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1: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化礼仪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国茶文化主要包含四大块:茶道,指品茶过程中自身的修炼自我的修养以及参禅悟道感受自然,茶境,指品茶时的环境,幽雅的环境,对修身养性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茶道与茶境分不开,茶礼,指茶事过程的礼仪祭祀等形式,茶艺,指表面的一层,即制茶冲茶时的技艺或者艺术加工,可惜的是,如今茶道与茶境文化自然已成了日本的茶道,茶礼则被韩国学去并发扬光大,只剩下最肤浅的茶艺(也算是冲茶过程中的艺术修养但仅仅限培养情操艺术方面),看着邻国都有了“茶道”自己堂堂中国发源地怎能没有?因此把此拣去算是兜了底儿,这就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茶艺,更夸张的是,竟然发展成为一种表演形式,没有主客间一起的修养及心理交流,有的只是下面的一群当看电影似的观众,或者是一种街头现买现卖当卖油条式的饮食推销,下面请个客人,冲壶茶给他喝,而台下那位自然而然的想到的是期待茶的美味,所以,这又成了一种饮食文化了,唯一的亮点就是冲茶时的技艺,这样既有趣又值得观赏冲出的茶也自然美味,再加上茶艺小姐带有表演性质的仪式,还可以看到美女红袖添香,也算不错,至于道不道的,就全靠自己去体味了,可悲呼?孰可悲呼?因此,中国的茶文化只能是茶艺,叫茶道就有点暴殄天物了。
中国历代茶道按种类分可以分为三个,即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唐时期流行煎茶道,宋时在有煎茶道的基础上又有点茶道,同时宋时还盛行“斗茶”通过品茶猜茶品,打禅趣,日本的茶道,就是吸收了煎茶道和点茶道以及斗茶的形式(自己又在其基础上发明了“抹茶道”)宋亡以后,代表雅文化的上层社会“雅道”失传,被元统治的都是一些汉人平民哪有什么文化,明以后才发明了泡茶道,就是现在人们所习惯的,喝茶方式的雏形。如果说唐宋茶道讲究的是茶禅直接结合的话,那么盛于明中期的泡茶道则更多忽略了表象上所表达的禅的意境,而是在茶艺上表达茶趣一体,形式上注重“道”,现在的中国茶艺追其源头来其源也是泡茶道,其中最流行的”茶道表演“,始于清代宫廷,也可以说,到了清代,茶艺中本身蕴涵的修道意义才转化为完全以表演形式奉茶的表演意义。但现在的茶艺又和明时的泡茶道不太一样,正确说是内涵更加退化了,现在的茶艺文化,则是由清代出现的工夫茶道发展而来,虽然工夫茶道流行于福广地区,但也有很多不拘小结或者说退化的地方,比如说每个步骤起的一些华丽的词名,技巧上华而不实,使用盖碗,高冲壶,“点兵”等方式太过强烈(茶道整个氛围应该是安静温和并天人合一的)不出示茶具(茶具不仅是茶本身也是整个茶文化的载体)动作上的夸张过去其形式本身的夸张,鉴赏茶叶好象很无聊,闻香品茗杯口在一起送给客人很不卫生,更重要的是,没有客人同步骤一起品茶养性的互动感,要知道,表演不是本意,更重要的是茶道精神,哪怕仅限于品茶上。
2、茶文化礼仪
下面就说一下明中期盛行的泡茶道仪式,按理说真正的茶道文化应该在唐宋,可惜的是仪式方面已经断代不复存了。而且,唐宋虽然有茶道的仪式,但他们往往更喜欢单纯的品茶。主人邀请客人来品茶,没有侍女冲茶,只主客几个人,旁至多只有一童子捧案侍立,寻找一分特殊的环境。没有冲茶-奉茶-品茶的仪式,而是拿出现成的茶招待客人。大家坐在一起只喝茶,不多发言,观察周围的景色。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清、静、和、寂的氛围,礼仪形式也从简,童子捧案向客人进茶,客人立身回礼。
明时期的泡茶道将侍女的侍茶茶艺与主客品茶悟道结合在了一起,有点介于唐宋时期的品茶和后来茶艺表演之间,既有茶艺也有修身养性方面的特征,因此也可以归为茶道,一般只用于主人待客上席间请茶师来主持茶艺。但明又有了一种新文化意义上的发展,即茶艺成为大家闺秀的闺中之乐,作为修身养性的锻炼过程。同时又可以培养艺术情趣、艺术情操,使得自己心灵手巧,兰心惠质,建立德馨。因此颇受大家闺秀的青睐。其意义如同于抚琴、刺绣、插花重在自娱自赏。做茶艺前可先抚琴,然后净手焚香、备器候用、温杯熏杯。其形式与现在工夫茶大抵一致。茶艺的过程中还可以赏月赏画,作为自身的修养(过程中,注重动作姿态的优雅)。
下面就来说说待客中的茶道。唐宋时期的茶境,即品茶的环境,以户外为主。多选择禅室道场内,清风明月下,村野郊外,林里山间等惬意的地点,以自然环境为主。到了明代,明人发明了专门的茶庐茶室这样特殊的地点,室内陈设多以配合茶艺表演操作而设置,基本格局每间茶室几乎差不多,个别的布置,如挂画摆设等皆按照主人喜好与品位来安排。不同的布置代表了主人不同的品位和不同的思想感悟。
