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林业造林技术论文

林业造林技术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7 11:13:0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林业造林技术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林业造林技术论文

篇1

2林业资源培育技术

当前,为加快资源培育,及时供应林业产品市场,发展林业经济,采用植苗更新培育方法是其中较为理想的技术措施之一。由于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和林木生长周期较长等,这就决定了造林地种类的多样化,整地任务艰巨,且整地质量和效果要求较高等。首先要对造林地土壤结构、养分和水分等方面进行改善,清除有杂草和灌木的林地,深翻土壤,经过这样整地后改善了土壤水热条件,肥力增加,使得人工栽植省力又省工,有利于播种后种子发芽和幼苗期根系生长及成活,避免林间植被与林木相互竞争林地营养空间,提高了造林质量。要根据栽植林木的不同进行林地整理,并因地制宜开展全面、带状或块状整地,一般平原和沙荒及水土流失较轻的坡地适用于全面整地,在整地带之间存留一定宽度的不垦带有利于保持水土;同时,依据苗木特性确定整地面积大小,面积大的林地山地要留有穴状、鱼鳞坑等,平原留有坑状、高台等,这样既可提高土地使用率,又可防止水土流失。翻理林地前,要将整地清理的杂草、灌木以及采伐过的倒树、枝丫、伐根等处理干净,可利用人工、机具割除,然后,归堆铺平用火烧清除,还可以采用化学农药喷洒,以杀死杂草和灌木植物。

3造林方法

3.1造林树种选择

现代造林遵循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因地而异等种植理念,常常合理搭配树种选择和块状套种,这样既改善了土壤结构和质量,有效增加土壤保湿能力和土壤肥力,也提高了阔叶林面积和造林质量,同时,还有效改变了林业面貌和多样性,营造了多样化自然环境,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使生态趋于平衡,对安化县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及生态平衡都有很好的改善。

3.2林木繁殖方法

3.1.1直播造林

这种方法施工简单,省去了育苗工序,适用于大面积林地造林,但是直播造林只适合种粒大、易发芽、种源充足的树种,在撒播时林地土壤必须水分充足,才有利于种子发芽生长;而且对于后期幼林抚育管理要求也较高。因此直播造林常选择偏远、人烟稀少、自然灾害较轻的地区,有撒播、穴播、条插、缝插和块状播种等。

3.1.2分殖造林

安化县竹子繁殖造林可采用利用竹子地下茎直接造林,该技术简单,易操作,不但节省了育苗时间和费用,而且成活率高,幼林扎根后生长较快,可充分保持母本优良性状。这种方法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要求较高,分殖材料受母本数量和分布状况限制较大,适用于竹子、杨树、柳树等营养繁殖树种。

3.1.3植苗造林

除了直播和分殖造林外,还可采用植苗造林法,通常利用一年生实生苗进行育林。

3.2造林最佳时间

传统造林时间以春季为主,随着造林技术推广和树木引种成效,植树造林工作均有所提前,通常可在每年的12月到翌年2月完成,最晚不超过3月,冬季和初春季节温度偏低,苗木大都处于休眠状态,起苗和栽苗时水土流失较小,苗木栽植后更易于成活,有利于苗木根茎生长,提高抗逆性。这个时节造林第一年生长量可远超秋季造林20.00%,阴雨天和雨过天晴时候最为适宜。

篇2

2套篓造林技术控制风蚀沙埋的效果

为了解套篓造林技术对防风固沙能力的影响,对风蚀沙埋造成的主要后果进行了观察、测定和统计。结果显示:(1)套篓造林的平均风蚀率为8.0%、平均风蚀深度1.0cm、最大风蚀深度3.0cm,不套篓造林的平均风蚀率为20.0%、平均风蚀深度4.0cm、最大风蚀深度7.0cm。(2)套篓造林的平均沙埋率8.0%、平均沙埋深度1.0cm、最大沙埋深度3.0cm,不套篓造林的平均沙埋率70.0%、平均沙埋深度4.5cm、最大沙埋深度7.5cm。(3)套篓造林的树干通直个体占95.0%、弯曲个体占5.0%,不套篓造林的树干通直个体占70.0%、树干弯曲个体占30.0%。由此表明:套篓造林技术可以有效地减轻风蚀沙埋现象,利于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

3套篓造林技术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效果

由表2可见:套篓处理的土壤含水率达到4.18%,土壤水分储量高达7.09t/hm2;而不套篓处理的土壤含水量仅为2.71%,土壤水分储量为4.60t/hm2;套篓的土壤储水量高出不套篓2.49t/hm2,提高幅度为54.13%。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套篓处理的樟子松林地土壤含水率、土壤水分储量极显著高于不套篓处理的林地土壤,即土壤含水率、土壤水分储量差异由是否套篓而造成。究其原因,套篓通过减小光照强度、降低风速减少土壤和树体水分的无效蒸散;没有套篓的土壤和树体全部暴露在强烈的日照之下,土壤和树体水分蒸散较快。由此表明:防护篓通过减小光照强度、降低风速有效减少土壤和树体水分的无效蒸散,有利于土壤和树体的水分保持,从而提高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储水量。

4套篓造林技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的效果

由表3可见:除了土壤pH值和土壤全钾储量外,套篓造林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储量极显著高于不套篓林地的土壤,水解氮、速效钾显著高于不套篓林地的土壤。与不套篓造林相比,套篓造林可使林地土壤有机质、全磷、全氮分别增加366.96kg/hm2、19.63kg/hm2、19.62kg/hm2,相应的提高幅度分别为83.86%、100.05%、49.99%;可使林地土壤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0.98kg/hm2、0.60kg/hm2、2.13kg/hm2,相应的提高幅度为27.84%、60.61%、20.02%。根据观察发现:套篓造林之所以能够改善林地土壤的养分储量,原因在于套篓能够减轻风蚀将枯枝落物吹出树穴的现象,并可将枯枝落物聚集在防护篓内外,通过分解向土壤提供养分。由此表明:套篓可以减轻风蚀将枯枝落物移出林地并将其聚集在防护篓内外,从而提高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

