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3: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数学教师德考核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我们要识知某个事物,必须首先弄清这个事物的本质属性,否则就无法正确地认识事物。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中有关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概念是一个完整的相对稳定的数学概念体系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这些数学概念既是最基本的数学知识 ,又是学生学习有关法则、性质、定律的基础知识 ,还是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空间观念形成,思维能力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运用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我们要想使学生真正学懂数学、掌握数学,并能正确地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必须重视概念教学,充分认识到概念教学的重要意义。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只重视计算教学,而不重视概念教学,把注意力和精力过多地投入到了计算教学上,在讲概念时一带而过,不注意讲懂、讲透,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
2.比较忽视概念的形成。将学生要探索的概念知识全盘托出,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记得快也忘得快。
3.忽略了概念间的联系。学习某个概念,不注意联系相关联的概念,将许多有联系的概念孤立地保留在学生的头脑中,达不到概念间的沟通,不能组成概念系统,形成认知网络。在探索交流中形成概念。
三、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
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或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以及模型、图形、图表等作为感性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去获取概念。
例如,要学习“平行线”的概念,可以让学生辨认一些熟悉的实例,像铁轨、门框的上下两条边、黑板的上下边缘等,然后分化出各例的属性,从中找出共同的本质属性。铁轨有属性:是铁制的、可以看成是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边可以无限延长、永不相交等。同样可分析出门框和黑板上下边的属性。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属性是:可以抽象地看成两条直线;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彼此间距离处处相等;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等,最后抽象出本质属性,得到平行线的定义。
2.把握概念教学的目标,处理好概念教学的发展性与阶段性之间的矛盾
概念本身有自己严密的逻辑体系。在一定条件下,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概念的确定性。由于客观事物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由于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因此,作为人们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但是,在小学阶段的概念教学,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往往是分阶段进行的。因此,数学概念的系统性和发展性与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成了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要切实把握概念教学的阶段性目标。
3.注意及时复习
概念的巩固是在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中去完成和实现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复习,巩固离不开必要的复习。复习的方式可以是对个别概念进行复述,也可以通过解决问题去复习概念,而更多地则是在概念体系中去复习概念。当概念教学到一定阶段时,特别是在章节末复习、期末复习和毕业总复习时,要重视对所学概念的整理和系统化,从纵向和横向找出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形成概念体系。
4.重视应用
教学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实施的效果。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仍囿于教材,围绕例题的中心知识点进行设计,偏重于思考教师如何教,忽略关注学生如何学。这将导致学生难以在学习过程中有实质性的参与,造成教学的低效。一切的数学教学活动最终都应落实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而只有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教学工作才有可能超越纯粹经验总结的水平而上升为理论指导下的自觉实践。因此,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应坚持以钻研教材与学情调查并重,在此基础上转变小学数学传统教学的认识,选择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创设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情境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数学化”。教师创设的情境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年龄特点。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好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建构对数学的认识和深刻理解。学生在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唤起学习的热情,产生学习的需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预留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组织教学材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主动地探究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中教师不必事事“防微杜渐”,不妨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初步发现规律后,引导学生经历用所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目的是帮助学生体会规律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感受规律的普遍适用性;结合交流的过程,顺势提出“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呢?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这样的问题,再一次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并在应用平移的知识对规律做出解释的过程中,获得对规律的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三、展开交流,帮助学生提升认识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展开数学思维活动。由于受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小学生还不能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数学证明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通过演绎推理去理解数学,获得结论。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努力探寻学生理解数学结论的切入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推理的过程中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小学数学教学要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情境中,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基本技能,思维得到发展,学会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探究适合学生后续学习的需要
拿破仑有句名言:“信心是生命和力量,信心是奇迹。”其思想观点充分表明了自信心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信心是人生重要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导。只有建立自信,学生才能敢于面对困难,才能永远保持乐观的态度,才能使个人的潜能、智慧发挥到极致。也只有建立自信,学生才能得到“高峰的体验”。现在的课堂中有部分学生惧怕老师,没有自信,对明明是正确的东西,也不敢坚持。所以,我们对这样的问题要提高认识,要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有没有给予学生应有的尊严,有没有给予学生活力施展的空间,有没有给予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既要承前,还需启后,否则学生数学学习的连续性和理解的深刻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某一个内容时,都要考虑如何组织和实际,才能更好地适合后续学习的需要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创设引人入胜的数学情境,以有效地启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其次需要通过精心的设计,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透过数学现象的表层逐步深入到数学规律的实质,在数学活动中把握数学学习的本质。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的设计者、策划者和参与者。要重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做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不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把既讲效果又讲效率的严格标准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参考,2002,5.
