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7 11:14:1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研究工作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

篇1

一、主要特征

知识信息化时代,企业的生产的最大要素是知识,而知识的来源不再由单一的书本来获得,其来源变得多样化和全球化。以前,企业的知识来源不够丰富和直接,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的知识已经实现全球化,方便企业的选取和应用,丰富性和方便性得到更大的发展。在计算机还没有得到普及的时代,知识主要是从书报或文稿等方面获取,而现在,知识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多,我们可以从文字、图像、语音、图形等方面获取,也可以从纸质等形式获得。过去企业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的培训。而现在,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此外,知识的产权化。大量的知识已经实现共享但不可忽视的是企业的核心知识需要一定的产权化,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核心创新力,使企业利用自身的创新知识去获取最大的利润。因而,企业的知识管理是目前重要的工作之一,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管理的一部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重心发生了变化,已经转移到知识管理工作上,企业只有掌握了别的企业不具备的知识(产品技术知识、商业推广知识等),才能获取企业利润的增长,而在获取知识的过程,则需要加强知识管理。

二、档案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知识管理,实际上是运用手段,对企业所需要的知识进行收集、沉淀、规范,进而达到应用和创新的目的。在知识管理过程中,企业要让员工迅速掌握技术知识,加强他们的工作能力,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获取最大的利润。企业的知识是其核心的竞争力,同时也是利润的核心来源,企业对知识进行管理,实际上对自身核心利润的管理。知识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这样才能顺利并高效地开展管理工作。所以说,企业的知识管理,是提升管理者知识水平的契机,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素质的管理。

1.知识管理是核心

企业拥有的知识,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类。显性知识是指能够记载,通过看听或读等方式可以获取。隐性知识存在于我们的脑袋、行为或者数据当中,也没有记载下来的知识。而我们说的知识,即是指显性知识。但我要明确的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密不可分,显性由隐性转化而来。企业对拥有的知识资源,要进行管理,这也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部分,对于企业来说,管理好自身的知识资源,就是对自身经营成果的重视,是对自身知识产权的维护,搞好知识资源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的知识竞争力。

2.知识管理特点

企业的知识管理的特点有五个,一是管理的知识的产生者是企业各个岗位上的员工。二是知识是在企业沉淀下产生的,企业知识是所有员工都可以共享的。三是企业知识的优化管理是全体企业员工共同的事,需要全体达成一致,再通过知识管理专家进行确认,才能开展。四是对企业知识的管理不是封闭的,要将企业所拥有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使员工能够利用知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五是企业知识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管理者要通过将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激发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将原有知识进行创新,以便改变原有落后的工作方式方法,使企业的工作开展进行一个新的阶段。

3.档案管理上升为知识管理

企业的档案知识,是其拥有的显性知识,这类知识要经过规范的处理,才能保存下来的知识资源。当我们明白档案知识属于企业的知识资源,就需要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去看待它,对它进行管理。企业档案管理是一种显性知识的管理,因而也可以将档案管理纳入知识资源的管理当中,并且档案也是一种知识资源,是通过一定手段规范化处理的知识资源。企业的知识资源管理,是需要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当中的,进而创新原有知识和技术,这也是档案知识管理的目标,因而档案管理要作为知识资源管理工作,这样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必将发生变化,上升为知识资源管理已经是必然趋势。通过管理类型的变化,档案不再作为信息,则不需要按照信息管理的规律进行管理,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档案管理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形成规范的知识资源处理方法,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参与档案管理,而不是收集整理信息只是档案管理者的工作。二是档案知识要支持实际工作,在实际中进行应用,才能明确档案的具体分类,方便员工对档案知识的运用。三是按照知识管理方法对档案进行管理,这样知识类档案管理就不会应用信息类档案的错误方式。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作为知识管理的一部分已经是必然趋势。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知识资源管理是其新价值的来源。传统的档案管理的价值是记载企业的历史,而信息时代,其价值发生了改变,其价值是使企业历史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企业工作的效益,但以前的档案管理,没有先进的技术条件,使得其目标得不到实现。

三、存在的问题

1.用人多,耗时长

档案管理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进行整理,耗时长,使得档案知识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运用。等档案管理工作者将档案整理并编号之后,这些档案就已经成为历史,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更严重的是,企业在档案管理的不重视,工作人员整理能力差,档案规范化管理得不到有效实现。

2.分类方法陈旧

档案管理的分类方法不科学,只是加入信息管理的一些规则,和实际工作习惯不相符合,使得需要档案时找不到档案,或很难找到需要的档案信息。因而档案利用者不是档案管理者,他们不知道档案的编号,找起来很麻烦,多次找不到之后,他们就会放弃这一部分的信息。事实上,这是档案信息化后的主要问题,这使得档案管理系统只是管理者自身的系统,企业员工得不到运用。3.资料种类区分不清知识类档案,它需要不断的更新和修改,收集到的一些工艺方法,它是知识,到随着时间的变化,它需要运用到实践中,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通过实践,检验、修正原有档案知识,再保存到档案当中,循环往复,不断优化工艺。而这一系列过程,不是信息管理能够做到的。

四、提升管理的策略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档案管理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与时俱进的素质。传统的档案管理已经落后,不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在档案管理人才引入的同时,也要注重后期的学习和培训,使其具有应对不断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还需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促进自身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了解各种信息,为管理工作服务。企业的档案管理,必须建立一定的档案管理制度。对于一些不适应不断发展的档案管理制度,要进行一定的修改,及时建立更为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适应档案管理发展的形式。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档案管理要科学化和现代化。近年来,互联网影响下,企业的档案材料增多,传统的档案管理,想要查找档案是不方便的,不仅效率不高,还容易出错。新时代下,就需要运用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模式,例如在企业的内部建立档案现代化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的优势,实现档案信息检索和查询,并及时在计算机终端更新企业的档案信息,以便更好的为企业工作提供档案信息支持。五、结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档案管理需要进行变革,将档案管理纳入知识资源管理工作中,实现档案管理的工作目标,还能给企业带来新的价值。利用档案知识资源提高企业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将档案管理作为知识资源管理,能够稳固企业的管理素质,强化企业的知识竞争力。目前,知识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拥有知识这么简单,还需要将收集整理的知识被利用,应用于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将知识资源管理方式运用于档案管理中,能够沉淀、规范档案知识,通过具体运用,也能够是档案知识得以创新,加强企业知识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2