5套篓造林技术对林地其他特性的改善作用

为了解套篓造林技术的其他作用,对林地动物危害程度、物种多样性、生物结皮等特征进行了统计和比较。结果表明:套篓林地的动物危害率在5.0%以下,不套篓林地的动物危害率大于20.0%;套篓林地拥有天然灌木4种~6种、盖度15%~20%以及草本植物2种~4种、盖度5%~10%,不套篓林地拥有天然灌木2种~4种、盖度小于5%以及草本植物1种、盖度小于5%;套篓林地的生物结皮厚度在1cm~3cm之间,生物结皮的盖度在5%~10%之间,不套篓林地未发现生物结皮现象。由此表明:防护篓不仅能通过阻挡作用减轻动物危害,而且可通过改善林地水分和养分作用提高林地物种多样性、促进林地生物结皮的形成。

6套篓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效果的作用

由表4可见:套篓的造林保存率高达96.67%,不套篓的造林保存率仅66.67%,套篓比不套篓的造林保存率提高30.0%。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套篓林地的造林保存率极显著高于不套篓林地,即造林保存率的高低由是否套篓决定。由表5可见:套篓造林的树高、地径、冠幅生长量比不套篓造林分别提高36.70%、42.37%、48.33%,而树冠覆盖率、生产力增加幅度则高达223.87%、303.70%。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套篓林地的生长量、林冠覆盖率、林地生产力极显著高于不套篓林地,即生长量、树冠覆盖率、生产力高低由是否套篓决定。上述结果表明:套篓造林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保存率,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林木生长量、树冠覆盖率及林地生产力。

7套篓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效果的生物量调节机制

根据表6计算可知:套篓造林的总生物量投资(积累)比不套篓造林提高168.02%,树干、枝条、叶片、根系的生物量投资(积累)分别比不套篓提高128.93%、205.36%、236.11%、102.22%。由此表明:采用套篓造林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种群总生物量及各个构件的生物量投资,为其生长奠定物质基础。由表6还可看出:在生物量的分配中,套篓造林的地上生物量占90.79%、地下生物量占9.21%,不套篓造林的地上生物量占87.69%、地下生物量占12.31%。在地上生物量的再分配过程中,套篓造林的树干占36.84%、枝条和叶片占53.95%,不套篓造林的树干占43.21%、枝条和叶片占44.49%。由此表明:采用套篓造林的情况下,种群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于树冠的生长发育,从而减少了种群对根系的生物量分配;不采用套篓造林技术的情况下,种群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于根系的生长发育,从而减少了种群对树冠的生物量分配。

篇3

 

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论文参考。我县目前和周边地市在林业上竞争的焦点是如何拉长林产品产业链条,而关键在于森林资源。

一、造林方法

1、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论文参考。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2、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3、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二、植树造林的程序

1、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2、整地方式和方法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3、人工播种方法

(1)播前的种子处理

目的:完成种子发芽准备,加速种子发芽,缩短留土时间,保证出苗整齐,预防动物及病虫害的危害。

措施:消毒、拌种、浸种、催芽。春播时深休眠种子要催芽。

春播时逼迫休眠种子应浸种,但是如果造林地比较干旱、晚霜与低温危害严重不宜浸种。论文参考。雨季一般播种干种子,如果能准确掌握雨情时也可浸种。

秋季播种时一般都不浸种、催芽。病虫害危害严重的地方应进行消毒液浸种、闷种或拌种

(2)播种方法

撒播: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

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种子在裸露条件下发芽。工效高,成本低。作业粗放,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发芽的幼苗根系很难穿透地被层。

适用条件: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皆伐迹地、火烧迹地,急需绿化的地方,中小粒树种。

条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种,可播种成单行或双行,连续或间断。

播后要覆土镇压。可进行机械化作业。种子消耗量比较大

适用条件:迹地更新,次生林改造;主要为灌木树种和个别乔木树种

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种的方法。

根据树种的种粒大小,每穴均匀地播入数粒到数十粒种子。播后覆土镇压。操作简单、灵活、用工量少。

适用条件:适用各种立地条件。大、中、小粒径的种子都适用。

块播:在大块状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种大量种子的方法。块状面积一般在1m2以上。可形成植生组。施工比较复杂。

适用条件:已有阔叶树种的天然更新迹地引入针叶树种,沙地造林。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篇4

光皮桦(Betulaluminifera),又称亮叶桦,为优良速生乡土阔叶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优良、用途广、栽培容易、病虫害少等一系列优良性状,可单独造林,也可与杉木、马尾松等树种营造混交林。主要分布在安徽黄山、浙江天目山、河南西峡、蒿县及江西、福建、湖南、湖北、甘肃、四川等地。喜温暖湿润气候及酸性、微酸性土壤,耐干旱瘠薄,深根性,根系发达,具固氮作用,在其自然分布区主要生长在低山丘陵的向阳山坡上。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宜林地多为缓坡丘陵及岗地,但造林树种比较单一,丘陵低山多为松类、平原圩区多为杨树。单一树种的造林不利于营造良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给我市的林业工作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和损失。因此,开展光皮桦引种栽培试验工作,对于改变我市“一棵松”、“一棵杨”的单一造林模式、调整我市林分结构、开展多树种造林有着重要意义。

1引种栽培地情况

2004年4月,从安徽黄山地区引种进行育苗试验,育苗地选在滁州市林科所试验苗圃,并分别在滁州市林科所试验苗圃、凤阳县白云山林场、沙河集林业总场白米山林场等地选择不同立地条件的地块作为造林地。几处造林地的共同特点是冬季多风,降水偏少,夏季降水较多,气候、植被、物种有明显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色。选择地块类型有岗地、山坡地、平地;土壤为黄棕壤,包括普通黄棕壤、黏盘黄棕壤、黄棕壤性土3种,厚度一般为20~100cm,合计栽植试验林面积4hm2。

