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3: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数据网络研究报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运营商根据需求上40G
从运营商角度来说,使用40G波分是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流量需求。目前,40G波分是受40G路由器的驱动,而40G路由器的使用又是看运营商数据流量的增长情况,因此对数据业务要求比较大运营商将率先使用40G波分。
此外,由于40G的使用,还将牵扯到运营商网络投资、承载网规划和网络运维等问题,运营商也希望借助建设40G优化和提升自己的承载网性能,已经投入40G建设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对40G如何提升网络性能进行了充分研究和论证。
中国电信走在了40G建设的最前面。“中国电信关注40G是由于其数据网流量十分庞大,且不断增加,部分地区的10G波分已经无法满足网络容量增加的需求。”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副总工徐建峰表示。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在上海建设了国内第一条40G商用线路,该40G线路有200公里,采用了ODB调制编码技术。中国电信的40G研究也并没有因为商用而停止,据记者了解,中国电信已经在研究40GOTN和100G,这两项内容是40G规模使用和升级的关键技术。
中国联通因为承接了原中国网通的数据网络,对40G同样提出了迫切需求。2008年中国联通就在华北多个地区也开始兴建40G线路。虽然中国联通本次只使用了少数设备商的40G设备,但是据记者了解,中国联通对其他设备商的40G产品也保持了高度关注。
中国移动由于目前业务仍以语音为主,对40G的需求并不是十分迫切,“但是随着全业务运营的深入,数据业务量的增加将促进中移动在城域骨干网上采用40G。”中国移动设计院副院长刘涛预测。
设备商期待光网络市场重新洗牌
对于设备商,40G不仅是其技术能力的代表,而且还是其实现光网络设备市场重新洗牌的关键产品。10G波分时代创造的光网络市场格局,有望随着40G的到来而重新划分。
据咨询机构Infonetics最新出炉的研究报告,从2008年2010年,全球光网络设备市场将持续增加,到2010年全球光网络设备市场收入将达到122亿美元,波分光网络设备的开支也将在2010年超过SONET/SDH设备。由于波分市场将在未来几年中开始占据光网络市场的主导地位,现阶段对40G波分市场争夺也关系到了未来光网络设备的市场格局。
目前,华为、中兴、北电、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朗讯和烽火设备商已经推出了40G商用产品,其中华为、阿尔卡特朗讯和北电还在国外建成40G商用网,未来角逐国内40G市场的设备商将从这五家设备商中产生。
商用40G的五点问题
40G商用需要解决技术、应用场景、成本、运维和40G的引入五点关键问题。
技术上,40G的调制编码技术和各类补偿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设备商产品的区别是如何满足运营商不同的网络需求,既要适合运营商网络过渡、升级需求,也要保持可以接受的设备成本。
应用场景上,目前开始建设的几条线路都以广域使用为主,未来在城域骨干上也可能使用40G,这主要看运营商的需求。
成本上,受目前40G商用规模的限制,设备商的40G成本还难以满足业内对成本的期望,不过由于40G使用,运营商网络更加简化,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营商网络运维成本。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作为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中国作为新的世界经济发动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的缺口增大,能源安全及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显突出。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我国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要求。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太阳能作为洁净无污染的巨大能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太阳能电池用硅锭/硅片以及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控制部件实现光伏发电、将是人类新能源利用方面的科技发展方向。
一、太阳能并网发电原理
目前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日益广阔、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国内光伏市场呈现加速发展趋势,目前中国已经是国际光伏发电应用产品生产基地,光伏市场潜力巨大。2010年以前中国太阳电池多数是用于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从2011年到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的市场主流将会由独立发电系统转向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电站通常利用城市和农村的建筑物安装光伏设备进行发电并就近并入供电网络,随着分布式并网光伏电站的建设进度加快,发电容量占传统方式比重越来越大,调度自动化及电能量管理相关系统对电站的电能信息采集范围与实时性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是完全无污染、无噪声、不耗费化石能源、应用前景最广阔的一种太阳能利用方式。并网发电系统一般由太阳能电池组件、并网逆变器等组成,通常还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运行显示和监控设备等。并网发电方式是将太阳能电池阵列所发出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器转变成交流电输送到电网中,无需蓄电池进行储能。并网发电系统采用的并网逆变器拥有自动相位和电压跟踪装置,能够非常好地配合电网的微小相位和电压波动,不会对电网造成影响。
二、光伏发电系统简介
1、光伏发电系统种类
光伏发电系统分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两种。
(1)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也叫离网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蓄电池组成,若要为交流负载供电,还需要配置交流逆变器。
(2)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指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可以分为带蓄电池的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
2、光伏发电系统的优缺点
(1)优点:①可免费获取太阳能资源;②技术成熟,系统安全可靠;③无噪声、无有害物排放、无污染;④运行维护费用较低;⑤不需要架设远距离输电线路;⑥安装简单、方便,建设周期短;⑦电能质量较高;⑧离网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具有供电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2)缺点:①光伏发电受日照时间、地理位置、气象条件的限制;②光伏发电需要占用较大面积;③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偏低;④单位千瓦建设成本高于常规火电。
3、我国光伏发电产业政策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光伏产业的发展,先后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法规,特别是2009年“金太阳”示范工程带动了整个国内光伏发电市场需求的提升,2010年中国年度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了5Gw,超过了截止2009年底的累计装机总量。
三、调度电能信息采集要求
1、采集数据源
系统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光伏电站上网点与并网点的关口、各类开关、母线上的电能表计。电能表计能够为系统提供各种电能信息数据,为整个系统功能提供了完善的数据源。
2、采集数据项
光伏发电站接入公共电网线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压相角、电流、电流相角。升压站主变各侧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压相角、电流、电流相角。汇集线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压相角、电流、电流相角。升压站主变高、低压侧各段母线的电压、电压相角、频率。光伏发电站并网线路正向有功、反向有功、正向无功、反向无功电量值、分费率示数。各电能表的事件记录。
3、采集数据频度
根据电能信息数据管理相关规范,结合对光伏电站的实际管理需要。
四、通讯组网实现
1、电力调度数据网
具备相应条件的光伏电站可采用成熟的电力调度数据网信道进行通讯。在传统接入方式中:电能表通过RS485方式与终端服务器或电能量远方终端连接,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与主站通讯。接入方式见图1。
图1电力调度数据网接入方式
2、GPRS无线通讯网
大多数光伏电站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分散,建设专用调度数据网络并不现实,针对此类电站可采用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无线通讯方式进行组网。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是一项高速无线数据处理的技术。通过GPRS方式组网通讯,数据分组发送和接收,可实现对电力监测设备的统一监控和分布式管理,GPRS网络为电力系统无线通讯提供了简单高效的传输手段,其主要优点如下。
1)可随意分布和移动入网点;无需担心线路的维护或有线通讯方式在移机时导致的通讯中断。建设新的监测点无需进行拉线、埋线等工作。
2)采用透明传输方式,自动流控,能最好地支持频繁的、少量突发型数据业务。
3)信号覆盖较好,网络接入速度快,通信质量稳定可靠;提供与现有数据网的无缝连接,接入速度仅几秒钟。
4)支持TCP/IP、UDP、X.25协议;较载波、230M无线、GSM短信息,网络接入更加直接方便。
5)采用专线接入方式(VPN);使用专有接入点(APN),组建虚拟专网,SIM卡只能在且虚拟专网与专属光纤(部署到调度信息化机房)进行通讯,安全性较高。GPRS无线传输终端是基于GPRS无线网络,应用于工业监控、电力管理等行业的数据通信组网需求。提供高速、永远在线的传输信道,在网络结构上实现虚拟专网,组成用户专用数据网络。终端采用外置式,通讯接口采用标准RS232和RS485接口方式,为了保证无线通讯的安全性,串口通讯报文数据采用了以下两种安全机制。
1)报文帧格式分析过虑:过滤一切非电能信息国标规约帧格式数据。
2)加密处理:报文数据通过终端与主站的动态加密验证算法进行数据加密与解密处理。
五、电能信息实时采集主站
电能信息实时采集主站层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应用的核心部分。电能信息实时采集主站软件系统采用调度电量数据采集相关系统实现,如江苏省在“江苏电网省地县一体化电量采集系统”中进行了部署并接入了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电能信息采集。本文重点介绍主站数据传输的物理架构设计。电力调度数据网主站接入:
采用“电力调度数据网”方式组网的电站,电量数据由调度电能量系统通过调度二区网络实施采集。根据电能信息应用系统相关管理要求,电能信息需要传输到供电公司调度Ⅱ区进行相关应用。
1)通过无线传输终端为光伏电站与主站系统间建立一个无线数据传输通道。
2)供电公司信息机房部署移动外网专区,接入移动通讯光纤。
3)部署移动网络通讯管理服务器,并部署数据包分析过滤软件。
4)部署GPRS专用采集服务器,采集程序与无线终端的数据通讯采用加密实现。
5)部署逻辑强隔离装置将采集数据传输至供电公司信息内网。
6)通过电力专用横向物理隔离装置(反向)实现电能信息从将III区向II区进行数据传输。
主站数据传输构架
六、网络防护与数据安全
分布式光伏电站电能信息采集系统遵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与《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要求,满足“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总体原则,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
1)硬件防火墙。
2)GPRS无线通讯管理服务器。
3)逻辑强隔离装置。
4)电力专用横向物理隔离装置。
GPRS无线组网方式,在总体安全防护在基础上采用以下安全措施。
1)GPRS无线终端通讯采用APN虚拟专网方式,建立专属于电能信息采集的点对点专网。
2)GPRS无线终端与主站通讯采用加密算法实现数据报文的加密传输。
3)主站GPRS数据采集服务器建立于GPRS网络专区。4)对GPRS通讯管理服务器的通讯数据包做分析过滤处理,不满足《IEC870-5-102》、《DL/T645-1997》、《DL/T645-2007》报文帧格式的一切数据包都进行拦截并生成数据包分析日志。
5)GPRS采集的电能信息通过逻辑强隔离装置进入信息内网。
结束语:
光伏以其独具的优势,对其开发利用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逐步改变我国传统能源结构,对克服我国能源紧张、改善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分布光伏并网电站因其特有的优势将在较长一段时间成为太阳能利用的重点方式。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电能信息实时采集的实现方法,可以实现各类分布式光伏电站电能信息实时采集,具有如下特点。满足了分布式光伏电站电能信息采集实时性管理要求;两种组网方式满足分布式光伏电站通讯信道的组网要求;电能信息采集数据安全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要求。分布式光伏电站电能信息实时采集的实现方法的提出,可以推进相关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加强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监控、监督管理力度,保证了发电量数据的正确性,为供电公司和电站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适应了现代化管理要求,经济、管理和安全效益显著,进一步提升供电企业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李祖逖.太阳能光伏电站的防雷及接地[J].青海科技.2013(03):112.
