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7 11:11: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马克思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马克思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3

Abstract: through the study of Marx Hagel's "absolute spirit", Strauss's "entity", Powell's "self consciousness", Feuerbach's humanism theory, form rich connotation and profound theory of personalit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private colleges is the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related to private college students the growth of talent. Marx personality theory should actively us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private colleges, promo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Key words: Marx; personality theory;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S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民办高校发展迅速。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到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关系到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通过追溯马克思个性理论的渊源,探究其个性理论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发掘马克思个性理论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指导意义,从而推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促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

一、马克思个性理论的渊源及内涵

(一)马克思个性理论的渊源

1.被黑格尔“绝对精神”吸引

马克思原先的哲学世界观基础是康德费希特哲学。他写了新的形而上学原则体系,但是却失败了。之后,马克思开始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时接触到了黑格尔哲学。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特别是他的《哲学史讲演录》对马克思的启发很大。黑格尔认为:“伊壁鸠鲁把感性存在、即感觉当作真理的基础和标准,不懂得概念的体系,只知道认识过程是由感觉、表象和意见三阶段构成的。”[1]“伦理学是伊壁鸠鲁最好的部分”[2]。从而使马克思在《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选择伊壁鸠鲁哲学进行研究。并且,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开始对个性进行了研究和描述。

2.对施特劳斯和鲍威尔哲学的研究

施特劳斯在《耶稣传》中认为精神“实体”在世界历史中起决定作用。马克思评论:“贯穿在施特劳斯关于‘公社力量’和关于‘传说’的理论中的观点在斯宾诺莎关于实体的观念中有其抽象的表现,有其逻辑形而上学的象形文字。”[3]而鲍威尔认为“实体为自我牺牲了自己,并为自我所吸收”[4],是依附于自我意识的。他认为“人不是自然界的产物,而是他自己的自由的产物。”[5]“没有自爱就不能爱人类,没有自尊就不能尊重人类,没有实现个人自由的热情就不可能实现人类的自由。”[6]鲍威尔认识并重视个体的主体性。马克思肯定个体的主体地位,但是他并没有像鲍威尔那样抽象地理解个体的个别性,认为“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7]可见,马克思把个体的个性定位于现实的感性的个性,有别于鲍威尔抽象的个性,这也为马克思之后对于个性的现实性、实践性特征研究奠定基础。

3.对费尔巴哈人本学理论的发展

费尔巴哈认为:“艺术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形象――(不仅是狭义的形象,而且是诗的意义下的形象)――哲学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本质。”[8]他重视对人的本质的研究。费尔巴哈用“类”来代表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理性、意志、心。”[9]他指出“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10]但是,在费尔巴哈的假设条件下,找不到真正社会历史中的人,看不到人的主体地位,也找不到人的个性,因此他以另一种形式把人抽象化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11]他发展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理论,肯定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原则,同时摒弃了费尔巴哈对“类”的抽象理解,强调了人的个性的社会性,认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本质的统一。”[12]

(二)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因此,人的个性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真实个体所具有的个性。马克思在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中研究了人的个性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过去封闭的、交往受阻碍的环境中,人的个性想要得到自由全面地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阻力,而在现代开放的、互动的环境中,人的个性获得自由全面地发展具备了极大的可能。因此,社会中每个个体的个性是否能够得到自由全面地发展,取决于个体的个性之间是否可以进行互动、交流。他认为“国家的职能和活动是和个人有联系的……但不是和肉体的个人发生联系,而是和国家的个人发生联系……‘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和活动的方式。”[14]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15]可见,马克思强调通过社会交往互动实现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充分肯定人的个性的现实性。

其次,马克思曾批判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6]“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17]人的个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受到了压抑,而不是得到自由全面地发展。马克思认为“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靠别人恩典为生的人,把自己看成一个从属的存在物。”[18]因此,马克思认为人要实现自由全面地发展,就要确立人的个性的主体地位,人的个性活动要得到肯定和尊重。

再有,在批判资产阶级个性学说基础上,从劳动实践角度探讨人的个性,强调劳动实践对人的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的人都没有独立性和个性。”[19]劳动是资产阶级觉得非常厌恶的一件事情。但是,马克思认为“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20]“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在实践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21]人的劳动实践使人区别于动物,也奠定了人的个性的主体地位。

二、马克思个性理论视野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在对马克思个性理论渊源的探寻、理论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从而寻求提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个性化教学

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个体所具有的个性,并且要尊重和彰显人的个性的主体性。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关注现实,根据民办高校的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从而确立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笔者曾对无锡一所民办高校的500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主题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进行分析,发现了民办高校大学生所具有的特点。“通过调查发现,在教学活动形式方面,51.28%的学生选择‘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习实践’。”[22]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即使是合班授课,也应关注到教学主体――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形式的期望,实现个性化教学。比如,在进行某些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把合班上课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使学生在小组分工合作过程中可以积极实践自己所学的理论,不至于淹没于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完成自己在小组中的工作,与小组其他同学通力合作,最终完成教学活动任务,从而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主体地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实践小组活动,学生反映收获很多,也提高了教学实效性。其次,对于教学内容不能本本主义,也应充分联系现实社会环境。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本质的统一。”[2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积极联系现实社会环境,关注社会时事热点。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社会热点事件讨论等等方式,使学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来分析现实社会中的事件,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增强教学效果。另外,在问卷调查中“问到‘您觉得思政课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提高您的能力?’时,很多学生回答:进行实践活动、情境模拟教学、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社会调查等等。”[24]因此,要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教师把信息单一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生积极地交流互动,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创设一些真实的情境,比如模拟招聘会、辩论赛、知识竞赛等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事,也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能力提高可以得到双丰收。通过在教学活动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实现个性化教学,体现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个性的现实性和主体性,从而提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二)实践教学

马克思认为“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腊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25]因此,人的劳动实践是有计划的、能动的劳动实践,是不同于动物的。人通过劳动实践实现个性自由全面地发展。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充分认识到劳动实践对于学生个性自由全面发展以及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的积极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校内的实践活动,可以联系教学内容,组织知识竞赛、辩论赛、表演道德小品、历史人物评价演讲、模拟招聘会等等。校外的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革命教育基地等等。通过组织校内校外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在进行实践活动时,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学工处、团委、宣传处应积极配合并提供协助,来共同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任务,从而构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稳定的立体教学结构体系。另外,现在一些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应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下,不断思考,积极探索。比如进行实践教学,有利于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现实实践相联系,也有利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确立民办高校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主体地位,从而支持一些民办高校向应用型高校不断迈进。

(三)信息化教学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6]并且,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27]因此,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关注现实环境、关注人与人交往过程的新特点。比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已置身于信息化环境之中。信息化平台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因此,现在90后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广泛使用信息化软件。比如使用QQ、微信等新媒体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同时,大学生也利用信息化平台获取各方面资源,进行学习。因此,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使用信息化平台中的资源,把信息化平台中的时事新闻、热点事件进行筛选,供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和讨论,使理论与现实实践充分结合。其次,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如果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信息化平台的信息不能够正确甄别或是任意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的话,就会影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不利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指导大学生筛选信息化平台中的有效信息。比如可以通过对信息化平台的事件进行专题讨论方法,帮助大学生有效甄别信息化平台中的信息。另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交流。比如建立QQ群、微信群等等,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地交流,打破传统信息交流只能在课堂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模式。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这些平台中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学习交流。再有,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比如进行慕课教学、微课教学,从而打破传统课堂时间与空间地束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和方式得到创新。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网络或手机媒体,浏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并且可以有选择性地学习,对于未理解的部分,可以在线反复观看,从而实现大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确立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符合马克思所倡导的确立个性的主体性,也有利于增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从而占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平台新阵地。

三、结语

马克思个性理论在以人为本基础上,强调要充分联系现实社会、在劳动实践中确立人的个性的主体地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考,积极运用马克思的个性理论,从而增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贺麟,等,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2-53.