医药经济文献涉及到医药领域的经济理论、经济技术、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经济动态、经济信息、经济生活、医药贸易等方面,其目的是反映医药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新进展、新成就、分析新动向、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导医药科研、生产、销售、管理、市场等各方面。

医药经济文献的存在形式

根据医药经济文献本身的特点,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是按出版形式划分如下:

连续性出版物:是医药经济文献中最活跃的部分,是广大经济工作者最重要、最及时,因而也是最有用、最重要的情报和文献资源,其中包括医药经济类期刊、报纸、年度出版物以及丛刊等。

图书:其中包括医药经济学术著作(从事医药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的广大经济工作者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教科书、通俗读物以及文献检索工具书。

档案资料:在医药领域当中,人们在生产、经济研究、生产实践等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文献总称。其中包括经济任务书、协议书、审批文件,经济研究计划、大纲、方案、数据、图表以及需要保存的医药经济活动档案材料。

医药经济会议文献:主要内容包括与会者提交的论文、报告、会议记录、会议做出的决议或所制订的方案,对会议内容的报道、宣传、评述纪要,会后出版的会议录、论文集等。

政府医药经济出版物:由政府及政府主管部门发表或出版的各种医药文献,如政府对医药行业下达的经济公报、经济方针和政策、规章法令、决议、指示以及调查统计资料等。

医药经济学位论文:它是高等学校或科学研究部门的毕业生、研究生为获得学位而在导师的指导下所撰写的药事管理等方面专业论文。

医药研究成果报告:即医药经济研究工作或经济研究成果的正式报告,它的材料翔实,数据可靠,通常代表着行业的科研水平。

特种经济文献:即以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特种文献,如医药广告、医药经济图谱、医药经济剪报以及医药经济稿件等。

检索利用医药经济文献的途径

医药经济文献的查找

书籍的查找:利用《全国新书目》、《全国总书目》、《全国经济科学总书目》、《经济管理专题书目》、《外国辞书目录》进行查找。

报刊的查找:使用《全国报刊索引》、《(复印)报刊资料索引》、《内部资料索引》。

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的查找:《期刊索引》、《国外经济文献索引》、《全国报刊索引》。

会议文献的查找:《国内学术会议文献通报》。

法规、法令、标准的查找:可查寻《经济法律知识界手册》、《法律咨询大全》、《外国民法、经济法资料选编》、《中国国家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化》、《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目录》、《美国国家标准目录》、《国外标准资料报导》。

专利文献的查找:通过《专利文献索引》、《专利目录》、《世界专利索引》(WPI)可获得。

医药经济信息的网上查找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主办,以收集、加工、汇总、分析全国医药信息动态,以雄厚的数据库资料,专业化、技术化、智能化的汇总分析,提供各种有效的咨询服务,是具有代表性、权威性,覆盖面广的大型医药信息咨询网络与咨询顾问机构。

篇3

中国要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就要对发展外资进行考虑,在制定吸引外资的总体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用。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视角就“FDI对中国经济的作用效应”进行了研究。

1 FDI与技术进步

Lall[1]认为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发展中国家通过“自主开发”或“FDI依赖”两种途径中的任何一种来实现本国技术进步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在通过FDI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建立起本地的R&D能力才有可能不在动态的工业化进程中被边缘化。

江小娟[3]认为,利用外资与某种形式的技术转移联系在一起,能吸引外资在多方面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严兵(2005)将外资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纳人到内资企业的生产函数中,通过建立一个能测度外资影响的生产函数证明了外资正面溢出效应的存在。

喻世友[5]等人讨论了FDI是否能通过各种溢出渠道提高国内企业生产技术效率。他们的基本结论是FDI技术外溢对提高东道国企业技术效率影响很大;在对内资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方面,技术水平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张建刚(2006)指出在不同的阶段FDI的对我国的作用是不同的。从1991~1994年的4年间,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是不明显的;从1996~2003年的8年间,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直接贡献,但间接效应是不明显的;外商投资参与度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影响越来越大,FDI在劳动生产率提高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 FDI与自主创新

冼国明和严兵[6]利用1998~2003年省际层面的相关数据,对外资在中国创新能力方面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外资对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有显著的正面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一些小型的创新项目上,如外观设计专利。

蒋殿春和夏良科[7]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FDI对国内高技术行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的途径。结果表明,其竞争效应不利于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成长,但会通过示范效应和科技人员流动等促进企业的研发活动;在国内企业中,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不同,受FDI的影响也不同;国内企业的科技活动会对外商投资企业产生“挤牙膏”效应,激发其更强的创新动力。

李蕊[8]使用我国1998~2005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内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3 FDI与经济增长

Makki和Somwaru[2]分析了66个发展中国家过去30年的数据,验证了FDI对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并肯定了FDI、贸易、人力资本和国内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程惠芳[9]应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就国际直接投资(FDI)对65个样本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FDI能内生技术溢出和技术进步,从而成为内生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姚树洁[10]等人建立了研究FDI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以往经济文献尚未涉及的两个重要假设:第一,FDI是提高东道国生产效率的动力;第二,FDI是东道国生产边界稳定状态的移动器。他们还使用了地区数据,以确定外商直接投资和其它环境变量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绩效是否产生不同影响。

4 结论

国际直接投资行为是东道国和投资者两个能动的主体共同参与的,任何一方的决策都不仅仅要考虑自身的最大化目标和约束条件,还要考虑对方的决策,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目前的大多数理论只考虑跨国公司的决策因素,对东道国的行为机制研究的不够。我们引进外资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外资带来资本和技术,在该领域进行的各种研究工作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利用外资。因此,我们需要的是以东道国利益作为价值判断主要标准的理论,引导FDI在我国新时期的发展。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 Lall,Sanjaya.“Industrial Success and Failure in a Globalizing World.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3,189-213,2004.