中图分类号:U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069-01
伴随着通讯技术、传感技术、电子控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被广泛的应用与汽车制造产业,汽车制造技术日益精湛。与传统汽车构造相比,现代汽车内部构造要繁复杂乱许多,这些复杂的结构赋予了现代汽车先进且全面的功能应用。结构的复杂性意味着汽车故障检测及修理的难度在原有基础上增大许多。故障检测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量日益膨胀。经一份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对现代汽车维修的时间较之以往增加了两到三倍,技术人员需耗费1/3的经历查阅相关的维修资料,继而将1/3的经历花费在定位故障及故障分析上。信息量的庞大要求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不断升级,以此来适应日新月异的汽车维修市场。
1 现阶段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1.1 人工故障诊断技术
当前在我国众多汽车故障检测维修中心,运用人工经验直观诊断汽车故障的方法仍被中小城市广泛使用。人工故障诊断技术的前提是技术人员需熟知汽车构造及运作的基本原理,掌握故障诊断及汽车维修的基本技能,丰富的诊断经验是维修人员最具价值的资本。经笔者的调研结果显示,平均每五家汽车维修公司会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故障检测维修人员。依靠人工维修经验对汽车故障进行直观检测的方法是一项原始的技能,然而这项技能正面临着被现代化先进检测技术所取代的风险。运用人工故障诊断技术对汽车故障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有多年维修经验的专业人员根据车主错反馈的故障现象,对汽车故障进行原地检测。或将汽车启动,在试驾的过程中,对故障产生的部位进行定位。维修人员凭借多年故障诊断维修的经验,对引发故障的部位进行大胆的预测猜想,而后使用简单的检测工具,对自身的猜想进行排除或断定。人工故障检测方法通常包括以以下几种:道路试驾法、感官检测法(听、嗅、触)、直观观察检测法、模拟实验法、分段排查法等。人工故障检测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且其适用范围较广。但与此同时,人工故障检测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故障检测的精准度由维修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来决定。现阶段,我国汽车高级维修人员的数量愈加稀少,人才的栽培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与时间。因此,人工故障诊断技术在大城市已被逐渐的淘汰和取代。
1.2 电脑故障诊断技术
电脑故障诊断技术是通过解码仪来实现的。解码仪也被称之为电脑故障诊断仪,其功能相当于一台微型电脑。解码仪能够实现人工诊断所不能实现的功能,其能够将ECU中存储的信息提取出来,继而对提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电脑中的相关软件将对特定的信息进行翻译处理,信息处理的结果将以文字、折线图的方式传达出来。技术人员根据电脑屏幕上的信息,对故障部位进行精准的定位。倘若解码仪中并未显示故障码,再或是技术人员根据所显示的数据检测不出故障内容,那么技术人员需根据车主所反映的故障现象,规划出故障产生的大致范围,然后对故障范围内的元件性能逐个的进行检测,通过排除的方法最终确定故障发生的部位。除此之外,解码仪可以通过向汽车电脑发送指令的方法,对故障进行动静态的检测诊断。目前,在我国众多一二线城市中,电脑故障诊断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并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电脑故障诊断技术的前途无可限量。
1.3 仪器故障诊断技术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出行质量要求的提升,汽车产业的愈发的兴盛起来,汽车建造技术也随之提高。由于信息及电子控件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控制单元成为现代汽车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代汽车的内部构造较之原始的汽车构造来说要复杂许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汽车故障的诊断难度。为了适应这一构造检测要求,技术人员采用仪器故障诊断技术对相关的参数值进行检测,以此来判断汽车故障的部位,继而对其进行维修处理。技术维修人员通常使用的故障诊断仪器大多是万用表、电流探针、底盘测功仪等。这些仪器能够获取相应的数据流,技术人员将所获取的数值与标准数据流的数值进行对比,继而定位故障诊断部位。示波器也是常用仪器的一种,其与万用表的功能较为接近,仅能对电压值数、电阻值数、信号脉宽等进行测量。电流探针的使用范围及功能也较为有限,其仅能对交流、直流电流的信号值进行检测。使用上述仪器进行故障诊断皆不能够建立在汽车发动机现有工作状况的基础上。因此常用的检测仪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障判断准确性较低、定位易出现偏差等成为现阶段仪器故障诊断技术的一大缺陷。
2 现代汽车故障诊断主要的应用技术
2.1 OBDII系统应用
OBDII系统是当前较为先进的汽车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安装有OBDII系统故障检测的汽车,B类数据网络通讯协议使其电控系统建立的基础。B类数据网络结构由应用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三部分构成,网络中的信息经应用层节节传递;数据链路层对位和字节起到有效的转化作用;物理层担任数据链路层之间数据传递的桥梁。要想使得OBDII系统与车下检测设备通讯能够进行有效的通讯,就应当遵循相关的约定,以此来保障通讯过程的畅通无阻。
2.2 车载自诊技术应用
车载自诊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汽车故障的诊断,成为当前主流的故障诊断技术。但车载自诊技术自身有着较大的局限性,例如:通过检测无法得到准确的车辆气体排放的数值,仅仅能够起到监测的作用。再如:车载自诊数值的真实性受到汽车运行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较大。此外,自诊仅能系统的检测出汽车故障的部位,而并非能够显示故障维修的方法和步骤。因此,这一诊断技术需岁汽车构造的发展而不断做出改进,完善汽车故障的自我诊断方法,为汽车部位故障提供最确切精准的信息。
参考文献
这不仅因为烽火通信拥有最完整的光通信产业链,主营产品包括通信网络、光纤光缆、数据网络。而且这家脱胎于科研院所的通信主流供应商,已连续第五年实现经营及盈利能力的快速成长。
因此,公司过去四年两度入选《投资者报》“TZ50”公司之列。
业绩持续增长是公司获此殊荣的关键。过去三年,烽火通信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64.2%,在《投资者报》评出的“2011年最值得投资的50家公司”榜单中排名第五。
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56.84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净利润3.77亿元,同比增长43.97%;每股收益0.85元。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5 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净利润2.2 亿元,同比增长18.3%。
一家受投资者喜爱的公司,除了保持稳定增长的业绩外,对股东的回报也非常重要。烽火通信这方面同样慷慨,不但一直坚持现金分红,而且分红额逐年增多。
公司2008年度累计分红总额为6150万元,2009年增至6627万元,2010年累计分红总额大幅增至8836万元。也就是说,公司过去三年用于分红的现金总额近2.2亿元,三年平均分红派现率达到18.4%。
如果业绩和分红还不足已说明烽火通信的优秀,那么再从净资产收益率(ROE)看看这家公司吧。ROE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指标,反映了股东的收益水平,也直观反映了公司的投资价值。
烽火通信2006年ROE还只有2.25%,2007年和2008年分别增至4.53%、7.13%,2010年ROE达到10.74%。这意味着,过去五年,烽火通信的净资产收益率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而今年上半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5.99%,年化净资产收益率为12%。
相应的,公司近五年投入资本回报率也逐年增长,从2006年的1.66%,到2007年增至3.22%,2008年增至5%,过去两年则分别达到6.24%和7.55%,年均增长1.5百分点。
[Abstract] 5G network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component, multi-band, multi-RAT and mixed technologies. In this paper, the challenge to support the 5G networking by the present 4G wireless network featured by integrated C-U was analyzed. A new type of 5G RAN architecture based on C-U split was put forward. This new architecture will benefit the 5G deployment with great flexibility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 scenarios.
[Key words]RAN architecture C-U split flexible deployment
1 引言
面向2020年,随着智能终端显示、计算等能力的不断提升,增强现实等新型移动互联网应用将大量涌现。未来移动互联网用户要求5G具有媲美光纤的接入速率、享受本地操作的实时体验、随时随地的宽带无线接入能力。而在物联网领域,未来的物联网服务对象将扩展至移动医疗、车联网、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各个行业,物联网终端数量将大幅激增,应用无所不在[1]。
根据ITU的研究报告,未来5G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了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低时延高可靠)以及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低功耗大连接)等三类典型场景[2]。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要求,5G需满足多项关键能力指标。相比于现有的LTE网络,5G需要支持高达20 Gbps的峰值数据速率、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100万/km2的超高连接密度、数十Tbps/km2的超高流量密度、近三倍的频谱效率提升、近百倍的能效提升[2]。
为了满足5G的各项关键能力,与现有移动通信技术相比,5G需要采取更加灵活与多样的空口与组网技术。如为了满足超高吞吐率需求,采用大规模天线、高频大带宽组网、超密集组网、多种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无线接入技术)融合等技术来实现更高吞吐率;为了满足低时延要求,采用新型帧结构设计、D2D(Device to Device,端到端)终端直连通信以及MEC(Mobile Edge Computing,边缘计算)等技术来降低端到端传输时延;为了满足大连接要求,采用新波形、新型多址等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支持的连接数密度。
5G灵活多样的网络技术需求给无线接入网设计带来诸多挑战。文章首先分析了现有4G架构在面对5G网络需求时面临的挑战。然后提出基于控制与承载分离的5G无线网架构设计思路与方案,最后探讨了基于新型架构实现对5G不同应用场景的灵活组网能力。
2 5G无线网架构设计挑战
5G为了支持超高速率业务,除了通过大规模天线、新型多址等多种手段来改善频谱效率,还需要借助频谱资源以及多种组网手段来满足需要。当前6 GHz以下的中低频谱资源十分紧张,需要考虑在6 GHz以上高频段进行组网。高频信道传播特性相比低频有很大差异,传播衰减较大,因此多作为固定无线接入手段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传输带宽问题,或者是作为小小区(Small Cell)与宏小区(Macro cell)形成HetNet(Heterogeneous Network,异构组网),在利用宏小区解决覆盖的同时,改善低频宏小区容量不足的缺点。