室内基本陈设:茶师位置一般在室内北面,对面随意摆放几张绣墩作为主人和客人的座位。中式茶道中的坐次很随便,不拘一格,主要是感受自然的氛围(日本茶道中客人皆列排坐于室内的左右两边,皆严襟正坐,座次的排位很关键,品茶时将杯子传递每人只品一口,有点类似先秦时朝会的感觉,氛围庄严肃穆)茶师用一长条方桌,背后设一屏风,中间一坐墩,桌左边设茶洗、水,桌右边摆设一插花花瓶。茶师坐着事茶,侍女捧案于旁边。
准备器具:一茶座(最好表面带格为漏水装置);一茶煲(盛开水用);一茶炉(煮茶用,旁最好带有小挡风屏);一茶洗(洗茶杯用);一茶叶罐(装茶叶用);一茶罐(捣茶叶用)、茶勺(盛茶叶用)、茶漏(盛茶汤用)、茶捣(捣碎茶叶用)、茶竹(夹茶杯用的夹子)放于一瓶里;一小香炉,茶座上摆放一套闻香杯、一套品茗杯,外加茶壶。
对主客要求:做到安静,有礼有序,正装出席,不说话私语,主人礼让客人。
对茶师要求:动作有序不紧不慢,庄重,行动优雅(注重)有礼。人员一般为一茶师,两陪侍侍者,侍者站屏风左右斜向捧案而立,无案时应合手而立(合手,手搭于腹前掩于袖中)茶师与侍者行礼时都应合手而鞠躬。
仪式:
待客赏境(茶境)——茶艺前,主客聚齐,主人与客人依次行礼问安,一般是客人行礼,主人答礼。主人招待客人,陪其谈话,顺便请客人参观茶室,主人向客人展示自己的布置,并请客人点评,作为话题。
品初礼茶——茶艺开始前,主客落座,这时都不再讲话,茶师率其侍女进,到桌前,横列一排鞠躬致敬,主客起身答礼,然后皆落座。茶会便正式开始。
净手焚香——侍女先捧水盆进,茶师净手(象征性)然后依次走到客人跟前,先客后主,主客也需净手。古代人认为茶事是心诚庄重的,同时亦要保持清洁,净手无疑已等于净心)然后茶师点燃香炉,一放于自己桌上,一让侍女放于客人坐中间的矮案上。静气之香在茶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增添意境外,还利于调节气氛,增添平和的气息,更利于在座人们心灵之间的联系交流。
展示茶具——然后茶师将茶具放于案上,侍女捧案将茶具(主要是茶杯)分发给客人供其观赏点评。
3、茶文化礼仪
洗茶
岩泉初沸——第一步先煮水,泡茶道直接用开水冲泡茶叶末即可。(唐宋时期的煎茶法则是将茶饼直接煮成茶汤,因此第一步需要“捣茶-煮茶-调茶”,用茶勺取茶叶放入茶罐中,用茶捣将茶叶捣碎,捣时要慢,细,雅;再将茶叶放入茶炉中,注入开水煮茶;煮好后,用茶拌轻调茶汤,盛起复放回,调法很有技艺)。
洗茶
孟臣三沐——水开(茶汤煮好)后,用茶漏盛开水轻轻淋洗于茶壶上(谓之温壶);再打开茶炉,用茶漏盛茶汤注入茶壶中,尽量注过多量的水,然后用壶盖轻轻一扫,茶汤顺流淋满壶身(冲泡);然后盖上壶盖,再盛茶汤淋壶身(使茶壶里外皆有茗香)。(在没兴用茶壶泡茶之前,直接用茶漏将煮好得茶汤淋于茶杯上,也为三淋,第一步用开水轻淋杯身,第二步注入茶汤,第三步复用茶汤整个淋之,淋法有技艺,或冲或滴,或紧或慢)后来有了茶壶,不同茶器质料泡茶时能更加有利于保存味道,例如紫砂,还有一种茶壶,顶盖处有孔,这样是使茗香能散发出来,同时又利于蒸发味佳,明茶艺爱用露孔散气,称之为“茗香壶”。
洗杯-温杯-熏杯——与料理茶壶是一样的,茶杯也需要温-洗-薰,这边用精致的茶壶还须泡上一些时间,先取出手帕(最好为绸巾)放于桌上叠成小方,逐个擦拭茶杯,再用茶夹夹杯依次放入茶洗中过水清洗,再夹茶杯于茗气前滚热温烫,最后将茶杯放于香炉前熏香静气。
盛汤倒茶——茶泡好后,依次往茶杯里注水,玉液回壶,如果茶壶是“茗香壶”的话,还可将茶杯里的水重新浇回茶壶中。
茶香合壁、递手传香——回壶后,再次注入茶水,这回将闻香杯盖于其上,左手托起,右手覆于杯上,端至胸前,左右晃三次,是为茶茗之香与茶气之香交合在一起,然后取下闻香杯,双手端于鼻前,捻转而嗅,然后侍女再将闻香杯奉与客人,客人依次如状品嗅。
奉茶——将所有茶杯注上茶水后,取闻香杯覆于其上,再取丝帕覆茗香上反复静气,然后将丝帕放于左手,用右手折叠,将茶杯放于丝帕上,然后双手放茶杯于案上(用丝帕垫茶杯主要是怕烫手,而且一些好质的丝料隔热,至于动作,则是为了好看,同时亦要讲究奉茶时的幽雅礼仪),然后侍女捧案依次奉于客人,先客后主。侍女奉茶时,应举案至眉一下,以示尊敬,客人原座躬身答礼,方可接过案。
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由于受到拜占庭文化启发,而制定一系列精到的礼仪。到了罗马帝国的查里曼大帝时,礼仪更为复杂而专制,皇帝必须坐最高的椅子,每当乐声响起时,王公贵族必须将菜肴传到皇帝手中。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由于受到拜占庭文化启发,而制定一系列精到的礼仪。到了罗马帝国的查里曼大帝时,礼仪更为复杂而专制,皇帝必须坐最高的椅子,每当乐声响起时,王公贵族必须将菜肴传到皇帝手中。在17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进餐。帝制时代餐桌礼仪显得繁琐与严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用餐习惯:高庐人坐着用餐,罗马人卧着进食,法国人从小被教导用餐时双手要放在桌上,但是英国人却被教导不吃东西时双手要放在大腿上。