2栽培技术

2.1采种及种子处理

选二十年生以上的健壮母树,于4月底及时观察种子的成熟度,光皮桦种子成熟期早,且不一致,当果序由绿转为黄褐色时,为最佳采种时间。种子不耐贮藏,采后随即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种30min,取出后密闭2h,然后阴干,处理后应及时播种。因光皮桦播种季节较迟,当年苗木生长期较短,幼苗期大多处在晴热高温天气中,所以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条件好的阴湿圃地作为育苗地。育苗地于前一年冬季或当年早春提前整地,并根据土壤情况施足基肥和进行土壤消毒,育苗地施磷肥500kg/hm2、尿素500kg/hm2、复合肥1000kg/hm2,撒硫酸亚铁250kg/hm2,呋喃丹50kg/hm2。

2.2播种及管理

采用条播法,播种后覆上细沙土,覆土厚度以刚好盖住种子为宜,然后覆盖稻草,盖上遮荫网并浇透水。播后6~7d出苗,13~15d基本出齐,出苗后,分2~3次揭除稻草。幼苗期间根据需要,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后每月1次。在阴天、晴天夜晚揭开遮荫网,让苗木滋润露水,早上8~9时盖上遮荫网。6月下旬揭去遮荫网炼苗,雨季应及时清沟排水。幼苗长出3~5片真叶时进行追肥,每15d追肥1次,以氮肥为主,磷肥为辅,8月底施复合肥。当幼苗长出7~8片真叶时,进行间苗、移苗。8月中下旬定苗,定苗密度为30万株/hm2。

2.3整地栽植

采用全垦整地,大穴栽植的方法。穴的规格为0.6m×0.6m×0.4m,株行距为2m×3m,栽植密度1650株/hm2。栽植前施有机肥和复合肥作为基肥,并用呋喃丹进行土壤消毒。选择二年生壮苗于立春至雨水期间进行栽植,做到“深栽,根舒,栽直,压实”,栽后浇透水。

2.4抚育

第1年要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苗木成活后,追肥3次,分别为5月、6月底各追尿素1次,8月上旬追复合肥1次;块状松土并培土1次,每月锄草1次,干旱时需灌溉,雨季要及时排水,冬季要进行1次修枝;第2年和第3年各锄草3~5次,松土1次;第4年以后造林地基本郁蔽,采用劈草抚育,并进行1次间伐,保留密度为500~600株/hm2。

2.5病虫害防治

光皮桦病害发生较少,虫害主要为疖蝙蝠蛾,以卵在土表落叶层或以幼虫在树干髓部越冬,4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成虫期。幼虫钻蛀枝干,在韧皮部和髓部形成坑道,致使树势衰弱、断干、甚至枯死。人工防治主要是清理造林地,消灭幼虫于栖息场地;化学防治可用氧化乐果3000倍液注入虫孔内,或于幼虫刚蛀入树干基部出现粪屑时,立即于土中施3%呋喃丹颗粒剂。

参考文献

[1]冯建民,何贵平,骆文坚,等.光皮桦采种育苗技术[J].浙江林业科技,2006,26(1):59-61.

篇5

光皮桦(Betulaluminifera),又称亮叶桦,为优良速生乡土阔叶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优良、用途广、栽培容易、病虫害少等一系列优良性状,可单独造林,也可与杉木、马尾松等树种营造混交林。主要分布在安徽黄山、浙江天目山、河南西峡、蒿县及江西、福建、湖南、湖北、甘肃、四川等地。喜温暖湿润气候及酸性、微酸性土壤,耐干旱瘠薄,深根性,根系发达,具固氮作用,在其自然分布区主要生长在低山丘陵的向阳山坡上。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宜林地多为缓坡丘陵及岗地,但造林树种比较单一,丘陵低山多为松类、平原圩区多为杨树。单一树种的造林不利于营造良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给我市的林业工作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和损失。因此,开展光皮桦引种栽培试验工作,对于改变我市“一棵松”、“一棵杨”的单一造林模式、调整我市林分结构、开展多树种造林有着重要意义。

1引种栽培地情况

2004年4月,从安徽黄山地区引种进行育苗试验,育苗地选在滁州市林科所试验苗圃,并分别在滁州市林科所试验苗圃、凤阳县白云山林场、沙河集林业总场白米山林场等地选择不同立地条件的地块作为造林地。几处造林地的共同特点是冬季多风,降水偏少,夏季降水较多,气候、植被、物种有明显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色。选择地块类型有岗地、山坡地、平地;土壤为黄棕壤,包括普通黄棕壤、黏盘黄棕壤、黄棕壤性土3种,厚度一般为20~100cm,合计栽植试验林面积4hm2。

2栽培技术

2.1采种及种子处理

选二十年生以上的健壮母树,于4月底及时观察种子的成熟度,光皮桦种子成熟期早,且不一致,当果序由绿转为黄褐色时,为最佳采种时间。种子不耐贮藏,采后随即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种30min,取出后密闭2h,然后阴干,处理后应及时播种。因光皮桦播种季节较迟,当年苗木生长期较短,幼苗期大多处在晴热高温天气中,所以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条件好的阴湿圃地作为育苗地。育苗地于前一年冬季或当年早春提前整地,并根据土壤情况施足基肥和进行土壤消毒,育苗地施磷肥500kg/hm2、尿素500kg/hm2、复合肥1 000kg/hm2,撒硫酸亚铁250kg/hm2,呋喃丹50kg/hm2。