超密集组网也是5G支持超高速率业务的重要手段,据预测,5G网络中各种无线接入技术(如4G、Wi-Fi、5G)的小功率基站部署密度将达到现有站点密度的十倍以上,形成微微组网的超密集网络,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的网络容量来满足5G超高流量密度及超高用户体验速率的要求[3]。
5G为了支持低时延与大连接业务,在采取新型帧结构、新型多址等空口技术的同时,在组网手段上也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网元部署,如通过将核心网业务网关功能下沉,结合边缘计算能力,实现本地业务的快速分流与加速;通过部署信令汇聚节点以及提供灵活的网络协议裁剪能力,支持大规模的物联网终端并发连接。
可以看到,未来5G网络将是一个集合多种网元、多种频段、多种技术以及多种组网方式的复杂网络,给无线网络架构的设计带来了诸多挑战。
(1)网元功能灵活部署的问题
5G需要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基于同一系统架构在网络中灵活部署相适应的网元功能。如果采取如LTE控制承载合一的eNodeB节点作为主要网元形式,则网元功能形式比较单一。特别是超密集组网场景下,需要通过简化网元功能降低站址条件要求,实现网元即插即用快速部署,如果以eNodeB作为超密集组网的主要网元,就很难保证有足够多满足条件的站址资源,而且从成本角度来看,投资巨大,运营商将难以承受。
(2)多接入技术融合协同的问题
5G希望能够实现多接入技术融合,提供用户无感知的一致性体验,这就要求在无线网实现统一的控制面。4G主要是通过核心网实现对多种无线接入的统一控制,不同接入技术在无线网侧拥有各自独立的控制面,难以提供用户一致的体验,同时差异化的信令流程导致终端切换与互操作过程复杂,影响了网络协同控制能力。
(3)覆盖与容量有效兼顾的问题
5G不同场景对网络覆盖与容量的需求有较大的差异,比如eMBB中的移动广覆盖场景要求网络重点实现用户随时随地的快速接入,可以采取低频高功率宏基站组网,利用低频通信无线衰落小的传播特性以及宏蜂窝大功率的设备特性,提供广覆盖服务。而eMBB中的热点高容量场景更加强调网络容量满足高密度用户的需要,倾向采取高频低功率节点密集组网,单个节点覆盖用户少,控制面带宽需求也相对较低。如果节点采取控制面与用户面合一的设计,广覆盖场景下为了改善覆盖而增加的宏基站,就有相当部分投资浪费在用户面的扩容上,同样热点场景下的基站扩容,就有部分投资被浪费在控制面。同时因为缺少一个整体集中的控制面管理,网络整体优化难度越来越大。
为了应对上述诸多难题,5G需要设计全新的无线接入网架构,摆脱传统4G采取的控制承载合一的架构形式,将5G无线网控制与承载功能相分离,实现控制功能与承载功能的独立设计与灵活部署,构建统一的控制面,满足灵活多样的5G组网场景需求。
3 基于控制与承载分离的5G无线网架构
3.1 设计思路
基于控制与承载分离的5G无线网架构设计思路就是将5G无线网络的控制面与用户面相分离,分别由不同的网络节点承载,形成独立的两个功能平面。针对控制面与用户面不同的要求与特点,可以分别进行优化设计与独立扩展,满足不同组网场景对5G网络性能的需求。如分离后的无线网控制面传输将针对控制信令对可靠性与覆盖的需求,采取低频大功率传输以及低阶调制编码等方式,实现控制平面的高可靠以及广覆盖。而无线网用户面传输将针对数据承载对不同业务质量与特性的要求,采取相适应的无线传输带宽,并根据无线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传输方式以匹配信道质量,满足用户平面传输的差异化需求。
随着无线网控制面与用户面的分离,5G无线网元功能可以根据业务场景与部署的需要灵活设置。按照提供的网络功能以及承载对象的不同,5G无线网元可划分为信令基站、数据基站两类网元功能类型。信令基站负责接入网控制平面的功能处理,提供移动性管理、寻呼、系统广播等接入层控制服务。数据基站负责接入网用户平面的功能处理,提供用户业务数据的承载与传输。信令基站、数据基站均属于功能逻辑概念,在具体实现上,二者可共存于同一物理实体或独立部署。
根据承载的网元功能,5G无线网架构可以划分为控制网络层与数据网络层,如图1所示。控制网络层由信令基站组成,实现统一的控制面,提供多网元的集中控制。数据网络层由数据基站组成,接受控制网络层的统一管理,由于仅提供用户面功能,可简化网元设计,降低成本,实现即插即用与灵活部署。
控制网络层与数据网络层共同组成5G无线接入网,并作为5G接入平面与5G控制平面、5G转发平面共同构成5G网络总体视图[3]。
3.2 功能逻辑架构
通过对无线网功能的分离,无线网架构可划分为两大功能域,高层接入网功能域与低层无线功能域。其中高层接入网功能域集中了非无线相关以及非实时性的功能,低层无线功能域集中了无线相关以及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功能。5G无线接入网功能逻辑架构如图2所示。
基于控制与承载分离的设计思路,高层接入网功能域可进一步分为高层接入网控制面功能与高层接入网用户面功能。这些功能既可以是通用的也可以是与特定接入技术相关的。通过将通用功能与特定功能分离,可以支持下一代网络灵活扩展,如扩容或引入新的空口技术或新的RAT。通用的功能用于组成一个公共的网络汇聚子层,实现多连接、QoS增强、数据加密、完整性保护等,能够支持不同的层三协议如IP或以太网。通用功能与特定功能配合以支持不同空口之间的协作与控制,来实现移动性优化、负载均衡等。
按照模块化设计的要求,各功能由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功能组件组成。其中高层接入网控制面功能包含了无线资源管理、小区级移动性管理、多RAT管理、连接管理等功能组件,特别是针对未来5G无线网络切片以及智能感知能力,还需要提供切片控制以及无线QoS控制功能组件,实现基于无线网的网络切片选择以及上下文智能感知控制等功能。
高层接入网用户面功能主要包含了数据分组处理、分配、用户面移动性锚点等用户面功能组件,用于实现用户面分组数据的处理,如信道加解密、头压缩、完整性保护,以及作为数据锚点负责用户数据的缓存、分配与转发等功能。
低层无线功能与无线相关,对实时性要求较高,可以针对具体的接入技术或空口协议进行优化与参数配置。低层无线功能包含的功能组件主要有基带处理功能组件以及射频处理功能组件,负责实现如动态资源调度、与物理过程相关的同步、小区搜索、功率控制功能,以及与物理信道处理相关的复用、信道编码、调制等功能。
4 灵活功能部署与组网分析
基于上述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无线网架构,可以看到,信令基站功能逻辑主要包含了架构中的高层控制面功能以及相应的低层无线功能,而数据基站功能逻辑主要由高层接入网用户面功能以及相应的低层无线功能构成。针对5G不同应用场景,信令基站与数据基站功能将伴随无线网控制面与用户面的不同配置灵活分布于各类网元,构建不同功能特性的无线网元节点,实现多种网络拓扑与功能部署方式。
4.1 eMBB场景
针对eMBB中的热点高容量应用场景,5G无线网可以采用:
(1)部署方式一(CU+DU分层组网架构):通过将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高层控制面功能与高层用户面功能集中部署,低层无线功能分布部署,形成CU(Central Unit,中心单元)与DU(Distributed Unit,分布单元)两类网元分层组网的网络拓扑架构。CU+DU分层组网架构如图3所示:
CU集中部署:根据用户面锚点的不同,CU还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包含控制面功能+用户面锚点功能,一类仅包含控制面功能。DU分布部署:DU可按前传能力支持射频处理、物理层全部或部分功能、层二全部或部分功能[4]。
通过在热点地区超密集部署DU,可以解决热点高容量场景下单位面积的高吞吐率需求。CU集中部署形成统一的控制面,负责对区域内同一CU下多个DU的统一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等控制面操作。由于有CU作为信令基站完成集中控制,DU可以仅作为数据基站,简化了配置并可以实现即插即用,降低了对部署条件的要求,为大规模超密集部署提供了可能。
(2)部署方式二(基于控制面虚拟化的超密集组网架构):对于不具备集中部署条件的热点高容量场景,需要采用集成了控制面以及用户面功能的基站分布部署并超密集组网。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缺少统一控制面带来的问题,可以通过控制与承载分离,将各基站的部分资源抽取用于承载统一虚拟控制面,构建一个虚拟信令基站。在同一虚拟信令基站控制下,由多个基站作为数据基站负责用户面承载,形成控制面虚拟化的超密集小区组网[5]。
通过构建虚拟信令基站,5G用户可以驻留在虚拟信令基站提供的虚拟小区上,利用虚拟小区ID来解扰获取各个数据基站小区发送的参考信号、广播信息、寻呼信息以及公共控制信令。当用户收到系统发送的寻呼消息后,再接入目标数据基站小区进行数据传输。由于用户与虚拟信令基站及各个数据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都是通过虚拟小区统一协调调度,因此用户在虚拟小区内移动时不会发生小区重选与切换,同时可以避免同一虚拟小区内的无线干扰问题,保证超密集网络的整体性能。基于控制面虚拟化的超密集组网架构如图4所示:
4.2 uRLLC场景
针对低时延高可靠的应用场景,5G无线网可以采用部署方式三(本地化网络部署架构):将核心网部分控制功能如会话管理、移动性管理功能下沉至无线网,与无线网控制面功能集成部署;另一方面,通过将用户面数据网关与内容缓存下沉至接入网侧部署,与无线网用户面功能集成部署,构建以全功能基站为主的本地化的网络拓扑架构,使基站具备智能感知、业务控制、本地路由与内容快速分发能力。
通过将与特定业务相关的控制功能贴近接入网侧部署,可以减少核心网功能部署层级偏高带来的回传时延。同时根据应用场景的需要,将区域性的移动性管理功能下沉至接入网侧,这样当用户在局部区域内移动时,可以减少切换信令交互产生的延迟。还可以通过在全功能基站中设置的统一控制面功能,针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预测,提前进行目标小区的资源预留与预操作,来保证切换成功率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另外,通过将数据网关与内容缓存功能下沉至全功能基站,可以进一步减少回传时延,同时全功能基站下也可采取CU+DU的分层部署形式,由全功能基站的中心单元CU作为统一的数据锚点,可以实现用户的无缝切换,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
低时延本地化网络部署如图5所示:
4.3 mMTC场景
针对低功耗大连接的应用场景,基于控制与承载分离的网络架构,5G无线网可以通过增加控制面无线资源,满足海量连接对控制信令资源的需求。此外还可以采取部署方式四(分簇分层部署架构):针对物联网用户多为小数据量、低功率、移动性低且局部集中的业务特点,在无线网部署时,可以根据业务与用户分布,采取分簇设置簇集中控制中心,由簇控制中心提供局部用户的接入控制与连接管理,用户数据经簇控制中心汇聚后转发至上层数据基站,各个簇控制中心同时接受上层信令基站的统一控制,保证簇间无线资源协同与移动性控制。通过分簇分层部署实现网络接入、信令与数据的压缩与汇聚。
分簇分层网络部署如图6所示:
如上所述,基于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新型接入网架构通过对无线网功能的组件化,实现5G无线网元功能的灵活组合与部署。特别是未来5G可以基于网络虚拟化NFV技术,将底层物理资源映射为虚拟化资源构造VM(Virtual Machine,虚拟机),并在其上将高层接入网控制面以及用户面功能组件加载,构造VNF(Virtual Network Function,虚拟网元功能),结合对低层无线功能组件的模块化设计与加速,从而可在同一基站平台上同时承载多个不同类型的无线接入方案,并能完成5G无线网各网元实体的实时动态功能迁移与资源伸缩,为保证5G无线网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灵活功能部署与组网奠定了基础。
5 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5G无线网架构设计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基于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新型无线网架构设计思路与架构方案,并分析了基于新型架构下5G灵活组网能力的实现。分析表明,基于控制与承载分离的5G新型无线网架构,可以针对5G不同应用场景实现无线网络功能的灵活部署与组网,为5G架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IMT-2020(5G)推进组. 5G愿景与需求[R]. 2014.
[2] Recommendation ITU-R M.2083 IMT Vision. Framework and overall objective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MT for 2020 and beyond[R]. 2015.
[3] IMT-2020(5G)推进组. 5G网络技术架构[R]. 2015.
[4] 3GPP TR 38.801 V0.2.0. Study o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dio Access Architecture and Interfaces (Release 14)[S]. 2016.
[5] IMT-2020_TECH_UDN_15053. 超密集网络虚拟层技术[R]. 2015.
[6] 段晓东,孙滔,陈炜,等. 5G网络架构设计的5个重要问题[J]. 电信科学, 2014(10): 129-133.