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12世纪,当意大利文化影响到法国时,餐桌礼仪与菜单用语变得更为优雅与精致,教导礼仪的著作纷纷问世,应邀做客赴宴会时,必须注重下列几点,请帖上假如有注明H.S.V.R(敬请赐复),务必函复是否接受邀请。准时赴宴,不早到也不迟到。被主人请入餐厅时,必须保持站立着,直到女主人坐下来以后才能就坐。每道菜端上桌时,等待女主人示意才开始进食;用餐完毕,女主人站起来后,才可以离座。除了面包以外,任何食物都不可以直接用手指头碰触。面包不可以用刀切割,必须用手撕下一块,涂抹奶油后送人口中。切割食物时不可以发出声音,刀子始终不可以放入口中。每道菜用完后,必须将刀叉整洁地摆在盘上,喝汤时,用汤匙往外舀,然后就着汤盆边缘喝汤,在法国不可以倾斜汤盆,在其它国家可以向外倾斜,方便舀汤。古代希腊人待客时,在进入餐厅以前会先请客人更换凉鞋,让客人感到轻松舒适,主人也会把最好的座位留给生疏人。
而罗马人由于喜欢卧着进餐,不但餐前先沐浴,还换穿毛料的及膝长袍以方便躺卧。罗马贵族喜欢在三面有躺椅的躺卧餐桌用餐,上菜时仆役的双脚随着音乐的节拍移动,先端给主人。时至今日,这些餐桌礼仪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在欧洲国家还保留了下来。当你前往朋友家做客时,穿上体面的衣服,携带适当的礼物,言谈举止处处显现出优雅与涵养,永远都是必要的。
现代礼仪规范了人们在仪态现象方面的行为举止,它是从现代社会的需求来塑造每个人在社会交际中的仪态形象,开放带来了东西方礼仪规范的趋同,但传统的文化不会因为开放兼容而消失,反而会在某些方面更显其独特精神。纵观历史,我们不难从现代礼仪规范中找到传统文化的影子。
文化是什么?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简言之,文化是民族传承的精神,传统是民族精神具体化的制度、习俗等。中华传统文化是内敛的文化,它表现在个人修养方面最突出的特质是要做“谦谦君子”,所谓“君子慎独”“仁爱”都是建立在内敛基础上精神层面的塑造完美人格的行为标准,这种内敛的文化在礼制原则上又表现出高度的自谦。“温、良、恭、俭、让”是君子之人的行为准则。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尊重。就如侠客交锋,出剑的侠客总是在对方出手后方才拔剑出鞘,以守为攻,不温不火方显侠义之气。
称呼之礼,首在尊人抑己。人与人交流,称呼对方是交流的第一步,称呼不当,会为进一步的交流造成阻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一点上就能做到与人玫瑰手有余香。“尊”“贵”显而易见是抬高对方,“敝”“在下”则是把自己放低到再下一个层次,明明自己的家人颜值很高,却偏要谦称“拙妻”“犬子”“小女”,中国人的自谦可谓是到家了,但这并不影响自身的形象,抬高了对方也彰显了自己,双赢的策略。
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又要彬彬有礼。一般性打招呼,传统上行拱手礼。方式是双手合抱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进门与落座时,主客互相客气行礼谦让,行的是揖礼,称之为“揖让”,揖让时要低头,上身略向前倾,我们的老祖宗同样倡导“揖要深”。身份再高的人也要回礼揖让。
入座之礼,不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座次都讲究井然有序,面门、居中、东向,尊卑自现、主次分明。诚然如此,所谓的西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席”,被推举为西席的人,在入座前要对在座的人拱手致意,感谢大家抬爱,方能入座,这叫“承让”入座。
中国人都用筷子吃饭,筷子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现在,筷子的使用也已经深入到其他许多地方,如:越南,韩国,朝鲜等等。筷子的诞生象征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一对筷子虽然看似简单,但是他可以夹,绕,戳住食物。同时,在一些重大的场合中,例如婚礼喜宴,赠送筷子作为礼品也寓意幸福,吉祥。
餐桌上的礼仪小结:
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二、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内的话.以示歉意.
