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政工专业技术总结

政工专业技术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7 11:11: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政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政工专业技术总结

篇1

我们实施竞聘工作以来,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人事、人才工作政策为指导,以挖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潜能、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目的,按照民主、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和分类管理的原则,在职称聘任过程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竞争聘任制度,充分调动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管理水平,全面推动了我镇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我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多次召开了党政成员参加的联席会,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党群书记、组织委员任副组长,组织人事科员和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竞聘委员会,为竞聘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二、严格竞聘程序

㈠增加竞聘工作的透明度。为更加客观地评价每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我们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坚持“四公开”原则,即公开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公开任职条件、公开竞聘办法,专业技术人员公开述职,将制定的竞聘实施细则和各单位竞聘限额,召开全体专业技术人员会议,进行讨论通过后,按照《岗位说明书》,由专业技术人员填报竞聘志愿,竞争上岗,对其任期考核、民主测评、量化积分情况全部当场公布,竞聘得分、聘任结果予以公示,使整个竞聘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将全部竞聘过程置于群众的公开监督之下。

㈡增加竞聘工作的竞争性。为彻底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和论资排辈现象,我们突出了竞聘工作的竞争性。我们的竞聘工作首先进行任期考核,对任期考核不合格的不予聘任。对民主测评结果及时予以公布,实行百分制量化积分办法,凡竞聘最后得分不满分者,即使有空岗,也不能聘任。对同一单位有中级、初级岗位,不论是否取得中级职称,按竞聘最后得分由高到低聘任,形成了人员能上能下,待遇随岗位变化的良好机制,调动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㈢增加竞聘工作的严肃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政策性强,关系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工作纪律,加强对聘任委员会成员的教育,凡工作不认真、不负责,造成不良影响或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将严肃查处。对在聘任工作中无理纠缠领导、干扰正常工作秩序的,取消竞聘资格,使竞聘工作顺利实施。

版权所有

篇2

为了切实做好****年度全市政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

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对象和条件

全市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范围、对象和条件按照渐少

政职[****]**号,浙企政职办[****]*号,政职办[****]*号、政职办[****]*号、职改办[****]*号文件精神执行。

二、申报时间和组织工作

各地各单位要认真做好申报对象的资格审查工作,于月*O目前

将审核盖章的《申报___职务评审对象花名册》(并带软盘)及相关材料送市政工职评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干部处),市政工职评办公室将于*月下旬对申报中级政工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月中旬召开评审会进行评审,同时完成申报高级政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推荐工作。

三、报评材料

、高级政工师评审材料仍按浙企政职办[****]*号文件执行

****年度申报高级政工师岗位人员培训班拟定于*月底在杭州举办,

各地各单位要在*月*0日前将本地本单位准备参加培训班

的人员名单报我办。

*、政工师评审材料

()材料清单一式*份(一份贴在材料袋上);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人一式*份。其中呈报

单位意见栏要求概括地反映申报者政治、业务表现情况,表明推荐态度;

(*)业务总结一式*份。内容为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的专

业水平、工作业绩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情况,字数在*千字以上;

(*)《晋升(推荐)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

表(公示表)》,一式**份,要求申报对象如实准确地填报并公示有关材料,推荐单位要根据申报对象公示情况如实签署有关意见;

(5)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聘书复印件各一

式*份;

(*)有关著作、论文、研究报告、奖励证书等复印件各一式*份。须提供任用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的专业论文*篇和三个最能反映本人工作实绩的工作成果(包括策划和组织的活动、调研报告、工作总结、工件报告、经验推介或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案例等);

()外语考试合格证书(综合C级或省外语等级考核英语二级、日语三级)复印件一式*份;

(*)所在单位是企业的,要如实填写《企业基本情况表》一式*份,并经主管部门盖章确认。所在单位属事业性质的,必须提供《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复印件一式*份;

()破格申报的,还需提交所在单位填写的《破格推荐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批表人对照破格条件写出破格理批注明符合哪几条破格条件;

(0)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结果挂钩的,需提交相应的证书;

()填报经本人和所在单位领导签名的《如实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保证书》;

(*)二寸半身免冠近照*张;

(*)所有复印材料必须携带原件,由评委会办公室验审原件。所有申报材料(除《晋升(推荐)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公示表)》用A*纸外),须中文打字,统一周A*纸复印。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和《晋升(推荐)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公示表)》外,其它材料一式*份整理成册。

*、助理政工师评审材料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份。

(*)《晋升(推荐)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公示表)》一式0份,要求申报对象如实准确地填报并公示有关材料,推荐单位要根据申报对象公示情况如实签署有关意见。

(*)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份。

(*)所在单位是企业的,要如实填写《企业基本情况表》一式

*份,并经主管部门盖章确认。所在单位属事业性质的,必须提供《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复印件一式*份。

(5)必须提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以后撰写专业论文篇和*个最能反映本人工作实绩的工作成果,并提供复印件*份。

(*)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以后获得的荣誉称号的证书或奖状的原件及其复印件一式*份。

()二寸半身免冠近照*张。

凡大、中专以上毕业生,见习期满需确认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的,要填写《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务大中专以上毕业生见习期满确定任职资格审批表)》一式*份,并提供学历证书和二寸半身免冠近照*张。

四、材料要求

根据职改办[****]*号文件的要求,各申报对象要翔实、准确地提供能反映本人专业水平、工作业绩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情况的书面材料和相关证明。对于必须由推荐单位人事部门(职改)部门提供的材料,申报对象不得自行填写;对于要求公示的材料,必须按有关文件要求,全面及时地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否则无效。

五、答辩事项

篇3

截至2011年6月30日,某基层央行分支机构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1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98.40%。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2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68%;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188人,占50.67%;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资格116人,占31.27%;未取得专业技术资格46人,占12.40%。

(一)专业技术系列分布不够合理,与工作岗位不相对应

从专业系列分布看,经济系列比重大,其他专业人数相对少。具有经济师资格的有131人,占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而具有会计师资格的33人,总量明显偏少,占17%。此外,政工师20人,工程师5人,分别为10%、2.6%。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在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上,聘任职数只是对级别有比例限制,对于聘任何种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并没有严格的要求。由于取得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能得到聘任,而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会计、工程等系列资格考试难度明显大于经济系列资格考试,通过率相对较低,这就使得相当部分员工避难就易,选择报考了相对容易的经济系列资格的考试,由此造成了经济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多,并且产生了跨岗任专业技术职务的现象,如聘任经济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会计专业或政工专业。同时,由于实际工作需要,在人员岗位交流或调整的过程中,部分人员也出现了新工作岗位与专业技术职称不对口的现象。如果因岗位调整而对专业技术职务进行解聘或低聘,势必会影响此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岗位调整和岗位交流的顺利进行。

(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不够完善,激励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基层人民银行对职称考试或评聘工作都非常重视,对已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一般都能够及时给予聘任,但在聘后考核方面,专业技术考核体系还不健全,缺乏针对不同职务等级职责要求的考核标准和以业绩考核为核心的考核办法,存在重年终考核轻日常考核,重定性考核轻量化考核的现象。《中国人民银行专业技术人员聘期考核暂行规定》虽制定了考核参考标准,但因考核标准较高且较难认定,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央行往往是以年度考核代替聘期考核,考核方式仅仅是个人对年度专业工作进行总结,在科室范围内进行民主评议,采取不分职务高低、专业特点,简单地靠民主投票来决定优劣的办法,很少有专业技术人员因聘期考核不称职被解聘的情况,专业技术职务成了事实上的终身制,使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及聘期考核失去了应有的约束作用,专业技术职务的激励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三)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不够到位,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

基层人民银行对员工的培训基本上是基于业务知识的培训,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很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缺乏长期性和系统性,人才培育、培训体系不健全。人才培训方式比较单一,多以全员性业务培训、适应性岗位培训和以会代训等形式兼顾性地进行,必需的脱产学习较少,培训时间不多,培训的专业性不强。培训后也没有完全将培训考试成绩作为任期考核的内容,没有因为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结构、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而进行解聘,导致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后疏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提高。

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改进培养机制,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优化

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拓宽培养渠道,确保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不断得到更新和提高,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改变目前专业技术队伍结构不平衡、高级人才缺乏的现状。要坚持专业技术人才使用和培养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多出业绩和成果。

(二)强化专业意识,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都有明确的职责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征,因此专业技术职务应与工作岗位相联系,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要与所从事的专业岗位相对应。要健全完善基层人民银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明确各岗位对所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的标准要求,真正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的用人制度。要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专业技术职务意识,树立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的责任意识,选择与所从事的业务岗位相联系的专业技术职务。

(三)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能绩考核

篇4

1.2混凝土质量问题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对于水利工作的顺利施工起着重要作用。在进行水利工程的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时工作人员不能简单的根据混凝土的强度来直接进行预拌混凝土的使用而是应当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需求和混凝土的施工管理技术来对混凝土进行选择与应用从而使购置的混凝土质量符合应用要求并促使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1.3施工安全问题在预拌混凝土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应用中许多时候施工安全问题得不到施工企业的充分重视。众所周知施工安全得不到保障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较大影响。除此之外预.162.拌混凝土具有凝结时间较长、浇筑强度较大等特性,因此会对模板支架形成较大的压力。如果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如果没有根据预拌混凝土的特点做好支架受力安全的施工设计则无法对施工安全进行有效保证。

1.4裂缝管理问题预拌混凝土与其他混凝土一样裂缝的防治与预防是确保预拌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基础与前提。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预拌混凝土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干燥因素、温度、地形等因素。如果水利工程施工人员没有在预拌混凝土浇筑时保持适当的湿度则容易使混凝土裂缝产生。除此之外油于预拌混凝土具有散热较慢的特性因此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如果不注重进行适当温度管理则会使裂缝出现。另外许多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一味地追求追赶进度并对施工过程中地形因素的影响采取有意识的忽视从而使水利工程预拌混凝土的结构不够牢固并且导致混凝土裂缝现象的产生。

2水利工程应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管理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预拌混凝土进行有效管理能够有利于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并实现专业化生产管理。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在预拌混凝土管理水平的提升过程中应当从运输管理、施工准则、专业性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等环节入手。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水利工程应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管理进行了分析。

2.1提升预拌混凝土施工运输管理水平预拌混凝土的合理运输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预拌混凝土应用施工单位在预拌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应当对运输制度进行有效革新并改变传统的让运输人员过于疲劳的运输方式,从而有效提升运输管理的合理性。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企业还应当对预拌混凝土的运输人员进行安全与专培训从而更好地做好水利工程预拌混凝土施工的运输管理工作。

2.2建立并贯彻预拌混凝土施工准则施工准则的有效建立和贯彻是提升水利工程预拌混凝土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注重预拌混凝土施工准则的建立并根据5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6中的相关规定对相关施工准则进行有效贯彻。在这一过程中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注重对施工准则的贯彻力度进行持续性的检查与监督并通过合理的内部控制促进预拌混凝土施工准则的有效贯彻和水利工程预拌混凝土施工管理水平的合理提升。

2.3提升预拌混凝土施工专业性提升预拌混凝土施工的专业性对于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管理水平都有着重要影响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提升施工的专业性这主要体现在施工经验的总结与施工人员专业性培训两个方面。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通过对施工经验进行总结可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专业性不足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有效提升预拌混凝土施工的专业性。除此之外通过对水利工程施工进行合理的专业性培训施工企业可以有效提升预拌混凝土施工的专业水平与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水利工程施工效率的不断提升。

篇5

作者简介:张黎明(1975-),男,浙江嵊州人,浙江绍兴电力局袍江供电分局党支部副书记,政工师;杜晗晗(1983-),男,江苏泗阳人,浙江绍兴电力局袍江供电分局综合管理部,经济师。(浙江绍兴312000)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037-02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是提高企业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加强“三个建设”的继续和深化。随着同业对标工作的持续深化,同台竞争的力度越来越大。在浙江省电力公司员工队伍“四个通道”建设征程中,袍江供电分局以员工专业素质提升平台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员工的技能素质和创新水平。