[2]Makki, Shiva S. and Agapi Somwaru.“Impa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rade on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Americ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sociation 86,795-801,2004.

[3]江小娟.“吸引外资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研发能力提高的影响”[J] .国际经济评论,2004(3).

[4] 薛求知,罗来军. 技术引入和技术学习——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技术空间博弈[J] . 经济研究,2006(9).

[5]喻世友,史卫,林敏. 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技术效率的溢出渠道研究[J] . 世界经济,2005(6).

[6]冼国明,严兵. 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J] . 世界经济,2005(10).

[7]蒋殿春,夏良科.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作用的经验分析[J] .世界经济,2005(8).

篇4

在年会开幕式上,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恢光平教授、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会长朱乃新研究员先后致辞。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南京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刘志彪教授首先作主题报告。他全面阐述了我国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攀升的必要性和路径,并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分别与全球资金流动、经济泡沫、环境污染和创新资源流动的关系,还向与会者提供了对全球价值链进行深入研究的思路。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刘惟蓝副主任在报告中强调要提高外贸增值率,强化自主品牌,提高服务贸易占比,注重进口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发挥好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同时要更大力度地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徐康宁教授在报告中认为,“中等收入陷阱”之说得不到普遍性事实的验证,更不是一个经济发展规律,增长“陷阱”与中等收入阶段并无内在联系,中等收入更不是“陷阱”的原因,而我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空间仍然巨大,不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于津平教授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和开放型经济“两头在外”的特点,揭示了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主要变化,提出了我国开放战略调整的方向。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会长朱乃新研究员在报告中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与对策,他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的特点是低增长、多起伏、深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深刻变革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努力营造积极的国际和周边环境,提升自身的政治影响力、经济竞争力、形象亲和力和道义感召力,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原会长程极明教授今年已经84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他系统总结了美欧大国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认为发达的高等教育和领先的科技水平是支撑美国经济充满活力的原因,而重视实体经济则是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他还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中美欧大国关系的发展态势和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势。

篇5

研究是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对事实或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以获取新的可靠知识的思维活动。研究方法的选择、运用和创新对研究工作至关重要。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学家不断引进别的学科研究方法或开创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为之服务。这些研究方法的引进和创新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理论及相关科学理论的发展,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然而我们也必须正确的认识和运用经济学方法论中的研究方法,把握正确的尺度和方向才能使我们的研究工作事半功倍。但由于经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关于经济研究中的两种分析方法即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哪一种方法更科学、更合理,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在经济学界,主张定量分析的观点认为,采用数学语言,遵循数学所固有的逻辑程序,有助于清晰地表达思想,使概念精确,论证富有逻辑性,避免曲解和混乱,混乱,如经济学家施蒂格勒认为这种转换不仅值得搞,而且非搞不可。其转换有助于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与其对立的观点认为,虽然严格地遵循数学逻辑程序,能使混乱的思想呈清,但数学只是经济认识的辅助手段,不能取代质的分析,滥用数学手段,也会产生许多谬误。着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就认为,这种转换不仅无益,而且涉及到一种陈腐的智力几何学。结合国内经济学研究中所出现的对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争论,本文试图就定性、定量分析的定义其各自的特点入手,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的相互关系。

一、定性分析的定义及特点

定性分析是认识事物的质、寻找事物的本质联系,是对事物或事件的性质和特点的分析。所谓质,即指事物成为其自身并使之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规定性。世间万物之所以能呈现出多样性,是其自身与他物相区别,具有自身的特定的质。只有正确地认识了事物的质,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而只有清楚地认识事物本身并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才能在实践中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而定性分析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根据事物的现象、性质来确定概念,判断其未来的发展程度,对事物进行非数量化的分析。如对方针、政策的反映,某些商品的价格调整引起的生产和市场形势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对市场形势的影响,国际化贸易带动下购买力投向的变化等,这些都难以准确地用数量来表示,只能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做出估计和判断。定性分析是建立在经验和逻辑思维的基础上的,主要依靠个人主观经验和直观材料来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未来事件和趋势的发展性质、发展程度。它对长期远规划、重大问题的发展前景、市场形势的估计和判断,以及制定工作计划和企业经营活动,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经济研究中,定性分析主要通过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抽象方法,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经济现象的本质上,归纳影响经济运行机制的主要因素,然后通过对主要因素的分析和综合,演绎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回答各主要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各主要因素间的抽象关系,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比较适合个案在不同层面进行深入的和多侧面的分析研究。如专家调查法、主观概率法、意见集合法、相互关系分析法、历史经验分析法等等,都是属于定性分析的一些具体方法。

定性分析的特点是简便易行,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也可以加以引用。它的不足之处是,缺乏量的分析,是粗放性的,不够具体,有一定的主观成份因此容易受分析、判断者的情绪和形势气氛的影响。

