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心理活动课总结

小学心理活动课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7 11:11:5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心理活动课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学心理活动课总结

篇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随着高考体制的改革,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能够考上大学或重点大学,学生们在学习、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升学就业等方面,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加之老师和父母的高期望,也会导致优质中学的学生比普通中学学生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优质高中的学生作为未来国家高级人才的后备军,心理素质亟需提高。

一、优质高中心理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了解了多所优质高中的心理活动课的开设情况后发现,虽然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开设了心理活动课,还有部分学校将心理活动课纳入学生必修课程计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得到重视,但具体的实施状况及效果都不甚乐观。

1.心理活动课自习化

很多学校虽然将心理活动课安排在了课表上,但因为升学等压力,从学校老师到学生,对心理活动课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一些老师的眼里,心理活动课可以随时拿来补课,被主课老师占用;在很多学生眼里,心理活动课属于“自习课”,学生忙着完成作业,无暇听课。

2.心理活动课活动化

为了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氛围,心理活动课教师想方设法通过组织多个活动、用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对活动与主题是否相符考虑不全,活动各环节之间关联不紧密,逻辑性不强,虽然学生的活动参与度提高,但过多的活动占用很多时间,学生情感体验不深,导致活动流于形式。

3.心理活动课随意化

随着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日益重视,学校开设了心理活动课,但至于课程的内容,很多学校都没有具体的要求,而对于心理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没有具体的考察,导致心理教师开设课程时过于随意,想到什么开设什么。学生课堂上表现自由松散、随意发言,甚至打闹,课堂纪律较差,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有些学校虽然开发了校本教材,但内容安排缺乏连续性和序列性,不能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4.心理活动课课堂化

不论是从心理教师的角度上,还是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对心理活动课的态度均是“重课上,轻课后”,急切希望通过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多,体验少,而在课后也不进行相关的练习和实践。这就导致学生虽然了解了知识和方法,但并不能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知识和技能脱节。

二、心理活动课效果不良的原因

1.学校缺乏正确认识

对于学校来说,升学率是衡量其办学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不管从学校的领导层面还是基层教师层面,人们普遍认为“没有升学率就没有发展”,而“学生心理的改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如高考科目的分数提高来得有效,开设心理活动课反而会占用学生的时间,影响教学质量。这种对心理健康教育不正确的认识,导致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受阻,尤其是心理活动课这种心育形式得不到保障。

2.教师缺乏专业技能

教师的心理专业技能欠缺,不能有效通过一些手段和方法了解学生需求,导致课程主题选择不符合学生当前需要,课程满意度低下。在设计活动课程时,因缺乏具体理论支撑,不能全面考虑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等因素,导致活动与学生的心理年龄、认知水平不符。对课堂规则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忽略课堂管理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学生的“随意”是课堂自由的表现,导致学生对心理活动课的认识有偏差,认为心理活动课是“自由课”“好玩的课”,就是在学习之余缓解压力、放松的课。

3.课后缺乏实践延伸

由于优质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教师不忍心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同时很多教师也意识不到实践练习对学生能力提升所起的重要作用。即使有些教师每节课后会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但因缺乏相应的检查反馈,学生感受不到教师对家庭作业的重视,对心理活动课的课后练习也自然会忽视。这就使得学生虽在课上有了体验、感悟,却不能将这些感悟和认识与现实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在学习生活中去运用和提升,导致教学收效甚微。

三、提高心理活动课实效的策略

1.提高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1)准确定位加强专业培训

目前在多数学校里,心理教师有两个角色,一是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帮助个别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二是心理活动课的教师,通过开展心理活动课,解决学生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作为心理活动课教师,心理活动课的水平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志和集中体现[1]。心理活动课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要加强心理活动课的实效,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即提高教师对心理活动课的认识以及教育教学能力。当下很多学校的教师热衷于“绘画治疗”“意象对话”“催眠”等技能的培训,但这些技能的培训主要是提高了教师的心理咨询能力,而不是开展心理活动课的能力。教师要准确定位,合理选取培训方向和内容,使培训内容更符合实际工作需要,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2)集体教研实现资源共享

心理活动课的开展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起步较晚,目前很多学校都在开发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对于心理活动课的主题、课程设置、评价等标准不一,教学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不利于心理活动课的科学持久发展。虽然也有一些省、市级的示范课可供学习,但基本上很多心理教师仍是“各自为政”“闭门造车”,学校间、市区间的交流分享并不多,不利于教师备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如果能够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不同学校间、区乃至市级的心理活动课的交流教研平台,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定期开展研讨,从专业的理论学习到课堂主题的选择,从活动选择安排到课堂的常规管理等都可以通过教研活动得到提升。而且这样的教研活动能让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效发挥各个教师的优势,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2.加强心理活动课的针对性

(1)采用互动体验式教学

心理活动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一些心理调整的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要在学生体验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互动,去感受、思考、总结、提升,促进课堂目标的达成。

根据心理活动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活动课可采用互动体验式教学,课程设置分为“创设情境-活动体验-分享感悟-实践拓展”四个环节。其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个体需要,产生动机;活动体验环节让学生参与活动,体验成长;通过分享感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实践拓展将课堂所学进行归纳,并将其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

(2)合理选题,精心准备

由于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特殊性,课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被专家称为“人的一生没有一个时期比青春期更令人操心的”。这一时期的学生情感、意志、个性发展还不成熟,内心充满各种矛盾和冲突,易受挫,走极端。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心理特点,当下的心理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当下关注的热点问题、困惑、需求,还可通过班主任和班级心理委员的反馈来选取相关的主题,最终经过实践研究,形成较为完善系统的课程。

心理活动课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最高质量的活动,这就要求活动安排要服务于主题,活动的深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各个活动环节之间有逻辑关系,能从知情意行等各方面层层递进,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要提升课堂的实效,还可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活动,以增强活动的有效性。

(3)创设安全的心理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课需要学生在体验、讨论、分享基础上达到感悟、提升的目的,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活动,是否愿意表露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能否发挥团体动力的作用,都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良好、安全的心理氛围应是开放、民主、平等的,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思考,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激发团体动力,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不断生成新的智慧,体验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技能,在课前与学生讨论并要求学生承诺“尊重、支持、参与、保密”的心理课堂原则,做好课前规范。从我做起,树立真诚开放的榜样,让学生开放自己,真诚表露。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并能准确共情,对于学生的分享不批评、不评判,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尽可能积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对课堂中出现的负面行为能够积极正面引导,使学生回归课堂活动。

3.注重课后延伸,及时反馈改进

(1)增加课后实践延伸

心理活动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有所获,获有所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心理素质。要达到这个目的仅仅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效果非常有限。课后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课后延伸,心理活动课更是如此。它让学生就课堂中所学的方法和技能,在课外有机会并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训练,感受自身的成长和变化,增强自我调整的能力,从而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每节课后针对主题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去练习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2)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很多教师上完心理活动课就算完成任务,至于学生到底感受怎样,收获如何等一无所知,致使心理活动课的效果无从谈起。学生的反馈是心理活动课是否有效的最有力的证明。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保证心理活动课的实效。就整体而言,教师可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感受、收获、活动的效果、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便增强课堂的针对性,提升课堂的实效性。针对课后实践作业,教师要及时了解任务完成情况,并通过下节课课前的表演、展示、感悟、体会等方式及时进行反馈检查,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课后延伸的重视,自发去实践练习,同时,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篇2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共享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长期积累起来的优秀的心理活动课资源,提高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水平,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在市教委德育处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市性的“中小学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征集与评选”活动。

一、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

本次活动历经了筹备、区县初评、专家复评、组织录课、对优秀课录像进行审阅、对活动进行总结等阶段,整个过程从2009年3月开始,到2009年年底结束,历时9个月时间。

本次活动征集的教案,反映了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确立起心理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理念,突现出心理活动课的特色,但还存在一定不足

从心理活动课教案本身看,广大心理教师基本可以做到:

(1)整体构思逻辑清楚,情景创设与学生生活及课程主题密切相关,能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感悟。