一、袍江供电分局员工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袍江供电分局成立于2005年11月,共有职工138人,其人力资源具有明显的“三高”特点。

1.青年员工比例较高

分局成立时间较短,业务发展较快,对于人力资源需求一直较大。3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员工63人,占员工总数的46%。

2.员工学历水平较高

新进员工较多,而且新进员工的学历普遍偏高,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使得分局高学历员工比例较高,共有3名研究生、58名本科生和36名大专生,占员工总数的70%。

3.低技能人员比例较高

年轻员工所占比重较大使得员工整体技能素质偏低,低技能人员比例较高。全体员工中,具备高级职称或技能素质的只有2名,中级职称或技能素质的有27人,初级及以下职称或技能素质的有109人,初级及以下职称或技能素质人员比例高达79%。

员工素质“三高”特点说明:一方面,分局员工的技术技能经验相对缺乏,在坚强智能电网推进中,面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运用,员工专业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现有人员结构中以青年员工为主,青工成长成才诉求比较强烈,学习基础扎实,学习接受能力强,专业素质提升空间较大。企业亟需为员工专业素质提升搭建一个平台,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专业素质提升平台建设实践

1.搭建一个平台,发挥“发电机”作用

一个平台是指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分局遵循“软硬兼施、建管并举、人企共进”的建设思路,举全局、全员之力,突出技能、创新“双提升”,以抓目标量化、抓制度固化、抓组织强化、抓资源优化等四个方面搭建集约化平台,充分发挥其“发电机”作用,为员工专业素质提升注入动力。

(1)抓目标量化。工作室明确以“提高团队政治素质、文明素质和专业素质,改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素质和创新水平,扩大成果转化,构筑人才高地,推动科学发展”为团队愿景,发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创新创效、共进共赢”的团队精神,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思想争先、工作率先、业绩领先”的行动理念,致力于打造“企业科学发展与员工素质提升”的互动共进平台,明确工作室创建目标和员工素质提升目标,使工作室成为聚精英、育人才、树品牌、创效率、促发展的新阵地。

(2)抓制度固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规章制度,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措施成功的重要保证。制订了《创新工作室管理细则》、《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制度》、《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组织机构》、《创新团队学习培训制度》等制度4项,针对青年员工制定了《促进青年职工岗位成才管理办法》,固化了在入厂教育后,必须进综产安装公司见习半年,考核通过后方能二次分配的制度性规定,明确了到岗后的5年内必须年年参加技术比武的规定。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规范了工作室的正常工作流程、明确了管理办法,为搭建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平台夯实了基础。

(3)抓组织强化。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有两级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由党政领导和全体中层干部组成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由专职管理人员、顾问指导和工作室成员组成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小组。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实行在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创新工作室工作小组和相关职能机构具体管理,各类高技能人才和项目负责人具体实施的管理原则,推行创新课题项目化管理。

(4)抓资源优化。为了保证工作室能够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保证技能和创新的指导水平,优化配置内部优质资源。1)软件方面,配有一支强大的顾问指导和工作室成员队伍。顾问指导主要由分局的省公司劳模、国网技术学院兼职培训师、国家职业技能抄核收鉴定员、省公司内训师、部门级专业技术带头人等组成。工作室成员主要由在企业各岗位尽职履责、取得突出业绩并得到群众公认的各类先进典范、高技能人才、技术比武能手、科技项目负责人等组成。2)硬件方面,企业为工作室单独设置了专用科研室和一个操作训练室。科研室由学习研讨区、成果展示区、研发实验区组成,配备办公桌、电脑等设备;操作训练室有一般操作训练、技能培训等各类必备器材,为开展技术切磋、项目探讨、经验交流、实训操作等提供了条件。

2.推进“两提”建设,发挥“三个”作用

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为平台,积极推动“两提”建设,即提高员工技能素质建设和提升员工创新水平建设。技能提高主要是指员工固本强基,掌握工作所必须的各项技能,创新提升是指在做好本职工作基础上,能够进行有效地思考和创新。

(1)开展技能培训,做夯实技能基础的“孵化器”。首先对员工进行本专业的技能需求重点测评,对员工现有能力水平进行全面摸底,并建立了完备的技能基础档案,根据各员工的技能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

创新工作室的培训主要分为:顾问指导培训、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外聘专家培训。对顾问指导和工作室高技能人才的先进业务技能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显性化,明确他们的主要培训方向,让专家顾问各有侧重,特点更突出。顾问指导和高技能人才根据员工技能需求分析,制定详细的授课计划。规定内训师一季一次、一年四次的培训量,注重培训的灵活性、针对性、有效性,适时调整培训计划,加强培训质量管控和考核。为了保证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工作室也有针对性地聘请外部专家开展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围绕生产、营销、管理等工作方面的难点问题。授课培训注重灵活性、针对性、有效性,在培训中,积极做好培训结果的记录工作,做好与员工的沟通和反馈工作,并根据培训掌握情况,适时调整培训计划。采用“以点带面”的培训与交流方法,将培训与生产、培训与交流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开设专业技能培训、专题讲座,成为夯实员工业务技能基础的“孵化器”。

(2)开展技术比武,做激发技能素质的“催化剂”。一方面,创新工作室紧密围绕企业总体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目标和培训工作计划,在员工中积极推行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特别针对青年员工开展青年职工技能比武暨“三位一体”竞赛活动,提高青年职工的技能素质,共有45名青年员工得到了锻炼。同时运用好比武结果,实现全面量化分析评估比武水平,建立评价、激励、考核、改进机制。另一方面,对于上级部门组织的竞赛、比武活动,工作室积极做好参赛选手的指导和培训工作。让每位员工都有技能提升空间,激发员工提高技能素质,培养技术业务尖子。

通过技能比武,既检验了培训工作成果,督促员工自我约束,提升培训效果,也让员工看到与别人的差距和自己的发展空间,激发了员工学技能、比技能的热情,成为促进员工积极主动提高技能素质的“催化剂”。

(3)推进项目研发,做提升创新水平的“推进器”。把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和员工科技创新的首要平台,予以重点培育和支持,结合生产、经营、科研创新的实际要求,确定创新项目,并进行明确和要求,围绕创新立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并作为首要任务来完成。

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实行科技项目自主化、专业化的原则,即各部门、班组自己提出问题、调查了解情况、分析现状、研究方案、制定措施、动手实施、申报立项。科技项目的选题着眼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立足于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及薄弱环节。通过自主化、专业化立项,培养项目团队自主思考能力,分析动手能力、提高员工科技项目立项水平。每个科技项目在完成本身研究工作的同时,持续吸纳新人,通过传、帮、带锻炼培养新人。

科技项目实施期间,各个项目负责人需要进行阶段性工作汇报,包括所做的主要工作、开展的创新活动、项目进展情况、取得的创新成果、工作经验等内容。在此期间,创新工作室每年至少召开两次科技项目工作交流会,以促进创新工作室横向交流和经验共享,拓宽项目参与人员的视野和思路,促进其科技创新综合素质的提高。

科技项目完成后,对创新工作室成员和项目负责人的绩效情况、创新成果进行评估。对于那些优秀科技项目,一方面积极推广运用到生产经营实践中,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另一方面组织创新成果会,公开表扬,充分调动员工投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全方位、多角度发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在提升创新水平中的“推进器”作用。2011年工作室科技项目立项4个,其中2项已通过上级验收。

三、专业素质提升平台建设的实施效果

1.全员化学习创新氛围日趋浓厚

以提高技能素质和提升创新水平为重点,以顾问指导、各专业的高技能人才、课题项目负责人为带头人,聚全局之力,围绕安全生产、电网建设、营销服务、经营管理等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开展了技术培训、技能比武、科技项目研究与应用等活动,在企业内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员工踊跃报名参加工作室开展的各项培训,根据员工学习需求,工作室共开展了12项顾问指导培训、29项高技能人才培训、11项外聘专家培训,1200余人次参与。借助高技能人才工作室这个学习平台,广大员工通过一线锻炼、岗位互助、师徒结对、函授教育等方式充电学习,新进青年员工组成青工技能学堂共同成才。

工作室立项4个科技项目,其中2项被立为浙江省电力公司群众性科技创新项目,农电扁平化管理被列为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咨询项目计划、浙江省电力公司2011年重点调研课题,并有3名职工的科研论文被核心期刊录用。

2.一体化运行管理机制初步建立

在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组织管理,强化组织机构保障,健全工作室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两级组织体系,确保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顺利开展。先后健全了制度体系、运作流程、评价标准、改进机制。对技能培训和技术比武的开展时间、次数、质量、考核、奖惩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对科技项目的立项、研发、报验、验收、成果评审、成果交流与推广等方面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有效指导、规范了具体工作的实施,形成了组织、制度、实施、场所四位一体、协调运作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常态工作体系。

3.专业化技能素质与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发挥创新工作室平台优势,开展技能培训和技术比武,将规范操作与把握技巧结合,强化本岗位技能与学区其他技能的结合,推进员工技能鉴定、技术比武与考前辅导培训、考后分析相结合,员工在安全知识、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有效提高了员工技能素质。

在引导和激励分局青年职工岗位成才方面,开展青年职工技能比武暨“三位一体”竞赛活动,分专业从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部分考核,将比赛结果与年度个人评先直接挂钩,与参赛选手所在班组的平均分与年度集体评先直接挂钩,有效地提高了青年职工理论知识水平和生产技术能力。

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为目标,促进生产营销管理等部门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和技术革新等创新实践,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提升了员工创新素质和企业创新水平。

创新工作室成员在省公司调度自动化专业“业务培训、技能比武、岗位建功”竞赛中获得先进个人三等奖。研发的绝缘均压罩的原料配方及其生产工艺正在申请发明专利。在绍兴市电力局2011年科技进步奖评选中,创新工作室成员参与的项目,2项获得三等奖,1项获得优秀奖。创新工作室成员参与的供电服务品质测评系统建设与应用项目,被评为“浙江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

四、专业素质提升平台建设的两点思考

1.有机缓解“工学矛盾”是关键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种培训、比武和科技项目的开展,使得员工学习时间增多了,相应的工作时间变少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学矛盾”。

在工作室平台的建设中,主要通过效率换时间的方法缓解“工学矛盾”。将培训、比武、科技项目研究和工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内在统一起来,紧密围绕安全生产、电网建设、营销服务、经营管理、科技信息等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开展技术培训、技能比武、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技术革新等活动,以学习成果直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工作实践检验学习成果,从而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和学习工作“两促进”。

篇6

1 图书馆从业人员业内称谓之演变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托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开发制作的“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中,对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的称谓包括:馆员、职工、勤工助学人员三种,这里的“馆员”是带有专业属性的,符合学术界对“图书馆员”称谓的理解,正如吴建中先生所说:“图书馆员是为读者提供经过整理、分析、综合的信息和知识、并利用各种有效手段为读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专业人员[3]。”近几年,由图书馆权威人士撰写的《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中,对人力资源的总结和阐述正是引用上述数据和表述写成,说明学术界对上述三种称谓及其界定是普遍认可的。