[7] 月球,王晓周,杨小乐. 5G网络新技术及核心网架构探讨[J]. 现代电信科技, 2014(12): 27-31.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305-01
1 前言
“居家养老模式”住宅是我国现阶段解决问题比较理想的模式,随看我国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峻,对于“居家养老”模式住宅的设计建设应当更多地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成为普遍研究的课题。
2 基于智能家居的居家养老模式研究的意义
智能居家养老系统的产生使得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借助于各种智能穿戴设备和数据网络互联,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在健康安全也更有保障。相比于传统的养老方式,智能居家养老可谓是其升级版和优化版,继承中国儒家文化的“孝”道精神的同时,既满足老年人对“家”的需要,又充分满足了子女对老人的呵护需要与管理。针对受众主要以老年人为主,这款App在设计初期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界面简洁,操作简便,具有一键呼叫,精准定位等功能防止突发事件的产生。另外该App可以通过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心电监测仪、血压监测仪、脉搏手表等设备能够检测老人的血压、体重、血脂等状况,让普通的日常生活融入系统的医疗检查,所测数据直接传送到所属医疗服务中心的老人电子健康档案,一旦出现数据异常,智能系统会自动启动远程医疗,必要时上门进行医疗服务。同时系统自带的数据库可以作为老人的备份健康档案,实现对老年人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动态数据库,使子女可以在APP上动态查看老年人的身体情况,还可根据需求自动生成初诊病历,在就医时作为医生对病情分析的有效参考。
3 智能化居家养老模式”的原理
为解决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智能化居家养老新模式”,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利用智能化、传感器技术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解决空巢老人日常生活问题,从而实现智能居家养老。
随着不断发展,其技术也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利用智能化的传感器技术和网络监控视频技术,实现智能化居家养老(利用传感器技术,按照自动报警装置,保证老人的人身安全。通过视频可以使老人与子女见面,排解老人的寂寞、孤独。老人若有突发事件,可以通过安防报警系统将信息传给子女和社区人员,使老人得到及时救治),可以有效保障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减轻子女的负担,使子女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以达到老有所依居家养老模式,为共建和谐社会起到了推动作用。
4 基于智能家居的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4.1 社区服务智能模块
利用COP的安全性、自动化和保密性等优势,可以为老人提供更加完善的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智能模块支持退休金认证、送饭送菜、清洁卫生、基本医疗、陪护聊天等切实贴身的服务。社区对辖区中的老人信息进行统计、整合,为其进行网上登记,通过互联网实现网络化访问和自助式服务。这样,只需要很少的专业人员监控这个智能计算平台,大大弥补了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另外,此模式提供的支持养老保险认证功能,通过为老人设置登录账号、密码、指纹识别等技术将智能计算、智能安全运用到社区的管理中,为老人提供网上认证,确保退休金管理的准确、严密。
4.2 医疗智能模块
基于智能计算的居家养老模型将区域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引入,提供低成本、易管理、可按需灵活扩展的信息共享平台。此模式略去中间环节,将老人与医院直接建立起互相帮扶的网络系统即医疗智能。通过COP装置,当老人点击红十字图标时,表示病情不是很严重,如:感冒、头疼等,这可以由社区医疗提供服务。当情况紧急,如心脏病突发或者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时点击120图标,此时医院会接到求救信息,并根据信息的紧急情况派遣医疗小组或者派发120急救车。
4.3 购物智能模块
购物智能模块利用智能计算将老人与各大商场超市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分别推送到商家和老人的智能终端上,形成一个信息完整的资源汇集池,对老人的购物需求提供自动化管理和快速交付,及时满足老人的需求。老人可以通过COP装置的购物车图标与商店联系让他们送货上门,或者商店根据COP资源汇集池的记录情况,自动为老人适时地提供物品及服务。商家可以引入智能计算,建立自己的购物智能网络,更好地满足有特殊需求的老人。
4.4 定位智能模块
老人随身携带的COP装置将老人的信息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与老人的儿女、联网的医院、社区等相互联系,方便其子女对老人进行时刻的远程监控,能够准确了解自己的父母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所处环境的安全情况。当老人出门在外迷路的时候,只需点击迷宫图标,他们的子女们便会接到呼救信息,通过此技术子女可以及时确定父母的地理位置。
4.5 娱乐交流智能模块
该模型将娱乐交流功能引入到老人的日常生活,更切实地为老年人提供适合他们交流及娱乐的环境氛围。通过网络把老人联系在一起,为老人提供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娱乐交流方式,如:养花、书画、垂钓、跳舞、旅游活动。娱乐交流智能也可以将不能到现场参加活动的人覆盖其中,使他们通过COP装置的音符图标感受活动的快乐,如身临其境一般。与此同时,利用智能计算的广泛性将老人与其相关的人员整合在一起,老人与他人能够随时联系,扩大了他们的娱乐交流范围。
4.6 精神抚慰智能模块
老人们也可以通过精神抚慰智能与子女、他人在精神上互相安慰与关心。通过精神抚慰智能将居家老人集中起来,由几名专业人员提供网络咨询与心理抚慰,适时地向老人传授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此外,社区或者其他一些组织可以利用这个精神抚慰智能将老人们的信息和其他家庭的信息进行全方位整合及网络覆盖,使老人能够看到其他人的需求,有能力的老人便可以直接向有需求的家庭发出有偿或者无偿的帮助请求,这样老人在为他人提供服务的同时又可以愉悦自己的身心,达到年轻人和老年人互助的目的。
5 结束语
老年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你是否重视而改变。在老年人许多特殊的需求中,居住条件的改善是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老年人不同于残疾人,身体机能的衰退有个渐变的过程,所以智能家居的居家养老模式的研究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为依据,按照省国土厅要求,结合市经济社会实际状况,开展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试点工作。
二、主要任务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快调查进度,提高调查质量,保持第二次土地调查利用数据和图件的现势性,为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制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需要提供基础数据。着力解决土地变更调查体制、机制、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的问题,加快国土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进程,实现土地调查信息互联互通、同步更新和成果共享,提高土地调查信息社会化服务水平,为全省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研究农村土地变更调查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切实可行的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共同责任机制。
1.通过对各相关部门发放征求意见函的方式开展土地调查成果应用需求调研,利用各部门的调查资料拓宽土地调查信息来源渠道。
2.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的方式建立以市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为主,相关部门联动的共同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协调各相关部门达成共识,初步形成国土资源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
3.在国土部门内部建立以地籍管理科为主,利用、耕保、规划、矿产、土地整理中心、土地监察和各乡镇国土资源分局参加的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常设机构,明确国土资源部门内部各科室的职责和分工。
(二)研究农村土地变更调查机制,建立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各项制度。
1.建立以国土资源部门为主、有关部门联动的共同责任制:
(1)建立市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各相关部门参加每半年一次的农村土地变更调查部门联席会议,通报涉及农村土地变更调查的各项情况,协调解决各类相关问题。
(2)建立市农村土地变更调查信息通报制度:在各部门设立农村土地变更调查信息员,明确信息员联系方式,及时通报相关信息,以便及时共享各相关部门的资料。
2.在国土资源部门内部建立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各项制度:
(1)建立农村土地变更调查信息通报制度:各相关科室按月报的方式向地籍科提供各类农村土地变更调查信息,由地籍科对信息确认并及时进行变更。
(2)建立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实时动态监测制度:与各乡镇分局做好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各处的变化情况,有变化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证本周内变更并登记,月末结清本月变更情况,达到时时在监测,时时在变更的目标。
(3)健全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年度汇总统计分析制度:利用年度变更统计台帐,将年度变更情况与上一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互相对比、核实并形成分析报告,做到实地、图纸、数据库、台帐的一致,在土地变更中做到不重、不漏。
(4)建立严格的土地变更调查监督、检查制度:将土地变更调查监督、检查制度纳入到年度各项目标责任制当中,对虚报、瞒报情况予以严肃处理。
(5)建立严格的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制度:由调查人员整理乡镇上报资料,外业调查人员与测量人员共同对有变化地块进行实地测量,绘制草图,建立台帐,并由双方人员共同自检,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准确。将自检结果上报地籍科。
(6)建立严格的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资料保密和统一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档案材料统一管理的原则,凡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都应交档案室归档保存。在调查部门内部由专人管理档案,实行严格的保密防范措施,严禁发生泄密事件,杜绝非法使用行为。
(三)研究切实可行的农村土地变更调查技术标准,在调查中规范农村土地变更调查技术程序。
1.建立从收集信息、外业调查、内业汇总、数据库变更、审核验收、网络上报的农村土地变更调查程序,测算土地变更调查工作量。
2.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规范基础上,研究应用新技术,利用连续运行的CORS系统,结合双频RTK、GPS,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实现实时高精度数据采集,提高野外调查的工作效率和调查精度。
3.抓好农村土地变更调查电子数据的管理,严格数据录入程序,保证数据录入质量;设定数据访问权限,实行分级访问及访问审批制度;定期对电子数据进行安全检查,保存系统日志,进行数据备份。
4.利用省厅统一软件,初步建立以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基础的县级数据中心,并在应用中对软件开发提出用户需求;利用数据库对比分析本次农村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与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之间的差异,研究数据衔接办法,促进成果应用。
三、技术路线
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围绕农村土地变更调查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在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在有关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内部,全面开展土地调查成果应用需求调研,明确职能分工和工作流程,拓宽信息来源渠道,探索并建立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各项制度。综合运用测绘、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手段,采取内外业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形成集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分析和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农村土地变更调查技术流程,对农村土地调查成果实行逐地块跟踪监测,时时调查农村土地地类、面积、权属和利用状况的变化,及时更新农村土地调查和基本农田调查数据库,始终保持土地调查成果图件、数据与实地一致。建立县级数据中心,利用省政府专网网络平成与省国土厅广域网连接,应用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软件及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原始数据和变更数据网络上报、信息共享,形成“省、市(州)、县”三级网络互联互通。
四、农村土地变更调查的主要内容
在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查清2008年8月至2011年4月期间全市农村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等变化状况,更新土地利用基础图件,做到图件、数据、实地相一致。
(一)查清实际新增建设用地情况。重点查清实际新增建设用地情况,由利用科、耕保科、规划科、土地监察大队等相关科室将以前批准本年建设、本年批准本年建设、本年批准本年未建设、本年度未批先建(包括本年度“以租代征”)的用地批件及成果图件移交一份至地籍科。地籍科按照变更程序进行变更。
(二)查清非建设用地变化情况。通过实地调查,查清本年度建设用地以外的其它地类的变化情况,重点查清新增耕地的来源情况。
1.对开发、复垦、整理土地的调查。土地变更调查中,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将未利用地或其它土地变为耕地的,应由土地整理中心将验收后的文件及图件资料提交给地籍科,由地籍科实地复核后录入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对于农民自主开发或整理出的耕地,应由乡镇分局工作人员调查后上报地籍科,按照变更调查的程序进行变更统计。
