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暑期带薪实习总结

暑期带薪实习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7 11:13: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暑期带薪实习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暑期带薪实习总结

篇1

一、高职医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

(一)组织层面牵头组织部门较多,管理交叉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分别由学生处、团委、系部、班级等牵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有些班级也会在辅导员的组织带领下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一般有暑期带薪实习、三下乡、义诊、志愿者服务、关爱老人儿童等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二)实践时间成纵贯线分布,横贯全年

在高职医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方面,一般寒暑假有带薪实习,暑期三下乡与义诊,护士节、国医节等相关节点的专门义诊活动,以及平时院系学生会和班级组织的日常性社会实践活动。以上实践项目基本上涵盖了两学期的大多数时间,相对来说实践的时间安排较为充分。一般涉及到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办事处、卫生局、制药厂、敬老院、社区等企事业单位。

(三)实践内容停留在传统层面,鲜少创新

目前医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有送医送药、医学科普常识宣传展览、与留守儿童交流、关爱敬老院孤寡老人、测量血压等。像中医类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还可涉及到按摩、针灸、推拿等内容。因此当前的医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由于诸多限制因素,故而实践项目还停留在传统层面,实践内容还缺乏突破与创新。

(四)考核评价体系尚不健全,考核较难

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监督中,目前还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实践时间、实践收效等具体内容进行量化考评。一般如寒暑假带薪实习会由学生实习单位出具相关说明,描述和评论学生的实习情况;但是诸如三下乡、义诊、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等实践内容则暂无完善的考评体系,仅是由学习发放社会实践表格填写,表明某某同学在何时何地参加了什么社会实践活动,此外,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也多是陈述性文章,对实践成效、实践收获等考评尚无明确体现。

二、当前高职院校医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部门虽多,但缺乏协调统筹与模式创新

学生处、团委、院系三家分别牵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各有侧重,时间上也纵贯全年,但是基本上除了学生处与团委各自负责的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依托院系、班级自行开展。在这其中三家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的协调与部署,没有形成形式内容较为丰富,并能体现医学生专业特色与时代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各自唱着“独角戏”。在内容形式上也多放在传统项目上,创新之处较少。

(二)时间布控战线较长,但有效社会实践时间较短

由学生处负责组织的寒暑假带薪实习相对时间较为集中,但寒假带薪实习由于刚好在过年前,各企事业单位也在年终总结计划的工作中,因而虽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基本除了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其他单位能提供的有效实践时间较为短暂,而且由于时间较短,业务不熟的原因也基本上不能有效参与实践单位的工作,因而收效甚微。由团委负责组织的暑期三下乡一般为期一周,除去来回路上的两天时间外,活动时间一般仅有五天,按照“三下乡”惯例,基本每天都有活动安排,但是其中涉及专业的时间也仅限于义诊活动中。除此之外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单次活动时间都在三到五小时之内,即便是每周一次,每年总量以天为单位折合也仅在五天左右,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较少。由系部或班级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多只能利用周末和课余实践进行,一般周末的实践时间在2-3个小时左右,课余时间的实践活动一般在1个小时左右。一般频率为两周一次或一周一次,即使按照一周一次计算,一次一个小时,一学年也仅为32小时,实践时间相对较短。在各系部及班级开展的义诊活动中一般有测量血压、送医送药等内容,与其他专业相比中医类学生由于专业技术性强的原因还可进行操作性较强的针灸、推拿、按摩等服务项目。相比而言西医临床类专业的实践内容就较为局限,一方面因为在校学生不具备行医资格,不能看病开方;另一方面西医类疾病诊断大多依靠精密仪器检查,但是目前一般高职医学院校还不具备携带精密大型检查设备进行外出实践活动的条件,因而实践成果也不明显。

(三)实践内容较为简单,与专业相关度较低

当前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局限于传统的服务项目,加之在校医学生还没能考取执业医师相关资格证书,不具备行医看病资格,更加局限了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以中医、临床、药学、护理、医学技术五类专业为例基本每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大体一致,测量血压、送医送药等传统项目必不可少。由于中医针推、康复等专业实践操作性较强,可以增加针灸、推拿、按摩等实践内容外,其他专业的学生实践活动内容基本比较简单,而且与专业联系较少,不能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对专业的提升与推动作用。比如像临床医学专业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参与实践学生大多为大一、大二学生,自身专业理论知识还不够全面,大型医疗器械无法携带外出,加之群众对在校学生的专业不能完全信任等原因,无法开展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其他专业基于此原因也给实践活动带来诸多限制。

(四)参与人数少,覆盖面较窄

现行由团委和系部学生会组织牵头的“三下乡”和“带薪实习”基本上要经过学生报名、辅导员推荐、系部审核、团委学生会综合考评等步骤才能确定最终参加人选。一方面实习单位提供的名额有限,另一方面学校对报名人员进行综合遴选后,一个系部最终也只有三十人左右能参加。以中医系为例,参加比例仅为3%左右。而“三下乡”以系部为单位分派到各处的支队,一般也要经过报名筛选才能确定。由于经费、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以中医系为例,最终能参加“三下乡”队伍的也不超过四十五人。参加比例仅为6.4%,略高于带薪实习。而由班级自行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中医针推康复班为例,每周开展一次由五名左右的同学进行的义务按摩,一年以九个月的教学时间来算,共计180人次每年,相当于班上每名同学一年能参加3次左右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个数量相当少,而且并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

(五)资金保障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

在现行的几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一般“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部门或者系部自行做预算,每年有固定的活动经费。以五十人左右的实践队伍为例,一般不超过一万元。几十人的队伍交通费、食宿费就占去很大一部分,剩下的钱想覆盖众多项目,就只有采取压缩时间、合并进行等方式了。寒暑假“带薪实习”由于单位不同,提供的条件也存在差异。有些单位可能提供食宿,提供一天伍拾元左右的报酬,有些单位不提供食宿,只有一天五十元的工资,这样的话就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学校对带薪实习也没有额外的资金预算。此外由系部或班级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列入学生活动经费中,并没有专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预算,因此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同学们就会寻找那些不需要太多物质投入的项目,或者尽量避免自行购买,通常采取向某些部门或者系部班级借用的方式。因此在开展和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时,由于经费不足的原因,很多项目和活动无法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方式的创新也受到极大限制。

(六)考评机制不健全,考核结果运用受限

现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一般都通过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一般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实践内容、实践单位鉴定意见、指导教师意见、学生所在系部或团委考核意见。其中指导教师意见、学生所在系部或团委考核意见大多采取及格与不及格来考核,这种考核虽然简单易评,但是不能科学全面的对每个同学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评价。对于三下乡,一般会采取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或者课题调研报告的形式来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但是这种反映并不能等同于考核,即便是有考核,也仅限于对社会实践报告或者调研报告撰写好坏的评价,并不能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优劣。大学生开展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表》外,一般通过撰写简报、拍摄图片的方式来反映实践成果,考核基本融合到团委对系部、系部对班级、班级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考核中,一般以开展次数、参与人数来考评,仅仅是量化考核,不能充分展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成果。此外,以上这些考评一般用于年终或期末学校对团委工作、团委对系部学生会工作、系部对班级、班级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量化评分,最终表现形式基本通过评优评先的方式来呈现。但是对其进一步的运用,比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评结果对专业课程培养的启示、对人才培养机制的启示、对专业课程设计的启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启示等等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改善当前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

一方面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配套实施制度,将组织管理部门、经费支出、实践时间、实践内容、考核机制、监督机制、成果认定等通过制度固化,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避免多头组织、交叉管理、监管缺乏、考核不规范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如香港、西方国家的义工制,将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逐渐发展为常态化的全民日常志愿服务活动,而不是偶尔为之的考评性利益活动。

(二)深化认识,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支持保障体系

一方面加强相关管理和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部门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资金支持,并确立参与支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的各主体的比重,比如社会、学校、各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支付比重。另一方面加大对社会相关教育组织机构的宣传和影响,利用社会组织的优势,筹集更多的专门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或实践创业的资金。第三加强各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支持,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吸引赞助等方式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资金。比如像药材、制药等实践活动与企业联合较为紧密的专业即可通过此方式吸引更多的实践资金。

(三)加强对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形式的创新,最大范围扩大学生参与面

一方面积极探索与医学专业结合更为紧密,更能有助于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内容,切实发挥实践反作用于认识并推动认识进一步发展的作用,从而最终实现促进医学生提升基本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日常志愿者服务紧密结合,并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优势,创新实践活动形式。例如将简单的送医送药拓展为医学生与社区居民定点联系、建立医学生定点联系家庭的方式,既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关系,又能拓宽实践服务内容。第三尽可能吸引和允许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现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由于诸多条件限制致使许多同学不能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扩充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拓展带薪实习单位、创新实践形式等方式,同时放宽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准入条件,将精英式社会实践活动转变为大众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

(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实践考核认定机制,强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

一是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制度,确定对实践活动内容、形式、时间、次数等的具体要求,设立考核等级,确定相应等级对应相应的分数等内容。确保实事求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考核评价。二是对考核结果有效运用。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结果与升学、就业等事项联系起来,可以借鉴例如美国对申请大学生对社会服务的相关加分政策,扩大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升学、就业中的分值比重,推动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不断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珈含,丰光,冷德生,等.医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探索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2):133-134.

[2]吴李呜,阮啸.对医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27-28.