然而,在更具主导性的图书馆规程/章程或主管部门的各类行政文件中,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称谓,尤其是在对“馆员”这个常用称谓的使用上却总在专业化和去专业化之间摇摆或模糊着。翻阅我国近代图书馆的早期章程可以发现,使用过的称谓很多,如管理员、事务员、经理员等,基本上是约定俗成的称法,没有明确规范。其中,“馆员”一词也很早就被使用到,但有时泛指,有时特指,用法不一,如1910年的《学部奏拟定京师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摺》第十五条:“图书馆管理员均应访求遗书及版本由馆员随时购买……”中提到的馆员,应该是工作职责区别于管理员、从事某些专门业务工作的人员;1927年国立劳动大学《图书馆规程》第二条:“本馆设主任一人……事务员三人……但馆务发达时,得增加馆员。”这里,“馆员”并没有明确其专业表征,可以理解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泛指。第一次正式为“馆员”一词赋予专业特征的官方文件是1981年国务院的《图书、档案、资料专业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其第一条规定:“图书、档案、资料专业干部的业务职称定为: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管理员。”自此,“馆员”一词与“管理员”有了明确区分,被用来特指那些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具备足够业务能力,从事专业性业务和服务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但习惯上,人们还是常常用“馆员”代称所有图书馆工作人员。这就带来了“馆员”一词的使用规范问题,很快,就有读者在当时业内顶级核心刊物《图书馆学通讯》(后更名为《中国图书馆学报》)上呼吁“请准确使用‘馆员’这一称号”[4],但由于各种原因,“馆员”一词的使用始终没有能够规范统一。

1987年7月25日,当时的国家教委(即现在的国家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二十二条把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分为“专业技术人员;党政工作人员;技术工人;公勤人员”,但这种分类缺少职业特征,不适合作为称谓使用。2002年和2015年,该规程先后两次修订。2002版《规程》删除了87版中的人员类别划分,未做新的分类说明。对从业者的指代使用了“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人员、学科专家、在图书馆从事特种工作的人员”等不同表述,唯独没有用到“馆员”这一称谓;2015年最新修订的《规程》重新使用到“馆员”一词,并提出“图书馆馆员包括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但由于把辅助馆员(即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员)也纳入了馆员的范畴,不太符合习惯上对“图书馆员”这一称谓的专业性认同,反而模糊了“馆员”这一称谓的专业性。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7月27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家文化部联合了一系列文化行业国家职业标准,其中,《图书资料馆员国家职业标准》把“图书资料馆员”确定为一种职业名称,同时确定的还有“古籍馆员、文献修复师”等职业,并统一归为“图书资料业务人员”。这里,虽然使用到“馆员”一词,但所用名称略显冗长,既没有历史的延续性,也没有能明确“馆员”的专业性,仍未起到规范统一称谓的效果。

从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我国图书馆界对工作人员业内称谓的混乱和不规范由来已久,且至今没有能够改观,尤其是对“馆员”这一常见称谓的使用语焉不详、摇摆不定。其根本原因还是业内对图书馆员职业的专业性缺少清晰公认的认定。

2 业内称谓之混乱是目前我国图书馆员职业半专业化状态的真实写照

吴建中先生把“图书馆员的专业性”列为图书馆发展的十大热门话题[5],引起业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学者张峰[6]“把图书馆员专业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专业化思想萌芽阶段、专业化初始阶段、专业化发展阶段,”提出“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研究图书馆员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及其各个阶段的特点”。近30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我国图书馆行业对专业人员的学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高等学校图书馆为例,87版《规程》要求“专业人员应具有中专(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应逐步达到60%以上。”这一标准在2002年的修订版中提高到“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者应逐步达到60%以上。”2015版《规程》则进一步要求“专业馆员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y培训。”各版规程中无一例外提到“专业人员”,但专业性如何体现和保证?并没有明确的配套机制。学历要求作为指导性意见,不具有强制性,业内强烈呼吁的“职业准入制”迟迟没有提上议程,就连称谓都没有权威公认的规范,因此,没能推动对图书馆员职业专业性的广泛认可。2006年,学者赵兰玉分析认为我国图书馆职业尚处于半专业化阶段[7],时隔10年,情况并没有实质性转变。2015版的《规程》把图书馆员分为“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的提法不仅没有起到统一规范的作用,反而混淆了“馆员”称谓的专业属性。这方面,或许是受到我国当前通行用人制度的制约。规程修订组成员雷震(时任西北大学图书馆馆长)的感慨耐人寻味:“很难对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做出明确规定,也不好规定”[8]。这正好印证了馆员称谓乱象的必然性,也是体制下的无奈。

在图书馆员专业化?l展之路上,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话题是“馆员入职资格”问题,如果把“馆员职业的专业性”与之联系在一起,做一个简单总结,其本质就是希望实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里涉及到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图书馆行业中,如何界定哪些工作内容属于“专业的事”;二是哪些人属于“专业的人”。经过多年发展,这两个问题显然并没有太多改观。业内称谓的混乱就是前一个基本问题没有解决好的外在表现。这种专业性不清(或索性不分)的就职环境所造成的职业认同感的缺失已经给从业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惑,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如果可以,我选择不在图书馆工作》[9]一文]道出了很多一线馆员的内心呼声,美国一位资深同行对此反应是:文中提到的这些工作在美国都是管理员做的,没有馆员做这个!

3 规范称谓,厘清专业边界是图书馆职业专业化的必要条件

我们在讨论图书馆员专业化问题时,常常参考国外(尤其是美国)同行的做法,呼吁实行职业准入,呼吁完善专业化教育、呼吁完善图书情报理论等等,但有一点我们始终没有学习,或者说始终没有能够做好的,就是厘清我们自己业内分工专业性强弱的边界,并用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确定下来。

明确专业性的一个简单办法就是从称谓上做出区分,并保持这种区分的稳定性。美国教育科学学院国家统计中心提供的2012年财报(Fiscal Year 2012)数据显示[10],图书馆从业人员分四类:馆员(Librarian)、其他专业人员(Other professional staff)、其他领薪人员(other paid staff)和学生助理(student assistants),其中馆员就是专业的图情工作者,其他专业人员从事IT、技术支持等工作,是不列入馆员系列的。从称谓上来说,馆员(Librarian)就是专业性的代名词,这种专业分工的稳定性需要合理的制度设计来维持,突出表现在两点:一靠建立专业人员“准入制”;二靠职业管理的区别,包括职责分工、职业发展规划和待遇等。

众所周知,美国图书馆员的入职门槛是通过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认可的图书情报学硕士ALA/MLS(MLIS)来实现的,这已经成为北美各图书馆普遍认可并严格遵循的图书馆员入职学历标准。受益于这种准入制度的严格和稳定,ALA核准的图情硕士学位的准授学校在质量和数量上也十分稳定,形成了很强的品牌效应。这样的专业化建设无论是对图书馆行业,还是对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都是很好的良性推动。

美国图书馆对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专业性界定和管理明晰到什么程度也值得我们反思:“在美国,图书管理员与图书馆员的关系类似中国的工人与干部的关系,他们在学历要求、工作经验、职务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差异很大,……其间并没有升迁关系。也就是说,一旦做了图书管理员,即使读了图情硕士或博士,也不能自动升为图书馆员[11]。”

篇7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9-014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830

广西桂林供电局下的10kV配电架空线路以露天运行为主,具有分支线多、接线和运行方式复杂的特点,所以在日常运行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这些故障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整个配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广西桂林供电局始终意识到加强10kV配电架空线路运行维护的重要性,笔者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几年来广西桂林供电局10kV配电架空线路运行中存在的故障,提出了相应的运维措施。

1 广西桂林供电局10kV配电架空线路运行故障概述

通过查询广西桂林供电局近五年(2010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10kV配电架空线路运行记录档案,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广西桂林供电局10kV配电架空线路运行故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外力破坏配网线路,例如车辆撞到电杆,导致电杆断裂和倒塌事故的发生;再如市政道路施工机械碰触架空线路等。

第二,自然灾害引发故障,广西桂林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雨量大、夏季长,夏季容易引发雷电灾害导致故障出现,加上刮风下雨等导致线路跳闸。

第三,配电设备方面,例如配电变压器的高低压绝缘套在出现闪络时处理不当导致弧光短路,再如绝缘子破裂、避雷装置、跌落保险装置、真空断路器装置等质量问题或隐患消除不及时导致线路出现故障。

第四,在日常运维过程中,运维人员工作不到位,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导致出现的安全隐患得不到有效地处理,尤其是技术方面的原因最为主要。例如在2014年世界女子九球锦标赛期间,95598电力服务热线接到举报,赛事附近某一条10kV配电架空线路中的变压器出现起火事故,导致这一台区的电力服务中断,为了快速地应对突发的电力故障事故,广西桂林供电局电力调度中心安排相应抢修班组参与现场事故处理,虽然事故得到了及时的处理,但也暴露出运维工作还有待

加强。

2 10kV配电架空线路的运行维护措施分析

近年来,广西桂林供电局在10kV配电架空线路运行维护中的投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因而为了更好地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笔者结合广西桂林供电局10kV配电架空线路运行故障特点和自身运维工作实践,总结出以下两点运维措施:

2.1 预防性的运维措施

所谓预防性的运维措施,主要是为了应对外力、自然因素和配电设备老化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故障出现而采取的具有预防性的电力线路运行和维护措施。具体来说,主要采取了以下七方面的措施:

2.1.1 加大宣传力度,在利用传统的媒体加大宣传的基础上,桂林供电局近年来相继开通了微博、网上交流平台等,并积极进入社区、学校进行宣传,利用这些新媒体渠道加强有关电力法规、用电常识、安全防护知识等方面的宣传,利用公众的力量参与到保护电力线路的行列中来。

2.1.2 对主城区的所有路边杆塔和变压器、开闭所上粘贴反光标志或者起防撞护墩,设置警示标志,预防配网设备被车辆撞击,同时在重点路段对配网设备设置隔离保护拦,有效地避免了被撞断、撞伤等外力引发的安全事故。

2.1.3 加强架空线路的巡视,及时解决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找出存在的隐患,同时注重与城建规划部门之间的沟通,尽可能地避免市政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带来的影响,降低其给线路安全运行带来的

影响。

2.1.4 针对自然灾害方面的保护措施,主要是加强与当地气象局的合作,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防风防汛预警,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启动相应的预案,并适时更换存在问题的绝缘子,加装防弧金具,按照年度、季度、月度检修计划对接地网检测进行科学规划,做到定期检测、提前检测和事后检测巩固等措施,对于老旧线路分批进行改造,提高其避雷运行效果。

2.1.5 重视日常应急演练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亚运保供电和大运保供电期间,在任务艰巨、时间长、人员不足等重重困难下,切实做好事前的事故演练,对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严密的监控,极大地提高了保供电成效。此外,桂林作为旅游胜地,供电量逐年攀升,为了应对客户对电力服务质量的需要,及时地开辟了应急服务通道,任何一个地区的供电发生故障,都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事故处理时间不超过1小时,同时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和体系,快速高效的反应极大地确保了整个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2.1.6 制定配电架空线路抢修预案,为了预防各种突发事故的发生,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广西供电局还根据每条线路的特点,逐一制定了配电架空线路的抢修预案,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地保证了各种故障得到及时的排除。

2.1.7 在日常运维过程中,桂林供电局始终紧密结合实际,致力于设备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制定了设备差异化运维计划,有效提升了线路的运维效率。同时,电力警务室和运维班组上下配合共同应对各种线路安全隐患,尤其针对违章建房、搭架、起重机械等重大安全隐患进行的追踪消除,有力地保证了整个电力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同时大大降低了由此导致的损失。

2.2 技术性的运维措施

10kV配电架空线路的运行维护离不开技术技能的支持,因而桂林供电局始终注重电力员工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有效地强化了整个10kV配电架空线路的运行维护效果。采取的技术性运维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点:

2.2.1 利用GPS技术对10kV配电架空线路中的杆塔和配变站进行定位。面对桂林市近年来社会快速的发展,桂林供电局审时度势,面对日益扩大的供电规模,一些杆塔中的标号已经逐渐变得模糊,这不论是对线路的巡检还是维护都带来较大的不便,因而该局从2009年就引进GPS定位技术辅助运维工作的开展,利用GPS技术对10kV配电架空线路中的杆塔和配变进行定位,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事故发生。

