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3:2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全科医学教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全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欧美,是整合多种学科的一门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其不仅跨越了各个临床学科,并与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紧密结合,又涉及与患者健康有关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还涉及社会医学、社区医学、流行病学、医学人类学、替代医学等学科领域,因而作为全科医生需要拥有多学科横向整合的知识。
随着当今医学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科医学已渐渐成为非常重要的临床医学平台之一。我国无论是正规的医学学历教育,还是毕业后的专业训练,在指导思想、教学方法、师资、教材、教学基地等各方面,对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都没有足够的准备,造成社区全科医生的匮乏和民众需求的不足[1]。所以全方位提高全科t生质量,是我国社区医疗的当务之急。对全科医生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逐步探索、逐步提高的过程。下面简单谈一点浅见。
一、全科医学教学的必要性
全科医学是一门面向家庭与社区,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人文社会学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它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处理疾患,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目的。其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将个人的健康与集体的健康融为一体,以有效、方便、快捷的医学手段来解决居民常见的基础健康问题,整体、长期地对居民的健康负责。
随着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我国逐步迈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我国的疾病谱开始演变,居民的健康观也发生了变化,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由疾病的救治延伸到了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面保健。与各门窄而深的专科医学相比,全科医学的范围宽而浅,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次、性别、各个器官组织系统以及各类疾病的研究,其要求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较多,但不具有专业性,主要针对人群保健、常见疾病治疗以及疾病预防等。因此为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全科医学教学的内容设计
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制定了《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实施方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标准》《全科医学社区培训基地标准》《全科医学培训学员管理规定》和《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学员手册》,规定了各类培训的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方法、考核办法、培训基地、各级培训机构的组织实施以及经费待遇等内容;规定了临床基地与社区基地在组织管理、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教学要求方面应该具备的条件;规定了学员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各阶段安排、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等[2]。依托国家级全科医师培训中心基地建设项目,开展全方位全科医师培训平台。开展“5+3”培养模式及“3+2”培养模式(即先接受 5 或3 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教育,再接受3 或2 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工作;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为基层社区医疗单位输送合格的全科医师人才[3]。
三、全科医学教学方法
每一课的专题大课内容由相应的专科医师进行授课,集体备课、预讲预做和培养性教学讲课,现场评价教学方法、指点语言文字表达与板书技巧,分几个小组上实验课和讨论课。每一小组实验课和讨论课分别由1名专科医师和基础教师进行辅导,回答学生的提问,以及向学生提问,复习和强化大课内容。当然,课程全程负责的临床医师也参与其中。教师在讲课时,学生用自己的电脑上网,可以下载和阅读幻灯片的内容(包括有文字内容、图表和录像资料)。课程结束后,学生可通过网站观看教师上课的全部录像的视频和音频内容,可以反复观看和远程学习。小组实验课和讨论课的学习案例和讨论案例可预先上传到网站,学生可预先阅读学习。病例内容紧密联系上大课的内容,有完整的病史、体检、辅助检查、诊疗经过、手术过程、电生理检查、病理检查和尸检结果等,然后请同学谈论回答,务求达到深刻理解并会应用的目的。
四、全科医学教学方法的体会
全科医学是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历史性结合的一门新兴科学,通过这一结合能更好地弥合临床与预防的裂痕。在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均有较好发展的高等医学院校应改变旧有的教育框架,培养出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能真正结合临床与预防的高质量的全科医师。
大多数医学院校都有自己的传统的医学教育方法,以基础科学课程讲座为基础,全科医学建立在其基础之上,并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学方式方法[4]。但是随着社区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科医生进入全科医生的领域,而对全科医生的培训教学就成了很重要很关键的问题。与传统的基础教学不同的是,全科医学的教学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教学,还包括实际操作技能的教学,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技能操作才是学习全科医学的根本目的,所以必须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操作技能,使其真正体会理解全科医学的内涵和基本原则,做到学以致用。从目前的社区医生培养来看,可依托于各省市医学院校,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开设大专层次的全科医学教育学历班或培训班,对具有中专或相当于中专水平的在职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全科医学教育,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树立全科意识,掌握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5]。
从长远发展看,高水平的全科医师队伍是全科医学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政府部门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目标的保证。政府部门应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地位,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偿政策,加快组建高水平的全科医师队伍,营造一个支持全科医学发展的环境,吸引高素质的人员进入全科领域,形成良性竞争,促进全科医学发展,也可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6]。全科医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 “长期负责式照顾”, 宗旨是注重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学习全科医学的首要原则是要搞清楚全科医学的宗旨和内涵[7-10],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服务观念,培养他们全方位的全科医疗服务能力,使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全面的照顾和服务。
总之,全科医学与之前的专科医学教育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训全科医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坚持集体备课、预讲预做和培养性教学讲课,现场评价教学方法、指点语言文字表达与板书技巧,提供全科医生完成培训任务的机会,在培训过程中逐渐理解全科教学的内涵,领会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全科医生的质量和素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
[2] 杨秉辉,祝善珠.全科医学概论(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
[3] 王上增,韩丽华,李沛,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规范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21):142-143.