[2]吴亚萍,王芳.备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一点做法。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内涵与意义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意味着在已有教学的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它是在教学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教学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内涵是在先进的教学理念理论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可以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多种感官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依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行说教式的教学,媒体运用单一,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乏味感。如何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信息技术以其直观、鲜明的声、色、形等手段,能使教学情境变得生动活泼,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和兴趣。动画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设计制作出包含动画的课件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几分之一》一课时,我们设计了“猪八戒吃桃子”动画。滑稽的人物,优美的音乐,诙谐的解说,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乐学氛围,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而易接受,为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它比传统的手段激趣,效果要好得多。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动画设计了四个动物举行自行车比赛的画面,画面上小猴子的车轮是方形的,小猫的车轮椭圆形的,小狗、小兔的车轮是圆形的,让学生猜猜比赛的结果,最后谁能得第一?(小狗)为什么?(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它得了到第一呢?(因为小白兔的车轮车轴不在中间)。教师适时提问: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通过有趣的动画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为学习新知提供了要思考的问题,诱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迫切要求掌握新知的欲望也油然而生。
(二)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学生学习一个知识,一般都要经历“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样的一个过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过程进行处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不易理解。关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采用实验的方法,把圆分割成16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但是,实验过程比较复杂,难于操作,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再者用圆拼成的近似长方形时,让学生想象出分割的份数越多,拼得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渗透了“极限”思想),这对于小学生来讲很难想象,学生所看到的只能是把圆拼成的一个长方形,致使学生对所推导出来的公式的精确性持怀疑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利用动态展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使抽象化为具体,化难为易,以达到最佳效果。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可以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突破一些教学上的难点。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在讲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用传统手段,包括直观操作、投影演示等都很难把要害讲清楚。而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方便地演示:将两个角平移重叠,将角的两边长短随意改变。学生通过观察动态的过程,很容易地归纳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而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三)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增加了教学容量
教学中老师不能为概念而概念,让合作学习走过场。实际工作中有的老师见有人在公开课上使用合作学习的手段,受到有关人员的肯定时,自己也就不假思索地照搬过来,因此就形成了不管课堂实际需要不需要,一古脑儿搬进来,为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完全流于形式。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对此置之不理,有的学生仍然做自己的事,有的几个人在一起随便说两句就算大功告成,还有的学生虽然几个人在一起,但说的却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教师对这些事也是听之任之……当老师叫合作学习小组代表发言时往往都是自己的一家之言:一个人来代替小组,小组的其他组员对此无动于衷。老师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则是熟视无睹,心中想的反正我使用了合作学习这种形式,至于效果如何那我就不管了。
2.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安排不合理
合作学习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需要的,而是要讲究一定的契机,教师在上课时不能随心所欲地安排合作学习。所谓的内容不够,合作学习来凑是万万不可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见教师动不动就让学生合作学习,只要遇到问题都离不开合作学习,把合作学习当作灵丹妙药,包治学习上的百病:本身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有的老师也要让学生合作学习;刚一上课教师就叫合作学习;大部分学生都已明白的问题还是让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对这种形式已经产生厌烦的情况下老师仍按部就班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凡此种种,已经对合作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我们倡导的合作学习是名副其实的,是在学生独自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下,学生发自内心,确实需要合作学习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才采用。
3.合作学习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调控不好
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认为合作学习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学生有了问题老师可以甩手不管,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老师在课堂上好像是一个看客,遇到争执时不指导学生如何解决,结果学生的时间耽误了,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组员的搭配合理引起内讧(有的组全部都是学习较吃力的学生),人员的分工不合理(有的一人在组上大包大揽,让其他人没有事干),人数不合理(有的两三人,有的五六人);教师没有真正地参加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只是当了一个监工,甚至有个别老师在学生合作学习时自己在想与教学无关的事。
4.用合作学习取代学生的独立学习
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十分热衷于合作学习。课堂上看到的整节课都是学生在合作学习,很少看到有时间让学生独立学习,这样一来有的学生就形成了一种依赖思想:我懒得动脑筋,反正我不思考也没有关系,我不思考自然有人帮我思考,有人会帮我说出答案。常此下去,一个班上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得到锻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降低,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就不能得到培养。要知道在一个人一生的学习中独立学习是占主要的,因为生活中需要独立学习的时候太多太多。