[2]黑格尔.贺麟,等,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4.

[4]兹维.罗森.王谨,等,译.布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鲍威尔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86.

[5]兹维.罗森.王谨等译.布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鲍威尔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96.

[6]兹维.罗森.王谨等译.布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鲍威尔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9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8.

[8]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3.

[9]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7.

[10]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70.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

[1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1.

[1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1.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6.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1.

[22]骆静.基于马克思个性理论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现状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10):35.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24]骆静.基于马克思个性理论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现状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10):36.

[25]R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8.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

作者简介:骆 静(1981-),女,江苏无锡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篇2

“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从基本理论角度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使大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门课程。然而,由于这门课程学理性强,学生理解很困难。特别是部分学生受实用主义影响,认为这门课程对自己将来就业和发展没有用,因此不够重视,甚至抵触,这必然形成他们学习的障碍。要消除这种障碍,关键在课程伊始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对“原理”课的接受度。

一、认识学科意义明确学习目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只有明确学习目的,才能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原理”课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优化知识结构,丰富人文底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人文社会知识越深厚,越有助于提高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激发出创新火花。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渠道,而“原理”课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最基础、学理性最强的科目,特别是哲学的学习对提高大学生的哲学素质至关重要。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工作者总是要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在于是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支配,还是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指导。一个没有哲学素养的科学工作者是不可能有所突破的。

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关乎人生发展的方向。世界观、人生观又决定了价值观。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实践证明,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并不能保证人的行为的价值取向的正确。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正确的,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贡献与索取、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这是困扰大学生并引发其思考的现实问题。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导向与激励的作用。

“原理”课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理论思维主要是指辩证思维,是从整体上、全局上、本质上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人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无论工作方法的确定还是学习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思维方法的理论指导和实际运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良好的思维也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无法开拓新的领域。学习哲学,就是使我们获取科学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的系统训练。

二、了解学科的现状与发展激发求知欲

了解一门学科现状,展望学科发展的前景和趋势,有利于加深对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方向。

学生对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在以往的学习中了解比较多,已没有理论新鲜感。他们更关注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和社会主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就在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和政客弹冠相庆,宣布彻底失败之时,马克思及其学说却比以往更加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崇敬。世纪之交,在西方媒体举办的“千年思想家”评选中马克思名列榜首,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回归马克思”的热潮,研究马克思及其学说的学术流派风起云涌,纪念马克思活动异常高涨。同时西方最负盛名的思想家德里达、詹姆逊、哈贝马斯、吉登斯等纷纷为马克思辩护,认为马克思学说仍是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走向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也未能超越马克思理论的分析框架。最近这场始自美国经由西方而波及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再次引发有识之士反思资本主义制度,西方的思想家们对资本主义造成的破坏作用深感不安,同时苦于找不到良方来挽救这个社会,他们又开始向马克思寻求答案。通过介绍西方学者对理论的研究、认同和借鉴,让学生从另一个视角理解在当代的影响和价值,拓展了他们的理论视野,激发了理论学习的兴趣。

三、传授科学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篇3

马克思恩格斯丰富的关于性伦理的创见性思想大量见诸于他们批判费尔巴哈、黑格尔、鲍威尔等人的哲学和伦理观的论述中。到目前为止,马克思恩格斯的性伦理思想却还没有进人研究者的视野,对他们性伦理思想的揭示也仅仅在论述他们的婚姻家庭伦理观方面有所涉及,而关于他们性伦理思想的系统的专门研究却少之又少,研究成果也很少见。基于此问题的研究现状,我们认为首先有必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性伦理思想加以揭示和归纳,以便从中发掘出其对于当前大学生性伦理构建的启发性意义。

一、现实的具体的人是马克思恩格斯性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从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实质是为了彰显人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升人的主体价值、恢复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人作为主体的目的。性是人的一部分,对性的尊重即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肯定即是对人的性权利的肯定,对性自由的追求则是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性的目的也构成人的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进一步指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的性伦理学意义在于肯定“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性不是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它本身即是人的目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的性伦理思想是从人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出发的,从人的现实关系和地位人手,把“人”从哲学思辨的对象变成了现实的性伦理研究对象,从而牢牢抓住了人的性活动和性关系的现实。在他们看来,如果离开了现实的生存基础而抽象地议论人的性关系和性活动,那么不论把人的地位抬高到什么程度,也只能是空谈,不可能为改变和提升人的性伦理、实现人的性自由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指出任何有意义的出路。

因此,当代大学生性伦理的构建需要从人的现实性出发,而这种现实性则是从现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去把握的,离开大学生的生活现实及其物质生活条件,就难以找到科学地构建其性伦理准则的人口。

二、性关系是人和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性的本质是它的社会性

明确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性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我们就不难理解他们对性的本质是它的社会性这一论断了。

马克思指出“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和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出,性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是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性关系的确证最终由社会关系决定。社会之性决定自然之性,因为自然之性只有在社会之性中存在才是有意义的,自然之性离开了人类社会,只能是抽象的,脱离社会之性的自然之性不是现实的,自然之性因其与人相结合而获得现实的属性和应有的地位,“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

马克思还指出,“爱情的对于内在的发展不感兴趣,因为它不可能被apriori〔先验地〕构造出来,因为它的发展是发生于感性世界中和现实的个人当中的现实的发展。”马克思在此进一步揭示了性的本质是它的社会性,因为性决不是一种应然的法典,不是现实活动之外的另一种活动,不是一种先验的东西,它只能是立足于感性世界的现实的活动。

由马克思对性的本质的认定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性伦理作为一种伦理原则源于历史过程本身,而不受任何狂想或幻想左右,性伦理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决定于社会存在。所以,大学生性伦理规范并不是抽象的社会规范,本质上符合社会和历史的要求,而且它的实现必须受物质条件和生存方式的制约,绝不能脱离社会历史性来谈论和构建大学生性伦理规范。