[4] 张艳云,刘启贵,李月英,等. 从国情出发对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现状的探析和方向的思考[J].中国医学创新,2012,109(23):159-161.
[5] 赵越.全科医学在医院中的规划和建设[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08):6-6.
[6] 陆媛,于德华,潘莹,等.国内外全科医学师资标准现状及建设设想[J].中国全科医学,2015(21):93-97.
[7] 常学辉,张良芝,孟毅,等.本科生全科医学授课中几种教学法之我见[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8) : 71-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21-01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即遵循证据的医学,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并迅速席卷整个医学界乃至全世界。循证医学的创始人之一David Sackett教授[1]认为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依据;任何临床的诊治决策,必须建立在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专业知识和患者的价值相结合的基础上。这句话定义了一种新的医疗模式,强调最佳证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的结合,并指出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循证思维的主体。全科医学强调的以人为中心,力求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达到良好状态,与循证医学医疗决策结合患者需求不谋而合,因此,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实施循证医学教学是必然趋势。
1 全科医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必要性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是积累了传统医疗的成功经验,结合独特的执业范围与现代医学进行有机整合的一门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由于全科医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全科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比普通专科医生更为复杂的情况,而这些情况很有可能是传统医学教育所无法涵盖的,这就需要全科医生运用批判性思维,通过循证和系统分析等手段,最后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2]。Shin等将以问题为基础的、自我教育式的EBM课程与传统医学教学方式进行比较,发现前者的毕业生在掌握高血压的最新诊断、处理知识上明显优于后者的毕业生[3]。李迎春等[4]的研究也显示在全科医学案例教学中,学生更喜欢采用循证医学进行全科医学案例讨论的教学方式。因此需要在全科医学教育中渗透循证医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引入循证医学促使学生不断探求新的知识,树立循证的思想。只有循证的全科医学教学才能塑造众多优秀的具有横向整合知识的社区医疗工作者。
我国全科医学起步于20世纪后期,与此同时,信息时代也带来了医学科研的迅猛发展,据统计,Medline每天有大约1500篇以上的新文献,掌握正确评价医学文献真实性、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浩如烟海的医学文献中系统、全面而又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并将设计科学、结果真实的文献用于医疗、科研实践中,是全科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Burwell教授曾经说过:“医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知识中,有一半在十年内将被证明是错误的。” 刘昌文在临床教学中应注重实施循证医学教学一文中提到,美国内科医学掌握医学知识的水平与其毕业年限呈显著负相关[5]。尤其基于全科医学基层医疗保健的特点,更注重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而这些知识最容易被忽略而疏于更新。有专家认为目前高等教育的重点应该由教授新知识转为教会学习,教会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方法,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它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目前有最佳证据、评价并综合分析最佳证据,从而正确使用结果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因而正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实现高效终身学习最佳路径。
2 全科医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循证医学教学
循证医学是临床流行病学、现代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的结晶。要想在全科医学教学过程中成功实践循证医学教学: 第一,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包含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医学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同时还必须对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有一定的认识。第二,学校要创造必要的条件, 为学生提供查阅研究证据的方便。除具备常用的医学文献数据库, 如Med line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及提供二次研究证据的数据库或杂志如循证医学评价(evidence based medicine reviews, EBMR),循证医学杂志(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M)等, 还需要具备一些全文数据库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全文数据库、ScienceD irect全文数据库等。第三,采用PBL教学法,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运用启发式、引导式等方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6]。
3 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的机遇与挑战
全科医学跨越了各个临床学科并与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紧密结合,又涉及与患者健康有关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在建立医患关系,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和重点人群保健中,还涉及社会医学、社区医学、流行病学、医学人类学、替代医学等学科领域,因而作为全科医生需要拥有多学科横向整合的知识。作为一个复杂又新生的学科,目前我国全科医学学科体系还不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灌输式教育难以学生带领完成知识整合的重任。循证医学是一种新兴的医学模式,他强调最佳证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三者的结合,要做到这些,同样需要知识的整合与横向联系。这些背景,使全科医学与循证医学的有机整合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学科间的有机融合仍需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循证医学是一个新兴学科,许多全科医学老师本身还缺乏必须的循证医学训练与实践,对循证医学模式的理解还不够完善,很多时候在授课过程中不自觉的出现偏重推理和个人经验,轻证据和客观事实,对已有证据视而不见等现象。另一方面,全科医学涵盖的范围很广,而循证医学在其各领域的发展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在基层医疗版块有大量相关证据;但有关生命质量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估等的证据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全科医学的需要。因此,循证的全科医学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面临巨大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家骥. 全科医学概论. 2010. 科学出版社.
[2] 齐殿君, 王爽, 何旖旎, 于晓松. 全科医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07): 784-786.