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合作学习的效能呢?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因此它的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4.1 合作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要将学生的性别、性格、成绩、人数等因素合理搭配组建合作小组。我们一般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策略,人数一般4-6人。分组中尽量不为“小权威”“合作滞后者”的产生创造条件。同时也要看到,并不是组建了小组自然就会合作,要避免开小差、说闲话等假合作的形式,需要教者进行长期的培训。
4.2 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保证
小组合作技能水平低往往导致小组交往水平低:不善于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只关注自己的发言,个人主义泛滥;需要协作时“各自为政”,体现不出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相互启迪……小组合作技能包括倾听、协作、交往、整合等技能。教师在平常训练中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4.3 合作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领域,并不是在其它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整体性。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自己(独立地或是伙伴合作的)探索性的活动,包括操作实践、合作探究、预测假设、共享交流、尝试修正等一系列主体性的活动,来主动构建数学知识。”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它的目的是提供给学生一块自由活动的天地,让他们去自主地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让他们自主地选择处理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程序,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生活中数学的意义。它的设立有助于转变教师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等知识观,接受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要正确认识这一板块设置的意义和作用,熟悉每个年级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掌握“实践与综合应用”这样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二、统筹安排,着眼全书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做”的课程,而不是“教”的课程,以活动为主要方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做”、“调查”、“实验”、“探究”、“思考”、“测量”、“制作”等一系列的活动,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它具有实践性,又具有综合性,它既是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素养的综合;既是数学学科内部知识的综合,又是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技能的综合,如与语文、美术、科学、道德、社会等内容整合在一起。在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实践、交流等学习方式为主,通过活动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它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更关注学生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其数学的综合素质。
为达成教学目标,每册的数学教材中,都安排了一定课时的“实践与综合运用”的教学内容,完成这些内容有的需要的时间长,有的需要的时间短;有的可以在校内完成,有的则必须在校外完成。所以,要完成每学期的“实践与综合运用”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在学期初,根据全册教学内容,对全学期内容进行统筹安排,拟订整个学期的活动计划。这样,才能在开展每项活动时,师生做好活动的各个方面准备,才能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科学处理教学内容,注重实践应用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线索,遵循教材提供的思路,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同时,适当进行挖掘和拓展。事实上,即使以专题形式呈现的内容,教材也只是提供了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给教师留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教师要有主动处理教材的意识。
实践活动的内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结合所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这样的内容有书本上提供的,也有师生自行设计的。另一类是结合教材的内容,从学生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现实生活中,有目的地收集和挖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使数学活动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及时在日常生活得到应用和验证。这种活动一般经历的时间较长,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需要学生课前进行调查、查找资料等工作,课中进行合作研究探索,课后还要反思或再深化研究。
教师还可以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力求将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
象,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思维档次
在实践活动中,操作实验、自主探索是必要的活动方式,教师应当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推理、利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要有目的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的操作手脑合一,不能仅停留在低层次的活动操作上,努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档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数学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数学信息的敏感度,对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数学信息的自觉程度,对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从数学信息角度的感受、理解和评价。
数学信息意识其基本特征为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获取数学信息的自觉性、目的性以及评价、调节和自我控制等。加强学生数学信息意识的必要性从时代的角度看,是因为如今网络时代计算机的发展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数学知识的老化过程,所以当今数学教育教会学生学习,形成主动获取数学信息和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判断、处理和创造数学信息的能力,形成数学信息意识成了当务之急。应用题结构的“开放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
2.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解应用题时,先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审题时,可以让学生用笔划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对于数量关系较复杂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表示出来。