2.农业结构调整用地的调查。土地变更调查中,因种植效益原因由耕地改为园地、林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设施农业用地、养殖水面的,为农业结构调整范畴,反之也属农业结构调整。此项调查应先由农业、牧业、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将农业结构调整土地的变更信息提供给地籍科,并应提供相关批件,地籍科按照实际土地现状依据变更调查的程序进行变更调查,该项用地的调查属可调整地类的调查,应按可调整地类调查、汇总。
3.生态退耕用地的调查。土地变更调查中因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国家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耕地。应由农业、牧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将态退耕土地的变更信息提供给地籍科,并应提供相关批件,地籍科按照实际土地现状依据变更调查的程序进行变更调查,该项用地的调查属可调整地类的调查,应按可调整地类调查、汇总。
4.关于灾毁耕地调查。对于水冲、沙压、山崩、泥石流、沟蚀、地震等自然灾害破坏,三年内不能恢复耕种的耕地,应由乡镇国土分局了解实际情况后上报地籍科,地籍科按照变更程序调查、汇总,并在《分析报告》中进行说明。
5.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调查。对于闲置的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开发整理成园地,经过土地部门组织验收认定后,作为补充耕地的园地,由整理部门将资料上报地籍科,地籍科按照变更程序调查、汇总。该项用地的调查属可调整地类的调查,应按可调整地类调查、汇总。
6.对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的调查。除因突发性灾毁外,原则上不允许将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由于长期气候等因素,土地利用现状属实,且较大面积确需变更的,须在变更调查工作开展前,由相关部门向国土主管部门提出专项申请并上报相关材料,包括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拟变更地类统计表、相关部门论证意见及有关情况说明等,经州国土部门审查通过后,纳入到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中。
7.“七项单独标注”用地的调查。根据《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补充规定》第四章的要求,对《规定》中“七项单独标注”的用地进行单独标注统计。
五、工作步骤与进度安排
(一)2010年6月,准备阶段:制定本次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并报送省厅审核,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人员培训。
1.制定方案。根据省厅要求,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制定《市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试点实施方案》并报省厅审核。
2.成立试点领导小组。根据省国土厅要求,成立市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协调落实工作经费等各项保障措施;领导小组下设市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试点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次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试点工作。(办公室由外业调查组,数据测量组,内业数据组组成)
3.收集资料。根据联席会议或信息通报制度收集各相关部门和国土部门内部的资料,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变更调查资料,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底图、数据及外业调查记录手簿等相关资料;有关退耕还林的图件(设计图、验收图等)、数据(计划数、完成数、验收数)、验收报告等相关资料;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文件及实际用途,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成果验收等资料(图件、数据、报告等)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灾毁耕地等相关资料;最新的行政权属界线资料、各类重点项目及基础设施用地批准文件等。
(二)2010年7月,调研阶段:向各相关部门发放征求意见函,明确本部门内设机构的职责和分工,形成工作机制。
1.对各有关部门及局内部相关科室发放征求意见函,全面开展土地调查成果应用需求调研;
2.建立国土资源部门与各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召开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会议)
3.明确国土资源局为主,林业、农业、水利、畜牧、民政、交通、统计等各部门协助的共同责任制。
4.明确本部门内的职责和分工,乡镇一级建立以各乡镇国土分局为主,各村村民委员会等为辅助的联动责任制。
5.建立村级土地利用现状挂图、台帐统计制度,实行土地变化的动态监测。
6.建立内部日常工作制度。乡镇分局每七天巡查一次及时测量,整理资料上报变化情况,达到周清,月结,季度上报。
7.土地变更调查办公室根据上报资料汇总分析变更调查数据。
(三)2010年8月—2011年4月,实施阶段:全面开展市的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试点工作,建立县级数据中心,完成与省厅广域网连接。
1.外业准备工作。制定外业调查方案,准备外业调查相关工具;研究不同情况下测绘技术问题;制作外业调绘工作底图;选择一个乡(镇)开展试点,结合试点工作对参与调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作业人员熟悉调查技术规程、掌握调查工作方法。
2.地类核实、调查。根据上报资料,对新增审批项目导致地类变化的情况进行实地核实;对有变化的地块进行实地测量并采集数据,对图斑变化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类方法的可行性。
3.填写外业调查记录表。按外业调查记录内容要求,将外业调查内容记入调查记录表,填写字迹必须清晰。
4.内业整理。
(1)利用外业调查数据,按照土地利用数据库要求,更新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
(2)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
(3)利用管理软件完成面积量算、汇总各类土地面积、建立相关台帐。
(四)2011年5月—6月,总结阶段:对本次调查的成果进行自检,待自检后由省技术指导小组对本次调查的成果进行验收,同时建立省、州、市(县)互联互通的土地调查信息同步更新和成果共享机制。
六、文字报告编写
编写完成《市有关部门需求调研报告》;《市国土资源管理需求调研报告》;《市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试点工作报告》;《市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试点技术报告》;《市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制度研究报告》;《市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试点分析报告》。
七、提交农村土地变更调查成果
(一)图件成果。
1.由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输出1:1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2.县、乡(镇)、村土地利用现状图。
(二)数据库成果。
1.县、乡(镇)、村各类土地面积统计数据;
2.土地权属面积统计数据;
3.外业调查原始数据,外业调查手簿。
(三)文字成果(含电子版)。
1.《市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2.《市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试点技术方案》
3.《市有关部门需求调研报告》;
4.《市国土资源管理需求调研报告》;
5.《市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试点工作报告》;
6.《市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试点技术报告》;
7.《市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制度研究报告》;
8.《市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试点分析报告》。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与宣传。
1.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是一项技术难度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繁重的基础调查工作,应有强有力的领导支持和技术保证。为此成立市土地利用农村土地变更调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协调各方面关系,落实农村土地变更调查经费。领导小组下设市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实施。
2.制定土地变更调查宣传工作方案,在报刊、广播、电视和局网站等新闻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宣传报道。
(二)经费保障。本次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试点所需资金总数达50万元。在省拨付试点经费10万元的基础上,不足部分由市财政解决,争取以充足的资金保证农村土地变更调查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三)质量保障。
这是华大基因的“工业+现代信息”大数据战略的初试牛刀。借助大数据技术,他们成功地绘制出水稻,非典病毒,鸡、猪和大熊猫等物种的基因图谱;通过华大基因库的数据分析,科学家们能够对人群从出生到死亡的疾病预防和治疗进行更为主动的干预,甚至有可能对宫颈癌、糖尿病、乙肝等中国发病率比较高的“恶病”进行疫苗控制。
和其他率先应用大数据企业一样,华大基因商业模式创新,受益于三大驱动力推动的大数据浪潮。一是个人全球化,计算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了信息、知识和社会关系网络的全球化。二是记忆数字化,云计算等廉价、高效的存储方式让信息资源成为 “共享的社会记忆”。三是社会网络资本化,社会网络成为继“人、流程和技术”之后重要的企业资源。
个人的全球化
华大基因数据库对德国大肠杆菌和“亩产万斤”水稻的贡献,是因为其基因数据库集纳了全球的智慧,是个人全球化的一个表象。因为,个人全球化为大数据的涌现提供了社会驱动力。
从达·伽马和哥伦布航海到1800年工业革命的世界探索,称得上全球化1.0版。这是“国家”的全球化,依托的是远洋船舰等技术。工业革命以来直至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间的工业化贸易称得上全球化2.0版,即“企业”的全球化。它的技术驱动力是铁路火车、电报电话和电子计算机硬件,实现的是工业和企业资源的全球配置。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将人类带入全球化3.0版阶段,即“个人”全球化。
按照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说法,在“个人”全球化时代,人们生活在被10辆“推土机”抹平的世界里。由于个人的全球交互,信息、知识和社会关系网络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实现了数据的分布式共享,数据的量级、形态和价值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一是体量巨大。正如EMC赞助的IDC数字宇宙研究报告《从混沌中提取价值》所言,全球数据量每两年就翻一番,2011年创建和复制的数据量为1.8ZB。二是无所不包,包括结构化、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数据正在改变着企业业务和社会生活。三是无边界,不仅越过了国界洲际,横跨了行业和学科,而且穿越了时空。四是交互和重新组合产生新的价值,大数据正在成为新的财富源泉。
20世纪80年代,杰克·韦尔奇在通用电气推行“工作外露”(Work-Out)计划,倡导“无边界合作”,推倒了公司与供应商、用户之间的“围墙”,拆除了研发、生产、市场等部门之间的“藩篱”,实现了多元化战略下的技术和知识共享。接任者伊梅尔特大力推广“反向创新”,集纳市场智慧,挖掘全球知识资本,继续推进通用电气特色的跨国战略。如今,大数据技术让中小企业如跨国巨头一样,共享着全球的数据和智慧。
记忆的数字化
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架构下,华大基因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是拥有留学归来的高端技术人才,也不是科研管理的专业流程和雄厚的科研能力,而是基于已经获得的生物学数据的基础,将生物学数据变成“0101”的数字化过程。
华大基因的经验证明,数字化记忆构成了大数据的技术驱动力。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记忆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记录信息的容量和成本也发生了深刻变革。
第一,数字化不仅完整地、分布式地记录着人类制造的信息,而且更广泛的信息共享,形成了真正的“共享的社会记忆”。第二,廉价的存储器。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的复杂性每18个月就会增加一倍,在性能大幅度提高的同时能耗和成本却大幅度降低。如此廉价可靠的存储方式,以及完善的数据管理工具,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存储空间。第三,便携的提取。存储技术和搜索引擎技术的进步,使得数据变得可提取、可检索、可关联分析。第四,全球性覆盖。世界是平的,全球性的数字网络消除了地理位置和距离的限制,实现了复杂网络的无边界连接。
数字化实现了全球范围的“共享的社会记忆”,以至于IBM提出了“全球整合公司”的概念,以至于2013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简称CeBIT)将“分享型经济”确定为主题。而全球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型商业模式的创新,为大数据技术提供了用武之地。
社会网络资本化
“人、流程和技术”被视为提高工作效率的三大法宝。殊不知,社会网络创造着社会信任价值,有社会资本的属性。在个人全球化、记忆数字化的推动下,这种基于社会网络的信任和资本不仅存在于现实世界,也存在于虚拟世界,而且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正在模糊。围绕着环境、健康和能源等社会共同话题,围绕着精准营销、精益管理和跨界融合的企业发展课题,大数据技术对解析和重构社会网络,对发现并运用社会资本,寻求到了解决的路径和智慧。
华大基因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目前,全球20大生物制药企业,诸如辉瑞、默克等,已有19家或与华大基因战略合作,或与华大基因开始业务接触。这是因为在其庞大的基因数据资源库里,不仅有全球基因界的顶尖学者,也有关注基因产品产业化前景的企业家。与其说这是一个海量的数据库,不如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资源网络。这样的社会资源库具有明显的复杂网络特征。
一是“小世界网络”(small-word networks)。从国家间的关联性和全球经济结构,到企业国际化和全球供应链,再到人与人在现实和虚拟两个“地球村”里往来,都呈现出一个个相互关联的群组。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群组中,有低成本共享和交换资源“强连接”,也有高效率穿越多个群组、获取异质性资源的“弱连接”。认知并发现这些“强连接”和“弱连接”之间的资本价值,构成了大数据的使命。