三、是平等和自愿基础之上的爱情的活动

如恩格斯所讲,“在中世纪以前,是谈不到个人的的”,“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家庭和婚姻的过程中,进一步区分了异化之性与正当之性,揭示了异化之性的根源,指出以经济等非爱情为目的的是异化的,消除私有制是消灭异化的条件,性关系平等的条件是经济地位的平等,性权利获得的前提是人的自由,正当之性的活动是建立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的爱情的自由活动。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全面揭示了游婚、通奸、,买卖婚姻等存在于共妻制中的异化之性。他指出:“自古就有的游制现在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影响下变化越大,越适应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越变为露骨的,它在道德上的腐蚀作用也就越大。”异化之性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结合,便产生强烈的腐蚀作用,它粉碎了两往中珍贵的自尊自爱、、耻辱等道德观念,使人道德沦丧、寡廉鲜耻、心理变态、人格扭曲,严重污染社会道德,破坏婚姻家庭的稳定,贻害社会和他人,是人性的堕落。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拿妇女当作共同乐的牺牲品和蝉女来对待,这表现了人在对待自身方面的无限的退化”。

恩格斯指出,异化之性源于古代的“游制”,是与私有制相结合而产生的,经济上的不平等是异化之性产生的根源。两性在性关系上的不平等,“并不是妇女在经济上受压迫的原因,而是它的结果”。正是在私有制中,男性掌握了权柄,妇女被贬低,成为男子财产的一部分,成为了男子欲的奴隶,变成单纯生孩子的工具了。因此,消除异化之性只能通过消灭私有制和相应的生产关系实现,“不言而喻,随着现在的生产关系的消灭,从这种关系中产生的公妻制,即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也就消失了。”因为,“随着生产资料转归社会所有……妇女为金钱而献身的必要性,也要消失了。”

但是,“按其本性来说就是排他的”,这种共妻式的异化之性必将为正当之性所替代。对于正当之性,恩格斯的描述是:“这一代男子一生中将永远不会用金钱或其他社会权力手段去买得妇女的献身;而这一代妇女除了真正的爱情以外,也永远不会再出于其他某种考虑而委身于男子,或者由于担心经济后果而拒绝委身于她所爱的男子。”恩格斯在此揭示了正当之性的两个条件:一是经济地位的平等,性的出发点不是出于经济或其它非爱情的原因;二是情感的需要,是爱情的自由活动。首先,经济地位的平等是性选择和性关系平等的前提,因为只有经济上实现平等,才有意志的完全自由,才不会由于物质或其它原因所限做出非自愿的选择。而“一个人只有在他握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动时,他才能对他的这些行动负完全的责任,而对于任何强迫人从事不道德行为的做法进行反抗,乃是道德上的义务。”因此,经济上的平等决定平等的性伦理关系。其次,是平等自愿基础上的爱情的自由活动。恩格斯指出,“现代的,同古代人的单纯的性要求,同厄洛斯〔〕,是根本不同的。第一,是以所爱者的对应的爱为前提的。第二,常常达到这样强烈和持久的程度,如果不能结合分离,对双方来说是一个最大的不幸,也是一个大不幸。最后,对于性关系的评价,产生了一种新的道德标准,人们不仅要问:它是婚姻的还是私通的,而且要问:是不是由于爱和对应的爱而发生的?”恩格斯在此表明了的三重含义:平等、自愿和基于爱情。平等是指相互间拥有平等的地位;自愿是指是基于双方的情感而迸发的自由结合;基于爱情是指性关系的道德评价以是否出自爱情本身为标准。可以说,爱情在本质上是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了对对方的最真挚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恩格斯还进一步指出,“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这说明爱情还是性关系继续维系的道德标准。

可以说,异化之性是无爱之性,正当之性即爱情之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异化之性的思想从性伦理的层面进一步揭示了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指出平等自愿基础上的爱情之性才是合乎道德和人类发展正当之性。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大学生性伦理规范的构建,要以平等自愿为基础,正确把握异化之性与正当之性的区分,建立适宜于爱情之性的伦理规则,摒弃异化之性及其生长之源。

四、活动的深层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活动的意义首先表现为它是人的种的繁衍过程所必需的活动。有人类的才有人类的延续,与自然之性相对应,性的意义首先是人类延续之性。异化之性与正当之性都具备此层意义。

但是人的活动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人不仅延续了它的自然生命,也继承了自身的社会性,只有在社会中,人的繁衍才是伦理性活动。如马克思所讲,“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因此,活动的意义更需要从性的社会本质给予揭示。

篇4

因为,这种困难一方面来源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部矛盾有一个逐渐暴露过程,它的发展是曲折复杂的;另一方面这种困难来源于人的认识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认识过程的各个阶段中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片面性和主观性。

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有个由现象到本质、由片面到全面、由不够深刻到比较深刻的过程。

而且人们对研究成果的反映也有个由不够准确、恰当,到比较准确、恰当的过程。写论文就是对研究成果的反映,在从不够准确、恰当到比较准确、恰当的转变过程中就必然有一个修改的环节。列夫·托尔斯泰说过:“黄金要经过淘洗才能得到,精辟的、被表达得很好的思想也是这样。”由此可见,修改文章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写论文,从本质说是一个认识过程,它包括由客观事物到人的主观认识的“意化”,过程和从主观认识到书面表现的“物化”过程。在意化过程中常常出现“意不符物”,即主观认识未能完全、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而在物化过程中又容易发生“言不达意”即写成的文章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作者的观点。因此,在写论文过程中,多一次修改就多一次认识;多一次修改就前进一步,至少可以减少失误和克服不足。正如作家老舍所说:“文章必须修改,谁也不能一下子就写成一大篇,又快又好。”

二、修改是论文写作中贯穿始终的重要环节

修改从形式上看是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文章的完善阶段,但是从总体来看,修改是贯穿整个写作过程的。

写作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加强修改功夫。

第一阶段,酝酿构思中的修改。论文在动笔之前,要酝酿构思打腹稿。修改就要从这里开始。如确立中心、选择题材、布局谋篇等等,都要经过反复思索,有分析也有综合。这不落笔端的修改,却决定着通篇的成败,腹稿改得好,写起来少走弯路。如果确定了一个严密的提纲,搭起一个好架子,文章结构就不会有大变动。所以动笔前一定要深思熟虑,不要信笔写来再作大改。

第二阶段,动笔后的修改。落笔以后就进入细致的思索过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用,有事理的推断,形象的探索,层次的划分,段落的衔接,句式的选检,词汇的斟酌、推敲。

各方面都可能经过反复分析、对比、抉择,在改换取舍一些词语、句式、层次、段落之后完成初稿。这就是边写边改,边改边写的阶段。

第三阶段,初稿后的修改。全成之后,要逐字逐句,逐层逐段的审读,作通盘的修改。在修改中不仅要酌字斟句,还要考虑材料取舍、层次安排、结构组织、中心的表达,等等。

第四阶段,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指导老师审阅后,对草稿的优点给予肯定,并指出全文的不足。作者在听取指导老师的评讲后,要进一步发现自己文中的优缺点,研究要透,领悟要深,然后重新考虑修改。这时候的修改并不是一二次能结束的,修改的难度也比原先增大了。但是,如果改好了,文章水平可以有显著提高。