二、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创设融洽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它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协动的多向活动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协作意识,才能造成活跃的课堂气氛,出现情意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这样一种探索问题的最佳意境,课堂气氛无疑是热烈而活跃的。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活跃畅通,向广度与深度发展,探索活动形成热点与。传统的应用题以文字呈现形式居多,解答应用题的方式也常常是用一张纸,一支笔,独自埋头苦思,合作交流从何谈起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怎能调动起来?因此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如小调查、小制作、小课题研究、小研究报告等加强解题思路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三、注重列式计算环节
列式计算在解答应用题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观点,儿童的思维具有动作、形象的特点,思维断断续续,而且不善于重新审查自己思维的结果。为此,在分析应用题的阶段,对于题意的理解,对于数量关系的推理与判断,就难免有不周密或片面性。但是在列式计算的过程中,要一面想一面写,这就使他们的思维有着书面依据,借助于知觉的支持,就便于进行审查,发现错误及时加以改正或补充。这样,学生会分析,当然为顺利列式计算打下了基础,但是还不能保证计算就不会发生错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达到计算的目的,教师也要重视这一环节,正确地加以掌握。
教学列式计算时,到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最后阶段,可以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在多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计算过程中,应该进一步重视综合式的训练。开始要求对不需要使用括号列出综合式,最后在运用小括号的基础上学会中括号列出综合式。多步计算的应用题的验算与改编题目的工作有密切联系,因而验算也可以在学会复述以后进行,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列式计算训练步骤:(1)口头或书面做解题计划;(2)先用分步列式后用综合算式;(3)能根据算式正确、迅速、合理地演算;(4)正确使用单位名称;(5)根据问题写答数;(6)自觉进行验算或估算。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57-0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所谓实效,就是实用和高效,学生在课堂上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能实实在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提高,有收获。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实效性,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大胆思考,启发思维,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中发展
教师习惯了根据课本上的教学任务按部就班的讲解知识,由教师来判断问题的对与错,话语权在自己手上,这些影响了学生,使他们的思想受到限制,阻碍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无论在生活还是在教学中,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尊重学生,爱护学生,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还要虚心地听取学生提出的建议,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大胆思考,积极发言,允许学生出错,说错了不要紧,从而解决了学生的害怕心理,学生才会大胆想象,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观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探索知识。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显得尤为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情境创设中,我认为应注意:
1、明确教学目的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的发展。所以,课堂上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提与本节课教学脱节的问题。
2、有选择地开展情境创设模式,体现生活中的数学
在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今天,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紧随时代步伐,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数学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与时代紧密相连的数学问题,如:神州六号发射,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票数百分数,金牌获得块数百分比等等一些情境,我们根据这些情景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低、中高年级的儿童,我们可以通过故事吸引、游戏质疑、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意识,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深入教材,把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要深钻教材,根据教学内容重难点,多提供学生的参与机会。努力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体验、实践、创新,通过有价值、有目标、有计划的探究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课堂探究的内容也不宜过多,应该从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选择促进学生学习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掌握。这种知识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探索获得的、能融会贯通的知识学生受益,着实有效。课堂上,学生通过老师正确的引导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对数学的喜爱增进许多,也达到了快乐学习的目的。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就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之中及课堂之外师生关系的好坏。课堂效果反应了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做积极的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学习数学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学生的鼓励和批评才具有实际效果,否则产生负效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数学程度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对差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委婉,更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方法,和他们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师生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从而创建出有效的学习气氛。师生间的和谐关系意味着师生生命的相遇与共融,每一个眼神与动作都潜藏着彼此的心意与情意,把这种和谐与融洽带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
二、挖掘数学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数学中的趣味因素,比如在讲等差数列时,可以给学生讲讲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再比如讲等比数列时可以讲讲国际象棋发明者西塔与国王的故事。这些学生都很感兴趣,如果每节课都有类似的小故事告诉学生,我想学生会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了,就不会觉得数学枯燥,相反当学生通过一次次解决数学中的难题而获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赞许时就会更加喜欢数学。越喜欢就越努力,越努力成绩就越好,成绩越好就越想学......总之,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个时候的学生就不再需要老师的督促。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么的关键和重要,而如何才能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则变得更加难上加难。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挖掘数学中的趣味因素方面狠下功夫,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他们对数学感兴趣了,才不会排斥数学,才有可能提高课堂的高效性。