(2)能运用一定心理辅导技巧与方法,教学环节的安排具有层次性,重点难点把握得当,连接过渡自然、顺畅。

(3)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灵活恰当地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活动设计合理,能有效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4)课堂气氛宽松活跃,师生、生生心理相容、平等和谐。

(5)专注倾听,对学生发言不进行价值判断和干预,能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

存在的不足:

(1)部分教案活动设计与教学目标之间不吻合,活动衔接不够自然;出现“活动化”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完全变成了“活动”(游戏),对“活动”的导入、分享与总结尚有欠缺,活动与教育目标有距离,活动主次不清,表面上学生参与性强,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但深层次的感悟、体验不足,情感与认识的升华被忽略。

(2)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课堂上学生生成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现场的感受、情绪不能即时关注和引导;整个活动过程重预设、轻生成,没有做到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3)对课后延伸重视不够。心理素质的提高不可能在课堂上几十分钟内完成,学生只有把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获得的感受、体验、认识等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并不断强化这些感受和体验,久而久之,才能成为习惯,进而内化为素质。心理活动课如果仅仅重视课堂环节,而忽视课后延伸,就很难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效果。许多教师对这一点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2.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关注程度不一,不同内容主题的心理活动课之间存在水平上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但是从目前我市心理活动课的主题内容看,许多教师关注的仅是学生的沟通交往、情绪管理等少数教育内容,而对入学适应、生涯规划、意志力、危机应对等问题关注不够。尽管在下发征集通知时专门对教案的内容范围和数量比例作了严格的规定,但是,结果仍然是一些内容的教案不仅数量多,而且水平比较高;而另一些内容的教案数量少,水平相对比较差。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水平不平衡

在心理活动课教案的数量和质量上,区县之间、中小学之间存在不平衡。有的区县不仅参评的教案数量多,质量也高,如西城区、东城区、延庆县、大兴区等;有的区县获奖教案数量少,质量明显偏低。朝阳区、房山区等基础好的区县仍然保持其优势,部分郊区区县发展迅速。西城、东城、崇文(2010年归入东城区)、宣武(2010年归入西城区)等区,原来就有比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教研力量雄厚,一直在全市乃至全国保持着领先水平;部分郊区县如大兴、延庆、密云等,由于近年来认识到位,有专业教研员指导,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4.区县级相关部门教研员的专业指导是提高教师心理活动课水平的关键

区县级相关部门(德育室、教师研修学院、教科所等)对心理活动课比较重视,有专业教研员指导、经常开展心理课教研活动的区县,心理活动课教案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县。如西城区,有专业的心理教研员,长期以来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全区中小学心理教师中进行专题教研,稳步扎实地提高教师的水平;大兴区、延庆县也在专业教研员的指导下开展定期教研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调查还发现,北京市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校达到了73.2%,在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校中77.3%将活动课列入了课表。2006年徐志芳等人的调查结果为,北京市41.7%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23.28%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与之相比,北京市2009年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比例明显提高。

但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西城区在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比例和是否列入课表两项都居于前列,大兴区虽然在将心理活动课列入课表一项的比例略低,但在是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项高居榜首。延庆、通州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不足一半,门头沟与昌平不足60%。这与我们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基本一致。西城是北京市最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和丰厚积淀。2009年,大兴区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比例都名列前茅。总之,通过此次征集和评选,我们对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现状和水平、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引导提供了依据。

二、提高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质量和水平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水平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志和集中体现。但是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教育者对心理活动课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看成是心理咨询。有相当一部分校长认为,学校有心理咨询室就等于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对针对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心理活动课不够重视;相当一部分教师热衷于学习各种心理治疗技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因此,还要向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宣传教育部、北京市以及兄弟省市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提高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质量和水平。

2.心理教师的培训应体现专业化

我市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心理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提高心理教师专业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对心理教师角色定位不准,导致培训内容与心理教师的专业需要不吻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误导作用。例如许多区级培训邀请精神病医院的医生讲授神经症、精神病治疗的理论和技术,请某些咨询或治疗专家讲授诸如“箱庭治疗”“催眠治疗”“音乐治疗”等技术,使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掌握了这些心理咨询技术就实现了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所以许多教师不惜自费花巨资去考“咨询师资格证书”。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许多心理教师热心承担心理医生的工作而淡化了自己的教师角色,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事实上,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心理教师是教师而不是医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校心理咨询员的工作目标、任务等是有差别的,在培训内容、管理要求等方面不能混为一谈,应该走专业化的道路。

因此,在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方面应该有清晰的定位,使培训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应分为两个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系列和学校心理咨询员系列,两个系列在培训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管理要求等方面应有明显区别。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论研究,构建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系

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在很多重大的理论问题上,各级领导、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人员、一线教师之间并没有达成共识,致使北京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近30年的发展中仍然没有比较完备的课程标准,各学校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上各有侧重,制订的目标各不相同,所选择的内容、采取的方式、方法五花八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教育科学,它既需要有广泛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必须遵循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同时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又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具有相同的属性,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如果对这一点的认识不充分,忽视理论研究和指导,就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甚至还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向歧途。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2001年北京市就有61.8%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至今使用的教材各种各样,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区县或学校用的竟然是刚从别的学科转过来,只上过一两节心理活动课的教师编的所谓的“校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各学校所使用的教材有二十多种。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有的是必修课,有的则是选修课,课时安排也从一学期几节到三十多节不等。这种表面看来“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现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长久、科学发展非常不利,它会导致各个学校自行其是、重复摸索,长久在低水平的状态下徘徊;它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制订,也不利于校际的交流和协作,更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的开展。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与中介,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有本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式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有自己的教育大纲,有通过审定达标的教材,有相对稳定的课时保证,有一定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有教研室,等等,这样才能保证其教育效果,而现状与之相距甚远。只有加强理论研究,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标准,才能保证我市心理活动课的质量和水平。

4.开展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活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征集评选活动,我们发现我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能够拿出全国一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示范课,不少教师经常被兄弟省市邀请。但是,我们自己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质的教师资源。区县间的交流分享不够,致使区县之间的不平衡状态没有明显改善。调查发现,目前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科研活动的比例偏低(参加过区县级及以上活动的占38.5%),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县、类型与地域之间的差异。针对此,我们应该建立市级和区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机构,初步构建基本的市、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常规工作制度与合作模式,形成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交流平台,有计划地、定期地进行研讨,提高心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2]胡永萍主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8.

[3]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1.

[4]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5]刘宣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J]. 教育研究.2002(5).

[6]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7.

[7]〔美〕多尔著. 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篇3

这些状况的出现,反映出中小学心理活动课的学科性、专业性不突出等问题,导致本就是边缘性学科的心理活动课更加不受重视,让师生觉得心理活动课谁都可以上。针对以上问题和现象,结合两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对如何把心理活动课上出“心理味”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

一、深入了解学生需求,确定课堂教学主题

心理活动课作为非考试科目,在学校里的地位似乎一直处于边缘地带,有一位教师曾抱怨:“心理活动课课时本来就不多,还总是被其他科任教师要课……被要课也算了,上心理活动课时学生的表现也不好,要不就是写作业,要不就是吵吵闹闹不好好听课。”另外一位心理教师则回应说:“我也曾被要课,但被学生知道后,纷纷表示抗议,甚至罢课,还到班主任那里去投诉,以后再也没有教师敢要我的心理活动课。”两种不同的现象值得我们思考,被要课的原因是科任教师觉得心理活动课不重要;上课写作业、吵吵闹闹是学生觉得心理活动课没意思,老师讲的东西没用。

如何让学生爱上心理活动课?心理活动课的主题应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其他教师才会理解。现在市面上已经有许多根据学生年龄发展需求而编写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辅材料,但这些材料只是切合学生的年级及心理特点,而不一定能满足各地区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当课程设计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时,学生不感兴趣,那么心理活动课就成为一节放松课。上课的教师也会没有成就感,越来越懈怠,这样的心理活动课难免会走上形式化的道路,渐渐没了生存之地。如何能了解我们眼前这些学生的真正需求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课前调查。编制课程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想要在心理活动课上学到哪些方面的知识、解决哪些困惑。设置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了解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并且将需求具体化、精确化。所以调查问卷中除了封闭式题目外还应该有开放式题目。