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六、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八、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着,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着.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重要时刻
生日是每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在年轻的时候,人们往往在生日前要吃一碗面,寓意长寿;在生日当天则吃蛋糕庆祝。等人到了中年,这时候的生日更为重要,除了吃面和蛋糕之外,大家还会送上蟠桃祝福长寿安康。
在结婚的大喜日子,中国人往往会吃花生,龙眼等食品,祝福新人能马上有爱情的结晶。 在端午节,尽管不是所有人都能亲眼欣赏到赛龙舟的精彩比赛。但是,他们都会吃粽子,用糯米,鲜肉以及竹叶等原材料包出来的特别食物。这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人物屈原而制作的,人们害怕他吃不饱,就会给他做各种样式和形状的粽子。
一个人能在生活中做到这个“忍”字,往往要经过几十年的修炼。“忍”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礼仪的重要文化内涵。 书接上回,吃过晚饭,小宁找我说:“我请您去泡酒吧怎么样?”我猜出她有什么事要说,便打了个哈哈说:“好吧,你请客我掏钱。”我们来到什刹海边上的一家酒吧。落座以后,我问道:“说吧,找我有什么话茬儿?”她从挎包里掏出一张报纸,对我说:“我今儿困惑一天了,您看报纸上的这篇报道,一个小伙子就因为在餐馆看了对方一眼,惹恼了对方,对方也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当时翻了脸,骂了起来,接着掏出刀来,捅了那小伙子两刀,小伙子当场毙命。捅人者跑了,当然他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等待他的也是死罪。您说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啦?就因为看了一眼,两条人命没了。”我看了那篇报道,对小宁说:“这种事毕竟属于个别现象。其实上年纪的人也有发火、出现过激动作的时候。”小宁说:“您认为这算不算不懂礼仪惹出的麻烦?”
我说:“是。前几天我看报纸报道,有位女士乘坐出租车,正赶上司机刚被警察罚款,肚里窝着火,下车结账时,女乘客觉得车上的里程表不准,多要她两块钱,于是嘟囔了两句,没想到把司机惹恼了,俩人吵起来,司机一怒之下绰起扳手,照女乘客脑袋给了一下,当场把女乘客给打死了。两块钱,要了两条命。同时也毁了两个家庭。”小宁叹了口气说:“这些人怎么不想后果呢?”我说:“人在愤怒的时候让一股火给拿的,往往不计后果。一旦冷静下来,为时已晚。所以我们说礼仪跟人的教养和修养有直接关系,古人说一言丧邦,一言兴邦,现在说一言丧命,一言兴命,不是没有道理。”小宁说:“照您这么说礼仪问题涉及到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问题了。”我说:“对,有人说礼仪跟人的性格有关系,我认为不仅如此,它实质上是道德和修养问题。”小宁说:“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心浮气躁,动不动就发火,不讲礼仪甚至不讲道理,这种缺乏理性的现象是修养问题对吗?”我点点头说:“对。”小宁接着问道:“您觉得用什么办法才能让心浮气躁的人冷静下来呢?”我说:“一个字:忍。”小宁不解地问:“忍?您说得是不是太简单了?”
我说:“不简单。一个人能在生活中做到这个‘忍’字,往往要经过几十年的修炼。‘忍’跟‘让’这俩字是相连的,‘让’是人的美德,‘忍’也是人的美德。‘忍’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礼仪的重要文化内涵。你知道林则徐吧,他的脾气不好,为人刚直不阿,他在自己办公的衙署墙上挂着一副书法,就俩字:制怒。时时告诫自己要‘忍’。”小宁说:“一个人能做到‘忍’字可不那么容易。”我说:“要做到这个‘忍’字,首先要做到大度能容,也就是北京人说的能容事。你知道宰相肚子能撑船这个成语吧?”小宁点点头说:“知道。”我又问:“可你知道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吗?”小宁想了想说:“这您可把我给问住了,我还真不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您给我讲讲吧。”我笑着说:“想听吗?咱们下回再聊吧。”
家中电话响起,传来“阿姨!XXX在吗”,心里再次问自己:都被人叫阿姨了。原来称呼对我这么重要。
称呼是一种文化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而称呼则是最能代表礼仪的一门学问,对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年代都有着不同的叫法,比如皇帝的叫法就有主上、主公等,秦朝的宰相演变到清朝就是大学士、军机大臣……称呼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特点。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什么?……”还记得小时候大街小巷都在放的这盘磁带吗?伴着孩子的歌唱声,一个个称呼被灌进耳朵“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曾有外国友人说中国的亲戚关系太多,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让他们很茫然,只是没有想到,困扰外国友人的问题今天也困扰了我们。春节前,网上流传的“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颇受年轻人的追捧。这也难怪,当年父辈们家中哪个不是几个孩子,如今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曾经的叔叔、姨姨、舅舅的称呼越来越少,难怪有人担忧地说,多年后,孩子面对这些亲属称呼将会茫然,不知所谓何意。