[3] Shin JH, Haynes RB, Johnston ME. Effect of problem-based, self-direc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n life-long learning. CMAJ. 1993. 148(6): 969-76.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它是临床二级学科。全科医学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处理疾患,从而预防疾病和维护身体健康。与各门窄而深的专科医学相比,全科医学的范围宽而浅,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次、性别、各个器官组织系统以及各类疾病研究。面对人口老龄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医药费用的日益高涨和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分化等状况,全科医学应运而生。
一、全科医学教学方法的分析
1.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第一,由于全科医学的涵盖范围广泛,内容烦琐,理论性较强,所以要求教师尽力做到全面精通全科医学的各类教材及目录大纲,在备课和制作PPT的时候要注重合理取舍和归纳。要把握住重点和精髓,把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最重要的部分着重强调,把那些次要的内容进行整合归纳,并做出必要的取舍。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重将自己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经验与教学理论结合起来,这样课堂教学能够更加形象具体,并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此外,还要关注和掌握全科医学的新进展和新动态,讲授一些课堂外的新知识,这也是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全科医学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在讲课中,教师讲解的内容要涵盖教材要求,并注重一些实际案例的运用和讲解。教师要将时间着重花在重点和难点上,比如诊断、治疗、高血压的分类、临床表现等重要内容。在临床表现中,教师要着重强调突出的重点症状,其他方面简单讲解即可。
2.合理运用教学课件。第一,借助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新兴媒体软件的功能,针对教学的不同要求,合理选择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够较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各种不足,具有灵活性、实用性和极强的功能性,能够很好地将一些结构复杂、图文抽象以及晦涩难懂的知识形象具体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第二,提纲似的教学课件对学生起着很大的辅导作用。在课堂中,教师永远是主角,课件只是辅导性的。但带有提纲性的课件能够形象地勾勒出知识的要点和重点,避免了知识的烦琐和杂乱无章,也能够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3.合理运用教学模具。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全科医学教学模具的应用,充分发挥出模具教学的优势。在学习过程中,全科医学生只能学习接触过的基础病例,而无法深刻理解一些未接触过的病例,这时模具教学就发挥出了作用。模具教学弥补了传统的临床实践教学的不足,尤其是在急救训练和一些临床实体教学、有创性临床操作上,更能凸显出模具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将模具引入全科医学的教学当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增强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操作上的经验和信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全科医学教学方法的体会
1.重视理论基础的培训。由于大多数医学生都接受过专科医学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学习,很容易走入专科医学的误区。所以,必须强调全科医学基础教学,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必要时引入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为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做好充足的准备。
2.注重操作技能的培训。全科医学的教学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教学,还包括实际操作技能的教学。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技能操作才是学习全科医学的根本目的,所以必须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操作技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全科医学的内涵和基本原则,做到学以致用。
3.引导观念转变。全科医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对当事人的“长期负责式照顾”。注重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是它的根本宗旨。学习全科医学的首要原则是要弄清全科医学的宗旨和内涵,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服务观念,培养他们全方位的全科医疗服务能力,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连续、全面的照顾和服务。
三、小结
恩格尔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为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为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以及由社会设计的来对付疾病破坏作用的补充系统,即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系统”。全科医学教育将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师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目前和将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笔者建议应该加大对其的关注度,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教学也在不断完善,全科医学理论体系也随之诞生。
一、PBL的实施方法
在以能力为导向教育的前提下,临床能力的培养成为医学中的重中之重。当下,医学人才朝着全能型人才培养方面转化,对课程结构的优化、教学内容的拓宽、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相关手段已成为当今医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PBL将学习锁定在某个具体而典型的问题中,将问题场景化,根据一些事情来引发学生自主思考,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及获取的相关信息去解决相关问题。这是一种把学生当做主体的教学方式。其意图并不是完美解决案例问题,而是要从这个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在交际、合作方面的信心。最终的结果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的能力。
二、实施内容及设立问题的原则
PBL教学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学习和问题有关的基础与临床知识,以及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人际交往等各种能力。所以,在设计问题时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设计的问题应该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一致。
(2)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可适用于应用的分析过程。
(4)需把学生定位在一个或更多教师的教育目标上。
三、PBL教学中教师及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实施PBL教学时,可进行临床情境的创设,以此来使学生解决临床问题,学生可更好地、更真实地体验真实的情境,可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且记忆也更牢固,也有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指导者、观察者、评定者,是帮助学生形成思想的帮助者。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则主要扮演着“给予者”的角色,对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角色应该进行适当改变。①教学观念: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组织者、参与者与指导者的角色,是保证整个教学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②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当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丰富的临床学科方面的有关知识;另外,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不断增强其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水平,且不可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时也应熟练掌握PBL教学方法及操作过程。③能够准确选取病例和合适的问题:依据全科医学的特点、学习目标及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并设置出适合的问题情境,以此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得以更好地激发及维持。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通过选取适当的案例或者选择学生已经接触到并提出的案例,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⑤应具有激情和组织能力:教师要积极创设出师生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⑥熟悉指导方法:教师应该在适当时候给学生进行指导,使其更快地进入状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学生在PBL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也不同于以往教学中的角色,他们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其角色也需发生较多的变化。①角色意识的转变:需要由以往的“接受式”向“自主学习转变”,由简单的记忆及重复向发现、总结和展现转变,由倾听向相互交流转变。②职能的转变:首先在获得知识的方法方面,学生应该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查阅资料、相互交流和总结来获取知识;然后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掌握知识,并且积极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这样才会逐步建立起自身的知识库;最后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应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还应发挥小组的社会性,同时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还应该共同承担责任与义务,所以在知识构建过程中两者是密切相关以及相互作用的。
[4]黄育妆,陈利国,董军,等.PBL教学模式的理论及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11-12.