什么样的调查结果才算是达到了具体化和精确化呢?如人际交往,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对于学生来说,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哪些呢?有一位教师的调查结果值得参考:

学生的交往困惑主要有(不分先后):

1.发生一些小矛盾后,控制不好自己的言行,愈演愈烈,导致吵架或打架,事后又不知如何和解。

2.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好友,结果好友却未能守密,告诉了别人,自己感觉被背叛了。

3.想与别人交流,却找不到共同话题,不知道说什么好,很尴尬。

4.自己的两个好朋友有矛盾,或是要求自己远离对方,自己很为难,不知如何处理。

5.被传绯闻。

6.经常被人捉弄,没有找到改善的办法。

7.一起活动时,意见不合,不会处理,导致不欢而散。

在这样的调查结果中,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展开作为一个课程主题,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第二,咨询内容。学生在哪些方面的困惑最多、最需要老师的帮助,可以在咨询中略见一二。所以,每个学期末的咨询总结应该成为下学期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依据。

第三,课后聊天。课堂上一些学生的行为通常是经过“包装”的(包括学生的回答),所以教师应在课后或课间多留在教室与学生交流,这样可以了解到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的观察和倾听,用真诚的态度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

二、教师要重视自身的成长,自利才能利他

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个人经历、感受能力和对自我的深入分析非常重要,这些会影响着咨询师的伦理观和咨询方式。对自我的剖析越深入,就会变得越“通透”,在咨询和教育过程中,“自我”介入得就会越少。这也是在精神分析师培训中要求个人督导达到150个小时,并非常重视自我分析的过程的原因。

一位小学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确日常生活中消极标签对自己的影响,特意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体验“消极标签”的活动。在这个体验活动中,部分学生十分投入,不禁落泪。教师很敏锐地感受到学生情绪的变化,在活动结束并作分享后,不断重复指导语引导学生走出活动中的情绪:“同学们,刚才只是一个活动,现在活动已经结束了,已经结束。”并临时加入一个环节,让学生们对刚才被贴消极标签的同学表示肯定和支持。

一位职校班主任在人际交往主题班会中设计了一个成对进行的活动,上课当日,一位学生请假,班级的人数变成单数。这位教师就临时决定加入一个落单者的角色,让学生体验在人际交往中被落单时的感受。然后再让一个成对小组接纳落单者,组成三人小组。

这两位教师在谈到为什么能设计出优秀的体验式活动而且还能临时调整课程设计时,答案都是:“这个活动我自己参与过、体验过,所以能体验到在活动当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绪(变化)。”

只有自己经历过,才最能与他人感同身受。若是没有亲自经历过,也应该是在现场融入过,而不仅仅只是听说过或是想当然。所以,这就要求心理教师重视自身的成长。当我们能够超越自卑,才能感受到学生在超越的路途中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当我们能够突破自己,才能感受到学生在自我突破后有多么喜悦。

三、增加对学生和课堂的开放性,保证课堂生命力

在心理活动课上,有时候教师的态度远远比课程设计本身更能体现课堂魅力。

在创造性思维的课程中,我通常会借用许多类似于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度,同时也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例如有一道要求续编结尾的题目是这样的:

“一个人去看牙医,当他看到医生拿来的工具时,被吓坏了。医生为了使他安静下来,给他喝了一点酒,病人感觉好多了,随之又要了一杯酒喝了下去。这时医生问他:‘这次有勇气了吧?’病人在这个时候大声说:……”

这道题已有的答案是“看谁还敢拔我的牙!”答案本身既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出奇制胜,非常有创意。

在课堂上展示出题目,经过几分钟的小组讨论后,学生们开始兴致勃勃地分享答案。如何对待学生们的答案呢?刚入职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如果学生们没有分析出“标准答案”,我会鼓励地说“很有想法”“很有意思的答案”,但仍不放弃,很有耐心地引导他们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答案,如果他们实在没想到,我就会故作很有趣地告诉他们“标准答案”,然后在学生“哦!哈哈……”的惊讶加佩服的神情中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正好有学生看过题目,一下就说出了“标准答案”,那么我就会很高兴地夸奖他,然后直接跳到下一环节。

看似我很包容,课堂氛围也很和谐。但这样的课堂缺乏了开放性,因为在教师心里一直在追求“标准答案”。当教师在等待着某一个答案时,学生的其他想法是不那么受教师关注的。所以,一节课下来,除了“标准答案”,学生们的回答我已经没有了印象。

今年再上这节课,当有学生说出那个“标准答案”时,我的回应是:“这确实是个很有创意的答案,还有吗?”于是,我收获了更多的答案:

“再来一瓶!我中奖了!”“糟糕,赶紧帮我转到肠胃科去,那颗牙被我吞进肚子里了!”“好酒,服务员,再来一杯!”“不用你动手了,我自己来!他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牙掉了……”虽然教案中有预先设计,但在课上学生的即时反应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

篇4

我校参加了贵阳市教科所承担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贵阳实验区子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的研究。作为实验校,学校以课题为载体,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研究为重点,开始了为期四年的探索与实践。

一、得其法

对于多数实验教师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非常陌生的。理论缺乏是课题研究起步阶段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做到有始有终,理论学习是起步的关键。为此,学校邀请专家进校园引领课题研究。如邀请了贵阳实验区课题负责人雷颖善老师对我校实验教师进行开题培训;选派数十名骨干教师听取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专家申继亮教授的“心理教育与教师素质”专题讲座;利用暑假组织实验教师在教科所听取中央教科所心理学博士张彩云的“如何评价一节心理活动课”“心理活动课的特点、操作、评价”等讲座。暑假,我校又组织部,分实验教师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培训,听取了华东师大特聘资深心理咨询师陈默教授及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范亦铮老师的主题报告“走过春夏秋冬――教师职业生涯心理”,培训结束后老师们还与专家进行了深度交流。

在一线专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交流、沟通中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在互动、专题讨论和参观考察中,实验教师初步了解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与学校班团队会的区别,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活动环节有了初步的认知,树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方式――强调“活动”,重视“体验”效果的新理念。不少实验教师在培训活动结束后,当即表示很想回学校一试身手,上一节这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我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和课题研究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有效探索活动课模式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力学笃行

实验教师集体学习吴增强老师的《初中生心理辅导指南》,拟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价要点的二级评价体系,并由学校的两名专业二级心理咨询师冯建波、张家静老师率先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研讨课。教师通过观课一议课后,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了全新的感悟,实验教师开始上“翻版课”“教研课”“展示课”。

学校将全体实验教师分组,分为四人或五人一组,首先上“一课多上多研”翻版课。第一轮结束后问题很多,尤其是教师容易把心理活动课上成德育活动课、心理健康课,不清楚德育课、心理健康课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区别;还有教师生搬硬套别人的课,设定的主题不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等等。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又组织实验教师研讨,反思自己上的课,讨论下一步如何改进,由此开展了第二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践。

由于时间冲突,我们根据教学地点把实验教师分成中北和瑞北两个校区,按校区分小组上课,互相听课、评课。改进后的活动课要求主题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困难或困惑,教师采用问卷调查、活动观察等方法发现学生的需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分析、选择适合学生的活动主题,从而找到最适合本年级、本班实际的活动目标和贴近学生生活、立意新、有吸引力的活动主题。第二轮“一课一人上,多人研”研究课由此拉开序幕。通过“学习一研究一实践一反思一总结”螺旋上升的循环研究过程,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方案得到逐步修改和完善。教师们通过集体探讨得出了如下一些心得体会: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否成功,活动方案的设计是关键,在方案设计和活动实施中要倡导体验式学习,倡导活动化、生活化,倡导学生学习与分享。第二轮实践结束后,教师感言收获颇丰,提高很大。我们的教师做到了力学笃行,这些研究实践对他们的蜕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三省吾身