2.2播种及管理

采用条播法,播种后覆上细沙土,覆土厚度以刚好盖住种子为宜,然后覆盖稻草,盖上遮荫网并浇透水。播后6~7d出苗,13~15d基本出齐,出苗后,分2~3次揭除稻草。幼苗期间根据需要,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后每月1次。在阴天、晴天夜晚揭开遮荫网,让苗木滋润露水,早上8~9时盖上遮荫网。6月下旬揭去遮荫网炼苗,雨季应及时清沟排水。幼苗长出3~5片真叶时进行追肥,每15d追肥1次,以氮肥为主,磷肥为辅,8月底施复合肥。当幼苗长出7~8片真叶时,进行间苗、移苗。8月中下旬定苗,定苗密度为30万株/hm2。

2.3整地栽植

采用全垦整地,大穴栽植的方法。穴的规格为0.6m×0.6m×0.4m,株行距为2m×3m,栽植密度1 650株/hm2。栽植前施有机肥和复合肥作为基肥,并用呋喃丹进行土壤消毒。选择二年生壮苗于立春至雨水期间进行栽植,做到“深栽,根舒,栽直,压实”,栽后浇透水。

2.4抚育

第1年要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苗木成活后,追肥3次,分别为5月、6月底各追尿素1次,8月上旬追复合肥1次;块状松土并培土1次,每月锄草1次,干旱时需灌溉,雨季要及时排水,冬季要进行1次修枝;第2年和第3年各锄草3~5次,松土1次;第4年以后造林地基本郁蔽,采用劈草抚育,并进行1次间伐,保留密度为500~600株/hm2。

2.5病虫害防治

光皮桦病害发生较少,虫害主要为疖蝙蝠蛾,以卵在土表落叶层或以幼虫在树干髓部越冬,4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成虫期。幼虫钻蛀枝干,在韧皮部和髓部形成坑道,致使树势衰弱、断干、甚至枯死。人工防治主要是清理造林地,消灭幼虫于栖息场地;化学防治可用氧化乐果3 000倍液注入虫孔内,或于幼虫刚蛀入树干基部出现粪屑时,立即于土中施3%呋喃丹颗粒剂。

参考文献

[1] 冯建民,何贵平,骆文坚,等.光皮桦采种育苗技术[J].浙江林业科技,2006,26(1):59-61.

篇6

1我国林业资源发展的现状

1.1森林资源发展空间大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hm2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WTO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

1.2竹资源丰富我国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类栽培和加工利用最为悠久的国家。其竹林面积达700万hm2,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1/3、用材竹林总蓄积量约9700万t。竹材和竹制品,无论在品种还是在产量方面,在世界上我国均为首位。竹林中的竹笋和竹荪是天然保健食品,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

1.3盛产松香和林副特产品我国松香每年产量在40万t左右,居世界首位。除供应国内市场外,也是大宗出口商品。我国脂松香在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年出口量均在20万t左右,年创汇均在1亿美元以上。我国芳香油年产量2~3万t,其中桉树芳香油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

我国林副特产品资源丰富,其中不少是名特优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信誉,具有较强劲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基本垄断了港澳市场,在东南亚、日本、德国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

1.4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对林产品市场的需求十分旺盛。由于近年来我国在建筑业、室内装饰、家具等方面以及对纸产品的需求增加迅速,其木材、人造板、纸产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这就为我国林产工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1.5森林资源存量小、质量低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其特点是存量小、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下降、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水平低,林木生长量不高。

2、整地、造林的一些程序、方法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2.1造林地的清理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2.2整地方式和方法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2.3造林方法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篇7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少量的热带气候,如此,为各树木的生长奠定了良好的自然因素,从总体而言,我国的森林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拥有各种价值的商品林建设产业带,各种林业产品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各种林业林木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杉木,杨树等各种树种的造林面积在总体而言不断扩大,很多单一树种的纯林逐渐显露出其各种缺陷和弱点,比如各种病虫害严重,森林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等,在林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造林难以成林,树木难以成材等,不仅仅很大程度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纯林在造林建设过程中,没有能够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没有采用比较科学合理的林木树种混交技术,其效果机理不明显。为促进林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对混交技术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林木树种混交技术分析

1.要综合考虑到林木对各种生物特性的需求,合理树种搭配

(一)树木对光照的需求

一般而言,向阳性的树种都需要有比较丰富的阳光,有充足的日照,如此才可以获得更好的发育和涨势。这种林木类型不耐庇荫,当成林之后将会自然整枝,诸如此类的树种在混交林木技术贯彻落实过程中,要将这种类型的树种作为主要树种,最后不好作为伴生树种。而针对一些阴性的树种,这种树种类型对阳光和光照的要求不高,在强烈的光照下很难获得较好的涨势,甚至可能会发生树木的死亡,如此,这种林木需要创造出比较阴凉的生长环境。在林木混交技术落实过程中,可以将林木划分比较清晰的层次,上层一般都以树冠稀疏且喜欢光照的林木,作为主体树种,在下层可以种植一些喜阴,而且具有较为浓密的树冠的树种类型,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让林分光能利用效率达到最大。比如,可以让马尾松位置于林木的上层,可以将强烈的光照吸收,而下层可以种植杉木,当马尾松的树冠将强烈的光照吸收很大一部分后,剩下的光照可以很好的满足杉木的生长需求。

(二)树木对水分的需求

充分考虑到树种对水分的需求,对树种的混交技术贯彻落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利用不同的树种对水分的差异性性需求,当遇到水分不足的情况时候,加强树种混交的合理性选择,可以更好的实现林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笔者的林业工作经验中,一般而言,针叶树种需要的水分相对较小,而一些阔叶林木对水分的要求较高,除却水分之外,对土壤的可适应性有必须有着比较严格的选择,可以据不同的地质地貌情况,将一些耐寒,耐旱,中生,湿生等类型的树种进行合理的混交。比如一些耐旱的树种诸如马尾松,柏树等,这些树种可以在一些比较干旱的环境下进行较好的生长。

(三)树木根系的差别

在林木造林过程中,每种树种的根系接结构都有着较大的差别,根系的分布状况,根系的分布深度,根系的数量大小以及根系的穿透力,再生能力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在混交过程中,可以将一些根系较深的树种和根系较浅的树种互相搭配,如此,可以让土壤不同层次的肥力都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比如,可以将马尾松和木荷实施混交,将会具有较好的效果。