在这四个阶段中,初稿之后的修改更为重要。因为论文在起草初稿的过程中,作者对每个论点、论据不可能想得很周密,表达则更难做到准确无误。而在草稿写出后,作者的着眼点可以从局部写作转到总体审视,居高临下地检查,推敲中心论点的表达是否突出,各层次、段落的安排是否妥当。另外,作者的立足点可以从撰写者移到读者方面,比较超脱地对论文各个部分进行“评头论足”,“挑三拣四”,更客观和更严格地认真思考,反复推敲,使论文进一步趋于成熟和完美。

三、修改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写作能力的锻炼和综合能力的训练。要提高写作能力,既要多写,更要多改。古人说:“善作不如善改”,“文章是改出来的”。有不少大学生思路敏捷,写东西也比较快,但是由于不重视文章的修改,推敲和琢磨较少,写成的文章往往结构比较松散,词句重复罗唆,错别字也较多,因而写作水平提高不快。

应该把修改看作是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学习怎样修改文章,也是写作的一种基本训练,而且是更有效的训练。鲁迅把领悟“不应该那么写”——即修改初稿的方法,称为是“极为有益的学习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会不会写文章,可以用会不会修改来衡量。

只有到了会写也会改的时候,才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和能力。正如契河夫所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通过修改论文,可以进一步提高遣词造句,结构文章的能力和逻辑推理的功夫。

修改论文,也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学风的需要。写文章是给别人看的,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作者必须抱着对读者对社会的高度负责精神认真修改论文。认真修改论文,严格把关,这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治学态度。

鲁迅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劝别人修改文章,他自己的文章也常常是反复修改的。

篇5

[4][12] 李辉.论“以理服人”和“以学养人”的辩证[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24,123.

[6] 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M].韩宏,蒋建华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0.

篇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极其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探讨大学生哲学精神培养课题,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培养哲学精神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需要,而且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力、文化力、创造力,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掌握系统的哲学知识是大学生哲学精神培养的基础

博学不等于智慧,但是有智慧的人一定是博学的人。智慧绝对不可能在“白板”的头脑里产生。智慧应该是通达的,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应从“他者”处吸收养料。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成为人类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诸多领域的奠基人,正是因为他是“百科全书派式的人物”;“人类的导师”柏拉图认为,培养哲学家之路,首先是进行音乐和体育的训练,学习数学、几何、天文学等科目后,再学习辩证法,从而为研究哲学和发现真理奠定基础;哲学家笛卡尔是解析几何的发明者;哲学家莱布尼茨是微积分的创立者;康德不仅著有“三大批判”哲学巨著,而且在“前批判时期”还提出“潮汐摩擦”和“原始星云”自然科学假说,给传统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培养大学生哲学精神,需要广泛地涉足人类各领域知识,特别是要“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因为不懂得哲学的历史,“哲学上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提出,并且在哲学界中往往早已被抛弃的一些命题,在理论自然研究家那里却常常作为崭新的知识而出现,甚至在一段时间里成为时髦。”相反,“如果理论自然科学家愿意从历史的存在的形态中仔细研究辩证哲学”,培养哲学精神的过程,“就可以大大地缩短。”针对“坏的时髦哲学”,恩格斯指出:“官方的黑格尔学派从老师的辩证法中只学会搬弄最简单的技巧,拿来到处应用,而且常常笨拙得可笑。对他们来说,黑格尔的全部遗产不过是可以用来套在任何论题上的刻板公式,不过是可以用来在缺乏思想和实证知识的时候及时搪塞一下的词汇语录”。恩格斯说:“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何况黑格尔不同于他的门徒,他不像他们那样以无知自豪,而是所有时代中最有学问的人物之一。”黑格尔是把他的概念、范畴的自身发展和全部哲学史联系起来了,黑格尔哲学是思想史的总结。哲学“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从而使其成为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列宁讲,“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要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事业,就应当辩证地探讨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这就是认识论和辩证法应当从中形成的知识领域。”“从逻辑的一般概念和范畴的发展和运用的观点出发的思想史——这才是需要的东西。”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胚芽”。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就是哲学。总之,只有“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才能有效地反思“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才能有效地揭示和克服理论思维前提的内在矛盾与困境;才能真正地发现人类理论思维的逻辑和规律;才能抓住事物的根本,才能捕捉时代的重大问题;才能掌握解释世界的概念框架、解释原则、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研究方法;才能克服前人思维教训,以史为鉴,在“思”的途中少走弯路;才能帮助我们获得判断真善美的根据、标准和尺度,提升人生境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这是哲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对于任何渴望了解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人,研究哲学史也许是最吸引人的事情。因为,建立某个时代、某个民族文化的人类本性的各种要素,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反映在那个时代或那个民族的哲学中。”“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捷径就是阅读经典原著。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它是经受过时间的过滤而成为恒久价值的东西。经典既是前人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又是人们进行创造性诠释的文本。亲近哲人,研读原典;入门须正,取法须高。莱布尼茨讲,遵循一位优秀的作者的线索,比自己完全独立地重起炉灶要省力些。叔本华说,只有从那些哲学思想的首创人那里,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

二、提高哲学能力是大学生哲学精神培养的重点

从人类求知过程看,人类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为“经验常识—技术—科学知识—哲学”阶段,在此意义上,亚里士多德称哲学是“头等智慧”、马克思赞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爱因斯坦称赞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等等。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里的理论思维能力就是哲学能力,提高哲学能力不仅对一个民族攀登科学高峰,对提高一个民族的思想创新力、文化创造力,对建设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哲学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只有最大胆的思辨才有可能把经验材料之间的空隙弥补起来。”物理学家玻恩说:“每一个现代科学家,特别是每一个理论物理学家,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要是对哲学文献没有充分的知识,他的工作是无效的。”培养大学生的哲学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是重点。“但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哲学家贺麟说过:“哲学重在思想的训练和理智的活动中研究、怀疑、讨论、辩难、探求思索的过程,而不一定重在问题的根本解决和所得的结果。”训练和提高大学生的哲学能力应包括:“追问”的哲学能力,从事物的根本处发问,不仅问“为什么”,而且对“为什么”再问“为什么”?“对超乎寻常的东西作超乎寻常的发问。”转贴于 通过追问保持住生命的本色、精神的深度和思想的庄重;“怀疑”的哲学能力,黑格尔说:“怀疑论是一切确定东西的辩证法。”怀疑既是独断论的清醒剂,也是思想创新的催化剂;“预见性”的哲学能力,哲学要做黄昏起飞的猫头鹰,更要成为黎明前高歌的雄鸡,缺乏理论思维预见能力,将会成为时代的“囚犯”;“反思”的哲学能力,如果说,科学是形成思想,那么,哲学则是对科学思想的反思,哲学的“反思”就是对思想再思想或对认识再认识,通过哲学的反思,为科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批判”的哲学能力,“批判”是哲学的内在本性,胡塞尔认为,哲学是从认识批判开始的,并且它的一切都植根于认识批判之中,哲学通过批判“理所当然的前提”来变革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洞察”问题的哲学能力,问题既是哲学的起点,也是哲学的终点,通过哲学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洞察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既关注“哲学中的问题”,更关注“问题中的哲学”;“创新”的哲学能力,“创新”是哲学的本性,没有“创新”就没有哲学。正如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哲学概念、哲学方法和哲学体系。在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哲学教育的神圣使命。