篇2

关键词:

社会实践;高职医学生;实践考评

一、高职医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

(一)组织层面牵头组织部门较多,管理交叉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分别由学生处、团委、系部、班级等牵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有些班级也会在辅导员的组织带领下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一般有暑期带薪实习、三下乡、义诊、志愿者服务、关爱老人儿童等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二)实践时间成纵贯线分布,横贯全年在高职医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方面,一般寒暑假有带薪实习,暑期三下乡与义诊,护士节、国医节等相关节点的专门义诊活动,以及平时院系学生会和班级组织的日常性社会实践活动。以上实践项目基本上涵盖了两学期的大多数时间,相对来说实践的时间安排较为充分。一般涉及到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办事处、卫生局、制药厂、敬老院、社区等企事业单位。

(三)实践内容停留在传统层面,鲜少创新目前医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有送医送药、医学科普常识宣传展览、与留守儿童交流、关爱敬老院孤寡老人、测量血压等。像中医类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还可涉及到按摩、针灸、推拿等内容。因此当前的医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由于诸多限制因素,故而实践项目还停留在传统层面,实践内容还缺乏突破与创新。

(四)考核评价体系尚不健全,考核较难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监督中,目前还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实践时间、实践收效等具体内容进行量化考评。一般如寒暑假带薪实习会由学生实习单位出具相关说明,描述和评论学生的实习情况;但是诸如三下乡、义诊、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等实践内容则暂无完善的考评体系,仅是由学习发放社会实践表格填写,表明某某同学在何时何地参加了什么社会实践活动,此外,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也多是陈述性文章,对实践成效、实践收获等考评尚无明确体现。

二、当前高职院校医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部门虽多,但缺乏协调统筹与模式创新学生处、团委、院系三家分别牵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各有侧重,时间上也纵贯全年,但是基本上除了学生处与团委各自负责的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依托院系、班级自行开展。在这其中三家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的协调与部署,没有形成形式内容较为丰富,并能体现医学生专业特色与时代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各自唱着“独角戏”。在内容形式上也多放在传统项目上,创新之处较少。

(二)时间布控战线较长,但有效社会实践时间较短由学生处负责组织的寒暑假带薪实习相对时间较为集中,但寒假带薪实习由于刚好在过年前,各企事业单位也在年终总结计划的工作中,因而虽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基本除了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其他单位能提供的有效实践时间较为短暂,而且由于时间较短,业务不熟的原因也基本上不能有效参与实践单位的工作,因而收效甚微。由团委负责组织的暑期三下乡一般为期一周,除去来回路上的两天时间外,活动时间一般仅有五天,按照“三下乡”惯例,基本每天都有活动安排,但是其中涉及专业的时间也仅限于义诊活动中。除此之外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单次活动时间都在三到五小时之内,即便是每周一次,每年总量以天为单位折合也仅在五天左右,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较少。由系部或班级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多只能利用周末和课余实践进行,一般周末的实践时间在2-3个小时左右,课余时间的实践活动一般在1个小时左右。一般频率为两周一次或一周一次,即使按照一周一次计算,一次一个小时,一学年也仅为32小时,实践时间相对较短。在各系部及班级开展的义诊活动中一般有测量血压、送医送药等内容,与其他专业相比中医类学生由于专业技术性强的原因还可进行操作性较强的针灸、推拿、按摩等服务项目。相比而言西医临床类专业的实践内容就较为局限,一方面因为在校学生不具备行医资格,不能看病开方;另一方面西医类疾病诊断大多依靠精密仪器检查,但是目前一般高职医学院校还不具备携带精密大型检查设备进行外出实践活动的条件,因而实践成果也不明显。

(三)实践内容较为简单,与专业相关度较低当前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局限于传统的服务项目,加之在校医学生还没能考取执业医师相关资格证书,不具备行医看病资格,更加局限了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以中医、临床、药学、护理、医学技术五类专业为例基本每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大体一致,测量血压、送医送药等传统项目必不可少。由于中医针推、康复等专业实践操作性较强,可以增加针灸、推拿、按摩等实践内容外,其他专业的学生实践活动内容基本比较简单,而且与专业联系较少,不能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对专业的提升与推动作用。比如像临床医学专业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参与实践学生大多为大一、大二学生,自身专业理论知识还不够全面,大型医疗器械无法携带外出,加之群众对在校学生的专业不能完全信任等原因,无法开展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其他专业基于此原因也给实践活动带来诸多限制。

(四)参与人数少,覆盖面较窄现行由团委和系部学生会组织牵头的“三下乡”和“带薪实习”基本上要经过学生报名、辅导员推荐、系部审核、团委学生会综合考评等步骤才能确定最终参加人选。一方面实习单位提供的名额有限,另一方面学校对报名人员进行综合遴选后,一个系部最终也只有三十人左右能参加。以中医系为例,参加比例仅为3%左右。而“三下乡”以系部为单位分派到各处的支队,一般也要经过报名筛选才能确定。由于经费、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以中医系为例,最终能参加“三下乡”队伍的也不超过四十五人。参加比例仅为6.4%,略高于带薪实习。而由班级自行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中医针推康复班为例,每周开展一次由五名左右的同学进行的义务按摩,一年以九个月的教学时间来算,共计180人次每年,相当于班上每名同学一年能参加3次左右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个数量相当少,而且并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

(五)资金保障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在现行的几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一般“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部门或者系部自行做预算,每年有固定的活动经费。以五十人左右的实践队伍为例,一般不超过一万元。几十人的队伍交通费、食宿费就占去很大一部分,剩下的钱想覆盖众多项目,就只有采取压缩时间、合并进行等方式了。寒暑假“带薪实习”由于单位不同,提供的条件也存在差异。有些单位可能提供食宿,提供一天伍拾元左右的报酬,有些单位不提供食宿,只有一天五十元的工资,这样的话就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学校对带薪实习也没有额外的资金预算。此外由系部或班级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列入学生活动经费中,并没有专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预算,因此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同学们就会寻找那些不需要太多物质投入的项目,或者尽量避免自行购买,通常采取向某些部门或者系部班级借用的方式。因此在开展和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时,由于经费不足的原因,很多项目和活动无法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方式的创新也受到极大限制。

(六)考评机制不健全,考核结果运用受限现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一般都通过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一般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实践内容、实践单位鉴定意见、指导教师意见、学生所在系部或团委考核意见。其中指导教师意见、学生所在系部或团委考核意见大多采取及格与不及格来考核,这种考核虽然简单易评,但是不能科学全面的对每个同学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评价。对于三下乡,一般会采取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或者课题调研报告的形式来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但是这种反映并不能等同于考核,即便是有考核,也仅限于对社会实践报告或者调研报告撰写好坏的评价,并不能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优劣。大学生开展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表》外,一般通过撰写简报、拍摄图片的方式来反映实践成果,考核基本融合到团委对系部、系部对班级、班级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考核中,一般以开展次数、参与人数来考评,仅仅是量化考核,不能充分展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成果。此外,以上这些考评一般用于年终或期末学校对团委工作、团委对系部学生会工作、系部对班级、班级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量化评分,最终表现形式基本通过评优评先的方式来呈现。但是对其进一步的运用,比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评结果对专业课程培养的启示、对人才培养机制的启示、对专业课程设计的启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启示等等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改善当前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一方面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配套实施制度,将组织管理部门、经费支出、实践时间、实践内容、考核机制、监督机制、成果认定等通过制度固化,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避免多头组织、交叉管理、监管缺乏、考核不规范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如香港、西方国家的义工制,将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逐渐发展为常态化的全民日常志愿服务活动,而不是偶尔为之的考评性利益活动。

(二)深化认识,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支持保障体系一方面加强相关管理和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部门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资金支持,并确立参与支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的各主体的比重,比如社会、学校、各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支付比重。另一方面加大对社会相关教育组织机构的宣传和影响,利用社会组织的优势,筹集更多的专门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或实践创业的资金。第三加强各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支持,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吸引赞助等方式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资金。比如像药材、制药等实践活动与企业联合较为紧密的专业即可通过此方式吸引更多的实践资金。

(三)加强对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形式的创新,最大范围扩大学生参与面一方面积极探索与医学专业结合更为紧密,更能有助于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内容,切实发挥实践反作用于认识并推动认识进一步发展的作用,从而最终实现促进医学生提升基本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日常志愿者服务紧密结合,并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优势,创新实践活动形式。例如将简单的送医送药拓展为医学生与社区居民定点联系、建立医学生定点联系家庭的方式,既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关系,又能拓宽实践服务内容。第三尽可能吸引和允许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现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由于诸多条件限制致使许多同学不能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扩充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拓展带薪实习单位、创新实践形式等方式,同时放宽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准入条件,将精英式社会实践活动转变为大众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

(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实践考核认定机制,强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一是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制度,确定对实践活动内容、形式、时间、次数等的具体要求,设立考核等级,确定相应等级对应相应的分数等内容。确保实事求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考核评价。二是对考核结果有效运用。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结果与升学、就业等事项联系起来,可以借鉴例如美国对申请大学生对社会服务的相关加分政策,扩大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升学、就业中的分值比重,推动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不断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珈含,丰光,冷德生,等.医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探索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2):133-134.

[2]吴李呜,阮啸.对医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27-28.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酒店管理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低,其酒店职业生涯的离职率、流失率却较高[1]。学界对此关注较少,且现有研究多定性研究而少数据调查分析的定量研究。温州民营经济发达,高星级酒店投资热度持续不减,截至2015年底全市拥有四星以上酒店31家(含喜来登、铂尔曼、香格里拉等国际品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大,以温州最早的华侨饭店为例,其岗位编制为636名(含实习生73人),2014全年缺编比例为14%[2]。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温州地区最早设立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2011年与温州市旅游局合作设立温州酒店管理学院,专业培养酒店人才17年,与市区主要星级酒店均有密切合作。但学院2011―2013年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显示[3],酒店管理专业连续三年的毕业生失业率为9%,列全院33个专业第13位,排名相对靠前,反映了专业毕业生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和专业培养具备较好质量,但从专业对口率来看,酒店管理专业连续三年仅为30%,位列倒数第一,换言之就是有七成的毕业生没有选择酒店行业就业,或者说毕业生酒店企业的离职率累计达到70%。

持续的较低专业对口率与温州发达的酒店产业及高数量的专业酒店管理人才需求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一现象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办学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也引发了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旧有培养模式的反思。

二、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2011―2013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对接现代服务业、依托温州酒店行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较强的中、英文语言表达能力和扎实的酒店经营管理与服务所需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适应从事高星级酒店基层管理或酒店高级服务员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4]。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对“酒店基层管理工作”和“酒店高级服务员”进行了基于管理与服务课程区别的分层次分方向的培养。但由于职业能力定位的差异性较小,酒店初次招聘以提供基层服务岗位为主等现实问题,绝大多数毕业生仍以服务员身份入职酒店企业。薪资低、职位低、发展前景暗淡成为这三届学生高离职率的基本原因。

(一)能力需求与培养层次定位

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一为低水平的高就业率,具体表现为“两低一高”,即低工资、低专业对口率,高跳槽率;二为高流失率,表现为学生退学率高和新生的报到率低[5],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而言高流失率还表现在酒店就业方面,2012年温州喜来登大酒店大学毕业生实习就业一年后的流失率高达54%[6]。要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的目标,不仅在于学校培养,还在于校企合作共同努力,为专业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成才、成长环境。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就是要实现人才培养的不可替代。人才培养的不可替代,关键要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清晰与准确。

如果我们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在酒店领班、主管、经理这一层次,不仅为毕业生实现了高位就业,也能输送高素质的酒店基层管理队伍。对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而言,“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可替代性”就是首先应该找准应该培养哪个层级的人才。众所周知,酒店的人力资源构成包括决策层、管理层、督导层和执行层四部分,其对应能力需求与培养层次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重心应为督导层,所谓督导管理(supervision management)是指饭店的主管、领班等基层管理人员对饭店的资源通过以监督、指导为主的一系列管理职能进行饭店现场的管理[7]。督导层就是酒店从事督导管理的领班、主管、部门经理等基层管理者,面对员工,督导层代表上层管理者;面对高层管理者,他们又代表普通员工的利益。因此,整个饭店业中,督导是一个关键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沟通作用。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应为“本专业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接温州大旅游产业、依托酒店行业,与温州高星级酒店合作,培养高星级酒店企业从事酒店领班、主管、部门经理等督导层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决定其必须树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心,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进,其建立的是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8]依据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对接督导层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及管理能力,课程体系应该由酒店操作技能、语言表达和管理能力三大模块组成,突出培养学生在酒店服务技能训练基础上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和基层管理能力培养。找准了酒店“督导层人才”所需的岗位及能力需求,培养相关能力和技能的课程体系就可以得到构建。如表2所示:

(三)教学方法或手段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完成酒店管理“督导层”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制定,都是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奠定基础。如何才能发挥好人才培养方案在酒店“督导层”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教学方法或手段的改革和创新必不可少。“酒店督导层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高星级酒店基层部门操作娴熟、待客及处理投诉语言表达恰当合理、能领导管理小团队的领班主管部门经理级别人才。

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或手段上就必须进行革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传统教学中以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让课堂动起来。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课堂知识吸收和课堂技能训练的效能。要实现这一转变,核心是教师首先要完成教学观念的转变,从“授以鱼”到“授以渔”。具体方法是通过项目化模式以问题、案例模式导入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兴趣、思考与讨论,教师由课堂的“主演”转化为“导演”,学生由“观众”转化为“主演”。

从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来看,课程种类较多,课程属性也不尽相同,课堂动起来的具体模式和方法也都存在差异。整个方案中,操作技能模块的课程本身就包含技能训练的内容,教学环境也需要在实训室进行,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动起来的过程;语言表达能力模块的课程则需要“板块化”的课堂教学改革以课堂动起来,通用能力模块的课程由于知识性、理论性较强,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六个一”即通过一个案例、一个提问、一个视频、一个讨论、一个练习、一个总结等融入课堂教学,让沉静的课堂活起来,让被动学习的学生主动起来。

三、考核方法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督导层”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分为校内教学和校外实习实践两个部分,校内教学实施完成课程进程表的设计,校外教学实施是要实现“督导层带薪实习方案”。

(一)“督导层”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进程表

“督导层”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由酒店操作技能、语言沟通技能和通用管理能力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构成,对三大模块中具体课程的属性进一步细分,可以将酒店操作技能模块的课程分为:酒店基础知识(如菜点与酒水知识、酒店用品操作与管理等)、酒店技能训练(如酒店形体与礼仪、酒店技能考证等)和酒店职业素养(如食品营养与卫生,旅游概论等)三个课程组。依据技能训练的基础性,语言表达习得的长期性和管理能力的实践性特点,将授课顺序科学安排。

考虑到酒店“督导层”工作所需技能和知识较多,课堂教学受固定课时限制等问题,“督导层”人才培养方案还设置了校内实训内容,为学生在课余时间训练自己的餐饮服务技能、客房服务技能、前厅服务技能、酒店英语听说能力、演讲与口才表达能力等提供专门实训室以供平时训练和提高。

(二)高星级酒店“督导层带薪实习方案”的校外实习实践

酒店企业督导层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基层岗位的实时操作与训练,全球知名的瑞士酒店管理学院的2年制大专培养就是通过“学习+实践(基层岗位)+再学习+再实践(督导管理岗位)”的模式进行,不应回避的是,目前国内高职酒店管理的暑期社会实践或毕业综合顶岗实习安排都相对粗放,基层服务岗位的长期、反复操作不仅有“血汗工厂”之嫌,而且高职学生的沟通表达、管理能力锻炼机会被压缩。

在酒店督导层人才培养的实施实践中,为了实现与“督导层人才”的目标,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改变原有与酒店企业合作的机制。制定实施督导层带薪顶岗实习方案,以毕业顶岗实习6个月以上为例:实习第2月起,10%表现优异学生以“见习领班”身份顶岗;实习第4个月起,20%表现优异学生以“见习领班”身份顶岗(累计);实习第5个月起,30%表现优异学生以“见习领班”身份顶岗(累计);实习第6个月起,5%的见习领班以“见习主管”身份顶岗(累计)。表现优异同学选拔由酒店企业制定,见习领班选拔依据个人意志、综合表现、职业素养等,见习领班顶岗时间为每月1星期,第5个月仍未实现督导层顶岗机会的同学实行酒店轮岗,到不同部门工作、锻炼。

(三)“督导层”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考核方法

与之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比,“督导层”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岗位-能力-课程”的逻辑关系,培养方案的落点在于学生第六学期的高星级酒店“督导层带薪实习”。学生知识学习、技能掌握与管理能力训练成效都通过毕业综合实践实施和检测。

2013年以来,酒店管理专业共与温州6家高星级酒店的3个年级段(2011级、2012级和2013级)实施“督导层带薪”实习合作。从2012级和2013级实习的成果来看,已经有超过35%的毕业生实现了高星级酒店领班及以上的高位就业。“督导层带薪实习”的实施不仅有效改变了长期反复操作于同一岗位、同一层级的问题,而且方便酒店做长远人才储备和培养安排,改变实习生单一身份;将学校学习的“技能模块”、“语言模块”、“管理模块”都得到机会实践和锻炼,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增强了学生职业信心和职业忠诚度。

四、结语

酒店督导层人才培养厘清了本科、高职、中职的培养方向与培养目标,对应了酒店管理运营层级的人才梯队要求,符合高职酒店管理及区域酒店行业发展的实际。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如下问题仍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其一酒店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开发课程深度不够,联合培养的耦合度有待提高,院校开始课程一定程度上滞后于酒店行业创新更新的速度,企业导师在任职资格和任职时间上都存在问题;其二,督导层需要较长的实习时间,期间因学生双重身份引发的人身安全事故的责任归属仍需仔细思考,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游富相.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提升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5(10)

[2]刘小方.温州华侨饭店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战略 温州华侨饭店有限公司[Z].温州华侨饭店内部资料

[3]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院2011―2013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及失业率[Z].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内部资料

[4]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11,

2012,2013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Z].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2013内部资料

[5]丁金昌.高职人才培养不可替代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6)

[6]温州喜来登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及实习生数量调查分析[Z].温州喜来登大酒店内部资料

[7]刘纯.饭店督导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篇4

管理工程系 1202004班 李-唐-婉-婧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管理工程系1202004班的学生李-唐-婉-婧,今天以一个“自立自强先进个人标兵”和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代表的身份在此发言。

学习是一个人生命的源泉,相信每位同学也都明白学习之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下面由我来告诉大家如何利用好大学时间,在确保学习成绩的同时又能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拓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刚进大学我就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个是拿国家奖学金,另一个是考重庆大学建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想拿国家奖学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连续两学期得到一等奖学金以外,还需要社会实践经历十分丰富。我在高中参加全国创新作文大赛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获得银奖,考虑到自己有写作这一爱好,便加入了大学生记者团。凭借着自己对文字的激情,校园一有活动,我就会带着相机第一时间出现在活动现场,随后将此活动写成通讯或者文稿发表在校园网站或者校报上。在学院校报上,我发表过《推动考风建设新思潮铸就学风形成新氛围》、《引进校企合作项目 培训职业精英人才》和《了了了》等40余篇新闻稿和征文。在我院2013年单招工作中,我作为学院唯一的出境记者,将我院2013年单招情况通过录像的形式向全国网友展现了出来。日复一日,我的努力得到了学院领导和老师的认可,我也担任了大学生记者团新闻部部长一职。还记得在大一下学期,我为唐一科校长做了一个关于学风建设的调研,并且得到认可,发表在了校报上。

在大一学年,我除了担任记者团新闻部部长以外,我还担任了管理工程系党支部书记的宣传助理,为系部重大活动撰写简报,在班级担任辅导员助理,协助辅导员管理八个班级事务。大一上学期,我通过层层选拔,加入了管理工程系MEC精英班。参加了学院第二届英语配音大赛获得团体二等奖和个人最佳潜力奖、学院首届“动感求职杯”模拟招聘大赛获得优秀奖、学院创业大赛获得三等奖,获得学院第七届文明修身节活动先进个人、学院大学生记者团优秀干部,以及今天在这里获得的自立自强先进个人标兵、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2-2013学年度也两次分别获得学院二等奖学金。在暑期,我参与到南岸区档案局的带薪实习活动中,并担任小组组长,实习工作得到该局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赞扬,此外也参加了巴南区“让梦启航”SYB创业培训等。

我并不优秀,只是懂得在通达优秀的过程中如何去为着自己的未来去奋斗。以上则是我为了实现自己的第一个目标所做的全部努力。在这一过程中,我没有了课余在寝室休息的时间,没有了轻松的周末,经常在凌晨2点才熄灯睡下,早上起床会发现一身的酸痛,甚至减少了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时间。身边很多朋友都问我“你把自己弄得那么累干嘛?”是的,我曾不止一次想过放弃,想过辞掉所有的工作,一心只为学习,但在每次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都选择了坚持,“在你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当初为什么坚持走到了这里。”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说过一句话:“我不喜欢在进入大学以后去比名牌服装、长相高低这样的事情,大学要比的是思想、学识、风度、人品,是通过大学几年培养自己的气质和内涵,培养终生竞争力。”无论是在社会实践活动还是学习中,又或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善尽美地去完成每一件事情,这样,你才会发现在完成每件事情的过程中你又或多或少滋生了一些想法,学习到了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为人的风度,坚定了做人的品性,而这些想法、知识、风度和品性正在帮助你逐渐形成一个拥有终身竞争力的自己。

篇5

(一)由于外贸增长带动外贸人才的就业岗位增加1.近几年外贸从业人员将增加10万人。近几年来,我国外贸总量持续增长,2009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2010年进出口总额29727.6亿美元,2011年进出口总额3642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按照每增加100万美元进出口额要增加一位外贸人才,那么从2012年起每年就需要增加人业人员10万以上。2.外贸结构的增长同时影响对外贸人才的需求。2011年我国出口总额达到36420.6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增长29.2%,达到19245.9亿美元,远远高于加工贸易的增加。出口工作要比进口工作涉及环节多而复杂,所以要求的国际贸易知识更多;同样,一般贸易要比加工贸易复杂,所以要求外贸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水平。所以,外贸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人才的需求。

(二)用人单位对外贸人才提出了层次化的要求1.企业需要精通小语种人才。外贸企业在招聘外贸人才的时候,希望应聘者须具备四级或六级英语水平,还希望应聘者懂2种以上外语。这是由于与非洲、中东的贸易增加,所以精通小语种的外语人才日渐紧俏。2.企业需要精通国际法律和具备商务谈判的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和知识产权的指控越来越多。根据近几年行业发展,国际商务谈判涉及到信息技术、医药、环保、现代农业等方面,对企业来说,企业需要熟知国际商法WTO规划和具备良好商务谈判的人才。3.企业仍然看重外贸人员工作经验。有些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通过业务考核来决定是否录用,例如要求应聘者撰写函电或指出信用证的错误等问题,如果应聘者通过这一考试,企业就当即录用。由此看来企业还是喜欢有外贸实践经验的人员。4.企业需求具备网络知识人才。随着科技的发达,网络的普及,网络交易已走进千家万户。全球最大阿里巴巴外贸网促成网上销售、支付、制单电子商务一体化,由此看来企业需求具备网络知识的外贸人才。