(四)树木改良土壤的能力

在林木管理过程中,一般而言,针叶林落叶之后很容易形成酸性的腐殖质,这样很容易让土壤的性质发生恶化,且容易让肥力衰退,因而,可以将一些落叶总量很大,且落叶形成的腐殖质可以改善土壤质量的阔叶林进行混交,这样可以实施针阔混交,不仅仅可以让土壤能力得到改良,也可以很大程度的让林木对一些火灾和风害的抗性大为增强。

2.混交比例的确定

确定混交树种的比例时,要考虑有利于主要树种或目的树种的生长。因树种、林种、立地条件、混交方法不同,具体比例会有不同。竞争力强的混交树种比例不宜过大,以免压抑主要树种,反之可适当增大;立地条件优越时,混交树种比例不宜过大,而伴生树种要多用灌木;通常群团状混交时伴生树种所占比例较小,而行间或株间混交时比例较大;营造用材林时,乔木型主要树种和伴生树种的比例要占绝对优势,两在营造坡面防护林时要依据具体立地条件适当加大灌木比例。

3.混交方式

混交方式指混交林内不同树种栽植点的配置,是调节混交林种间关系、保证混交效果的重要技术环节。组成混交林的树种分为主要树种和混交树种。主要树种一般为高大乔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或生态效益,同一混交林内可以有1个或2—3个主要树种。在水肥条件较差的地方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所选树种不能仅局限于乔木和灌木,还要提倡乔灌草混交,利用自然植被和天然更新进行封山育林。造林后封育是形成稳定高效的乔灌草混交类型的理想方法。常用的混交方式有:插花混交(星状混交)、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簇状混交。

三.树木混交效果机理分析

1.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杉木主根不明显,侧须根发达而密集,多分布于0—50 cm;马尾松主根发达深达150 cm,主要分布于50—100cm土层中。而且两者根系相互穿插、交错分布,充分利用土壤养分。18年生的杉木马尾松混交林中吸收根系(根径小于2mm),其干重比杉木纯林大2.0—5.7倍,说明混交林的根系更能合理地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

2.有效地利用光能

杉木纯林内光照强度为林外全光照的15.1%。28.8%,与马尾松混交的林内光照强度仅为10.1%~11.9%,其叶片截获的光能比纯林多4.0%一16.9%。两树种需光特性也不同,马尾松喜光,而杉木在强光下光合强度较低。

3.改善了林分内的小气候

由于杉檫混交林具有复层林冠结构的特点,与杉木纯林相比,白天能更多地截获太阳辐射能,反映在杉檫混交林14时的林内气温32.5℃,杉木纯林为33.8℃,而此时林外的气温达35.5℃。在高温的夏季混交林内的相对低温,对于林木的生长是有利的。

四.结束语

农林牧副渔是我国几种最为重要的产出行业,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造林过程中,要结合各种林木的具体用途,综合考虑到不同种类的林木的生物特性,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实施混交,在林木混交技术贯彻落实过程中,要从林木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政策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光照,水分,肥力,实现这几个方面的综合互补,此外,还要考虑到不同数目根系之间的差异特点,实施生物手段和化学手段进行土壤的改良,为林木的生长创造出更为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如此,可以更好的实现各种林木的社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清乾 许忠坤 林世发 林木树种混交技术及效果机理 [期刊论文] 《湖南林业科技》 -2005年5期

[2]汤景明 鄂西南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研究 [学位论文]2008 -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

[3]赵阳 余新晓 信忠保 黄枝英 邓文平 王贺年 北京市西山地区栓皮栎林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期刊论文] 《水土保持通报》 ISTIC PKU -2011年4期

篇8

中图分类号: S78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一般而言,珍贵树种多指一些树种比较珍稀,树种资源短缺,且具有比较优良的材质,具有十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树种或者是一些用作药物的树种,这些珍贵树种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种战略性的资源。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为了促进生态和谐,很多地区和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各种珍贵树种的保护力度,先后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法律规范和政策限制或者是禁止对一些珍贵树种的采伐,如此,很大程度的加剧了世界对各种珍贵树种的供需矛盾,在新的时期下,林业行业的竞争将很大程度的集中在对各种珍贵木材的培育和使用上,展开对珍贵树种培育,探究珍贵树种的培育技术措施,对于在激烈的木材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工培育珍贵树种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珍贵树种的人工培育研究力度不够

一般而言,珍贵的树种生长的周期很长,生长的速度较慢,因此,获得经济效益和投资收益的周期很长,一些珍贵树种的经营人员和研究机构对人工培育重视力度也不够,甚至是缺乏重视,而更多的重视一些生长速度快,投资回收期较短的树种培育。但是,在事实上,如果加强对一些珍贵树种的研究,探究基因遗传改良技术,或者是进行定向的集约型经营管理,如此,可以让一些珍贵树种的生长周期缩短,比如,对南桦,或者是柚木等,可以通过基因遗传改良技术,进行集约型的经营管理,便可以更短时间的进行投资的利益回收。

2.缺乏对人工培育珍贵树种的政策支持

对于一些珍贵树种,都具有很长的培育周期,同时,对育苗基地等都会长时间的占用,投资之后,短时间内无法将资金进行回收,并且,很多地区都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对一些保护类型的珍贵树种的人工培育,采伐等都有着十分繁琐的程序,其审批也有着比较长的周期,因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珍贵树种的培育。珍贵树种在我国而言是一种战略性资源,虽然有着漫长的生长周期,但是,却也因此带来了很好的生态效益,比如很多珍贵树种培育过程中,可以作为景观欣赏,既可以美化环境,也能够带动周边旅游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是,在目前的形势下,我国的对人工培育珍贵树种的政策支持力度远远不够。