二是无尺度网络(scale-free networks)。企业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少数服从多数的、依赖精英经验和判断的决策模式,因为“小数据”决策的基本假设是选择是少量的、各影响因素呈正态分布。但是,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企业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和更多的选择,而这些因素又呈现出一种非正态分布模型,而是一种类似于长尾理论描述的“无尺度网络”。于是乎,“20/80法则”被颠覆,“成功经验”几成羁绊,自下而上的、依赖数据挖掘的、基于群体智慧的决策模式走向舞台的中央。
社会网络的资本化构成了大数据的经济驱动力。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国杰的说法,大数据往往以复杂关联的数据网络这样一种独特的形式存在,大数据的魅力就在对这一社会资本属性的复杂网络进行分析。而大数据所解析的复杂网络,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无边界的社会资本。因此,全球化、数字化和社会网络资本化推动了大数据,大数据反过来成为挖掘复杂网络社会资本价值的重要工具,其未来的趋势将是推动社会资本的全球流动,实现技术特别是IT在业务中的“消融”。
相关链接
抹平世界的10辆“推土机”
第一辆,柏林墙的倒塌,自下而上、被需求和利润驱动的自由市场经济取得主导地位。
第二辆,网景浏览器的诞生及计算机的普及,大众网络时代来临。
第三辆,工作流程整合软件成熟、人们协同工作、流程网络化、全球供应链成为可能。
第四辆,开源运动,用户与程序员之间沟通与合作方式形成。
第五辆,业务流程外包,本地呼叫可能由印度或菲律宾等本土之外的呼叫中心响应。
第六辆,境外生产,将部分服务或生产外包给海外其他企业,实现了全球配置资源和轻资产运营。
第七辆,供应链管理,开启供应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交互合作的新时代。
经过2006年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大发展,目前全球已经有123个3G WCDMA网络,服务于8000万用户。可以说,经过数年的挣扎和低迷后,3G终于开始在全球大面积铺开。包括欧洲沃达丰、Orange、Telefonica、美国Verizon、Sprint、AT&T等在内的全球主要移动运营商目前都已经上马3G。
2007年,一些亚洲运营商的表现将非常值得关注。中国的3G问题今年将会趋于明朗化。根据中国政府的官方表态,“中国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提供3G服务”,2007年已经是政府决策的最后时限――发几张3G牌照,发给谁,发放有先后、还是同时发,TD-SCDMA的问题如何处理……所有这些悬念在2007年都将获得明确的答案。退一步说,即便2007年相关部门仍然没有在中国3G牌照的关键问题上出台任何明确的举措,那么这种“无为”本身也会成为一种表态。
作为中国主推的全球3G标准,TD-SCDMA的发展在2007年将进入一个无比关键的时刻。政府最终将如何进行3G决策、给予TD-SCDMA何种程度的支持?TD-SCDMA技术标准如何进一步提高商用成熟度?如何充分利用2006年TD-SCDMA规模商用实验获得的经验,推动TD-SCDMA的商用化发展?如何以更大的力度调动国外设备制造商、终端制造商和运营商的积极性?这些问题将决定TD-SCDMA未来的命运。
已经推出3G的运营商们正在基于3G网络提供位置服务、信息服务、音乐下载及在线收听等业务,其中手机电视尤其引人关注。由于现有3G网络覆盖广、容量大以及终端使用普及,基于3G的单播服务对于初期移动电视市场来说仍是一个优先选择。
一些领先的移动运营商开始将3G UMTS网络升级到HSDPA,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赢得先机。HSDPA/HSUPA技术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WCDMA R99、R4版本在传输速率上的不足,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能够体现3G特色的业务。此外,也可以应对来自WiMAX等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挑战。2006年全球已经有42个国家部署了73个HSDPA商用网,今年全球的WCDMA网络将进一步向HSDPA演进,这种演进对于3G的成败来说将至关重要。
WiMAX发展提速
WiMAX的出现推动了无线通信技术向下一代网络演进。2006年以来,随着移动WiMAX标准制定的完成,WiMAX的商用化进程开始提速,更加凸现了WiMAX对移动通信网络的竞争力。一些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试验或者建设商用WiMAX网络,2007年这个阵营将会进一步发展壮大。以英特尔公司为首的一批原本游离于通信行业之外的企业,则将借WiMAX打破通信行业的封闭状态,渗透到高速增长的通信和信息服务领域。
固网、移动走向融合
固网运营商仍然承受着移动、VoIP等新业务高速发展对传统固定话音业务造成的用户和收入分流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固网运营商仍将面临增量不增收的困境,加快转型和创新、寻找新出路的任务更为迫切。其中,宽带战略在固网转型中的核心地位愈加突出。基于宽带网络提供IPTV业务已经成为固网运营商增加营收、开拓新业务疆土的重点方向。
另一方面,IP技术的发展使固定和移动网络的融合逐渐成为现实。IMS的出现为运营商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场景:未来运营商可以构建一个固定移动融合网络,提供丰富、灵活的IP多媒体业务。作为面向未来多媒体通信的NGN核心技术,IMS不仅可将单一类型的移动网络融合到全IP,还是融合不同的网络――固网、移动网和企业网的基础。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开始利用IMS技术来构建自己的通信核心网络,IMS已经被看做传统PSTN向IP网、下一代网和VoIP过渡的关键。除了Spint、Cingular、MMO2等移动运营商外,包括英国电信(BT)在内的一些全球最大的传统固网或全业务网运营商也开始对IMS有所行动,2007年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爱立信等领先通信设备厂商已经开始积极研究移动宽带与固定宽带融合的新业务。通过IMS核心架构,可以实现手机、固定电话、PC、笔记本电脑、电视机之间的无缝融合,打通蜂窝移动网络、固定话音网络、数据网络、无线宽带网络等不同网络之间的关节,在不同终端之间贯通话音、互联网、电视三大业务种类,最终实现“宽带无处不在”的梦想。
VoIP稳步推进
设备商对于VoIP的多年鼓吹和努力推动逐渐显示出成效。传统的PBX即将甚至已经成为历史,IP通信才是适应未来发展的主流技术。
企业用户对通信业务的综合需求牵引承载VoIP功能的IP PBX逐渐演变为企业网络系统的基础平台。在这个统一的IP平台之上,企业可以集成固定电话、即时通信、手机、电子邮件等各种通信方式,同时把ERP、CRM、OA等相关的IT应用与通信业务整合在一起。
2007年,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开始部署VoIP系统,它们分布在金融、保险、电力、零售、石油、教育、酒店等各行业。如何把各种有线、无线、数据、语音的通信业务融合得更好、更利于提高企业的通信效率,将是众多系统设备厂商及其合作伙伴努力的主要方向,其中一小部分先行者则将集中精力探讨如何实现企业的业务流程与通信业务的有机整合。
移动性迈向新高度
北电亚洲区总裁 潘捷 (Michael Pangia)
负责北电在亚洲区的整体营销策略及运营情况,服务北电已20年,曾先后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加勒比海及拉丁美洲等地区任职于多个高级管理职位,包括北电全球企业网运营及服务副总裁、光网络产品部门财务副总裁等。
移动性近年来取得了其他任何技术创新所未曾有的进步,从而对电信业的发展前景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亚洲的大多数国家,移动用户已经超过了固网用户的数量,未来的趋势是在速度和宽带上将移动性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下一代无线网络(多称为4G)难以置信地将便携式游戏系统、数码相机和摄像机、DVD和MP3播放器、医疗诊断设备和导航系统等终端设备无线连接到互联网上,而WiMAX、HSDPA的长期演进(LTE)以及CDMA EV-DO版本C等技术将提供真正的移动宽带,并推动4G迈向成功。
WiMAX是4G的第一步,因而是万众瞩目的一项技术。移动WiMAX在速度和效率上都是当前商用3G蜂窝网络的3~5倍,而每比特的成本却仅为后者的十分之一。这项技术将帮助消费者随时随地接入宽带,让未来的笔记本电脑和PDA等终端设备同现在的手机一样可以方便地接入宽带和随身携带。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相互共享他们自己拍摄或从网上下载的电影短片,手机视频的爆炸性发展推动了大众对4G的兴趣。尽管当前只有6%的3G网络用户在通过手机观看视频内容,但许多地区的网络容量实际上已消耗殆尽。
4G宽带技术并非为每个家庭或企业用户提供一个宽带上网和数据连接,而是将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进行唯一的、私人的宽带连接的便利性。用户很快将根本感觉不到是在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把移动视频从任意网络无缝传输到任何无线终端设备需要融合技术,而IP多媒体子系统(IMS)则提供了解决方案。IMS将智能网络转变为一个直观的网络(对终端、应用和接入方式都很敏感),提供了固网和移动网络间的增强型IP骨干网互连,并将多媒体服务的安全性、移动性和个性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城域以太网创新所支持的带宽能力不断提高,这也将影响IPTV的部署。将语音、多媒体和SIP技术融入观看电视的体验之中,将创建与众不同的IPTV服务,从而为服务提供商吸引用户,创造新的收益。IPTV的这个特色还将支持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互动广告功能――这是未来服务提供商收入的重要来源。
核心观点
WiMAX、HSDPA的长期演进(LTE)以及CDMA EV-DO版本C等技术将提供真正的移动宽带,并推动4G迈向成功。
VoIP助推语音2.0时代
In-Stat China电信分析师 李敏
负责电信网络领域的市场研究和分析,提供电信领域新技术、新市场的分析观点和研究报告。曾经从事过两年光器件以及光纤通信系统方面的研发工作,在城域网、3G传输网以及光分组交换等技术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
VoIP的出现使得语音成为基于IP连接的一种上层应用,同其他应用没有太大区别。这种模式的变化让更多的消费者不再因为选择运营商而选择语音服务,而是更倾向于因为应用而选择相关的语音服务;商业用户也正在考虑将语音业务当做一种纽带,把其他通信方式甚至是企业内部的IT系统整合在一起。VoIP正在将语音消费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与Web2.0类似,我们称之为语音2.0时代。
中国VoIP市场目前基本上还停留在第一阶段,众多虚拟运营商在市场竞争的夹缝里获得生存,但是地位相对比较尴尬。有线电视运营商在未来中国VoIP市场里会有很大的潜力。
VoIP在企业网中的发展相对比较顺利,因为在网络建设中,企业自主能力比较强,可以自由选择技术实现方式。在IP技术的安全、QoS等问题不断得到完善的时候,企业已经不再将VoIP带来的通信费用节约视为最关键的因素,到底可以从VoIP获得什么样的效率改善,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在企业需求的导引之下,VoIP的承载设备IP PBX越来越演变成企业网络系统的基础平台,在平台之上集成了电话、即时通信、电子邮件等外部通信方式,同时也基于统一的IP平台与ERP、CRM、OA等相关IT应用联系到一起。整合的力量是神奇的,企业也越来越感受到基础平台带来的切身利益,IP PBX市场的高速发展也正说明了这一点。In-Stat将企业PBX市场分为传统PBX、IP使能PBX(在传统PBX上增加IP功能)以及基于服务器的IP PBX。根据In-Stat的统计数据,从2002年到2005年,IP PBX在所有PBX出货量中所占的比例从12%增加至39%,IP使能PBX的出货量比例也增加了一倍;在2005年能提供VoIP的PBX(IP使能PBX加IP PBX)出货量已经超过了传统PBX,发展势头强劲。In-Stat预计,到2010年全球基于服务器的IP PBX出货量将会达到2800万线,占所有PBX出货总量的比例超过90%。
核心观点
企业已经不再将VoIP带来的通信费用节约视为最关键的因素,到底可以从VoIP获得什么样的效率改善,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
企业级无线局域网大发展
NETGEAR中国区技术经理 杨子江
全面负责美国网件公司在国内的售前以及售后技术支持工作,协助业务部门制定在中国区的产品和方案策略。曾在3Com公司从事三年多的技术支持工作,具备丰富的企业数据网络通信方面的经验。
2006年,无线局域网在企业级的部署发展相当迅速,越来越多的终端类型已内置Wi-Fi功能(包括手机、内置Wi-Fi的Skype硬件话机以及诸多专用型设备,内置Wi-Fi的笔记本电脑已相当主流),并且其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总体来看,目前企业用户在部署企业级室内无线局域网时的典型考虑是:基于IEEE802.11g标准的产品,全面实施IEEE802.11i的安全策略,针对企业当中的不同应用考虑QoS服务质量体系以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更多地采用基于IEEE802.3af的具网线供电能力的以太网交换机,以有线交换机的有线以太网络作为整体的有线分布系统来连接各个分布在不同位置的无线接入点AP,融入到企业整体的用户控制以及设备管理的控制体系当中,为多种不同的终端提供方便的无线接入,为各种不同的应用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
在2007年年内,由于支持更高速率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IEEE 802.11n并不会快速得到批准, IEEE 802.11g 54Mbps的无线局域网产品仍然是企业部署无线局域网络的主流选择。在2007年厂商会在其企业级无线局域网产品当中增强更多易于用户配置的安全功能,如增强的欺诈AP以及欺诈无线客户端的检测及防范功能。无线局域网会和有线的交换机网络构建统一的网络基础架构平台,成为一个安全的整体。同样,为了更好地协助用户在部署企业级无线局域网时合理控制RF,更多增强的RF协调控制功能将会在2007年的商业产品中出现。
从数据通信速率来看,未来的无线局域网产品将会越来越快,最近的产品将会提供高达600Mbps的数据通信速率;从安全保证功能来看,未来的无线局域网产品会设计IEEE 802.11i 功能,在具体的部署和实施时更为简易,从而促使中小企业级企业在部署无线局域网的同时也会部署相应的安全策略。
核心观点
2007年,IEEE 802.11g 54Mbps的无线局域网产品仍然是企业部署无线局域网络的主流选择。
充满活力的无线通信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总裁 高瑞彬
负责领导公司的所有业务部门完成财务目标、制订并执行营销、销售和内外部沟通计划,还将实施战略客户管理、确保公司治理得到严格遵守、促进员工积极参与公司事务等。
2006年的无线通信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域。中国3G和全球新兴的WiMAX浪潮让人们对这一市场保持着技术激情。网络融合继续进行着,多种技术、多种网络交叉整合让这一切看起来更加纷繁芜杂,但为用户提供的“无缝移动”体验却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明朗。
3G终于进入了快行道,来自多家世界知名市场研究公司及权威行业机构的统计和预测数字都表明,全球3G用户数在2006年年底突破4亿!促成3G大规模普及的因素,应该归功于HSDPA和EV-DO为用户带来了他们真正渴望的3G体验。
WiMAX则是无线通信领域不得不提的另一个热门。自WiMAX标准802.16e获得批准以来,全球众多运营商都对试验和部署WiMAX方案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美国的Sprint Nextel、巴基斯坦的Wateen,还有刚加入这一行列的孟加拉国Agni Systems,都在大规模部署WiMAX方面成为了先驱,摩托罗拉为支持这些网络部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WiMAX的异军突起得益于它所提供的基于OFDM技术的全IP无线宽带解决方案,这将使现有的2G/3G蜂窝网络发挥最佳的效益。市场研究公司In-Stat预计,到2009年亚太地区的WiMAX用户将超过380万,设备投资达到19.8亿美元。这也让人们看到“无线宽带”这个前景光明的市场增长点。高速率、低成本、高频谱效率让无线宽带不论对于运营商网络、还是政府和企业的网络来说都独具魅力,它们也都在以不同方式“接近”无线宽带。