(三)外贸工作岗位规范化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相关职业证书根据一份人才网络的调查分析,对外贸人才的新需求还表现在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目前,外贸人才需求岗位的单证员、跟证员、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货贷员等,都要求持证上岗。

二、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以职业需求为定位

(一)单证员是每个毕业生初次就业都要能胜任的岗位刚毕业的学生不论进入何种类型的外贸企业,不论是物流公司,货代公司,报关行,每一个岗位都涉及到单据的制作。因此,我们应当明确目标,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初次的基层岗位,如外贸助理跟单员、货运等岗位目标就是跟各种单据打交道。

(二)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任务是注重单据制作的能力训练1.制单是否规范和准确影响企业结算。不同的结算方式都规定了交单的时期,如果迟了交单日交单,很有可能无法收回货款。在整个外贸流程中,外贸人员必须考虑不同单据之间生成的先后顺序,所以为了在指定日交单,几时安排生产,几时交付货物,几时租船订舱,办理保险,申领各种证件都要提前做好计划,并保证按时交货,这样确保各种单据的生成。2.单据制作需要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单据的制作、申领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进口国家不同、贸易习惯、交易政策,就需要从业人员区别对待和灵活处理。3.在校内强化单据处理能力训练,实现个性化教育。学生掌握了单据制作之后,发挥特长可以择长就业。例如,文静、细致的学生可以从事外贸文员;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从事跟单;熟练报关或货运单据的学生可以从事报关或货运。

三、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高职国际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推行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可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培养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而且还使得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体验,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校企合作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捕捉就业的职业能力,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

(二)学习家商城校企合作成功案例

家商城与广东省电子商务学院和广东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的合作模式是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家商城采取校企互动式模式,这种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原料、设备,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企业工程师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老师给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家商城做到了:电话订购、货到付款、任意商品全场免邮。这种校企互动模式,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该模式相继与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校合作。

(三)外贸人才的培养要加强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近2年中,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了3项国际交流活动。1.大学生暑期赴美国社会实践项目。暑期赴美带薪实习是一个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下属的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主办的非常成熟的美国政府文化交流项目。该项目为全世界大学生提供一个踏上美国国土、体验美国生活文化、提高英语能力、进入美国企业,与美国同事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国际学生并肩工作的机会,此外,J-1签证让每个实习生在完善的美国劳动制度保障下进行实习工作,与美国同事同工同酬,给予学生全面提高综合能力的锻炼机会,同时也减轻赴美实习生的经济负担。2.赴日本大同国际学院30天短期游学培训。大同学院培训教学以日本语、日本风俗及日本文化为主。并且增加让学生和日本人以及日本社会进行交流的机会,注重体验教学,从而学到真正的日本语;在日本的培训期间,大同国际学院依托协同组合及周边的社会关系,可以让培训学员免费参观一些工厂、公司,和日本人进行直接交流,体验日本的团体意识及高质量的服务意识3.赴德国F+U培训项目。学习内容:德国及欧盟市场、经济、文化历史与现状;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关税合同;国际营销;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多种经营管理模式,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物流,企业战略、人力资源;沟通技巧,礼仪、语言培训等。

(四)改革课程体系

1.在课程体系中要强化国际文化知识、国际经济、法律等课程的地位。目前高职的课程以报关、报检、单证课程为主,这些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应增加法律、国际文化知识、礼仪等课程,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交往、国际竞争的能力。2.使用考证教材。在专业必修课设置了考证课程,例如《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并且使用考证教材,提高了学生考证的通过率。3.每年更新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论文设计在选题时注重抓住本专业学科领域和生产实际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例举如下:××企业通关流程分析与解决方案、对××公司出口单证制作的分析及对策。

(五)通过各种比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为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强化学生动手技能,每学期的《国际市场营销》都举办市场调研大赛,大赛的内容主要包括撰写调研计划、设计调研问卷、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撰写调研报告、做调研总结等。以2010年《肇庆市端州区牙膏零售业市场调研》为例,通过对零售药市场调查与分析,明确营销策划的起点是市场调研策划,进一步掌握市场调研的程序与方法;另外展示师生风采和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专业特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协助能力。另外《国际商务谈判》的授课中举办《商务谈判比赛》,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谈判,并通过摄像机将模拟谈判过程拍摄下来,老师和学生课后进行总结与归纳,要求学生提交一份模拟谈判报告,包括谈判前的方案及谈判过程中的不足、谈判结束后的总结。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谈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并学会谈判方案的制定。

(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篇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305-03

1 寒暑假的由来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学年制度的创始人夸美纽斯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各年级都应该在每年的秋季开始和结束学年课程,其他时间不应该接收任何学生入学,以保证全班的学习进度一致,都能在学年底结束相同课程的学习,经考试升入更高年级。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每天的上课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4小时,每学习1小时后休息0.5小时;每年有4次较长的休假日,每次休息8日。这就是近代学校假期的雏形。

中国的寒暑假是伴随着晚清学制改革一起出现的,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学年制引入我国以后,考虑到我国多数地方寒暑分明,冬冷夏热,不太适合青少年学生在校学习,我国学校的学年逐步演化为春秋两个学期,在两个学期之间,即暑期和严冬季节,学校放假,学校的寒暑假逐步

形成。

最早对寒暑假进行明文规定的是1901年组织制定的《山东大学堂章程》,它规定:“每年春季,以正月二十前后开学,小暑节放学,给暑假;休息至立秋后六日开学,十二月十五以前放学,给年假。”这种学期和放假制度被清政府各类学堂章程袭用,如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规定:“每年以正月二十日开学,至小暑节散学为第一学期;立秋后六日开学,至十二月十五日散学为第二学期。”晚清的暑假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和立秋为时间节点,寒假(年假)则保留了中国传统过年封印的习惯。1912年9 月13日,民国教育部颁布《学校学年学期及休业日期规程令》规定:“各学校以八月一日为学年之始,以翌年七月三十一日为学年之终”。这样每学年就改为秋季开始了。建国后这一制度得到延续,在高等学校,寒暑假也相沿成习。

由此看出,学校寒暑假的形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身心得以适当休整,让学校有时间调整教学、调整教师,让教学设施得以维护,让教师得以休养和培训进修。寒暑假的形成,主要的依据是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而气候也是这一假期形成的重要因素。

2 高校寒暑假的功能

拥有寒暑假是我国学校有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重大特征,这一习制的出现,并非标榜学校特权,而是教育规律使然。它的本义,是利用这段假期让学生得以调整身心,走向社会,回归家庭,让学校调整教学、教师和设施,让教师有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从事学习进修、教学研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对高等学校来说,寒暑假的意义更是超越其他学校。概而言之,高校寒暑假应有四大功能。

其一,休养调整。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活动,学生、老师和相关仪器设备都需要休养和调整,以便下一学期更好的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作为学生,需要在酷暑和严寒季节,让身体和大脑适当休息,将知觉、情感、记忆、思维等心理机能调整到较佳状态。作为教师,需要休息、反思、备课、进修,为下学期的工作做准备。而作为学校行政管理、后勤工作、教学辅助人员则需要对各类管理方案进行修订,对教学设备、生活设施进行维修,对教学科研资料进行整理。

其二,实践教育。寒暑假前后为期近三个月,特别适合走向社会,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见习实习、旅行游学、交游体验,均是很好的实践教育活动。对教师来说,社会考察、旅行游历、学术交流,则是普遍选择。古人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书本之外,课堂之外,学校之外的实践活动,其实是一种更重要的学习。

其三,补习提高。大脑具有自组织功能,在假期休日时,大脑会对已输入的各种以知识为表征的信息进行自组织,从而实现知识的系统化,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结构上的准备。所以,复习预习、查漏补缺、自学研究、考研准备、考证培训、参加竞赛,都是大学生寒暑假的选修项目。教师也会在假期自主学习或进修,参加教研、科研或学术活动。

其四,拓展服务。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是高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征。寒暑假,高校师生可以集中较多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各类社会服务活动。实验室、图书馆、报告厅应该成为暑假里师生经常驻足之处。高校各类教学研讨、备课试讲、科技制作、学科竞赛、学术交流和教育培训活动应该在暑期蓬勃开展。同时,一些师生会深入到企业、社区开展调研、咨询、科技服务,一些市民、学生会进入校园参加大学校园开放体验活动。寒暑假高校师生的这些拓展服务活动,可以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也可以成为师生自觉自发的行为。其核心就是利用寒暑假这一相对集中的时间段为提升教学做准备,努力实现高校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职能。

由于寒假、暑假季节迥异,长短悬殊,所以寒暑假的功能也有较大区别。寒假由于天气严寒,社会活动相对较少,且适逢春节这一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对高校师生的主要意义在于回归家庭,感受亲情,亲近传统文化,了解乡土乡情和城乡变化,它的主要功能在休整身心、回归家庭、了解社会。而暑假时间较长,适合校内外活动,其内涵异常丰富,功能更加全面,是学校假期功能的主要承载者。

3 高校要特别重视寒暑假的利用

寒暑假制度的设计初衷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和中小学,高校顺承了这一制度。这一制度设计对高校的意义更多体现在实践教育、补习提高和教育教学研究、科学研究以及各类社会服务上,其独特意义丝毫不亚于中小学。高校应对寒暑假有全面规划,对师生假期有一定指导,而不是全面放羊,无所作为。

对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和技能培训是参与面最广的,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每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有一定安排,但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实效还不够,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尚未发挥出来,有时形式多于实质。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划设计和指导,让社会实践真正成为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重要途径。对于多数学生,参加与学业相关的各类技能培训是他们假期的现实选择,是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实际,学以致用的辅助方式。此外,很多学生选择复习考研,参加竞赛,打工体验,见习实习,旅行游学,还有的学生选择在校学习,或者参加科研活动,有的则选择回归家庭。对于学生参加竞赛和科研,以及校外见习实习,学校虽有一定安排,但重视不够,建议高校要统筹考虑,科学安排,注意安全,让这些假期活动发挥实际效用。