三、提升哲学境界是大学生哲学精神培养的核心

篇7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程中,培养具有生态道德素质的实践主体,无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吻合时代潮流的方向所在。因而,构建科学的生态道德内容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展开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先导。基于此,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内容体系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 

 

一、历史观与自然观相统一的道德认知 

 

在全面塑造大学生生态道德过程中,正确引导大学生对自然的道德认知,是其生态道德萌发的基础。在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者眼里,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是相脱节的,自然界被看作非理性的存在物,对人而言仅仅具有工具价值,人与自然之间不存在任何道德关系。事实上在人与自然之间究竟有无道德关系的问题上,马克思给予了肯定的回答,“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真正的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把辩证自然观与唯物史观相统一,来展开生态道德对象的认知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对自然的权利、自然自身的内在价值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展开积极思索。通过对生态危机根源的道德拷问,使大学生明白人对于自然的道德认知实质上是对自身命运的关怀。如果我们继续把自然界排除在道德认知对象之外,那么不断扩大的道德鸿沟,不仅让人们品尝不到挖掘自然的,相反使人不得不吞下自然报复的苦果。所以生态道德教育要从自然道德的认知入手,拓展他们的道德关怀对象,以便塑造他们的道德责任感。 

 

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道德责任 

 

从道德层面来说,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构成了道德主体的道德责任。过去由于人们对人类理性的误读,自然界被当做人类展示理性光芒的实验对象,自然界的权利被漠视,人对于自然的义务亦被掩盖。在极度缺乏道德责任的境况下,人与自然关系被扭曲。明辨人的权利、自然的权利,指明人的生态道德义务,在权利与义务辩证统一中,揭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责任,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道德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人类要谋得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确有权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但权利的主体不是单一的,因为自然界是一个由包括人在内的各物种组成的有机整体,所有物质形式都有针对于整体而言的存在理由和价值。尊重自然界一切物质形式存在的权利,是整体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尊重自然的权利,这就赋予了人类责无旁贷的义务,即保护多元化主体的既有权利,使每一个权利主体在充分的发展空间里,有机联系并促进客观世界的生成发展。既然人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统一体,那么在生态道德方面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就体现在:一是我们有责任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使世界适合人的发展。二是我们有责任维护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使世界符合客观规律。三是我们有责任选择科学的发展模式,使世界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生态道德责任教育,不仅培育大学生实践活动中的责任意识,而且为他们进行道德评价提供依据。 

 

三、反思与激励相统一的道德评价 

 

生态道德中的道德评价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们对自然做了什么?二是人应该如何与自然进行交往?大学生能否客观公正地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道德价值评判,取决于对这两个方面的正确判断。围绕这一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反思与激励相统一的原则出发,给予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反思是人类理性中忧患意识的充分体现,生态道德就是在人们对生态危机的反思中提出来的。透过对“人类究竟做了什么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生态危机的加剧过程,实际上是人类漠视自然价值的行为失范过程。所以,通过对大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能够使他们敏锐地察觉生态环境的变化,冷静地面对生态危机的现实,自觉地摒弃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而激励是人类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驱动力,通过对符合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行为的道德弘扬,使大学生进一步明白“人类应该怎么做”。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反思与激励相统一的思辨中,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深刻反思中解读人类与自然交往的价值活动,同时借助对合理行为的道德褒奖,激浊扬清,激发大学生弃恶扬善的道德观念。对自然的价值、人的行为价值取向的正确道德评判,既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提供了价值标准;又是大学生把生态道德意识内化为道德自觉的纽带。 

    四、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相统一的道德自觉 

 

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相统一的生态道德自觉是指人们在生态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等约束下,形成服从外在准则的生态道德行为,继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化为具有强烈生态道德信念的自觉行为。生态道德规范,特别是法律法规对于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具有强硬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它有利于调节社会生活中的生态矛盾和生态道德问题,也有利于形成良好、有序的生态道德环境。然而,这种外在约束力,毕竟是从普遍性的意义上来制约人的行为,它的作用的发挥离不开行为主体自觉意识这一内核。只有大学生主观上具有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生态道德自觉,道德规范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塑造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时,要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主体意识觉醒的启迪,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主观愿望,这是大学生道德自觉的根本途径。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2],因而,生态道德教育要将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有机统一,通过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辩证剖析,让大学生领悟道德约束的普遍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生态道德与生态行为的自觉意识,从而使他们强烈的生态环境责任意识,能够转化为实践活动的动力,主动投身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之中。 

 

五、真、善、美相统一的道德行为 

 

真、善、美相统一是指真理追求、道德关怀、审美情趣有机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完善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境界,并藉此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本质所在。在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培养上,只有把追求真理、升华美感融合到对自然的道德关怀行为中,才能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理念充分体现出来,使大学生朝生态文明的方向完善自身的生态道德行为。一方面,大学生改造自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也是一个澄清道德意识、凝聚道德信念的过程;缺乏科学真理指导的道德行为,是盲目的行为。只有既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道德需求的行为,才能真正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其终极意义在于丰富人审美情趣;缺乏人的情感注入的道德行为,是苍白的行为。只有当人们在善待自然的过程中,品味到与自然相和谐的快乐,认识到审美价值是我们道德行为的重要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融会贯通。其实,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折射出:在理性至上的鼓动中,人的真理标准不复存在;在价值迷失的盲动中,人的道德大厦轰然倒塌;在追逐物欲的喧嚣中,人的情感家园支离破碎。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真、善、美有机统一来理解人的道德行为,既倡导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又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生态道德素质是衡量大学生人格是否完善的重要尺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构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内容体系,它既符合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生态道德教育切入当前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空位,着重从道德认知、道德责任、道德评价、道德自觉和道德行为五个方面给予正确引导,为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夯实了基础,它使大学生在生态文明的指引下,自觉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价值观,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探究人类的历史使命和客观世界的真正意义,从而养成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篇8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程中,培养具有生态道德素质的实践主体,无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吻合时代潮流的方向所在。因而,构建科学的生态道德内容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展开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先导。基于此,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内容体系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

一、历史观与自然观相统一的道德认知

在全面塑造大学生生态道德过程中,正确引导大学生对自然的道德认知,是其生态道德萌发的基础。在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者眼里,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是相脱节的,自然界被看作非理性的存在物,对人而言仅仅具有工具价值,人与自然之间不存在任何道德关系。事实上在人与自然之间究竟有无道德关系的问题上,马克思给予了肯定的回答,“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真正的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把辩证自然观与唯物史观相统一,来展开生态道德对象的认知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对自然的权利、自然自身的内在价值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展开积极思索。通过对生态危机根源的道德拷问,使大学生明白人对于自然的道德认知实质上是对自身命运的关怀。如果我们继续把自然界排除在道德认知对象之外,那么不断扩大的道德鸿沟,不仅让人们品尝不到挖掘自然的,相反使人不得不吞下自然报复的苦果。所以生态道德教育要从自然道德的认知入手,拓展他们的道德关怀对象,以便塑造他们的道德责任感。