[5]Sluijsmans DMA,Moerkerke G,van MerrKnboer JJG,et al.Peer assess ment in problem based learning[J].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2001,27:153-173.
[6]马彬,张宇龙,吴佳,等.PBL教学对提高医学生毕业后临床实践技能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8):905~909.
在PBL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负责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和评价,同时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而学生课堂中主体的地位也可以获得充分体现,同时学生也有了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随时进行深化记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教师角色的转变
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自身在课堂中组织者和指导者的定位进行明确,为学生创造更多课堂学习的空间;其次,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尤其是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教师学习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出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为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创造更多基础;第三,在应用PBL教学法时,教师需要对教学案例以及比例的选择做出适当的筛选,并且针对病例选择合适的问题,通过良好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据不同的病例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提问,也可以针对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病例进行探讨,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开展学习,会激发出更多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论思想,这对于学生日后参与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学生角色的转变
首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了被动的接受知识,简单的重复和记忆等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甚小,因此在PBL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需要由以往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和参与解决问题的讨论;其次,学生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一方面,学生需要不断拓宽自己获取知识的途径,从以往单纯来自教师传授的途径,转变为自己上网查阅、听讲座、参与讨论以及反思等途径获取。另一方面,则需要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懂得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并且主动与其他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承担学习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课堂学习效果的显著提升。
二 PBL教学法实施内容及设立问题的原则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对于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所以,PBL教学法在进行内容设置时,除了与教学目标相关的理论和临床知识外,还包括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分析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教学目标,将这些目标进行综合考虑,才能确定最为合理的教学内容。
在PBL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有:第一,确定PBL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相匹配,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第二,保证PBL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第三,明确教学目标,可以考虑在一次小组讨论中将学生定位于一个或者多个教学目标上,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
三 PBL的实施方法
PBL教学法的实施,应当坚持以能力为导向的基本原则,着重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5]。目前,我国医学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的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有效的实施PBL教学法显得十分重要。PBL教学法又称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学习内容与某个具体的案例结合,将其设置成为特定的情境,学生通过思考和观察发现其中包含的信息,并且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深入探索。从本质上说,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技巧的教学过程。
在PBL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将学生按照6~8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由学生推选出一名小组长和一名记录员,组长负责主持和协调小组内讨论,记录员负责对主要问题和讨论结果进行记录,具体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阐明术语
对于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术语,以及超出学生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进行明确指出,由教师进行说明,并且由负责记录的学生将问题记录,当小组内讨论结果不理想时,由负责记录的学生将问题列出。
2 明确问题
对于小组需要讨论的问题,应当经过小组成员讨论后进行记录和明确,带着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可以更有针对性,也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3 集体讨论
对于在小组内讨论没有得到明确答案的问题,可以做出记录,然后再通过集体讨论,以此获得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并且由记录员将其涉及到的知识范围和尚待扩展的知识结构进行记录。
4 设计解决方案
对问题相关的章节和内容进行复习,然后由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答案的讨论和解决方案的设计,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
5 阐述学习目标
经过上述讨论后使组内在学习目标上达成一致,教师在此时可提供指导及适当的引导,从而确保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适当性及可完成性。
6 信息检索
搜集每个学习目标相关的知识,教师可在本阶段指导学生选择数据库及检索的方法,并教授学生如何组织、整理搜集到的信息等。
7 综合
当学生将收集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综合以后,再次进行讨论,并且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个人或家庭健康问题或社区常见健康问题提出处理方案及建议,学生之间可以对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评价,再由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和成效进行评估。
8 成果分析
为了保证PBL教学法的有效实施,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需要结合全科医学的相关概念、知识和基本原则,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有效掌握社区常见疾病诊治的关键点以及健康照顾方案[6-7]。通过在全科医学概论中应用PBL教学法,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获得显著提升,学生的循证医学知识、查找与应用文献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有较大提高,而且在整合病史、分析和诊疗疾病、临床思维能力上都有了明显改进。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论述了PBL教学模式下教师及学生角色的重要转变,进而阐述了PBL教学法实施内容及设立问题的原则,最后着重探讨了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PBL的实施方法和应用效果。通过本文论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开放的教学方法,将其合理运用到全科医学概论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使学生对全科医学理论有更深入、更扎实的掌握;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而且通过将典型案例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开展小组讨论学习,弥补了我国目前临床实习和社区见习中病人缺乏的不足,有利于实现医学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嵬,杜娟,郭爱民,崔树起,路孝勤.国内外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制度探讨[A].2010年中国卫生人才发展论坛论文选编[C].2010.