2.2.2 利用自动化技术对10kV配电架空线路进行监测和维护。桂林供电局下的10kV配电架空线路的覆盖面广,因而该局为了更好地监控整个线路的安全运行,引进了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利用该系统不仅能实时监测配电线路网络,还能对10kV配电架空线路中各种电气元件的运行情况及时掌握,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消除事故给电力运行带来的危害。

2.2.3 不断规范倒闸操作流程,强化10kV配电架空线路运行成效。在倒闸操作时,要根据具体的系统运行方式和保护配置,进行操作顺序的安排。例如在广西桂林供电局下辖某分局中进行10kV配电架空线路倒闸操作停电时(如图1所示),就应先拉开951断路器,再拉开线路侧隔离开关,然后拉开电源侧隔离开关。当951断路器因某原因未断开,而运行人员尚未发现时,在拉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时,弧光短路发生在断路器保护范围以内,线路断路器跳闸,即可切除故障,缩小事故范围。若先拉电源侧隔离开关,弧光短路发生在线路断路器保护范围以外,由于误操作而引起的故障电流并未通过电流互感器,该线路断路器保护不动作,线路断路器不会跳闸,将造成母线短路并使上一级断路器误动作,扩大事故范围。可见在停电时先拉开断路器,再先拉开线路侧951-1隔离开关,然后拉开母线侧951-6隔离开关的操作顺序更为合理。

图1 10kV配电架空线路倒闸图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10kV配电架空线路的运行维护措施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是确保整个10kV配电架空线路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也是确保电力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的有益探索。上述仅是笔者结合广西桂林供电局对10kV配电架空线路的运行维护实际做出的探究,在实际维护过程中,电力企业还应充分意识到加强对其维护的必要性,结合日常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加强对其的优化和完善,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魏继有.探究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2,(30).

篇8

一、依靠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公司核心竞争力最集中的体现。中铁公司自主研发了大量的勘察设计、施工安装、机械装备、工业制造技术,有些已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在施工建设上,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原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建成了世界一流高原铁路;在客运专线施工上,采用自行研制的600吨架桥机架设大吨位箱梁,并在箱梁制造工艺、软土地基处理、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隧道挖掘中,先后采用了大断面、机械化、新奥法施工和8.8m大断面TBM掘进机施工先进技术,创造了一流的施工速度;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独创“浅埋暗挖法”施工工艺,成功应用多国先进供电技术,攻克了城市轨道以及地铁建设中的一批重大课题。

依靠这些技术创新,中铁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公司先后开辟了北美、东欧、西非、东非、南太平洋、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市场,积极与国际大型建筑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截至2007年底,共援建、承建境外工程项目550多项,项目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项目涉及铁路、公路、桥梁、隧道、房屋建筑、城市轨道、市政工程以及矿产资源开发等诸多领域,承建的“香港将军澳C602地铁”、“孟加拉帕克西大桥”、“港深西部通道后海湾大桥”、“澳门澳凼三桥”、“阿联酋棕榈岛-II”以及“伊朗德梅线I期”等重大国际工程项目均受到了业主和国际上业内人士广泛赞誉。目前,公司境外在建项目有152个,其中,上亿美元项目5个;500万美元以上项目60个。此外,在非洲科特迪瓦、马里两个国家还开办了“科中制药公司”和“马里纺织厂”,并在刚果(金)实施“三矿一厂”(绿纱铜钴矿、穆索诺伊铜钴矿和MKM铜钴矿)资源项目开发。2000年以来,公司海外经营累计合同额10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9亿美元。

中国中铁虽然在铁路公路总承包,在桥梁、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在工程设备研发与制造等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但在国际化经营方面也历经十几年的不断探索,才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从当初摸着石头过河、单打独斗,向注重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国际商务合作、集中优势力量运作国际市场开发项目转变,走过了一条拼博进取,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逐渐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二、“三大转变”助推国际化发展道路

第一,完成了从初期“三大经营格局”理念,向提高思想认识,构建长期海外经营发展战略体系的转变。

1996年,中国中铁为了积极稳妥地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作为国有特大型工程承包企业,提出了“大经营、大政工、大科技”三大格局,其中大经营即全公司以市场开发为龙头,实施“多元化经营”、“集团化经营”、“品牌化经营”。多元化经营的内涵就是“内经、外经、多经,三经并举,”第一次明确了海外经营为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经营理念。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中央“走出去”战略方针出台,中国中铁海外经营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特别是2001年以后,面对国际工程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海外经营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公司上下坚定了开拓国际市场的决心,所属各集团公司领导对本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信心不动摇。对待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冷静思考,积极应对,在摸索中前进,在探讨中发展,在实践中提高。2004年开始编制海外经营战略,2007年完成了《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化经营战略》编制,并制定出到2015年的股份公司中、长期国际化经营目标。

第二,完成了从单打独斗向全公司合理布局海外经营机构以及大力发展海外经营管理队伍建设的转变。

为了落实总公司从“大外经”向国际化经营的转移,全面推动海外经营工作,在机构设立及重组上,一方面,中国中铁所属各集团公司相继成立海外部、海外公司并支持各集团在海外成立办事处、项目公司等机构;另一方面,对内坚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对外提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2003年完成了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加盟重组工作,2004年2006年完成了中国中铁境外办事处、代表处、分公司等机构重新建立与整合。在外经队伍建设上,积极推行倾斜政策,从2003年开始,在政策上、人力、物力上向海外经营工作倾斜,所属各企业集团为海外经营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海外经营人员待遇,确保了海外经营人员的稳定。

截至2007年12月底统计,公司境内外从事外经工作的人员有1964人,其中在境外工作的职工有1127人。公司在世界5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96个办事处、公司、工厂、项目部以及技术组等境外机构(办事处20个,有限责任公司15个),分布在东西非、南太平洋、中东以及东南亚等四大区域。经过十年的发展,培养了一支掌握多国语言、从事各类工程设计与施工专业技术的海外经营开发队伍,海外经营覆盖了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建筑市场。目前,海外经营机构地区分布上的合理设立,外经人才队伍的逐步扩大,大大增强了中国中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实现了公司海外

经营战略区域的逐步扩大。

第三,完成了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走国际化管理之路的转变。

为早日把中国中铁建成资本化、多元化、国际化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国际市场开发步伐,全面实现集约化管理,中国中铁在规范国内施工管理的基础上,近几年,狠抓海外经营业务、国际化商务运作与境外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先后制订出台了《境外机构设立及管理制度》、《境外项目评审办法实施细则》、《境外项目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境外项目经营管理办法》、《境外业务统计及综合信息汇总管理办法》等十几项制度。为加强海外经营风险管理和安全环保工作,建立了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商务报价体系和安全环保防范制度,并且,大力推进国际化质量、安全和环保体系标准化管理工作。2003年12月,中国中铁海外综合管理体系通过了香港品质保证局质量/环保/安全综合管理一体化国际资格认证标准评审。2004年,又取得了香港政府工务局批准的中国中铁香港地区“道路/渠务施工”、“土木/房建专业分包”和“水务/土地平整”三项C级承建商资格(既香港C牌)。国际化质量、安全、环保体系认证的通过和C级承建商资格的取得,标志着中铁公司海外项目开发与管理,已开始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国际化管理的轨道。

在加强国际合作,防范各种风险,共同开发海外项目方面,中国中铁注意总结海外经营经验和教训,学会用科学的思维观、发展观指导工作,从研究、分析海外市场以及商务运作规律的发展与变化入手,加强海外经营活动的规范经营与管理。在重大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建设与开发上,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当地,合作经营”,属于自己公司技术优势的项目以自己干为主,属于非优势、生疏的项目,积极与国际上具有开发力量的公司组成联营体方式进行,全面实现了“优势互补、共防风险、互利共赢”的目标。

三、控制风险,稳步推进海外经营

公司在十年的海外经营风险管理方面,有过十分深刻的教训:一是注重项目投标,轻视项目施工管理;重视项目合同额,轻视合同管理和施工细节,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项目中、不同的成员企业里不断出现。二是信息不对称,对地域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内容研究不够,一些项目开始追踪时就缺少可行性理论支持和研究,导致项目中标后,出现项目投入超计划,利润很低,甚至出现亏损等问题。三是客观上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现象,难以应对国际市场全面开放。四是初期缺少承包特大型国际大型项目经验,难以全面实施EPC、BOT、BT海外大型工程项目。

海外项目追踪时间长,投人大,变数多,经常受到当地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影响,对于需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的大项目,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另一方面,目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项目发包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融资承包、EPC、BOT、BOO、BOOT等方式的普遍采用,造成运作程序越来越复杂,承包方式由过去的单一承包方式转变为跨行业的综合承包方式。承包商必须从设计、采购到建设、管理、运营等提供全程服务,业主对承包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失败是成功之母,教训是胜利之师”。针对所遇到的风险,我们采取了以下对策:第一,坚持以国际工程承包、境外项目换资源及境外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作为主业,适度开展相关多元业务,如国际贸易、劳务输出、管理服务等业务原则,全面推进境外业务的开展。第二,加强对海外市场的研究,统一规划和协调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市场;对外经合作事务进行全面指导、管理、协调;积极做好外经专家库的组织建设,做好重大海外项目评审管理和境外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第三,合理定位境内外经机构,整合境外资源,在合理定位公司各级外经机构的基础上,强化国际化经营管理,做到职责明确,目标清晰,信息流畅,协调配合。第四,立足发挥已有人力资源、市场资源、资产实力、商务经验的优势,强化工程承包项目开发和实施能力,增强投融资能力,提高项目运作水平,加快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步伐。第五,发挥和利用自身独特优势,集中有限资源,做好国际化经营开发过程中专业化经营,提升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第六,加快设计咨询企业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做好工程承包带动工业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工作。第七,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建立项目经营预警机制,在运作和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采取得力措施,强化识别风险、量化风险、规避风险、监控风险职能,大力推进海外业务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公司国际化经营资料库和业绩档案库,全面有效地控制项目风险。

四、明确战略导向,为全面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制度保证

篇9

****1-12月份,总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杜绝了各类人身事故和非人身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主井累计安全提升原煤*******吨,副井累计安全提升*****勾,井下斜巷绞车累计安全提升*****勾,压风机累计安全供风****小时,主通风机累计安全运行****小时。10月31日创出了单日提升原煤*****吨的历史最高记录,实现了1-12月份原煤主提事故率为“零”的历史记录。

回顾2018年工作,整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多措并举抓好安全教育,安全发展势头持续强劲。

一是利用班前、班后会时间开展安全履职教育,进一步强化岗位操作工、维修人员的操作规范,拓展延伸实施了岗位、工序“双达标”,并加强监督检查与市场化收入相挂钩,使“双达标”操作意识入脑入心;二是开展观看安全事故警示教育微电影活动,通过朴实的电影语言,及出现事故后浓浓的亲情、爱情,触动职工思想深处那根感情弦,使工区职工深深意识到“越困难越要抓安全,抓不好安全更困难”。三是工区通过深入开展安全文化进班组、进家庭活动,更加坚定“消灭破皮伤,实现零工伤”安全目标的信心。四是结合公司“决战年终安全生产100天”活动制定了活动规划,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使工区职工时刻紧绷安全弦,确保年底安全生产。