对高校教师而言,寒暑假是开展研究、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的合适时间。这里的研究,包括教育教学研究,也包括科研项目的推进。教育教学研究,除了教师自发的,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分层次分阶段的安排,让更多教师能深入参与。科研项目的推进,需要潜心深耕细耘,也需要协同配合,更适合在寒暑假进行。因为多数教师都放假,寒暑假特别利于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各高校都应该利用这个机会组织几次高水平、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学术活动,形成浓厚的大学氛围。所以,寒暑假的高校里,实验室、图书馆、报告厅应该成为师生集中研讨、切磋、研究、创新的圣殿。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很多社会服务工作只有利用寒暑假才能较好的得以实施。很多教师会利用学校假期深入企业、社区和农村,了解社会需求,开展咨询、辅导和培训,解决实际问题。这类活动也需要学校层面来组织和引导。此外,也有很多教师选择参加业务进修和培训,或者社会考察,或者外出游学,或者疗养。建议高校尽量将各类涉及到教师的竞赛和评审活动(比如教师职称评审)安排在寒暑假,以便最大程度减少对师生日常教学活动的干扰。寒暑假近三个月,应保证高校教师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开展研究、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

对高校而言,应该重视寒暑假对高等教育全局的意义,认真审视寒暑假的功能,把寒暑假纳入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大局中通盘考虑,适当变革。一要妥善安排高校师生的寒暑假生活,将其视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领域和必要补充。二是利用假期研讨会商学校发展大计,及时总结检讨,选准重点,逐个突破。此外,高校要重视做好校园开放活动,利用寒暑假,选择开放一些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校史馆、教学楼和体育馆,让市民和中小学生有序进入校园,开展科普展览、科学实验、文化讲座和文艺展示,感受学术氛围和大学文化,使大学成为本区域的科技文化教育中心。

4 高校对学期、假期制度的探索和改革

由于只有学校有寒暑假,而且教师员工是带薪休假,历来引起社会关注和质疑。学校寒暑假制度由来已久,相沿成习,自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高校与中小学不同,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的身心素质不一样,高校的社会职能也与中小学有别,寒暑假对高校的意义非同寻常。尤其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的重大使命,迫切需要对现有的一些制度进行变革,以更好的适应新的

需要。

目前对高校学期和假期制度的探索,有两种观点。一种是顺其自然,适当微调;一种是结合学分制改革,将每学年划分为3个或4个学期。

四学期制是把把一学年分为四个学期,春秋两学期为知识技能学期,夏冬两学期为实践应用学期。相对应,教师的春秋两学期为教学期,寒暑两学期为备课进修科研和学术交流期。如果这种改革可以接受,则后一步还可以再深人改革,即实行完全的学分制。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学生选修课程的需要,利用夏冬季时间安排一定的教学任务。这样就会形成寒暑季一部分师生上课,另一部分师生自主安排的局面。可见,四学期制的实质是为寒暑假更名,不再叫假期,而是叫实践应用学期。如果它能与学分制很好结合,应该是一种有益尝试。但目前没有高校试行这种制度。

三学期制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高校教学规制,它通过学习时间的调整和学习制度的改变,缩短学时,减轻课堂教学压力,让学生有更多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发展的空间。它在我国有两种稍有差异的形式。一种是从欧美引进的,其教学时间安排为:每学期十个教学周,相连学期之间间隔一周,形成每年4月初到11月中旬近8个月的连续学习时间和11月下旬到3月下旬之间的4个多月的连续假期。目前我国有上海大学、北京大学等几十所高校在试行欧美三学期制。另一种是将传统两学期制与欧美的三学期制相结合的产物:即在原有的春、秋两学期的基础上,利用暑假三-四周左右的时间开展教学活动,“第三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辅修课程、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实验教学、外语强化学习与重修、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座、各类专业证书培训、实习、课程设计、科研训练和学术论坛等10类教学内容。三个学期分别为秋季(9月中旬―次年1月中旬)、春季(2月下旬―7月初)和夏季学期(7月初―8月初)。其中,秋季、春季学期均实行17周授课、1周考试的教学安排,主要安排各专业的理论教学。夏季学期则包括3周上课和半周考试的时间,学生参与这些课程教学,经考核合格获取对应学分。目前中山大学、海南大学、华中师大等中南部高校在试行这种三学期制。

三学期制具有很多独特优势,缓解了高校诸多内部矛盾,调整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优化了资源配置,是我国高校近年来探索的重大成果。

①有利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深化教学制度改革。

“三学期制”着眼于解决学校校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跨校区选课困难、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程度偏低、本科教育中重点综合性大学优势不太明显等实际问题,通过全面修订教学计划,调整、重构课程设置,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进一步完善课堂、实验、实践等主要教学环节,使现有学期制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深层矛盾得以缓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因为教知识,不如教方法。

②有利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各校区间更均衡地

配置。

“三学期制”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保持综合型大学人才培养优势为目的,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形成包括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内容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多校区校园文化的融通和流转。“三学期制”注重将长学期的稳定性、连续性与短学期的灵活性、自主性相结合,给学生以更加弹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更具自主性地构建知识结构,发展职业竞争力。“三学期制”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各类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办学效益。

篇7

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规模,缓解了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深化,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的减少,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促进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是值得分析与探讨的问题。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的专业以经济和管理为主,学院2004年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5000多人。生源以北京为主,覆盖31个省市(区)。

一、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1.毕业生就业层次广泛

独立学院的定位大多以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不同于重点院校的精英教育,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基础知识牢固,实践技能更强。因此,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既可以占据本科和专科之间的就业市场,也可以占据较高层次的就业市场,在就业定位上具有多样性和宽泛性的优势。

2.较高的就业率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已有三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90%以上,被授予北京工商大学学士学位率也都超过95%。

3.毕业生家庭背景较好

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相对较富裕,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相对优越。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条件较好,许多学生毕业后暂不就业,选择出国留学或考研以继续求学。学生家长中,担任部门领导职位和企业负责人的比例较高,人际关系广,使得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广泛,就业压力较小。

4.母体学校资源雄厚

依托母体学校是独立学院快速、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母体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大量长期合作的企业和单位,这些企业和单位每年都会给学校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的母体学校是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为嘉华学院的就业工作提供了指导,在嘉华学院的毕业生中选择优秀的免试到北京工商大学读研究生,并且为本院的毕业生提供有效的、质量较高的就业信息。

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的毕业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在理论水平上,比不上一、二本的学生,在技能水平,又比不上高职高专的学生;

第二,学生心理较为敏感。在择业过程中,独立学院的毕业生不愿意向用人单位表露自己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容易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客观的看待自己的优、劣势,不善于发现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缺乏求职的勇气。

2.独立学院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

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学院的就业指导中心,这是一个全院的工作,独立学院应该成立一个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来指导和开展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但是,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起步晚,毕业生界数少,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还不完善。

3.独立学院品牌影响欠缺

独立学院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较短,缺乏经验,社会知名度不如母体名校,所以造成用人单位的认同感不强。在毕业生人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独立学院品牌影响的欠缺,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其毕业生的选用。

三、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就业工作的实践

1.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指导办公室,各系部也配备了就业指导老师,但是就业服务体系仍不完善。要想做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建立起整体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我院领导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每年的院务工作会都听取就业工作的汇报,提出对策和措施,加大投入,使得我院的就业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我院已经形成了一个“学院―系部―班级”的服务网络,具体如图1:

学院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从宏观上负责安排和监督学院就业工作的情况;同时,学院成立全院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中心,负责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工作,就业前的指导,收集就业信息和开展校内招聘会等;各系部配备专业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引导毕业生就业工作;班级有辅导员指导学生,定期召开毕业班班主任工作例会,及时统计学生的就业情况,并将信息反馈给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最后,积极发挥大学生就业指导协会的作用,开展大学生创业竞赛、模拟招聘等活动,使毕业生熟悉就业的各个环节。如我院的校企联合模拟招聘大赛、“应聘实战案例”分析、职场新人第一季总决赛――挑战面试官等活动,对毕业生熟悉就业过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在日常管理中注重思想引导

在独立学院日常的管理中,学院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在就业竞争中突出自己的优势,鼓励学生到基层、中小企业或自主创业。引导学生合理定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3.加强校、企合作

独立学院应积极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企业为学生提供了设备和提高技术的平台,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也为学校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实践基地。

独立学院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毕业生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既可以缩短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期,又可以为企业储备人才。校企合作还可以将最新的人才需求情况及时反馈给学校,让独立学院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设立新专业或新方向。

对学生而言,通过到企业实习,可以掌握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积累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可以不断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促进毕业生更快的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2009年9月,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和北京迪信通商贸有限公司开设了“迪信通订单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师资力量,对毕业生进行专业培训和实习培训,培训合格的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就业。

2009年11月10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举行了“大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挂牌暨就业指导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挂牌单位包括北京迪信通商贸有限公司、中实(集团)公司、PICC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

4.深化就业指导课程

独立学院应将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中,并且,应对该课程进行整体的规划,加强师资培训。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经济发展和自身素质的培养,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强化学生的创业教育。

为了使学生尽早的树立起正确就业意识,学校开展了全程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从新生入学开始进行适当的教育,具体就业指导内容安排如下:

一年级,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可以通过各专业教授介绍、请专家作报告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所选择专业的概况、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当前的就业形势,从而教育学生尽早的树立职业生涯观念。

二三年级,侧重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继续指导学生关注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变化和政策调整,帮助学生做好就业的准备,并进行职业定向指导。

四年级,着重求职技巧的指导和培训,可以通过企业宣讲和模拟招聘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和了解求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同时,学校还要开展就业政策辅导和就业法律指导,让学生能够利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5.积极开发海外市场

为了能够在更高的平台寻求多方面、多类型的合作伙伴,使得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更加多样化,提高毕业生的综合实力,学院还积极开发海外市场,为学生创造海外实习条件,2009年4月,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与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合作,面向全院招收赴美国暑期带薪实习生。

6.举办“双选会”

我院处于北京东六环外,交通不便,办好“双选会”,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牵线搭桥对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至关重要。我院已举办了多场校园招聘会,除专场、小型招聘会之外,还成功举办大型招聘会,2009年11月21日上午9点,来自平安金融集团等40余家企业用人单位莅临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与千余名2010届毕业生携手校园双选会。

四、结论

充分认识我国独立学院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遵循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和发展规律,努力做好独立学院的就业工作。根据新形势,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在日常管理中注重思想引导,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就业指导课程,用新思维来审视和思考独立学院的就业问题,为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提供最好的指导和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向前.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

[2]张顺堂.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今日南国,2008.

[3]伍力.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拓展[J].教书育人,2002.

[4]向彬.民办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初探[J].文教资料,2009.