在古籍中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明朝初年,有一性格开朗的江南名医庄伯和,他的朋友也是当地的名士李庸派家僮送给他一封书信。家僮呈递书信时,不慎叫出了这位名医的名字。对这种失礼行为,当时的文人一向都看得很重,庄先生也是非常不满。但他并没有当面加以指斥,而是采取了一种巧妙方法予以惩处。只见他一本正经地对这位家僮说:“你们老爷要借我的药磨用一下,叫你把它背回去。”并随手书写一份回函,要他转交。家僮背着沉甸甸的药磨,气喘吁吁地回到家里。主人先是一怔,待看过了便函:“来人当面直呼姓名,实为无理,罚他驮运药磨两遭”,这才明白,遂立即命令家僮再把药磨背回去。
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但人的内心世界往往既复杂又矛盾,包括称谓在内的社交礼仪就是要更多尊重和更多喜爱,这需要双方有默契,才能叫得舒服,应得开心。
称呼是一门学问
称呼里包含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对长辈的尊敬、人与人的亲疏关系、身份地位、财富情况等都能从这小小的称呼里体现出来。
在《红楼梦》中,冷子兴与贾雨村有过一段对话:“……上一辈的(名字)却也是从弟兄而来的,现有对证:目今你东家林公之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在家时名唤贾敏。不信时,你回去细访可知。”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若“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是为此无疑矣。”“这女学生”即林黛玉。因为她要避母亲贾敏的名讳,所以,每逢遇到“敏”字,便念作语音相近的“密”,而书写时则故意缺一两笔。这类规矩,今天已不复存在,但是,对于长者、尊者不直接称名,大体上还是坚持的,只是,做法上有所变换。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现在的称呼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平等。在一个文明而优雅的社会,称呼文化是不能忽视的。“称谓”是反映人际关系的一门学问,越能掌握这门学问,对促进人际和谐越有帮助。
称呼是特定时代的社会文明、精神风貌、社会特点的直接体现。所以了解称呼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了解这个社会。正常的称呼应建立在人人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一个称呼可以把人的距离拉近,也可以把距离拉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声称呼,在温馨中透着无尽的奥妙。
称呼是文明的标志
还记得小时候父母教导我们“礼多不怪”、“以大为尊”,被父母带出去时,总不忘嘱咐一句“待会见了人,别忘记叫叔叔阿姨”。就在这一句叔叔阿姨声中,我们传承了称呼礼仪文化,也表达了对长辈的尊重。
还记得当初从事出版行业后,第一次被人叫做老师的情景;更记得来北京后,时常听到“您”这个称呼的感动。曾经的文明称呼,在现在已经越来越稀少,年轻人对老人的无礼,孩子对家长的直呼其名、学生对老师的不尊敬……社会在进步,只是在进步的路程上我们丢掉了一些本该保存、本该发扬光大的美德。
2.餐具的使用。中国人习惯用筷子,德国人习惯用刀叉,这是中德餐桌礼仪的最基本差异。这种差异与中德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刀叉和筷子表现出的不仅是中德进食工具的差异,还反映出了中德的生活观念。中国自古便是血缘社会,家庭观念根深蒂固。通常都是一家人围坐在桌旁用筷子合餐,一团和气。中国人也因此很注重人际关系与情感交流,是比较感性的民族。而刀叉经过不断改进与完善后,形成了复杂但分工细致的一套体系,各式刀叉各司其职,反映了分析哲学的思维。德国餐桌上,每个人都优雅地使用自己手中的餐具,这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分食制。这也使德国人学会逻辑理性思维,讲究独立、强调自我,而且有探索新世界的勇气。
3.就餐氛围。会餐时,中国餐桌好热闹,而德国餐桌喜静。
4.礼仪习惯与禁忌。中国传统家庭认为饮食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犯了禁忌,就会带来厄运。德国人在用西餐时,当需要暂停用餐时,无论是要停下来短暂休息,还是聆听别人说话,抑或是离席去打电话,都应该把叉子和刀子稍向内,呈八字,一左一右的斜放在盘子上。如需离席,还应在起身时把餐巾布搭在椅背上,表示一会还会回来继续用餐。在西餐结束时,要将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刀刃向内与叉子并拢,平行放在盘子上,而且要把柄放在盘子内,以便于服务员收拾。用餐完毕后,应把餐巾布从中间拿起,随意放到盘子的左侧,不需要叠整齐,以免服务员误认为是未使用的。
二、中德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原因。
中国古代长期保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血缘关系组合成家庭为生产单位进行生产劳作,重视协作配合,深刻意识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中国人喜欢聚餐共食,也是为了加强群体联系、人情往来和感情沟通而德国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和独立,宣扬个人力量,看重个人价值,强调个人主义。中德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餐桌礼仪的差异。