参加实验区的抽签,接受“评好课”检查。“评好课”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学校课题研究情况,反思学校的研究过程。活动以现场抽签的方式进行,目的在于促进所有实验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研究中不做旁观者、教练员,积极做探索者、研究者,整体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尽管以点带面的抽查不能代表学校课题研究的全貌,但我们对专家的意见仍然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针对部分教师出现的问题,学校通过教师座谈,广泛征求意见,重新修订了管理方案,加强了对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的组织实施、学生参与程度、积极性、效果等方面的学术指导和督促检查,促使教师在“一课多上多研”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多次反省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是我们破茧而出必不可少的一步。

四、完美蜕变

篇5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各级中小学的课堂中,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有效载体。江苏心理健康教育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江苏省教育厅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向全省中小学推荐使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小学、初中、高中须每两周开设不少于1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一硬性规定不仅让心理活动课有课可上,有本可鉴,有料可研,更是把一线心理教师的精力聚焦到了对心理课堂实效性的探究上。

但从目前大家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好课或有效课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对一节课的评价还仅仅局限于课堂本身,没有考虑到课堂效果的延伸,课堂结束环节也很少有进一步促进学生探索实践的问题或拓展方案,也很少考虑到学生对课堂评价的意义。那么,究竟怎样的一节心理活动课才更有实效性?我认为一节有效的心理活动课不仅要“色香”俱全,更要“入味”――内悟于心,外践与行,令人“回味”无穷。

1.“色”――精选课堂形式,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色”,我认为是活动形式、活动主题吸引学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感知上面的),根据注意的特点,新奇的、有趣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心理活动课的形式应该多样,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

一节有效的心理课,在教师刚刚进入的时候就应该与学生建立起一种联结,一种好奇的联结,一种充满兴趣的联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瑞士教育家皮亚杰也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需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那么,如何在课堂开始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投入呢?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精选课堂形式,形成一种安全与放松的心理场。

最近,我观摩了主题为“时间管理”的两节同课异构课,在这两节课的设计中,就导入课题这一最初的联结,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当然效果的差别就更大了。

在第一节课中,老师的导入是播放电影《小时代》的插曲《时间煮雨》,引入“时间的流失”这一话题。这首歌曲学生可能也听过,但对于歌词的深意、歌词的创作背景都不太了解,只凭听几句歌就能对活动课的主题有很强烈的兴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另一位老师呈现的形式是观看视频《奔跑吧,兄弟》中王祖蓝的那一段“星斗转移”。首先,看视频是需要多种感官协同作用的,要比只听感受得要深;其次,初一的学生对于红遍大江南北的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很感兴趣;再次,学生对于明星是很崇拜,很想模仿的,视频中的明星想要“星斗转移”,偷天换日,能有神奇的魔力掌控时间,学生自然也想有此本领,接下来顺理成章导入课题――“做时间的主人”,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的心是被紧紧吸引的,再加上教师的人格魅力,整个课堂的感觉是教师和学生是浑然一体的,非常美妙。

还有一个“感受时间”环节,两位教师呈现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有一位教师是让全体学生站起身,通过在心中默默数60个数字然后坐下来的方式感受1分钟,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每个人对时间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另一位教师是通过让学生扮演时钟来让学生感受时间及时间的流失。

我觉得第二种方式更能吸引学生,也更为有效。原因在于:首先,把无形的时间转变成了有形的身体变动,让大家印象更为深刻;其次,动静结合,两个人一组的配合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感受自然也会更深刻些。另外这位让学生扮时钟的老师上课方式很特别,她用玩游戏闯关的方式,关关紧扣学生的心思,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在每个环节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都很高,可以说是全情投入,因此课堂效果非同一般。

2.“香”――甄选课堂内容,促生深入,形神合一。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香”,我认为一方面是课堂内容本身呈现出的“香”,另一方面就是师生互动、课堂情景中自然产生的“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内容的选择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合主题和目标,还要与形式结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人感觉整节课“形神合一”“内外兼备”。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主题为“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的心理活动课,这节课的活动对象是初一的学生,活动目标是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来设置的,本节课的最大一个特点是内容丰富但杂乱,可能上这节课的教师,感觉每个活动内容都很好,但把这些很好的内容完全堆砌在一起,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本节课中总共设计了十多个活动内容,而且内容与内容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很被动,不知这样的一节课,会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呢?因此,心理课的内容设置不能面面俱到,正如我区心理教研员朱老师所说的一句话:“面面俱到,其实就是面面不到。”抓住一个主题、一个核心,有层次、有重点地达到目标就是好课。所以一定不要在一节课里设置太多的内容,应该精而少,这样才容易使学生深入感悟、思考,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味”――烹出心理味,内外兼备,延伸拓展,回味无穷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应该具备“心理味”。在宋玉莲老师的《心理活动课如何烹出“心理味”》这篇文章中也有谈及,在目标设置、情景创设、课堂氛围等方面要烹出心理味,除此之外,我觉得一节好的或是有效的心理课中的心理味还应该有下面几种味道的融合。

二、“入味”的心理课

1.要具备“心理科学味”。

心理活动课不同于其他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遵循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潘月俊老师也曾说过,评价一节课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点心理知识,一点方法、技巧,一点体验感受”。而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有部分老师却忽略了这一点,他们提出,心理活动课的专业门槛不能太高,但心理学既然是一种研究人的心理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必定要有心理学应有的科学性。

最近,我听了一节主题为“每种性格都能成功”的心理辅导生涯规划课,授课教师引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时对“本性”的解释依然是指性格,而实际上此句中“本性”指的并非是性格而是气质,气质和性格并非同一个概念,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似乎对此有些含混不清。

心理课虽然不注重心理学知识的讲授,但对于基本的概念,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给出一个标准的解释。还有一节课,主题是“让创造绽放精彩”。该节课从内容安排上来看,几乎很少提到“创新”或“创造”这样的词,课堂上让学生体验的活动如“模仿举重”“模仿拔河比赛”“数字表达”等却更接近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这会给学生造成误导,究竟什么是创造性,什么是想象,这节课的主题究竟应该什么更合适有待于进一步商榷。

2.遵循心理规律,尊重学生的感受,具备“学生味”。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要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要做到这些,一定要从学生的视角,从学生的需求和实际生活中来选择活动内容、设计活动形式,提出学生面临的真实问题,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让活动课发挥实效性。另外,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主人,如果缺少学生真实感受的评价,心理课效果评价就是缺失的、不完整的。因此,对于心理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也应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课下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受与收获,去关注这节课在现实生活中究竟会给学生带来多少帮助,以了解这节课真正的意义。这样不仅可以让授课教师做到理论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也可以为评课带来更为客观和全面的思路。生本教育理念指出“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节有效的心理课一定要具备学生味。

3.开放而自由的心里话分享,表达“真心味”。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分享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的分享,我们能进一步了解学生;通过分享,我们可以察觉学生内心的想法;通过分享,我们可以观察学生是否真正投入,安全、放松的“心理场”是否已经建立。

心理课中的“分享”我们要的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期待而故作“聪明”的回答;心理课中的分享要的是学生此时此刻自然产生的心理感受,而不是经过反复揣摩后自认为应该有的感受。心理课是要走心的,在分享的时候我们要的是真心话。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对于学生的任何分享,我们都应该加以包容。

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例如,在一节课中,学生在学习了“时间管理四分法”后,对自己下午的时间按照四分法来加以整理,之后在分享中说:刷QQ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老师觉得这样的分法是不对的,认为刷QQ是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很明显,教师在此环节没能完全尊重学生的想法,试图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其实每个人对事情的重要性认识是不一样的,此刻老师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对此谈谈看法,但不要给予好坏或对错的评价,以免破坏安全、放松、自由的心理场,导致学生不敢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丧失难能可贵的“真心味”。