(二)超前防范做好设备检修,事故率持续低位运行。

一是1-10月份,安全组织了5次月度停产检修,共完成检修项目23大项,48小项,二是年初一上手就对翻罐笼推车机电控系统进行了改造,实现了自动化运行,而且具备了“无人值守”条件。三是1-10月份,主井更换滚筒开裂塑衬128块;主井更换运行罐道83根;更换装载180米强力皮带;主井上、下井口更换过卷过放装置16套;更换主井5#-8#盘形闸;对副井绞车电机的机械油、油环进行更换;副井利用检修时间更换了7根罐道尖子和7根运行罐道;更换了主、副井液压油;更换了装载1#、2#检修平台上锈蚀严重的开关基础铁板;四是对矿井两台主通风机进行了年度大修。五是配合检测中心人员对大型设备进行了性能测试、各绞车大轴无损探伤,并对各绞车大轴轴承进行了清理加油,确保了设备性能的安全可靠;六是组织各班组人员,利用日检后时间,对西一缆车巷、西五、西十一轨道巷、-430车场风水管路进行了除锈刷漆保养;七是各班组抽调精干力量,处理西七缆车巷、-530车场风水管路“跑、冒、滴、漏”现象,保证矿井安全供风;八是为迎接省职业现场会,对翻罐笼系统进行了亮化,翻罐笼翻车机驱动轴轴承、从动轴轴承清洗加油;九是更换主井6RA70型直流调速装置;西五轨道绞车更换变频器内IGBT驱动板、PIB板;保证了大型绞车重点配件的可靠性。1-10月份创出了主提事故率为“零”的好记录。

(三)发动全员做好管技创新,职工素质持续向好。

1、在管理创新方面:经工区党政研究制定了《维修工技能提升帮扶计划》,计划利用一年时间,在工区范围内通过分期分批有针对性的开展重点人员、工作的帮扶,尽快提升部分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并力争使一部分职工成为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打造高素质的机电维修队伍,更好的服务矿井安全生产。结合工作实际根据每个人的技术特点明确划分四个工种,首批确定了14名40岁以下的维修工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实行“一对一”帮扶模式,并根据被帮扶人的情况,制定具体的素质提升帮扶计划,确定矿井大型设备维修、电气焊、钢丝绳插、皮带维修等18项具体帮扶目标。通过强制业务素质较差的职工进行技术业务钻研,促进学习技术业务知识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彻底解决历史上不能良好解决的维修工青黄不接问题。

2、在技术和工艺工序创新方面:1-10月份,****产生各类小改小革、工艺工序优化革新成果项。其中,随着矿井采区、采面的延伸,西十一采区安、撤面增加,西十三采区开拓;提升运输车皮、材料不断增加,西五提升大件速度、西十一绞车运行速度已无法满足采掘头面车皮、材料的供应。为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通过修改西五、西十一绞车主机、监机plc程序内全速运行值参数、半速运行值参数、等速段超速保护参数、限速保护参数及其他相关保护参数,将西五绞车提大件运行速度由1m/s增加至1.6m/s,每个提升循环可节约6分钟(每勾提升时间由16分钟减至10分钟)。西十一绞车提大件运行速度由1m/s增加1.6m/s,每个提升循环可节约7分钟(每勾提升时间由18分钟减至11分钟)。西十一绞车全速运行速度由2.88增加至3.2m/s,每个提升循环可节约43秒(每勾提升时间由485秒减至442秒)。通过提高西五、西十一绞车运行速度,保证西十一、西十三采区车皮、材料供应。为下一步西十三采区开拓提供运输保障。另外我们积极创建技师工作室,研究设计了井下、地面翻罐笼气水分离器自动排水装置安装气水分离器自动排水装置后,通过微电脑定时器可设置指定时间定时开关电动阀门,每天定时排水。该装置的推广应用,减少了操作人员工作量,实现了以机代人。

(四)扎实做好“五全”管理,节支降本意识持续深入人心。

一是根据公司2018年“五全”管理预算结果,切实将材料、电耗等指标分解到班组。二是按照公司的统一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工区仓储管理系统,提高了材料计划准确率。三是强化了承包外材料消耗的管控,主要是将西五轨道绞车更换变频器内IGBT驱动板、PIB板,进入仓库作为备品配件使用,仅此一项就节约成本95572元。四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修旧利废活动。①利用地域优势在翻罐笼开展捡拾回收上井木枇活动3-10月份回收木枇14817根,约117方木料,节约材料费约24.5万元(2100元/方);②维修卡轨车托压绳轮35组,节约材料费70000元(2000元/组);③回收使用废旧液压、油1350公斤节约材料费20000元;④修理各类气缸、冷却器、电磁阀、罐轮合计节约费用121210元。

2018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现场设备的安全运转性能不让人放心,突出表现为3月7日早班、夜班,副井车房连续两次出现液压站故障,造成副井停运7小时。排矸系统翻罐笼、排矸绞车,安全运行性能不稳定,时常发生小故障;二是职工对“安全确认、正确站位、行为严谨、控好动源、相互保安”二十字安全履职规范及岗位、工序“双达标”活动,虽然大部分人员已经养成良好的操作、作业习惯,但是还有部分职工不能严格遵守要求,主要表现在1-10月份,有38人次发生三违,均为轻微“三违”,虽然抵消后综合三违比率为零,但是实际三违比率却达到了2.71%,而且极少数职工出现重复“三违”,这些情况都充分的说明,职工的安全意识还不牢固,还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管控,不出现事故是侥幸,出现事故是必然的结果。三是职工专业素质不让人放心,突出表现为职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惰性大,把学业务、学技术当包袱,当累赘,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班组技术力量衔接不好,突出表现为下午工作之余时间,有的违反制度回宿舍睡觉、有的在班组抽烟喝茶聊天玩游戏。

二、2019年工作打算

1、主提系统:①主井绞车站更换油;②主井绞车更换南北勾箕斗;③主井绞车更换南北勾主提升钢丝绳;④主井绞车更换南北天轮衬垫;⑤主井绞车更换18根热浸锌运行罐道;⑥副井绞车更换15根热浸锌运行罐道;⑥副井绞车更换下层天轮衬垫;⑦装载硐室更换1#、2#给煤机甲带、皮带。

篇10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工作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在政府、高校及社会机构的推动下,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取得了较快的成长,在社会各界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社会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确立社会工作的合法性和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还需要更多的实践。目前社会工作在西方社会已成为了可能,其发展也趋于成熟。因此,探索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进程却是在质疑之中逐渐推进的。早在1915年的全美慈善与矫治大会上,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就曾提出专业的六个标准,即专业是智力活动、运用科学和知识、实践特定的专业目标、具备可以教授的技术、有自己的组织、动机上的利他性,并据此认为社会工作不是一个专业。但社会工作者并没有气馁,相反他们积极投入了社会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建设之中并为之不懈努力。1957年,格林伍德(Greenwood)在全美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会刊上发表了《专业的属性》一文,进一步提出了专业的五个特性,即专业有系统的理论、专业权威、社会认可、伦理守则及专业文化,并认为美国社会工作已经基本具备专业地位了。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过程中,去专业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并发挥着相当的影响力,而社会工作专业的探讨仍在继续。1994年,弗雷德逊(Freidson)指出专业化是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个组织起来的职业,通常从事这一职业需要专门、深奥的知识和才能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对社会的福利,获得履行其特点工作的排他性权利,控制训练的标准和实施对其成员的培训,并有权评估和决定工作如何进行。2000年,赵康提出了评判一个充分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即一个成熟专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正式的全日制职业;二是拥有专业组织和伦理法规;三是拥有包含着深奥知识和技能的科学知识体系;以及传授获得这些知识技能的完善的教育和训练机制;四是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五是获得国家特许的市场保护;六是具有高度自治的特点。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并非易事,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进程也会面临种种考验,需要社会工作者在持续的实践和反思中促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一、社会工作的历史溯源

起源于慈善的社会工作最早产生于英国和美国,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而被其他西方国家所接受。社会工作专业尚未建立之前,有关慈善的思想和行动就已经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出现并不断发展。然而,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社会工作之所以从个人的慈善行为及个别的慈善活动中发展成为一个专业,进而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认可和支持,其独特的发展轨迹是值得深思。

(一)物质基础

工业革命是推动社会工作兴起的动力之源,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美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大工业生产方式逐渐取代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在这场重大的社会变迁中,大量失地的农民沦为城市贫民,比较著名的是英国的“羊吃人运动”。与大规模贫困相反,伴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财富也日益增加并向政府及少部分人手中集聚,这为大规模和制度性济贫扶弱活动的出现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支持。

(二)思想基础

欧洲古代的社会思想传统、基督教文明、人道主义及人文主义观念为社会工作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首先,古希腊人认为幸福源自与他人分享,古罗马时期富人对穷人的帮助被视为宗教责任,古希伯来人强调公正地分配社会财富,这些思想作为欧美国家的思想源头与社会工作有着深厚的渊源。其次,对西方社会影响甚大的基督教宣扬博爱、给予和人性,经过新教改革运动进一步将宗教宣传与服务民众结合在一起,使和利他主义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此外,发端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价值观念,经过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后,也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正是基于欧美的宗教理念和传统文化而建立起来的。

(三)组织基础

社会工作在产生之初,就具有一定的组织基础。19世纪中后期,由于工业化的迅速推进,贫民、失业者人数大增,而当时的济贫举措显然不尽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具有不同目标的慈善组织纷纷出现,征募捐款,救济贫民。当然,这些组织都有着宗教背景,为数最多的是以基督教和天主教为基础的慈善组织,例如明爱(Caritas)、基督教男青年会(YMCA)、基督教女青年会(YWCA)等。1868年,亨利索里牧师参考了德国1788年的“汉堡制”和1852年的“爱尔伯福制”提议成立一个旨在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活动的组织,伦敦根据他的建议在1869年成立了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随后英国其它大城市及美国等纷纷效仿。1884年,东伦敦教区牧师巴涅特建立了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又名汤因比馆)之后,睦邻组织运动在教会、慈善组织及基金会的支持下迅速在英美等国家推广,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由美国珍・亚当斯等创立的赫尔大厦服务所。这些因素在组织上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出现做了准备。

(四)政治基础

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的干预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的成长。政府承担救济贫民的责任在社会工作伊始既已确定,这有利于社会工作得到政府的肯定与支持,并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实现工业革命的欧美国家,在遭受大范围贫困等社会问题困扰时,政府不可能置身事外。英国政府早在14世纪中叶就采用了立法手段缓解贫困问题,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1572年也签署了的《帕里石济贫税》法案,第一次提出通过征收一般税(general tax)作为济贫基金用以救济贫民,使政府正式承担起救济贫民的责任。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作为英国第一部成文的济贫立法,其颁布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19世纪8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推动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以此为标志,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在西方各国陆续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美国的历史较短且非营利组织相对发达,但联邦政府于1935年也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案》,确认了政府在助人方面负有主要责任。西方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明确政府扶贫济弱的责任,这为社会工作成长提供了稳定的政治支持。

(五)实践基础

宗教团体与世俗人士所开展的济贫扶弱活动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实践基础。18世纪中期,除了基督教男青年会等宗教团体外,许多赋闲在家的中产阶级妇女在宗教理念影响下也自愿承担起访问贫困家庭的工作,后来又直接服务于改善贫民状况协会和慈善组织会社,她们被称为“友善访问员”。这些志愿工作人员带着强烈的宗教使命感,认为帮助穷人和有困难人士是服膺上帝的一种荣耀,所以他们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尽心地开展服务他人的活动。20世纪初英国国内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和自由思潮运动兴起,使得卫伯夫妇等部分有识之士强烈反对忽视社会问题根源和缺乏社会正义感的济贫政策,坚定地支持社会改革。作为一项专门的事业,社会工作在实践中需要专业的人员,而志愿者也是社会工作领域内不可低估的力量。更多的人参与到扶贫济弱的实践中并发挥影响作用,这为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广泛而持久的实践基础。总而言之,社会工作专业之所以在西方的20世纪中期成为可能,是与长期的物质、思想、组织、政治及实践等历史积淀分不开的。