篇8

是除了考试成绩这项硬指标外,

美国很多名校在招生时还特别看重学生的多样性,

所谓的多样性,

除了一般人理解的种族、国籍、家庭经济状况外,

还要看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等许多方面。

埃默里大学的招生办公室里,中国女孩袁文略显紧张地坐在4位招生官面前,等待他们的下一轮提问。经历了短暂的沉默,招生官Ellen指着袁文活动经历的一栏面带微笑地说:“给我们讲讲你是如何帮助那些流浪狗的”,听到这个问题的袁文立刻觉得一阵轻松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因为对于自己这6年来帮助遭弃养宠物狗和流浪狗的义工经历她有太多话可以说。

“我可以给你们看些相片吗?”袁文问。得到招生官的同意后,她一边用手机向他们展示自己在中国救助的那些残障狗的相片,一边开始向他们讲述她和伙伴们是如何发现这些狗的,如何给它们提供救治,后续如何安置它们。

“是什么促使你去帮助这些狗?埃默里大学也有类似的社团活动,你会选择参加吗?”一位年长的招生官问袁文。“当然,如果他们愿意让我参与的话”袁文答道,然后她谈起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动物爱护者变成了业余流浪狗救助人员。面试官们在听袁文讲述的过程中没有再提问,只是偶尔点头示意让她继续讲下去。

面试结束后,袁文心里非常忐忑,因为她2100分的SAT成绩在众多的亚洲申请者中并不突出。经历了一个月的漫长等待,袁文惊喜地收到了享有“南哈佛大学 ” 美誉的埃默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面试官在众多优秀申请者中选中了袁文?答案其实就在埃默里大学的录取通知里。在录取通知里,招生官Ellen首先肯定了袁文在学业上的努力和优异的成绩,随后强调了袁文6年的救助残障狗经历让招生委员会觉得她是一个富有爱心、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人,而这样的人正是埃默里大学所需要的。

什么样的学生更容易被录取?

听完袁文的经历,很多人觉得这可能只是一个特例,想进入美国名校,特别是常春藤大学还是要靠高分的SAT成绩。但在2014年的美国本科学生录取中,很多学生发现自己的托福和SAT都接近满分了,仍旧遭到美国前30大学的无情拒绝。为什么在全国范围内众多SAT2300分的学子无法进入美国顶尖名校,而许多SAT成绩在2000至2200之间的学子能进入常春藤级别的大学?难道美国大学不愿录取高分学生?

加州大学上任校长Robert M.Berdahl曾在大学理事会建言本校废除SAT标准,理由很简单:SAT的可操纵性太强,部分学生可通过刷分来达到学校的录取标准。康奈尔大学招生部门在2013-2014年度面试规则中更是明确指出:请不要询问学生的GPA或SAT等标准化考试的分数,因为很高的分数并不表明真实能力。而哈佛大学招生主任威廉也认为,一流的学生不能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估,而是要看他的综合素质。

实际上,很多美国名校只是把SAT当成一个门槛,它们更看重的是综合能力。

在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中,除了托福、SAT分数,还十分看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研究经历,更着重考查学生是什么样的人和个性特征。留学专家Christian指出:“美国大学特别是美国名校不只看你分数,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重要性甚至可以超过GPA和标准化考试成绩。课外活动有一个总体原则,就是能够向招生官展示出你的能力和潜力”。而已经在埃默里大学就读半年的袁文对这些感触更深,她表示:“和同学们接触多了,我发现每个人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经历都特别丰富,德国的Ann-Kristin是国际级的网球运动员,代表德国打过国家级的比赛;美国同学Tony参加过AAA冰球比赛,目前还是一支少年冰球队的兼职教练;来自约旦的Nadia Naqrash高中毕业后休学一年,在这一年里去过约旦的各个地区,她教当地的儿童和妇女英语,参与为难民和孤独症儿童的服务”。这些活动不但对学生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都很有好处,而且让他们也更容易得到美国名校的青睐,美国大学更想招收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仅仅是成绩优异的“书呆子”。

想要被美国名校录取,中国学生还需要什么?

申请美国大学的热潮一年高过一年,作为美国大学中的“豪门”,顶尖名校的申请人数更是与日俱增。以2014年录取难度最大的斯坦福大学为例,共有42167名学生申请,仅有2138人获得录取通知书。面对僧多粥少的申请局面,中国学生只靠高分就能够成功突围的办法失灵了。想要被美国名校录取,中国学生还需要什么呢?

留学专家Christian认为“课外活动是所有申请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都要极其认真对待的问题。想进入名校,在拿到进入门槛的分数之后,就看你的课外活动了,剩下的就是写好你的申请文书、如何说好你的面试内容。”课外活动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学术竞赛奖项或者像袁文一样的义工经历等等。分数相近的情况下,课外活动较为突出、有特色的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概率更大。

工作经历和研究经历是中国学生所欠缺的两个方面。袁文说:“在申请美国大学本科的时候,申请表上所问的工作经历绝不是义工,而是有薪水报酬的工作,包括暑期工作。在美国人眼中,高中生打工挣钱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独立能力的体现,而独立能力也是一种成功的表现。所以,暑期的带薪实习往往是个很好的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如果与某个专业领域有关就更好了。”对于决定赴美留学的学生,袁文还建议他们可以动用一切可用资源帮助自己参与某些研究项目,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个研究并非一定要参与某重点或者重大研究项目,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社区调查、暑期调查也是很好的课题,这样的研究经历也可以适当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告别功利

美国大学虽然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户外活动、社区服务和对未来职业规划和专业选择是否清晰等,但并不忽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数量和质量,刻意地增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数量,而活动功利性太强、质量不高的学生,都会被美国大学的招生官拒之门外。

“什么是奥数?”这是袁文和同学讨论中国孩子课外活动时美国同学提出的问题。

篇9

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化历史比较长的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都比较久远,这些国家大都已经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与社会经济制度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并且在管理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在此,对若干主要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作一些分析,以便开阔视野,学习借鉴。

一、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在各类教育中是起步比较晚的一种,有了真正的职业教育机构才谈得上管理。也就是说,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是随着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产生而慢慢出现的。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制度,形成了一些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特点。

(一)管理手段的多样化

1.法律手段这是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根本手段,它决定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体制、各方面的权限与职责、体制的运行以及经费、师资等有关发展的重要事项。尽管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多样化、多元化以及复杂性,使得通过立法手段管理职业技术教育都为各国所重视。美国、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家都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法规、法案。美国的教育立法相对比较完善,联邦法典第31章就是《教育总则法》。有关职业教育的立法,主要有《乔治·巴顿法案》(1946)、《职业教育法》(1963)等。《职业教育法》还在1968年、1972年及1976年作过修正,1982年本想再作修正,经过反复讨论酝酿,终于在1984年10月通过了新的《卡尔·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法案要求联邦政府拨款协助各州改善和发展职业教育,为条件不利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减少失业,发展经济。为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法案规定设置州职业教育董事会和州职业教育顾问委员会。可见,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也是建立在比较完善的立法的基础上的。

2.经济手段

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与社会经济各领域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它的发展又要有充分的物质经济条件。因此,经济手段是各国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经济手段进行管理主要是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保证和调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方向。因此,经济手段是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保证手段、调节手段和控制手段。具体实施有以下两种:

(1)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投资或规定经费来源进行管理。由于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极其重视,政府通过经济手段主要对实施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采取保障措施。例如,瑞士政府明确规定联邦政府给职业技术教育拨款12亿瑞郎,占职业学校经费的1/3,其余2/3由州或市镇政府承担。而工厂和企业的培训费用则由企业和职业联合会承担,这部分经费占双元制教育全部费用的4/5。瑞士每年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共计180亿瑞郎,按全国人口平均为人均2000美元。

(2)通过规定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优化,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

日本规定职业学校教师工资额比其他学校的同级教师高出10%;德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比资历相近的工人的工资高出50%至100%,比相同等级的国家雇员工资也略偏高。

3.行政手段

(1)规定职业学校师资的条件和考核进修制度

为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许多发达国家对不同类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任职资格及考核进修制度分别有明确的规定。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队伍一般由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由于这三类教师担负的教学任务不同,各国都分别规定了他们的资格要求。

如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均作为所在州政府的公职人员,其中理论课教师必须接受大学教育,并通过国家考试获得合格证书后,经过3年左右的教育学和教学法方面的学习与实习,再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才能取得高级公务员教师资格;实践课教师则必须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科学校(师傅学校或技术员学校)或专科大学的毕业生,再经过两年的教师进修学院学习,并通过国家考试才能取得中级公务员教师的资格。由于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以“双元制”为主体,故企业内还有大量的施训教师,但是施训教师并非是一种特定的职业,他们可以是师傅、技术员、工程师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是通过施训教师资格考试的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他们可以全部地也可以部分地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而不像职业学校的教师那样具有公务员的资格。

(2)规定办学建校的审批制度

各国对建立职业学校或者职业培训机构都有一系列的规定,建校都要经过教育部门的批准。如日本,对高等专门学校的办校标准就有严格的规定,通常由国家有计划地投资兴办,一般不准私人滥设,这就保证了教学的高质量。

(3)通过考核发证保证毕业生的质量

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共同推出的《由学校到就业法案》,要求实施在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基础上进行企业培训的学习计划。从高二年级开始至少进行3年(包括高中后1年)的学校职业教育计划,并在生产单位的岗位培训中学习较为广泛的就业技能。凡完成“由学校到就业”计划者,可同时获得高中毕业文凭和职业技能证书。

(4)职业技术教育视导

视导即视察与辅导,这也是国外普遍采取的主要管理手段之一。

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工作是由各州组织进行的,各州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又大致相同。总起来,主要有三种视导方式:一种是双管制视导,由教育督察长负责组织开展视导工作,辅导工作由两种人进行,一是一般行政人员,对教师进行辅导,二是专业辅导员,对教师进行业务辅导;第二种是行政与辅导分立制,由正副督察长、校长和各部主任等行政人员直接对教师进行辅导,而专科辅导人员只提供专门意见和建议,与教师不发生直接关系;第三种是联络分布制视导,这是行政与视导结合的制度。

英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分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的教育科学部设有视学长,下属一批视学员,分管各类教育的视导;各地区则设有教育委员会管理当地教育,教育委员会下设教育处,处长下设视学员与专科指导员若干人,地方视学员受教育科学部视学员的指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

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比较完善,设有三级视学员。中央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学员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退职教师,由教育部报总统任命,每年由教育部长派赴各地视导;大学区视学员通常只有一人;初级视学员受大学区视学员的领导。

(5)职业技术教育评估

评估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国外学者把课程、教学法和评估看作教学过程的三种信息系统。有人把评估看得比课程和教学法更重要。

(二)教学管理和实习管理紧密结合

职业技术教育就是使就学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特别强调技能的培养,而保证受教育者充分掌握某种特定的技能当然是职业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任务往往涉及职业技术学校、实习工厂或有关企业。所以,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必须保证学校、工厂和企业的紧密配合。发达国家的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教学中都很重视实践环节,将教学管理和实习管理紧密结合。实习基本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在校内实验室、教学车间和模拟室进行;二是在校外工厂、农场和企业里进行,以便使学生既通过间接媒体得到试验训练,又直接投入生产岗位从事实际操作,获得与某种职业有关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本领。