二、定量分析的定义和特点

定量分析是指对事物进行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量是指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速度,以及其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它是用数量指标来分析研究事物的实践结果和发展趋势及其程度的。定量分析是建立在数学、统计学、计量学、概率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和电子学等学科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方程、摸型、图表和计算机等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两方面。它可以应用于经济活动中的市场预测、经营决策、经营动态分析、商品调运分析、库存分析、成本核算、费用效益、经济效果、劳动效率、市场动态分析等各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学研究中数理与计量分析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其作用将越来越大。因素量、时间量和比例量的分析都属于定量分析的范畴。定量分析的特点在于它的敏感性,精确性和客观性。定量分析相对于定性分析的主观性而言的,定量分析基于经验事实,可以通过数学或计量模型所具有的抽象性和逻辑结构的严谨性,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及状态趋势给予客观的分析,并立刻做出相应的判断。但由于并非所有的经济现象都能够以数量或数值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必然造成了定量分析的局限性。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综上所述,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引入数学的方法是具有其必要性的。早在“边际革命”时期,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瓦尔拉斯、帕累托、埃奇沃斯等人就大量的运用了数学方法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李嘉图在其代表作《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对等级地租、工资、资本周转和比较成本等问题的论述,就多次运用了数学图表分析。20世纪初,计量经济学鼻祖费里希·丁伯根也将经济理论、统计学和计量数学结合起来,运用数学模型研究经济周期,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数学的抽象性可以使复杂的经济关系变得清晰。数学的精确性可使经济范畴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到精确的研究和描述,也有助于经济范畴得到精确的定义。数学的严密的逻辑性可使经济学理论的推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使理论中的错误得到一定程度的匡正。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数学方法所存在的缺陷,数学方法毕竟只是一种工具,它的好坏全在于人对它的使用。同时作为进行量的分析手段,数学分析的运用必须以质的分析为前提。再者,在现实的经济领域中,有不少经济现象很难简单的运用数学模型加以解释和说明。强性使用数学模型将一些因素量化反会导致与经济想象的偏离、失真或者脱离研究的现实意义的状况。凯恩斯在其《通史》中,也批判了“将经济分析体系形式化了的符号伪数学方法”,认为“在令人自命不凡但却无所助益的符号迷宫里,作者会丧失对于真实世界中的复杂性与相互依赖的洞察力。”

然而,当今的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中对于量的认识和处理出现了不少的偏差。国内外许多学者由于在经济学研究上很难迅速出成果,就纷纷在数学形式上大做文章,而忽略了所研究经济现象或事物的本质,缺乏对经济现象的直观判断和价值的认识,只注重数学分析的花哨的表面和模型的复杂性。更有甚者,为了使论文和研究满足数学逻辑一致性,编造经济数据,并拼凑参数范围,从而得到“理想”的实证结果,最终不是使经济研究的内容脱离现实或失去研究的真正意义。定量分析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它本身只是对大量样本的部分特征的精确研究,所以只能对经济现象的比较表层的、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但无法对其深层的原因和具体的细节进行深刻剖析。经济研究的正确取向应建立在对经济学本身的内容和研究对象的本质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两个方面,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是具有一定量的质,量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的量。不同质的事物拥有不同的量和量的界限范围。一方面,质决定着一定的量,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质必须以一定的量作为必要条件,它决定于数量的界限。量变超过了数量的界限,事物的质就会改变。所以,质和量是互相结合、互相规定的,并形成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即度”。同样的,在经济研究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质上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方面。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是认识的起点。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是认识的精确性。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理解和解释,来把握教育现象的整体意义和价值关系的,它揭示的是教育现象中的价值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提出、理论建构、假设验证、结果评价都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定量研究中的逻辑命题、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都自然应当建立在对基本问题或理论假设的理解和解释基础之上。定量方法研究的是事物的量变过程,并通过研究事物所具有的度,即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限度和范围,来把握事物相对稳定的本质特征。因此,经济学研究中,不应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应把它们统一起来,通过对经济学现象本身的量变以及数量关系的分析,来达到对于经济现象本质规律的认识。

四、结论

总之,经济学实质上是一门研究在既定资源约束下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科学。人的行为往往具有盲目性、社会性和主观性等非理性特征,不是所有都可以用理性逻辑来进行量化分析并加以解释的。同时人类社会又是一个多变量、多因素和多层次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不能单一,而应该容多角度的不同侧面进行求证分析,经济研究需要更加精密的研究理论加以深化。因此,决定了经济学必须兼容其他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作到定性与定量分析想结合。

参考文献

[美]唐·埃思里奇.朱纲译.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Ml.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廖士祥.经济学方法论[M].上海:上海社会利学院出版社,1991.

朱成全.经济学方法论[Ml.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卜卫.方法论的选择:定性还是定量[J].国际新闻界,1997(5).

沃野.关于社会科学定量、定性研究的三个相关问题[J].学术研究,2005(4).

篇6

1、掌握请示的用途: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决断、指示、批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

2、了解请示的分类;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请示分为请求指示的请示、请求批准的请示。

3、重点掌握请示的写法: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机关。每件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请示。

(3)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缘由。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上级机关批复的根据。原因讲的客观、具体,理由讲的合理、充分、上级机关才好及时决断,予以有针对性的批复。

2)主体。主要说明请求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也是陈述缘由的目的所在。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另外请示事项要写的具体、明确、条项清楚,以便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批复。

3)结语。应另起段,习惯用语一般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

(4)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内容。标题写明发文机关的,这里可不再署名,但需加盖单位公章,成文时间××××年××月××日。

4、掌握撰写请示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 要正确选用文种;

第二, 要做到一文一事。

第三, 要避免多头请示。

第四, 要避免越级请示。

二、请示范文

(一)【政策性请示】

×××化工厂关于贯彻按劳分配政策两个具体问题的请示

省劳动厅: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之一。几年来,我厂由于认真贯彻了按劳分配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使得生产率成倍地增长,乃至几倍的增长。

为全面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进一步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现就两项劳资政策问题请示如下:

一、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为全厂职工晋升工资。其中,1990年4月30日在册职工每人晋升一级,凡班(组)长和车间先进生产(工作)者及其以上领导和先进人物再依次晋升一级;全厂技术突击组成员每人浮动一级工资,组长每人浮动两级工资。

二、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一次性为全厂职工每人增发奖金平均100元,具体金额按劳动出勤率和完成定额计算。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化工厂

一九九年十一月十日

【简析】:

(1)”拟用”用得好,工厂“拟用”这笔资金给职工晋升工资和发奖金,先行请示,这是请示的关键一环。执行得好。

(2)注意政策的请示,政策问题是个原则性问题,凡把握不准时,都应及时请示,以便工作主动。

(二)【嘉奖性请示】

省经济研究中心关于嘉奖刘××的请示

省总工会:

我中心是省政府的事业机构,负责全省的经济研究工作。由于中心尚无工会组织,故未能及时参加工会的有关活动。近闻总工会正在全省开展评奖活动,故将为我中心刘××同志立功一事请示如下:

刘××,男,52岁,1964年大学毕业,现为副研究员。该同志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的研究工作,做出了许多卓著成绩,多次受到领导的好评,并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显著效益。其中《×××××××》和《×××××××》两篇论文分别荣获全国农学会一、二等奖,《×××》一书被评为全国科普鼓励奖,其本人已被编人中青年科学家辞典。

根据×总发【19××】××号文件精神,刘××同志符合立功条件,望予嘉奖。

以上,妥否,请批示。

省经济研究中心

一九九年×月×日

【简析】:层次清晰,陈述有序,有理有据。

(静文摘自郑崇田、郑红编著《公文范例与病例选析》)

(《应用写作》XX年第11期)

(三)【考察类请示】

关于xx同志前往xx(国家或香港)的请示

国际交流处:

应××××××(国家或港澳)×××××公司(单位)的邀请,我学院/处室拟派×××(写明真实身份,不宜对外公开的,还需写明对外身份)等×人,于××××年×月前往××××××(国家或港澳)。

一、 出访的主要任务

(一)×××××××

(二)×××××××

(三)×××××××

二、 出访的时间和费用:

拟订于×月×日至×月×日出访,在外停留x天。出访费用由派人单位(或外方)负担。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xxxx

年月日

三、对请示的评改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XX年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XX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它是我们在工作中较多使用的一种公文,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关于要求解决学生宿舍

拥挤等问题的请示

市人民政府、市教育局:

我校今年由于住宿生急剧增加,已有的学生宿舍已无法容纳,现在住宿生基本上是一个床位两个人睡,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解决这一困难,我校决定再建一栋学生宿舍楼。另外,我校图书馆也尚未达到省“两基”标准,望上级部门给予适当支持。

特此请示,请回复。

××市二职

XX年12月15日

以上这篇请示,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我们逐一加以分析修改。

一、在标题方面

第一,请示,就是“请求指示、批准”,所以标题中的“要求”两字可省去。另外,对上级用“要求”的口吻也不甚妥当。

第二,“解决学生宿舍拥挤问题”不明确,既可以是增加学生宿舍,也可以是减少住宿生人数,根据本请示内容,应直接写明是“下拨建造学生宿舍楼经费”。

第三,“等问题”不符合“请示应当‘一文一事’”的要求,应删去“等”字。

二、在主送机关方面

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根据“谁主管、请示谁”的原则,可保留“市教育局”,删去“市人民政府”。

三、在请示原由方面

第一,“已有的学生宿舍已无法容纳”表述不够准确,可改为“造成学生住宿十分困难”。

第二,“基本上”不够明确,应写明“有×××人是一个床位两个人睡”的。

第三,“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全面,还应加上“影响学习、生活”。

第四,“我校决定再建一栋学生宿舍楼”,应讲明楼高和建筑面积是多少。同时,用“决定”一词也不妥,可改为“准备”。

第五,应补充说明建造学生宿舍楼的经费。如“经有关工程人员匡算,共需资金×××万元”。如果其中一部分资金是自筹的,还应写明“目前,我校可自筹资金××万元,尚缺×××万元”。

四、在请示事项方面

第一,应明确写明“为此,我们恳请市教委下拨给我校建造学生宿舍楼经费×××万元”。

第二“另外……给予适当支持”应删去。

五、在结束语方面

应改为“特此请示,请批复。”

六、署名

篇7

几年来,我校持续加大基础实验室建设投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逐步形成从基本技能培养到综合、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以人为本,实行自主开放式教学,利用网络环境,实现实验课网络选课、预约,刷卡上课等人性化教学模式,大大增强了学员自主意识,体现了学员主体地位,使大学基础实验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1 教学改革思路的新探索

随着基础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教学手段出现多样化和特色化。为确实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实施实验课教学,突出教学效果,在各高校蔚然成风。从单一模式实验设置到分级复合模式实验设置、从灌输式教学到自主开放式教学、从完成基本实验到增设综合、设计性实验、从实物实验到虚拟仿真实验、从实验课计划性安排到学生自由选择、预约实验项目、从师生仅在课堂交流到实验网络互动学习等等,实验课教学出现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自主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解决问题的思路得到扩展,方法更加灵活而有效。

如果说传统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抱着走,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那么现行教学模式是自主式、引着走,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性,在教师辅导下完成学习过程,提高了学习主动性。从形式上看,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学习方式多样。学习内容从基础实验到综合、设计性实验,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教学体系的优化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新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不论是基础实验还是综合、设计性实验,不论是实物实验还是虚拟仿真实验,学生始终都是在内容详尽的实验教材指导下的实践活动,设计性实验虽然“摒弃”了实验步骤,但仍然摆脱不了由于现有实验设备决定了的既定的设计思路和为达到实验目标而早已确定了的“标准答案”。学生的思维活动仍然不能越雷池一步,“照方抓药”式学习的根本机理没有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被禁锢而丧失了发展的空间和启迪、实施的条件,研究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打折扣。因此,新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基本实验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这是实验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但绝对不是实验教学最终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

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为目标。不论是基础实验教学还是专业实验教学,都存在着深入研究与创新应用的空间,只要创造合适的环境与条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就一定能够走上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实践与创新相结合、应用与发展相结合的理想轨道。我校物理实验室建立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创建独立的研究与创新实践环境和条件,有效地推动实验教学工作的特色发展。

2 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

构建创新实践平台是我校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思路、新构想和新举措。是实验教学向课题型、研究型、创新型发展的有益尝试。根据学员认知发展规律,在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具备一定实验技能后,学员突破常规思维定势、综合应用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强烈地表现出来。创新实践平台以课题研究的形式为学员学以致用,推陈出新,发挥和挖掘自身智慧和潜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1“硬件”构架