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道德责任

从道德层面来说,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构成了道德主体的道德责任。过去由于人们对人类理性的误读,自然界被当做人类展示理性光芒的实验对象,自然界的权利被漠视,人对于自然的义务亦被掩盖。在极度缺乏道德责任的境况下,人与自然关系被扭曲。明辨人的权利、自然的权利,指明人的生态道德义务,在权利与义务辩证统一中,揭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责任,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道德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人类要谋得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确有权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但权利的主体不是单一的,因为自然界是一个由包括人在内的各物种组成的有机整体,所有物质形式都有针对于整体而言的存在理由和价值。尊重自然界一切物质形式存在的权利,是整体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尊重自然的权利,这就赋予了人类责无旁贷的义务,即保护多元化主体的既有权利,使每一个权利主体在充分的发展空间里,有机联系并促进客观世界的生成发展。既然人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统一体,那么在生态道德方面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就体现在:一是我们有责任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使世界适合人的发展。二是我们有责任维护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使世界符合客观规律。三是我们有责任选择科学的发展模式,使世界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生态道德责任教育,不仅培育大学生实践活动中的责任意识,而且为他们进行道德评价提供依据。

三、反思与激励相统一的道德评价

生态道德中的道德评价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们对自然做了什么?二是人应该如何与自然进行交往?大学生能否客观公正地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道德价值评判,取决于对这两个方面的正确判断。围绕这一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反思与激励相统一的原则出发,给予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反思是人类理性中忧患意识的充分体现,生态道德就是在人们对生态危机的反思中提出来的。透过对“人类究竟做了什么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生态危机的加剧过程,实际上是人类漠视自然价值的行为失范过程。所以,通过对大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能够使他们敏锐地察觉生态环境的变化,冷静地面对生态危机的现实,自觉地摒弃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而激励是人类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驱动力,通过对符合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行为的道德弘扬,使大学生进一步明白“人类应该怎么做”。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反思与激励相统一的思辨中,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深刻反思中解读人类与自然交往的价值活动,同时借助对合理行为的道德褒奖,激浊扬清,激发大学生弃恶扬善的道德观念。对自然的价值、人的行为价值取向的正确道德评判,既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提供了价值标准;又是大学生把生态道德意识内化为道德自觉的纽带。  四、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相统一的道德自觉

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相统一的生态道德自觉是指人们在生态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等约束下,形成服从外在准则的生态道德行为,继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化为具有强烈生态道德信念的自觉行为。生态道德规范,特别是法律法规对于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具有强硬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它有利于调节社会生活中的生态矛盾和生态道德问题,也有利于形成良好、有序的生态道德环境。然而,这种外在约束力,毕竟是从普遍性的意义上来制约人的行为,它的作用的发挥离不开行为主体自觉意识这一内核。只有大学生主观上具有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生态道德自觉,道德规范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塑造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时,要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主体意识觉醒的启迪,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主观愿望,这是大学生道德自觉的根本途径。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2],因而,生态道德教育要将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有机统一,通过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辩证剖析,让大学生领悟道德约束的普遍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生态道德与生态行为的自觉意识,从而使他们强烈的生态环境责任意识,能够转化为实践活动的动力,主动投身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之中。

五、真、善、美相统一的道德行为

真、善、美相统一是指真理追求、道德关怀、审美情趣有机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完善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境界,并藉此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本质所在。在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培养上,只有把追求真理、升华美感融合到对自然的道德关怀行为中,才能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理念充分体现出来,使大学生朝生态文明的方向完善自身的生态道德行为。一方面,大学生改造自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也是一个澄清道德意识、凝聚道德信念的过程;缺乏科学真理指导的道德行为,是盲目的行为。只有既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道德需求的行为,才能真正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其终极意义在于丰富人审美情趣;缺乏人的情感注入的道德行为,是苍白的行为。只有当人们在善待自然的过程中,品味到与自然相和谐的快乐,认识到审美价值是我们道德行为的重要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融会贯通。其实,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折射出:在理性至上的鼓动中,人的真理标准不复存在;在价值迷失的盲动中,人的道德大厦轰然倒塌;在追逐物欲的喧嚣中,人的情感家园支离破碎。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真、善、美有机统一来理解人的道德行为,既倡导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又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篇9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5-0282-02

哲学是智慧之学,探索的是人生在世的大问题。哲学作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里面最普遍和最一般规律的最高概括,是以前哲学的超越,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把科学与个人价值结合在一起,它既强调世界观的科学性,重视客观规律,又考虑到人的自身要求和发展,强调人的价值,以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所以学习哲学对现时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哲学教育的现状

现今我国高校的哲学教学是包含在基本原理课的教学内容中的。基本原理课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从国家到高校都一直非常重视这门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的专家、学者、教师和致力于哲学研究和学习的学生,都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和着重点探索着哲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可行途径。应该说,以往这些关于哲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研究对于我们认清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有帮助的,他们在哲学教学实践中所作的种种尝试也是有意义的,并且在某些方面和环节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哲学教学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二、“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及新教学理念的探索

国内关于哲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的文献、论文和专著很多。专家学者和教师学生都从自己的关注方向和考察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一)目前教学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1.把哲学等同于政治教育。现在大学普遍进行的哲学教育往往只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学,并没有把中国传统的哲学智慧和西方优秀的哲学思想包含进去,而是把哲学等同于政治,等同于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这样哲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培养学生来实现意识形态的再生产。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循规蹈矩,被一些僵化的教条所束缚,不能激发活跃的思考和创新的活力。

2.把哲学教学当作一种知识的传授。哲学是思想的力量,是一种理论的逻辑力量,是说服力量和批判力量,所以哲学教学决不应该只是一种知识传授,仅仅为了让学生掌握哲学的知识体系。知识化的倾向就违背了哲学的本性,容易形成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哲学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自觉地认同哲学所表达的崇高价值理想,并将这种价值理想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最高价值取向。

3.哲学教育理念的功利化。当自然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突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人们带着急切的功利期望来衡量哲学教育可兑现的现实价值和实用性时,功利化的思想必然要导致哲学课的冷门和人们对哲学学习的疏远,以及对哲学作为一种特殊人文学科的特性、功能和价值的错误认识。若使学生对哲学形成一种与哲学本性不相适应的期望,就会把他们引向一条逐渐远离哲学精神的道路。更突出的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目标被严重地市场化。“做人”的教育往往被忽视了,人们强调是知识的教育和专业化的教育,培养人的技能和谋生手段成为教育的主导思想,人的个体性和独特性根本没有弘扬和显现的机会。

(二)对新的教学理念的探索

1.以真正哲学的方式从事哲学教育和教学。哲学与政治有关系,但是其本性却是思想,所以决不能从庸俗的实用观点和狭隘的政治观点来对待哲学教学。哲学教学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提升学生的理论境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推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反思态度和创造精神。