德国通过签订协议建立学校与工厂企业的挂钩关系,明确规定各方的义务和职责,互相配合,规定每周学校学习理论一至一天半,工厂实习操作三至四天,学生的考试既考基本理论,又考专业技能,还规定企业主需付给实习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这保证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新加坡也决定推行“攻读双轨计划”,1991年7月起在新加坡理工学院开始推行该计划。该计划实行兼读制;在校大学生每周有一天(工作日)、一个傍晚和星期六的上午到学院上课,其余时间都在公司边工作边接受训导员的实际工作训练。学生必须完成为期4年的课程才能获取工学院的文凭。

可以看出,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都很重视生产实习的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保证学员熟练掌握某种特定的技能。

(三)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

由于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技术工人、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就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关系自然密切。所以,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就参与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中来,并逐渐地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美国有合作教育,即攻读课程计划;日本搞产学合作;前苏联中等职业学校都与企业挂钩;德国与瑞士都实行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培训徒工的双元制。

企业参与办学的形式包括提供办学经费,提供实习操作场所,对学生实习操作加以指导,付给学生—定数量的补助费,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

在德国、日本等国,都有明文规定学生在工厂企业实习,不仅不收实习费,相反,企业要付给学生一定数量的补助费。

美国的合作教育就是企业与各级学校联合办学,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工作,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参与合作教育的范围包括从高中到研究生院各层次,属于合作教育领域的学生总数达80余万人。

在企业办培训方面,美国最为突出,每年美国企业用于职业培训的经费达300-500亿美元。日本的企业培训也颇有特色:一种是企业内培训,有经常性的短期培训和业余培训,还有企业办的各种学校,如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例如三年制的丰田高中,四年制的卡田工业大学,学员来自企业有一定工龄的职工,入学后享受不同等级的津贴和奖金,结业后还获得某种资格、企业外培训是由厂外的各种培训中心进行,职工学习费用由厂方支付,培训期间工资照发。人们认为日本在对外经济中竞争性日益增强的原因就在于日本重视职工培训,劳动力的素质高。

(四)重视职业指导

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也是各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

职业指导始于20世纪初。1908年,美国设立波士顿职业局,从事职业咨询工作。这是美国职业指导的开始。

法国于1936年颁布了《法案》,提出了职业指导的问题。尤其是二战以后,美英等同把职业指导作为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的一种方法。

德国就十分重视在普通中学进行早期职业指导和职业定向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国就在普通中学设立了“工作研究”课,旨在给最后两年的学生以职业指导。其形式有:参观、职业咨询、报告会等。

职业指导在英国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英国在20世纪初就开展了职业指导活动。1909年,国家制订就业介绍所负责安置青年就业。英国教育家把它看作是教导过程中的一个独立部分。英国还设立安置青年就业局,在综合中学和现代中学里设置职业方向指导课,配备专职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

二、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加大了管理的力度,出现了以下一些新的趋势:

(一)管理重点上移

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有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技术学校,有的是切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有的是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不管是几十层次,目前多数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已从中级层次上移到高级层次,美国、日本等国家,社区学院、短期大学一级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很快。

泰国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该国想在20世纪末成为经济强同的愿望不能实现,但是这反而增加了泰同大办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心,一方面强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水平,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在职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向农村大力推广农业技术,落实到每个村庄,兴建5000个农业技术短训班和流动培养班,到2000年已培养农民达40万人次,并且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大培训的规模。

(二)加大管理力度,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水平

随着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逐步重视,各国都加大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力度,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建立统一的职业技能标准,进一步明确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要求。而今后,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俄等同就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技能标准,并将其作为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目标。美国于1994年通过了《2000年目标法案》,规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应设置全同性的教育标准,以提高新增劳动力的整体水平。按照该法案,美国政府设置了联邦一级的“全国职业技能标准委员会”等机构,其职责是通过自主促进行业规范技能标准,以作为同家认可的资格标准据此。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选定了22个行业设立项目并给于资助,以制定综合性的行业技能标准,从1996年起已陆续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行业技能标准印等级考核标准,目前,已有部分职业领域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完成,供各州自愿选用,用于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指导和评估,以及用于招聘、考核、办证等方面。这项工作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对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各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建立进修与晋级加薪相结合的制度。如日本规定翻译任教若干年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若在大学加修规定的学分,可获得高一级的教师资格,并晋级加薪和提高社会地位;德国职业学校教师若参加留职带薪进修,就可获得高一级的任职资格,或可获得另一种新的资格,诸如另一学科的任教资格、校长任用资格、督学任用资格等。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证书则规定了4至10年不等的有效期限,迫使教师利用夜间或暑期进修,并利用每7年一次的休假(半年至1年)去大学修读规定学分,以换取新的教师证书并提高待遇。

今后,各国在这些方面还会加大管理力度,以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政府投资力度增大

近年来,由于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所以,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而且投资规模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这一趋势在新发展起来的一些国家表现尤为突出。

新加坡政府1998年对教育的投入已占到政府财政支出的20%左右,占CDP的4%;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局负责对组织和建立起来的4所理工学院予以拨款,对理工学院教学和日常开支予以补助,按每个学生每学年人均2万新元拨给。新加坡政府还通过征收技能发展税,建立了全国性的技能发展基金,作为提高职工职业技能的培训费用。负责管理该项基金的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借此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津贴,鼓励和扶持雇主开展厂内的职工培训。

法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也在增长。1988年,职业技术教育经费710亿法郎,占当年教育经费3980亿法郎的17.8%,计划2005年上升为25%,约为1420亿法郎。企业为教育的投资也在增长,在法国教育总投资中,企业投资1984年占4.6%,1988年占6%,2005年将占7%。

(四)学校管理民主化、多元化

近年来,各国的职业学校管理都呈现更加民主的趋势。校长负责制与民主管理制相辅相成。在学校里,师生员工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许多国家都成立了教代会,充分保证广大教职工行使民利。教代会主要是:对行政工作的计划和总结,财务预决算,基金使用,分配方案,人事任免,机构设置等重大事宜和改革方案有审议权;在法律和改革允许的范围内,对职工福利等切身问题有决定权;对校长和其他领导干部有监督评议权;对校长有表彰、批评和建议上级给予嘉奖、晋升或给予处分、免职权等。

篇10

加强国际化内涵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加强重庆市教育国际化内涵建设,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区域化发展互动衍生之必然。在全球化经济与区域化经济交融发展的新形势下,重庆市的高等教育理应肩负使命,为扩大内陆开放战略和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提供优质人力资源的保障和新技术、新思维的强有力支撑。因此,重庆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加强我市教育国际化内涵建设,是全球教育交互式发展与实现我市高等教育跨跃式发展之必然。直辖10年来,重庆市高等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渝”和“人才强市”战略,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距离西部教育高地、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的目标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我市现有高等学校53所(含独立学院),其中,“211”学校2所,“985”学校仅一所,低于周边省份四川、陕西、湖北等。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精品课程数量较少,高校科技创新、科技攻关原创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数量偏少。因此,为实现我市教育新一轮的跨跃式发展,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抱着开放性和国际性的思想,学习先行者有效的经验和模式,避免走发展中的弯路,涵育适宜我市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发展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

打造西部高等教育高地的国际化内涵分析

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分析。关于国际化的概念,从词汇构成的角度看, “international(国际化)”可以理解为“不同国家(nation)之间(inter)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① “国际化”概念在学术界虽然没有统一定义,但综观各派别,其核心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指两个和两个以上国家的活动;二是指一种双向度或多向度的互动和交流。与此相应,教育国际化可以理解为教育主体在教育理念、教育过程、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结果等诸多方面跨国界的借鉴、互动和交流。

基于构建西部教育高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位。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很多学者赞同人才论、活动论、结果论、过程论的某一种提法。人才论是从培养发展学生、教师和其他雇员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视角来界定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思想、知识、技能诸方面的教育,培养出了解本国和世界,在国际上具有竞争能力的人才”;活动论是从各种活动出发来描述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包括:课程改革、人员国际交流、技术援助、合作研究等;结果论是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解为一种结果,即“国家化了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一个先进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体系;过程论是把高等教育理解成一个趋势和过程,一种不仅关注“国际化”实现程度,更关注其过程的理念。②

依托以上观点,构建具有国际化内涵的西部教育高地,就要求我们要把重庆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置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视野和大背景中,充分结合区域经济文化的实际情况,确立重庆高等教育定位和发展战略。通过多种方式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长期广泛的交流,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带动中国东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的均衡化发展。

高校国际化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分析

育人氛围的国际化。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三位一体”的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指大学观念在建筑、自然环境布局形式上的物化与交融。比如,英国剑桥大学的极富传奇色彩的“数学桥”、圣三一学院门口的苹果树等,都蕴含着潜在教育功能。这种“传奇不仅有助于在一个特殊的共同体中强化其成员对组织的感情和归属感,而且它所产生的信任与忠诚还是保持大学生命力的有价值的资源。”③

制度文化的功能则表现在通过大学成员对教学制度、管理制度的认可和遵循,形成一致的意识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不仅仅是文化约束。比如,国际通行的导师制,其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导师每周面谈一次的个别教学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再如,本科生科研制度、住宿学院制度、午后茶制度等等,他们就像一个容器,包容着自由宽松、相互尊重、激发个体才情的学术氛围和学术思想。

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通常意义上是指大学精神、办学理念和校风。它是学校长期发展所积淀的文化蕴涵,源于且反作用于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依赖于学校成员个体的解读又影响着成员个体的感知,并赋予成员个体一种鲜明文化特质的精神基因。

笔者在这里谈到的育人氛围的国际化,是指应该针对重庆市不同高校的实际情况,对校园文化进行长期有意识地培育和提升。比如,近年来以学分制为主题的高校新一轮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方兴未艾,这显然是教育管理制度国际化的结果体现。该制度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还要充分正视该制度给传统班年级制教育教学管理带来挑战。再如,在高校新老校区改造扩建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对学校办学历史的尊重和传承,对学校人文精神的物化和体现,激发起学生与前贤比肩的渴望。

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定位。培养国际化人才,不是指各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必须有“国际化”描述的字样,而是把赋予学生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作为切实的目标去实现。一方面是在思想上要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主要是指为增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而加强的国际理解教育,形成立足于全球和谐发展的人类利益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充分沟通思想,能够从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广阔视野出发判断事物;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将来在国际社会中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的国际化。在课程国际化实践方面,重庆市高校应重点关注两个环节,即双语教学环节和实践课程环节。目前已经开始注重双语示范课程的培育,但就课程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双语教学观念落后、师资严重不足、教材的学科前沿性不够、教学评价体系不规范等问题。我们需要建立的是以学科知识为主线,兼顾跨文化影响、多文化摄入原则,并选择学生适宜的双语教学模式。实践课程则是组织开展一些国际交流计划或参与国际性志愿服务活动,比如,配合政府或国际社会,参与NGO非政府组织式的扶贫、环保、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的长期项目,让学生们自己发现、解决和管理项目,以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