(1)课题型教学是推进实验课从书本模式走向研究模式的关键步骤

针对大学低年级学员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课题设置以简单、具体、难度适中为原则;课题研究方向以紧密联系实验教学实际、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难题为主线;课题的设计思想应朝着“未知领域”和创新、应用方面发展。众所周知,未知蕴藏着神秘,而神秘充满着吸引力。学员在实验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难题,一般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和巧妙的解决办法。就此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是教与学双赢的教改发展思路。学员对课题研究的“背景”知识比较了解,对课题研究所达到的目标及解决的问题实质十分清楚,研究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由此激发学员高昂的公关、实践、创新的欲望,引导学员无穷的奇思妙想,发散思维得到训练,聪明才智得到尽情的发挥。

(2)有效的辅导推动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每项研究课题都出自具体实验教学中,一般由任课教员提出同时负责该课题的研究辅导工作,由此确保研究工作如期完成和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学员与任课教员一对一的沟通、共同钻研,推动课题研究深入发展,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难题。不仅提高了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对教员的科研水平也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使实验室的教学与改革、研究与创新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3)开放实验室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持

参加实验课题研究的学员,在与辅导教员联系后,可随时进入实验室,针对实验装置,熟悉实验过程,研究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设计最佳方案。实验室为学员提供实验设备、制作工具、耗材等,学员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进行课题的构思、制作、改进、组装、调试、修改、完善等研究过程,使问题的研究解决达到最佳效果。

2.2“软件”构架

(1)实验室开展课题型教学模式的尝试,受到教学组管部门的大力支持,课题研究工作由实验室牵头,课题组组织实施,负责研究课题的组织、提出、讨论、下达、辅导教员安排、课题研究中期检查、成果质量把关、筛选、论文初审等一系列工作。

(2)课题研究以自主形式进行,研究过程由学员在课余时间完成。学员在选定研究课题后,在辅导教员的指点和帮助下,自行查询相关资料、规划设计研究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自行研究确定装置结构和材料组织,自主进行实验、改进、完善等实际研究工作,并完成研究论文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3)在实验课程结束前,课题组将组织学员课题研究成果答辩。由实验室及教研室专家教授组成评审组,并邀请教学主管部门领导一并参加成果答辩评审工作。获得良好以上成绩学员可免试实验课笔试考核,其课程总成绩应在良好以上。获得优秀成绩的研究成果将推荐参加学院“第二课堂”活动和大学“励剑杯科技周”活动。

3 实现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化

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使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转化为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了实验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实质性突破,学员完全摆脱实验教材讲义的束缚而走上自主研究、自主实践、自行完善的新型实验学习轨道。实验教学由实验课堂拓展为“课堂+课外”,学习方法由课堂灌输、教材指导型转变为研究+实践+创新型,实验结果评价由与已知结果对比型转变为对未知领域探索+应用+答辩型。学员的学习过程与科学研究工作相似,学员的思维发展和实践活动富有开创性与挑战性。实验教学模式向着研究探索型转化,必将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科技人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莱因哈特和罗格夫对众多批评者指其自愿参与政治欺骗游戏的质疑做出了强烈的回应。他们为自己使用的经验主义方法辩解,并坚持认为他们不属于批评者们所描述的“赤字鹰派”(指非常关注财政赤字,强硬支持消灭赤字的人士)阵营。

由此引来一场轩然大波,但经济研究有一个审视和改善自身的有效过程。经过分析,莱因哈特和罗格夫使用数据的性质和局限性得以澄清,同时,用不同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及带来的不同结果也呈现出来。最终,人们发现,莱因哈特和罗格夫的观点与他们的批评者们并没有多大差别。

此次争吵的益处在于表明经济学是可以按照科学定律来发展进步的。无论政治观点有多大分歧,争议双方在何为证据这个问题上是有共同语言的,这表明至少,他们在用同一个方法来解决分歧。

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于在公众辩论中,以何种方式运用经济学家及其研究成果。事后,仍有人指责莱因哈特和罗格夫为现实证据有限的一系列政策提供了学术掩护。而我们至少可以吸取一个明确的教训,那就是力争让经济研究人员以更合理的规范来与决策者接触。

一种不合理的方式,是让经济学家凭空猜测他们的理论将如何在公众辩论中被运用甚至滥用,并在公开声明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比方说,莱因哈特和罗格夫可能故意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轻描淡写(他们实际也是这样做的),以防止它们被赤字鹰派所利用。但没有多少经济学家能准确判断政治博弈的结果。

此外,当经济学家根据受众来调整信息时,往往会取得截然相反的效果:他们会以惊人的速度丧失公信力。

我们来看遮遮掩掩已成常规做法的国际贸易领域。贸易经济学家由于担心“保护主义野蛮人”有机可乘而更愿意夸大贸易的好处,并淡化其分配费用和其他费用。这种做法在实践中往往导致他们的观点被对立面利益群体、也就是企图操纵贸易规则为自己牟利的全球企业所利用。公众因此很少把经济学家视为全球化公众辩论中诚实的中间人。

但经济学家除应对自身的研究成果直言相告外,还应当直言不讳地说明经济学证据所固有的假定性。经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其结果几乎无法预先设定。一来,所有经济推理都属于情境推理,真实世界有多少种可能情况就会推演出多少种结论。一切经济主张均属于“如果 -那么”陈述。因此,确定哪种方法在特定环境中效果最佳与其说是一门科学,还不如说是一种艺术。

二来,在意见严重分歧的争论中,单凭经验证据支持,几乎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具体到宏观经济层面当然尤其如此,因为宏观数据非常有限,解读方式还各不相同。