二、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历程及特点

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国家,并经历的一个从志愿性活动到职业性活动再到专业化职业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形成了个人处遇和社会改革模式、治疗和社会发展模式等。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正是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历程及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进程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历程

社会工作至今已有100年左右的历史了,其专业化道路也屡经考验。社会工作专业化历程可以粗略划分为萌芽期(19世纪中后期)、起步期(20世纪初)、确立期(20世纪中期)三个阶段。19世纪中后期在欧美活跃的“慈善组织会社”运用“友好访问员”开展工作,被视为专业社会工作的萌芽。1869年在伦敦成立的英国慈善组织会社和1877年成立的美国慈善组织会社进一步推动了济贫的专业化,确定了服务到个人的社会工作理念。1898年Mary Richmond 的《贫民中的友善访问》一书出版,标志着社会工作进入了理论总结阶段。此后,经过长期实践的社会工作日益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并借鉴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理论体系。

自1915年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提出质疑后,社会工作者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开始专业化建设,并着力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的发展。威廉・威肯登也提出了专业人士必须具备四个的特征,并从六个方面界定了专业的必备要件。1917年,芮奇蒙德的《社会诊断》(Social Diagnosis)一书出版,此书被视为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的开端。之后各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相继提出,逐渐形成了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专业方法。1918年美国成立了“美国义务社会工作者协会”。此后,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者协会、全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等组织纷纷成立,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日益增加。

1919年,美国社会工作学院协会成立,把社会工作的专业化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正式吹响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号角。1934年,波多黎各在美国率先颁布了“社会工作师执照法”。1942年11月,威廉・贝弗里奇向英国政府提出通过全面实施社会保障措施以重建家园的“贝弗里奇报告”,为福利国家描绘出了初步蓝图。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已成为“福利国家”。此后的欧美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纷纷效仿英国构建其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现代社会福利体系的一部分,社会工作随之取得新的发展。1953年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CSWE)和1955年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的成立,标志着社会工作最终成为一个公认的职业。1962年,英国成立了“社会工作者训练委员会”,1969年和1970年又分别成立了英国社会工作者协会(BASW)与社会工作教育训练中央委员会(CCETSW),这奠定了英国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地位。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社会工作专业的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1956年在55个国家的专业性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的基础上成立的国际社会工作联盟,使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进程扩展到全世界。至此,社会工作在已经被广泛接受,并逐步向成世界其他国家推进,其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

(二)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特点

社会工作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并形成一个专业,既有其自身的特点所决定,也与西方国家的具体现实密不可分。因此,分析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特点,对于理解社会工作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根据社会工作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可以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实现分为两个模式,即自我成长模式和政府推动模式。最早实现“福利国家”的英国即是政府推动模式的典范,其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特点有政府部门在社会工作专业化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社会工作主要向政府部门寻求合法性、社会工作被定位为一门社会服务技术、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比较低、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动力不足。相反,在注重民主生活的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则代表了自我成长模式的成功,其专业化主要特点是社会工作专业协会及专业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社会工作通过自身发展证实社会工作专业存在的合法性;社会工作被定为实用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和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服务性专业;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比较高;社会工作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比较好。

由此可见,社会工作要更好地立足中国的现实生活,服务社会需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特点:

首先,政府部门的参与和支持是社会工作成长的指导力量。如英国社会工作是在政府的监管之下发展,并通过政府部门寻求合法性。其次,服务现实需要是社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工作自身对贫困、弱者的关注回应了工业化、市场化所引起的各类个人或社会问题,在协助人们摆脱困境的实践中逐步建立专业合法性并获得社会认可。其三,管理规范化是保持社会工作生命力的关键。美国社会工作专业协会与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通过资格审查等多种形式规范和促进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主导着社会工作专业化过程。其四,社会工作教育和社会工作组织的发展是其必由之路。英国早在1893年就建立了一个两年制的“慈善训练”学校,开创了社会工作训练和教育的先河,美国纽约的慈善组织协会在1898年也首创社会工作专业学院。1921年美国的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后,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日益增加。专业组织在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其五,专业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志愿者动员是保障。虽然以“友善访问员”为主力的志愿者在社会工作产生之初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社会工作者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地位的提升,其与志愿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但志愿者仍在社会工作中发挥一定作用。

三、社会工作发展历史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社会工作在专业合法性、价值理念、理论与方法等方面虽然仍面临着危机,但其专业地位已比较巩固,社会工作在欧美已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可能。因此,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对我国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殷妙仲指出中国社会工作自身存在专业与政府暧昧关系的矛盾,认为社会工作是一门结合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技术、人文道德价值和政治任务的专业。史柏年指出中外社会工作专业存在发展路径和发展次序上的巨大差异导致社会服务机构和专业教育机构之间良性互动关系无法完全建立,并强调高校教师领办社会服务机构是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一种理性选择。郭伟和等指出,西方社会工作百年发展历史是一个专业化和去专业化的辩证发展过程,认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不应把过度追求专业技术和专业地位当作发展核心,而应积极介入社会问题,反思发展案主增权的策略和方法,促进社会正义目标的实现。结合已有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史对我国的启示:

首先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要立足于本国实际情况,继续深化和加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现有领域,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这是我国社会工作的自身生命力所在。值得肯定的是,我国社会工作在专业教育、人才队伍、服务机构、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专业标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截止到2013年,我国已经有320多所高校设立了社会工作专科和本科学历教育,61所高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现已有专业社会工作人才30万人,其中通过考试持证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超过8万人。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了社会工作机构为主体,而我国民政部门登记在册的民间组织在2008年近40万个,这个数量相对我国的人口数量来说还不够。有学者估计我国的草根NGO在200万个以上。随着社会工作在我国继续接受各种考验和不断发展,其专业专业化水平和职业化进程也会取得新的突破。我国社会工作明显呈现出自上而下的发展态势,这与许多问题日益凸显的社会事实是有重要联系的。因此,我国社会工作在新问题和新需要的考验过程中不断碰壁和积极探索,逐渐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专业边界,并以专业的价值理念和良好的服务质量确保自身存在的合法性。

其次要主动了解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积极应用于我国社会工作实践当中以检验其有效性。西方社会工作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在志愿者力量的动员、与政府关系的把握、专业价值体系的构建、专业理论和方法的产生、专业教育的形成、实务领域的拓展、多样化的社会工作生存方式、行业标准与职业伦理的规范化、有关组织的培育、发展民间慈善事业、服务项目的运作等方面都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或视角,为推进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虽然比较短,但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动和专业人士的勤奋努力,社会工作教育在高校取得蓬勃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国性和地方性的社会工作组织和机构已初具规模,社会工作研究日益丰富,社会工作服务也是生机盎然,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同时,社会工作刊物、社工时报及社工专业网站等也已逐渐显现出一定的影响力。随着中西方在社会工作产生的基础上差距日益减少,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或将引起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使得弱势群体或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权益能够得到更加切实的保障。西方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价值观不只是强调弱者的需要,但这的确是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信条。

最后要面向未来积极创新,不断探索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新路径。纷繁复杂的个人需要及社会问题需要进行持续的服务创新来应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西方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不能为我们解答所有的问题。例如宗教在西方社会工作产生及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国社会工作就需要另辟蹊径。社会工作自身的实践性要求我国社会工作的成长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也要不断结合实际服务来开辟切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发展途径。作为从西方社会引进不久的一个专业,社会工作在一定的时期内必然要面临着本土化的考验,需要以实际行动来向社会各界做出必要的交代。可喜的是,我国社会工作在实务领域已开始结合民政工作、共青团活动、乡村体育节等开展服务,为探索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社会工作方式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尝试。带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巧妙结合将会促进人们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站在社会弱者的立场并以他们可接受的方式来为其争取生存和发展空间,是社会工作创新服务的核心出发点。

四、结语

西方社会工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又具有深厚的侠义、仁爱等专业性思想底蕴,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专业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日益丰富的本土化社会工作实践活动等,这些因素为开辟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社会工作专业化集聚了越来越多的力量。随着社会工作者对专业使命感的不断增强,对专业认同的不断加深,社会工作专业将会如同医生一样不必特别依赖宗教而持续发展。中国社会工作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能够继续扫清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更好地完善自我,服务社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也将会赢得更加广泛的认可与支持。

参考文献

[1] FLEXNER A. Is Social Work a Profession?[M]//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arities and Correction at the Forty-second Annual Session Held in Baltimore,Maryland. Chicago:Hildmann,1915: 576-590.

[2] GREENWOOD E. Attributes of Profession [J]. Social Work,1957(7): 45-55 .

[3] Freidson,E. Professionalism Reborn:Theory,Prophecy,and Policy,Cambridge:Polity Press.1994:62.

[4] 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0(5).

[5]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 李迎生.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习与实践,2008(7).

[7] 马凤芝.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2).

[8] 吴中宇.国外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导刊,2007(6).

[9] [美]威廉姆・法利,拉里・史密斯,斯科特・博伊尔.社会工作概论(第9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 陈红莉.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化思考――国际(地区)比较的视角[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6).

[11] 柴定红.英美社会工作专业化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南京:南开大学,2009.

[12] 童敏.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基本策略以及与志愿服务的关系:历史回顾与反思[J].社会工作,2011(9).

[13] 殷妙仲.专业、科学、本土化:中国社会工作十年的三个迷思[J].社会科学,2011(1).

[14] 史柏年.教师领办服务机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理性选择[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15] 郭伟和,郭丽强.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16] 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2011-2012)[EB/OL].中国政府网,2013-10-05.

[17] 张菡.中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机制比较研究[J].商业时代,2011(3).

篇11

餐饮部主管述职报告1尊敬的酒店领导及同仁:

大家好!

新春即至,万象更新,在这迎新辞旧之即,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指导,也感谢各位同仁对我的支持。9个月来,本人忠于职守,勤奋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今年9个月来的工作情况和明年的工作思路作如下汇报。

一、履行职责情况

从______年3月4日任职后,前几个月(3、4、5月)主要担任____副主管职务,负责班组排班排休、餐具管理和预订部的管理工作,后几个月(6--12月)因工作的需要及领导的信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调至餐厅担任主管职务,9月份开始兼任部门培训工作。回顾这几个月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抓学习教育,激励奋发向上

从任职以后,在做管理工作时,我了解到餐厅员工多数来于湖南各市的不同地区,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很大差异,业务水平及服务意识不高,针对此种状况,我把自己所看到的不足一一列出病单,进行全面性的培训汇报和现场督导。纠正错误的管理方法,进行理论的讲解及实践的练习操作。从宾客一进店的规范礼貌用语、微笑服务以及职业道德的观念、菜品搭配,规范餐饮六大技能实践操作程序,通过学习,使员工加强服务质量,提高业务服务水平,当宾客进店时有迎声,迎宾员能主动、热情地上前服务,介绍餐厅的特色菜,当宾客准备点烟或点起烟时,服务员应及时点火或呈上烟缸等。

在11月份时,酒店举行了技能大比武系列活动,美食广场班组成员获得了托盘接力赛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他员工通过本次比赛活动,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不懂就问,不懂就学,相互求教,也学到了很多知识,精神风貌也越来越好,提高了工作效率,不足的是操作细节还有待改善。

2、抓管理建章立制的执行度

前期,美食广场很多工作存在问题,员工不明确制度,一些制度没有具体的负责人进行落实等。通过班组各管理人员悉心探讨,我把奖惩制度、电源的开关时间及负责人以及各岗位的服务流程、个人卫生要求标准、收尾工作的注意事项张贴在办公室内,并及时更换宣传栏文件,每天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对员工加强工作意识,明确工作责任有很大帮助。