1:不失小节
A姑娘大大咧咧出了名。有一天到男友家做客,男方母亲根据儿子“供述”,为未来的儿媳妇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张姑娘口无遮拦地评价,还不断用筷子翻动着碟子中的菜,“这块大的给您吃!这块给你吃!”张姑娘把挑拣出来的大块肉,先给未来的婆婆,再给男朋友。饭后,婆婆给儿子发了话,这样的儿媳妇不娶也罢。
2:不剔牙齿
一、日本的公共礼仪
1、日本人遵守交通规定
在日本,宽敞的马路上没人闯红灯,即使是没有人也不闯红灯,都是按照交通的规定停在那里等,尤其是当汽车司机看到马路上有行人来往时,会减慢车速停下来,让行人先走,我爸爸的一些日本朋友,第一次到常州来做客时,坐在出租车上都怕得要命不敢睁眼睛。而且日本人喝了酒自觉就都不开车,有一次,外公喝了酒开车,日本人死活都不肯坐上去。并且日本人行车从不超车。有一次,爸爸带我们去参加日本非常重大的“马资力”盛会,那是人山人海,汽车排得一眼望不到底,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超车,占道。更让我惊奇的是在日本几千人的盛会大家席地而坐,野餐,看演出,看烟花,走的时候地上居然没有一张纸,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局小的龙娃做得也很好,每次出去旅游,都不留一个垃圾。
2、日本人注重公共场所的文明
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来说,日本人更注重公共场所的文明。比如说,在日本,坐在列车上即使人再多也不讲话,有的看书,有的闭目养神,日本人在公共场合都不大声讲话,用手机时也是尽量保持小声以免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有一次爸爸带一个常州朋友去日本,在列车上说说笑笑,引起了全车人的注意。日本的小偷相对来说比较少,即使你把东西放在自行车里,自行车放在商店外面,不上锁也不会有人来拿,所以爸爸回到常州,我妈妈总要提醒爸爸这里是常州,不是日本,要看好皮夹。
3、日本人注重文明就餐
国家地域不同、文化风俗不同,饮食习惯自然也存在各种差异。日本传统的用餐方式是使用一张叫“御膳”的单人小膳桌。这种小膳桌其实就是一种带腿的托盘,置放于榻榻米上,用餐人跪坐着用餐。虽然近年来大多都是坐椅据桌用餐,但日本却仍然有不少的日式旅馆因其方便性,到现在仍然采用这种传统的小膳桌。此外,日本菜的一个特点就是所有的菜都可以靠一双筷子来吃。主人上菜一般考虑客人的饭量,做到恰到好处,而客人将凡是自己夹起来的东西全部吃干净,对主人来说是一种礼节。盛汤的碗则一般选择一只手就能拿的大小,喝汤时用左手端碗,直接送到嘴边。吃饭的时候也一样,左手端碗,全部吃下,不留颗粒。日本无论是在外面还是在家里吃饭,都不能在桌上随意吐东西,而都应放到专用的碟子或碗里。而绝对不能随便乱丢,这样最后收拾也是比较容易的。
二、日本的用餐礼仪
1、用餐前后
日本地区常年经受着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对自己还能存活,能有食物可吃都存在着感恩,对生命的感恩,对上天赐于他们食物都存在着感恩。在日本,日本人吃饭的时候都会双手合十并说:我不客气了,我要开动了之类的话。日本人在吃饭前后都要说两句不同的话,用餐前要说 “Itadkimasu!”,意思是我开动了对这顿饭表示感恩;用餐后要说 “Go-chiso-samadeshita!”,意思是我吃好了,感谢这顿美食。
2、用餐期间
日本用餐期间还会有很多讲究的,一般日本菜的前菜有五种味道,以唤醒舌头上的味蕾。日本人的一餐饭包括一碗米饭、一碗味噌汤、两道或三道菜肴,配菜越多,那顿饭便越够体面,如果已有很多饭菜放上餐桌,已令客人很难选手先品尝哪一道菜色。用餐的正确顺序是先喝汤,后吃那道菜也可以,可是不要光吃同一道菜,应轮流品尝每一道菜肴,才是对主人的一种尊重。
3、用餐方式
日本人的饮食礼仪似乎非常严厉,但日本人却容许狼吞虎咽式吃法,这种吃饭的方式甚至令其他国家的人感到十分震惊。以吃寿司为例,日本人习惯直接用手拿着一块寿司蘸一蘸豉油,然后直接吃下去,他们不会使用筷子吃寿司;又例如吃面,日本人会直接从汤碗里把面吸入口中,而且肯定会发出一阵响声,根据日本人的用餐习俗,吃面的时候发出声音是代表面非常好吃也非常美味,这也是对厨师烹饪手法最高超的赞美。
4、日本米酒及日本茶
在日本,一顿正统的日本料理通常都有日本米酒,日本人喜欢在吃饭时喝米酒,他们通常会在互相祝酒后才开始用餐,即使客人不想喝,待客者都会希望客人可以喝一小口表示礼貌。日本人非常喜欢喝茶,在一顿饭的不同时间都会端上来不同种类的茶品。一般情况,饭前会端上来绿茶,吃饭期间会端上煎茶,他们对饮食中的茶还是很有讲究的。
以上这些就是日本人的饮食礼仪,虽然我们吃饭都更注重菜肴的口味及感觉,但是饮食礼仪也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他乡异客不仅要尊重礼仪文化,同样在饮食中也要注意他乡的饮食文化。
三、日本的请客礼仪
国家不同,文化不同,待客之道自然也是有不同之处的。在日本,日本人一般不在家里款待宾客。如果应邀到日本人家中做客,在门厅前要摘掉帽子、手套和鞋。走进房门后男士的坐姿会比较随意,不过最好还是跪坐,上身要挺直;女士则要正跪坐或侧跪坐,忌讳盘腿坐。做客后要离开时,离开房间后再穿外衣。到日本人家中做客一般情况都要给女主人带一束鲜花,同时也要带一盒点心或糖果,最好用浅色纸包装,外用彩色绸带包好。日本人接待亲朋好友时,通常使用传统敬酒方式,主人在桌子中间放一个盛满清水的碗,并在每个人的水中涮一下,然后将杯口在纱布上按一按,让杯子里的水珠让纱布吸干,这时主人把酒到满,双手递给客人,等待客人一饮而尽。