3.没有具有一定规模的珍贵树种的人工培育基地

在我国,虽然对各种珍贵树木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对珍贵树种的人工培育依然只是一些科研机构或者是一些与林业相关的高等院校做出了一些了人工培育的实验,不仅仅规模很小,也难以产生规模效益。从全国范围而言,还没有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珍贵树种的人工培育基地,不仅仅让很多珍贵的树种培育规模受到限制,也影响了各种珍贵树种的生产和全国范围之内的推广。

4. 珍贵树种人工林培育技术落后

珍贵树种的人工培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也依然还是停留在实验阶段,因而,关于珍贵树种的人工培育缺乏核心技术,而且其技术理论不够系统完善,核心技术的落后,培育理论的不够成熟,都让人工培育珍贵树种的研究比较落后,限制了研究的深度和推广的力度,在现阶段,关于我国珍贵树种的人工培育在良种预选,遗传改良等各种核心技术上,不仅仅不够成熟,而且基本上可以说是处于一个空白阶段。

三.加强人工培育珍贵树种的途径策略

1.据树种特点选择珍贵树种的生长立地

不同树种对生产立地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要依据造林树种的林学特性对造林区域进行细致规划,从操作层面上贯彻适地、适树原则,对珍贵树种培育尤为重要。立地决定着森林树种组成、结构和森林生产力的高低,例如在同样经营管理水平之下,树种培育生长优劣、生产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生长的立地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楠木对立地的要求较为严格,适宜在I,Ⅱ级立地条件,并且下坡比中坡、上坡生长好.因而楠木的推广造林要选择较好的立地,尤以下坡较为合适。

2.加强遗传改良技术的研究

我国对珍贵树种的培育工作依然还处在起步阶段.培育人工林所用的树种,也像农作物一样,要通过遗传改良来提高其遗传品质,包括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等,以便于在培育中推广应用.目前,在速生桉方面通过遗传改良已获得显著成果.因此,要加强对珍贵树种的良种选育和遗传改进方面的深入研究,加快珍贵树种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

3..建立合理的林分结构

建立合理科学的林分结构包括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的调控两方面。从树种组成来说,应提倡采用多树种混交,树种不能太单调,要把速生树种和珍贵树种、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的树种和广域性树种适当地搭配起来,确定各树种适宜的发展比例,使树种选择方案既能发挥多种立地条件的综合生产潜力,又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多方蒸的要求.营造珍贵药用树种与其他树种的混交林,在早期就可以产生经济收益,实现以林养林。降低营造混交林的成本,从而提高林农造林的积极性,混交林成功与否受很多因素影响,诸如混交比例、混交方式、混交树种各自的生物学特性等,因而不能因一种造林模式失败就笼统地说混交树好与不好或纯林好与不好,是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进行各种造稀试验,通过比较才会有所定论.

4.多措并举,强力推进

一是充分利用农村四旁植树、绿色通道、城乡绿化等大力种植珍贵树种;二是依托现有的林业项目建设,加大对发展珍贵树种的资金倾斜力度;三是利用好利益驱动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经营主体参与珍贵树种培育;四是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珍贵树种的选育研究,建设一批适合当地发展的优良珍贵乡土树种基地。

四.结束语

珍贵树种是我国的一种战略资源,对我国林业经济开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林业产品的附加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国家和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各大科研机构和林业育种机构加大对珍贵树种的人工培育力度,同时,加强对基因改良等人工培育树种的核心技术研究,不断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突破,建立健全珍贵树种人工培育制度,扩大对珍贵树种人工培育基地的规模,采取多种措施共同进行,全面推进人工珍贵树种培育技术的进步,更好的促进我国的林业使用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忠君 刘传祥 郑秀梅 简述人工培育珍贵树种的技术措施[期刊论文] 《林业勘查设计》 -2005年4期

[2]马万里 罗菊春 荆涛 珍贵树种核桃楸的生态学问题及培育前景[期刊论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ISTIC -2005年4期

[3]黄红兰 梁跃龙 张露 毛红椿资源保护和培育的研究现状与对策[期刊论文] 《林业科技开发》 ISTIC -2010年1期

[4]蔡道雄 贾宏炎 卢立华 郭文福 张万幸 我国南亚热带珍优乡土阔叶树种大径材人工林的培育 [期刊论文] 《林业科学研究》 ISTIC PKU -2007年2期

篇9

中图分类号:S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254-01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为中国的自然生态保护明确了方向。中国要更好地发展,就要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将生态文明作为促进社会经济更好发展的重要条件,其中林业保护至关重要。林场在近年来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营造林作为林场的重要经济来源,要确保营造林更好地发展,就要对影响营造林发展的各项因素予以明确,具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对策。

一、林业工程中影响营造林质量因素

(一)所统计的营造林数据不够准确

林场要提高营造林质量,就要确保营造林的统计数据准确,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从林业工程的统计情况来看,一些林场采取虚报的方法应付检查,导致统计数据错误,而且还存在重复上报的现象。[1]

(二)营造林管理中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营造林是林场造林工作中多年持续积累的结果,并不是在短时期内就可以完成的,因此,林场科学有效地管理营造林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在近年来有的地方对营造林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以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但有些林场没有对营造林的维护工作给予重视,包括补种、灌溉等等,都存在着随意性,使营造林的成活率低。有的地方由于营造林的管理缺乏科学性,甚至还存在套种经济作物的现象,对营造林的质量造成影响。

(三)营造林的林业工程设计缺乏完善性

营造林的质量要有所提高,林业工程设计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在一些林业工程设计中,由于没有给予高度重视,使得工程设计形式化时而有之。有的没有到林业工程现场进行勘察,没有准备充足的材料,导致林业工程设计面积以及具体的作业位置都与实际存在差距。特别是没有科学地设计林层结构,使得营造林的布局缺乏合理性,对营造林的质量造成影响。

二、林业工程中保证营造林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对营造林数据统计工作要给予高度重视