人员的国际交流。人员的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最活跃的方面,其中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部分:一是学生的国际交流。目前,重庆市高校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途径很多,主要有本科期间交换留学项目、本科双学位项目、攻读硕士学位、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或带薪实习项目。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国际学术市场,高校要做好以下几件事:开展个性化的专业咨询服务,用负责的态度协助学生科学选择适合其发展的国际优质项目;建立评估反馈制度,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馈;建立国际交流助学机制,为家庭经济困难且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国际交流机会。二是教师的国际交流。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是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直接力量,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是打造西部高等教育高地的关键。教师的国际交流方式大体包括:多种途径选派或鼓励本校教师出国访问进修;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专家学者来校任教;邀清国际知名学者、专家进行短期访问和讲学,或聘请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这样一方面使教师队伍趋于国际化,另一方面也使教育思想观念、课程和教学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大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又一重要内容,国际学术交流无论对学生的发展还是对学者的研究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有关国际组织进行国际合作研究,如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学术联合会议(Icsu)等机构设立的有关项目进行共同研究;二是进行校际合作研究;三是进行研究人员的交流,即各国邀请国外学者来访问、讲学或派本国学者出国留学、访问等等;四是通过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各国都制定了一些制度,支持、推动学者积极参加国内外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五是开展学术信息交流,如资助研究成果的发表,推动高等学校通过国际互联网交流数据和研究成果等;六是共享国际教育资源,如开通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方式,再如国际有关组织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教育物资资源援助的方式。

重庆市建设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高地的伟大征程,是一个通过吸纳借鉴国际优秀和通用科技文明成果,不断改革和优化高等教育的过程。国际化内涵建设要以本土利益为基点,以国际化推动本土化,在本土化过程中提升国际化水平,才能最终实现重庆市高等教育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注释

篇11

因为几乎囊括了全球所有的知名公司客户,又能提供系统化的专业技能培训、相对稳定的职业发展路径,“四大”在职场上成为了一个知名品牌,专业感、精英感、名校毕业感、高收入感、有前途感同时组成了品牌内涵。

尤其是对于那些尚没有职场经验和职业规划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四大”几乎是职场起步的最佳选择—他们也是每年“四大”招聘的重头。“四大”在面向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招聘原则里都会写明不限专业,它们愿意并且也有能力把来自不同专业、不具备财会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从一张白纸培养起来,而这个过程大约需要3年至5年。

当然,更多的人在面对“四大”这两个字的时候,第一反应都会是午夜过后大楼内灯火通明,大楼外出租车排队的加班盛况。不过在四大的HR们看来,“四大”的加班还是被妖魔化了。相对其他行业,“四大”的确算加班比较多的,但这通常只发生在每年11月到次年4月的忙季。剩下来的淡季,他们会鼓励同事们利用年假和加班调休进行调整,或者参加培训和考 试。

“从全年来看,我们的工作是能够达到自然平衡的。”普华永道亚太区人力资本主管合伙人顾宜说。

“四大”招聘流程

相对更侧重考察工作经验的“四大”社会招聘,每年9月、10月开始的校园招聘的流程和考察面要复杂得多。虽然各家基本遵循“网上申请-笔试-面试-合伙人面试”的大致步骤,但其中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网上申请

在网上填写的简历是你给“四大”留下的第一印象。虽然它们都提出不需要你具有财会专业的背景,但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的表现仍是它们从简历上重点观察的内容:是否假期参加实习也能说明你是否拥有足够的上进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校期间参加的活动、担任的职务以及获得的奖励也可以说明你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

笔试

笔试的基本目的是考察你的英语理解、表达能力和逻辑与数字能力。毕马威的笔试题就包括了解读短文中的数字关系、图表等数理逻辑题和英语阅读题,“我们需要从中了解候选人在有限时间内总结问题的能力。”毕马威中国人力资源部总监郁时明说。德勤和普华永道的笔试中还包括了职业性格测试,而安永的笔试题则更偏重英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面试

普华永道的应聘者在进入面试环节后,将会进入一个“评估中心”,参与一场小组讨论以及一对一面试。安永的候选人中,有一半可以进入到一个“暑期领导力”活动,与一位合伙人或高级经理分组开展团队合作的案例分析,面试官会在一旁观察每个组员的表现。

毕马威则由经理来当面试官,候选人自己选择一间公司或热点行业进行分析,陈述想法,面试官会同时与你交流过去的学习情况和校园活动,了解你如何沟通和协同工作,以及面对挑战的态度。

德勤的面试中会出现面试官模拟客户提出挑战性问题的场景,测试你能否在压力下保持理性和情绪稳 定。

合伙人面试

这是招聘的最后一个环节,合伙人会向你介绍事务所的情况、工作状态以及职业晋升机会,也是你可以抓住的向合伙人提问的机会。

合伙人同时也在观察你。德勤中国人力资本咨询主管合伙人王大威通常会从现有团队的角度出发,挑选“合眼缘”的候选人。“如果候选人表现很被动,我就需要考虑一下了。因为我的团队成员大都比较外向、主动,内向被动的新人过来可能比较难适应,并且他之后会很轻易地被同事们盖过,这对他的未来并不好。”

“四大”要什么样的人?

不论专业出身

对于校园招聘中是否需要具备相应的财会专业背景,四家事务所一致确认,在大学里学习任何专业的学生都有获得去“四大”工作的机会。

将职位开放给来自不同专业的申请者,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公司内部会有非常丰富的员工多样性。“在人才上多元化,这样对公司的文化和发展都有好处。”普华永道的顾宜说。并且在面对来自不同行业的客户时,他们也更容易找到具有相应知识背景的同事,即使这个人并不是原来所在专业中的专家,这也会是公司业务上的加分项。

工作主动性

对这份工作的激情当然是工作主动性的首要动力来源,郁时明就会在面试官培训时特别强调注重考查候选人是否能够表现出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但主动性应该还包括你是否有能力主动地去改变现状。王大威在面试时惯用的一个方法是,在面试的会议室里,故意将候选人的座位放到离自己很远的位置,等候选人进门,观察他是否会主动提出把凳子搬近一些的要求。

“主动提出搬近凳子的候选人往往比较敢言,他改变现状的能力会比较高,这是我们在面对客户的时候经常需要的一项能力。但真的会有很多候选人,完全不会在这样一件小事上挑战我,就离我很远的地方坐下来,甚至他说话我都无法听清楚。”

团队合作能力

“四大”的工作基本都是以项目为单位,每年要参与多个不同的项目,你需要能够很快地融入团队的工作氛围之中,并且体现出你在团队中的价值。

通常出现在面试环节的小组讨论就是面试官考察你团队合作能力的最佳时机。“我们会观察应聘者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如何迅速与身边的陌生团队展开合作,并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及时地发现和解决问题。”顾宜说。

这也包括你在领导力方面的潜质。“比如当审计部门的员工晋升到高级审计员的时候,就要开始带团队了,这个时候他就需要有足够的领导力,能够把同事都凝聚在一起做事,并且有清晰的分工和管理思路,有能力指导和检查团队成员的工作。”安永大中华区人力资源主管合伙人黄文表示,他会倾向于选择在小组讨论中愿意主动出来牵头讨论的候选人。

沟通表达能力

一方面是指你能否把你想要表达的事情说清楚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指你能否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这件事情。

前者很容易理解,困难的是“得体的表达”。“我们是对人的行业,可能你的观点正确、思路清晰,但是如果表达方式不对,很容易让人误会成‘你是在挑战我’,这就会给你带来麻烦。”王大威会在面试中测试应聘者在沟通上的“得体”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他会在角色扮演中故意“刁难”应聘者,提出一些挑战性的甚至无理取闹的问题,观察应聘者如何沟通应对。那些在压力之下失去沟通的理智,自己忍不住激动的候选人,往往就不具备足够好的沟通能力。“这种情况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常见,有时候客户就是想要试一下你,测试你应对挑战的能力。”

“四大”的bonus

培训

专业技能和知识上的空缺,在入职“四大”之后,会有培训体系来帮你补足。

在安永,每位员工都有一份完整的专业课程表,根据年资和级别的不同,公司会安排不同的培训课程以确保员工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成长。同时,安永对每个员工在相应的级别应当接触的项目也有系统的规划,帮助他们都尽可能多地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项目,积累实战经验。

另一种培训则是帮助员工在晋升时更快地适应角色转变,针对你在晋升后将要达到的职位提供相应培训,在德勤,这被称为“里程碑培训”。比如当你从咨询部门顾问升级到高级顾问时,就会根据你职责中新增的项目经理工作提供如何带领团队完成项目的培训。区别于专业技能培训,这类培训也包括如何做Presentation、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软性的方面。

王大威还会在他的部门里组织项目分享会,让大家分别把自己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客户对项目提案的反应,或者项目实施的效果等,都拿出来跟所有的同事分享。“你一年可能就做十个项目,但是每三个月就听周围的同事说不同项目中的经验教训,这样你就相当于参与了更多的项目,获得了更多经验,并且还能学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时可以去找谁帮助。”

特别福利

每年11月到次年4月的忙季,加班确实是“四大”工作中无法回避的一点。不过,当合伙人在发现某个员工加班超过一定的时间之后,会要求他休息。除了加班费,这些额外的工作时间也可以在淡季转化为调休假期来安排休息和培训。

淡季是“四大”集中消费假期的时间,HR部门会鼓励员工抓紧机会用掉年假,同时利用带薪学习假完成培训和CPA、税务师等资格证考试。

普华永道也有提供一些员工支持的福利项目,比如日常提供体育运动以及年度的PwC Cup挑战赛、春节前组织员工家庭会,并且有提供保健咨询和健康讲座的自有职业诊所,以及24小时的员工支持咨询热线。

如果离开“四大”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合伙人,很多人会在“四大”的第3到5年时选择离开。“一部分选择了出国留学,进一步深造,另一部分则会进入与财务管理相关的行业,比如我们的客户公司,担任财务分析主管、基金或投资顾问等职位。”郁时明说。

中智人才信息部协调经理吴媚长期负责财务类岗位的招聘工作,她的一些外资银行客户在招聘审计、财务分析等岗位时,会将有“四大”工作经验的作为重要的标准。“‘四大’出来的员工在专业技能以及沟通能力、英文能力方面普遍都比较强。但是他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出身‘四大’往往会自我感觉比较好,在进入新公司时,要能够尽快度过心理调整期,融入到新的人际关系之中。”

C =CBNweekly S =孙海宁

C:对于新入职场的公司人来说,你认为将“四大”作为第一份工作有哪些利弊?

S:“四大”很能锻炼人,尤其是它们在财务的专业性上,能帮员工把财务的基础功底打得很扎实,同时还鼓励员工去考CPA证书,这是对将来的工作很有帮助的。“四大”的工作也需要经常参与、协调、解决客户的问题,这能够培养公司人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客户的自觉的理解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