饮完酒后,客人也把杯子在清水中洗一下,在纱布上吸干水珠,同样斟满一杯酒回敬给主人。这种敬酒方式表示宾主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日本人的斟酒也是很有讲究的,首先,酒杯不能握在手里,要放在桌子上,右手拿壶,左手托住壶底,千万不能碰酒杯。主人倒的第一杯酒一定要接受,不然会被人认为这是很失礼的表现。接下来再敬的酒是可以拒绝的,日本人一般不勉强人喝酒。到日本人家里去作客,要事先跟主人确定时间,进门前先按门铃通报姓名。如果这家住宅未安装门铃,千万不要去敲门,而是打开门上的拉门,问一声:“不好意思,里面有人吗?”,进门后要主动脱衣脱帽,解去围巾(但要注意即使是天气炎热,也不能光穿背心或赤脚,否则是失礼的行为),穿上主人准备好的拖鞋,然后把带来的礼物送给主人。当你在屋内就座时,要背对着门坐,在主人的劝说下,才可以移向尊贵位置。除此之外,不要随意参观日本人住房,也不要提出四处看看的请求。
在日本人的思想文化中还是特别忌讳男人进入厨房。另外上厕所也要征得主人的同意。用餐时,如果不清楚某种饭菜的吃法,要向主人请教,夹菜时要把自己的筷子掉过头来使用。在告别时,要客人首先提出,并向主人表示感谢。回到家之后,要打电话向主人报平安,并再次感谢。过一段时间后再遇到主人时,仍不要忘记表达感激之情。这就是日本人的饮食文化,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尊重每个国家不同的习惯,提高自身的修养。
日本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礼仪文化。从日本的社交礼仪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礼仪的丰富之处,而且它充满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古老的风俗习惯已经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并逐渐的为现代人所完善。日本人重视礼节,礼仪同样的在日本起到了维护时代秩序的积极作用,构成了日本独特的文化。而日本人的一些文化也是为世界所学习的。
参考文献:
第二天一早,杨平美美地准备好了合同书,就等外商大笔一挥了。但就在第二天上午,外商们竟然直接回国了。
在西方礼仪里,喝酒的时候没有吆五喝六以及劝酒等我们认为热闹的场面,他们喝酒更多的成份是在品酒,而且认为劝酒、灌酒,是失礼的,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只要有一线的选择余地,谁愿意和不尊重自己的人合作?
一.酒的礼仪
1.选酒及取用
吃中国菜时可以喝白酒、黄酒、药酒、啤酒。西餐时,可以选用葡萄酒或啤酒,而啤酒只有在吃便餐时才选用。
在国内,白酒是饮用最普通的酒,它可以净饮干喝,也可以用来帮助吃菜下饭,甚至可以用来作为药引泡药。白酒一旦和其他酒类如啤酒、汽水、可乐等饮料同饮,就很容易醉。
在正式场合最好用专门的“肚量不大”的瓷杯或玻璃杯盛酒,这样就好“对付”我们中国人讲究的“一饮而尽”、“酒满敬人”等不成文的规定。喝白酒时,不用加温、加冰,也不必用水稀释。
西餐用酒分饭前、进餐和饭后三类。
一类是饭前酒或称开胃酒,是在入席前请客人喝的酒类,常用的有:鸡尾酒、威士忌、麦亨登、浮毛斯、马丁尼以及啤酒等。另外还应准备果汁、汽水及可乐等饮料。开胃酒的目的是刺激食欲,喝得太多反而没有食欲,所以,不要多喝。
一类是进餐酒,是上菜时配合菜肴用的葡萄酒,常用的有:雪醴、白酒、红酒、香槟等,以及我国的黄酒、绍兴酒等。宴会中,如果是喝中国酒类,主人仅供应一种酒,客人无需选择。但最好多备几种酒,请客人自行选用。正式西餐,每上一道菜,侍者就会奉上一次酒,酒随菜不同而不同。常用的葡萄酒有雪醴酒、苦艾酒、香槟酒或鸡尾酒。
一类是饭后酒或称助消化酒,常用的有:白兰地、雪醴及薄荷酒等。
在西方,正确的斟酒方法是只倒半满的酒在杯子里;而吃中餐时,我们习惯于给客人斟满杯酒,表示对客人的敬意。
不管在家里还是在饭店,如果你以你的酒为荣,可以让客人看看酒签。
如果不是名酒,最好放在一个漂亮的玻璃盛酒瓶里。
红酒应该保存在温度低的房间,好的红酒要在餐前先打开瓶盖,让它呼吸一个小时的空气,口味会更好。如果在很冷的季节为客人上红酒,应该建议客人把酒杯握在手里几分钟,这样可以使酒快速升温。
餐前,至少应该把白葡萄酒在冰箱里放两个钟头。如果你有冰酒器,在有冰块的水里放20分钟。要多准备一些酒杯,因为在用过的杯里倒另外一种酒,会使酒的味道改变。
2.酒和菜的搭配
餐前酒喝出点气氛后,该挑选配菜的葡萄酒了。
可以餐前选用配制酒和开胃酒,而冷盘和海鲜用于白葡萄酒,肉禽野味选用于红葡萄酒,甜食要选用甜型葡萄酒或汽酒。酒和酒的搭配是:低度酒在先高度酒在后;有气在先,无气在后;新酒在先,陈酒在后;淡雅风格在先,浓郁在后;普通酒在先,名贵酒在后;白葡萄酒在先,红葡萄酒在后,并最好选用同一国家、地区的酒作为宴会用酒。
原则上是“白肉配白酒,红肉配红酒”。白葡萄酒适合于开胃菜等小菜或者虾、螃蟹、贝类、鱼等菜。炖牛肉等味浓的肉食菜,配红葡萄酒。油炸的肉食,配味淡的红葡萄酒。按国别选酒也是可以的:法国菜选法国的葡萄酒,意大利菜选基安蒂葡萄酒,吃腊肠和火腿肠为主的德国菜,应选德国的葡萄酒。喝汤的时候可以喝雪醴。上最后一道菜或甜品时就用香槟。
品酒要先从酒标开始。看酒的标签,核实一下是否是自己要的酒,可以看:葡萄的收成年、葡萄酒名称、葡萄酒的产地。然后,先往玻璃杯里稍倒一点,举杯看看酒的颜色是否漂亮,再闻一闻酒的香味,最后小口尝尝。酒瓶开了,除了明显的变质问题可以换酒,一般是不允许退的。
二、礼仪概述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仁、仪、礼、智、信”,其中“礼”是中国儒家思想最经典、最辉煌的一页。它的影响深远,至今还倍受人们的推崇。随之送礼也就成了最能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所以中国自古就有“礼尚往来”, “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多人不怪”的说法。而西方社会,作为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同样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着人类对礼仪的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