2.复归学生在哲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哲学课的主要功能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哲学。哲学教育实质是一种宏观的思维方法教育,是一种启迪智慧的自我教育,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树立起自觉的哲学意识和哲学思维方式。正如哲学大师康德告诉我们“我并不教你们哲学,只是教你们哲学地思考”,这才是哲学教育的真谛。学生的个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得到充分张扬,要复归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育观念的真正转变必须来自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主动的思考和需求,来自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进行的积极思维和寻求解决同题的办法时所采取的行动。所以,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个体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恢复其自身的超越本性,培养其问题意识[1]。

3.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其核心必然是以哲学教育为主导的人文教育,因为人文教育能培养人格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格调品味,明了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哲学始终贯穿和体现着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要使哲学教育最终成为每个人的自我教育,就要强调个体自立,个人自由和创造力,在根本上达到人的自我实现。

三、“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方法的新探索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材方面的不足。在教材的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只述不论,史论脱节,缺乏思想的交锋和对时代的反思。既不能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更不能激发学生探求真理的热情和对的热爱与信仰[2]。

2.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的单一。哲学教学把教材当成“现成结论”和“标准答案”,把讲课当成“讲解条文”,不能突出哲学应有的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性和巨大的逻辑感,使哲学教学失去了它的丰富性、生动性和深刻性。授课方式无非是老师讲、学生记。受考试和教材内容的限制,老师很少有独特的思想表达,学生也没有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内容基本上是对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和理论的机械阐释,对于西方的理论成果,涉及很少。其实,要想真正地理解马克思,就应该回到马克思,因为脱离了西方的历史文化语境根本无法对马克思进行客观解读,也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

3.考评方式。现在的理论课的考评主要是闭卷的书面考试,考试的范围都在书本上。学生们可以平时不看书不思考,到考试前突击背书,只要记性好就可以得到高分。考试仅仅是成为了判断学生的记忆水平和复述能力的形式。而这样的考评方式只能进一步使哲学成为教条。

(二)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探索

1.教学内容的重构。教材要以哲学为主线,同时包含中国和西方哲学史的内容,也要关注现代西方哲学。同时哲学教材要走向“世界化”,与时代问题紧密联系,探索和回答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当今世界是一体化的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全球问题、发展问题等,都应该在教材中涉及到。因为前沿理论始终都是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的,都是学生关心和关注的话题。

2.建立起教师与学生的新型关系。教师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讨论式或启发式教学,以哲学原著文本为基础,结合现实问题,进行直接的思想对话。教师也可以适当地以专题讲解的方式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当前哲学发展的前沿理论问题,包括对某些问题的论争。当然,这要以教师渊博的知识背景为前提。其次,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应用适合的多媒体技术,不搞单纯的教案式课件、板书式课件,使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为帮助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能力的有力工具。哲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训练人们对人生终极关切的思考,体验人类智慧的深度,唤起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反思和省察,最后恢复和建立健全的更加智慧的生活[3]。

3.灵活实效的教学考评方式。学习哲学主要学习的是思想,教学考评方式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激发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为目的。所以我们要逐渐改变目前较为单一、刻板的考评方式,走向多样化。考评的方式可以是学生的一次专题演讲,问题辩论,或是调查报告和实证论文,把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反思批判精神和综合素质,作为考核的中心目标[4]。

学者们对目前大学生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表述比较全面透彻,切中要害。在对策研究方面,大家从各自的关注点着眼,探索不同的改革创新路径。但是问题就在于:怎样才能把这些创新理念和改革方法具体地、切实可行地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呢?武才娃在《探索哲学教育的新方法》一文中记述了教学新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运用的一个详细案例,从文中不难看出这个教改的实现需要老师和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这也是为什么进行理论探索的文章远比有关具体改革实践的论述多的原因。毕竟哲学教学改革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是个自上而下的体制问题。创新实践本身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期里彻底转变,那么哲学教学理念的创新如何在实际的教学实践环节中成功运用就成了今后哲学教育研究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姜立红,李庆霞.哲学:人性化教育的生长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67-03

我国高校自从扩招以来,大学和大学学生的数量剧增,因此,一些大学也花了很大的精力,忙于大兴土木,建教学楼、实验楼、师生宿舍楼,却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问题,于是有人曾引用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名言,来批评这种现象。使我国的许多高校都有着一种“大师情结”,千方百计招聘到大师,以提高学校的品位。而在我们看来,梅贻琦这旬关于以“大师”来确定大学品牌定位的话已经不大适用,现代高校应该正确对待这种“大师情结”。

一、现实中的大师状况

(一)今天的大学已难寻大师

旧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史、子、集的学术界限明确,源远流长,研究成果丰富,因而在这些学科中产生大师也有一条传统的道路。据说有些大师如史学家陈寅恪、哲学家冯有兰,在晚年眼睛失明的情况下,仅靠记忆都能撰写传世的长篇巨著。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先生已是大师级的人物了,她在《冯友兰先生的“反刍”》一文中,谈到北京大学老教授冯友兰先生做学问的情况时称:“冯友兰晚年在失明以后,完全以口授‘吐’出其所学,继续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他自己把这戏称为‘反刍’。”②而中山大学老教授陈寅恪眼睛失明的时间更长,但他在助手的帮助下,不但通过记忆来坚持上课,还完成了关于柳如是的长篇学术著作。但现代科技发展迅速,许多学科还互相交叉,所以,想象以前那样掌握某一学科的全部知识并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已不是容易的事,以至今天的学者穷尽一生的精力,也不过是在某一学科的某一课题取得一部分结果而已。如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一辈子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虽然有所前进,但最终也没有破解这一课题;研究函数理论的数学家杨乐、张广厚自从1977年在世界上第一次找到函数值分布论研究中两个主要概念“亏值”和“奇异方向”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后的研究好像就没有超越过这一成果。即使是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也不过是在其学科某一方面取得成绩,而不是推动整个学科的进步。所以,今天要确认高校中某某学者是否为某一科学研究领域的大师还真不是容易的事,即使有了几个大师,也只是一个小圈子里知道的事情,圈子外的师生就只闻其名不知其人了。

(二)今天的大学必须面对少大师或无大师的现实

梅贻琦关于“所谓大学者乃有大师之谓也”的上述名言,是在旧时代高等教育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发出的,那时,中国限于财力及师资等条件,当时开办的国立及民办大学数量很有限,因而,一问大学聘请到几位世间公认的大师并非难事。在今天,情况却完全不同了。一方面,原有的大师因为自然规律或年老体弱或逝世,以致数量日减:而因为国家教育体制等种种原因,我们又很难快速大量地培养出新的大师。另一方面,特别是由于大学扩招的原因,我国的大学数己千计,数量有限的大师实在难以满足这么多大学的需要。大师资源紧缺,但是,那些老牌的大学,本来就资格老、资源雄厚、待遇优越、学校设施健全、本身就已有不少大师在位子,现在规模扩大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由校内的大师呼朋唤类,招揽同行:或提出高高的优惠条件,国内外地到处招聘人才,自然比较容易招聘到大师。那些刚由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本科又拼凑上些小的学校而扩展成大的院校的新成立大学,由于资历浅、资源少、待遇低、学校设施不健全等原因,即使到处磕头作揖,陪尽笑脸,也很难招聘到大师。所以,许多新成立的大学不能聘请到大师是正常的现象,只能由一些学术成就和名声稍显突出的教授支撑着。随着老一辈的大师遵循新陈代谢规律渐渐谢世,新的大师又未产生或未得到学术界的公认,这些学校招聘大师就更困难了,因此,许多大学必须面对的是学校没有大师或少有大师的现实。

