发达的时期,信息安全是学校在班级信息化管理方面非常重视的问题。学校在开展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同时不仅要保证所有学生的信息不泄露于管理范围之外,更要注意计算机管理系统不受病毒侵入,时时做好电脑病毒的防御工作,并及时开展系统更新及杀毒工作。第三,确保专项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工作。通过建立专项班级信息化管理建设基金,确保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长久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和技术支持,及时完善建设过程中发现的各项不足之处,加强整个建设过程的监控和的应急处置。把资金、技术、制度都落到实处。

3结语

伴随网络时代崛起而一同成长起来的新时代青年学生,他们更早地接触到了先进的网络信息化技术。因此,他们在信息化技术的接受过程中,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他们参与的各项活动及生活方式,也被深深地打上了信息化时代的烙印。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可以提升班级建设、管理的实效性。我们通过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断满足实际教育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评价方式,提升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梦夏.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7):236-237+256.

[2]丁瑞静,杨平.信息化背景下高职班主任管理班集体的策略研究——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3):183-185.

[3]钟泽友.基于网络信息化下的班级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8,2(6):146-147.

篇11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两级分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学困生所占的比例较大,尤其是八年级学生表现得特别明显。此种情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形成两级分化严重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预防严重分化呢?下面,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简单的探讨。

1.分化形成的原因

1.1 学习兴趣的缺乏和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原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的兴趣”。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我在全班多次作过这样的问卷调查:你对学习数学有兴趣吗?你采取过什么措施吗?结果大致相似:成绩好有兴趣的约占25%,成绩中等且有兴趣助又积极采取措施的约占40%,兴趣淡薄、成绩又较差,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约占35%。由此又见,学习成绩的优劣与有无兴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初中数学知识面加宽、难度加深,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对学生学习独立性的要求增强。有的学生从少数几次考试中发现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就消极对待。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没有深入钻研的精神。更谈不上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特别是八年级学生,成绩不理想,就丧失信心,导致数学成绩急剧下降。

1.2 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是分化形成的又一个原因。

随着初中知识的展开,初中数学知识本身也会前后相互干扰。

例如,在学有理想的减法时,教师反复强调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因而6-10中前面的符号“—”是减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紧接着学习代数和,又要强调把6-10看成正6与负10之和,“—”又成了负号。学生不禁产生到底要把“—”看成减号还是负号的困惑。这个困惑不能很好地消除,学生就会产生运算错误。

相对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

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成绩分化。

1.3 分化形成的原因之三: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要求。八年级是数学学习成绩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方式为主过渡的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老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2.减少分化的办法

2.1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比如:八年级有“直角坐标系”的内容。教学中,我先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教师拿起电话筒,请纯净水公司送一桶水到家里来。能办到吗?学生马上发现问题:这桶水肯定送不到,因为没有告诉别人老师家住在哪里,几栋几楼几号都没说。谈话中,学生感悟到“确定位置”的重要性。紧接着,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教室里,是第几列第排,再说一说前后左右的同学在教室的位置。最后用一幅图表示教室的座位,让学生看图说出X的位置。引导学生看图,只要先后说出两个数,第一个数表示这个同学在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这个同学在第几排,就可以确定这个同学的位置,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学习热情高涨。不经意间,掌握了确定位置的一些具体方法。从而轻松地掌握了直角坐标系中许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