礼仪,作为人际交流的基本原则和工具,在日常交际中它 “协调着人际之间的关系, 规范着人们日常的行为, 影响着各色人等的社会文化心理, 从而使人类社会规律化、有序化地运转。”纵观全球,各国皆有送礼的习俗,但“礼多人不怪”这一传统观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将面临更多挑战,所以以下将就中西方送礼中所体现的礼仪差异进行对比研究。
三、对比分析
(一)送礼的场合。
在中国,送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逢年过节,日常亲朋,邻里间走动,托人办事或答谢等,礼物都会被派上用场,而送礼的场合也是名目繁多。从小孩满月、百日、周岁; 长辈或老年人,甚至年轻人和小孩的生日到日常的婚、丧、嫁、娶诸类重大活动和乔迁,开张庆贺等,应邀的亲朋好友自然要送礼。
相对而言,西方国家的日常送礼就没那么频繁,但在亲朋好友生日、订婚、结婚周年纪念日、乔迁、告别,大学毕业以及圣诞节等重要日子,或应邀到他人家中拜访时通常也会带些礼物。
(二)礼物的选择。
中国人在选择礼物时很重视礼物的价值,认为礼物越贵重就越尊重对方,其表达的感情也就越真挚, 所以赠送礼品时一般都会考虑到具体的对象和场合。而在生日,乔迁和日常的婚、丧、嫁、娶中,送钱则较为普遍,这在西方是非常少见的。但中国人不太注重礼物的包装,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包装也给予了更多关注。
西方国家在礼品的选择方面没有太多讲究,他们一般不送也不接受太贵重的礼物,因为这可能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礼轻情意重”,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赠送礼物人的心意和祝福,而不是礼物的价格。一束鲜花,一瓶酒,一盒巧克力,一块手表,一些房间的装饰物,纪念品,自制的手工艺品或卡片等都是很好的礼物。但西方人比较注重礼物的包装,无论买来或自制的礼物一般都要经过精心的包装。
四、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
礼仪在其历史演绎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带有其本土文化的特征。日常交际中不同的习俗和禁忌本质上都有其深层的文化根源,所以在理解和尊重这些礼仪差异前应对其文化根源有一定的了解。
(一)集体主义 VS. 个人主义。
根据霍夫斯泰德提出的五大价值维度之一的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维度来看,中国文化属于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个人主义文化。
在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下,中国人群体观念较强,对群体有依赖性,认为每个人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复杂的群体网络中的一分子。因此,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重视处理人际关系,力图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中国人重“礼”,崇尚“礼尚往来”,希望通过互赠礼物的方式维系或加深与他人的关系往来和情感联结, 从而得到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而西方最为推崇的却是个人的独立和自主,尊重个人权力,向往自由,崇尚平等。他们认为自己只是文化模式里松散的个人,相对独立于集体,对集体的依赖性较小,并把自己的利益和自我实现放在群体之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太注重建立群体关系,所以送礼的场合相对于中国也少得多。
(二)面子观。
说到“面子”,Larry曾定义过“面子是每个社会成员希望拥有的个人自我形象” 在中国,“面子”是构成人际关系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尽量避免“丢脸”,要“给面子”、“顾全面子”。因此中国人在选择礼物时很重视礼物的价值,认为如果送的礼物太便宜了不但丢了自己的面子,还得罪了别人。
在西方,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个体本身,人际交往中崇尚自由、平等。因此,送礼更多表达的是对对方的喜爱和肯定,并不十分关乎礼物的价格和双方的面子。
五、结论
总之,“送礼”这一日常交际中随处可见的社会习俗,是生活中人际交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与送礼相关的习俗和禁忌本质上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礼仪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系。随着生活中跨文化交往的增多,理解这些深层文化的本质和特征有助于双方加强沟通与认识,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可能引起的误解和冲突。
参考文献:
[1]舒安娜.交际礼仪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26.
[2]王爱英.中西交际差异对礼仪的影响[J].公关世界,2006,(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