[2]何颖,王德肖.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对医学生基层医疗择业与兴趣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3):1521-1523.
[3]张涛,塔方欣,高艳,祝春梅.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初探[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1-33.
[4] 邢文华,林晓嵩.PBL教学法在全科医学理论教学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3):63-64.
[5]邓益帼,章敏之,李春华,杜伟钊,梁淑贤.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
符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情境教学法是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主角,学生在角色中要完成各种学习内容,以达到教师在课前为此预设的目标。符合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在情境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提出相应的教学评价建议,改变以往呆板的评价体系[1]。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目标,体验学习的乐趣。为了更好地贯彻宗旨,全科医学中的专业课教师要在挖掘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针对医学专业学生的学情现状,科学准确地设置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以往的专业课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情境教学法”赋予学生某种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学习;“实训教学法”给学生一项学习任务,让其带着任务去解决实际问题。而通过长期的教学探索和实践,运用“情境模拟实训教学法”可以有效融合以上两种方法的优势,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在赋予学生情境和角色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我院2010级的护理学专业学员为本组的研究对象,在护理学专业中随机抽取两个班,并且每个班随机抽取3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试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闭卷理论考试,比较两组学员通过教学法。检查试验组和对照组学员以往的平均学习成绩,分别为:81.31±7.99 80.13±9.15,t= 0.9569,P=0.340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学生具有可比性。
1.2 案例编写 情境模拟实训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建立全科医学实训案例研制小组,小组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或者是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医师、护理人员等组成的。小组成员通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把日常积累的资料和案例进行统一分类整理,并加以筛选,以便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在医学教育课堂教学中,创造出与实际工作相关联的情境,变抽象枯燥的专业知识为活泼生动的工作场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案例编辑好之后,可印刷成册分给学生进行学习应用。从而使学生主动完成实训任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3 教学过程
1.3.1 对照组的教学过程 对照组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要求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全科的医学理论基础课程完结后对学生实施培训。教学中,带教的老师先针对案例的情况进行解析,之后设置问题提问学生,提问后需要学生动手模拟操作,课程最后带教老师进行总结并安排学生自行对课程进行温习巩固。
1.3.2 试验组的教学过程 试验组是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要求在学期的初期制定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并且制定情境模拟任务,安排学生对情景模拟角色的练习计划。情景模拟的案例人数需要,带教老师把学生随机分为N组,每组制定4人左右,可选一人模拟患者,1-2人模拟患者家属,1人模拟临床医师,根据案例的安排,适当插入护士、药师等角色。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查阅相关资料,并且组织学习、讨论、探究,以便完成教学中制定的案例模拟训练。模拟训练的情境布置和场地安排,道具等需要物品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并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模拟训练的练习。在教学课上,教师对轮流进行情境模拟展示的学生进行评分,适当进行鼓励和提出改进问题。
利用多媒体情境模拟。教师借助多媒体以案例、视频等形式向学生模拟展示一个符合现代社会的场景,目的是直接给予学生本节所学知识的应用环境[3]。在情境中赋予社会角色。情境设定是为今后工作进行铺垫的,因此情境适用于角色。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感知被赋予的工作岗位有哪些特点和职责,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确今后工作任务,建立角色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岗位的能力目标要求。在角色中给定任务。把课堂学习任务转换成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任务融入到了情境之中,便于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学习的重点是什么。
1.3.3 教学评价 教师主要运用了“情境模拟实训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也对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对于情景模拟实训教学的方法得到了赞同与支持,教师告诉学生对问题要学会层层深入思考,并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开展实训任务,实现对知识的轻松理解、识记与应用,很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3]。
1.3.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
2 结 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考核成绩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30名学生,本文对两组学生的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分数比较,各项考核指标以及考核平均分数的差别进行了t检验分析,值均小于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学生在教学后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顶岗实习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85%-95%以上的学生对情景模拟教学方法非常喜欢并且对参与模拟训练的积极性特别强烈,普遍认为这种方法可以增强学习效率,提高成绩。
3 讨 论
情景模式教学法是通过特定的情景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运用所学的知识自主实现的教学教果,从其活动表现形式上来说,与传统的、应用性课程对教学方式的诉求是一样的。应用性课程和传统课程的教学核心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应用性的知识和相应的自我动手能力,恰巧情景模式的教学法就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因此,为情景模式教学应用的创新也是很重要的,值得强调的是追寻两者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应用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为了创新情景模式教学法的职责[4]。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在教师的引导下演示情境病案而实现学习目标,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寓教于乐,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情景模拟教学的方法,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注重诱导护生独立思考,增强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给护生更多的独立思考与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其由被动的知识接收者成为主动的知识探求者,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医学专业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伟光,梁涛,陈京立,张京煜.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病例编制对提高学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04):159.