3、抓内部客户的沟通

真诚地与客户沟通,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不断改进并协调,利用每天的班后会及时将客户反馈的信息反馈给厨房,如,有时客户反馈“小炒肉”分量不足,“水煮活鱼”不够香,菜肴味道偏咸等等,通过客户的真诚反馈,再加上我们认真的讨论、修改,不断地提高菜肴的质量,令顾客满意,并及时将客户信息进行记录,在节日或纪念日及餐厅最新活动经营时及时发将信息传达给客户,以争取更多的回头客。

4、做好会议餐及团队用餐的接待及管理宣传工作

餐厅接待了多场大型会议用餐,会议餐的要求主要求速度快,效率高,班组特针对此点,将客人的心里需求牢牢放在工作的第一位,通过优良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来满足客人的要求,在各项会议餐接待过程中,未出现较大投诉,也为对外宣传酒店规模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5、深入市场调查,抓市场经济

班组成立市场调查小组,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并及时跟进菜肴及策划餐厅各项经营活动,以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总之,在这平凡而又不平凡的9个月里,我感受很深,同时也深感自己的不足。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协调平衡工作不理想,有些事情协调的不全面、不到位,平衡的不尽合理,影响了工作质量。

2、起草函件拟的内容不够严谨,周全。

3、工作中细节问题处理不到位,应加强改进。

4、经营缺乏务实性

作为班组主管,我的一言一行对班组人员的精神面貌、工作水平及工作做作风都起着置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工作中我将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文化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不断改进自己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带动本班组员工共同提高。

上述工作我只是摘其重点进行了汇报,不可避免有许多疏漏,还有许多不尽事宜请领导及同事多提宝贵意见,如果说取得一些成绩,也是在酒店领导关怀下,各班组支持以及外部门等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工作的成果。

餐饮部主管述职报告2一、确立日常管理计划及管理方针

协助部门经理完成餐饮部的整体管理和督导,在经理的授权下,具体负责某业务领域的工作。负责检查各分部的日常工作情况;组织安排VIP客人的接待;处理好客人的相关投诉;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经理汇报;与酒店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协调,保证餐饮部工作顺利进行;主持召开的班前班后会议,布置相关的工作安排、总结存在的问题;在餐饮部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协同领班,对先进员工的工作给予肯定与表扬;对后进员工耐心的给予辅导与鼓励,督导员工的工作质量与服务质量,留意员工的工作态度及表现,发现员工有任何情绪问题及时的与其进行当面协调沟通,并妥善解决;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员工流动性,树立团队意识,增加凝聚力,全力以赴、做的更好。争取用我们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为酒店赢得更多的客源。

根据我们食府的自身特点,针对以后的餐饮部工作我有以下几点工作思路及主攻重点,不足之处,请领导给予指点:

1、提高员工服务质量,强化员工服务意识,对新员工和后进员工做好辅导工作,布置各班组制作出培训计划,做好员工的定期培训工作,并督导落实情况。

确保使每位员工掌握工作所需技能的同时,并且对客服务做到:热情,主动,礼貌,耐心,周到。此酒店服务业的“十字方针”。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设立免检楼层或高级服务员,上报餐饮部经理考虑其工作待遇或作为以后晋升的重要参考。

2、提高餐饮的卫生质量:加餐厅卫生质量的督导力度,务必保证每间包厢保持状态,实行逐级负责制:员工对所清洁的小厅负责;

楼层领班对所辖楼层房间的卫生质量及物品配备情况务必逐一严格检查;对当值每位员工清扫的小厅全面的督导与检查;对死角同样的逐一、逐级严格检查,坚决杜绝因卫生质量问题而引起客人投诉,影响酒店声誉,同时强调当日结尾工作清扫完毕。并且制作出《计划卫生表》,有针对性的对餐厅进行清洁整理和保养维护,提高餐厅卫生质量及餐厅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

3、控制物耗、开源节流:强化员工节约意识,提倡控制水、电等能源浪费的同时,实施物耗管理责任制。

统一全面盘点。一旦损失、责任到人。

4、对大量损失一经查处在追究当值员工责任的同时,对其所辖楼层领班将追究其连带责任。

5、培训下属员工树立全员推销意识,如一些特色菜肴,新鲜海鲜等,增加酒店餐饮部的营业额,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及工作积极性。

6、加强与客人的沟通,了解客人对饭菜的意见,与销售员加强合作,了解客人情绪,妥善处理客人的投诉,并及时向部门经理或厨房反映。

二、团结,配合,建立内部合理而有效的运行机制。

为使部门的日常运作逐步纳入到工作有计划、有指导、有跟踪、有总结的管理系统中去,有效地将计划性工作和应急性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建立明确的工作目标,要求各小部门建立计划性的工作制度,通过每月总结、计划,对各项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按计划步骤予以实施。建立每月工作汇报制度,通过对工作的完成情况,对各部门负责人予以考评。

1、如有大型接待,三个楼层之间相互沟通,协调,合理化安排人员,各个班组可以随时相互调动。

2、前台的操作完全需要后台的配合,前台的意见及时反馈给后台,这样可以相辅相承。

3、出现问题,班组相互沟通,及时改正。

4、经常考核,评比,来增强各班组的能力。

三、酒店基层管理人员为酒店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培养酒店自己的优秀人才需要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对优秀人才能力的肯定,人格的尊重。

目前酒店采用用人的原则为量才适用,让贤者居上,能者居中,智者居侧,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本着对下属负责的态度,加强监督,加强约束,加强管理。培训工作对于酒店适应环境的变化、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满足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提升酒店的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失误,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员工更高层次地理解和掌握所从事的工作,增强工作信心。

1、让各班组加强日常的督导工作,做好培训,把餐厅相关知识教给服务员,提高她们的素质。

2、从日常工作中评比,考核,来发现一些优秀员工。

3、对优秀员工放心,放手去管,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四、抓服务质量,管理制度逐渐完善

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其好坏直接关系到酒店及部门的长远发展。正因如此,部门从本部门成立开始就重点抓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

1、对本部门每一位员工在上岗之前进行了系统严格规范化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了基本的服务流程。

2、通过一对一的帮扶制度对服务质量欠佳的员工进行岗上再培训,使他们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

3、进一部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制度,先后制定和出台了卫生责任到人的一系列监督制度。

4、加大培训力度,强化标准意识,在前台培训上,总结情景模拟培训效果,继续深入开展前台各岗人员的情景模拟及基本技能的培训和客史资料的培训,确保操作标准统一。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食府成立起餐饮部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距酒店的期望值还相差甚远,其主要表现在:

1、在抓前台管理和人员的培训上力度不大,员工在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上参差不齐。

2、一味的强调经营而忽视了员工的思想动态,与员工的交流、沟通的次数较少,导致部门人员流动。

六、今后工作努力方向

1、巩固成果,挖掘经营潜力,提高创收能力。

2、狠抓两个质量,力争客源及经营效果明显提升。

一是狠抓前台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二是狠抓包厢就餐卫生质量,继续实行卫生责任到人制。

3、加大培训力度,强化标准意识。

20____年即将结束,虽然开业半年的工作业绩不是很明显,但在新的一年中,我会一直就抱着“合作、奉献”的态度,认真学习,团结、互助、亲密、友爱同志,盈造和谐团队;尽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生活中,勤勤恳恳做事,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敬请领导给予审议,欢迎对我的工作多提宝贵见意,并借此机会,向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我将一如既往,不负众望、为食府的发展奉献绵薄之力!

餐饮部主管述职报告320____年餐饮公司在学校和后勤集团的指导下,不忘初心,紧紧围绕集团党政工作要点,坚持以“打造浙江省高校餐饮管理知名品牌”为目标,改革创新,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努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展示新作为。现将公司一年来经营及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经营情况

1.崇师苑餐厅

崇师苑餐厅预计营业额535.4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74万元,涨幅达8.46%。主营成本298.3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9.43万元,成控率同比下降7.35%。

2.校外托管项目

20____年1-11月餐饮公司拓展项目账面营业额1100余万元,预计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2200万元营业额指标。

二、服务工作

(一)稳妥开拓市场,进一步推动餐饮品牌建设。餐饮公司20____年新增餐饮服务项目4个,分别是金华多湖区块城中村拆迁指挥部食堂、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第三食堂、金华广播电视大学、仙居县职业技术学校;新增配送服务项目2个,分别是金华广播电视大学、金华教育学院(少体校)。目前餐饮公司总计承接拓展项目12个,服务人数达30000余人。

(二)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餐饮管理机制。20____年,餐饮公司顺利通过了四大体系(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____)、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2004)、职业健康管理体系(GB/T28001-201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2005))的论证工作,并取得了认证证书。目前四大体系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正在修订完善中,基本成册。同时,20____年餐饮公司出台执行力考核、绩效考核、子公司管理规范、员工慰问等十余项管理制度,力求制度规范全覆盖。目前,餐饮公司形成了董事会、公司班子成员周一例会、餐厅(部门)负责人月度例会、餐厅(部门)季度经营形势分析会等例会制度,在公司内部基本实现了一套完善的餐厅运行和管控模式。

(三)落实目标责任,进一步分解细化工作任务。20____年,餐饮公司明确公司与下属各餐厅(部门)的责、权、利,实现经营目标分解到位、工作任务量化到位、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各餐厅(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截至目前,各餐厅(部门)基本完成年初制订的目标任务和考核指标。

(四)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供人才支撑。

1.制定公司培计划、人才储备计划等。

20____年,餐饮公司将员工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培训列入年度的重点工作,制定餐饮公司培训计划、人才储备招聘计划等。通过外引内培,在公司内部建立起一支与服务专业化、管理现代化相匹配的餐饮人才队伍。目前,餐饮公司已与金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达成长期合作协议。

2.组织开展员工专业培训。

公司以及各餐厅(部门)组织了16次员工培训,培训内容涉及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人生价值、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团队协作等方面,形成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良好氛围。

3.组织召开青年骨干员工座谈会。

旨在倾听员工对公司工作的思考和想法,在帮助青年员工实现自身理想与价值的同时,不断推进公司的发展。

4.组织开展厨师技能月度考核活动。

自20____年12月起,餐饮公司将每月陆续对厨师进行技能考核,考核实行积分制,积分排名在前30%的厨师,列入公司厨师长候选人才库;积分排名在后15%的厨师,原则上第二年不再聘用或调离厨师岗位。此举旨在将技能考核与日常的操作实践、员工的奖励晋升等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业务技能水平的同时,为公司真正选拔出有技术、有实力的人才。

(五)重视食品安全,进一步为公司迈步前行保驾护航。

1.20____年公司质检部进行日常检查57次,专项检查28次(含丽水、仙居等校外托管项目),开出整改通知书348份。

餐饮公司基本实现“周检—月考—年评”的考核体系。截至目前,公司自检自控工作执行较好,能对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以及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等起到较好的监督检查保障作用。

2.组织开展满意度测评。

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提高公司的服务质量,20____年质检部针对各餐厅进行满意度调查(校内餐厅4次,校外托管餐厅5次)。调查结果显示:各餐厅的满意率均在85%以上。

(六)强化内部保障,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一年来,餐饮公司始终坚持服务导向,始终以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为工作的出发点,崇师苑餐厅全年投入30余万元,对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对餐厅布局进行合理化调整,不仅拓宽了餐厅的经营范围,也更好地满足了教职工多样化的需求;各餐厅以活动为载体,提供特色服务,如崇师苑的“六一”自助餐、婺外的中考助力餐、江滨的20周年校庆保障、金华中心医院的订餐到床头、师大印象主题餐厅的假日让利等等,深受认可。

(七)注重员工关爱,进一步激发工作积极性。餐饮公司始终秉承以“情感留人”的理念,积极开展及鼓励员工参与集团、公司组织的各项群体活动,开展困难员工慰问等,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以及对工作的积极性。