要提高营造林质量,做好数据统计工作是关键。重视营造林数据统计工作,要端正统计态度,将统计工作认真落实,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所以,营造林工作人员要具有较高的工作责任感,包括林业工程的现场勘查工作以及营业林的维护工作等等都要落实到位。[2]另外,对营造林各项数据的统计都要认真记录,并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严令禁止出现瞒报的现象,保证统计报表中的造林面积数据以及林木成活率数据都真实可靠,确保营造林的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二)做好营造林的管理、维护工作

要保证营造林质量的提高,强化林业工程的管理、维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林场要对营造林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并将切实可行的自检制度制定出来,以实施自检工作。比如,将营造林划分为几个责任区,每一个区都有专业人员承担管理职责,除了要对营造林实施养护工作之外,还要对营造林的成长情况进行检查,做好补种工作。国家有关部门要对营造林的实施予以必要的监督,并由专人到营造林现场进行数据统计核实,如果查出有虚报的现象,就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对于林场工作人员在营造林的管理、维护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就要予以奖励,在林场中树立典型,形成良好的营造林管理氛围。随着林场的工作人员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以提高营造林的管理质量。

(三)对营造林的林业工程设计予以完善

营造林的质量要有所提高,林业工程设计是基础工作,所涵盖的作业内容包括整理资料、详细准确地解读设计图表、对设计的审批工作予以规范等等。林场要对营造林的设计工作高度重视,在对设计工作规范的同时,还要请专业的设计单位参与营造林设计工作,以保证设计质量。[3]要确保营造林造林工作的顺利展开,就要对各种设计图表正确解读并有效利用,还要提高审计质量,以提高林业工程设计的可操纵性。在林业工程设计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整理好基础资料,并对资料内容进行分析,使得林场更好地完成营造林建设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的林业保护工作中,营造林技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林场的改革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使得营造林成为林场的重要经济来源。在营造林建设中,由于诸多影响因素的存在而影响了营造林质量。要维护好营造林质量,就需要重视营造林数据统计工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同时对林业工程设计予以完善。

参考文献:

篇10

森林火灾已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森林防火已成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甚至是各级政府在森林防火期的一项十分突出的工作。近年来,用于森林防火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行政资源越来越多。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频频出台森林防火的法规、政策文件,禁火令(禁止炼山、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及各种处罚措施,频频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检查、督察。应该说对森林防火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也取得了效果。然而森林防火的形势却仍然十分严峻。笔者以江西省赣州市的实际情况为例,浅述从技术措施层面有效解决几个森林防火难点的思考和建议,供参考。

1对当前主要森林防火措施之一“严禁烧田坎、严禁炼山造林等野外用火”的思考

据统计,造成森林火灾的主要成因之一是农民烧田坎、上坟烧纸、弱智人员玩火等人为野外用火。那么,除人为活动、雷电等外在因素外,森林的分布、林分的组成、林木的阻燃能力可以说是森林火灾成因的一个客观内在因素,人为野外用火主要包括烧田坎、上坟烧纸、弱智人员玩火、炼山造林等是导致森林火灾的重要因素,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农村普遍生活燃料已不再是柴草为主了,田坎上的草灌不烧不铲,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铲割下来,如果不烧掉,不易腐烂,也会影响农作物种植。因此,农民普遍用烧田坎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成为一部分农民的一项习惯性农事活动。单纯地从森林防火需要的角度禁止烧田坎,部分农民对此不是很理解,仍然抱着侥幸心理去烧田坎。上坟烧纸是我国民俗传统,一刀切的禁止,实践中是难以实现的。

采伐迹地人工造林,如果不炼山造林,确实杂灌太多,整地造林难度太大,而且造林效果差,不利于幼林生长,严重影响人工商品林的经济效益。说明炼山造林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因此,简单的一刀切“禁止炼山造林”的做法,实践中是难以做到的。单纯从森林防火的角度禁止炼山,有人认为存在林业内部部门的本位主义倾向,不利于林业的整体发展。

然而烧田坎、上坟烧纸又的确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因素;还有弱智人员玩火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应该注意到,弱智人员玩火主要是在山下路边、人群活动频繁的地方,特地跑到远山林子里面的较少。真正要靠其监护人把这些弱智人员全天候监护起来,客观上难以实现。

2建议

在继续做好原有的森林防火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提高森林防火效果。

2.1提高林分的防火能力

在易发森林火灾地段,如人为活动频繁处的林分、上坟烧纸周围的林分、农田边缘的林分等,种植一定比例的防火树种,增强森林的自身防火功能。在容易受到人为活动影响的林分,特别是在山下道路边的林子,混交种植一些阻燃性能较强的树种,如木荷、银木荷、花榈木、油茶、茶树、石笔木、火力楠、马蹄荷、杨梅、桃叶石楠、阿丁枫、乐东拟单性木兰、深山含笑、乳源木莲、丝栗栲、苦槠、甜槠、青冈、冬青、米老排、交让木、椤木石楠、女贞、竹柏等防火性能较好的乡土树种,以增强森林自身的防火功能,降低发生森林火灾的风险。据报道,防火树种达到25%~30%的比例,林分自身的防火功能能够得到较好的体现。

2.2有条件地实施炼山造林

应该实施有条件的炼山造林。不炼山的确不利于人工造林,不能因为怕发生森林火灾就禁止炼山,况且发生的森林火灾绝大部分都不是炼山造成的,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为防止炼山造林引发森林火灾,应该研究制定安全炼山、可以达到安全炼山要求的技术条件(标准),如适宜的气象因子(风力的大小、风向、空气湿度等)条件、需要的隔离带的宽度、守护人员的数量等技术指标,就可以炼山造林;否则,就不能炼山。炼山安全系数达到什么程度,就算是安全等,制定了标准,就好操作,让炼山造林者有标准可依。 转贴于