三、遵循学科规律,探究高效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方法,从教学过程说主要有三类方法:一是进行认知活动的方法。二是进行技能活动的方法。三是进行情感活动的方法。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学生的这个基础与教材的编排顺序有关,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环境关系更大。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例如,怎样复习旧知识,引出新内容,怎样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解释一个新的概念或定理。怎样创设情境,怎样归纳知识点等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高效的作用。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内容有可能是学生所没有经历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只有对教学进度、难度进行调控,才能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并未达到教师的期望,学过的东西学生并没有掌握好,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如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皱一下眉头、噘一下嘴)。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宁可不讲,让学生先放松一下,活动一下;让学生弄明白再讲,学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一般也不往下讲另一个问题。无论用怎样的学习方法,关键是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高效。
四、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高效课堂的教学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仅仅仅为了“一件美丽的外套”
一些教师在整合中死搬硬套,使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感官的刺激上,重视形式而忽视效果。其实质是忽略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与教学环境、文本、教师以及学生对话、交流碰撞才能不断“生成”精彩。因此,我们不要一味的去追求表面的浮华,被那件“美丽的外套”所束缚。
2、信息技术的机械化、泛滥化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是为了发挥媒体的辅助作用,促进语文课堂教学。为了“一件美丽的外套”而上演种种教学“喜剧”:有的教师干脆用多媒体出示课题、例题、板书,有的用古怪的机器语言代替教师语言,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将尽数罗列与课文有关的,等等。机械化、泛滥化媒体技术的整合偏离了课堂教学的本意。
二、多媒体技术在语文学科整合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1、“急功近利”的心态
造成以上种种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作怪。正是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迅速为课堂教学改头换面,因而谁不想通过这条捷径获得“大丰收”呢?况且,被别人认为是“观念落后”与“跟不上时代”那可是教育者的大忌啊!由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象征着新的教育理念,又由于多数教师的理论水平都不高,而信息技术却可以使学校与教师形象“焕然一新”。而能跑步进入“名师”行列,教师自然是欣然响应。于是才呈现出了一种空前繁荣的景象。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许多教师越来越沉醉于盲目的、畸形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再用一种平和的心态进行及时的教后反思,从而越来越远离教育的真谛。
2、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盲从
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是一知半解,甚至不会制作,而由他人代劳。但在教学时,却不加斟酌盲目使用。这样的盲从与仓促上阵,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怎能不令人担心呢?其结果必然是课件牵着学生鼻子走,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有条不紊地回到了新版“填鸭式”的路径。
盲目的、机械整、急功近利的媒体技术的使用,将会淡化教学意识,从而远离课堂教学的本质。我们要怀着平和的心态,在真正需要使用课件的时候确实使用好,在有效整合媒体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上下功夫。
三、有效整合媒体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1、运用多媒体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漂亮的界面,瞬息万变的图、文、声、像、动画,在深深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每一个孩子都生动活泼地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登鹳雀楼》这篇课文主要是写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感,表达诗人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学生入“境”,我首先借助太阳渐渐下沉的动态画面及黄河水滚滚向前奔腾的动化和咆哮的涛声调动学生的兴趣,接着在楼层变化的对比中,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探究欲望达到了,这时,教师伴随着声像的进行,巧妙地点拨,不仅明确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而且激起了他们进一步主动学习古诗的兴趣。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的“敲门砖”。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了丰富图像及声音信息,所以学生容易入情入境,在兴趣盎然,无拘无束中,轻松自然、水到渠成地融入文本。因此,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巧妙的教育情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重点难点
在传统模式的语文教学中,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往往使用很多的时间,花费更多的精力,还是常常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的优势,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就能够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教学《九寨沟》时,课文中描述了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的壮观景象,教师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也很难想象出那种蔚为壮观的景象。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动态的效果展示出来,直观的形象会使学生瞬间茅塞顿开,课文中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在媒体技术的帮助下,阅读感悟自然天成,重难点突破游刃有余。
3、运用多媒体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虽然反复讲述、说明,而学生却反而“如坐针毡”。对于这一些离学生的生活视野的过程性、情境性的文本远,教师就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帮助学生理解。如《雾凇》这篇文章,由于生活经历的限制,很多学生都没看到过雾凇,那么对于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更是无从体验。在讲该篇课文时,可以采用以看、听代讲的方法,播放雾凇美景以及雾凇形成过程的录像。观看的过程中学生在感悟到吉林雾凇之美的同时,又理解了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这样就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数学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学课程目标在坚持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行了强调,并把它们具体化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四个方面的目标。