4.师生之间要相互激荡,呈现“三重味”。

最近,看到蓝园英老师的《听课者的三重境界》这篇文章,颇有感触,我觉得在一节有效的心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都应该达到这样的三重境界:

心中有人,也就是学生和老师心中都应该有彼此,抱着一种空杯心态、好奇心态彼此接纳、彼此信任、彼此回馈与融合;

心中有己,教师对这节课有自己的设计和想法,不搬抄复制,课堂上能敏锐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受,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及课堂进程,不局限于教案,以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来感染学生,学生有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不盲从、不顺应,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体验与感受;

心中有道,教师要站得高,看得远,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辅导技巧,学生要能及时有效地提取自己的知识、情感储备,与当前的课堂有联接,有深入的感悟。当师生都达到这样三重境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激荡与促进就已悄然入心。

5.触动学生的心灵,促进课堂生成,展露“生态味”。

新课改要求课堂不应该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应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建构。

生态课堂是一个课堂所呈现的突然状态,具有客观实在性,强调课堂原本应有的样子,任何一个课堂都有其独特的生态性。生态课堂是理想化的课堂,是具有自主性、共生性、和谐性、生命性、生成性、开放性、高效性的课堂,是课堂的“应然状态”,具有主观人为性,强调课堂“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因此,在心理课堂中,一定要关注原生态的课堂生成,让学生感受与体验最真实的情景,抓住契机进行分析、引导,以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6.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展现“延伸味”“拓展味”,即要让人回味无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功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一节有效的心理课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本身的生成,还要能使学生把课堂中体验到的感悟有效延伸或迁移到课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就对心理健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心理活动课的现状是一节课上完了就嘎然而止,好似一切就真的结束了,那这节课如何与接下来的生活或学习有一个很好的连结呢?其实一节课上完了之后才是一个新的起点和开始,我们要注重学生课后的延伸和拓展,要想办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索的学习方法、感受的内心体验、总结的人生经验等,能延伸到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去,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践行,否则这节课将仅存在课堂上的一点触动或温暖,并无多少实际意义。这就是说,一节课上完后要留白,要留给学生思考的问题、回味的内容、情景和念想,要让他对本节课回味无穷,以便有力地触动他改变的动力和践行的意念。

究竟课后延伸问题、内容或情景如何设置才能促使学生把课堂上的收获有效迁移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其次,必须要与学生现实中的生活和学习之间有个联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吸引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最终促进学生深思、探究、践行。这样才能使得课内所学、所感、所思有效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这才能实现心理课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完善其人格的根本目的。

篇6

要想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首先要界定好每一节活动课的目标。目标的设定不仅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更要考虑到不同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产生的不同的内心情感。例如“学会合作”这个主题,在低年级目标应该设定为树立合作意识,中年级就应侧重学习尝试如何合作,而在高年级就应让学生初步学会合作,善于与别人合作。设定目标切忌笼统、含糊、不具体或者一节课多个目标,这样在实施操作上影响活动课的效果。

二、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

心理活动课的内容只有真正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出发,想学生之所想,供学生之所需,才能体现心理活动课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发挥心理活动课的作用。

一般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把学生生活中典型意义的情境再现于课堂,让学生去体验与感悟;二是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把学生身上已经出现的心理困惑或可能要出现的心理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去讨论、去自我探索,充分挖掘学生自助的力量;三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学业水平和健康意识。

如何做到对学生的了解,我觉得可以有这么几种方式。首先,深入学生中,利用聊天、写作等多种方式与学生联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以及正面临的问题。其次,经常与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联系,了解学生的动态和反应。再次,在上课前还可做一些调查,了解学生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或最希望老师帮助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三、活动形式要多样,要有针对性地选择

心理活动课的形式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活动形式:

1.游戏活动。选择适当的游戏能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但不要为玩游戏而游戏。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心理现象和揭示心理规律的,是要学生在游戏中自己发现和体会这些规律,因此,游戏结束后,学生的分享是很关键的环节,最后教师要注意总结。

例如,在教《合作和竞争》一课时,为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竞争中合作的重要性,我们设计了一个“诺亚方舟”的游戏。假设洪灾来临,但只有一条诺亚方舟(用一张报纸作为诺亚方舟),为了救起更多的生命,小舟要能够载上最多的人逃离危险。游戏中,学生团结合作、出谋划策,气氛非常活跃。游戏结束后,分享获胜的经验时,一位同学自豪地说:“团结是我们获胜的至宝”。

2.角色扮演。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一是较为新鲜,学生乐于参与,可以满足内心的表演欲望和创造欲望;二是比较轻松自由,可以获得生活中所不曾有的体验,积累生活的经验,加深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三是可以增加成员间的交流和互动,分享经验和感受。

例如,在教《人际碰碰车》一课时,我们让学生表演小品《篮球风波》(小品讲述一个同学因为不小心把篮球砸到另一个同学的身上,但两人并没从对方角度出发,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来争论事情,最终导致双方更大的误会和纠纷)。通过表演,学生们体会到,考虑问题如果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容易引起冲突和矛盾,学生在讨论中,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纷纷提出如何解决这类现象的方法。

3.讨论。操作中,我们常常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讨论情境中现象或问题的原因,以及提供相关建议和解决方法。讨论的问题由于往往是学生所经常遇到的,所以,学生讨论的热情高涨,而且在讨论中不给予批评,使学生在安全的氛围中都能畅所欲言。

例如,在教《沟通无极限》一课时,我们先让两组同学按指导语画同样两幅图(每组三位同学组成,一位描述,两位画图),规定第一组画图同学不能向描述者询问,第二组画图同学可以向描述者询问,结果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第一组与原图差别很大,而第二组与原图却有着惊人的相似。面对完全两种不同的结果,大家感到很是惊讶,于是展开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知道了双向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4.行为训练。行为训练具有目的可视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尤其良好的团体氛围往往使学习者能更好地掌握或消除不良行为。

例如,在教《放下你的包袱》一课时,为缓解考生考前的紧张情绪,掌握一定的放松技巧,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肌肉放松训练”。训练中,大家毫无拘束感,轻松自由,通过不断地练习强化,每位学生都掌握了放松的基本技巧。

除此之外,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还有许多活动形式,如音乐调适、价值澄清、理性情绪法等。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选择活动形式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它的适应性,包括对内容的适应性和对学生的适应性。

四、教师要把握好角色,积极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上课成功的保证,对于心理课来说尤其如此。在课堂中,要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自由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些教师由于权威思想作祟,常常发出指令性语言,如“听我指挥”“没我的话,不准动”,这就使学生的主动性被遏制了。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尊重学生、设计活动、创设情境;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参与、真心体验、深化感悟。教师除要把握好角色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篇7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0-117-01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发展,而其重要载体――心理健康活动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几年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尝试让我受到诸多启发,也激发了教育智慧,引发了我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思考。学生喜欢心理健康课,更喜欢这种活动课的模式,要想让学生在每周期盼的心理健康活动课上多多受益,发挥其实效性,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心理健康教师深入研究和思考的。

一、心动――抓住学生心理,引发学习兴趣

要想学生喜欢上心理健康活动课,就要抓住他们的心理,引发他们对这门课的兴趣,让他们心有所动。

1. 选择合适主题。心理健康活动课强调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主题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需求在不同的地域不同学校表现往往是不一样的。因此,对内容的精心选择,不能照着参考教材或网络案例生搬硬套,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动态、学习生活情况,找到他们最渴望得到解决的具有代表性、共性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前细心观察和全面调查,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选择合适的主题内容。

2. 采用有趣形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主题和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而心理活动课的形式应该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目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设计应不拘一格,丰富多样,尽可能的调动全班同学的兴趣。比如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我在第一堂课《开启心灵的第一课》里以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导入,以有趣的热身活动开始,引起了学生对心理世界的好奇,进而讲述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提高心理素质的好处――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调节情绪;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与人交往等等,同时说明这些也是心理健康活动课以后要涉及的内容,最后在讨论中制定了课堂规则。总之,丰富多彩且能引发思考的活动形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使主题深化,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二、感动――充分交流分享,触动心灵感悟