在诸多趋势之下,全球的无线网络赫然变得更加复杂,但“无缝移动”的愿景却更加接近。当然,这也使服务对于运营商、政府、企业来说变得不可或缺,这将成为无线通信市场新的增长点。在这一领域,那些拥有全面的网络设备和技术,全方位网络设计服务、优化解决方案和工具,并已经拥有了丰富经验的厂商,将有可能超越技术获得更多机会。
核心观点
在诸多趋势之下,全球的无线网络赫然变得更加复杂,但“无缝移动”的愿景却更加接近。
全面强化宽带策略
计世资讯通信产业分析师 胡玉玲
有6年市场研究经验。研究重点:用户消费行为研究、运营商客户关系管理研究、运营商新业务渠道发展策略研究、3G产业研究。对移动增值业务发展趋势、固网运营商服务转型策略、宽带产业发展趋势和营销策略有深入研究。
2007年,全球范围内的传统固网运营商仍将面临增量不增收的困境,加快转型和创新、寻找新出路的任务更为迫切。其中,宽带战略在固网转型中的核心地位愈加突出。对我国固网运营商来说,2007年是从宽带技术、内容、运营模式以及服务等方面加强储备的一年,为的是推出能够获得用户青睐的奥运宽带大餐,固网运营商的宽带营销策略将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内容应用上,增值业务将成为宽带成长的助推器。丰富的业务应用是宽带赖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2007年,我国固网运营商将联合产业链的上下游,加强宽带增值业务应用的创新,促进宽带业务的良性发展。一些宽带增值业务,如宽带话音通信、在线游戏、宽带视频、网上教育、电子商务、电子金融、卫生健康服务将迅速发展,用户将真正体验到互联网的便捷性和丰富性,固网运营商的宽带增值业务收入占宽带收入的比重将明显提高。
二、在营销方式上,走出单一定价模式,侧重业务捆绑。固网运营商将主要通过业务捆绑的方式实现新业务营销,一方面利用资费套餐捆绑业务,即充分结合宽带增值业务,采取不同资费标准赠送免费增值业务的策略,吸引用户被动消费,或者针对不同用户推出业务捆绑的优惠收费服务;另一方面,还会通过关联业务捆绑的方式来达到提高用户对新业务的认知度和使用率的营销效果。
三、在宽带服务上,延伸服务产品化,体现ICT融合趋势。2007年,固网运营商将真正实现从单一的“宽带接入提供商”向全方位的“宽带服务提供商”的转变,在提供宽带接入服务的基础上,将服务范围延伸到用户端的软件、硬件、网络、服务以及咨询培训等方方面面。固网运营商将根据用户需求特点,采用自有资源或加盟商合作等模式,为宽带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通过现场、热线、网络等方式,为用户提供上网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咨询服务;提供电脑防杀病毒、防火墙等安全服务;提供计算机硬件维修导航服务;提供计算机外包维护支持等服务。
核心观点
对我国固网运营商来说,2007年是从宽带技术、内容、运营模式以及服务等方面加强储备的一年。
网络应用人性化
中国台湾《网络信息》杂志总编辑 谢至恩
长期观察IT业界发展,平日除了书写个人家庭博客之外,也经营个人科技博客网站―兔眼看天下(blog.省略),对于观察IT业界趋势有着莫名的狂热。
2006年终于过去了,不论是Web 2.0、Security 2.0、Enterprise 2.0,甚至是Media 2.0等等,除了让许多人搞得头昏脑胀之外,也确实带动了IT业界的新思维。这一切并非平地打雷,而是建立在一层层的网络基础建设架构上,如高速路由器(Router)、新兴无线网络技术、整合型安全设备等,赋予网络使用者处理更多信息的能力。
进入2007年,又有哪些趋势发展值得注意?
1.千兆以太网全面取代10/100Mbps以太网。在局域网方面,原先标准的10/100Mbps 以太网络已经逐渐升级为千兆以太,客户端的网卡正逐渐换装成Gigabit Port。局域网的带宽容量大增,将带动企业关键应用系统迈向SOA标准,就算中小企业也倾向于开始考虑SaaS服务,成为推动软件业改革的新动力。
2. IPTV应用尚未起飞,并购却已开始。2006年全球因特网服务供货商的骨干网络不断升级,客户端的带宽容量也从2Mbps升级到8Mbps、12Mbps甚至庀送绲燃兜?00Mbps,创造出有利于IPTV应用的网络环境。针对多网合一(multi-play network)基础建设的网络设备商Redback被Ericsson以每股25美元的价格收购,爱立信显然相当希望能够取得在3G网络上部署IPTV应用的基础能力。当基础设备商与服务供货商分别在2007年完成布局后,IPTV将会在2008年开始收割。
3. 人性化网络总算开始被注意到。环绕在一般使用者身边已经有太多的无线网络标准,如电信等级的GSM、HSDPA、WCDMA、CDMA2000,与个人级的Wi-Fi a/b/g、802.11n、WiMAX、蓝牙、UWB、Zigbee,以及未来即将推出的Wireless USB标准,让使用者的手持设备的网络联机能力之高,已经开始超过一般使用者的负担。
1 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总体环境
1.1 经济全球化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无论是各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都将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将日益扩大。经济全球化对全世界的企业的影响是最明显的,企业日趋国际化、巨型化,跨国企业的出现更是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我国的私营企业也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一部分私营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帮助下,成功的走进了国际市场;而一部分私营企业,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使竞争更加剧烈,国内国外双重压力,让企业不得不去面对更加严酷的挑战。
1.2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新一轮的企业兼并,而这一浪潮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私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如何去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并对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做出正确的反应,在国内外经济发展中寻找到自己并确定正确的方向,是我国私营企业面在经济浪潮中发展的新环境。
1.3 新竞争战略的盛行
20世纪后期企业的战略发展开始进入了转型期。我国的私营企业的经营战略从开始的多元化、规模化转向了核心竞争力战略;竞争的方式也随之变化,从企业之间的纯竞争转变成了合作的竞争战略,我国私营企业在战略上逐渐的调整成了合作战略而把成本领先等战略放在了次要的位置,这种战略的选择注定了私营企业的竞争变革。
1.4 高新技术长足发展
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其长足发展对于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影响了私营企业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力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推动了私营企业技术的创新,而且还推动了经济跨越式发展。目前高新技术产业正逐渐成为了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这也必然会影响我国私营企业的战略改革目标,高新技术也同时会成为企业间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2 提升我国私营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构想
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优势最终要表现在成本领先、产品和品牌优势是一个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竞争力优势的集中表现。但是,目前我国私营企业的缺点是规模觉小、技术水平不高、经营管理能力欠缺,这些缺点给我国的私营企业参与竞争设置了障碍。我国私营企业在面临国内外市场时,这种竞争力的劣势变得尤为明显。所以如何提高私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私营企业竞争力的长久性,是摆在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私营企业面前的一个紧迫的任务。分析国内外比较成功的中小型私营企业,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的情况:第一种,产品在行业中的销售量和口碑都是名列前茅的;第二种,售卖的产品具有独特性,没有可以替代的产品;第三种,产品属于实用新型的,或者是新崛起的行业里的产品。针对以上分析,市场营销成了个各个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基本战略中的重中之重。
3 提升我国私营企业竞争力的营销策略
提升私营企业的竞争力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但与市场营销相关的方面有很多个,比如企业定位、市场占有率、广告策划、营销网络和市场调节能力等当面,介于市场营销的灵活性,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可以从营销开始,或者以营销作为基础。实践中发现,私营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营销策略有很多种,而且每种策略都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一定作用,文章浅谈几种私营企业可以采用的较为独特的营销策略。
3.1 全员营销管理
全员营销管理策略是一种在私营企业中树立全员营销观念,建立全员营销管理的策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提升全体员工的营销理念:营销不仅仅是市场营销人员的工作,而需要每位员工参与进来,形成全体员工都营销的气氛。其次,营销管理过程也采取同样的理念,营销管理过程需要各个部门的参与,绝不能都推给营销部门,因为当企业里的某机构与市场发生联系时,便产生了市场营销管理方面的问题。私营企业有着规模相对较小,机构层次简单等特点,所以在私营企业中采用这一策略是可行的,还可以通过这个策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全员营销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营销主体的整体性和营销手段的整体性,营销主体的整体性指的是私营企业应以营销部门为核心部门,其他非营销部门,如:研究开发、财务、采购、生产作业、人力资源等共同参与,以市场为中心,对企业营销活动进行整体性控制,以顾客为导向,最大化的提升顾客满意度;营销手段的整体性是指私营企业需要对营销中的关键可控因素:产品、价格、渠道、分销进行合理配置,使其达到最优效果,以满足顾客的多变需求。这两个方面可以使企业从中获得长远发展和长期利润。
私营企业全员营销的过程中,所有的员工都成为了营销活动中的一份子,每个人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有些工作是否属于营销部门的职能是很难界定的,比如:新产品的创意、开发、新产品的定价、产品的售后服务等。特别是零售企业和服务企业,工作人员就是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者,顾客的满意度与销售管理过程的贯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员工的行为影响。因此,顾客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受到除了营销外其他部门实际绩效的影响,故在全员营销管理的过程中,营销部门是一个整合的部门,它在综合其他部门的力量,以确保各部门互相合作,主要目标是满足消费者需求。
3.2 采用多种网络营销方法
现行的网络营销的方法有多种,私营企业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来提高竞争力:
第一种,电子邮件营销法。某专业研究报告提出电子邮件是目前廉价又高效的网络营销工具之一,还有估计的数据表明电子邮件营销的回馈率可达到5-15%,这个比率不仅远远高于一般网络广告的点击率,而且也高于传统直邮广告的反馈率。
第二种,大数据网络营销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营销已经成了企业一种不可或缺的营销方式,了解顾客群体的需求和特点,可以更好的在网站推广中为顾客推荐适合他们的本公司产品,通过数据库筛选了解顾客自然特点,可以更好的为自己的产品定位和寻找潜在的消费者。
第三种,网络广告投放法。网络广告是网络营销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网络广告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BANNER广告形式、插播式广告、按钮广告、文字链接广告、插播式广告,广告的效果也获得了企业业主们的广泛的认可。但根据监测资料表明,新型网络广告的点击率与标准BANNER广告的0.4%-1%左右相比,基本持平。当然,网络广告的价值并不仅仅表现在点击率,国外一些相关研究发现,观看者l%的人会点击者,而99%的网络广告对观看者也同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私营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时可以参考这一点。
3.3 再造企业文化
随着社会和企业自身的发展,企业的文化不能够一成不变,特别是私营企业,所以私营企业需要文化再造,打破原有的企业文化格局,使其适应当前的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私营企业再造文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建立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企业文化的再造需要全体员工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来源就是员工们打破思维定式,从学习中汲取新的思想,并把新思想应用到实践当中。使企业上下形成一种人人学习为企业,文化再造为大家的新风尚。
第二,打破传统的纵向型企业管理及文化传播模式,重新构建企业文化层级。首先企业家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品德,把自己的想法由专门的部门进行协调统一管理,并在适当的时机进行传播扩散,让新型企业文化在尽短时间内传播给员工。其次企业应该打破多等级企业文化界限,建立与境界追求型企业文化相适合的新型的企业文化管理体制。
第三,企业家要自觉进行理念革命。私营企业家的价值观是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决定着企业基本价值观的形成和作用的大小,也是实行企业文化再造的重中之重,重塑高层次的核心价值观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点。私营企业家要想迅速树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应从自身的思想深处进行提升,自觉开展理念革命。
4 结束语
竞争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是由很多的子系统组成的,所以需要对每个子系统和每个子系统的各种因素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得以实现。文章仅从营销这个子系统出发,分析了我国私营企业所处的发展总体环境,企业所采用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几个可行的营销策略。通过全文的分析研究后得出,实施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可以让私营企业的竞争力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朱奇云.试论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定位[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1):19-22.