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三维目标之所以将知识和技能放在首位,正是教学基本目标和任务的体现。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是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更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重要载体。
教学的过程和方法首先是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任何教学目标总是在一定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内容和方法实现。因此,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知识和技能目标中首次出现了过程性目标。《标准》中对“过程”赋予了深刻的含义: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课程目标,即首先必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系到数学课堂中素质教育的认识。《标准》认为,合格公民的许多基本素质,如对自然界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实事求是的态度,理性精神,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是可以通过数学活动培养的可见,小学数学学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不仅体现了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同时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
二、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
“策略”一词,原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指挥,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是指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方法或手段。策略(strategies)是介于理念(观念、理论)与方法、手段之间的一种行为的基本指导方略,它是一种在某种思想的指导下可以建立若干评价变量的行为指导体系。但它又区别于具体的行为方式和方法。也就是说,同一种策略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反之,同一种方法可以属于不同的策略。
袁振国认为,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崔允漷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中指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解决问题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策略,他提出三个阶段的策略: 教学的准备策略、教学的实施策略与教学的评价策略。
(二)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指的就是小学数学教学的计策,谋略。它涉及的内容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纵向成分来看,它包含了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策略、教学方法策略、教学过程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等;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横向成分来看,它包含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规则教学策略、空间几何教学策略、统计和概率教学策略和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等。
三、小学数学三维教学目标与有效教学策略关系
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简而言之,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小学数学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实现的,并且共同指向人的发展这一最终目标。
有效教学的理念或策略以“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认为“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可见,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学内容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由此可见,三维教学目标的指向与有效教学策略的指向是相同的,都是以最大化地促进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的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发展,才能体现数学学科的价值和意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必须从三维目标出发,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实现三维目标有效地整合,才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有一个平衡的发展。 转贴于
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特点
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当今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已经从关注教师的行为方式转向关注学生的行为方式,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行为模式与期望学生产生的行为模式之间的相关程度,因而也就越来越关注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基本要素。根据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可以将这些要素分为三个方面:
(1)过程的基本要素。这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经历性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数学体验”等方面。
(2)行为的基本要素。这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形成性的目标,主要表现在“思考”、“探究”、“合作分享”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
(3)情感的基本要素。这主要反映的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形成性的目标,主要表现在“好奇心、求知欲的培养”、“克服困难,勇于探索”、“创新”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
在这种前提下所建构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往往都会呈现出一下几个特点。
(一)以情境呈现任务
首先,在构建教学策略时,教师应关注的是,对学生来说,抽象的符号、单调的公式、生疏的概念、晦涩的命题所组织起来的材料并不容易驱动他们参与数学学习、学生所需要的是一个个他们能够尝试完成的任务;其次,教师应该注意到,所谓的“任务”,应该是那些儿童所关注的或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最后,教师应关注的是,这些问题将如何被创设成一个个适当的问题情境,并将这些问题情境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弗赖登塔尔认为,丰富的情境可以包括:(1)场所(location),一个有意义的情境的堆积,可以被独立处理,也可以彼此之间有联系。(2)故事(story),它是连接不断的,它可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经典的或虚构的特别例子。(3)设计(project),即被创造的现实。(4)主题(theme),一个与现实带有多种联系的数学定向的学科分支,如飞行等。(5)剪辑(clippings),主要从各种媒体中剪辑,它往往包括含有大量有意义的或无意义的数字与信息。
(二)以任务驱动探索
对学生来说,需要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尝试解决的问题。因此,他们的学习不是模仿教师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不是去记概念,背公式,做习题,而是要完成一系列探索性的,并需要设法通过自己的尝试而获得问题解决的任务。