(三)即使有大师也没法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一所大学如能聘请到几位大师,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学术带头人,从而形成这一大学的学术特色和品牌效应,原是一件好事。但是,中国的现实是,一个人成名后,他就会忙于各种数不清的科研活动和社会活动,还有科研创收任务和培养博士生、硕士生任务等:这样的人还常常会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天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不是校内开会活动,就是校外开会活动,除了自身的教学科研任务外,还要处理大大小小的各种琐事,以致忙得所带的博士生、硕士生都无法多加指导,更不用说一般的本科生了。所以,一间大学聘请到几位大师,对于这间学校更多的是有虚名的意义,并不能真正解决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问题,大师对于一个大学来说,只有名人效应,而难有很大的实绩。如数学家谷超豪年逾80,才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时,很难想象这些年老体弱的大师还有多少精力去指导学生。大师们也知道自己在传授知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在给学生面授知识后,往往会给学生开出一长串的参考书目,让学生到图书馆寻找图书资料,通过自学的方式来补充大师面授的不足,夯实专业基础,完成研究课题。

二、应对大学中匮乏大师的现实策略

(一)以图书馆这个无声的“大师”替代有声的“大师”

我们知道,解放前大学中的大师,所面对的大学学生很少,所以他们都是大学里授课的主要力量,和一般大学学生的接触较多,影响也较大,容易提升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学生中也容易出人才。但今天大学中的大师,应付自己指导的数量众多的硕士生、博士生己是疲于奔命,因此就根本没有精力去教授和指导队伍更加庞大的本科生。所以,不管是哪一个大师,在目前大学极度扩招的情况下,他们教授学生的时间相对于学生的学习时间来说都是很少的一部分,涉及的专业知识也很有限,特别是一些由其他专家提出的新颖观点和知识,这对于一些年事已高身体衰弱,或忙于课题和社会活动的大师来说更是无暇顾及,难以及时引入自己的教案中,传授给学生。

其实,无论是古今中外,学生在学习时,接受老师面授的机会都占真正学习时间的很少部分,其余时间主要靠自学a而旧中国,数千年来都很少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因此,学生靠自学成才已成传统。在今天,无论是处在那一个学习阶段的学生,特别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其学习生活中只有小部分时间是在接受老师的面授,大部分时间更多地是在图书馆中渡过,以图书馆这个无声的“大师”替代有声的“大师”,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学业和科研工作。在一个好的图书馆里,本校学术大师的学术专著收集齐全,并与其他同行的大师的学术研究著作放在一起,学生们可以互相参考来看,取长补

短,更好地了解大师的学术观点;通过图书馆里的新到图书报刊杂志,广泛涉猎搜索本专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在一个更广宽的范围加强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广受启发,形成自己的学术新发现和新观点。据说,有些高校教师在审阅学生的学术论文时,主要关心的不是学生在论文中提出了什么超越前人的新观点,而是注意他们有没有引用新的资料或是否注意到学术界的新颖东西。如果学生在论文中没有搜集和引用新的资料,那么,导师就会怀疑他们提出的新颖学术观点是否有扎实的基础。

在高校中进行学术研究的人都知道,包括自己导师在内的其他同行取得的科研成果,对自己继续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来说,都不过是一种学术启示,是自己前进的基础或者如牛顿所说的是“巨人的肩膀”,但要在这基础上形成自己独有的学术新观点和新成果,还得要靠自己艰苦努力的自学。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钻图书馆,图书馆里有各种新旧出版的报刊杂志图书资料,在保存以往资料的同时,及时报道介绍中外学术界的各种新观点和新成果,可以最大程度地补充导师面授及编撰的教材的不足,给予研究者更多的启示,容易培养出学术创新的智慧火花。所以,图书馆对大学师生学习成就的作用并不低于甚至超过大师面授教学的作用。只有导师的面授指导而没有好的图书馆丰富的藏书资料的支撑,学生能够学术创新从而成才是很难设想的;而有了好的图书馆的支撑,学生即使没有大师的面授指导却依靠自己的自学而取得学术成就的例子却是数不胜数。

(二)高校图书馆能为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提供极好条件

其实,在今天的高校中,学生们不能从大师面授中学习到的东西,却可以从图书馆中得到。对于大学学生而言,藏书丰富、信息齐全的图书馆就相当于一个个给他们传道授业的大师,大学学生到大学来学习,他们需要经历本科四年或五年的学习阶段,有些人如考上研究生,就还要加上攻读硕士学位或更长时间的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时间。这段时间不但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时期,也是大学生身体和思想成长和成熟的时期。学生们朝气蓬勃,求知欲强烈,在求学期间不但会学习专业知识,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兴趣和喜好而追求一些专业知识范围以外的知识,成长为一个知识全面发展的人。物理学大师钱学森在美国大学读航空系的研究生时说:“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于是到物理系、生物系、化学系去上课,“有趣的是,加州理工学院还鼓励那些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我们火箭小组的头头马林纳就是一边研究火箭,一边学习绘画,他后来还成为西方一位抽象派画家。我的老师冯・卡门听说我懂得绘画、音乐、摄影这些方面的学问,还被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他很高兴,说你有这些才华很重要,这方面你比我强,因为他小时候没有我那样良好的条件。我父亲钱均夫很懂得现代教育,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课。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我在E海交通大学念书时就读过了。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中国大学为何创新力不足?――钱学森生前谈话整理稿》。这些学习的需要就不是哪一个大师所能教授及指导的,而一个藏书丰富、门类齐全的图书馆却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时,一座这样的图书馆对一个学生的吸引力,更胜于一个学术大师。

此外,大学同时也是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舆论阵地,是党和国家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机构。大学学生也可以通过图书借阅有关励志的图书杂志,来陶冶自己的精神情操,达到党和国家对大学学生成长的要求。

(三)高校图书馆也是高校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场所

篇11

日韦

1999—200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习期间,参加俱乐部活动,师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昌增益教授。2001年曾获全国生物和环境科学竞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前身)一等奖和英特尔少年英才奖。2006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王思远

2000—2003年在北京四中学习期间参加俱乐部活动,师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黄力研究员进行科研实践活动。2002年曾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2007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进入美国普利斯顿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并以优异的成绩提前1年毕业。博士毕业论文获得了3个教授的高度评价。2011年起在美国哈佛大学生物系工作。

孟 奂

从小就非常喜欢天文,2000—2003 在北京市第80中学学习期间,师从北京天文馆朱进馆长参加科研实践活动,曾作为首位参加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竞赛的中国学生获得三等奖。他从2002年还是高中学生的时候就开始在国际流星组织的学术季刊发表专业论文。2006年从北京大学天文学系毕业后,于2008年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行星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杨 远

2003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时参加俱乐部活动,师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温刚研究员。2003年进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习,2007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

李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