要想学生在课上有所收获,就要在其心有所动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触动他的心灵,让他有所感,有所悟。

1. 良好的交流。通过点、线、面的交流可以使学生的智慧在集体中得到共享。心理课堂中的“点”是指每个学生都要在课堂中进行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看法,这种分享有时在全班进行,有时在小组内进行。心理课堂中的“线”,即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参与活动之后,通过分组讨论交流,互相分享交流内心体验,以便获得更多的心灵碰撞机会,从彼此的经验中获得成长。当学生有疑问时,老师可与学生对话,共同探讨,启发学生思考。心理课堂中的“面”,即把握全班同学的整体情况。如在小组讨论之后,小组派代表以板书、口头表达、表演等多种形式向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家讨论、交流的结果,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 适当的反馈。心理老师的适当反馈对于分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用理解、尊重、肯定的语气,如“谢谢你愿意跟大家分享”、“谢谢你的真诚”、“你的理解很独特”等词句;同时还要求同学们在倾诉或活动中,应尽量带着肯定、欣赏、高兴的神情,并在充分表现出来。学生一旦感受到自己被老师或同学们关注和认可时,他们才会抛开顾虑畅所欲言,敞开自己的心扉,情感的体验也更强烈。

三、行动――落入实际行动,深化课堂效果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目的并不仅仅满足活动课上学生的心理要求,也不强求学生能够当堂领悟。它应该贯穿学生成长的始终,毕竟体验领悟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学生的不断互动与启迪,不断体验与实践,不断反思与领悟。

1. 立即行动。一堂好的心理活动课,在学生有了一些收获之后,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心理践行能力。 通过真实的学习任务践行,如学习了合作的技巧之后,给学生小组分配任务,让学生马上进行尝试,学以致用;还可以通过模拟问题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比如在学习了沟通技巧后,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应用沟通技巧处理生活当中与同学、家长、老师之间的矛盾。

2. 拓宽外延。心理教育活动课一般都是两周一节,一节课结束后,除了学生课堂上参与活动时的体验和感受外,随着时间的流逝,该节课对他们潜意识的刺激会逐渐受到削弱,因此需要拓宽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外延,让学生所感悟到的知识内涵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从而指导具体实际行为,可以安排相应的课后实践训练项目并注重其可操作性和可监督性。在实践时间、地点、行为及其量等方面都作具体要求,这样学生就容易实现。比如,在《高中生时间管理辅导》一课中,我在最后设计了一份具体的时间管理表格,让学生可以每天都记录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情况,很多同学后来向我反映,表格非常实用,使他们每天的学习有了清楚地计划,节省了很多时间。

可以说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让心理教育活动课真正“活”起来,发挥其课题实效性,达到心理教育的最佳效果,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总结。

[ 参 考 文 献 ]

[1] 贾晓波,陈世平. 学校心理辅导使用教程[M].天津:天津出版

社,2001.

[2] 刘维良,齐建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 北京:华文出版社,

篇8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虽然具有学科教学的特点,但更多的是具有非学科教学的心理活动辅导的特性。

    (一)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它具有知识性的特性,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来进行,传授给学生必须掌握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它又不同于一般学科课程,它不宜以系统讲授心理学概念、理论、术语为主,不宜进行简单生硬的说教,而是以生活经验式的讲解,采取生动形象的形式,调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以三年级的一堂心理活动课《寻找快乐》为例,“快乐”似乎每个学生都懂,但怎样才算真正的“快乐”呢?这又是一个很抽象的问题。可通过讲故事,观察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收获之后的快乐情感以及组织学生模仿表演等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快乐的感受,从而真正体会到快乐总是与勤奋和努力相伴随的道理,同时还可迁移到对“烦恼”这个消极情绪的理解,整节课根本不需要讲解什么是“快乐”,怎样去寻找。

    (二)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活动是将心理知识转化为心理品质的中介环节。因此,活动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突出特征,而心理活动辅导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突出特征,它需求老师根据心理知识,创设特定情境,组织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教学《做学习的小勇士》一课,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和克服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有的老师设计了“遇到困难怎么办?”的几个情景让学生去体验;有的老师设计了“跌倒了,爬起来!”向学生展示了许多名人、伟人战胜挫折,取得成就的事例,都深深地震撼和鞭策了学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是相互渗透、交叉的,学科课程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用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心理辅导活动的内容,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以学科形式教给学生。此外,在一堂课中,心理知识的讲解与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机并行与融合。如上面的“寻找快乐”的教学与辅导,可看作是综合课程的体现。这样,使综合课程以知识教学为基础,以心理活动辅导为主线,从而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和实效性。

    二.             课中:展开充分互动。

    (一)  创设生活化的心理情境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环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已达到实际地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学习和活动的主体地位,或为活动的主人。从活动设计到活动的安排、组织都可让学生参与,尊重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内心世界,使学生“安全”地敞开心扉,“自由”地参与活动,彻底进入良好的心理状态,尽情释放自我,已达到陶冶身心的目的。如以小学三年级《认识我自己》一课为例,有的老师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做“印指纹”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纸上印下自己的指纹并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一样,而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第二步设计了“我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让学生列出最能形容自己的十个句子,并请十位同学谈谈对自己的看法,然后自我小结,使学生不但看到自己的弱点,还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并真正感到自己在进步,比较全而地认识自我。第三步则设计一个小品《小老鼠辉格》有几名同学来扮演小老鼠辉格、山神、猫、狗、狼、大象。小辉格觉得自己形象佳,本领又小,于是求山神将它先后变成了另外几种动物,但最后还是变回了自己。从而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是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的,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扬自己的优点,同时要正视缺点,并努力克服缺点,进而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评价。

    (二)      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探讨正确的人生答案

    对于内容的选择,问题的提出,应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而通过组织讨论等多种方式,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又如三年级《感受爱心》一课中,设计了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妈妈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帮助学生感受到身边人对自己的爱,从而学会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关爱他人。

    (三)  引导学生深刻反思

    我校先用的广东教育出版社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中每节课后都有一个“心灵导航”的环节,我觉得这个设计非常好,它对每个活动主题给予了深入的引导,达到了升华的作用,但它只是一些指导性建议,老师不能将它作为全文的总结束看待,如三年级《伸手可及的目标》一课中,中心内容是“究竟怎样制定学习和生活目标呢?”心灵导航只列出三方面的建议,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定出更具体的目标,使他们真正地有感触有收获。

    三. 课后:实施综合实践

    当师生带着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的深刻认识,在课堂中展开充分的互动,完成活动内容后,还应进行课后的综合实践,可以全班共同确定主题,也可以根据各自体验自己选题,自己完成。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迁移式的思考

    如学完《寻找快乐》一课后,学生感受到了快乐的源泉,但也应该让学生知道快乐和烦恼常常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总想着不顺心的事情,将导致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利于学习和生活。此外,生活中快乐的来源有很多,有些是积极的,如:劳动后的快乐、帮助别人时的快乐……;有些是消极的,如:恶作剧后的快乐、发泄后的快乐……。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例子,进行反思、领悟、体会。

    (二)反思式的评论

    在活动课过程中,经常让学生进行反思性的、判断性的思维,有助于形式创新性的人格。反思式的评论就是针对某篇课文中的故事、现象、人物等发表自己的评论,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设想。有时,干脆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故事内容等。

    (三)后续性研究

篇9

上课了,教师问学生:“孩子们,你们今天来这里上课开不开心啊?”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开心。”

教师:“老师也很开心,现在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学生又异口同声地回答:“好。”

游戏完以后,教师问:“同学们,这个游戏好不好玩?”