直接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呈现无法直接比较的情境——各自设法去寻找一个标准的长度去分别度量——被度量物体的长度不是标准的长度的整数倍或在表达上发生困难——需要构建一个共同的标准长度单位……
这样的教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使学生在不断地探索性和尝试性问题解决过程中,体验到“尺”的意义,理解标准长度的价值。
(三)以探索组织学习
抓住了任务驱动学习的本质特征,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策略,都会采用“主动学习”为学习的主要脉络来组织教学。在这里,“探索”是一个有价值的行为,而“主动”则是保证学生是一个学习主体的一个条件限制。
例如,以主动探索为主线的“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就会通过设计若干由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并概括出圆锥体积的计算规律的数学活动来组织,而不会见简单地通过自己的演示来向学生呈现某种结论的方法来组织。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3]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382-01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也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论的对错与优劣,直至评价后才有反思的意识,造成思维的脱节,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与学生的发展,因此"主体反思"应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新视点。下面结合本人的一些思考和实践,就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数学反思意识和能力,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1.在质疑问难时激发学生反思
教学过程中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有反思的机会。创设起疑情境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产生内驱力,激活思维。促使学生自觉地去探索问题、解答疑难,实现由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角色转变。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个案例有助于我们理解。如:有一个正方形的池塘,工人准备在池塘的四周种树,要求每边都有50棵。请你算一算,工人需要准备多少棵树?很多同学马上解答:50×4=200(棵)。我要求学生说理,学生们充满自信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再次审题,思考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并示意学生画图帮助,学生在再审题、画图、讨论的基础上,终于发现了此题隐藏的另一个任务:当四角都种上一颗树时,需要准备的树就是50×4-4=196(棵)。这时,教室里发出一片感叹:"啊呀!我刚才做错了。""我怎么当时就没发现呢?"……当学生有了如此深切的体验时,我引导学生反思:"你认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才能克服?"有的同学回答:"我审题不清、不够全面,今后要认真地审题。"有的同学说:"我知道在以后的学习中,我的脑海要经常有'图',这样,思考问题也就全面了。"……学生身边真实的情景,看似非常简单却暗藏"杀机"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尝到了一丝苦涩,正是在这种教师创造的"逆境"中,推动了学生反思现实的动机。
2.在应用练习时组织学生反思
好多学生写作业、答试卷时以完成为满足,检查验算的习惯很差,或面对错误看不出来,或看到错题拿起橡皮就擦。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差,反思意识薄弱,反思能力低。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可以在作业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答题时,想一想"我这样做对了吗?""这是不是最好的办法""我在哪里处理得比较好"等;订正时,多想想"我这题错在哪里?""我为什么会做错?""我以前有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以后我怎样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在学生解题之后,对较为典型的题目要求学生整理思路,说思考过程;在批改之后要求反思:保留错误的解法,先反思,到组长处说反思过程,再动笔订正;或建立错题登记本,抄出错题原型,写上经反思得出的错题原因及订正方法,每过一段时间对错题进再反思。通过作业过程的反思,一方面强化巩固了正确的数学认识结构;另一方面及时矫正了一些错误的数学认识结构,以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形成错误的认识。通过反思,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质量,使学生尝到反思的"甜头"。
3.在错误中引导学生反思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学生每遭遇一次错误,就增添一次打破和超越已有经验的机会。遭遇并克服一次错误,学生的已有智慧结构就会呈现一种螺旋递升的状态,有了一次重组的可能,从而实现创新思维。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作为必要前提。善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发这种"观念冲突",能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反思,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和习惯。如试卷讲评课,我一改传统的教师讲得满口白沫,学生听得稀里糊涂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学生自查错题的原因,对于不明白的再集体讨论,典型错题重点交流,然后教师根据测验情况选择性地讲评,最后发展提高。这样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效率,而且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反思意识和习惯,促进了学生主体反思能力的提高。 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受到认知、注意、态度、习惯、情感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方法、结论等多方面进行反思。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从审题是否全面、准确;思路、计算是否正确、简捷;结论是否唯一、是否符合实际等方面养成及时检查、反思的习惯,同时注意精心设计作业并留给学生充裕的作业时间,并要求学生建立课堂反思本,及时回顾反思,把本节课的知识点、思想方法或学习方法,解题错误的原因,学习的成败得失等及时记录下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4.在学习结束处因势利导反思
在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己一堂课的学习结果。这个过程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学生可自我提问:我知道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这节课我哪些知识点学习得比较好?哪些知识点还掌握得不够好?还有什么疑问等等。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反思中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要指导他们应采取相应的策略:看书、问老师、问同学等。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当前的学习范围,则应鼓励学生去查课外资料和有关书籍,力求弄懂。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把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其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总之,"思之则明,思明则新,思新则进。"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或成功进行反思,进而达到修正和强化的目的。这正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学生自我教育的境界,教育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势在必行!然而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对学生而言,每次的反思仅是一种学习的经历,只有通过持之以恒不断的反复强化,使自发行为提升到自觉行为,反思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