2.3修建农(田)林(分)间的防火带

篇11

国资造林是在一种封闭的模式下运行的,形式单一,机制僵化,投资主体是国家,收益主体不明确,责权利不统一,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民资造林是在开放的模式下运行的,形式多样,机制灵活,投资者同时也是收益者,责权利高度统一,真正做到了栽者有其责,管者有其权,投资者有其利,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物。市场运作模式有农户联合开发,股份制合作,公司+农户+基地,这些模式极大丰富了国家投资造林模式。以前,国资造林是国家投入苗木,给予一定补贴,农民应政策要求筹工筹劳进行造林,没有得到现金报酬,而遥遥无期的林木收益是农民不敢提前消费的。现在,民资的投入,绝大部分资金用于雇请工人烧山炼荒,开垦整地,栽植苗木,抚育管理。这些劳动既解决了一部分赋闲农民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使这部分人收入多起来了,促进了农村市场的消费,为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推波助澜。民资造林走出了一条蜕变之路。

第二,引进资金,突破瓶颈

从外地情况看,广东省54万中小企业投入资金23亿元,投资造林53.8万亩,武汉市民资投放10亿元,造林面积10万亩,山东、江西、福建等省民资也纷纷进入造林业,整体引进资金动辄上亿,造林面积以万亩计。在此不一一例举。这些资金的加入,改变了国资造林唱独角戏的格局,以有余补不足,破解了制约林业发展资金短缺的瓶颈。民资造林是一种破围之举。

第三,形成规模,凸显效益

公司投资造林万余亩,个体老板投资造千余亩,农户投资造林数百亩者,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广东、武汉等地民资造林根据统计数字显示占总造林比重的80%,民资造林数量之大,规模之巨,声势之隆由此可见一斑。对这些民资造林的调研结果表明,无论是整地质量和栽植质量,还是管护措施都优于国资造林,早成林、早见效这是勿庸置疑的。据《武汉民资造林改变市民生活》网络报道,华盛顿椰果、加拿大海枣、五星枇杷、梨枣、蝴蝶兰等过去极少见到的稀有水果、花卉,如今江城比比皆是。民资造林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满足了人们的生态文化需求。民资造林造就了果香十里,蝶舞花间的盛况。

2隐忧

第一,投资的趋利性

资本市场的运作,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而投资造林,当然也不例外,必然追求利益最大化,那么投资者造林首选目标一定是投资见效快、资金运作周期短的经济林、药材林以及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这就引发了一个矛盾,投资的趋利性与生态建设之间的矛盾。生态建设需要长期不采伐,不遭破坏的森林体系来支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是只减不增的,由于民资造林的狂热,生态建设用地势必减少,形成矛盾的焦点——民资造林与生态建设争地。这种担忧决不是空穴来风和危言耸听,如广东开平,民资造林正在搞圈地运动,惠州天邦农林公司承包土地面积达160万亩,都是种植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桉树,造成地力破坏、林地有价无市。一种局面产生了,投资者为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建设。

第二,投资的盲目性

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获取市场资讯不足,无法科学预测市场动态,盲目跟风投资,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产品滞销,可能无法获利;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对林业投资周期长,资金回笼慢,后期投资无以为继,做成半拉子工程,无法确保投资收益;一些投资者,对林业火灾、冰灾等自然灾害认识不足,一旦遭遇,血本无归;一些投资者对林业政策法律钻研不透,把握不准,致使到期林木无法采伐,不能变现获利。这又引发了一个矛盾,投资的盲目性与收益回报之间的矛盾。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不乏前车之鉴,典型个案有“万里大造林案件”、“重庆造林大户胡长明的捐林困境”等。投资者倘若不幸碰上上述四种情形之一,不但利益无法保证,甚至投资也无法收回。另一种局面又产生了投资造林积极性将严重受挫,一些意向投资者也将望而却步。3殷盼

第一,立法规范,加强监管

首先,民资造林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模式日常化,营林造林规模化,经济效益巨大化;其次,民资造林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再次,随着民资造林比重增加,注入资金越来越庞大,资金运行需要专门机构监管。从民资造林上述特点和发展趋势看,亟需法律调整和规范,是一种现实需要,但遍查法律典籍,无片言只语涉及民资造林,民资造林无任何法律可依、无任何法规可循,法律严重滞后。在此,呼吁有关部门尽快立法,从法律上对民资造林投资利益依法保护、投资行为依法规范。建立监管体系。建立土地资源监管体系,对土地资源实施监管,促使投资者合理利用、合理开发,确保生态建设用地;建立资金运行监管体系,对资金使用实施监管,促使资金公开运行、安全运行,确保投资者利益。

第二,政策扶持,积极引导

一是确权稳心,尽快落实林权制度改革,明确四权,让投资者吃上定心丸。二是搭台唱戏,建立产权评估交易中心,为投资者搭建平台,保障林地依法流转,集中经营。三是按编核拨,民资造林参与经营方案编制,到采伐期后,优先下拨采伐指标。四是信贷支持,制定信贷支持政策,投资者可用自己的林业产权进行担保,申请银行贷款,解除中小投资者资金周转不灵问题,避免半拉子工程。五是税费优惠,制定税费优惠政策,对投资者减免部分税费,减征或免征林业规费。六是投保降险,保险行业设立林业险种,准予林木资源入保,规避林业火灾、冰灾、病虫灾害等损失,降低经营风险。七是生态优先,对投资营建生态林的予以优先立项,优先审批,享受生态林政策,成林后拔资奖励。通过这些措施,积极引导投资者投资生态建设。

第三,科学规划,优质服务

林业部门要提前介入,科学规划。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划定生态林建设区域,经济果木林建设区域,商品用材林建设区域,工业原料林建设区域等,整体规划、科学布局、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林业部门要竭力谋划,优质服务。提供规划设计服务、生产技术服务、科技推广服务、优质种苗服务,以优质服务促投资者放心投资、安心投资。林业部门根据产业政策发展方向指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第四,成立协会,行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