[2] 胡丹.中外全科医学教育模式的比较与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223-224.
[3] 张联红,王星云,王爽,齐殿君,何旖旎,于晓松.“以病例为中心,社区为导向”全科医学教学模式的评价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2(02):96.
【中图分类号】R4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06―02
急救技术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临床技能,是全科医师需要掌握的重要基本技能之一。医学模拟教学法是利用各种模拟手段再现临床医学场景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在临床技能培训中优势突出[1]。本研究旨在分析该教学培训模式在全科医师转岗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和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2年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学员64名,年龄在25~45岁,男性36名,女性28名。将64名全科医师培训学员随机分为两组,模拟教学组(S组,n=32);传统教学组(C组,n=32)。两组学员的教学均由麻醉学急救培训教师完成,两组教师针对两组学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培训内容间无差异。
1.2 实施方法
模拟教学组(S组)采用模拟场景教学法进行培训,将模拟教学组的32人随机分为4个急救小组,每组8人。学员先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的理论、操作流程和要领的详细讲解,讲解完成后观摩心肺复苏的教学录像,教学录像观看完成后进入医学模拟场景教学阶段。复苏操作在多功能模拟系统上进行,模拟内容包括心跳骤停的判断、心肺复苏急救,在模拟急救中,1组练习时另3组成员在旁观摩,急救中及结束后培训老师对每组成员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总结。
传统教学组(C组)采用传统讲授及练习的教学方式,先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的理论、操作要领的详细讲解,讲解完成后观摩心肺复苏教学录像,以上内容与模拟教学组相同,最后在多功能模型上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
1.3 培训效果评定
培训成绩:以理论和操作考核的方式进行,理论考核在开始培训前、技能操作培训前、技能操作培训后进行考核,每次考核内容相同。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考核,每项50分,满分共100分。培训效果:在培训结束后由学员按照授课满意度评定、激发学习兴趣、同学间协作能力、应急反应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基本操作能力6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满分60分,每项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以P
2 结果
模拟教学组(S组)与传统教学组(C组)的考核成绩情况:培训开始前S组(54.16±3.11)与C组(52.24±3.6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结束后S组(91.14±8.33)成绩高于C组(78.45±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全国的全科医师普遍学历偏低,理论与临床技能欠全面,其数量和质量均急待提高[2]。实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建立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培养全科医师,提高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和主要途径。尤其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对于挽救社区心跳骤停病人的生命意义非凡[3]。而急救技术是一项强调理论与操作能力相互结合并综合运用的技能,对医师的急救意识和反应能力要求较高。而全科医师学员在急救技术方面接触较少,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培训方法往往收效甚微。
本研究的模拟场景教学组采用模拟教学培训法,预设病人心肺骤停的急救场景,学员模拟扮演各个角色,进行技能训练,积极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使学员身临其境,通过反复演练,主动参与,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充分发挥学员各种潜能,尤其适用于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技能培训课程。本项研究中,在经过相同的理论讲解后,模拟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的学员对于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和技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而经过实践操作训练后,采用模拟场景培训学员成绩升高更明显,且在培训效果的问卷评分上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这说明该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全科医师培训学员对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掌握。
综上,模拟场景教学在全科医师的急救技术培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满意度,有利于学员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动手能力提高。在其他全科医师基本临床技能培训中也可考虑采用模拟场景的医学培训方法。
参考文献:
在“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宗旨的指导下,临床能力 的培养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医学人 才的培养向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培养模式发展,而优化 课程结构、拓展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已成为 改革现有高等医学教育结构的当务之急。PBL即问题 为基础的学习法,是把学习“锚定”于某个具体和典型的 案例中,并将其情景化,也就是通过案例“触发”学生独 立思考,搜集知识并进而通过自己获取的信息来解决问 题,是一种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手段;目的不是完美解 决所设定的案例问题,而是在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取 得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的交际、合作能力及增 强自信心等方面也有良好的助益。实质上它是一种以 “问题”为驱动力,人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技巧 及实践能力的学习方法^。