篇9

二是要同时汲取本学科和更多学科的“营养”。有句话说得好: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做学问,研究问题,必须懂得吸收和借鉴。马克思的《资本论》,既是一部伟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深刻的哲学著作,对后人思想和学术的影响不可低估。还有比如凯恩斯的《通论》,已成为研修经济学的基本参考。因此,阅读古今中外经济学的经典有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和研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能丰富个人的生活阅历,增强思考能力。

三是要拥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物都要习惯存疑,遇事要问一个为什么,要学会独立思考,撰写学术论文也应如此。比如,在研究西方经济金融危机根源时,有些人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泰山”,根据表面现象作肤浅分析,认为危机症结“在于当前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及其种种弊端”。但是对其内部与外部、局部与整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究竟应如何分析和判断?如何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还须作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四是要善于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审视引进利用外资得失时,必须充分肯定其作用,但是如何全面、科学、辩证地来分析和考虑十分重要。在引进外资上,如何取得双赢或多赢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国际关系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济、金融安全问题。我主张,凡是涉及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必须认真权衡是否引进外资。如果允许参股,绝不允许外资拥有控股权。

篇10

张明海的心情却没有这么轻快,他正试图艰难地跟上宋先生的思路。宋先生吸烟,上课时也常常右手擎烟,左手托着代替烟灰缸的烟盒,讲课的思路也像烟雾一样散开。他常常提到一种理论,给出一些精辟的评判,又瞬间去讲另一个似乎并不相关的经济学家,也并不完全按照教科书的顺序和范围。

宋先生根据前沿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经济的现状,给研究生开出多门专题讨论课,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激进经济学和通货膨胀。讨论课的地点也时常变化,张军就曾在自己的寝室等过前来授课的宋先生。宋先生带着手写的讲义,上面是各种颜色密密麻麻的批注。同学们围坐在桌子旁边,宋先生讲到得意处,还会敲敲桌子,示意学生看讲义。

在武大和南开求学的日子

青神,属四川眉山,以祭祀蚕从氏“青衣而教民农桑,民皆神之”得名。山民多植桑养蚕,宋承先即出生在这里。他的父亲是位数学老师,母亲和姐姐则打理着家里20余庙山田,植桑养蚕的收入帮助宋先生完成了学业。

1941年,宋先生考入了国立武汉大学法学院经济学系。时局动荡,生活艰辛,师生大多极清贫,但教学和研究工作仍有条不紊地进行,不仅如此,武大还积极延请愿意来华的外国学者来武大讲学。宋先生也就是在这里完成了自己的大学教育,并在毕业后进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三年后获得了当时国内所能授予的最高学位,硕士学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在上世纪30年代初汇聚了众多从国外名牌大学得到学位回国的学者,有博士学位者占老师的一半以上。其教学中,即要求深入学习西方经济理论,也极重视考察中国经济实况,鼓励师生进行社会调研。抗战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唯有经济研究所因创始人何廉在重庆政府任职的缘故在重庆重建。老师虽有流失,但何廉(耶鲁博士)仍任所长,方显廷(耶鲁博士)、李卓敏(加利福尼亚博士)、陈振汉(哈佛博士)等老师也仍旧授课。

根据资料记载,宋先生就读研究生的第一年主要接受基础学科训练,包括近代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高级统计学、社会科学方法等。第二年则从事专门学科研究,并开始撰写论文。宋先生为何选择《经济进步与经济恐慌》为硕士论文题目,我们已经不可得知。但这两年无疑为宋先生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潜心学术

宋承先在早年经济思想史扎实的学习中,将马克思经济思想置于整个西方经济学脉络中考察,这帮助宋先生深入了解马克思经济思想产生的前提条件和之后西方经济学的分化。复旦大学在1977年到1983年间出版了一套《资本论提要》,前三卷由资本论专家张薰华与洪远朋老师写作,关于剩余价值学说史的第四卷则由宋先生执笔。

上世纪50~60年代,宋先生专注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引入,写作了数部评价西方经济学的著作,包括《马尔萨斯经济理论批判》《论重农主义》《资产阶级经济危机理论批判》等。

改革开放之后,他开始系统介绍西方经济学中可以借鉴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学说和方法,先后出版了《增长经济学》《当代外国经济学说》《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等著作,同时还在积极翻译外国经济学著作。

《现代西方经济学》上册1988年出版,这是宋先生倾注极大心血编写的一本教科书。宋老师自道“本书如有任何特点的话,是在适当的地方,用对比分析的形式,陈述了我学习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些心得体会。”这一年,宋先生已经68岁了,年岁日增,身体抱恙,但他希望尽快写就《现代西方经济学》下册,完成包括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系统论著的心情更加急切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张明海常常下班后夜晚到宋老师在复旦第七宿舍的家中拜访。他记得宋老师书桌上总是摊开一大堆稿子,桌子玻璃下还压着纸条,简单地记着国外某个经济学家的生卒年月。

在女儿宋慧毅的记忆中,父亲总是在那一方靠北的斗室中伏案写作,每次回家,映入眼帘的总是背影。在这种高强度的思考和写作中,宋先生一直保持着一种规律的生活,晚上九点钟入睡,早上七点钟开始写作,每到饭点,夫人做好饭摆上桌,宋先生的思考告一段落了,就出来吃一点东西,然后返回去继续工作。

1994年,《西方经济学》(下册)出版了,规模比上册更添10万字。三年后,77岁的宋先生再次对书作了修订,添加了公共选择理论、信息经济学等前沿内容。《现代西方经济学》初版发行后20年间已经累计售出近一百万套,帮助了大批希望学习现代经济学的学子。

在学术上,宋先生是自信的。上世纪80年代,急剧变动的社会经济环境每时每刻都在给经济学家提出新的问题。宋先生也开始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来对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有效的对策。他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现状和政策发表了大量论文,其中相当部分关注通货膨胀这一重要问题,宋先生坚定反对通货膨胀是由于需求膨胀、投资饥渴和货币超量发行造成的,是“需求拉上”型的,对经济发展有害;认为中国并不是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所说的短缺经济,而是潜在生产力逐渐释放后的结果,是为了发展经济必须付出的代价。此外,他还强调价格改革在整个经济改革中的先导作用,主张应当允许一定的财政赤字。这些论文中的28篇后来作为专著《过渡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在书中,宋先生回顾十年前写的论文,自述“现实的发展证明我是正确的”。