(八)完善多校区管理,进一步理顺工作体制。20____年,餐饮公司完成萧山校区餐厅和超市、开放学院餐厅、师大印象主题餐厅等的委托管理,完成餐饮公司杭州分公司、丽水分公司、兰溪子公司、金华市师大印象餐饮配送有限公司的注册,旨在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降低公司运行成本,实行资本化运作的同时提高餐饮的综合保障能力。

(九)深化党建工作,进一步保障公司健康发展。餐饮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在每周的班子例会、每月的经理例会上,扎实开展党风廉政专题学习教育,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分析研判和监控,增强防腐拒变的意识和能力,为公司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十)做好餐饮管理日常工作,完成集团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1.完成金华中心医院配餐中心服务外包项目的平稳过渡及春节安保工作。

2.铁路公寓餐厅完成春运后勤保障工作。

3.顺利完成新办公用房的整体搬迁工作。

4.完成丽泽花园流动餐车的服务升级工作。

5.协助崇师苑餐厅及外包餐厅完成食品经营许可证换证工作。

6.完成校庆、婺外中考等相关餐饮保障工作。

7.完成财务税审及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

8.完成文二校区食堂的管理及优化工作。

9.完成餐饮公司骨干暑期会议和培训工作。

10.完成桂三、桃源二楼两个外包餐厅退出的善后工作。

11.完成公司三年规划初稿。

12.按季度召开公司经营形势分析会议。

13.进一步完善与规范子公司运营管理。

三、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人才队伍梯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骨干力量不足,缺少餐饮管理和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公司的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何在竞争激励的市场中、在高校后勤同行中脱颖而出,是今后餐饮公司需要思考的重点。

四、2018年工作要点

1.制定并出台餐饮公司服务标准。

2.在校内及校外餐厅试点推行“4D”餐厅建设工作。

3.做好质量和环境两大体系的改版及认证工作。

4.进一步有规划的拓展社会餐饮项目。

5.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外引内培的方式搭建人才梯队。

6.制定培训考核机制,系统的规划各个岗位员工的培训计划。

7.进一步推进员工关爱工作,提升员工的归宿感和凝聚力。

8.做好婺外餐厅、崇师苑教工餐厅硬件改造提升工程。

9.做好外院、图文、体育馆咖啡吧的管理和经营工作。

10.做好经济合同履约情况及档案管理工作。

11.进一步做好餐饮公司企业文化提炼和建设工作。

12.进一步做好安全保障与防范工作,重点是食品卫生安全。

13.完成集团交办的其他工作。

餐饮部主管述职报告4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本人于20____年8月中旬入职北京南粤苑宾馆,近三个多月的时间受宾馆与部门领导重托,先后担任粤苑厅主管与中餐主管一职。依靠宾馆和本部门的正确领导,依靠各兄弟部门的密切配合,依靠中餐全体员工的大力支持和努力,基本完成部门制定的各项管理任务和经营指标。现就本人入店以来的工作述职如下。

做为宾馆餐饮部主管,入职不久我就认识到这个职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和所起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要求这个岗位上的从业人员不但业务上要精益求精,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艺术,且需要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

入职伊始,鉴于餐厅前场员工以实习生为主要力量,老员工为辅的这一新老并存现象,我首先以抓好员工队伍的基本建设,树立对工作,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为重点。其中包括:

⒈建立和健全新的“员工待客基本行为准则”,以打开粤苑厅作为宾馆中餐厅服务窗口形象。教会每一位粤苑厅员工深入体会四星级饭店员工待客之道,使之重新认知态度对于餐饮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每一位员工认真遵循准则去做好工作,并于日常工作中由领班对其工作表现给予监督和考核。⒉由于餐厅绝大部分员工属于应在校学习的年龄,本着对员工负责并积极为企业培养新生力量的态度和原则,借粤苑厅于九月初更换菜单机会,我调整了原定的培训计划,就新菜

单中菜品的主料,配料及做法通过翻阅资料和网上查询结合了每个菜品的营养,典故和一些小知识对新菜单系统的做了一次互动培训。其效果显著,不仅打破贯往的培训课堂让员工更好吸收培训知识,更帮助培养他们重新树立对本行业的学习兴趣。也自此打开对中餐全员的培训之道。

今年不仅是宾馆餐饮装修格局逐步老化的一年,更是餐饮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一年。城区初具规模的社会餐馆的不断开业与频繁的低价打折,无形中给酒店餐饮经营增加了难度。我们宾馆做为以争夺特定市场为主的会议型酒店,留给餐饮散客市场的空间并不大。但通过积极贯彻和落实部门的经营思路,勇抓经营创收,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之前期的铺垫,现我们已在婚宴散客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并有若干个固定的散客客源。

仅从八月份至十一月份,即上周日我们接待本月最后一批次婚宴以来。短短四个月我们共接待婚宴用餐人数8237人次,累计营收120`4828`00元,人均标准146元,粗略计算应占到这四个月中餐厅散客收入的53%以上。

做为餐厅直接负责人,⒈ 我要求餐厅领班带领各线服务人员利用规范的服务和良好的礼貌态度,进一步拉近客我间的距离,最大化保留每一位客源的可能性。⒉并通过及时与厨师长交换对菜品的意见,宾客反馈的信息。收集,整合客人反映较好的菜肴,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保证厨房的出品质量,以提高客人对餐厅的忠诚度。⒊另外针对一些具有高消费能力的散客群体或老客户,我们将粤苑厅的红

棉,芙蓉包间和香江厅的秋月包间对其杯具,器皿和口布装饰做调整,以突显包间的尊贵,培养顾客对包间的青睐以提高消费。下一阶段我们还准备增加一些对包间服务中人文景观的开场白介绍,便于增加服务产品的附加值。

自十一月初接手对两个中餐厅的管理,我带领各餐厅领班亲自将中餐现有餐具类进行重新实际的盘点(因经营接待任务,棉织品类暂时未盘)将日常宴会常用瓷器和杯具进行新的补库,以弥补会议餐突发的可能性。对于日常餐具管理,⒈也责令各餐厅负责领班牵头,每月指定专人管理,不定期做餐具盘点,以核对大宴会对餐具的损耗以及日常管理的漏洞。⒉并要求领班真实有效记录餐具破损,对于异常破损或丢失要给予处理办法。

针对管事部反馈的数据显示,每餐婚宴或宴会后,餐具或杯具存在一定数量的破损和丢失。近两周婚宴,我责令接待前场和后场的负责人,做好密切沟通。餐前将餐具的回收和送洗工作安排到个人,安排到每一位参与服务的人员中,并在回收运输过程中予以监督。整餐结束后,效果非常显著,现已与领班商定,今后凡遇大型婚宴或宴会继续沿用执行。

为加强对整个中餐的管理,现要求各餐厅当值领班每天交一份工作日志,内容围绕楼面服务质量细节,日常环境与工作纪律检查,宾客和个人反馈意见等关键问题反映情况。从近两周各领班写的日志和反映情况来看,能很有效的帮助我更近一步解决餐厅的各种实际管理问题,也能助我发现一些日常观察不到的事宜。且对领班自身的工

作监督起到一定考核作用。

总结入职以来的工作情况,虽然是稳中有进,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距部门和企业的期望值还有距离。主要表现在:

⒈ 因经验缺乏,经营创收上招数不多,点子不够新。为推动部门经营出力不够。

⒉ 抓前场的服务和纪律不够力度,员工在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上参差不齐,并时有违反工作纪律行为。

⒊ 对餐厅财产和物料消耗控制不够严格,对能源节约意识未给予足够重视。

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⒈ 多找相关资料,多寻市场信息,活跃思维帮助部门和企业寻找新的经营思路和方向。

⒉ 真切实际的运用绩效考核这一手段,对各个领班的工作情况和表现给予奖惩分明。并要求领班也予以高压态势,保证员工日常的工作纪律。

⒊将配合部门出台“中餐服务规范程序”,总结培训效果,继续深入开展前场各岗位人员情景模拟及基本技能培训,确保操作标准的统一。并进一步提高和规范宴会服务质量,扩大酒店宴会服务与社会餐馆的距离。

⒋ 不能只看创收不顾成本损耗,带领员工做好各项易损耗物品的节约和利用。并通过每日记录总结,填补这一数据的空缺。

⒌ 加强对前场服务人员菜品,酒水的推销技能培训,诱导客人消费,局部提高营利。

⒍ 调整两个餐厅的人员结构,加强班组建设。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重视员工的思想教育。确保两支队伍的稳定。

最后,再次感谢部门和企业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一定再接再厉认真开展好今后的工作!

此致,谢谢!

餐饮部主管述职报告5尊敬的酒店领导及同仁:

大家好!

新春即至,万象更新,在这迎新辞旧之即,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指导,也感谢各位同仁对我的支持。9个月来,本人忠于职守,勤奋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今年9个月来的工作情况和明年的工作思路作如下汇报。

一、履行职责情况

从______年3月4日任职后,前几个月(3、4、5月)主要担任____副主管职务,负责班组排班排休、餐具管理和预订部的管理工作,后几个月(6--12月)因工作的需要及领导的信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调至餐厅担任主管职务,9月份开始兼任部门培训工作。回顾这几个月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抓学习教育,激励奋发向上

从任职以后,在做管理工作时,我了解到餐厅员工多数来于湖南各市的不同地区,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很大差异,业务水平及服务意识不高,针对此种状况,我把自己所看到的不足一一列出病单,进行全面性的培训汇报和现场督导。纠正错误的管理方法,进行理论的讲解及实践的练习操作。从宾客一进店的规范礼貌用语、微笑服务以及职业道德的观念、菜品搭配,规范餐饮六大技能实践操作程序,通过学习,使员工加强服务质量,提高业务服务水平,当宾客进店时有迎声,迎宾员能主动、热情地上前服务,介绍餐厅的特色菜,当宾客准备点烟或点起烟时,服务员应及时点火或呈上烟缸等。

在11月份时,酒店举行了技能大比武系列活动,美食广场班组成员获得了托盘接力赛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他员工通过本次比赛活动,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不懂就问,不懂就学,相互求教,也学到了很多知识,精神风貌也越来越好,提高了工作效率,不足的是操作细节还有待改善。

2、抓管理建章立制的执行度

前期,美食广场很多工作存在问题,员工不明确制度,一些制度没有具体的负责人进行落实等。通过班组各管理人员悉心探讨,我把奖惩制度、电源的开关时间及负责人以及各岗位的服务流程、个人卫生要求标准、收尾工作的注意事项张贴在办公室内,并及时更换宣传栏文件,每天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对员工加强工作意识,明确工作责任有很大帮助。

3、抓内部客户的沟通

真诚地与客户沟通,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不断改进并协调,利用每天的班后会及时将客户反馈的信息反馈给厨房,如,有时客户反馈“小炒肉”分量不足,“水煮活鱼”不够香,菜肴味道偏咸等等,通过客户的真诚反馈,再加上我们认真的讨论、修改,不断地提高菜肴的质量,令顾客满意,并及时将客户信息进行记录,在节日或纪念日及餐厅最新活动经营时及时发将信息传达给客户,以争取更多的回头客。

4、做好会议餐及团队用餐的接待及管理宣传工作

餐厅接待了多场大型会议用餐,会议餐的要求主要求速度快,效率高,班组特针对此点,将客人的心里需求牢牢放在工作的第一位,通过优良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来满足客人的要求,在各项会议餐接待过程中,未出现较大投诉,也为对外宣传酒店规模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5、深入市场调查,抓市场经济

班组成立市场调查小组,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并及时跟进菜肴及策划餐厅各项经营活动,以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总之,在这平凡而又不平凡的9个月里,我感受很深,同时也深感自己的不足。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协调平衡工作不理想,有些事情协调的不全面、不到位,平衡的不尽合理,影响了工作质量。

2、起草函件拟的内容不够严谨,周全。

3、工作中细节问题处理不到位,应加强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