还是异口同声:“好玩。”……

这是在给六年级学生上的一堂心理活动课上的场景。

当看到学生严肃的坐姿,听到他们整齐划一的回答时,我感到很震惊,面对着台下那么多陌生的面孔,孩子们的心情怎么会是开心,他们僵硬的坐姿告诉我,他们很紧张;他们左顾右盼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很害怕。即使有人会开心,怎么可能全班学生此时此刻的感受如此的一致呢,难道是多年同学的默契?蒙台梭利说过:“如果教师拿过来一个教具,所有的孩子都跑过来,都对它感兴趣,那是不正常的,只有一两个孩子对它感兴趣才是正常的。”

我在给初二的学生上课时,每当问到某个活动带给他们什么样的感受时,很多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有的用一两个简单的词应付一下,有的竟然回答没有感受,甚至还有学生反问我:“老师,我该有什么感受?”这让我很不解,也很无奈。其实在活动中,学生们很积极,有的甚至是很兴奋。

一丝风掠过,树叶会轻轻地摆动,更何况少年的心原本就是敏感细腻的,即使不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也该有一丝丝小小的涟漪吧?是什么让他们的心变得如此粗糙?现在看来,是我们的课堂教会了他们不能有自己的感受,即使有,也不能说出来,否则,就不和谐了。在这样的课堂待久了,所思所想所感和所说的长期不一致,人格就“分裂”了,他们就不知道自己该有什么样的感受了。

也许学生们早就习惯了这样上课,平时的课堂上,教师就是这样要求他们的,可是在倡导关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活动课堂上也要这样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无论教师讲什么内容,活动设计得多么新颖,课程进行得多么流畅,这节课都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而且会让学生觉得心理活动课不过如此,和其他科目的没什么区别。

所以,我觉得心理活动课的活动设计、教学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唤醒学生的真情实感,教师围绕学生的真情实感给予他们真诚的回应。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才谈得上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发展。这也是心理活动课区别于其他科目的重要特点之一。

心理活动课重在求真,要让学生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做到这点,我们需要创设如下几个条件。

首先,教师要有亲和力,能宽容、接纳学生。

我们大部分心理教师都很有亲和力,很多人也在努力做到让自己有亲和力,很多教师特别是女教师上课声音很温柔,笑容很甜美,动作很亲切,这些都能够缓解学生的压力,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但是宽容、接纳很多教师却难以做到。比如当学生表达的是积极看法时,教师脸上笑靥如花;当学生表达的是消极看法时,教师紧皱眉头;当学生的回答正中课题,猜对教师的心思时,教师会带领全班学生给他鼓掌;当学生的回答和主题不一致时,教师漠然置之……其实课上学生某些不合时宜的言论和行为,也许正是某种问题的表现,我们可以进一步去挖掘它,探寻它,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左右学生的表现,教师的宽容、接纳是打开学生心门的一把金钥匙。

其次,教师要创设一个积极、轻松、包容的课堂氛围。

积极的课堂并不是不允许消极的东西存在,而恰恰是这些消极的东西向我们暴露出了问题,是亟需重视的。课堂氛围愈是轻松,学生的思维愈是活跃。此外,与教师的期望恰恰相反,学生喜欢的是“非主流”的声音,如果某个学生在课堂上表达了某种真实的但是不符合社会期望的观点时,就会很受其他学生欢迎;而当某个学生表达的观点特别主流,特别符合社会的道德期许时,反而会让其他学生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他们甚至会认为这位学生有拍教师马屁之嫌。是不是这些学生的价值观扭曲了呢?我想不是的,只是因为他们被安排、被控制、被灌输得太久,偶尔“出格”的表现只是一个小小的反抗而已。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多么需要一个自由和包容的课堂。

最后,我们设计的活动要真正能触动学生,对他们有所启发,这样他们在表达的时候才会有东西可说。

教师要多用开放式提问,少用封闭式提问,如“当你这样做了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而不是“当你这样做了后,你后悔吗”。提问要明确具体,如“当你对一个人讲话,而他却在玩游戏,根本不看你时,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而不是“当别人不听你讲话时,你心里是什么感受”,教师的有效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表达。

唤醒学生的真情实感是我们上好心理活动课的第一步,教师要及时、有效地对这些真情实感给予回应。做好这一步很难。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应是生拉硬拽。在一节“我是谁”的心理活动课上,在导入环节中教师设计了“寻人启事”的游戏,要求学生在卡片上尽可能详细、清楚地描述自己,然后教师把卡片收集上来,任意抽出一张来读,让学生们猜猜这个人是谁。游戏完毕后,教师提问:为什么有的寻人启事大家一听就能猜出来要找的人是谁,有的大家却不太容易猜出来呢?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大家对这个人不太了解,或者说这个人的性格不鲜明。当教师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总结说:“有的人没有清楚详细地介绍自己,是因为对自己的认识不够,看来认识自己是比较难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更好地去认识自己。”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的总结和学生的回答有些脱节,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不符时,教师就直接把学生拽到了自己的教学轨道上来。其实在这里,教师可以追问学生还有没有别的原因,或者让学生比较一下容易被猜出来的寻人启事和不容易猜出来的寻人启事有什么区别,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背后的原因,进而自然而然地导入课题。

有的教师漠然置之。记得有一次在上“男生女生”时,我让男生总结可爱的女生应有什么特点,男生写下了可爱的女生要美丽,当时我并没有在意,但课后反思时我意识到会不会有的女生觉得自己不美丽,所以就不可爱了呢?很遗憾,我当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有的教师进行嘲笑、挖苦。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一课中,教师提问:“在上学的路上,你将如何积极地暗示自己?”一个胖乎乎的男生站起来说:“我很饿,我要吃早餐。”听到这个回答,全班哄堂大笑,教师被这个学生弄得哭笑不得,随口说了一句:“你看你都胖成什么样了,还要吃。”全班学生又是一阵哄堂大笑。幸亏学生没有反问教师:“胖就不能吃早餐了吗?”不然,不知教师该如何收场。

有的教师处理得力不从心。还是在“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一节课里,有一个活动叫“挑战自我”,教师挑选了四名学生上台比赛摇呼啦圈,包括一名男生、三名女生。赛前的民意测验显示,班里所有的男生都支持这名参赛的男生,而比赛中,这名男生却最先败下阵来。这名男生有点沮丧,事后在教师采访的时候,他说其他男生那样支持他,其实是想看他的笑话。他失败了,他们都笑他。教师说:“他们没笑啊。”然后面向其他男生:“你们笑没笑?”其他男生嬉笑着异口同声地说:“没有。”这名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男生的感受,他的处理显然没有抹去男生心里的阴影,这个男生在这节课中很受伤。

如何回应学生,最见教师的功力。教师既需要不断提高个人修养,也需要积累经验。在个人修养方面,首先,教师要有一颗真诚的心,真心地想去帮助学生,能和学生产生共情;其次,教师要有敏锐的嗅觉,能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再次,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引导学生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最后,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当课堂上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时,能够巧妙地去应对。

篇10

第二,追求评价的专业化、精细化。有的专家、学者计算出每一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追求评价的系统、严谨,但显得内容庞大,过于精细,给一线教师的操作带来不便。

在学校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往往是活动结束后听课教师就要对教学做出评价,这时就需要一个既能反映心理健康活动课基本规律,又能易于操作的即时性评价工具。

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对评价标准进行了概括:活动设计具体,具有针对性;活动实施多样,具有体验性;活动效果明显,具有实效性。以期对广大一线心理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带来启发,满足实际的需要。

一、活动设计具体,具有针对性

1.目标面向全体,便于实施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目标是为了解决大多数学生共性的心理问题,具有普适性,每个人都能有所感悟,以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为首要目标。选题能够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一个小切口导入,后面挖掘得深。例如,在讲授“情绪的觉察与表达”一课时,活动目标立足于解决学生都会遇到的情绪困扰,学会情绪的表达,目标的设立避免出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样空泛的字眼,越具体越容易操作实施。在导入部分并不直接呈现关于情绪的心理学知识后,再是让学生做个小实验:看一看在1分钟内谁呼吸的次数最多?然后展示人在喜怒哀惧等不同情绪体验下呼吸次数的不同,帮助学生切身感受情绪与自己的息息相关,后续活动环节因此自然展开。