我们采取的PBL教学模式一般以8名左右学生组 成1个小组,每组分出1名学生负责记录,个班共有5 个小组及1名指导老师。根据相关教学经验将整个过 程分为以下1个部分。①阐明术语:即将指导老师提前 设定好的问题中不易理解及超出学生现有水平的难点 标明并进行说明,小组内组织讨论,并有记录员将讨论 后仍不清楚的问题记录在题板上一一列出;②明确问 题:确定即将被讨论的问题,记录员记录下没有异议的 问题;③集体研讨:通过集体讨论理清针对该问题已掌 握知识和不完善的知识范围,并记录下来;④组织和假 设解决方案:复习第2及第3步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的 解决方案,由记录员组织好进行组内解说;⑤阐述学习 目标:经过上述讨论后使组内在学习目标上达成一致, 指导老师在此时可提供指导及适当的引导,从而确保学 习目标具有全面性、适当性及可完成性;⑥信息检索:搜 集每个学习目标相关的知识,指导教师可在本阶段指导 学生选择数据库及检索的方法,并教授学生如何组织整 理搜集到的信息等;⑦综合:将组内学生搜集的资料综 合后再进行讨论,提出某一疾病的诊疗方案并总结相关 意见,同时使学生共享本组成员的自学成果,指导老师 检查学习结果并评估小组成效。针对全科医学方向学 生的工作环境及任务特点,在实行PBL教学过程中需要 特别加入疾病预防、保健、护理、康复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能力,同时需要掌握疾病诊治过程中需要及早转诊的指 征等方面的教学点,通过对我院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 向)专业与非本方向专业学生的评价及成绩分析与实施 PBL教学学生的考核结果比较,我们发现,实施了 PBL 教学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较实施传统教学方法 的学生均有明显提高,并且在整合病史、分析和诊断疾 病、临床思维能力上都有了明显改进,与国内外研究结 论相符。
2 实施内容及设立问题的原则
PBL对不同水平学生有明显的影响,与其他教学形 式相比,更侧重于能力的培养;其内容除了学习与问题 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知识外,还包括临床思维能力、人际 关系处理技能、体格检查和各种操作技能、教育患者能 力、自学能力等技巧和能力的训练。因此设立问题的原 则需要注意:①应该与学生先前已有的知识水平相匹 配;②应该能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学习;③应该能适用于 应用的分析过程;④应该必不可少地把学生定位于一个 或更多个教师的教育目标上63。
3 PBL教学中教师及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PBL教学过程中通过临床场景的模拟解决临床 问题,学生处于独立的状态同时可互相启发,学习的东 西多且获得的知识记得更牢固,另外还可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观察者、评 定者,是“帮手”的角色,是让学生孕育思想的助产士。 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给予者”角色相比,在PBL中教 师角色的需要有所转变。①教学观念:要认识到教师是 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是这种教 学方法运行顺畅的关键;②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素质: 要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交叉 学科的相关知识,特别是针对全科医生的特点要不断提 高自身的全科医学教学理论水平,不能照搬过去的教学 模式及方法,而且要能熟练掌握和理解PBL教学法的概 念和操作方法;③能精选病例及适当的问题:教师要能 够根据全科医学的学科特点、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特点, 挑选典型病例及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从而更大程度上 激发学习热情M ;④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 以选择病例,也可以选择学生接触到并提出的病例,培 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⑤要有激情及组织能力:能够 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⑥熟悉指导方法: 需在关键点上给予启发和引导,使学生进入状态,从而 更好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 角,相较传统教学方式学生角色需要更多更大的转变。 ①角色意识转变:由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式”转变为“自 我导向学习”由以前传统教学方法的记忆和重复转变 为发现、整合和展现;由倾听转变为互相交流和主动承 担;②职能转变:a.从知识获取途径来看,学生需要自己 动手查寻资料、相互讨论以及自我反思来获得及掌握知 识;b.在基于“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主要 靠自己,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反思和批判 性的思考,才能逐渐构建自己的知识库;c.不但要发挥 自己的主体性,还要充分发挥小组的社会性,同时作为 一个学习共同体,也要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因此在知 识构建上是紧密相连和互相作用的。
随着当前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的医学院校为医学生开设了社区实践活动,以使学生较早地接触临床服务环境。为了解全科医学社区教学基地的教师的培训需求和探讨全科医学社区教学基地建设策略,我们对正在建设的全科医学教学基地的10名医生进行了调查。现将主要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我们主要采用了专题小组访谈、知情人物访谈等定性研究技术进行调查。访谈对象为正在建设的全科医学教学基地的10名医生,这些医生在接受本访谈之前经过了广东省卫生厅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考试。知情人物访谈对象是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的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访谈提纲的主要内容包括:目前医生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对诊疗知识有何培训需求、与个人发展相关的培训需求有哪些、对培训形式时间的建议、带教意愿以及对工作待遇的满意程度等。
2 结果
以访谈提纲的主要内容为线索,现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2.1 服务内容存在局限 经过访谈,90%的医生认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医生对患者服务有一定的连续性,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慢性病长期管理、计划生育指导、心理咨询、常见病诊治、社区康复、家庭病床服务工作等方面。由于他们缺乏救治危重患者的临床经验和设备,所以比较担心心脑血管病等危重症的救治,在遇到该情况时,被访谈医生一般都采取呼叫救护车转诊的方式,转到上级医疗机构就诊。此外,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缺乏进一步的规范培训,所以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不是特别高。
2.2 专业技能培训需求较强
参与访谈的医生100%的认为每月安排3 d左右的专业技能培训十分有必要,并且他们普遍认为对内科的鉴别诊断、常见慢性病和老年病管理规范、急诊急救技术、外科常见病的诊治和包扎缝合技术、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脑卒中的康复技能、心理学知识等专业技能培训有着强烈的需求;70%左右的访谈对象认为应给予健康教育知识和技术、社区常见病并发症的筛检和转诊标准、社区诊断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儿科知识等方面的培训;40%左右的访谈对象认为应加强预防医学、妇幼保健、老年保健、传染病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2.3 医生个人发展培训需求强烈 参与调查的医生都希望在工作中探寻个人发展机会,认为应给予更多的科研设计、论文写作方面的培训,尤其希望通过适当的培训教会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选择科研课题,在日常诊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资料的方法;他们普遍认为缺乏统计学的方法和技能,但75%的人认为学会统计分析方法对他们来说很困难,希望结合具体的课题资料分析给予讲解。