[2]王善明.中国私营企业面临的机遇、障碍及其后势研究[J].企业改革与发展,2001(10):38-41.
工程项目的提出及建设必要性
宝清县农电局调度自动化尚未建设,系统通信为市话方式,变电所信息只通过电话方式联系,对各变电所的调度多采用电话通信方式。随着近几年农网负荷增长,电网建设速度加快,现有调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电网快速发展的需要,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空白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实现监控电网运行参数的变化,建立先进、一流的供电企业,更好地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了保证宝清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满足调度运行管理的需要,迫切需要建设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因此宝清县电网调度自动化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宝清县电网现状概况
宝清县电网现有地方发电厂1座,水电站1座,现有66KV变电所10座,分别为中心变、民主变、宝矿变、中心变、东红变、小城子变、岚峰变、二合变,青原变,凉水变,现有变电容量为71.8兆伏安,现有66千伏输电线路210KM,宝清中心变作为宝清电网的枢纽变电所,由其66KV母线放射性出线向宝清电网的其它66KV变电所供电,同时中心变还承担宝清县内的供电任务。宝清电网内电厂装机容量总计26.5兆瓦,其中:宝清热电厂装机容量24兆瓦(2×6+1×12兆瓦)、龙头水库电站装机总容量2.5兆瓦。
调度通信现状:
宝清县农电局除宝矿变外,其它9座变电站均为综合自动化系统,所有信息均传到本站后台,所有载波设备全部瘫痪,调度与变电站的通信方式只靠市话,调度靠变电站的日报表掌握其运行情况,我局目前尚无管理信息系统(MIS)。
引用标准
根据黑龙江省电力公司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典型设计规定:
IEEE-802.X 系列局域网通信标准
IEC 61970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标准
IEC 61968 配网管理系统接口标准
IEC 60870-5(所有部分)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GB/T 13730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 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 51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DL/T 550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
DL/T 500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DL/T 635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DL/T 789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及验收
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DL 451 循环式远动规约
DL 476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国家电监会令[2004] 第5号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电监安全[2006]34号文 地、县级调度中心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
国家经贸委令[2002]第30号 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Q/GDW 126-2005 农村电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技术导则
设计依据
1)国家电网公司电网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2)电网调度自动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3)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4)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5)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管理规定;6)双鸭山电业局宝清局提供的有关电网数据:7)有关设计技术规程、规范、法规等有效文件。
建设原则
根据黑龙江省电力公司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典型设计规定:
⑴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应参照相关国际标准,遵循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国网公司企业标准以及相关国家部委技术文件的规定,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重在实用、适当超前。
⑵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配置应以县级电网一次系统的规模、结构以及运行管理的要求为依据,与一次电网的发展规模相适应,满足一次电网未来8年以上调度运行管理及变电运行管理的发展要求,确保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
⑶系统应为电网提供监测、分析和控制功能的综合性业务服务平台,符合一体化系统设计和信息数据整合的技术要求,把系统建设成为电网调度、集中监控、运行操作的实时控制平台。
⑷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应稳定可靠运行,快速准确地采集和处理电网的各种信息量,及时反应电网运行情况。具有良好的在线可扩展性,维护简便,满足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的要求。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因本系统的缺陷导致一次系统的事故。
⑸新建或改造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应能扩展配网自动化功能,实现调配一体化,避免今后配网自动化建设重复建设主站、重复投资。
调度自动化规划实现功能
我局调度自动化系统完成后实现四遥(“遥测、遥调、遥控、遥信)功能,主要有以下方面:
(1)数据采集:包括模拟量、状态量、数字量等。(2)信息的显示和记录:包括系统或厂站的动态主接线图、实时母线电压、发电机的有功和无功出力、线路的潮流、实时负荷曲线、负荷日报的打印记录,系统操作和事件记录信息的打印等。(3)命令和控制:包括断路器和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远方操作。(4)越限告警。(5)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的建立。(6)数据预处理,包括遥测量的合理性的检验,遥测量的数字滤波,遥信量可信度检验等。(7)事故追忆,对事故发生前后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以便分析事故的原因。(8)实时网络分析,实时网络分析包括网络拓扑、状态估计、母线负荷预报、外部网络等值、可观测性分析等功能(9)调度员潮流。(10)无功功率/电压的自动调节。(11)调度员培训系统。(12)线损计算与统计。(13)在线短路电流计算。
调度自动化设备功能及系统组成
本期调度自动化功能:
实现调度室主站与各子站的调度自动化。宝清县电业局调度自动化主站为调度室,子站为中心变及其它变电所。宝清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计划新建调度主站1座,中心变至主站信息传递采用光纤通信方式,架设光缆4Km,利用中心变10KV工专东线架设至调度室,其他66KV变电站至主站的信息传递采用GPRS无线通信方式。
中心变至220KV宝清变,宝清变至地调的光纤通信已完成。
本期在调度室新建调度通讯主站1座,GPRS主站设备1套,调度通讯主站新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及光纤通讯设备。并安装等离子液晶大屏幕显示系统接线方式。
预留功能
主要预留功能为建设各子站,共计12个子站接口。由于66千伏变电站分散,线路较长,若均采用光缆架设,工程造价较高,因此其它变电所采用GPRS方式向调度传送信息。
调度主站系统结构组成
调度主站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主站硬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后台部分、及其他硬件设备。主站软件系统包括系统平台软件、系统支撑平台、SCADA功能软件、PAS功能软件、WEB数据软件、外部通信软件。
主站建设光纤设备,一台SDH光端机,PCM复接设备,综合配线架及高频开关电源、48V蓄电池组、UPS逆变器等。
系统硬件结构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双机双网结构,主要硬件设备采用冗余配置,避免单点硬件故障导致系统瘫痪。典型的系统配置包括:独立的数据采集网段;主网采用双网结构;主系统由两台数据采集服务器、两台数据服务器、一台网关/应用服务器、两台调度员工作站、一台报表工作站、一台维护员工作站以及应用务器组成;设置一台物理隔离装置、硬件防火墙和WEB服务器实现信息的安全功能。
通道组织规划
对于220kV变电所下辖的66kV变电所和供电局作为2.5G网络的下级网,以环或支路方式接入。
本期以支路方式接入,远景接入方式考虑以环方式接入。中心变至主站光缆线路具备加挂条件,光缆型号为ADSS-12b,光缆线路长度为4KM。
调度主站本期附属设备及变电所改造内容
调度主站本期附属设备
调度主站原无直流电源,需改造。
现有调度室建筑面积58m2,高度为3m,室内设备荷载能够满足要求,电源为380V/220V交流电源,室内无空调、接地与屏蔽装置,地面需做防静电地板。原模拟屏已经不能使用,需安装大屏幕液晶电视一面。
变电所改造内容
本期建设中只改造中心变电所和宝矿变电所,改造内容为调度通信设备、通讯管理机及直流电源。目前网上运行的通信设备都是-48V直流供电系统,对于中心变新增通信设备也应按规定设置通信电源系统。
中心变建设规模
建设主站至子站中心变ADSS-12b光缆4kM,建设中心变光纤设备,一台SDH光端机,PCM复接设备,综合配线架及高频开关电源、48V蓄电池组、UPS逆变器等。完成中心变电站与调度主站通信。
其它变电所建设规模
1)宝矿站建设规模。建设宝矿变GPRS分站设备一套,对宝矿变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完成宝矿变电站与调度主站通信。
2)小城子站建设规模。建设小城子变GPRS分站设备一套,完成小城子变电站与调度主站通信。
3)民主站建设规模。建设民主变GPRS分站设备一套,完成民主变电站与调度主站通信。
4)岚峰站建设规模。建设岚峰变GPRS分站设备一套,完成岚峰变电站与调度主站通信。
5)二合站建设规模。建设二合变GPRS分站设备一套,完成二合变电站与调度主站通信。
6)凉水站建设规模。建设凉水变GPRS分站设备一套,完成凉水变电站与调度主站通信。
7)朝阳站建设规模。建设朝阳变GPRS分站设备一套,完成朝阳变电站与调度主站通信。
8)东红站建设规模。建设东红变GPRS分站设备一套,完成东红变电站与调度主站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