2.内容亲近学生,贴近生活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应该充满趣味,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他们对活动内容有话可说,积极配合参与活动,从而引发内心的感悟。例如,在对某班级学生一次关于记忆的兴趣和水平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羡慕过目不忘的本领,但是没有找到系统的记忆方法,容易遗忘。于是笔者设计了“过目不忘,你也可以”一课,在内容安排上不能像对待成人那样直接告诉学生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然后讲授记忆有哪些方法,这样会使中小学生感到遥不可及,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距离。于是活动内容以小游戏开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揉皱的纸抹平,启发学生思考:只用一次就能把纸抹平么?从而引出重复的意义,自然过渡到要想长久记住知识,重复是避免遗忘的有效方法。在介绍记忆方法中,先呈现20种物品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比一比看谁记得准、记得全,并把自己的记忆方法说出来与全班分享,教师再对学生的记忆方法加以概括总结,并作适当补充,这样就比直接告诉学生记忆方法巧妙许多。

二、活动实施多样,具有体验性

1.过程环环相扣,紧扣主题

活动过程可以是丰富多样的,但必须紧紧围绕主题,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且活动只能围绕一个主题,主题过多不利于学生接纳。例如,在讲授“积极举手我能行”一课时,其间设置了三个小游戏,第一是观察图片,找出不同后举手告诉教师;第二是请6位学生一字排开,教师发给每人一张卡片,学生按顺序快速读出卡片上的词语,读完后教师向全体学生提问:请问第二个同学读的是什么词语;第三个是脑筋急转弯,看谁能最先回答出问题。三个小游戏看似南辕北辙,毫无关联,其实贯穿着一个主线:从“眼”“耳”“脑”训练学生积极举手的“法宝”,上课做到认真听讲,勤于思考,才能更加自信的把手举起来。活动过程就如同珍珠般贯穿在一根主线上,环环相扣。

2.方法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一般活动过程通过故事、歌曲作为导入,活动工作阶段通过案例视频播放、游戏、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展开,最后教师加以总结。方法强调活泼多样,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充满趣味性。在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可以综合使用多样方法,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学生积极参与,真诚交流

从学生的表现来看,能够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真诚交流,吐露自己的心声,进行经验分享,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练习中来。例如,在讲授“放飞生命愿望”一课时,教师先说出自己的愿望,然后对学生进行纸笔练习,在生命的五个阶段里(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分别写出自己的一个愿望,并把愿望与他人分享,这就给学生提供了适宜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愿意与他人分享。

4.教师善于应变,提供引导

面对不同的教学情境,心理教师能够充满教育机智,做到遇到突况能够灵活应变,尊重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健康发展。例如,在一次小组合作中,两位同学因意见不一而争吵起来,心理教师此时不应该简单批评教育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启发学生:你们两个都是想着要把问题解决好而吵了起来,是么?那么吵了之后心情如何,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教师适时引导,点明吵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向全班学生提问: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办?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活动效果明显,具有实效性

1.氛围温暖融洽,全面开花

好的心理活动课能够做到“点”“线”“面”全面开花,整个班级氛围融洽,每位学生都能表达自己心声。学生在活动中的投入状况是对心理健康活动课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点”指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活动中,并能和他人分享。“线”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学生之间在小组内首先展开讨论,遇到疑问再向教师询问。“面”指对全班学生整体情况的把握能力。在小组讨论后,可以请每组代表发言,教师借以掌握学生内心的感受,适时加以指导。

2.学生获得成长,自我接纳

大部分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活动课的基本观点,更加自我接纳,理解他人,活动目标切实达成。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间说出或写下的感悟、心得体会来加以判断。还可以让学生填写反馈表,或是进行专门的心理量表测试,比较活动课开始前的测量和活动课开始后的测量之间的差异程度,掌握学生心理的变化程度。

3.教师获得发展,水平提升

教师反思自身,教学相长,自己的专业心理辅导技术也得到加强,与学生的关系更加亲近,对学生越来越了解,自己的专业素养有了质的提升。

篇11

何克抗指出了目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研究的几种偏向: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教师指导作用;忽视自主学习设计。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心理活动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过程的归宿。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应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如小学心理活动课有如何调节情绪的内容,高中心理活动课也有类似的内容,相同的主题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可能都会出现,在三个不同的年龄层里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的意义建构呢?这就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免费范文如小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各种情绪;初中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情绪对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学会一些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高中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建构的目标各有不同。

2.教师的指导如何做到合适、合理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同时也非常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缺乏适当的环境、背景和铺垫,学习将不能发生。教师的指导只有做到合适、合理,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建构知识的过程不同,新旧知识的冲突也不同,何不通过这种冲突过程的多样性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呢?利用讨论等形式,让大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这正是建构主义强调的“协作”。如在《超越自我》这一课中,在课程刚开始时,教师没有作任何的解释和指导,先让学生完成蒙眼跨越障碍物的游戏,并在游戏结束后进行提问,让学生在充分讨论和分享后再加以点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也提示我们,对心理活动课而言,更多的是让学生先体验、感受、充分分享后,教师再作适度的引导,写作参考效果可能更好一些,这样也避免了定势思维的影响。虽说课堂上的游戏是预设的,但学生的感悟和思考却是从活动当中得来的,生成它不是教师一个人所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

3.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围绕“概念框架”的自主学习;“抛锚式教学法”:围绕“真实问题”的自主学习;“随机进入教学法”:围绕“事物多面性”的自主学习等。在实际教学当中,常用到的是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创设的情境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

建构主义认为,学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或者在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中进行学习,直观、生动的形象能有效地激活并唤醒原有认知结构(Schema)中的相关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够“同化”当前的新知识,实现意义的建构;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没有相关信息,不能同化新知识,那么学习者便对其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即通过“顺应”来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化”与“顺应”都离不开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情境创设则为个体提取认知结构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前面提到的教学设计导出主题后,直接让学生讨论“如何超越自我”这种大而空的问题,学生一下子可能很难说出什么,缺乏真情实感,也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在课堂上教师设计了一个装满水的杯子还可以装多少枚回形针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得出超越自我需要打破不可能的思维模式,需要我们敢于尝试的感悟。一切水到渠成。所以,心理活动课教学情境应尽量为真实情景,以利于学生方便快捷地通过“同化”与“顺应”完成对新知识和新技能意义的建构。

另外,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教学设计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最终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写作参考善学的目的。

二、心理活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心理活动课教学由“创设情境”“协作探究”“分析深化”和“拓展强化”四个步骤或环节组成。这四个步骤或环节构成了一堂课完整的教学活动或过程。下面笔者以《性,你善待了吗》为例,对上述教学设计思想和模式进行简单的阐释。

1.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建构主义下心理活动课课堂教学的步入步骤。根据教学内容,这一环节可以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以声像结合的表现手法,向学生展示真实、有趣的问题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产生学习和探究的动机,丰富情绪体验。

例如,青少年性教育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与高中生适时、适度地探讨性这样的敏感话题,这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观看香港影片《早熟》的片段,片中的主人公是某高中的学生,他们偷尝禁果,意外怀孕,找到一家私人诊所想堕胎,由于害怕手术没有做好,最后找到其母商量如何处理这件事情。通过形象而有故事情节的影片,让学生在观看中体验和感悟同龄人的经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

2.免费论文协作探究

在“协作探究”环节,教师可以提前将班级的学生随机分成若干组,每组4~6人。学生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报告人将全组的意见集中反馈,组内其他成员加以补充。

“协作探究”是渐进步骤。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给学生设定任务,课上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这种“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理念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此外,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在群体中,允许观点和方法的碰撞和交锋,但最终需要群体成员的配合和支持才能完成—个具体的任务。

3.分析深化

对于性这方面的问题宜疏不宜堵,让学生了解一些性方面的安全措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未婚先孕的可能。在讨论完影片中的问题后,教师又提出两个现实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何避免的发生?必要的安全措施有哪些?这样能让学生对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产生自己的观点。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以及重难点的处理,引发学生思考。

“分析深化”是展开步骤。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向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料,然后由学生自己完成知识的建构。

4.拓展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