2.4 培训途径比较有限 各机构人员的工作负荷大、经费、家庭负担等因素制约他们外出进修学习。在既往的培训中,他们认为大多数培训内容不能满足他们改进服务的培训需求,或者认为对工作没有帮助;杂志中的部分内容如全科医疗的诊疗思维、案例分析等对他们较有帮助,但具体的临床操作技术需求仍不能满足。
2.5 带教意愿 经统计,75%的被访谈医生认为可以从教学的压力中成长和学习,愿意接受医学院学生的实习带教任务,但同时认为应该加强教学方法的培训。对于不愿意带教的医生,我们了解到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自身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日常工作负荷较大、自身对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工作存在的诸多困惑等。
2.6 工作满意度 参与访谈的医生认为他们的收入较工作负荷和因工作内容不断扩展所带来的压力来说,是非常不满意的。他们均比较喜欢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认为政府在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制度建设和投入,对未来个人的待遇的改善抱有希望,认为将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会跟学生抱怨这些问题。
3 讨论
全科医学社区教学基地不仅承担着医学生的教学,还主要承担着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这一更高层次学员的培训,对教学基地的基本条件要求较高,必须有一定的患者群体和疾病种类,对教师的条件要求也较高,不仅临床知识和技能要宽广扎实,而且人文、社会科学、法律道德的知识也要全面,而且因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内涵要求,预防医学的知识和技能也要足够。此外,我们还要重视教学基地师资的选拔和教学技能的培训,掌握一定教学技巧的医生才能把自身经历和实践经验升华并讲给学生,使学生在社区实习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1 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的概念
全科医学又称全科/家庭医学定义是: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全科医疗是将全科医学理论应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照顾的一种基层医疗专业服务。而全科医生则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
2 卫生改革、社区卫生服务赋予全科医生的使命
为适应卫生改革的需要,在城市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党政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中国政府承诺到2010年“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到疾病防治等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的建立也需要加快全科医学的发展
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国政府承诺到2010年“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在农村大力发展以县级医院为核心、乡镇一级医院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医疗,全科医生是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骨干力量。
4 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素质
2005年在四川省全科医师师资培训班学习时四川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主任李晓淳教授给出的数据是:2003年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构成是博士0.2%,硕士0.9%,大学本科13.2%,大专26.7%,中专46.6%,高中及以下12.5%。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人员集中在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如在我们当地,乡镇一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初始学历约70%为中专,约25%为高中及初中学历,5%为大专学历(其中绝大多数为成人大专和高职教育大专学历),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无;农村个体诊所卫生技术人员的初始学历与此相似。在西部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低学历状态是一个现实问题,而在短时间改变的难度很大。因为在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基础生活设施较差,基层医疗机构经费不足、卫生设备简陋而且落后,加之劳动报酬低,致使很大部分有正规学历且学历较高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不愿意到西部的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如在四川省全省乡镇卫生院院长工作大会上,四川省彭山县黄丰镇卫生院院长罗会强说,农村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很少或没有医学院校毕业的高素质医疗人员,另一方面又因为穷乡僻壤经常拖欠工资,正规院校毕业生不愿
来,来了也留不住。所以相当一部分乡镇卫生院患者少,收入少,制约了发展。今年我对在一家县人民医院实习的川北医学院成人教育大专学生50人作问卷调查,了解他们毕业后的就业意向,是否愿意到农村基层卫生院工作?结果是:26位同学不愿意,20位同学可以选择城市郊区的农村(以城市为中心车程距离在一小时内),4位同学表示愿意。多表示回到偏远的农村不如在城市“打工”以求发展。这是现今西部地区的现实问题。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大批合格的医学生去充实我们的队伍,在西部地区我们中等中医药卫生教育学校则应当承担此责任。
5 在西部地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优势
中等中医药卫生教育、中等卫生教育在上个世纪中期至末期,为我国的卫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极大地充实了我国的基层医疗队伍。在西部地区中等中医药卫生教育学校和中等卫生教育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当地农村,大多数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也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出力。在我校,对近三届中专和成人教育大专毕业生的就业意向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综合2001级、2002级、2003级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是:有意向回当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学生比例为中专中医护理专业约50%,中专中医医疗专业约65%,中专中西医结合专业约60%;成人大专中西医结合专业约45%,成人高级护理专业约40%(此数据来自于我校招生就业办公室)。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培养的合格毕业生,有近一半的学生愿意回到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工作,事实上在西部的农村也正是他们在承担初级卫生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