篇11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成立已经20年,今天我们在美丽古老的河南安阳召开“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建会20周年暨2007城市发展研讨会”,首先让我代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对安阳市领导给予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来自北京中央有关部门,全国各地各城市的领导、学者和代表致以热烈的欢迎。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是1987年,在德高望重的原会长汪道涵、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同志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成立的。1986年,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在上海宣布成立,标志着城市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建立和研究在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徐正元同志当时兼任芜湖市社科所所长职务,致力于中等城市问题的研究并作为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了更好地与各地、各中等城市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协作研究,提出了建立一个专门研究中等城市问题的学术团体的设想。刘国光同志非常支持这一设想,并希望挂靠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作为学会的一个分会。这一建议和设想得到学会会长汪道涵的赞同和批准,并予以全力支持。他明确指示,可先在上海经济区范围内筹备,然后再逐步扩大全国。根据汪道涵同志指示,开始由芜湖、常州、沙市、宁波、九江、温州六个城市组成筹备组,接着由筹备组成员分别联系其他城市,使筹备组很快扩大到全国范围的23个城市,从而加快了筹备工作进度。同时,由筹备组与中央编译局《比较》杂志、《世界经济导报》共同发起召开中等城市经济发展研讨会,收到应征论文200多篇。经过充分筹备,于1987年5月26日在芜湖召开了成立大会暨中等城市经济发展研讨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正式成立。

1987年5月26日至今整整20年。20年,中国经济社会得到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上升到43.9%,城市的经济实力明显加强,正在发挥着强有力的经济中心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逐步进入小康社会,居民开始过上和谐和幸福的生活。作为国家城市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的中等城市,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全国城市化,对建立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许多中等城市经过20年的发展变化已经成为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更多的中等城市充分发挥潜力和优势,发扬城市历史和现实特点,建设成为在全国,甚至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相当吸引力的特色城市或品牌城市。

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成立20年来,在研究会成员,特别是成员城市领导的支持下,研究会组织了大量的研究、调查和交流活动,举办了许多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有力地推进了城市,特别是中等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是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举办年会和各种研讨会。研究会20年在不同的城市举办了22次研讨会或年会。徐正元同志已经对每次会议整理出简要的材料,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印发给大家。

二是联系中等城市实际和需要组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题研究。如:“中等城市与城市化”课题研究,其中包括对发展和建设小城镇问题,城市经济结构问题,城市体制改革等问题的专题研究;

私营经济问题研究;

中等城市经济治理结构问题研究,其中包括城市的经济指标体系,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城市经济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以及市民的参与等专题研究等。

三是做好书刊和会讯的编辑出版工作,及时反映研究会的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已出版《中等城市经济从书》5册,会议专辑10册,并不定期出版《中等城市经济会讯》。同时,除了通过会议和《会讯》加强与各城市的联系外,也为一些城市做了牵线搭桥、沟通信息和咨询参谋等服务工作。

四是积极地推进研究会的组织建设。按照研究会章程规定,研究会先后产生和改选了四届理事会,现一届是2003年11月第13次年会选举产生的第5届理事会,现有团体会员单位170个,分布在全国21个省市的86个城市中。有97名城市的市长或市委、人大、政协的领导同志参加本会,研究会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吸收城市领导、管理人员和学者专家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

此外,研究会还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参加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活动,注意加强与其他学术团体的联系与交流,并通过《会讯》进一步扩大研究会的影响。

前一时期,研究会曾约请发起成立研究会的一些老书记、老市长座谈。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充分肯定了研究会20年来的工作成绩和收获,同时也认为,当前研究会面临新问题和诸多困难,特别是,以市长为主要对象的学术团体,在现职市长工作繁忙,缺少时间和精力顾及的情况下,增加了推进研究工作的难度。即便如此,只要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正确方向,更加积极工作,不断创新方法,仍然可以把研究会的工作推向前进,取得新的成绩。从研究会的实际出发,总结研究会的经验,今后要坚持以下方向和原则:

1、抓住改革主题,为改革扫除观念障碍。实际上研究会一成立就遇到这个问题,这时中国改革还处于争论阶段,特别是成立不久的三年治理整顿期间,曾一度因经济上出现的问题而掀起了一股怀疑、否定、批判市场改革取向的潮流。对此研究会在1988年首次年会上态度鲜明地坚持市场取向改革方向,指出治理整顿的根本目的就是扫除改革的路障,解决问题的出路只能是全面地深化改革,而不能一出问题就回到计划经济老路上去。同时这次会议通过常州经验,提出不应消极地把治理整顿仅仅理解为后退,而是通过改革积极地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做到既有退也有进,既有下也要有上,一些城市从这次会议受到启发,派人到常州参观学习,使治理整顿成为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契机。总结这次经验,以后研究会一直重视在推动中等城市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发挥作用。

2.“市长们遇到、思考的问题就是研究会研讨的重点课题”。力争更好地贴近中等城市改革与发展的现实。对于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是回避,而要积极地组织研讨,共商对策。例如1988年初召开“乡镇企业发展研讨会”, 1991年在浦东召开“浦东开发与中等城市经济发展研讨会”, 1997年在诸城市召开 “股份合作制研讨会”等 ,都是征求市长们意见确定的。

3、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根据对学会是群众性学术团体的理解以及研究会成员的主要对象是市长和经济实际工作者的现实,在确定会议主题和研讨内容时更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会理论普及宣传的作用,避免抽象的理论探讨。其次,坚持群众团体的性质,不以行政工作的办法办学会,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但依靠而不依赖,注意发挥理事的作用,包括会场的布置采取圆桌会议形式,便于畅所欲言,发扬学术民主。